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文:创15章
金句:“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创15:6
一、产业与儿子
上帝呼召亚伯兰的时候,应许为他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土地,也就是产业问题;另一个就是后裔,即儿子的问题。自亚伯兰75岁出哈兰进入迦南,不知不觉已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之中,他搬过许多地方,在埃及地差一点出危险,罗得与他分开后占去肥美的平原,最近为救罗得又卷入国际间的战争,失败的诸王再图报复是非常可能的事。亚伯兰想起还没有得迦南地为业,而且自己年纪八十多岁了还没有后嗣,种种思虑,一时之间使亚伯兰非常不安。似乎上帝当初对他所说的应许都还没有应验的希望。正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在夜间的异象中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上帝深知每个人的处境,明了心思与意念,亚伯兰这时心中有惧怕,上帝叫他不要惧怕,这不是一句苍白无力的空头安慰,上帝说要作他的盾牌。亚伯兰怕前途艰难,上帝说要大大的赏赐他,这是因他得胜了一次考验。人与上帝要做实际而深入的交通,我们的祷告要交心,空乏其词是毫无意义的。上帝答应人的祷告也是非常及时非常实际的,每一个应许都关系到我们当时的处境和需要。亚伯兰因为前途渺茫,心情十分沉重,便将心中的思想直告上帝:“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
到了这时候,产业与儿子的矛盾就显得尖锐起来了,亚伯兰纵然有万贯家财、千万牛羊,如果没有儿子,他的心意是无法满足的,产业是物质,儿子是生命,产业不能代替儿子,物质不能代替生命。如果我们没有得到生命,上帝一切的应许,就是那荣耀天国的不朽产业于我们有何益处呢?
二、儿子与仆人
“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在这里,亚伯兰的脑筋非常发达,他自作聪明地猜测起上帝的旨意来。而且,又把自己装扮成非常大度,有儿子无儿子,似乎都无关紧要,似乎是亚伯兰愿意向上帝让步。放弃要求,倒是上帝失信了。亚伯兰想当然,好像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好象上帝已碰到一个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倒是亚伯兰为上帝解决了难题。每当我们缺少信心时,我们也会像亚伯兰一样,为上帝安排,为上帝计划,以为世上若没有我们这个头脑就不得了一样。其实上帝早已对一切作好安排,只等待着我们用信心去领受。上帝对亚伯兰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上帝所说的这人,就是亚伯兰所说的以利以谢,他是大马色人,是亚伯兰家中的老仆人。
上帝要亚伯兰懂得,仆人并不是儿子,仆人不能代替儿子,仆人是花钱雇佣的,儿子是本身所生的。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后裔,都不应该是用钱雇佣的,都不应该是存惧怕的心来服侍主人的,却应该是生下来作儿子的,是在爱中生活的。保罗说:“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8:15)可见,上帝已经安排,承受产业的必须是儿子,而不是仆人。虽然我们得救的人在工作上是神的仆人,地位上是神的百姓,但在生命上是神的儿子。我们必须是“从上帝生的”(约1:18)。那些为钱财、为地位、为名誉而参加教会工作的人,永远不明白什么叫爱中的侍奉,只有出于爱才蒙上帝悦纳,承受产业也就是根据这一生命。
三、信心与称义
上帝为了让亚伯拉罕能直觉地领会他的话,便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么,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真是奇妙的上帝,真是领我们相信的上帝,他怎样领亚伯兰来领会他的话,也怎样领我们相信。虽然上帝领亚伯兰出吾珥,出哈兰,在亚伯兰心情沉重之时有安慰、坚固他而领他数算众星,赐给他信心,相信上帝的话,但上帝却把一切都归在亚伯兰身上,“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或者有人以为信心是自己的,是自己的信心赢得上帝的恩典,这样,岂不是我们赚得救恩吗?其实,信心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经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弗2:8)。“有……人蒙这位圣灵赐他的信心”(林前12:9)。“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2)。可见,真正的信心,得救的信心都是从上帝而来的。如果没有上帝的赐予,我们连抬头仰望和动一下心都是不可能的。上帝就把这个信心作我们的义,并算在我们的帐上。圣经记载亚伯兰称义是在他受割礼之前,表明亚伯兰“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又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罗4:11-12)。这因信称义的福是普及全地众生的恩。保罗把上帝的救法总结起来说:“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
人要成为义人,成为得救的人,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因信,而且这个“信”是贯穿得救全过程的。从信开始,保持着信,到最后还是信。
四、称义与牺牲
由于事情重大,亚伯兰在上帝面前要求一个凭据,也就是后嗣与产业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所办的手续,上帝就指示亚伯兰作好准备:将祭物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的摆列。劈开分成两半,就是指着主的死,人所能获得的属天福气,都是通过上帝儿子的牺牲而获得的。我们是藉着主劈开的身体而引向永生的。但仇敌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来破坏神的工作,有凶禽鸷鸟落在祭牲的肉上,想使这次神圣的立约礼不能成功。由于亚伯兰儆醒守候着祭坛,才及时将鸷鸟赶掉。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沉沉欲睡,灵性昏迷之际,我们祭坛上就空空无物。我们当献的祭,当奉的物,都不知哪里去了。祷告成为贫乏、空洞,上帝的牺牲看不见了,我们也就失去称义的生活。哪一天我们没有献上合神之意的祭,哪一天我们的生活就不是因信称义的生活。基督徒要警醒守候祭坛,不让仇敌破坏我们与上帝的关系。
五、受苦与拯救
“日头正落的时候,……忽然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这场黑暗预示着亚伯兰后裔所要经过的痛苦环境。上帝没有马上叫亚伯兰的后裔得迦南地为业,乃是先让他们经过四百年埃及地为奴之苦,到第四代必蒙拯救,主耶稣是逾越节的羊羔,必要藉着自己的牺牲救赎一切信靠的百姓。亚伯兰的子孙从为奴生活中蒙拯救,就是全人类蒙主救赎的缩影。没有受过为奴之苦,不会珍视自由可贵;没有尝过罪中苦味,不体会主恩的甘甜;摆着的牺牲就是我们蒙救赎的保证,上帝要以此与我们立永远的约。
六、拯救与生活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肉块中经过。”接着,“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将“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目前还被众多民族占有的地赐给亚伯兰的后裔,上帝藉着这个异象,使亚伯兰知道,他的子孙能得迦南为业,是在乎十字架的工作,他的后裔能站立在世界上,是因十字架的死。十字架是一切属灵生活的根基,只有从十字架中经过的时候,才有冒烟的炉——能上升到天庭的祈祷,和烧着的火把——发光的生活见证。否则,我们有炉也不会冒烟,有火把也不会烧着,只有靠着十字架,亚伯兰才能称义,我们才能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