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返回上级目录】

奉主差派的门徒

(路9:1-5)
耶稣第一次差派门徒出去作工,事工虽要扩展,但范围仍限于犹太人中。耶稣在《马太福音》第10章5至6节吩咐门徒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奉主差派的门徒,主先赐给他们能力,权柄,恩赐,叫他们随走随传。他们为主工作,生活方面,主会藉着有爱心的人供给他们;所以叫他们不要带银子,食物,或衣服等类。凡不接待他们的,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说明福音的使者不是每个人所欢迎的。
当拉比们经过外邦人的土地进入巴勒斯坦之前,他们会把脚上的最后一点一点的尘土跺去。一个村落,一个城镇,凡不接待这些门徒的,都要受到如此严格的犹太人对待外邦城镇一般的对待。他们拒绝了神国的道,便定了自己的罪。把这道题分底下三点解释:

一、医治疾病的能力
耶稣知道每个城镇都有疾病痛苦的人,如果光把神国的道传给他们,他们的病若得不到医治,照样会处在沮丧之中。病人不但需要心灵的抚慰,同样需要恢复康健。有句话说:“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健康也是做工的本钱。人若有病,就失去了劳动力;那么,生活就无法维持。所以,耶稣赐给门徒的能力,医治各样的疾病;其证明耶稣也照样关心人类身体的健康。
门徒虽没有学过医术,不知人所患的是什么病,却能到处治病。如果是现代的话,也许会被定为迷信,其实这是神迹,是耶稣给他们的能力。

二、制伏污鬼的权柄
污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污鬼附人身,力量大无可比,在本书第8章26至39节讲到那个被鬼附着的人,甚至铁链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
可见,鬼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制伏的。被鬼附的人,不但不能接受福音,反而会捣乱会众。因此,给福音带来许多难处。所以耶稣要把这权柄赐给他的门徒,他们无论在哪里,若有被鬼附着的人在场,先用这权柄,把鬼制伏,使人得自由,然后把神国的道传给他们听。

三、宣传福音的恩赐
能善于讲解神国的道的人,并不在乎他们的口才,知识和学问,而是恩赐。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传福音,但有恩赐的人不但能传福音,也不能没有知识、学问,口才等。这些门徒虽然没有上过高等的学府,但他们从耶稣那里学到许多宝贵的真理知识,这些真理就是神国的道,在世上的学校里不可能学得到的。
现在的教会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出现过分注重知识这方面,而忽略了追求耶稣的恩赐。譬如,要做传道人,先进神学院,否则,就没有资格担任圣职。我虽不否定这样的做法,也不赞同这样的制度。例如,南昌市教会,那些读过圣经专修班的,又是教会的负责人,结果都被“东方闪电”拉去了。所以宣传福音的工作不仅仅在于一些知识,乃是在于耶稣所给的恩赐。使徒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讲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


想见耶稣的希律

(路9:7-9,13:31-32,23:6-12)
这位希律是加利利分封的王希律安提帕,他很想能见到耶稣,但却没有机会,直到最后耶稣被捕,被彼拉多押送到他那里。那时,他见到耶稣又如何?我根据这三处经文分底下两点解释……。

一、他为何想见耶稣?
耶稣到底是谁?引起大家谈论的话题,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和他所做的事,就游移不定,便想要见他。他想要见耶稣,
  可能他的良心在作怪;    ㈡ 也许是出于好奇;
因为耶稣所作的一切事能震撼了犹太全地,于是许多人对他的身份进行各种猜测,有人说他是施洗约翰重新返回人间;或对他施行报复。因为他知道施洗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也乐意照他所吩咐的去行。可是为了作恶,娶了兄弟腓力的妻子为妻的缘故,受到约翰的责备,而把他收在监里。后来为了讨女儿的喜悦,受妻子的指使,便把约翰的头斩了。
此时此刻,听人家说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了,所以这些能力从他身上行出来;因此想看看耶稣是不是他所斩的约翰。

二、见到耶稣又如何?
然而,他虽未见到耶稣,但他想把耶稣也杀了;正如杀施洗约翰一样。可见,他的心是多凶残啊!后来,当彼拉多把耶稣送到他那里时,经上说:“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
这里告诉我们希律想见耶稣的目的,是为了想耶稣行神迹给他看。耶稣既然能行神迹,绝对不会行神迹给这样的人看,而满足他的欲望。耶稣说他是狐狸,狐狸是多么狡猾啊!它想乌鸦嘴里的那块肉吃,就笑眯眯地对乌鸦说:“乌鸦呀,乌鸦,你的眼睛多明亮,你的羽毛多美丽,你的嗓音也一定很动听,能给我唱一支好听的歌吗?”乌鸦经不起狐狸的诱惑,当它张嘴歌唱时,肉就掉到树下,落进了狐狸的嘴里。狡猾的希律想耶稣行神迹给他看,耶稣绝对不会像乌鸦一样上他的当。他想看耶稣所行的神迹,正如人在白日做梦一样。
然而,希律见耶稣不理睬他的样子,也不回答他的问话,就藐视耶稣,戏弄耶稣,给他穿上华丽的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去。
可见,希律见了耶稣,非但不认识耶稣,反而藐视,戏弄,拒绝耶稣,结果他的梦幻被破灭,而踏在死亡之路。

 

五饼二鱼分千人

(路9:10-17)
耶稣每行一件神迹都是为了造福人群,若不是应付实在的需要,他从不行神迹。而且每一次行神迹的宗旨,总是要引领人到生命树下……耶稣既然能使五饼二鱼成为成千上万之人的食物,为何不给他们摆设丰盛的佳肴美味呢?可是单为满足口福的食物不能给人有益的教训。因为普通的鱼和大麦饼,是加利利海边小渔夫的家常便饭。耶稣行这个神迹是为了增添他们的体力,避免他们在路上出现疲乏困倦的样子,所以使这五饼二鱼作为他们满足的需要。把这段经文分底下五点解释……

一、孩童的奉献
这里并没有说明这五饼二鱼是谁的;但是约翰告诉我们是一位小孩子的。小孩子为什么把五饼二鱼都奉献了,乃是为了众人的需要。他的奉献是出于乐意,也不是有人勉强他,更不是耶稣的门徒强迫他把五饼二鱼交出来。
可见,这位孩童是多么慷慨啊!他若不奉献,大家都得饿着肚皮回去。他的奉献,经过主的祝福,使数千的人都得饱足。
亲爱的读者!假如有一天你带着700块钱来作礼拜,,刚好说某教会的需要,你会不会像这位孩童一样完全掏出来奉献吗?

二、耶稣的祝福
这五个饼两条鱼尽管它有多大,也不够他们各人吃一点。也许这五饼二鱼只够一个人吃,但是怎么能满足众人的需要呢?是经过耶稣的祝福。耶稣从这孩童手里接过这五饼二鱼。他没有给自己吃。他若是自己吃掉的话,也许孩童会怪他骗走他的东西,众人也会议论他是损人利己的人;门徒也会埋怨他的自私自利。可是耶稣从来不顾及自己的需要,他曾对撒旦说;因为经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耶稣要孩童把五饼二鱼献上,全是为了大家的需要,所以他举起这饼和鱼,望着天祝福,然而『使少变多』,而满足大家的需要。

三、门徒的工作
耶稣行这神迹的过程,让门徒始终参与他的工作,他把这饼擘开,递给门徒,叫他们分送给众人。然后,众人吃饱了,耶稣又叫他们把零碎收拾起来免得被糟蹋。
由此可知,门徒的工作是分饼和收拾零碎,这是他们所能作的事。至于耶稣既然能使五饼二鱼经过祝福,变成多得不可胜数,为何不把鱼和饼直接送到众人面前呢?因为他特要人有份于他的圣工。他是作人不能作的事,但一般人能作的事,让人去作,也就是说神人合作。今天也是如此,教会的工人应当尽自己力所能及地为主服事;主也不苛求我们作人所不能作的事,他并没有叫门徒把五饼二鱼分给众人吃饱,而是要门徒送饼和收拾零碎。

四、众人的享受
那天晚餐众人能吃得饱足,这都是神的恩典。不然,在旷野,不要说许多人身边也没带钱,若是有钱也买不到食物充饥,只能饿肚子。至于耶稣自己曾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忍饥挨饿,人家因听他的道,一餐没有饭吃,他也过于不去。可见,他是多么关心别人啊!
他既然接待他们,对他们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先把神国的道讲给他们听,后又供给他们的食物,正如他曾对众人说过:“你们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1-33)

五、剩余的零碎
耶稣从孩童手中所接过来的是完整的饼和鱼,但是分给众人的都是半个。经上说耶稣经过祝福,擘开递给门徒。然后,门徒又把它摆在众人面前。饼既然被擘开,显然就有零碎掉下来。当众人都吃饱了,一个饼也不多,剩下的只是零碎;说明神的恩典是够人用的。至于所剩下的零碎,耶稣叫门徒把它收拾起来,免得被糟蹋,证明耶稣对粮食是相当珍惜的。门徒并没有提出异议,说:“夫子啊,五个饼两条鱼既然变成这么多,这点零碎还算什么呢?不要吧!”没有!门徒很顺服主的旨意,各提着篮子把零碎从地上一点一点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他们把这些零碎带回去与家人同享。在我们教会中的大部分信徒只顾自己吃饱,没有像门徒那样听从主的吩咐,把零碎带回去给家里的人吃,这是我们的缺欠,求主怜悯!以后要把听见的道告诉自己家里的人,让他们也尝尝主恩的滋味。

 

对生命的关怀

(路9:18-27)
在耶稣的心目中,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可贵;神差他到世间来也是叫人因他得生命。他对门徒所讲的这段话,是以人类的生命有关,他对每个人生命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把这段经文分底下四点来讲……

一、耶稣的询问    (9:18-21)
耶稣知道自己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在他要去之先,他要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人发现他究竟是谁。人们对他的身分进行各种的猜测,都不是来自神的启示,而是人理性的认知,不能让他满意。因为他不是施洗约翰,也不是以利亚,又不是古时的一个先知,他是众所未识的真神。所以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耶稣要从门徒中找答案。门徒如果和世人一样不知道耶稣是谁的话,那么,耶稣也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彼得回答说:“你是神所立的基督。”
彼得的认识是具有代表性的,历代的信徒并没有把耶稣当一个人而已,乃信他是基督(受膏者),所以信他的人,被称为基督徒,(徒11:26)地上的教会,也被称之『基督教』。
一个认识耶稣是基督的人,他是有生命的;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7章3节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二、耶稣的预告    (9:22)
当门徒认识耶稣是神所设立的基督;同时,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不可将这事告诉人。门徒所认识的基督,也许只是治病,赶鬼,克服自然界,或许会在世上登基作王,一直不明白一位战无不胜的主何以要受害,被杀。耶稣将自己面临的事预先告诉他们,使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当这事实现时,不觉得太突然。
可想而知,神所立的基督,他为了救人脱离苦难,自己必须受许多的苦;他为了神悦纳我们,自己反被宗教领袖们的弃绝;又为了将生命赐给我们,自己却被杀害。但是他虽然被杀,死亡却不能拘禁他,也不被长留在坟墓中,“第三日就复活。”
耶稣在此所讲的话,后来都一一应验了;因为他是神,所以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

三、耶稣的要求  (9:23-25)
跟从耶稣的门徒,意识不到他们的夫子曾救过许多的人,却不救自己脱离陷害他之人的手。至于耶稣不但自己要将命舍去,他也要求门徒照样要舍己。他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生命,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那些为财卖命的人,到最后人财两空。人若是为了耶稣的缘故,而不顾自己的性命,他能得到主所赐的新生命。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能跟从耶稣走这条舍己的道路。
至于耶稣的要求虽不苛刻,也不是众人所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人既利己,为自己而生活,但是却会丧了自己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耶稣所赐的生命是永恒的;这生命不是金钱能买的,惟有达到耶稣所要求的人能得着的。

四、耶稣的警告   (9:26-27)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总有一部分人把耶稣和耶稣的道当作可耻的。现代人说信耶稣不光彩,甚至有的信徒在公众的场所也不敢祷告。所以,耶稣向世人发出警告说:“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这里告诉我们,人怎样待耶稣,耶稣也必怎样待他,这是公平合理的。
亲爱的读者!信耶稣和传道是光明正大的事,使徒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罗1:16)我们若是为了信耶稣,传福音而受逼迫,遭患难,而愿为主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山巅的荣耀

(路9:28-36)
耶稣在世的日子,日少一日;他所说的预言很快就要应验,这个时候,他带着三位最亲爱的门徒,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他不但使彼得知道他是神所立的基督,并且让他看见他是有神的形象。经上说:“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
然后,有摩西和以利亚来跟他谈论去世的事。最后,神也为他作见证,让门徒知道他的确是神的儿子。山巅上的荣耀与十字架的羞辱是相对的;十字架上的耶稣是被列在罪犯之中。此时此刻,站在他左右的,是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在各各他山岗上的耶稣是被神所离弃的。此山上的耶稣亲耳听见神的声音说:“这是我的儿子……你们要听他。”我把这段经文分底下三点解释,作为共勉!

一、变成神的形象
以往,门徒所见的耶稣是常经忧患,多受痛苦的人子;他的面貌比别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正如先知以赛亚所描述的,“他像根出于干地,无佳形美容,被人看见的时候,也无美貌使人羡慕他。”(赛53:2)三十来岁的耶稣,被别人看来将到五十岁的人。
可是,在这山巅上,顷刻之间改变了形象;马太说“耶稣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太17:2)正如何西阿所说:“他出现确如晨光。”(何6:3) “其光线有医治之能。”(玛4:2)
经上说:“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耶稣——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1:3)
使徒保罗说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2:6-7)目的是特要藉着死,败坏了那掌死权的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15)

二、聆听神的定旨
耶稣虽然知道自己面临的患难,但是神为了巩固他的信心,于是,差遣了摩西和以利亚侍立在他的左右,谈论他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所成的事。
耶稣听了之后,他知道自己所遭遇的不是偶然,乃是神所预定的。摩西和以利亚来与耶稣谈话,是代表全世界的信徒因耶稣的死而得蒙救赎,证明他的死并非徒然。
摩西是以色列伟大的领袖,是因主得胜罪恶和死亡的见证,他代表那些在义人复活时,从坟墓出来的人。以利亚是以色列著名的先知,他没有尝过死味就被接升天。他代表那些在耶稣复临时仍活在地上的人。那时他们将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林前15:51-53)
由此可知,神的定旨是要耶稣受痛苦,以他为赎罪祭,叫世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却不躲避这些苦难,愿神的旨意在他身上成全。

三、蒙受神的见证
彼得虽知道耶稣是神所设立的基督,却不明白耶稣来世的目的;他认为在这山上真好!因为在这里有神人摩西,还有先知以利亚,所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耶稣如果听取彼得的提议,他不下山,不上耶路撒冷去,那么,神的旨意就难以在他身上实现。
至于彼得所说的,连自己也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耶稣怎么会听他呢?所以神就用云彩遮盖他们。他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他。”
因此,彼得就恍然大悟。我不应该要求夫子听我的话,而是我要听他的话。因他是神的儿子,他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声音住了,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耶稣是他们所仰望的救主,惟有耶稣永远与他们同在。
亲爱的读者!我们虽没有见过耶稣的形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得见他的真体(约一3:2)。我们虽然没有听见神从天上所发出的声音,却相信他在《圣经》中对我们所说的话。我们的眼目要仰望耶稣,像门徒一样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


下山的工作

(路9:37-48)
耶稣和三个亲爱的门徒在山上整整一夜:第二天日出时,他们便一同下山。他既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日不多,但还有许多工作等待他去完成。根据这段经文分底下三点解释……

一、驱逐污鬼离人身
当耶稣一下山,因为在山下等候他的人,一看见耶稣,就跑上来,以恭敬和欣喜的态度迎接他。但他一看就知道他们正困在急难中。门徒都带着为难的样子,因方才的遭遇,使他们感到极大的失望和惭愧。先前被主差派出去工作的时候,能制伏一切的鬼。可是现在,总不能把鬼从那孩子身上赶出去,他们对这次的失败莫名其妙,觉得是羞辱了自己,也羞辱了他们的夫子。
故此,那个被鬼附着的父亲来到耶稣跟前求救,他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因为他是我的独生子。他被鬼抓住,就忽然喊叫。鬼又叫他抽风,口中流沫,并且重重地伤害他,难以离开他。我求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我们不知道门徒赶不出污鬼的问题出在哪里?现在不需探讨。但是主耶稣吩咐他把孩子带到他跟前。鬼就想把孩子弄死,把他摔倒在地,重重地抽风,马可说:“他好象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可9:26)耶稣就斥责那鬼,把孩子治好了,交给他父亲。后来,使徒约翰说:“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掉魔鬼的作为。”(约一3:8)

二、重申自己的遭遇
经上说:耶稣所作的事,众人正希奇的时候,他对门徒说:“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因为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在本章22节,耶稣曾对门徒说过:“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耶稣能够把鬼制伏,为什么不能逃脱陷害他之人的手呢?他不是不能,而是必须要经过被杀,这是神所定的旨意。现在又向门徒提起此事,可是他们不明白这话,意思是隐藏的,叫他们不能明白,他们也不敢问这话的意思。门徒虽不问耶稣这话的意思,耶稣也不再向他们解释,直到这话应验时,他们必想起耶稣对他们说过的话。

三、教导门徒要谦卑
耶稣所拣选的十二个门徒和我们一样,同属亚当后裔,有着堕落人类一切软弱的遗传本性。他们跟从耶稣无疑是被他所吸引,但也无可否认,他们还带着不少的杂质,地位欲,领袖欲,虚荣心也会经常在思想中出现。彼此谈论中有意无意会涉及夫子登上大卫宝座后,大家对权利的享受和地位的分配。
假如他们问明白耶稣为什么会被交在人手里。那么,也许他们不会为这事争论“在天国里谁为最大”的问题。因此,耶稣看出他们心中的议论,就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
耶稣教导门徒的方法,叫他们看看他身边的那个小孩子,他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谦卑受教;他们如果不谦卑像这小孩子的样式,不要说在天国里处什么地位,甚至连天国都不能进。
可见,他们是无知的争论,正如有个教派说:“惟有我们这正统教会的信徒才有份于十四万四千。”如果你问他们得救了没有,他们的回答是“不知道!”信耶稣能不能得救也不知道,还在那里争论十四万四千,谁有份,谁无份,真是无知的争论。
但是耶稣教导他们要谦卑,不要为地位争论。“凡自卑的,必升为高。”所以说:“在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后来彼得说:“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5:5-6)

 

约翰的旧性

(路9:49-56)
使徒约翰,他的旧性不是一个耶稣可爱的人;因为耶稣拣选他列在十二使徒之中,并不是因他比别人高尚,完全是在乎主的恩典。他虽然跟从耶稣有些年日,又在山上看见主的荣耀,可是他的旧性还未改掉。是的,我们也是如此,虽然担负圣工,但在生活上经常会暴露出旧性的本相,有妒忌,恼恨,纷争……。根据这段经文我提出底下两点,作为共勉!

一、妒忌不随恩主的人
有一次,约翰看见有一个人在奉耶稣的名替人赶逐污鬼,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这个人没有与我们在一起作耶稣的门徒,却竟然奉耶稣的名行奇事,这些特权只有我们这批人能够得的,别人不可介入。约翰事先也没有请教夫子,也不管这个人作的善事是无可非议的,便因嫉妒的心禁止他们,从今后不可再奉耶稣的名赶鬼了。
故此,约翰如邀功一样地将经过告诉耶稣;但是主耶稣并没有赞成他的作法,而是提出一个极广泛的友爱原则:“不是抵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基督徒不能有排外精神,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小圈子,这样才能扩展天国在人间。约翰只关心自己的地位,根本没有想到被鬼附着的人所需要的自由和释放。若是以自己的宗派观念限制别人的自由,以自己未受足够重视而否定别人无可非议的善行,都是以基督的精神相背的。虽然各宗派在事奉的方法,方式有所不同,或教义上有些区别,却不能因对人产生嫉妒,禁止他人与耶稣之间的关系。那个人虽然没有和约翰一起跟从耶稣,但他也相信耶稣的权能,所以才奉耶稣的名赶鬼。那么他不会抵挡耶稣的。

二、报复拒绝耶稣的人
主耶稣为了完成救赎工作,必须上耶路撒冷受死,他虽知道苦难在等待着他,仍坚持不移地决然前往;当天父给他一个目标,他不计一切代价奋勇直前。这是他平生最后一次经过撒玛利亚人的地方,希望那里有人接待他;可是却遭到他们的拒绝。假如是犹太人的拉比,他决不会想在那里过夜。
经上说:“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约4:9)因为犹太人藐视撒玛利亚人,两者结下世代的宗教怨仇。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的原因,也许是耶稣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故此,约翰觉得自己的夫子受了莫大的羞辱,他认为这些人太无礼,太忘恩,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他向耶稣提出建议,是否吩咐从天上降下火来烧毁他们。他以为夫子一定赏识他的忠诚,哪知却受了主的责备。
耶稣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
约翰这种报复的心理,乃是旧性的表现。可见,旧人的本性在教会中服侍是极可怕的,不是嫉妒别人,就想报复亏待他的人。跟从耶稣和为他作圣工的人,应该是一个重生的人。
使徒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不过后来的约翰,却成为一位爱的使徒,在拔摩海岛上看见了异象,写下有关基督给教会末后的信息和描述天国的美景。

 

对跟从者的箴言

(路9:57-62)
当初跟从耶稣的人虽多,不过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有的是因饼得饱,有的是为了看神迹,有的是为了求医,有的甚至想抓耶稣的话柄。尽管他们是怎么样,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所以主对这三种跟从者,讲三种不同的话。

一、提醒--不要贪图虚荣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这个人究竟是谁,是怎么样的人?主动地要跟从耶稣。马太说他是一个文士。(太8:19)也没有提及他们的名字。他为什么要跟从耶稣,跟从耶稣要得什么,也许没有一个人能知晓。但是耶稣却洞悉他的动机;所以对他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耶稣讲这句话的意思,虽不是拒绝他的要求,也并不欢迎他的跟从。跟从耶稣若是为了贪图虚荣,是不可能走下去的;他自己贫如水洗,连一个枕头的地方都没有。
在耶稣那里没有财富;因为世上没有人比耶稣更贫穷的了。在他的教会中虽有不同的职分,却没有地位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些主动来信耶稣的人,从表面上看,是一件喜事;但你不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教会对他既是欢迎,也须警惕。使他知道信耶稣,没有名利可争,没有财富可图;要做一个守本分的基督徒。

二、规劝--不让眷属缠累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这个人虽不是主动要跟从耶稣,也没有拒绝耶稣的呼召;只是要求耶稣让他把父亲丧事办好后,来跟从耶稣。
至于耶稣对他的呼召是迫切的,叫他要脱离一切世务的缠身。埋葬死人的这项工作你不作有别人代替,但是传扬神国的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的。
一个为主做工的传道人,如果整天为家人着想,不可能做好神所托付他的工;神也不喜欢一心两用的传道人。所以,耶稣规劝他说:“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的道。”

三、警告--不可心怀二意
又有一个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这个人虽也是出于主动要跟从耶稣,但他并不专心,心想跟从耶稣,又舍不得撇下家庭。那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所行的路上是没有定向的。手扶着犁向后看,不但犁不出一条直的犁沟,也会影响他工作的效率。耶稣说,这样的人是不配进神的国。
在亚哈王期,以色列举国上下都背道而驰,在名誉上是敬拜耶和华,他们的心却远离神;随着王后耶洗别去敬拜人手所造的偶像。先知以利亚质问他们说:“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众民一言不答。(王上18:21)
可见,这些背道的以色列民,是耶稣所讲的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他们是不配进神的国的人。一个基督徒若是心怀二意,在所行的道上也是没有定见;不能从主哪里得到什么。
这道警告不知被多少人忽略了。智慧王所罗门说:“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箴4:15)
使徒保罗说:“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腓3:13)存这样心志的人才能进去。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