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初登西乃山的回顾
存心节:
“耶和华从火焰中对你们说话,你们只听见声音,却没有看见形像。他将所吩咐你们当守的约指示你们,就是十条诫,并将这诫写在两块石版上。”申4:12-13 安息一 登山之前的黄昏: 1、以色列人到西乃旷野的背景如何? A、断粮加缺水-----民众情绪的黄昏: 出16:1-3;出17:1-3 玛哪能降到何时?磐石要出水几次?以后呢? B、
战祸加峻岭----行程的黄昏:出17:8 还有多少恶仗要打?还有多少山峰要爬?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C、因长期受埃及奴役的腐化影响,民众为的信仰进入了黄昏: “我们摸索墙壁,好象瞎子;我们摸索,如同无目之人。我们晌午绊脚,如在黄昏一样;我们在肥壮人中,象死人一般。”(赛59:10)
这经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黄昏”? “因为奴役生活的腐化影响,和长期与拜偶像者的结交,已在他们的习惯和品性上留下了痕迹。所以上帝要使他们认识他,借以把他们提到更高的道德标准上去。”《祖知》26章33段 请问我们初入教时的情形与当时的以色列人相差多少? 安息二 上帝引领到西乃旷野 2、有何证据是上帝引领到西乃旷野?出40:34-38 日间,耶和华的云彩是在帐幕以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 3、上帝引领以色列人来到西乃有何目的?申7:1-6
①
看见他的威严,必生出敬畏之心: 大卫的经验就是如此!诗8:3-4 ②
见到主的威荣,就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软弱:出19:16—19 “人们在那“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赛40:12)的主面前,自然会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软弱。”同上 ③
看见上帝的圣洁与忌邪、才认识到自己的污秽、并训练信靠与顺从:出19:10—15 “以色列人要在这里领受上帝向世人所作空前的奇妙启示。耶和华聚集他的民在这里,为要亲自颁布他的圣律法,把他诫命的神圣性质,铭记在他们心上。上帝要在他们身上施行一种伟大而基本的改变。”同上 “上帝定意要在颁布律法的时候,布置一个壮严的伟大场面,与律法的崇高性质相称。百姓要受到深刻的印象,认清对于一切有关事奉上帝的事,人当如何存极恭敬的态度”。”
为了要朝见上帝,在这几天中,大家都要下功夫作严肃的准备,他们的身体和衣服都必须洁净。当摩西指明他们的罪时,他们要自卑,禁食,祷告,除净心中的罪孽。”同上27章 安息三 呼召摩西上山立约 4、上帝为什么召摩西上山? ①
作为以色列人的代表,上山与上帝立约(出20:1-7;34:28)。我们是属灵的以色列人,所以摩西也代表我们与上帝立约!罗2:28-29 ②
向人类宣示救恩的性质——是上帝主动呼召我们而非我们去呼召他。约壹4:8-11 ③
宣示自己的双重身分: 出20:1-2 “耶和华显示了自己,他不但在威荣中显出是一位设立律法和审判者,而且也显明自己为他百姓慈悲的保护人---他们已经认识他为他们的响导和拯救者,他也曾领他们从埃及地出来,从海中开一条路给他们行走,而淹没了法老和他的全军,如此就显明自己远超出埃及的一切神明之上,──如今向他们颁布他律法的,就是这一位上帝”。《祖知》27章9段 5、十条诚命为何又称为约?申4:13 其一,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作用,显示了上帝品德的属性:
出34:6-7出31:18;25:16,称为法版(申9:11)称为约版。出25:21-22,称为法柜,申4:5-7,称为约柜。地上的是副本、天上的是原件。出25:9;来8:1-2;启11:19,称为天上存约柜的殿。启15:5,又称为存法柜的殿。因此”十条诫命也是十条应许”《础》3月12日 约:主的应许、上帝慈爱的见证,对爱他守约之人是得福的依据! 法:是上帝公义的体现,对于恨他违约的,乃是审判与定罪的标准! 其二、约——见证,双方建立了新的关系:
出20:1-17 这约既是全人立的。但决定福与祸的关键乃是在乎个人!所以在十诫后词句中用了七次“你”! “有罪的人没有一个见过上帝(出33:20)。我们没有他的相片。上帝表现他的圣德是借着他恩慈的行动及他在摩西面前描写他的话:(出34:6-7又来10:26-27)。但是怜悯并不是盲目的宽赦,而是为公义的原则所引导,拒绝他怜悯的人就会收割罪的刑罚”。《基本信仰》第3章 安息四 启示摩西建圣所 6、圣所及崇祀有何象征与意义?出25:8-9.22 根据圣经圣所是神与人相会、同住之所。耶稣到世上就是圣所的实体.(约2:21) “基督乃是圣殿的根基和生命。殿中的礼节都是上帝儿子牺牲的预表。祭司职分的设立,是要预指基督作中保的身份和工作。献祭敬拜的整个计划,是预表救主受死,来救赎世界.”《历》16章33段 7、在西乃山上,上帝既赐下石版又指示造圣所,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与我们又有关系呢? ①
十条诫是总纲(出20:3-17),律例是总纲之下的细节,出20:18节至23章,“百姓因了在埃及长期的奴役和邪教的影响,就心地昏昧而败坏,还领会不了上帝十条诫命广大的原则。为要使他们充分明白并履行十诫的本分起见,上帝就另外给他们一些律例,来说明并发挥十诫的原则”《祖知》27章30段 ②
十条诫是上帝旨意的写真,圣所是他救赎行动的宣示!罗2:18 “罪恶进入之后,上帝就设立了用动物献祭的制度,以说明将要来的救主的使命。”这象征性的制度,将上帝用来根除罪恶的方式戏剧化了”。《基本信仰》第4章 ③
十条诫是神与人建立新关系的条件——得救的果子,而圣所——上帝的救赎、是罪人与上帝立约——建立新关系的根基。弗2:8-10 “那些经验赦免之人的感恩,使顺从为喜乐。那时,行为就不是得救的根基,而是得救的果子”。同上9章 请问、根基与果子有何关系?能缺其一吗?主次可以颠倒吗? “圣所既是上帝地上的居所,因此成了以色列宗教经验的中心。”(同上3章)那我们宗教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什么?徒4:12 ④
是人类两种方式的表达: 来9:22 “因此罪人就杀死那祭牲,让罪的致命性显明,这是一种以悲剧表达希望的方式。但却又是罪人表达信心的唯一方法。”(同上4章) 请问,若忘记了上帝在西乃山指示建圣所,单记住上帝赐下法版,那对我们的信仰将会产生如何影响? 安息五 神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8、童女怀孕生子的事实说明了什么?赛7:14 ①
说明神与人两性的结合,才能完成救赎的计划——因信得救之理!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侯,就为他”预备了身体”(来10:5)。当他取了人性时,他的神性就覆盖在人性之下。但这并非借着将人性改变成神性或将神性改变成人性去完戍的。他并非出离自己的本性,进入另一种性情,而是将人性吸取到他里面,神性与人性就这样结合了”——“当基督成为肉身时,并不停止为神,或是他的神性就降到人性的水平。神性与人性都保持着。(西2:9)。在钉十字架时,死了的是他的人性,而非神性,因为那是不可的。”《基本信仰》第四章 ②
说明了福音的中心、不仅是行为和规则,也是一种关系与生命: 约14:6 “这样,这位在上帝与人之间作中保的基督,就将我们与上帝联合在一起了(约14:6),福音是以一个人为中心,不只是行为,也是一种关系,不仅是规则,因为基督教就是基督,我们在他面找到了一切真理与生命的中心,内含,并与之有关的一切。”《基本信仰》第2章 ③
说明圣灵在救赎计划中的工作: 西1:27 “三一真神在救人的事上各自发挥不同的成效,执行不同的工作。圣灵的工作并未使基督十字架上的牺牲增加任何的效用。借着圣灵,赎罪的基督,既被带入人里面,那客观十字架的赎罪大工,就主观的应用在人身上了。因此,保罗讲到:”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同上 9、基督说明我们与他之间是什么关系?可2:17 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并非法官与囚犯的关系!—— 虽然这两者都关系到人生命的问题,但是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医生与病人是一种爱的吸引和呼召,病人是甘心情愿来就医得蒙拯救。法官与囚犯是犯罪之后两者无奈的相会,结果只有定罪与刑罚,没有拯救与平安。 10、耶稣的宝血和十诫,对罪人得医治各有何作用? ① 宝血使罪得赦,使人与上帝和好,好象医治病痛的良药:
彼前2:24 ② 律例、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方法,所以圣经也将此称为医治(出15:24-27)。肉身的医治是如此,属灵的医治也是如此。但世人都注重良药却忽视甚至厌保健的律例,导致了医院人满为患,自己和家属叫苦不迭。请问,只讲宝血不讲诫命的信仰不也是如此吗? 预备日 作新约的执事 11、圣经是如何讲到新约执事的特征?林后3:3-6 藉着基督的救赎和我们的信,使神人立约的内容即十条诚命进行了两种转入!其一,从石版转入我们心版。由墨写转为上帝的灵写。其二、是由字句转为精意。原则与内容没有区别。 12、基督的死改变了什么?罗8:3-4 ①
圣经讲到罪人有所不能行的原因是在于人肉体的软弱,而不是因着律法的内容。 ② 基督的死是要改变信徒由体贴肉体转为体贴圣灵。然后依然是合乎律法的义就成就在信徒身上了。这就是因信称义! ③ 体贴也叫顺从,乃是由爱来推动的,爱谁就顺从谁。因基督舍命的爱来激励我们去顺从上帝的律法,然后为主而生活。林后5:14 “只有神人二性的救主,才能带来拯救。基督成为肉身时,为了让信徒分有他的神性,就吸取了人性到他里面,借着这位神人宝血的功劳,信徒就能分有他的神性(彼后1:4)<
基本信仰4章> 13、信徒得胜的两把钥匙是仕什么? ①‘基督知道显示他父宝贵的爱,就是带给人悔改的钥匙(罗2:4)。《基本信仰》三章 ② 获得这项经验的钥匙,是相信那“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借着它我们就可以“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后1:3-4)。他要将他借以得胜的能力赐给所有的人,使人人都可以忠心顺从,并度得胜的生活。”同上第四章 上帝与我们立新约的两大内容,其一是赦免罪恶、其二是将他的律法写在我们心里。是因圣灵将基督的爰浇灌在我们心里而成的
(来10:10-18)。 这样、”上帝与悔改的人建立了新的关系。那是基于爱与崇敬的契合,而非出于恐惧与义务。”(同上第九章) 结论:
因把上帝的律法存在心里,以顺从为喜乐,这是基督降世生活特征的预言(诗40:8)。那么,信徒因信心吸收了他的生命,也必彰显他生命的特征----将上帝的律法存在心里,以顺从上帝成为喜乐! 思考问题: 1、基督为什么要通过童女怀孕生子,而不直接由神变为人? 2、神与人立新约的两大内容是什么? 3、与上帝建立新关系的人有何特征? 4、基督建立的福音中心是什么?
□ 本书版权所有---中国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