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哈兰的停顿

根据经文:创11:31-32

    金句:“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彼后1:10

    一、人意的他拉

    上帝的呼召是向亚伯拉罕发出的,换一句话说,亚伯拉罕是蒙召的人。很清楚,上帝的意思是要亚伯拉罕离开这个环境,带他到另一个地方去,在那里彰显神的权能。亚伯拉罕把这件大事告诉父亲,我们不知道他拉是不是立刻响应,但从以后他拉对属灵之事所表现的冷漠情形看来,他拉的态度不会很积极。因为一个属肉体的人不会体贴圣灵的意思的,吾珥地安逸的生活对他拉是一种腐蚀剂,叫他放弃这“美好”的享受,到一个未知之地,无论如何是冒险之举他拉绝不会轻易动心的。圣经特意记下一笔:“哈兰死在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这是第一次提到儿子在父亲之先离世的事。我们有理由认为:他拉从“侍奉别神”的境况中转而赞同亚伯拉罕所蒙的呼召动身离开吾珥,哈兰的死可能是一个直接有影响的因素。这次打击使他拉惊恐不已,他害怕如果在拖延不走,家中将会有更大的灾难临到。不少人的经历与他拉相同,灵命处于低沉幽谷时,非有一种痛苦的击打就无法醒悟。其实,这样的心态是绝难走上侍奉之路的。因为上帝不要我们出于别的动机的侍奉,乃是要出于完全的爱和甘心。亚伯兰的离开是因神旨意的催促。他拉的离开是因环境催促,走天路是一生漫长的功夫,神的旨意存在心中,是被神引导,必能持久。人的起意,环境的催促不过是短暂的,会中途而废,会畏难退避的。所以,我们心中是上帝起首或是人意起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信得救就是上帝起首,上帝成就,主是阿拉法,主是俄梅戛,主是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不是人起首主成功,也不是主起首人成功。

    二、被动的亚伯兰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节圣经是:“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创11:31)。这里不是亲自蒙召的亚伯兰带领全家,却是没有蒙召的他拉带领着亚伯兰。这是一件颠倒了的事。应当主动的却作了被动的,应当被动的却作了主动的。正因如此,以致这段行程,没有能成就神的旨意。亚伯兰在这时候虽然已明白神的呼召,但对如何响应这呼召没有经验,他以为没有得这呼召的人也能做到这事,所以便由他父亲来作带领的人。

    顺服是对真理的应有态度,但顺服决不是无原则盲从。他拉是家长但不是牧长,他拉有世界经营取材的经验,但没有属灵的经验,他拉在年纪上是长者,但不是长老。其实教会中的长老,也应该看他是否真是一位属灵上生命有胡须的灵命长者。亚伯兰的被动是一种缺乏。

    上帝要亚伯兰去经验每一件事,使他从一切行程中去体会因信称义之道。有失败,才能懂得更深透,人的无用更显出上帝的大能和爱心。

    三、畏难的他拉

    吾珥至迦南的全部行程有几千里路,一路上辛苦艰难自然不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跋涉,他拉畏难了,他拣选哈兰作为暂时的休息地,在这里住了下来。如同后世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闲杂人跟着出来是想去看看那未见过的地方,可能会提供比埃及地更好的发财机会。及至经历了路途艰难,便立刻发怨言应该说要经历的苦总比未见的福现实,于是怨言加环境动摇了许多以色列民的信心。一个人想要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艰难,如果不是基督之爱作为心中的动力,信仰是会随风云而变化的,没有力量去战胜险阻艰辛。亚伯兰在这一段行程中,一直是甘心乐意行走的,及至到了哈兰地,他又顺从了父亲的安排,在这里住了下来。

    四、哈兰的漩涡

    根据圣经记载,亚伯兰蒙召出去时,虽然当时不知道往哪里去,但后来清楚目的地是迦南地,因为有话说:“他拉……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创11:31)这不但是上帝的盼望,也是他拉的盼望。但是,由于他拉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基督身上,所以他失望了,他的意志在哈兰地的安逸时间中消磨净尽。哈兰是一个商贸中心,与吾珥相比,繁华不相上下,他拉又面临一场试探,劳苦旅途继续下去呢?还是先在此安居享受?另一种自我安慰的意念是:总算已出了吾珥,何必在跋涉艰难呢?他或许作过挣扎,但又躺下去,他或许想再动身,但又镇抚自己,不如在等一段时间吧!结果,到205岁时,他拉默然离了人世,他的脚迹始终没有离开过哈兰向迦南前进一步。哈兰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固然,这里有吃、有穿、有各样养生的条件,固然,这里似乎已远远的离开迦勒底的吾珥,相距已有一千多公里,但这里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多少信徒,在天路上已开始走,但只走了一半就停步不前,哈兰地的漩涡把他拉卷进去,直到死日都不能从漩涡中出来。同样,罪恶、世俗的漩涡把许多信徒的生命卷了进去。他拉虽然渡过了伯拉大河,成了从河那边过来的人,(希伯来人的意思就是从河那边过来的人)但他心中的河并未渡过,他虽然不拜吾珥的偶像,但哈兰地的财富、享受和安逸成了他的另一个偶像。其实,多少信徒也如同他拉一样,一边拜上帝,一边拜偶像,三心两意,哈兰的危险远比吾珥地的危险隐藏,也更难以引起警惕。

    五、思想的争夺

    从宇宙的范围而言,善恶斗争指发生在天庭中路锡甫叛逆。从地球范围而言,善恶斗争是指基督到地球上来与撒但展开的较量。就个人而言,善恶斗争就是基督与撒但在争夺人心的斗争。撒但击中一个人,不必叫他不要信耶稣,他只要占有我们的思想。只要我们不去思想耶稣,没有时间去亲近耶稣,这就是他的胜利。主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太6:24)。当有一样事物取代了心中上帝的地位时,这事物其实已成为偶像。金钱、地位、名利等等都可能成为人一生为之屈膝的崇拜对象。他拉的失败就在此,他一面侍奉上帝,一面敬拜偶像,撒但已经占有他的思想。但他却以为这样已经够了。爱是要求专一的,另有所爱就是在“爱”上的不忠,这是现世代撒但最成功的方法。

    六、耽延的日子

    对亚伯拉罕来说,这段日子是停顿和灵性上耽延的日子,没有见证,没有启示,也没有上帝的话语临到,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这段经历是多么现实啊,我们的灵性也常常在哈兰的停顿中毫无用处地过去。在中途停辍不前,浪费年华,若不是神的大怜悯和永远的爱抓住我们不放,我们也会有被卷进旋涡的危险。

    我们因信称义,借着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但一个基督徒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不应该就此满足和停步不前。因为内心的旧习性和一切邪情私欲,无时无刻不在乘机向我们进袭,所以,我们务必每天重新献上自己,每天与罪恶搏斗,总要靠基督的能力取得完全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