十 多 马

根据经文:详分题项下

    金句:“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一)被选(可3:13-19)

    耶稣设立十二门徒的事,《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三卷福音书中皆有记载,其中《路加福音》说到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上帝”(路6:12),然后挑选十二门徒。《马可福音》的记载更耐人寻思:“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他那里。”可见被选的每个人,主都经过祷告,充分的考虑后,在圣灵里选定的。他们的被选并不是因为有出众的能力才华,并不是因为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恰恰相反,他们中间不少是无学问的小民,以打鱼为生,他们的信心常常摇动不定。只要他们愿意跟随。这十二个人是教会的雏形,代表着全世界不同个性、不同经历、不同程度、不同信心的各等人。其中有政治色彩很浓的奋税党西门;有出身于税吏职务的马太;有直言的彼得;暴躁的约翰、雅各;有贪财的犹大。有诚实的拿但业;主也选了两个信心迟钝的腓力和多马。多马在基督徒中是属于小信者,是较弱的一等,主奇妙的恩爱也要引这个弱小者进入天国。使全世界的软弱者不至失望灰心。

    (二)胆怯(约11:8-16)

    主耶稣在世上的工作四周都有艰难危险,尤其耶路撒冷及周围地带,是祭司长们的势力范围,属政治和宗教上的敏感地区,所以主耶稣上耶路撒冷常常是暗暗地去,避开那些企图谋害他之人所派的耳目。他工作的地区多在相对安全的加利利地区。拉撒路患病后,耶稣没有马上到那里去,因为在拉撒路身上,要显出主耶稣复活的大能力,行一件大神迹。他的迟延,拉撒路的死去,形成了这次神迹的预备条件,拉撒路死后,耶稣决定上伯大尼去。并告诉门徒,拉撒路已死了,他要去叫醒他。伯大尼村离耶路撒冷只有六里路,门徒听了,就想到那里形势险恶,请主谨慎行事,他们近来听到很多风声,犹太人要拿石头打他。但主心意已决,不能改变,多马在旁听了,对着同伴们说:“我们也去与他同死吧!”这句话中含有何等的胆怯、惧怕和对前途的悲观。他认为,主既然不肯听我们拦阻,去是必定要死的,而我们这班跟他的人,除了同死还有别的选择吗?这是圣经留下多马的第一句话。虽然如此,又惧怕或疑惑说出来,大胆大声的说出来,比存在心里好。率直是多马的性格特点。

    (三)迟钝(约14:1-7)

    主与门徒同在的三年半时间,借言行教导门徒领会天国的奥秘、得救的方法。在逾越节最后的晚餐散后,主再一次告诉门徒,他要暂时离开他们到天上为大家预备地方,将来再来接他们到天上去。主耶稣知道门徒一听见能到天上去心中很是快乐,但主并没有将天上的美景形容给他们听,主所注意的是门徒们到底是不是已领会了上天的路,所以主耶稣这时用肯定的语气发了一个问题:“我往那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多马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到天上去哪里能找到一条路?他凭感觉,凭眼见,真不领会这条路在何处?所以急忙问:“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这时圣经所记多马的第二句话。显明他的信心是多马迟钝,与腓力有点相似。主耶稣说这句话,已是工作快要完结之时,门徒在主身旁有三年多时间了,竟想不到多马对这么重要的问题还没有领会,我们注意到记这件事的是约翰,他也为多马的问题感到吃惊,由于这个问题是得救的必须认识,带有真理的决定性和普遍性,所以约翰突出其地位,使普世信徒能从中得到启发。到天国必须有路,而多马连耶稣要往哪里都不知道,更何谈那条路。主耶稣没有责备多马,只是解答他的问题,向万众生灵宣布:“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他就是唯一的道路,也是唯一的天梯。信徒中不明白上天道路的不在少数。信主多年,还是东摸西摸,摸不着门路,听听圣经故事,谈谈先贤们的事迹,比行为比不上,比信心更不配,到底如何是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才能上天?没有确定的方法,其实圣经早已启示,上天之路只有一条,主就是道路。我们有时比多马更迟钝,不领会主的话。但主并不丢弃我们,他会让我们明白,给我们信心,如给多马一样。

    (四)多疑(约20:24-25)

    主的钉死,似乎使众门徒的希望完全破灭,大家处于极度的悲哀中。多马更加灰心,连其他门徒聚集的地方都不想去,整个世界都被乌云包围着。其实,乌云早已退去,主得胜复活了,已经向门徒显现过,由于多马没有在场,大家连忙把这个出人意料之外的大好消息告诉多马:“我们已经看见主了。”想叫多马能与众人一同快乐。谁知多马听了以后,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和不信,反而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相信。”这是多马留下的第三句话。从以上这三句仅有的话中,刻画下多马的灵性面貌是多么的软弱和小信,他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甚至十个人异口同声的见证也无法改变他。他的信仰似乎只相信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不愿领受别人所看见的。但是,应当感谢主,主没有忘记这弱小的多马,盼望多马能振作起来。

    (五)惊叹(约20:26-29)

    “过了八天,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过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我们的主是多么熟悉多马的思想啊!多马也知道这几天同伴们还没有见过夫子,不可能把自己的不信告诉他。这个怀疑的门徒,这时握住了确实的证据,这证据比耶稣平息风浪、医治病人的证据更有力,就是主明白他的一言一行、思想意念,监察他的内心。时间、空间不能使人与主隔开。我这个如此小信的人他还关怀我,多马不在要求别的证据了,他的心激动的快要跳出胸膛,连忙俯伏在地,惊呼:“我的主,我的上帝。”这句话含有多么复杂的感情,虽不像认罪,却是切心的认罪;虽不像颂赞,却是最高的颂赞;虽不像祷告,却是灵里的祷告;虽没有词汇的修饰,却是最美的心声。感谢主,主将自己显示给多马看,赢得了多马软弱的心,使多马留下了胜利的惊叹:“我的主,我的上帝。”他承认耶稣是他的主,是他的神。他已亲眼看见复活的主,他现在不单是拿撒勒耶稣的门徒,他所认识的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这种关系是永固不分的。这第四句话为我们软弱的人带来极大的鼓励。耶稣基督这次显现主要是为了多马,他关切这位软弱而处在疑惑忧苦中的门徒。虽然多马为自己的信心提出了最不合理的条件,但主耶稣却以宽宏大量的爱心体谅他,主体谅他的理由很多,最大的理由是复活的道要人接受确实不容易,尤其在当时撒都该教派中流行着不信复活的理论,在大众中很有影响力。主耶稣要冲破多马多疑的障碍,不能用辩论去克服。他要向多马显示自己,让他真的去摸自己。这种爱的体谅彻底地使多马降服。

    (六)充满(徒1:12-14;2:1-4)

    多马的经历真是希奇,他的坦率也令人惊讶,他不装假,也不掩饰,也不管同伴们用什么眼光看他,照着心中的诚实说话。就是别人都那么说,自己心中通不过也就大胆表示,这是敢于对自己负责的诚实。信仰的稳固总有一个必然的过程,有怀疑而提出问题,是推动信仰前进的契机,得到答案能虚心诚实的接受,便使信心更美好。如果让怀疑变成固执、坚持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那就后患无穷了。多马的怀疑是出于真诚的,他也不是在怀疑中停滞不前,而是在怀疑中求答案,求进步。所以主亲自带领他去相信,去归服,将疑云愁雾一扫而去,成为一个信仰有根有基的门徒。主升天后,门徒遵着主的吩咐,同心合意在耶路撒冷的一座楼房里祷告了十天时间,预备心灵,迎接主的圣灵充满。这时候的多马已不再是以前的多马了,他珍视这聚会生活,弟兄们的交通,祷告的福份。所以当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他与其他门徒一样被圣灵充满,得着能力,按着所得的恩赐,传起主的福音,作主的见证,最后在东印度的哥曼底尔身体被撕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