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文:以赛亚书
金句:“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一、蒙主圣召(赛6:1-8)
关于以赛亚先知的生平,所知甚少,他是亚摩斯的儿子,出身贵族,据犹太传统,亚摩斯是犹大王亚玛谢的兄弟,这样以赛亚就是乌西雅王的堂兄弟。以赛亚约生于公元前770年,终生居于耶路撒冷,出入王宫。妻子也是女先知(见赛8:3),夫妇志同道合共作圣工。以赛亚蒙召是在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公元前740年),上帝让他在异象中看到圣所内的至圣所;至高的耶和华坐在宝座上,荣光充满了全地,宝座周围有撒拉弗侍立,扬起赞美的歌声:“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以赛亚在这光明的景象中,深觉自己的污秽,连自己的话语都是污秽的,他惊喊:“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只见一撒拉弗用火剪从坛上取下一块红炭,来洁净以赛亚的口,并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随后听到上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以赛亚增加了力量,答应主的呼召:“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蒙恩的人才会响应主的呼召。
没有文化怎么能教书呢?没有认识主怎么能传福音呢?不知窄门在哪里,怎么能引人进永生呢?红炭预表救主赎罪的大功,象征赦免,人若没有被红炭洁净过,没有获得完全的赦免是无法负担这一神圣使命的。
上帝要使用的人必定是对主和自己都有清楚认识的人。心眼光明,看见主的圣洁和威荣,才会认识自己的污秽和不配,惟有深觉自己无用的人才能被主使用,惟有深感自己不洁的人才需要主的洁净。
二、冲破遗传(罗10:20,赛56:6-8,45:22,11:9)
以赛亚一生的服务中,为上帝对外邦人的旨意作了明确的见证。当时的神学观念、遗传思想认定以色列民是得天独厚的民族,上帝的救恩只有以色列人有权享受,而外邦人生来是被毁灭的器皿。以色列人正是躺在这张“逍遥床”上沉睡,临近毁灭还不知道。当时的情形与基督时代的犹太人和老底嘉时代的信徒都很相似。自恃、自满、自是、自义、形式、教条、理论、遗传到处可见,而真信仰的精神却丧失净尽。以赛亚没有隐瞒自己所得的亮光,以无畏的信心向旧遗传发起冲击;“以赛亚放胆说:没有寻找我的,我要叫他遇见,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罗10:20)“地级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上帝,再没有别神。”(赛45:22)“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赛11:10)
这些信息不能不使以色列人吃惊,因为这在他们听来是完全新的神学概念:得救怎么不凭血统、律例、典章和行为呢?仰望怎么能得救呢?外邦人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怎么配享受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中的福份呢?以赛亚看明上帝的旨意,凡信赖耶稣基督,靠他宝血得蒙赦罪的人都是亚伯拉罕的真后裔。
上帝的殿要称为“万民祷告的殿”。耶稣基督让外邦人充分享受他的救恩。迦南妇人毫无惧色来得福气,主钉死时罗马百夫长也得蒙天恩。上帝的仆人就是要拆毁一切人为的阻断,为万民开辟信仰的道路。救恩是信者共享的,没有人可以垄断救恩为私有财产。
三、真理砥柱(赛7:1-7,王下19:5-6,20-24)
以赛亚作先知,正是犹大国多事之秋,外有亚兰、以色列、亚述的多次进犯;内则国势衰弱,信仰混乱,百姓困苦流离。上帝在此时此刻拣选以赛亚作时代的工人,用他的传道热情重新燃起百姓的信心,他的表现,常为灰心丧气的人带来希望。亚哈斯作王期间,亚兰王来侵犯,上帝叫以赛亚带着安慰的消息安慰亚哈斯。希西家年间,亚述来侵,以赛亚又告诉王的臣仆:“不要惧怕,我必惊动他的心(指亚述王),他要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里倒在刀下”(王下19:7)。以赛亚在宗教改革上,帮助贤明的君王希西家,在全国拆毁偶像的丘坛。他为上帝忠勤服务四十年之久,一生的生活就是为了维护真理而奋斗,遏制了罪恶的潮流,是真理的中流砥柱。
以利亚在当时的时代是以色列的“战车马兵”,他的出现、他的话语是以色列民信心上的鼓励,比千军万马还有战斗力。每当国难当头,以赛亚总是带来天上的信息,劝导为王者遵循时代旨意,站在时代旨意一边。有时代同在,为真理而战,是得胜的保证。亚述王的十八万五千军兵一夜之间死亡,是以赛亚工作的辉煌顶峰,他以信心的勇力克制敌人的千军万马,把上帝的能力显明在天下诸国诸王面前。
四、预言国事(参赛1-39章)
《以赛亚书》是先知书中最长的书,有人称本书为圣经中的“小圣经”。全书共66章,可分二部分:前39章有历史、诗歌和国事预言,指责犹大人的罪恶,预言亚述、巴比伦、摩押、埃及、非利士、叙利亚、以东、推罗等国的灭亡,记述亚述王入侵犹大的失败及希西家得病与痊愈,其中插述部分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这些国事预言,使人看到人类历史的方向盘掌握在至高者的手中,赏善罚恶是神公义的作为,列国的灭亡都是因罪的结果。劝告百姓追求公义,除净罪恶。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圣经中留下的历史记载,正是让后人明白,国势的兴衰与人心的兴衰息息相关。人心败坏,道德堕落,是一切衰败的根源。作上帝先知者直言不讳指责本国百姓的罪恶,这就显明上帝的公义和慈爱。后27章对救主的预言:他的道成肉身、工作、受难、作中保,及将来的审判和新天新地等,十分详细。
五、高举基督(参赛40-66章)
有人称以赛亚书是旧约中的福音书,确实不错。以赛亚对救主各方面的工作有特别详细的预言。他的生(1:14,9:1-7),受死埋葬(53:7-9),被人藐视(53:1-3),为人担罪(53:4-6,10-12),为人中保(42:5-7),施行审判(63:1-6)等等,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上帝的意思希望藉着这些预言,使自己的选民能注目仰望那即将来临的救赎主,如同历代先祖藉着羔羊的死看见救赎的羔羊基督一样。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以赛亚对弥赛亚的预言,不是犹太人所期望的显赫的君王,而是一位受苦的仆人。最感动人的有四首仆人之诗:(1)这位仆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传真理(42:1-7)。(2)这位仆人蒙选预备,成为快刀利箭施行救恩(49:1-7)。(3)这位仆人忠心教导,坚忍不拔(50:4-9)。(4)这位仆人常经忧患,多受痛苦(52:13-53:12)。但是,很可怜,这班子民被油蒙了心窍,丝毫看不出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的,直到基督成为肉身住在他们中间的时候,还不认识他。更可悲的,他们竟然成为杀害上帝儿子的凶手,甚至举起手来,高呼“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自以为作了一件为上帝大发热心的好事。但这位受欺压时不开口的主终究赢得了众罪人的心归向他。他的高高举起,连接了天和地,使罪人得到逃生之路。
六、为道殉身(来11:37)
希西家的改革形成犹大国继约沙法之后的第二次宗教复兴。希西家死后,他十二岁的儿子玛拿西接续作王,犹大国属灵上又进入衰败的黑暗时期(见代下33章),以赛亚刚正无伪地指责玛拿西的恶行,激起这暴君的忿怒。据历史记载,玛拿西将以赛亚用锯锯死,《希伯来书》曾提到这事(来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