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旧约怀爱伦注释
《申命记》
《申命记》
 
第一章
1-46:《给传道人的证言》 420
1:要仔细研究《申命记》——今日活在世上的人应当仔细研究《申命记》,其中记录了上帝藉着摩西赐给以色列人的指示,重申了律法。……
上帝的律法要经常向以色列人重申,其中的戒律不可以忘记,而当始终摆在百姓面前,受到高举和尊荣。父母要向儿女宣读律法,令上加令,律上加律地教导他们。在公共的场合,律法要向全体会众宣读。
以色列的繁荣有赖于顺从这部律法。他们若顺从,就会带来生命。如果不顺从,就必死亡(《评论与通讯》1903,12,31)。
  (出1:1)更多地研究《申命记》和《出埃及记》——我们对于《申命记》和《出埃及记》还研究得不够。这两卷书记录了上帝如何对待以色列人的历史。祂使以色列人摆脱了奴役,领他们经过旷野进入应许之地(《怀爱伦文稿》1903年11号)。
2 :  《先祖与先知》376,387
6-10: 以色列看不见的领袖藉着看得见的代理人实施统治——天上的主上帝是我们的领袖。祂是我们可靠的领路者,因为祂永不出错。我们应当尊荣上帝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上帝是藉着耶稣与世人交往的。是基督通过摩西指教以色列人。是基督把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救出来。摩西和亚伦是百姓看得见的领袖。他们看不见的领袖把指示传给摩西,然后再向他们重述。
如果以色列人顺从藉着摩西赐给他们的指示,离开埃及进入旷野的人就没有一个会成为疾病和死亡的牺牲品。他们有一位可靠的向导。只要他们肯随从基督的引导,祂就保证把他们安全地领到应许之地。这百万之众是受祂直接治理的。他们是祂家里的人,祂关心着他们每一个人(《怀爱伦文稿》1903年144号)。
15:  《教育论》37;《先祖与先知》374
16,17:《使徒行述》94;《先祖与先知》381
22:《先祖与先知》387
41:《先祖与先知》392
45:《先祖与先知》394
 
第二章
1-37:《先祖与先知》433-435
3-6 :《先祖与先知》414
4,5:《先祖与先知》423
6,7:《先祖与先知》424
7   :《先祖与先知》406
9   :《先祖与先知》433
14,15:《先祖与先知》406
19:《先祖与先知》433
24,25:《先祖与先知》434
27,28,30:《先祖与先知》433
32-34:《先祖与先知》435
 
 
 
第三章
1-11:《先祖与先知》435-437
2   :《先祖与先知》436
4-5 :《先祖与先知》435
24-27:《先祖与先知》462
25   :《历代愿望》421;《先祖与先知》479
26   :《先祖与先知》419,420;《证言》卷三319
 
 
27   :《服务真诠》508
26,27:《救赎的故事》166                                         【SDA1.1118】
 
 
第四章
1-49:《基督教育原理》508
1-6 :《先知与君王》294
1:要研究第四章到第八章——我要求你研究《申命记》第四章到第八章,了解上帝对于祂古代子民有什么要求,为了使他们成为圣洁的子民归祂。我们将面对上帝最后检阅的日子。那时地上的人都将站在全世界的审判者面前,就自己的行为作出交待。我们现在正处在调查阶段。在上帝最后审判的日子到来之前,每一个人的品格都要经过调查。每一件案子都要永远裁定。所以要阅读上述章节中上帝仆人的话,并获得帮助(《怀爱伦信函》1909年112号)
5,6:《先祖与先知》464
5-8 :《基督比喻实训》289;《医疗布道论》26;《救赎的故事》150;《证言》卷六12
5-9 :《基督教育之研究》428;《基督教育原理》393,478
5-10:《给传道人的证言》140
6 :《历代愿望》28;《教育论》40,174,229;《善恶之争》230;《先知与君王》30,83,500;《先祖与先知》605   
7,8:《先祖与先知》465
9:《先知与君王》294
10:《先祖与先知》465
13:《给传道人的证言》140
15,16,19:《先知与君王》295
20:《先祖与先知》465
23:《先知与君王》295     
23,24:《先祖与先知》466
24:《历代愿望》600;早102; 《证言》卷三238,248;《证言》卷四370; 《证言》卷八266
26:《先祖与先知》466   
26-28:《先知与君王》295
29:《先知与君王》569
29-31:《先知与君王》629
30,31:《先知与君王》:334
32-35:《先祖与先知》463
39-40:《基督教育原理》508
 
第五章
1-33:《先祖与先知》305-309;《给传道人的证言》135 
12:《先知与君王》182
 
第六章
1:《先知与君王》296       
[引用1,2节]顺从的结果——这段圣经教导我们:顺从上帝的要求包括顺从那些管理人体的定律。凡希望身体健康的人必须控制自己的食欲和情欲。他们应当接受上帝的管束,不可放纵食欲和情欲。他们应当善用自己的灵力,智力和体力,使自己身体的机能保持在良好状态。顺从管理人体的自然定律会带来健康,生命和幸福。如果我们的意愿和方法与上帝相符,做创造主所喜悦的事,祂就会使我们的身体组织保持在良好状态,恢复我们的灵力,智力和体力,以便藉着我们作工,归荣耀给祂。祂恢复的能力要不断从我们的身体上表显出来。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与祂合作,就一定会获得健康,幸福,平安和功效(《怀爱伦文稿》1901年151号)。
4,5:《先祖与先知》305,373     
4-6:《证言》卷五328  
4-9:《给传道人的证言》140
5:《基督比喻实训》261     
5-8:《安息日学训言》46          
6,7:《教育论》40,187 《今日的生活》30
6-9:《服务真诠》283      
[引用6-9](6:25;罗10:5)凭着信心顺从就是因信称义——当我们在生活上完全顺服上帝的律法,以上帝为我们的最高向导,以基督为我们获得公义的盼望时,上帝就会为我们作工。这就是因信称义。这种公义隐藏在世人不明白,也不可能明白的奥秘之中。诡诈的纷争是从撒但而来。但我们若殷勤地研究和实行上帝的命令,就会使我们与上天交往,能辨别真伪。这种顺从会在我们身上实现上帝的旨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基督的生活中所显示的公义和完美(《怀爱伦文稿》1907年43号)。
7:《复临信徒的家庭》324,《基督教育之研究》110,181,《教育论》185,《布道论》449,《论节制》70,《证言》卷一156,390;《证言》卷二第398,700
7-9:《基督比喻实训》24;《先祖与先知》468;《证言》卷五328  
8 :《历代愿望》612;《证言》卷四449
10-12:《先祖与先知》465
12 :《先知与君王》181  
13 :《论节制》278       
17: 《论饮食》402            
20,21: 《服务真诠》283
20-25:《先祖与先知》468;《证言》卷五330        
24: 《历代愿望》288;《基督教育原理》414;《服务真诠》283

24,25 :《健康勉言》20,24,109,231;《今日的生活》162;《证言》卷八199

 

第七章
1-26:《给传道人的证言》141,420
2:《先知与君王》570;《先祖与先知》492
2-4:《先知与君王》568
3:《先祖与先知》369;《证言》卷四508;《证言》卷五363
3-4:《证言》卷五328
4:  《证言》卷四508;《证言》卷五363
6:  《基督比喻实训》288;《医疗布道论》26;《先知与君王》18;《给传道人的证言》420;《证言》卷五363;《证言》卷六12
6,7:《证言》卷一283
6-8:《给传道人的证言》141;《证言》卷二109;《证言》卷五328
6-11:《基督教育原理》413
6-14:《证言》卷六222
7-9:《先祖与先知》464
9:《基督比喻实训》288;《先祖与先知》118
9-10:《证言》卷五363;《证言》卷九251
11:《给传道人的证言》141
11-15:《基督比喻实训》288
14:《服务真诠》283
15:《历代愿望》824;《服务真诠》114
26:《服务真诠》280
 
第八章
1-20:《给传道人的证言》420
2:《教育论》39;《证言》卷五49
2-3:《历代愿望》121;《先祖与先知》407
3:《健康勉言》373;《安息日学训言》27;《历代愿望》386;《教育论》171;《福山宝训》83;《证言》卷六347
4:《先祖与先知》429
5:《教育论》39;《先祖与先知》407
7-8:《先祖与先知》128
7-9:《先祖与先知》465
11-14:《基督比喻实训》291
15:《基督比喻实训》287;《先祖与先知》428
17:《基督比喻实训》52,291;《证言》卷一562
17,18:《证言》卷一536;《证言》卷二652
18:《使徒行述》75;《天路》351;《给管家的勉言》47,138,148;《教育论》138;《服务真诠》212;《先祖与先知》525;《证言》卷三549;《证言》卷五481;《证言》卷六452;《论福利工作》15
19:《先知与君王》296
19,20:《基督比喻实训》291
 
第九章
1:《先祖与先知》487
7-29:《证言》卷三319
9:见出34:28怀爱伦注释
10:《先祖与先知》314
18:《先祖与先知》329;《证言》卷三319
20:《先祖与先知》323
21:《先祖与先知》313,320
24:《证言》卷三319
 
第十章
1:《服务真诠》508
6:《先祖与先知》427
8:《教育论》148,《证言》卷一650
9:《历代愿望》433;《教育论》149
12,13:《基督教育原理》477;《先知与君王》326
17-19:《历代愿望》500
17-21:《基督教育原理》477
 
第十一章
7,8:《救赎的故事》171
10-12:《先祖与先知》465
10-17:《先知与君王》135
13-21:《证言》卷八81
18,19:《基督教育原理》141,《先知与君王》136;《证言》卷三 565
18-21:《安息日学训言》45;《先祖与先知》503
19:《先祖与先知》504
20:《先知与君王》464
22-25:《教育论》48;《先祖与先知》544,716
26-28:《基督教育原理》508;《证言》卷三81
27,28:《福山宝训》9
29:《先祖与先知》499
 
第十二章
7:《拾级救主》108
8:《先祖与先知》634
16:《使徒行述》191
19:《教育论》149
28:《先祖与先知》634
 
第十四章
2:《善恶之争》46;《怀爱伦传略》350;《医疗布道论》329;《先知与君王》568;《证言》卷一282;《证言》卷三172
8:《服务真诠》313
23,29:《先祖与先知》530
29:《基督比喻实训》220
 
第十五章
1,2:《先祖与先知》532
6:《服务真诠》187
6-9:《先祖与先知》533
7,8:《福山宝训》111;《服务真诠》186;《先知与君王》647
7-11:《证言》卷六270
10:《服务真诠》187
11:《服务真诠》186;《先知与君王》647;《先祖与先知》533;《证言》卷八134;《论福利工作》17
    不要把自私的纱织进人生的布匹中——《申命记》中有许多指示是关于律法对于我们的要求,以及我们尊重并顺从上帝的律法时与上帝所保持的关系。   
    我们是上帝的仆人,是为祂服务的。我们不可以把自私的纱线织到人生的大布匹中去,因为它会弄坏整块布。可是人多么容易只顾自己啊!他们多么少把上帝受苦子民的利益当做自己的事啊!他们周围到处都有穷人,可是他们却专顾自己,漠不关心地忽略了。他们不管孤独寡妇,任凭他们受穷受苦,默默无言。如果富人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出一小部分来帮助需要的人,那么会有多少痛苦得到解救!上帝圣洁的爱应当引导每一个人看出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人,从而体现出慈善的精神。……上帝本着无限的仁慈,怜悯和爱心把祂的要求摆在祂子民面前,告诉他们应该做些什么。祂让我们做祂的助手是尊重我们。我们在这么善良和慈怜的主手下工作,不应埋怨,而当高兴才是(《怀爱伦信函》1902年112号)。
12-14:《先祖与先知》532
21:《健康勉言》69;《证言》卷一115,195,221;《证言》卷三546
 
第十六章
11-14:《先祖与先知》530
16,17:《证言》卷三395;
17:《给管家的勉言》73
 
第十七章
16,17:《先知与君王》56
17-20:《先知与君王》52                                            【SDA1.1119】
 
第十八章
4:《使徒行述》337
5:《使徒行述》336
10:(利18:21;20:2,3)禁止经火——上帝是智慧而慈怜的立法者。祂公正地审理一切案件,不偏不倚。当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周围都是拜偶像的风习。埃及人接受了献祭的传统,他们不承认天上上帝的存在,而献祭给他们的偶像。他们为偶像崇拜举行隆重的仪式。他们修筑祭坛敬拜他们的神。他们甚至要求自己的儿女经火。他们筑好坛以后,就要他们的儿女从坛火上跳过去。如果没有被烧着,偶像的祭司和百姓就认为他们的神收纳了他们的祭物,并且特别喜欢经过火考验的人。这个人就会得到许多优惠,从今以后受到所有百姓的尊重,不论犯有什么罪都不必受惩罚。如果另一个人在经火时不幸被烧着了,他的命运也就决定了,因为他们以为神生气了,只有不幸的牺牲者的性命才能平抚他的怒气。于是这个人就被献在偶像的坛上作为祭物。
    甚至有些以色列人也堕落到做这些可憎的事。上帝让火烧掉他们经火的儿女。他们虽然没有走到外邦民族的那种极端,上帝仍要烧掉他们经火的儿女。
由于上帝的子民对献祭的礼节存在糊涂的见解,在他们的敬拜仪式中掺入了异教的习惯,上帝就下来赐给他们明确的指示,使他们明白献祭的真正意义。献祭的礼节只延续到上帝的羔羊被杀为止。一切祭牲所预表的就是祂(《属灵的恩赐》卷三303,304页)。
12:《先祖与先知》689
15:《历代愿望》190;《先祖与先知》480
15,18:《使徒行述》222;《先知与君王》68
 
第二十章
5-8:《先祖与先知》548
16:《先祖与先知》492
17:《基督比喻实训》253
18-21:《证言》卷四204,455
 
第二十二章
4:《论福利工作》48
5:《证言》卷一421,457,459
 
第二十三章
3-6:《先知与君王》670
7,8:《先祖与先知》375
10,11,14:《健康勉言》62,81,101
14:《教育论》38;《服务真诠》280;《今日的生活》129,《先祖与先知》375;《证言》卷六170
    身体,言语和思想不应有不洁——为了蒙上帝所悦纳,百姓的领袖必须严格注意以色列军中的卫生状况,即使是他们要出去作战时也一样。每一个人,从统帅到士兵,都要负起保持个人和环境清洁的神圣责任,因为以色列人是上帝特选的子民。他们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必须保持圣洁。他们不可疏忽个人的责任,在各方面都要保持洁净。他们的周围环境中不应是乱糟糟,不完善的,也不可容什么东西玷污纯洁的气氛。他们里里外外都要干净[引用申23:14](《怀爱伦信函》1901年35号)。
    我们知道祂的旨意。任何偏离祂旨意去随从自己意思的行为都是对祂圣名的不尊重,和对祂神圣真理的侮辱。凡在地上与敬拜上帝有关的事物,在外形上都必须与天上的事物十分相象。如果你们希望上帝以祂的显现嘉纳你们,就不可在这些事上轻忽。祂不愿意让祂的圣工降到普通暂时事物的水平上(《怀爱伦文稿》1889年7号)。
    凡来到祂面前的人,都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和衣着。天国是圣洁的地方,上帝是圣洁的。凡到祂面前的人必须留意祂的指示,保持身体和衣着的整洁,以表示自重和尊重上帝。他们的心灵也必须洁净。这样,他们就不会象那些心灵污秽,衣冠不整地来拜上帝的人那样羞辱祂的圣名了。上帝看到这些事,祂注意到那些敬拜祂的人心灵的准备,他们的思想以及身体的清洁(《怀爱伦文稿》1901年126号)。
15,16:《先祖与先知》532
19:《先知与君王》647
19,20:《证言》卷一535
21-23:《证言》卷四471
24-25:  《历代愿望》284
 
第二十四章
5:《复临信徒的家庭》216
10-12:《服务真诠》187
10-13:《福山宝训》111
14,15:《先祖与先知》532
17:《服务真诠》187
19-21:《服务真诠》186
19-22:《先祖与先知》531
 
第二十五章
4:《传道良助》450;《给传道人的证言》253;347,493
13,14:《服务真诠》188
13-16:《给管家的勉言》77
13-18:《给传道人的证言》371
14-16:《证言》卷七179
17-19:《证言》卷二108;《证言》卷五245
19:《先祖与先知》628;《给传道人的证言》372                         【SDA1.1120】
 
第二十六章
5:《先祖与先知》526
8:《证言》卷六9
    奇迹显明上帝的能力——上帝用奇特的方式把祂的子民从长期的奴役中解救出来,给了埃及人一个机会来展示他们伟人有限的智慧,表现他们的神反对天上上帝的力量。上帝藉着祂的仆人摩西向他们显示:天地的创造主是永生全能的上帝,超过诸神之上。祂的能力超过最强大的人。全能者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把祂的百姓救出来。在法老面前所行的神迹奇事不仅是为了他的好处,也是为祂子民的益处,使他们对上帝有更清楚更高的认识,以致全以色列人都敬畏祂,甘心乐意离开埃及,选择事奉慈怜的真神。如果没有这些奇迹显现,许多人就会满足于留在埃及,而不肯进入旷野了(《属灵的恩赐》卷三204,205)。
8-11:《先祖与先知》526
11:《服务真诠》281
12:《先祖与先知》530
16:毫无保留——如果我们要履行与上帝所立的约,对于我们的服务和资财就必须毫无保留。(引用申26:16)上帝一切的诫命不仅向人显明对于上帝的责任,也显示了对于同胞的责任。在这个类历史的末叶,我们不可因为自己的私心去疑问或争执上帝提出这些要求的权利,否则我们就会欺骗自己,使自己失去了上帝恩惠最丰盛的福气。我们要尽心尽性尽意顺从上帝的旨意,这样,由无限的智慧所设计,由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能力和权威所订立的圣约就会成为我们的喜乐。上帝不会就这些约束性的戒律同我们进行争论。祂只须说顺从祂的律法典章关系到祂子民的生存和繁荣就够了(《怀爱伦文稿》1907年67号)。
17-19:《先知与君王》18;《证言》卷六222
18:(罗6:3,4)相互的保证和福惠——上帝圣约的福气是相互性的,[引用申26:18]。……
我们通过受洗严肃地承认和保证主耶和华是我们的统治者。我们实际上是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庄严地宣誓:从今以后我们的生命要溶入三一真神的生命。我们在肉身活着,要忠心地顺从上帝的圣律法。我们宣布旧我已死,我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从今以后我们要以新的生命与他同行,就象经历过新生的人一样。我们承认上帝与我们所立的约,保证追求上头的事。基督在那里坐在上帝的右边。我们承认自己的信仰,就是承认主为我们的上帝,愿意服从祂的一切命令。我们顺从上帝的话,就在天使和世人面前表明我们是实行上帝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的(《怀爱伦文稿》1907年67号)。
18-19:《服务真诠》283
19:《历代愿望》28;《教育论》40
 
第二十七章
15:《证言》卷五318      
17-19:《证言》卷三517
26:《先祖与先知》372
 
第二十八章
1-68:《先祖与先知》466-467
1:《先祖与先知》466
1-14:《救赎的故事》171
2-6:《服务真诠》284
2-13:《证言》卷一609;《证言》卷二574
3-8:《先祖与先知》466
8-13:《服务真诠》284
9-13:《证言》卷六351
10:《历代愿望》28;《教育论》40;《服务真诠》404
12:《先知与君王》134
15:《先知与君王》136;《先祖与先知》466
20:《教育论》143
23,24:《先知与君王》136
32:《教育论》143
37:《先祖与先知》466;《证言》卷三200
49-53:《先祖与先知》467
56-57:《善恶之争》32;《先祖与先知》467
64:《早期著作》75,213
64-67:《先知与君王》569;《先祖与先知》466
65-67:《历代愿望》223
 
第二十九章
19-22:《论节制》52
29:《基督教育之研究》248;《历代愿望》234;《教育论》171;《布道论》627;《基督教育原理》335;《善恶之争》324;《服务真诠》429;《先祖与先知》113;《拾级就主》113;《证言》卷五701;《证言》卷八279
 
第三十章
15:《善恶之争》544。
16-18:《救赎的故事》171。
19:《先知与君王》393。
19,20:《先祖与先知》467。
15-19(书24:15)根据证据作出决定——上帝的计划并不是要强迫人放弃不信的恶念。光明和黑暗,真理和错谬都摆在人的面前,让他们决定接受哪一个。人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上帝希望人不是凭冲动作出决定,而是以经文对照经文,根据证据作出决定(《救赎:基督的神迹》112,113页)
 
第三十一章
6:《先知与君王》393。
8:《先知与君王》576。
9:《先祖与先知》311;《救赎的故事》171。
10-13:《先祖与先知》503。
12,13:《先知与君王》465。
23:《先祖与先知》470。
24:《先祖与先知》312,365;《救赎的故事》149。
26:《救赎的故事》 172。
 
第三十二章
1-4:《先知与君王》:394
2:《服务真诠》157;《给青年人的信息》227;《证言》卷三448;《证言》卷五422
4:《历代愿望》413,414,769;《先祖与先知》43
7:《证言》卷五585
7-10:《先知与君王》394
9-10:《基督比喻实训》166
9-11:《证言》卷八275
9-12:《基督比喻实训》287;《先知与君王》17
10:《先祖与先知》407
10,12:《教育论》33,39
11:《给传道人的证言》255
11,12:《先祖与先知》469;《证言》卷八 150
15:《先祖与先知》413
15-21:《先知与君王》395
16-22:《证言》卷一280,364
23-24:《先知与君王》395
26-30:《证言》卷一365
28-31:《先知与君王》395
30:《给传道人的证言》277
34,35:《先知与君王》396
35-37:《证言》卷一368
39:《给传道人的证言》23
46:《服务真诠》114
47:《教育论》174;《先知与君王》500
49,50:《先祖与先知》470
50-52:《救赎的故事》166
 
第三十三章
1:《救赎的故事》172。
2,3:《福山宝训》75;《先祖与先知》304。
13-16:《先祖与先知》475。
25:《基督教育之研究》258;《基督教育原理》264;《福山宝训》50;《今日的生活》51;《给青年人信息》98;《拾级就主》131;《证言》卷四278;《证言》卷五200。
25-29:《服务真诠》285。                   
26,29:《先祖与先知》471。                          
27:《复临信徒的家庭》204;《健康勉言》362;《早期著作》88;《传道良助》265;《福山宝训》148;《今日的生活》316;《证言》卷一617;《证言》卷四328,538;《证言》卷八131。
27-29:《证言》卷八270。
 
第三十四章
1:《先祖与先知》471
1-4:《先祖与先知》472
1-7:《救赎的故事》172;《证言》卷一659
5:《早期著作》164;《证言》卷四156
5,6:《先祖与先知》477
6:《复临信徒的家庭》477
7:《先祖与先知》463
8:《先祖与先知》481
9:《证言》卷四156  
10:《教育论》64,《服务真诠》475
10-12:《先祖与先知》478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