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曾完全

我曾完全

    关于我,你所能了解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我曾经完全。请注意我所使用的是过去式。我曾经完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我现在不是完全的。
    为什么我过去是完全的?我过去是完全的,因为我是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我过去是完全的,因为耶稣就要再来,也因为我真诚地向往:
    • 转变的信心。
    • 转变的品格。
    • 转变的完全。
    我十九岁时从一个不可知论者转变为一名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成为复临信徒之后,我观察我的教会,教会里的教友们,以及传道者们,我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你们这些还没有完全的人,真是一塌糊涂!我想,你们在成为完全的过程中失败,是因为你们不够努力。我会有所不同,我不会失败,我会比你们任何人都更加努力的。那时,我正在旧金山湾一个工地的脚手架上做工,有一天我在远离海面的高处默想这个问题,正是那一刻我下意识地决定并且口头承诺,我要成为继基督之后第一个完全的基督徒,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当时是极度真诚的,但我实际的经历却不似我的想法那样令人满意。

复临信徒着迷于完全的根源
    复临信徒成为完全的方式实在是始于《启示录》中的对复临信徒至关重要的经文。在这些经文中,复临信徒看见了自己和关于他们运动的画面。这些经文的焦点似乎都指向了我们的行为,“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启12:17)。
    当然,伟大的《启示录》十四章乃是复临信徒的兴趣所在,请注意它的递进层次。威廉米勒耳在1830年代到1840年代开始传讲第一位天使的信息,指出“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6,7节);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宣告巴比伦的倾倒,那是在1843年由査尔斯费奇(Chrles Fitch)开始传讲的(8节);接着就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它反对敬拜兽。复临信徒特别注重第12节“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诫命和有耶稣信心的(原文可译为‘有耶稣信心’)。”这节经文成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关键性经文。一百多年以来,这节经文被全文引用在每一期《评阅宣报》的刊头上。启示录14章描绘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是基督再来“收割”地上庄稼之前的最后信息(14〜20)。
    早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擅长宣讲启示录14:12的第一部分:“圣徒的忍耐就在此”。在这节经文中,我们看我们自己就是那些一直等候耶稣来临的人,尽管有1844年的大失望。
    我们这些复临信徒也热爱启示录14:12的第二部分:“他们是守上帝诫命的”。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复临信徒热爱诫命。如果你看看早期复临信徒的作品(今天也有一些),当讲到第十二节的重点时,总是停留在“守”这个字上。顺便说一下,如果人已经与基督建立了得救关系,那就是一个很好的重点。
    但早期的复临信徒不是相当确定启示录14:12的第三部分“耶稣的信心(原文应译为‘信心’的词中文和合译为‘真道’)”指的是什么。他们将“耶稣的信心”解释为需要去顺从的真道。结果,我们早期的作家——怀雅各和几乎所有其他的人——都说,“上帝有上帝的诫命,耶稣有耶稣的诫命,比如洗脚,洗礼,等等。”他们发展出一套关于耶稣诫命的完整目录。这样,复临信徒就变成了“双重诫命”的子民,不但注重上帝的诫命,也注重耶稣的诫命。我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很好的行动者。
    在1888年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上,就“耶稣的信心,”怀爱伦和其他人重新做出了解释,认为“耶稣的信心”是启示录14:12节的一部分。这节经文可以同时翻译为“在耶稣里的信心”或“耶稣的信心”。许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以“耶稣的信心”来理解这经文时,就有了一种倾向,认为这节经文暗示说,因为我们有了“耶稣的信心”,故此我们就可以像耶稣一样成为绝对的无罪。
    这种解释大概是得到了启示录14章头五节经文的支持。第1节说:“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祂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写在额上”第4和5节说:“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祂。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他们是没有瑕疵的。”那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他们是“没有瑕疵的”,我要称之为完全。这样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许多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会在完全这个主题上以他们所思想的方式去做了。归根结底,启示录12章和14章对我们教派的特征来说,乃是核心的经文。
    现今我们都知道我们有一种完全是藉因信称义而得的,因为我们在基督里。但是启示录14章的这些经文引出了问题:“因信称义是否已经足够?或者我们必须在我们自己里面成为无罪的完全,以便有份于144000?”如果称义还不够的话,在我们身上还必须有些什么发生呢?这个问题使得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们争论了一百多年。在上帝末时的子民中间必定会发生的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先注意启示录14章所有的重要过程。我们看到144000,第一位天使,第二位天使,第三位天使,之后立即是伟大的第二次降临的一幕——大收割。在14〜15节中,我们看到:“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云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
    复临信徒们认真地想为耶稣的再来做好预备。他们不但有圣经催促他们去达到品格的完全,怀爱伦的著作也是如此。这里是她最感人的陈述之一:“基督正怀着迫切的愿望等候着要在祂的教会中显示祂自己。当基督的品格完全地复制在祂子民的里面时,祂就会来宣布他们是属于祂自己的。”接下来的描述马上就到了收割的场景。这段怀爱伦的话在许多方面与启示录14章的发展和过程互相平行。
    从《基督比喻实训》中摘录的关键概念是“完全地复制”。很不幸,当复临信徒读到“完全地复制”之类的词时,他们就会变得稍微有些感情用事。当我初次读到这些词的时候,就是如此。我深深陶醉于这一任务和应许的伟大和可能性。
    我不知你是否看到过任何一个完全的人。有时候我闭上眼睛,想象一些我所认识的完全人。有一个人走进我的脑海,她非常满足,因为她已经战胜了奶酪。又有一个人走进来,这是一个第一世纪的法利赛人,此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他确切地知道在安息日他可以背多大尺寸的石头,可以带着石头走多远而不犯安息日,他把义切割成非常纤细的“信仰”碎片,他深信他这样献身于生活方式的细节,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完全人。
    有一些人想要藉着健康改良成为完全。在一个只有三十人的复临信徒小教会中,有一位长老想要把圣餐分给病卧在床的教友们,但他不会和他们一起分享,因为那样做就是在两顿饭之间吃东西了。我觉得奇怪,对这个长老而言“圣餐”意味着什么呢?
    在同一个教会中有一个六尺五寸(195公分)高的男子,他的体重只有130磅(118斤)。他在迈向如“基督般的完全”时,获得了饮食上的极大胜利。他相信吃谷物,如小麦和燕麦,是错误的。结果,他发现自己渴求一些奇怪的东西,每个星期三他都会“堕落”一下,吃两个松软的米制小馅饼。在这个人的眼里,他自己正沿着“真正完全”的轨迹前进。当一个人以每周两个松软的米制小馅饼作为他最大的“罪行”时,他必定达到了一个高度。这样的一个人必定几乎是完全的了。
    在这个教会里还有一个圣徒受了伤。对普通人而言,疗伤的过程需要三周的时间,但这个“健康改良者”六周之后还没有康复,都是因为饮食上的缺乏。这是她饮食改良的苦果。怀爱伦在她的年代里将这样的献身称作“健康变态”。
    一些基督福临安息日信徒在他们寻求品格完全的过程中,已进入了奇怪的领域。也许这是因为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对品格是什么没有丝毫的概念,对怀爱伦所说的基督的品格意味着什么也是模糊不清。

我的完全之路
    上面所摘录的《基督比喻实训》片断,对我复临信徒的经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成为复临信徒之后不久,那些亲爱的圣徒给我看了这一段。当基督的品格完全地复制在祂孩子们里面时,祂就会再来。读完之后我就下意思地决定要成为自基督之后第一个完全人。我立即开始了我的追求。
    在几周内,我就能说出几乎任何事情的错误之处:
    • 我能告诉你,你所吃的东西什么是错的。
    • 我能告诉你,你所看的东西什么是错的。
    • 我能告诉你,你所打算做的事什么是错的。
    • 我能告诉你,你所思想的东西什么是错的。
    我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方面变成了专家。因我对待饮食的严格态度,三个月内,我从165磅降到了123磅左右。以至于有些人怕我会因“健康改良”丧命。
    我想让你知道,在我要成为完全的奋斗中,我变得完全了。
    • 我成了完全的法利赛人就像在大马士革路上遇见耶稣之前的扫罗一样。
    • 我成了完全的修道士就像在发现罗马书中的福音之前的马丁路德一样。
    • 我成了完全的循道者就像在获得重生的经验之前挣扎的约翰卫斯理一样。
    后来我发现,我面前的完全之路不过是前人所走的老路而已。这带给我一个关于完全的悖论。如果对那些“完全”的人有些了解,你们就会认可这个悖论。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可能经历过这个悖论。我发现大多数的会众还活在这个悖论中,或者更糟,有人正努力要和活在这个悖论中的人处于同样状态。
    关于完全的悖论乃是这样,我越思想我的完全,我就越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我不但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我越奋斗,越努力,我就越变得喜欢审判那些没有达到我的“高度”的人。我不但变得喜欢审判,而且我越是“完全”,我就越苛刻地对那些不如我“出众”的人,也越发否定那些不如我“纯洁”或“献身”的人。
    简而言之,我越刻苦努力,就变得越糟糕。这就是我关于完全的悖论。在我试图完全地复制基督品格的道路上,我却更多地反映出了魔鬼的性情。至少,我变成了一个很难相处的人。当我探索着仿效救主的品格时,别人却变成了我生活中的难题。他们妨碍了我严格的饮食,他们干扰了我每日对基督的默想时间,他们妨碍着我向着完全的努力。
    不幸地,那条完全之路却导致了罪恶本身的以自我为中心,那条完全之路却是一条死亡之路,那条完全之路却是一条具有破坏性的路。太多的复临信徒经由那条路去复制基督的品格。但那是一条错误的路,那是一条人的路,而非神的路。
    在我对教会以及自己的失望中,我上缴了我的传道证。但我的区会会长看到了我的迷乱,并想要“为工作留住我”,他带我到三百英里以外的地方,以便他能辅导我,鼓励我,将证还给我。但我无法从中得到摆脱,所以我第二次上缴,但又被退了回来。第三次,我写了一封措词强硬的信,告诉区会会长我的感受,这次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证没有再退回来。
    我不再是安息日会的牧师了。对我来说,我既不再是复临信徒也不再是基督徒了。除了我在人前出于无奈的情况之外,有六年之久,我没有祷告,也没有读圣经。我学习哲学以期找到生命意义的更好答案,但却发现根本无济于事。在我多年“往远方去”漂泊生涯的尾声,我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基督教没有答案,就不会有答案了。那是我生命中最恐怖的结论之一。
    在1975年初,上帝从天上伸手触摸了我。他说的话很有效“你是一个复临信徒,但你还不是一个基督徒。你知道了所有的教义,但你还不认识我。”在这一点上,我经历了我自己的1888年危机。我遇见了耶稣,我的复临信仰受洗进入了基督教信仰。
    对于我和那些必须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及喜欢我的人而言,问题的悲剧之处在于如果我们忠于灵感著作就可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如果我读经时注意了上下文背景就可免我经历生命中那些最昂贵的错误。

上帝的完全之路
    我们常常对怀爱伦的著作和圣经施暴。我们的做法之一就是不结合上下文来阅读。我们把经文同上下文割裂开来,就如从《基督比喻实训》中摘录出完全地复制基督的品格一样。之后,我们又从《论饮食》或《告青年书》中断章取义地大量摘录,再将它们与《基督比喻实训》中的摘录合并到一起。这样,我们就创造出连上帝都望尘莫及的神学思想来。
    应当永远结合上下文来读一段经文,找出灵感的作者说的是什么,不论作者是保罗、是彼得、是约翰还是怀爱伦。联系上下文会在我们的理解和生话中产生多么大的不同啊!例如,我们看一看之前《基督比喻实训》中关于完全地复制基督的品格的摘录吧。我们读到:“基督试图在人的心中复制祂自己,祂通过那些信祂的人完成这项工作。基督徒生活的目标就是结果子——基督品格在信徒里面的复制,它也可以被复制在其他的人里面……”
    “在自我被置于核心的生命中,不会有成长或不会结出果子。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基督为你个人的救主,你要忘掉你自己,并试着去帮助别人。谈论基督的爱,谈论祂的良善。尽每一项本分将之表现出来,在你的心里负起灵魂的担子……当你接受基督的灵,就是无私之爱的灵和为他人劳力的灵,你就会成长并结出果子来。圣灵的恩典将会成熟在你的品格当中。你信心会增长,你信念会深化,你的爱也会成为完全,你会越来越反照出基督的纯洁,高贵和可爱。”
    “当基督的品格完全地复制在祂百姓的里面时,祂就会来宣告他们是属于祂的。”完全地复制基督的品格就是反照祂的爱。基督的品格是以关爱他人为中心的。
    复临信徒常常将宗教信仰视为消极的,但基督教信仰不是我们不能做什么。没有人会因自己避免了什么而得救。基督教信仰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真实的基督教信仰乃是将我们从我们自己的当务之急中释放出来,从赚取我们救恩的挣扎中释放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地爱我们的邻舍,爱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弟兄,我们的妻子,我们的丈夫,我们的孩子,等等。
    这是耶稣的伟大信息。祂宣扬说:“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把这节经文从上下文中剥离出来,你就可能使之成为圣经从未说过的教训。结合上下文来读,你就能发现耶稣想要教导的是什么了。从43节开始,我们的经文教导说上帝爱每一个人,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使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耶稣乃是告诉我们要在对别人的爱中完全和成熟,就像我们的“天父完全”在祂对我们的爱中一样。请记得基督为你死去时,你仍是祂的仇敌(罗5:6,10)。要像天父,我们也必须爱我们的仇敌(太5:43〜48)。
    你能像上帝那样去爱吗?那是基督徒的成熟或基督徒的完全。如果你不相信,把马太福音5:48与路加福音6:36比较一下。路加福音6:27〜36是第三处与马太福音5:48平行的经文,都关涉到爱自己的仇敌,都以基督徒要像上帝的命令作为结论。但路加福音没有说“你们要完全”,而是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6:36)布道者路加将基督所说的完全与慈悲等同起来了。
    为了对这个主题有更深的认识,我们需要回到马太福音25:31〜46绵羊和山羊的大审判场景中。这是一段奇妙的经文,今天为你自己的缘故再读一读,数一数有多少个问号,注意在审判中所经历的巨大诧异。一方面,耶稣对一群人说:“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根据比喻,他们说:“主啊,我们何时做了这些呢?我们不像那些法利赛人,我们没有用我们全部的生命去关注那许多能做与不能做的事。”
    耶稣回答:“你们不明白,当我饿了,你们就给我吃。当我在监里,你们就来看我。当我渴了,你们就给我喝。”
    他们询问说:“等一等!怎么会呢?我们从没有看见你,也没有给你吃呀。”
    耶稣回答说:“但是,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此时,另一群人真的很激动,在其中有不少法利赛人——那些奉献了他们整个的生命去遵守许多律法的条规和细节的人。“主啊,且慢!”他们喊道,“我们守安息日,我们真的遵守安息日,我们有1500多项关于安息日的律法,规条,和律例,我们全都遵守了。我们精确地知道是非分界线在哪里。我们不但遵守了安息日,还严格地交纳什一,我们小心谨慎地从我们的薄荷中每数到第十片叶子就纳为十分之一。我们还有着很好的饮食。主啊,你要救我们,我们是配得的。”
    耶稣回应说:“只有一个问题。当我在监里时,你们没有来关心我。当我饿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主啊”,他们回击说:“如果我们知道那是你的话,我们肯定会在那儿的。”
    耶稣说:“但你们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你们没有使我国度的原则内化在你们里面,你们没有内化爱的伟大原则。如果你们没有这个,在我的国度里你们不会感到快乐的。”
    审判只取决于一个要点,马太福音25章对此非常直白。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帮助,看看在《历代愿望》中怀爱伦是如何以直白的言语论述的吧,“这就是基督在橄榄山上向门徒叙述的审判大日的景象。祂说审判的判决只在于一个要点:当万民聚集在祂面前时,只能有两等人;他们永远的命运要取决于他们为基督的缘故在贫穷痛苦之人身上作过什么,或忽略了什么。”
    如果人没有将上帝的爱传递给他的邻舍,那是因为他们里面没有上帝的爱。如果人有上帝的爱在他们的心里,上帝的爱是不可能被封闭在里面的,它一定会找到表达的方式。向那些耶稣所爱的人表达上帝的爱乃是最后大审判中的伟大标准。上帝希望每个进入天国的人在天国里都很快乐。只有那些放弃了自私之爱和自我满足的原则(罪),并且让上帝将祂律法的伟大原则注入他们心里和生命里的人,才可能在天国中感到快乐。新生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从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罪)转变为他人为中心及爱他人(律法的原则)。成圣只是变得更加有爱心的过程。圣经对完全的描述乃是在表达上帝的爱上变为成熟。这样的人就形成了像基督一样的品格,因为“上帝就是爱”(约一4:8)。让这样的人进入永生是安全的。

上帝向宇宙的最后示范
    这个思想带我们来到上帝向宇宙的最终证明这一问题。在《基督比喻实训》中,我们读到:“给世界的最后慈怜信息乃是上帝仁爱品格的启示。”向宇宙最终证明上帝的恩典可以在人的生命里面所成就的事,将会是一个有关上帝之成功的,那就是祂成功地将自私的人转变为爱上帝和爱他人,最终的证明不是指一个人胜过了吃花生酱、奶酪,或其它饮食的欲望。上帝向宇宙做出的伟大的证明关系到复制基督的品格。
    新约圣经中的有节重要的经文讲到了问题的核心上。耶稣说:你们若守安息日,“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若交纳十分之一,“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你们若摄入合适的饮食,“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太多的复临信徒将新约圣经读成这种样式了。但耶稣实际上是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25)爱不仅是审判的关键,而且是耶稣鉴别他门徒的关键。成为基督的跟随者就是要成为一个爱上帝和爱祂人的人。
    太多的复临信徒疏忽了这个新约圣经的中心教训。太多的人拥有典章、规条、律法(这些在我们与耶稣拯救关系的背景中都有其适当的位置),但是却忽略了形成上帝律法之基础的伟大原则。太多的人在他们为了完全而迸行的奋斗中,在罪行和律法的层面努力着,而不是让上帝在罪的根本和律法之根本的层面上做他们内心的工。不幸的是,没有了耶稣的爱所有的律例和规条只能造成极为沉闷的宗教信仰,或者更糟,成为破坏性的宗教信仰。
当我参加帐篷大会时,我可以看见成千上万的会众,并且在一瞥之间就能认出那些被称为“完全”的人们。他们是那些没有笑容的人,他们是那些显然没有什么可以庆祝和欣喜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在基督里的保证。
    如果我是魔鬼,我将会给你们这些复临信徒圣经的真理,但会使你们和你们的教会比风雪中的石头还冷。另一方面,我也会让一些基督徒在教会里在他们的基督徒生活中充满喜乐,但我会大大地混乱他们的神学思想,以至于使他们连创世记和启示录都分不清楚。
    复临信徒需要的是将救恩的喜悦与他们伟大的教义性真理相结合。当复临信徒有耶稣在他们的心里,同时又有救恩的保证时,他们不但会拥有教义性的真理,而且会拥有主作为他们的真理。耶稣说:“我就是真理……”(约14:6)
    我个人确信,在复临运动中最需要的不仅是教义性的真理,还需要对耶稣更多的认识及在祂里面美妙的救恩保证。我们需要教义性的真理和主耶稣为我们的真理,当复临信徒们有了这两样,那么在他们的生命和敬拜中就会表现出来,并且他们会处于一个位置,使圣灵可以使用他们和他们的美好信息去改变世界。

思考重点
1,用两个段落陈述马太福音5:48和《基督比喻实训》中复制基督品格的主要信息。
2,分列描述启示录中导致复临信徒关心“完全”的主要经文。是什么使得这些经文在一些复临信徒的意念中如此有力?
3,为什么人越刻苦努力想完全就变得越糟,涵盖罪与律法的概念写出“完全的悖论”。
4,使用罪和律法的范畴,讨论上帝“向宇宙最后的证明”的重要性。

□ 本书版权所有---乔治奈特(George R. Knight) 译 杨正 校 刘忆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HuSay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