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神人的祈祷

根据经文:诗篇九十篇

    金句:“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90:14

    一、叹人生如梦(诗90:1-6)

    祈祷是心灵的镜子,反照出祈祷者灵性的光景。祈祷是心声,可聆听到祈祷者生命的跳动。摩西,圣经称之为神人,神所具有的已融入到人的里面,包括神的品格,神的意念、认识。因此,摩西的人生观并不是人类属地的所见,乃是属天的所见,他不是站在埃及看世界,也不是站在山上看世界,而是站在不变的环境中看可变的世界事物。

    虽然活着人知道必死,生离死别的悲痛时刻在发生着,但世人却熟视无睹,不知道为永生作准备,仍然醉生梦死。神人摩西在主面前为这种状况而哀叹:“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生长发芽,晚上割下枯干。”摩西从人们熟知的事物中,抓住了其中的警戒,就不放手,他再也没有在世界与天国之间摇摆过,既然世人都要“出于尘土”归入尘土,既然千年也不过如同“夜间的一更。”既然人生“如睡一觉”,又何必以毕生的精力参与功名利禄的争夺战呢!就是争到了,也是缰名利锁,多一个捆缚人灵魂的工具。摩西将这些认识放在祈祷中,是求主能把这些认识借圣灵印在他的心中,一次的祈祷,又是一次的提醒,莫忘记,人生如梦!

    二、知罪孽可怖(诗90:7-9)

    在华丽的服饰里,人人都是一具会朽坏的肉体,在必朽坏的肉体内,又隐藏着一颗罪恶的心。那不需要凭显微仪器看电子,不需要凭望远镜看星球的上帝,他所看见的人类,虽然相貌各异,地位不同,肤色不一,贫富不均,但有一样相同,都有一颗罪迹斑斑的心。他不但了解我们以往的罪孽,并能熟知我们的“隐恶”,犯罪的人类与上帝无法坦然面对,因为他的圣洁与罪恶是不相容的。上帝宣称自己是忌邪的上帝,对一切违背他旨意的事都起必然的反应,那就是“震怒”。(上帝的忿怒并非上帝的感情或报复的怒气,而是圣洁的上帝对罪恶所起的有相等限度的反应,凡违反道德律的人,自然将自身置于上帝的忿怒之下,这是客观存在的定罪态度。)虽然我们欺蒙了一切人,却无法消失在他“面光之中”的鉴察。这种人生是在神震怒之下的战惊恐惧的日子,提心吊胆地走完一世路程,结果却是“因你的怒气而消灭,”但愿我们也能像摩西一样,正视这个现实,不要回避,将那藏在里面的不干净都抖出来,因为这不是可以瞒得过上帝眼目的,这也是不值得保藏的东西,乃是一个祸害。在最后的晚餐时,门徒心中充满了自高自傲和纷争,主耶稣为了使我们认识心中的隐恶,自己束腰带端水来为门徒洗脚,当时彼得大惑不解,以为自己不配受夫子这般的服侍,便执意不肯接受。主耶稣说了一句十分严厉的话:“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什么能使人与主无份?彼得顿时蒙了光照,深刻的看见内心的败坏向主表示:“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约13:8-9)。但愿我们每次的祈祷,都让主的面光再照临内心,让主的圣目巡视每一幽暗的角落,使人生不至于成为“一声叹息”。

    三、用智慧驾驭(诗90:10-12)

    人生是一个有限的数值,“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大可到八十岁。”

    人类的科学无法阻止衰老和死亡的来临,就是这么短暂的年日里,却充满“劳苦”、“愁烦”。这是多么可悲的情景。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儿子接过父亲的重担,后辈背起前辈的包袱,走着走着,大家都“如飞而去”“转眼成空”。感谢上帝,他在基督里预备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使短暂的人生变得充实和有意义,使人生能与永生相接,使人生成为永恒的国度。

    光阴与生命同价,正确的善用光阴,可使人生向伟大高尚升华,无谓的浪费光阴,令人生苍白无力,甚至堕落灭亡。保罗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6)。要在邪恶的环境中作光明之子,保持圣洁良善的品格,就要以智慧的心来处世,其中重要的一点,要爱惜点滴光阴与圣洁的主联合交通。

    摩西珍惜着分寸的光阴,他知道这光阴是不能再复回的,在这过去的光带上,留下活过之人的一切记录,而这记录又关于命运的决定。因此,摩西的人生,不是往后看自己作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是将前面剩下的光阴扳着指头计算还有多少。他计划自己活上八十岁,所以在旷野牧羊的时候,抓紧点滴光阴写成《创世纪》,他在八十岁以后,每天随时准备着离世安睡,处处以客旅的态度度余下的光阴。谁知上帝让他活上一百二十年,他赚了四十年有意义的日子。假若摩西没有以智慧之心来驾驭自己的人生,他再多活上一百年,将有何意义?至多是世上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多了一份喧闹之声。

    四、求苦变乐(诗90:13-15)

    对快乐的理解,各有不同,守财奴以积攒钱财为乐,野心家以争到权势为乐,有人以得名誉为乐,有人以天地儿女为乐,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在物质世界中享受到真正的快乐。人的欲望随着拥有的增加而越发膨胀,痛苦也会随之增加。摩西当时在王宫中所得的,不论何等人,没有谁不羡慕他所已稳当到手的“快乐”。他将拥有天下万方的财宝,他将统治全国的臣民,他将受人匍伏于地跪拜,他将有绿灯、红酒、歌男、舞女伴其终生。这些世人磕破头皮无处求得的所谓“福乐”,摩西却视之为“罪中之乐”(来11:25)。这种日子称之为“受苦的日子”,这种年岁称之为“遭难的年岁。”因为这种享受是要许多人为其付出辛苦、鲜血甚至生命,是一种满足私欲挥霍生命的浪费。他需要一种快乐,是没有苦味的快乐,不像海市蜃楼式会消失的快乐,不是一时一刻的声色之乐,乃是能够“一生一世欢呼喜乐”的快乐,所以他在主面前倾心吐意:“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哦,这就是维持不衰败快乐的唯一因素,这正是摩西每日喜乐的泉源。

    青年官在耶稣面前“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太多”(太19:22)。没有耶稣的心灵是干旱之地,不得滋润。那撒玛利亚妇人天天喝雅各井里的水,无法解心灵的渴,有了五个丈夫还不满足。耶稣是活水,耶稣是喜乐,得到耶稣的人生会在爱中喜乐,服务中喜乐,舍己中喜乐,背十字架中喜乐。

    五、发最高愿望(诗90:16-17)

    摩西的祈祷中,有一个最高的目标摆在面前,那就是“愿主我们上帝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一个人若追求与上帝相似,这就是金子般的心愿,上帝也切愿他子民来承受他美德的荣耀。圣灵绝不拒绝这样的祈求,而是以无限的能力成就上帝的圣工,使呼求者能在基督里达到完全。

    摩西以恒切的祈祷推动自己终生在成圣的道上不懈地奔跑,结果他成功了。他的生命,在基督的自由天地里,沐浴着公义的日光,向无私、舍己、向基督的最高境界发展,终使他反照出上帝儿子的荣美形象来。

    上帝的旨意,切愿在我们与罪恶的斗争中成为得胜者,让每一位祈祷者的信心呼求得以实现,将基督的一切丰富临及我们,虽然豹子不能改变斑点,古实人不能改变皮肤,但上帝所行的奇事,能将罪人变为圣徒,上帝应许,只要我们祈求,“就必得着”。

    六、能身心力行

    所罗门在基甸的旷野向上帝求智慧,上帝曾赐下大恩,后来却离开智慧之源,落入背道的愚昧和幽暗之中,到了晚年,悔恨加上痛苦,已感力不从心。摩西一生中,以祈祷作为信心的手握着上帝大能的膀臂,一步一个见证的跟着上帝的带领走。他怎么祈祷,也怎么实行,他没有说掩饰的话,也没有说违心的话,他也不说无关紧要的话,他的祈祷迸发着强烈的感情和愿望,并照着祈祷的言词而行,这就是神人摩西祈祷的精神。他不但祈求得到上帝的荣美,他也祈求手所作的工能被坚立,工作的成效能存到永远。基督徒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广行善事,彰显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