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牧师手册
第三十五章 丧礼

  死亡完全违背赐生命的创造之主上帝的本性,是一切善良的最终仇敌,是扩散到全人类的罪恶带给完美伊甸的破坏。所以死亡不合时宜的闯入,摧毁了人生的一切快乐和计划,需要立即关注。然而即便是传道这个最艰难最严肃的责任,仍会带来机会怀念所爱的人,安慰丧失亲人的人,向他们指出消灭最后的仇敌——死亡时的快乐团聚(林前15:26)。

  传统和文化

  为丧家服务要尊重有关死亡的传统与文化,但不要违背基督教的原则和圣经中有关死亡的教训。教会在处理丧事的时候形成了一些惯例和程序,也需要得到尊重和遵守。有人送些食物给丧家;有人丧礼后在教会里提供餐食。有人喜欢教会内举行丧礼;有人喜欢在殡仪馆举行。有人安排瞻仰遗容时由家人在旁,或在丧礼的开始,或在丧礼的结束,但也有些人不喜欢瞻仰遗容。牧者要了解会众丧事的传统。由于各种文化和会众之间的差别很大,这里只提供基本指南,需要根据当地情形进行调整。

  丧礼之前

  探视遗属——要立即去探视遗属,用安慰的话、圣经和祈祷鼓励他们,但不要进行神学讨论。哀伤的人可能记不住牧师在他们在最初遭到打击时对他们所说的话,但他们会记他们住到场的支持所表显的关怀。

  提供教会的帮助——要特别建议教会所能给予的帮助,比如通知亲友,接电话或开门,安排照顾孩子,提供食物,打扫房屋为来宾作准备。

  提供牧者的帮助——很少有人担负过策划丧礼的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丧家很难想清楚丧礼的选择和细节。如果不是突然的死亡,那就可能事先有所考虑。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仍需要温柔的帮助和指导。

  丧礼主持人的选择通常会偏重以前服务过这个家庭的牧师,特别是现任牧师在教会里服务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如果丧家选择别人来主持丧礼,不要认为是对牧师个人的冒犯。可能需要协助进行安排,接触应邀担任护灵工作的人,提供音乐,协助牧师进行礼拜。若是担任另一个教会的嘉宾牧师,那就要记住与当地牧师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鼓励丧家也邀请这位牧师参加丧礼。

  主持丧礼——主持丧礼是不需要特许的。在牧师缺位的情况下,可由长老主持。丧家的朋友或成员可应邀协助牧者发布讣告、读经、祷告或写悼词等。一般说来,处置遗体的殡葬部门会关照正确下葬的细节,以及合法下葬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传道人不收取主持丧礼的费用,但接受差旅补贴仍属合理。

  瞻仰遗容——瞻仰遗容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时家人和朋友应邀去殡仪馆瞻仰遗容。有些家庭把遗体留在家里,进行守灵。另一些人则晚上围着棺木举行礼拜,直到下葬之日。丧家不论用什么方式瞻仰遗容,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先正视死亡,再开始恢复的过程。

  在丧礼时可以摆放遗体供使众人进来时致意。然后封闭棺木。丧礼注重于盼望和保证,不因最后瞻仰而沮丧。有些文化和会众则是在礼拜结束、棺木封闭、前往墓地之前瞻仰遗容。

  典型的丧礼

  主持丧礼——有时丧家选择殡仪馆举办丧事,由丧葬承办人负责殡葬的安排。牧师则负责葬礼的宗教部分。葬礼由牧师和丧葬承办人合作主持。要迅速筹划好丧礼的程序。拖延和优柔寡断会增加困难环境下的紧张。

  为遗属服务——遗属在殡仪馆就座之前,通常被带到旁边的一个房间里。几句鼓励的话,祷告和群体的互相支持,有助于丧家去面对丧礼的最后程序。这样的服务还能减轻丧家的悲伤反应。

  丧礼程序——丧礼的程序应简单明了。下面所建议的程序,可以视情况改变或扩充:

  家庭就座——出席者进场就座。

  读经和祷告——读经可从下列述经文中挑选,几段一起读也可以。祷告应包括:感谢上帝曾将生命赐给死者,安慰伤心的人,以及藉着基督而得的永生盼望。主领祷告的人一般站着,听众则仍然坐着。

  唱安慰的诗歌——会众唱诗若有嘉宾乐师的伴奏则更好,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情绪的波动往往影响唱诗的效果。

  悼词和讣告——悼词和讣告是要对逝者的生平表示褒奖,可由一人宣读,也可由两人宣读。悼词较长,回顾和表扬逝者的生平。讣告则简要说明逝者生卒日期,家人名单,和生平的一些重大事件。在这样的宣读中,回忆起一点欢乐甚至幽默,有助于减缓这个场合的紧张情绪。

  见证——有人认为出席丧礼的人发表或听取见证令人感到欣慰。见证在有些情况下虽有益处,但这些回忆有可能过于冗长,过于情绪化,或不适当地个人化。

  证道——丧礼的证道要正视死亡的现实和复活的盼望,表扬逝者的贡献,以及他的逝世对于家庭,社会和上帝的损失。证道结束时选用的诗歌要合适。证道的人要注意掌握讲章的长短,与丧礼的其他程序相配合。

  唱安慰的诗歌——如上所示。

  仪式进行到这里,若是家属有瞻仰仪容的要求,牧师通常就走到棺木的前端,留在那里,直到会众和家属都经过了。然后牧者引导护灵人抬着棺木放上灵车,前往墓地。牧师可以选择乘坐灵车或紧跟在后面直至墓地。

  经文——以下经文可用于证道或读经:

  伯14:1,2,14,15 “祢呼叫,我便回答。”

  诗23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

  诗27 “要等侯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

  诗46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诗90 “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

  诗91:1,2,11,12 “我要论到耶和华说:‘祂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诗121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赛33:15-17,24 “城内居民必不说:‘我病了。’”

  赛35:3-10 “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忧愁叹息尽都逃避。”

  赛40:28-31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

  赛43:1,2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约14:1-6 “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

  罗8:14-39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林前2:9,10 “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

  林前15:20-26 “尽未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

  林前15:51-55 “必朽坏的变成不朽坏的”。

  腓3:20,21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

  帖前4:13-18 “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

  帖前5:1-11 “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祂同活。”

  来4:14-16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

  彼后3:8-14 “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启7:15-17 “他们不再饥,不再渴。”

  启14:13 “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

  启21:1-4 “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启22:1-5 “也要见祂的面。”

  儿童的丧礼:

  撒下12:16-23 大卫的悲伤。

  可10:13-16 祂“抱着小孩子。”

  青年的丧礼:

  传11:6-10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

  传12 “你趁着年幼,……当记念造你的主。”

  路7:11-15 拿因城寡妇之子。“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

  敬虔女子的丧礼:

  箴31:10-31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

  太26:10-13 “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

  徒9:36-42 “她(多加)广行善事。”

  长者丧礼:

  创15:15 “你要享大寿数,……被人埋葬。”

  太11:28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提后4:6-8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墓旁礼拜

  带领棺木到坟墓时,引导的人要记住尽量避免践踏其他坟墓。在墓旁,主领人按惯例站在死者头部的位置,面朝逝者家人。墓旁音乐的使用要依照当地的习惯和家人的愿望来确定。但音乐往往会延长简短礼拜的时间。如果墓旁礼拜有军人或其他组织参加,就要求与他们协调与合作。如果天气不佳,墓地礼拜的简短就更显重要。

  非正式的下葬词——简短而非正式的下葬词包括读经和祷告。帖前4:13-18和林前15:51-55比较合适。接着来的祷告表达对复活的盼望和信心。

  正式的下葬词——若是使用正式的下葬词,要安排在读经和祷告之间。下葬的风俗各地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牧师在宣读下葬词时,要撒一把泥土或花瓣在棺木上。也有人认为,这是过于直率地提示人的脆弱,不宜说得那么形象。

  基督徒的下葬词——“上帝本着祂的慈爱和智慧,让我们亲爱的弟兄(或姊妹)在基督里安睡了,我们轻轻地将他(她)的躯体交给尘土,并坚定地盼望当我们的主在荣耀里再来的时候,他(她)必欢乐地复活。那时,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未确知是否基督徒的下葬词——“上帝本着祂的仁慈和祂旨意的安排,让我们的朋友(弟兄或姊妹)放下了今生的重担。我们在爱中将他(她)的躯体交给尘土。我们都记得:人生的一切难题,全在慈爱怜悯而永在之父的掌握中。祂应许凡爱他的人都得永生。”

  葬礼之后——在祷告和礼拜结束之后,要简短地问候丧家。牧师要留到在场的人离开墓地。

  丧礼前安葬——有时丧礼之前会先行安葬,可以为家人举行一个私人礼拜。家属从墓地到教会参加公开聚会。在这种情况下,礼拜应该集中在对生的庆贺,而不是对死的哀悼。

  火化——在许多情况下,火化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复临信徒在神学上并不反对火化。我们相信上帝在使人复活时,和祂在创造时一样,并不使用已经存在的物质。当地的文化和家人的情感可能影响这种方式的接受。

  为伤心的人服务

  一、要关怀——丧礼之后丧家依然会因失去亲人而伤心,要安排继续探访。眼前危机的结束和客人的离去之后,孤独会随之而来。帮助丧家是从丧事开始的,要延续好几个月。教会要提供支持,对丧家进行的后续服务。

  二、要耐心——伤心是会持续的。失眠、焦虑、恐惧、愤怒、专注于悲痛的意念可能会延续一年多时间。要丧家迅速振作起来的不合实际的期望,会使他们感到忧虑和愧疚,使哀恸的过程更为艰难。有些人会抱怨上帝,要仁慈对待,不要指责他们违背信仰和丧失信心。

  要倾听——交谈和分享是一种发泄情绪、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丧家通常喜欢谈论他们失去的亲人,这就带来珍贵重要的回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必须告别过去,才能享受现在并展望将来。要善于识别压抑的表现,如拒绝谈及死亡或不愿与死者个人的物件分别。

  鼓励参加活动——要鼓励丧家尽早从事造福他人的正常活动。积极参加支援小组可能是有帮助的。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