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2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3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

4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5因为古时仰赖 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6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注:“情理”原文作“知识”),因她比你软弱(注:“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8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9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10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11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12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13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

14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注:“的威吓”或作“所怕的”),

15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16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17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注:“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19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20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21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 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 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

提要:1 保罗有关夫妻相互间责任的教导。8 他劝所有的人都同心相爱,14 忍受逼迫。19 他还宣扬了基督对上古世界的恩惠。


1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本会注释】

作妻子的。彼得在这里确认了保罗有关基督徒家庭道德规范的教导(见弗5:22;多2:5注释)。

。身为基督徒的妻子应该在言行上尊重自己的丈夫(见创3:16;弗5:22,25注释)。

顺服。或“不断顺服”。

自己的丈夫。彼得在这里强调婚姻的独特关系。信主的妻子必须始终怀着基督化的精神,即使丈夫不信的人,也要与他和睦相处。她的基督徒誓约并不解除她以前与异教丈夫的婚约。

若有。指不信的丈夫。

不信从道理。就是不接受和顺从福音。常有作妻子的接受了耶稣基督的真理,她的丈夫却拒绝和反对。但只要丈夫愿意与她同居,作妻子的基督徒就不应谋求摆脱婚姻的约束(见林前7:12-15注释)。她应该继续与丈夫同住,作他的妻子顺服他,盼望和祈愿她敬虔的生活会引他归向救主。

不听道。直译是“一言不发”,“不说话”。希腊原文的结构表明,这里的“道” 和本节上面的“道理”不同。它不是指福音的信息。鉴于言行是信主的妻子争取她们不信的丈夫的方法,这里的“道”显然是指劝说。有时信主的妻子可能会进行辩论,试图通过逻辑证据来说服她的丈夫。一般来说,这不是争取不信丈夫的最好办法。挑剔和争辩的精神不符合基督的精神和方法。

品行。anastrophē(见彼前1:15注释)。安静自制,温柔圣洁而舍己的生活,能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通常比唠叨和争辩更为有效。

感化过来。就是信从基督。


2 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本会注释】

正是因看见。直译是“当他们仔细观察的时候”(见彼前2:12注释)。

贞洁的。或“纯洁的”(见提前5:22注释)。身为基督徒的妻子,其全部生活的品味和情趣要有所克制。她要在凡事上表显出端庄正派。

品行。见第1节注释。

敬畏。即对上帝存圣洁的敬畏(见彼前2:17,18;诗19:9注释)。本节可以译为:“仔细观察了你们的品行,以及纯洁的敬畏上帝之心”。


3 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

【本会注释】

辫头发。彼得在这里引用了古代“装饰”中动机不“贞洁”的一个例子(见第2节注释)。在彼得时代的希腊罗马世界中,复杂而耗时的发型成了财富与时尚的标准,其动机显然是希望自己引人注目,这不符合基督教的基本原则。见提前2:9注释。

戴金饰。罗马帝国时尚的女子要佩戴许多炫丽的戒指,手镯和脚镯。这样的“戴金饰”与基督徒端庄简朴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穿美衣。可能是指为应付各种的社交场合而一天换几次衣服的时尚。喜爱购置大量的衣服乃是诱惑各世代男女的一个陷阱。本来可以用得更有利于消费者和接受者永久利益的金钱,往往浪费在外表的装饰上。

妆饰。kosmos,(见赛3:16-24;提前2:9,10注释)。英语中的“cosmetics(化妆品)”就来自希腊词kosmos。基督徒女子不宜盛装打扮以引人注意。她最大的魅力应该是她的基督徒品行(见彼前3:2注释)。


4 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

【本会注释】

里面。内在的人格,真正的自我(罗7:22;林后4:16;弗3:16)。

存着。内在的品性和人格。。花时间以基督化的品性装饰品格,比花大量时间装饰身体的外表有益多了。

长久。这不朽的品格就是义袍,是基督应许赐给凡因信接受祂并求祂引导之人的(见太22:11;启3:18注释)。这是上帝希望为人妻的基督徒所应有的装饰。它比其他任何事物更能使她和她的信仰得到她不信的丈夫和朋友们的好感。

温柔。praüs(见太5:5注释)。基督徒女子谦逊的朴实与那些用触目的发型,眩丽的装饰和时髦的衣服张扬自己,引人注目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安静。基督徒的安静不在于时尚的改变,而在于基督。祂“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来13:8)。与祂交往比与易变的人交往更有价值。

。即心思意念。

极宝贵的。金饰和华服的物质价值与真正悔改之人的永恒价值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5 因为古时仰赖上帝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本会注释】

仰赖。elpizō,“盼望”。这些敬虔的妇人们将她们的盼望寄托在上帝的应许上,以求得到承认和安全。她们的愿望与上帝对她们的计划是一致的。

妇人。或“妻子”。

正是以此。就是装饰品格。

妆饰。就是“温柔安静的心”(见第4节注释)。

顺服。她们不想以违背婚约来解决婚姻问题。许多信主的妻子无疑在家庭中面对极其困难的处境,但她们以基督化的温柔精神坚定地应付这些环境,得到了上帝的悦纳。她们无怨无恨地忍受了试炼。


6 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本会注释】

撒拉。这里把亚伯拉罕的妻子说成是一切敬虔妻子的先祖,和放心效法的榜样。

称他为主。撒拉尊敬亚伯拉罕,在家中服从他的领导(见创18:12注释)。

你们若行善。作妻子的基督徒要在家里和其他地方效法撒拉温柔谦逊的榜样。这种行为使女基督徒有资格成为撒拉的“女儿”,正如有信心的男人表现出的他们属灵祖先亚伯拉罕的品性那样。

害怕。ptoēsis(参箴3:25七十士译本)。作妻子的基督不要因一些令人害怕的处境而烦恼。这种处境有时来自不信丈夫的态度,有时起因于教养儿童的问题,有时是因不信的朋友和邻居的恶意引起的。不管这些问题是什么性质,作妻子的基督徒都要保持“温柔安静的心”(彼前3:4)。生活的问题促使她与主更加亲近,而不使她灰心。

女儿。或“孩子们”。参保罗关于亚伯拉罕是我们属灵祖先的教训(见罗4:11;加3:7注释)。


7 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作“知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本会注释】

也要。使徒现在讲述丈夫的责任。上帝对作丈夫的基督徒所期望的,并不少于祂对作妻子的基督徒所有的期望。

按情理。即周到体贴,聪明无私地履行婚姻的一切责任。作妻子的基督徒应该尊她的丈夫为一家之长,但丈夫不可滥用他的权利。作丈夫的基督徒既认识了上帝的爱,就不可凌驾于妻子之上,对她作出不合理的要求(见林前7:2-5注释)。

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即与男人相比。“器皿”在这里指“人”。

一同承受。在上帝眼中,男女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永生国度的继承人。

生命之恩。就是永生的恩赐,上帝大爱的结果(见约3:16注释)。

敬重。即“尊敬”。

祷告没有阻碍。凡不以基督徒的敬重对待妻子的丈夫,不要指望上帝会答应他的祈祷(参太18:19)。上帝始终不能赐福给那些无理,自私,残暴地对待妻子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亏待的妻子向上帝的恳求抵消了她丈夫伪善的祷告。


8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本会注释】

总而言之。彼得的信是写给全体基督徒的(彼前2:1-17),特别作仆人(彼前2:18-25),作妻子(彼前3:1-6)和作丈夫(7节)的基督徒。现在他接着劝勉全体基督徒。

。即小亚细亚“散住寄居的”(见彼前1:1注释)所有信徒。从广义上讲,是指各世代各地所有的基督徒。

同心。homophrones,“和谐”,“团结”。信徒的和谐和统一行动的前提,是在基本信仰和教会的目标方法上有根本的一致。但一致并不要求在所有的细节上都完全一样。只要人们有思考的能力,就必然会在细节问题上有分歧。然而尽管有这些分歧存在,大家仍能在原则和工作方针上达成共识。实际上,同心主要指心意,而不是指思想。如果真正合作的愿望克服了骄傲的精神,那么尽管有观点上的分歧,基督徒们还是能够和谐同工的。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就减少了,真诚友谊的纽带会把大家联合起来(见约17:21;罗12:10,16注释)。

体恤。sumpathēs,“同受苦难”。见林前12:26注释。

相爱如弟兄。见彼前1:22注释;参太5:43-48注释。

慈怜。eusplagchnoi,“富于同情心”,“软心肠”。见弗4:32注释。

谦卑。有文本为“有礼貌”。见太11:29;罗12:16;林后12:21注释。


9 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本会注释】

不…报。直译是“不回报”。

以恶报恶。见太5:39;罗12:17;帖前5:15注释。

辱骂。或“漫骂”(见彼前2:23注释)。

祝福。见罗12:14注释。

因你们是为此蒙召。上帝呼召我们成为基督徒,是要帮助别人,而不只是使我们自己蒙福。真正的基督徒自然会设法给别人带来福气。见太5:43,44注释。

承受福气。一个人最大的福气就是成为别人的福气。上帝永恒国度的居民都有让他人分享自己幸福的习惯。在完美的宇宙中,每一个生灵唯一所关心的是他人的幸福。


10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本会注释】

人若。直译是“凡愿意”。这就是感动上帝伟大慈心的精神(见约3:16注释),并且将表现在祂的子民身上(见太25:40注释)。使徒从本节开始(彼前3:10-12)引用诗34:12-16(见该处注释)。真信徒会在人生的一切困难中(见彼前2:12-20)愿意过一种丰满而有价值的生活,给别人带来福气。

爱生命。彼得所引用的,是希伯来语的诗34:12,直译为“在生命中得到快乐”,指的是今生。见太10:39注释。

享美福。即带来真正满足的日子。

禁止舌头。考虑不周的卤莽话语曾破坏了有多少友谊和美好的事业啊!卡尔文·柯立芝曾说:“给我带来伤害的话,我自己都说过”。凡觉得难以“禁止舌头”的人,可以将诗141:3作为他自己的祷告。详见箴15:1,28; 7:27,28;18:21;29:11;雅1:19,26;3:2-18注释。

诡诈。见彼前2:1,22注释。


11 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本会注释】

也要。在两条劝戒之后是四条劝勉。

离恶。即不要对别人作恶。基督徒要避免伤害别人。

行善。即对别人行善。基督徒要千方百计说有益于别人的话(10节),并尽量为别人行善(11节)。

和睦。见耶6:14;来12:14注释。

追赶。或“追求”。 需要积极追求,以维护和睦。


12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本会注释】

因为。彼得在这里介绍基督徒离恶行善的理由。

主的眼。参诗33:18;来4:13。

义人。即遵从11节劝诫的人。

主的耳。上帝不仅看顾那些选择侍奉祂的人,而且倾听他们祈求“行善”的恩典,以及未能“行善”时祈求怜悯。

行恶。邪恶是他们的生活特征,表明他们是恶人。那些伤害别人的人,不能指望上帝帮助他们。

变脸。上帝会阻挡毁谤他人之人的道路,并制止他们(见太6:15注释)。


13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

【本会注释】

热心行善。热心行善使不信的人没有任何理由诬告和虐待基督徒(参罗8:33-35)。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反对了。连基督也受过诬告和虐待。跟随祂的人肯定不会受到比祂更好的待遇(见约15:20注释)。

有谁害你们呢。一般来说,热心行善的人会得好报。


14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的威吓”或作“所怕的”),也不要惊慌;

【本会注释】

就是。或“然而即使”。

为义。见太5:10,11;彼前2:20注释。将有逼迫临到,信徒们要作好预备。

有福的。makarios,(见太5:3注释)。

人的威吓。即他们要恐吓你们。这句话也可解释为“不要让他们恐吓你们”。基督徒“得救的盼望”是抵挡致命打击的“头盔”(帖前5:8),为使他们相信上帝的能力会拯救祂的子民脱离恶人的计谋。

惊慌。tarassō,“混乱”“忧愁”。基督用这个词劝勉祂的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14:1)。我们决不可忘记上帝稳坐在宇宙的宝座上,手里掌管着所有献身之人的事务(参罗8:31)。有的文本没有 “也不要惊慌”。


15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本会注释】

心里。耶稣基督作为神圣的朋友和保守者的临格,确保信徒平安快乐,永不失败。见加2:20注释。

主基督。有文本为“主上帝”。说明赛8:13中的耶和华就是耶稣基督。关于基督的神性,见本注释卷五第917页。

为圣。或“尊敬”,“奉献”。本节前半部分引自赛8:13。

盼望的缘由。基督徒的盼望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提前1:1)。这盼望是喜乐的泉源(罗5:2;罗12:12),因为它包含着永生的应许(多1:2;多3:7)。不住勤奋地学习明白上帝的旨意,是信徒品格改进的唯一途径。我们应当“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见弗4:13;腓1:9;西1:9,10;见弗1:17注释)。教会的信徒应当以智慧而有说服力的方法向诚实的人传达他们的信仰。事实上,信徒们必须作好准备迎接世界上最聪明之人的挑战。真理是合情合理的,决不怕真相的披露。

温柔。如果采用傲慢辩论的方式,真理可能被拒绝。真理的目标是使人基督化。但如果不用基督化的方式传达真理,真理就会失去吸引力。

敬畏。就是敬畏上帝(见诗19:9)。

的心。在我们向别人传达真理之前,自己必须明白真理。而且当基督徒越来越理解耶稣基督的真理时,他们的生活方式就会越来越反映他们主的品格。我们如果要使自己为真理所作的见证产生效果,就必须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行基督教的原则。人们判断一个教会,往往不是根据其神学理论,教牧人员的讲章,而是根据信徒们在言行上所自然作出的见证。

回答。apologia,“辩护”(见林前9:3注释)。有见识的人应该能说出他们信仰和行为的理由。


16 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本会注释】

存着。或“保持”。

良心。suneidēsis,直译为“自我意识”,暗示内心了解自己的思想(见罗2:15注释)。别人的尊敬和自尊都只能建立在“无亏的良心”上。

毁谤。见彼前2:12注释。

诬赖。epēreazō,“漫骂”(参太5:44;路6:28;见彼前2:12注释)。

在基督里。即符合基督教的原则。.

品行。anastrophē,见彼前2:12;见彼前1:15注释。

羞愧。受到毁谤的圣徒高尚的品行证明控告他们的人是说谎的。


17 上帝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本会注释】

上帝的旨意。制造苦难的是撒但,而不是上帝(见伯42:5;诗38:3;39:9;雅1:2-5,13注释)。但是上帝知道为了品格的发展,什么时候吸需要苦难,于是祂允许苦难临到(见来2:9;彼前2:19注释)。

行善。参彼前2:12,20。


18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上帝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

【本会注释】

基督也。这封书信的收信人当时要么正在经受逼迫,要么即将面临逼迫(见彼前3:14-17;4:12-16,19)。鉴于“基督也曾一次……受苦”(彼前3:18),彼得鼓励他们不要以这“火炼的试验”为没听过的“非常的事”(彼前4:12)。他们有权利“与基督一同受苦”,在受苦中与他们的夫子亲密交往(彼前4:13;参约15:20)。祂已经给他们留下了如何忍受苦难的榜样(彼前2:20-23)。

况且基督藉着苦难而得胜(见彼前1:11;4:13;5:1)。祂光荣地从死里复活了(见下面“复活”和21节注释;参彼前1:11;5:1)。祂升到高天,“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了祂”(彼前3:22)。基督警告祂的门徒会遇到“苦难”, 但祂接着说:“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祂藉着苦难而得胜乃是他们在前面“火炼的试验”中获得胜利的保证。

彼得警告他的收信人不要故意招惹苦难(彼前2:20;3:16,17;4:15),而要确保自己受苦是“为义”(彼前3:14),“为行善”(彼前3:17;参彼前4:14)。同样,基督是“为(我们的)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彼前3:18;参彼前2:24)。祂平白无辜地遭人辱骂,所以那些逼迫基督和祂门徒的人该受与他们的罪相称的刑罚。这封书信的读者可以确信,到了一定的时候,上帝会审判逼迫他们的人,并按他们所行的报应这些人(彼前4:5,17,18)。信徒有基督的榜样。祂曾“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彼前2:23)。他们象基督一样是无辜的,可以确信终必伸张正义。

有鉴于此,彼得的读者不要因作基督徒受苦而“羞愧”(彼前4:16),“倒要欢喜”,因为“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3)。他们“为基督的名受辱骂”是“有福的”,因为“上帝荣耀的灵”会降在他们身上(彼前4:14)。基督“已经为我们受苦”(彼前4:1),所以我们有特权“为基督的名受辱骂”(彼前4:14)。

为罪。基督为每一个人的罪受了刑罚(见林前15:3;林后5:14;来4:15;约壹2:2注释;见本注释卷五第918页),但祂自己并没有犯罪(见彼前2:22注释)。

一次。见来9:26注释。

受苦(有古卷作“受死”)。 “受苦”与上下文和彼前2:21的思想较为一致(见该处注释)。

义的。就是基督(见徒3:14注释)。

代替。huper,“为了……的利益”。基督受死的重要事实就是它的替代性。祂受死,不是光作为义人树立一个高尚的榜样,而是作罪人的救主(见赛53:4,5;太20:28;彼前2:24注释;参《历代愿望》25页)。

引我们到上帝面前。就是使我们重新得到上帝的悦纳。见罗5:1,2注释。

按着肉体说。或“在肉体里”,即基督道成肉身时所取的人性。祂是带着所有赎民都将拥有的光荣人性复活的(见林前15:38,48注释)。

被治死。直译是“确实被处死了”。这节经文的后半部分解释了前半部分:基督“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为罪受苦”,“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从而能“引我们到上帝面前”。基督受苦至死;我们“为义”受苦不可能超越祂。祂既已战胜死亡,我们就无须害怕“临到我们的火炼的试验”(彼前4:12,13;见林后13:4注释)。

按着灵性。有文本为“在灵里”。 “按着灵性” (en tō pneumati)无古卷支持。本节后半部分可以直译为“在肉体(sarki)里确实被处死了,但在灵(pneumati)里却复活了”。平行结构“在灵里”和“在肉体里”似乎表明这里不是指圣灵。换句话说,我们要么译为“在肉体里……在灵里”,要么译为“按着肉体(意思是‘按着人’)……按着灵”。然而“按着人”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用过,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在《新约》其他地方用“在肉体里……在灵里”及其同义结构指基督时,“肉体”是指基督在地上作人时的存在,而“灵”则是指祂复活后作为神的存在。参罗1:3,4(见该处注释)中非常相似的对应结果。基督道成肉身后显然成了一个人;祂复活之后虽然保留了祂的人性,但祂在实质上恢复了灵体(见本注释卷五第917-919页;参约4:24)。再参见提前3:16,希腊原文直译为“在肉体里”和“在灵里”。请注意彼前4:6用在人身上的类似的平行结构:“在肉体”和“在灵里”(见该处注释)。关于彼得这种说法的意义,详见罗14:9;林后13:4。

基督确实“在肉体里”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祂永远死亡。在复活的时候,祂再次“存活”,但与祂在世上作人时相比,从那时起祂的人性更完全地服从祂的神性或“灵”性(见路24:39注释;参本注释卷五第918,919页)。本节指出,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继续活着,这个伟大的事实乃是向那些与祂同受苦难的人保证,不必担心所受的迫害会使他们永远死亡(参林后13:4)。基督已经战胜死亡;那些与祂一同受苦的人也必战胜人生火炼的试验。参保罗在林前15:13-23中的论点。他说我们主的复活乃是在基督里睡了之人复活的保证。

复活。直译是“使活着”(参林前15:45)。


19 祂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本会注释】

祂藉这灵。有人认为“藉这”是指18节“灵”,也有人认为是指整个第18节。

在那些认为18节是“在灵里”(见该节注释)的人中,有人主张“藉这”是指18节的“灵”,把19节解释为基督在祂被钉与复活之间,向假想中洪水以前没有实体的灵“传道”。但这种结论没有必要放在“在灵里”的解读之后。而且这种结论完全没有圣经依据,必须予以拒绝(见下面“灵”解释)。

关于这个圣经难题的下面三种解释都与圣经关于人死后状况的基本教训一致。

一、“藉这”是指“圣灵”。19节是说基督曾藉着圣灵,通过挪亚的工作,向洪水以前的人传道。

二、“藉这”是指“灵”,即基督在祂原先的状态中,就像祂复活之后得了荣耀的状态一样,被称为在“灵”里。参“上帝是个灵”(见约4:24注释)。基督曾“在挪亚预备方舟的时候”给洪水之前的人们传道,所以是在于祂原来的状态中。参来9:14注释。

三、“藉这”指整个18节,19节是指由于基督将来代人受死与复活,祂在“灵”里通过挪亚的工作“曾去传道”给洪水以前的人听。因为基督将“在肉体里被治死了,但却藉着圣灵复活了”(18节),祂从前得以藉着挪亚传讲救恩,接受的人“藉着水拯救了”。同样,“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这洗礼现在也拯救我们”(21节)。

如果按“圣灵”解读(见第18节注释),三种解释中第一种就可能是对的。但第二种和第三种解释与原文结构,上下文(18,19节)和《新约》中其他类似经文更为吻合。

。即不仅是“我们”(18节)。髑髅地的恩典“把我们引到上帝面前”,也适用于洪水以前的人。事实上没有其他方法能拯救人类脱离魔鬼的监狱(见徒4:12注释)。

去传道。强调“传道”,而不是“去”。“传道”(kērussō)一词经常用来表示基督在地上的传道。关于这次传道的时间,见20节注释。

监狱。phulakē,“监视”,“看守”,所以指被监视和看守的地方,即“监狱”。彼得是指真实的监狱还是喻指,须按上下文确定。如果按字面的意思,这个“监狱”就是指一个看守死人,或有人所说19节中“灵”的地方,直到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如果是比喻,“监狱”就是指“不信从的人”属灵的状态。“监狱”的后一种意思见赛42:7;参赛61:1;路4:18。创6:5-13的记载和只有八个人逃脱(彼前3:20)的事实,证明洪水以前的人被牢牢地看守在罪的监狱中。只有基督能救人脱离撒但所加给他们的邪恶习惯和欲望。

。pneumata,pneuma的复数形式,意为“风”,“气息”和“灵”(见路8:55注释;参民5:14注释)。气息是生物的显著特征。,pneuma作为用局部来代替整体的修辞格提喻,所代表的只是“人”。参林前16:18,“我的灵”就是“我”;加6:18;提后4:22等处,“你们的灵”就是“你们”(参腓4:23)。见来12:9,23注释;参民16:22;27:16。所以这些“灵”可以被认定为活人。事实上,20节的前半部分显然说明他们是洪水即将泛滥时的人。他们和20节的“八个人”一样,乃是真实的活人。

有些认为彼前3:18-20和4:6支持灵魂不死和死后有知觉的道理,基督在被钉与复活之间到了喻指死人所在的阴间(见太11:23注释),去传道给没有实体的受苦之灵听。但是这种观点需要推定本节的“灵”在基督向他们传道时,处于某种类似炼狱的地方;而祂传道的目的是给他们第二次得救的机会,使他们脱离炼狱。但大多数认为彼得是在这里教导人死后有知觉的新教徒,却绝不会接受罗马教炼狱的教义和同样没有圣经根据的第二次机会说。那些主张彼得在这里支持他们所谓灵魂自然不死之信仰的人,还必须解释基督为什么偏爱挪亚时代死亡罪人的“灵”,而不给其他世代的人同样的机会。

圣经清楚地教导说,人必须在今生接受救恩,他个人的宽容时期到他死时就结束了(见太16:27;路16:26-31;罗2:6;来9:27注释;参结18:24;启22:12)。圣经还清楚教导说,死人是没有知觉的(见诗146:4;传9:5,6;太10:28;约11:11;帖前4:13注释;参创2:7;传12:7注释)。因此说“灵”没有实体却有知觉,能听到和接受福音,是与圣经许多明白的教训相冲突的。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并没有说基督曾给没有实体的灵传道。

说挪亚时代的人没有公平得救的机会,就是无视挪亚“传义道”给那个世代(彼后2:5),他们故意拒绝上帝藉挪亚传给他们信息的事实(彼前3:20,见该节注释)。要不是上帝要给祂耐心等候的人一个相信听从的机会,祂是不会“在挪亚预备方舟的时候,忍耐等候”(20节)的。


20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本会注释】

从前。或“古时”。

。就是在“灵”,即洪水以前的人不信从,“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忍耐等候”的时候。

挪亚。见创6:5-13。

预备。或“建造和装备”。

不信从。apeitheō,“不信”,“不服从”,暗示故意不信和悖逆。挪亚时代的罪人有充足的亮光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不该有第二次机会。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信从”,到了上帝忍无可忍的地步(见创6:5-13)。但上帝还是“忍耐等候”他们悔改。上帝既“等候”他们,祂也必忍耐等候我们。

等待。apekdechomai,“忍耐等候”。上帝温柔地等待罪人的悔改。祂“不愿有一人沉沦”(彼后3:9)。

藉着水。在挪亚时代淹没“不信从”之人的洪水,也承载了安居于方舟里的人,保全了他们的生命。八个人“藉着水”的得救,是这句有关洪水前人类较长插语的高潮,也是彼得插入这句话的原因。21节说明了他从他们的经验中所吸取的教训:因为他们曾“藉着水得救”,所以“洗礼现在也拯救我们”。但洪水前的这八个人和基督徒都是因基督从死里复活才得救的(见第19,21注释),因为除此之外,这两等人都是没有希望的(见林前15:13-23)。

得救。直译是“安全地领出来的”,也指疾病的复元(见太14:36)和成功的旅行(徒23:24)。这八个人听从了基督所发出,并由“传义道的”挪亚向那个世代所宣告的信息(彼后2:5)。

八。见创7:7。

。psuchai,“(活)人”(见太10:28注释)。


21 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上帝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本会注释】

所表明的。antitupos,“模型”,“副本”,“代表”。正如挪亚和他一家“曾藉着水得救”,我们也藉着洗礼得救。但彼得马上解释说,得救实际上是靠“耶稣基督的复活”,对于洪水以前的人(见第19节注释)和我们(见第18,21节注释)都是一样的。

洗礼。baptismos,来自于baptizō,“浸”,“沉浸”(见太3:6;罗6:3-6注释)。

藉着。或“靠着”。水只是一个“表号”。若没有基督的复活,洗礼就只是空洞的形式,所有的讲道都没有用处,所有的信心也都没有价值(见林前15:4,14注释)。

不在乎除掉。使徒在这里否认单单清洗身体有什么洁净心灵和赎罪的效果。正如犹太人的洗涤仪式只是内心更深洁净的象征,同样,基督徒的洗礼也只是代表内在的经验。

肉体的污秽。指一般身体的不洁。

无亏的良心。或“清洁的良心”(见彼前3:16注释)。洗礼只有反映了内心的变化才是有效的(见罗12:2注释)。


22 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

【本会注释】

进入天堂。见徒1:9;来4:14;6:20;9:24注释。

右边。见罗8:34;来1:3注释。

服从了祂。参林前15:27;西2:10;来2:8。

一、卷名

最早的希腊文抄本中,这封书信的卷名是“彼得前书”。钦定本圣经中的“公普书信”的称呼说明这封信不是写给某个教会的,而是写给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一般教会的。


二、作者

这封书信称彼得为其作者,可是有人提出各种看法认为书信不是彼得所写,而是另外一个人写的。提得最多的是西拉(彼前5:12)。

认为书信不是彼得所写的理由是:

1.书信的希腊文十分流畅,象彼得这样受教育有限的人写不出来;

2.书信的神学观点更接近保罗,而非彼得;

3.很少提到基督生平的细节,这对于象彼得这样与基督关系这么密切的人来说是很奇怪的;

4.彼得与小亚细亚的教会没有个人的关系,不过这种推测不能得到证实。

上面四种反对的理由没有一个结论性的。信中流畅的希腊语,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西拉可能是彼得的秘书(彼前5:12),他要为书信的希腊文负责。此外还可以看出在运用词语方面,这封书信同彼得的讲道和个性大体相同。第三个和第四个反对的理由纯属假想,无须多提。本注释接受彼得为书信的作者。


三、历史背景

使徒给“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写了这封信函。上述五个地区几乎包括了现在称为小亚细亚的全部范围。这些教会的信徒大部分是外邦人,犹太籍基督徒只占少数。根据分工(加2:9),彼得主要对犹太人作工,但他信中所问候和教诲的不限于这些教会中的少数人,因为他提到了他的读者原先不算上帝的子民,拜偶象,后来悔改了(彼前2:10;4:3,4)。使徒是第一个为外邦人施洗的,并赋于他们在教会中平等的地位,所以无疑他视所有的基督徒,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在基督里均为一体,给他们写信是没有加以区别的。

写信的准确日期无法确定。根据“巴比伦”一词的暗示,信可能在罗马写的。若是这样,写信的时间必是在使徒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保罗在罗马所写的书信中没提到彼得来到罗马,暗示彼得直到“大约在保罗最后被捕的时候”(《使徒行述》537页)才到罗马的,时间约在公元66年。虽然无法确定写信的准确日期,前面所述大致可把时间定在一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信中反映了当时存在着对基督徒的不友好态度(彼前2:12;4:12-16),可能是指从公元64年开始的尼罗迫害时期。


四、主题

彼得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对教会进行训示。写信的时候他意识到迫害的危机,即将来临的“火炼的试验”(彼前4:12),以及信徒们所处的艰难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设法巩固读者的信心,劝他们以无愧的行为,作模范的公民,为基督作忠心的见证,为迎接他们的主作好认真的准备。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特地为仆人们(彼前2:18)、妻子们(彼前3:1-6)、丈夫们(彼前3:7)、长老们(彼前5:1-4)、青年信徒们(彼前5:5-9)写了训言。通篇书信中坚定的领导意识和温柔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这两者都因崇高的基督观而圣化了。


五、纲要

(一)序言 彼前1:1-12

1. 问安 彼前1:1,2

2. 为救恩而赞美上帝和基督 彼前1:3-9

3. 先知和天使对救恩的态度 彼前1:10-12

(二)劝人过坚定的基督徒生活 彼前1:13-4:19

1. 生活上要与崇高的恩召相配 彼前1:13-25

2. 在知识和基督徒经验上进步 彼前2:1-8

3. 作为上帝的子民,在外邦人中间要过模范的生活 彼前2:9-18

4. 象基督那样,在受苦下保持温柔 彼前2:19-25

5. 对丈夫和妻子的勉言 彼前3:1-7

6. 勉励人要团结 彼前3:8-13

7. 与基督同受苦难的特权和报赏 彼前3:14-22

8. 劝人效法主制服肉体 彼前4:1-6

9. 劝人过谨慎、有爱心的生活 彼前4:7-11

10. 劝人在受迫害中坚定不移 彼前4:12-19

(三)对教会负责人和教友的勉言 彼前5:1-9

1. 对长老 彼前5:1-4

2. 对年青的信徒 彼前5:5-9

(四)结语 彼前5:10-14

1. 祝福和颂赞 彼前5:10,11

2. 问安 彼前5:12-14

和合本彼前3:1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拼音版彼前3:1 Nǐmen zuò qīzi de, yào shùnfú zìjǐ de zhàngfu. zhèyàng, ruò yǒu bú xìn cóng dàolǐ de zhàngfu, tāmen suīrán bù tīng dào, ye keyǐ yīn qīzi de pǐn xíng beì gǎn huà guo lái.

吕振中彼前3:1 你们做妻子的,照样要顺服你们的丈夫,使他们、虽或有人不信真道、也可以藉着妻子的品行、无言无语地被赢过来,

新译本彼前3:1 照样,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好使不信道的丈夫受到感动,不是因着你们的言语,而是因着你们的生活,

现代译彼前3:1 同样,作妻子的,你们也应该顺服自己的丈夫,好使没有接受真道的丈夫能因你们的好品行受感化。你们用不着多说话,

当代译彼前3:1 已婚的姊妹们,你们应该顺从丈夫;这样,如果你们的丈夫还未相信主,就算他们不去听道,也会因为看见你们贞洁的品行和敬畏上帝的态度,而被感化过来。

思高本彼前3:1 同样,你们做妻子的,应当服从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不信从天主话的,为了妻子无言的品行而受感化,

文理本彼前3:1 为妇者宜服尔夫、或夫不从道、致外乎道、由妇所行、亦可得之、

修订本彼前3:1 同样,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即使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也会因妻子的品行,并非言语,而感化过来,

KJV 英彼前3:1 Likewise, ye wives, be in subjection to your own husbands; that, if any obey not the word, they also may without the word be won by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wives;

NIV 英彼前3:1 Wives, in the same way be submissive to your husbands so that, if any of them do not believe the word, they may be won over without words by the behavior of their wives,

和合本彼前3:2 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拼音版彼前3:2 Zhè shì yīnwei kànjian nǐmen yǒu zhēn jié de pǐn xíng, hé jìngwèi de xīn.

吕振中彼前3:2 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你们敬畏中的贞洁品行。

新译本彼前3:2 因为他们看见了你们敬畏和纯洁的生活。

现代译彼前3:2 因为他们会看见你们的纯洁和端庄的品行。

当代译彼前3:2 已婚的姊妹们,你们应该顺从丈夫;这样,如果你们的丈夫还未相信主,就算他们不去听道,也会因为看见你们贞洁的品行和敬畏上帝的态度,而被感化过来。

思高本彼前3:2 因为他们看见了,你们怀有敬畏的贞洁品行。

文理本彼前3:2 盖以见尔贞洁之行、及敬畏也、

修订本彼前3:2 因为看见了你们敬虔纯洁的品行。

KJV 英彼前3:2 While they behold your chaste conversation coupled with fear.

NIV 英彼前3:2 when they see the purity and reverence of your lives.

和合本彼前3:3 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

拼音版彼前3:3 Nǐmen búyào yǐwaì miàn de biàn tóufa, daì jīn shì, chuān mei yǐ, wéi zhuāngshì,

吕振中彼前3:3 你们的妆饰呢、不应当是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或穿衣裳的妆饰,

新译本彼前3:3 不要单注重外表的装饰,就如鬈头发、戴金饰、穿华丽衣服;

现代译彼前3:3 你们不要藉打扮来妆饰自己,不要讲究怎样鬈头发,带甚麽珠宝饰物,穿甚麽衣服。

当代译彼前3:3 你们不要过於注重外表的妆饰,例如发型、金饰和漂亮的衣服等;

思高本彼前3:3 你们的装饰不应是外面的发型、金饰,或衣服的装束,

文理本彼前3:3 尔之饰、毋在外、如辫发、佩金、衣美衣、

修订本彼前3:3 你们不要藉外表来妆饰自己,如编头发,戴金饰,穿美丽的衣裳等,

KJV 英彼前3:3 Whose adorning let it not be that outward adorning of plaiting the hair, and of wearing of gold, or of putting on of apparel;

NIV 英彼前3:3 Your beauty should not come from outward adornment, such as braided hair and the wearing of gold jewelry and fine clothes.

和合本彼前3:4 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拼音版彼前3:4 Zhǐyào yǐ lǐmiàn cún zhe chángjiǔ wēnróu ānjìng de xīn wéi zhuāngshì. zhè zaì shén miànqián shì jí bǎoguì de.

吕振中彼前3:4 乃应当是内心隐藏着的人、以柔和安静的心灵为不朽坏的妆饰∶这在上帝面前是很贵的。

新译本彼前3:4 却要在里面存着温柔安静的心灵,作不能毁坏的装饰,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现代译彼前3:4 你们应该有内在的美,以那不会衰退的温柔娴静为妆饰;这在上帝眼中是最有价值的。

当代译彼前3:4 要以经久不灭的温柔娴静这等内在美为妆饰,这才是上帝看为最宝贵的。

思高本彼前3:4 而应是那藏於内心,基於不朽的温柔,和宁静心神的人格:这在天主前 是宝贵的。

文理本彼前3:4 乃在温柔恬静之性、隐于心不可坏者、此在上帝前为至宝、

修订本彼前3:4 而要有蕴藏在人内心不衰退的美,以温柔娴静的心妆饰自己;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

KJV 英彼前3:4 But let it be the hidden man of the heart, in that which is not corruptible, even the ornament of a meek and quiet spirit, which is in the sight of God of great price.

NIV 英彼前3:4 Instead, it should be that of your inner self, the unfading beauty of a gentle and quiet spirit, which is of great worth in God's sight.

和合本彼前3:5 因为古时仰赖 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拼音版彼前3:5 Yīnwei gǔ shí yǎng laì shén de shèngjié fùrén, zhèng shì yǐ cǐ wéi zhuāngshì, shùnfú zìjǐ de zhàngfu.

吕振中彼前3:5 从前寄望于上帝的圣别妇人也是这样自己妆饰,顺服她们自己的丈夫。

新译本彼前3:5 因为古时仰望 神的圣洁妇女,正是这样装饰自己,顺服丈夫,

现代译彼前3:5 因为,从前那些仰望上帝的圣洁妇女也都以服从丈夫来妆饰自己。

当代译彼前3:5 从前那些仰赖上帝的圣洁妇女,都是以这些来妆饰自己,顺从自己的丈夫。

思高本彼前3:5 从前那些仰望天主的圣妇,正是这样装饰了自己,服从了自己的丈夫。

文理本彼前3:5 古昔圣女、上帝是望、亦以是自饰、服于其夫、

修订本彼前3:5 因为古时仰赖上帝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KJV 英彼前3:5 For after this manner in the old time the holy women also, who trusted in God, adorned themselves, being in subjection unto their own husbands:

NIV 英彼前3:5 For this is the way the holy women of the past who put their hope in God used to make themselves beautiful. They were submissive to their own husbands,

和合本彼前3:6 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拼音版彼前3:6 Jiù rú Sǎlā tīng cóng Yàbólāhǎn, chēng tā wéi zhǔ. nǐmen ruò xíng shàn, bù yīn kǒng hè ér haìpà, biàn shì Sǎlā de nǚér le.

吕振中彼前3:6 就如撒拉那样,她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怕任何让你恐怖的事,就成为撒拉的儿女了。

新译本彼前3:6 像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一样;你们若行善,不怕任何恐吓,就是撒拉的女儿了。

现代译彼前3:6 莎拉也是这样;她服从亚伯拉罕,称呼他「主人」。你们有好行为,不畏惧甚麽,你们就都是莎拉的女儿了。

当代译彼前3:6 撒拉就是这样,她顺从亚伯拉罕,并且称他为主人。所以,如果你们毫不畏缩做对的事,就等於跟随撒拉的脚踪,成了她的女儿了。

思高本彼前3:6 就如撒辣听从了亚巴郎,称他为「主」;你们如果行善,不害怕任何恐吓,你们就是她的女儿。

文理本彼前3:6 如撒拉顺从亚伯拉罕、称之为主、尔若行善、无所畏惧、则为其女矣、○

修订本彼前3:6 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只要行善,不怕任何恐吓,就成为撒拉的女儿了。

KJV 英彼前3:6 Even as Sara obeyed Abraham, calling him lord: whose daughters ye are, as long as ye do well, and are not afraid with any amazement.

NIV 英彼前3:6 like Sarah, who obeyed Abraham and called him her master. You are her daughters if you do what is right and do not give way to fear.

和合本彼前3:7 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因她比你软弱(“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拼音版彼前3:7 Nǐmen zuò zhàngfu de, ye yào àn qíng lǐ hé qīzi tóng zhù ( qíng lǐ yuánwén zuò zhīshi ). yīn tā bǐ nǐ ruǎnfuò ( bǐ nǐ ruǎnfuò yuánwén shì ruǎnfuò de qìmǐn ), yǔ nǐ yītóng chéngshòu shēngmìng zhī ēn de, suǒyǐ yào jìngzhòng tā. zhèyàng biàn jiào nǐmen de dǎogào méiyǒu zǔ aì.

吕振中彼前3:7 你们做丈夫的,照样按情理(希腊文∶知识)和妻子(希腊文∶女的)同住,适当地尊重她,认她为弱质之体(希腊文作∶器皿),又是同为后嗣继承生命之恩的人,好叫你们的祷告不受截断。

新译本彼前3:7 照样,你们作丈夫的,也要合情合理的与妻子同住。要体谅她比你软弱,要尊敬她,因为她是和你一同承受生命的恩典的。这样,就使你们的祷告不受拦阻。

现代译彼前3:7 作丈夫的,你们跟妻子一同生活,也应该体贴她们在性别上比较软弱。要尊重她们,因为她们跟你们一样都要领受上帝所赐的新生命。能够这样,你们的祷告就不至於受阻碍。

当代译彼前3:7 照样,已婚的弟兄们,你们也要体贴和尊重妻子,因为她本来比你软弱,要和你一同承受上帝施恩所赐的生命;这样,你们的祷告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思高本彼前3:7 同样,你们作丈夫的,应该凭着信仰的智慧与妻子同居,待她们有如较为脆弱的器皿,尊敬她们,有如与你们共享生命恩宠的继承人:这样你们的祈祷便不会受到阻碍。

文理本彼前3:7 为夫者亦宜循理、与妇同居、视犹弱器、共承维生之恩、尔其尊之、免尔之祈祷有所阻也、○

修订本彼前3:7 同样,你们作丈夫的,要按情理跟妻子共同生活,体贴女性是比较软弱的器皿;要尊重她,因为她也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这样,你们的祷告就不会受阻碍。

KJV 英彼前3:7 Likewise, ye husbands, dwell with them according to knowledge, giving honour unto the wife, as unto the weaker vessel, and as being heirs together of the grace of life; that your prayers be not hindered.

NIV 英彼前3:7 Husbands, in the same way be considerate as you live with your wives, and treat them with respect as the weaker partner and as heirs with you of the gracious gift of life, so that nothing will hinder your prayers.

和合本彼前3:8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拼音版彼前3:8 Zǒng ér yán zhī, nǐmen dōu yào tóngxīn, bǐcǐ tǐxù, xiāng aì rú dìxiōng, cún cí lián qiābēi de xīn.

吕振中彼前3:8 总而言之,你们众人都要同心同情、有亲如弟兄之相爱、有怜悯的心肠、并且要谦卑。

新译本彼前3:8 总括来说,你们要彼此同心,互相体恤,亲爱像弟兄,满有温柔,存心谦卑。

现代译彼前3:8 总括来说:你们都要同心,互相同情,亲爱如弟兄,以仁慈谦让相待。

当代译彼前3:8 总而言之,你们要同心合意,彼此关怀,仁慈谦虚,相亲相爱。

思高本彼前3:8 总之,你们都该同心合意,互表同情,友爱弟兄,慈悲为怀,谦逊温和;

文理本彼前3:8 要之、佥宜同心、体恤、友爱、慈怜、谦逊、

修订本彼前3:8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怜悯和谦卑的心。

KJV 英彼前3:8 Finally, be ye all of one mind, having compassion one of another, love as brethren, be pitiful, be courteous:

NIV 英彼前3:8 Finally, all of you, live in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be sympathetic, love as brothers, be compassionate and humble.

和合本彼前3:9 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拼音版彼前3:9 Búyào yǐ è bào è, yǐ rǔmà huán rǔmà, dào yào zhùfú. yīn nǐmen shì wèicǐ méng zhào, hǎo jiào nǐmen chéngshòu fúqi.

吕振中彼前3:9 不可以恶报恶,或以辱骂报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是为了这个而蒙召、好承受祝福的。

新译本彼前3:9 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就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现代译彼前3:9 不要以恶报恶,以辱巊还辱巊;相反地,要以祝福回报,因为上帝呼召你们的目的是要赐福给你们。

当代译彼前3:9 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反而要为欺负你们的人祝福,因为为别人祝福的必定蒙福;而上帝呼召你们,是要你们承受福气。

思高本彼前3:9 总不要以恶报恶,以骂还骂;但要祝福,因为你们原是为继承祝福而蒙召的。

文理本彼前3:9 毋以恶报恶、以诟报诟、反为祝嘏、盖尔为此见召、致可得福、

修订本彼前3:9 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正是为此蒙召的,好使你们承受福气。

KJV 英彼前3:9 Not rendering evil for evil, or railing for railing: but contrariwise blessing; knowing that ye are thereunto called, that ye should inherit a blessing.

NIV 英彼前3:9 Do not repay evil with evil or insult with insult, but with blessing, because to this you were called so that you may inherit a blessing.

和合本彼前3:10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拼音版彼前3:10 Yīnwei jīng shang shuō, rén ruò aì shēngmìng, yuàn xiǎng mei fú, xū yào jìnzhǐ shétou bù chū è yán, zuǐchún bù shuō guǐzhà de huà.

吕振中彼前3:10 因为「凡想要爱生命见好日子的人、他应当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咀唇不说诡诈;

新译本彼前3:10 因为“凡希望享受人生,要看见好日子的,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现代译彼前3:10 正像圣经所说的:谁要享受人生的乐趣,希望过好日子,就得禁止舌头说坏话,禁止嘴唇撒谎。

当代译彼前3:10 所以旧约圣经这样说:“若有人爱慕生命,要享受美好的福分,就必须严禁他的舌头,不发恶言,制止他的嘴唇,不说谎话;

思高本彼前3:10 所以『凡愿意爱惜生命,和愿意享见幸福日子的,就应谨守口舌,不说坏话,克制嘴唇,不言欺诈;

文理本彼前3:10 故曰、凡欲爱生命而见佳日者、宜禁其舌于恶、其口于谲、

修订本彼前3:10 因为经上说: "凡要爱惜生命、 享受好日子的人, 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 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KJV 英彼前3:10 For he that will love life, and see good days, let him refrain his tongue from evil, and his lips that they speak no guile:

NIV 英彼前3:10 For, "Whoever would love life and see good days must keep his tongue from evil and his lips from deceitful speech.

和合本彼前3:11 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拼音版彼前3:11 Ye yào lí e xíng shàn. xúnqiú hémù, yī xīn zhuīgǎn.

吕振中彼前3:11 他应当避恶而行善,寻求和平而追逐它。

新译本彼前3:11 也要离恶行善,寻找并追求和睦。

现代译彼前3:11 他应该避恶行善,一心追求和平。

当代译彼前3:11 并且还要远离罪恶,竭力行善,热切寻求和平;

思高本彼前3:11 躲避邪恶,努力行善,寻求和平,全心追随,

文理本彼前3:11 避恶行善、求和平而追随之、

修订本彼前3:11 也要弃恶行善, 寻求和睦,一心追求。

KJV 英彼前3:11 Let him eschew evil, and do good; let him seek peace, and ensue it.

NIV 英彼前3:11 He must turn from evil and do good; he must seek peace and pursue it.

和合本彼前3:12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拼音版彼前3:12 Yīnwei zhǔ de yǎn kàn gù yì rén, zhǔ de er tīng tāmende qídǎo. wéiyǒu xíng è de rén, zhǔ xiàng tāmen biàn liǎn.

吕振中彼前3:12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求;但对行恶的人、主却要变脸。」

新译本彼前3:12 因为主的眼睛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垂听他们的呼求;但主的脸敌对作恶的人。”

现代译彼前3:12 因为上帝看顾义人,垂听他们的祷告;但他要向作恶的人变脸。

当代译彼前3:12 因为主的眼睛要看顾正直的人,主的耳朵要垂听他们的祈求,却要转脸不看那些作恶的人。”

思高本彼前3:12 因为上主的双目垂顾正义的人,他的两耳俯听他们的哀声;但上主的威容敌视作恶的人。』

文理本彼前3:12 盖主目顾义人、耳听其祈、惟主之面鉴彼恶人、

修订本彼前3:12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 他的耳听他们的祈祷; 但主向行恶的人变脸。"

KJV 英彼前3:12 For the eyes of the Lord are over the righteous, and his ears are open unto their prayers: but the face of the Lord is against them that do evil.

NIV 英彼前3:12 For the eyes of the Lord are on the righteous and his ears are attentive to their prayer, but the face of the Lord is against those who do evil."

和合本彼前3:13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

拼音版彼前3:13 Nǐmen ruò shì rèxīn xíng shàn, yǒu shuí haì nǐmen ne.

吕振中彼前3:13 你们若是为善而热心的人,谁能苦害你们呢?

新译本彼前3:13 如果你们热心行善,有谁能害你们呢?

现代译彼前3:13 如果你们热心行善,谁会危害你们呢?

当代译彼前3:13 如果你们热心行善,有谁会害你们呢?

思高本彼前3:13 如果你们热心行善,谁能加害你们呢?

文理本彼前3:13 尔若热衷为善、害尔者其谁、

修订本彼前3:13 你们若热心行善,有谁会害你们呢?

KJV 英彼前3:13 And who is he that will harm you, if ye be followers of that which is good?

NIV 英彼前3:13 Who is going to harm you if you are eager to do good?

和合本彼前3:14 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的威吓”或作“所怕的”),

拼音版彼前3:14 Nǐmen jiù shì wèi yì shòu kǔ, ye shì yǒu fú de. búyào pà rén de wēi hè, ye búyào jīnghuāng ( de wēi hè huò zuò suǒ pà de ).

吕振中彼前3:14 即使不然,你们如果为义而受苦、也是有福气。不要怕他们(希腊文∶不要怕他们所怕的),不要震才不安;

新译本彼前3:14 就算你们要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恐吓,也不要畏惧。”

现代译彼前3:14 即使为义受苦,也多麽有福啊!不要怕人的威胁,也不要惊慌。

当代译彼前3:14 你们为正义而受苦,是有福的;不要害怕别人的恐吓,也不要焦虑烦躁,

思高本彼前3:14 但若你们为正义而受苦, 是有福的。你们不要害怕人们的恐吓,也不要心乱,

文理本彼前3:14 若因义受苦、则福矣、勿畏其威、勿为所撼、

修订本彼前3:14 即使你们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

KJV 英彼前3:14 But and if ye suffer for righteousness' sake, happy are ye: and be not afraid of their terror, neither be troubled;

NIV 英彼前3:14 But even if you should suffer for what is right, you are blessed. "Do not fear what they fear; do not be frightened."

和合本彼前3:15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拼音版彼前3:15 Zhǐyào xīnli zūn zhǔ Jīdū wéi shèng. yǒu rén wèn nǐmen xīn zhōng pànwàng de yuányóu, jiù yào cháng zuò zhúnbeì, bǐ qián ) yǐ wēnróu jìngwèi de xīn huídá gèrén.

吕振中彼前3:15 只要心里承认基督为主,尊奉为圣。凡有人请你们说明你们心中所盼望之缘由,你们总要老准备着回护答覆他。不过也要带着柔和与敬畏的心,

新译本彼前3:15 只要心里尊基督为圣,以他为主;常常作好准备,去回答那些问你们为什么怀有盼望的人,

现代译彼前3:15 要有敬畏基督的心,以他为主。有人要求你们解释心里的盼望,要随时准备答辩;

当代译彼前3:15 只要心里尊基督为主,随时准备着向人解释你心中所怀的盼望,不过态度总要虔诚柔和才是。

思高本彼前3:15 你们但要在心内尊崇基督为主;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覆,

文理本彼前3:15 中心尊主基督为圣、素备应对、以答凡诘尔衷所望之故者、惟宜温柔敬畏耳、

修订本彼前3:15 只要心里奉主基督为圣,尊他为主。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随时准备答覆;

KJV 英彼前3:15 But sanctify the Lord God in your hearts: and be ready always to give an answer to every man that asketh you a reason of the hope that is in you with meekness and fear:

NIV 英彼前3:15 But in your hearts set apart Christ as Lord. Always be prepared to give an answer to everyone who asks you to give the reason for the hope that you have. But do this with gentleness and respect,

和合本彼前3:16 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拼音版彼前3:16 Cún zhe wú kuī de liángxīn, jiào nǐmen zaì hé shì shang beì huǐbàng, jiù zaì hé shì shang, keyǐ jiào nà wū laì nǐmen zaì Jīdū lǐ yǒu hǎo pǐn xíng de rén, zì jué xiūkuì.

吕振中彼前3:16 持守着纯善的良知,使你们在什么事上被毁谤,就在什么事上可以叫诬?你们在基督里的好品行的人自觉惭愧。

新译本彼前3:16 但要用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当存无愧的良心,使那些诬赖你们这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在毁谤你们的事上蒙羞。

现代译彼前3:16 可是要以谦恭温和的态度回答。要有清白的良心,让那些侮辱你们、对你们作为基督徒所表现的好品行妄加毁谤的人,自己觉得惭愧。

当代译彼前3:16 你们也要有无愧的良心,并且在基督里有良好的行为,使那些辱骂你们、胡乱批评你们品行的人自觉惭愧。

思高本彼前3:16 且要以温和、以敬畏之心答覆,保持纯洁的良心,好使那些诬告你们在基督内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他们诽谤你们的事上,感到羞愧。

文理本彼前3:16 既怀无亏之良、及受谤言、使诬尔宗基督之善行者、自觉羞愧、

修订本彼前3:16 不过,要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要存无亏的良心,使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KJV 英彼前3:16 Having a good conscience; that, whereas they speak evil of you, as of evildoers, they may be ashamed that falsely accuse your good conversation in Christ.

NIV 英彼前3:16 keeping a clear conscience, so that those who speak maliciously against your good behavior in Christ may be ashamed of their slander.

和合本彼前3:17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拼音版彼前3:17 Shén de zhǐyì ruò jiào nǐmen yīn xíng shàn shòu kǔ, zǒng qiáng rú yīn xíng è shòu kǔ.

吕振中彼前3:17 你们行善而受苦,如果上帝的旨意愿意这样,总比行恶而受苦的好阿。

新译本彼前3:17 如果 神的旨意是要你们受苦,那么为行善受苦,总比为行恶受苦好。

现代译彼前3:17 如果行善而受苦出於上帝的旨意,这总比作恶而受苦强多了。

当代译彼前3:17 如果上帝真的要你们因行善而受苦,这总比因作恶而受苦好得多。

思高本彼前3:17 若天主的旨意要你们因行善而受苦,自然比作恶而受苦更好,

文理本彼前3:17 若为上帝之旨、则尔行善受苦、愈于行恶受苦矣、

修订本彼前3:17 上帝的旨意若是要你们因行善受苦,这总比因行恶受苦好。

KJV 英彼前3:17 For it is better, if the will of God be so, that ye suffer for well doing, than for evil doing.

NIV 英彼前3:17 It is better, if it is God's will, to suffer for doing good than for doing evil.

和合本彼前3:18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拼音版彼前3:18 Yīn Jīdū ye céng yī cì wèi zuì shòu kǔ ( shòu kǔ yǒu gǔ juàn zuò shòu sǐ ), jiù shì yì de daìtì bú yì de, wèi yào yǐn wǒmen dào shén miànqián. àn zhe ròutǐ shuō tā beì zhìsǐ. àn zhe língxìng shuō tā fùhuó le.

吕振中彼前3:18 因为基督也曾尽一次为我们的罪(有古卷作∶『为罪』;有古卷作『为罪替我们』)受死(有古卷作∶受苦),义的替不义的,为要领我们进到上帝面前。在肉身里、他是被处死了,但在灵里、他却得存活了。

新译本彼前3:18 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你们的罪死了,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领你们到 神面前。就肉体的方面说,他曾死去;就灵的方面说,他复活了;

现代译彼前3:18 因为基督曾一举而竟全功地为罪而死〔有些古卷作:受苦〕,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把你们带到上帝面前。他的肉体被处死了,但他的灵是活着的。

当代译彼前3:18 基督曾以无罪之身代替不义的人,就是为我们的罪一次受死,为要领我们到上帝面前。基督被害,肉身虽然被处死了,但他的灵却是活的。

思高本彼前3:18 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罪而死,且是义人代替不义的人,为将我们领到天主面前;就肉身说,他固然被处死了;但就神魂说,他却复活了。

文理本彼前3:18 盖基督亦一次为罪受苦、义者代不义者、以导我侪归上帝、其身虽受死、其灵则见苏、

修订本彼前3:18 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 , 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 为要引领你们到上帝面前。 在肉体里,他被治死; 但在灵里,他复活了。

KJV 英彼前3:18 For Christ also hath once suffered for sins, the just for the unjust, that he might bring us to God, being put to death in the flesh, but quickened by the Spirit:

NIV 英彼前3:18 For Christ died for sins once for all, the righteous for the unrighteous, to bring you to God. He was put to death in the body but made alive by the Spirit,

和合本彼前3:19 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拼音版彼前3:19 Tā jiè zhè líng, céng qù chuán dào gei nàxiē zaì jiān yù lǐ de líng tīng.

吕振中彼前3:19 在灵里、他也去(或译∶在这种情形里他竟去)对传道给那些在监牢里的灵宣传呢、

新译本彼前3:19 他藉这灵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管中的灵宣讲,

现代译彼前3:19 他曾以这灵去向那些被囚禁的灵传道。

当代译彼前3:19 他藉着这灵曾向那些被拘禁的灵魂传道,

思高本彼前3:19 他藉这神魂,曾去给那些在狱中的灵魂宣讲过;

文理本彼前3:19 且以灵往而宣道于狱中诸灵、

修订本彼前3:19 他藉这灵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狱里的灵传道,

KJV 英彼前3:19 By which also he went and preached unto the spirits in prison;

NIV 英彼前3:19 through whom also he went and preached to the spirits in prison

和合本彼前3:20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拼音版彼前3:20 Jiù shì nà cóng qián zaì Nuóyà yùbeì fāngzhōu, shén róng ren deng daì de shíhou, bú xìn cóng de rén. dāngshí jìnrù fāngzhōu, jiè zhe shuǐ déjiù de bú duō, zhǐyǒu bā gèrén.

吕振中彼前3:20 对从前在挪亚的日子那些硬心不信的、宣传。当时楼船正建备着,上帝的恒忍还切候着,进入楼船的并不多,只是八个人,由水得了救度。

新译本彼前3:20 他们就是挪亚建造方舟的日子、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那些不顺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人不多,只有八个。

现代译彼前3:20 这些灵不信从上帝—就是在挪亚造方舟时上帝耐心等待着的灵。当时进入方舟的人不多,只有八个人,他们从水里获救;

当代译彼前3:20 就是从前在挪亚时代不肯相信的人。虽然上帝一直耐心等待他们回心转意,但可惜挪亚造好方舟的时候,那次得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只有八个人。

思高本彼前3:20 这些灵魂从前在诺厄建造方舟的时日,天主耐心期待之时,原是不信的人;当时赖方舟经过水而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生灵。

文理本彼前3:20 即昔之背逆者、上帝于挪亚备舟之日、忍以待之、当时由水得救者无几、惟八人耳、

修订本彼前3:20 就是那些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KJV 英彼前3:20 Which sometime were disobedient, when once the longsuffering of God waited in the days of Noah, while the ark was a preparing, wherein few, that is, eight souls were saved by water.

NIV 英彼前3:20 who disobeyed long ago when God waited patiently in the days of Noah while the ark was being built. In it only a few people, eight in all, were saved through water,

和合本彼前3:21 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 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拼音版彼前3:21 Zhè shuǐ suǒ biǎomíng de xǐlǐ, xiànzaì jiè zhe Yēsū Jīdū fùhuó. ye zhengjiù nǐmen. zhè xǐlǐ ben bú zaìhu chúdiào ròutǐ de wūhuì, zhǐ qiú zaì shén miànqián yǒu wú kuī de liángxīn.

吕振中彼前3:21 这水所豫表的、洗礼之水、如今也拯救你们∶并不是肉身之除掉垢污,乃是纯善的良知对上帝之誓约,藉着稣基督之复活。

新译本彼前3:21 这水预表的洗礼,现在也拯救你们:不是除去肉体的污秽,而是借着耶稣基督的复活,向 神许愿常存纯洁的良心。

现代译彼前3:21 这水就是预表洗礼。这洗礼现在拯救了你们,不是洗涤你们身体的污垢,而是以清白的良心向上帝许愿;这洗礼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了你们。

当代译彼前3:21 这水所代表的洗礼,现在藉着基督的复活也拯救了你们。这洗礼并非为了除掉肉体的污秽,而只求在上帝面前有一个清洁的良心。

思高本彼前3:21 这水所预表的圣洗,如今赖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了你们,并不是涤除肉体的污秽,而是向天主要求一纯洁的良心。

文理本彼前3:21 今之洗礼、乃其影像、以救尔曹、非去形躯之污、惟求无亏之良于上帝前、乃因耶稣基督之复起也、

修订本彼前3:21 这水所预表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你们,不是除掉肉体的污秽,而是向上帝恳求有无亏的良心。

KJV 英彼前3:21 The like figure whereunto even baptism doth also now save us (not the putting away of the filth of the flesh, but the answer of a good conscience toward God,) by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NIV 英彼前3:21 and this water symbolizes baptism that now saves you also--not the removal of dirt from the body but the pledge of a good conscience toward God. It saves you by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和合本彼前3:22 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 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

拼音版彼前3:22 Yēsū yǐjing jìnrù tiān táng, zaì shén de yòubiān. zhòng tiānshǐ hé yòu quán bǐng de, bìng yǒu nénglì de, dōu fú cóng le tā.

吕振中彼前3:22 耶稣基督已经往天上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众『掌权』众『有能力』的灵、都已顺服于他了。

新译本彼前3:22 基督已进到天上,在 神右边,众天使、有权势的、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

现代译彼前3:22 耶稣基督已经到天上去,如今在上帝右边,统辖所有的天使和天界的执政者和掌权者。

当代译彼前3:22 基督已经往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边,所有的天使,掌大权的,有势力的,都要服从他。

思高本彼前3:22 至於耶稣基督,他升了天,坐在天主的右边,众天使、掌权者和异能者都屈伏在他权下。

文理本彼前3:22 彼已升天、在上帝右、凡天使与有权有能者咸服之、

修订本彼前3:22 耶稣已经到天上去,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有权柄的、有权能的都服从了他。

KJV 英彼前3:22 Who is gone into heaven, and is on the right hand of God; angels and authorities and powers being made subject unto him.

NIV 英彼前3:22 who has gone into heaven and is at God's right hand--with angels, authorities and powers in submission to him.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