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穷寡妇

根据经文:可12:41-44;路21:1-4

    金句:“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这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约壹4:16

    (一)贫困的生活

    生活对人来说,似乎是很不公平。如果单从物质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有人奢华宴乐,挥霍无度,如同救主所说的那个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的财主,他有用不完的财物,享不尽的世福。也有人穷的连糊口都感到困难,如同讨饭的拉撒路(见路16:19-21),终日饥肠辘辘,无依无靠。在犹太地有这么一位妇人,她的丈夫过早地离开了世界,她成了寡妇,生活没有着落,她备尝人生艰难的滋味,原来想象中所构思的锦绣前程都成了泡影。这位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受惯了别人的轻视和嘲笑,这一切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有一点精神的同情,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慷慨的施舍,环境真如一个熬炼人的大学校。

    主耶稣道成肉身,降生在马槽中,一块布包着他,作为牧羊人找救主的记号,他从贫穷开始,与贫穷的人接触。他在拿撒勒山村长大,以木匠劳苦的操作帮助家庭,这一切都给贫穷的人带来安慰和鼓励,人生的伟大与否和贫富无关。恒忍不拔的精神,驾驭环境的信心大多来自艰难和贫困的操练。主耶稣凡事与我们相同,这位穿着朴素,赤脚行走奔波的人子正是一切需要者的帮助。

    (二)丰富地灵性

    当上帝关闭所有的通道时,往往只为我们留下一个出口,那就是到他那里去。生活在奉承和赞誉之中只能使灵性的弦松弛无力,财物的增加如果超过生命的负载能力,往往会失去平衡而倾跌。上帝为这个妇人只留下一块小小的生活天地,她失去了人间可以交流爱情,分担忧苦的伴侣,她有没有可以令人神魂颠倒、最有魅力的金银财物,她要低着头走路,扪着心思索。但上帝为她留下的心灵通道却是引向永恒光明的。讨饭的拉撒路之所以得救,是因他身旁有一位财主,而财主的灭亡也正是他身旁有一位拉撒路。对比和反差是对人灵性的最大试验。得救者是没有因自己的痛苦和遭遇而失去信心,灭亡者是没有因别人的痛苦而发同情。财主并非因物太多而灭亡,乃是因无恻隐之心而灭亡。拉撒路并非因贫穷而得救,而是因备尝人间艰辛仍不失信靠喜乐、知足、平安而得救。穷寡妇如果没有从与主交通而得的内心平安,她在那周围充满享受和安逸的环境中只能终日闷闷不乐。她或许会发许多问题自问:上帝为什么这样安排我的道路?上帝看不看顾我?那些富人们这样蒙主赐福,难道我罪太重?接着她也可以这样想,到底有没有上帝?但这位妇人不但没有灰心,反能喜乐地接受这门功课。她不嫉妒,也不抱怨,她每天都以最积极的努力来吸取上帝的爱,用这甘甜的爱来丰富和美化自己的人生。人如果能认识到,上帝所作的安排都是美好的,就必有至诚的感恩伴随着清贫的人生,这样的心情也必美化人生。

    (三)不住的感谢

    《箴言书》三十章十五节说:“蚂蟥有两个女人,常说:给呀,给呀,有三样不知足的,连说不够的共有四样。就是阴间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并火。”这段话把人心中的不知足形象地描述出来:黑暗的人心如同阴间,又如同没有生命的石胎,像干地一样不被滋润,似火一样吞噬一切。如同蚂蟥,一边吸吮鲜血,损人利己,一边还是“给呀,给呀”地叫。这种人生是不明白什么叫满足和喜乐的。

    那使人内心保持永不枯竭的喜乐之泉源和不住感谢的缘由的,是我们的心眼得开,认识上帝的爱。那从主所获得隐藏的财宝和福份是全世界也不能与之相比的。穷寡妇正因为有了这双明亮的心眼,所以她能过着“凡事感恩”的平安、喜乐的生活。经上说:“要时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8)。有了主才能“常常喜乐”而不是时忧时乐;爱主才能不住祷告,而不是时断时续;明白主的旨意才能凡事谢恩,而不是无恩可谢或怨声阵阵。保罗有一种伟大的处世秘诀:“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时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这是生命达到某一境界才有的经验,在困境中知足,在困境中喜乐。寡妇以贫穷作为感恩的理由就必须有超然的灵性。

    (四)完全的奉献

    上帝所创造的万物,都向世界作出各自的奉献。花草树木,飞鸟昆虫,无不在自然的生态平衡中贡献自己。当人类犯罪之后,那自私的心变成了只知索取和贪求的怪物。上帝为了使蒙恩的子民在功克已心的战役中实际的操练,要求信徒在舍去上学习。上帝虽毫无所缺,而且万有都是他所创造并赐给人类的,包括金银、衣食、财物直至生命。但上帝却要蒙恩者将手中所拥有的乐意向上帝献上,以试验我们对他的爱。上帝向奉献者赐下来的是更多的恩典和爱,这是形成了宇宙中最伟大爱的循环。上帝在敬奉他的子民那里收到的是随同感恩之物献上的一颗信实仁爱之心,而赐下来的是属于基督无私舍己之爱的更大感动。

    基督所表现的生命就是完全的舍己和奉献,这也是基督教的实质,基督的生命进入人的心就是改变人利己、自私、贪求的心,这是每位信徒可以对自己是否已经蒙恩进行检验的标准。

    穷寡妇把两个小钱捏在手心,这仅有的两个小钱是她今天吃饭的费用。她见那些富人大模大样地将很多钱投入箱中,只觉得自己所能做的少的可怜。于是趁众人不注意时将钱投入箱中便匆匆离去,但她所献上的是完全的爱。

    这寡妇为什么要奉献所有?难道库中这两个小钱,有什么事办不成?不,对整个库来说,两个小钱微不足道;她想得到被人称赞?不,那些财主们昂首阔步将大把的钱投入箱内是有这种心情!她的奉献只是一种向上帝所赐予她的救恩的回应,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内心的至诚和纯洁,爱的单纯和完全。

    (五)救主的称赞

    主耶稣今天在殿中“对着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他就是要发现这寡妇所作的爱心奉献,向门徒讲说这件事的价值:“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财主是拿自己多余的钱财捐上,其中有的人是要别人看见,得别人称赞。他们一直为自己的行善吹号,他们的捐款并不会使他们失去一点的享受,这不是牺牲和舍己。穷寡妇这一点不令人见的小奉献,在人看来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在救主眼中是最有价值的。她已经拿出所有的生活费,为了上帝的事,她竟奉献了自己饮食所需。这种无私的精神,赤诚的信心,完全的奉献,正是救主所称赞、所看重的,也是其他人无法之相比的。

    (六)永久的激励

    这穷寡妇的榜样,在各世代千万人的心中一直起着作用。穷人和富人都受了感动,其产生的效果是世人所难以预料的。因这两个小钱而流入上帝库里的金钱,也是那些财主们的奉献所不能比较的。救主也曾称赞了那位用香膏膏他的妇人:“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妇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26:10,13)。救主从她们的举动中,不单收到了两个小钱或三十两银子一瓶的香膏,更收到了一颗真挚而崇高的爱心。这就是我们主所悦纳的礼物,因而其中所产生的激励是那么深沉和持久,唯有爱是心与心碰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