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本会注释】
3基督谴责文士和法利赛人藉着他们的遗传违反上帝的诫命:11教导人明白为何入口的不能污秽人。21他治好了迦南妇人的女儿,30和其他许多人:32并用七个饼和几条小鱼使四千人吃饱了,不算妇女和孩子。

论洁净
太15:1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
【本会注释】
  那时。[有关遗传与仪文污秽之争,太15:1-20=可7:1-23。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 关于马太使用“那时”这个词的注释,见对太4:1的注释。
太15:2 “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太15:3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上帝的诫命呢?
太15:4 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太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
【本会注释】
  不孝敬。太15:6的第一个句子在钦定本中似乎实际上继续并完成的是第5节的思想。第6节以“这就是你们”开始会更好。
  诫命。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读作“话”。
太15:7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
太15:8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太15:9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太15:10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
太15:11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太15:12 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原文作跌倒),你知道吗?”
太15:13 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
【本会注释】
  凡栽种的物。这里的意思指每一条遗传,每一条“人的吩咐”(见对可7:3,13,15的注释)。
太15:14 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本会注释】
  沟。更可说是:“坑”或“洞”。
太15:15 彼得对耶稣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
太15:16 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
太15:17 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
太15:18 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太15:19 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
太15:20 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迦南妇人的信心
太15:21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
【本会注释】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腓尼基,太15:21-28=可7:24-3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8-213页。] 接下来的事件很可能发生在公元30年晚春,可能约在五月份。加利利传道因使5,000人吃饱和在迦百农会堂里关于生命粮的布道(见对约6:1,25的注释)达到了高潮。大众性的潮流开始转而反对耶稣了,就像一年前在犹太地一样(见《历》第四十一章),那些自认为是他的跟从者的人多数都拒绝了他(见对约6:60-66的注释)。这是在那年的逾越节之前不过几天的时候,耶稣没有参加那个逾越节(见对可7:1的注释)。
  第三次加利利旅行布道曾使犹太领袖们大大惊慌(见《历》第四十二章;见对可6:14的注释)。在逾越节后,一个代表团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控告他正在违反宗教规条(见可7:1-23)。但是他通过揭露他们的假冒为善使他们无言可答,他们就气愤愤地走了(见《历》第四十二章)。他们的态度和威胁说明他的性命有危险了(《历》第四十三章)。所以与他先前给门徒们的忠告相一致,他就暂时退出了加利利(见对太10:14,23的注释),就像他一年前在犹太地被领袖们拒绝时离开那里一样(见对太4:12的注释)。
  这次向北撤退标志着基督传道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也标志着他在加利利传道的结束,约从公元29年的逾越节到公元30年的逾越节,他曾在加利利献身传道约一年之久。当时距他的死期已经不到一年了。
  虽然与耶路撒冷来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产生冲突,是促使耶稣退到腓尼基地区的直接原因,但这次的旅行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耶稣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仅在于离开加利利,而且在于转到腓尼基的一般地区。既然他已经被犹太地和加利利的犹太人拒绝了,耶稣就寻求一个机会教导他的门徒们为非犹太人作工。异教徒需要福音,他现在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教训,计划是要使门徒们认识到异教徒的需要,以及他们也是天国预期之候选人的事实。退到腓尼基给这样的教导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见《历》第四十三章)。在这次访问腓尼基期间,耶稣只行了一个神迹。然而,这次访问显然不具有那三次加利利旅行布道的意义,因为耶稣一到那里就隐退了,并且计划不让人知道他在那里(见可7:24)。
  境内。希腊文merē,“区域”,“分界线”或“地区”。耶稣退到了加利利与腓尼基接壤的丘陵中(见《历》第四十三章),从那里他可以看到推罗和西顿的城市,相隔23英里(约37千米),在下面的滨海平原。该地区属于罗马的叙利亚省(见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69页)。
  推罗和西顿。见本册注释第一册原文第128页;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67,68页;见对创10:15的注释。在罗马人来到之前,数百年来腓尼基人曾一直是世界贸易的领导者。
太15:22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
【本会注释】
  一个迦南妇人。腓尼基人是古时的迦南民族;实际上,他们称自己是迦南人(见对创10:6,18的注释)。希腊人称他们是腓尼基人,显然是以一种紫色染料的名称(希腊文phoinix)命名的,那种染料是腓尼基人很早以前,在爱琴海地区做贸易时希腊人从他们买进的(见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68页)。迦南人是含族血统,但在他们居住在巴勒斯坦初期时,就采用了闪族语系并且吸收了那么多闪族文化,以致于长期以来就被认为他们是闪族出身了。犹太人是闪族人,希伯来人和迦南人在语言和一般的文化特征方面极其类似。
  这是记载在福音书中的关于耶稣曾照顾非犹太人的第四个场合。第一个是在撒玛利亚的叙加(约4:5-42),第二个是在迦百农(路7:1-10),第三个是在格拉森附近地区(可5:1-20)。当然,撒玛利亚是部分的犹太人,虽然耶稣为他们传道不会被看作可支持的,但也不会给他带来为彻头彻尾的外邦人传道的责难。那百夫长待犹太人如同朋友,并且相信他们持有的是真信仰。基督为百夫长行的神迹是依照犹太领袖们的要求而行的。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不可能被犹太人解释为,基督故意和异教徒接触。反而,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强加在基督身上的一个紧急事件,在某种意义上,他赶出那些鬼乃是出于自卫。而且,他不肯让那两个脱离了被鬼附的人作为门徒与他联合。即使在现在,关于这个腓尼基妇人,耶稣也没有公开地为那地区的人作工(见可7:24)。她来到他面前并将自己的请求强加给他。
  基督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人交往,他只是为“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太15:24)传道的附带事件。如果他为选民的劳苦偶遇任何程度的成功,他就有必要至少在表面上遵照传统到这种程度,以致犹太领袖们不该有任何机会控告他,毁掉他们已经建立起来反对外邦人的隔墙,因为那些隔墙在许多方面都是错误的(见本注释第四册原文第28-33页)。否则,他就会破坏自己为之劳苦的百姓的影响力。现今,基督徒工人们要认为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并且要谨记“上帝并不偏待人”(徒10:34)。
  那地方。希腊文horia,“边界”,这里指被各边界围绕之地(见对第21节的注释)。耶稣是在推罗和西顿的附近,那妇人是推罗和西顿地区的人,这里所记载的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地区内。那妇人一发现耶稣就来“俯伏在他脚前”(可7:25),她俯伏在他面前,这在东方通常是一个人向长者提出请求时所采取的姿势(见对太4:9;8:2的注释)。
  可怜。希腊文eleeō(见对太5:7的注释)。
  大卫的子孙。见对太1:1的注释。一个外邦妇人竟然用这个头衔称呼耶稣,暗示承认他是弥赛亚,实在令人惊奇。有许多犹太人住在腓尼基,在他们中间早就开始流传着关于耶稣的奇妙事迹了(见可3:8;路6:17)。显然通过这些住在腓尼基的犹太人,那妇人曾听说过耶稣(见《历》第四十三章)。
  被鬼附得甚苦。直译是,“严重地被鬼附着”,或,更为自由地译为“严重地被一个魔鬼附着”(见对可第一章的附注)。
太15:23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
【本会注释】
  一言不答。基督的目的是要教导门徒们一个在为非犹太人作工方面的教训,他是通过先扮演犹太人通常的态度,再将之与他自己的态度进行对比来施教的(见对第21节的注释)。典型的犹太拉比会做的与门徒们的提议一样,对她的请求连一个直接的回答都不给就打发她走。耶稣本人对外邦人的关切,与他们适合享有天国的特权一样,从他曾论到他们的话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见路4:26,27),加之他在先前的场合对他们所做的事。耶稣决没有犹太人对外邦人怀有的那种狭隘的排外情绪(见对太15:22,26的注释)。
  门徒进前来。他们并不重视由这个外邦妇人热情洋溢的请求引起的宣传效应,他们看她不过像一条狗(见对太10:5的注释)。她不仅是一个外人;还是一个女人。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外国人。在他们的观念中,还丝毫没有想到为陌生的外国女人传福音的事。
太15:24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本会注释】
  我奉差遣,不过是。见对第21节的注释。即,耶稣主要是奉差到犹太人那里去的,可是一有机会他也不拒绝把他给自己百姓的祝福给外邦人(见本注释第四册原文第26-30页)。直到基督升到天上许多年之后,犹太基督徒们才完全领会了,上帝认为各地的所有人都适合成为天国公民的事实(见徒9:9-18,32-35;10:1-48;15:1-29;罗1:16;9:24等)。
  迷失的羊。见对太10:6的注释。
太15:25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
【本会注释】
  拜。直译是,“俯伏自己”(见对太8:2的注释)。在敬拜的对像面前,或者在人面前,尤其是在向之寻求恩待的长者面前,都可以采取这个典型的东方恳求姿势(见对斯3:2的注释)这个妇人使用弥赛亚的称号“大卫的子孙”(见对太1:1;15:22的注释)暗示她至少模糊地认识到了耶稣实际是谁。并不清楚她用这个称呼只是因为她的犹太邻舍曾用它来讨论基督的奇妙作为,还是表示她本人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
太15:26 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本会注释】
  不好。即,不适合或不适当或不好。基督在这里表达的是犹太人对外邦人的典型态度,认为他们不配得上天的祝福。
  饼。即,救恩的“粮”(见约6:32),就是上帝曾委托给犹太人,他的“儿女”的,为要将之分发给外邦人,但犹太人却将之私藏了(见《路》第二十三章)。
  狗。希腊文kunaria,“小狗”,在这里用来指外邦人(见对太7:6的注释)。犹太人认为救恩的福份如果给了外邦人就浪费了,照犹太人的观点看,外邦人没有能力赏识这些福份或受益于这些福份。基督假装对那妇人采取轻视的态度可能会使她气馁,但毋庸置疑,他相信她的信心不会失败(见林前10:13)。她似乎确信基督能给她心中所想的,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见对可1:40的注释)。骄傲和偏见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她也不让这些阻止她。她的信心和恒心都确实值得表扬。
太15:27 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本会注释】
  主啊,不错。或,“是的,主”。在耶稣假装对她热切的请求漠不关心的背后(见对太15:23,26的注释),她显然察觉到了涌自他源源不尽之伟大爱心的温柔同情。他屈尊与她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像拉比们做的那样断然拒绝她,这事本身显然给了她勇气相信他会同意她的请求。他的声音没带有一点儿不耐烦,并且他的面容显示出的只是他面上常有的平静、尊严和无限的亲切。
  碎渣儿。希腊文psichia,一个小辞形式,意思是“一点儿”,或“碎屑”。就连“小狗”(见对第26节的注释)都有权利吃它们主人丢给它们的“碎渣儿”。这个不平常的妇人准备好要接受基督可能会给她的任何级别的仁慈,甚至于都不为这点争论,只要他愿意答应她的请求就行了。请比较那麻风病人面对主要障碍时的坚持不懈(见对可1:40-45的注释)。
太15:28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本会注释】
  你的信心是大的。她已经面对了考验;她的信心是坚定的。她确信基督有能力把健康赐给她的女儿。请比较基督对那个百夫长的称赞(见对路7:9的注释)。
  那时候。像那个大臣的儿子(见约4:43-54)和百夫长的仆人一样(见路7:1-10),这个迦南妇人的女儿在远处就被治好了,并不直接在基督面前,并且与在另外两个案例中一样,都是立即、完全治愈的。

治好许多病人
太15:29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
【本会注释】
  耶稣离开那地方。[治好一个聋哑人;在低加波利行的其他神迹,太15:29-31=可7:31-37。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
太15:30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本会注释】
  都放在他脚前。不是以一种粗鲁的方式,而显然是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他们把病人和受苦的人都托付给他的怜悯。
太15:31 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上帝。

耶稣使四千人吃饱
太15:32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本会注释】
  叫门徒来。[使四千人吃饱,太15:32-39=可8:1-1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8-213页。] 关于紧接在此之前的事件,见对太15:21的注释。关于这个神迹的附近地区,和在同一地区从前行过的一个神迹以及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见对可5:1,18-20的注释。关于这两个事件的比较,见对本章末尾的附注。时间很可能在公元30年的早夏,可能在六月底或七月初。
  怜悯。救主总是被人类的苦难和悲哀打动(来4:15)。
  众人。即使不都是外邦人,大部分也是外邦人(《历》第四十四章)。他们最初对耶稣怀有偏见,现在似乎不仅友好地待他,而且对他所说的非常感兴趣了。
  三天。根据东方的计算方法,这可能是一个整天,加上这天之前的一部分和之后的一部分(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人们可能至少带了一天否则就是两天的食物,因为耶稣直到第三天才对之感到关心。
  我不愿。直译是,“我不乐意”。
  恐怕他们困乏。他们饿了,耶稣关心他们身体的康乐,就像他关心他们属灵的福利一样。
太15:33 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
【本会注释】
  门徒说。请比较可6:35-37的注释。
太15:34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
【本会注释】
  有多少饼。关于在使5,000人吃饱时所提出的类似问题,以及“饼”的注释,见对可6:38的注释。
  几条小鱼。鱼并不多,并且在门徒们看来,它们是那么小,几乎都不值得注意。
太15:35 他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
【本会注释】
  地。关于没有像在使5,000人吃饱的叙述中一样提到草的重要事实,见对本章结尾的附注。
太15:36 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本会注释】
  祝谢了。见对可6:41的注释。
太15:37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
【本会注释】
  众人都吃。见对可6:42的注释。
  零碎。关于“零碎”这个词,见对可6:43的注释。
  筐子。希腊文spurides,由草绳或枝条编成了大篮子(见对可6:43的注释)。
太15:38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
【本会注释】
  四千男人。在使5,000人吃饱时,加上妇人孩子共有10,000多人在场(见《历》第八十五章)。如果现在的比例也是一样,就会有8,000多人在场,包括男人,妇女和孩子。
太15:39 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本会注释】
  马加丹。马可福音是大玛努他(可8:10)。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大多数现代权威支持读作马格大拉,并且暂时认为它是Mejdel,在加利利海西岸,迦百农和提比哩亚之间。Mejdel的遗迹位于革尼撒勒平原南部边界附近。


对第十五章的附注

  批评者们经常控告说使4,000人吃饱和使5,000人吃饱并不是分别不同的两个事件。他们指出了许多相似的细节,尤其是当基督要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使那么一大群人吃饱时门徒们的态度。然而,许多别的细节却表明这是两个相似的事件,就像福音作者们所断言的,而不是像批评家们所声称的,以为是一个原始事件的两个版本,。
  可以列出如下的相似点:(1)神迹的发生地,都在加利利海的东岸或东北岸;(2)都有一大群人聚集在一个空旷的山坡上听耶稣讲道;(3)都缺乏食物,鉴于那种情形,耶稣都对他们表示了同情;(4)耶稣与门徒商议,暗示他们应该带头提供食物;(5)门徒们充满疑问的回答以及耶稣询问有没有可供应的食物;(6)群众都坐在地上;(7)祝谢、擘开,并且分发饼和鱼;(8)剩余食物的数量;(9)遣散群众;(10)回到加利利海西岸。
  不同点是这些:(1)一个是由海路来的;另一个是由陆路来的,就如上下文所暗示的;(2)一个靠近伯赛大朱莉亚斯;另一个很可能更远在南方,靠近格革沙(Gergesa);(3)一个主要是参赴逾越节途中的犹太人(《历》第三十九章);另一个主要是住在当地的外邦人(《历》第四十四章);(4)一个教导了一天之久;另一个教导了三天之久;(5)导致耶稣去那地区的环境:一个是与他的门徒们同去的;另一个是耶稣已经在那地区并且在医治人了;(6)时间:一个紧接在第三次加利利旅行传道之后;另一个在一次去腓尼基的旅行之后;(7)一个是群众立即聚集的,没有带食物;另一个显然是群众预备了一天或两天的食物,所以是按照预先安排的计划聚集的;(8)一个是5,000人;另一个是4,000人;(9)一个是门徒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提议打发群众回家;另一个是耶稣提出了这个问题,暗示门徒们有义务对这事做点什么;(10)一个是绿草地;另一个没有提到草;(11)一个记述了有秩序的就座安排;另一个没有提到百姓怎么坐的;(12)收集剩余零碎的篮子种类:一个是kophinoi;另一个是spurides;(13)收集的数量:一个是12kophinoi;另一个是7spurides;(14)一个是耶稣打发门徒们先渡到海那边去,他自己退到山上去祷告;另一个是耶稣陪伴着他们;(15)目的地:一个是迦百农或革尼撒勒;另一个是马加丹;(16)一个后来发生了海上风浪;另一个没有提到在暴风中渡海的事;(17)一个是因为有人看见耶稣离开,诱发了群众的聚集;另一个是有些人从很远的地方来,除了先作计划不可能知道聚集的事或者不能聚集。
  几处不同点的偶发性排除了这两个故事源自一件事的可能性,也排除了福音书作者们从一个故事造出两个故事的意图。还应该注意的是,相似点实质上大部分是对总体而言,不同点却主要与具体细节有关。而且,不同点在数量上也比相似点多。尤其值得注意是几个更为重要的不同点:
  1.在使5,000人吃饱时,有许多青草(太14:19;可6:39;约6:10),而使4,000吃饱时,没有一位福音书作者提到过草。第一个神迹发生在逾越节前几日,所以很可能是在公元30年的三月底四月初(见对可6:30的注释)。在巴勒斯坦,最后一次大量的降雨是在三月,一般说来,随着几周后干旱季节的到来,草就枯干了(见本注释第二册原文第110页)。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上下文中,都记载这两件神迹,而这两件事至少要有数星期的间隔时间(见对可7:1;太15:21的注释)。在第二个神迹时,草应该已经变成褐色枯干了。在这两个叙述中的这两个不相关的附带要点倾向于彼此确认,然而,要是反过来,在第二个场合中提到了青草而第一个中没有提到,似乎就矛盾了。
  2.第一个场合的篮子是kophinoi,小的手提篮,而第二个场合用的是spurides,大的、筐子似的篮子(见对可6:43的注释)。与那5,000人在一起时,门徒们带的是kophinoi,或小手提篮,是犹太人在短途旅行中使用的,第一个场合在不到24小时中涉及的旅行不到10英里(16千米)。第二个场合涉及的旅行穿过的主要是外邦地域,行程约有50到75英里(80到120千米),花了几周时间。在这种穿过外邦地域的旅行中,犹太人会避免向外邦人购买食物,所以门徒带的就是较大的spurides(见对可6:43的注释)。要是与那5,000人在一起的短途旅行用的是大篮子,而另一次的长途旅行用的却是小篮子,似乎就有矛盾了。事实上耶稣后来提到了这两个场合,并且在kophinoi和spurides之间作了区分,再一次证实了这两个神迹之间的差别(太16:9,10;可8:19,20)。有些人提议说这两种篮子之间的不同只是大小上的不同。如论如何,福音书作者们一贯主张了这一区别。
  3.在第二个场合,群众留在耶稣身边三天,显然到第三天才吃完食物的事实,引起了强烈的假定,可以推测他们是有准备而来,至少要留下来一或两天。换句话说,他们知道会找到耶稣,并且显然盼望与他共渡若干时光。他们中有从远处来的(可8:3),这事指明一种有计划的聚集,而第一个场合却不是这样。但是福音书的叙述无意中提供了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说明了人们是如何开始聚集的,虽然这并不是与故事本身一起提到的。那两个被鬼附的人曾把他们被治好的故事传遍了低加波利(可5:20;路8:39)。他们曾恳切热心地作工,以致那地区的都人非常想见耶稣(见路8:40;《历》第四十四章)。许多月后,当他回来时,那两个被鬼附的人,无疑还有别人,欢快地传播了这消息,并且很可能事先经耶稣同意,从远近各处召了人来。
  批评者们反对这是两个神迹的主要原因在于门徒们像前一个场合一样,对于基督能力的彰显没有准备(太15:33;参可6:35-37)。而且,自从前一次神迹以来,至多不过三或四个月,门徒们在第二个场合显得那么智力迟钝似乎难以令人置信。然而,第一个场合的群众全部由犹太人构成,他们据认为是适合吃那“从天上来的粮”的,然而第二个场合的群众全部由外邦人构成(见《历》第四十四章)。耶稣自己不是最近还断言“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吗(太15:26)?固然,这句话不可在字面上应用就像不可象征性的应用一样,但在门徒们迟钝的心中(参太16:6-11),显然按字面意思理解了。不到24小时之后,耶稣再次斥责他们那么迟钝没能领会他所说话语的意思(太15:9-12)。对门徒们来说,令人惊异并且想不到的事并不是耶稣能提供食物,而是他竟然愿意为外邦人这样做。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