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灵的高峰

根据经文:详见分题项下

    金句:“我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装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因为古时仰赖上帝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装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彼前3:3-6

    一、步步相随(创11:30-31)

    天路行程上能有志同道合的伴侣真是上帝甜蜜的恩赐,上帝不但拣选了亚伯拉罕,同时也拣选了撒拉,在一生漫长的光阴中,他俩是同甘共苦、形影不离的。路得跟从婆婆拿俄米离开摩押地到伯利恒去那种坚韧不移的决心,常被解释成信徒或教会跟随圣灵引导得到基督宠爱的预表。我们从撒拉和亚伯拉罕的忠贞之爱中也可以看到一种极其伟大奇妙的连接物,那就是基督的纯洁之爱。如果没有这同一爱心的激动,就不可能离开吾珥安逸的旧居向未知的地界前进。罗得妻子的离开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直作为罗得灵程拖后腿的人,陷入自作聪明、自私自利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断送了永生。但撒拉与亚伯拉罕的爱是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的,以爱基督、顺服基督为同一志向。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谈论建立家庭的条件:只要对方肯相信上帝就同意与之结为伴侣,其实爱不是交易而可得,也不是勉强而可得的,爱是一种宝贵的恩赐,不是自己心中生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

    当亚伯拉罕在迦南地遭饥荒而下埃及暂居时,怕埃及人为夺他美貌的妻子而杀害自己,便恳劝撒拉谎称是妹妹,藉此可保自己性命。撒拉为丈夫的安全竟不惜自身的一切而顺服。人性的软弱在以色列的祖先身上发生,作后世的鉴戒,但从另一方面则显明了撒拉对丈夫的爱真是到了舍己的地步。

    二、事事相同(创12:10-13、18)

    撒拉一直作为一个安静的伴侣跟在亚伯拉罕的身旁,虽然很少听见她的声音,看到她的动作,但在亚伯拉罕的一生经历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察觉到她的存在和影响。由于和谐到几乎完全相同的地步,所以犹如同一个音乐的节奏,不含噪音。从吾珥到哈兰,从哈兰到迦南,我们没有听到他有什么怨言;与罗得分家,我们没有听到她不平的声音;甚至在遭遇饥荒时,也没有半点后顾旧地的思想。信徒如果在跟从主走道路时,能像撒拉一样忠于一个伟大的原则,那才是爱的和谐。我们爱得不够,因而就顺服得不够,在天国的乐曲中是一个不谐之音,因信得救的路就是跟从主走的路。我们往往只强调相信,却不会走属灵的道路。其实,信心是在天路上操练和学习的,同心才能同行。如何同主的心,只有靠近主胸怀。我们不能凭理智走天路,有的人脑子很大,想出许多理由,表明自己的路走得不错,也很合主的旨意。但是,只要看一看,这是不是与主的心意相同,是不是出于爱主,就可以判明。凡不是与主爱和谐,都是不合主心意的,都不是与主同行的。

    三、心心相同(创12:2.3,13:14,17,15:1-6,17:1-21,18:9-10)

    从出离吾珥时,上帝应许赐后裔,在25年时间中并未见这应许的实现,在这段时间,上帝共应许了五次,(见以上经文)。不论如何,迟延的痛苦总是不断会掠过心头的。我们看到,在圣经历史中,拉结曾毫无理由的向雅各发泄气愤:“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创30:2)。但是,这25年的时间中,亚伯拉罕与撒拉二人从来没有互相埋怨过,他们各将心中最大的渴望藏在深处,免得引起对方的痛苦。同时他们又将希望寄托在主的应许之上,与主心心相印,因而夫妻二人也心心相印。正因为如此,上帝给亚伯拉罕改名的时候,也同时给撒拉改名(他们原来叫亚伯兰与撒莱),意思即多国之父与多国之母。胜过道路上的各样艰难与试炼,获得支持心灵的力量,心与心的交流是最大的需要。亚伯拉罕与撒拉彼此之间不单是肉身的结合,更有着心与心的交流,所以能渡过人生许多的危机,坚持着美好的盼望。我们与基督,绝不是名义上的信徒,要有心与心的交通,这才是得力量的泉源。

    四、灵灵相通(创21:1-12)

    平静和谐的生活,曾因人的软弱而搅扰过几次。撒拉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原因无法生育后,便再次表现了爱的牺牲,将婢女夏甲放在丈夫怀中。夏甲果然很快就怀孕,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夏甲的傲慢,以实玛利的血气。撒拉深深懊悔自己所作的主张,那主张擅越了上帝的旨意,致使家中产生了痛苦。十三年后,不背约的上帝赐给撒拉一个孩子,这孩子是从神迹得的,是“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生出”来的(见来11:12)。说明了蒙恩称义者是借着神的能力方能成事。当以撒断奶摆设筵席时,撒拉见到夏甲和以实玛利的讥笑(犹太人传说认为当时不只是戏笑,而是以搭弓射箭的姿势来威胁以撒,以发泄心中的愤恨),她觉察到从血气生的终不能与从应许生的合而为一,一个争吵的家庭绝不能在外邦人中荣耀上帝的名。撒拉向亚伯拉罕提议,要将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这件事对于亚伯拉罕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但上帝却认可了撒拉的计划,叫亚伯拉罕听从撒拉的话,于是,亚伯拉罕忍痛将使女及其儿子赶出去。因为上帝站在撒拉这一边,亚伯拉罕以灵的原则为最高指导,便照着办了。

    使徒保罗引用了以上的这段历史事件,提出一个伟大的原则:基督徒若要追求生命上的信心自由,让以撒那属灵的生命能自由的成长,必须将以实玛利这一属血气的为奴之子赶出去。(见加拉太书四章)

    五、依依相离(创23:1-2)

    人生的道路都有一个止境,撒拉一百二十七岁时,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她与之相依的丈夫,离开了心爱的儿子,但她给后世留一个美好的信心榜样,她那内在的温柔与爱心是永不朽坏的。没有什么比撒拉的离世更使亚伯拉罕伤心了,圣经描述他为撒拉“哀恸哭号”,这伤痛的感情是真挚的。眼泪虽然不是衡量爱心的惟一标准,但真诚之爱的感动是不可能不落泪的。救主在世时,把香膏和眼泪一起收纳,更好的是其中有着无价之爱的激情。

    撒拉的人生落幕了,而她留给世界的美是永不凋谢的,后人所看到的是她那源于内心的圣洁、温柔、安静、顺服之真正的美。这是那些将注意力放在外面的打扮却忽略了内心品格的人所最为缺少的。而上帝所称许的正是那内在的妆饰,这是他所看为“极宝贵的”。当然这不是自己所能成功的,而是上帝的恩典。

    六、乐乐相聚

    麦比拉洞不是永久的归宿,在一起笃信之人的心目中,这是一个安静的“羊圈”(麦比拉为羊圈的意思),历尽人间艰辛的群羊可以在这里享受片刻的安息。当大牧者将一起被赎的群羊领回天家时,那时这一对属灵道路上相助相爱的伴侣要欢乐地永聚在天家。他们没有把上帝赐予的光阴用在自私的生活上,他们以爱上帝为至上,这爱的链环又是那么坚固,紧紧地将他们系在一起,直到永恒的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