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1897年54号
谦卑礼
1897年5月20日,见《历代愿望》71章,与《文稿》35号相似
“除酵节,须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耶稣打发彼得、约翰,说:你们去为我们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好叫我们吃。他们问他说:要我们在哪里预备?耶稣说:你们进了城,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里去,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预备。{Ms54-1897.1}
“他们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时候到了,耶稣坐席,使徒也和祂同坐。耶稣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上帝的国里。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国来到。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路22:7-20)。{Ms54-1897.2}
基督知道自己的时候已经到了。祂自己就是逾越节的真羔羊。正在吃逾越节筵席的那一天,祂就要被杀献祭了。{Ms54-1897.3}
“吃晚饭的时候,……祂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约13:2, 4)。按照当时的习俗,仆人要为客人脱去鞋袜后,为他们洗脚。在这一次,洗脚的用具已经预备齐全:水瓶,脚盆和手巾都已摆好,可以随时拿来使用,但是没有仆人在那里。按理,门徒应当作这件事。然而,他们却表现得冷漠无情,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Ms54-1897.4}
“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路 22:24)。他们竟然当着基督的面争论起来,使祂忧愁伤心。众门徒紧守着他们那得意的理想,认为基督必要维护祂的权力,并登上大卫的宝座。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渴望在祂国中占有最高的位份。他们曾照自己的标准估计自己,衡量别人,没有看弟兄比自己强,却把自己看为第一。{Ms54-1897.5}
有一次,雅各和约翰的母亲去见基督,请求让她的两个儿子坐在基督宝座的左右两边。其他门徒对雅各和约翰满心愤恨。他们竟敢如此放肆地要求最高地位,这想法激怒了其余十个人,以致关系险些破裂。他们觉得自己被人看错了,而他们的忠诚和才干也没有被人看重。门徒中最不满意雅各和约翰的就是犹大。{Ms54-1897.6}
门徒进入楼房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愤的情绪。犹大挨近基督,坐在祂的左边,约翰则坐在右边。哪里是最高的位置,犹大就决心要坐在哪里,因为大家都认为最高的位置是在基督的身边。犹大就是卖主的人。水罐、盆和毛巾都已备好,为洗脚做准备。但每一个门徒都存着骄傲的心,决意不作仆人的事情。他们的缄默表示他们的不肯自卑。他们下定决心,绝不做众人的仆人。{Ms54-1897.7}
这是多么不体面的人性展现啊!当自私的野心占据人的思想和心灵时,它会驱使人们做出何等的事来?这是基督与他们共度的最后一个夜晚,他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但祂却不得不表示:“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16:12)。他们的心境如此,基督深知他们无法承受祂想对他们说的话。倘若他们能以圣洁的耳朵和柔软的心灵聆听祂渴望告诉他们的,他们就可以免去伤心的惨痛,也不至于失望而不信了。{Ms54-1897.8}
基督要怎样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使撒但不至于在他们身上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呢?在他们目前的心境下,祂要怎样才能向他们表明,充满爱的服务才是真正的谦卑呢?仅仅宣称自己是门徒并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门徒。但真正的、谦卑的、充满爱的服务会在他们心中点燃爱的火焰,使他们能够理解祂渴望告诉他们的。{Ms54-1897.9}
基督深知祂离开世界、回到父那里去的时候到了。祂既然爱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祂已经站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痛苦折磨着祂的心。祂知道,自己将要遭受最屈辱的刑罚,像对待罪犯那样被处死。祂知道,在自己被出卖的时候,会被人抛弃。面对如此可怕的未来,面对即将遭受的种种侮辱,祂本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屈辱。但祂想到的是那十二个门徒,他们是祂自己的人,而祂受尽了痛苦、折磨和羞辱之后,他们将要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挣扎。祂想到自己所要承受的痛苦时,总是与门徒们联系在一起。祂没有想到自己,而是首先想到他们。看到他们表现出的那种精神,他心中充满了忧伤;祂有许多事想对他们讲,却无法开口。{Ms54-1897.10}
门徒们没有动,没有去履行他们为弟兄洗脚的职责,而基督这位他们敬爱的神圣教师,从桌旁起身,脱下衣服,拿了一条毛巾,束在腰间。众门徒带着惊奇的情绪望着祂,哑口无言地等着看祂还要作什么。耶稣“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约 13:5)。这一个举动开了门徒的眼睛。他们心中充满了惭愧和羞耻。他们明白了基督所没有讲出来的责备,并对于自己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Ms54-1897.11}
基督如此表示了祂爱门徒的心。他们的自私使祂心中充满忧伤,但祂并没有用争辩的方式指出他们的缺点,反而为他们留下一个他们所永不会忘记的榜样。祂向他们所怀的慈爱是不可以轻易改变或消灭的。祂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上帝那里来,又要归到上帝那里去。祂固然确知自己是上帝,但祂已将自己的皇冕和王袍放在一边,而取了奴仆的样式。祂在地上生活最后的举动之一就是作一个奴仆,自己束腰来作奴仆的事。{Ms54-1897.12}
叛徒犹大也在门徒之中。正是他首先挑起了争执,因为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来求基督为她的儿子们求得高位。基督为门徒洗脚之举,使犹大决定不再悔改认罪。他想耶稣既能这样自卑,祂决不能作以色列的王。于是对于属世国家尊荣的一切希望都从他心中消灭了。这时犹大认定跟从基督再没有什么利益了。在他看来,这是基督自失体统。他就下了最后的决心要弃绝基督,并承认自己受了欺骗。魔鬼进了他的心,他就决心出卖自己的主。他已与人谈妥此事,但尚未完全实施。{Ms54-1897.13}
不少人都会效仿犹大的做法。他们没有得到期望中的荣耀地位,也没有获得接受不受欢迎的真理时所期望的好处。主责备他们,他们便心生怨恨,决心报复。然而,他们却伤了自己的心灵!他们竭尽所能地播撒怨恨的种子,扮演着犹大的角色,他们必会与犹大同受惩罚。{Ms54-1897.14}
犹大自认为地位尊贵,基督便先为他洗脚。犹大所痛恨的约翰却轮到最后。但约翰并没有以此为一种责备或轻慢。当众门徒看着基督为他们洗脚时,他们心中大受感动。挨到彼得时,他不禁惊异地喊着说:“主啊,你洗我的脚么?”基督的谦卑伤了他的心。他想到为大家洗脚的竟不是门徒中间的一位,就十分惭愧。基督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但彼得却坚决地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约 13:6-8)。 {Ms54-1897.15}
彼得不忍看他所信为上帝的儿子的主作仆人所作的事。他极不赞成基督这样自卑。他看不出基督就是为此而来到世间的。他的一生就是不断服务的一生。“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太 20:28)。{Ms54-1897.16}
彼得没有看到他所所拒绝的礼节乃是一种属灵洁净的表号。基督来是要洗除世人心中的罪污。彼得不让基督洗他的脚,就是拒绝了这礼节中所包含属灵的洁净,实际上他就是拒绝了他的主。让我们的夫子为我们作成洁净的工夫,在祂并不是一件屈辱的事。最真实的谦卑,乃是用感谢的心领受那为我们的好处而赐的一切恩典,并热心为基督服务。{Ms54-1897.17}
基督平静而严肃地对彼得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彼得怎能忍得与基督隔绝呢?这对于他简直是如同要他死一样。他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对他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这话不只是指身体上的洁净,更是指洗净肉体之心的罪恶。“你们是干净的(从道德上的污秽中洗净了),然而不都是干净的”(约 13:8-10)。犹大的脚虽已洗过,但他内心却充满了邪恶。{Ms54-1897.18}
“凡遵守祂的约和祂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25:10;32:1, 2)。基督为犹大感到多么难过啊!祂知道犹大会出卖祂。尽管他的脚已通过外在的洗濯得以洁净,但他的内心却污秽不堪。{Ms54-1897.19}
基督洗完了门徒的脚之后,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么?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 13:12-17)。 {Ms54-1897.20}
基督愿意门徒们明白,虽然祂洗了他们的脚,但这并没丝毫减损祂的尊严。“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祂既有这至高无上的身份,就使这礼节更为优美,更有意义。没有人像基督那样崇高。然而,祂却屈尊从事最卑微的服务。祂是世界的光,能够将祂的属性赐给祂的追随者。祂能够将祂的恩赐赐给所有人。为了做到这一点,祂使自己与每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贫富,都成为一体。{Ms54-1897.21}
基督让门徒们回想祂先前对他们讲过的话。“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祂,吐唾沫在祂脸上,鞭打祂,杀害祂。过了三天,祂要复活”(可10:32-34)。这里首次提到外邦人会与犹太人联手杀害基督。但门徒们不明白基督的话,因为这与他们预先的想法直接相悖。他们紧紧抓住基督要在耶路撒冷作世袭君王的希望不放。{Ms54-1897.22}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耶稣说:“要我给你们做什么?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可10:35-40)。{Ms54-1897.23}
耶稣借此机会讲了一堂重要的课。祂把门徒们叫到身边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 10:42-45)。{Ms54-1897.24}
他说,那些怀有自私自利之心的人,在我的国度里没有立足之地。我的所有仆人都是平等的。唯一的区别在于,那些在这里表现得最为谦卑的人,将会受到最高的尊崇。那些最无私地为他人服务的人,那些致力于做最大善事的人,那些最清楚地展现出自我牺牲和自我克制精神的人,将会在天国中地位最高,居于首位。正如他们的主和救赎主,因着祂的屈辱和卑微,使他们忘却了自我,他们也有权居于众人之上。{Ms54-1897.25}
耶稣一步步地深入到人类痛苦与不幸的最底层。万民的主成了万民的仆人。祂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许多人作了赎价。为祂为众人服务,所以众人也必再次侍奉祂,尊崇祂。那些想要分享祂神圣的品格,并与祂一同享受救灵之乐的人,必须效法祂无私服务的榜样。{Ms54-18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