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3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6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7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8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10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11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12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13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

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15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

16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17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的。

18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19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20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

21嫉妒(注: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国。

22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23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24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25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26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提要:(加5:1节)基督使人得到自由。(加5:3节)不要行割礼。(加5:13节)爱是律法的总纲。(加5:19节)列数情欲的事和。(加5:22节)圣灵的果子。(加5:25节)劝人靠圣灵行事。


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本会注释】

“释放了我们”:见加3:22-29;加4:4,5,31注释。

“自由”:即直接因信基督得救,不用遵行仪文律法的自由(见加3:25;加4:5,31注释)。

“站立得稳”:保罗并没有中断从加4:22所开始的思路。他劝勉加拉太人继续忠于他原来传给他们的福音(加1:6-9),丝毫不要受犹太化倡导者们假福音的影响。这个勉言对于今天特别重要,因为今天有数不清的不符合圣经的理论在述及救恩和因信称义(参弗4:14)。

一个人若要“站立得稳”,就必须有坚实的站立之处。对于基督徒来说,这站立之处就是圣经所显示的真理。殷勤的基督徒会坚持不懈地查考圣经(提后3:16,17;《证言》卷五原文708页)。然后省察自己有没有坚定的信心(林后13:5)。不管一个人对圣经及其解释有多少了解,他都必须继续追求更多的真理。上帝的旨意是要让基督徒不断地在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认识到“义人的路好象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4:18)

“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或“不要落入圈套。”加拉太人接受了保罗的福音以后,已经脱离了偶像的辖制。接受犹太教的原则就是回到类似的奴役中去(见加4:3,9注释),实际上也就是完全否认基督。否认或放弃真理就容易陷入错误和罪恶之中。不去做我们明知道是对的事情就是罪(见雅4:17)。


2 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本会注释】

“我保罗”:保罗公开宣布自己的身份,带着充分的使徒权威说话。在这个危机之中保持沉默就是对托付他照管众教会的基督的背叛(参提后4:1,2)。他的权威是基督授于的(见加1:11,12注释)。所以他希望被承认为上帝的代表,为上帝说话(见林后5:19,20注释)。若有必要,保罗就毫无顾忌地维护自己的权威并以此为荣(参林前5:3-5;林后13:1-4)。

“你们若受割礼”:保罗似乎在说:“你们晓得我从前是严格的犹太人,坚定地信仰犹太教的仪文和礼节”(徒26:5)。问题很清楚,情况也很紧急。保罗认为要防止即将犹太化的人走入歧途,就必须采取坚决的态度。他并不是说受过割礼就不能成为基督徒。他自己就受过割礼。如果一些加拉太人已经受过割礼,他们可以象保罗那样把自己受割礼看作“不受割礼”一样(林前7:18-20)。但如果有些人希望靠行割礼获得比因信称义更好的经验,那就得接受这个警告了!见罗4:9-13注释。

“与你们无益了”:上帝的应许只属于那些凭信心接受的人,而不属于那些想靠自己的功劳去赚取的人。人的义行在天国的银行里毫无价值(见赛64:6)。靠行为称义与因信称义是毫不相干的。赚取来的就不能算是礼物(罗4:4,5;11:6)。保罗是十分明确地让人了解这个事实。“行律法”(见罗2:12;加2:16注释)根本不能作为得救的手段(见加3:19注释)。关于写给加拉太人的原则在今天的应用,请见本书6页。


3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本会注释】

“确实地说”:对照加3:10

“欠……债”:他没有对基督提出要求的权利(见2节注释),“律法”却有对他提出要求的权利。保罗这样说的依据是:人若疏忽了律法的一条要求,“律法”就使他“被咒诅”(见加3:10注释)。表面上看,那些在加拉太教会中活动的犹太化教师,至少在目前只是强调割礼和其他律法上的一些要求(见加4:10;5:2,3)。但律法是没有选择性的,要么全部服从,要么不服从。人受了割礼,就以此表明他信仰整个律法体系, 同意服从其全部的要求, 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不相信耶稣基督为他所作赎罪的效果。加拉太人会发现不可能同时效忠于犹太教和基督教(见太6:24注释)。

保罗并不是说受割礼是罪。他曾同意让提摩太受割礼,不过是处在不同的环境而已。提摩太具有一半的犹太血统。保罗让他受割礼是对工作环镜中的犹太人的一个让步(见徒16:1-3)。就保罗和提摩太而言,这只是个形式。保罗所不断反对和驳斥的是犹太化教师所坚持的把受割礼当作得救的手段和进入基督教会的条件。

“全律法”:见加2:16注释


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本会注释】

“靠律法称义”:即自以为能靠行律法获得公义(见本书4页;见罗3:20;加3:19,24注释)。“律法”的最大的功能就是告诉一个人称义的必要性,向他指出就近基督的道路。保罗在他的福音中已清楚地说明上帝救人的计划。亚伯拉罕曾藉着这个计划获得公义(见加3:6注释)。他不是在受割礼以后才被称义的。割礼——“行律法”的一项内容——不能给人带来公义。它只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记号(见罗4:9-11)。保罗后来所倡导的“行为”(加5:13-6:15)乃是圣灵的果子(加5:22),是基督拯救能力的凭据(罗1:16),但决不是赚取救恩的方法。

“是与基督隔绝”:契约的关系要求信徒绝对的相信(见1节注释)。凡把靠行为称义与信心相掺杂的人就是违背了契约,基督从而也就不再对他有任何义务了。“行为”就是对信心的否认。加拉太人自称为基督徒,可实际上他们却受人劝诱,认为只有接受“律法”的人才是真基督徒。可他们这样做就是否认了基督为他们所做的事,使自己与祂的功劳隔绝。如果他们能够赚取救恩,对基督还有什么需要呢?他为他们做的事变得多余的了,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条靠自己与上帝和好的办法。如果他们能不靠基督而称义,他们就不需要祂了。但耶稣已宣布,若不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参徒4:12)。耶稣在祂的教训中十分强调祂是“道路”的真理,以致在以后的年间,他的门徒自称为信奉“道”的人(见徒9:2;22:4)。

“从恩典中坠落了”:字面上还有“落到恩典之外”的意思。关于“恩典”的意思见罗3:24注释。加拉太人已经接受了上帝的灵(加3:2,3)。他们已经历了因信称义(加1:6),并在实际上已经享受了福音的自由(加5:1),在一段时间里,他们也“跑得好”(7节)。如果他们现在要靠“行律法”得救(见加2:16注释),就要放弃他们迄今所享受的基督恩典(见加5:1-4注释;参加3:19注释)。这两种称义的方法是相互排斥的。接受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

有人认为保罗在这里肯定了上帝会因某些罪主动地收回祂的恩典。这是没有圣经根据的。失去神的恩惠是由于放弃它的人志愿行为的结果。上帝决不偏留救恩的福气,除非人自己不要(见结18:23,31;33:11;彼后3:9;见约3:17-20;弗1:4-6注释)。这里的上下文清楚地表明责任完全在那些故意用靠行为得救来取代因信得救的人。不是上帝抛弃人,而是人离开祂,拒绝祂的恩赐。上帝宽恕一切不再偏行己路的人(见约3:16;约壹1:9)。凡从上帝的恩典中坠落的人,只能是那些故意选择一条他明知在与上帝的旨意相违背之道路的人。今天有许多自称为基督徒者也处在这种可悲的状态之中。这种状况是由于他们故意随从人心天然的倾向,享受罪中之乐,而不听上帝圣灵的劝戒。直到这些人因不断地拒绝圣灵的劝戒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之前(见太12:31,32,43-45注释),他们还是有希望重得恩典的。

保罗在这里还特别强调地驳斥了另一种流行的,但完全不符合圣经的教训:“一次蒙恩,就永远在恩典之中。”这种教训的依据是另一种不合圣经的教训,即上帝已预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灭亡,而不顾他们自己的选择。关于圣经中的定命论真正的性质,请见约3:17-20;弗1:4-6注释。按照流行的定命论观点,那些上帝所挑选得救的人,是不可能从上帝的恩典中坠落的,因为他们的权利得到上帝的保证。由此类推,那些被上帝预定灭亡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所以也不存在从恩典中坠落的问题。所以那些从恩典中坠落的人只是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恩典。只有把加5:4的话完全与上下文隔开,才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见1-4节注释)

实际上,这样所谓的神定论忽视了圣经中明白的教训,说人的意愿在每一个人得救的事上是决定的因素。见圣经中有关的段落,如赛55:1;结18:21-30;33:12,13;路5:32;约6:37;参约 7:37;12:32;罗10:13;11:20-23;林前9:27;启22:17。说上帝预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灭亡,而不顾他们自身选择的道理,这显然是不符合圣经的这些教训的。因而说一个人不可能从恩典中坠落,即“一次蒙恩,就永远在恩典之中”的教训也只是人发明的。


5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本会注释】

“我们”:这是一个强调词。“我们”指因信得救的人,与1-4节中靠行律法得救的人相对照(见2:16注释)。

“靠着圣灵”:圣灵的任务就是继续基督所开始的工作(约14:16)。人只有通过圣灵的运行才能因信基督得救(加16:7-9)。圣灵出现在信徒的生活中乃是不断地提醒和保证上帝将成全祂的一切应许(见林后1:22注释),特别是关于耶稣再来和圣徒承受产业的应许(弗1:13,14;参西1:27;多2:13)。公义的恩赐是通过圣灵的作用赐与人类的(见约16:8)。所以在人藉着行为所追求的无效的义,与因信而来的有效的义之间存在着差别。前者圣灵并没有参予,因为这种工作完全是出于人的,因而与上帝的恩典无关。

“凭着信心”:不是靠“行为”。

“等候”:希腊文意为“耐心等候”。该词(Apekdechmai)在其他六处(罗8:19,23,25;林前1:7;腓3:20;来9:28)都用来指等待和仰望耶稣的来临和复活。

“所盼望的义”:即因义而来的盼望。保罗并不是说那些已接受圣灵的人必须等候公义。他们等候的是因义而来的“盼望”,即盼望在耶稣再来和死人复活时救恩计划的完成(罗8:23;多2:13)。保罗不断地把称义说成是基督徒生活中已经成就了的事情(罗5:1等;见太5:48注释)。(译者注:该句原文的排列是“等候义的盼望”)


6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本会注释】

“在基督耶稣里”:保罗在这里描述了那些因信基督而称义,不是单在名义上,而是在事实上成为基督徒之人的地位。

“割礼”:见创17:10,11;罗4:11注释。保罗在这里决不是指责那些受过割礼的人。他只是警告说:当一个人“在基督耶稣里”的时候,受不受割礼没有什么区别。决定的因素是信心。就割礼本身以外的其他意义而言,本来与基督徒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鉴于这种仪式的宗教意义以及其中所引发的靠行为称义的观念,基督教不得不与之抗争。

“生发仁爱的信心”:信心是有“行为”的,但决不是“行律法”(见加2:16注释)。因而凡为赚取公义而做的一切“行为”都是要反对的(见本书6页)。但是伴随着真正信心的“行为”乃是出于珍视上帝恩赐的精神,以及对于上帝和同胞的爱(见加5:14;见太22:34-40注释)。雅各所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26;参雅4:17),指的就是这种行为。在这一点上保罗和雅各的教训是一致的。他们并不象一些人所断言的互相有矛盾。凡不在生活中结出“圣灵果子”(加5:22,23)的信心乃是假冒的信心。凡令人以为自己不必顺从十诫所表达的上帝旨意的信心,也是假冒的信心,因为十诫乃是爱上帝爱人的具体表现(见太5:17,18;7:21-27注释)。没有顺从,所谓的爱心只能是伪善的。对于已经知道之责任的顺从乃是因信称义的自然结果,也是信心真实性的一块试石(见雅2:18)。保罗强调上帝赐下祂儿子救罪人(见约3:16)的目的,是让祂圣律法的原则能够表现在人的生活之中(见罗8:3,4注释)。在加5:13-6:15中保罗讨论了他向加拉太基督徒所推荐的“行为”。

“仁爱”:爱上帝爱人的心乃是激发伴随着信心的“行为”的精神。


7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本会注释】

“跑得好”:保罗经常把基督徒的生活比作一场赛跑。(林前9:24,26;腓2:16;提后4:7;来12:1)。直到犹太化教师的来到,加拉太人一向“跑得好”(见加1:6,7;3:1注释)。他们过去曾充满热情地参予基督徒的赛跑。

“拦阻”:即阻碍。如行驶中的船只等前进。用在军事上指破坏道路、桥梁以及设置障碍以阻止敌军前进。显然有一些人搅扰和迷惑加拉太人(加1:7;3:1)。他们肯定就是犹太化的教师(见本书932页)。


8 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本会注释】

“这样的劝导”:即劝人接受犹太化教师的教训。

“那召你们的”:即保罗或藉着保罗说话的上帝(见加1:6注释;参林后5:19,20)。上帝和保罗都不会这样劝导他们。犹太化教师的教训一定有其特别诱人之处,令许多早期的基督徒被引诱,并让保罗写了那么多警告的话(见本书卷四原文33,932页)。在这方面,基督徒被诱入犹太化就象旧约时代犹太人被引诱拜偶像一样。


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本会注释】

“面酵”:见太13:33注释;林前5:6;参提后2:17。犹太化教师的影响起先看上去很小,以后却有了惊人的发展。保罗在林前5:6中使用这个比喻时,用来指少数人腐败的影响。保罗觉得非要斥责他们的行为不可。如果让加拉太的这些活动继续下去,到了一定的时候,整个基督教会都会转而遵从犹太教的礼节和仪式。


10 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本会注释】

“很信你们”:加拉太背教的行为虽然惊人,但还不是全面性的(见1:7;3:10;4:10;5:3注释)。保罗相信,至少多数人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走错路(参林后2:3;7:16;8:22)。这句表示信任的话,表明了作为教会领袖的保罗很有理智,因为信任能引起信任,并产生效果。领导人即使在严峻的考验之下也要表现出希望和勇气来。

“必不怀别样的心”:也就是要他们接受保罗的劝勉,听从他的警告(见1-6节注释)。保罗十分机智地避免强迫读者接受他的观点。他只是诚实而合乎逻辑地摆出事实,让他们自己根据所提供的证据作出决定。他希望加拉太教会的团结,因为他所倡导的方针是唯一合理的方针。所以他相信他们会与他有一样的看法。他事先称赞他们的正确判断。

“搅扰你们的”:见加1:7注释。加拉太人显然处在一种摇摆和动荡的状况之中。在加拉太制造混乱的不止一人(加1:7; 4:17)。保罗这里采用单数的代词不是特指任何一个领导人,而是指每一个传异端的人,并说明在教会中制造混乱的只是少数人。

“罪名”:那些骚扰加拉太教会的人必要为他们的错误行为在上帝面前交帐,并接受上帝给他们的惩罚(见徒17:31;罗14:10;林后5:10)。保罗坚信真理和正义必胜,没有什么能阻碍福音的进展(见林后13:8;腓1:12)。


11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本会注释】

“传割礼”:犹太化的教师显然是这样说保罗的,也许是因为保罗曾让提摩太或其他人受割礼的缘故(徒16:1-3)。他们无疑想说保罗前后不一见加5:2-4注释。

“受逼迫”:保罗用一个问题来驳斥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他问,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犹太化的教师还要迫害他呢?(见林后11:26;加2:4)。保罗所受的迫害主要来自犹太人(见加4:29注释)。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迫害。因为他的福音里,容不得犹太人靠律法的宗教。他们的指控当然不是真实的,因为保罗不断引证摩西的话来支持他的福音。割礼既为犹太教的特殊标志,犹太人若真地认为保罗传割礼,他们迫害他,岂非怪事。

“讨厌的地方”:希腊语skandalon指触发陷阱的棍子(见林前1:23注释)。从寓意上讲,指任何会绊倒人的东西。犹太人把十字架看作skandalon,即“绊脚石”(林前1:23)。因为他们原以为弥赛亚会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和军事领袖来临,把他们从罗马的暴政下解放出来(见路4:19注释)。当耶稣接受他们所加的酷刑时,他们就断定祂不是所应许的一位。他们把祂的屈辱解释为软弱。如果他们接受以赛亚53章的预言,他们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在他们的思想中容不下一位受苦的弥赛亚。

“就没有了”:“割礼”与“十字架”是互不相容的(见加5:1,2注释)。如果保罗真的在传“割礼”,那只能是因为他不再传“十字架”了。两者是不能共存的。


12 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本会注释】

“恨不得”:保罗并不是希望他们对手们致残。他只是说犹太化教师甚可以按照他的建议去做,这样他们就会暴露出他们的真面目----狂热分子。

“割绝了”:希腊语apokopto.指“砍断”绳子(徒27:32),“砍下来”(可9:43),“砍下”(约18:10),或这里所指的“阉断”。在申23:1七十子译本中,或草纸文字里该词常常也指“阉断”。该词从来不用比喻义,如指把一个人开除出教,或与生命割断等义。

在加拉太中部的帕西尼斯城(见原文930页地图),是古代安纳托利亚自然女神西比利祭礼和崇拜所在地。当时的男子常有自阉以献身侍奉西比利。保罗建议那些倡导割礼的犹太化教师也可以自阉。既然行割礼可以赚得一点功劳,自阉的功劳岂不更大!犹太化教师故意歪曲保罗的道理,证明自己与外邦人一样坏。见本书原文33页及徒16:6注释。

保罗对犹太化教师的批驳在这里达到了高潮,也是他在加拉太书中最后一次提到他们。犹太化和异教化实际上是一样的。就得救而言,割礼与自阉一样是没有用处的。对于基督徒来说,割礼作为一个宗教礼节,只是对身体毫无意义的摧残而已。


13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

【本会注释】

“蒙召是要得着自由”:即因信基督得救的自由,而不是靠“行律法”得救(见第1节注释)。关于福音的“自由”与上帝律法的关系,见6节注释。请对照我们主关于基督徒自由问题的教训(约8:31-36)。

自由不能与放纵混淆。真正爱上帝会使一个人寻求明白和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帝的爱心和恩典并没有免除人忠于祂、顺服祂的责任(见太7:21-27;加5:6注释)。保罗所说的“自由”指的是摆脱了仪文律法的束缚(见加5:1注释)。关于基督徒自由与上帝律法的关系,见罗3:31注释(参加3:19,24注释)。一个 人只有全心全意,出于理智地与造他之主的旨意相合作,才能享受最高的喜乐。

“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福音的自由并不让人做“情欲的事”(见加5:19-21注释)。自由只有与自制相结合才是一种安全的权利。上帝救人离罪, 然后在他们心中工作, 使人“立志行事……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参罗8:3,4)。

“互相服侍”:而不是互相利用。上面两句是相互对比的。“放纵情欲”的人是为自己服务,不是为同胞服务。爱别人的心表现在乐意为别人服务(见太22:39,40注释)。保罗通常自称为“仆人”(见罗1:1;多1:1),但他是志愿作爱的服务。爱上帝的心表现在以最高和最好的标准爱其同胞和为其同胞服务上(见约壹4:20,21)。在加5:13-6:15中保罗所强调的真理是:只有生命的改变(加6:15),结出“圣灵的果子”(加5:22,23)长大成人,并“向众人行善”(加6:10;参加5:13),才能证明一个人已蒙上帝悦纳,并且成为祂的儿女。


14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本会注释】

“全律法”:在希腊语中该词用了定冠词(见罗2:12注释)。保罗在这里指的是“托拉”,即上帝向人所表达的全部旨意,根据上下文,特别是指道德律法。

“爱人如己”:这是加5:13-6:15的主题。爱同胞是十诫中后六条的中心(见太22:39,40注释)。这六条诫命制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前四条管的是人与上帝的关系一样。保罗在这里不提头四条,这并不是说它们对于基督徒不重要。事实决非如此。这封书信上面所讲的都是有关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合宜的关系。保罗唯恐加拉太人误以为宗教只包括与上帝之间有合宜的关系,所以在这里特别指出它还包括与同胞有合宜的关系。上述引文出自利19:18。

“这一句话”:就是爱(见太5:43,44注释)。


15 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

【本会注释】

“相咬相吞”: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人吃人的景象。加拉太人表现得象饥饿的野兽。他们用言语和行动互相吞食,这无疑还包括闲话、诽谤和刻薄等行为。

“彼此消灭了”:教会的历史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宗教团体的悲惨命运。保罗的警告不幸地言中了。在约翰福音17章中我们主祷告的主题就是信仰的合一,以及在一致的信仰下信徒的合一。任何一个基督徒团体若存在保罗所描述的状况,就不会有健康的宗教经验。


16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本会注释】

“顺着圣灵而行”:就是“行在圣灵之中”,即与圣灵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见罗8:1,14注释)。保罗在书信中一再用这词组。圣灵是上帝所指定的媒介,要引人进入永生(见约16:8-11注释)。

“情欲”:(见可4:19注释)关于“肉体的情欲”,见罗13:14注释。“放纵肉体的情欲”,就是受肉体的情欲、情感和欲望所引导,与“行在圣灵中”相对。顺着圣灵会有永生,而顺着肉体会导致死亡(见罗8:6-8)。“肉体”在这里代表人败坏的本性。


17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

【本会注释】

“与灵相争”:这场争战似乎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就是行义的倾向与作恶的倾向之间的斗争。当保罗分析自己过去经验中的这种斗争时,他认识到只有靠着耶稣基督才能取得胜利(见罗7:24-8:2)。

“这两个是彼此相敌”:这是不可避免的。两者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与恶妥协就不会有善。

“所愿意作的”:见罗7:21-24注释。保罗关于肉体软弱的教训与那种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战胜邪恶倾向之力量的信念不同。


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本会注释】

“被圣灵引导”:见罗8:14注释。

“就不在律法以下”:保罗警告加拉太人,圣灵决不引人靠遵守犹太仪文制度的规条得救,或靠赖任何其他律法的义得救(见本书6页)。反之,那些遵从单靠律法之宗教的人是与圣灵相争的(见加2:16注释)。


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本会注释】

“情欲的事”:即因人的情欲、感情和欲望控制不住而产生的行为(见加5:16注释)。保罗在19-21节中列出了一部分情欲的“事”。

“显而易见的”:下面所列的罪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淫荡、迷信、自私和放纵都讲到了。由于加拉太人放弃了圣灵的引导,这些恶果自然会表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

“行淫”:即“淫乱”(见太5:32注释)。

“污秽”:即“不洁”(见林后12:21注释)。

“邪荡”:即“放纵的淫欲”(见林后12:21注释)。


20 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

【本会注释】

“拜偶像”:任何在我们的感情上代替上帝位置的事物都是偶像。外邦的偶像崇拜通常包括不道德的行为,并鼓励崇拜者做这些事情(见本书卷二原文39,40页;见申23:17注释)。

“邪术”:希腊语是pharmakeia,即“毒药”、“有魔力的药水”、“用麻醉剂”,因而可指“法术”(见出7:11注释)及据认为能产生魔力的本事。保罗在以弗所就遇见过行邪术的事(见徒19:19注释)。古代的邪术和现代的招魂术有共同之处。约翰把行邪术列入那些最后被上帝所剪除的那些人的罪恶之中(启21:8;参加9:21;18:23)。

“争竞”:即“敌视”“仇恨”。

“忌恨”:即“嫉妒”。

“纷争”:即“争吵”“分裂”。

“异端”:希腊文是haineseis(见林前11:19注释),这里指“分门结党”。请与哥林多教会的情况对照(见林前1:12,13)。真正基督徒的精神乃是合一的精神(见约17:21注释)。


21 嫉妒(有古卷加: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本会注释】

“荒宴”:即“狂饮欢宴”。

“必不能承受”:见林前6:9注释;参启21:27。

“上帝的国”:这里指上帝将来荣耀的国(见太4:17注释太5:2)。


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本会注释】

“圣灵所结的果子”:指在圣灵实施控制时生活中所自然表现出来的品质(参18节)。这种控制的结果与情欲的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9-21节)。圣灵的果子不是人本性的自然产物,而是完全出于人以外的一种能力。

请注意“果子”原文用的是单数,而情欲的“事”(19节)用的是复数。“圣灵所结的果子”只有一颗,这颗果子包括了22,23节中所列举的一切基督徒美德。换一句话说,所有这一切美德都要表现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若少了一样,就不能说他有“圣灵所结的果子”。在另一方面,罪恶却有多种表现形式。一个人在生活中只要表现出19-21节中所列罪恶倾向的一种,就算是行“情欲的事”了。一个人要做真正的基督徒,就必须具有所有的基督徒美德,而只要有一样“情欲的事”就是恶者的门徒了。

“仁爱”:(见太5:43,44注释;林前13章)。

“喜乐”:见罗14:17注释。

“和平”:见约14:27注释。

“忍耐”:见林前13:4注释;林后6:6。

“恩慈”:见林后6:6注释,希腊文是chrestos.一个有恩慈的人必是性情温和、镇静而又安静。一个基督徒决不要乖僻阴郁,却要时常愉快,为别人着想,而且彬彬有礼。

“良善”:即有正直的心地、生活、动机和行为。见太7:12;太12:33;19:17,约7:12注释。

“信实”:希腊文pistis,指的是“信心”和“忠实”。“信心”是指对于别人和客观证据尚不充分的事实抱信任的态度。“忠实”指能让别人能信任我们的行为。信心是思想态度,忠实是行为模式。与所列其他的“果子”相对照,这里译为“忠实”似乎更妥当。见来11:16注释。

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温柔”: 即“温顺”“柔和”。关于该品质, 见太5:5;太11:29注释。

“节制”:即自制。这个词不单是指戒酒,它还指在凡事上有节制,完全控制情欲和食欲。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分。甚至为上帝作工也可能会不节制,从而违犯了健康的定律。关于基督徒完美的理想,见林前10:31注释;参太5:48注释。有些圣经文本在“节制”下还有“纯洁”。

“没有律法禁止”:凡在生活上行这样事的人,不会被定罪。这样的“事”受到很高的评价(见加5:6,13,14注释),正如仪文制度的“事”受到指责一样(加5:1,4)。只有在生活上反映上述圣灵美德的人才有真正的自由,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只有他们才能与上帝保持完全和好的关系。


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本会注释】

“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邪情”即情欲。“私欲”见加5:16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完全而不可改变地放弃每一个与上帝的旨意不符的天然倾向。关于“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见加2:20注释;参罗6:2-16注释。关于“肉体”见加5:13,17,19注释。

基督徒与不圣洁的天然倾向,以及食欲和情欲作斗争,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作出主动、坚决而不可改变的决定,把自己的心和意志降服于基督,好让祂来清除你生活中每一错误的倾向。这个决定要每天得到加强,因为每天会出现新的试探,人也可能有不完全的地方。只有这样,基督徒才能实行经上的吩咐,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见罗12:1注释)。上帝接纳人出于自愿的这个决定,并实施上天改变人生命的工作(罗12:2),使它变得象基督。这就是成圣的过程,以便“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关于基督徒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见太5:48注释。在这个阶段,基督徒还可能犯错(见《给青年人的信息》原文338页),但不是故意的。不过只要他亲近基督、真心悔改(来4:15,16;约壹2:1),重申他原来忠诚的誓约,他还是被承认为上帝的儿子,有权利穿基督公义的衣袍(见太22:1-14注释)。当我们试图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靠上帝的能力去与罪恶作战时,或当我们没有与上帝配合时(见腓2:12,13),我们可能会因失败而灰心。我们还有可能因目前的成就而自满起来,用周围人的进步来衡量我们自己的进步。所以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是一场在今生无法停止的战斗。但基督徒可以靠着耶稣基督不断地取得胜利,一有跌倒,就马上站起来(见罗7:25-8:4;约壹5:4注释)。


25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本会注释】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我们既然承认接受圣灵的引导,就当在每日的生活中履行这一诺言。


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本会注释】

“贪图虚名”:即“骄傲自满”,“自吹自擂”。基督徒即使在心里也不可夸耀自己的属灵成就(见25节),而当谦卑地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

“彼此惹气”:没有什么比自以为了不起更惹人生气。

“互相嫉妒”:这是“彼此惹气”的反面。嫉妒那些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我们好的人和自以为了不起,对于基督徒品格来说,一样都是致命的。自以为了不起的表现,往往是为了掩盖觉得别人事实上比自己好的自卑感。嫉妒会导致仇恨,仇恨会设法报复。所以谦虚始终是基督徒最起码的美德(见腓2:3)。

一、卷名:

这是一封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信函。究竟是写给北加拉太教会,如:塔维安(Tavium)、帕西纳斯(Pessinus)和安该拉(Ancyra,即现代的安卡拉)等城,还是南加拉太教会,如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等城,尚不得而知。前者的主张为北加拉太说,后者的主张为南加拉太说。关于这两种学说的探讨,见使徒行传16章的补充注释。“加拉太”一名来自一些高卢部族。他们于公元前278年左右入侵小亚细亚,定居在后来于公元前25年划为罗马加拉太行省的北部地区。


二、作者:

加拉太书为保罗所著,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严重的异议。书信本身提供的证据很有说服力,其全部内容符合使徒行传和他其他书信所表现的性格特征。使徒以后的基督徒作者均熟悉这封书信,认为它出自保罗之手。该书信出现在最早的新约目录之中。


三、历史背景:

约在公元45-47年,保罗和巴拿巴第一次外出传道时,建立了安提阿(在彼西庇的)、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教会(见徒13:14-14:23)。回到安提阿以后,他们被派往耶路撒冷,询问悔改皈依基督教的外邦人是否需要遵守犹太人仪文律法的事(见徒15章)。约于公元49年召开的耶路撒冷会议,决定不对非犹太人作这样的要求。会议以后不久,保罗带着西拉开始第二次外出传道。他们先重访了保罗在第一次外出传道时所建立的南加拉太教会。圣经特别提到了四个城市中的三个——特庇、路司得和以哥念(见徒16:1-5)。然后把福音传到弗吕家和加拉太(见徒16:6)。持北加拉太说的人(见徒16章补充注释)注意到保罗和西拉是在访问了特庇、路司得和以哥念以后才前往路加所称的加拉太去的。从此可以看出路加所指的是高卢人所居住的地区,而不是包括南部其他地区的罗马加拉太行省。约于公元53和54年,保罗开始第三次外出传道时,曾再度访问加拉太。

加拉太书显然写于加2:1-14所记的事件以后。如果这里所指的是耶路撒冷会议,这封信就一定写于第一次外出传道结束以后,因为耶路撒冷会议是在一、二次外出传道之间举行的。(见徒15:36-41)此外,据加4:13,保罗似乎两次访问过加拉太教会。如果是这样,这封信一定写于他第二次外出传道结束之后。如果接受北加拉太说,这封信一定写于保罗第三次传道以后,因为保罗第一次外出传道时并没有访问北加拉太教会。所以写信的时间会是公元57-58年之间的冬季。

写信的地点是在哥林多的理由是:这封信的题材于保罗在第三次访问哥林多时所写的罗马书十分相似。这两封信的主题都是因信称义。两封信都详细讨论了“律法”与福音的区别。

如果接受南加拉太说,写信的时间就可能早在公元45年。有人甚至认为该信写于耶路撒冷会议以前,保罗第一次外出传道回到安提阿后不久。他们的理由是信中没有特别提到耶路撒冷会议和会上的决议。基于保罗二次访问过南加拉太教会的事实,持南加拉太说的人认为,保罗第一次外出传道中曾回到这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第二次访问(见徒14:21-23)。

这封书信的宗旨可以从信的内容中看出来。离道反教的事即使没有开始,但已经威胁着教会,所以这封信自然要进行针峰相对的争辩。离道反教是一些犹太教师活动的结果。在叙利亚的安提阿教会中就同一问题闹事的,也许就是这一伙人(见徒15:1)。正是这些人在安提阿所挑起的争论,才导致了耶路撒冷会议的召开。在会议上,保罗又一次受到坚持犹太习俗礼仪之人的攻击,他们主张悔改信主的人,应当服从犹太律法的要求。他们要提多受割礼(见加2:3,4)。在这封信中,保罗并没有过多地讨论割礼和仪文律法的任何其他问题,他主要批驳那种认为人可以靠着服从“律法”的要求拯救自己的虚假教训。这可以从保罗有时也履行某些仪文手续的事实上看出来。他也曾让提摩太受割礼(徒18:18;徒21:20-27;徒16:3)。

这些假教师的工作显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用他们的教训似乎已欺骗了一大批加拉太教会的信徒(见加1:6)。受了欺骗的教会在收到保罗的信以前究竟在律法主义的道路上走了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信的语气来看,是存在着普遍背道的紧迫危险。这些教师从事直接反对耶路撒冷会议决议的工作。他们不仅否定保罗的福音,而且对保罗作为使徒的权威提出挑战。他们大肆强调保罗不是基督所拣选和任命的十二使徒之一。

为了使加拉太人明白他们所陷入的错误,保罗重新阐述了过去曾对他们讲过的福音大原则。这些人竟然指控保罗传假福音,进而说他没有资格传道。保罗不得不出示维护自己使徒身份的证据。因而在信中有一部分内容叙述了他自己的经历(加1:11-2:14)。他详细讲述自己与此问题有关的个人经历,是为了证明他所传福音的确实。他还强调:他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向使徒阐述的教训,与那些跟过耶稣、从耶稣那里领受过信息的领袖们所传的教训是完全一致的。


四、主题:

加拉太书的主题是因信耶稣基督而得到公义。这是与犹太人的看法形成了对照。犹太人认为公义是靠着犹太法律体系所规定的“行为”而获得的。这封信宣扬上帝已经藉着基督成就了拯救人类的工作,断然批驳了人能靠着自己的功劳称义的观点。信中彰显了上帝白白的恩赐,与人类自救的企图形成对照。

保罗和加拉太异端教师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遵行犹太教的仪式和规条就能使人得到上帝的悦纳吗?明确的回答是:不能。“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见加2:16)的确,凡想靠“行律法”去赚得救恩的基督徒就此而抛弃了基督的恩典(加2:21;5:4)。

基督徒既然“凭着应许作儿女”,就是“承受产业”的人(加4:28; 3:6,7,14,29)。他们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加4:7;6:15),“被圣灵引导”(加5:18),因着信,基督住在他们心中,上帝的道德律法写在他们心里面(加2:20;来8:10)。他们不再象没有长大的孩子,需要“训蒙的师傅”来引导他们(加3:23-26;4:1-7)。犹太人自夸能靠着自己遵守上帝律法的努力赚得公义(罗2:17; 9:4),基督徒则承认除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拯救的能力以外,没有任何可夸的东西(见加6:14)。

加拉太书中的“律法”一词,指的是上帝在西奈山向祂子民所启示的全部律法,包括道德律法、民法和仪文律法。犹太人后来还加上许多人为的繁文缛节。他们误以为,人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完全遵从这些律法,并靠着顺从赚得自己的救恩。加拉太人的问题不在于遵守这些律法,而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靠着严格遵守各种律法规条就能赚得救恩。问题在于因信得救,还是靠行为得救。

保罗解释说,福音的应许原是以立约的形式向亚伯拉罕发出的,公元430年以后上帝所启示的律法并没有改变立约的内容(加3:6-9,14-18)。律法的颁布并不是用来代替所立的约,或者提供另一种得救的方法,而是为了帮助人理解和掌握上帝恩典之约的内容。“律法”并不象犹太人所想的,本身是目的,它是引导人根据立约的应许在基督里得到救恩的一种手段,即“训蒙的师傅”。“律法”的目的是引人归向基督(见罗10:4),而不是向他们打开另一条得救的门路。可是大部分犹太人自愿留在无知之中,不明白上帝使人因信基督而称义的计划,用“行律法”来确立自己的义(加2:16,见罗10:3)。

保罗进一步解释说,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为外邦人提供了救恩,而“律法”并没有这种功能。所以外邦人是藉着相信那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而不是藉着“律法”得到救恩的(加3:8,9,14,27-29)。那些倡导犹太礼仪的人带到加拉太教会中的错误而严重的问题,包括企图说服外邦信徒遵守仪文律法,如割礼,以及守仪文的“日子、月份、节期、年份”(加4:10;5:2)。这样的特殊问题现在不复存在,因为今日的基督徒决不会再去守犹太人的仪文律法(参加4:9;5:1)。但这并不是说加拉太书只有历史意义,对现代的基督徒就没有指导价值了。把它编入新约圣经中,正说明其中的教训对今日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参见罗15:4;林前10:11;提后3:16,17)。

前面已经提到:加拉太书中的“律法”既包括道德律法,也包括仪文律法。事实上,仪文律法若没有道德律法就毫无意义(见加2:16注释)。仪文律法在主被钉十字架时就已废止(见西2:14-17注释),可是道德律法——十诫——仍充分有效(见太5:17,18)。今日的危险是只守十诫的“字句”,而不体验其灵意(太19:16-22;见加5:17-22注释),就象保罗的时代人们举行献祭仪式却不知道这是象征着基督。所以现代的基督徒不论在什么程度上犯了靠自己的努力遵守十诫来拯救自己的错误,他们就是从恩典中坠落,“被奴仆的轭挟制”(加5:1,4)。对于这样的人,“基督就是徒然死了”(加2:21)。加拉太书的警告适用于他们。基督徒守十诫,不是为了得救,而是因为他已经得救。只有一个得救的人才能遵守十诫,因为有基督住在他的心中。

加拉太书的警告也适用于那些为了在上帝面前达到更高水平的义,就严格遵守有关基督徒生活的标准,如服装和饮食方面的种种人为规定。他们犯了基督时代犹太人同样的错误(见罗14:17;可7:1-14注释)。有的人奉献十分之一,参加教会,甚至守安息日,都是为了藉此在上帝眼中赚取功劳。基督徒是应当遵守上帝的一切命令。可是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上帝眼中蒙悦纳,而是因为他藉着信靠耶稣基督的救恩成为上帝的儿女后,在生活上与上帝所表达的旨意和谐一致乃是他无上的快乐和幸福。(见太7:21-27;见怀爱伦对加3:24的补充注释)。

加拉太书对今日教会最重要的教训与保罗的时代是一样的,即只有藉着单纯地信靠基督的功劳才能得救(加2:16;加3:2;加5:1)。人所作的一切,都无法提高他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增加他获得宽恕和救赎的机会。律法不论是道德的还是仪文的,都无法救他们脱离所处犯罪的状况(见罗3:20;罗7:7注释)。这就是保罗的“福音”和犹太教师们的伪“福音”的区别(加1:6-12;加2:2,5,7,14)。

加拉太书最后规劝人不要滥用因福音而新获得的自由,而要过圣洁的生活(加6章)。要以基督徒的爱心引导加拉太人防备假虔诚的精神,善待那些陷入错误的人。教会应当表现出善行来,就是圣灵的果子,但是决不可以用善行来代替信靠耶稣基督拯救的功劳。


五、纲要:

(一)问安和序言 加1:1-10

1、作者使徒的职权 加1:1-5

2、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加1:6-10

(二)保罗为其使徒的身份作辩护 加1:11-2:14

1、他悔改皈依基督教的真实性 加1:11-24

1)他所传的福音出于上帝 加1:11,12

2)他原先对犹太教的热心 加1:13,14

3)悔改和向外邦人传道的使命 加1:15,16

4)退到阿拉伯作准备 加1:17

5)第一次与在耶路撒冷的使徒接触 加1:18-20

6)为犹太各教会所接纳 加1:21-24

2、使徒赞同他所传的福音 加2:1-14

1)保罗向使徒解释他的福音 加2:1,2

2)提多作为证实保罗所传福音检验的实例 加2:3-5

3)使徒们认可保罗为外邦人的使徒 加2:6-10

4)保罗的使徒地位和十二使徒同等 加2:11-14

(三)因信得救,还是靠行律法得救 加2:15-3:29

1、即使犹太籍的基督徒也是靠信基督得救,而不是靠律

法 加2:15-21

1)犹太籍的基督徒知道靠律法没有用 加2:15,16

2)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不可相容性 加2:17-21

2、亚伯拉罕的约为外邦人提供了救恩 加3:1-14

1)加拉太人因信成为基督徒 加3:1-5

2)信是亚伯拉罕之约的特征 加3:6,7

3)外邦人因信得救的办法 加3:8-14

3、与亚伯拉罕的约相对而言,“律法”的地位 加3:15-29

1)“律法”并没有废掉约中有关救世主的内容 加3:15-18

2)“律法”的次要和暂时性的作用 加3:19-25

3)在基督里所有的人都可因信承受约的应许 加3:26-29

(四)从“律法”的训蒙作用到基督徒的自由 加4:1-31

1、从“律法”的未成年到福音的成年 加4:1-7

1)承受产业的人在未成年时的从属地位 加4:1-3

2)籍着基督而获得全部的继承权 加4:4-7

2、加拉太教会的愚行 加4:8-31

1)皈依犹太习俗的愚昧 加4:8-12

2)保罗真诚地关心加拉太教会 加4:13-20

3)两个儿子的比喻 加4:21-31

(五)道德和属灵上的劝勉 加5:1-6:10

1、律法主义的束缚与基督里的自由不能相容 加5:1-12

2、基督徒的自由不可以作为放纵的借口 加5:13-26

1)爱实现了律法 加5:13-18

2)情欲的果子和圣灵的果子 加5:19-26

3、弟兄之爱实现了基督的律法 加6:1-10

(六)结语 加6:11-18

和合本加5: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拼音版加5:1 Jīdū shìfàng le wǒmen, jiào wǒmen dé zìyóu, suǒyǐ yào zhàn lì dé wen, búyào zaì beì núpú de è xiézhì.

吕振中加5:1 基督释放了我们得自主了。所以你们要站稳,别再被奴役之轭缠住了。

新译本加5:1 基督释放了我们,为了要使我们得自由。所以你们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役的轭控制。

现代译加5:1 为了要使我们得自由,基督已经释放了我们。所以,你们要挺起胸膛,不要再让奴隶的轭控制你们!

当代译加5:1 基督释放了我们,是要我们得自由。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这自由,免得重披奴仆的枷锁。

思高本加5:1 基督解救了我们,是为使我们获得自由; 所以你们要站稳,不可再让奴隶的轭束缚住你们。

文理本加5:1 基督既释我侪、而得自由、故宜坚立、勿再负为仆之轭、

修订本加5:1 基督释放了我们,为使我们得自由。所以要站稳了,不要再被奴隶的轭挟制。

KJV 英加5:1 Stand fast therefore in the liberty wherewith Christ hath made us free, and be not entangled again with the yoke of bondage.

NIV 英加5:1 It is for freedom that Christ has set us free. Stand firm, then, and do not let yourselves be burdened again by a yoke of slavery.

和合本加5:2 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拼音版加5:2 Wǒ Bǎoluó gàosu nǐmen, ruò shòu gēlǐ, Jīdū jiù yǔ nǐmen wúyì le.

吕振中加5:2 请注意,我保罗告诉你们,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于你们无益了。

新译本加5:2 我保罗现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受割礼,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了。

现代译加5:2 我保罗郑重地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接受割礼,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

当代译加5:2 我郑重地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定意要靠割礼,那麽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了。

思高本加5:2 请注意,我保禄告诉你们:若你们还愿意受割损,基督对你们就没有什麽益处。

文理本加5:2 我保罗语尔、若受割、则基督于尔无益、

修订本加5:2 我-保罗告诉你们,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对你们无益了。

KJV 英加5:2 Behold, I Paul say unto you, that if ye be circumcised, Christ shall profit you nothing.

NIV 英加5:2 Mark my words! I, Paul, tell you that if you let yourselves be circumcised, Christ will be of no value to you at all.

和合本加5:3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拼音版加5:3 Wǒ zaì zhǐ zhe fán shòu gēlǐ de rén quèshí de shuō, tā shì qiàn zhe xíng quán lǜfǎ de zhaì.

吕振中加5:3 我再指着每一个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负债该行全律法的。

新译本加5:3 我再对所有受割礼的人郑重声明:他有责任遵行全部的律法。

现代译加5:3 现在我再次警告你们,任何一个接受割礼的人必须遵守全部的法律!

当代译加5:3 我要再次警告那些坚持要行割礼的人,如果他们想守割礼,就必须也遵守全部律法,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就必灭亡!

思高本加5:3 我再向任何自愿受割损的人声明:他有遵守全部法律的义务。

文理本加5:3 我复证之、凡受割者、宜行全律、

修订本加5:3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有义务遵行全部的律法。

KJV 英加5:3 For I testify again to every man that is circumcised, that he is a debtor to do the whole law.

NIV 英加5:3 Again I declare to every man who lets himself be circumcised that he is obligated to obey the whole law.

和合本加5: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拼音版加5:4 Nǐmen zhè yào kào lǜfǎ chēng yì de, shì yǔ Jīdū géjué, cóng ēndiǎn zhōng zhuìluò le.

吕振中加5:4 你们这些要靠着律法得称义的人,你们是跟基督断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新译本加5:4 你们这些靠律法称义的人,是和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现代译加5:4 想倚靠遵守法律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关系的人就是跟基督切断了关系,自绝於上帝的恩典。

当代译加5:4 你们若想靠行律法被称为义,就等於把自己和基督隔绝,叫自己在上帝的恩典中失落了。

思高本加5:4 你们这些靠法律寻求成义的人,是与基督断绝了关系,由恩宠上跌了下来。

文理本加5:4 尔欲由律见义者、乃绝于基督、而陨于恩矣、

修订本加5: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KJV 英加5:4 Christ is become of no effect unto you, whosoever of you are justified by the law; ye are fallen from grace.

NIV 英加5:4 You who are trying to be justified by law have been alienated from Christ; you have fallen away from grace.

和合本加5:5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拼音版加5:5 Wǒmen kào zhe Shènglíng, píng zhe xìnxīn, denghòu suǒ pànwàng de yì.

吕振中加5:5 我们是靠着灵、本着信、切候着所盼望之称义的。

新译本加5:5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

现代译加5:5 至於我们所热切盼望着的,是上帝会使我们跟他有合宜的关系;这是圣灵的力量藉着我们的信心达成的。

当代译加5:5 至於我们呢,我们要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我们的盼望实现——上帝使我们成为义人。

思高本加5:5 至於我们,我们却是依赖圣神,由於信德,怀着能成义的希望,

文理本加5:5 盖我侪以神由信、而待所望之义、

修订本加5:5 至于我们,我们是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KJV 英加5:5 For we through the Spirit wait for the hope of righteousness by faith.

NIV 英加5:5 But by faith we eagerly await through the Spirit the righteousness for which we hope.

和合本加5:6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拼音版加5:6 Yuánlái zaì Jīdū Yēsū lǐ, shòu gēlǐ bú shòu gēlǐ, quán wú gōngxiào. wéidú shǐ rén shēng fā rénaì de xìnxīn, cái yǒu gōngxiào.

吕振中加5:6 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没有效力,不受割礼也没有效力,惟独以爱力行(或译『被爱激动』)的信才有效力。

新译本加5:6 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唯有那借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

现代译加5:6 因为,当我们在基督耶稣的生命里的时候,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甚麽关系,惟有那以爱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信心才算重要。

当代译加5:6 我们既然已经在基督里,受不受割礼,根本无关重要;最要紧的是要有信心,并且以充满爱心的行动把信心表现出来。

思高本加5:6 因为在基督耶稣内,割损或不割损都算不得什麽,唯有以爱德行事的信德, 算什麽。

文理本加5:6 于基督耶稣中、或割或否、皆无益、惟以爱而行之信有益、

修订本加5:6 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没有功效,惟独使人发出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KJV 英加5:6 For in Jesus Christ neither circumcision availeth any thing, nor uncircumcision; but faith which worketh by love.

NIV 英加5:6 For in Christ Jesus neither circumcision nor uncircumcision has any value. 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 is faith expressing itself through love.

和合本加5:7 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拼音版加5:7 Nǐmen xiàng lái pǎo dé hǎo. yǒu shuí lánzǔ nǐmen, jiào nǐmen bú shùncóng zhēnlǐ ne.

吕振中加5:7 你们素来跑得好;谁竟截断了你们的路、使你们不信从真理呢?

新译本加5:7 你们向来跑得好,谁拦阻了你们,使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现代译加5:7 你们一向都表现得很好!是谁阻挡了你们,使你们不再服从真理呢?

当代译加5:7 你们本来在信心的路上,一直跑得很好的。现在是谁拦阻了你们,叫你们不再遵行真理呢?

思高本加5:7 以前你们跑得好! 有谁拦阻了你们去追随真理呢?

文理本加5:7 昔尔所趋者善矣、谁阻尔不顺真理乎、

修订本加5:7 你们向来跑得好,谁拦阻了你们,使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KJV 英加5:7 Ye did run well; who did hinder you that ye should not obey the truth?

NIV 英加5:7 You were running a good race. Who cut in on you and kept you from obeying the truth?

和合本加5:8 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拼音版加5:8 Zhèyàng de quàndǎo, bú shì chūyú nà zhào nǐmen de.

吕振中加5:8 那样的劝导并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新译本加5:8 这种劝诱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现代译加5:8 这种劝诱当然不会出於那呼召你们的上帝。

当代译加5:8 这当然不会是那位呼召你们的上帝!

思高本加5:8 这种劝诱决不是出自那召选你们的天主。

文理本加5:8 其所劝导、非出于召尔者、

修订本加5:8 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KJV 英加5:8 This persuasion cometh not of him that calleth you.

NIV 英加5:8 That kind of persuasion does not come from the one who calls you.

和合本加5: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拼音版加5:9 Yídiǎn miànjiào néng shǐ quán tuán dōu fāqǐ lái.

吕振中加5: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酵来。

新译本加5: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面发起来。

现代译加5:9 俗语说:「一点点酵母可以使全团的面发起来。」

当代译加5:9 虽然,靠着主我相信你们必定会跟我采取同样的看法,但要记住“一点点的面酵,能使全团面发大起来。”那在你们中间兴波作浪,煽动你们的害群之马,无论他是谁,上帝必定不放过他的,他必须承担该得的一切罪名!

思高本加5:9 少许的酵母就能使整个面团发酵。

文理本加5:9 少许之酵、发全团矣、

修订本加5:9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KJV 英加5:9 A little leaven leaveneth the whole lump.

NIV 英加5:9 "A little yeast works through the whole batch of dough."

和合本加5:10 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拼音版加5:10 Wǒ zaì zhǔ lǐ hen xìn nǐmen bì bù huái bié yàng de xīn, dàn jiǎorǎo nǐmen de, wúlùn shì shuí, bì dāndāng tāde zuì míng.

吕振中加5:10 我在主里面深信你们不至于存着别的意念;但那搅乱你们的、无论是谁、必须担受处刑。

新译本加5:10 我在主里深信你们不会存别的意念;但那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定要受刑罚。

现代译加5:10 可是我仍然信任你们;因为我们同在主的生命里,我深信你们一定不至於跟我有不同的见解。只是那扰乱你们的,无论是谁,将受上帝的惩罚!

当代译加5:10 虽然,靠着主我相信你们必定会跟我采取同样的看法,但要记住“一点点的面酵,能使全团面发大起来。”那在你们中间兴波作浪,煽动你们的害群之马,无论他是谁,上帝必定不放过他的,他必须承担该得的一切罪名!

思高本加5:10 我在主内信任你们,认为你们不会有什麽别的心思;但那扰乱你们的人,不论他是谁,必要承受惩罚。

文理本加5:10 我缘主深信尔无异志、但扰尔者、不论何人、必服其鞫、

修订本加5:10 我在主里深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骚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须承受惩罚。

KJV 英加5:10 I have confidence in you through the Lord, that ye will be none otherwise minded: but he that troubleth you shall bear his judgment, whosoever he be.

NIV 英加5:10 I am confident in the Lord that you will take no other view. The one who is throwing you into confusion will pay the penalty, whoever he may be.

和合本加5:11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拼音版加5:11 Dìxiōng men, wǒ ruò réngjiù chuán gēlǐ, wèishénme hái shòu bīpò ne. ruò shì zhèyàng, nà shízìjià tǎoyàn de dìfang jiù méiyǒu le.

吕振中加5:11 至于我呢、弟兄们,我若还在宣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那样,十字架之被看为信仰障碍不就早已除掉了么!

新译本加5:11 弟兄们,如果我仍旧传割礼,我为什么还受迫害呢?若是这样,十字架绊倒人的地方就没有了。

现代译加5:11 弟兄们,如果我继续宣传割礼,为甚麽还受迫害呢?我那样做的话,即使传扬基督的十字架也不至於成为他们的障碍了。

当代译加5:11 弟兄姊妹们,不知为甚麽竟有些人说,我也在宣讲行割礼守律法,倘若他们所说的是真的,那我就不会得罪他们,也不会再受迫害了。但我到现在仍在遭受迫害,可见我所传的仍是“靠十字架才能得救”的讯息了。

思高本加5:11 至於我,弟兄们,如果我仍宣讲割损的需要,那我为什麽还受迫害?若是这样,十字架的绊脚石就早已除去了。

文理本加5:11 兄弟乎、若我尚宣割礼、何至犹见窘逐乎、若然、则十架之窒碍已泯矣、

修订本加5:11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迫害呢?若是这样,十字架绊倒人的地方就没有了。

KJV 英加5:11 And I, brethren, if I yet preach circumcision, why do I yet suffer persecution? then is the offence of the cross ceased.

NIV 英加5:11 Brothers, if I am still preaching circumcision, why am I still being persecuted? In that case the offense of the cross has been abolished.

和合本加5:12 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拼音版加5:12 Hènbude nà jiǎoluàn nǐmen de rén, bǎ zìjǐ gē jué le.

吕振中加5:12 我巴不得那些搅乱你们的也自己阉割!

新译本加5:12 我恨不得那些扰乱你们的人把自己阉割了!

现代译加5:12 我倒希望那些扰乱你们的人自己去阉割!

当代译加5:12 我恨不得那些主张非守割礼不可的人,阉割自己!

思高本加5:12 巴不得那些扰乱你们的人,将自己割净了!

文理本加5:12 彼乱尔者、何若自阉为愈也、○

修订本加5:12 恨不得那骚扰你们的人把自己阉割了。

KJV 英加5:12 I would they were even cut off which trouble you.

NIV 英加5:12 As for those agitators, I wish they would go the whole way and emasculate themselves!

和合本加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

拼音版加5:13 Dìxiōng men, nǐmen méng zhào, shì yào dé zìyóu. zhǐshì bùke jiāng nǐmen de zìyóu dàng zuò fàngzòng qíngyù de jīhuì. zǒng yào yòng aì xīn hùxiāng fúshì.

吕振中加5:13 弟兄们,你们是蒙了召以得自由了;不过别用那自由去为肉体造机会;却要凭着爱心互相服事。

新译本加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得了自由;只是不可把这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凭着爱心互相服事。

现代译加5:13 弟兄们,上帝选召你们,要你们成为自由人。只是不可用这自由作放纵情欲的藉口,却要以爱心互相服事。

当代译加5:13 弟兄姊妹们,你们蒙召得了自由,但千万不要以自由为藉口,乘机放纵情欲。要本着爱心,互相服事,

思高本加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选,是为得到自由;但不要以这自由作为放纵肉欲的藉口,惟要以爱德彼此服事。

文理本加5:13 兄弟乎、尔蒙召得自由、然勿以自由为形躯之机、惟以爱相供役、

修订本加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把这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

KJV 英加5:13 For, brethren, ye have been called unto liberty; only use not liberty for an occasion to the flesh, but by love serve one another.

NIV 英加5:13 You, my brothers, were called to be free. But do not use your freedom to indulge the sinful nature; rather, serve one another in love.

和合本加5:14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拼音版加5:14 Yīnwei quán lǜfǎ dōu bāo zaì aìren rú jǐ zhè yī jù huà zhī neì le.

吕振中加5:14 因为在「爱邻舍如同你自己」这一句话里、全律法就都行尽了。

新译本加5:14 因为全部的律法,都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里面成全了。

现代译加5:14 因为全部法律都综合在「爱人如己」这条命令里面。

当代译加5:14 因为全部的律法,都包括在“爱人如己”这一条命令之中了。

思高本加5:14 因为全部法律总括在这句话内:『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

文理本加5:14 盖全律一言以蔽之、曰爱邻如己、

修订本加5:14 因为全部律法都包括在"爱邻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KJV 英加5:14 For all the law is fulfilled in one word, even in this;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

NIV 英加5:14 The entire law is summed up in a single command: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和合本加5:15 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

拼音版加5:15 Nǐmen yào jǐnshèn. ruò xiāng yǎo xiāng tūn, zhǐ pà yào bǐcǐ xiāomiè le.

吕振中加5:15 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彼此消灭呀!

新译本加5:15 你们要谨慎,如果相咬相吞,恐怕彼此都要毁灭了。

现代译加5:15 要当心哪!如果你们像禽兽一样相咬相吞,你们一定同归於尽!

当代译加5:15 你们要谨慎,如果你们不能彼此相爱,反而相咬相吞,恐怕会同归於尽了!

思高本加5:15 但如果你们彼此相咬相吞,你们要小心,免得同归於尽。

文理本加5:15 若尔相吞噬、恐相沦亡、尔其慎之、○

修订本加5:15 你们要谨慎,你们若相咬相吞,恐怕要彼此消灭了。

KJV 英加5:15 But if ye bite and devour one another, take heed that ye be not consumed one of another.

NIV 英加5:15 If you keep on biting and devouring each other, watch out or you will be destroyed by each other.

和合本加5:16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拼音版加5:16 Wǒ shuō, nǐmen dāng shùn zhe Shènglíng ér xíng, jiù bú fàngzòng ròutǐ de qíngyù le.

吕振中加5:16 我是说,你们要顺着灵而行,就决不去满足肉体的私欲了。

新译本加5:16 我是说,你们应当顺着圣灵行事,这样就一定不会去满足肉体的私欲了。

现代译加5:16 我要强调的是:你们要顺从圣灵的引导,不要满足自己本性的欲望。

当代译加5:16 为这缘故,我劝你们,行事为人要顺从圣灵的引导,就不致放纵情欲了。

思高本加5:16 我告诉你们:你们若随圣神的引导行事,就决不会去满足本性的私欲,

文理本加5:16 我故谓尔当依圣神而行、则不纵形躯之欲、

修订本加5:16 我说,你们要顺着圣灵而行,绝不可满足肉体的情欲。

KJV 英加5:16 This I say then, Walk in the Spirit, and ye shall not fulfil the lust of the flesh.

NIV 英加5:16 So I say, live by the Spirit, and you will not gratify the desires of the sinful nature.

和合本加5:17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

拼音版加5:17 Yīnwei qíngyù hé Shènglíng xiāng zhēng, Shènglíng hé qíngyù xiāng zhēng. zhè liǎng ge shì bǐcǐ xiāng dí, shǐ nǐmen bùnéng zuò suǒ yuànyì zuò de.

吕振中加5:17 因为肉体起贪欲心、跟灵对抗,灵也跟肉体对抗。这两个相敌对着,以致你们所愿的、你们作不出。

新译本加5:17 因为肉体的私欲和圣灵敌对,圣灵也和肉体敌对;这两样互相敌对,使你们不能作自己愿意作的。

现代译加5:17 因为本性的欲望跟圣灵互相敌视,彼此对立,使你们不能做自己所愿意做的。

当代译加5:17 因为情欲就是:本性所爱做的不好的事,专与圣灵作对;而圣灵也专抑制情欲,两者势不两立,常常相抗相争,以致你们无所适从。

思高本加5:17 因为本性的私欲相反圣神的引导,圣神的引导相反本性的私欲:二者互相敌对,致使你们不能行你们所愿意的事。

文理本加5:17 盖形躯之欲御乎神、神御形躯、二者相敌、俾尔不行其所欲行、

修订本加5:17 因为肉体的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肉体相争,这两个彼此敌对,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

KJV 英加5:17 For the flesh lusteth against the Spirit, and the Spirit against the flesh: and these are contrary the one to the other: so that ye cannot do the things that ye would.

NIV 英加5:17 For the sinful nature desires what is contrary to the Spirit, and the Spirit what is contrary to the sinful nature. They are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you do not do what you want.

和合本加5: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拼音版加5:18 Dàn nǐmen ruò beì Shènglíng yǐndǎo, jiù bú zaì lǜfǎ yǐxià.

吕振中加5:18 但你们若被灵带领着,就不在律法以下了。

新译本加5: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了。

现代译加5:18 但是,如果圣灵引导你们,你们就不受法律的拘束了。

当代译加5:18 但你们如果顺从圣灵的引导,就可以摆脱律法的束缚,不致被情欲乘机控制了。

思高本加5:18 但如果你们随圣神的引导,就不在法律权下。

文理本加5:18 尔若为神所导、则不在律下矣、

修订本加5:18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之下。

KJV 英加5:18 But if ye be led of the Spirit, ye are not under the law.

NIV 英加5:18 But if you are led by the Spirit, you are not under law.

和合本加5: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拼音版加5:19 Qíngyù de shì, dōu shì xiǎn ér yì jiàn de. jiù rú jiānyín, wūhuì, xiédàng,

吕振中加5:19 肉体之行为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淫乱、污秽、邪荡、

新译本加5:19 肉体所行的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淫乱、污秽、邪荡、

现代译加5:19 人本性的欲望是显而易见的;它表现在淫乱、秽行、邪荡、

当代译加5:19 你们如果向情欲低头,恶果就会跟着出现,例如奸淫、污秽、邪荡、

思高本加5:19 本性私欲的作为是显而易见的:即淫乱、不洁、放荡、

文理本加5:19 夫形躯之行、乃显然者、即淫乱、污秽、邪侈、

修订本加5: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淫乱、污秽、放荡、

KJV 英加5:19 Now the works of the flesh are manifest, which are these; Adultery, fornication, uncleanness, lasciviousness,

NIV 英加5:19 The acts of the sinful nature are obvious: sexual immorality, impurity and debauchery;

和合本加5:20 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

拼音版加5:20 Baì ǒuxiàng, xiéshù, chóuhèn, zhēngjing, jìhèn, nǎonù, jiédǎng, fēnzhēng, yìduān,

吕振中加5:20 拜偶像、行邪术、敌恨、纷争、妒忌、暴怒、营私争胜、分立、派别、

新译本加5:20 拜偶像、行邪术、仇恨、争竞、忌恨、忿怒、自私、分党、结派、

现代译加5:20 偶像崇拜、巫术、仇恨、争斗、忌恨、恼怒、自私、分派、结党、

当代译加5:20 拜假神、行邪术、仇恨、争吵、妒忌、恼怒、结党、纷争、弄出诸般错误的教训,

思高本加5:20 崇拜偶像、施行邪法、仇恨、竞争、嫉妒、忿怒、争吵、不睦、分党、

文理本加5:20 拜像、巫术、结仇、争鬬、忌恨、忿怒、衅隙、朋党、异端、

修订本加5:20 拜偶像、行邪术、仇恨、纷争、忌恨、愤怒、自私、分派、结党、

KJV 英加5:20 Idolatry, witchcraft, hatred, variance, emulations, wrath, strife, seditions, heresies,

NIV 英加5:20 idolatry and witchcraft; hatred, discord, jealousy, fits of rage, selfish ambition, dissensions, factions

和合本加5:21 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国。

拼音版加5:21 Jídù, ( yǒu gǔ juàn zaì cǐ yǒu xiōngshā èr zì ) zuìjiǔ, huāngyàn deng leì, wǒ cóng qián gàosu nǐmen, xiànzaì yòu gàosu nǐmen, xíng zhèyàng shì de rén, bì bùnéng chéngshòu shén de guó.

吕振中加5:21 嫉妒、醉酒、荒宴、以及和这一些相类似的事。这些事我现在给你们说明了,正如我说明过的∶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新译本加5:21 嫉妒、醉酒、荒宴,和类似的事。我从前早就告诉过你们,现在又事先告诉你们:行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 神的国。

现代译加5:21 嫉妒、酗酒、狂欢宴乐,和其他类似的事。我从前警告过你们,现在又警告你们:做这种事的人一定不能成为上帝国的子民!

当代译加5:21 此外还有嫉妒、凶杀、酗酒和荒唐的宴会等。我再叁警告你们,行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思高本加5:21 妒恨、【 凶杀】、醉酒、宴乐,以及与这些相类似的事。我以前劝戒过你们,如今再说一次:做这种事的人,决不能承受天主的国。

文理本加5:21 媢嫉、沈湎、荒宴等类、今我告尔、如昔所言、凡行此者、必不得承上帝国也、

修订本加5:21 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过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做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KJV 英加5:21 Envyings, murders, drunkenness, revellings, and such like: of the which I tell you before, as I have also told you in time past, that they which do such things shall not inherit the kingdom of God.

NIV 英加5:21 and envy; drunkenness, orgies, and the like. I warn you, as I did before, that those who live like this will not inherit the kingdom of God.

和合本加5: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拼音版加5:22 Shènglíng suǒ jiē de guǒzi, jiù shì rénaì, xǐlè, hépíng, rennaì, ēncí, liángshàn, xìnshí,

吕振中加5:22 至于灵之果子呢、就是爱、喜乐、和平(或译『宁静』)、恒忍、慈惠、良善、忠信、

新译本加5:22 但圣灵的果子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现代译加5:22 至於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博爱、喜乐、和平、忍耐、仁慈、良善、忠信、

当代译加5:22 相反的,如果让圣灵管理你们的生活,自然会结出美好的果子: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慈悲、良善、信实、

思高本加5:22 然而圣神的效果却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

文理本加5:22 惟圣神之果、乃仁爱、喜乐、和平、恒忍、慈惠、良善、忠信、

修订本加5:22 圣灵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KJV 英加5:22 But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is love, joy, peace, longsuffering, gentleness, goodness, faith,

NIV 英加5:22 But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is love, joy, peace, patience, kindness, goodness, faithfulness,

和合本加5: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拼音版加5:23 Wēnróu, jié zhì. zhèyàng de shì, méiyǒu lǜfǎ jìnzhǐ.

吕振中加5:23 柔和、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能禁止。

新译本加5: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是没有律法禁止的。

现代译加5:23 温柔、节制。这些事是没有任何法律会加以禁止的。

当代译加5:23 温柔、自制。像这些德行,从来没有甚麽律法会禁止的。

思高本加5:23 柔和、节制:关於这样的事,并没有法律禁止。

文理本加5:23 温柔、节制、如此者、无律禁之、

修订本加5: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KJV 英加5:23 Meekness, temperance: against such there is no law.

NIV 英加5:23 gentleness and self-control. Against such things there is no law.

和合本加5: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拼音版加5:24 Fán shǔ Jīdū Yēsū de rén, shì yǐjing bǎ ròutǐ, lián ròutǐ de xiéqíng sīyù, tóng déng zaì shízìjià shang le.

吕振中加5:24 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同各样的恶情和私欲、都钉上十字架了。

新译本加5:24 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和邪情私欲都钉在十字架上了。

现代译加5:24 那些属於基督耶稣的人已经把他们本性上的一切邪情欲望都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当代译加5:24 凡是属基督的人,已经把那些不好的意念,和肉体的邪情恶欲都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思高本加5:24 凡是属於耶稣基督的人,已把肉身同邪情和私欲钉在十字架上了。

文理本加5:24 且属基督耶稣者、已以形躯及其情欲、钉于十架矣、○

修订本加5:24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与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KJV 英加5:24 And they that are Christ's have crucified the flesh with the affections and lusts.

NIV 英加5:24 Those who belong to Christ Jesus have crucified the sinful nature with its passions and desires.

和合本加5:25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拼音版加5:25 Wǒmen ruò shì kào Shènglíng dé shēng, jiù dāng kào Shènglíng xíngshì.

吕振中加5:25 我们若顺着灵而活,也应当顺着灵按规矩行。

新译本加5:25 如果我们靠圣灵活着,就应该顺着圣灵行事。

现代译加5:25 既然圣灵赐给我们新生命,我们就该让他引导我们的生活。

当代译加5:25 如果我们是靠圣灵得生命的,就当依从圣灵而生活,

思高本加5:25 如果我们因圣神生活,就应随从圣神的引导而行事。不要贪图虚荣,不要彼此挑拨,互相嫉妒。

文理本加5:25 我侪若依圣神而生、宜依圣神而行、

修订本加5:25 我们若靠着圣灵而活,也要靠着圣灵行事。

KJV 英加5:25 If we live in the Spirit, let us also walk in the Spirit.

NIV 英加5:25 Since we live by the Spirit, let us keep in step with the Spirit.

和合本加5: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拼音版加5:26 Búyào tāntú xūmíng, bǐcǐ reqì, hùxiāng jídù.

吕振中加5:26 不要好虚荣、彼此激怒、互相嫉妒。

新译本加5:26 我们不可贪图虚荣,彼此触怒,互相嫉妒。

现代译加5:26 我们不可骄傲,不可彼此激怒,互相嫉妒。

当代译加5:26 那麽就不要再自高自大,惹事生非,互相嫉妒了。

思高本加5:26

文理本加5:26 勿尚虚荣、相激相嫉、

修订本加5: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KJV 英加5:26 Let us not be desirous of vain glory, provoking one another, envying one another.

NIV 英加5:26 Let us not become conceited, provoking and envying each other.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