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真道的能力

根据经文:太9:14-17;可2:18-22;路5:33-39

    金句:“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

    (一)是心灵不是仪式(太9:14)

    人们蜂拥到主面前聆听他的恩言,他的话有生命力、感动力,让人震撼、让人流泪。人们希奇之余,不禁彼此问道:“这是什么新道理啊!”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对于谦卑的心灵,这是美好的供应,对于骄傲的人,这是一次碰撞,是新旧的碰撞。要他们将旧的放弃是万万不可能的,他们想方设法维护旧的信仰,找各样的理由来巩固自己。对于更多观望的人。他们希望找到正确的答案,有许多疑问带到耶稣面前寻求解答。主耶稣总是给以真理的启发。

    犹太人一直以为禁食是功德行为,最严格的犹太人每周禁食两天,施洗约翰的门徒不十分明白基督的工作,他们同样禁食也同样存有这种思想。虽然如此,法利赛人中被撒旦利用的一些顽固者,还是吹毛求疵批评施洗约翰,说他那种俭朴的生活并不合上帝的旨意。还说他是宗教狂热,是被鬼附着的,约翰被下在监里以后,他们又转过来反对基督,说他与税吏们同席是贪食好酒的人。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吃也不对,不吃也不对。其实他们自己正是贪食好酒的人。正如撒旦本身是残忍凶恶的,反而诬蔑上帝不公义一样。有些法利赛人为了反对基督的工作便争取约翰门徒的合作来非难基督的工作,企图以约翰的清苦、严谨、虔诚来反衬耶稣与罪人一同吃喝的行为。于是提到了一个有关禁食的问题:“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以禁食的目的和意义有理解上的错误。他们认为这是虔诚的标志是功德的记录,其实禁食和其他的一切宗教礼仪一样,都涉及心灵的目标。“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求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么?”而这些法利赛典型的禁食却成为对信仰的嘲弄:“你们禁食,却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赛58:4)。施洗约翰为了完成自己作主基督的先锋领人悔改归向基督的神圣使命而禁食,这是他谦卑、警醒、静思的表现。如果禁食没有涉及心灵,只是倒空肉体而没有倒空心,肚子里不让食物充满,心里却让罪恶充满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喜乐不是哀叹(太9:15)

    禁食是心灵有负担,有沉重负担,为此而向上帝恳切求告的特殊举动。禁食是为了更好的祷告,更清心更警醒的祷告、也是内心向上帝角力的一种表示。施洗约翰因为心中有上帝的重大托付,深知自己责任的神圣,他为此向上帝禁食角力,以让自己保持一颗谦卑的心灵,甘愿作旷野的人声,尊主为大,降卑自己,别让自己抢夺主的荣耀。主耶稣论及某一类鬼的顽固,赶逐这类污鬼必须通过禁食祷告才能有效,也说明要有心灵恳切的求告和预备(太17:21)。待约翰亲眼见到基督,他形容自己的喜乐心情说:“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更以无我的心怀表明对基督无限的崇敬:“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9-30)。基督用施洗约翰当时的话来说明自己的工作。他是上帝临到人间的真喜乐,为穷人带来真财宝,为智者带来真知识,为罪人带来救恩,为忧苦者带来大安慰,一个信徒,只要每日有主同在,纵然危机四伏,罗网密布也大有信心。虽是患难重重,痛苦不断,也不能动摇内心平安,信徒并不是以愁眉苦脸来表示虔诚和信心,却是以喜形于色的平安来见证主的丰厚大恩,法利赛人的禁食是“脸上带着愁容”、“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太6:16)。这决不是信仰的内容,这等人与上帝所赐的信心毫无关系。有一天,基督离开了他们,他们真的要痛哭悲哀了。

    (三)是重造不是修补(太9:16)

    为了把救恩的道更清楚的向他们表述,主耶稣以常见的两件事设比喻:“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形式主义永远是真理的仇敌,基督的教训不是为弥补形式主义的缺陷。也不是为了被约翰教训中的不足之处。基督的教训,上帝的真道,对于人的心灵永远都是全新的供应。

    尼哥底母想在保全旧传统的基础上来听听耶稣还有什么新见解,如果这种见解是可取的,再加在行为上就更保险,救主立刻给予指正:“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3:3,6)。得救决不是旧生活的修理和改良,乃是心意更新和变化。天然的生命无论自认为是多么有教养和品德高尚,在上帝面前都是不合格的。

    一位信徒若听道时只是取得一块新布,并希望拿这块新布来补自己旧生活上的破洞,结果会发现,这些努力都归失败。一个性格暴躁的人若想用忍耐的真理要求来补这破洞,但若经几次刺激,撕掉新布,破洞必然更大。我们要生命的改变,披戴基督的义袍。

    (四)是能力不是理论(太9:17)

    救主又说:“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犹太人的信仰陷在形式和遗传中,他们以守律法称义的宗教为满足。这种信仰正如一只旧皮袋,形存实亡。看它还是一只皮袋。其实已干裂、发脆,无法可用。而他们非但没有认识到这可怜的情景,反而竭尽全力想保存这只旧皮袋,并沾沾自喜拎着这只旧皮袋到处夸耀。这时候他们责问耶稣:“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太15:2)。他们的头钻进遗传的牛角尖里,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心胸变得狭窄,根本没有容纳基督教训的余地。

    求主在面酵的比喻中,已说明天国改换人心的能力,在这里救主用新酒来预表上帝活泼的真理,它要发酵,产生能力。真道决不是一些条条框框或是宗教家们争论不休的空洞理论所组成的,如果作什么,不要作什么。救主带给人类的是关系个人得救的恩典,是以爱为动力、洁净心灵的信仰。他从来没有说一些深奥难解的名词,表明自己是从天上来的,却是以充满能力的话语讲说救恩之道。而犹太人却抱着旧有遗传、风俗、习惯不放,所以远离了永生的真理,拒绝了上帝的大能,这是犹太人败亡的原因,也是许多人败亡的原因。

    (五)是充满不是干瘪(太9:17,路5:38)

    当时的酒是装在用羊皮缝合成的密封的酒袋里,由于葡萄汁酿成的新酒会发酵膨胀,将皮袋拉伸扩张,所以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才能承受得起拉伸的力量,如果用已拉伸过的旧皮袋再装新酒,不会因新酒的发酵而破裂。

    耶稣不是为了修补古旧的犹太教的传统和规条,他带来的是新的能力。法利赛人的信仰已经像旧皮袋一样僵硬老化,受制于人的遗传和思想,无法接受耶稣,不肯相信他为救主。所以用这只旧皮袋来盛基督的新酒,结果皮袋不起能力的作用而破裂,新酒漏得一滴不留。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在13:14)。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带着肉体的旧性想去装新酒,也会没有效果。上帝的能力要改变我们,要充满我们,心灵要经过恩典的更新和塑造。而肉体却不愿接受这种充满和改变。真道一旦发生作用,遇见一个败坏的肉体,结果是皮袋破裂新酒漏掉,每天听道,每天盛新酒,无论多长岁月,信主多少年日,仍是一只干瘪的空袋。

    保罗叹息自己“真是苦啊!”就是这种情况,他想作好人作好事,上帝的旨意也明白,但无论如何总是以失败告终,明白真理不等于拥有真理,知道行善并不等于就能行善。真理要在人的生命中表现,必须是生命的适应,这一点是根本,承载真理的器皿若是破漏的器皿,永远无法使人生充满。“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

    (六)是新恩不是陈规(路5:39)

    “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虚伪的学说,错误的遗传,陈规陋习都会麻弊禁痼人的心灵,破坏人认识真理的知觉。先入为主和成见是双胞胎,成见一旦形成,自我和骄傲便主宰对事物的判别,甚至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都不知道。要人放弃自我是十分艰难的事,主耶稣早已看到,这种精神将酿成他们拒绝基督教训,拒绝基督本人,直到将主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他们不欢迎这位生命的源头,而宁可拥有陈旧破烂不堪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