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2若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

3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

4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5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 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6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

7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注:“所敬奉”或作“被称”)的尊名吗?

8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9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10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11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12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13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15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16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18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19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21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23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 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 神的朋友。

24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提要:1 不赞成自称为基督徒者看重富人,轻视穷弟兄;13 而当仁爱慈怜;14 不夸耀没有行为的信心,17 那是死的信心。19 鬼魔也信,21 亚伯拉罕的信心,25 喇合的信心。


1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本会注释】

我的弟兄们。见雅1:2注释。这个通用的称呼特别恰当,因为在这里强调平等的原则。信徒如果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就会小心避免因贫富而在同道之间产生歧视。

信奉我们的主。原文也可理解为“我们主的信心”。但据上下文应该是指“信奉我们的主”(见可11:22;弗3:12注释)。

荣耀。(参林前2:8)。我们的主耶稣拥有神性的一切特权(见本注释卷五919页)。祂是“荣耀的王”(诗24:7)。按正确的观点来看,连最富足的人在分享“荣耀”之主产业的圣徒面前也是贫穷的(见罗8:17注释)。

便不可。上下文暗示教会中有人偏爱“富足人”。所以使徒的劝勉直接针对当地教会的问题。

按着外貌待人。prosōpolēpsiai,“偏待人”(见罗2:11注释)。信徒在“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时应该小心,免得把财富和世俗的地位作为担任教会职务的资格,以代替必要的属灵恩赐。


2 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

【本会注释】

若有。雅各现在举出了一个偏心的具体事例。

带着金戒指。chrusodaktulios。戒指是富人常戴的装饰。

华美。lampros,“闪光”,“美好”,“辉煌”(参路23:11;启18:14)。

会堂。sunagōgē,“会议”,“集会”。这是《新约》中唯一一处用sunagōgē指基督教会。

肮脏衣服。就是没有洗过,没有好好保管的衣服,与富人的华服形成对照。雅各在这里似乎是指那些偶然来参加基督徒礼拜的人,而不是指信徒本身。这些来宾访显然被人根据财富而区别对待,有人被忽略,有人被尊重。


3 你们就看重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

【本会注释】

重看。有讨好之意。

华美。lampros(见2节注释)。

好位上。kalōs,有人认为指“舒服”,有人认为指“合意”。不管怎么理解,都表示尊重和奉承。

站。这个穷人没有受到礼遇,要么不起眼地站在墙边,要么坐在受尊重的信徒或宾客的脚凳之间的地板上。

下边。就是在另一个人的脚凳边。这个受到礼遇的人既有座位又有脚凳,觉得穷人一屑不顾。


4 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本会注释】

偏心待人。diakrinō,“区别对待”,“歧视”(参雅1:6注释)。这种偏心表明人还没有真正理解主关于谦卑和服侍别人的明训。信徒们对待贫富的双重标准,在行动上否认了他们自称对谦卑之耶稣的效忠(见雅2:1注释)。他们偏爱富人,表明自己“心怀二意”(雅1:8),在上帝和世界之间摇摆不定。

断定。dialogismois。使徒称偏心的人为“断定人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了他们的判断。他们不是用基督的标准来判断富人和穷人。他们对富人和穷人的判断是基于一种虚假的价值观,就是“世俗”的常规(见雅1:27)。在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看来,穷人和富人的灵魂是一样贵重的。髑髅地是伟大的平衡器。


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吗?

【本会注释】

兄弟们。见雅1:2;2:1注释。

请听。雅各似乎让这些自命为判断别人的人接受审判(4节)。

拣选。eklegomai(见罗8:33注释)。原文强调上帝亲自拣选人。祂拣选那些已经养成默想和信靠耶稣生活习惯的人(见约6:40注释)。上帝只接纳那些真正希望像祂的人。保罗也用eklegomai来形容上帝拣选“世上卑贱的”人组成基督的教会(见林前1:26-28注释)。

世上的贫穷人。就是世人视为贫穷的人。因为“世俗”(见雅1:27注释)是依据人的物质财富判断其价值的。穷人往往受到富人的藐视。但基督为穷人宣布了一个福气,教导说祂的国度将主要由穷人所组成(见路6:20-25注释)。人蒙召不是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愿意完全效忠耶稣基督,并全然信靠祂(见太6:33注释)。富人常以财产来代替对上帝的信靠。结果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像穷人那样完全信靠基督。

在信上富足。就是有信心的丰富经验。一个人在世人眼中可能是贫穷的,但在上帝眼中却是富足的。

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雅各在本节指的是将来荣耀的国度。这个国度的计划在罪恶进入我们世界之前就已经制定(见但7:27;见太25:34注释)。基督徒不止是后嗣,而且是与耶稣“同做后嗣”,并拥有这种尊荣所带来的一切特权(见罗8:17注释)。这个“国”可以与应许赐给“那些爱祂之人的”“生命的冠冕”(雅1:12)相比。


6 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

【本会注释】

羞辱。atimazō。本节前半句似乎与第5节的思想更为连贯。上帝对待人的态度与雅各在这里所提到的信徒完全不同。上帝对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依据人属世的地位身份偏爱任何人。如果上帝像这些信徒那样判断和拣选人,就很少有人进入教会,成为“国度后嗣”(参林前1:26)。未信的人把这种歧视的作法看作是基督徒行为的标准。雅各急于要避免的,就是对耶稣基督的这种错误表达(见1节)。

富足人。就是富人阶层,特别是富裕的犹太人(见7节)。早期基督教会所遭受的逼迫是由政治上有势力的犹太人所策动的,尤其是一贯压迫穷人的撒都该人(见本注释卷五52页;见徒8:1注释)。

欺压。katadunasteuō。该词还用来表示魔鬼的压制(见徒10:38)。信徒们应该按照他们希望别人对他们的待遇来对待别人(见太7:12注释)。雅各提醒“偏心待人”(4节)的信徒在“富足人”手中所曾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劝他们避免在教会里也这样欺压“穷人”。

公堂。kritēria,“法庭”(见林前6:2,4注释)。不一定指犹太人的法庭,尽管富裕的犹太人经常发动逼迫(见徒16:19;17:6;18:12)。


7 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所敬奉”或作“被称”)的尊名吗?

【本会注释】

他们。原文是强调的,指第6节中的“富足人”。 你们所偏爱的富人,难道没有亵渎你们的主吗?

亵渎。这些亵渎的富人显然是指不信的犹太人(见徒13:45)或外邦人,因为基督徒不会“亵渎”耶稣基督的名。在基督教最初的几个世纪中,顺从基督使信徒的日常生活变得非常艰难。

你们所敬奉。这样的话还出现在徒15:17雅各的发言里(见摩9:12)。雅各说:鉴于“富足人”(6节)的傲慢行为,富裕的来宾来到教会时,不应受到特别的礼遇。教友们对富人尊敬,应该与对穷人的尊敬和体谅是一样的。

。kalos,“美丽的”,“优越的”,“值得尊敬的”。

名。无疑指基督的名。门徒就是以祂的名命名(见徒11:26注释),并为这名受苦的(见徒5:41;彼前4:14-16)。基督的名是“配得尊敬的”,因为它表现出尊荣,并赋予接受者以价值。


8 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本会注释】

经上。graphē,直译是“著作”。基督徒的行为准则是圣经所决定的。雅各和其他《新约》作者一样,用graphē指《旧约》(提后3:16)。“爱人如己”的命令最早出现在利19:18中,并为基督的教训所认可和强调(见太5:43;19:16-19;22:37-40;路10:27-29;约13:34注释)。

。直译为“如果真是”。

全守。teleō,“完成”,“完全履行”。Teleō比tēreō(10节)要强。参太5:18 plēroō表示“成全”。

至尊的。basilikos,“属于国王的”,故有“主要的”,“最高的”。本节“至尊的律法”可以指国王的律法,在这里是天上的君王所颁布的,也可以指至高的律法。爱的律法是维系其他所有神圣律法的最高原则。这“至尊的律法”,即十诫,又称“全备的律法”(见雅1:25注释;参《善恶之争》466页),就是基于这个原则。

才是好的。上帝悦纳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遵行这爱之律法的信徒。但这律法既用于富人,也适用于穷人身上,因为他们都是“邻舍”,不应偏爱,要一视同仁。只爱“富人”如“己”并不成全律法。


9 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本会注释】

按外貌待人。见第3节注释。

。elegchō,“认定(犯罪的证据)”,“暴露”(见约16:8注释)。

。基督徒对“富足人”表示偏爱,可能以为自己是在实行爱的律法。但是这个律法显明他们犯了偏待人的罪。

律法。律法是衡量人类行为的公义的完全标准(见罗3:20;雅1:25注释)。

犯法的。parabatai,直译是是“离开(正)路的人”。


10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本会注释】

遵守。tēreō,“看守”,“小心照看”。雅各在这里举例说,假定有一位信徒认为自己除了一条之外,已经遵守了全部的律法。他没有说这样事情真实存在。

一条。律法不只训令的汇编;它是上帝旨意的完美副本。所有的训令都是爱上帝或爱同胞的具体表现。选择一部分方便的律法而忽略其余的要求,即使是一个细节,也表明我们要随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随从上帝的旨意。爱的统一既遭到破坏,自私刚愎的罪恶就出现了。

跌倒。ptaiō,或“未能履行职责”。

犯了众条。不论是违犯国家法律还是宗教法律,都不需要违犯全部。违犯一条就够了。主要的问题是服从什么权威。犯一条就足以表明其思想倾向了。

“镜子只须打破一点就算是破碎的。律法不是十根针,打倒了一根还有九根立着。律法是一个整体;维系它的就是爱;违犯了一条就是违反其爱的核心”(伦斯基《希伯来书和雅各书注释》,572页)。

链条可以在最薄弱的环节断裂,就象一个音符会破坏整体的和谐,一个伤处会危及全身,一个部位会使整个人被称为麻疯病人,违犯一条诫命,对于违犯的人而言,就是破坏了整部律法的完全与和谐。


11 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本会注释】

那。立法者只有一位(参雅4:12)。律法表达了祂的旨意(见出20:1注释)。祂在西奈山所颁布十诫的每一条同样都显示了祂的权威。凡故意违犯其中一条诫命的,就是悖逆上帝所表达的旨意。

说。可能指主颁布十诫(见出20:1;申5:26)。

不可奸淫。使徒以十诫中的两条为例,虽然其他任何两条也一样能说明问题。主自己在登山宝训中曾引用过与这两条诫命,说明它们既可能公然遭到违犯,也可能在心里犯下(见太5:21-28)。雅各用这个例子说明,遵守部分律法并不抵消对另一部分的违背。地上没有法官会只因犯人遵守了其他许多法律就宽恕他违犯一条法律。雅各提醒那些以为对富人偏心就是实行了爱的律法的信徒,这样作并不能抵消他们对穷人的亏待,因为它破坏了真基督徒爱的合一。

犯律法的。见第9节注释。

律法。整部律法的精神就这样遭到了破坏,表明人不愿意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


12 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本会注释】

使人自由的律法。见雅1:25注释。除了十诫之外,耶稣说的其它的“话”最终也要审判人(见约12:48注释)。“只有藉着削弱人的意志,摧毁他心灵的自由,罪才能取得胜利。人归顺上帝,就是自我恢复——恢复人类真正的荣耀和尊严。我们所要顺服的上帝律法,就是‘使人自由的律法’。”(《历代愿望》466页)。见《密西拿》Aboth 6.2.

说话。使徒在总结中劝勉同道争取每天的言行都符合与帝的律法。雅各认为:人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里又一次引用了基督的教训(见太12:36,37)。

受审判。每个人的生活记录有朝一日都要受到上帝的审查(见徒17:31;林后5:10注释)。


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本会注释】

审判。雅各总结他有关偏爱富人的特别忠告。圣经关于“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的警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这一点在《旧约》(见撒下22:26,27;箴21:13注释)和《新约》中(见太5:7;6:15;7:1,18:21-35;25:41-46注释)都有论述。

怜悯。eleos,“同情”,“慈怜”。参太5:7注释(见《诗篇》36篇补充注释;见玛6:8注释)。

夸胜。katakauchaomai,“欢跃”,“夸耀”。 怜悯人的人怀着快乐的信心无畏地面对审判。他知道上帝必怜悯那怜悯人的。上帝在显示怜悯的时候,并不像撒但所指控的那样取消公义。十字架证明了这种指控的荒谬(见《历代愿望》761,762页),并展示了上帝怜悯的辉煌光彩(见诗85:10注释)。


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本会注释】

弟兄们。见本章1,5节;见雅1:2注释。

信心。pistis,“确信”,“信靠”(见来11:1注释)。显然有信徒提出信心可以不用行为而存在。雅各则主张没有好“行为”的“信心”是没有价值的。真正的信心所产生的“行为”会让别人看到;它的存在并不单在于个人的见证。自称有“信心”而没有“行为”的人,就像自以为虔诚却没有“清洁的虔诚”行为的人(参雅1:26)。

行为。使徒在第1章和第2章中强调了基督徒行为的重要性。他现在直接面对那些自称有信心却忽略“清洁的虔诚”本分的人(参雅1:27)。《雅各书》在这里和保罗的著作一样(见罗2:6-10注释),强调信心和行为在真基督徒经验中的重要性。行为是生命改变的结果。这种行为是因信心的策动而自发的。

有什么益处呢?即对于永恒的救恩而言。使徒在本节转到了“清洁的虔诚”(见雅 1:27)的另一面。有些信徒(雅2:1-13)可能以对于爱的律法的误解而为自己偏爱富人的行为进行辩解。还有些信徒(14-26节)似乎说自己有“信心”而忽略了他们基督徒善行的义务。

信心能救他吗。原文期待否定的回答:“不能!”没有习惯行善的信心救不了任何人。没有真信心的善行也是这样(见罗3:28注释)。


15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本会注释】

。雅各提到了常用来试验信徒信心的真实性的一般情况。

赤身露体。gumnos(见约21:7注释)。该词常指那些衣着单薄,不能御寒的人。

。他不仅缺奢侈品,而且缺生活必需品。


16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本会注释】

你们中间有人。使徒机智地没有提到个人,而强调了这种行为的不人道。他心中想到的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平平安安地去吧。这是犹太人常用的告别辞,但不限于犹太人(见徒16:36)。在这里是随便地推卸责任:“去吧,愿上帝或某个朋友供给你所需要的。”

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要给寒冷的人衣服穿,给饥饿的人有饭吃,单有信心是不够的。只宣读圣经和上帝的命令而不给需要的人提供物质帮的助会成为残酷的笑柄。原文暗示这些信徒建议由别人来帮助这些人穿得暖。

所需的。自命为有“信心”的同道拒不提供生活必需品,尽管这里暗示他们有条件的满足这些需要。

这有什么益处呢。这种空洞的信心不能给需要物质帮助的人任何好处。对于失去又一个机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帮助基督的信徒自己,也没有什么益处(见约壹3:17;见太25:41-45注释)。


17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本会注释】

。雅各不是在比较信心与行为,而是在比较真信心与死信心。死的信心相信上帝,但没有用处,因为这种头脑上的信念未能使基督徒的服务成为生活的习惯。这种死的信心不但在今生没有价值,而且也救不了人(见14节)

信心。就是14节没有“行为”的“信心”。这种信心只是头脑上确信某些教义是对的。他们相信是因为圣经无法抗拒的证据,但内心依然冷淡而没有改变。

没有行为。对于贫乏之人的善意只能用行动来证实。所以没有行为的信心就不能证明是真的。没有基督徒行为果子的信心只是名义上的信心,因为没有活泼的原则来控制心灵的活动(参罗2:13;林前13)。

死的。没有行为的信心像尸体一样,在外表看是活的,实际上却是无生命的。正如死葡萄藤结不出葡萄,死的信心也结不出基督徒始终不渝的品行。它们都是没有价值的。


18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本会注释】

。alla,“但是”。雅各在这里假设两个正在辩论的人:“你”和“我”。“你”显然指一个声称单靠信心得救的基督徒;“我”显然是依靠自己行为的犹太人,或许是一个犹太籍的基督徒。雅各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只是向主张单靠信心的人提出问题(本节后半部分)。

没有。没有行为的信心是不可能存在,因为信心是一种原则和思想态度,总会在外表的行为上表现出它的性质。所以没有好行为的人也就没有真正的信心。

指给。deiknumi,“说明”,“证明”。雅各现在似乎卷入了争论,指出信心能离开行为而存在的谬误。

指给你看。真正的信心会表现在无私的行为中,因为它会产生一种为人服务的愿望。基督是这样,效法祂榜样的人也是这样。


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本会注释】

。雅各承认,“死的”信心有可能包含着一种正确的神学观念。

上帝一位。这个道理是一切基督教思想的基础。信仰一位有位格的全能上帝,将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徒与其它宗教的信徒区别开来。

你信的不错。请把雅各的讽刺的话与基督在可7:9所说的话进行对比。神学的正确是重要的,但它只是达到匀称基督徒生活这一更重要目标的途径。

鬼魔。daimonia,“污鬼”(见可1:23)。关于鬼魔的起源,见彼后2:4。众所周知,鬼魔是相信上帝存在的(见可3:11;5:7)。他们头脑的这种认识是对的,但他们依然是鬼魔。现在没有人会说,神学上的正确就等于有信心了。救人的信心会改变人的生命。

战惊。phrisso,“毛骨悚然”,“害怕”,“战栗”。鬼魔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一想到他们在审判中的刑罚就战栗不已(见太25:41;彼后2:4注释)。


20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本会注释】

虚浮。kenos,“空洞”,“枉然”(见林前15:14注释)。死的信心是空洞的信心,因为它救不了人。雅各严肃地警告那些信心不比鬼魔的信心更为有效的信徒。

愿意。thelō,或“决心”。雅各提出了理智,因为接受真理的真正障碍往往是故作不知。

知道。ginōskō,“理解”。

没有。Chōris。不是说行为产生活的信心,而是说活的信心产生活的行为。

死的。有文本为“没有出产的”,“不能生育的”,“无效的”。不管怎么解读,意思都是很清楚的:单说有信心对于表白的人和需要的人是没有益处的(见14,16节)。


2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本会注释】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犹太籍和外邦的基督徒都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见罗4:10-12;加3:7-9,29注释)。雅各为了说明他的理由(19节),就引用了圣经的事例。真信徒所追求的,莫过于亚伯拉罕的信心。

这里不是指上帝第一次在亚伯拉罕的经验中称他为义。第一次是发生在以撒出生的好多年前,《罗马书》第4章曾有所描述。多年以后,上帝藉着要求亚伯拉罕奉献以撒而考验了他。亚伯拉罕作出准备奉献的“行为”,就是拿出了他真正信心的充分凭据。

。见创22:5-13;来11:17。

。唯有亚伯拉罕对上帝的信实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使他作出如此高尚的顺从之举。他的“行为”所表现的信心,像第一次一样,再次得到了上帝的称赞(见创22:15-18)。

因行为。直译是“出于行为”。雅各并没有说单凭“行为”就能称一个罪人为义。他强调亚伯拉罕的行为证明上帝所宣布为义的信心的真实性。雅各像保罗一样(见罗4:1-25;来11:4-39注释),把信心作为称义的核心,并通过引用已称义之人高尚的行为说明其生命力。

称义。dikaioō,(见罗2:13;3:28注释)。

不是……吗?原文暗示雅各的读者会赞同他的言论。


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本会注释】

可见。有文本为疑问句。但这里用陈述句比较合理。用亚伯拉罕的经验为例证是人人都能够明白的。

信心。指促使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的信心。

并行。sunergeō,“同工”,“合作。”本节是信心与行为关系的最高论点。雅各所争取的,不是行为得到承认,而是真信心与基督徒行为的完全统一。如果里面没有坚定的信心,任何人都不可能甘心面对困难和危险。真信心帮助人们作出伟大之举。

因着行为。见21节注释。这里说亚伯拉罕的“行为”就是顺从上帝的命令,而不是履行人间的权威所规定的日常工作。

成全。teleioō,“达到目标”,“完成”(见太5:48;路13:32注释)。在真基督徒的生活中,信心与行为是分不开的。当考验临到亚伯拉罕时,他的行为证明了他信心的真实性。


23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

【本会注释】

应验。就是完全实现(参创15:6;见太5:17注释)。以撒出生以前,上帝就宣布亚伯拉罕会有许多子孙(见创15:1-5注释)。这个预言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儿子的出生和家系的延续。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应许会实现,尽管他年迈无子(见创15:6注释)。现在时隔多年,上帝要求他所作的事显然会妨碍使亚伯拉罕成为一个大国的最初应许得以实现。但是亚伯拉罕依然信靠上帝的智慧而顺从了。

。见创15:6注释。

算为。logizomai,“视为”(见罗4:3注释)。亚伯拉罕被称为义是因为他信靠上帝的话并乐意接受一位救赎主的应许(见加3:6注释)。他信靠上帝的最高证据表显在他愿意奉上帝的指示杀以撒──一个显然会使上帝自己的应许失效的举动。这个严酷的考验证明上帝对先祖的称赞的是值得的。

上帝的朋友。见代下20:7。犹太人一般用这个称呼指亚伯拉罕;现今在阿拉伯人中也这样称呼。亚伯拉罕信靠上帝明显的真诚是所有的人应当立志效法的榜样。


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本会注释】

这样看来。雅各用亚伯拉罕作为信心与行为不可分开的例子,总结他14-23的论述。

称义。雅各并不否认人是因信称义的,因为他上面所引的创15:6就是这种信心的证据。但他确实否认单凭自称有信心就能使人称义。善行伴随着信心,证明使人称义之信心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行为”,就证明人没有真正的信心(见雅2:17,20)。

因着行为。选择越来越像基督的人绝不会过一种没有好行为的生活。

。使徒继续强调信心与行为不可分割(见22节注释)。当然他并不是从犹太教仪文要求的意义上讨论“遵行律法”的问题(见罗3:28注释)。


25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本会注释】

喇合。见书2:1;来11:31注释。亚伯拉罕以虔诚著称;喇合则以败坏而闻名。亚伯拉罕在献以撒以前已经信了多年;喇合只是初信者。但是他们都通过不顾个人安危服从上帝的计划而证明了他们的信心。雅各说明最受人尊敬的忠心者和最遭人藐视的外邦人都是因着有行为的信心而称义的。

一样。雅各引用另一个著名的《旧约》事例,来说明善行证明信心的原理。这个教训与亚伯拉罕经验的教训是一样的,但是其信心的最高表现则是不同的。

称义。见21节注释。喇合把自己的命运同上帝的子民联系在一起,冒着生命的危险搭救两位探子,表明她相信以色列的上帝。雅各暗示如果她自称相信以色列上帝,却没有掩护两个探子,她的信心就是没有结果的,是死的信心。


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本会注释】

灵魂。或“呼吸”。使徒用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来结束他的论证。他请反对他的人注意:没有呼吸,人体就没有生命(见创2:7注释)。

信心。这是所谓的信,因为没有行为就不存在真正的信心。理智上赞成,教义的相信,可以在没有好行为的情况下存在,但这不是活的信心,不能配合上帝恢复人类的计划。

死的。亚伯拉罕,喇合,以及《希伯来书》11章所表扬的其他任何一位信心的英雄,他们的信心都不是死的。他们因信而顺从。那些名义上的信徒,没有反映基督为他们服务的个人见证,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

一、卷名

在最早的希腊文抄本中,卷名即为《希伯来书》。由于这卷圣经是向基督徒解释圣所及其崇祀的意义,而这些见解对于早期的希伯来籍即犹太籍基督徒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这个卷名是特别合适的。

二、作者

自古以来,关于《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是保罗所著,其他的人则强烈地反对。古代教父之一奥利金细阅了该书后下结论说:“谁写了这封书信,实际上只有上帝知道。”(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25,14章;Loeb 版卷二79页)。其他教父则认为巴拿巴,亚波罗,克乐门特或路加是作者。

正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不明确,罗马帝国西部的许多早期基督徒对该书的正典地位持保留态度。事实上直到四世纪后半叶《希伯来书》才在西部得到普遍的接受。在以后的世纪里,人们不再为《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而争论,大多数基督徒接受它为保罗的著作,直到近代学者们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讨论。到1885年,修订版圣经还注明《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现代很少有解经家持这种看法了。

不同意保罗为《希伯来书》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以该书的文体和内容为依据的。一个作者所采用的词汇和文体虽然可能因题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差异主要是与所写题材有关的专门术语方面的。而他的一般用语,尤其是他不知不觉为表达自己的意见所选用的措辞,比如说介词,副词,特别是作者用的连接语,在大多数学者看来,要比技术性的用语更能表现出他的风格。

与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相对比,《希伯来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用来连接分句的短连词。另一显著的差异就是对《旧约》引文的处理。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在引用旧约圣经时采用一套多少有点标准化的词语,而希伯来书采用的则是另一套。在一般书信中,使徒引用《旧约》的材料是比较自由的。有时他引用七十士译本,有时他自己译自希伯来文本,有时则比较笼统地引用《旧约》经句的意思。相比之下,《希伯来书》的《旧约》引文几乎是完全采用七十士译本。

从更加广泛的观点来看,《希伯来书》的总的文体也与其他保罗书信显著地不同。其他书信的篇章段落往往充满热情和生气,表明作者思潮澎湃,甚至不考虑到对文字进行仔细推敲,而《希伯来书》则体现出组织严密的论据,在新约圣经中达到修辞上最高的水平。早期教会的作者已经注意到这种文体上的显著差异。这些作者是以古希腊共同语为母语的。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死于约公元215年,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14章2-3)认为《希伯来书》原先是保罗用希伯来语所写的,后来路加把它译成希腊语。在《希伯来书》中有一些希腊文的用语是不可能从其他文字翻译过来的。从这点来看,克莱门特的说法应予以排除。但他的见解中有意义的一点是认识到《希伯来书》的希腊语与保罗所用的希腊语似乎是不一样的。早期教会杰出的学者之一奥利金(死于约公元254年)同样认为《希伯来书》的文体与保罗的文体难以协调。他下结论说:“见解是使徒的,文体和文字则是另一位人的,他追忆了使徒的教训或者说记录了他老师的话。”(尤西比乌《教会史》卷二十五,十三;Loeb版卷二77,79页)。

属于三世纪的切斯特比提圣经抄本的发现,提供了一些推定证据,有利于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抄本中有保罗的书信。《希伯来书》列在《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之间。虽然这还不足以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是它却有力地暗示,在教会历史的初期许多人认为《希伯来书》是保罗著作的一部分。

本注释认为,否认《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尽管有许多理由,但这些理由还不足以推翻认为保罗是作者的传统看法。关于《希伯来书》和其他已知的保罗书信在语气和文体上的差异,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其他的书信是写给特别的教会团体或个人的,为要应付特别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解释还不充分的话,我们还可以推定保罗曾讲过几次有关基督担任祭司之题目的道理,这些讲道被速记了下来,最后的文字形式带有抄录者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常有的事。可以看出,保罗可能从来没有机会编集这些讲章──他不停地奔波,他的旅程不久以后因殉身而中止。

一般认为《希伯来书》写于耶路撒冷陷落以前。公元70年以前,教会领袖人数不多。在这些领袖中谁能发表象《希伯来书》中这样深刻的见地?最有可能的就是保罗。如果说这是早期教会另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所著,那就会引起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拥有如此的神学见解和逻辑能力,写出《希伯来书》这样著作的基督徒,在教会领袖人数不多,有关工人的记录如此充分的时代,怎么会默默无闻呢?

三、历史背景

在使徒时代的教会中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仪文律法以及基督徒是否需要遵守它的问题。耶路撒冷会议解除了外邦基督徒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可是巴勒斯坦广大的犹太籍基督徒还没有在心理上为进入这种自由作好准备。他们无疑觉得自己身为犹太人必须遵守仪文律法。他们没有认识到对于全人类来说,遵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已因着耶稣基督而结束了。这种局面在教会内部造成不健康的紧张状况,因为一大批人遵从的宗教生活的周密制度,另一批人则不予重视。

保罗和他的同工对摩西的法律和仪式有必要的认识,故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救恩的计划中将之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保罗知道仪文律法是暂时的,已经废除了(见西2:16,17)。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籍基督教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将要大难临头了。犹太籍的基督徒仍然守节期献祭象以前一样,仍然热心于仪文律法(徒15:)。他们对于基督在天上圣所的工作只有一点模糊认识,不大了解祂的职任,不知道自己所献的祭在髑髅地的伟大牺牲面前是毫无用处的。成千上万“为律法热心”(徒21:20)的犹太籍基督徒将要面临城市和圣殿被毁灭的危机。这件事看来在《希伯来书》写作以后不久就发生了。

现在是让犹太籍的基督徒张开眼睛看见天上现实的时候了。地上的圣殿快要被毁灭了,他们信心的锚应当抛在坚不可摧的地方。如果他们的思想转向天上的大祭司和圣所,转向比公牛和山羊更美好的祭物,地上的圣殿被摧毁以后,他们就不会灰心。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盼望,看不见天上的圣所,在他们看见自己所信赖的东西毁灭以后,就会困惑不解。犹太籍的基督徒必须明白这些真理,不但为了他们自己,而且为了各省外邦的教会,因为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之后,耶路撒冷的信徒将会散到各地信徒中间去。

《希伯来书》似乎就是在这危险的时刻面世的。它含有所需要的帮助,有关圣所问题的亮光;有关基督作大祭司的工作;有关“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的血(来12:24);有关为上帝的子民所存留的安息(来4:9);有关那美好的盼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6:19)。

四、主题

《希伯来书》主要是把上帝在旧约时代用来向祂选民启示救恩计划的表号同基督钉十字架以后为罪人服务的实际进行比较和对照。古代以色列人在表号性制度下的经历,被提出来作为基督徒的教训和鉴戒。保罗设法通过表号性的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以色列人的经历,让人更加充分地理解基督在天上的工作。下面这份分析材料说明保罗对地上和天上的圣所和祭司工作所作的比较和对照,概括了使徒阐述这个主题的方式。

地上和天上圣所和祭司工作的比较

地上的

天上的

一、摩西与基督作为上帝选民之领袖的比较

1.“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谕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2.“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来3:2)

“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来3:1,2)

3.“比摩西

更配多得荣耀”(来3:3)

4.“比房屋……”

更尊荣”(来3:3)

5.“摩西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上帝的家”(来3:5,6)

二、旧约与新约

6.“前约”,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我的约”来(来8:7,9)

“新约,不象”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约”,“更美之约”“永约”(来8:8,9,6;来13:20)

7.“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指责祂的百姓,”“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8:9,8,13)

“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另立新约,……这是主说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之约”(来8:8,10)

8.“那前约若没有瑕疵,

就无处寻求后约了。”(来8:7)

三、地上的圣所与天上的圣所

9.“前约有…属世界的圣幕,因因为有预备的帐幕”,“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来9:1,2;来8:5)

“圣所,就是真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来8:2)

10.“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象)

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来9:24)

四、地上的祭司职任和天上的祭司的职任

11.“祂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他们所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来8:4,5;来7:23)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耶稣既照看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祂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来7:12;来6:20;来8:6)

12.“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来5:1)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祂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来(5:5)

13.“至于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他们生来就是)

只有耶稣是起誓立的,……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1,22)

14.“律法本是立软弱的人为祭司

但在律法以后起誓的话,是立儿子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远的。”(来7:28)

15.“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

这位既是永远长存的,祂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来7:23,24)

16.“在这里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

但在那里收十分之一的”(来7:8)

17.“倘若藉着这职任能得完全

又何用另外兴起一位祭司,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亚伦的等次呢?”(来7:19)

18.“律法本是立…伪祭司”,“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来7:28;来8:4;来10:1)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须更改。 ……生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来7:12-18)

19.“律法原来一事无成,

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来7:19)

五、地上和天上所举行的仪式

20.“凡大祭司,都是为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

所以这位大祭司也必须有所献的。” 来(8:3)

21.“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照着天上样式的物件,必须用这些祭物去洁净。

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当用更美的祭物去洁净。” 来(9:22,23)

22.“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尚且叫成圣,身体洁净,

何况基督……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的心,除去你们的死刑,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的上帝吗?” 来9:13,14)

23.“众祭司就常进头一层的帐幕,行拜上帝的礼,至于第二层帐幕,唯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圣灵用此指明: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世的一个表样,…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来9:6-10)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属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是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1,12)

24.“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象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屡献上一样的祭物。”(来7:27;来9:25;来10:11)

“祂不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来7:27;来9:26;来10:12)

25.“原来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带入圣所作赎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烧在营外。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1-13)

26.“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总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这祭物永不能除罪”“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来10:1-4,11;来9:9)

“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4)

27.“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来10:6)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来10:5-7)

28.“祂是除去在先的

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着这旨意,就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10:14)

六、我们的特权和责任

29.“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措摸的山,此山有火焰,……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12:18-25)

30.“祂的声音震动了地

但如今祂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来12:26,27)

31.“上帝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喻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32.“象传给他们一样”

“有福音传给我们。”(来4:2)

33.“你们的祖宗试探我,……所以我厌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3:9,10)

“不可硬着心,……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来3:8-12)

34.“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上帝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来3:11-19;来4:6-8)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个安息日的安息为上帝的子民存留。”“有必进安息的人”。“我们……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主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4:9,6,1,11)

35.“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来2:2,3)

36.“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

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来12:25)

37.”人干犯摩西律法,凭二三个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

何况人践踏上帝的儿子,…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来10:28,29)

38.“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11:2,39,40)

39.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

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耶稣。”“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就当持定所承认的道。…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12:1,2;来4:14,16)


五、纲要

(一)耶稣基督的崇高地位和权威 来1:1-2:18

1. 祂与天父同等 来1:1-3

2. 祂比天使地位更高 来1:4-14

3. 接受基督里所提供之救恩的重要性来2:1-4

4. 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 来2:5-14

1)要改变人类的命运 来2:5-8

2)因道成肉身而成就救恩 来2:9-18

(二)为上帝子民所存留的“安息” 来3:1-4:16

1. 我们的使者和大祭司基督的忠心来3:1-6

2. 古以色列人不能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3:7-19

1)劝我们要忠心 来3:7-15

2)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是不信 来3:16-19

3. 劝我们藉着信靠基督而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4:1-16

1)“安息”的应许仍然有效的证据来4:1-11

2)劝诫人就近基督去得到这“安息” 来4:12-16

(三)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崇高地位 来5:1-8:13

1. 天父任命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0

1)大祭司的作用 来5:1-3

2)基督的任命 来5:4-6

3)基督准备担任大祭司 来5:7-10

2. 劝人接受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6:20

1)许多人难以明白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工作来5:11-14

2)作者相信会逐步明白的 来6:1-12

3)基督徒盼望的可靠性 来6:13-20

3. 基督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担任大祭司来7:1-28

1)麦基洗德的崇高地位 来7:1-4

2)麦基洗德的祭司职务先于且高于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5-11

3)基督的祭司职务代替了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12-24

4)基督祭司职务的功效和永久性来7:25-28

4. 基督担任天上圣所的大祭司 来8:1-5

5. 新约,基督担任新约的大祭司 来8:6-13

(四)基督大祭司的工作 来9:1-10:22

1. 描述地上的圣所及其崇祀 来9:1-7

2. 地上圣所的预表意义 来9:8-14

3. 基督担任新约的中保 来9:15-28

1)旧约的生效和圣所的奉献都是藉着血来9:15-22

2)基督的血使新约生效 来9:23-28

4. 基督的牺牲比牛羊的祭牲更美好来10:1-22

1)献牛羊的无效性 来10:1-4

2)基督牺牲的有效性和永久性 来10:5-18

3)劝人接受基督作祭司的工作 来10:19-22

(五)劝人忠心,过敬虔的生活 来10:23-13:17

1. 展望审判和基督再来 来10:23-34

2. 回顾古代圣徒的忠心榜样 来11:1-12:2

3. 不顾试炼和迫害 来12:3-13

4. 不顾试探 来12:14-29

5. 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 来13:1-17

(六)使徒的祝福和个人的问候 来13:18-25

和合本雅2:1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拼音版雅2:1 Wǒde dìxiōng men, nǐmen xìnfèng wǒmen róngyào de zhǔ Yēsū Jīdū, biàn bùke àn zhe waìmào daì rén.

吕振中雅2:1 我的弟兄们,你们执守我们的主、荣耀的主、耶稣基督的信仰、别以貌取人了。

新译本雅2:1 我的弟兄们,你们既然对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有信心,就不应该凭外貌待人。

现代译雅2:1 我的弟兄们,既然你们是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的信徒,就不可凭着人的外表,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人。

当代译雅2:1 我的弟兄姊妹,你们既然相信了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就不可按外貌取人了。

思高本雅2:1 我的弟兄们,你们既信仰我们已受光荣的主耶稣基督,就不该按外貌待人。

文理本雅2:1 我兄弟乎、尔守有荣之主耶稣基督之道、则勿以貌取人、

修订本雅2:1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就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KJV 英雅2:1 My brethren, have not the faith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 Lord of glory, with respect of persons.

NIV 英雅2:1 My brothers, as believers in our glorious Lord Jesus Christ, don't show favoritism.

和合本雅2:2 若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

拼音版雅2:2 Ruò yǒu yī gèrén daì zhe jīn jièzhi, chuān zhe huámei yīfu, jìn nǐmen de gōngtáng qù. yòu yòu yī ge qióngrén, chuān zhe āngzāng yīfu ye jìn qù.

吕振中雅2:2 倘若有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丽衣服、进你们的会堂来;又有穷人穿着垢污衣服、也进来。

新译本雅2:2 如果有一个手戴金戒指、身穿华丽衣服的人,进入你们的会堂;又有一个衣衫褴褛的穷人,也进去了。

现代译雅2:2 假定有一个有钱人手带金戒指,身穿华丽衣服,来到你们的会堂,同时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穷人也来了;

当代译雅2:2 比方说,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和一个手戴金饰、衣着华丽的人,同时进入你们的会堂,

思高本雅2:2 如果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的衣服,进入你们的会堂,同时一个衣服肮脏的穷人也进来,

文理本雅2:2 尔之会堂、若有金环华服者入、亦有贫而恶衣者入、

修订本雅2:2 若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丽的衣服,进入你们的会堂,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的衣服也进去,

KJV 英雅2:2 For if there come unto your assembly a man with a gold ring, in goodly apparel, and there come in also a poor man in vile raiment;

NIV 英雅2:2 Suppose a man comes into your meeting wearing a gold ring and fine clothes, and a poor man in shabby clothes also comes in.

和合本雅2:3 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

拼音版雅2:3 Nǐmen jiù zhòng kàn nà chuān huámei yīfu de rén, shuō, qǐng zuò zaì zhè hǎo wèi shang. yòu duì nà qióngrén shuō, nǐ zhàn zaì nàli, huò zuò zaì wǒ jiǎo dèng xiàbiān.

吕振中雅2:3 假使你们只顾那披着华丽衣服的,就说,「你请坐在这里」;又对那穷人说∶「你站着」,或是「坐在那里(有古卷作∶『你站在那里,或是坐在这里』。有古卷作『你坐在那里或是坐着』)、在我脚凳下边」;

新译本雅2:3 你们就看重那穿华丽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个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说:“坐在我的脚凳下边。”

现代译雅2:3 你要是对那个穿华丽衣服的人特别客气,对他说:「请上座」,却对那穷人说:「你站在一边」,或是说:「坐在我脚凳旁」,

当代译雅2:3 你们就殷勤招待那衣饰华丽的,对他说:“请上座,请上座!”却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边!”或者说:“坐在我脚凳下边!”

思高本雅2:3 你们就专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且对他说:「请坐在这边好位上!」而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说「坐在我的脚凳下边」!

文理本雅2:3 尔顾华服者曰、安坐于此、谓贫者曰、且立于彼、或坐我足几之下、

修订本雅2:3 而你们只看重那穿华丽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里",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旁";

KJV 英雅2:3 And ye have respect to him that weareth the gay clothing, and say unto him, Sit thou here in a good place; and say to the poor, Stand thou there, or sit here under my footstool:

NIV 英雅2:3 If you show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n wearing fine clothes and say, "Here's a good seat for you," but say to the poor man, "You stand there" or "Sit on the floor by my feet,"

和合本雅2:4 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拼音版雅2:4 Zhè qǐbù shì nǐmen yòng piān xīn daì rén, yòng è yì duàndìng rén ne.

吕振中雅2:4 这岂不是你们心里有了分别,而以不正的看法鉴定人么?

新译本雅2:4 这不是你们对人有歧视,成了心怀恶意的审判官吗?

现代译雅2:4 你就是偏心,是恶意歧视人。

当代译雅2:4 你们这样做,难道不是偏心待人、恶意判定人吗?

思高本雅2:4 这岂不是你们自己立定区别,而按偏邪的心思判断人吗?

文理本雅2:4 岂非尔衷歧异、以恶念判别乎、

修订本雅2:4 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评断人吗?

KJV 英雅2:4 Are ye not then partial in yourselves, and are become judges of evil thoughts?

NIV 英雅2:4 have you not discriminated among yourselves and become judges with evil thoughts?

和合本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 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拼音版雅2:5 Wǒ qīnaì de dìxiōng men qǐng tīng, shén qǐbù shì jiǎnxuǎn le shìshang de pínqióng rén, jiào tāmen zaì xìn shang fùzú, bìng chéngshòu tā suǒ yīngxǔ gei nàxiē aì tā zhī rén de guó ma.

吕振中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人以为穷的而富于信仰,以承受他所应许给爱他之人的国么?

新译本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 神不是拣选了在世上被认为贫穷的人吗?这些人却在信心上富足,而且是承受 神的国的人。这国是 神应许赐给爱他的人的。

现代译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要听:上帝拣选世上的穷人使他们在信心上富足,又让他们承受他应许给爱他的人的新国度。

当代译雅2:5 亲爱的弟兄姊妹啊!请听我说:上帝不是拣选了穷人,使他们在信心上富有,又让他们承受他答应赐给爱他的人的王国吗?

思高本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天主不是选了世俗视为贫穷的人,使他们富於信德,并继承他向爱他的人所预许的国吗?

文理本雅2:5 我所爱之兄弟乎、听之哉、上帝岂非选斯世之贫者、使富于信、而承其所许于爱己者之国乎、

修订本雅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上帝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使他们在信心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KJV 英雅2:5 Hearken, my beloved brethren, Hath not God chosen the poor of this world rich in faith, and heirs of the kingdom which he hath promised to them that love him?

NIV 英雅2:5 Listen, my dear brothers: Has not God chosen those who are poor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to be rich in faith and to inherit the kingdom he promised those who love him?

和合本雅2:6 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

拼音版雅2:6 Nǐmen fǎn dào xiūrǔ pínqióng rén. nà fùzú rén qǐbù shì qīyē nǐmen, lā nǐmen dào gōng táng qù ma.

吕振中雅2:6 你们呢、反倒每辱穷人。岂不是富足人压制你们,拖你们上法庭么?

新译本雅2:6 然而你们却侮辱穷人。其实,那些欺压你们,拉你们上法庭的,不就是富足的人吗?

现代译雅2:6 你们竟侮辱穷人!其实,欺压你们,把你们拉去见官的,正是这班有钱人!

当代译雅2:6 你们反倒侮辱贫穷人。其实欺压你们,抓你们上法庭的,不是那些有钱人吗?

思高本雅2:6 可是你们,竟侮辱穷人!岂不是富贵人仗势欺压你们,亲自拉你们上法庭吗?

文理本雅2:6 尔乃辱夫贫者、彼富者非挟制尔、曳尔至公庭乎、

修订本雅2:6 你们却羞辱贫穷的人。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的,不就是这些富有的人吗?

KJV 英雅2:6 But ye have despised the poor. Do not rich men oppress you, and draw you before the judgment seats?

NIV 英雅2:6 But you have insulted the poor. Is it not the rich who are exploiting you? Are they not the ones who are dragging you into court?

和合本雅2:7 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的尊名吗?(所敬奉或作被称)

拼音版雅2:7 Tāmen bú shì xièdú nǐmen suǒ jìngfèng de zūn míng ma. ( suǒ jìngfèng huò zuò beìchēng )

吕振中雅2:7 岂不是他们毁谤你们被称的尊贵名号么?

新译本雅2:7 难道不是他们亵渎那召你们的尊名吗?(或译:“难道不是他们毁谤你们蒙召的美名吗?”)

现代译雅2:7 毁谤你们所领受那尊贵名称的,也就是他们。

当代译雅2:7 而且,毁谤你们所敬奉的尊名的,不也就是这种人吗?

思高本雅2:7 岂不是他们辱骂你们被称的美名吗?

文理本雅2:7 非谤尔见称之美名乎、

修订本雅2:7 毁谤为你们求告时所奉的尊名的,不就是他们吗?

KJV 英雅2:7 Do not they blaspheme that worthy name by the which ye are called?

NIV 英雅2:7 Are they not the ones who are slandering the noble name of him to whom you belong?

和合本雅2:8 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拼音版雅2:8 Jīng shang jì zhe shuō, yào aìren rú jǐ. nǐmen ruò quán shǒu zhè zhì zūn de lǜfǎ cái shì hǎo de.

吕振中雅2:8 固然?,你们如果依照经上所记「爱邻舍如同你自己」的话、行尽了赋有王权的律法,那好极了!

新译本雅2:8 你们若照着圣经所说“要爱人如己”这话,去完成这至尊的律法,你们就作对了。

现代译雅2:8 你们若遵从圣经上所记载:「爱人如己」那新国度的法则,那就对了。

当代译雅2:8 如果你们能切实行出圣经中“要爱人如己”这条至尊的律法就好极了。

思高本雅2:8 的确,如果你们按照经书所说『你应当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的话,满了最高的法律,你们便作的对了;

文理本雅2:8 然依经所载、爱邻如己之尊律、尔若尽之、则善矣、

修订本雅2:8 经上记着:"要爱邻 如己",你们若切实守这至尊的律法,你们就做得很好。

KJV 英雅2:8 If ye fulfil the royal law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 ye do well:

NIV 英雅2:8 If you really keep the royal law found in Scripture,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you are doing right.

和合本雅2:9 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拼音版雅2:9 Dàn nǐmen ruò àn waìmào daì rén, biàn shì fàn zuì, beì lǜfǎ déng wéi fàn fǎ de.

吕振中雅2:9 不过你们若是以貌取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人了。

新译本雅2:9 如果你们凭外貌待人,就是犯罪,律法就要裁定你们是犯法的。

现代译雅2:9 但是,你们若凭人的外表待人,就是犯罪;法律要判定你们是犯法的。

当代译雅2:9 如果你们这样先敬罗衣后敬人,轻贫重富,便是犯罪了,律法要将你们定罪。

思高本雅2:9 但若你们按外貌待人,那就是犯罪,就被法律指证为犯法者,

文理本雅2:9 若以貌取人则为罪、乃律所拟为干犯者、

修订本雅2:9 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就是犯罪,是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KJV 英雅2:9 But if ye have respect to persons, ye commit sin, and are convinced of the law as transgressors.

NIV 英雅2:9 But if you show favoritism, you sin and are convicted by the law as lawbreakers.

和合本雅2:10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拼音版雅2:10 Yīnwei fán zūnshǒu quán lǜfǎ de, zhǐ zaì yī tiaó shang diēdǎo, tā jiù shì fàn le zhòng tiaó.

吕振中雅2:10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而在一件事上失脚的、就有全部罪责了。

新译本雅2:10 因为凡是遵守全部律法的,只要在一条上失足,就违犯所有的了。

现代译雅2:10 谁违背了法律中的一条诫命,就等於违背全部法律。

当代译雅2:10 人只要触犯律法中的一条,就等於违犯了全部;

思高本雅2:10 因为谁若遵守全部法律,但只触犯了一条,就算是全犯了,

文理本雅2:10 人守全律而蹶于一、是干众律也、

修订本雅2:10 因为凡遵守全部律法的,只违背了一条就是违犯了所有的律法。

KJV 英雅2:10 For whosoever shall keep the whole law, and yet offend in one point, he is guilty of all.

NIV 英雅2:10 For whoever keeps the whole law and yet stumbles at just one point is guilty of breaking all of it.

和合本雅2:11 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拼音版雅2:11 Yuánlái nà shuō bùke jiānyín de, ye shuō bùke shārén. nǐ jiù shì bù jiānyín, què shārén, réng shì chéng le fàn lǜfǎ de.

吕振中雅2:11 因为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若不奸淫,却杀人,你还是犯法的。

新译本雅2:11 就像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纵然不奸淫,却杀人,还是犯法的。

现代译雅2:11 因为那位命令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尽管你不犯奸淫,你杀人就是违背法律。

当代译雅2:11 因为那位说“不可奸淫”的,也说过“不可杀人”。假如你没有犯奸淫,却杀了人,你仍是犯了律法。

思高本雅2:11 因为那说了『不可行奸淫』的,也说了『不可杀人。』纵然你不行奸淫,你却杀人,你仍成了犯法的人。

文理本雅2:11 盖言毋淫者、亦言毋杀、尔若不淫而杀、则为干律者矣、

修订本雅2:11 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也是成为违犯律法的。

KJV 英雅2:11 For he that said, Do not commit adultery, said also, Do not kill. Now if thou commit no adultery, yet if thou kill, thou art become a transgressor of the law.

NIV 英雅2:11 For he who said, "Do not commit adultery," also said, "Do not murder." If you do not commit adultery but do commit murder, you have become a lawbreaker.

和合本雅2:12 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拼音版雅2:12 Nǐmen jìrán yào àn shǐ rén zìyóu de lǜfǎ shòu shenpàn, jiù gāi zhào zhè lǜfǎ shuōhuà xíngshì.

吕振中雅2:12 你们将要怎样按自由律而受审判,就该怎样说话,怎样行事。

新译本雅2:12 你们既然按着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应照着这律法说话行事。

现代译雅2:12 既然你们要受那使人得自由的法则所审判,你们的言行就要符合这标准。

当代译雅2:12 你们既要按那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无论讲话做事,都应该不违背这律法。

思高本雅2:12 你们要怎样按照自由的法律受审判,你们就怎样说话行事罢!

文理本雅2:12 或言或行、宜如将受鞫于自由之律者、

修订本雅2:12 既然你们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要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KJV 英雅2:12 So speak ye, and so do, as they that shall be judged by the law of liberty.

NIV 英雅2:12 Speak and act as those who are going to be judged by the law that gives freedom,

和合本雅2: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拼音版雅2:13 Yīnwei nà bù liánmǐn rén de, ye yào shòu wú liánmǐn de shenpàn. liánmǐn yuán shì xiàng shenpàn kuā shèng.

吕振中雅2:13 对于不行怜恤的人、审判是没有怜恤的∶行怜恤,怜恤就超审判而夸胜了。

新译本雅2:13 因为对不行怜悯的人,审判他们的时候就没有怜悯;怜悯胜过审判。

现代译雅2:13 因为上帝审判的时候,不会以仁慈待那些不仁慈的人;仁慈是胜过审判的。

当代译雅2:13 要知道不同情人的,必要受无情的审判;但怜悯人的,就对审判无所畏惧。

思高本雅2:13 因为对不行怜悯的人,审判时也没有怜悯;怜悯必得胜审判。

文理本雅2:13 盖未施矜恤者、其受鞫亦不获矜恤、夫矜恤也、必胜乎鞫、○

修订本雅2:13 因为对那不怜悯人的,他们要受没有怜悯的审判;怜悯胜过审判。

KJV 英雅2:13 For he shall have judgment without mercy, that hath shewed no mercy; and mercy rejoiceth against judgment.

NIV 英雅2:13 because judgment without mercy will be shown to anyone who has not been merciful. Mercy triumphs over judgment!

和合本雅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拼音版雅2:14 Wǒde dìxiōng men, ruò yǒu rén shuō, zìjǐ yǒu xìnxīn, què méiyǒu xíngwéi, yǒu shénme yìchu ne. zhè xìnxīn néng jiù tā ma.

吕振中雅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他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难道这信心能救他么?

新译本雅2:14 我的弟兄们,人若说他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现代译雅2:14 我的弟兄们!如果有人说他有信心,却不能用他的行为证明出来,有甚麽用处呢?那信心能救他吗?

当代译雅2:14 我的弟兄姊妹,如果有人自称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来证实,这种信心有甚麽用呢?能够救人吗?

思高本雅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麽益处?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

文理本雅2:14 我兄弟乎、人若自谓有信而无行、何益之有、信能救之乎、

修订本雅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KJV 英雅2:14 What doth it profit, my brethren, though a man say he hath faith, and have not works? can faith save him?

NIV 英雅2:14 What good is it, my brothers, if a man claims to have faith but has no deeds? Can such faith save him?

和合本雅2:15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拼音版雅2:15 Ruò shì dìxiōng, huò shì jiemeì, chìshēnlòutǐ, yòu quē le rìyòng de yǐnshí,

吕振中雅2:15 若有一个弟兄或姐妹素常赤身裸体,又缺欠每日的食物,

新译本雅2:15 如果有弟兄或姊妹缺衣少食,

现代译雅2:15 你们当中有弟兄或姊妹没得穿,没得吃,

当代译雅2:15 如果有弟兄或姊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思高本雅2:15 假设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体,且缺少日用粮,

文理本雅2:15 若兄弟或姊妹裸体、而日乏食、

修订本雅2:15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没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饮食;

KJV 英雅2:15 If a brother or sister be naked, and destitute of daily food,

NIV 英雅2:15 Suppose a brother or sister is without clothes and daily food.

和合本雅2:16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拼音版雅2:16 Nǐmen zhōngjiān yǒu rén duì tāmen shuō, píng píngān ān de qù ba, yuàn nǐmen chuān de nuǎn chī de bǎo. què bù gei tāmen shēntǐ suǒ xū yòng de, zhè yǒu shénme yìchu ne.

吕振中雅2:16 而你们中间却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安心去好啦;愿你们穿得才,吃得饱」,却没有给他们身体上所必需的,有什么益处呢?

新译本雅2:16 而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那有什么用处呢?

现代译雅2:16 你们却对他说:「平安!平安!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而不供给他们所需要的,那有甚麽用呢?

当代译雅2:16 你只是对他说:“安心走吧,好好保重自己,多吃一点,多穿一点。”却不帮助他解决现实的困难,这有甚麽用呢?

思高本雅2:16 即使你们中有人给他们说:「你们 平安去罢!穿得暖暖的,吃得饱饱的!」却不给他们身体所必需的,有什麽益处呢?

文理本雅2:16 尔中或语之曰、安然而往、愿尔温饱、而不予以身之所需、则何益哉、

修订本雅2:16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KJV 英雅2:16 And one of you say unto them, Depart in peace, be ye warmed and filled; notwithstanding ye give them not those things which are needful to the body; what doth it profit?

NIV 英雅2:16 If one of you says to him, "Go, I wish you well; keep warm and well fed," but does nothing about his physical needs, what good is it?

和合本雅2:17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拼音版雅2:17 Zhèyàng xìnxīn ruò méiyǒu xíngwéi jiù shì sǐ de.

吕振中雅2:17 信心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信心自身便是死的。

新译本雅2:17 照样,如果只有信心,没有行为,这信心就是死的。

现代译雅2:17 同样,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当代译雅2:17 所以,信心若是没有行动来证实,就是死的。

思高本雅2:17 信德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自身便是死的。

文理本雅2:17 如是信而无行、乃死耳、

修订本雅2:17 信心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是死的。

KJV 英雅2:17 Even so faith, if it hath not works, is dead, being alone.

NIV 英雅2:17 In the same way, faith by itself, if it is not accompanied by action, is dead.

和合本雅2:18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拼音版雅2:18 Bì yǒu rén shuō, nǐ yǒu xìnxīn, wǒ yǒu xíngwéi. nǐ jiāng nǐ méiyǒu xíngwéi de xìnxīn zhǐ gei wǒ kàn, wǒ biàn jiè zhe wǒde xíngwéi, jiāng wǒde xìnxīn zhǐ gei nǐ kàn.

吕振中雅2:18 但是有人或者说∶「你有信心么?我却有行为」。好,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吧,我便由我的行为将信心指给你看。」

新译本雅2:18 也许有人要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请把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就借着我的行为,把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现代译雅2:18 但是,有人要说:「这个人有信心;那个人有行为。」我要回答:「你给我看那没有行为的信心,我要用行为给你看我的信心。」

当代译雅2:18 有人会说:“你说你有信心,而我有实际的行动,我就可以藉着我的行动把我的信心显示给你看;请把你没有行动的信心指给我看。”

思高本雅2:18 也许有人说:你有信德,我却有行为;把你没有行为的信德指给我看,我便会藉我的行为,叫你看我的信德。

文理本雅2:18 或谓尔有信、我有行、尔其以行外之信示我、我则由我之行以信示尔、

修订本雅2:18 但是有人会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把你没有行为的信心给我看,我就藉着我的行为把我的信心给你看。

KJV 英雅2:18 Yea, a man may say, Thou hast faith, and I have works: shew me thy faith without thy works, and I will shew thee my faith by my works.

NIV 英雅2:18 But someone will say, "You have faith; I have deeds." Show me your faith without deeds, and I will show you my faith by what I do.

和合本雅2:19 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拼音版雅2:19 Nǐ xìn shén zhǐyǒu yī wèi, nǐ xìn de búcuò. guǐ mó ye xìn, què shì zhàn jīng.

吕振中雅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得不错;鬼魔们也信,并怕得毛发直竖起来呢!

新译本雅2:19 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就连鬼魔也信,却是战兢。

现代译雅2:19 你相信只有一位上帝,那很好!邪灵也这样相信,而且非常怕他。

当代译雅2:19 你相信上帝只有一位吗?对。但鬼魔也相信啊,而且因此战兢恐惧呢!

思高本雅2:19 你信只有一个天主吗!你信得对,连魔鬼也信,且怕得打颤。

文理本雅2:19 尔信上帝惟一、善矣、诸鬼亦信之而战栗、

修订本雅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得很好;连鬼魔也信,且怕得发抖。

KJV 英雅2:19 Thou believest that there is one God; thou doest well: the devils also believe, and tremble.

NIV 英雅2:19 You believe that there is one God. Good! Even the demons believe that--and shudder.

和合本雅2:20 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拼音版雅2:20 Xūfú de rén nǎ, nǐ yuànyì zhīdào méiyǒu xíngwéi de xìnxīn shì sǐ de ma.

吕振中雅2:20 虚妄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不行的么?

新译本雅2:20 愚昧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没有用的吗?

现代译雅2:20 愚蠢的人哪!你们要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无用的吗?

当代译雅2:20 虚有其表的人啊,你们不知道没有实际行动的信心是死的吗?

思高本雅2:20 虚浮的人啊!你愿意知道信德没有行为是无用的吗?

文理本雅2:20 虚诞之人欤、岂不知行外之信乃死乎、

修订本雅2:20 你这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没有用的吗?

KJV 英雅2:20 But wilt thou know, O vain man, that faith without works is dead?

NIV 英雅2:20 You foolish man, do you want evidence that faith without deeds is useless?

和合本雅2:2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拼音版雅2:21 Wǒmen de zǔzong Yàbólāhǎn, bǎ tā érzi Yǐsā xiàn zaì tán shang, qǐbù shì yīn xíngwéi chēng yì ma.

吕振中雅2:21 我们的先祖亚伯拉罕献上他儿子以撒在坛上,岂不是由于行为得称为义么?

新译本雅2:21 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把他的儿子以撒献在祭坛上,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现代译雅2:2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是怎样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关系呢?是由於他把儿子以撒献在祭坛上这一行为。

当代译雅2:21 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把儿子以撒献在祭坛上的时候,难道不是因着这行动被定为义吗?

思高本雅2:21 我们的祖宗亚巴郎,把他的儿子依撒格献在祭坛上,不是由於行为而成为义人的吗?

文理本雅2:21 我祖亚伯拉罕献子以撒于坛、非由行见义乎、

修订本雅2:21 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得称义吗?

KJV 英雅2:21 Was not Abraham our father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he had offered Isaac his son upon the altar?

NIV 英雅2:21 Was not our ancestor Abraham considered righteous for what he did when he offered his son Isaac on the altar?

和合本雅2: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拼音版雅2:22 Ke jiàn xìnxīn shì yǔ tāde xíngwéi bìng xíng, érqie xìnxīn yīn zhe xíngwéi cái dé chéngquán.

吕振中雅2:22 可见他的信心是跟行为并行合作的,而信心并且是由于行为才得完全呢。

新译本雅2:22 你看,他的信心与行为是一致的,信心就因着行为得到完全了;

现代译雅2:22 可见,信心跟行为相辅并行,他的信心是藉着行为而达到完全的。

当代译雅2:22 因此,可见他的信心是配合行动的,而且信心要有行动才能证明出来。

思高本雅2:22 你看,他的信德是和他的行为合作,并且这信德由於行为 得以成全,

文理本雅2:22 可见其信与行同工、且信由行而成全也、

修订本雅2: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相辅并行,而且信心是因着行为才得以成全的。

KJV 英雅2:22 Seest thou how faith wrought with his works, and by works was faith made perfect?

NIV 英雅2:22 You see that his faith and his actions were working together, and his faith was made complete by what he did.

和合本雅2:23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 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 神的朋友。

拼音版雅2:23 Zhè jiù yìngyàn jīng shang suǒ shuō, Yàbólāhǎn xìn shén, zhè jiù suàn wéi tāde yì. tā yòu de chēngwèi shén de péngyou.

吕振中雅2:23 这样,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的那一段经、便得应验了;他又得以称为『上帝的朋友』了。

新译本雅2:23 这正应验了经上所说的:“亚伯拉罕信 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也被称为 神的朋友。

现代译雅2:23 圣经上说:「亚伯拉罕信上帝,因他的信,上帝算他是义人。」这话实现了;他称为上帝的朋友。

当代译雅2:23 旧约圣经记着说:“亚伯拉罕信靠上帝,上帝就算他为义了。”这句话便得实现,甚至他被称为“上帝的朋友”,

思高本雅2:23 这就应验了经上所说的:『亚巴郎相信了天主,因而这事为他便算是正义,』得被称为『天主的朋友。』

文理本雅2:23 此乃应经所云、亚伯拉罕信上帝、义遂归之、且称为上帝友、

修订本雅2:23 这正应验了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了上帝,这就算他为义";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

KJV 英雅2:23 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which saith, Abraham believed God, and it was imputed unto him for righteousness: and he was called the Friend of God.

NIV 英雅2:23 And the scripture was fulfilled that says, "Abraham believed God, and it was credited to him as righteousness," and he was called God's friend.

和合本雅2: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拼音版雅2:24 Zhèyàng kàn lái, rén chēng yì shì yīn zhe xíngwéi, bú shì dān yīn zhe xìn.

吕振中雅2:24 可见人得称义是由于行为,不单由于信心呀。

新译本雅2:24 可见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仅是因着信心。

现代译雅2:24 所以,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关系是藉着行为,不仅仅是藉着信心。

当代译雅2:24 可见人要有行动配合信心才能被上帝算为义,并非单有信心就够了。

思高本雅2:24 你们看,人成义是由於行为,不仅是由於信德。

文理本雅2:24 由是观之、人见义乃由行、非独由信也、

修订本雅2: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KJV 英雅2:24 Ye see then how that by works a man is justified, and not by faith only.

NIV 英雅2:24 You see that a person is justified by what he does and not by faith alone.

和合本雅2:25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拼音版雅2:25 Jìnǚ Lǎhé jiēdaì shǐzhe, yòu fàng tāmen cóng biéde lù chū qù, bù ye shì yíyàng yīn xíngwéi chēng yì ma.

吕振中雅2:25 庙妓喇也是这样。她招待了使者,又从别条路上给送出去,不也是由于行为得称为义么?

新译本雅2:25 照样,妓女喇合接待了探子,又从另一条路把他们送走,不也是因行为称义吗?

现代译雅2:25 妓女喇合的情形也是一样。她被认为义人是由於行为;她接待犹太人的使者,又帮助他们从另一条路逃走。

当代译雅2:25 还有那个妓女喇合,她接待那些使者进屋里去,又送他们从别的路逃生,这不也是透过行动而被称为义人吗?

思高本雅2:25 接待使者,从别的路上将他们放走的辣哈布妓女,不也是同样因行为而成义的吗?

文理本雅2:25 如妓喇合纳使者、使出他途、非亦由行见义乎、

修订本雅2:25 同样,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另一条路出去,不也是因行为称义吗?

KJV 英雅2:25 Likewise also was not Rahab the harlot justified by works, when she had received the messengers, and had sent them out another way?

NIV 英雅2:25 In the same way, was not even Rahab the prostitute considered righteous for what she did when she gave lodging to the spies and sent them off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和合本雅2: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拼音版雅2:26 Shēntǐ méiyǒu línghún shì sǐ de, xìnxīn méiyǒu xíngwéi ye shì sǐ de.

吕振中雅2:26 身体没有灵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照样是死的。

新译本雅2: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照样,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现代译雅2:26 所以,正如身体没有气息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当代译雅2:26 身体没有灵魂就是死的;同样,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思高本雅2:26 正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 同样信德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文理本雅2:26 盖身外乎灵则死、信外乎行亦死也、

修订本雅2:26 所以,就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KJV 英雅2:26 For as the body without the spirit is dead, so faith without works is dead also.

NIV 英雅2:26 As the body without the spirit is dead, so faith without deeds is dea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