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信函和文稿(1897年)
《文稿》1897年28号

  《文稿》1897年28号

  犹大

  1897年4月22日,部分内容刊于SD 300; 5BC 1101; 2MCP 598; 4MR 359-360; CTr 252; RH 10/05/1897, 10/12/1897. +Note

  犹大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本可以蒙上帝尊荣的人悲惨的结局。通过与基督合作,不是机械地合作,而是全心全意地合作,犹大可以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他深得门徒同伴的信任,他的夫子也派他为教会作特别的工作。他似乎是圣工的荣誉,他总是这样看待自己。 {Ms28-1897.1}

  基督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在那里祂和祂的门徒去参加逾越节,这次旅程对于犹大来说是致命的。并不是说事情必须如此,而是他用自己的行动使事情如此。门徒之间经常发生争论,争论谁是最大的,这些争论一般都是由犹大引起的。这一次,这种精神使雅各和约翰请求在基督的国里,一个坐在祂的右边,一个坐在祂的左边。如果当初安排门徒们的位置时,雅各和约翰被安排在最末位,那么他们绝不会提出那样的请求。基督说,那些自认为在位置上与祂最亲近的人,并非特别重要。 {Ms28-1897.2}

  那些愿意把基督放在心里,时常和祂在一起的人,不会自私地寻求与祂个人关系的最高地位。那些在耶稣的精神和爱里与祂合而为一的人,将会彼此有亲密的交通,被爱的丝线维系在一起。这样,人类兄弟情谊的纽带就不会始终绷紧,一有挑衅就会断裂。. {Ms28-1897.3}

  “你们都是弟兄”(太23:8),这是每一个有信心之人的情分。跟从基督的人,既与祂合而为一,就没有主次之分,尊卑之别。弟兄的情谊,把一切真正接受主耶稣基督的人联系在一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他们都平等地与基督合而为一。{Ms28-1897.4}

  犹大出卖了他的主,却没想到基督会任由自己被捕。他经常看见文士和法利赛人在听耶稣用比喻教训他们真理的时候,就被那些引人注目的比喻吸引住了。当被问及他们的判断时,他们对自己作了宣判,定了他们自己行为的罪。有多少次,当基督把圣言应用在他们心里,并指出祂所指证的正是他们时的,那明明白白的真理大大激怒了他们。他们在屈辱和疯狂中拿起石头,要向这位世界的救赎主投掷!要不是天使的看顾和保护,耶稣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被置于死地了,直到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被定了案。祂的性命必须靠上帝的大能保守,直到祂作工的日子结束。{Ms28-1897.5}

  但犹大并未按照上帝的旨意去思考。他想,基督既然能避开那么多设下要毁灭他的圈套,当然也不会让自己落入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手中。他犹大会扮演好出卖主的角色,拿到赏金,而对方的钱财则会被骗走。直到与门徒们相处的最后,犹大心中的恶念也未被他们察觉。{Ms28-1897.6}

  当犹大第一次加入十二门徒时,他希望与主在一起。他知道主的教导比他所听过的任何东西都要优越,尽管它谴责了一切虚假、伪善和贪婪。他有一种愿望,要在心灵和性情上改变,他希望通过与基督联合来体验这一点。是的,在基督的陪伴下,犹大会得到不断的力量和帮助;他本可以与基督合作克服试探,而不是屈服于撒但的诱惑。犹大听过有关上帝国福音的比喻,在其每一个阶段他都表示赞同。但他并未践行与自身本性相悖之事,因此他那贪婪、强烈的本性并未得到纠正。. {Ms28-1897.7}

  犹大看几个门徒都是很有缺点的。他认为他们既没有认明自己的机会,又没有利用环境。教会若是用这些浅见的人作领袖,是决不会兴旺的。彼得是急躁成性,草率从事的人。约翰把基督口中所出的真理储藏在心里,却被犹大看为拙于理财的人,不能使教会摆脱财政困境。马太曾受过训练,在一切事上务求正确,但在诚实方面却过于拘谨。他经常在沉思默想基督的话,而且全神贯注于这些话。犹大就认为他不能受托作机警和需要有远见的事务。犹大就是这样把众门徒概括评定一番,并夸耀自己,以为教会若没有他理事的才干,就必要时常陷入困难窘迫的景况之中。犹大认为自己是个能干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在交易中被欺骗。 {Ms28-1897.8}

  犹大的贪财之心是随着他的精明世故逐渐滋长的。如果他理财的能力接受圣灵的操练、启发和塑造的话,本来可以对小小的教会作出重大的贡献。如果他的心灵得以成圣,就会有清晰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欣赏天上的事物。可是犹大一直崇尚世俗的策略计划。他的罪不是一下子爆发的。他那精明、工于心计、自私、吝啬的精神占据了他,最终使他为蝇头小利出卖了他的主。 {Ms28-1897.9}

  他本来可以得到一笔更大的钱;但撒但让他想到,屡次挫败文士和法利赛人阴谋的基督,是不会让自己被擒拿的。于是他决定对此事进行试验,制造危机。如果基督真的是上帝的儿子弥赛亚,受了祂那么多好处、把他们从撒但压迫的权势下解救出来的百姓,一定会团结起来,帮助祂。这样他犹大就有了把祂拥上大卫宝座上的功劳。这将永远使许多现在犹豫不决的人安心下来。这一举动将使他在新王国为首,地位仅次于基督。. {Ms28-1897.10}

  在给五千人吃饱的事情上发生的变化使犹大感到不满。他开始采取强迫基督作王的计划。但基督却以祂所没有用过的权威,责备了这一步骤。于是激怒了犹大,他在思想感情上与耶稣越来越疏远。. {Ms28-1897.11}

  犹大初次与基督接触时,曾表现出顺服于主的精神。他敬爱这位伟大的教师。祂通晓圣经,有时似乎能深刻领会上帝话语的含义。祂能以令人接受的方式宣讲旧约圣经的话语。他聆听过基督的话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过人的记忆力,能够将那话语传达给他人。倘若犹大践行上帝的话语,他就会拥有基督的恩典和能力,将那话语应用于自己的心。若他保持领受的信仰,在真理之光的影响下,他就会珍视圣灵的同在,奉献自己的心,从而获得与基督合一的印记。然而犹大却止步于此。他在教会中稳居首位,对此毫无异议,过了一段时间,便逐渐显露出自己天生的性格特点。{Ms28-1897.12}

  有两种经验。一种是外面的表显,一种是内心的工作。在犹大的品格中,神人两性均在运作。撒但在操纵人性,基督则在施展神性。主耶稣渴望看到犹大能起来享有所赐给他的特权。可是犹大看重自己品格中人性的一面,把它与他的宗教感情混淆了。他这样看问题,就打开了门户,让撒但进来占据了整个人。如果犹大实行了基督的教训,他就会顺服基督,完全献身给上帝了。但他混乱的经验误导了他。{Ms28-1897.13}

  当他和门徒在一起时,他诱发争论、怀疑和误导的情绪,重复文士和法利赛人在质疑基督的主张时所提出的反对意见,好像这些意见是难以回答的。起初,他这样做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推理能力;但他越是把那些不信的话表达出来,越是在心里翻来复去,就越有了怀疑和不信。{Ms28-1897.14}

  上帝赐予恩典,祂期望所有人都能加以利用。只要人的思想感到有任何需要或任何接受那种能力的意愿,祂就会提供力量。祂从不让我们去做任何事,而不赐予我们去做那件事的恩典和能力。主的一切福分都是使人能够去行的能力。{Ms28-1897.15}

  所有大大小小的麻烦和十字架,所有阻碍福音传播的困难和障碍,犹大都解释为不利于福音真实性的证据。他会介绍一些经文,这些经文与耶稣想要在门徒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真理主题毫无关联。这些经文脱离了他们的联系,放在没有适当的意义和力量的地方,混淆了他们的思想,增加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一件所带来的沮丧。他又用法利赛人的话,加强不信之念,减弱了真理在门徒心里的力量,以致耶稣说他是魔鬼(约6:70)。然而,犹大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人一种他很认真的印象。当门徒们在寻找证据来证实这位大教师的话时,犹大几乎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引向另一条道路。 {Ms28-1897.16}

  耶稣看到犹大的心是向质疑、怀疑和不信开放的,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其他门徒,而撒但正以这种方式向犹大传递他的品性,并打开了一个直接的工作渠道。门徒看不出这是仇敌所行的。犹大以一种非常虔诚的、似乎很明智的方式,以一种与耶稣所给予的不同的眼光来阐述问题,并赋予祂的话一种祂从未想过要表达的意思。 {Ms28-1897.17}

  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基督在祂的使命中所遭遇到的深刻考验和挫折,人心就会更接近耶稣的心。门徒们的旧本性经常出现。他们的自然特征常常要努力掌权。但耶稣一直在他们面前教导他们,必须把这些从心中除去,好把新的性情,新的原则植入其中。若不遵行上帝的每一道旨意,旧性情就会重新抬头。唯有圣灵施恩于信徒,真理的救赎之恩在心中发挥作用,才能使门徒彼此合一,与上帝合一。唯有圣灵能驱除心中的仇恨、嫉妒和不信,圣化人的全部情感。圣灵能使甘心乐意、渴慕上帝的人从撒但的权势中归向上帝。{Ms28-1897.18}

  这就是恩典的力量。这是神圣的力量。在它的影响下,人的旧习惯、旧风俗、旧行为都会发生改变,这些旧习使人的心远离上帝,圣化的工作就无法在心灵中不断推进和扩展。一旦容许不信和嫉妒有丝毫流露,它们就会成为驱逐平静、活泼、信赖、信心的媒介。{Ms28-1897.19}

  信心之眼必须通过操练得以看见并增强。所有亲近上帝的人都会意识到耶稣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他们对耶稣又意味着什么。当与上帝的交流在心灵的圣殿中留下印记,从他的面容中闪耀出如光照亮一切的光芒时,基督圣洁品格中坚定不移的原则就会在人类身上得到体现。犹大曾有机会塑造出与基督品格相似的形象。这种重生,这种新生,本可以通过与基督的紧密联系降临到他身上。基督的常伴左右本会成为他每日奉献的更新和整个人不断圣洁化的源泉。撒但是我们的毁灭者,但基督是我们的恢复者。来自上帝爱的宝库的恩典之流是我们属灵生命的供应之源。{Ms28-1897.20}

  犹大先天与后天的严重罪恶倾向就是贪婪。他贪婪成习,表现在他的一切交易上。基督化公平正直的原则在他的买卖中没有地位。他的经营习惯发展为一种吝啬的精神,成了一张致命的网罗。他的宗教经验是以得利为准则的;一切真实的公义皆从属于此。他在外表上虽然仍是门徒,但他甚至在基督面前也把属于主库中的钱据为己有。{Ms28-1897.21}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祂的头上。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太26:6-13)。{Ms28-1897.22}

  “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8节)犹大首先提出了这个建议,其他人也准备附和他的话。但这难道是浪费吗?马利亚早就珍藏着这盒香膏。她的兄弟拉撒路曾因救主的话语和能力从坟墓中复活,回到家人身边,马利亚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Ms28-1897.23}

  她双手捧着那盒珍贵的香膏,静静地打开。若不是香膏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她的举动或许不会引起注意。接着,马利亚将香膏倾倒在主的头上和脚上。通过这一举动,她表达了对耶稣为他们全家所做一切的深深感激。{Ms28-1897.24}

  这件事充满教益。耶稣,世人的救赎主,即将为罪恶的世界献出自己的生命。然而,就连祂的门徒也几乎意识不到他们即将失去什么。马利亚无法对此事进行理性思考。她的心中充满了纯洁、神圣的爱。她内心的感触是:“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诗 116:12) 这瓶香膏,在门徒看来虽然昂贵,但对于她所爱的主而言,却只是她爱意的微薄表达。然而,基督能够领会这份礼物所表达的爱意,马利亚的心中充满了完美的安宁与幸福。{Ms28-1897.25}

  基督悦纳马利亚渴望遵行主的旨意的热切愿望。祂接受了门徒们无法理解的那份纯真情感的财富。祂知道,如果祂的门徒们受到伴随祂的天上天使的影响,他们也会被激发起对上帝心意和旨意的真正虔诚和全然奉献的热忱。他们会认为任何奉献都不足以表达心灵的属灵之爱。祂一直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却未意识到很快就会失去他的陪伴,也无法再向他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马利亚的香膏是爱的礼物,这在基督眼中赋予了它价值。{Ms28-1897.26}

  犹大带头,门徒们接着说:“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太26:9)。这话反映出他们狭隘的心胸。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舍不得基督接受这份礼物;他们宁愿把香膏的钱分给穷人。{Ms28-1897.27}

  耶稣见马利亚羞愧地退缩,以为会受到她所敬爱和崇拜之人的责备。然而,她听到的却是赞扬之词。祂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 26:10-13)。耶稣不再接受任何膏油,因为安息日临近了,他们依照诫命守安息日。当三个马利亚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带着香料来膏耶稣的身体时,却发现坟墓是空的。{Ms28-1897.28}

  犹大受了责备,心里很不痛快,怒气大发。他出去想怎样才能用出卖自己去做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来捞钱。犹大出卖他的主,所得的钱还不及那盒香膏的价钱。{Ms28-1897.29}

  啊,但愿我们能明白,在每一个教会里,都可能有人正在被最后一次劝诫和责备,要他们悔改;他们就像犹太民族一样,一步一步几乎不知不觉地抗拒上帝的灵,直到灵性上的盲目取代了他们曾经享受的光明。在不信、嫉妒和批评的精神之下,他们所拥有的证据不再是证据,而成了质疑和怀疑的对象。信任被误解,被曲解为错误。证据可能越堆越多,但撒但就在他们身旁,使所说的话被曲解和歪曲,变成怀疑和不信任的理由。所以,每个人就应当格外小心,不可轻慢恩典的灵。“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路8:18)。你们应当小心怎样读。”{Ms28-1897.30}

  “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或作:阴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上帝的(或作:被上帝所憎恶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28-32)。 {Ms28-1897.31}

  那些抗拒上帝圣灵,惹动圣灵离开的人,不知道撒但会把他们引向何方。“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路19:42)。 当圣灵离开人时,他们不知不觉地去做那些他们曾经认为是明显罪恶的事。他们将一步步紧随撒但的脚踪。那时谁能与他们争辩而有所成效呢?传道士能为他们辩护并与他们一同辩护吗?他们所说的一切话都如虚妄的传说。这些人身边有撒但作为他们选定的伴侣,歪曲所讲的话,以曲解的方式传达给他们。{Ms28-1897.32}

  他们误解了这些,因为当上帝的灵忧伤离去时,通过主的仆人所发出的一切呼吁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意义。他们会曲解每一句话。他们会嘲笑并把圣经中最严肃的话语当作笑柄,警告的话语若不是被撒但的势力蒙蔽,本会使他们战兢不已。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发出的一切呼吁都是徒劳的。他们不会听一句责备或劝告的话。他们轻视圣灵的一切恳求,违背他们曾经维护和尊崇的上帝的诫命。使徒的话正适合这样的心灵:“是谁迷惑了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见加3:1) 他们一直听从自己心中的建议,直到真理对他们来说不再是真理。巴拉巴被选中,基督被拒绝了。{Ms28-1897.33}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又好象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路17:26-30}。{Ms28-1897.34}

  那些领受了爱之灵感的人,将进入他们主的喜乐之中,那爱将在救赎之族的每一颗心中存在。平安与天上喜乐的精神充满那些能欣赏天上恩赐之人的心。基督,世人的救赎主,虽然看不见,却使一些人心中充满爱。他们凭着信心与基督合而为一,他们的心像马利亚的心一样向他敞开。他们吃祂的肉,喝祂的血。他们在基督里活着,基督也在他们里面活着。没有什么东西太贵重而不能献给祂;没有什么自我牺牲太严酷而不能为祂忍受。他们爱耶稣为至上。{Ms28-1897.35}

  马利亚渴望为她的主做这件事的愿望,对基督来说比世上所有的乳香和珍贵的香膏更有价值,因为它表达了她对世界救赎主的感激之情。正是基督的爱激励着她。基督品格之美无与伦比,这使她的思想和心灵都充满了敬仰。{Ms28-1897.36}

  在受了门徒们的责备之后,基督对马利亚的称赞对她来说无比珍贵。她视基督为自己的救赎主。犹大和门徒们想要以帮助穷人为借口,算计着那昂贵礼物的金钱价值,从而不让基督得到这份厚礼。{Ms28-1897.37}

  在圣灵的能力之下,马利亚看到耶稣是来寻找并拯救那些即将灭亡之人的。每一位门徒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启发,怀有同样的虔诚。后来他们才明白,当他们与耶稣在一起,聆听祂的教诲,目睹祂对穷苦受难之人满怀慈爱的时候,本可以为耶稣做许多表达他们心中爱意和感激之情的事。当他们从十字架上取下耶稣那伤痕累累的身躯时,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责备。{Ms28-1897.38}

  耶稣不再与他们同在时,他们确实感到自己像没有牧人的羊群。他们开始明白许多事情。他们本可以在很多场合向耶稣表达敬意。现在他们能清楚地看到,当时本可以做些事情来表达他们的爱意。他们不再去思考马利亚的行为,而是反思自己。啊,要是他们能收回这一切指责,收回把穷人看得比基督更配得这份礼物的想法就好了!{Ms28-1897.39}

  那些本应率先履行这些爱的职责的人却落在了最后。而马利亚,那个被认为最不起眼的人,却走在了最前面。耶稣基督那遍及一切的爱在门徒心中,本应通过其追随者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表明他们承认祂的至高无上,让所有人都能见证他们深知他配得最高的敬意。世人只能通过外在的表现、外在的见证来判断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和爱。{Ms28-1897.40}

  门徒们没有领会圣经中关于生发仁爱和洁净心灵的信心的诸多教诲。而马利亚所做的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教训,这教训表明,如果他们能更坦诚地表达对主的感激之情,那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基督的人性常常因门徒们本应给予却未给予的东西而感到忧伤。这对基督来说是一种痛苦。祂知道,门徒们需要对祂作为世人的救赎主有更坚定的信仰,才能抵御撒但势力的诱惑。爱的行动意义重大。基督与天庭分离,过着人性的生活,这种孤独感门徒们从未像应当的那样去理解。{Ms28-1897.41}

  如今在我们的世界里,同样的缺失依然明显。但很少有人能充分领会基督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们能领会,马利亚那伟大而美好的爱就会向上帝所拣选的代表们表达出来,膏油就会自由地赐予。那昂贵的香膏也不会被说成是浪费。耶稣认可了这种奢侈,认为这是马利亚对其主的爱的见证,因为耶稣一直在为他人服务,救济穷人,安慰受压迫者。{Ms28-1897.42}

  基督在加利利宣告了祂的使命。这一使命他曾向先知以赛亚提出,其内容在《路加福音》4:16-19 中有所重复。“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第 18、19 节)。 {Ms28-1897.43}

  基督的一生都是自我牺牲和自我奉献。门徒不满地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太26:8)这句话使他想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牺牲,那无法超越的牺牲,就是祂舍己为失丧的世界赎罪。基督全然明白。若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牺牲是极其奢侈的,是肆意的浪费。{Ms28-1897.44}

  我们所送的礼物有些很适合受礼者的状况和需要。不会有许多穷人欣赏马利亚的奉献,或最高贵的礼物——我们的主自己的牺牲。香膏象征着奉献者满溢的心。它是天国之爱满溢的表现。门徒称之为浪费的马利亚的香膏,在其他容易受感的心中已无数次重现。 {Ms28-1897.45}

  主上帝赐给世人丰富的礼物。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上帝如此浪费,如此奢侈地赐下这些数不过来的礼物呢?上帝如此厚待人类,以致不能说祂还能做更多了。祂把耶稣赐给世人,等于把全天庭都赐下了。祂的爱是无可比拟,十分完备的。既然上帝已将祂独生子赐给我们,难道祂不会把万有也白白地赐给我们吗?{Ms28-1897.46}

  当天上圣军看到人类家庭紧紧抓住他们那陈旧的自以为义的破衣烂衫,拒绝接受基督所彰显的无尽慈爱,拒绝披上祂所赐予的洁白细麻衣——即祂品格的义,看到接受永生这一伟大礼物的人寥寥无几时,他们怎能不感到惊讶呢?人们竭尽全力紧紧抓住尘世,仿佛害怕自己会成为天国的居民。他们做一切能表明自己选择巴拉巴而非基督和天父的事,。他们邪恶的精神促使他们做一切与上帝所期望他们做的事背道而驰的事。上帝为他们提供了做祂工作的一切便利和优势,但这却是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天上众生不禁感叹:“我的主,你为什么要把珍珠丢在猪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浪费?”(见太7:6)主看到那些因创造和救赎而属于祂的世人,如果他们愿意满足主与他们立约的条件,他们就将在上帝的国度里获得生命和永生。{Ms28-1897.47}

  自我牺牲和全心奉献处处可见。在人看来,整个救赎的计划浪费了慈怜和资源。这一切是为了帮助人恢复上帝的道德形象。救赎足以使接受的人获得天上的住宅。马利亚的所谓“奢侈”,说明了上帝在救赎计划中所用的方法。大自然和恩典是相互联系的,均彰显其源泉的无比丰满。{Ms28-1897.48}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