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 神而生,凡爱生他之 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

2我们若爱 神,又遵守他的诫命,从此就知道我们爱 神的儿女。

3我们遵守 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4因为凡从 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5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 神儿子的吗?

6这藉着水和血而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

7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8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

9我们既领受人的见证, 神的见证更该领受了(注:“该领受”原文作“大”),因 神的见证是为他儿子作的。

10信 神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 神的,就是将 神当作说谎的,因不信 神为他儿子作的见证。

11这见证就是 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

12人有了 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 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13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 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14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15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

16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 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

17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18我们知道凡从 神生的,必不犯罪,从 神生的,必保守自己(注:有古卷作“那从 神生的必保护他”),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

19我们知道我们是属 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

20我们也知道 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 神,也是永生。

21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提要:1 爱上帝的人必爱上帝的儿女,并遵守祂的诫命:3 这对于忠心的人是轻松的,而不是困难的。9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能够拯救我们,14 垂听我们为自己和别人所献的祷告。


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上帝而生,凡爱生他之上帝的,也必爱从上帝生的。

【本会注释】

。见约壹3:4,6注释。

。1-12论述带来胜利和永生的信心。在《约翰壹书》中,“信”还只用了三次(约壹3:23;4:1,16),但它现在在作者的思维中占了主要的位置,在本章中出现了七次(这本节和5,10,13节)。相比之下,作为名词或动词已经出现了四十多次的“爱”,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第3节。

基督。就是受膏者或弥赛亚(见太1:1注释)。相信拿撒勒人耶稣是弥赛亚的,就是接受救赎的计划(见约壹3:23;4:2,15注释)。否认耶稣的神性是异端的标志之一(见约壹2:22)。

是从上帝而生。见约壹2:29;3:9注释。

凡。“无论是谁”,和本节开头一样。约翰认为,从上帝而生的人就会爱上帝,并说他们也会爱这个家庭其他所有的成员。

从上帝而生。就是基督徒同道。他们是同一位天父所生,所以是同一信徒家庭的成员。


2 我们若爱上帝,又遵守祂的诫命,从此就知道我们爱上帝的儿女。

【本会注释】

我们若爱上帝。约翰明确地教导我们,爱上帝是基督徒的基本经验。爱上帝的人肯定也爱他的弟兄。所以信徒必须培养对创造主真诚的爱。这爱是其他美德永不枯竭,涌流不息的泉源。爱还会控制他其他的情感,保持这些情感的纯洁和平衡,有利于基督徒品格的匀称发展。

遵守祂的诫命。见第3节注释。

从此。指上面的话。

就知道。见约壹2:3,29注释。圣经已经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爱上帝的(约壹4:20,21)。现在约翰告诉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是不是爱上帝的儿女,就是我们的弟兄。

儿女。tekna(见约1:12;罗8:14,16注释)。


3 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祂了,并且祂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本会注释】

上帝的诫命。见约壹2:3;3:4注释。上帝的诫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10:27),或是信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名,并且爱自己的弟兄(约壹3:23),或是遵守十条诫命。毕竟,十条诫命是爱上帝和爱人的两大总纲(太19:17-19;22:36-40;罗13:8-10)。

这就是。引出前一句话的理由(2节)。约翰可能觉得自己还没有说清楚爱上帝与顺从祂之间的紧密关系,所以他就解释了爱上帝和顺从祂诫命的相辅相成,从而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关于爱和遵守诫命的关系,详见太22:37-39;罗13:8,9注释。他在《约翰福音》中记录了基督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教训,从而阐明了这一点(见约14:15,21,23;15:10注释)。

爱祂了。也有人理解为祂对我们的爱(见约壹2:5,15;3:16,17;4:9注释)。但使徒在这里无疑指我们对上帝的爱(约壹5:2)。

难守的。bareis,“沉重的”,“难以履行的”。参该词用于太23:4,23;徒20:29,25:7。上帝的诫命对基督徒来说不是难以承受的,因为顺从是爱的结果。爱上帝的人会在实行祂要求,服从祂指导时得到快乐。上帝会亲自赐力量给遵守祂律法的人(林前10:13;腓2:13)。


4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本会注释】

因为。约翰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上帝的要求不是一个令人疲惫的重担。无助的人是一事无成的(罗8:7),但对于重生的基督徒来说(约3:3),一切都有可能实现(可11:22-24;腓4:13)。他获得了上帝的性情(彼后1:4),可以享用维持基督在地上生活的同一泉源(《给传道人的证言》第386页;《历代愿望》123页)。

。约翰强调他所传真理的广泛性(参约3:6)。一切正确的原则都来自上帝,能胜过来自撒但的属世原则。

从上帝生的。见约壹3:9注释。

胜过。nikaō(见约壹2:13注释)。原文动词的形式表明,这种胜利在新生命中是持续性的。只要重生的基督徒依靠上天的力量抵挡那试探者,就能战胜仇敌(雅4:7)。

世界。kosmos(见约壹2:15注释)。

胜了。nikē,名词,源于nikaō(见上面“胜过”解释)。nikē在《新约》中仅出现在这里,却是古典希腊语的常用词,是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

胜了。在希腊原文中,nikē和nikaō用在一起是一种修辞的手法。动词nikaō似乎指信徒与世界决裂的时间,因为使徒所讲论的是他们的信心。他也可能间接指那使基督徒胜过世界的伟大胜利,就是基督自己战胜魔鬼。但那不是约翰在本节中的主题。

信心。pistis(见来11:1)。该词在《约翰福音》和约翰的书信中只出现这么一次。“我们的信心”怎么使我们胜过世界呢?约翰在第5节中提供了答案。他说信心就是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样的信心将会领受救主对于世界的胜利,并使之重现于信徒的生活中。它不单停留在思想上,而且会导致积极的行动。正如瘫子奉命起来行走一样,我们似乎也在尝试那不可能作到的事(约5:5-9)。当我们选择摆脱罪的奴役时,上帝赐生命的能力就会进入我们的每一根道德神经,使我们能成就我们凭信心所希望达成的愿望。如果我们坐等主把我们从罪中救起来,那将一事无成。我们的信心必须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我们必须盼望,选择,行动,才能得到那能力的帮助。


5 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

【本会注释】

胜过。或“保持胜利”。原文指持续不断地战胜罪恶。信心是在运用中增长的。我们越相信上帝的应许,信心就越坚强,我们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信耶稣。约翰重申基督教的核心真理,将之作为真实胜利的基督徒生活的试石(见约壹2:22,23;3:23;4:1-3注释)。


6 这藉着水和血而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

【本会注释】

。指约翰在第5节所提到的耶稣。

藉着水和血。当我们想到约翰所说道成肉身的话时,就容易理解水和血的主要含义了。耶稣藉着“水”而来,是指祂受洗;藉着“血”而来,是指祂钉十字架。这两件事是祂牺牲事工的里程碑,证明祂是施行救赎的上帝儿子。相信祂神性人不可忽略这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个。

有人认为约翰的话是指基督教的两个圣礼──洗礼和圣餐。但动词“来”用了过去式,以及使徒明确是指基督道成肉身,就排除这种解释。此外,“血”在别的地方也从来没有用来指圣餐。

约翰在写“藉着水和血”时,可能想到主钉十字架时的一个插曲。这件事只有他记录了下来(约19:34):有“血和水”从救主被扎的肋旁流出来。这幕感人场景的目击者如果不回想起来,那才怪了。但我们仍不能说耶稣是那时“藉着水和血”而来的。约翰这句言简意赅的话,一定主要是指他的救主弥赛亚的来到,得到了公开的证明,先是藉着洗礼,最后是藉着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而来的。指道成肉身的历史事实。在四福音中,动词“来”常用来指基督道成肉身(太5:17;9:13;10:34;11:3;路7:19;约1:11;3:2,31;7:27,28等)。

耶稣基督。关于这个名子的意义, 见太1:1;腓2:5注释。

不是单用水。一些骚扰教会的人虽然接受了耶稣的洗礼,认为耶稣的受洗标志着从神性进入人性,但他们否认上帝儿子的死,认为祂的神性和人性在祂钉十字架受死之前是分开的(见本册注释第625,626页)。因此约翰强调水和血对于正确理解耶稣基督神性的重要性(参本注释卷五第917页)。


7 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本会注释】

有圣灵。在整个世界历史中,圣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救恩的计划和救主作见证。人因罪而与上帝切断了直接的联系之后,圣灵就控制了受到灵感的使者,确保上帝的信息传达和记录下来,以达到其目的(彼后1:21)。所有预言的主要目的都是引人接受基督为救赎主。圣灵在启示和指导预言上作了最有效的见证,所以被称为“基督的灵”(见约14:17,26注释;彼前1:11注释)。

圣灵就是真理。我们可以完全信任圣灵的见证,因为祂的一切的见证都是真的,祂所启示的都是真理。所以当圣灵见证拿撒勒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时,祂的见证是决定性的──没有比这更大的见证了。


8 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

【本会注释】

英文钦定本在本节之前有“原来在天上作见证的有三:就是父,道和圣灵,这三样也都归于一”。但它没有十五,十六世纪以前的希腊文版本为证。钦定本所依据的是希腊文伊拉斯谟版本。据说伊拉斯谟曾提出,只要他看到一份希腊文稿中有这句话,就把它收入他的希腊文《新约》中。在都柏林的一家图书馆里收藏着这样的一份文稿(称为34号文稿)。伊拉斯谟将它收进他的《新约》之中。现在认定,武加大拉丁文圣经的后来版本中有这句话,是因为抄写人员的错误。他把旁注写进了正文。这句有争议的话被广泛用来支持三位一体的教义,但鉴于这句话真实性的重大疑点,这种支持就没有价值,且不能使用了。尽管武加大拉丁文圣经里有这句话,《天主教圣经注释》坦率承认:“这句通常被称为Comma Johanneum的句子是在早期进入古拉丁语文本和武加大译本正文的一个注释,到了15和16世纪才出现在希腊文圣经”(托马斯.尼尔森父子,1951年,第1186页)。

作见证的。martureō,(参7节,9节)。原文有不断作见证的意思。

原来有三。根据源于申17:6;19:15等的希伯来人惯例,在解决司法争端时,要求有两三个证人的一致见证。约翰在这里用三个见证来支持他主的神性(约壹5:5,6,8),从而向读者保证他话语的可靠性。

圣灵。使徒现在扼要地介绍他的见证。他把圣灵列为第一。耶稣受洗时,圣灵像鸽子那样降下,向约翰见证说,他所施洗的是上帝所派来的弥赛亚。上帝亲口说喜悦祂的儿子(太3:16,17)。当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的时候,祂高贵的忍耐和沉默的尊严,加上遍地黑暗,地大震动,向在场的人见证祂的神性(太27:45-54)。圣灵就是这样运行在水和血所代表的事件中(见约壹5:6注释),证实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这三样也都归于一。三个见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证明基督的神性。人可以因信祂而得救。约翰写《约翰福音》也是为了这同一个目的(约20:31)。


9 我们既领受人的见证,上帝的见证更该领受(“该领受”原文作“大”)了,因上帝的见证是为祂儿子作的。

【本会注释】

我们既领受。约翰指出,只要符合法律所要求的条件,人就会接受他们同胞的见证。他们为什么不接受来自上帝的更加可靠见证呢?但许多人宁可相信人却不相信上帝。他们听信诺斯底替派的学说和诡辩(见本册注释第625页)。许多拒绝跟从耶稣的人,很快就去随从形形色色的假基督。这些假基督承诺要帮助他们战胜可恶的罗马权势。

上帝的见证更该领受。上帝的见证是更为优越的,不仅因为它来自从不说谎的主,也因为它来自那位唯一有充分的资格为耶稣的圣子身份作见证的主,那就是天父。宣称自己信上帝的人,不可能不信祂的儿子。

上帝的见证。说明上帝的见证更加优越的理由。上帝为耶稣的圣子身份所作的见证,应该足以让人信服,因为他们连他们同胞不那么可靠的见证也都接受。约翰指的是基督在地上生活时上帝承认祂的圣子身份,以及上帝不断见证永远存在于圣父与圣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10 信上帝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上帝的,就是将上帝当作说谎的,因不信上帝为祂儿子作的见证。

【本会注释】

信上帝儿子的。就是始终相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人。这样的信心就是个人亲近基督,坚信上帝见证的真实性,从而信靠救主的救赎大工(参约壹1:12注释)。摇摆动摇的人不可能拥有或实践这样的信心。

在他心里。积极相信耶稣的人,会从心里见证这种信仰的功效。他藉着个人的经验,知道耶稣是圣经所宣扬的那一位。这种信仰不容易动摇;它使我们经得起仇敌最猛烈的攻击。

同时要记住,单凭内心的感受来判断我们与上帝的关系的危险的。我们虽然时常会对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满有信心,但我们也有疑惑的时候。上帝应许说,这样的时候上帝会特别亲近祂的儿女(赛43:2)。所以即使我们心存疑惑,也应保持与上帝的关系。基督徒的生活所凭借的是原则而不是感觉(《教会证言》卷一167页)。随着我们信心的增长,我们心中的见证也就变得更加有力了(约壹3:24)。

不信上帝的。人们或许以为约翰会说:“不信上帝儿子的”,作为跟在前面这句话后面的否定结构。但使徒说得更加深刻,因为他知道,不接受天父关于祂儿子的见证就是不信上帝(参2:22,23)。约翰一针见血地剖析了一切不信的本质,那就是拒绝天父。

将上帝当作说谎的。不是说人能使上帝说谎,而是说人否定上帝的见证,把祂当作说谎的。

因不信。说明拒绝基督的神性是不信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犯罪的行为。约翰就这样揭露所有不信者的本质。

。martureō,“作见证”。martureō和marturia在本章6-11节中共出现10次(见第7节注释)。原文动词的形式指上帝过去的见证,其功效依然持续。

见证。marturia“见证”。参动词martureō“作见证”(见上面“作”的注释)。


11 这见证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

【本会注释】

这见证。这见证就是上帝藉着祂儿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永生。这恩赐在证明上帝真实性的所有见证中是最有效的。

赐给。既是指基督道成肉身及其相关事件的历史事实,也是指信徒接受永生恩赐(约3:16注释)时的悔改。

永生。见约3:16注释;参约壹1:2注释。

这永生。上帝所作的进一步见证:祂藉着祂的儿子赐给我们永生。上帝的儿子就是“生命”(约14:6)。见约1:4注释。


12 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本会注释】

有了上帝的儿子。有上帝的儿子,就是相信祂是祂的圣名所意味的救赎主,主和受膏的王(见约1:12;5:24注释)。它意味着让基督作为贵宾住在我们心里(见加2:20;弗3:17;启3:20注释)。

就有生命。就是11节中的永生。这生命随着基督徒的重生开始,并延续到来生(见约8:51;10:10注释)。那些培养与耶稣友谊的人将分享祂的品格。“有了上帝的儿子”就这样保证了拥有无穷的生命。

没有。因为天父只让人藉着祂的儿子得永生(约1:4;3:16;17:2),那些拒绝上帝儿子的人,就拒绝了真生命的唯一源泉。值得注意的是,约翰在这个否定句中称基督为“上帝的儿子”,强调圣子所赐生命的根源在上帝(见约5:26注释)。


13 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本会注释】

这些话。既可指本书上面的全部内容,也可指约壹5:1-12。本节的剩下部分回顾了约翰在约20:31中的类似宗旨。

写给。使徒回顾自己的书信,回想他写信给信徒的目的,藉着重申这一目的来加深在读者心中的印象。

信奉。有文本把“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放在“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之后。

要叫你们知道。这是约翰写本章1-12节的特殊目的(1-12节),但也可以指整封书信。原文暗示这里的“知道”是直观,纯粹和确信的。约翰读者的信心似乎处在软弱的危险中。他努力坚固他们的信心。这句话补充了约壹1:3,4的概括。


14 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本会注释】

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这里涉及下面所说的“坦然无惧”。虽然上帝在我们祈祷前就已知道我们的一切需要,但祂希望祂的儿女亲口把他们的需要对祂诉说。祂的保证是非常广泛的,只要他们照祂的旨意求。

照祂的旨意。就是圣子的旨意。这里提到我们祈求的唯一条件就是遵照祂的旨意。圣经别的地方还提到了祷告的其他要求,如奉基督的名求(约14:13;16:23),弟兄同心合意(太18:19),相信(可11:24),遵守祂的命令(约壹3:22)。

我们慈爱的全知之主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有益的,并为促进我们的快乐和得救而赐下祂的恩典和能力(见帖前4:3注释)。我们得救的愿望比不上基督拯救我们的愿望那么强烈。祂致力于救赎我们,要比我们自己专心得多(加1:4;弗1:5)。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我们发出任何有关得救的祈求,救主是非常乐意垂听的。祂等着要实现这样的请求。这种保证,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而言,都是真实的。祂既数算过我们的头发,就不会不关心祂所为之死的人生活的细节(太10:29-31)。

祂就听我们。参约9:31;11:41,42。我们可以肯定,每一个真诚的祷告都会蒙上天所垂听,并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见约壹3:22注释)。

向祂。或“在祂里面”。

坦然无惧的心。parrēsia(见约壹2:28注释)。这里可能适用其“言论自由”的原意(见约壹3:21注释)。约翰关于拥有永生的观念和他对于上帝儿子的信念,使他相信信徒可以坦然无惧地亲近圣子,从而引入祈祷的主题。


15 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祂的,无不得着。

【本会注释】

既然知道。约翰的保证是以信徒对主的认识为依据的。认识上帝的品格会使人对祂的判断和祂旨意的良善产生信心(参耶29:11)。凡认识上帝的人,不会对祂道途的公义怀疑不休,而只会安静地信靠,知道祂的工作是完美的(见罗8:28注释)。认识到我们的主是听祷告的上帝,会使我们确信祂会答应呈献给祂的一切正当请求。

我们一切所求的。但是要“照祂的旨意”(14节)。

无不得着。就是答应请求。我们仔细阅读约翰的这句话就可以得知,约翰并不是笼统地保证基督徒的祈祷会得到应允。他是在鼓励基督徒去寻求主的旨意,让自己的请求符合上帝的旨意,确信上帝所悦纳的祷告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回答。


16 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上帝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

【本会注释】

人若。参约壹1:6;2:1;4:20。约翰用假设句来说明一个重要的教训。这里显然指一个对罪有正常认识的基督徒。

弟兄。约翰这里的教训仅限于基督徒团体。他所说的是对同道的关心。

犯了……罪。指犯罪的行为。

不至于死。在约翰看来,罪肯定是有区别的,因为本节下面说到了“有至于死的罪”。但我们要瞻前顾后。在14和15节中,约翰保证信徒的祈祷会得到回答。他在本节把这个应许用到为别人的祷告上,解释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祷告才有效。他讨论了两种罪,对于罪人来说,一种是有希望的,一种是没有希望的。对于前一种罪,祷告有助于罪人的得救。对于后一种罪,约翰后来解释说,无法保证祷告的效果。一般认为,“至于死的罪”就是不可赦免的罪(见太12:31,32注释);“不至于死的罪”就是一个犯错的弟兄所涉及任何其他形式的罪。

就当为他。作者从具体转到普遍,论述所有“不至于死的罪”。

祈求。就是为犯错的弟兄向基督祈求。既可理解为在看到弟兄犯错时要为他祷告,也可理解为忠实的信徒在这种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弟兄有软弱,我们要不去议论,而当为他祷告,或在可能时与他们一同祷告,我们的教会将会快乐得多。这种代求的工作将使我们能从事劝导罪人,向他们指出救主的微妙工作。这样的交谈有助于教会的巩固,而闲话则会对教会起破坏作用。

上帝必将生命赐给他。很难确定“他”是指谁。按照使徒的思路,他依然是指那些为犯错的弟兄祈祷的基督徒。他们因此而成为把生命赐给罪人的工具。但也有可能是约翰突然转变了话题,说基督要赐生命给祷告的基督徒,要他们转递给那些尚未铁石心肠的罪人。两者的差异只是解释问题,其运作方法是相同的。基督徒离开救主就没有能力,所以赐生命的最终还是基督。但代祷可以作为赐生命的工具。不过这样的“生命”只有在罪人真正悔改时才会赐予。

有至于死的罪。由于约翰并没有具体说哪一样罪会导致死亡,他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类肯定会导致死亡的罪。如果他知道哪一样罪会使人失去得救的盼望,他就会指出来,好使所有的人都防止不可挽回地被定罪。众人都犯了罪,如果坚持不改,定会导致死亡(结18:4,24;雅1:15)。但每一种罪把人推向死亡的程度的不一样的。真心侍奉上帝的人因意志的软弱和积习的影响所犯的罪,与那些厚颜无耻,藐视上帝的人故意犯下的罪是不同的。态度和动机比罪行本身更有决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罪是有差别的。如果是小罪,很快就悔改并得到了宽恕,那就是不至于死的罪。如果是大罪,因未能保持属灵的力量而偶然犯下,但真心悔改了,那依然是不至于死的罪。但如果不肯悔改,至终就会导致死亡。扫罗和大卫的经历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区别。扫罗犯了罪却不悔改;大卫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却真心悔改。扫罗死了,没有永生的希望;大卫得到了宽恕和进入上帝国度的保证(见《先祖与先知》634,679,723-726页)。

关于不得赦免的罪,见太12:13,32注释。

我不说。约翰既没有命令我们祷告,也没有说我们不应该祷告,但他不愿保证那为故意离开上帝的人所献的祷告会得到应允。为我们自己祷告和为别人祷告是不同的。当我们的意志站在上帝一边时,我们就可以照着祂的旨意祈求,并知道我们的祷告的会蒙应允。但当涉及第三者时,我们就必须记住,他也是有意志的。如果他不肯悔改,我们一切的祷告,以及上帝自己所作和祂引领我们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无法强迫他的意志。上帝从不强制人从善。祂不会逼罪人悔改。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继续为那些离开公义道路,从未降服于救主的人祷告,也不是说,将来的不会有许多不寻常的悔改,作为对忠心的人长期恳切祈祷的回答。然而约翰是要说明,如果人不肯悔改他的罪,为他们代求宽恕就没有效果。但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继续祷告,因为我们不能肯定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走得太远。


17 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本会注释】

不义。adikia(见罗1:18,29注释)。参“违背律法就是罪”(见约壹3:4注释)的定义。一切不洁的行为,和最可憎的罪一样,都属于犯罪的范围。约翰指出这一事实,是为了说明在为别人代求的人面前有着宽广的领域。

有罪。约翰重复他前面的话(参16节),无疑是鼓励读者坚持为别人祈祷(见16节注释)。


18 我们知道凡从上帝生的,必不犯罪,从上帝生的,必保守自己(有古卷作“那从上帝生的必保护他”),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

【本会注释】

我们知道。蒙爱的门徒现在发出最后的信息,设法表达他心中的把握。他用了三次“我们知道”(这里和19,20节),显然指他自己和他的读者也具有他所说的认识。

凡从上帝生的。见约壹3:9注释。

必不犯罪。见约壹3:9注释。

从上帝生的。(见下面的注释)。

保守自己。这是一个令人放心的承诺:基督要保守重生信徒摆脱一切罪恶。

也可以指基督徒在罪恶世界中的态度:守卫心灵的通道,不允许罪恶进入。

那恶者。(见约壹2:13注释)。

害他。haptomai,“抓住”,“控制”,而不是一般的“触动”。这里保证从上帝生的人不会被魔鬼抓住。他们必保守自己,或蒙上帝生的基督所保护(参约6:39;10:28;17:12)。


19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上帝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

【本会注释】

知道。约翰指的所有真信徒将拥有的内心信念。

属上帝的。(参约壹3:10;4:1注释)。我们不仅从上帝而生,而且继续作祂家里的人。这样的认识会使我们一直行走在天路上,激励我们维护家庭的名声不受玷污。

全世界。kosmos(见约壹2:15注释)。

那恶者。(参约壹2:13注释)。约翰指出上帝儿女和世界之子的区别。上帝的儿女完全属于上帝;世界之子受恶者魔鬼所控制(参约壹2:15-17注释)。


20 我们也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

【本会注释】

我们也知道。经过重生的人知道,基督曾来到世上成就救赎的工作,因为他亲身体验过罪蒙赦免和救主住在他们里面、保守他们离开罪恶的能力。

上帝的儿子。在5-20节中,用“儿子”指耶稣共有11次。

已经来到。hēkō。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祂的生,死和复活的史实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真理。

智慧。dianoia(见彼前1:13注释),指我们的智力。基督已向信徒打开上帝知识取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应该热心开发这些宝藏,增进自己对这些宝藏的认识。

使我们。使徒说明基督降世服务人类的基本目的就是显示“那位真实的”,使人可以真正认识祂(参约1:18;17:3注释)。

认识那位真实的。就是圣子向人类所显示的父上帝(参约7:28;17:3;帖前1:9)。只有藉着圣子,人才能真正认识圣父(见约1:18;14:9注释)。约翰这样描述圣父,把读者的思想从诺斯替主义的谬道(见《先祖与先知》625,626页)转到真正基督教信仰的真理。

在那位真实的里面。这里显然指父上帝。

这是真神。可能指耶稣基督,但更有可能指圣父,因为约翰在前面几节里都直接说到祂。但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不需要严格地区分圣父和圣子,因为祂们本性,品格和宗旨是一致的。

永生。见约5:26注释。


21 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本会注释】

小子们。见约壹2:1注释。

自守。phulassō,“防卫”“保卫”。救主看顾祂的儿女(参18节注释),但使徒在这里强调信徒防守自己心灵的责任。如果他作不到这一点,基督的看顾就失去效果(见林前16:13注释)。

偶像。包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一切偶像。这些偶像会妨碍信徒敬拜真神。

一、卷名

最早的希腊文抄本中就有《约翰壹书》的卷名。我们无法知道这是否使徒约翰所写的第一封信,我们只知道这是基督教会所保存的第一封约翰书信。


二、作者

在新约的三封约翰书信中,作者都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但是《约翰壹书》和《约翰福音》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两卷书出于一个作者。我们既然同意《约翰福音》是蒙爱的门徒(约21:20-24)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所写,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约翰壹书》也是他所作。《约翰壹书》与《约翰贰书》、《约翰叁书》的关系也是相似的。

下面列出《约翰壹书》和《约翰福音》用语上值得注意的相似之处:

希腊原文在用语和结构上两者更加相似,但上面例子已足够说明其相似性了。

除了用语相似以外,《约翰壹书》和《约翰福音》还有许多其他公认的相似性。它们都是开门见山,没有正式书信的引言。《约翰壹书》的开头是“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约翰福音》的开头是“太初有道……”。两卷书在风格,词汇,语序,介词的使用,语法结构,反义词的配搭,如光和暗,死和生,恨和爱等十分相象,均属典型的约翰特点。尽管两卷书的宗旨和长短有很大的差异,但题材十分接近,《约翰壹书》归纳了《约翰福音》的主题。

两卷书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背景不同,如写作的对象和时间,作者年龄的增长,同一位作者不同作品的自然差异等。《约翰壹书》很自然地成为一封训示教会的书信,《约翰福音》则是根据对道成肉身的题目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而提出证据,为了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思想内容,《约翰壹书》的对象范围较小,《约翰福音》对象的范围则较大。

然而关于《约翰壹书》的作者问题,学者们仍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不承认作者为使徒约翰的人可能下意识中就有一种怀疑的倾向。保守的基督徒查以理直气壮地说,《约翰壹书》的作者就是蒙爱的约翰。

有关这个问题近来的讨论,可见索伦所著《约翰壹书语法特征的若干方面》。(《圣经文学杂志》74卷第二部分,1955年6月)


三、历史背景

由于信中没有提到写信人,受信人,写信的时间和地点,有关的历史背景只能从内证中去找。这样的证据需要同有关《约翰福音》作者和写作日期已为后人所接受的结论联系起来。本注释赞成《约翰壹书》和《约翰福音》均为约翰所著的普遍看法。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哪一卷书先写?学者们对此有两种意见,没有明确的结论。不过很难否认《约翰壹书》提供了《约翰福音》中基督徒知识的背景。如果这一点可以肯定,那么约翰壹书似写于约翰福音之后,可以看作是《约翰福音》的附录。可是也得承认,使徒在进行回忆和深思之前,想以福音书的许多内容,把它教训给他们羊群。所以也有可能《约翰壹书》写在《约翰福音》之前。根据上面以及其他专业性方面的许多考虑,从内证中似乎不可能得出孰先孰后的可靠结论。

但这封信显然是一位年长的人所写,因为他称信徒为“小子们”(约壹2:1,12,18,28;约壹3:7,18;约壹4:4;约壹5:21)。没有注明写信的地点,但显然是写给那位可敬的作者个人所熟悉的某一个基督徒的团体。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否认传统的说法:这封信是约翰年老的时候写给他所工作的以弗所信徒,至少是小亚细亚的信徒。写信的时间可能是在一世纪九十年代初。

关于这封信存在的证据可以追溯到二世纪初。据说认识好几位使徒的波利卡普说过一些与约壹4:3很相似的话(波利卡普《致腓立比人书》7章,约公元115年)。尤西比乌说,帕皮亚斯(约150年)“采用过《约翰壹书》的见证”(《教会史》卷三24)。伊里奈乌说他引用好几节《约翰壹书》和《约翰贰书》的内容(伊里奈乌《驳异端》卷三16.5,8),穆拉托里残篇(约公元170年)不仅包括《约翰壹书》和《约翰贰书》,而且注明为约翰所著。故《约翰壹书》很早就得到可靠的证实,它在正典中的地位是确定无疑的。


四、主题

这封信原来的目的是训诲教会的信徒。约翰满怀深情地写信给他属灵的子女们,使他们能够过基督徒的生活。书信的基调是爱。所配的谱是一组简单而又深刻的属灵勉言。上帝就是爱(约壹4:8);爱是从上帝而来的(约壹4:7);上帝爱我们,差来他的儿子,所以我们也要彼此相爱(约壹4:10,11)。可是这些崇高的题目是与其对立面一起提出来的,所以这封信除了训示的性质之外还有辩驳的性质。

显然异端已骚扰了教会,内部的假教师竭力要破坏信仰(约壹2:18,19)。他们虽已离开了教会,但影响仍然存在,对教会产生威胁。约翰写信抵制这种危险,使信徒紧紧掌握基督教的基本道理。他彰示了真理的动人之处,使基督徒不致被诱入歧途。

约翰所批驳的主要异端是一种原始的诺替斯主义,这种主义倡导假知识(见《约翰福音》和《歌罗西书》序言)。从信中的侧重点来看,对立面来自诺斯替主义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幻影说和塞林图斯主义。这两种学说均与基督的本性有关。幻影说否认道成肉身的事实,说基督只是彷佛有一种人形。第二种异端是约翰的同时代人塞林图斯所倡导的。他在埃及学成以后在小亚细亚传教,鼓吹犹太教的学说,说耶稣只是约瑟和马利亚肉身所生,基督在耶稣受洗时进入其体内,在祂被钉前离开。这些异端的倡导者和支持者被约翰称为“敌基督的”(约壹2:18,22;约壹4:3)和“假先知”(约壹4:1)。为了驳斥这些错谬,他强调基督道成肉身时可以被肉眼看见(约壹1:1-3),成了肉身而来(约壹4:2),信徒们可以用这种真实的知识(约壹5:20)来对付假知识。

这些早年的论争对于现代也很有意义,因为现在有这么多人对基督的神性提出疑问。研究这封书信会使读者想起道成肉身的真理,让他看见上帝儿子的崇高形象,祂奉差遣来赎全世界的罪孽。


五、纲要

(一)序言 约壹1:1-4

1. 宣称自己熟悉生命之道基督 约壹1:1-3a

2. 写信的宗旨 约壹1:3b-4

1)鼓励人与基督徒、上帝和基督交往 约壹1:3b

2)令人喜乐满足 约壹1:4

(二)与上帝和人交往的条件 约壹1:5-10

1. 行在光中 约壹1:5-7

2. 认罪 约壹1:8-10

(三)劝人过无罪的生活 约壹2:1-28

1. 中保基督,罪的挽回祭 约壹2:1,2

2. 照主所行的去行 约壹2:3-6

3. 新的命令 约壹2:7-11

4. 对于属灵上子女的个人勉言 约壹2:12-28

1)写信的原因 约壹2:12-14

2)不要爱世界 约壹2:15-17

3)警惕敌基督者和他们的异端 约壹2:18-26

4)住在基督里,为祂再来作准备 约壹2:27,28

(四)上帝的儿女和魔鬼的儿女相对比 约壹2:29-3:24

1. 上帝儿女的义 约壹2:29-3:7

2. 犯罪的是属于魔鬼 约壹3:8,9

3. 不爱弟兄的是属于魔鬼 约壹3:10-18

4. 上帝保证祂儿女得救 约壹3:19-24

(五)真理、爱心和信心对于信徒团契的重要性 约壹4:1-5:12

1. 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 约壹4:1-6

2. 爱是从上帝来的,上帝就是爱 约壹4:7-21

3. 信心带来胜利和生命 约壹5:1-12

(六)结语 约壹5:13-21

1. 重述写信的目的 约壹5:13

2. 劝人过无罪的生活 约壹5:14-17

3. 最后鼓励人认识上帝和祂儿子 约壹5:18-21

和合本约壹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 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 神生的。

拼音版约壹5:1 Fán xìn Yēsū shì Jīdū de, dōu shì cóng shén ér shēng. fán aì shēng tā zhī shén de, ye bì aì cóng shén shēng de.

吕振中约壹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由上帝而生的;凡爱那生者的,也爱那由他而生的。

新译本约壹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 神生的,凡爱那生他的,也必爱那从他而生的。

现代译约壹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上帝的儿女。如果我们爱一个作父亲的,也一定爱他的儿女。

当代译约壹5:1 每一个相信耶稣是基督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女。凡爱生他的上帝的,自然爱上帝其他的儿女。

思高本约壹5:1 凡信耶稣为默西亚的,是由天主所生的;凡爱生他之父的,也必爱那由他所生的。

文理本约壹5:1 凡信耶稣为基督者、由上帝而生也、凡爱生之者、亦爱其所生者也、

修订本约壹5:1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上帝生的;凡爱生他之上帝的,也必爱从上帝生的。

KJV 英约壹5:1 Whosoever believeth that Jesus is the Christ is born of God: and every one that loveth him that begat loveth him also that is begotten of him.

NIV 英约壹5:1 Everyone who believes that Jesus is the Christ is born of God, and everyone who loves the father loves his child as well.

和合本约壹5:2 我们若爱 神,又遵守他的诫命,从此就知道我们爱 神的儿女。

拼音版约壹5:2 Wǒmen ruò aì shén, yòu zūnshǒu tāde jièméng, cóngcǐ jiù zhīdào wǒmen aì shén de érnǚ.

吕振中约壹5:2 我们爱上帝,又遵行他的诫命∶在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我们爱上帝的儿女了。

新译本约壹5:2 我们若爱 神,并且遵行他的命令,就知道我们是爱 神的儿女了。

现代译约壹5:2 由於我们爱上帝,并遵守他的命令,我们就知道我们爱他的儿女。

当代译约壹5:2 当我们爱上帝和实行他命令的时候,便晓得自己也爱他的儿女了。

思高本约壹5:2 几时我们爱天主,又遵行他的诫命,由此知道我们真爱天主的子女。

文理本约壹5:2 我侪若爱上帝而行其诫、则知爱上帝诸子矣、

修订本约壹5:2 我们爱上帝,又实行他的命令,由此就知道我们爱上帝的儿女了。

KJV 英约壹5:2 By this we know that we love the children of God, when we love God, and keep his commandments.

NIV 英约壹5:2 This is how we know that we love the children of God: by loving God and carrying out his commands.

和合本约壹5:3 我们遵守 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拼音版约壹5:3 Wǒmen zūnshǒu shén de jièméng, zhè jiù shì aì tā le. bìngqie tāde jièméng búshì nán shǒu de.

吕振中约壹5:3 我们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上帝了∶他的诫命又不是重担;

新译本约壹5:3 我们遵守 神的命令,就是爱他了;而且他的命令是不难遵守的,

现代译约壹5:3 遵守上帝的命令就是爱上帝;他的命令并不难於遵守,

当代译约壹5:3 因为遵行上帝命令的,就是爱上帝;而且,他的命令并不难守,

思高本约壹5:3 原来爱天主,就是遵行他的诫命,而他的诫命并不沉重,

文理本约壹5:3 夫爱上帝也者、守其诫是也、且其诫非难任也、

修订本约壹5:3 我们遵守上帝的命令,这就是爱他了,而且他的命令并不是难守的。

KJV 英约壹5:3 For this is the love of God, that we keep his commandments: and his commandments are not grievous.

NIV 英约壹5:3 This is love for God: to obey his commands. And his commands are not burdensome,

和合本约壹5:4 因为凡从 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拼音版约壹5:4 Yīnwei fán cóng shén shēng de, jiù shēng guò shìjiè. shǐ wǒmen shèng le shìjiè de, jiù shì wǒmen de xìnxīn.

吕振中约壹5:4 因为凡由上帝而生的胜过世界。我们的信心呢、就是那胜过世界的胜利。

新译本约壹5:4 因为凡从 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过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现代译约壹5:4 因为上帝的每一个儿女都能够胜过世界。使我们胜过世界的,是我们的信心。

当代译约壹5:4 因为凡是上帝的儿女,都能战胜世界;使我们得胜的乃是我们的信心。

思高本约壹5:4 因为凡是由天主所生的,必得胜世界;得胜世界的胜利武器,就是我们的信德。

文理本约壹5:4 盖凡由上帝而生者胜乎世、其所以胜世者、我之信也、

修订本约壹5:4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过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KJV 英约壹5:4 For whatsoever is born of God overcometh the world: and this is the victory that overcometh the world, even our faith.

NIV 英约壹5:4 for everyone born of God overcomes the world. This is the victory that has overcome the world, even our faith.

和合本约壹5:5 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 神儿子的吗?

拼音版约壹5:5 Shèng guò shìjiè de shì shuí ne. bú shì nà xìn Yēsū shì shén érzi de ma.

吕振中约壹5:5 那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是谁呢?

新译本约壹5:5 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就是那信耶稣是 神的儿子的吗?

现代译约壹5:5 谁能够胜过世界呢?只有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人才能胜过世界。

当代译约壹5:5 谁能战胜世界呢?就是我们这些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人!

思高本约壹5:5 谁是得胜世界的呢?不是那信耶稣为天主子的人吗?

文理本约壹5:5 胜世者谁、非信耶稣为上帝子者乎、

修订本约壹5:5 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就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

KJV 英约壹5:5 Who is he that overcometh the world, but he that believeth that Jesus is the Son of God?

NIV 英约壹5:5 Who is it that overcomes the world? Only he who believes that Jesus is the Son of God.

和合本约壹5:6 这藉着水和血而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

拼音版约壹5:6 Zhè jiè zhe shuǐ hé xuè ér lái de jiù shì Yēsū Jīdū. búshì dān yòng shuǐ, nǎi shì yòng shuǐ yòu yòng xuè.

吕振中约壹5:6 耶稣基督∶就是那曾藉着水和血而来的∶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也用血。并且有(或译∶是)灵作见证呢,因为圣灵就是『真实』。

新译本约壹5:6 那借着水和血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而是用水又用血;作见证的是圣灵,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现代译约壹5:6 耶稣基督到世上是藉着洗礼的水和牺牲的血;不仅仅用水,而是用水和血。圣灵也亲自见证这是真实的,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当代译约壹5:6 耶稣基督是藉着“水”(洗礼)和“血”(牺牲)来到世界的。他不单是藉着“水”而来,也是藉着“血”;

思高本约壹5:6 这位就是经过水及血而来的耶稣基督,他不但以水,而且也是以水及血而来的;并且有圣神作证,因为圣神是真理。

文理本约壹5:6 此乃以水以血而来者、即耶稣基督也、非独以水、乃以水与血、

修订本约壹5:6 这藉着水和血而来的,就是耶稣基督,不是单用水,而是用水又用血,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KJV 英约壹5:6 This is he that came by water and blood, even Jesus Christ; not by water only, but by water and blood. And it is the Spirit that beareth witness, because the Spirit is truth.

NIV 英约壹5:6 This is the one who came by water and blood--Jesus Christ. He did not come by water only, but by water and blood. And it is the Spirit who testifies, because the Spirit is the truth.

和合本约壹5:7 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拼音版约壹5:7 Bìngqie yǒu Shènglíng zuò jiànzhèng, yīnwei Shènglíng jiù shì zhēnlǐ.

吕振中约壹5:7 作见证的有这样∶

新译本约壹5:7 原来作见证的有三样,

现代译约壹5:7 圣灵、水,和血叁者都作证,而叁者都一致。

当代译约壹5:7 此外,还有圣灵为他作证,这圣灵就是真理。

思高本约壹5:7 原来作证的有三个:

文理本约壹5:7 证之者圣神也、圣神即真理也、

修订本约壹5:7 作见证的有三:

KJV 英约壹5:7 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record in heaven, the Father, the Word, and the Holy Ghost: and these three are one.

NIV 英约壹5:7 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testify:

和合本约壹5:8 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

拼音版约壹5:8 Zuò jiànzhèng de yuánlái yǒu sān, jiù shì Shènglíng, shuǐ, yǔ xuè. zhè sān yàng ye dōu guīyú yī.

吕振中约壹5:8 灵、水、和血∶这三样都是要立成那惟一之目的。

新译本约壹5:8 就是圣灵、水和血,这三样是一致的。

现代译约壹5:8 圣灵、水,和血叁者都作证,而叁者都一致。

当代译约壹5:8 这样,圣灵、水和血都一同为耶稣作证,他们的见证也互相吻合。

思高本约壹5:8 就是圣神,水及血,而这三个是一致的。

文理本约壹5:8 盖为证者有三、神也、水也、血也、此三者合于一也、

修订本约壹5:8 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是一致的。

KJV 英约壹5:8 And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witness in earth, the Spirit, and the water, and the blood: and these three agree in one.

NIV 英约壹5:8 the Spirit, the water and the blood; and the three are in agreement.

和合本约壹5:9 我们既领受人的见证, 神的见证更该领受了(“该领受”原文作“大”),因 神的见证是为他儿子作的。

拼音版约壹5:9 Wǒmen jì lǐngshòu rén de jiànzhèng, shén de jiànzhèng gèng gāi lǐngshòu le. ( gāi lǐngshòu yuánwén zuò dà ). yīn shén de jiànzhèng, shì wèi tā érzi zuò de.

吕振中约壹5:9 人的见证、我们若领受、上帝的见证是较大的∶因为上帝的见证是为了他儿子而作的。

新译本约壹5:9 我们若接受人的见证, 神的见证就更强而有力了,因为这是 神为他的儿子作的见证。

现代译约壹5:9 既然我们接受人的见证,上帝的见证当然更有效力,而这见证是上帝为他儿子所作的。

当代译约壹5:9 人的见证我们尚且接受,上帝的见证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上帝的见证更大,他是亲自为自己的儿子耶稣作证的。

思高本约壹5:9 人的证据,我们既然接受,但天主的证据更大,因为天主的证据就是他为自己的子作证。

文理本约壹5:9 夫人之证、我若受之、则上帝之证为尤大、此上帝之证、即证其子也、

修订本约壹5:9 既然我们领受人的见证,上帝的见证更该领受了,因为上帝的见证是为他儿子作的。

KJV 英约壹5:9 If we receive the witness of men, the witness of God is greater: for this is the witness of God which he hath testified of his Son.

NIV 英约壹5:9 We accept man's testimony, but God's testimony is greater because it is the testimony of God, which he has given about his Son.

和合本约壹5:10 信 神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 神的,就是将 神当作说谎的,因不信 神为他儿子作的见证。

拼音版约壹5:10 Xìn shén érzi de, jiù yǒu zhè jiànzhèng zaì tā xīnli. bú xìn shén de, jiù shì jiāng shén dàng zuò shuōhuǎng de. yīn bú xìn shén wèi tā érzi zuò de jiànzhèng.

吕振中约壹5:10 信上帝儿子的、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上帝的、已将上帝当做撒谎的了,因为他不信上帝为他儿子所作的见证。

新译本约壹5:10 信 神的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 神的,就是把 神当作说谎的,因为他不信 神为他儿子所作的见证。

现代译约壹5:10 所以,谁信上帝的儿子,谁心里就有这见证;谁不信上帝,就是把上帝当作撒谎的,因为他不信上帝曾经为他的儿子作见证。

当代译约壹5:10 相信上帝儿子的人,心里就存有这见证;但不相信上帝的人,就不信上帝为他的儿子所作的见证,以上帝为说谎的!

思高本约壹5:10 那信天主子的,在自己内就怀有这证据;那不信天主的,就是以天主为撒谎者,因为他不信天主为自己的子所作的证。

文理本约壹5:10 信上帝子者、在己有此证、不信上帝者、则以之为诳、因不信上帝为其子之证也、

修订本约壹5:10 信上帝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上帝的,就是把上帝当作说谎的,因为不信上帝为他儿子作的见证。

KJV 英约壹5:10 He that believeth on the Son of God hath the witness in himself: he that believeth not God hath made him a liar; because he believeth not the record that God gave of his Son.

NIV 英约壹5:10 Anyone who believes in the Son of God has this testimony in his heart. Anyone who does not believe God has made him out to be a liar, because he has not believed the testimony God has given about his Son.

和合本约壹5:11 这见证就是 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

拼音版约壹5:11 Zhè jiànzhèng, jiù shì shén cìgei wǒmen yǒngshēng, zhè yǒngshēng ye shì zaì tā érzi lǐmiàn.

吕振中约壹5:11 上帝将真而永的生命赐给我们;而这生命乃是在他儿子里面∶所见证的就是这个。

新译本约壹5:11 这见证就是 神已经把永远的生命赐给我们,这生命是在他儿子里面的。

现代译约壹5:11 这见证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恒的生命,而这生命的源头是他的儿子。

当代译约壹5:11 这见证就是:上帝已经把他儿子永恒的生命赐给我们。

思高本约壹5:11 这证据就是天主将永远的生命赐给了我们,而这生命是在自己的子内。

文理本约壹5:11 其证即上帝以永生赐我侪、而此生在其子也、

修订本约壹5:11 这见证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生,而这永生是在他儿子里面的。

KJV 英约壹5:11 And this is the record, that God hath given to us eternal life, and this life is in his Son.

NIV 英约壹5:11 And this is the testimony: God has given us eternal life, and this life is in his Son.

和合本约壹5:12 人有了 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 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拼音版约壹5:12 Rén yǒu le shén de érzi jiù yǒu shēngmìng. méiyǒu shén de érzi jiù méiyǒu shēngmìng.

吕振中约壹5:12 拥有这个儿子的、才有生命;没有上帝儿子的、就没有生命。

新译本约壹5:12 凡有 神儿子的,就有生命;没有 神儿子的,就没有生命。

现代译约壹5:12 谁有上帝的儿子,谁就有这生命;谁没有上帝的儿子,谁就没有这生命。

当代译约壹5:12 於是,人有上帝的儿子,就有这生命;人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这生命!

思高本约壹5:12 那有子的,就有生命;那没有天主子的,就没有生命。

文理本约壹5:12 有子者则有生、未有上帝子者、未有生也、○

修订本约壹5:12 那有上帝儿子的,就有生命;没有上帝儿子的,就没有生命。

KJV 英约壹5:12 He that hath the Son hath life; and he that hath not the Son of God hath not life.

NIV 英约壹5:12 He who has the Son has life; he who does not have the Son of God does not have life.

和合本约壹5:13 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 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拼音版约壹5:13 Wǒ jiāng zhèxie huà xie gei nǐmen xìnfèng shén érzi zhī míng de rén, yào jiào nǐmen zhīdào zìjǐ yǒu yǒngshēng.

吕振中约壹5:13 我把这些事写给你们信上帝儿子的名的人,好叫你们知道你们有生命、真而永的生命。

新译本约壹5:13 我把这些事写给你们信 神的儿子之名的人,是要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现代译约壹5:13 我写这些给你们,要你们知道,你们信奉上帝儿子的人有永恒的生命。

当代译约壹5:13 我将以上的话告诉你们,是要你们这些相信上帝儿子的人,确实知道自己已有永生。

思高本约壹5:13 我给你们这些信天主子名字的人,写了这些事,是为叫你们知道:你们已获有永远的生命。

文理本约壹5:13 我书此遗尔信上帝子之名者、俾知尔有永生、

修订本约壹5:13 我把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让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KJV 英约壹5:13 These things have I written unto you that believe on the name of the Son of God; that ye may know that ye have eternal life, and that ye may believe on the name of the Son of God.

NIV 英约壹5:13 I write these things to you who believe in the name of the Son of God so that you may know that you have eternal life.

和合本约壹5:14 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拼音版约壹5:14 Wǒmen ruò zhào tāde zhǐyì qiú shénme, tā jiù tīng wǒmen. zhè shì wǒmen xiàng tā suǒ cún tǎnrán wú jù de xīn.

吕振中约壹5:14 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就是我们对于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新译本约壹5:14 如果我们照着 神的旨意祈求,他必听我们;这就是我们对 神所存的坦然无惧的心。

现代译约壹5:14 我们在上帝面前坦然无惧;因为我们确实知道,如果我们照着他的旨意求,他都会垂听。

当代译约壹5:14 并且深信,我们按着上帝的旨意,无论祈求甚麽,他都垂听。

思高本约壹5:14 我们对天主所怀的依恃之心就是:如果我们按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必俯听我们。

文理本约壹5:14 我侪若依其旨而求、彼必听我、此我侪毅然于其前也、

修订本约壹5:14 我们若照着上帝的旨意祈求,他就垂听我们;这就是我们对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KJV 英约壹5:14 And this is the confidence that we have in him, that, if we ask any thing according to his will, he heareth us:

NIV 英约壹5:14 This is the confidence we have in approaching God: that if we ask anything according to his will, he hears us.

和合本约壹5:15 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

拼音版约壹5:15 Jìrán zhīdào tā tīng wǒmen yīqiè suǒ qiú de, jiù zhīdào wǒmen suǒ qiú yú tāde wú bùdé zhaó.

吕振中约壹5:15 我们既知道、凡我们所求的、他都听我们,我们就知道、我们从他所求的,我们都得着了。

新译本约壹5:15 既然他听我们的祈求,我们就知道,我们无论求什么,他必赐给我们。

现代译约壹5:15 既然我们知道他垂听我们一切的祈求,也就知道我们向他所求的,他一定赐给我们。

当代译约壹5:15 既然知道上帝垂听一切的祈求,就晓得一切所求的都得着了。

思高本约壹5:15 我们既然知道:我们不拘向他祈求什么,他会俯听我们,我们也知道向他所祈求的,必要得到。

文理本约壹5:15 若知有求必听、即知所求于彼者则得之、

修订本约壹5:15 既然我们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

KJV 英约壹5:15 And if we know that he hear us, whatsoever we ask, we know that we have the petitions that we desired of him.

NIV 英约壹5:15 And if we know that he hears us--whatever we ask--we know that we have what we asked of him.

和合本约壹5:16 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 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

拼音版约壹5:16 Rén ruò kànjian dìxiōng fàn le búzhìyú sǐ de zuì, jiù dàng wèi tā qíqiú, shén bì jiāng shēngmìng cìgei tā. yǒu zhìyú sǐ de zuì, wǒ bù shuō dāng wèi zhè zuì qíqiú.

吕振中约壹5:16 人若看见他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他就会为他求,上帝就要把生命给他,给那犯不至于死的罪的。但也有能至于死的罪;我们不是说他该为那个求问。

新译本约壹5:16 如果有人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他就要祈求, 神必因他的缘故,把生命赐给那些犯了不至于死的罪的人;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他应当为那罪祈求。

现代译约壹5:16 如果有人看见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他应该向上帝祈求,上帝会赐生命给他的弟兄。这是指那些犯了不至於死的罪的人说的。但是,有些罪会导致死亡,我认为你们不必为这种罪祈求。

当代译约壹5:16 若是有人看见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当为他祈祷,上帝必因而将生命赐给那犯罪的人。要是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并不说要为这罪祈祷。

思高本约壹5:16 谁若看见自己的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应当祈求,天主必赏赐他生命:这是为那些犯不至于死的罪人而说的;然而有的罪却是至于死的罪,为这样的罪,我不说要人祈求。

文理本约壹5:16 人见兄弟干罪不至于死、则祈求之、上帝必予之以生、即予干罪不至于死者、有至于死之罪、我言祈求、非指此也、

修订本约壹5:16 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要为他祈求,上帝必将生命赐给他-有些人犯的罪是不至于死的;有的是至于死的罪,我不是说要为这罪祈求。

KJV 英约壹5:16 If any man see his brother sin a sin which is not unto death, he shall ask, and he shall give him life for them that sin not unto death. There is a sin unto death: I do not say that he shall pray for it.

NIV 英约壹5:16 If anyone sees his brother commit a sin that does not lead to death, he should pray and God will give him life. I refer to those whose sin does not lead to death. There is a sin that leads to death. I am not saying that he should pray about that.

和合本约壹5:17 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拼音版约壹5:17 Fán bú yì de shì dōu shì zuì. ye yǒu búzhìyú sǐ de zuì.

吕振中约壹5:17 一切不义都是罪;但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新译本约壹5:17 一切不义都是罪,但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现代译约壹5:17 一切不义的行为都是罪,但也有不至於死的罪。

当代译约壹5:17 一切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於死的罪的。

思高本约壹5:17 任何的不义都是罪过,但也有不至于死的罪过。

文理本约壹5:17 凡不义皆罪也、亦有罪不至于死者、○

修订本约壹5:17 一切不义的事都是罪,但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KJV 英约壹5:17 All unrighteousness is sin: and there is a sin not unto death.

NIV 英约壹5:17 All wrongdoing is sin, and there is sin that does not lead to death.

和合本约壹5:18 我们知道凡从 神生的,必不犯罪,从 神生的,必保守自己(有古卷作“那从 神生的必保护他”),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

拼音版约壹5:18 Wǒmen zhīdào fán cóng shén shēng de bì bú fàn zuì. cóng shén shēng de bì bǎoshǒu zìjǐ, ( yǒu gǔ juàn zuò nà cóng shén shēng de bì bǎohù tā ), nà e zhe ye jiù wúfǎ haì tā.

吕振中约壹5:18 我们知道凡由上帝而生的都不犯罪,是那由上帝而生的保守着他,而那邪恶者不能触害着他。

新译本约壹5:18 我们知道凡从 神生的就不犯罪,而且从 神生的那一位也必保守他,连那恶者也不能碰他。

现代译约壹5:18 我们知道,上帝的儿女不会继续犯罪,因为上帝的儿子保守他,使那邪恶者不能加害於他。

当代译约壹5:18 我们晓得从上帝而生的,都不会长久地犯罪,因为上帝的儿子要保护他,连那邪恶的魔鬼也无法害他。

思高本约壹5:18 我们知道:凡由天主生的,就不犯罪过;而且由天主生的那一位必保全他,那恶者不能侵犯他。

文理本约壹5:18 我知凡由上帝而生者不干罪、生于上帝者则自守、 而恶者无从措手也、

修订本约壹5:18 我们知道,凡从上帝生的,必不犯罪;从上帝生的那一位,必保守他,那邪恶者无法加害于他。

KJV 英约壹5:18 We know that whosoever is born of God sinneth not; but he that is begotten of God keepeth himself, and that wicked one toucheth him not.

NIV 英约壹5:18 We know that anyone born of God does not continue to sin; the one who was born of God keeps him safe, and the evil one cannot harm him.

和合本约壹5:19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 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

拼音版约壹5:19 Wǒmen zhīdào wǒmen shì shǔ shén de, quán shìjiè dōu wò zaì nà è zhe shǒu xià.

吕振中约壹5:19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于上帝,而整个世界的人都偃卧在那邪恶者手下。

新译本约壹5:19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于 神的,而整个世界是伏在那恶者手下。

现代译约壹5:19 我们知道,虽然全世界都处在那邪恶者的辖制下,我们仍然属於上帝。

当代译约壹5:19 我们确知自己是属於上帝的;然而,整个世界却还在魔鬼掌握之中。

思高本约壹5:19 我们知道我们属于天主,而全世界却屈服于恶者。

文理本约壹5:19 且知我侪由于上帝、而举世附于恶者、

修订本约壹5:19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上帝的,而全世界都伏在那邪恶者的权势之下。

KJV 英约壹5:19 And we know that we are of God, and the whole world lieth in wickedness.

NIV 英约壹5:19 We know that we are children of God, and that the whole world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evil one.

和合本约壹5:20 我们也知道 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 神,也是永生。

拼音版约壹5:20 Wǒmen ye zhīdào shén de érzi yǐjing lái dào, qie jiāng zhìhuì cìgei wǒmen, shǐ wǒmen rènshi nà wèi zhēn shí de, wǒmen ye zaì nà wèi zhēn shí de lǐmiàn, jiù shì zaì tā érzi Yēsū Jīdū lǐmiàn. zhè shì zhēn shén, ye shì yǒngshēng.

吕振中约壹5:20 我们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并且将理解的心给了我们,使我们认得出那『真实』者;我们也确是在那『真实』者里面,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就是真神;这就是真而永的生命。

新译本约壹5:20 我们知道 神的儿子已经来了,并且赐给我们悟性,使我们能认识那位真实者。我们也在那位真实者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一位就是真神,也是永远的生命。

现代译约壹5:20 我们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了,而且赐给我们理解力,好使我们认识真神。我们在真神的生命里,就是在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生命里。他就是真神,就是永恒的生命。

当代译约壹5:20 我们确知上帝的儿子已经来了,并且赐我们悟性,使我们能认识真实的主。我们也在这位真实的主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他是真神,也是永生。

思高本约壹5:20 我们也知道天主子来了,赐给了我们理智,叫我们认识那真实者;我们确实是在那真实者内,即在他的子耶稣基督内,他即是真实的天主和永远的生命。

文理本约壹5:20 又知上帝子已至、赐我颖悟、使识真者、我侪在真者中、即在其子耶稣基督中也、此乃真上帝、亦永生也、

修订本约壹5:20 我们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并且将悟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者,我们也在那位真实者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

KJV 英约壹5:20 And we know that the Son of God is come, and hath given us an understanding, that we may know him that is true, and we are in him that is true, even in his Son Jesus Christ. This is the true God, and eternal life.

NIV 英约壹5:20 We know also that the Son of God has come and has given us understanding, so that we may know him who is true. And we are in him who is true--even in his Son Jesus Christ. He is the true God and eternal life.

和合本约壹5:21 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拼音版约壹5:21 Xiǎozi men nǎ, nǐmen yào zì shǒu, yuǎn bì ǒuxiàng.

吕振中约壹5:21 小子们,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新译本约壹5:21 孩子们,你们要保守自己远离偶像。

现代译约壹5:21 孩子们,你们要远避假神!

当代译约壹5:21 孩子们啊,要保守自己远离假神!

思高本约壹5:21 孩子们,你们要谨慎,远避偶像!

文理本约壹5:21 小子乎、宜自守、而远偶像、

修订本约壹5:21 孩子们哪,你们要远避偶像。

KJV 英约壹5:21 Little children, keep yourselves from idols. Amen.

NIV 英约壹5:21 Dear children, keep yourselves from idols.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