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中华圣工史(上.下册)
二·教育事业

1·中华三育研究社史

沉斌仁道医官话学校(1910-1913)

    1903年、米勒耳夫妇、施列民夫妇和艾克瑞,辛普生两位护士到达河南。他们对於设立学校和训练工人的事,从起初就十分注意。他们最早办的是一个私塾式的学校。

   1910年本会在莫干山开会,议决在河南周家开办道医官话学校。校务由米勒耳医师和席宝琳小姐共同担任。当年道医官话学校的学生,据黄子克在

    111年米勒耳医师休假回美,由和禄门担任校长,教员有席宝琳、韩尚理师母,和一位本国弟兄龚先生。辛亥革命时,中国国内战战云陡起,西教士在内地无法居住,不得不迁居於上海,「道医官话学校」亦随之南下。

    112年秋,在南京城内四条巷开学。「华东区会」南京站主任韩尚理兼任校长,教员有席宝琳、葛道场,和龚先生。

  韩尚理在

     华东区会会长施列民医师和师母出席了开学典礼。施列民在会上讲了话,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施列民也在

施列民又说:「道医学校,顾名思义,就是要学习一面传道,一面行医。有许多学生非常想渴这样学习,可惜我们现在还没有力量做到这一点。学校师生要把南京市的传福音工作担负起来,这是一个实际锻炼的好机会。」

   开学两个月以后,韩尚理又报告说:「全体学生都非常认真学习,无一例外。在安息六晚上的见证会上,许多学生叙说了他们如何蒙主赐福的经歷。学生特别喜欢不同主题的圣经课。我们现在已经开设的有:基督生平、旧约歷史、圣经要道、但以理、启示录等。我们为那些即将参加传道行列的学生特设一个班,引导他们作好个人的準备,服从上帝在组织和工作上的安排。」

63.jpg

中华三育研究教学大楼

64.jpg

1934年   中三社事务组


2·上海三育学校(1913-1919)


     1913年学校迁至上海寧国路,改称「上海三育学校」。三育之名系当时担任国文教员的李创锚提议,由校董会通过採用。当年校长由施列民担任,兼教科学;事务主任韩尚理,兼教圣经;欧士朋教数学;席宝琳教史地;李创锚教国文文理;吴择善教国文官话;韩尚理师母教音乐;嘉华达师母教美术。韩理在「亚属总会通讯」上报告说:「我们很高兴告诉大家,寧国路的学校建筑和西教士住宅建造进行顺利,即将封顶,开始内部粉刷···现已决定学校在12月1日开学。招收男女学生。学校简章即将寄出。」

     施列民在1914年11月的「亚属总会通讯」上报告说:「1913至191 4学年度到校学生 58人···今年回校升学26人。其餘 32 人中已有 24 人参加各地传福音的工作。今年到校学生五十九人。我们非常感谢各地委员会注重选送优秀青年来校学习的工作。

近由吴方仲提供其伯父吴择善所留下的史料,内有1914至1915学年度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三育学校同学录,及吴择善序和罗道源序。其中吴        序提及学校和教会之发展说:「同学录附有学校三栋大楼及全体教员照片,教员照片可见西教士男教员二人,女教员四人,本国男教员二人,女教员二人。校舍的中央大楼上面是礼堂,下面是教室和办公室;北楼上面是女齐舍,下面是小学教室;南楼是男齐舍。第一届学生名单上可见女生有广东洪正卿,廖日新等四人,安徽韩米利暗,吴爱真等七人、河南二人、湖北二人、江苏一人,吉林一人、共十七人。男生有广东胡德臣、罗道源等七人,安徽汪玉堂等六人,河南彭宪忠等四人,湖南王安息等八人,湖北三人,福建洪庆镛一人,四川一人,江苏一人,江西一人,共卅二人。名单缺一页应有十三人,故「上海三育学校」第一届学生应共有六十餘人。

      1915年杜约翰担任校长,他在1915年10月的「亚属总会通讯」上报告说:「上海三育学校即将进入又一个学年,单从华东地区报名人数来说,已经接近上学年的学人数···华中地区的报名单还没有来,相信不会太少。有些学生已经到校,正在帮助我们整理一切,预备11月1日开学。

     1916年和禄门担任校长。杜约翰留校担任司库兼教科学。还有韦克思师母,梁思德师母,包尔斯师母及一些本国教员分担教学任务。和禄门在1917年4月亚属总会第一届大会中报告说:「本年度学校在1916年10月30日开学。入学人数达134人,其中男生90人,女生44人。入学人数为上学年的两倍有餘,创本校办校以来的最高记录。学生来自各地:计有安徽33人,江苏21人,满北10人,江西10人,湖南5人,河南5人,东北2人,广东4人,其餘为报馆和学校职工子弟···学生中有45人为教友,21人已经要求受洗,其餘68人为非信徒···学生每月膳费大约在三到四块大洋之间,学生所需交给学校的费用迄今为止只有膳费和课本书···有54名学生全部自费,他们或在家乡向教会交付费用,或在报馆或其他地方工作赚取学费自行交付。有十三名学生能交付部份费用。有7名学生已经参加传道工作,带薪学习,有卅七名学生预备参加传道工作,由各地教会支付费用。

      学校遵照预言之灵的教训,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安排学生半工半读。本学年的半工工作为;助教、销售书报、印刷、绘图、装花边、结绒线、办公室书记、家务工作等···今年新开设的课程有:高级英文、教育学、代数、物理、旧约歷史续编,教牧学。如果我们的教员阵容能够得到加强,计划在下学年再开设一些新课。

      传道组学生每安息日有一次学生讲道课,由学生轮流试讲,全班指出错误,评讲成就,优秀者安排在上海教会礼拜堂安息日学一班,经过两週训练后,在下课后到上海市区推销,迄今已经订出「时兆月报」四百餘份,获得利益全部记在多个安息的时间内就销出该书一百多册···

     学校的需要很多,我们只列举最急需的如下:需要增加一对能教课的西教士夫妇;需要增加一位中文文理教员;教室不够,建议将主楼放长廿英尺;为了加强半工半读,需要开设赚钱的工业,如罐头食品厂等···

      最后我们希望「亚属总会」各地的教会和教友为「上海三育学校」涛告,求上帝赐给学校的教员以属灵的智慧,使他们能够遵正确的方法,成功地训练男女学生明了自己在上帝工作上的使命,积极準备好参加传福音的教灵工作。」

     1917年苏清心担任校长。白来恩为司库,哈楼为圣经教员,其他还有一些本国教员。苏清心在1918年的「亚属总会展望」报告说:「亚属总会1917年大会要求各学校在1919年1月前达到自养,即学校全部本国职工薪水和日常开支要从学校收入中支付,本校董事会也拟订了新的收费办法,使学校在招生满额时达到自养的目标。由於收费提高,预计学生人数会有减少,但开学以来陆续到达的男女学生不久就住满了齐舍,报名註册者已达78人。学生分别来自11个省份,几乎囊括了全中国···

      今年我们新设置了师范组,将对提高本会的小学校育水平起一定的学年。学生人数最后达到85人···和本会世界各地的学校一样,每天早晚有自修,上午上课,下午做工。每安息六晚上的灵修会是一个提高灵性的时间,在涛告安息前夕的灵修会上,每一位学生都表示了他们跟从主的决心···学生都积极参加安息日学和青年佈道团的活动。大批学生在安息日下午到学校附近的地方去做佈道的工作。」

     1918年仍由苏清心担任校长。教职员未见有何更动。

     1919年第一期「亚属总会展望」上,刊登了「上海三育学校」在上海寧国路学校大楼南面拍摄的全体照。苏清心在同期「亚属总会展望 上报告说:「1918年上海三育学校在10月1日开学。至今已近寒假,到校学生已达 117人,比去年增加36%,学校现在办有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各个年级,今年甚至还开了几门十三年级的课程。」

      在1919年6月的「亚属总会展望」上,刊登了「上海三育学校」当年六位毕业的照片。苏清心校长宣佈,本学年於6月1日结束,以后「上海三育学校」改名为「上海三育大学」。因此后来「中华三育研究社」歷年毕业学员姓名录,均以这六位为第一届毕业生,他们就是:李兴、黄大卫、张克敌、董允珠、金雍熙、全秀魁。


3·上海三育大学(1919-1925)

      1919年远东总会的教育部长梁思德兼任校长,改校名为「上海三育大学」,添聘教员,提高程度,加增新课,正式开办初级大学。梁思德校长自己兼教数学和教育学,白来恩担任司库,兼教科学和簿记。康盛德教圣经和教会史。孔宗道教圣经和教学法。哈楼教歷史,白来恩师母教小学教育。哈楼师母与蒯思乐师母教英文。梁思德师母教音乐。韦克思师母担任女齐舍主任。吴择善担任男齐舍主任兼教圣经和国文,史随安教国文文理。马忠方为数学和科学助教。陈师母教小学一至三年级。韩米利暗教小学四五年级。吉秀芝担任女齐舍副主任兼教员。

     1919年11月1日出版的「亚属总会展望」封面上,刊登了「上海三育大学」三栋楼房的全景。并报导说:「上海三育大学在10月1日开学。校长梁思德主持了开学典礼并致欢迎词。董事会主席,远东总会会长伊文思以及前任校长施列民,韩尚理等相继对全校师生讲话,到校学生已达150名,来自全国19省中的十三个省。」1920年毕业生五人:李广仁、陈文明、谭正道、陈文学、周邦光。

     1920年校长仍为梁思德兼教数学,增聘李博为副校长兼教本会史,英文,教会史;老教员白来恩、哈楼、哈楼师母、梁思德师母、韦克思师母、吴择善、史随安、陈师母、宓师母、吉秀芝照旧任职,新教员有:夏威尔教教学法;李博师母教英文;孙摩西为男齐舍副主任兼教员;黄大卫为办公室助理兼教员;李兴为科学助教;叶昆冈为办公室助理兼教员。

     梁思德校长在「亚属总会展望」上报告说:「上海三育大学」1920年报读学生204人,其中14人因病或其他事因退学,实际上学生 190人。报读学生中,全部自费者125人,半自费者28人,需要补助三分之二者四人。全部需要补助者47人···学校今年新建了一栋东楼,楼下用为膳厅,厨房、浴室,楼上用为教职员宿舍···

      梁思德校长在另一篇报导中说:「毕业式的崇拜聚会在 5 月 14 日安息日举行,伊文思会长讲道,题目是「我只有一件事」,勉励大家以保罗为榜样,「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著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裡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安息日下午的聚会是专为毕业生举行的。吴择善牧师的讲题是「你们是世上的盐」,国文部主任史随安在安息一的毕业式上演讲,随后校长向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安息二上午十点半学校举行放学前最后一次告别会。会上分发了学生成绩单,散会时大家唱起了老讚美诗「愿主同在及至再相会」,夏威尔弟兄作了散会祷告···本学年到校学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数字236人,学生来自全国的十五个省,加上东北和朝鲜。」

       与报导同时,「展望」刊载了当年毕业式礼堂的照片,黑板上写著「上海三育大学」,黑板上方的粉墙上贴著「学习行善」四个大字,可见社训那时已经选用。1921年毕业七人:张松青、江崇礼、葛肇谬、葛肇谅、沉绪成、贾文德、邹勋元。

     1921年梁思德、李博、白来恩、夏威尔、梁思德师母、吴择善、史随安、孙摩西、李兴、叶昆冈、陈师母、宓师母等老教员外,新教员有:孔宗道教圣经和歷史;席锐甫为工厂主任;芮雷师母和卢适师教小学;李广仁小学助教;邹勋元师范和小学助教。

     梁思德校长在这一年的校务报告上说:「上海三育大学在1922年5月22日结束了一个学年。今年的在学人数最后达到273 人···女学生有60人。有些女学生课餘帮助家务工作,有些在学校的编织工场做花边,丝帽,和用鉤针编织的被单等。有些男学生在地毯工场工作。有廿名男学生在木工间工作···暑期学校以后,我就不再是上海三育大学的校长了。感谢诸位教员,家长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对新校长李博教授和他的助手继续予以热情的帮助。1922年毕业生六人:张兰英、钟子珍、陈怡文、何清、张锡信、许龙成。

      1922年李博为校长兼教歷史。艾格礼为司库兼商科主任。孔宗道为圣经科主任。夏威尔为师范科主任。孔宗道师母。芮雷师母教英文。梁思德师母教音乐。孟恩德小姐为女齐舍主任·吴择善为男齐舍主任兼教圣经,史随安教国文文理。冯佩文教科学、孙摩西为教员、李兴为科学助教、史存信教数学;叶昆冈为办公室助理、陈师母、李广仁、钟子珍、祝之凡、黄大卫、邹勋元教小学、柯德通夫妇学中文、夏威尔师母为速记员、李博师母为会计员。

      这一学年后来提早三週放假。远东总会总干事蒯思乐在「展望」上说:「上海三育大学在即将完满完成本学年计划的最后时刻,校中突然刮起一阵反对领导的学生罢课之风,大学董事会经过三天努力设法平息无效,不得不怀著沉重心情宣佈提早三週放假,但经过迅速重新安排,原定6月18日开学的暑期学校仍将如期开始,秋季也仍将在原定的9月18日开学。」

     1923年毕业生四人:朱宝灵、苏醒、钱淡如、沉勋鸿。

     1923年教员变动有:柯得恩为圣经科主任;柯得恩师母教英文;谭爱德为女齐舍主任;卢维端为女齐舍副主任;姜从光为男齐舍主任;陈师母,吕守道教小学;叶昆冈、钟子珍、黄大卫,为教员;盖尔德为工厂主任;盖尔德师母为圣经教员;柯德通夫妇学中文。

     1924年毕业生共廿二人;初中十人,旧制师范八人,高中三人,商科一人。

     1924年教员变动:李博休假。梁思德代理校长兼教圣经,数学;许好威为司库兼商科主任;苏清心教科学;裴以文教新约圣经;孔保罗教圣经;盖尔德教物理;蓝富德为工厂主任;柯德通教歷史;夏威尔师母教英文;苏醒教国文文理。

     1925年毕业生共廿七人:初中七人、传道一人、圣乐五人、高中六人、高中师范六人、初大二人。

65.jpg

上海富国路三育大学礼堂

66.jpg

上海三育大学

67.jpg

上海红十字医院 本会上海卫生疗养院建成之前曾借用

68.jpg

上海三育大学初期广东同学,后排左起第一人为胡师太、第二人康师太、第三人胡德纯牧师、

前排左起第一人为陈卿云师太、此图于一九一三年学校刚由南京迁到上海。

 4·中华三育研究社(桥头镇)(1925-1931)


      李博担任校长以后,遵奉预言之灵的教训,极力为学校寻找适宜的乡间地址。最后终於在离上海一百六十英里,离南京三十英里的江苏省句容县桥头镇西山找到七百五十亩山地,经营两年,修建五十九座大小房屋,中央山顶竖立著一座丁字形教学大楼。西边丁字脚为可容三百餘人的礼堂。南北向的丁字头楼上有图书馆、化验室和高年级教室,假三层楼上有印刷所,楼下有校长、教务主任、事务主任、司库、教员办公室、小学教室和初中教室、大楼东边为大门。

      门外向东有大路经过小花园和三栋西教士住宅,直达女齐舍,大路尽头为罐头厂。门外大路向北经过大花园边上直达铁工厂,由此上山向左到医院,向右是四家西教士住宅,再向前经过羊棚可到另两家西教士住宅,再往前走接近东北边铁丝网离笆是墓地,大楼北门通大花园,大花园门前一边通去铁工厂的大路;一边通向礼堂背后的大路,由此下山经过自来水井而到达学校大门。大楼南门口是鐘楼,旁边有水塔和小学操场,沿大路向南经过池塘和运动场可到男齐舍,大楼东南山头上为本国教员住宅,俗称六宅头,学校东面是农场,有拖拉机、骤棚、牛棚、鸡房、暖房等设施,全山开闢道路,路旁遍植树木,并有混凝土排水沟,设置发电机和安装全山线路的工程尤为艰巨,光是电机及其飞轮两大件从高资车站运到山上工厂,四英里牛的距离,就足足耗用了由李博和蓝富德分别率领的每队五十人的二队工人十二天的艰苦劳动。

        自来水的工程也是同样艰苦,在大门右侧打了一口深井,抽水机把清洁的水送到山顶水塔,沿著水管分送到全校各处,临到迁校,要把全校的设备图书、桌椅床架,以及八家西教士,十家本国教员,还有三百餘名男女学生,按照预定的时间从上海老校运送到桥头新校,看起来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在1925年的秋天,上海三育大学终於迁到桥头镇,定名为「中华三育神道学校」教学大楼东大门上可见当时简称的校名为「中华三育学校」。

      1925年11月14日是安息日,桥头镇西山举行了盛大的奉献礼拜,把全山土地和建筑奉献给上帝作为圣工之用。李博校长在1925年「远东总会展望」上有一篇专稿说:「有六十五位男女西教士出席了奉献礼拜,包括从全球总会来的康拉棣牧师和远东总会会长伊文思牧师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代表人物。伊文思牧师主持了奉献礼拜。康拉棣牧师证道···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新向上帝奉献自己的心身。学校的一切砖木房屋设施成为全校师生超越世俗的安身之地,也成为圣灵和天使乐意居住的地方···十五日是星期日,桥头镇的镇长和他的属员,以及他管辖之下廿个村庄的耆老代表到山上来访问。镇长为礼拜堂送了一块横匾,上书「光荣满殿」四个大字···


       1925年教职员阵容为:校长李博兼教歷史;林思翰教圣经;盖尔德教工业和管理工厂;许好威为司库兼商科主任;夏威尔为师范科主任,休假时由柯德通代理;林思翰师母教音乐;苏醒教文理;黄大卫教歷史;姜从光为男齐舍主任;蓝富德教工业和管理工厂;谭爱德教英文;卢维端为女齐舍主任;叶昆冈为教员兼翻译;盖尔德师母教圣经;姜从光教圣经;鄢爱莲教音乐;胡尔德教农业和管理农场;孔保罗借调为汉口三育中学校长。

        廖瑞脸在「桥头三育学社之回忆」一文中说:「余於1925年夏自汉口三育中学毕业后,有广东客家区会保荐,溼往「上海三育大学」升学···时值暑期,被派做油漆铁床,铁椅及装置睡房床榻之工作···不久学校宣佈,全体师生迁往距离镇江数十里之句容县属之桥头镇。」

      1926年毕业生共十七人:初中八人;传道一人;高中三人;高中师范四人;高级师范一人。

     1926年教员阵容为:李博校长兼任事务主任;林思翰教圣经;季道立医师为附属医院院长;盖尔德教工业和管理工厂;许好威为司库兼商科主任;柯德通为师范科主任;孔保罗为註册主任兼歷史科主任;林思翰师母教音乐;苏醒教文理;黄大卫教歷史;蓝富德管理工厂和教工艺;黄大卫师母为女齐舍主任;姜从光教圣经;鄢爱莲教音乐;胡尔德教农业和管理农场;孔保罗师母为英文科主任;胡尔德师母为师范科辅导;胡鸿宾为秘书;吕守道教数学;时惊信、钟子珍、刘德敬为教员。1927年毕业生二人;高中李静安、初大刘德敬。

      1927年革命军北伐,学校停课,学生大部遣散,少数远地学生迁上海假「江浙三育中学」上课,有孔保罗夫妇,谭爱德姑娘及几位本国教员驻校任教。

      1928年又在桥头镇复课,教员阵容大为加强。李博校长兼事务主任;林思翰为圣经科主任;刘彭年为註册主任兼师范科主任;许好威为司库兼商科主任;孔保罗为传道科主任;林思翰师母为女齐舍主任兼教音乐;苏醒教国文;蓝富德管工厂及教工艺课;吕守道教数学;刘德敬为男齐舍主任;魏烈文教科学及工艺;魏烈文师母教音乐;李博师母教英文及担任英文秘书;张锡信为助理司库兼教员;许好威师母管诊所;1929年毕业生共七人初中三人;高中三人;初大一人。

      1929年刘彭年晋升为副校长,仍註册主任及师范科主任。教员阵容除上年以外,增添刘瑶年为女齐舍主任;鄢惠英,苏醒师母,孔保罗师母担教员;陈怡文为农艺教员。

      1929年「远东总会展望」刊出一份通告,报导桥头镇「中华三育神道学校 农场供应农產品及罐头食品种类,计有:牧草籽、芦籽、玉米、利马豆、萝、洋葱、豌豆、甜椒籽、辣椒籽、黄瓜籽、草莓秧、黑莓秧、黑木莓秧、芦笱根、唐菖蒲、金鱼草、蜀葵籽及秧、苋菜籽、花生酱、豇豆、草莓酱、草莓冻、黑莓酱、黑莓冻等。

      王震辉(荣耀)在「忆桥头」中「回忆桥头」一文中说:「1929年我第一次由湖北老河口奔到桥头苦读,做三分之二的工,铁厂擦锈,厨房洗碗,背鎗守夜,实习教学都作过了,读的是全课,考试列优等,选作毕业班长。1930年毕业生共十六人:初中五人;传道二人:高中三人;高中师范三人;商科三人。

      1930年教员变动有:伊登小姐为英文科主任;陈友石为男齐舍主任;鄢惠英为女齐舍主任;赵振坤为小学教员;陈怡文师母、朱祖灏、陈民为教员。工程师柏蔚德也从英国到校履新。

       温素云在「忆桥头」中(1930年首次北上)一文中摘写新学生的感想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最高学府,「中华三育研究社」,设於滚滚长江之南,它召集了全国东西南北各地青少年学生,济济一堂於桥头西山之上···学生随著鐘声上课、上工。人人勤奋努力,个个喜气洋洋,诚为学习生活之佳城美地···深冬雪降,全山白暟皑的,在和煦阳光照射下,犹如发亮的银山,最兴奋的是江南子弟,奋不怕死(冷)地和对方打起雪仗。春天来到,植物复甦,满山绿油油的;更有那五色续纷的花朵,芬芳宜人,人们脱下了笨重的冬装,轻歌省步於工场和课室。啊!好美丽的桥头西山!」

     1931年毕业生共廿一人:初中二人;传道二人;高中七人;高中师范五人商科二人;初大三人。

     1931年3月19至21日中华总会年会期间,全体到会代表聆听了「中华三育学校」李博校长及其助手的报告。李博校长回顾了学校创办二十年以来的歷史,经过歷届教职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校达到今日的地步。他希望不久以后能把现在初大程度的学校办成完全大学,和各地的中学衔接,更好地担负起为「中华总会」培养各种人才的任务。他也提到京沪铁路最近已在桥头镇新设了一个车站,所以今后到校或离校的客货车可以不必从下蜀或高资上下,可以直达桥头镇。

      曾任书报干事的李博校长也没有忘记提到学生在书报工作上的成就:1930年暑期,学生售出书报价值14,000银元。1931年暑期报名参加书报工作的学生已有75人。

副校长刘彭年用一些图表来说明在校学生的情况:1931年在校学生207人,比上学年多21 人。其中女学生 32人。从华南联会来的学生有60人;华东54人;华中27人;华北26人;华西10人;东北3人;本地27人。输送学生较多的区会为:皖寧19人;潮汕18人;江浙16人;客家14人;山东14人;浙南13人;闽北10人。学生志愿:教育62人;传道32人;医药15人;圣工15人;司库15人;护士9人;书报4人;编辑2人;机械2人;升学3人;未定50人。

        农场主任胡尔德和工厂主任蓝富德的报告十分振奋人心,农场已有多种农產品供应市场。工厂统计一年製造了铁

椅1,741隻;铁床1,287隻;办公桌 321隻;文件橱10隻;铁木结构餐桌43隻;铁凳64隻;黑板擦6,477个。全年销售金额大洋41,695元。此外已有定单正在製造的合11,317元,尚未动工製造的合5,905元。

      司库许好威最后关於学校财政的报告说:学杂费的收入不敷实际支出,农场和工敷却均有盈餘,今后有希望倚靠农场和工厂使学校除西教士开支以外自给自足。


5·三育学校同学录序

序一

三育学校校长施列民

     大凡家族主义,无古无今,咸注意於家子,良以家子较诸子首出,虽诸子之中,其状貌视家子为魁梧奇伟,其丰姿视家子为聪明俊秀,然而概观古今家族,总有如许特权,乃独属家子,而诸子不预焉。

     余得以是而例吾三育学校矣,来日方长,虽后此每一学期,居此校者,正不知有几许生徒,然就一千九百十三四年,首先来居是校之兄弟姊妹而论,则似乎有家子名分,而获享其特权。

    是故凡为父母者,因其家子者有家督之义务,亢宗之责任,乃期望於其家子为最高尚。如此则本会之各省信徒於一千九百十三四年来校肄业诸生,亦视为本校家子,且有绝大之期望焉,然其所期望者无他,不外欲各人均造出类拔萃,超群迈眾地位,无愧家子之目,吾深望吾亲爱诸生,无一班中之一人,或使吾挤失望,则又所晨夕涛祝者也。爱为诸生诵哥林多前书十六章十三节之言曰,「当警醒卓立於信,为丈夫,目刚强。」

序二

皖北 吴少修

    末世福音,传至中华,已十餘载,无如稼穑过多,而工人过少,故不得不祈我主多遣收穫之工,幸蒙上主,佑我国民。除1910年在河南周家口,租一校舍,培植工人外,又於1912年在南京开设学校,教养人才,虽办学年数弗多,而成效实非浅鲜,回忆办学前之教会,中华全境,不过十餘处,刻下核计支会分堂,河南已有二十处,安徽四处,湖北十处,湖南十二处,江苏五处,福建三处,广东十八处,四川一处,共计七十三处。虽恩光普照,八省同胞,得聆基督之复临者不少,而地广人稠,五族诸君,未闻世末之警告者仍多。故於去春蒙主指示,在上海杨树浦,本会「时兆报馆」附近,购地一址,建造校舍。工如告竣,逐即开校,学生虽仅六十餘名,由各省省会所荐,诚上主特选之材也。乃光阴迅速,瞬息间解学之期至矣。念兄弟尔我投契,姊妹彼此同心,自今已往,恐难如数会集,故编篡同学录,刊誌里居姓氏,以便互相通函,联络餘情。并摄影以垂纪念,冀诸位兄弟姊妹於解学后,均可称为无愧之工人,同学幸甚,我国幸甚。

序三

粤东  罗道原识

     1914年,沪上育学校落成,主即召集各省信徒,得六十餘人,悉驻校中,预备传扬末世福音之用,讲习讨论,夜寐宿兴,盖皆以道德相勗助,非徒以声气为应求也。顾学期已届,行将分道扬镳,同学以平时之规劝既殷,别后之感通宜切,爱有同学录之刊。於某某者,均详誌其里居姓氏,为他日借笔谈作而谈计,昭序於餘,休未攻以不文辞,乃拉杂书数语於简端。意谓同学之义,主训昭然於经,歷歷可考。综覈大较,不外彼此相爱而已。彼此相爱,彼此相进於善之谓也。何以言之,观於使徒保罗云,我僭宜彼此相顾。激励於爱,以及於善行,之数语者,当知相爱实即相勗,其义愈明。盖凡事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吾人研究真道亦然,苟不通音问,不足以资观感,苟不通音问於其爱,尤不足以资观感,如果是,不惟使彼此增无穷之盆,更能使彼此相惬於救主之恩光中,信仰之而荣耀之,谅哉美矣。抑余尤有进者,同学录不过表面上之爱,尚非性灵上之爱,表面之爱有尽时,性灵之爱无穷无期,尤须互相喜求,移表面之爱以爱性灵,爱基督而爱上帝,以备将来之新耶路撒冷城,得相与班荆道,故握手言欢,均於是乎基,则是编也。泃非偶然,倘又因基督之爱之摄力,复能联合五大洲同道学子,悉以一爱字为相见之玉帛,相需之桴鼓,吾知此日之同学录,将为一目所不能尽,五车所不能载者,则其纪念又当何如。

姓名

年龄

邮寄处

林景章

载文

28

福建

闽县

福建福州南台梅坞顶恒盛烟铺转致

彭宪宗

效齐

33

河南

陈州

水寨启明西医局转交

刘香远


 36

河南

项城

水寨集安息日会福音堂交

胡德臣


23

广东

开平

广州城东南关珠光里伯特利学堂

李国廷


20

广东

惠州

县城便门外洋楼收内呈

 黄德根


19

广东

新寧

佛镇石路头小乐园又朝观里兆文华香港上环顺源昌

刘学常

达五

20

广东

博罗

乡水墟益和店交东浦乡

罗奇光

 举才

21

 广东

兴寧

广东汕头兴寧大龙田墟合时新转交鸳塘

罗道原

会云

 28

广东

兴寧

广东汕头嘉应州兴寧县叶塘墟祥合转交大水坑

谭凤岐


17

广东

罗定

罗定故衣街达吕

刘复生

少云

20

湖南满南

衡州衡阳

湖南衡州衡阳县北门外堂名养性寄庐刘

邱仲离


34

山东

济南歷城

湖北武昌平胡门内安息日会致

李静山


 32

湖南

刘阳

长沙安息日会致

程培德


20

河南

信阳

上海时兆报馆收

张永生

秩卿

44

河南

光州

湖南刘阳县衙背街宝成楼代收或交安息日 会致亦可

但念生

醒世

37

湖南

善华

长沙上坡子街但大生三号又湖北鹦鹉洲徐恒顺木行

彭雨亭

锡纯

 47

湖南

寧乡

寧乡北正街安息日会

宋入门

复姓

30

湖南

益平

湖南盆阳县头堡泰临街交安息日会致

阳炳昌

林金

28

 湖南

 衡山

湖南衡山县南岳束街泰华倘对门交

李典章

涤生

 30

湖南

常寧

湖南当寧北乡烟州安息日会

周治华

文轩

20

 江西

新建

湖南华容县东门正街交周顺兴号收或交安息日会致亦可

王安息

 秀敏

20

湖南

衡州

 湖南衡州城内安息口会

王金门


28

 湖北

汉阳

 住西门外孟家巷

 周仁圃


38

 湖南

河邑

彭家场祥与玉交办可

 周绍莲


 32

湖北

 沔邑

彭家场样与玉交亦可

李嗣善


15

湖北

颐城

长江埠程音堂

张顺真


24

湖北

应城

长江埠福音堂

张成均

荣廷

27

吉林

榆树

吉林大岭交永和堂祈李质福先生致

李友樵



江苏

江阴

现驻上海引翔港南街福音堂内

 蒋儒珍



江苏

 江阴

现驻上海江西路四号时兆月报馆发行所内

唐渊夫



江苏

吴县

长洲县前匹首二十号

徐宝琛



浙江

武康

浙江二桥埠汪洪源音号收交童家村

李鸿文

 顺林

20

安徽

颖上

颖上安息日会

姜从光

顺真

29

同上

同上

同上安息日会

王寄宇

冀天

22

同上

同上

同上安息日会

吴从善

顺天

24

同上

同上

同上安息日会

王遇光

启蒙

27

同上

同上

同上安息日会

汪玉堂

 洗尘

36

安徽

定远

颖上安息日会

周芝藩

玠轩

22

 安徽

阜阳

颖上安息日会

李惠普

恩波

 26

安徽

颍上

颖上安息日会

蒋世孝

 愧吾

22

安徽

颍上

上海杨树浦三育学校

张玉琢

 璞山

37

安徽

阜阳

阜阳安息日会

朱建磐

永固


安徽

毒县

上海时兆报馆转交

传质相


23

四川

成都

成都县苏坡桥邮局交

章诚


25

江苏

泰县

姜堰镇文德堂书坊收转

王光照

 云宝


 江苏

上海

黄浦滩山东矿物公司

郭翠兰



安徽

颖上

安息日会福音堂内交

王美德


23

河南

开封

 寄往上海时兆报馆

孔珍宝


20

河南

项城

 水寨集启明西医局转交孔营

 洪正卿



 广东

汕头

新马路庆华里

冯秀荣

云芝

19

吉林

榆树

大岭永和堂李广福先生转致

贺玉珍



湖北


湖北省城平湖门水果巷安息日会

廖日新



 广东


广东省城盐步邑西林里坤德女学校

何妙琼



广东


广州府西布邑东约何健扬先生转交

李宜淑

创德


广东

汕头

棉湖福音堂前

杜罗以

乐意


安徽

颖上

安息日会福音堂交

韩米利暗


14

安徽

颖上

 安息日会福音堂内交

蒋世英


19

 安徽

 颖上

安徽颖上县棋杆巷蒋宅

张秀云



安徽

 颖上

安息日会福音堂内交

张贤良


16

湖北

汉口

中路大通巷下首训盲书院上隔壁巷内

吴以斯帖


 18

安徽

颖上

颖上安息日会

吴爱真


11

安徽

颖上

 颖上安息日会

    

 69.jpg

中华三育研究社之课室与礼堂

6·三育春秋

黄子克


     岁序1987年,正好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来华宣道一百週年。又逢本会桥头学府蒙难七七四十九年,也是七七事变,日寇侵华五十週年。

话说美国牧羊人淘金客拉路先生(Abram La Rue)晚年闻道,篇信末世福音传遍天下的预言,独有慧眼,心蒙神召,正在别人退休之年(65岁),勇敢献身往中国自养传道。

     1888年到了香港南洋一带散发劝世文。初时效果不高,15年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才接受了福音传播中华的挑战,选派安理纯夫妇(J. N.Anderson、谭爱德小组(Ida Thompson)到达华南·同年又有鄢尔布(E.H.Wibu)夫妇参加。

他们五人一到,就看出中国福音工作应从教育本国青少年入手,因此次年就在广州开办了两所学校,男校初名「盆智学堂」,女校名「伯特利女学堂」,谭爱德长之。「盆智」由鄢尔布牧师任校长,不久改名为东山「三育学校」。早期的学生中,有梁庆燊与苏慧川。教员中有胡德纯老牧师,时任「三育小学」主任,哲孙胡子辉牧师华安联合会会长。

     教会佈道史充满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不信者识为是迷信中的罗曼蒂克。(Romanticism)信徒则认为是神爱的感召同神灵的带领。

就在那同一年(1903)有六位医药传道士相率来华(米勒耳及施列民医师夫妇 Dr. Harry Miller; A. C. Selmon.与艾克瑞 Carrie Ericson,辛普生Charlotte Simpson 两位护士姑娘)他们年轻志强,奋勇深入内地河南开工,医病传道。

      1910年、米勒耳医生在河南周家口开办了一所培训教牧人才的学校,名为「道医官话学校」。老校友知名的有已故韩从真(宓德芬夫人及韩文韬同学的养父)、姜从光(姜选文、昭文、丽文、采文、乐文、蓉文、莹文、寻文、雅文九人之父),吴择善(刘启承夫人吴爱理及吴方伯同学之父)、吴从善(吴方仲、方季同学之父)、孙从光(孙道培、德培同学之父)、李惟卿(李觉安同学之父)等老前辈。

1947年初,记者走难至周家口,遇姜从光老师第一班窗友带领去该校黄帆原址凭弔,后又在上蔡县米医生旧医局,印刷局小楼房巡礼,其原配夫人莫娣(Maude)女医师填墓在上蔡教堂院内。见到这座孤境,想起自己同米老医师的师生关系,热泪在心裡涌流。大家都讚慕,传述这位本会在华工作的「神禹」功臣。但少有人纪念这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医药佈道家女同志莫娣医师。她以二十五岁英年,累死病死在福音战场上,她的最高「捨身爱人」勋章,必在复活之日与米老一同领受,我希望有缘参加拍掌。

      记者再要推荐各三育同学能找到一本「中国医生」(大泉出版社,本会书报房必有代售)读读,同时给你只唸英文的儿孙英文原版“China Doctor”(by R. S.Moore, Pacific Press)读读,在这「买办主义」的生活方式泛滥时代,读这些传记,大可鼓舞青少年的责任感,与自我价値观的恢复。我个人认为,在整个佈道史上,米勒耳医师、校长、主笔、牧师、会长的功绩,当与非洲李文士敦、史伟策,中国内地会戴德生等人齐名。我们忝为米老的学生,学孙,真是很荣幸的。

      约在同时在汉谨思(W.C.Hankins)同安理纯(B.L.Anderson)两位牧师到厦门鼓浪兴开办了工读制的「美华中学」,记者曾与两位交谈,深深佩服他们在「殖民时代的传教士思想」中,有独特的先见之明,以平等的态度,抱远大的「自主自养自传」的见地,埋头苦干,为中华教会造就领袖。「复临运动的故事」记载此校於1920年时,已经派遣毕业同学四十人担任教会圣职。我们所记忆的人中,有王志昌(王丽珠、丽真姐妹,宏胜,(Hansen)宏智(Harry)两医生之父)。吴荣华老牧师(吴胜德,财,志,恩,平,福诸同学之父)。又有蔡文杰,李明义,林德泉,李明道,陈庆祥,千祥,子祥,施珍珠,景昭,杨振曦等诸同学,一大部份都先后转赴「桥头中三社」深造过。

     辛亥革命之年(1911)「道医官话学校」迫迁南京四条巷,有杜约翰牧师主校政。民国二年迁至上海寧国路,歷任校长有施列民,和禄门(澳洲籍)、苏清心。6年后梁思德担任校长,增建礼堂课室大楼,提高学级,更名为「上海三育大学」。记者认得有刘启承夫妇、花干洁、玉清姐妹、黄慕新、李邬惠英及蔡吴克品夫人等。又李兴、孙摩西、苏醒之、陈学勤、曾道纯、陈健文、李玉琼、李菉君、黄子强、陈怡文、康克典夫妇等等,尚为多人怀念。

     回忆临安会在华前五十年的歷史,我们不得不与本会全总与当时远东总会的中西同工打个「好」字。一个新兴不过七十年的(1865-1935)小教会,竟然派遣了 40 多家传教士到中华。他们不搞政治,不与他会分地而传,却在短短32年中,曾一度被列为英、美新教会派遣西教士最多的一个教会,这还不讲他们开办的报馆和普及刊物「时兆月报」,还有13间医院,十几个中学,一所大学,一百多间小学,284 间地方教会。

组织中的各联合会、各省区会在开创之时都即早开办了且工且读的三育学校。

     第一·为给教友下一代得到基督教育。

     第二·为教会培植圣工人才。他们何时遵照「先知蓝图」的体制办理,何时便亨通发展,在社会上享到盛名。原来舶来的佈道士们,十居其九都出身於本会各国「三育体系」的教育机关。在那初期的五十年中,我们可以数到西教士还有加拿大的巴庆安、方适,澳洲的和禄门,德国的艾方伯,薛特尔,瑞典的来尔逊来,英国的柏瑞德。大家同工,少有轩轻。

     中国同工,除了遭受当时流行的殖民地三等公民的待遇与歧视外,忠勇於真道的战士,发展教会的事业出力而不居功,功高而不见赏者,颇不乏人。多半的同工,都曾在三育教育体系下受到训练。在桥头初期十二年中,为同工开办的暑期学校,不止八次。其中七次记者都曾参加,看到该校确对全国本会传道、文字、教育工作成员的水準的提高,步伐的统一作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工读制的「心、脑、手」三育学校,早在华中的郾城、汉口、长沙、华西的重庆、成都,华北的丰台、济南,东北的潘阳,西北的八福村、兰州,华南的广州、南寧、福州、厦门;华东的安徽颖上,浙南的温州,上海的「浙江三育中学」各自写下了他们的可歌可泣的歷史。记者犹忆本会圣工1919年在成都展开,巴庆安牧师与河南李法孔牧师(李静安、明安兄弟的父亲,张李怡如、李靖国 George 医生的祖父)即租屋闢地建造三育男女分校於灶君街,设织毛巾厂为工读生用。

      记者在此上完三年高小,姐弟二人得联会选荐与巴庆安牧师同舟,经十八日下江南到桥头续学。到校即会见自重庆来的时惊信夫妇,又有郑富荣、李静安、明安兄弟来自川西,有程尚志、学华兄弟,万继荣,高禄来自重庆。在全国来的同学中,初觉南腔北调,交谈不易,但有同乡指点,倍觉乡音悦耳,「并不老火,硬是要得!」

      就是这样,全国基层的各教会小学,为各本会的中学供给升学生,而各中学又为「上海三育大学」荐送高材生,其促进机构除各区教会首长外,远东总会(后来的大中华总会)教育青年部大有贡献。此部干事首由「上海三育大学」卸任校长梁思德主任,后来又由「中三社」卸任校长李博担任。后者对於中华三育教育体系组织推进贡献最大。李牧师在职时更得书记曹素安同学之助,功不可没。

      1917年、远东总会会长伊文思在美京本会大学物色才干来华传道,此公可谓知人善用。他劝服该校圣道文史科毕业生中一位品学超人、精干而又任劳任怨的基督青年李博先生来华参加圣工。初来时派在汕头做书报长,逾年升任华南联合会书报长,成绩优异。伊牧师识才,不久即要他出任本会在中国创建新大学的校长。他到上海之后,一面加强三育大学工场的设备,向学生倡导双手教育。初装钢丝床,同时亲身领导学生洗刷厕所,改革文人手懒的颓风。

       一面遵奉预言之灵,三育教育的楷模,扩大计划,寻觅乡间校址,终在江苏句容县桥头镇西山字形小山地购得七百五十亩(大部份的款项,曾由他自出捐募),经营两年,监建红砖西式屋舍大小廿七幢,於1925迁「上海三育大学」到桥头,定名为「中华三育学校」。因为大部份是初高中学生,只增开初级大学传道、医预、事务、师范几个学科。师生寓运动於劳作生產,自设电灯与电动力工厂,製造棱铁钢管,医院、学校床桌家俐。开机械化农场,暖圃,养鸡场,卫生食品製罐厂,以及印刷工厂。那头两年师生合作开荒的干劲,真是猗欺盛哉,蓬蓬勃勃。

     1927年革命军北伐,「中三社接近战场,曾停课遣散学生,其不便回乡者,迁至上海三大原址,后与靶子路「江浙三育中学」合併。时有谭爱德姑娘,孔保罗牧师夫妇及本国牧师数人,驻校任课。记者在焉。参加夜学,日间在「时兆报馆 做工自养,而以夏威夷牧师所办的函授课为辅,得无失学。

       1928年秋迁返桥头,师生励精图治,陆续添建男生食堂、浴室及第二齐舍,以及新中西教员住宅五幢。增繫泉井,添种果园,同学一部份作园工以美化校园,可谓成绩斐然。不久工读学校名声闻於京沪,逐有刘瑞恒卫生部长代表蒋宋美龄夫人来校调查,校方嗣允蒋夫人之情,借派孔保罗牧师前往任南京贵族学校监事,仿效桥头三育为三千学生,提供心、脑、手并进的三育教育。记者会去该校作客月餘,见其间有相当大的行政阻力。到底因缺少教会的宗教精神,所以「图法不能以自行」。孔牧师期满返回桥头主理传道组。

为了教会学校立案问题,校名一度改为「中华神道学校,翌年改为「中华三育神学院」。

       到1931年秋季,改称「中华三育研究社。闻道此名出於米勒耳医生的病家老友孔祥熙先生。如仍用「学校名字,就决定过不了教育部这一关,不能保持复临安息日会独具的三育体制办学。

在李博校长任内,工厂,农场出品一概由他兜售,这可能是因他早年出生在商店之家,初出传道就作书报推销干事,技得其长。

       1929-1932那些「大不景气」的年辰,李校长一身重担,却从无忧怨之色。同时因他忠心顺从圣经原则与证言嘉谟,曾在销路阻滞的危机下,向学生提供什一奉还的测验而大享亨通。同年曾有「蝗虫涯骂」一段史事,非常动人。(李博纪念集英文“For the love of China" by Herbert Ford. PacificPress. 云已绝版,可自图书馆借给下辈读读。)

        1932年有刘彭年教授,从李博母校毕业返国。刘教授多才多艺,文理兼长,受聘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教育科主任。次年中华总会调遣李博校长接任总会教育部及青年部干事。原干事梁思德牧师(前任上海三育大学校长)则调桥头任行政委员会主席兼教务长,并兼任农场主任来代替数年整办农场有大功绩而又给全校「唱响千山,绕梁三日」的歌星胡尔德(Emest Hurd)老师。

刘彭年教授校长五年中,可谓「桥头盛世」。校长擅长英文文学,各科教师有缺,校长代课,无不令学生钦叹其渊博善教。某年,本校科学教员魏烈文老师不幸死於伤寒,葬在校园东北角新开墓园,校长代教化学与数理一年,等待教会延聘美国吴慈(Cecil Woods)教授来社主办数理科及医预科。该科襄教者有刘启承博士、黄植庭、吕守道诸老师。

       神学部有林思翰,孔保罗,姜从光,孟昭义诸牧师。歷史科有巴庆安牧师掌任。师范科刘社长兼任。外语科先后有孔保罗师母,李博师母,伊登姑娘,罗爱莲姑娘。音乐科有梁思德师母,刘鄢爱莲师母,另有罗爱莲老师组练管弦乐队,协助刘社长促进全校圣乐雅乐的欣赏。每早礼堂有名家唱片演奏。梁师母主领圣歌班,演唱几本神曲长歌,由是西山郁秀,弦歌不绝。新校校歌歌辞由刘社长,王震辉,曹俊凯三人合编。送行歌亦於1935年经乐队在车站奏出,「晒歌热泪,三育恩情。」最値留恋。

        李博校长在任末年,聘得逊清秀才黄子敬牧师来长国文部,该科老师先后有钟子珍、苏醒之、汪子浓、李化偎、谢建勋、刘锡铭、张伯安诸老师,会有「燕园」与「山光」杂誌相继出版,「百鸟争鸣」於一时。

    事务组造就商业经管人才。许好威(Howard Shull)与宋克仁、米勒耳医师(Miller)次子司库长之(Clarance),老师有陈民,叶崑岗,蓝富德,鄢爱莲,汪先桐先生。

      实用技术组有滕学春及陈怡文老师,均自美返国人才。前者教工业技艺,后来教农事学科。铁工厂机械师有柏蔚德,李汉超工程师主任。

刘启承医师,行不忘教育,1933年应聘来校任校医,兼教医预科、生物、生理课程,并筹款建立小医院於校园西北山岗,应诊一乡病人,由是师生无虑,四乡感戴。同时在对江十二圩开设分诊所,备积辛劳。

        三育社人数,自初中至十四年级,歷年增加,1937年达四百餘人。负笈者来自全国各省。回忆另有韩侨二人,白俄学生五人,星、马、曼谷华侨多人,「喇嘛神学生」二人,上海殷商子女五人,老年特别生三人。另外每年暑期学校有全国近百位本会教职员轮流参赴,大得交流互助增长的效果。至於群英会师,南北交契,一赋唱和,犹其餘韵。

       1937年、日军侵华箭扣在弦,先在「丰台华北三育中学」製造事件。当事人怀牧师(怀爱伦之孙 HarryWhite)千忍万忍,担当斡旋。教务长王昇平老师(桥头同学)冒险交涉,被迫出国渡美。於是芦沟桥战火燃起,寇军北佔南侵,中三社被迫停学,遣散师生,一小部份人留守校园。不久南京失陷,寇军姦杀暴行,惊动世界。

        次年三月,京沪线驻巡日军於换防之前,突向下蜀治安会借用长衫多件,假装中国盗匪,入夜潜上西山,逢人便杀,内有黄子敬牧师,滕学春教授夫妇,校工华应才及守夜者共八人殉难。郑德理监学与沉鸿章同学则在下蜀车站外被打死火焚,郑师母在家被刺伤未死,餘人闻声藏匿奔逃,得免於难。后经女学监宓德芬师母勇敢出面与日军及邻乡友人应对协商,葬毕死者,率餘人逃入山村,守躲飢寒十四个月。此其间三育社全山屋厦,被四乡歹人拆运精光,洗劫无存。所幸生存人口至终蒙主带领逃返上海。

      「桥头三育社」楼堂可毁,志不可夺。一大批撤退的干才,於同年即在九龙沙田租屋复校,孔保罗牧师主之。(刘社长於1937年已去美深造)日军攻佔港九时,这班师生曾大受折磨,乃有迁校重庆松堡的长征旅行。这一批饱经磨炼的良师学子,今天大半在教会作领袖,或是远走国外,力学成名,都在各处高擎山光,海光与松光的三育教养,「发光如星」。

      在松堡艰苦的岁月中,有王震辉博士任校长。

      1945复员后,一大部份「中三社」师生,浩浩荡荡,出三峡,下南京,乃重返桥头。先在东山借租宝桑学校校舍开学,等候教会重建桥头大半的校舍。次年迁入,重理弦歌。

1949年,师生又南遇九龙清水湾。

1950年又迁返桥头。1950年西山被接收后,曾改用为「农学院」’

1957干校与化工学校,现闻用为商业学校。

记者於1979年6月得缘返校「扫墓,见墓已不存,只把晤了旧邻友苏贺冰老教授及汪先桐老师夫妇。在西山停留四小时中,百感交集,见到第二期的重建屋宇,均在使用中。其礼堂课室大楼,横跨早期七座中国教师住宅原地·另外政府加建了一些屋宇。校园公墓已夷平不见,用为工友菜园,旧时铁丝离已改为砖建。旧水塔四个础石未动,新水塔在校北山岗。全山满植灌木,青碧阴森。旧时课堂大厦基地用为球场。两男齐与膳厅均未恢复。小池塘还复1925年旧样,亭子不见了。农场加建製药厂一所,校圈各路稍有雨水冲壤,路旁香槐「走失。中岗与北岗中的大草莓田已用为操场。独有武岐山仍是颓然虎踞,屏障南天,看去好像比以前矮缩了些。校门外一片平民境地早变稻田。

      桥头镇上少见行人,屋舍未见有多少增添,只镇街比以前乾净,乡路亦未有改变。小镇仍旧一样,故同学徐象弼君早年同记者曾到此间开分安息日学,歷歷在目——一下六十年了。

独有高资因发展矿业,通武岐山后句容县公路乃大得改进,全铺柏油。路两旁新树屏护,非常可爱。路侧公厕房电竿工有扩音器,於日落晚霞中放出中国提琴家独奏Schmann 的Traumerei 一曲,洪亮幽雅,不亚於罗爱莲老师五十年前礼堂中放奏的米下艾门大师的唱片。

圣灵引导下的末世圣工,一直是前进的。三育精神存在人心而不拘於地区,所以五十年来,只见母校许多人才,相继「入世」,实践校歌校训,在好些别的地方创办了三育学校或是「书院,名可小异,原质均同。於是在台湾有「新店」有「鱼池」,在九龙有清水湾,且升晋为完全大学,与罗马琳达学院通认学级。

     另外在港九这多年中办的三育中学群,不知造就了多少英秀俊才,在教会与社会间服务。在新加坡,有中、英文三育中学準备了不少桥头老同学下一代的青年俊秀,渡美深造。一部份不能在教会领薪受职者,十九成为当地教会或新开华语教会的栋梁砥柱。现在正是在给第三代复临信徒灌注三育教育的时候。

70.jpg

广东三育学校

7·松堡苦战

王震辉

(摘自残灯古稀32-40页)


     远束时局逐渐恶化,「中华总会」要我在1941旧金山全球大会之后立时返国,我与研究院的老师同学,难捨难离地说了再会,大家请我吃饭,祝我前途安全。有些师友亲到车站送行并给礼物,主科教授应许将我的博士文凭掛号邮寄。我坐上火车经过南部转入加州,下榻青年会旅馆,因有代表名义,静待全球大会开幕。

     开会期间,与彭锦熙医生,孟昭义牧师,康克典牧师时有来往,前任华西联会会长罗文牧师特别请我们到他家一住,并带我们游览名胜美地。在旧金山等船回港时,常与黄起场夫妇三个公子早晚同处。他们以后都学医成功,为主作工。同时也有时间为中西报编写社论,大谈世界大事。葛立德,柯尔义等新佈道士,已由上海赶往缅甸。我与葛立德的父母和大姊常有来往,他们把我看如家人,也将我回华消息藉无线电传播过去。

     因著安全,船期及海程均守秘密。在船上遇见不少专家医生,政治及经济界的人士,也有一群天主教派到远东的青年神甫。我常与两三位神甫讨论宗教问题,他们发生极大兴趣。船抵上海,孟牧师带我到外滩,告诉我过桥后可乘公共汽车赴寧国路去看朋友。当跟著大队过桥,发现每人要鞠躬并呈交卫生注射防疫证时,心上一急,就往皮夹搜检,幸有一张船医签字的英文证明,随人前进,免去鞠躬,日兵瞪眼一看,交还证件我手。

到了寧国路,当晚开一特会,报告美国同仁的情形,在陈民家中过夜。在总会办公处王兰英赶来看我,进门之后她泣不成声。史约翰开车带我到靶子路探望道友,李天锡下午赶到外滩码头畅叙多时,卢德全当晚骑著摩托车硬是叫我坐在身后再回靶子路,看见周素清及其他尚未见到的朋友。船要开驶之时,我看见木船渔民贫苦异常,就将庄希天等赠送的汽水,水果,衬衣等投入竿网,渔民接收笑逐顏开。

清水湾的中三社,是漂泊在外的母校,能与同仁同学欢聚数日,真是福气。柯德尔等要我留教,但我必须遵守应许前往华西,一面恢复西三,一面準备中三内迁。珍珠港事件,做梦也未想到,演讲、报告、商讨、指导、聚餐,拜访之后,夜间赶往启德机场,与秉端,俊凯握别。钻入飞机,下有火海,上有群星,虔心祈,将性命交在天父手中。

到了重庆,一下飞机场,便听说大溪沟「华西联合会」被炸,二青年学生死去,圣经公会的圣经及福音零本也被炸得体无完肤。在海关处,新打字机被扣,等候上税。「李子坝武汉疗养院重庆分院」院长刘启承医生开车来接我。在疗养院拜见新旧师友后,启承兄陪我到磁器口,坐上滑竿,同去松堡。

「西三社」课室成为工人住宅,病人病房,因为重庆常遭敌机袭击,医院眷属来此避难。黄子克医生,朱石如X光师,加上「西三社」的王恒阳,杨忠培,王文田,丁辅臣,华西联会司库租用学校地方,所以住在松堡山头,并不寂寞。敌机飞越头顶,军政部植物油厂的哨兵早到各处佈岗,防止奸敌。我跟著朱石如学习,用背靠一孤树,静坐地上。

「华西三育研究社,已被救起死回生,重新开学,买稻草,铺床位,吃广柑,补营养。半夜我还在社长室秉烛办公时,忽有一学生叩门求救,因他衣被不足,浑身发抖。我跑到重庆找一军官,获得一二被服以应急需。我因过劳,常发咳嗽,气管破裂,沫中带血,废寝忘食都是常事。杨忠培陪我到重庆粮食部申请麺粉,警报已发,我苦求主任签字盖章时,他的书记再来催促快去防空洞,我拿著签了字的文件说声谢谢,拔腿就跑。我们也无身份证,只有跟人乱跑一阵,上气不接下气,喘息不已。跑到江边,洞口水洩不通,当时听见炸弹下落之声,洞口外多人齐往洞口拥挤,我被多人挤起,脚不挨地。

珍珠港事件后,逃往菲岛及留守沪港的西佈道士尽入集中营地,在渝成立临时「中华总会」,一面收拾残局,一面準备「中三社」及困守缅甸佈道士的内迁。我们派出七,八辆卡车,特快的接救数次遭劫,饱嚐惊吓的全体师生。经过滇缅公路进来的人员多受病苦,皮焦骨露。「中三社」及「西三社」的联校,「时兆报馆」的恢复,中总与华西合伙。医药器材不足,师资缺乏,时局紧张,政治纠纷,经济恐慌,情绪不稳,真是火上加油,倾山倒海的去去来来。

亲自回老河口接我妻子及孩子,罗威及爱培尔二位首长给我送行,石东坡开车,他妻子与另外一位信义会的女传教士坐在前面,河南会长韦更生与我坐在上面,倘若我们看见前面有何危险便用脚打作为警号。车内装满家俱,行李,汽油及医药用品。顶上铺著被褥,并卧二三职工,开车后遇大风雨,夜住旅店,开始发热。次日整天头晕眼花,浑身热痛,幸有护士王志英女士细心照顾,二日后稍好,安抵成都享受安息,蒙盖乃德牧师,吕守道教士热诚招待。

经过川北,转折陕南之前,忽然车轮右陷,翻倒地下。我们马上跳下,赶快打开车门将浑身发颤的司机及二女客慢慢拖出。附近有一饭铺,就近休息鬆一口气,慢慢将车中杂物一一搬出,以便减轻车量。关於如何将车扶正,仍是一个问题。我去找到村长,请他找人帮忙。因是深山地带,人烟稀少,用了好久时间才聚拢农汉,用粗绳将卡车五花大绑,大家拖著长绳若绕攀树身。号令发出,眾人一齐用力,猛然将车扶正,正在狂欢额手称庆之时,我见一人损失二指,鲜血涌流。王志英女士马上止血敷药缠裹,我心不忍,只好提议我们捐款,以补损失。

韦、石二牧,肚饿力疲,吃力工作之时,我将煮好鸡蛋去壳送口,以便他们边吃边作,节省时间。我们一次过一架空木桥,为了安全起见便人人下车,同心祈涛,求主赐给石教士驾车技巧,能加速驶过,使重心前衝减少地心吸力,感谢神恩,过此难关。有时爬山,有时渡河,有时需要修理车子,有时遭遇意外阻隔,急著赶路,仍被停留军事关卡,不看我们公文证件而只要请示上司,电话来去多方解释,最后允许我们平安前进。

遥见故乡,感触万千,渡过汉水穿入大城,进了教会,先看见六年与父隔绝的三个孩子,后见六年前与夫分离的唯一贤妻。父母忠心守道,兄姊热诚服务,能有机会拜见一切师友,也是人生快事,老河口靠近战线,常遇轰炸,与同胞共逃警报,也成自然习惯。

谁料我们这次与父母的辞行,竟成永别直到主来,僱些挑夫,坐著几乘滑竿,穿山越岭抵达巴东。神开奇门,坐上兵船,二三日后便到重庆,一切準备妥当,等候欢迎由桥头到香港,经老隆过桂林,穿贵阳抵松堡的「中三社」师友。

「资渝炼钢厂,厂长特地为我们「中三社」涛造一个大鐘,供我们时时使用。厨房加大,女宿舍扩展,另加造一男生宿舍,造一礼堂代替帐篷,建筑「松堡乡村疗养院,增加劳作部门及场所,修路便利交通,种树美化全社,接受植物油厂房改为神学院基础,建筑新式儿童生活团,作为模范小学并教生实习场所,提倡三自精神应付未来危机,一切设计务求实际。

一东北学生被墙压死,谭信亮中暑倒地丧生,陈平生泅水被溺,刘育德、温拔群在第十兵工厂被弹片穿死,刘哲芳肺病去世都叫我们悲哀伤痛。幸在主内获享安慰,还有许多学生因营养不足,时常患病。李德明的肺病,萧庆元的体弱,吴顺理及李季彪的精神失常都是我们心上的重担。我也尽到心血,到处求情求恩,给予他们方便,减少他们痛苦。李德明在「广州疗养院」时,我也去看过他。在「广州天主教安老院我去看望谭信亮的母亲,也给她一点零用。我也曾将美国朋友寄我养病的三百多美金交给学校司库,按比数分给全体教职员补助生活费用。

邓福恩女士每次见我为学校困难愁眉不展,筋疲力尽,灰心悲观时,总是含泪鼓励安慰,多月之后她告诉我,她用全夜时间为我祷告,主听允她的祈求,次日看见我轻松愉快,黑云过去,邓小姐也曾拨款到学校,补助学生营养费用,每人每週可加吃一点水果。

第一学年在松堡服务时,特由香港聘请一位科学教员。他的父亲是教会名牧,他自己和他的弟兄姊妹也都作过我的学生,他坐飞机来松堡作教员,我也是尽力指导安慰。从头到脚,自早至晚,处处关心,对於婚姻问题我更为注意,曾经明说,如有需要不妨直接与我商讨,处在父兄地位,必尽心乐意求主玉成。晚饭后我们时常散步,谈天说地,在他出走前天晚上,他特别做饭,请我用餐。那天晚上开教员会议时,川东区会司库忽患急病,大家的注意焦点都集中在他身上。到了深夜,才发现这位科学教员已与一位初中女学生,四川美女私奔成眷。他将我个人房中最新的打字机,还有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一同带走,在他办公桌的抽屉中留有给我的信,向我道谢一切。

次日清早便坐船到重庆会同刘启承医师,到警察总署报告,以便四处访找,又在报纸登载广告,寻人召回。我的健康不好,日夜咳嗽,但仍坐木船逆流上北碚,夜住旅店,咳嗽不止。幸有一由泰国来的侨生陪我旅行,左右奉侍。他在南开大学读书,谢建勋在泰国时,曾作过他的教员,自谢君将他介绍给我以后,常来松堡守日听道。我们步行数里,找到一位曾在松堡印刷厂作过职员的家庭,他与他的母亲都是本会教友,也是这位出走科学教员的亲友。果如所料,这一对鸳鸯曾到他家去过。我们并非不知浪子回头的困难,但为对得住他的父亲,并我的良心,我必须尽力尽心寻找他们。以后获知他们已坐船东下,在江西南昌作教育工作,他的父亲数次责骂,并吩咐他亲自来信认罪悔改。

在松堡时常发生经济困难,教职员中有穿草鞋的,衣服多是上下不配,亦中亦西,饮食方面,营养不足,锅中无米,巧妇难为,教职员的小孩子赤著脚片,到处找松针草枝作为燃料,有一职员门外靠墙堆满松针,他复员华东时,不能运到家乡,实在可惜。有时小孩及母亲站在木匠旁,等捡木屑小块,常常发生争吵,令人啼笑皆非。

除了经济困难,聘请优良教员,叫人头痛,迫不得已,只好请二三他会老师,快快查经受浸,满足重要条件,美国应聘的中西教授迟疑不来,因为时局动荡,环境不许。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倒是办法。我们鼓励一切教员的「内阁总理」努力向学,获得毕业证书以后,从事助教工作。

「中华三育研究社」乃是自欺欺人的名称,不合政府教育法令,也不表达本会教育宗旨。有一班少壮派的份子,印刷提案,特在社董年会,建议改名为「三育神学院大会熟烈讨论,舌战很久,最后元老派获得胜利,改名大事暂作罢论。当辩论激昂之时,双方引经据典,拉锯回合,少壮派的曹俊凯大将贴掛基督及孔祥熙相片,黑白分明,左右隔离,大声呼求董事代表,用高明眼光作精细的表决及选择。汪和仁牧师婉言劝导,建议认罪涛告。高哲儒牧师以后承认他在大会中发表的言论难免伤人感情,并露出他缺少经验,不明国情。

二年之后,在1945年度的董事会议时,改名「三育神学院」一事,全体在最短时间一致通过。那天开会课室之内,火盆木炭產生煤气过多,多人感觉头昏心跳,但我是唯一被煤气毒「死」的人。我感觉不适时,只向旁边的吴孝真教师说「我不舒服」,便将头落下桌上不省人事。刘启承医师喊叫「打开窗户」。黄子克医生在外边用手帕浸水,将手帕放在我的额上,此时我得苏醒,见多人离席,二位代表左右.扶,步下高坡,走到疗养院中,内子値班要我躺在床上,休息一阵,因为我是聚餐会主席,必须在开筵时欢迎代表,报告宗旨,恭致谢词。(二年前暴死的三育神学院今日复活庆生)是欢迎词中一句插曲,掛在大门的「三育神学院」的漆牌,不知何人先将(院)的耳部擦去,这个「三育神学完」的预言,到19 47年迁回桥头,西人作校长时,完全应验,三育神学果然(完)了,花了千万金钱的中华研究社,寿命也不长,一年后也被停用。

学校改名,地址也改名。我们将大堡改为松堡,自有一番道理。一切乡民常称我们学校所在地为洋人山。加上几座古墓,凡不满意大堡生活的人,叫它「鬼堡」。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态度,我们建议换名为「松堡」。因为满山多有松林,四季绿青,嘉陵江对岸有中央大学分校,校址所在美名「柏溪」。松堡柏溪,门当户对,雅名含有诗意,大家无不赞成。

学校行政会议决通过后,案呈巴县政府,又要求川东邮务管理区的批准,院长贴出佈告以便师生启用新名。谁知佈告週知发生(中美大战)。报馆经理来到我的办公室,尚未请坐,就说:「大堡名字,沿用多年,全球总会年鑑仍用大堡,···我怒火冲天,立由坐椅起立,大下逐客命令,他可以在我办公室外边讨论此事,不应干涉我的行政。这位经理立时让步,谦恭引退,连声重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即刻心软,伸手握住他的手说道,请原谅我,因为心头急乱,不能抑制潜火,一场风波,就此过去。多年之后,该经理在美南黑人学院任教,我们特去造访,他的夫人与内子也在美国医院同作护士工作约有一年之久。

不要忘记,这位经理也是我的并肩战友。植物油厂租用校地,但他们常用权威欺侮平民,并故意侵略民营事业。他们对於多次抗议,常常置之不理。一天正午,这位经理还有其他二三教授站在山头,眼见五六工人挖我地土,以便埋藏油管。我发号令,同奔下山捉拿油厂工人,其他工人逃之夭夭,只一工人被我们这位报馆经理抓住衣领,带上山来,然后我们同去向厂方当局谈判,军民衝突和平解决。

李子坝,刘启承医生曾给我不少鼓励和帮助。以后黄日聪医生也照样解决学校医药问题,礼尚往来,我们松堡同仁也同样地帮助他们,同甘共苦,犹如手足。重庆六年与中外机关发生关系获得许多社会经验,其中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导师进修方案之订定与实施。柏仁生,孔保罗,林思翰均主张将本会最高学府迁回桥头,我之未被探取。病愁交加,只有忍痛,慰伤济贫的帮助学校搬家,包订民生轮船,先由何秉端教务长领导顺江东下。我个人留守善后,并赴南京数次,进行领取护照,準备来美。

71.jpg

1933年   桥头镇中三社师生


8·松堡今昔

李维三


1943年、十三岁的我与二哥维诚,穿上母亲在桐油灯下纺纱织布,千针万线缝成的土布学生装。泣别了双亲,离开了父亲李广仁开拓的湘西苗区山寨教会,跋山涉水到松堡求学,在这裡渡过了我最美好的五年黄金时代。一别弹指四十一年过去,直到1989年12月,我参加在成都和贵阳举行的两个全国性的电冰箱会议路经重庆,才有幸重游松堡,了却多年夙愿。

早晨六时在黑暗中自杨家坪乘电车到沙坪坝,再转乘到松堡的公共汽车。听见沿途上下的乘客拥挤时「龟儿,格老子」的吵架声,感到既熟悉又可笑。因这段路正在翻修,汽车时停时开,经过磁器口,井口,最后到达终点站先锋街时,已是八点多鐘了。吃油条豆浆时,炸油条的老人说,这街本是松堡山后的稻田,田旁竹林丛内原是唐应桃,唐应先家的唐家大院,现已改为住宅楼。

松堡曾改为地质学校,二十年后又被自上海内迁的地质仪器厂所取代。经过两次重大规划改建,面貌大变。原来的松堡划为厂职工福利区,厂大门开在原来去后山那片稻田的西南。厂门口正是公共汽车站,进了厂门,正前方是工厂车间,向右转是一座座办公楼。这些我都不感兴趣,心中急欲寻找那些熟悉的老建筑物。

我顺著通往山顶的大路向东走去,不料竟转到原男宿舍的东头,这一排八间的房子依然如故,门上的编号是「松堡x号」。现在充作家属宿舍,可惜房前那一排刻有我名字的梧桐树没有了。当年男宿舍的书记先是焦洪胜,后来是阁自立。我住六号房时,同室的有刘亮群,赵文质,钟贤谊,盛留成和我二哥。后来我住七号房,同室的是杜春泉,李德明,余长泰。

这一年,为了促进同学搞好宿舍卫生,学校办了一次男女同学互相检查卫生,果收奇效。东边山坡旁的男厕所,和并排的男宿舍还在。我住十号房时同室的有洗履坚,李少甫,李少白,吴顺理。看看山坡下一片茫茫白雾,想起当年杨湘泉,任学智等低年级同学整日趴在地上打弹球,荒废了自习。一次被王社长碰见,批评之后,社长说,现在你们都到山坡边站成一排,来一个比赛,看谁把弹球扔得远。这些同学自知理亏,却又想充好汉,要再争个高低,就一个个使尽了平生之力,把自己的弹球扔进了白茫茫的山谷之中。

我顺著登行政楼的坡路往上走,却被一堵石墙挡住了去路。这堵墙把行政楼的前大门从社长办公室窗下起圈了过去,一直延伸到原礼堂前的山坡。原来的行政楼还存在,课室都充作了住宅和托儿所。这行政楼当年是个 U 字形建筑,各办公室和课室均设在这裡。记得每次下课铃声响后,同学们纷纷从一个课室转入另一个课室,除了透透气之外,还可以看看走廊墙上琳瑯满目各具特色的组刊,壁报。那时传道组是「角声」,教育组是「学做」,事务组是「约瑟」

我曾主编过升学组的「艺风」。我的特色是每期都有一幅漫画,颇具吸引力。这就引起大家办漫画专刊的兴趣。那一次,「约瑟」,「学做」,和「艺风在何秉端牧师指导下,以樊徵祥,叶恩赐和我分别为代表,还特邀了林世光老师画了一批讽刺当时校中问题的漫画。出了一期联合漫画特刊,轰动了全山,连一些师母也闻讯赶来一睹为快。可惜短命,第二天就奉命摘了下来,据说何牧师还长期保留著那些漫画。

行政楼地下室的一排房子,原是杨忠培主任领导的生產事业部。东面头一间曾经是黄和平,洪淑端,杜玛利当营业员的供应处,现在裡面已无人居住。我从破窗子往裡看,黑咕隆咚的,只有一把破理髮椅子躺在裡面。记得有一次理髮员汪维钧给王社长理髮时边问道:「你认为剪子连续响和剪一下响一下,哪种容易使你打瞌睡?」这位心理学家回答:「当然是连续响。」

隔壁是宓师母主管的缝纷组,组员有王守谦,罗素芳,刘琦美,杨碧珍。再过去是何品彰,孟广伦做工的印刷组。最西头是製鞋组,当年我同李铁锋在这裡跟师傅刘茂修学修皮鞋,后来我又学会做皮鞋。能独立设计剪样子,做帮子,上底子,掌握整个工序,学会动脑筋製造工业產品。日后我能自学钻研技术,成为工程师,设计製造电冰箱等製冷机,未尝不是由於工读教育培育了我手脑并用的结果。

从行政楼向北下坡是饭厅,这个 T字形建筑现在充作住宅。当年裡面摆著十二张长饭桌。开饭时,张鸿斌喊著:「第一席,第六席···」同学们端著碗依次排队到窗口领饭,裡面划定饭单的同学按单喊著:「xx号两馍一菜一粥。」当时正値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物资困难,食品短缺,同学们虽然吃素菜,麸麺,糙米,但是并无怨言。

饭厅是多用途的,晚间自习也在这裡,未装电灯前,用煤油灯,乙炔灯,开大会时才点煤气灯。最热闹的是每逢春节,大家把饭桌一併就成为舞台,掛上几张床单就是幕布。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著精彩的话剧,歌舞剧。有表演天才的同学在此大显身手,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利珠,杜玛利等演的「慈母心」;陈平生,叶秀山等演的「圣京劫」;事务组卜安生,焦洪恩,李维诚,孙智培演的「约瑟」;教育组庚永麟,陈文亮,韩兴才,周荣耀演的「自作自受的律师」。

我为初级升学组编导「愁国投降」一剧由王广源演希特勒,其中有一段我每次想起仍捧腹不止的是希特勒自杀一场,原来我安排当希特勒掏出手鎗对準太阳穴扣动扳机时,负责效果的陈梅孙应在幕后用竹片拍地作「啪」声充作鎗声配合;但是正当王广源扣紧扳机之际,陈梅孙却不知干啥去了,没有拍竹片,鎗打哑了,我不禁捏了一把冷汗,说时迟,那时快,当时只见王广源急中生智,大骂一声,扔掉手鎗,从腰间抽出匕首朝心窝一刀,慢慢地转过身去,摇摇晃晃挣扎了一阵才倒地鸣呼了,这一精彩表演当场博得了持久的掌声。

最后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李博文扮演的蒙哥马利手持两枝钢笔作V字形,在“Glory, Glory, Hellelujah”的歌声中徐徐落幕,把剧情推到高潮。水平较高的话剧当推林世光老师编导的「炼,由卜安生主演,破天荒地男女同台演出,何其真演天真活泼的小孙女,她与滑稽该谐的叔叔孟宪铺和老态龙鐘的爷爷王鹏洲合作得令人叫绝。

饭厅西边孟昭义牧师的原住房还在。当年每天晚饭后,同学们爱聚在孟宅门前,听孟师母谈古论今。最令人感兴趣的题目是下杨沦陷,海盗抢劫。坡下陈金和先生的旧宅,只留得断垣残壁。

沿环山大道向西走去,只见两旁盖了许多住宅楼,昔日报馆印刷厂,小学及龚玉华老师,王文田老先生,何秉端牧师等的住宅,都改建了住宅楼。而女宿舍却安然无恙,只是前边光秃秃地没有一棵树了,宿舍旁宓师母住的木框架竹泥墙的瓦房已无踪跡。再旁边该是老画家黄耀初先生的住房,记得我曾怀著极大的兴趣倚门观赏画家在画一幅桃花零落满庭院的油画,而今这裡只是一片空场,路对面是倖存的王社长住的楼房,曾作为地质学校校长住宅,现在是厂长住房。

当年门前那棵果实累累的广柑树却换成了青钢树,过去沿环山大道往前是齐耐贫医师创办的「松堡疗养院,如今却代之以幢幢住宅楼,挡住了原来从这裡下山的路。现在的环山路是改经当年葛立德牧师的住宅前面,穿过原排球场和篮球场到达男宿舍前,我在葛牧师楼前徘徊。

原来的游泳池已经填平,楼前那座日晷荡然无存。此楼已改作俱乐部的小礼堂,楼旁原来长著金橘树的花圃变成了草坪。摆著石桌石凳供人下棋打牌,楼后的洋房和库房还在。当年由於宿舍不足,曾腾出这所洋房供曹灵光,戴可豪,刘云浦,我二哥和我居住。我彷佛又看见小 Larry Geraty 操著地道的四川话同他的中国小伙伴在楼后的草坪上追逐玩耍。

原先从这裡登上山顶的石阶没有了,却筑起了石墙。山顶上鬱鬱葱葱的松树所剩无几,原来双松架著的那口资渝炼钢厂赠送的钢鐘是全山的总司令。张怀恩提著闹鐘,哼著歌曲,举锦敲鐘和滕锡衡敲鐘后勤奋弹琴的情景犹在目前,而今此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水塔。

最令人惋惜的是作为松堡中心的礼堂不见了。据说是因为被白蚁蛀空将坍塌而不得不拆除,代之以蓄水池和抽水机。我在山顶宁立良久,礼拜堂内一幕幕往事浮现眼前:礼拜堂落成举行献堂礼时,李觉安医师一曲“Open the gate of the temple”绕梁三日。每天午会,同学们在这裡按编号座位入座。当教师们登台时,全体同学起立同唱:「耶稣我每想你恩德,心内真觉甘甜。但愿后来见你荣顏,安然居你面前。」

黄如愚老师曾在这裡指挥圣歌班演唱「火柱」和「拿撒勒人」,其中的歌曲立即在同学中流行。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是有音乐天才的同学大显才华的机会——唱,弹,奏,伴出场最多者是沉斌仁;出色的女高音当推彭广芳;而压轴的往往是庚永麟或彭大卫的独唱。郑昭荣先生曾在这裡讲述车夫捨身救人的故事,沉斌义伴唱著:「我为你捨我命···」幽暗的台上只剩下壁上一线亮光,照耀著基督慈爱的宝架,激励著我们献身归主。

在这裡曾经奏起婚礼进行曲为老师潘奋,温瑷慈,同学李明道,黄和平及李继峰,胡应西举行婚礼。也在「未知何故遇见苦难,似乎失望愁心丧胆,上帝计划我不能见,但将来主必解释」的哀歌声中为陈平生,刘哲芳举行追悼会。而这裡每年的高潮,却是毕业班的授证典礼。在绘松树为佈景的台上,众师长入座后,毕业生在进行曲中徐徐步入礼堂就座,王社长笑容可掬地给毕业生颁发证书,然后是语重心长的训词。那一次彭庭芳扣人心弦楼楚感人的答词,曾使全体毕业生和同学共洒一把谢师别友泪。

眼前这歷经沧桑的松堡,再也不能与往昔那丛松簇拥,云雾缭绕,诗一般的松堡同日而语。那时,每当初夏,金黄色的松穗掛满枝头,轻风徐拂,花粉如烟,漫山飘香。静夜裡,月映松林,山下如银海茫茫,远处飘来樊徵祥奏的二胡声,如泣如诉,使人欲羽化而登仙。青山上传来陈德顺弹著 ukulele 伴奏的阵阵歌声,令人心矿神怡。正如王社长引用后得的话「我们在这裡真好。」

而今前景不重现,故友难相逢,只能凭弔松坡上的亡友们。在这裡是温拔群、刘育德、梁树仁、谭信亮、陈平生、刘哲芳和何牧师的三女其美等校友的安息之地。陈平生罹难,我印象较深;那天下午刘体明自江边跑上山,气喘嘘嘘地为平生被溺呼救。我和林仰德闻讯跑下,大家急忙手拉手排成一排下水搜寻。捞起后葛立德牧师挥汗施行人工呼吸,陈寻生抹泪口对口吸气抢救。追悼会后众友抬柩作环山告别游行,何牧师带头撒土安葬,犹在眼前。

刘哲芳是刘亮群的妹妹,在湖南曾与我在小学同学,战乱逃难辗转来松堡,未及一年即结核病发,病危时我和王桂泉还专程去李子坝医院看望,但这时她已不能出言,可惜这些同学都过早地歇了担子。我从饭厅后向墓地望去,只见杂树丛生,蔓草覆盖,寒雾弥漫,莽莽苍苍,难宽荒莹,我默默祝祷亡友们安睡主怀,候主复临。

我不禁兴起一阵凄凉的失落感,只因原来深深映在我脑际的那幅清幽的松堡画卷,如今却被时光无情地涂改得面目全非了。

抚今追昔,回忆当年王震辉社长为重振中三社,受命於危难之中,面对经费困难,物资短缺,校舍不足,癔疾流行种种问题,坚定不移,全信托主。常以『我再说我那句老话,「经济不成问题」」的名言,鼓舞师生。形成一种虔信笃行,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且工且读,常常喜乐,和睦友爱的松堡三育精神,共同度过了难关。培育了一代社会教会栋材,是三育教育的成果,愿这种松堡三育精神发扬光大。

(1991年曾在「三育春秋」上发表,1992年5月重写)

72.jpg

偃城、河南三育研究社会全体师生

9·中华三育研究社

(桥头镇一香港——桥头镇)

沉斌仁


曾经七上桥头,五出中三社的元老曹俊凯「三育春秋」中(回光期的中三社)一文中说:「在经费方面,全总曾一次拨款 70 万美金作为复原重建的费用。两三年内,西山头那片好地方···教职员住宅,男女学员宿舍,科学馆,储水塔···竟一连建妥了二十餘座···」桥头镇西山大兴土木,动工重建本会最高学府,由柯百理负责。西山建筑未曾竣工以前,暂假桥头镇东山原嚣桑学校开学。除松堡师生来到桥头以外,上海宁国路的华东三育研究社高中部师生也迁来桥头,东三社降级为江浙三育研究社。全国各地学生也纷纷前来报到。(回光期的中三社)文中又说:「1947年10月6日中三社在桥头东山开学。头一天註册社员290人,最后到达409人···头一年真是百废待兴,百事头难,只好因陋就简,一切从权凑合了···正式上课,因在镇江定製的桌椅黑板尚未运到,大家莫不叫苦···感谢神的恩眷导引,多承人的通力合作。1947-48学年平安顺遂地度过了。不仅各项课业照章进行,而且还组织训练了救护队。在暑期中,我们还替中总举办了暑期教育研究会,有全国各地本会中小学教职员前来参加。」当年教职员为:代社长林思翰;代教务长曹俊凯;代事务主任柯百理;副事务主任张借安;司库吴子洲;男齐舍主任沉绪成;女齐舍主任宓德芬;註册主任孟宪铭;护士黄如愚师母;圣经科林思翰、康克典;国文科苏醒、顾实、廖菊生;英文科沙勤师母,沉绪成师母;自然科学魏良德;传道组林思翰、段雍虔;训导组曹俊凯;事务组张伯安,吴子洲;医预组魏良德;社会科学苏醒、林世光;中学教员张垂裕、周新球、贺俊贤、魏禄端;小学教员龚玉华;打字教员白美丽;工艺教员刘约翰(因故未来)。19 48年毕业式在桥头东山举行,传道组毕业生孙桂生为毕业班班长。毕业人数记录缺。

1 948年秋中三社大学部在西山开学,中学部暂先留在东山上课,以后继续迁去。这一年学生註册者达 465人。教员阵容变动如下:社长葛立德及事务主任蓝富德均已到任;沉绪成为中级部主任;康克典为男齐何主任;校医齐耐贫;化验李素春;护士顏宝良,柯百理师母;吴子洲师母;黄如愚师母。开学仅两个月,由於内战紧迫,中三社董事会决定大学部连同十二年级师生南迁香港,再度与南三社合併上课。孟宪铭在「三育春秋」中(往事的回忆——桥头)一文中说:「1947年接受桥头复校邀请,返母校任数学教员兼註册室工作···当地子弟或以考人我校为荣。我担任的一班代数学生竟达75人。此为抗战胜利复校后鼎盛时期。虽然临时校舍在桥头镇东山上,遥望西山,新校舍正在兴建,红墙垛垛,水塔矗立云霄。向往著未来的一座座大楼,有说不清的兴奋,数不尽的幻想···但自迁回西山新校,曾几何时传来隔江炮声,··校方决定乔迁香港。租船两隻,分别从上海和镇江南下。从上海走的,由葛立德社长带除,随行者有教职员及眷属,包括魏良德夫妇,黄如愚师母,宓德芬师母,苏醒夫妇,姜从光夫妇,何秉端夫妇等,另有女学生及部份男学生。我们一行包括其餘男学生,携带了大批办公室用具,化验室仪器等···从镇江南下,由我押船。回想起当时战争气氛严重,季节已届隆冬,幸亏还未踏雪逃难,然而阴鬱的天气件著我们阴黯的心情,宁立江边,遥望江心货轮,在细雨濛濛中摇晃不定,灰色的轮廓显得船身极为陈旧,这艘老爷船竟能带我们漂洋过海,随著江海浪头的起伏,多少颗心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船离镇江,正是1948年12月29日···出吴淞口,海天一色,一望无际,点点白鸭,翱翔船畔,乘长风破万里浪,海阔天空,耳目皆新。此乃有生以来漂洋过海的首次经验。船行

二日,水手遥指岛影,告知已近台湾。再一日船泊广州,换佛山轮转达香港。」又有当年的学生钟新潮在「三育春秋」中(怀念魏良德老师)一文中说:「在阴霾四布的天气下,我们带著前景捉摸不定的心情离开上海。轮船南行,天气变得暖和,大家的心情也似乎开朗了起来。轮船先到广州港检疫,停泊在珠江西豪口,已是第三天的黄昏···船继续夜航,次日清早抵达香港。经过一个上午的折腾,中午我们乘大卡进入九龙清水湾,受到南三社师生的欢迎。从而揭开了中三社二度南迁香港复课的序幕。」1949年在香港毕业生共 38人:中级升学组20人;中级训导组1人;中级事务组10人;教育专修科5人;事务专修科3人;医预科1人。同年在桥头毕业生共12人,均为初级升学组。

1949年秋中三社继续在香港与南三社合併上课,教职员阵容颇为整齐;社长兼事务主任葛立德;教务长何秉端;註册主任廖菊生;司库蓝富德;中学校长兼事务主任梁庆燊;男齐舍主任杨忠培;女齐舍主任宓德芬;图书馆廖菊生,罗庆苏;大学部生物数理魏良德,孟宪铭;化学陈国兴;中文苏醒,廖菊生;英文吴元庆;音乐吴元庆师母;事务组蓝富德;训导组何秉端、曹俊凯,葛立德师母;传道组李嗣贵,孟昭义,姜从光;农科柯海乐;工科斐雪;护理苏醒师母,李嗣贵师母。中学部圣经姜从光,孟昭史地古道新,周荣耀;钢琴吴元庆师母;小学主任陆庆达;教员彭广芬,蓝富德师母;诊所护士李嗣贵师母;工厂主任斐雪;农场主任柯海乐;印刷所主任古道新。至於中三社留桥头部份则改称华东三育研究社,教员阵容为:社长沉绪成;副社长狄子箴;事务主任汪先桐;司库吴子洲;註册贺俊贤;教员有张垂裕、赵同美、贾名先、曾纯、曾纯师母、冯照英、罗德、段雍虔、叶恩赐、吴定奇。1950年在香港毕业生共30人;中级升学组7人;中级事务组3人;中级训导组2人;中级传道组1人;医预组4人;事务专修科3人;教育专修科10人。同年在桥头毕业生共24人:初级升学组13人;中级升学组7人;中级事务组4人。

当年的代教务长曹俊凯又在(回光期的中三社)一文中说:「1950年春,中西社董在港集议,议决中三社早日归回桥头老家···社董返沪再度召开会议,仍决定於下学年度将中三社迁返国内,并易名为「三育神学院」,委由何牧秉端出任院长。」这末了一期的董事会已无西教士,全由本国人士担任。教员阵容为:院长苏醒;代教务长吴定奇,事务主任汪先桐;司库吴子洲;中级部主任贺俊贤;男齐何主任陈友石;女齐舍主任赵同美;院医齐耐贫;圣经教员姜从光、段雍虔、张垂裕;国文教员顾实,陈崇,吴定奇师母;英文教员林宝衡、罗德、汪先桐师母;数理教员钟新仿,贺俊贤,黄文培;医预经教员陈良襄;范存忠;生物教员马凌云,蔡翘;家政教员贺冰凝,训导组教员陈友石;事乃组教员汪先桐,吴子洲;农科教员华武禄、蒋光宇;小学教员叶恩赐,张垂裕师母。当年的代教务长吴定奇在「三育春秋」中(晚期的中三社)一文中说:「这不知是一个什麼样的决策,不到两年,北呼南应要把迁到下杨的大学部再迁回桥头,四、五月份密锣紧鼓,暑期居然实现。这裡有下杨的思归,也有桥头的盼归,大家都有一个好盼望,真个是萋萋芳草忆王孙呀!暑期苏醒之院长率领数十名学生和几家教师,浩浩荡荡北上···」再看苏醒师母贺冰凝在「忆松堡」中(重温旧日之梦)一文中说:「1950年中三社大学部又迁回桥头镇,原定何秉端牧师为社长,不知何故,总会又议决何牧师升任总会教育部部长,指定苏醒之牧师担任中三社社长,并把校名改为「神学院」。深蒙主恩,第一年办得很顺利,但1951年经济关系断绝,苏醒之院长为学校经费问题四处奔波,经常去上海北京,均无著落。当时教职员仅领取生活费,男教员每月20元,女教员每月10元。到了最后只得申请政府接收,教职员和学生无不泪流满面。政府接收以后,改办江苏农业中等专科学。」1951年夏在桥头的最后第 30 届毕业学生共 57人:初中13人;高中15;中级商科12;中级传道组8人;中学教育科3人;高级传道科1人;高级商科4人;医预科1人。(晚期的中三社)一文中最后说:「学生於十月份,几乎全部由政府分配到其他院校升学。教师中有门路的都各自谋职业去了,那只是几个医生护士吧!其餘的大多数教师无路可走,等候政府处理。1951年11月政府接管建立农校,至此中三社结束。西山头,一片好地方,春来鸟语花香,从兹只能紫回眷恋在心中。」

73.jpg

桥头中三社教职员

后左七:李博  八:柯德尔   九:孔保罗     前左四:苏醒


10·华西三育研究社

沉斌仁


1932年、华西联会为训练各部圣工人员起见,於四川阅中设立「华西圣道学校」,胡安德为校长,吕衷圣为校长助理兼男舍监,李义生师母为女舍监,教员有李义生,刘立志。不料开学未及半载,川北政情发生变化,当即买掉南下,临时在重庆租舍继续上学。同时另拨专款於重庆磁器口附近之大堡购地兴建校舍。

1933年春末,学校迁入大堡,9月1日开学,正名为「华西三育研究社」。社长胡安德,註册主任张宗道,男舍监吕衷圣,女舍监郑容新,教员许福荣,张宗道师母,张安德师母,陶东离。当年九年级的学生贺俊贤在「忆松堡三育母校」中说:「全校导师不足十人,都是青壮年纪。男女社员同学不过三十人,其中九年级只有五人。我还记得有一位叫王立正···还有一位叫马清平···当年七八年级的同学,如今我还记得姓名的有:四川来的马长春,李遂,艾义诚;贵东来的杜继琨,段绪贵;贵西来的杨铭鼎,白映雪;和云南来的能大德,韩兴德,韩兴才。段绪贵后来和桥头中三社毕业的莫云结婚,两人同在「贵东三育研究社」工作。杨铭鼎和白閔雪毕业后即结婚,同回贵西区会工作。能大德,韩兴德,韩兴才则一直在云南工作···当时社中教学设备很简陋,理,化,生物都没有什麼仪器标本和教具,学校也没有图书馆,也没有篮球场。男同学就在教室平房中空的凹字型空地上打篮球。在斜对面两根走廊砖柱上画两个圆圈,当年作篮筐,球击中心圈就算投进了篮筐。此亦课间十分鐘休息之一乐也。安息日下午少年佈道团在乡村佈道后,到嘉凌江边沙石滩上散步嬉戏,亦一乐也。学生膳食,每天轮流由一位男同学伴同厨工去磁器口市场买菜,来回走的都是田埂小道,如天气晴朗则又一乐也。社中无电灯,也无自来水。宿舍用煤油小灯,礼堂或膳厅自修则用煤油大气灯。用水需从嘉凌江挑到山上来。」

1934年又得李天锡夫妇前来相助。李天锡担任註册主任兼教理化,李师母欧阳淑光担任女舍监兼教英文。

1935年原桥头镇教员吕守道奉调前来接替胡安德担任长,盖乃德为司库。

后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陆续有不少人调入。吕守道的儿子吕本义在「忆松堡华西三育研究社 中说:「父亲兼教理化;盖乃德任司库;盖师母爱德教英语;李师母欧阳淑光教音乐和圣经,龚丹秋任男监学并教史地图画;黄纯任女监学;陶东离,柳仲雄教国文;莫云教教学法并任小学校长,还有蒋奇恩,戈敏等。当时华西联会会长是韦更生;司库是狄克森。全校学生八十餘人···云,贵,川,康等地的学生都到松堡来上学。「当时松堡尚称大堡」。学校陆续盖了一些房屋,如教师宿舍,印刷厂、小学部、电机房、农场等··.后来王文田任印刷厂厂长,杨世荣任木工房工匠·当时交通比较困难·学校购买物品或进城办事要乘揽载「木船」或搭乘过往木船,到磁器口上岸换乘公共汽车前往重庆市内。后来杨世荣木匠为学校造了一隻精緻的木船,上面甚至还带有玻璃门窗。这样就方便多了。木船定期往返於重庆市和松堡···。

1937年以前大堡没有电灯。后来学校购置了发电机,安装了电灯,又设立了农场,工厂,印刷厂,在学生中培养了大批电机,机械,农业,印刷等各方面的人才。

1939年吕守道奉调到成都担任川西区会代理会长。「华西三育研究社」由原司库柯百理担任社长兼司库。王衡阳任男舍监;李师母欧阳淑光任女舍监;王文田任印刷厂厂长;教员还有杨忠培,黄子让,柯百理师母和柳仲雄等。当时董事会主席是联会会长罗文。

1940年王衡阳改任註册主任;郑昭荣为男舍监;李师母和王文田仍旧;教员有杨忠培,柯百理师母,丁辅臣,刘子实,何文杰等。

1941年王震辉担任社长。教员柯百理师母离校,增聘方文华,姜肇文。学生程位忠在「忆松堡」中说:「记得是1941年的初夏,「西三社原社长柯百理牧师调职后,学校经费无著,全校师生员工人心惶惶,面临解散的困境。値此动荡之际,当时在美国的王震辉博士临危受命,就然返回祖国。飞抵重庆之后未先回家,径直来到松堡任西三社社长,担负起挽救学校瀬於关闭的边缘,保住几百名学生得以继续接受三育教育的重责。他独自住在学校,与学生朝夕相处,同食同劳动,团结师生员工同甘共苦。在他苦心经营和操劳下,「西三社」很快就成为一所教师精心授业,同学潜心学习切实贯彻三育办学方针的大家庭,为后来由香港迁来松堡的「中三社」联合办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42年至1947年,「西三社]与「中三社」在重庆松堡联合办校。

1947年「中三社」东迁桥头复校,「华西三育研究社」乃又恢复单独设置。这时职员为:社长葛肇谅,註册主任郑昭荣,事务主任李鸿宾,司库陈登庸。教员有:程位忠,陈文亮,陈鸿恩,方文华师母,黄美德,李鸿宾师母,刘乐仁,刘子实,罗云樵,孙志德,王桂昌,王衡阳师母,王文田,魏素安,魏素安师母,杨茂勋等。

1949年郑昭荣为社长,王鹏洲为註册主任,蒋奇恩为事务主任,葛恩光为司库。

1950年春华西联会调郑昭荣到李子坝担任「武汉疗养院重庆分院」院长,调贺爱敦为社长。

最后一任的註册主任王鹏洲在「忆松堡 中说:「1949年一声惊雷,新中国诞生···教会解体,学校经济来源断绝,师生不知所措···1950年下半年,留校师生五十人左右全面停课,转入开批判会与政治学习。最后由西南文教部接管并对教师和学生作了工作和转学的安排。」学生王川东在「忆松堡」中说:「学校后来又断断续续地上了点课,但圣经课改成了政治课。礼拜也举行,但参加的人逐渐减少···不少同学和教职员工纷纷离校回家,自谋出路,各奔东西···我仍坚持到底,草草地读完课,考了试,拿了一张初中毕业文凭。」


11·西川三育研究社

沉斌仁


1947年西川区会在成都白家塘行三号办起了「西川三育研究社。学生近二百人,大部走读,开设一至九年级。首任社长为王鹏洲。翌年调方文华担任社长。註册主任王桂泉。教员黄子让,胡惠杰,徐步云,马仲德,宋涛,方文华师母等。

1951年以后解散。

12·贵西三育研究社

沉斌仁


1926年华西联会批准成立贵西区会。会长贺爱敦非常重视教育工作。

1929年区会已设教育干事之职,由高尚禄担任。

1934年方才掛出「贵西三育研究社 的牌子,实际上还是一到六年级,但远处来的夷族苗族男女学生可以住宿

1938年杨忠培担任社长,增收七、八年级学生。除毕节这一学校外,另外在石门坎和古楼各有一到四年级小学一所。

1939年起「贵西三社 由陈文光和李济安负责。

1945年贵东贵西两区会合併为成贵州区会,但「贵西三社」仍旧存在。

1947年张惠安出任社长李铁锤,张惠安调「云南三育研究社」任计册主任。


13·云南三育研究社

沉斌仁

1945年起,云南区会筹办「云南三育研究社」,社址在云南昆明西滇缅公路二十六公里处。

1946年秋季开学,社长能大德,註册主任何品璋,教员有冯得胜,冯崇真,金明高,刘佩芳,韩兴德。

1947年改由吕守道担任社长,能大德任註册主任,何品璋任事务主任。

1948年以后,除吕守道一直担任社长外,其他教职员时有变动。

1951年以后,教会年鑑上未再见有报告。

14·安宁云南三育研究社和苗文印刷

韩兴智


1952年9月,云南区会在安宁长坡新庄创建了「云南三育研究社」。按照教会学校体制,探取半工半读的形式·社长能大德、教务主任韩兴德、事务主任胡本真。课程使用当时新学制的各科教材以及教会的「圣经」、「圣道纲要」、「教会史」等。工读方面,由事务主任负责,设有农场、缝纽、奶场和印刷四个生產部门。学生通过半工半读,解决学习和生活费用。当时教职员工约有十餘人,学生四十餘人。分别来自滇中的武定、禄劝、富民、寻甸、罗茨、安宁、禄丰等县和墨江、元江、顺宁以及贵州毕节等地。学生包括汉、苗、彝、卡佤、景颇等民族。

1942年7月间,根据云南区会的安排,由新任会长包谦和贺爱敦到滇中一带招生,并亲自开车到武定、罗次接收学生。我和大哥韩兴德一家,张崇杰、陆彬冒等十餘人,便是从罗次乘坐教会汽车到长坡新庄的。这时候,墨江等地送来的学生,已先於我们到达。做了一个多月的準备工作后,九月初就正式开学了。

来自各地的学生,生活艰苦,不得不边读书边生產。如缝纽组开始只有三架缝衣机,六个人工作,包揽昆明来料加工衣物。奶场六人饲养八十多隻奶羊,挤奶向安宁和昆明出售。印刷方面使用二号、三号图盘机各一台、石印机一台、铅字有二、四、五号中文正楷铅字各一副,苗文四号铅字两副,印刷有关教会书籍和表格账单,向社会提供部份服务。由於一部时间用於生產,因此大部份学生只能读完主科。只有少数自费的学生读完全部课程。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曾得到社会上的积极支持,如昆明宝善街胜家服装店经理蔡珥璋,向学校捐赠了缝衣机十五架,并负责培养学校缝初组技师的剪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困难。

1945年秋,学校房租期限已满,临时迁到昆明北门街区会内,1946年,云南区会在安宁象石村买到已经停办的「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部份厂房,学校又从昆明迁到安宁继续办校。

1948年9月,社长由成都调来的吕守道担任。

1949年9月又由满南调来邵贡三作教务主任,同时从滇中调来韩兴才担任训育主任。我於1945年9月,经云南区会保送到重庆华西三育研究社工读,学习印刷技术。回来后,学校扩大印刷室,又调任印刷室主任,负责印刷的具体工作。这时候还增添了教师胡月娥(女),黄恩德(女)两位和英文教师陈守道。缝纽组则聘请了浙江籍剪裁师傅蒋国镛,缝衣机也增加到二十六部。新任会长郝维廉牧师。

1948年又从上海买来一副四号苗文铅字。农场并準备扩大栽种果木和开山探石,这时候,云南区会已改为「西南区会」范围扩到贵州毕节,学校也比初建时获得了发展。

1950年初,由於学校所在地改建为化工厂,因此又迁到太平始甸村。同年六月,省文教厅派出代管组孙惠然到校负责管理,并拨给学生部份生活费。

1952年7月,学校迁回昆明北门街八十六号,云南区会内,十月间省文教厅,正式宣佈接收了「云南三育研究社师生员工都得到人民政府的妥善安排,教师们,分配到中小学去继续任教,学生们则保送到师范学校,医学院,云南民族学院等继续深造。这些同志,后来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苗文印刷


「云南三育研究社」在安宁时期,从事过苗文印刷,这不只在安宁县是个开创性的事业,就是在省范围内也属於创举,値得特别一谈。

印刷是学校中「工读」的四个项目之一,它主要承担「安息日会 有关汉、苗文书籍的印刷,但以苗文为主。

苗文书籍,我国并无专业印刷机构。1919年上海虽印过苗文「新约全书」,但事后即行停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云南传教,到四十年代初,已先后创立了十八所教会和学校,承担著为苗族聚居的滇中及贵州、毕节,等地培养师资的任务。为巩固和发展苗族地区的教会和学校,解决苗族群众学习本族文字的迫切要求,「云南三育研究社」开展了苗文印刷业务。

1942年9月至1944年6月,苗文印刷工作在新庄进行。由岑明高教师(汉)任印刷室主任,负责内外经济事务的往来,张宗杰(苗族)负责印刷技术和校对,并处理日常工作。安息日会翻译和编辑工作由我父亲韩杰承担。我和马世明、王富昌、袁德仙等苗族同学和墨江教会来的彭天锡、彭天恩、徐怀昌等景颇族、卡佤族同学共计十二人,组成上下午两班制,轮流工作和读书。苗族同学熟悉苗文,负责排版和印刷,其他人则处理印刷室的日常工作,分工合作,使得同学们既能读书,又能按计划完成苗文印刷任务。这期间,印刷的苗文有三十二开本「圣道纲要、「使徒行传」各一千,「颂讚诗歌」三十二开本二千五百册。这些苗文书籍分散到宫民、寻甸、禄劝、武定、罗次、禄丰、安宁等县苗族教会地区。

1949年9月到1952年10月间,因各地教会苗族教友日盆增多,苗文「颂讚诗歌」及「圣经要道」等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因此,又印刷了第三版「颂讚诗歌」三十二开本四千册,「圣经要道」第二版三十二开本一千册,「苗族古诗」三十二开本一千册「寻甸县柿花箐王宏道收集整理,付印的唯一苗族古诗」。此时我是印刷室负责人,经管排版、印刷、校对。在印刷室工读的有苗族同学张朝富、张志光、张兴德、张德福和墨江教会来的卡度族学生白世宽、陶发生、徐怀思以及贵州、毕节来的胡金华、龙运莲(汉族)等共计十二个同学。

苗文印刷的机器设备有二号,三号铅印图盘机各一部,石印机一部。铅字有中文正楷五号、四号、二号各一副,苗文铅字四号两副,其中一副是1941年,汪和仁牧师(美国人)从上海买来,另一副是1948年郝维廉牧师从上海增购的。

印刷使用的苗文,是1904年基督教传入贵州威宁,石门坎,苗族地区两年,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和昭通一位汉族教师李司提文,以及苗族老前辈杨雅各等共同研究,以波拉字母文字为基础制定出来的。这套苗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分为辅音,元音字母两种,也称为大字母和小字母。辅音字母有52个,元音字母有39个,总共为91个。为了排版印刷的方便,根据这种文字的结构特点,辅音字母在左,元音字母在右,并以元音字母写在辅音字母的顶头,标註高平调,左上角是高降调,左中是中平调和中升调,左下角是低升调和低平调,形成四个位置,标註六个发音高低不同的声调。在检字排版上,辅音字母及常用元音字母的铅字共为两盘,分别摆在左右两边,备用元音字母及其他符号铅字摆在中间,因而两个人可以同时进行检字排版,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於有了铅字,苗文在印刷质量上大大提高·每当印刷成品一出版,就很快地被苗族群众购买一空。这表现出苗族群众非常热爱自己的文字书籍。

安宁的苗文铅印,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次由苗族自己掌握印刷技术,用自己的文字,印刷出版自己文化书籍的起点。它改变了原来木刻版、油印、石印的落后面貌,为后来省内苗文排版印刷积累了一定经验,也为普及和推广苗族文化作出了一定的成果。

1952年10月,「云南三育研究社」由省文教厅正式宣佈接收。我和该校印刷室的全部财產统一调拨给云南民族学院。

创建了前后十年之久的「云南三育研究社」到此也就宣告结束了。

15·西北三育教育

贾泰元


回顾和总结以后半个世纪(1951前)中华总会所属各级三育小学,三育研究社和护士学校的历史,及其对中华圣工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尤其对解放后(1950后)40多年来圣道真理的坚持和发扬所起的重大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对西北联合会三育教育的历史作一简要的介绍。

1930年前后,陕西和甘青区会所属各地教会,如临潼谭家堡、三原福音村、蒲城八福村、甘肃兰州和榆中塔兴营等处,已建起三育小学供本会信徒子女就读。1931年,李广仁率八福村三育小学毕业生谭德道、谭德恩、樊重生等十餘人到西安西关半工半读,建校舍十间,教授初中课程,这可算是初中戴帽班,是西北三育中学的前奏。一方面教会需要受过基督化教育的男女青年肩负传福音的使命,另一方面,各地三育小学毕业的学生极需继续深造,形势所逼,筹建三育中学已属当务之急,刻不容缓。适在此时,陕西续神张德枢先生愿意捐献位於长安县北草滩镇的盐碱地三十亩,供办学使用。陕西区会乃决定在此创办「陕西三育初中学校」。

1932年夏,第一批学生到「校时,这裡除一片荒滩(渭河滩)外,连一棵树,一间房屋也没有。他们就住在临时搭起的工棚裡,冒著酷暑炎夏,一身汗,一身泥,亲自动手兴建校舍。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盖起了二十多间土木砖瓦结构平房,充作教室,师生宿舍,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生活。此时,李广仁奉调去汉口工作校长。由陕西区会会长兼任,具体校务由区会文字佈道部罗惠安干事负责。第二年,何品端先生应聘自桥头镇中华三育研究社来担任校长,教师有王子勤、陈文学、袁望爱、罗刘慕光、杨华婷、学生三、四十人,大多来自陕西农村,均系贫家子弟,能吃苦耐劳。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晚上自习。半工内容:男生下地劳作,种植棉花和小麦,农閒时修路,打围墙。因为是盐 地,不长庄稼。虽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收成不好。这也是三年后,学校不得不撤离的主要原因。女生的劳动是洗雁绒(毛),剥核桃仁、缝领带。

草滩镇频渭河南岸,每届冬季,北雁南飞,成群结队,夜宿河滩。当地农民猎雁食(售)肉,毛多弃掷,学校就廉价收购雁毛,加工洗条,运销国外。核桃是陕西土特产,陕北陕南山区大量生产,物美价廉,加工剥仁,选块大质白者为上品,运销国外,亦有利可图。学生们就靠此菲薄收入以维持其半读生活。到1935年夏有两届毕业生的20人,有的直接参加教会事工,负起传福音重任,从此西北教会有了自己培训的人才。

1 935年秋西北三育研究社成立,社址在联合会所在地甘肃兰州,先由葛肇谬牧师任社长,两年后有禚景眉先生接任到1940年。教师有吴择善、苏肇修、孙德人、王子勤、杨福荣、陈文学、伊文荣等。草滩镇之陕西三育中学决定迁西安西关外解家村,由高杰,王锡龄两位执教,开班到七年级,初二以上学生去兰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免遭日机轰炸,於1937年秋,陕西三育中学(此时改称「三育研究社」)由西安迁蒲城八福村。何品端先生二次应召来陕主持社务。1938年秋贾泰祥接任社长。

因兰州地方偏远,当时交通不便,学生来源受限,1940年夏,联合会决定西北三社由兰州迁蒲城八福村与陕三社合併,称「西北三社,仍由贾泰祥任社长。办起织布厂、制鞋厂。学员除西北五省地区外,晋南运城一带本会青年也前来就读,社员人数达一百多人。原有村中心路西北小学旧址已不够用,乃商购路东相连张链长老家宅基一院,中间东西向建礼堂,北边建平房十间作织布工厂厂房及办公室;南边建十间作男生宿舍,西边建三间办公用房。此外,租借王明江家一院作儿童生活团(小学部)校舍。杨学义家一院作女生宿舍及教师住宅(何品端、吴择善、高杰、毛永兴等都在这裡住过)。王洪恩家,王子勤家作职工宿舍。在建校过程中,八福村广大信徒和学生家长,在王作瑞、于名扬、贾天经、张琏等长老倡导带动下,踊跃捐输,出钱出力,一时形成集资兴学高潮,为八福村教会和学校建商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先后在蒲城八福村西北三社任教的老师有吴择善(圣道)、孟敬之(教务长兼教数学)、孙德仁(化学)、高杰(会计)、谭维伦、许荣昌(校办工厂)。1942年,河南三育研究社部份教师来陕执教的有毛永兴(圣道),张明华(女齐社主任兼教音乐)及马同立(社医兼教卫生课),1943年李广信携眷由上海返陕,应聘来社任训育主任兼物理课教师。1944,1945年秋去重庆松堡中三社学习的元树林、元树魁、贾泰元等相继归来,加入教师行列。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籍教师返回漯河、孙德仁、谭维伦等去兰州教会工作。

1947年秋,西北三社由蒲城迁西安。1948年秋,贾泰祥牧师荣任西北联合会教育部,青年部专职干事,贾泰元接任社长。时値西安解放前夕,办学经费随时有断绝可能,形势十分严竣,幸赖主指引,联合会大力支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在困难条件下,延聘师资,扩充织布工厂,修建礼堂,由原来的十年级加开至十二年级,学生人数也相应增加到150餘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49年秋,教务主任李广信教师荣升陕西区会会长,孙德仁教士再次来社任教务主任兼化学、音乐老师,焦洪恩任事务主任兼教高年级英语,元树林任训育主任,刘义德任女齐舍主任,李天民任织布工厂主任,赵廷秀任会计,专职教师有孙焕文(圣道),谢启世(数学),董蕴辉(化学),原鸿仪、崔先春(语文)、元树奎任附属儿童生活团主任,导师有贾泰明、卢万玲、许作信。最后三年是西北三社的发展鼎盛时期。

1947-48年,甘青区会在兰州成立甘青三育研究社,开班初中一、二年级,丁兆清任社长。

从1932年秋,陕西三育中学起到1951年夏「西北三社」结束,历时18个春秋,条件虽然简陋,却以基督化教育培育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实现了办学宗旨。迄今西安、兰州、蒲城、张掖、天水、宝鸡、运城等地教会的干骨力量,都是西北三社的学生(有的曾到中三社深造),更多的校友们散居西北及全国各地,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主作见证,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附西北三育研究社历史一览表:

时间

学校名称

校址

社(校)长

1932秋-33夏

陕西三育中学

陕西长安县草滩镇

柯百理(校务由罗惠安代)

1933秋-35夏

陕西三育中学

 仝上

 何品端

1935秋-37夏

西北三育研究社

甘肃兰州

葛肇谔


陕西三育研究社

 陕西西安

高杰王锡龄

1937秋-40夏

 西北三育研究社

甘肃兰州

禚景眉

1937秋-39夏

 陕西三育研究社

 陕西蒲城八福村

何品端

1939秋-40夏

陕西三育研究社

仝上

贾泰祥

1940秋-47夏

 西北三育研究社

仝上

贾泰祥

1947秋-48夏

 仝上

 陕西西安

贾泰祥


甘青三育研究社

甘肃兰州

丁兆清

1948秋-51夏

 陕西西安


贾泰元

 

 

16·早期汕头区会的教育

陈定球(陈志谋)


汕头市,属广东省的一个独立市,是清朝末八国联军侵略我国,迫签庚子赔款条约开放工商口岸,给英、法诸国将税收以偿赔款的一个口岸。侵略国有权设租界驻领事,并有领事裁判权等等权利。汕头是一个优良港口,虽然受了许多外国人的欺侮,却领惠了对外的贸易,外国人有了特别的权利,却带进了各港口的繁荣,上帝「福音的大能,也因而照耀中华大地。英国佔据香港,葡萄牙雄据澳门,藉这两踏脚石,天主教、基督教有了方便之门,大量的传道教士涌进,建堂的工作。

1 9 14年恩帝孙牧师(J. P.Anderson)由广州调此执长会务,便锐意经营,在汕头火车站对河岸选购一大块地,建了两座宏伟的双层洋楼(当时还是人力车交通的时代,只要你坐上人力车说一声火车头番人屋,一般车夫便会拉到该处)作为教会。

1927年在新马路荣庆里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双层教堂,楼上礼堂可容成百餘人聚会,楼下有六个课室,就是汕头区会创办的「三育研究社」的基地。

在我蒙的时期(1926年)教会的工作已大大推进到我家乡汤坑镇(现在是丰顺县,星洲陈镜湖牧师就曾在这镇的近乡被土匪绑票)。

1926-1928年居然有六、七位美国传道士牧师在此开发新工,教会租了大河畔有小码头可以落货的大盐仓作礼拜堂。住屋院中有一棵大榕树,逢安息日有一百几十人聚集。还有一位西国医生为教友慕道友打防疫针,种牛痘:夏天他们都喜欢在河裡游玩。这条河有很多帆船可达揭阳县汕头市内陆。

汤坑镇是极尽一时的旺盛,也开始办了一间小学,有几位读过中学的教友,也在五经铺,观音山、河婆乡,汕尾自养设立小学,我也由乡立小学转读「汤坑市三育研究社」。传道士杨士慢,罗道源等都曾做过我的老师。课本遵照乡小的程度,每日加上一门圣经课。学校严格教导如何迎接安息日,规定安息日一定要赴会。

1933年联合会会长许华钦委派康克典牧师接任汕头区会会长。康牧师师携眷到住,夫人廖德新女士就是曾任上海第一所「中国神道学校的女舍监。当年学生中有后来的宓德芬师母,洪正卿女士,及胡德纯牧师夫人廖日新女士等。康牧师当年由星加坡献身传道,也在该校补读中文,学生与女舍监结婚,一时传为佳话。

康牧师师接任后锐意加强汕头小学师资,增办至初中一年级,聘任一位长官出身的教友邓作新为社长。教员有许家存、李克诚、李绪耀(李思惠的长兄),邵少韩,王祖琰司库等,会长夫人廖德新也兼任教粤语。区会也呼召内陆几所小学派学生来汕头升上区会办的正式有规模的高等小学及初中一年级。我与堂兄一齐毕业高等小学。想当年,著白帆布中山装,白鞋白机,女生白衫黑裙,毕业礼时,领文凭,有正式的毕业礼节目单,有嘉宾,康克典牧师主持演讲,系威系势,以汕头内陆乡镇而言,系具有名誉的盛事。该届毕业生有十餘位。现今尚有连络的有王泽伟(泰国医生),邱礼贤(大陆医生),及我俩兄弟;陈俊同学的一家兄弟都齐集此校。毕业之后,大哥与他先上岸做生意。

区会续办初中一年级,预备一些子弟可直升联合会办的两间正式中学:广州东山及厦门美华,汕头学生多选读东山学校。因为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读广府话的书本,多学一种方言。厦门读闽南话书本,闽南语与潮州语近似,小少学一种方言。潮州人喜送子弟赴「省城留学,认为名声较好。

1935-1936年就有七、八位进升东山学校八年级,当年社长梁庆燊牧师,教务主任何韦如牧师,国文邵朴安牧师,数学罗庆苏牧师,其他教员如陆庆雄牧师,西国英文教员都是好教员。

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侵华,东山迁校沙田、清水湾。抗战军兴,沿海沦陷,我也投考了黄埔军官学校,并赴陆军大学参谋班深造,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战争的行。


17·美华中学

李明道


早期来华国外佈道士安理纯牧师伉儷(B.L.Anderson)於1905年抵达福建厦门,传扬复临信息,设立教会,不久后创办「美华中学」,提倡灵智体均衡发展,力行手心脑并用之教育。初期学生人数仅数十人,多数来自邻近乡间。学校设有牧场,养数十隻荷兰乳牛,供学生工读,藉以解决经济所需。安师母善於女红,亲自教导女生针织。校誉甚佳,盛名遍闽南各县市。安牧师会务繁忙,无暇兼顾校政,旋由本国人出任校长,增聘导师,专责教育事业。又因学校位於厦门对面的小岛鼓浪兴,素有侨乡之称,故此学生且有来自印尼及南洋各地,日后对本会在远东一带圣工的发展,影响甚大。

「美华中学 是我的启蒙学校,在我进入小学那年,先父李金钻先生为该校校长,当时我仅有六岁。在我记忆中的童年时代,老师有洪金喜牧师,定居美国多年已退休的林德泉先生,与吴荣华牧师,侨居星加坡大半世纪的蔡文杰先生。还有已经离世的王志昌医生,李天遮牧师,施耀亭先生,黄平沙先生,洪声华先生,陈经文牧师和萧德炎先生。校友中大家认识的有现在美加的杨振希,李美珠,张怀思,施珍珠,王雪芳,张雅惠,陈庆祥,陈子祥,陈千祥,洪声璜,李明理,施琼珠,连伯祥,连玉安,洪声教,萧天福,萧天耀,侨居香港的洪声世,蔡文世,杨雅文,李仁义,李美春,吴胜德及南洋的洪信德,许云从,及吴胜志等。还有数不尽的校友散佈全球。最令我感到快慰和鼓励的,乃是以上所提及的眾多校友中,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仍坚持信仰,终生守道,热心圣工,协助教会。足见美华母校,作育英才,结果桑,今将成果,荣归天父。

我在「美华中学」从小学一年级起接受九年教育,1938年初中毕业后就到香港沙田继修高中。以下有三件事情在我脑海中印象非常深刻,谨将其略述於下:

一·创辨人安理纯牧师夫妇

一生献身中国教会,建学校,设牧场,帮助许多学生半工半读,倡导手脑并用的教育,使不少本无能力读书的青年有机会入学。安牧师夫妇能讲流利的闽南语,与同工同道接触无间,关系密切,经常深入民间,瞭解本国风土人情,这是他们成功的要诀。他们将一生所有完全奉献给教会,没有为自己留下丝毫。刻苦耐劳,节衣省食,将所积存,盖造一座完全以花岗石砌成的三层大楼,作为「美华中学女校」,命名为「安献楼」至今该校建筑仍旧屹立鼓浪兴山头上,完整无羔。六年前我曾回母校一次,在大楼前拍照留念,一时百感交集,难於细述。

据我所知,安牧师夫妇於世界第二次大战离华返国,当时年事已老迈,因他们一生所有尽都奉献给教会,没有分文积蓄,回国后生活非常艰苦,尤其是最后几年,怀惨不堪。幸有早期学生林德泉先生夫妇於安师母1958年去世后,将安牧师接到自己家中照料,视如自己父亲,当时他失忆甚严重,不认得任何人,在林先生夫妇悉心照顾之下,安度餘生,终於1962年安睡主怀,等候主临,与所有亲爱的弟兄姊妹空中相会。

二.美华中学属灵气氛极浓厚

每週除早晚灵修外,每逢圣日男女两校学生合併在教会礼堂共同礼拜,全岛教友不论远近,都步行来美华中学聚会。安息日下午先有一小时青年团週会,会后大家到各大街小巷分发单张和劝世文等,这种情形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既可传福音,又可造就自己。我最喜欢唱歌弹琴,从小就学钢琴,对音乐有极深厚的爱好。我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麦建德夫人,麦先生是我的校长,他们夫妇极受导师学生爱戴。可惜中日战事发生后,迫不得已回国,以后就留在美国服务,没有再到厦门来了。我在1966年参加全球总会代表大会后,偶然在华府林德泉老师府上与他相会。现在麦校长夫妇已经离世,但他们夫妇的精神仍存在各位校友心中。

三.历年来从美华中学毕业出来的校友

除了到桥头镇、香港,继续深造外;也有不少远渡重洋,到国外接受高深教育。至於留下来的校友,大多数加入教会事工,分散到各市镇传福音,开新工。

1949年中国教会改组,「美华中学」被迫解散,直到1979年开放政策实施开始,本教友纷纷出来向政府及三自爱国会交涉收回校舍及堂址,恢复圣日聚会。这十年来,以我所知道,到现在为止,全国本会复原最快的两个地方即温州及闽南。多数堂址已经收回且经修理完竣,早已启堂使用。每逢圣日,许多新旧教友都来敬拜上帝。这点情形乃早年美华中学所奠下佳美的基础。在此恳请各位校友常为闽南圣工涛告,多关怀,多支持。

我因十六岁离开「美华中学」,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仅将童年回忆所及写下,与各华南校友共同追忆,更希望藉此篇幅,大家互相关络,彼此勉励。

75.jpg

厦门鼓浪屿一角

76.jpg

1925年   美华中学


18·华南三育学校之各时期

转载灵铎

清水湾时期 (1939-1941)


当本校迁往沙田陈楼之临时校址时,经已在九龙清水湾宽得新址,佔地一百七十四万方尺,筹建新校舍。

1939年首期建筑完成,乃迁入新址,当时本校仍与「中三社」合辨,称「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中三社」社长为柯德通牧师,南三社社长仍为梁庆燊牧师。校中建筑物十六座,实业部有农场,印刷厂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事发生,本校乃内迁广东老隆。

老隆时代(1942-1946)

太平洋战事爆发后,本校员生部份先行疏散,其餘则困处港地,历时六个月,备尝战时飢饿恐佈滋味,卒於1942年6月8日,疏散入内地,在广东老隆复校。该地为广东东江上游之重镇,与各地交通十分便利。校舍、礼堂,男女齐舍,教职员住宅,及一切校具檯椅等,皆需重新建置。整整四年之战事,三育教育在多方面仍然进行顺利。实蒙上帝之洪恩眷顾。当地居民亦多钦羡三育教育之精神,实与普通学校之教育不相同也。

战后广州三育路时期(1946-1947)

战后本校因英军借用,未能复员香港之永久校址,故临时迁回「广州东山之三育路」。当时旧校已经拆除,不得已,将前在「三育路边三育卫生食品工厂」之建筑物改建作临时课室及办事处,直至翌年,即1947年,才迁回清水湾校址,恢复校务。

复员后清水湾时期(1947-1963)

战后百废待举,当复员初期,学校仍称「华南三育研究社,当时幸得梁庆燊社长之策划,「华南联合会 及「中华总会」在财政上之帮助与设计,使校务能迅速复员。其间(1949-1950)曾一度再与「中三社」合办称「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中三社」社长为,葛立德牧师,南三社社长仍为梁庆燊牧师。建筑物从十六座增至廿二座。

1922年两校合併兼收男女生,称「三育中学」,沉文墉先生任男监学,谭爱德女士则任女监学,校长仍由柏加德牧师担任,后因柏牧师回国,乃由「广州区会」会长许华钦兼任。

1952-1953期间,梁社长调任婆罗洲工作,社务由李达明牧师主持,学校恢复「三育中学」名称。及至居义理牧师抵港主持校务,中学部除正校工作外并注重发展分校工作,且準备开办大专部课程。

於1958年本校晋称为「华南三育书院」,中学部仍称「三育中学。及至1962年,校务由杨健生先生主持,锐意整顿,添置书、仪器、设备、增聘教职员、加建宿舍,并準备发展院中工艺,务使本院成为教会训练人才之机构,以达成先知学校之目的。

柬山时期(二)(1922-1927)

自伯特利女校与三育学校合併后,校务日益发达,当时为广州客属,及广西区会之共同中学。除日常施以智育之学习外,并注重学生手工艺之训练,如罐头食品之制作,女红、家事、农艺等,部门之设立,尤其著重学生们之属灵生活,其佈道活动遍及犀牛尾之四乡,如竹丝岗、梅花村、大水村、黄花村、猫儿岗、寺贝底村,远及石碑等地,三育精神於焉滋长。

柬山时期(三)(1927-1928)

1922-1928年间,「广州三育中学」因战事及政乱所波及,遭遇困难不少。如1922年陈烔明之乱。

1924年商团之暴动。

1925年滇桂军之乱。

1927年共产党入据广州市等,使校务常受影响。

曾一度於1927年改称「神道训练院」,该期间得诸位校长如许华钦牧师、卫理觉牧师、沉文墉先生及副校长李达明牧师,监学梁庆燊牧师等鼎力维持,校务得以继续进行。一部份学生且於1927-1928年间就港驻九龙深水埔之豉油街,开设「华安学校」,由李达明牧师任校长,并由黄慕新女士,邵朴安先生及夫人等辅助,成为三育中学第一所分校,翌年搬回广州。

东山时期(四)(1928-1937)

从1929年开始至1934年由梁庆药牧师担任副校长职务。

1943年起任校长,学生人数日增,工读生超过半数,工艺出品有显著增加,家事班的手工制品;木工厂之自制椅凳及卫生蝇拍;食品厂的花生酱、花生麦精、罐头花生、全备麦粉、麦片、米片、爆麦、爆粟、爆米、全麦饼、饼乾、无苏打饼乾、夹心饼、麦麺包、素奶等。S.Y.S.(三育学校之英文简称)制品在广州的各大公司都有出售,学校且代理中三社之罐头果酱及果汁,「华中三育研究社」之麦桿手扫,及扫把等。

当时学校除每日学习和工作外,更未忘属灵之培养,安息日四乡佈道活动外,更发起到边疆去,到琼州去。海南岛佈道工作,由当时学校之青年团发起,且实行之。学校於1935年改称「广州三育研究社」。

「食品工厂」之得以迅速建立有赖米勒耳医生之慷慨捐助。米医师屡次被邀往远东区之菲律宾,及星加坡等地行医,并施手术,所得手术费用全部捐作本社建造食品工厂之用。对厂内建设,曾细心策划,并赐予彼个人设计配制豆奶之方法,使学生获「得素奶」之营养。今日在港中流行的「维他奶」,创办时亦系採用米氏所定之方法配制,米氏对本校营养卫生之贡献厥功甚伟。

沙田时期(1937-1939)

1935年「华南联合会 代表大会议决将母校扩充,成为粤、桂、闽,三省之教育机构,称「华南三育研究社」。当时「广州东山母校 范围内因建有本会之「广东卫生疗养院」,地方不够使用,故决议本校迁离东山。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发生战事,本校方於该年秋季迁港,暂住沙田陈楼,称「华南三育研究社」。翌年南京桥头镇之「中华三育研究社」,因战事停办,而有意在港恢复校务,乃於1938年秋与「华南三育研究社」在沙田合辨,称「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在港註册时仍称「华南三育研究社」。「中三社」社长为孔保罗牧师,「南三社」社长则为梁庆燊牧师。

华南三育校史年表

年代

校名

校址

校长

备注

 Principal

1903-1905

伯特利女校

广州同庆坊

谭爱德


IdaThompson

1905-1915

伯特利女校

广州珠光里

谭爱德


IdaThompson

1905-1911

益智男校

广州同庆坊厂后街

邬尔布


 E.H. Wilbur

1915-1922

伯特利女校

广州东山犀牛尾

谭爱德


IdaThompson

1915-1917

三育小学及神道学校

 广州珠光里

 许华钦


 A.L. Ham

1917-1922

三育学校

广州东山犀牛尾

柏加德


H. B.Parkers

1922-1925

三育中学

广州东山犀牛尾

柏加德.许华钦

伯特利併入三育

Parkers &Ham

1925-1927

三育中学

广州东山犀牛尾

卫理觉, 李达明


L.C. Wicox &T.M.Lei

1927-1928

神道训练校香港华安学校

广州东山犀牛尾 香港旺角豉油街

卫理觉李达明


L.C.WicoxT.M.Lei

1928-1929

 神道训练院

广州东山犀牛尾

沉文埔


M.Y.Sum

1929-1931

 神道训练院

广州东山犀牛尾

许华饮, 梁庆燊


A.L.Ham& H.S.Leung

1931-1934

神道训练院

广州东山犀牛尾

卫理觉, 梁庆燊


Wilcox &Leung

1934-1935

神道训练院

广州末山犀牛尾

梁庆燊颜乐上


 H.S.Leung

1935-1937

广州三育研究社

广州东山三育路

梁庆燊


H.S.Leung

1937-1938

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沙田

梁庆燊


 H.S.Leung

1938-1939

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沙田

南三社梁庆燊中三社:孔保罗

中华三育研究社 南迁与南三社合办

 H.S.Leung Paul Quimby

1939-1941

 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清水湾

南三元:

梁庆燊中三社:柯德尔


 H.S.LeungC.A.Carter

1942-1946

华南三育研究社

广东老隆

梁庆燊

太平洋战事爆发后中三社迁渝

 H.S.Leung

1946-1947

华南三育研究社

广州东山三育路

 梁庆燊


 H.S.Leung

1947-1949

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清水湾

梁庆燊


H.S.Leung

1949-1950

中华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清水湾

南三社:梁庆燊,中三社:葛立德


 H.S.LeungT.S.Geraty

1950-1952

华南三育研究社

香港清水湾

梁庆燊


H.S.Leung

1952-1953

三育中学

香港清水湾

李达明


T.M.Jei

1953-1958

三育中学

香港清水湾

居义理


 D.M.Curry

1958-1962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居义理


D.M.Curry

1962-1968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杨健生


 S.Young

 1968-1970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李明道


M.D.Lee

1970-1972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D.K.Brown


D.K.Brown

 1972-1973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宁尔生


 W.K.Nclson

1973-1977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杨健生


S. Young

1977-1981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易德伟


C.H. Tidwell

1981-1984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黄有祥


 Y.C.Wong

1984-1986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徐精一


Eugene Hsu

1986-1989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高仁德 Klimes


Rudolph Klimes

1989-1991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陆庆达


Handel Luke

 1991-1995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李博文


Roger Li

 1996-

华南三育书院

 香港清水湾

蔡锦程


 Daniel Chuah

 

 77.jpg

三育研究社      1937-1938  在香港沙田

78.jpg

1959年   香港清水湾三育中学毕业生

前排左起:朱天明、米伦义师母、梁鸿岳、罗庆苏、陈俊、许伟廉、曹俊凯、李达明、郑宗煊

79.jpg

1950年夏    香港下杨中三社毕业生和导师

19·清水湾三育书院

1961 至 1986 大专部兴革

杨健生


香港三育书院创办於广州南关,其前身为伯特利女校(1903年)及益智男校(1905年)。二校合併后在1915年改称「三育」,1917年迁入东山。

1937年因战乱迁香港沙田,同时在清水湾兴建新校。

1939年方迁入此永久校址。除因太平洋战争不得不避乱而往广东老隆(1942至1946),及在1946至1947年时在广州暂留一年,过去五十多年皆设帐於此渔峰湾头,统歌不绝。

1963年六十週年时「灵锋」刊行纪念特辑,对早年事蹟已有颇详尽报导。而1982之灵亦有补述,已报导者不再重赘。笔者蒙主深恩曾在母校作过学生,教员、事务主任、校长、董事、董事长,前后共超过廿四年。本文谨将所见所闻,就记忆所及,粗略描述一二,有掛一漏万之处,尚祈诸学长补正。走笔至此,不禁要借本刊一角篇幅作一小小见证。

笔者首次就读母校是在1946年,经钟惠波牧师介绍,未经熟虑,便贸然进入广州东山寄宿。当时笔者对本会特具信仰,一概不明,不但复临,圣所,预言之灵,健康改革等要道只知皮毛,或尚未听闻,连安息日亦不知为何物!犹忆在校第一天,一生中第一次上午五时半天未亮便上课。在第一个预备日听何韦如牧师在讲课时强调,若在安息日洗一条「手巾仔」,便是犯了诚命,

使一生只参加浸信会的我,如入五里雾中,(不要说第一次在春节坐在课堂裡听外面炮竹声),如非圣灵引导,使我叹服启示录,但以理预言题旨之博大精深与準确应验,及有诸同学导导诱导,很可能因生活不惯而中途转校。

但上帝的选,人不能改变。自1947年受浸,1949年立志为主服务后,四十年来对此献身决心从未改变。虽有一短时期对教会组织及人际关系之矛盾十分灰心,但主的恩典足够我用,在祂威严宝座前及十架清影下,我只有降服,听从他的指派而不敢作个人打算。数算一下,一生中曾有十个工作或出国升学的转变;从1949年应召去广西南寧至1986年应召来全球总会,十次都由教会执委或校董作决定,多数事先并未和我商讨,甚至有些与我个人意愿相违,以我的不羁与独立,竟能接受这十个「呼召」或「议决」,回想起来,实在很难相信。解释只有一个:这是上帝的恩典,和祂大能的表现,渺小的人怎能抗拒!由此,犹为信服祂,我参加了母校第一届十二年级毕业礼;因为信服祂,作为校长,颁发了母校首五届学生学位毕业文凭;因为信服祂,七十年代再回母校任校长,重整家园;因为信服,使中国人能第一次出任董事长。

言归正传,1962年时母校实质上是一所佈道学校,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为非教友,而不少教友并无重生经验,氮命软弱,甚至若干教员亦乏属灵眼光,根本不明白本会基本教育原则;更不幸者,校董会既鲜有原则性指导,亦无额外专款可拨。当时只有一个方向—办理一所职工训练学校。老实说,改革旧校比开办新校更难,不容易得到各教会支持,也更难筹到额外款项,更不用说招来会内有学之士。当时教职员中只有我一个人有硕士学位,没有钱,没有人才,便开始创办四年制学院,回想起来犹一额冷汗。只有那时以初生之续的勇气,不顾一切,努力向前,才建立了一点规模,为教会培育了一班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教会的职工。

但上帝圣手显然带领赐福。寧尔生博士夫妇,黄燊权硕士、李涵瑛先生、徐泓先生、杜兰亭女士、王侯春硕士、朱慧如女士、李明道硕士、米伦义夫人(硕士)、陆怡然硕士,相率加入教师阵营,加上原有的林子克硕士,张伯安先生、连伯祥先生、张百枝女士、李恩女士、居义理师母、吴达维先生、劳礼铭先生,师资渐足,课程迨渐臻完备。

1963年远总年会中指定母校为「远东华人训练中心」。

至1964年,学生中教友人数已达百分之八十,学校属灵气氛大大转变。东南亚一带华裔学子,接踵而来。神学系学生每年增加,教育科,事务科,及以后护理科亦相继建立。

中学部在1965年增设英文部,(六年以后,英文部竟取代中文部)。因篇幅关系,中学部导师大名无法一一称述。在起初几年中,办理大专遇到不少困难。然而在披荆斩棘时多少受点损伤亦意料中事。

自1965年后,毕业生接连在港台、东南亚等地担任要职,一时星、马、港澳各中文堂堂主任大多为母校校友,担任区会会长者亦有数位。至今校友遍佈东南亚、英、澳、美、加各地,可谓校友无日落。能他乡遇故知,把臂话旧,心中快乐,无法描述。

1962至1968年,在我担任校长任内新建房屋有景辉堂(礼堂),洗衣部(为新建之荃湾医院洗衣),食品厂(供米勒耳医生作为实验工厂,改革素肉产品,亦供应校中师生之用),厨房,水塘等;又因缺水,另钻挖超过一百二十迟深水井两口,另敷设全校地下电线,改印刷厂房为膳堂等。

清水湾校址面积虽超过二百万平方迟,但只准在一英亩即四万三千五百六十平方迟上兴建房屋,高度限二十五迟。

故自1965年即向政府要求更多建筑用地,至1969年方得批准,可惜未能及时利用。

以后笔者在1972年再申请,至1976年再批准一次,政府愿无偿另批四万八千餘平方英尺建筑用地,但不幸竟被远东总会不明白房产地政之教育部几位干事压住,以致原定兴建宿舍,教员住宅及大学部行政楼之计划流产。因此二十年来,房舍日见残旧,只有不断修理,无法有突破性的对策。

1980年代初,曾一度试行与地产商合作,以期作整体重建,但当道西教士不肯信任中资公司,迁延多时,市道下降。后来政府为将军澳作出都市计划,将整个坑口清水湾半岛列入,规条多多,限制重重,例如水平面上二百五十英尺点以下不准建屋(大门及行政楼约为水平面上三百五十迟),新屋必须有树遮掩,又清水湾道对面山上十一英亩(约五十万方迟)列入绿化区,不准建筑房舍等,其实政府法令并非全不合理,只要会内各人齐心,定有突破发展的。盼望这二十多年来之冻结有融解的一天。

1968年笔者往美进修,校长由李明道牧师担任,时港澳区会对书院所探不合作之态度,使两者都受其害。

到1970年代初,联会起用巴博士(D.K.Brown)为高等教育最高权威,时港台二书院合併,出售新店地皮,拟另购地迁校。过渡时期则将台三院几家教员及十几名学生迁来清水湾上课,而港方教师则大幅裁减,因此学生退学者甚眾,一年内将二校弄得风雨飘摇,枝叶凋零。一年过后由台来港之师生绝少返台,使台三院「逃到喷野」,二年中只有四名学生,至1974年方迁入鱼池新校。

1972年联校校董会面对残局,迨行一险棋,延聘寧尔生博士来任校长,期能出奇招,行神蹟,将二校起死回生。但寧博士兴趣太多,承诺极眾,任校长一年内远游全球各地,次数不可胜数。如学校规模庞大,行政人员眾多,校长主要任务为公关,为开会,为筹款,这种行政方式原无不可;但母校当时只有几十位学生,校长不在,群龙无首,只有半年,校董会便委派笔者为副校长,1973年夏,复任校长,兼顾港台二校。

回顾1961至1973年这十二年中,历经四任校长,由衰而盛,由盛而衰,原因是人才的集中与离散;自连伯祥先生及夫人张百枝女士往美升学,寧尔生博士夫妇1965年返美,李涵瑛先生返台,劳礼铭先生被邀任大埔校长,黄燊权先生被聘往牙买加,林子克先生亦返美升学,教师已见不敷,幸而钟约翰先生夫妇及时而来,冰依理夫妇,李沉津女士亦前来相助,至1969年当能维持小康局面。但不久王侯春先生应聘赴新加坡,陆怡然牧师又出长大埔,人力便呈不足之象,至1970之大变动后,三年之久母校如同「逃到矿野」(如台三院72至74情景),回忆起来尚有眼泪,想李明道校长定有同感。

笔者在1973年初返回清水湾后,即著手重整校政,增强师资,修理校舍,扩大招生,申请建地,设计新校舍。在70年代教师有李学文先生,刘慧英牧师夫妇,林子克先生,蔡昭斌先生,杨晓芙小姐,葛提先生,后有谢格里先生,伍瑞鋆牧师,及夫人陈瑞亭女士,马尚高牧师等,(以上所述各人皆为硕士),另有杨建石牧师,贝爱德博士,沉仲平博士,其夫人余锦蓉硕士,后有连伯祥硕士,其夫人张百枝硕士等。一时之间,又是人才鼎盛,渐呈中兴之象。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一群献身学者,五六年后也因种种原因慢慢逐一离去。

由1977至1979年,旧导师仍在,故新增导师不多,有符运明及黄有群硕士,吴达维先生,亚施道小姐,惕德伟博士(校长)及其夫人,蔡锦程先生等,施政重点为完成1976开始与罗马琳达大学洽商之合作计划。

1 979年因黄有祥博士应召而来,初作教务长,后继任校长,使母校在80年代又有一群新学者光临,计有郑因周硕士,洪放先生,Stephen Nyirady博士,Clarence Renjehler 博士,ErvinSorensen 博士,David Pang 博士,JohnSiphin 博士,Jean Sheldon硕士,童思明硕士,其夫人童沙伯硕士,Herber Walls硕士,黄陈福娘博士,吴胜志硕士,沉美慧硕士,Wilbert Schneider 博士,梁峻邦博士,Rober Baldwin硕士,蔡胡雅芬硕士,谭伟明硕士,Roland Karlman博士,Peter Okimi硕士,及其夫人吴美娟硕士,Bessie Simens夫人等,人才济济,(以上所述并不包括非全工及短期工作教师)以学位论可谓母校有史以来最鼎盛之一段时期。

这种情形部份原因是为要达成在1982年起与罗马琳达大学合作计划,远东总会特多拨两名西国教师薪金,及陈俊基金会大力以资金支持教师进修及归国费用。但重要因素仍为学校当局努力延聘,校长及教务长每年往美加东南亚访问招募,才有此成功。

徐精一博士於1984年继任校长,1986年由Rudy Klimes博士承乏,至1989年又由陆怡然博士继任。此五年内,因远总减少拨款,招募新人亦不多,有G.Pideoux博士,岑樵坚硕士,C.Tidwell博士(前校长之子),Shirley Pangkey 硕士,蔡锦程硕士,黄爱基硕士,徐彭爱达硕士,王季英硕士,吴胜德牧师,沉仲平博士及夫人,及Klimes 校长之夫人(亦博士)等。最近两年,因校长施政重点在发展校外部工作,在校舍修饰,教师延聘,基金运用公共关系各方面,都未尽力,故人才又见零落,教务亦因而退步。

综观过去三十年来,中学部大致如常,变化及挑战性焦点在大专部,对教会能提供人才也在乎大专部之成功,而大专部之盛衰端赖乎人才的集中。校务之成功在乎是否能延聘到足够有资格之导师。可惜,兴盛时日不多,1965至1969是一小康局面,1974至1979是中兴之象,1980至19 85则是全盛时期。

因以前一群学者,业已星散,如今要重振昔日雄风,非假以时日,下十足功夫不可。增添仪器,图书,修饰房舍,甚至建立乐队,都可短期内赶成。但集中师资,建立校风,尤其是属灵风气,则非得全校教职员一致同心不可。即使勤务工这传统,也须全体师生支持,不要说佈道之热情,同学友爱之心,及奋力读书之气氛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殆非虚言。

若歷史是面镜,可留给后人成败之教训,这三十年种种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甲:成功因素:

1·提高属灵风气

2·延聘饱学之士,提高学术气氛

3·上下同心,一致努力

4·善用有限之款项,作成最重要之工作

乙:失败因素;

1·人事变动太频繁,以致需投入太多精力作人员之招募。

2·可惜与罗马琳达大学之合作未能实行在教育系及护理系上,神学系之合作并未带来预期之效果。这是因「方便」而放弃「目标」的结果。

3·1966年至今仍未能在建地批准上有突破性进展,需大量费用修理破烂房舍。

4·基金未能作最有效运用。

5·教会内、各领袖、各同工、各信徒,许多未能同心一德,合作无间。遵守灵训,支持本会教育工作,国人与西教士,区会与书院,甚至校内职员导师间,都往往有太多的矛盾。

6·教会行政制度有缺点,校董会往往未能运用其权力,高级机构亦未能在协调方面达到效果;故地盘主义,山头主义险象横生,这点非要大大改善不可。

本会教育的特色是以圣经为本,手脑并用,利用工读锻炼品格,解决经济需要。灵智体全面发展,提倡农业和素食,也鼓励青年学生参加佈道工作和暑期作文字佈道。可惜这些优良传统日渐演灭,灵智体三育只剩下一育或一育半了。灵育的训练徒具形式。体育是仅有少数人竞赛,多数人作壁上观的表演。工读几乎全部取消。佈道也少有听闻。真正维持本会传统精神的好学校只有在中南美及非洲等发展中国才能找到。是否我们必须向现实低头,放弃我们的原则而向「钱」看呢?当然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困难。但是依照我们训练学校现有条件,照理不难恢复三育的传统精神。希望现任教育行政人员能在上帝面前祈求信心,恢复以前的光荣传统。

除此以外,课程方面也需要重新检讨。一般而言,我们向西方学习,有时候只是盲目抄袭,以致理论太多,实际不够,甚至和现实脱节。以致毕业生在社会上无法施展所学,只有移民海外才忽然发现所学一套十分合用!这方面实应如何改革,希望各位学者贡献睿智,策励后进,使我们有正确的方向。

如果我能重度人生,能把以前的错误改正的,我会用更多时间和各位同学同工多作个人交往,尤其是帮助在信心上挣扎的青年,建立坚定的信念。虽然工作繁忙,但有许多事情不处理也无关重要,应当把人与上帝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放在第一位。

笔者自问一向办事大公无私,不讲人情,以致常受同工同道批评。回想起来,对此并无悔意。后悔的是在少数几次审查选用人员时,因人情令学校和教会蒙受损失,所以还是不讲情面的好。不讲情面并不是没有爱心,乃是不以情害理,不以关系扭曲原则,这一点也望当道诸公引为殷盐。

最好的歷史家也是人,只能从个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所以主观是不可避免的。笔者也不例外,如有偏差之处,请各位学兄学姊多多原谅。

自八六年春离港以来,即对清水湾三育大专部不甚了了,不敢冒然报告。欲知后事如何,有待徐精一和陆怡然两位博士下回分解。


中三社歷年毕业学员姓名录

(摘自中华三育研究社通告 何秉端收藏 何其真提供)


1919

旧制中学:李 典  黄大卫  张克敌   金雍熙  全秀魁

1920

旧制中学:李广仁  陈交明  谭正道  陈文学  周邦光

1921

旧制中学:张松青  江崇礼  葛肇谔  葛荣谅  沉绪成  贾文德  

高等师范:邹励元

1922

善制中学:张兰英  钟子珍  陈怡文   何 清  张锡信   许龙成

1923

旧制师范:朱宝灵  苏 醒  钱淡如

旧制中学:沉动鸿

1924

初 中:孙道培  王世芳  黄名精  陈惟辉  吴孝真 郭惠英 陈荣坦  尚久真  邬惠英  李胜芳  姚天佑

旧制师范: 陈友石  时笃信  颜思敏 徐正学  陈学勤  黄慕新  颜淑斌  单宝忠

高 中:刘启承  陈怡文   沈绪成

商 料:

1925

初 中:杜喜莲  诈衍谨  郑德礼  汪先桐  李文和  郑绍先  邬惠赏  

传道补习科:于崇缓

圣乐科:邬爱莲  宓德芬  花玉洁  吴爱理  李文和

高 中:刘德敬  刘保全  郑宝磷  董允玉  吴爱理   黄李克义

高中师范:颜淑斌  陈学勤  吴克品  来鸿滨  苏醒   黄慕新 

初 大:陈健文  陈怡文

1926

初 中:樊巾帼  孟宪铃   姜选文  叶均  汪松涛  李天锡  杨佩珍  花玉洁  

传道补习科:马文贵

高 中:于景芳  曾昭伟   郑恩荣

高 中师范:吴运荣  赵文迁  王成汉  吕守道

高 级师范:黄慕新

1927

高 中:李静安

初 大:刘德敬

1928

初 中:吴方伯  万继荣   罗云皋

高 中:邬惠英  武荣光   金能顺

初 大:来鸿宾

1930

初 中:葛肇谨  王爱珠  刘启贤  吴定骐  黄子克

高 中:程学华   李天锡   孟宪铃

高中师范:王荣耀  孙道培   赵振坤

商 科:陈民  滕学春   刘邬爱莲

1931

初 中:许家存  刘玉琴

传道补习科:徐旭祥  张国端

高 中:李全信  张景渊  樊巾英  黄昌华  谢建勋  陈良襄  欧阳淑光 

高中师范:何品端  庄希天  赵同美  郭淑珍  温子勋

商科:汪先桐曹连捷

初 大:朱祖桐  陈友石  郑宗叠

1932

初 中:黄 姞    李木兰  邹少伟     李惠和

高 中:钟在祥

高中师范:狄子箴   罗云皋

1933

初 中:沉盆民  黄纯  黄为中

中级传道组:蔡书绅

中级事务组:苏瑞华  贾寿志  郎惠赏

高 中:李沂村  徐象弼   黄子克

 高中师范:张宗道

初 大:王荣耀

1934

初 中:石晓霞  何彦釗  宋子伟  林克仁  林忠喜  孙玉英  康珍寳  鄢复英

圣乐组:张明华

中级训导组:汪巾英  张月英

中级事务组:王祖倓  王桂林   黄如愚  葛琏修   刘启贤

1935

初  中:黄 娱  邬宝英  樊福恩  徐润生  樊培元  薛广德   陈广德    黄练

圣乐组:刘启贤   黄 纯   邬复英  林蜀英   刘汉华   王兰英

中级传道组:李承恩   沈天然

中级训导组:周象权  莫 云   张修德   彭波熙   曹俊凯   刘汉华   龚玉华  林蜀英   赵三美   李木兰

中级事务组:张翰良  樊培元  李鸿宾   林维舒   刘启明

医预 组:陈良襄   黄子克   齐耐敌

高级训导组:曹俊凯   庄希天

1936

初级升学组:陈桂英   李玉祺

圣乐网:邬宝英

中级传道纪:陈 飞  张振伦

中级训导组:樊芙芝  春文玉  林舜容  沈益民   王衡阳   黄纯  魏禄端   支诚志忠  谢春恩  荘家喜  何彦钊  陈心建   林克仁   何经隆   宋子伟   贾名先

中级事务网:石晓霞   朱惠霞   周锡恩   杨雨荣   陈广德

警预:齐耐贫

1936夏

初级升学组:夏度良   宓永新   邬杭智   汪松年

中级训导组:林芙春  刘学敏  苏笔修  王荣康   三升平

中级事务组:于 刚 李素良

1937

初级升学组:黄斗志  余厚仁

乡村传道组:刘须盛

乡村训导红:张希贤

圣 乐 组:宓永新

中级传道组:樊重新  徐良骥   刘维案   黄志林   张蓉菁  毛永新   陈文友

中级训导组:杨恩荣  温素云  贾丙戊  孙德仁

中级事务组:鄢复英  冯城胤   郭文祺 张美成  陈步祥 高天民

中级实艺组:李仕新

高级训导组:刘汉华  刘启贤   杨洛鸿   洪声华

智 预 租:李明义   蔡害麟

1939

初级升学组:林玉琼  邵维克  陈定球  黄盈  黄和平  曹露从  李明道

乡村传道组:陈湖生

中级升学组:罗家宠  劳礼铭   钟新仿  吴定奇   朱天明

中级传道组:洪声世   段永清   李思惠   周志勋  孟万书   杨琏

中级训导组:杨忠培

中级事务组:陈乐生   林子坤   温素云   刘纵德

高级训导组:何秉端   李明义

1940

初级升学组:王泽伟   古道新   林仰德   周荣耀   曹美美   许琬章  杨王煜  焦洪胜  彭庭芳   超志云   顾慧侃   张婉馨

中级升学组:李西榕   林伯和   洪信道  姜笔文   黄资鲆   曹美玉  温琼慈   彭大卫    杨碧莲   韩兴德  罗富华

中级传道组:王恩波   王凤迎   李焕民   易晓初   张垂裕 寇内南   湛铁农   蒋思元   伟玉文    耀义辉

中级训导组:苏景熙

中级事务组:宓永新   姜彩文   曹瑞芝

初 大:朱天民   吴定奇

高级传道组:徐良骥

高级事务组:汪先桐   黄如愚

1941

初级升学组:何福兴   沉斌仁    曹灵光  刘春裕   简瑞兰

中级升学组:杜经奉   李明道   陆庆达  曹灵从   黄和平   贺俊贤  顾长声  邵维克

中级传道组:李德标   何主恩   庚永麟   陈湖生   焦洪范

中级训导组:李克诚   趋志云   李仁义

中级事务组:朱天荣   张婉馨   袁广信

初 大:陈复新

高级传道组:陈义勇   蒋思元

高级训导组:杨碧莲   贾名先   赵三美

高级事务组:姜彩文

1941夏

高级事务组:袁广信

1943

初级升学组:王利珠

中级升学组:古道新   林仰德   唐瑞珍   陈德顺   彭庭芳   欧阳有康

中级传道组:焦洪胜

中级训导组:戈仲良   余天鸿   周荣燿    廖菊生

中级事务组:洪声璜   林清河   刘春裕

高级训导组:钟新仿

大 学文科:何秉端    曹俊凯

大 学理科:李明义

1943夏

初级升学组:冷文华

中级升学组:刘育德

中级训导组:武秀云   王许爱圆

大学文科:汪先桐   黄如愚

1944

初级升学组;陈平生   陈潯生   宓复新    胡文炳

中级升学组:洪声国    宓复新   洪信德   胡文炳 唐宏甲 沈斌仁 何福兴

中级传道组:鄢杭德

中级训导组:元斌魁  张怀恩  贾泰元  阎自立   谭信亮 黄刘汉珍

中级事务祖:金昌钦  吴赢    崔宪德   温瑷慈

高级训导组:王许 爱国 庚永麟

医预组:黄和平   彭庭芳

1944夏

初级升学组:何品彰   沈斌忠

中级升学组:萧庆元  焦洪德

中级传道组:于先声

中级训导组:元树林  唐柒汉

医顶组:林挺杰  温瑷慈

1945

初级升学组:卜安生  王慧娟  王守谦  杜玛利  沈斌义  孟宪镛  唐瑞琳  樊奉天  洪淑端   韩兴才 张靖国

中级升学组:洪淑端  丁爱芳  冯崇真  曹灵光  任百鸣    汪维钧   冯雨亭   孟宪铭   陈仕诒   牛复临

中级传道组:潘乐真  韩兴才  张靖国   陈约翰   盛留成   李天喜

中级训导组:陈文亮  刘志新   王鹏洲

中级事务组:樊艳雪   陈登庸   叶秀山

高级传道组:焦洪胜

高级训导组:周荣耀  黄如愚

高级事务组;洪声璜

医预 组:邬宝英   萧庆元   陈德顺

1945夏

初级升学组:王桂德

中级升学组:张惠安

中级传道组:刘亮群    彭 柱

中级训导组:王李华英

中级事务组:黄和平   龚玉蒂   罗素芳   贾泰元   李仁义

高级传道组:蔡书绅

高级训导组:廖菊生

医 预 组:黄如愚

1946

初级升学组:李博文  沈惠义    金炎

中级升学组:朱 文   孟宪镛    陈约瑟   陈潯生

中级传道组:刘桂林   樊奉天

中级训导组:吴孝真

中级事务组:王桂德   何品彰   李恩典   沉斌忠  沈慧义  金炎   吴醒秋

高级传道组:汪维钧 陈德顺

高级训导组:李明道 沉斌仁   林仰德  武秀云  陈德顺   张怀恩   黄刘汉珍   焦洪德   阎自立

高级事务租:吴子洲  金昌钦

大学文科:钟新仿

1947

初级升学组:王彰耀  李少甫 陈梅孙   彭广芳  杨鹤鸣

中级升学组:冯照英

中级训导组:王彰耀 彭广芳

中级事务组:卜安生  杜玛利  焦洪恩  杨鹤鸣  赵廷秀

教育专修科:吴子洲  曹灵光  杨忠培  刘子宝   郑昭荣

事务专修科:陈登庸

医预 组:彭大卫

1948

第二十七届      缺

华西三育研究社歷年毕业学员姓名录

(摘自1947-48华西三育研究社通告 何秉端牧藏 何其真提供)

1935  九年级:郑昭荣

1937  十年级:黎中岳  韩兴德  能大德

1938十年级:王兆祺  吕约瑟  李天鹏

1940十年级:曾国惠

1941十年级:郑昭光

1942九年级:李华英  冯崇真  罗素芳  刘佩芬  王鹏洲  李鸿远  陈文亮  邬关寿  湛毓瑄  黄供禄  谢懋坤

(1942-1947学年·西三爽中三社合办)

1948

初级升学组:莫爱光   孙玉谦  孙天照  李廷光

中级升学组:李维三   王桂泉  胡应西

中级传道租:余长泰

1949夏在桥头毕业

初级升学和:沈斌礼  高燕娜  朱武  陈文彬   孙永昌  朱惠灵   李少立  吴方城  朱欣之

1949岁在桥头毕业

初级升学组:王海珍  王福 寿  吴家禧

1950

初级升学组:江育麟  刘恒斌  段穆德  叶弘健   段穆真  邵荣翼

桥 头:罗享康  沉伯华  冷天义  王章甫

中级升学组:王新安  杨春荣  周健良  胡彼得  戴湘耀

中级事务组:吴元昌

1951在桥头毕业

初 中:葛人济  汪德麟   苏家具  陈小玉  田云亭  吴富榕  解春林  张月琴  张俊德  石宝娥  雷士芬   王幼娟  王汉诊

高 中:樊伯头  田云台  朱欣之  王国钧  彭湘生  朱武  陈文斌  汪雪堂   葛瑜修  刘恩林  周康伟  丁成义  王杰文 戴赣趯  葛美荣

中级 商科:冷天义  吴方城   李少立   仲光信  刘体明   宋麟征  郑 存忠  刘琦光   杜友德  王慧娟  朱惠灵  王彰耀

中级传道组:池鹤龄  董超群  房希信  赵爱生  苏守学  吴玉树  刘子芳  马绪坤

中等教育科:彭忠诚  王养渝  陈主恩

高级传道科:张本生

高 级 商科:杨位清  金昌明  彭华丽   林何为

医预科:彭华冠

1949在香港下杨毕业

中级升学组:王纪庆 江维刚  李如川  金德惠  吴奇卫  孙汉东   康绍安  张文英 陈宣道  黄 毅   黄寿图    彭华冠  苏其豪 苏其杰  魏惠信   谭 大卫   钟新潮   龚葱岭

中级训导组:王常安

中级事务组:江业珀   宋邦杰 李逸琴   唐慧璞  张立业  陈梅荪  曹兆吉  彭华丽  翟维四   孙智培

教育专修科:王伯顺  王桂德 王雪芳  彭广芳  蔡书芳

事务专修科:沉斌忠  沈惠义 焦洪恩

医 预 科:何复兴

1950

初级升学组:梁焕猷   顾凤阳  龚绵忠

暑 期:中级升学组:仁百安  武新权

桥  头:中级事务组:李少梅  刘凤英  赵三民

1950

中级升学组:谢荫忠   赵蕴胄  傅其业  张本生  姜乐文

香 港:吴崇   陈随道

中级事务纪:唐惠璞  吴玉恩  冼履坚

中级训导组:赵湍轩   张贯全

中级传道组:顾载晨

医预 组:郝服德  徐 频  何汉从   黄文培

事务专修科:樊徵祥  康常有   吴醒秋

中等教育科:刘桂林  廖振 陈怀之  许荣福   许殿美   姚菊英  周作良 王常安 王克文   孙智培

80.jpg

香港三育书院全景

81.jpg

香港下洋三育研究社全景


20·早期香港三育中学

张陈杏清


1949年秋,先导纪念堂教会当局拟设立小学,以传播真理,作育英才,小学教育甚为重要。儿童是清洁的,是正直的,天真无邪。所谓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设将细嫩的小树屈折为弯曲多结的树干,以后虽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它恢复原有之形状。」(教育论109 页)亦如建造房屋,根基不牢固,则易於倒塌。这使我们明白幼年所受的影响,何等深远!

所罗门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何谓当行的道?「除书本知识外,凡是良善,德行,正义及圣洁的事都包括在内。至於实行节制、敬虔、爱上帝、爱人如己等。」(证言卷一315页)

创校伊始,只办小学,命名为「三育学校」。由陈生先生领导招生工作,陈杏清协助,录取新生六、七十名。课室三间,探复式教授法。一、二年级合班,三、四合班、五、六合班。职员五位有;黄李克义(校长)、陈寻生、周荣照、陈瑞亨、张陈杏清等。周荣照担任劳作美术,陈瑞亨负责音乐唱游。

翌年,莫进德任校长,莫师母主行政,杨健生先生主教务大事,推进真教育工作。遂在球场建平房一所扩充课室,增聘教师,使学生在灵、智、体三方面有均衡发展。与教师们彼此合作,研究,检讨,不断改进,造就学生有良好品格,培养学习精神,注意体能活动。

由於教师们熟音真理,秉基督精神,励勉从事,在课室时循循善诱,导之以爱,齐之以规矩。在操场上一同活动,一同游戏,亲切如兄弟姊妹。有时作家庭访问,佈道,彼此沟通意见;有时在校内举行歌唱表演,邀请教友及家长参加。彼此联络交谊,教会、学校、家长、教师,融洽一致;因而深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更蒙家长的讚赏。使学生们不但学业日进,品格也大为改善。校誉日隆,居港有名人士的子弟纷纷前来要求入学,致学生人数约达二百七十多人。下课时,云地利道车水马龙,途为之塞。盛极一时,可称黄金时代也。

1954年,在云地利道17A兴建大楼,高四层,增设中学,命名为「三育中学愉园分校」1959年建摩士堂。1962年改称为「香港三育中学,分设中、英二部。

本校五十年来蒙上帝赐福,在各位校长的领导及各位教师努力栽培,今日散居各处的莘莘学子,有博士、有医生、有教师、有牧师、有精打细算经营有术的大商贾,有从事各行各业而大有成就。所谓流泪撒种者,必欢然收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何等高贵的工作,愿神恩浩荡,继续领导,使真理种子能萌芽开花,多结果子,荣神益人!

歷年校长名表

1949-56莫进德牧师             1980-89 陆怡然博士

1957-60居义理牧师             1989-92 李沉津博士

1960-62 米伦义师母            1992-95 禤炳权先生

1962-66 陆怡然牧师            1995-96 符运明博士

1966-80 邓宗煊牧师            1996-2000 杨沛铨先生

2002至今 余昌寧先生

82.jpg

83.jpg

2002年   香港三育中学


21·香港三育中学

发展初期至五十年代

本校创校於1948年,原名为“Pioneer Church Elementary School"(译名:先导教会小学),旨在提供小学教育予当时成立了十年之先导纪念堂之教友子弟,学生人数仅为9人。

1949年,小学教育的需求显得迫切,学校於同年九月改名为“SamYuk Primary School”(译名:三育小学),肩负了收容此类学童之使命。1950年英进德牧师为校监,莫师母(米勒耳医生之妹)为校长,杨健生为校务主任,1953年居义理为校长。据资料所载,1952年,就读於本校之学生人数已跃增至300人。

中学教育需求增加,1953年6月学校升格至初中程度,并列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港澳区会」名下之机构,成为政府教育司署正式註册之学府。名称亦改为“Sam Yuk Middle School,Happy Valley Branch” (译名:三育中学,愉园分校),而新校舍亦於1954年落成。1956年开办英文部。学生人数增至450人。

六十年代

1957-1959年梁鸿岳为校务主任。1959-1961年米伦义师母为校长,摩士楼落成。1961-1967年陆怡然为校长。1963年,本校庆祝15週年校庆,正式改名为“Hong KongSamYukSecondarySchool”(香港三育中学),并成为一所政府资助的私立中学,全校收生人数达至高峰,且於香港仔成立了一所分校,当时两所学校之总收生人数逾1,000名。

七十年代

1967年邓宗煊为校长。七十年代确实是较艰苦的年代,为配合当时政府推行之免费教育政策,多所新校落成,引来了很大的竞争,本校招生数字因而下跌,及后香港仔分校停办。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带来了很大的转变,校方经多次与教育署商讨后,协议将学校改为一所“Caput Grant School”(按额津贴中学),此改变使学校在经济上得到很大的支援,继而达到多方的改善,电视机、图书、电脑室、家政室、打字室等,但学生的公开试成绩及校风每况愈下。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乃中英交接年代,政府对教育政策亦不断更新。学校为配合转变,於年前缩减班级数目,腾出空间改善学校设施,并於1993年开办预科班,学生学位全部由教育署委派,师资亦不断提高。学校特别注重灵、智、体三育精神之全人教育,并继续使之发扬光大,为社会培育人才,为基督培训精兵。在现今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之下,帮助青少年人寻找正确之人生路向,发挥校训「学习行善」之目标。


22·九龙三育中学

梁惠康


「九龙狮子气象雄,连山苍翠列屏风;巍巍吾校崇三育,界限街头时雨丰。

1950构兹黉宫,莘莘学子,穆穆雍雍。隆师重道兮,朝朝用功。止於至善兮,天下为公。勉伤己以安人兮,牺牲服务而尽忠。」

这是一闘九龙三育中学的校歌,由黄德根老师作词,沉刚老师作曲。每逢开学日、毕业结业礼,或是星期一的週会,师生一同欢欣的齐声歌唱。写到这裡,我不禁回忆学校生活是何等的甜美!

1941年,教会在旺角花园街十三号开办三育学校,专为校友子弟而设。二次大战爆发,乃告休顿。

1950年,九龙界限街的九龙教会建殿落成,复临信徒咸颂主恩之际,多位热心教友,深以传道兴学,是应相辅并行。传道良助:「举新工开展,当以教育随之。」据此,钟惠波牧师会同苏慧川医生、谭德诚医生、马刘欢容女士几位极力赞助。组织复校委员会,推选梁庆燊牧师、葛立德牧师、莫进德牧师、钟惠波牧师、苏慧川医生、谭德诚医生、陈廉生先生、沉林海筹女士、马刘欢容女士、何黄群英女士等为委员,聘请陈道震牧师为校长,定名为「九龙三育学校」。嗣以陈道震牧师因公赴新加坡,由钟惠波牧师主持各事。

几经筹划,一切就绪,九龙三育学校在1951年2月12日正式开学。(而钟牧师随后被调往澳门教会主持圣工。)初步探用复式教学,一、二年级及三、四年级合班上课,加上幼稚园预备班共得三班,学生总数为七十六人。专任教员有黄群英老师、梁惠康老师、王雪芳老师三位。稍后复得陈乐莲女士、张振邦先生义务执教英文科及体育科。课室桌椅得蒙李明安先生以及庞朱爱莲女士捐献。

开办不久,成绩斐然,赖诸同工努力,深得家长信任。是年秋季,学生已增至182名;教员增为七位:邓宗、黄群英、梁惠康、王雪芳、陈曼斐、陈毅修、张振邦等。

1953年春,港督葛亮洪爵士与教育司高诗雅菠校参观。许威廉会长、陈湖生校长等陪同巡视全校,港督进入课室,与各位教员逐一握手,勗勉有加。同年夏,举行第一届高小毕业典礼,毕业生九男七女共16位,成为九龙三育学校校史上等一批初熟果子。

1954至60年度,由居义理牧师任校长,而劳礼铭主任及邓宗 主任实际主持校政。此时学生申请入学渐多,课室不敷应用,向隅者眾,遂有扩建校舍之议。蒙教会资助,弟兄姊妹鼎力支持,五层新校舍於1956年乃告落成,改名为「三育中学旺角分校,开办初中。戴维德护督亲临为新校舍启用剪。许威廉会长,居义理校长、陈俊先生、苏慧川医生、杨健生先生、周嘉琛主任、邓宗煊主任等在场迎迓

1960年罗庆苏牧师接任校长,翌年将四楼教员宿舍改为课室,开办高中。

1962年11月8日区,委会通过取消分校名称,将校名改为「九龙三育中学」。

1964年夏,制高中等一届毕业(亦本校最后参加之一届)。

1965年夏,为新制(五年制)中学第一届毕业。

1967年秋,因适应社会需求,开办英文部。本校遂成为一所编制完全之中英文中学,以迄於今。

1978年,香港政府实施免费教育,向私立中学购买初中学位。本校与其他三育中学,接受购买学位计划,成为受助中学之一。

1980年,罗庆苏校长服务於九龙三育中学,垂二十载,贡献殊多,荣休后移居澳洲。邓宗煊牧师回任校长。任内计划扩建校舍,增关特别室,要使教会小学,不再偏促斗室,莘莘学子,可以在优良环境中学习受教。

1983年,本校接受政府之按额津贴办法,成为一间按额资助中学。

84.jpg

九龙三育中学


23·九龙三三育中学校史

李金良


1950年,九龙界限街大礼拜堂落成。楼下间格,除副堂及办公室外,另有标準课室两间、可作办学之用。具见礼拜堂筹建委员诸公,眼光远大,準备藉兴学以扩展圣工,殊为得计也。当时九龙教会在朱天明牧师、钟惠波牧师、苏慧川医生、劳碧华医生、陈洪正卿女士、马刘欢容女士、谭德诚长老及何健宜长老等,联同全体会眾,群策群力,积极筹备办学。同时并蒙联会、区会首长陈道震牧师、梁庆燊牧师及李达明牧师等予以赞助。九龙三育学校遂於是年十一月顺利成立。诚为教会可喜可贺之盛事也。

筹备开学伊始,先行组织校董会。公推九龙教会首席长老苏慧川医生担任校董会主席,陈道震牧师兼任校长,主持校政。草创时期,百务待举;诸如经费之筹措、设备之购置、教师之延聘及招生之进行等,是为莹大端者也。所幸当时九龙教会各同道,热心支持圣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得林师太之快婿李先生慨捐二大课室之全部学生椅桌,顿使学校设备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有关学校教职员方面:则有何黄群英女士出任教务主任;施王雪芳女士任及梁惠康先生为预备班主任。更幸得何韦如牧师在德明中学所主持的佈道大会善果爨鼎之中,有张振邦先生(其后受封立为牧师,献身传道事工)及陈洪正卿女士之千金倪陈乐莲女士等甘愿牺牲宝贵时间,出任义务教师。从此概可想见当年教会属灵气氛是何等的浓厚,主内弟兄姊妹同道的事奉是何等的热烈,共同携手兴旺圣工的的朝气是何等的蓬勃。至於招生工作则同时积极进行,附近坊眾挈其子女报名入学者七十餘人。翌年二月始业,先行开设初级小学及预备班(即日后之幼稚园),於是正式上课。开学筹备事工至此告一段落。笔路蓝楼,以启山林。前贤之苦心孤指及其和衷共济之精神,良用堪佩也。

兹将九龙三育中学大事择要述之:

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二日              九龙三育学校正式开学

一九五三年春                           港督葛量洪爵士范校参观

一九五三年夏                           小学第一届毕业

一九五四年夏                           幼稚园第一届毕业

一九五六年                              东翼五层校舍落成

                                              署理港督戴维德為新校舍启用剪彩

                                              校名改為“三育中学旺角分校」

                                              开办初中一年级

                                              开办特别下午班

一九五九年                             初中第一届毕业

一九六零年秋                          罗庆苏牧师接任校长

一九六一年                             港府教育司署将本校纳入「私立受助中学 体制四楼教员宿舍改為课室

                                              增办高中一

                                             特别下午班第一届毕业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八日             校名改為“九龙三育中学」

一九六四年夏                          旧制高中第一届毕业

一九六五年夏                          新制中学(五年制)第一届毕业

一九六七年秋                          开设英文中学部(先閒 P.6 及 F.1)

一九六九年                             五褛宿舍改为三间课室

一九七零年                             楼下操场三分二改為实验室

                                              停办特别下午班

一九七一年                             三育中学四校联合毕业礼

一九七二年                              英文中学第一届毕业

一九七八年                             教育署将本校纳入五年派位学校网

一九八零年                             罗庆苏校长荣休

                                             邓宗煊牧师回任校长

一九八三年                             港府教育署将本校体制由「私立爱助中学」转為「按额资助中学 Caput School」

一九八六年                             邓宗煊校长退体

                                             梁慧康牧师升任校长

一九八八年                            北翼新校舍落成

                                             梁惠康校长荣体

一九八八年至八九年              王颂恩副校长署理校长职务

一九八九年秋                        黄有群博士接任校长

一九九一年秋                       中一级增开电脑认知课程,

                                          并逐年扩展至中二及中三

                                          中一英文科分组教学

一九九二年秋                增办预科文科班

一九九四年夏                礼堂下层、楼下及四、五楼课室、实验室、图书馆和教员室改建工程

一九九六年秋                 校长黄有群和其夫符运明博士移居美国,王颂恩女士接任校长

一九九七年六月              校友会成立

一九九八年三月               中一家长教师会成立

一九九八年十月               易名為初中家长教师会

一九九九年五月                三育中学联校毕业礼

一九九九年十月                家长教师会执委会就职典礼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三育中学联校音乐会暨亲子嘉年华

二零零年四月                    五十周年校庆

二零零一年六月三日          多媒体学习室开幕

85.jpg

三育小学


24·大埔三育中学

大埔三育始创人杨建石牧师原稿

缪培新  整理



如果我们种一棵果树,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照顾,加工施肥、烧水除草,果树就逐渐长大,然后开枝散叶,另后就开花结果,这是种植的最后收成。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中国属下的教育机构——「华南三育 学府亦是如此。早期惨淡经营,数年后学生人数增加,规模亦扩大及更完善,在时势所趋之下,自然就要向各处推广发展——设立分校。数十年间,到处都有「三育学校」的开设,有如开枝散叶的果树,就香港而言,已有四所三育学校,这些都是从华南三育散开来的茂盛枝叶,其中一所就是本文要谈的——大埔三育中学。

本会在香港九龙新界大埔的福音工作有悠久的歷史,过去为使教友子弟能享受真教育的训练机会,曾在会堂中附设教会小学。然只办至小学六年级,学生亦只限於本会教友子女,故人数不多;又因缺少合适课室与合适师资,只由教师一人施行复级教授。若推溯本会在大埔之有教育工作,当以此为嚆矢。

惟忆自太平洋战起,香港在日治时期,大埔教会小学固曾关闭(复员后一直未曾恢复),而传福音工作,亦曾受战争影响致无法展开,故欲追求大埔较有规模之教育工作,只当从1956年建校开始。然於建校之前,对平民免费补习夜校之设,颇有附带一述之价值。

於1953年冬,笔者奉教会当局之命来大埔工作,鑑於环境之需要,於会堂(大埔墟安富道二号地下)内曾办有一所平民免费补习夜校,以为当地失学儿童及青年服务。盖当时新界乃农村社会,有不少青年、少年失学,无法入校读书,而教会为推进圣工正需藉社会服务,以为配合。

最初限於会堂可用之地方不多,故只办三班——初级班、中级班与会计班,为青少年等补习一般的中、英、算科目,及教授初级会计。由笔者夫妇及罗弟兄负其责。当时要求入学者逾百人,但能收容人数不过八九十人而已。我们给予知识,更不忘给予福音,而大埔教会遂由此而组成一颇为活跃之青年义勇佈道团,也由此而重新展开本会在此之传福音工作。

1955年,因一向租赁之安富道二号地下的会堂不敷应用,故於旧墟汀角路另购新址为会堂,此为一幢三层高之建筑物,佔地逾二万尺,地方宽敞,环境清静,而对吐露海峡,风景至为优美。感谢上帝,大埔教会教友多年来所期望者,今已达致。除利用二楼的大厅为聚会崇拜上帝之所外,尚有不少房间可用,以空置可惜,因此,会中教友又有重办一正式立案之教会学校的要求。

照理,在大埔教会内既有年届学龄之教友儿女多人,又如上所述,当地复有不少需要进校就读之青少年,莫说办一间学校,即使有多间学校亦不足容纳如此眾多的学童。惟教会的经济运用均有合适安排,为大埔购堂已费鉅资,至办学实无餘力。但於大埔会友之一再请求,结果於1956年8月蒙港澳区会当局批准在大埔办一小学,并拨给开办费四千元港币。

在创办期间,经费既有限,又复匙人手,华路褴楼,煞费苦心。但上帝实恩佑吾人,时予领导,主安排有热心服务之教友,如胡其发弟兄展开帮助招生之宣传工作;麦少华先生夫妇为製造椅桌,粉饰课室,铺修运动场地等,甚至督促工人连夜赶工;九龙教会之何健宜长老协助赶製及安装儿童游乐运动之滑梯,跷板等;以及其他同工同道之热诚,结果於1956年8月下旬正式开学。

开始我们只办小学一二年级及幼稚园,学生人数为八十人;故教师有黄燊权夫人(傅兰芳小姐)及黄珠光小姐等。由於彼等教学之认真,及其对儿童的热爱与亲切,既获得眾多学生家长的爱戴敬佩,也藉著上帝的赐福,为大埔教育工作奠下美好根基。时笔者夫妇除负责大埔教会传道工作外,复兼为学校校务与教课等稍尽棉薄,而校长由居义理牧师兼任。由是年增一班,至1959年秋,已办至一完全的高级小学,并有学生一百八十多人。为了校舍只是普通住宅改成,容额不足四十人一班,但政府之教育署已再三敦促,谓课室太少,宜扩建新校舍,以求发展,而一方面於学生家长及当地神商耆老的一再要求下,请扩办一完全之中学。

说到大埔三育之创立与新校舍的建筑,当时的华南海岛联合会会长罗威牧师曾给予精神上莫大的鼓励,并在物质上惠予大力的支持。经过教会当局一再的拨款,区会联会与总会的补助,和鱬鱼恤公司陈俊先生之慷慨,暨当地人士之踢跃乐捐等,均使人留下一深刻的印象:教会当局为如是重视大埔的教育工作,诸教会领袖暨各同工兄姊与当地邻舍等为爱教会爱大埔三育!而从始至终,不断支持者,则罗威牧师之助力独多。

「经之营之,不日成之;」於1962年,新校舍终告落成启用。该新建筑物座落於会堂(旧建筑物)后面,楼高三层,有课室十二个,及教师办公室,学生聚会礼堂等,均按教育司署规定标準建成。由香港瑞华建筑公司承建,建筑费及其他费用等,据区会司库报告共用去四十餘万元。

是年秋开始办中学,学生除本地者外,有远自沙田、上水、沙头角、吉澳岛等地而来者。全校学生人数为四百四十餘人,教师十餘位,而校长改由梁鸿岳弟兄专任。

1971年秋,恰为大埔三育创校十五週年。回顾过去,继梁鸿岳弟兄而任大埔三育校长者,尚有王溢中牧师,邓宗煊牧师、劳礼铭先生等。在彼等任内,均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办学宗旨,藉基督教育以为当地青少年在道德(灵育)、知识(智育)、体康(体育)各方面作良好的服务。曾於此受训之青年,不少自幼稚园读起至中学毕业者;也有不少已受浸加入教会者。至目前在社会从事教育工作为导师者有之;从事商业或工业者有之;或远适异邦如欧洲、非洲及英美等地升学或从商者有之,彼等( 均本同一信仰,过著愉快之人生,盖「以二手 服务为目的」之基督教人生是也。

王校长任内曾使基督真理藉青年佈道而活跃;邓校长任内曾埋头建设,使有具规模之化验室及别的设备添置;劳校长则於中学会考中获取美好成绩,彼等对大埔三育之贡献良多。客秋扩办英文中学,尤对从事教育工作有年,并新从美国安德烈大学荣获教育硕士学成回港之陆怡然牧师主校政,复得会内同工及有力平信徒的合作支持,为扩校所需重斥鉅款,或装修校舍,或充实师资,或整饰校风,莫不显出朝气蓬勃,而面目一新之感。对增设英文中学尤为当地社会人士所讚许。甚愿人神合作下,使真教育工作在大埔写上新的一页,造福社会,荣耀天父,实冀望之。

86.jpg

学校运动会前锋会进场

87.jpg

大埔三育中学新校全校图


25·大埔三育校史


校舍建成后开办中学,学生来自各乡,人数已建四百多,校长改由毕鸿岳担任。但他于开办中学后不久,于1962年11月调任他往,改由王溢中牧师接任校长。六四年王校长编印出版第一期校刊,报导校务。至1965年王校长以牧师专任圣工,改派邓宗煊牧师爲校长继续积极招生,刷新校务,募款建立实验室,扩充图书室,并申请参加中学会考,本校是在1966年七月首届参加中学会考,获得百分之八十三合格率的佳绩。

1967年邓校长调任香港三育中学,本校改由劳礼铭先生接任,不久劳礼铭辞职,改由九龙三育中学罗庆苏校长兼任,但校务实际由李织良先生全权负责。是时,香港政府开办大量津贴小学,免收学费,因此大埔三育附属小学的学生人数日渐减少,寥寥无几,以致学校经济发生困难。

自李娥良教士出国后,区会派吴兆嵛先生接任。吴先生任校长后,因多病而致校务深受影响,拟有停办学校之意。幸蒙上帝恩助,于1970年由区会执行委员会与策进委员会等相互洽商,解决经济及校务问题。

迨至1970年秋,由陆怡然牧师接掌校务。陆校长锐意刷新,环顾新界地区,设办中六大学预科班,而以中英文并重,更改校名爲「大埔三育中英文中学」。当时合共开设24班,学生来学逾千,教职员48八人,停办幼儿园及小学部,成爲一间纯粹的中学。又当时课室不敷应用,遂改爲上下午班制。至1975年又筹建大礼堂一座,使学校更具规模,礼堂外墙有耶稣像一幅,添爲大埔特色式之一。

1978年底,陆校长赴美进修博士学位,校务由熊恩德校长代行。两年后,陆校长衔教育博士学位回港继任大埔三育校长。1982年4月,陆校长调任香港三育中学,改由黄家强先生接掌任校务。当时香港已实行九年免费教育至中三年级。并实施中学派位。因此学生水平下降。黄校长在任期间,苦心经营,并锐意整顿校风,使大埔三育在普遍歪风下仍能稳然站立。

1987年校董会议决改派谭伟明接任校长。谭校长立意提高学术水平,倡导德育辅导工作,锐意发展课外活动。同时爲集中资源,于是停办中文中学,从1988年开始,由中一至中四起逐步取替中文部,并更改校名爲「大埔三育中学」。

当时大埔区已发展爲卫星城市,学校位于汀角路和太和路交界,附近高楼林立,噪音滋扰。校董会早在八零年便有意思另宽新址迁校,并向政府申请拨地。后来几经波折,最后于1987年,校董会得到政府批准租地,并签署条款,于大埔头村对出之空地兴建新校舍。1988年3月1日举行新校动土礼。由教育署长李越挺太平神士致词。1989年于大埔文娱中心举行旧校舍最后一次毕业礼及散学礼,亦是本校中文部最后一届之毕业礼。同年九月,正式迁入占地六万多呎的新校舍,并实行全日制上课。校舍主楼高六层,有二十六个标准课室及十四间特别室,次幢爲宏伟宽敞的大礼堂,可安坐千人。

至1992年,谭伟明校长因进修缘故而离任,由李沈津校长接任。李校长于任内多所建树,校誉得以提升。1992年开办预科课程,并于同年向教署申请拨款,改善学校音响系统及礼堂舞台设备,校务蒸蒸日上,校风优良。及1996年李沈津校长荣休,由余昌宁副校长暂时代理,至1997年1月由谭伟明校长接任。

由1997年开始,学校在谭校长领导下多所改革,特别在课程革新推动上,贡献良多,开始了社会科及中文科的校本课程,并在行政架构上作改革。此外亦拟定了学校改善工程的计划。及2000年暑期,谭校长应中文大学礼聘而离职,由朱美美校长接任,两年内完成学校改善工程,并继续倡导全人教育,推进训辅合一精神,致力于加深教职员团队合一精神,强调以基督的爱爲基础的教育。

大埔三育中学由前人开荒拓土,历任校长辛苦耕耘,至今学生人数几达一千二百人,其间见证了神的带领,但愿大埔三育中学继续以基督教的精神,造福社群,以基督的爱爲基础,教育全人。

88.jpg

大埔三育中学旧校面貌



26·澳门门三育中学


澳门三育中学,是在1997年2月获得澳门教育司,正式发出办学执照,注册成爲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拥有一般文法中学学科、亦设有职业技术的学科。学生必须修毕六年校内课程、并派出各大机构实习,考核满意,方可毕业。

回溯澳门三育中学建校的经过,可以说是从无到有,每一阶段都见证了主的恩典,和前贤的披荆斩棘的艰苦经营。

1920年前后,有柏加德、何韦如、曹昭南、陈兆枝,谭凤歧,潘心培,朱天明等同工,在未有固定崇拜场地之下,主持圣工,后因战事影响,暂告停顿。

第二次大战结束,港澳区会派黄清霞恢复会务。1950年,购得美珊枝街五号,作爲堂地,锺惠波牧师爲首任堂主任。1954年秋,开办澳门三育学校,作爲传道的先锋,极力灌输真教育,予社会人士以良好之印象。

1967年,遭受文化大革命风暴影响,三育中学暂告停办。

1989年9月,陆怡然牧师承区会之命,来澳门主持复办「澳门三育中学」。陆牧师积极进行筹备。一·要求政府批地。二·海内外弟兄姊妹的无私之大力捐助,区会之支持,澳门员工的任劳,献身的工作,和陆牧师鞠躬尽瘁的精神,澳门三育中学之复校,终于达成。

1990年,赁得大厦低层二座辟爲课室展开招生,翌年,人数骤增。

1993年,获得澳门政府拨地位于仔之一块1万平方呎地,兴建新校。

1994年动工兴建,1996年12月30日正式啓用。

1997年2月11日,获教育暨青年司施绮莲司长发给批准立案书。同年4月11日,「澳门三育中学」正式揭幕,敦请「澳门总督韦奇立将军」主持揭幕礼。

1997年聘得罗惠庆博士夫妇担任副校长暨英文部主任。1995年5月1日,校董会委任罗惠庆博士爲正式校长迄今。

新校舍楼高四层,有课室32、特别室 16,另有教职员宿舍,16 个特别室中,有完善的图书馆、音乐室、计算机室、理化实验室、科学室、美劳室、多媒体教学室、其他如家政、烹饪、金工、木工、缝纫、商科等。并有设备完善之食堂,是一所新型、设备最先进的学府。

本校分设中、英文部,英文部设有小学,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可称国际学校,教学成绩显著。爲配合福音工作的更好发展,后在校内建立「三育青年中心」。

澳门三育青年中心的建成有赖1996年第一季的全球教会之十三安息日学捐之助。1997年10月25日正式啓用,投入服务,随着前锋会亦相继成立。中心活动之积极,前锋会的纪律性及智能啓发,对青少年起了积极的辅导作用,使同学不但获得课堂讲授的知识,在灵育、体育配合之下。获得全人教育之成果。

复校之初,学生人数15人,2002年9月开学共有学生496位;高峰期的学生人数曾多达710人。

灵育方面,每年有三季福音周(其他三育爲两季) 邀请牧师证道。复校至2002年8月共有108位同学受洗归主,8位教职员受洗。

愿主内同工爲澳门三育祈涛,使能按主旨意,成爲拯救生灵之机构。


27·澳门三育中学创辨经过

关觉生


澳门爲欧洲人来远东最早之居留地,亦爲极富宗教意义与价值之区,早期基督教传道士马礼逊来澳传道,安息于此,其墓地在澳门白鸽巢公园侧。基督教人士来澳,亦多往瞻仰。全澳土地才六方英哩,形属半岛。惟民众能接受末世福音者,实寥寥无几!盖一提起「东方蒙地卡罗」之名,便可想见此地人士之道德观念;而天主教影响,亦足以形成人心对真理之拒绝,固无怪其然也。

本会在此开工逾五十年,但向无自建之会堂,缺乏适合崇拜之所,虽开布道会但受浸者不多,只有黄泉、邓宗煊、何健宜等几位,其后更因战事影响,工作停顿至1950年,上帝爲吾人成就购堂计划。由港澳区会拨款,购得美珊枝街五号一所宽阔洋楼,才有自己会所。不久锺惠波牧师从港调澳主持圣工,计划发展。1953年,名布道家孟昭义故牧师来澳,主持盛大之布道会,听众非常踢跃。

翌年春孟牧师重临故地,继续举行布道会,除成年人外,尙有不少青少年人。后建议开设学校,当即积极筹备,向教育厅申请立案及办理各项手续,时间已在七月秒,九月初要开课。时间恐怕来不及,只有祈求上帝帮助。八月,蒙批准先行招生,赶及于九月的初开课,但时间太仓卒,开课时只有学生19人。锺牧师爲第一任校长,区会派李铁锋先生从港来澳任教务主任,校名「三育中学澳门分校。」于是学校正式成立。

1955年春,学生已增至六十多人,教员多是慕道友,后大部份都受洗归主,诚一大喜事也。至暑假时,锺牧师及李先生齐调元朗,区会改派黄燊权先生爲校长,建议笔者辞去原职,全工担任校务主任。当时份有教员傅兰芳,孔慧铿、郑曼丽、许宗泽、罗汉昌、陆美瑶等老师先后受洗归主,结出灵果,赞美上帝大爱,使人感奋!

校务日渐发展,学生增至 170 余人。主校政者除锺牧师及黄燊权先生外,其后依次有李达明牧师、关觉生牧师、王溢中牧师、梁鸿岳先生,周文龙牧师等,并增办中学,学生增至二百余人,瞻望前途,使人看出有一片光明远景。学校亦正名爲「澳门三育中学」。

1960年,笔者调任香港,在圣经讲座担任传道工作,协助孟昭义故牧师及曹连捷故牧师。至1967年,港澳社会动荡,先后发生暴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因环境关系,区会议决停办「澳门三育中学」,开办十四年,一旦结束,殊爲可惜,但此乃无可奈何之事!

其后澳门秩序渐次恢复平静,区会对复校之举,从未忘怀。而澳门人口由原来之十万人,因新移民从大陆来澳关系,增至四十万人(现已增爲五十余万)学校供不应求,不少学子失学,实爲办学之良机。故计划将原来校舍拆卸改建爲六层大厦,办一所完全中学,亦设有新礼堂及教职员宿舍等,设备齐全,经与建筑商洽妥当,准备动工;不图澳门政府宣布该处划爲文物保留区,作爲永久纪念,不能拆卸,此乃出乎意料之举。然新图样已经拟就,乃与政府交涉,说明需要。最后政府答覆不能改变原来计划,破例以葡币四百五十万元购买学校原址,复校计划因而搁置。此乃八十年代之事也。

区会遂将此款,作爲澳门办学基金。先在澳门筷子基宏信大厦G座地下购买商厦一层,楼下作爲教会崇拜之所,阁楼有大房二间,作爲课室,可容七八十人。遂与清水湾三育书院合作,办英文补习学校,徐图发展。另在十七楼购买住宅单位二个,作爲宿舍之用。然地方狭小,难图发展。只有恳切祈求上帝开路,相信合乎神旨,他必爲吾人成就。

不久,复校计划露出曙光,区会决定在澳购地一幅,自建校舍,后申请政府拨地获准,可免费得地自建校舍。

1993年5月,澳门总督韦奇立将军批准在澳门新兴之离岛海岛市(俗称丞仔)拨地十八万平方呎,作爲兴建校舍之用,复蒙工务土地运输司赞助填海工程费陆佰伍拾万元筑路入校;又数佰万元辟地予校方建私家车位四十个。更蒙陈俊基金会慨拨港币壹仟五佰万元玉成大举。主之恩典足矣。

陆怡然校长指出澳门三育中学特色如下:

1·地大,十八万平方呎,有十万平方呎作爲绿色地带。

2·建筑三大座,礼堂可容一千五百人;教学大楼有三十六间课室;工业行政大楼五层,有电梯上下。短期动工,预期九六年学期开课时落成啓用。另有停车场,可停四十部汽车,本会投资二千余万元,以供需要。

3·本会办学,以救灵爲宗旨,盼能达此目的。

89.jpg

90.jpg

澳门三育中学


28·台湾「三育基督学院」

林福德


本院爲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华各地所办教育机构之一,对华人教会教育有着极大的贡献。1949年以后本会在大陆的各校被迫停办,教会教育事工因而受挫。1950年本会热心教育圣工人士,纷纷向全球总会建议邀准拨款兴办学校,希望一本过去培植华人青年的精神,在台湾设立一所专以本会教育理想,借以延续本会在华的教育圣工,及承继大陆本会教育传统。于1951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台湾区会成立建校筹备及董事会,经台湾区会执行委会及董事会之细心策划,择定台北县新店镇七张爲本院校地,并定校名爲「台湾三育神道书院」。

「台湾三育神道书院 的设立,专以复临教会教育理念培植青年,以便在灵、智、体各方面,获得「完人」的教育训练;并以弘扬教义、服务社会,克尽济世救人之天职爲宗旨。

1952年主要行政大楼和房舍次第落成;各地学生纷来就读;董事会通过聘请柯德尔牧师爲首任院长。

1953年春,复经议决改隷华南海岛联合会,并兴办农作、印刷、洗衣、食品等工作部门,以适应学生工读与实艺训练之需要。是年夏,首届中学预备科学生毕业。

1954年8月,经董事会议决改名「台湾三育书院,同时提高程度,加聘导师,扩充院舍及设备,增设专修科,以适应教会之急需。

1959年8月,李明道牧师接任第二任院长,在其任内的第五年,本院经本会远东总会及全球总会议决,获准升格,正式认可爲华南海岛联合会之训练学院,毕业学生颁授学士学位。

1964-1969年由曹俊凯牧师、巴千里牧师、文嘉澜牧师先后担任第三、四、五任院长,校务持续发展。1967年在文嘉澜时,改名爲「台湾三育神学院♪以神学爲本院设立之宗旨与目的,以基督耶稣爲中心,力求在灵智体三方面并进之宗教教育。

1969-1975年,由贝纳恩博士、宁尔生牧师、杨健生博士接任第六、七、八任院长。因宁静的新店小镇,变成繁荣的闹区,影响本院教育环境,于是贝纳恩博士推动迁校计划。1973年在接任院长杨健生博士及董事会戮力下,完成旧址校地出售及购买景色怡人的日月潭附近的鱼池现址,并开始破土兴建校舍。

1974年,先后完成主要房舍男齐舍、餐厅及教员宿舍。并开始招收鱼池的第一批学生。

1975-1981年,纪万镇牧师、吕俊明博士、接任第九、十任院长,他们致力于本院的建设、师资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1980年,董事会及台湾区会当局爲节省人力和财力议决将「三育圣经学校」(中学部),由屏东大津迁来鱼池,与「三育基督学院(大学部)合并,「三育圣经学校」(中学部)与「三育基督学院」(大学部)虽合并但仍然各自爲政。

1981-1986年,徐精一博士、黄少辉博士接任第十一、十二任院长,爲适合台湾情景,于1981年更名爲「三育基督学院」,并积极推广教育,强化教师。1982年增设科系,兴建图书馆及音乐厅。1983年夏,中学综合行政楼落成。

1986-1996年,卓甫剩博士接任第十三任院长,少年得志,是历任院长在位最久的一位。任内大力推动校务的务实发展,强化财务的稳定,扩展本院软硬件设备,扩大学生招生,培养所需专才,使校务稳定成长。198 9年夏,完成新建大学部女生宿舍。1 990年教会小学建筑完工。1991年夏,可容纳九百座位的大教堂和课室办公室竣工落成,本大楼提供理想舒适的学习环境及敬拜上帝。同年的6月本院获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教育部董事会认可,颁授文学士、理学士、神学士学位以及两年制和三年制相关文凭。

1 9 9 6-1998李博文博士接任第十四任院长,校务稳步发展。

1 999迄今陈广惠博士接任第十五任院长,是首位的女性院长。因时势变迁,不得不在过去的原则上进行校务的转型工作,开始实施兼顾学理和实际的绩效教育革新,以求校务发展,继续充实教育设备,扩建房舍、增聘教授,栽培合神使用的青年男女,竭尽精诚,爲本院献其所学。1999年新建中学综合教学大楼落成。音乐厅重新修建完成,并更名爲「艺文中心」。2001年春,完成三育中学向政府取得承认。以及「三育基督学院」加入东南亚神学协会会员。2002年获「美国安格大学」缔结盟友。

五十余年来,本院虽然饱尝风霜,历经沧桑,如今又面临新世纪急剧文化变迁的挑战,努力往前行是教育使命当务之急。在上帝的赐福与带领,以及历任董事会、院长、师生和家长的努力经营之下,本院亦是一所设备完善、环境怡人,课程充实的基督化华语教育学府。瞻望未来,本院将本着「生命关怀、诚信忠实、公义慈爱、终生学习」的价值,持守本会真教育的传统精神,尽心、尽性、尽意、尽力服事上帝的教育圣工,以期完成受托的使命。

91.jpg

台湾三育书院新店行政楼

92.jpg

三育基督学院鱼池新行政楼

93.jpg

神道学院落成典礼

94.jpg

1963-64年  台湾三育书院全体教职员

95.jpg

三育基督学院全景(鱼池)

96.jpg

三育基督学院新行政大楼

97.jpg

台湾三育实验完全中学图书馆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