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几个柱子的见证

根据经文:详见分题项下

    金句:“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来10:38

    一、警戒的盐柱(创19:1-26)

    罗得全家是跟着亚伯拉罕出离迦勒底地的吾珥直到哈兰,再到迦南地的。罗得妻子在这个队伍中虽然是一个同路人,但同路人不一定就同心。她的心从来未脱离迦勒底。她的表面信仰是企图达到更满足世界享受和宴乐,追求安逸和虚荣。由于上帝赐福,亚伯拉罕和罗得两家的牛羊群畜增多,伯特利与艾之间平原的水草已不够供应。双方仆人常为水草发生争吵,结果导致亚伯拉罕不得不以平息今日的争吵和永久的安宁而提出分开生活。罗得的妻子早有心计,她怂恿了丈夫选择了肥美的平原,并向所多玛迁移。城内舒服的生活确实让她高兴自豪了好一阵子,但好景不长,上帝要毁灭此城。当她听见天使警告,叫她赶快出离这灭亡之城邑时,心中不但没有感激这救恩,反而留恋那罪中之乐,抱怨上帝,将他一生劳碌积蓄的不动产卷入这场毁灭。她犹豫,不想离开,天使出于怜悯,拉着他们的手拖出所多玛,并警告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跑,免得你被剿灭。”这时,毁灭的火已临到所多玛,脚步沉重的罗得妻子心中十分痛惜城中一切,她竟敢不顾那严肃的警告,回头向后看,结果变成盐柱,作为后世人的一个戒碑。是迟疑、回顾和对财物的贪欲眷恋使罗得妻子灭亡(这一带地下多岩盐,地震中喷发的岩浆浇在人身上便成盐柱一般)。那些听见福音的邀请而不肯悔改的人,在上帝面前岂不比西订谷的居民更为有罪。还有比这更大的罪,就是那些自称认识上帝并遵守他诫命的人,却在他们的品格和日常生活上否认基督。照救主的警告来看,所多玛的厄运乃是一个严肃的警告,不但是给公开犯罪的人,也给那些轻视天上所赐亮光和特权之人的。罗得妻子听见警告,并且确实已走出所多玛城,但还是死于野外,原因是她的内心没有归向神。

    二、羞辱的押沙龙柱(撒下18:17-18)

    押沙龙在大卫的众子中是最得人喜爱的一个。因为他外表上是首屈一指的美男子。“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撒下14:25)。其实他是一个野心勃勃、阴险毒辣、不折手段、做事虚伪的人。外表的美,众人的称赞更助长了他的虚荣心,使他不满足于王子的尊荣,竟发动叛乱来篡夺父亲的王位。押沙龙不论在公共场合的演说,个人私下的谈话,外表的做作,长远的计划,都是为了达到权力、地位、名誉的满足。一旦时机成熟,他假装虔诚以向上帝还愿为借口到希伯伦宣告作王(见撒下15:7-14)。心术败坏的人图谋恶事,好像天地间没有神在拦阻他们的计谋似的,但“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场叛乱平息了。值得深思的是,陷他于死亡的这是他平时引为自豪的秀美长发。战败的押沙龙骑着骡子躲藏在密林中,谁知长发被树枝绕住而将他悬空而挂,大卫的元帅约押闻讯赶来与十个兵将亲自处决了他。这具有王者风度的押沙龙,正年富力强时被杀,尸体丢在坑中,上面堆起一大堆石头,作为永远羞辱的记号。押沙龙生前曾在王谷为自己立了一根贵重的石柱,想留下押沙龙的名声被人永远纪念,因为他虽有三个儿子,可能都夭折而亡,押沙龙见无儿子为他留名,便立此柱留名,足见他的虚荣心何等强烈。他没有达到目的,越是拼命越是失败,越往上爬越跌得更惨,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堆乱石坟墓成了他惟一的纪念物。押沙龙不肯丢弃旧生命,结果丧失永生的生命。

    三、感恩的伯特利柱(创28:18,35:14)

    雅各在逃亡的旷野中,蒙上帝指示,梦见天梯。这个异象带给他无穷的恩典和能力。他从上去下来的上帝的使者身上看见与上帝交通的希望,他听到了上帝与他同在的应许,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保护他,并领他归回这地。雅各又惊又喜,不胜感叹。他为了表示感恩,在伯特利立了石柱(这就是他当枕头的石柱),浇上油,并在上帝面前许愿(古人用石柱做立约的记号,浇油是分别为圣的仪式,虽然当时没有任何的见证人,但雅各在良心中守着诺言直到永远)。这根石柱不但立在伯利恒,也立在雅各心中。他在漂流异地的二十年生涯中,没有片刻忘记上帝的恩慈。当他平平安安归回故土时,想到自己二十年前的心愿,在上帝面前的诺言能够实现了,十分兴奋。他要为再上伯特利作充分的准备,除了感恩的心以外,全家族进行一次自洁行动,洁净身体,更换衣服,所有从米所波大米带出来的与外邦神有关连的金银首饰全部将之掩埋,为灵性的复兴作好准备。第一次夜宿伯特利是只身孤影,冷落凄凉,夜色茫茫,前途无定,这一次是儿女仆人众多,浩浩荡荡到了伯特利。上帝再次向他显现,雅各又立下石柱以铭大恩。救主曾对那些无动于衷的法利赛人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19:40)。基督徒若不感恩,伯特利的石柱岂不发声吗!

    四、分界的米斯巴柱(创31:44-45)

    雅各流落他乡二十年之久,这种环境是他所极不愿意的。狡猾苛刻的拉班及他的众子是只讲财利不讲情义的,他见上帝赐福给雅各,牛羊增加无数,便起嫉妒的心,拉班的态度变得冷漠无情了。雅各知道,上帝给他熬炼的日子满了,便乘拉班不在家的机会带起妻儿们逃跑。拉班得知真情,暴跳如雷,带了大批人员追赶了七天,终于在基列山的米斯巴追上了。按拉班的计划,这次要将雅各一行全部抓回来,指责他私自出走正是打击雅各的好借口,他的家怎么能缺少如雅各这样精明强壮的人做帮手呢?但上帝在夜间的梦中告诉拉班,不可以用暴力手段和威胁的话语,拉班听后才死了心。拉班一行追上雅各后,拉班自以为有理,但经雅各一番讲论,把拉班的自私、无信、无义、无情都暴露出来,他自知理亏,便不说什么了。他又预感上帝必使雅各强盛,日后可能会受其子孙的侵扰,便主动提出要彼此立约。于是双方在米斯巴立了柱子和石堆,作为彼此分离的证据。米斯巴为守望塔之意,向北、可望见哈兰,向南,可望见迦南。这里作为双方的分界,彼此不越过。实际上这一次分别,终止了亚伯拉罕子孙与米所波大米人的一切来往。基督徒的人生也必须有一分别界限的米斯巴柱,与世俗旧生活等永远的告别,如同雅各告别哈兰,分别而不再越过,专心一意在迦南定居一样。

    五、审判的示剑柱(书8:23-35;24:26-27)

    攻取艾城后,约书亚召开严肃会,在以巴路山上用大石头砌成纪念碑,上写摩西所传给他们的律法,边上筑一祭坛,表示以色列人干犯上帝诫命,若不是基督的救赎,必招致神的忿怒。约书亚晚年,又在示剑召开大会,到会的有以色列的长老、族长、审判官和各官长。约书亚在众人面前追忆上帝对以色列民的恩待眷顾,提请会众各人当如何来回应这些浩大的恩典。百姓再三声言效忠上帝,约书亚深知百姓反复无常的性情,为使他们不忘誓约,在示剑会幕旁的一株橡树下立一大石柱,作为他们所起之誓的永久见证。实际上,以色列民往后的岁月常常见证自己当受诅咒。

    审判要从上帝的家起首,如果归向上帝的人在公义面前站立不住,生活一片幽暗,如何向世人见证上帝的公义和圣洁呢?基督教界,有不少人的名字在教会的册子上,但名字却没有记在生命册上。他们的生活不在基督的管理之下,实际是在罪恶的控制之下。示剑右柱上的要求时刻显露我们生活的光景。

    六、荣耀的天城殿柱(启3:12;王上7:21)

    所罗门建造圣殿时,有两根高达10米的铜柱立在殿廊前头,取名叫“雅斤”(上帝必坚立)和“波阿斯”(上帝的能力)。蒙恩圣徒将来在天城的圣殿中作柱子,这是神给我们的地位和荣耀。这根柱子的材料在今日预备好,经过拿撒勒匠人之手的造作,将来安置在殿中作为神荣耀的见证。教会是地上的圣殿,也是由许多根柱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