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文:创12:8,13:1-4,13:14-18
金句:“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诗104:34
一、蒙恩的进程
上帝带亚伯拉罕所走的信心道路呈现曲线的美,从吾珥出来至哈兰的停顿是第一个起伏。从示剑筑坛,伯特利的定居,至下埃及避难说谎,是第二个起伏。从埃及回来,重新到伯特利与罗得分开并娶夏甲为妾是第三个起伏。以后,信心的路程走得稳稳直到摩利亚山上的信心壮举,使亚伯拉罕的灵程达到高峰。我们把亚伯拉罕的这一历程描绘出来,可以连成一条线,那就是吾珥——哈兰——示剑——伯特利——下埃及——回伯特利——希伯伦——摩利亚,这条曲线包含着因信得救的丰富教训。亚伯拉罕在示剑地筑坛,与上帝有交通亲近,但他不是停留在这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篷”。他在那里有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我们仔细去读一下圣经,就可以发现,凡是写明“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12:7,8;13:4,18)的地方,都是特别重要和有意义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但留下祭坛为证,也留下了信心的脚迹。亚伯拉罕的生活是侍奉的生活,到了一个地方,最要紧的事就是筑一座祭坛,他要带领全家大小敬奉上帝。耶稣升天时告诉门徒,传福音的工作先从耶路撒冷开始,然后是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级(见徒1:8)。家庭是福音工作的第一地点。上帝要我们从示剑再往前走到伯特利去,这是神的殿,到神的家里来。亚伯拉罕的家在兴旺时,有千余人口,这已不是个人的信仰,这是集体的侍奉生活。
二、爱心的生活
上帝亲自为亚当夏娃举行婚礼,组成世界上第一个家庭,因为上帝认为:“那人独居不好”(创2:18)。家庭是爱的细胞,每个成员可以享受到真挚的爱的同情、体贴、温暖。物质世界中所找不到的精神享受,在家庭中可以充分享受。聪明人说:“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箴17:1)。灵命的长大如同身体的长大一样,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教会生活就是为灵命的长大而安排的。上帝把我们带到他的家中来,享受肢体生活的温暖,消除灵的疲乏,获得慰籍。伯特利又是天国的门,上帝将宝贵的真理启示和亮光通过教会赐下来。拿鹤,这位亚伯拉罕的至亲兄弟未能跟随属灵的队伍而滞留旧居,使亚伯拉罕十分痛心,一个家可以说是不完整了,其根本原因乃是属灵上的不同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出现,亚伯拉罕通过祭坛的侍奉,将全家在主的爱中凝聚起来,使人人都能明白十字架的救恩。
要带我们的家人,像亚伯拉罕带领全家一样到伯特利去,到上帝的殿去,在那里支搭帐棚,求告上帝的名。如果没有家庭的祭坛,有一天终会发现,一切工作终归徒劳!
三、灵性的藩篱
亚伯拉罕在伯特利住了一段时间后,渐渐迁往南地去。在南地又遭遇饥荒,便下埃及,结果隐瞒夫妻关系,谎称撒拉为妹子,谁知受到法老的责备,满脸蒙羞。在悔恨之余“亚伯拉罕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都从埃及上南地去……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创13:1-4)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经验,为什么亚伯拉罕离开埃及后要遵循原来的路线回到伯特利来呢?圣经又为何特地写上:“就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呢?这说明亚伯拉罕缅怀伯特利的美好的光景,在他眼中,伯特利祭坛上的侍奉是获得美好灵性的动力。在这里,他不需要靠撒谎过日子;在这里,他不会被不信的人责备。当他离开这里向埃及边界靠近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忧惧压制着心灵,环境就成为重担,人意就代替真理,失去了品格的见证。他可能失去与神的交通,如果还有保留,也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直到他回来以后,圣经说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这个“又”字指明了他的灵的恢复。由于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亚伯拉罕的下辈们都谨慎的在迦南地侍奉上帝,因为是上帝把这地赐给他们为业的,伯特利及以后的希伯伦都成为以撒、雅各等人在生活和侍奉上帝的中心地点。当约瑟打发来接父亲的车辇停放在雅各的门口时,雅各如梦初醒,激动的说:“趁我未死之先,我要去见他一面。”但他又转而想到去埃及地,是不是会如同祖父一样失去与神的交通,于是他带着一切所有的,先来到别是巴献祭给上帝,求上帝指示,他听到上帝批准这一次的行程:“……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为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见创45:27、28、46:1-5)这时雅各才敢动身前往。灵的退落规律都相同,浪子要离想开家庭结果受尽痛苦,直到醒悟悔恨回到家中来。一个信徒如果离开教会生活、集体的侍奉,也会渐渐退落、失去力量,回来是惟一的方法。回到祭坛,回到基督里面,不论何种软弱。何种痛苦,何种失落,只有回转,回到伯特利必从新得力。
四、密室的交通
回到伯特利来的亚伯拉罕,不久便与罗得分手了,罗得将肥美的平原拣选去了。但上帝立即向亚伯拉罕重申自己的应许,告诉他:“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说这话的时机是很及时的,含义也很清楚: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将上帝所应许给伯拉罕的的福气夺走,这段经历不过是一次考验,是得福过程中的一次试验而已。“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伦幔利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希伯伦为友谊、交通的意思。对于亚伯拉罕来说,这是他继示剑和伯特利以后的第三个留居点。也是预表灵性上的第三个紧要方面——即与主之间有个人的密室交通,也产生深厚的友谊。一个人如没有与主产生友谊,就谈不上爱,也不可能有亲切的交通。希伯伦是灵的需要,是创伤心灵的医治,是疲乏心灵的力量。
五、肥美的灵恩
亚伯拉罕在希伯伦地留居时,借祭坛交通获得肥美灵恩。在这里,去夺回被掳的人(包括罗得一家);在这里,他凭爱心接待客人,不知不觉接待了天使,并为所多玛罪人代求;在这里,他为自己和撒拉的肉体归宿安顿坟墓。这三件事,圣经都记有发生的地点,“幔利的橡树那里”(创14:13)、“幔利橡树那里”(18:1)、“幔利前”(23:17)。幔利就含有“肥美”的意思,那高大的橡树挺立在高原山地,真与亚伯拉罕的心灵相映成趣。
六、基督的丰富
在迦南地过的生活,就是享受在基督里的丰富。灵程的每一步,都是依靠基督而获得长进的,亚伯拉罕的信心生活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人的心接触上帝的心,有限的人与无限的主交通时,人的身心所获得的恩典是无可估量的,其影响也是永远的。这种心与心的交往就是人生的最高福气和最高的教育。圣经说:“你要认识上帝”(伯22:21)。“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认识你独一的上帝,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这一切都是通过交通从经验中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