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彼 得

根据经文:详分题项下

    金句:“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2:24

    (一)彼得跟主(太4:18,约1:40-42)

    彼得是一位渔夫,伯赛大人,是最初跟从主的门徒之一,他跟从耶稣有两个过程:他的弟弟安得烈在约旦河边听到施洗约翰指着耶稣作见证说:“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他便与另一同伴约翰转身跟从了耶稣,他们和主同住了约一天时间,对主的身份有了确切的了解,安得烈立时想到哥哥彼得,告诉他这大好讯息:“我们遇见弥赛亚了!”“于是领他去见耶稣”。

    主耶稣一见到他就为他起了一个新名:“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是彼得的亚兰文写法,意思为“石头”。主预见到彼得在上帝的恩中将获得伟大的改变,能为真理坚如磐石,虽然他现在并非如此。

    这一次的见面并没有使彼得撇下一切,他仍以捕鱼为生,直到有一天,主耶稣来到加利利海边,对他们兄弟二人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时,他们就告别犹豫不决,告别旧生活,投入救人的队伍。

    主拣选人、呼召人来跟随他,不是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而在旧生活的吸引力最强烈的时候,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正如彼得的网中满了鱼,年富力强可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这就试验人的动机如何。救主要使这位渔夫成为得人的渔夫。彼得没有犹豫,没有任何条件,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主。从此他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主把这位没有学问的彼得列在最亲近的十二门徒之中(见可3:13-19),让他在真理的学校中陶冶品格,将来为主作工。

    (二)彼得侍主(太10:1-4)

    彼得为主作工非常热心,从不计辛苦劳累,他的易于受教之心,他的工作热情,深得主的喜爱。彼得有一颗孩子般的纯朴心灵,显得比其他门徒更天真。他见主在海面上走,求主让他也能走(别的门徒不敢求),走了一会,自满起来,认为自己比其他弟兄强,所以不看主,转脸去看船上的弟兄,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这时他发现风浪很大,害怕起来,怀疑主的能力(心灵易变),将要沉下去。这时,他又能赶忙向主求救,(认罪也快),主随即伸手救了他(见太14:25-32)。

    信心的路程本如在海面上行走一般,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而能否行走正常,全凭主的一句话:“你来吧!”既然如此,信心的每一步都是仰望和依赖的结果。彼得走了几步便出了问题,这不是海面的风浪,而是心中的“疑惑”所造成的。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不去仰望基督,而注意周围的环境、自己的不足,也必定在失望中下沉。主的手会及时地向求救的人施恩:“赶紧伸手拉住他”。多么令人感动的关怀!

    在该撒利亚腓力比境内,主耶稣特意问门徒一个问题:“人说我人子是谁。”大家以当时群众中对主的认识作为答案:不论是施洗的约翰或耶利米、以利亚、摩西,总是一位从死里复活的伟大先知。这些答案并不令耶稣满意,结果最正确回答主问题的是彼得:“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彼得得到主的称赞:“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的。”接着主耶稣告诉他们自己将要被人陷害,在耶路撒冷受苦,彼得听后,马上拉住主,叫他不要到耶路撒冷去受苦,作了撒旦的工具(见太16:13-23),遭到主的责备。

    这些经历,不但属于彼得,也与我们有关。我们的信心与认识也容易波动,有时似乎海面也敢走,一会儿便沉下去了;有时认识很正确,一会儿又成了绊脚石。任何人都有被撒旦利用的可能,肉体的爱往往成了最大的属灵障碍,体贴肉体容易成为绊脚石。但在服侍主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像彼得一样天真无邪,肯听主的话,主的爱总不嫌我们软弱。他用永远的爱爱彼得,也用永远的爱爱我们。

    (三)彼得伤主(太26:31,69-74)

    彼得在十二门徒中好比大哥哥,说话做事都争前,有不懂他争先问,有话争先讲(太15:15;17:4;18:21;19:27)。主在受难之前,告诉门徒一件很伤痛的事:“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彼得又争先保证:“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主深知彼得的性格,也很直爽地告诉他,在鸡叫以先要三次不认主,但彼得很倔强的保证:“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到底是主的看法正确或是彼得的看法正确,只能等事实来验证。当犹大带着兵丁来捉拿耶稣时,彼得操刀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削下来,这时候他心中可能很自豪,这不是证明他的勇敢和忠诚吗?接着,就在这天晚上,彼得犯了三次属灵上的大错误,导致了三次否认主的可悲失败,使主的心受到一次无可言喻的苦痛。(1)、祷告时沉睡:忘记主的吩咐,没有与挣扎的主一同警醒,失去听主声音的机会(太26:40)。(2)、远远的跟着:在主被捕的路上,彼得虽然没有立刻逃跑,却不紧跟在主的身旁,远远地跟着,失去看主苦痛的机会(太26:58)。(3)、站在外人中烤火:彼得虽然已进入祭司的院中,但站在外院烤火的外人中间,没有一个弟兄,他没有同约翰在一起,失去了得弟兄帮助的机会(约18:18)。在这种情况下,可怜的彼得竟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了可爱的主。

    凡偶然的事都是必然的结果,彼得的失败看似偶然,实际上是自恃心里的必然。他能向主的预见发出挑战,说明他有多自信。他可以否定一切人,但不否定自己,而在以后的三步错误中归根结底一个原因,心里松弛没有亲近主。

    (四)主看彼得(路22:61)

    正当彼得发咒起誓说自己不认得耶稣时,鸡就叫了。平时虽然常听鸡叫,但今日的鸡叫声好像一支利剑射透彼得的心,使他立刻在痛苦中想起主的话。他泪流满面,带着畏怯、惭愧的目光偷眼看看主,不知道主听到鸡叫声会有何反应,是不是以很严厉的神色,责备的眼光来注视他。被戏弄的主这时正转过身来看彼得,两对目光在空间中相遇,两颗心在颤抖中相碰。这是一对慈祥的目光,含有多少怜悯、饶恕、同情和仁慈;这是一颗沸腾着爱的热血的心,溢出何等的赦免、宽容、鼓励和安慰。它犹如一团炽烈的火在彼得的心中燃烧、熔化。将自恃、自满、自高化为灰烬。彼得在悔恨、自责、无地自容中跑出去痛哭了。

    这段经历留给历世历代的人,使我们的内心因主的宽恕之恩而充满希望,上帝收纳一切真诚悔改的罪人,上帝更要让我们这些不配的人如彼得一样去作火热的福音使者。

    (五)主问彼得(约21:15-19)

    彼得曾三次公开否认主,耶稣也三次使他提出爱和忠诚的保证。这一度自夸的门徒彻底地自卑了。在彼得未跌倒之前,他常因感情冲动而轻率发言,他在对自己还没有了解之前就想改变别人。但今日的彼得不再是急躁、自高、自信、自大,而是镇静、沉着并愿意受教。基督向彼得所发的问题,意义很深长。他只提出一个作门徒和服务他人的条件。说:“你爱我吗?”这是不可缺少的资格。知识、慈善、口才、感恩和热心,在圣工上都有帮助。但心中若没有耶稣的爱,则传道救人的工作必然失败。一个人即或有了其他的资格而没有基督的爱,仍不能被主所用。

    主耶稣三次问彼得对他爱的过程,能否比人们更深,能否爱耶稣比爱渔船、渔网更深,是否能将一切爱都给主,而且这种爱能否脱离意志的爱、情感的爱而进入挚爱、圣爱。主耶稣对彼得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跟从我吧!”(约21:22)

    (六)主用彼得(见徒1-5章)

    经过主手造作成功的彼得,在主升天以后,圣灵降临充满教会之际,为传扬福音作了伟大见证,他的讲论带着圣灵的大能,叫众人听了很扎心,一次便有三千、五千人悔改(徒2:41;4:4)。他虽然受到祭司官长们的迫害,仍不失信心和勇气(徒4:18;5:17-21;12:1-19),主又借着他把福音传给罗马的百夫长哥尼流(徒10章)。到了年老的时候,据说按着主预先告诉他死的方式(见约21:18-19),彼得要与他的主一同受最光荣的死,他被倒钉在十字架上,为主献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