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信函和文稿(1897年)
《文稿》1897年25-26号

  《文稿》1897年25号

  每个教会成员都是工人

  1897年3月2日,刊于HM 6/1897

  主有积极的工作要做。祂分派各人当作的工,要祂的仆人各尽其职。但是许多人不愿意为主做任何需要克己牺牲的事。他们要徘徊在九十九只安然无事的羊中间,却不肯带着福音到大路和篱笆那里去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路14:17)。上帝的子民必须觉醒。整个教会都要受到考验。有些人要到大路和篱笆哪里去,耐心、诚恳、质朴和热心地工作,以诚挚的努力联合起来,恢复身体的健康。这些人会作出最坚决的努力,去唤醒那些死在罪孽过犯中的人。{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

  主呼召认识真理的各教会悔改,心灵和身体都成为圣洁,奉献为祂服务。他们不可站在一边说:谁是我的邻舍?他们要记住,最需要帮助和同情的人就是他们的邻居。那些愿意站在上帝能藉以向世界传达光明之地的人,将被选为尊贵的器皿。{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

  许多人不喜欢、也没有心思为基督服务。他们不选择站在祂一边。基督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路 11:23)。基督的使命是不断谦卑地工作。祂从上帝在天上的宝座下来,降到马槽里,沿着染血的道路,来到髑髅地的十字架。祂的一生显示了应该支配每一位基督教传道士生活的原则。他要在世上宣扬上帝的真理,研究基督的爱。基督自我降卑取了人性,在屈辱中交给人责任,把救恩传到天涯海角。在他面前不断开辟新的园地,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完成这项工作,以高举真理和公义的旗帜。真理要使教师的生命成圣,并藉着他成为帮助别人成圣的能力。教会将接受培训以获得传道工作的知识。每一个信徒都可以通过专心的学习,获得如何治疗疾病的实用知识.。{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3}

  为了拓展我们对基督徒慈善的观念,我们必须把它付诸实践。实际的工作远比说教有用。基督在地上的时候,曾设法清除犹太人关于谁是他们的邻居,谁是他们敌人的偏见。祂教导我们要把每一个需要我们同情、帮助和爱的人当作邻居。祂把他的门徒带到异像之山,在他们面前揭示了一个事实:不存在领土的界限,不存在人为的区分,没有种姓,也没有贵族。祂所承认的唯一高贵是纯洁没有玷污之宗教的高贵,这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工人,传扬上帝的道,并通过尽可能减轻同胞暂时的困难来达到人心。这就开启了展示基督之爱的道路。上帝的工人不要有任何绝望,却要凡事盼望。我们不只是凭人的力量前进。基督应许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4}

  工作的园地很广阔;各种各样的力量动员起来反对上帝的作为。现在我们借着冷漠和不忠而列身于仇敌一边。任何自私的墙都不应该建立起来,限制人想方设法把亮光传到人们面前。在这方面一个行动就是连接到其他连环的一个环节。在上帝的工作上,不可有自私的行为。不要有狭隘的观念,因为它们可能会排斥接触灵魂的机会和特权。规定限制就会羞辱上帝,鼓励自私自利。自私的精神是凡火,不应该与上帝神圣的牺牲混合在一起。{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5}

  这是一项世界范围的工作;任何自私的思想和计划,若潜入上帝工作的安排中,也要比在世俗事务带来更大的祸害。在上帝的工作中不应有自私的界限。若是工作取得成效,那也是因为没有织进一根自私的线。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品格的自然癖性导致在商业事务中狭隘苛刻的交易,那是有危险的。在任何事务中放纵这种精神,都会打开门户让撒但进来,加强自私的恶根。上帝给每个人分配了工作,他要处处尽力,为世界的复兴而工作,在各水边撒种。不要举手设置障碍来规定或限制工作。不要有庸俗的思想,因为这会使如此放纵的人招致上帝的不悦。{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6}

  基督在差遣七十个人到犹大各地宣告上帝国度的时候,教导说要让祂子民的虔诚扩散开来。祂教育祂的教会扩大他们工作的范围,最终包括全世界。“田地就是世界”(太13:38)。基督消除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由来已久的隔阂。我们的工作没有界限,所以必须摆脱小圈子和把工作范围缩小到自私所规定限度的计划。祂向我们介绍世上的居民,他们若是相信耶稣基督,就会得到启迪,持定永生。他们都容易受到撒但的试探,撒但希望他们落入他的陷阱。但主呼召那些要与祂同工的人运用一切能力,救这些人脱离撒但的爪牙。{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7}

  上帝的子民得到充分的鼓励,可以有无限的进步和改善。我们工作要像是知道在天上全宇宙的面前,并借着基督说:“我不灰心,也不丧胆,而要凡事盼望,在道德上长进,在人身上恢复上帝的形像。”每一步我们的祷告都要升到上帝的宝座前,而工作时就要好像凡事都在于我们的勤劳和忠心。但我们必须以上帝为我们唯一的依靠,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怎样对待别人。这一原则是广泛而深刻的。不能有一根自私的线玷污上帝的工作。怪物一出现就要杀了它。要言传身教说明地球可以与天国同化。{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8}

  我们行善的方法绝不是局限于任何人的思想或计划。上帝授权我们每一步都按基督的方针工作。要在各处持定这工作,策动天上的生灵为撒种和收割的人预备道路。要研究圣道。要全心全意地阅读圣经,因为这涉及永恒的利益。这样,你的功课会发出声音,呼唤你,带来上帝的训诲,使所有向祂学习的人有温柔谦卑的心和得救的智慧。{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9}

  基督曾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祂解释这段话的意思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54-57、63)。我们领受基督的话,就是吃上帝儿子的肉,喝祂儿子的血。我们顺从祂的话,就与上帝的性情有份,正如我们所吃的食物构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那些吃上帝儿子的肉,喝祂血的人,在属灵的生命里与基督成为一体。没有人能从别人所吃的食物中得到营养。他必须自己吃。{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0}

  上帝派祂的儿子向人类表达祂自己的生命。基督说::“我因父活着”(约6:57)。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祂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并且因为祂是人子,就赐给祂行审判的权柄”(约5:26、27)。基督是众人的头,正如上帝是基督的头。“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上帝的”(林前3:23)。{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1}

  这些话大大得罪了祂的门徒,但祂并没有和缓祂比喻的语气。凡是愿意的人都能查明有关祂本身和祂职务的真理。祂告诉他们,在祂被钉十字架、复活、升天之后,人们就会明白祂的话——圣灵会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说过的一切话。凡听见并相信祂话的人不会离开祂,而会预备心灵接待祂。{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2}

  虽然这里没有提到圣餐礼,但它体现在所说的比喻中。当信徒们借着圣餐纪念主钉十字架的时候,他们是在吃着上帝儿子的肉,喝着祂的血。基督的这些比喻可以凭着信心清楚地理解。圣灵会预备我们的心,提高我们的认知,使我们明白这些比喻所传达的伟大真理。{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3}

  “你们要侍奉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祂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出23:25)。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在祂的应许中,始终把身体的健康和幸福,与祂以顺从祂的律法为条件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属灵福分联系在一起。“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 {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4}

  基督是上帝派来在人间代表祂的。当祂来到我们的世界时,祂的神性披上了人性,使人性能够接触到人类,而以神性握住上帝的宝座。道德的力量就这样被赋予了人类。当我们明白了上帝的话语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基督的工作和使命。我们将追踪祂为人类所做的工作。{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5}

  我们读到祂的许多门徒因祂的话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是世俗的,所以无法忍受祂的话,他们误解了祂的话。他们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约6:60)。谁能同意这种说法呢?但基督问道:“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吗?”(约6:61)只有那些用纯洁仁爱的心服侍祂的人,才能接受祂的话。他又说:“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2、63)。基督将自己的血肉赐给世人,就是要叫世人因信得永生。“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约6:66)。{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6}

  基督必接纳凡凭信心来到祂面前的人。然而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自己的罪中灭亡,不理会和不遵守上帝的律法。祂应许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许多人在盲目中的人觉得受了冒犯,因为他们所迎合的是错误的标准。{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7}

  “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约6:66)。这些人都是来作基督学生的。但他们属肉体的心按字面理解基督所说的比喻。他们的悟性很差。我们世界的每一个时代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耶稣知道所有的不满。祂说:“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约6:64)。{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8}

  我们如果有类似的经历,也不必惊讶。凡不以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只怀有肤浅信心的人,不明白祂的话。许多人与基督联合,期望得到一些暂时的好处,但福音的要求冒犯了他们。他们没有属灵的生命,不能在心里和真信心上与基督联合,遵行上帝的旨意。他们如果接受祂的话,就有聪明。基督说:“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上帝,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约7:17、18)。{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19}

  耶稣转身对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的”(约6:67-71)。{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0}

  我们是祂恩典的管家,掌管祂的财物。所借的财物必须使用,不是为自己服务,而是从事全心全意的献身服务。他如果不彻底纠正他品格上的缺陷,不向自己死,就离公义和真理越来越远了。基督的门徒只要陷入错误和危险之中,祂劝勉和责备的话语就会使他们恢复过来。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1}

  只要时间还在延续,稗子里就会有麦子,麦子里也会有稗子。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门徒希望与基督在一起。他们说:“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我们要回去请教形式主义者吗?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离开了。他们心里想,基督说了冒犯人的话,也许是做错了。他们想,要是基督没有那么肯定地说吃祂的肉、喝祂的血,那些门徒也许就能留住了。他们说:“难道我们要离开这位大教师吗?文士和法利赛人对待基督最不公平。我们难道要站在他们一边,信奉无生命的形式主义,把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训人吗?我们难道要教导人古人的遗传吗?” {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2}

  基督关怀祂的门徒。祂渴望他们与自己建立神圣的关系,并理解祂。相信耶稣基督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这是个人对那能够并愿意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的救主的活泼信心。{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3}

  基督预见在试炼的时辰,祂所爱的每一个门徒都要受到考验。祂对他们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14:1-3){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4}

  我们救主的这个保证应足以教导我们在今生过基督的生活,以便把握未来永生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心中应激起一种强烈的愿望,积极运用我们思想和心灵的每一种机能,与我们永生的报赏相称。我们对上帝的服务决定我们永恒的命运。“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8:32)我们既蒙基督的恩赐作了我们的赎价,向我们显出何等的大爱,同样的问题问我们,岂不是很合适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把一切都白白献给祂吗?为我们显示了多么大的爱心啊!难道我们的爱和感激只是水面上的一个涟漪吗? {HM June 1, 1897, Art. A, par. 25}

  主要求每一个基督徒在各方面的效率和能力上成长。祂支付了我们的赎价,甚至以祂自己的宝血和受苦争取我们的顺服。我们是否努力与上帝保持重要的联系,从而意识到我们的责任吗?我们有没有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耶稣那里借来的呢?它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是祂恩典的管家,掌管祂的财物。所借来的财物必须使用,不是为自己服务,而是全心全意地献身为上帝服务。基督为我们的缘故成了贫穷,叫我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祂为我们屈尊下降,从一个深渊至另一个深渊,一直到十字架前。祂不能进一步克己牺牲了。上帝的屈尊不可能达到更低的地步了。这种奇妙的牺牲感动了整个天庭,我们能看着它能不心碎吗?愿主怜悯我们的心肠刚硬,赐给我们一颗新心,尊敬荣耀祂的圣名。{Ms25-1897.29}

  《文稿》1897年26号,“星期三夜里我做了一个梦”,重新归档为Ms 42, 1896.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