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

2“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3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4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5尼尼微人信服 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注:或作“披上麻布”)。

6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7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8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 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9或者 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10于是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提要:1 约拿再次蒙差遣对尼尼微人传道。5 在他们悔罪时,10 上帝撤回惩罚。


1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

 【本会注释】

        上帝没有指责约拿先前的背叛,而是向他重申去尼尼微传道的任务。约拿不再屈从人性的意愿。他马上服从对天上的呼召,立即前往尼尼微。


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本会注释】

        由于措辞的重复(见拿1:2),有些圣经学者认为约拿从“大鱼”腹中脱身以后,就前往耶路撒冷献祭,还他在感恩的祈祷中所许的愿(拿2:9)。这纯属猜测。

        古时从约帕开往他施的船只可能沿着巴勒斯坦的海岸往北航行。如果遭遇大鱼是在航行之初,约拿也许比他上船时更靠近尼尼微(见拿1:13注释;见本书994页地图)。

        宣告。希伯来语是qara',在拿1:2中译为“呼喊”。

        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的任务也交给了每一位传道人。在讲台上只能传讲上帝的话,而不是人的话(见提后4:1,2)。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忧虑和困惑中的人所需要的是领受上帝的训言,而不是人虚妄不定的推理和哲学。这些理论与他们一样靠不住。人所要的是“耶和华如此说”,而不是“人如此说”。


3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本会注释】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先知约拿准备执行上帝给他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他以前所回避的。

        极大的。希伯来语是le'lohim ,直译是“为上帝”。这是表达伟大的一个习语。关于尼尼微的规模,见第一章补充注释。


4 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本会注释】

        走了一日。约拿并不是走了一天才开始讲道。这句话可能是记录他第一天的讲道。约拿一进城无疑就开始传警告的信息。

        再等四十日。这句话不是约拿信息的全部内容。但这是他警告的主题。

        倾覆了。希伯来语是haphak ,曾用于创19:21,25,29描述所多玛的毁灭。


5 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

 【本会注释】

        信服上帝。一些人认为这是约拿传道的成果。见本书995、996页。

        麻布。用黑色的粗山羊毛织成,在悲伤和灾难时所穿(见但9:3;太11:21;路10:13)。


6 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本会注释】

        王。可能是阿达德尼拉里三世(见《约拿书》序言)。百姓的悔罪似乎是自发的,没有任何官方的指令(第5节)。当代最强大帝国的国君,在听了一位外国先知的讲道后,就自卑“坐在灰中”,这真是异乎寻常的。这对于骄傲的以色列领袖和百姓是多大的责备啊!他们在众先知更为广泛的不间断感召下,仍固执地拒绝降卑自己的心(见王下17:7-18)!


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本会注释】

        遍告。谦卑和悔罪的浪潮从百姓波及国王以后,国王颁发了禁食的法令。众大臣和他一同发布这条命令,表明他们在危难之中与他同心同德。

        牲畜。这是一条奇怪的法令,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是少有亮光的异教国王颁发的。写于约公元前二世纪的次经《犹滴传》曾提到类似的习俗:“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恳切地呼求上帝,降卑自已的心。他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牛羊,客人,雇工和奴隶都腰披麻布”(《犹滴传》4:9,10)。希罗多德记载波斯人在一次全国性举哀的时候割下自己和马匹,牲口的毛发,(9:24)。但是这些习俗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亚述,我们无从得知。


8 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上帝。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本会注释】

        各人回头。如果没有内在品格真诚的改变,外表的宗教礼节是没有什么属灵价值的。

        强暴。参摩3:10。


9 或者上帝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本会注释】

        或者。约拿不大会向他们保证上帝的命令有改变的可能性。这一点可以从他因上帝饶恕尼尼微而生气看出来(拿4:1)。但他知道上帝仁慈的品性(拿4:2)。


10 于是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本会注释】

        他们离开恶道。参太12:41。见《先知与君王》363页。

        祂就后悔。上帝是不会改变的,但环境会发生变化(见耶18:7-10;结33:13-16)。祂降灾的预言往往是有条件的(见结25:1注释)。关于上帝的后悔,见创6:6注释;撒上15:11。上帝对人说话是用人的语气。

一、卷名

《约拿书》以其主要人物约拿得名。“约拿”希伯来语的意思是“鸽子”,在歌2:14;歌5:2;歌6:9中表示“亲爱”之意。


二、作者

虽然《约拿书》本身没有说明约拿是作者,但传统上认为他是作者。许多人不一定否认约拿的历史真实性,但他们认为《约拿书》写于被掳以后。不过他们提出的理由,如其中有亚兰文用语,都不是结论性的。通过对乌加里特文献的研究,证明许多过去认为迟得多的形式和语言很早就已存在了。书中用第三人称,这也不足以作为理由,因为许多古代的作者,如色诺芬和凯撒均采用这种方法。圣经的作者有时也这样用的(创7:3;20:2;耶20:1,3;耶26:7;但1:6-11,17,19,21;但2:14-20等)。

约拿是迦特希弗人(王下14:25)。他预言了以色列国的繁荣。这种繁荣在耶罗波安二世(约公元前793-753年)的时代实现了,所以他的预言一定是耶罗波安二世作王以前,或刚开始不久发出的。迦特希弗在西布伦,位于他泊山西北5哩处,现在叫希尔拜苏拉,附近有一个据说是约拿的坟墓,现对外展出。除了《列王记下》所提到这段简短的史实和《约拿记》本身以外,我们对约拿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关于他的父亲,我们也不清楚。


三、历史背景

约拿担任先知正处在民族的大灾难中(王下14:26,27)。坐在以色列王位上的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全国性的惩罚快要临到。上帝通过约拿预言了国家的复兴。这种复兴似乎是为了让以色列国归向上帝。国家的繁荣证明它在上帝的祝福之下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但是尽管有上帝赐福,耶罗波安仍“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王下14:24),象他的前任一样。

耶罗波安二世统治时亚述的国王是阿达德尼拉里三世(810-782),撒缦以色四世(782-772),亚述单三世(772-754)和亚述后拄里五世(754-746)。有证据表明宗教改革可能发生在阿达德尼拉里三世的统治时期。博尔西巴的神尼波似乎被宣布为唯一的,或是主要的神。有人认为这种一神化改革可能与约拿在尼尼徽的工作有联系。


四、主题

《约拿书》在所谓的小先知书中是唯一的一卷完全用记叙体裁写的书。其中记录了约拿的传道工作,就是向尼尼微城宣布因其罪孽而即将来临的毁灭。先知对于执行上帝交给他去尼尼微的任务顾虑重重,一想到要前往这个大都市,任务的艰难,和表面上难以实现,他就在神圣的托付面前退缩了,并且怀疑这个任务是否明智。他没有鼓起信心认识到上帝既已发出命令,就必赐下能力完成它。于是他灰心,消沉,绝望了(见《先知与君王》266页)。约拿明知上帝的慈爱和恒久的忍耐,却还担心一旦他传扬了上帝的信息,外邦人接受了,他所宣布要降于他们的厄运没有实现,这会使他大大丢脸。结果事情的发展真的如此了,约拿就受不了(拿4:1,2)。他先是不服从,但经过一系列的事件他去执行了任务。尼尼微人悔改了,一时转离了他们的罪。约拿生气了,上帝则解释了祂的善举。

在约拿的预言所导致的教训中,有一条重要真理,就是上帝救万人的思想(多2:11),这救恩不限于犹太人,而要在外邦人中间宣扬。“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约拿象彼得(徒10)一样,不自主地认识到上帝愿意接受每一个归向祂的民族。耶稣曾以接受约拿的呼吁而悔改的“尼尼微人”,责备当时伪善而傲慢的犹太人(见太12:41;路11:32),以及一切以信仰上的自满和虚伪的安全感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是上帝所悦纳的百姓,当然会得救的人。

耶稣用约拿在海里的经历来说明祂的死和复活(太12:39,40)。祂提到《约拿书》,证明了它的真实性。

《约拿书》的解经家们有两种主要的解法:1、史实性的。2、寓意性的。否认《约拿书》中神迹成份的人采用第二种解法。他们分别把《约拿书》看为一个传奇,神话,比喻或寓言。对于相信神的人来说,第二种解法是不需要和没有理由的。

史实性解释法依据的是以下的理由:

1、记叙的内容本身就给人以史实的印象,没有迹象表明作者希望有其他的解释法。

2、约拿是一个历史人物(王下14:25)。

3、犹太人认定此书为史实(约瑟弗斯《犹太古事史》卷九10:1,2)。

4、关于尼尼微人的悔改是可信的,与亚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可能同时发生。

5、关于尼尼微规模的资料与已知的历史事实相符。

6、耶稣提到《约拿书》(太12:39;路11:30),表明我们的主把它看作历史事实。


五、纲要

(一)约拿的任务和违命 拿1:1-17

1.先知的拒绝和随之而来的风暴拿1:1-10

2.他被大鱼所吞 拿1:11-17

(二)约拿的祈祷和得救 拿2:1-10

(三)约拿的传道和尼尼微人的悔改 拿3:1-10

(四)约拿生气和上帝的责备 拿4:1-11

1.埋怨 拿4:1-5

2.枯干的树及其教训 拿4:6-11

和合本拿3:1 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

拼音版拿3:1 Yēhéhuá de huà, dì èr cì líndào Yuēná shuō,

吕振中拿3:1 永恒主的话第二次传与约拿说∶

新译本拿3:1 耶和华的话再次临到约拿,说:

现代译拿3:1 上主再一次向约拿说话。

当代译拿3:1 主再次对约拿说:

思高本拿3:1 上主的话再次传给约纳说:

文理本拿3:1 耶和华复谕约拿曰、

修订本拿3:1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约拿,说:

KJV 英拿3:1 And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unto Jonah the second time, saying,

NIV 英拿3:1 Then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Jonah a second time:

和合本拿3: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拼音版拿3:2 Nǐ qǐlai, wǎng Níníwēi dà chéng qù, xiàng qízhōng de jūmín xuāngào wǒ suǒ fēnfu nǐde huà.

吕振中拿3:2 「你起来,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它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宣告的话。

新译本拿3:2 “起来!到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现代译拿3:2 他说:「你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那里的人宣布我吩咐你说的话。」

当代译拿3:2 “你出发到尼尼微这大城去,把我先前吩咐你警告那里居民的话说出来。”

思高本拿3:2 「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们宣告我晓谕你的事。」

文理本拿3:2 起往尼尼微大邑、以我所命尔者宣之、

修订本拿3:2 "起来,到尼尼微大城去,把我告诉你的信息向其中的居民宣告。"

KJV 英拿3:2 Arise, go unto Nineveh, that great city, and preach unto it the preaching that I bid thee.

NIV 英拿3:2 "Go to the great city of Nineveh and proclaim to it the message I give you."

和合本拿3:3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拼音版拿3:3 Yuēná biàn zhào Yēhéhuá de huà qǐlai, wǎng Níníwēi qù. zhè Níníwēi shì jí dà de chéng, yǒu sān rì de lùchéng.

吕振中拿3:3 约拿便起来,照永恒主的话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个极大的城,要走三天、才走得完。

新译本拿3:3 约拿就动身,照耶和华的话往尼尼微去了,这尼尼微是一座极大的城(“是一座极大的城”或译:“在 神面前是一座大城”),要三天才能走完。

现代译拿3:3 约拿服从上主的命令,就往尼尼微去。那是一座大城,需要叁天的时间才走得完。

当代译拿3:3 於是约拿便立刻依照主的吩咐到尼尼微城去。尼尼微是一座很大的城,足足要叁天才能走遍。尼尼微悔改

思高本拿3:3 约纳便依从上主的话,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须要叁天的行程。

文理本拿3:3 约拿乃遵耶和华言、起而往尼尼微、夫尼尼微之邑甚大、周历三日之程、

修订本拿3:3 约拿就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到尼尼微去。尼尼微是一座极大的城,约有三天的路程。

KJV 英拿3:3 So Jonah arose, and went unto Nineveh, according to the word of the LORD. Now Nineveh was an exceeding great city of three days' journey.

NIV 英拿3:3 Jonah obeyed the word of the LORD and went to Nineveh. Now Nineveh was a very important city--a visit required three days.

和合本拿3:4 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拼音版拿3:4 Yuēná jìn chéng zǒu le yī rì, xuāngào shuō, zaì deng sì shí rì, Níníwēi bì qīngfù le.

吕振中拿3:4 约拿便进城;走着一天的行程,直宣告说∶「再过四十天(七十子作『三天』),尼尼微就覆灭了。」

新译本拿3:4 约拿进城,走了一天,就宣告说:“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毁灭了。”

现代译拿3:4 约拿进城,走了一天的路程,他就宣布:「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城就要被毁灭!」

当代译拿3:4 约拿进城的第一天就开始传主的话:“再过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毁灭了!”

思高本拿3:4 约纳开始进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布说:「还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毁灭了。」

文理本拿3:4 约拿入邑一日之程、呼曰、越至四旬、尼尼微必倾覆矣、

修订本拿3:4 约拿进城,走了一天,宣告说:"再过四十天,尼尼微要倾覆了!"

KJV 英拿3:4 And Jonah began to enter into the city a day's journey, and he cried, and said, Yet forty days, and Nineveh shall be overthrown.

NIV 英拿3:4 On the first day, Jonah started into the city. He proclaimed: "Forty more days and Nineveh will be overturned."

和合本拿3:5 尼尼微人信服 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

拼音版拿3:5 Níníwēi rén xìnfú shén, biàn xuāngào jìnshí, cóng zuì dà de dào zhì xiǎo de, dōu chuān má yǐ ( huò zuò pī shang má bù ).

吕振中拿3:5 尼尼微人信了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着麻衣。

新译本拿3:5 尼尼微人信了(“信了”或译:“信服”) 神,就宣告禁食,从大到小,都穿上麻衣。

现代译拿3:5 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了上帝的话。所以他们决定每一个人都要禁食;城里所有的人,无论大小,都披上麻布表示痛悔。

当代译拿3:5 城里的人听了,就都相信约拿所传的话,并且立刻宣告禁食,所有的人,无论大小贵贱,都换上粗麻衣,举哀忏悔。

思高本拿3:5 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刻宣布禁食,从大到小,都身披苦衣。

文理本拿3:5 尼尼微民信上帝、宣告禁食、自尊逮卑、皆衣麻焉、

修订本拿3:5 尼尼微人就信服上帝,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麻衣。

KJV 英拿3:5 So the people of Nineveh believed God, and proclaimed a fast, and put on sackcloth, from the greatest of them even to the least of them.

NIV 英拿3:5 The Ninevites believed God. They declared a fast, and all of them, from the greatest to the least, put on sackcloth.

和合本拿3:6 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拼音版拿3:6 Zhè xìnxī chuán dào Níníwēi wáng de er zhōng, tā jiù xià le bǎozuò, tuō xià zhāo fù, pī shang má bù, zuò zaì huī zhōng.

吕振中拿3:6 这消息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就从宝座上起来,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炉灰中。

新译本拿3:6 这事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就起来,离开宝座,脱去王袍,披上麻衣,坐在炉灰中。

现代译拿3:6 尼尼微王一听见这消息,就离开宝座,脱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当代译拿3:6 尼尼微王听到了这消息以后,便立刻起来,离开了自己的宝座,脱下朝服,披上粗麻衣,坐在炉灰中忏悔。

思高本拿3:6 当这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便起来,离开自己的宝座,脱去长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

文理本拿3:6 斯音传至尼尼微王、遂起、下位解袍、衣麻坐于灰尘、

修订本拿3:6 这消息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就从宝座起来,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KJV 英拿3:6 For word came unto the king of Nineveh, and he arose from his throne, and he laid his robe from him, and covered him with sackcloth, and sat in ashes.

NIV 英拿3:6 When the news reached the king of Nineveh, he rose from his throne, took off his royal robes, covered himself with sackcloth and sat down in the dust.

和合本拿3: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拼音版拿3:7 Tā yòu shǐ rén biàn gào Níníwēi tōng chéng, shuō, wáng hé dàchén yǒu líng, rén bùke cháng shénme, shēngchù, niú yáng bùke chī cǎo, ye bùke hē shuǐ.

吕振中拿3:7 又出通告传遍尼尼微说∶「王和大臣有谕旨说∶人和牲口、牛群羊群、什么都不可尝,草不可吃,水也不可喝。

新译本拿3:7 他又传谕全尼尼微,说:“王和大臣有令:‘人、畜、牛、羊,都不准尝什么,不准吃,也不准喝。

现代译拿3:7 他向尼尼微人发出通告,说:「这是王和他的大臣颁布的命令: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东西;不准吃,也不准喝。

当代译拿3:7 王又向全城颁布命令,说:“王及大臣有旨:尼尼微所有人等必须禁食,牛羊牲畜也不例外。

思高本拿3:7 然後命令以君王的谕令和其大臣的名义,在尼尼微宣布说:「人、牲畜、牛羊,都可不可吃什麽;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

文理本拿3:7 乃与诸伯出谕、布告尼尼微曰、或人或畜、牛群羊群、俱勿尝食、勿食勿饮、

修订本拿3:7 他叫人通告尼尼微全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畜、牛、羊都不可尝任何东西,不可吃,也不可喝水。

KJV 英拿3:7 And he caused it to be proclaimed and published through Nineveh by the decree of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saying, Let neither man nor beast, herd nor flock, taste any thing: let them not feed, nor drink water:

NIV 英拿3:7 Then he issued a proclamation in Nineveh: "By the decree of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Do not let any man or beast, herd or flock, taste anything; do not let them eat or drink.

和合本拿3:8 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 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拼音版拿3:8 Rén yǔ shēngchù dōu dāng pī shang má bù, rén yào qiē qiē qiúgào shén. gèrén huí tóu líkāi suǒ xíng de è dào, diūqì shǒu zhōng de qiángbào.

吕振中拿3:8 人与牲口都要披上麻布;要极力呼求上帝;各人要回转过来、离开他的坏行径,丢弃手中的强暴;

新译本拿3:8 不论人畜,都要披上麻衣;各人要恳切呼求 神,悔改,离开恶行,摒弃手中的强暴。

现代译拿3:8 人和牲畜都要披上麻布。每一个人都必须恳切地向上帝祈祷,并且停止邪恶的行为,不做强暴的事。

当代译拿3:8 众人必须披上麻衣,向上帝恳切呼求,改邪归正,离弃罪行。

思高本拿3:8 人和牲畜都应身披苦衣,人要恳切呼求天主,更要转离自己的邪路,放弃手中的暴行。

文理本拿3:8 人畜俱披麻、众皆切求上帝、各转离其恶途、去其手之强暴、

修订本拿3:8 人与牲畜都要披上麻布,切切求告上帝。各人要回转离开恶道,离弃自己掌中的残暴。

KJV 英拿3:8 But let man and beast be covered with sackcloth, and cry mightily unto God: yea, let them turn every one from his evil way, and from the violence that is in their hands.

NIV 英拿3:8 But let man and beast be covered with sackcloth. Let everyone call urgently on God. Let them give up their evil ways and their violence.

和合本拿3:9 或者 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拼音版拿3:9 Huòzhe shén zhuǎn yì hòuhuǐ, bù fà liè nù, shǐ wǒmen bù zhì mièwáng, ye wèi ke zhī.

吕振中拿3:9 或者上帝改变初衷,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于灭亡,也未可知。」

新译本拿3:9 或者 神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

现代译拿3:9 也许上帝会因此改变他的心意,不再发怒,我们就不至於灭亡!」

当代译拿3:9 盼望上帝会因而回心转意,收回愤怒,使我们不致灭亡。”

思高本拿3:9 谁知道天主也许会转意怜悯,收回自己的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

文理本拿3:9 上帝或回心转意、息其烈怒、俾我不亡、亦未可知、

修订本拿3:9 谁知道上帝也许会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

KJV 英拿3:9 Who can tell if God will turn and repent, and turn away from his fierce anger, that we perish not?

NIV 英拿3:9 Who knows? God may yet relent and with compassion turn from his fierce anger so that we will not perish."

和合本拿3:10 于是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拼音版拿3:10 Yúshì shén chákàn tāmende xíngwéi, jiàn tāmen líkāi è dào, tā jiù hòuhuǐ, bù bǎ suǒ shuō de zāihuò jiàng yǔ tāmen le.

吕振中拿3:10 上帝看他们所作的,见他们回转过来、离开他们的坏行径,上帝对那灾祸(『灾祸』一词与上『坏』字同字)就改变心意∶他说要降与他们的,如今也不降了。

新译本拿3:10 神看见他们所作的,就是悔改离开恶行, 神就转意,不把所说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了。

现代译拿3:10 上帝看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他看到他们放弃了邪恶的行为。於是他改变他的心意,没有把他原先宣布的灾难降给他们。

当代译拿3:10 上帝看见他们痛改前非,停止作恶,就怜悯他们,打消了毁灭他们的念头。

思高本拿3:10 天主看到他们所行的事,看到他们离开自己的邪路,遂怜悯他们,不将已宣布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

文理本拿3:10 上帝见其所为、咸离恶途、乃回厥意、不降所言之灾、

修订本拿3:10 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上帝就改变心意,原先所说要降与他们的灾难,他不降了。

KJV 英拿3:10 And God saw their works, that they turned from their evil way; and God repented of the evil, that he had said that he would do unto them; and he did it not.

NIV 英拿3:10 When God saw what they did and how they turned from their evil ways, he had compassion and did not bring upon them the destruction he had threatene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