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恢复敬拜 神的生活

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2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 神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3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4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5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6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7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居鲁士所允准的。

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 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9于是,犹大(注:在2章40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 神殿做工的人。

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提要:1 建筑祭坛。4 经常献祭。7 预备工匠。8 在极大的欢乐和哭号中立定圣殿的根基。


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七月。这些回归的被掳者到达巴勒斯坦以后不久,可能是公元前536年夏天,就聚集在耶路撒冷,重新开始圣殿的崇祀。把第1节和第6节对比,就可知道这次聚集是在第六月月底。第七月(提市黎月)是犹太教年历中最神圣的月份之一。这个月的第一日是民用年历元旦(见本书卷二110页)。一开始就吹号,举行圣会(利23:24;见本书卷二106页)。十天以后是庄严的赎罪日(利23:27),紧接着是住棚节,从十五日到二十二日(利23:34-36)。

他们如同一人,聚集。百姓准备留到庆祝住棚节(第4节)。这是以色列的三个大节日之一,要求每个犹太人都在耶路撒冷守节(出23:14;利23:2;申16:16)。


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本会注释】

耶书亚。关于耶书亚和所罗巴伯,见拉2:2注释。

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圣殿的旧址一定经过勘察,并确定了燔祭坛原先的位置。祭坛是犹太人敬拜的中心。没有祭坛就无法举行仪式。祭坛肯定已在第六个月的最后一天竣工(见第6节)。

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像但以理和以西结那样的人领导之下,流亡者决心一开始就按照上帝所表达的旨意敬拜上帝,并且不再陷入无知和偶像崇拜的罪孽之中。他们和他们的前辈曾因此而遭受很大的痛苦。本节所指的可能是利17:2-6和申12:5-7。上帝在其中明令以色列人只能在上帝专门选定的场所献祭。那就是耶路撒冷(王上9:3)。


3 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本会注释】

原有的根基。指祭坛要建立在所罗门燔祭坛的准确位置上。

因惧怕邻国的民。百姓刚从巴比伦回来,就已意识到邻居的敌意,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回归故土。周围的人可能在犹大人被掳期间占据了一部分地盘。现在得被归还其合法的主人。他们自然对犹太人持怀疑态度。犹太人已清楚地表示,他们今后只允许敬拜耶和华。邻居的敌意也许已经表现为威胁。回归的被掳者以惧怕的心聚集在耶路撒冷。虽然居鲁士允许他们建造祭坛和圣殿,但无法保证在建造的过程中不会遭到周围邻居的强烈反对。居鲁士刚占领这些原先属于巴比伦帝国的地区,可能只是在名义上控制这些地区。

燔祭。根据律法要求(出29:38,39;民28:3,4)。


4 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本会注释】

住棚节。他们认真遵守利23:33-42有关节日的要求。此时住在帐篷或临时的棚舍里,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设立这个节日原是为了让人回忆在旷野里四十年的飘流。上帝的子民再次从流亡的异国他乡,被带回到了他们的故土。他们再次住在帐篷里,直到建好永久的居所。

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不是第3节和第5节所说的燔祭,而是住棚节的燔祭。燔祭的法规记在民29:12-40。从这里对庆典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其中的规定得到了认真的遵守。


5 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本会注释】

常献的燔祭。无疑指每天早晚所献的祭(出29:38-42;民28:3-6)。

月朔。即“新月”。关于月朔的条例,见民28:11-15。

圣节。见利23:2注释。包括逾越节,七七节和赎罪日等。

甘心祭。甘心祭(见利1-3章)也重新设立了。尽管圣殿尚未建成,犹太人宗教中最重要的仪式都已准备好举行。


6 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本会注释】

七月。见本章第1节注释。


7 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居鲁士所允准的。

【本会注释】

将银子给。在节日大会期间,就重建圣殿进行了讨论,并与执行计划的工匠签定了协议。许多被掳者无疑曾在巴比伦修建王宫,庙宇和城堡。在被掳期间,特别是在尼布甲尼撒时代,巴比伦发生了重大的活动,如当地出土的文献所描述的。他们在巴比伦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现在成为巨大的财富。所罗巴伯向泥瓦匠和木匠布置了各自的任务,并按例支付工资给他们。

粮食。即“食物”。

西顿。他们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向西顿人和推罗人购买黎巴嫩山区的香柏树。腓尼处在狭长的沿海地带,粮食必须进口(见徒12:20;又见本书卷二68页)。所罗门曾用小麦,大麦,酒和油向推罗王希兰购买材料(代下2:15)。现在所罗巴伯的安排与此相似。自古以来,黎巴嫩地区就盛产香柏树,可用来建造近东文明国家里的宫殿,庙宇和其他公共建筑。

把西顿人列在推罗人前面,符合波斯帝国的政治格局。希罗多德(vii.第96,98页;viii.第67页)说在薛西斯时代,西顿王的地位超过推罗王。这种状况可能在薛西斯以前就存在了。原因是尼布甲尼撒对推罗的长期围困,使推罗的财力和地位大大削弱。西顿占了便宜,成为腓尼基城邦之首(见本书卷二69页)。

照波斯王居鲁斯所允准的。进口腓尼基的木材似乎经过居鲁斯的特批。虽然我们没有其他有关这一点的证明,但是后来在伊克巴塔钠发现的官方文献上规定,由王室的金库支付圣殿的费用,显然包括用公共资金购买原材料。粮食,酒和油一定是由波斯政府提供的,因为刚到的犹太人,在进入的半荒凉的地区时,即使是自己所需要的粮食,也很难得到足够的数量。


8 百姓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本会注释】

第二年。如果犹太人的回归是公元前536年(见拉1:1注释),那么第二年二月应该是公元前535年的春天。月份是从宗教年历的一月份——尼散月算起的。如按始于秋天提市黎月的民用年历计算,则为七月(见本书卷二108页)。这是他们“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地方”第二年,而不是象一些注释家所认为的是居鲁士统治的第二年。

二月。按被掳后年历被称为以珥月。有些注释家认为选择这个月开工是为了与所罗门开始建造第一个圣殿的月份一致(王上6:1)。

所罗巴伯。在第2节中,大祭司耶书亚排在省长所罗巴伯之前,因为那里所涉及的纯属宗教事务,就是开始献祭仪式,大祭司自然拥有主要的权威。在重建圣殿的事上,所罗巴伯所代表的是国家的权威,故先提到。他是波斯国王的官方代表。波斯国王颁发了重建圣殿的谕旨。所罗巴伯的权利和职责就是领导具体执行这个谕旨。

派利未人。回归的少数利未人(见拉2:40注释)受省长指派,监督重建圣殿的工人。

从二十岁以外的。这一惯例至少从大卫的时代起就已存在。利未人要到二十岁以后才开始服役(代上23:24,27;代下31:17)。在摩西的时代,他们必须年满二十五岁(民8:24)。

督理。即“监督”。


9 于是犹大(在二章四十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上帝殿做工的人。

【本会注释】

耶书亚。从事监督工作的人员分为三组,可能是按照新犹大省的人口情况来定的。耶书亚是祭司之首,甲篾是犹大支派的代言人,希拿达显然是圣殿低级人员的领导。


10 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本会注释】

祭司皆穿礼服。百姓最近所提供的祭司服装(拉2:69),是按照摩西的律法“为荣耀,为华美”而设计的(出28:40)。

吹号。吹号是祭司的职责(民10:8;31:6;书6:4;代上15:24;16:6;代下5:12)。敲钹是利未人的任务(代上15:16,19;16:5;代下5:12,13;29:25)。

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见代上15:16-24。但所罗巴伯的音乐侍奉达不到“大卫所定的例”,因为无法提供大卫音乐中起几种重要的乐器。利未人显然在被掳期间忽略了音乐方面的训练(见诗137:2-4)。


11 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 :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本会注释】

他们彼此唱和。或“他们彼此轮唱”(英文RSV版)。合唱分为两组轮唱或对唱。

呼喊。呼喊总是伴随着快乐和成功的时刻,但很少用在宗教活动中。一次例外是约柜被扛抬到亚弗附近的以色列营中时(撒上4:5),另一次是大卫把约柜从基列耶琳移到耶路撒冷时(撒下6:15)。诗47:5和亚4:7也提到虔诚的呼喊。


12 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本会注释】

所罗门的圣殿被毁只有五十年(公元前586年)。第一次被掳是在七十年前。会众中有许多老年人在他们年轻或年幼时,曾见过圣殿的辉煌和壮丽,并牢记在心中。他们一想到这较为逊色的圣殿重建规划,就忍不住哭泣。他们认为“这日的事为小”(亚4:10)。新的圣殿与旧的相比,如同“无有”(该2:3)。所罗门曾雇用了从埃及的边境到幼发拉底河国内最优秀的工匠,还利用了邻国如推罗人的技术。所罗巴伯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的部下,就是小小犹大省为数不多的公民。


13 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本会注释】

哭号的声音。在东方,哭泣不是无声的,而是大声喊出来。

一、卷名

在希伯来文圣经中,《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原来合为一卷,直到1448年,希伯来文本才第一次依照武加大译本的分法将其分为两卷。这两卷圣经原来合称《以斯拉》,但在七十子译本中它被分为两卷,称为《以斯拉记二》和《以斯拉记三》,前面还有《以斯拉记一》,里面含有《以斯拉》和《尼希米》两卷正典的节录。哲罗姆首次将这两卷正典命名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延续至今。他把七十士译本中的《以斯拉记一》定名为《以斯拉记三》,将它列入《旧约》后典。


二、作者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从历史年代和文字上承袭了《历代志》。研究其文体和语言可知它们与《历代志》可能出自同一位作者。犹太传统说法(见《塔木德》)称以斯拉为主要作者,尼希米为编写者。

虽然《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不一定全部为以斯拉所著,但其中没有什么材料是不可能由他所写的。作者采用了所罗巴伯和他自己那个时代的官方材料,还采用了可能由尼希米所写的报导。在述及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工作时,有时采用第一人称代词,有时采用第三人称单数,这不能证明有好几位作者(有关以斯拉的第三人称,见拉7:1-26;拉8:35,36;拉10:1-44;第一人称见拉7:27-8:34;拉9:1-15。有关尼希米的第一人称见尼1:1-7:73;尼12:27-13:31;第三人称见尼8:1-12:26)。这种多样性在古代圣经以外的其他文献中也是存在的(见拉7:28注释)。

出于尼希米12章中几份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单延续到公元前400年左右(见尼12:10,11,22注释),该书似乎写于那个时代,也就是以斯拉和尼希米的时代。以斯拉是一位文士(拉7:6),很想让百姓熟悉神圣的典籍(见尼8:1-8)。这样的人很自然会作出安排,把发生在当代的奇妙大事准确地记录下来,以指导和教育后代的人。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斯拉在圣灵的感动下写了《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在写作过程中,他蒙圣灵引导对手头的文字材料,如敕令(拉1:2-4;拉6:6-12等),信函(见拉4:11-16;拉5:7-17等)和名单(见拉2:1-67)等原始材料进行选择。

《以斯拉记》中有两段是用亚兰文写的(拉4:8-6:18;拉7:12-16)。过去有人据此认为《以斯拉记》的写作年代要比以斯拉时代迟得多。这种看法在人们对波斯帝国时代亚兰语分布和使用情况知之甚少的时候,比较流行。后来不但在波斯帝国各地发现了许多亚兰文文稿,在埃及也发现许多用亚兰文写的犹太人文稿,而这些文稿均出自以斯拉尼希米时代,于是上面这种看法就显得没有理由了。上述文稿中的亚兰文与《以斯拉记》中的亚兰文部分非常相似。当时亚兰语已成为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既用于通信和商业法律文件,也用于诏书法令。因此象以斯拉这样有文化的人是通晓两种语言的。在讲话写作时既能用母语,也能用亚兰语。事实上,亚兰语的使用已非常广泛,任何有阅读能力的人都懂亚兰语。《以斯拉记》的作者当然也知道读者能理解其中的亚兰语部分,所以他觉得没有必要把他所采用的原材料再译成希伯来语。有关当时的亚兰语文稿,见本卷注释79-83页。


三、历史背景

除了《以斯帖记》以外,只有《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涉及被掳归来后的史书,故对于研究归来后犹太人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两卷书并没有连续记录上帝的子民在有关时期的历史,而只记录了其中的某些部分,尚有一些较大的空白没有什么资料可查。

《以斯拉记》首先记录了犹太人在所罗巴伯的率领下从被掳之地归回,重新开始献祭的礼节,并开始建造圣殿。所有这些事大约都发生在居鲁士(原译为“古列”)作王最初两年的时间里。在以后的十三年里,由于反对的势力,工作进展缓慢。接着记录了重新开始建造圣殿及至完工和奉献。那是在大流士一世(原译为“大利乌”)的统治下。关于以后的60年左右时间,以斯拉没有记录。然后到了公元前457年,以斯拉奉亚达薛西王的差遣回到犹大,拥有广泛的权力,按照摩西的律法重建国家的行政机构。他写到自己的回来和所开展的一些改革,但接下去又有十多年的空白,然后尼希米以省长的身份出现。《尼希米记》记载了他的活动。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所载的所有事件均发生在波斯帝国历史的前半叶。波斯帝国是从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于居鲁士胜利的军队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去世为止,由亚历山大大帝取而代之。被掳归回后的犹大人历史是从“波斯王居鲁士元年”开始的(拉1:1)。波斯帝国东起伊朗沙漠,西至小亚细亚海岸,北起亚美尼亚高原,南至埃及边界。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是一位谨慎而仁慈的君主。他的政策是让巴比伦所奴役的各民族高兴,所以他让他们回到故乡,恢复敬拜之所。根据这项宽厚的政策,犹太人被允许回到故乡重建圣殿。波斯的各位君主大都设法公正而审慎地统治帝国。他们的官员受到告诫要处事诚实,为他们所管理的人民谋利益。至少从大流士一世起创立的国教──波斯拜火教,作为一神教,其水准要大大高于波斯以前巴比伦人的多神教和偶像崇拜。

居鲁士攻取巴比伦以后认识了年迈的但以理。他是过去尼布甲尼撒王所信任的顾问。居鲁士学会了尊重他的意见。他一定是通过但以理了解到以赛亚有关他以及他对于上帝子民所起作用的预言(赛44:21-45:13),于是他批准他们回国(《先知和君王》557页)。居鲁士的全付精力都放在安定初建之大帝国的重大工作。在消灭巴比伦以后大约九年,他在讨伐悖逆的东方部族时丧命。

犹太人回到犹大以后,发现周围的邻居怀有敌意,又不断受到在宗教和种族上均很混杂的撒玛利亚人所骚扰。由于居鲁士忙于统一他幅员辽阔的帝国,这些敌人成功地阻碍了犹太人,使他们苦不堪言,从而耽搁了重建圣殿的工作。

居鲁士的长子冈比斯统治不到8年。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征服埃及。从埃及发现的犹太文稿中可以得知冈比斯对犹太人很好。但没有证据证明他实际帮助过犹太人建造圣殿。伪王斯默狄斯的短暂统治对犹太人十分不利。大流士说他是殿宇的破坏者。在他统治时,耶路撒冷的工作停了下来。停顿的部份原因可能是来自敌对的撒玛利亚人。所以到了大流士一世的强大政府有较好的条件可以使圣殿再开工时,还得重新立根基。大流士大帝的时代是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犹太人和其他民族一样,得益于他智慧和强大的统治。他们在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在属灵上的领导下,于大流士6年,即公元前515年完成圣殿的建造,并举行献殿仪式。

但当大流士在晚年决定入侵希腊时,动荡的时代开始了。从那时起,波斯帝国在希腊和埃及等处屡遭挫折,影响了内部的和平和稳定。接下来的两个王:薛西斯和亚达薛西软弱,喜好投机,性格不稳定,大权落到有势力的顾问手中。向希腊发起的灾难性进军,以及埃及等地的叛乱使帝国极不安定,导致内外政策的多变。

就在埃及发动严重叛乱的时候(公元前462-454年),以斯拉得到了国王给于犹太人的重大让步。在这急难的时刻,亚达薛西需要犹太人的支持,因为犹大处在通往埃及的要冲。后来,当犹太人所属的省区发生叛乱(公元450年以后),亚达薛西显然支持他以为忠顺的撒玛利亚人。他错误地断定并且担心犹太人会参与叛乱,于是亚达薛西授权撒玛利亚人阻止耶路撒冷城墙的重建。这时城墙已经造了一段时期了。后来省区的秩序得到恢复,王任命他所信任的宫廷官员尼希米继任犹大地区省长。他在暴力的不断威胁之下,完成了重建城墙的工作。

他当了两任省长,证明是一位能干的组织家和宗教领袖。他在政治,社会和道德方面奠定了比较稳定的基础,对于以后动荡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主题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是史书,记载了上帝复兴犹太人的计划是如何得到实施的。他们又一次获得机会与永恒的旨意相配合,争取自己作为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利。这份记录还表明以赛亚和耶利米的预言是怎样应验的。它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史料,使其他预言,如但以理第八章和第九章的预言,在历史中有了可靠的依据。

《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说明少数的人,在那些敬畏上帝,真诚无私,果断无畏的领袖领导之下,能够为上帝成就大事。这两卷书能启发和加强人对于上帝永无失误之领导的信心。


五、纲要

(一)居鲁士的诏书, 在所罗巴伯的率领下归回 拉1:1-4:5,24

A、居鲁士的诏书 拉1:1-11

1.诏书 拉1:1-4

2.犹太人响应号召 拉1:5,6

3. 居鲁士归还圣殿器皿 拉1:7-11

B、归回者名册 拉2:1-67

1.领导 拉2:1-2

2.平民 拉2:3-35

3.圣殿人员 拉2:36-63

4.会众总数 拉2:64

5.仆婢,歌手和牲口 拉2:65-67

C、恢复日常的祭祀;立圣殿的根基 拉2:68-3:13

1.献给圣殿的礼物 拉2:68,69

2.归来之人住了下来 拉2:70

3.重新祭坛,恢复日常祭祀 拉3:1-6

4.订材料,约工匠 拉3:7

5.立新殿的根基 拉3:8-13

D、在困难下开工至停工 拉4:1-5,24

1.撒玛利亚人要帮忙遭拒绝 拉4:1-3

2.仇敌努力阻碍工作 拉4:4,5

(二)在亚哈随鲁早年,损害犹太人的企图 拉4:6

(三)亚达薛西阻止造耶路撒冷城墙 拉4:7-23

A、撒玛利亚人比施兰给亚达薛西的信 拉4:7-16

B、亚达薛西的答复,允许撒玛利亚人阻止工作 拉4:17-22

C、撒玛利亚人用势力强迫停工 拉4:23

(四)在大流士一世时重新开始并完成圣殿建造工作 拉5:1-6:22

A、哈该和撒迦利亚发动重建圣殿的工作 拉5:1-2

B、达乃来访问耶路撒冷 拉5:3-17

1.达乃来访与长老谈话 拉5:3-5

2.达乃致函大流士 拉5:6-17

C、大流士的诏书 拉6:1-12

1.在亚马他找到古列诏书 拉6:1-2

2. 居鲁士诏书的内容 拉6:3-5

3.大流士给达乃的指示 拉6:6-12

D、圣殿完工并奉献 拉6:13-22

1.达乃帮助犹太人 拉6:13

2.新殿完工 拉6:14,15

3.奉献新殿 拉6:16-18

4.庆祝逾越节 拉6:19-22

(五)亚达薛西一世的诏书, 在以斯拉率领下回来 拉7:1-10-44

A、亚达薛西的诏书 拉7:1-28

1.以斯拉的家谱 拉7:1-5

2.简要记载回归的事 拉7:6-10

3.诏书的内容 拉7:11-26

4.以斯拉感恩 拉7:27,28

B、从巴比伦回来 拉8:1-36

1.回来之人的名单 拉8:1-14

2.在阿哈瓦集会,征召利未人 拉8:15-20

3.在阿哈瓦准备动身 拉8:21-30

4.到达耶路撒冷,奉献礼物 拉8:31-36

C、以斯拉的改革 拉9:1-10-44

1.以斯拉因犹太人中有与异族通婚而难过,并祈祷 拉9:1-15

2.首领和百姓甘心与外邦妻子离婚 拉10:1-17

3.违犯者的名单 拉10:18-44

(六)尼希米第一次任犹大省长 尼1:1-12:47

A、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 尼1:1-2:11

1.尼希米听到耶路撒冷的情况 尼1:1-4

2.尼希米的祈祷 尼1:5-11

3.亚达薛西允许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重见城墙 尼2:1-8

4.尼希米到达,困难的最初迹象 尼2:9-11

B、重见城墙 尼2:12-6:19

1.尼希米夜间视察城墙 尼2:12-16

2.行动的号召,受到拥护和反对 尼2:17-20

3.42班造城墙者的分布 尼3:1-31

4.阻碍尼希米工作的几次不成功的企图 尼4:1-23

5.尼希米首任省长期间的社会改革 尼5:1-19

6.阻止造墙的进一步企图,城墙完工 尼6:1-19

C、尼希米计划让耶路撒冷重新住进居民 尼7:1-73

1.组织城市警卫 尼7:1-3

2.尼希米计划人口普查,准备让耶路撒冷重新住进居民 尼7:4,5

3.所罗巴伯时代回来的名单成了普查的依据 尼7:6-73

D、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宗教改革 尼8:1-10:39

1.在全国性大会上宣读律法 尼8:1-13

2.庆祝住棚节 尼8:14-18

3.严肃地悔改和认罪的日子 尼9:1-38

4.签约之人的名单 尼10:1-28

5.改革之誓约的内容 尼10:29-39

E、实行定居耶路撒冷的计划 尼11:1-36

1.住在耶路撒冷之人的名单 尼11:1-19

2.犹大省各城镇名单尼11:20-36

F、圣殿人员名单 尼12:1-26

1.所罗巴伯时代的祭司和利未人 尼12:1-9

2.大祭司的家谱 尼12:10,11

3.约雅金时代的祭司 尼12:12-21

4.以利亚实时代的利未人 尼12:22-26

G、城墙落成典礼 尼12:27-43

H、任命司库人员 尼12:44-47

(七) 尼希米第二次任犹大省长 尼13:1-31

A、把犹太人与外国人分开 尼13:1-3

B、把多比雅的家具搬出圣殿 尼13:4-9

C、重新招集利未人,在什一和安息日遵守上的改革 尼13:10-22

D、关于娶外邦妻子的改革 尼13:23-29

E、结语 尼13:30,31

和合本拉3: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拼音版拉3:1 Dào le qī yuè, Yǐsèliè rén zhù zaì gè chéng, nàshí tāmen rútóng yī rén, jùjí zaì Yēlùsǎleng.

吕振中拉3:1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同作祭司的弟兄、跟撒拉鉄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族弟兄、都起来、筑了以色列上帝的祭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祭坛上献上燔祭。

新译本拉3:1 到了七月,各城里的以色列人,如同一人,都在耶路撒冷聚集。

现代译拉3: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在自己的家乡都安顿下来。於是他们全体在耶路撒冷聚集。

当代译拉3:1 到了七月,分散在各城的以色列人都万众一心地聚集在耶路撒冷。

思高本拉3:1 到了七月,时住在各城 的以色列子民,全都一起聚集在耶路撒冷。

文理本拉3:1 七月既届、以色列族居于故邑、众如一人、集于耶路撒冷、

修订本拉3: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KJV 英拉3:1 And when the seventh month was come,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re in the cities, the people gathered themselves together as one man to Jerusalem.

NIV 英拉3:1 When the seventh month came and the Israelites had settled in their towns, the people assembled as one man in Jerusalem.

和合本拉3: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 神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拼音版拉3:2 Yuēsàdá de érzi Yéshūyà hé tāde dìxiōng zhòng jìsī, bìng Sǎlātie de érzi Suǒluóbābó, yǔ tāde dìxiōng, dōu qǐlai jiànzhù Yǐsèliè shén de tán, yào zhào shén rén Móxī lǜfǎ shū shang suǒ xie de, zaì tán shang xiàn Fánjì.

吕振中拉3:2 因为为了四围各地的族民而起了恐怖的心,他们就在殿的基地上建设了祭坛,早晚在祭坛上向永恒主献上燔祭。

新译本拉3: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作祭司的亲族,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兄弟都起来,建筑以色列 神的祭坛,为要照着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祭坛上献燔祭。

现代译拉3: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祭司同事们,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亲属们,重新筑了以色列上帝的祭坛,好照圣人摩西法律上的指示,在坛上献烧化祭。

当代译拉3: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作祭司的弟兄,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弟兄,都一起动手建造以色列上帝的坛,他们照着主的仆人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吩咐的,在坛上献祭。

思高本拉3:2 约匝达克的儿子耶叔亚,和他的兄弟司祭们,以及沙耳提耳的儿子则鲁巴贝耳,和他的兄弟们,於是下手修建以色列天主的祭坛,要按天主的人梅瑟 在法律上所写的,在上面奉献全燔祭。

文理本拉3:2 约萨达子耶书亚、及其昆弟为祭司者、暨撒拉铁子所罗巴伯、与其昆弟、咸起、而筑以色列上帝之坛、欲献燔祭于上、循上帝仆摩西之律所载、

修订本拉3:2 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以及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KJV 英拉3:2 Then stood up Jeshua the son of Jozadak, and his brethren the priests, and Zerubbabel the son of Shealtiel, and his brethren, and builded the altar of the God of Israel, to offer burnt offerings thereon,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the man of God.

NIV 英拉3:2 Then Jeshua son of Jozadak and his fellow priests and Zerubbabel son of Shealtiel and his associates began to build the altar of the God of Israel to sacrifice burnt offerings on it, in accordance with wha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the man of God.

和合本拉3:3 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拼音版拉3:3 Tāmen zaì yuán yǒude gēnjī shang zhú tán, yīn jùpà lín guó de mín, yòu zaì qí shang xiàng Yēhéhuá zǎo wǎn xiàn Fánjì.

吕振中拉3:3 他们又照上记载的守住棚之节;按数照例献上日日该献的燔祭,按日日的本分献;

新译本拉3:3 因为他们惧怕当地的居民,就在殿的原有根基上建立祭坛,在祭坛上向耶和华献燔祭,就是早晚的燔祭。

现代译拉3:3 虽然〔或译:因为〕返回的流亡人惧怕当地的居民,他们还是在祭坛的旧址上重建了祭坛;然后,他们再开始在坛上献早晚的烧化祭。

当代译拉3:3 以色列人就在原来的基石上重建以色列上帝的祭坛,因为他们恐怕邻国的人攻击他们,所以一造好了就立刻使用,早晚献祭给上帝。

思高本拉3:3 不论本地人民恐吓,他们仍在原重 建了祭坛,向上主献了全燔祭,即每日早晚的全燔祭;

文理本拉3:3 因惧邻国、遂于原处筑坛、朝夕献燔祭、奉于耶和华、

修订本拉3:3 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为他们惧怕邻邦民族,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KJV 英拉3:3 And they set the altar upon his bases; for fear was upon them because of the people of those countries: and they offered burnt offerings thereon unto the LORD, even burnt offerings morning and evening.

NIV 英拉3:3 Despite their fear of the peoples around them, they built the altar on its foundation and sacrificed burnt offerings on it to the LORD, both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sacrifices.

和合本拉3:4 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拼音版拉3:4 Yòu zhào lǜfǎ shū shang suǒ xie de shǒu zhù péng jié, àn shù zhàolì xiàn mei rì suǒ dāng xiàn de Fánjì.

吕振中拉3:4 其后又献上不断献的燔祭、月初祭、分别为圣的永恒主一切制定节期的祭、和各人自愿献与永恒主的祭。

新译本拉3:4 他们又按照律法上所记载的守住棚节,每天照着规定的数目献上当天的燔祭。

现代译拉3:4 他们按照规定守住棚节,每天按数照例奉献该献的烧化祭;

当代译拉3:4 他们照着律法上书所规定的,遵守住棚节;每天也按照规例和次数,献上燔祭。

思高本拉3:4 按照规定举行了帐 棚节,每天依照法定数目奉献全燔祭;

文理本拉3:4 遵律所载、守构庐节、循例日献燔祭、依所定之数、按每日所宜、

修订本拉3:4 并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每日献所当献的燔祭。

KJV 英拉3:4 They kept also the feast of tabernacles, as it is written, and offered the daily burnt offerings by number,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as the duty of every day required;

NIV 英拉3:4 Then in accordance with what is written, they celebrated the Feast of Tabernacles with the required number of burnt offerings prescribed for each day.

和合本拉3:5 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拼音版拉3:5 Qí hòu xiàn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bìng zaì yuè shuò yǔ Yēhéhuá de yīqiè shèng jié xiànjì, yòu xiàng Yēhéhuá xiàn gèrén de gānxīn jì.

吕振中拉3:5 从七月一日起、他们开始向永恒主献上了燔祭。那时永恒主的殿堂还没有立下根基。

新译本拉3:5 另外,又献常献的燔祭、月朔献的燔祭和一切耶和华的圣节所献的燔祭,以及甘心乐意的人向耶和华所献的甘心祭。

现代译拉3:5 另外,他们又献上例常的烧化祭,以及在初一日和在所有其他敬拜上主的聚会中所该献的祭,又有向上主献的自愿祭。

当代译拉3:5 从此之后,他们就像以前一样,经常在安息日献上特别的燔祭,又遵守月朔和一切其他的节日,甘心乐意地献上祭物。

思高本拉3:5 以後,献了恒常祭,并在月朔、 安息日和一切祝圣於上主的庆日,献了全燔祭,和各人自愿向上主献的自愿 祭。

文理本拉3:5 后献恒献之燔祭、月朔之祭、及所定为圣、耶和华诸节期之祭、与人奉于耶和华之乐献祭、

修订本拉3:5 此后,他们献常献的燔祭,并在初一和耶和华一切分别为圣的节期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KJV 英拉3:5 And afterward offered the continual burnt offering, both of the new moons, and of all the set feasts of the LORD that were consecrated, and of every one that willingly offered a freewill offering unto the LORD.

NIV 英拉3:5 After that, they presented the regular burnt offerings, the New Moon sacrifices and the sacrifices for all the appointed sacred feasts of the LORD, as well as those brought as freewill offerings to the LORD.

和合本拉3:6 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拼音版拉3:6 Cóng qī yuè chū yī rì qǐ, tāmen jiù xiàng Yēhéhuá xiàn Fánjì. dàn Yēhéhuá diàn de gēnJīshàng wèi lìdéng.

吕振中拉3:6 他们又将银子给了凿石人和匠人,把食物、饮料、和油给了西顿人推罗人,叫他们将香柏木从利巴嫩运到海里、到约帕来,照波斯王古列所准给他们运的。

新译本拉3:6 从七月一日起,他们就开始向耶和华献燔祭,但是那时耶和华的殿还没有立定根基,

现代译拉3:6 虽然人民还没有开始重建圣殿,但从第七月的第一天,他们已经开始向上主献烧化祭了。

当代译拉3:6 从七月一日那一天开始,那时候,圣殿的根基还没有奠立好,祭司已经开始向上帝献上燔祭。

思高本拉3:6 从七月一日起,已开始向上主奉献全燔祭,虽然上主的殿宇当时尚未 奠基,

文理本拉3:6 七月朔、始献燔祭于耶和华、时、耶和华室基犹未立、

修订本拉3:6 从七月初一起,虽然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他们开始向耶和华献燔祭。

KJV 英拉3:6 From the first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began they to offer burnt offerings unto the LORD. But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mple of the LORD was not yet laid.

NIV 英拉3:6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they began to offer burnt offerings to the LORD, though the foundation of the LORD'S temple had not yet been laid.

和合本拉3:7 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允准的。

拼音版拉3:7 Tāmen yòu jiāng yínzi gei shí jiàng, mùjiang. bǎ liángshi, jiǔ, yóu gei Xīdùn rén, Tuīluó rén, shǐ tāmen jiāng xiāng bǎi shù cóng Lìbānèn yùn dào hǎi lǐ, fú hǎi yùn dào Yuēpà, shì zhào Bōsī wáng Gǔliè suǒ yún zhún de.

吕振中拉3:7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上帝之殿的地址第二年、第二月、撒拉鉄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族弟兄、就是祭司和利未人、跟一切被掳中回到耶路撒冷的人、就开了工;都兴工建造;又派立了利未人、从二十岁和以上的、来监管永恒主之殿的工程。

新译本拉3:7 他们把银子给石匠和木匠,把食物、饮料和油给西顿人和推罗人,叫他们照着波斯王古列所允许的,把香柏木从黎巴嫩经海运送到约帕。

现代译拉3:7 民众付工资给石匠、木匠,又拿食物、饮料、橄榄油,向泰尔和西顿城的人换取黎巴巌的香柏树。这些树要经过大海浮运到约帕。这事得到波斯皇帝塞鲁士的许可。

当代译拉3:7 跟着,以色列人就出钱雇用石匠和木匠,又依照波斯王塞鲁士所批准的,用食物、酒和油换取推罗人和西顿人的香柏木。他们把这些木材从黎巴嫩山脉运到地中海沿岸,然后放到海里,让它们一直漂到约帕。

思高本拉3:7 却将银钱交给凿匠和木匠,将食物饮料和酒,供给那些从黎巴嫩由 海中将香柏木运到约培来的漆东人和提洛人,全照波斯王居鲁左所准许的。

文理本拉3:7 以金予石工木工、以粮酒油、予西顿推罗人、使运香柏、自利巴嫩至海、抵于约帕、遵波斯王古列之诏、○

修订本拉3:7 他们把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好将香柏树从黎巴嫩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居鲁士所允准他们的。

KJV 英拉3:7 They gave money also unto the masons, and to the carpenters; and meat, and drink, and oil, unto them of Zidon, and to them of Tyre, to bring cedar trees from Lebanon to the sea of Joppa, according to the grant that they had of Cyrus king of Persia.

NIV 英拉3:7 Then they gave money to the masons and carpenters, and gave food and drink and oil to the people of Sidon and Tyre, so that they would bring cedar logs by sea from Lebanon to Joppa, as authorized by Cyrus king of Persia.

和合本拉3:8 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拼音版拉3:8 Bǎixìng dào le Yēlùsǎleng shén diàn de dìfang. dì èr nián èr yuè, Sǎlātie de érzi Suǒluóbābó, Yuēsàdá de érzi, Yéshūyà hé qíyú de dìxiōng, jiù shì jìsī, Lìwèi rén, bìng yīqiè beìlǔ guī huí Yēlùsǎleng de rén, dōu xīng gōng jiànzào. yòu paì Lìwèi rén, cóng èr shí suì yǐwaì de, dū lǐ jiànzào Yēhéhuá diàn de gōngzuò.

吕振中拉3:8 于是耶书亚的子孙和族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犹大(拉2∶40作何达威雅)的子孙、都站起来,一同负责监管在上帝殿里作工的人∶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和族弟兄、也都这样作。

新译本拉3:8 众人来到耶路撒冷 神的殿以后,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们其余的兄弟,就是祭司、利未人和所有从被掳之地回到耶路撒冷的人,就开始动工建造;又委派二十岁以上的利未人,监督耶和华殿的工程。

现代译拉3:8 民众返回耶路撒冷以后那年的第二月,他们在上主圣殿的原址开始动工。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馀的同胞,祭司和利未人,事实上,所有从流亡返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参加这工作。所有二十岁以上的利未人都被派来监督重建圣殿的工程。

当代译拉3:8 以色列人重返耶路撒冷的第二年二月,在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馀作祭司的弟兄、利未人领导之下,所有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就开始动工兴建圣殿。由二十岁或以上的利未人担任监工。

思高本拉3:8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天主圣宇後的第二年二月,沙耳提耳的儿子则鲁巴贝耳 ,约匝达克的儿子耶叔亚,和其馀的弟兄司祭及肋未人,以及所有由充军回 到耶路撒冷的人,动了工,派定二十岁和二十岁以上的肋未人,监督建筑上 主圣宇的工程。

文理本拉3:8 至耶路撒冷、诣上帝室之二年二月、撒拉铁子所罗巴伯、约萨达子耶书亚、及其余昆弟祭司利未人、与自俘囚而归耶路撒冷之众、肇造耶和华室、立利未人二十岁以上者、督其工作、

修订本拉3:8 他们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第二年,二月的时候,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和利未人,以及所有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就开工建造;他们派二十岁以上的利未人,监督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KJV 英拉3:8 Now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ir coming unto the house of God at Jerusalem, in the second month, began Zerubbabel the son of Shealtiel, and Jeshua the son of Jozadak, and the remnant of their brethren the priests and the Levites, and all they that were come out of the captivity unto Jerusalem; and appointed the Levites, from twenty years old and upward, to set forward the work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NIV 英拉3:8 In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second year after their arrival at the house of God in Jerusalem, Zerubbabel son of Shealtiel, Jeshua son of Jozadak and the rest of their brothers (the priests and the Levites and all who had returned from the captivity to Jerusalem) began the work, appointing Levites twenty years of age and older to supervise the building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和合本拉3:9 于是,犹大(在2章40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神殿做工的人。

拼音版拉3:9 Yúshì Yóudà ( zài 02 : 40 zuò Hédáwēiyǎ ) de hòuyì, jiù shì Yéshūyà hé tāde zǐsūn yǔ dìxiōng. Jiǎmiè hé tāde zǐsūn, Lìwèi rén Xīnádá de zǐsūn yǔ dìxiōng, dōu yītóng qǐlai, dū lǐ nà zaì shén diàn zuò gōng de rén.

吕振中拉3:9 建筑的人立永恒主殿堂根基的时候、祭司穿着礼服、拿着号筒,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拿着响钹,都站着,赞美永恒主,照以色列王大卫所手定的。

新译本拉3:9 耶书亚和他的儿子及兄弟,甲篾和他的儿子,就是何达威雅的子孙(“何达威雅的子孙”或译:“犹大人”),同心协力监督建造 神殿的工人,有利未人希拿达的儿子和兄弟协助他们。

现代译拉3:9 利未人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亲属,以及甲篾和他的子孙(何达威雅宗族〔希伯来文是:犹大〕),都联合起来监督重建圣殿的工程。(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也协助他们。)

当代译拉3:9 犹大的后裔耶书亚和他的子孙、弟兄,就联同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以及他的弟兄,同心协力地监督整个建筑工程。

思高本拉3:9 耶叔亚和他的儿子们,以及他的兄弟们,卡德米耳和他的 儿子们,以及曷达委雅的後裔,同心协力,监督那建筑天主圣宇的工人;还 有赫纳达的儿子们,以及他们的儿子和弟兄肋未人。

文理本拉3:9 时、耶书亚及其子弟、甲篾及其子、犹大之子、希拿达之子、与其昆弟利未人、偕立而督上帝室之工、

修订本拉3:9 于是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他们和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起来如同一人,监督那些在上帝殿里做工的人。

KJV 英拉3:9 Then stood Jeshua with his sons and his brethren, Kadmiel and his sons, the sons of Judah, together, to set forward the workmen in the house of God: the sons of Henadad, with their sons and their brethren the Levites.

NIV 英拉3:9 Jeshua and his sons and brothers and Kadmiel and his sons (descendants of Hodaviah) and the sons of Henadad and their sons and brothers--all Levites--joined together in supervising those working on the house of God.

和合本拉3:10 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拼音版拉3:10 Jiàngrén lì Yēhéhuá diàn gēnjī de shíhou, jìsī jiē chuān lǐfú chuīhào, Yàsà de zǐsūn Lìwèi rén qiāo bó, zhào Yǐsèliè wáng Dàwèi suǒ déng de lì, dōu zhàn zhe zànmei Yēhéhuá.

吕振中拉3:10 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永恒主、说∶「因为他至善;他向以色列人所施的坚爱永远长存。」他们赞美永恒主的时候、众民都大声欢呼、庆祝永恒主之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新译本拉3:10 建筑工人奠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都穿上礼服,拿着号筒,亚萨子孙的利未人,都拿着响钹,站在自己的位置,按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仪式赞美耶和华。

现代译拉3:10 当他们开始立圣殿根基的时候,祭司都穿上礼服,站在各人的位置,手拿着号角;利未人亚萨的子孙拿着铙钹站在那里。他们按照大卫王时代传下来的规矩赞美上主。

当代译拉3:10 建筑工人安好了圣殿的根基的时候,大家就照着以色列王大卫的规矩,祭司穿起礼服,吹响号角,亚萨的子孙利未人击钹,

思高本拉3:10 丌人们安放上主圣 宇基础时,司祭身穿礼服,拿着号筒,阿撒夫的後裔肋未人拿着铙钹,各自 站在自己的地方,按以色列王达味制定的仪式,赞美上主,

文理本拉3:10 匠人立耶和华殿基时、祭司衣礼服执角、利未人亚萨裔击钹、颂赞耶和华、循以色列王大卫之例、

修订本拉3:10 工匠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穿礼服吹号,利未人亚萨的子孙敲钹,都照以色列王大卫亲手所定的,站着赞美耶和华。

KJV 英拉3:10 And when the builder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mple of the LORD, they set the priests in their apparel with trumpets, and the Levites the sons of Asaph with cymbals, to praise the LORD, after the ordinance of David king of Israel.

NIV 英拉3:10 When the builder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mple of the LORD, the priests in their vestments and with trumpets, and the Levites (the sons of Asaph) with cymbals, took their places to praise the LORD, as prescribed by David king of Israel.

和合本拉3:11 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拼音版拉3:11 Tāmen bǐcǐ chàng hé, zànmei chēngxiè Yēhéhuá shuō, tā ben wéi shàn, tā xiàng Yǐsèliè rén yǒng fā cíaì. tāmen zànmei Yēhéhuá de shíhou, zhòng mín dàshēng hūhǎn, yīn Yēhéhuá diàn de gēnjī yǐjing lìdéng.

吕振中拉3:11 但是有许多祭司中的人和利未人、以及父系的族长、那些曾经见过先前的殿奠基的、老年人、如今看见这样的殿在眼前,便大声哭号;不过也有许多人提高了声音、欢喜快乐地呼喊;

新译本拉3:11 他们赞美和称谢,向耶和华歌唱,说:“耶和华是至善的,他向以色列人所施的慈爱永远长存。”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人都大声呼喊,因为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奠定。

现代译拉3:11 他们对唱,感谢赞美上主说:上主至善;他永远爱以色列。每个人都大声呼喊,赞美上主,因为圣殿奠基的工程已经开始了。

当代译拉3:11 同声唱歌颂扬主,说:“他是良善的,他向以色列人大施恩惠。他的慈爱是永远长存的!”所有的人也高声欢呼赞美主,因为圣殿的根基已经立好了。

思高本拉3:11 彼此轮流唱 歌赞美和感谢上主的诗歌:「因为 是圣善的,因为 对以色列的仁慈永远 常存」。同时全体人民都大欢呼,赞美上主,因为上主的圣宇已经奠基。

文理本拉3:11 遂更唱迭和、赞美称谢耶和华曰、彼乃善良、慈惠永存于以色列、民众见耶和华室基已立、于赞美耶和华之际、大声而呼、

修订本拉3:11 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 "他本为善, 他向以色列永施慈爱。" 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百姓大声呼喊,因为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KJV 英拉3:11 And they sang together by course in praising and giving thanks unto the LORD; because he is good, for his mercy endureth for ever toward Israel. And all the people shouted with a great shout, when they praised the LORD, because the foundation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was laid.

NIV 英拉3:11 With praise and thanksgiving they sang to the LORD: "He is good; his love to Israel endures forever." And all the people gave a great shout of praise to the LORD, because the foundation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was laid.

和合本拉3:12 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拼音版拉3:12 Ránér yǒu xǔduō jìsī, Lìwèi rén, zúzhǎng, jiù shì jiàn guō jiù diàn de lǎo nián rén, xiànzaì qīnyǎn kànjian lì zhè diàn de gēnjī, biàn dàshēng kū hào, ye yǒu xǔduō rén dàshēng huānhū.

吕振中拉3:12 以致众民竟不能分辨欢乐呼喊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民都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新译本拉3:12 很多年老的祭司、利未人和族长,曾经见过先前的殿,眼见这殿的根基再次奠立,就放声大哭,但也有许多人高声欢呼,

现代译拉3:12 许多年老的祭司、利未人,和族长曾经亲眼见过以前的圣殿,现在看到圣殿再次奠基,不禁放声痛哭。其馀在场的人却都大声欢呼。

当代译拉3:12 然而,当那些曾经见过所罗门那座宏伟圣殿的年老的祭司、利未人、族长和领袖眼见圣殿的根基重新立好,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思高本拉3:12 许多曾在这地基上,亲眼见过先前的圣殿的老司祭、老肋未人和老族长 ,面对这座圣殿,不禁放大哭,却也有许多人欢喜高呼,

文理本拉3:12 祭司利未人及族长、曾见古室之耆老、今目睹立斯室之基、大声哭号者多、欣然欢呼者亦多、

修订本拉3:12 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和族长,就是见过先前那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这殿立了根基,就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KJV 英拉3:12 But many of the priests and Levites and chief of the fathers, who were ancient men, that had seen the first house, when the foundation of this house was laid before their eyes, wept with a loud voice; and many shouted aloud for joy:

NIV 英拉3:12 But many of the older priests and Levites and family heads, who had seen the former temple, wept aloud when they saw the foundation of this temple being laid, while many others shouted for joy.

和合本拉3:13 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拼音版拉3:13 Shènzhì bǎixìng bùnéng fēnbiàn huānhū de shēngyīn, hé kū hào de shēngyīn. yīnwei zhòngrén dàshēng hūhǎn, shēngyīn tīng dào yuǎn chù.

吕振中拉3:13 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听说流亡回来的人为永恒主以色列的上帝建造殿堂,

新译本拉3:13 以致分不清到底是欢呼声或哭声。因为众人都大声呼喊,这声音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听见。

现代译拉3:13 没有人能分辨出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声音太大,好远的地方也都听得到。

当代译拉3:13 於是,欢呼声与痛哭声混成了一片,远处都听得到,只是分辨不出是哭声还是笑声。

思高本拉3:13 以致分不清是 欢呼声或是哀哭声,因为民众都高声喊叫,这声音连远处都可以听到。

文理本拉3:13 民众大声而呼、其声远闻、哭号与欢呼之声、民不能辨、

修订本拉3:13 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或哭号的声音,因为百姓大声呼喊,声音连远处都可听到。

KJV 英拉3:13 So that the people could not discern the noise of the shout of joy from the noise of the weeping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outed with a loud shout, and the noise was heard afar off.

NIV 英拉3:13 No one could distinguish the sound of the shouts of joy from the sound of weeping, because the people made so much noise. And the sound was heard far away.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