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中华圣工史(上.下册)
回顾与前瞻-杨健生

  回顾以往一百多年本会华人圣工,除拉路先生独自一人,艰苦奋斗之十四年外,自1902年,即第一位全总派遣之国外佈道士,安德纯牧师抵达香港时,至今已一百年。前四十八年西教士主政时,内外战争频仍,反外,非基督教运动叠起;后五十二年则由国人自己负责,真正做到自传、自养、自治(三自)地步。

  1950年代起的各项运动,内外压力均重,使福音事工十分困难:控诉,各宗派合一,反右、公社,1966-1976年之十年文化革命,使教友人数大大减少。教友自1950年之二万三千人降为数百,“教会逃到矿野”。开放以来,同道均具高度使命感,热心为主作见证。即使没有医院、学校、书报、传媒等协助,没有外来人员及经济支援,一度全国已按手牧师尙不足二十人,但因兄弟姐妹肯投身传道,教会便大大兴旺,人数急剧增加,至今2002年已超过三十万人。

  上世纪初,教会人数稀少。传道、教育、医药、文字等工作完全由西教士主持。他们离家别井,来到贫穷之中国农村,受尽艰苦,多位西教士及家人在中国殉命,牺牲精神之伟大,只有因基督大爱感召,才克臻此。1909年亚属总会成立以后,国人参加工作者渐渐增多。1919年远东总会成立,教友人数已达3,255人。1930年中华总会成立,至1950年之二十年间,虽经历军阅内战,八年中日战争,国共内战,但教友由7,900馀人增至 23,000馀人。

  在前四十八年中,社会上变化很大:维新、革命、五四运动、非基督教运动、北伐、中原大战、日本佔领东北,一年后一二八事变企图佔领上海,华北特区设立,国共战争,长征,西安事变。1937年抗战军兴,八年中大迁徙,大流亡。1945年和平后国共内战加剧,直至1949年。这些事件对社会稳定,人民安居十分不利,也极有害传道工作。然而,中华圣工就在这种动荡不安,困难重重的情形下,在缝隙间进行。没有圣灵感召带领,天使的保护,无法想像怎样会有这些功绩,这些成就。

  起初,无论是国外来的传道士,或中国同工,大多数年纪轻轻,不过廿多卅岁。往往我们想起先贤们,脑中记忆是他们退休前,或去世前的形象,至少是他们的壮年,事业鼎盛时的相貌和态度。因为我们绝大多数都未见过他们起初参加圣工时的年青锐气,或俊美形态。中华圣工的建立,就因为有这一班青年人。他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胜不休,才建成了几千间教会,牧养了两万多教友,开设了百馀间学校,十多间医院,还有报馆,函校,电台等功业。他们建立了教会,教会也建立了他们。

  一次笔者偶然听到两位青年传道士谈话,内容竟是“退休”。他们研究何地退休待遇好,天气好,退休后如何过悠开生活!教会用这种传道士有何用处?他们在教会又有何前途?退休是人在衰老时不得已,无可奈何的安排。笔者已退休六年,但仍忙于主工,巴不得重新恢复强健体格和充足精力,再为主工作50年,100年!能为主作工是福气,是荣誉。教会的先锋们(1840,50年代美国,1870,80年代欧洲,1900,10,20年代中国)一定是这样想的,不然他们不可能在穷困,压力下仍旧执著努力下去。不如此奋斗,则不能有他们所作的成功。今日教会中的先锋何在?明日教会的领袖何在?

  在前四十八年内,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甚快。1900年已有六十一个基督教派在华传道,基督徒共约十万人。至1919年,本会远东总会成立时,教派已增至170,教友25万人。当时本会仅有3,255人,而天主教已有90万人。1935年统计显示改正教教友已接近100万,当年便有43,000人受洗。1937年,教会中学有59间,学生约5万人;大学13间,学生6,400馀人;中文杂志210种,英文27种;医院260间(史书只列5间本会医院),护校 140间,学生3,700馀人,外籍医生97人,本国医生561人,病床18,266张,门诊病人24万4千馀人。1919年和合版新旧约圣经出版,对传福音有极大助力。在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时,本色教会,三自教会之议,嚣尘直上,但各差会西教士对此则甚冷淡,所以要到解放后才能成事。

  解放之初,周恩来总理曾表示尊重宗教自由。不幸韩战于1950年爆发,中国被捲入旋渴,反美抗美,演淮为反外籍传道士、反基督教。国家主义、无神论、人文主义、反外仇恨、合为一流,衝向与西方有关之宗教团体。每一个政治运动,都直接间接带来对基督教之打击。这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不合理,不人道压迫剥削之反应。也是教会太依赖外来援助之结果。起初,教会日渐萎缩、破产,但仍有少数教友忠心耿耿,坚守安息日,支持谨守岗位之牧师传道。到1958年,大鸣放后,教会合併,传道人被派往工厂工作,安息日泰半停止聚会。本会遭受打击甚大,各机构被政府接收,总联区会组织瓦解。到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红卫兵抄家,烧圣经,公审传道人,许多圣徒因而逝世。十年中只有极少数忠心信徒能保守信仰,谨守主道,在极端困厄中,紧握上帝宝贵应许,重度以利亚在矿野之经历。

  1976年,朱德、周恩来、毛泽东三位国家领袖相继去世,文革也实质告终。渐渐在温州,汕头等地开始有家庭聚会,起初秘密进行,渐渐牛公开。1978-1979年,三自爱国委员会重新工作。1979年秋天教会恢复后,广州东山堂首次在安息日举行崇拜,笔者有幸参与。会众所唱开会诗为家母常唱之一首,听之不禁泪下。从此家庭教会如逼山野火,烧遍中国广大原野,至今基督徒数以千万计,神迹奇事,引领多人归主,也稳定他们的信心。虽然没有医院、学校,出版社,及一切现代化工具,信徒们靠主作个人见证,因为圣灵力量,信徒便大大增加。

  回顾以往,除感喟以外,敢将教会成败功过综合分析如下,以作日后鑑戒:

  1·属灵目标——虽然当时形势有许多困难,不是事后和当时在场的人能全部明白,但当政者常常忽略将属灵目标放在首位,则无可置疑。急功近利,以属世价値代替天国原则,将房子建立在沙土上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一西籍会长,某次在其区会内大租房舍,挂上教会招牌,又以十元一个月的薪金(约为牧师薪金三分之一)僱用了一大批无训练,无信仰者为“传道士,所以该年报告增加了十个廿个新堂。但以后当他驾汽车去巡视时,常常发现在安息日礼拜堂大门紧闭,再查才知“传道士”正在做买卖。这种情形,使人啼笑皆非。

  2·中外分歧——虽因本会规程定下中外有别之制度,有其若干实际上需要,但这种硬性规定造成种族歧视,一方面外籍职工无论在环境、工作、旅行、语言都有不便,收入减少,儿女教育及各方面都有“牺牲”;但中国同工却不满他们享受较大房子,六七倍或更高薪金,更好升迁机会,和较有权力之职位。许多留学生因此不肯回国服务,其他本国才俊之士也不肯投身教会事工,更有人不满一些外籍同工之“老闆”态度,愤而辞职。至于一些外国传道士,不能适应当地气候,工作压力,和单独寂寞者,频频来去,有如游客,更不在话下。

  某县长在信道后,参加教会工作,所受微薄薪金不能支持一家八口生活,虽然他有君子之愚忠愚诚,但儿女则不接受这种不合理情势,结果好几位参加别宗派教会。某外籍医院经理到任后几个月便回国,打听之下才知他那六倍于本地职工之薪金,不够付他一天24小时常开三部冷气机之电费,故不得不离开。又某外籍白种女子,到中国学护士,毕业后,几乎全部白种人之委员会一定要付她外籍薪金。虽然她和外籍医院院长,都同意她应该接受中国薪金,但委员会之规定使她的待遇高过同班同学数倍。这都是极端实例,但可显出本会种族歧视所造成的坏影响。

  虽然教会不能以优厚待遇吸引工作人员,工资虽然低微,若是公平合理,则士气仍可维持。现在全球总会章程规定,在同一地区,全体职工受同一制度下薪金。但因全球各处人民习惯不同,儿女教育,退休需要都不同,故需按每人原居地生活程度,另加一种津贴,以补不足。此法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满意,但比起旧制,则合理多了。

  3·重组织而轻传道——重温本会历年年鑑,只见不断改组,教友没有几个便挂上xx区会招牌,结果很大一份资金便用在组织上。没有合格行政人才也硬拉一个充数,造成不少日后麻烦。重组织便是轻传道,学生心裡想,以读医为第一,事务次之,教育(稀饭组)又次之,最低的才是传道组。许多本国同工也作此想,有儿女者先期望他们作医生,不然会计、教员、读书不成,资质低劣的才“奉献”他们作传道人!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上帝怎能赐福?

  中华总会在比例上机构特多,原因是全总对中国情有独锺,特别慷慨,也因“中国医生”米勒耳的名气和献身精神(个人力建六七间医院),和大财主如张学良先生的慷慨奉献(他一人捐助五间医院开办费)。若办之得宜,紧守本会办理机构原则,这些机构原可对教会提供不少贡献。可惜职工中真正具重生经验者少,没有传道之动机及能力,所以成了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太21:18-19)。笔者所见在远东十多间医院中,只有两间显著地洋溢著一种属灵感化力,为什麽呢?是因为这两间医院大半职工是本会忠心教友,没有信主的人才,便没法办好本会机构。一般而论,学校的确教育了不少英才。多数能忠守道;报馆书刊也将福音传开;只是医院则成绩较差,但也有病人或其亲友,因医院而得到福音者,不经由这种接触则无缘得聆真道。社会上有千百种人,所以福音的传开也要经循千百种途径和媒介。

  4·不注重传道——教会最重要的任务是传福音,这是耶稣基督的命令。但不少教会领袖却本末倒置,将传道视作等閒!例如中华总会房产中百分之四十价値是西籍同工居所,百分之五十七是机构办事处,只有百分之二点三是礼拜堂。当西籍同工撤离,机构瓦解,我们仅拥有馀数的零头:只有百分之二点三!举目本会全球增长迅速的总会,多数机构不多,组织简单,所以能集中全部精力,从事传道。可能福音是为穷人(路4:18)的罢,贫穷地区往往信道者多,北美、西欧、日韩台港等较富庶地区则反是。可能信徒赚钱机会多,有了钱娱乐节目也多,自然没有时间去传道,去向亲友作见证了。感谢上帝,上列这几种现象已在中国大陆大大消失,这是情势使然,还希望教会他日如有机会发展,不去犯以往覆辙。

  5·教会经济——教会收入绝大部份应是教友捐献,海外捐助或全总津贴应只佔少数。但可惜初年中国同道多属低收入阶层,故教会收入甚少,不得不依靠外来帮助。因教会经济不敢公开,透明度低,具神秘感,许多教友认为不必奉献。教会既有外国人支持,如果经济不足,外国人自会补足。甚至进入廿一世纪,仍有些地方,职工收入太低,羞于公开。而另外地区则职工收入高过教友平均收入甚多,又不敢公开。在这种心态下,“管家”之观念,荡然无存,自养之目标,永远无法达到。不能自养,则不能自治,只有听命于他人。所以只有经济公开、合理,才能激发信徒信心,愿意忠心奉献什一,不致把一半或全部捐到别处。

  同工待遇,不宜过高,以杜绝为财而来者充斥教会;但也不宜过低,使生活艰苦,无心工作。作妻子的当学会勤持家,不致月月预支,债台高筑,反怨司库没有爱心。

  6·人事政策——领袖中忠心献身,聪明勤奋者不少,他们多能成功。但有些所谓领袖,不过会讲几句英语,或工龄长些,而晋身领袖职位。选拔时并没有民主制度,只凭上级主管“提拔”。如该上级并无识人眼光,许多有志青年会觉得不蒙赏识,便黯然求去。反之,如蒙鼓励栽培,当有更多人肯留下效力。教会工作困难,待遇低,如能支持下去者都因对主忠心,感觉有安全感,或同工友爱相助,上司如父兄,则安心做下去。但不幸有些领袖,不明教会办事原则,章程宗旨,仅依一己私见、不行协商、任意行事,令年青同工申诉无门,只好认命,或逐行他去。

  故此领袖教育十分重要。但教会大学中并无这一科系,直到今天,安德烈大学才和总会商讨开办这种科目。有些会长只会看圣经,但不会看会计报告,只有听命于司库大人。关于认清目标,发展圣工,起用青年才俊,开闢新工,增加收入,人员增减,购置器材,都需教育:或互相观摩,或聆听专家演讲,或阅览文件,都可增广见闻,强化领导能力。

  7·同工关係——本会职工背景颇为複杂,尤其初年,并非都出自本会家庭,也不尽毕业于本会训练学校。如有强力领袖,各尽各职,自无话说。但仍有些人学问浅,工作懒、成绩差,安全感低,以致眼红同工成就,妒忌他人。于是有批评的话在同工同道间传开,言者或是无心,听者却是有意,一传再传,便害了许多人。尤其是批评者的儿女,他们常听怨言,长大了很多离道叛教,这是许多牧师传道儿女今日不在教会的主因。牧师妻子,往往因丈夫常常在外工作,独自养育管教儿女,压力太大,而发怨言,这种害处更大。因母子,母女关係亲密,接触更多,影响也最大。

  笔者常为此感慨甚深,教内教外都有同工,可能教会内关係深,如领导不良,使同工之间有恶劣关係,不能化解,便误会日多。批评怨言多,“和事佬”少,起哄者众,气氛便每况愈下了。当事人中,因怨而结成冤家者多,因饶恕而和好者少,这是许多地方中国人当不上高级领导原因之一。平心而论,在这一方面,中国人要大大改良。

  瞻望将来,比较回顾,要困难得多。因我们不是先知,只能望到一些影子。虽然不能准确预测,但重要步骤仍可想像得到。

  1·人才训练——教会是人的组织。有人的组织就需要领袖,属灵的领袖或是行政的领袖,在教会增长时都迫切需要。即使今天的情势不许可办理大学,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都可以办理,有总比没有好。传道士及长老培训当在各处举办,用教师面对面教授,或用录像机和录音机教授,或用书本、讲义,都可传达讯息。当今首要任务是训练教师,这可能要三五年才有足够的人才负责全中国培训工作。所以当努力投入人才,金钱,去协调和促进这项大工。

  2·传道是传播工作,是将讯息由一处或一人传向别处和别人。所以要有更多更好的无线电广播节目和录音录像节目,以便广泛地将福音传到广大基层人民之中。除一般性和综合性节目之外,也可制作健康、天文、考古、历史、哲学、游记、语文教学等专科节目。只有观(听)众,有专人制作,便可引导他们渐渐对真道发生兴趣。

  3·伴随视听节目的,可配以函授课、小册、儿童画册等印刷品,预言之灵书本也不可缺。

  4·在都市四周,工业化即将加速进行,人口即将大为增加的地方(因今年参加了世贸组织),应购地(屋)作建立教堂之准备。今天不买,将来价格飞涨,便买不起了。

  5·为增加和非信徒接触,应开办自养之语言学校、幼稚园、托儿所、老人院、日托老人中心,孤儿院等机构。

  6·鼓励及协助教友迁至没有教友的地方居住,开发新工。组织青年团契,如英文班、音乐班、电脑班、体育班等。

  7·国内教会和国外教会连成姊妹教会。彼此代祷、通信、互相访问,交换属灵粮食。

  8·研究投资办法,把未用捐款及建堂捐投入最有利方法生利。也应训练忠心司库,建立良好查账制度,确保公款安全保管。最重要的是提倡管家精神,每人向主忠心奉献什一及乐意捐。

  9·情况许可时,各区合作进行广大范围事工,如开办医院、学校、印刷所等。

  10·如果主复临日期延迟了,在三十年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基督徒最多的大国。那时,财富的累积,国力增强,社会更民主,更多宗教自由,会促使中国成为廿一世纪派出国外佈道士最多的源头。到那时,复临信徒将站在何处?担任怎样的角色?愿主亲自带领,完成祂的圣工。

  主回来的日子已近,我们最大的希望还是和他在云中相会。回顾过去一世纪主的恩典深厚如长江,如海洋。我们在感恩之馀,应当献上我们的一切,努力完成圣工,直到他回来,擦乾我们眼泪的一刻。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