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以斯帖被立为王后

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2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3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注: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4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5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6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注: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7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8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

9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10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11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12众女子照例先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之物。满了日期,然后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

13女子进去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

14晚上进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15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

16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

17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18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末底改救王的命

19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20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21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22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

23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提要:1 要从所挑的处女中选一位王后。5 以斯帖的养父末底改。8 以斯帖最受哈该的喜悦。12 洁净的方式,入见国王。15 以斯帖最受国王喜爱,成为王后。21 末底改发现一件造反的阴谋,记录在编年史中。


1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本会注释】

这事以后。瓦实提不再担任王后,但亚哈随鲁似乎没有急于把她的荣誉赐给其他人。他的后宫无疑有许多嫔妃,但没有一个出类拔萃。亚哈随鲁“想念瓦实提”,可能是由于头脑冷静了下来,或时间久了的缘故。圣经没有说是瓦实提被废以后多久。瓦实提被废是他当政的第三年(斯1:3),而以斯帖被皇家征召到王宫是在他当政第六年(斯2:12,16)。在这段时间里,亚哈随鲁(薛西斯)离开书珊,去从事不走运的希腊战役(见《以斯帖记》序言)。以斯帖是在亚哈随鲁回来以前到达王宫的(他于公元前480年10月或11月离开希腊,以斯帖来到王宫是在公元前479年),召集处女很可能发生在他不在的时候。

想念瓦实提。亚哈随鲁可能曾考虑召回瓦实提,重新让她当王后。如果这样,那些建议废黜她的官员就危险了。瓦实提被废是他们造成的。一旦她复位,他们就会遭殃。不被处决,也会被免职。


2 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本会注释】

美貌的处女。这个提议肯定很讨薛西斯这样的东方君主欢心。这个建议也许会使他找到更加美丽更讨他喜欢的女子,把他的思想从瓦实提身上转移,同时也保护了那些建议废黜她的人。


3 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本会注释】

女院。在东方的王宫,后宫是与国王和其他男性的居所分开的,通常在另一座建筑里。她们的住宅由太监管理。在薛西斯的后宫位于宫殿的东北部(见斯1:5注释)。

掌管女子的。严格地说,希该似乎只管处女。还有一位高级太监专管已献给国王的女子(第14节)。

太监。见斯1:10。国王委以特殊的责任。

需用的香品。即“香膏”或“化妆品”。见第12节所列。波斯的国王也许自认为是半神,所以连献给他们的处女也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洁净。


4 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5 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本会注释】

有一个犹大人。笔锋突然从波斯宫廷转到住在首都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迄今并没有犹太人被掳到书珊城的记录。住在那里的犹太人可能是自己去的。据犹太人的传说,末底改在进入波斯朝廷以前是经商的。

末底改。关于末底改的可能性是楔形字版上的Marduka,见本卷序言。

末底改是便雅悯支派的犹太人,要在他们民族的史册是留下光荣的一笔。无法确定“从耶路撒冷掳去[巴比伦]”的末底改先人是基士还是睚珥。按照希伯来语句法,这两者都有可能。如果是基士,那他就是末底改的祖父。在118年的时间里会有大约三四代。如果是睚珥,那么示每和基士就是被掳之前末底改的祖先,其准确的辈分关系不明。如按后一种说法,这里的家谱并不是末底改的直接父辈,而是较早的亲人,只是为了确认他的家系而已。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于希伯来人的习惯(见太1:8,17注释)。在圣经中,“父”和“子”有时不按字面解,只是体现上下辈的关系(见本书卷一181页,及创37:35注释)。基士可能是末底改较远的祖先。

大约在《以斯帖记》的事件60年以前,古列王降旨让所有愿意的犹太人回巴勒斯坦,但末底改的父母决定留在被掳之地。大多数犹太人似乎都是这样(见《先知与君王》598页)。末底改的侄女哈大沙(以斯帖,见本卷序言)失去父母以后,他就收养了她。

有人认为末底改认是Matacas(或Natacas)。希腊历史学家帖西亚(Ctesias)说他是薛西斯的一个近臣。A·Ungnad教授在研究柏林博物馆的一些楔形字版时,发现一段提到马杜卡(末底改的巴比伦语译名)的文字,说他是薛西斯统治时书珊城的一个高官,其头衔sip?r 说明他权高位重(见序言)。一个相同名字的要人,生活在相同的时代和相同的城市,这是值得思考的。


6 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本会注释】

掳去。被掳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05年,包括但以理;第二次是公元前597年,约雅斤被囚;第三次是公元前586年,西底家被俘,耶路撒冷被烧毁。末底改的先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在第二次,发生在118年之前。


7 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本会注释】

哈大沙。以斯帖的原名(见序言)。词根是hadas(爱神木),带有阴性词尾ah。

以斯帖。'Ester,可能来自波斯语。很象现代波斯人名Stareh,意为“星辰”。译成希腊语是Aster 或Esther(七十士译本)。希腊语词根aster 在英语词汇“aster”、“star”和“asteroid”中意为“象星辰的”。该词巴比论语的拼法是Ishtar,在希腊语中拼成`Ashtoreth(复数`Ashtaroth)和Astartē。在巴比论语中,金星拼为Ishtar。末底改选择波斯名字可能是为了隐瞒以斯帖的犹太人血统(第10节)。

容貌。yephath-to'ar。系yaphah(美丽)和to'ar(被注视,体形)的复合词,译为“体形美丽”可能更好。

俊美。tobath mar'eh,意为“好看”或“漂亮”。


8 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

【本会注释】

谕旨。意为“法律”,见于下列经文“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但6:8,12)。


9 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分,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本会注释】

喜悦。直译是“他视为优秀”。

恩待。该词是《以斯帖记》所特有的。在第17节里译为“宠爱”(又见斯5:2)。

急忙给她。哈该似乎从一开始就偏爱以斯帖。他了解国王的爱好,显然意识到以斯帖可能被选上,就立刻给她以未来王后的待遇。

她所当得的分。可能指日常的饮食。

上好的房屋。后宫中“上好的房屋”是给王后保留的。


10 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本会注释】

国王可能会不喜欢出身于附属民族的人(见20节)。迦勒底的吾珥是亚伯拉罕的故乡,离书珊西南约240公里,所以以斯帖的外貌与许多当地人很象。


11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本会注释】

暗示末底改已是在朝门执行国王吩咐的低级官员。但末底改还是尽量找机会离开朝门到后宫的前院,好看见以斯帖,或至少得到有关她的消息(见第5节注释)。


12 众女子照例先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之物。满了日期,然后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

【本会注释】

没药油。没药在古代是很贵重的。不仅因为它的香味,而且被认为有洁净的效果。埃及用没药处理尸体(见创50:2注释)。犹太人用没药作为“圣膏油”的主要配料(出30:23-25)。服装和卧床上有它的香气(诗45:8;箴7:17)。

香料。歌4:16中译为“香气”。


13 女子进去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

【本会注释】

一些注释家认为,这是指每一个处女此时可以自行选择所穿戴的珠宝或服装。


14 晚上进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本会注释】

二院。即后宫内宅,居住着国王的嫔妃。


15 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

【本会注释】

末底改叔叔。直译为“父方的叔叔”,或“父亲的弟弟”。亚比孩是以斯帖的父亲,可能是睚珥的弟弟(见第5节注释)。

她别无所求。以斯帖完全接受希该的安排,尽管她有权选择自己的服饰。


16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

【本会注释】

提别月。相当于十二月的后半月和一月的前半月。亚哈随鲁第七年提别月始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前479年),终于一月二十日(公元前478年)。上一年亚哈随鲁从灾难性的希腊远征回来。无疑现在他早已把军事问题抛之脑后。


17 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本会注释】

过于爱众女。无疑包括他原来的嫔妃,和刚送来的一切处女。

立她为王后。国王喜欢以斯帖,似乎没有再见其他处女就立她为王后。


18 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本会注释】

大筵席。就是娶以斯帖的婚宴。

豁免各省的租税。国王为了庆祝以斯帖的加冕,就豁免了通常征收的税。按波斯帝国的惯例,国王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给王后,供她服饰和其他物品所需。

照王的厚意。直译为“按照国王的手”,即“按皇家的方式”。赠礼的做法在东方一直很普遍,那时在波斯人中正盛行。


19 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本会注释】

处女。指又一次征募处女,发生在公元前478年1月和公元前474年4月之间。

朝门。指末底改已成为宫殿的侍卫或低级官员。也许他先前还不是(见11节注释)。朝门是皇家办公,处理国家事务的地方(见创19:1注释)。


20 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本会注释】

以斯帖十分尊敬自己的养育者。她成为王后以后仍然很重视他的忠告。这证明末底改确是她的养父,以斯帖则是一个忠诚听话的女儿。她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品德和人格上。容貌的美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父母们往往过于疏忽或过于严厉,使青年人产生摆脱约束的愿望,养成刚愎和懒散的性格。保持父母的权威并尊重青年人的个性,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维系着家庭的幸福。父母的管束应以培养儿女的自制为目的。这样的孩子离家以后,就会像以斯帖那样,拥有均衡的人格和富有教养的品德。


21 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本会注释】

当那时候。见19节注释。

门。即“入口”。辟探和提列显然是太监,负责保卫国王私宅或卧室的入口。这个要职给阴谋者们有机可乘。据历史记载,薛西斯最终还是死于这样的阴谋。


22 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

【本会注释】

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上古史)xi.6.4)记载,是一个奴隶向末底改举报了阴谋者。


23 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本会注释】

究察这事。即进行调查。

果然是实。即查证属实。

挂在木头上。即钉在尖桩上。这是波斯处置反叛者通用的刑罚(见拉6:11注释)。

一、卷名

本卷取名于故事的女主人公。她的希伯来原名叫哈大沙(见斯2:7),也许是她要嫁给玛代波斯帝国的王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时改名为以斯帖(见《先知和君王》598页)。她的希伯来名字哈大沙意思是“爱神木”,而以斯帖也许是一个波斯名字,意思是“星辰”。末底改把他的堂妹哈大沙收养为女儿,他将她改为波斯名字以斯帖,嘱咐她不要公开自己的国籍(见斯2:10)。

《以斯帖记》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帝怎样使用一个美艳绝伦而勇敢的青年女子,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时刻拯救了她的同胞。就象在路得的故事里一样,我们看见在上帝拯救祂子民的大计划中妇女的重要地位。路得是一个外邦人,她决定与以色列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上帝为她的神,而以斯帖则是一个犹太人。在上帝的安排下,她成了当时最强大国家的皇后。她知道她义父对他所说之话的实质和重要性:“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斯4:14)经过祈祷以后,她勇敢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散布在当时世界各地的上帝子民。以斯帖的故事告诉读者们上帝可能把机会赐给最软弱的人。我们也许得了“位分”,“是为现今的机会”。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以斯帖记》为何人所写。从作者在民族危急关头对犹太人存亡的关心程度来看,他可能是一位犹太人。他说末底改是便雅悯人(斯2:5),可能他自己就是这一支派的人。他只提到“散居在王国各省”的犹太人,而没有提到耶路撒冷和犹太人(斯3:8),说明他特别关注前者,自己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书中有许多波斯词语,作者对波斯的风格习惯又十分了解,表明他是波斯本土的居民,而非外省人士。最近从书珊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作者很熟悉王宫和波斯宫廷的规则。根据这些考古发现,一些学者认为作者是当时或稍后的宫廷人员,至少是一位低级官员,或直接从宫廷官员处得到有关资料。

作者可能是以斯拉。他在亚达薛西一世7年率领犹太人回耶路撒冷(公元前457年)。他在犹太人法律方面是有学问的权威(拉7:1-14),可能当过王室的官员和国王的法律顾问(见《先知和君王》607页)。亚达薛西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很信任他(见拉7:25-28)。哈曼之危机可能发生在公元前474年或473年间,比以斯拉前往耶路撒冷早十六、七年。所以他一定十分熟悉故事的细节。作为一名热忱的爱国者(拉7:27,28),忠诚的祭司(拉7:1-5),虔诚的改革家(拉9:1-10:14),“敏捷的文士”(拉7:6)和精明能干的领袖(拉7:6,10,21,25,26),以斯拉一定对这次危机很感兴趣。事情发生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人。他有充分的资格写这卷书。另外作者也有可能是尼希米。

根据本卷书的后记(斯10:1-3),亚哈随鲁(薛西斯)在写书时已死,因为“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如果是这样,以斯帖书写于公元前465年以后。那一年亚哈随鲁被他的大臣阿尔达班暗杀。我们还可能了解到写书时波斯帝国仍在统治着世界。所以《以斯帖记》定写于公元前331年波斯覆灭以前。不过,故事中的许多细节,其中有不少已为考古所证实,表明著作年代就在事情发生以后不久。作者也许认识故事中的一、二个人物。

有人认为作者是末底改。他在提升为帝国的宰相以前曾当过低级的宫廷官员(斯2:11,19,21-23;斯3:2-5;斯4:1,2,6;斯5:13;斯8:1,2,7-10,15;斯9:3,4,20,31;斯10:3)。这一点可以解释《以斯帖记》的作者为什么如此熟悉王宫和宫廷的习惯和规则。此外,末底改是圣经中唯一所提到十分熟悉并接触过有关法令文本的人。所以末底改有可能是《以斯帖记》的作者。

在柏林博物馆保存着一块楔形字板,提到一位名叫末底改的高级官员,于薛西斯的时代在书珊宫廷里担任有影响的顾问。圣经和其他材料没有记载在薛西斯时代的书珊,还有第二个人担任此一职务。

根据亚哈随鲁的命令,以斯帖和末底改把奉王的名所写,并盖有王印章的法令,送往全国各地,解释国王的政策改变的原因,并授权犹太人自卫(斯8:9-14;参斯9:31,32)。有人认为《以斯帖记》可能原来包括在以斯帖和末底改发给犹太人的信函中,这种结论很难证实。不过末底改完全有可能写《以斯帖记》作为其中特别提到之文件的补充。至于书中以第三人称提末底改与他是否作者这一问题并无关系。

综上所述,《以斯帖记》的作者无法确定。只能确定的是:作者是住在书珊城的犹太人,生活在书中所叙事件的时代。


三、历史背景

大利乌一世(希斯塔斯普大帝)死于公元前486年。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统治直到他死于公元前486年,然后由他儿子亚达薛西继位。所以圣经中的亚哈随鲁就是历史上的薛西斯。七十子译本把亚哈随鲁和亚达薛西混淆起来。《以斯拉记》和《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和但9:1中玛代王大利乌的父亲亚哈随鲁不是同一个人。

在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统治的后期和他儿子及继位者薛西斯(亚哈随鲁)统治的前期,波斯帝国达到了鼎盛。据《以斯帖记》1:1载,亚哈随鲁的领土从印度的西北疆向西延伸到埃塞俄比亚的北疆。自东至西3000英里,南北有500-1500英里。面积约2,000,000平方英里。书珊是帝国的首都之一,其他首都还有埃克伯特纳和波斯波利斯。波斯人是印欧民族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这个大民族中第一个统治世界的。关于《以斯帖记》中的事件发生时波斯历史的详情,见本卷59-61页。

从圣经历史的观点来看,(波斯帝国的第一位国王)古列统治时期(公元前553-530年)的重大事件就是他登基那一年,即公元前536年下令让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见本注释96,97页)重建圣殿(拉5:13)。根据他的诏令,所罗巴伯率领五万左右的犹太人回到犹大开始重建圣殿(拉1:5,6;拉3:1-10)。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发生了种种困难和阻碍,工程停了下来(见拉4:1-5,24;参该1:1-4)。就犹太人而言,古列的儿子和继位者冈比斯(530-522)的统治并不重要,因为他似乎对犹太人的利益不大关心。但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登上王位以后不久,就发布了一道诏令重申古列原来的诏令(见拉4:24;拉6:1),结果所罗巴伯的圣殿于公元前515年完工(见拉6:1,15)。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初,雅典人支援住在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腊人争取摆脱波斯人统治的斗争。为了应付对于他权力的挑战,大利乌率军侵入希腊以惩罚雅典人。在马拉松的海滩上雅典人以一支弱小的军队向波斯的大军应战,给予入侵者以决定性的打击,迫使大利乌立即撤回亚洲(公元前490年)。他准备再次入侵希腊,却于公元前486年去世了。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即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年)再次入侵希腊,却在萨拉米斯惨遭大败(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从此永远返回亚洲,留下他的将军马多尼奥斯负责。次年,马多尼奥斯在普拉蒂亚战败,结果波斯军队就撤出欧洲,再也不回来了。

薛西斯第三年举行盛宴似乎就在他离开书珊进行灾难性的远征希腊之前。他下诏“招聚美貌的处女”(斯2:3)无疑是在他出征(公元前482/481)以前。要全面贯彻这个诏书肯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薛西斯(亚哈随鲁)回到书珊以后不久,以斯帖被带到他面前立为皇后。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屡次败在小亚细亚西岸雅典舰队的手下,加上幅员辽阔的帝国别处发生的动乱,可能造成了国王赞同哈曼灭绝犹太人计划的心境。这个计划如果实施,就标志着古列和大利乌统治时期对犹太人友好宽厚的政策完全的改变。由于以斯帖的勇气,犹太人得到了明显的拯救,为他们重得国王恩宠,为若干年后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工作,特别是为薛西斯的儿子和继承者亚达薛西一世在公元前457年发布那重要的诏书预备了道路(亚达薛西一世:公元前465-423年)。

以斯帖记的年代:

事件 章节 公元前(以斯帖记中的年代与帕克和杜伯斯坦的巴比伦年表相结合)
大宴会 1:3 3     483.4.14-482.4.2
征召以斯帖 2.12 6 10 ? 479.1.1-479.1.30
以斯帖为王后 2:16 7 10   479.12.22-478.1.19
哈曼抽签 3:7 12 1   474.4.5-474.5.3
哈曼的法令 3:12 12[注] 1   474.4.17
末底改的法令 8:9 12[注] 3   474.6.25
普耳 3:13 12[注] 12   473.3.6
  8:12        
  9:1,17-19        

注:有人认为这件事发生在薛西斯13年,说哈曼花数月时间抽签决定向国王提出请求的好日子,而不是决定杀犹太人的好日子。不过,哈曼似乎不大可能等那么久时间才实行他的邪恶计划。


四、主题

犹太人的国家生活因被掳巴比伦而中断。在一段时间里犹太人历史的溪流消失了,在地下淌流,到它重新出现时,其整个性质都改变了。犹太人与其说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和教会。如果按照一般人为历史所下的定义,圣经并没有记载被掳期间和被掳以后犹太人的历史,不过这个时代的精神却很好地体现在但以理和以斯帖的记录中。从古以来,《以斯帖记》就是犹太人每年五个节日中在每个会堂中宣读的五卷圣经之一。一年一度这种宣读的顺序,似乎决定了《以斯帖记》在希伯来正典中的位置。五卷圣经的顺序是:《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和《以斯帖记》。《以斯帖记》排在第五,因为这卷书是在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普珥节宣读的(见斯3:7;9:26注)。

从文字上说,《以斯帖记》既是史诗,又是叙事诗。它描述了上帝子民历史中威胁他们生存的一次危机。上帝藉着一位女子施行拯救。她本来与她堂兄兼养父末底改一起过着安静的生活,后来成为世界帝国的王后。《以斯帖记》告诉我们:以斯帖具有明晰的判断力、非凡的自制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末底改的提问:“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4:14)激发了年青的王后采取勇敢的行动。她严肃地下定决心,说出了一句充满勇气,激动人心的话,来回答当前的问题:“我若死就死吧!”在危急的时刻,当王杖向她伸出来时,她没有立即把恶人揭露出来,而是以惊人的克制和心计把国王和哈曼引入最有利于达到她目的的局面之中。就是小说也编不出导致哈曼被暴露出来送了命的一系列惊人而戏剧性的巧合。每当普珥节,即“抽签节”,犹太人总是纪念上帝对哈曼邪恶计划的处置,这个计划按所抽的“签”本来是可能成功的(斯3:7)。

以斯帖记的宗教特色和道德教训可以归纳如下:

1.虽然全书没有出现上帝的名,但是祂的旨意却随处体现出来。不信上帝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书。信的人读了以后信心一定会得到加强。作者把拯救表现为对上帝存活泼信心的结果。

2.《以斯帖记》提供了犹太人重要的节日──普珥节来历的记录。犹太人每年欢庆这个节日。

3.全书体现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教训:哈曼得势的日子很快就过去。这说明属世的权势和繁荣都是暂时的。上帝使骄傲的人降卑,使信靠祂的人提升。

4.上帝的旨意显著地体现出来。上帝的大能是与人的努力相结合的。人只是工具,施行拯救的是上帝。


五、纲要

(一)以斯帖被立为波斯王后斯1:1-2:20

1、180天的官宴 斯1:1-4

2、七天的民宴 斯1:5-9

3、瓦实提拒绝到亚哈随鲁面前斯1:10-12

4、瓦实提被废 斯1:13-22

5、征选新王后 斯2:1-4

6、以斯帖进宫 斯2:5-11

7、被立为王后 斯2:12-20

(二)哈曼阴谋灭绝犹太人 斯2:21-3:15

1、宫廷官员末底改救了亚哈随鲁的命斯2:21-23

2、哈曼被提升,他不喜欢末底改斯3:1-5

3、哈曼密谋惩罚末底改的民族斯3:6-11

4、哈曼所发灭绝犹太人的命令斯3:12-15

(三)以斯帖维护她同胞的利益斯4:1-5:8

1、因哈曼的命令,犹太人惊恐而禁食斯4:1-3

2、末底改向以斯帖求助斯4:4-14

3、以斯帖接受任务 斯4:15-17

4、以斯帖设宴招待国王和哈曼斯5:1-8

(四)哈曼的败落斯5:9-7:10

1、哈曼密谋绞死末底改斯5:9-14

2、亚哈随鲁想起末底改忠心的服务斯6:1-3

3、哈曼被迫抬举末底改斯6:4-11

4、哈曼得到阴谋会失败的警告斯6:12-14

5、以斯帖向亚哈随鲁指控哈曼斯7:1-8

6、哈曼被处死 斯7:9,10

(五)犹太人胜他们的仇敌 斯8:1-10:3

1、取消哈曼的法令 斯8:1-14

2、末底改被提升,犹太人重得恩宠 斯8:15-17

3、犹太人得拯救欢喜快乐 斯9:1-19

4、宣布普珥节 斯9:20-32

5、末底改被任为波斯宰相 斯10:1-3

和合本斯2:1 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拼音版斯2:1 Zhè shì yǐhòu, Yàhǎsuílǔ wáng de fèn nù zhǐxī, jiù xiǎngniàn Wǎshítí hé tā suǒ xíng de, bìng zenyàng jiàng zhǐ bàn tā.

吕振中斯2:1 于是一些伺候王的侍臣就对王说∶「请让人为王寻找容貌俊美的年少处女。

新译本斯2:1 这些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怒气消减了,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以及怎样降旨办她的事。

现代译斯2:1 后来,王的怒气消了,就一直想念华实蒂,又想起她违抗命令和被废的事。

当代译斯2:1 事情过后,亚哈随鲁王的盛怒逐渐平静下来。他想起瓦实提以往的一切,心里很后悔降罪给她。

思高本斯2:1 这些事以后,薛西斯王的盛怒遂平息了,不再回念瓦市提和她所作的事,也不再追究对她所决定的事。

文理本斯2:1 厥后、王怒既息、追思瓦实提、并其所行、及所降之诏、

修订本斯2:1 这些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愤怒平息,就想起瓦实提和她所做的,以及自己怎样降旨办她。

KJV 英斯2:1 After these things, when the wrath of king Ahasuerus was appeased, he remembered Vashti, and what she had done, and what was decreed against her.

NIV 英斯2:1 Later when the anger of King Xerxes had subsided, he remembered Vashti and what she had done and what he had decreed about her.

和合本斯2:2 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拼音版斯2:2 Yúshì wáng de shì chén duì wáng shuō, bù rú wèi wáng xúnzhǎo meimào de chǔnǚ.

吕振中斯2:2 王可以派官员在国中各省招集每一个容貌俊美的年少处女到书珊宫堡女院那里,交在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手下,让她们所需要的按摩手术可给以供应。

新译本斯2:2 于是有些侍臣对王说:“要差人为王寻找一些美貌的少女。

现代译斯2:2 王亲信的顾问向王建议说:「为甚麽不找些年轻貌美的处女来呢?

当代译斯2:2 内侍就劝他说:“陛下让我们去为你物色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吧。

思高本斯2:2 于是侍奉君王的仆役说:应为大王另选美貌的年轻处女;

文理本斯2:2 侍臣曰、宜为王采访艳丽处女、

修订本斯2:2 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请派人为王寻找美貌的少女;

KJV 英斯2:2 Then said the king's servants that ministered unto him, Let there be fair young virgins sought for the king:

NIV 英斯2:2 Then the king's personal attendants proposed, "Let a search be made for beautiful young virgins for the king.

和合本斯2:3 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拼音版斯2:3 Wáng keyǐ paì guān zaì guó zhōng de gè sheng, zhāo jù meimào de chǔnǚ dào Shūshān chéng ( huò zuò gōng ) de nǚ yuàn, jiāo gei zhǎng guǎn nǚzi de taì jiān Xīgāi, gei tāmen dāng yòng de xiāng pǐn.

吕振中斯2:3 王所认为满意的女子便可做王后、来代替瓦实提。」王看这提议很好,就这样行。

新译本斯2:3 王可以委派官员在国中各省,把所有美貌的少女都召到书珊城的女院那里,交在掌理女子的王家太监希该手下,可以供给她们洁身用的香品。

现代译斯2:3 请陛下在王国各省指派官员,叫他们把所有漂亮的少女带到首都书珊的宫院来,把她们交给总管宫女的太监希该,供给她们化妆品。

当代译斯2:3 我们只要在各省委派专使,把所有年轻漂亮的女子选入后宫,交给管理女子的太监希该照料。他会供给她们美容用的香料和化妆品。

思高本斯2:3 大王可指派委员到全国各省,把所有美貌的年轻处女,都召集到稣撒禁城的后宫来,由管理嫔妃的王家太监赫革负责照应,供给她们美容润身的香料。

文理本斯2:3 请王设官于国之诸州、集艳丽处女、咸至书珊、俾入后宫、令内竖希该掌之、赐以薰沐所需、

修订本斯2:3 请王派官员在国中各省招聚所有美貌的少女到书珊城堡的女院,交给王所派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香膏涂抹。

KJV 英斯2:3 And let the king appoint officers in all the provinces of his kingdom, that they may gather together all the fair young virgins unto Shushan the palace, to the house of the women, unto the custody of Hege the king's chamberlain, keeper of the women; and let their things for purification be given them:

NIV 英斯2:3 Let the king appoint commissioners in every province of his realm to bring all these beautiful girls into the harem at the citadel of Susa. Let them be placed under the care of Hegai, the king's eunuch,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women; and let beauty treatments be given to them.

和合本斯2:4 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拼音版斯2:4 Wáng suǒ xǐaì de nǚzi keyǐ Lìwèi wáng hòu, daìtì Wǎshítí. wáng yǐ zhè shì wèi mei, jiù rúcǐ xíng.

吕振中斯2:4 在书珊宫堡里有一个人是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新译本斯2:4 王喜悦的女子,就可以作王后,代替瓦实提。”王喜悦这话,就这样行了。

现代译斯2:4 以后,陛下可以选最喜爱的少女,立作王后,来替代华实蒂。」王喜欢这个建议,就照着做了。

当代译斯2:4 日后哪一个最能讨陛下欢心,便立她为王后,取代瓦实提。”国王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便叫他们照着去做。

思高本斯2:4 那中悦君王的处女,就得代瓦市提为后。」这建议正合了王的心,王就照样进行。

文理本斯2:4 惟王所悦之女、则立为后、以代瓦实提、王以为善、依此而行、○

修订本斯2:4 王眼中看为好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话为美,就照样做。

KJV 英斯2:4 And let the maiden which pleaseth the king be queen instead of Vashti. And the thing pleased the king; and he did so.

NIV 英斯2:4 Then let the girl who pleases the king be queen instead of Vashti." This advice appealed to the king, and he followed it.

和合本斯2:5 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拼音版斯2:5 Shūshān chéng yǒu yī gè Yóudà rén, míng jiào Mòdǐgǎi, shì Biànyǎmǐn rén jī shì de céng sūn, Shìmei de sūnzi, Yáer de érzi.

吕振中斯2:5 从前有流亡的人跟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一同流亡,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使他们流亡的;末底改也跟这些人从耶路撒冷一同流亡去。

新译本斯2:5 在书珊城里,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现代译斯2:5 在书珊,有一个犹太人叫末底改。他属於便雅悯支族,是基士和示每的后代,睚珥的儿子。

当代译斯2:5 当时,京城中有一个犹太人,名叫末底改。他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思高本斯2:5 在稣撒禁城内,有一个犹太人名叫摩尔德开,是雅依尔的儿子,史米的孙子,本雅明族人克士的曾孙,

文理本斯2:5 书珊宫、有犹大人末底改者、乃便雅悯族、基士曾孙、示每孙、睚珥子也、

修订本斯2:5 书珊城堡中有一个犹太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KJV 英斯2:5 Now in Shushan the palace there was a certain Jew, whose name was Mordecai, the son of Jair, the son of Shimei, the son of Kish, a Benjamite;

NIV 英斯2:5 Now there was in the citadel of Susa a Jew of the tribe of Benjamin, named Mordecai son of Jair, the son of Shimei, the son of Kish,

和合本斯2:6 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末底改也在其内。

拼音版斯2:6 Cóng qián Bābǐlún wáng Níbùjiǎnísǎ , jiāng Yóudà wáng Yēgēníyǎ ( yòu míng yuē Yǎjīn ) hé bǎixìng cóng Yēlùsǎleng lǔ qù, Mòdǐgǎi ye zaìqí neì.

吕振中斯2:6 末底改养育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就是以斯帖,因为以斯帖父母双亡∶这女子形体美丽、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做自己的女儿。

新译本斯2:6 末底改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王耶哥尼雅和别的俘虏的时候,也同时被掳走。

现代译斯2:6 当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去犹大王耶哥尼雅的时候,也掳去一群人,末底改也在其内。

当代译斯2:6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曾在耶路撒冷掳走犹大王耶哥尼雅和许多居民,末底改就是其中的一个。

思高本斯2:6 克士是巴比伦王拿步高由耶路撒冷将犹大王耶苛尼雅掳去时,被掳的俘虏之一。

文理本斯2:6 昔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自耶路撒冷虏犹大王耶哥尼雅、及其民众、末底改亦与焉、

修订本斯2:6 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犹大王耶哥尼雅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来,末底改也在被掳的人当中。

KJV 英斯2:6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from Jerusalem with the captivity which had been carried away with Jeconiah king of Judah,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NIV 英斯2:6 who had been carried into exile from Jerusalem by Nebuchadnezzar king of Babylon, among those taken captive with Jehoiachin king of Judah.

和合本斯2:7 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拼音版斯2:7 Mòdǐgǎi fǔ yǎng tā shūshu de nǚér Hādàshā ( hòu míng Yǐsītie ), yīnwei tā méiyǒu fùmǔ. zhè nǚzi yòu róngmào jùnmei, tā fùmǔ sǐ le, Mòdǐgǎi jiù shōu tā wèi zìjǐ de nǚér.

吕振中斯2:7 王的命令和诏书一传布,就有许多少女被招集到书珊宫堡,交在希该手下;以斯帖也被收进王宫,交在掌管女子的希该手下。

新译本斯2:7 末底改抚养自己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哈大沙就是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体态美丽,容貌娟秀;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养她作自己的女儿。

现代译斯2:7 末底改有一个堂妹叫以斯帖,希伯来名叫哈大沙;她是个美丽的少女,又有很好的身材。她父母死后,末底改收养她作自己的女儿,把她带大。

当代译斯2:7 末底改收养了叔父的女儿哈大沙,又名以斯帖;因为她父母双亡,末底改就把她认作自己的女儿。这女孩长得很漂亮。

思高本斯2:7 摩尔德开抚养了他的堂妹哈达撒又名叫艾斯德尔,她自幼就丧失父母。这女孩身材标致,容貌美丽,自她父母去世后,摩尔德开就收她作自己的女儿。

文理本斯2:7 末底改叔之女哈大沙、又名以斯帖、美姿容、有殊色、父母既没、末底改抚养之、以为己女、

修订本斯2:7 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就是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容貌美丽;她父母死了,末底改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KJV 英斯2:7 And he brought up Hadassah, that is, Esther, his uncle's daughter: for she had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and the maid was fair and beautiful; whom Mordecai, when her father and mother were dead, took for his own daughter.

NIV 英斯2:7 Mordecai had a cousin named Hadassah, whom he had brought up because she had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This girl, who was also known as Esther, was lovely in form and features, and Mordecai had taken her as his own daughter when her father and mother died.

和合本斯2:8 王的谕旨传出,就招聚许多女子到书珊城,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送入王宫,交付希该。

拼音版斯2:8 Wáng de yù zhǐ chuán chū, jiù zhāo jù xǔduō nǚzi dào Shūshān chéng, jiāo gei zhǎng guǎn nǚzi de Xīgāi. Yǐsītie ye sòng rù wánggōng, jiāofù Xīgāi.

吕振中斯2:8 这少女被希该看中了,就在他面前受眷爱;希该赶快给她按摩的手术、和她应得的珍馐分额,又给她七个侍女、从王宫挑出来给她的;就使她和她的侍女搬进女院上好的房间。

新译本斯2:8 王的命令和谕旨传开了,许多少女都被召到书珊城,交在希该的手下;以斯帖也被带到王宫里去,交在管理女子的希该手下。

现代译斯2:8 当王的新命令下来,许多漂亮的女孩子被带到书珊来的时候,以斯帖也被带进王宫的宫院,交给管宫院的太监希该。

当代译斯2:8 诏选美女的圣旨一下,以斯帖也跟其他美丽的少女一样被召到王宫,交给太监希该照料。

思高本斯2:8 不久皇帝的谕旨和诏令,传遍了全国,许多少女都被召到稣撒禁城,受赫革的监护,艾斯德尔也被带到王宫交与管理嫔妃的赫革看管。

文理本斯2:8 王命与诏既颁、众女咸至书珊宫、以斯帖亦入宫、内竖希该掌其事、

修订本斯2:8 王的谕旨和敕令传出之后,许多女子被招聚到书珊城堡,交给掌管女子的希该;以斯帖也被送入王宫,交给希该。

KJV 英斯2:8 So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king's commandment and his decree was heard, and when many maiden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unto Shushan the palace, to the custody of Hegai, that Esther was brought also unto the king's house, to the custody of Hegai, keeper of the women.

NIV 英斯2:8 When the king's order and edict had been proclaimed, many girls were brought to the citadel of Susa and put under the care of Hegai. Esther also was taken to the king's palace and entrusted to Hegai, who had charge of the harem.

和合本斯2:9 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拼音版斯2:9 Xī gāi xǐyuè Yǐsītie, jiù ēn dāi tā. jímáng gei tā xū yòng de xiāng pǐn hé tā suǒ dāng dé de fēn, yòu paì suǒ dāng dé de qī gè gōng nǚ fúshì tā, shǐ tā hé tāde gōng nǚ bān rù nǚ yuàn shang hǎo de fángwū.

吕振中斯2:9 以斯帖没有将她属哪一民族、她有哪些亲属、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吩咐她不可告诉人。

新译本斯2:9 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供给她洁身用的香品和她应得的食物,又给她七个美丽的侍女,都是从王宫里选出来给她的,再把她和她的侍女搬进女院上好的房子里。

现代译斯2:9 希该很喜欢她,待她特别好,立刻供给她化妆用品和特殊的食物,又从宫里选出七个宫女来侍候她,并且给她宫院里最好的房间。

当代译斯2:9 以斯帖最得希该青睐,故此希该对她特别优待。希该不只立刻供给她需用的美容品和她应得的一些东西,又特别挑选了七名宫女去服侍她,并且让她带同七名宫女一齐搬进后宫最上等的房子里去。

思高本斯2:9 她很讨赫革喜悦,大得他的宠爱,遂立即供给她美容润身的物品和所需食品,并选派了七个美丽的宫女服侍她,又将她和她的侍女迁移到后宫最好的宫院里。

文理本斯2:9 希该悦以斯帖、加恩优渥、急以薰沐所需、及所应得予之、又以当给之宫女七人赐之、移居女室至美之所、

修订本斯2:9 希该眼中宠爱以斯帖,就恩待她,急忙给她涂抹的香膏和当得的份,又从王宫里挑选七个宫女来服事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KJV 英斯2:9 And the maiden pleased him, and she obtained kindness of him; and he speedily gave her her things for purification, with such things as belonged to her, and seven maidens, which were meet to be given her, out of the king's house: and he preferred her and her maids unto the best place of the house of the women.

NIV 英斯2:9 The girl pleased him and won his favor. Immediately he provided her with her beauty treatments and special food. He assigned to her seven maids selected from the king's palace and moved her and her maids into the best place in the harem.

和合本斯2:10 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拼音版斯2:10 Yǐsītie wèicéng jiāng jí guàn zōngzú gàosu rén, yīnwei Mòdǐgǎi zhǔfu tā bùke jiào rén zhīdào.

吕振中斯2:10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的院子前面走来走去,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人怎样地处理她。

新译本斯2:10 以斯帖没有把自己的种族和身世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吩咐她不可告诉人。

现代译斯2:10 以斯帖听从末底改的指示,没有把自己的种族和亲属关系告诉人。

当代译斯2:10 末底改早已吩咐以斯帖不要透露自己的种族和身世,所以以斯帖一直没有向人透露过这件事。

思高本斯2:10 但艾斯德尔却没有说出她自己的民族和身世,因为摩尔德开早已吩咐她不要提及此事。

文理本斯2:10 以斯帖从末底改命、不以其国其族告人、

修订本斯2:10 以斯帖未曾将自己的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

KJV 英斯2:10 Esther had not shewed her people nor her kindred: for Mordecai had charged her that she should not shew it.

NIV 英斯2:10 Esther had not revealed her nationality and family background, because Mordecai had forbidden her to do so.

和合本斯2:11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边行走,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并后事如何。

拼音版斯2:11 Mòdǐgǎi tiāntiān zaì nǚ yuàn qiánbiān xíng zǒu, yào zhīdào Yǐsītie píngān bù píngān, bìng hòu shì rúhé.

吕振中斯2:11 到了一个少女一个少女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的时候──那时在十二个月按照处理女人的条例处理了她之后;因为要完成妇女按摩的手术是这样的∶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妇女按摩的手术;

新译本斯2:11 末底改天天都在女院的院子前面徘徊,要知道以斯帖平安不平安,她的情形怎样。

现代译斯2:11 末底改每天都在宫院前面走来走去,要知道以斯帖的情况,看事情会有甚麽发展。

当代译斯2:11 另一方面,末底改天天在后宫的庭院前徘徊,好打听以斯帖的消息,知道她的情况。

思高本斯2:11 此后摩尔德开天天在后宫的庭院前徘徊,好打听艾斯德尔的消息,想知道她的情形如何。

文理本斯2:11 末底改日往来于女室院前、欲知以斯帖安否、并其将来之境遇、

修订本斯2:11 末底改天天在女院前徘徊,要知道以斯帖是否平安,过得如何。

KJV 英斯2:11 And Mordecai walked every day before the court of the women's house, to know how Esther did, and what should become of her.

NIV 英斯2:11 Every day he walked back and forth near the courtyard of the harem to find out how Esther was and what was happening to her.

和合本斯2:12 众女子照例先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之物。满了日期,然后挨次进去见亚哈随鲁王。

拼音版斯2:12 Zhòng nǚzi zhàolì xiān jiéjìng shēntǐ shí èr gè yuè. liù gè yuè yòng mòyào yóu, liù gè yuè yòng xiāngliào hé jié shēn zhī wù. mǎn le rìqī, ránhòu ái cì jìn qù jiàn Yàhǎsuílǔ wáng.

吕振中斯2:12 那时少女进去见王是这样的──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求要的,都要给她带进去。

新译本斯2:12 每个少女轮流进宫见亚哈随鲁王之前,都要照着女子的规例洁净身体十二个月,因为女子洁身的规例是这样: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品和妇女洁身用的其他物品。

现代译斯2:12 按照规定,那些少女要经过一年的美容准备才能见王:前六个月用没药油按摩,后六个月用香膏按摩。经过这段时间以后,每个少女就要轮流被带去见亚哈随鲁王。

当代译斯2:12 每一个被选入宫的少女都要照规矩经过一个为期一年的“洁净时期”:六个月用没药油美容,其馀的六个月用香料和洁身用品,然后才可以依次晋见国王。

思高本斯2:12 在每个处女轮流去见薛西斯王以前,都该先按嫔妃的规则,度过十二个月的「润身期」:六个月应用没药汁,六个月应用香液,以及女人润身的修饰品。

文理本斯2:12 众女循例薰沐、十有二月、用没药之油六月、用芬芳之品、及诸薰沐之品六月、然后依次觐王、

修订本斯2:12 众女子照例先涂抹身体十二个月:六个月用没药油,六个月用香料和涂抹的香膏。满了日期,每个女子挨次进去朝见亚哈随鲁王。

KJV 英斯2:12 Now when every maid's turn was come to go in to king Ahasuerus, after that she had been twelve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manner of the women, (for so were the days of their purifications accomplished, to wit, six months with oil of myrrh, and six months with sweet odours, and with other things for the purifying of the women;)

NIV 英斯2:12 Before a girl's turn came to go in to King Xerxes, she had to complete twelve months of beauty treatments prescribed for the women, six months with oil of myrrh and six with perfumes and cosmetics.

和合本斯2:13 女子进去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

拼音版斯2:13 Nǚzi jìn qù jiàn wáng shì zhèyàng. cóng nǚ yuàn dào wánggōng de shíhou, fán tā suǒ yào de dōu bì gei tā.

吕振中斯2:13 她晚上进去,第二天早晨回到第二女院,去住在王的太监、掌管妃嫔者沙甲手下;除非王喜爱她,而她被提名召见,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新译本斯2:13 那时,少女进去见王是这样的: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她所要的都要给她。

现代译斯2:13 当她从宫院进入王宫时,可以随意穿戴她所喜欢的衣饰。

当代译斯2:13 每一位少女去见国王的那一晚,她所要求的一切装饰,都尽量地给她。

思高本斯2:13 有了这样的准备,少女才可去见君王;凡她所要求的都应让她由后宫带进王宫去。

文理本斯2:13 女子入觐、自女室诣王宫、凡其所求、悉以给之、

修订本斯2:13 女子进去朝见王是这样:从女院到王宫的时候,凡她所要的都必给她带进去。

KJV 英斯2:13 Then thus came every maiden unto the king; whatsoever she desired was given her to go with her out of the house of the women unto the king's house.

NIV 英斯2:13 And this is how she would go to the king: Anything she wanted was given her to take with her from the harem to the king's palace.

和合本斯2:14 晚上进去,次日回到女子第二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拼音版斯2:14 Wǎnshang jìn qù, cì rì huí dào nǚzi dì èr yuàn, jiāo gei zhǎng guǎn fēi pín de taì jiān Shājiǎ. chúfēi wáng xǐaì tā, zaì tí míng zhào tā, jiù bu zaì jìn qù jiàn wáng.

吕振中斯2:14 末底改的叔叔亚比孩的女儿、以斯帖、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按次序该进去见王的时候到了,除了王的太监掌管女子的希该所指示的以外,她别无所求;但她却博得了见到她的人的喜爱。

新译本斯2:14 她晚上进去,次日早晨回到第二女院去,交给管理妃嫔的沙甲,就是王的太监;除非王喜悦她,题名召她,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现代译斯2:14 她要在王宫留宿一晚,第二天早上就会给带到另一个宫院去,交给管妃嫔的太监沙甲照料;除非王特别喜欢她,指名召唤她,她就没机会再回到王那里了。

当代译斯2:14 她晚上进去,第二天就回到偏院,交给管理妃嫔的太监沙甲来监护;除非国王特别欢喜她,再题名召见,否则她就再也没有机会与国王亲近,要在那里寂寞地度过馀生。

思高本斯2:14 她晚上进去,次日早晨回到另一座后宫,受君王管理嫔妃的太监沙市加次的监护;除非君王宠爱她,提名召她,她不得再亲近君王。

文理本斯2:14 夕往朝返、居于女子次室、归司嫔妃之内竖沙甲掌之、非王悦之、以名见召、则不得复见、

修订本斯2:14 晚上她进去,次日回到另一个女院,交给掌管妃嫔的太监沙甲。除非王喜爱她,再提名召她,她就不再进去见王。

KJV 英斯2:14 In the evening she went, and on the morrow she returned into the second house of the women, to the custody of Shaashgaz, the king's chamberlain, which kept the concubines: she came in unto the king no more, except the king delighted in her, and that she were called by name.

NIV 英斯2:14 In the evening she would go there and in the morning return to another part of the harem to the care of Shaashgaz, the king's eunuch who was in charge of the concubines. She would not return to the king unless he was pleased with her and summoned her by name.

和合本斯2:15 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

拼音版斯2:15 Mòdǐgǎi shūshu Yàbǐhái de nǚér, jiù shì Mòdǐgǎi shōu wèi zìjǐ nǚér de Yǐsītie, àn cìxù dāng jìn qù jiàn wáng de shíhou, chúle zhǎng guǎn nǚzi de taì jiān Xīgāi suǒ paì déng gei tāde, tā bié wú suǒ qiú. fán kànjian Yǐsītie de dōu xǐyuè tā.

吕振中斯2:15 亚哈随鲁王执掌国政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即∶公历十二月一月之间)、以斯帖被带领进王宫、去见亚哈随鲁王。

新译本斯2:15 末底改的叔叔亚比孩的女儿以斯帖,就是末底改收养作自己女儿的,轮到她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王的太监,掌理女子的希该所预备的以外,以斯帖别无所求;看见以斯帖的,都喜爱她。

现代译斯2:15 以斯帖见王的日期到了。她是亚比亥的女儿,末底改的堂妹,后来作了末底改的养女。每一个看见过以斯帖的人都爱慕她。当她进见的时候到了,除了照着总管宫院的太监希该所建议的穿戴以外,没有特别打扮。

当代译斯2:15 轮到亚比孩的女儿,即末底改的养女以斯帖晋见国王时,除了佩带太监希该所预备的装饰品,并且依照他的指示化妆以外,她并没有其他的要求,但是凡看见以斯帖的人,都赞赏她的美貌。

思高本斯2:15 一轮到摩尔德开的叔父阿彼海耳的女儿----即摩尔德开的养女----艾斯德尔去见君王的时候,除了管理嫔妃的王家太监赫革给她预备的东西以外,她什么也不要;凡看见艾斯德尔的人,没有不喜爱她的。

文理本斯2:15 末底改叔亚比孩之女以斯帖、末底改以为己女者、届期觐王、除内竖希该所赐而外、一无所求、见者皆悦之、

修订本斯2:15 末底改的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要进去朝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分派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欢她。

KJV 英斯2:15 Now when the turn of Esther, the daughter of Abihail the uncle of Mordecai, who had taken her for his daughter, was come to go in unto the king, she required nothing but what Hegai the king's chamberlain, the keeper of the women, appointed. And Esther obtained favour in the sight of all them that looked upon her.

NIV 英斯2:15 When the turn came for Esther (the girl Mordecai had adopted, the daughter of his uncle Abihail) to go to the king, she asked for nothing other than what Hegai, the king's eunuch who was in charge of the harem, suggested. And Esther won the favor of everyone who saw her.

和合本斯2:16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

拼音版斯2:16 Yàhǎsuílǔ wáng dì qī nián shí yuè, jiù shì tí bié yuè, Yǐsītie beì yǐn rù gōng jiàn wáng.

吕振中斯2:16 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妇女;她在王面前蒙宠爱、胜过众处女;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来代替瓦实提。

新译本斯2:16 亚哈随鲁王执政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带进王宫去见亚哈随鲁王。

现代译斯2:16 亚哈随鲁作王的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带进王宫。

当代译斯2:16 亚哈随鲁王登基后第七年十月,以斯帖奉召进宫去见国王。

思高本斯2:16 艾斯德尔在薛西斯为王第七年十月,「太贝特」月,被召进王宫。

文理本斯2:16 亚哈随鲁王七年十月、即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觐王、

修订本斯2:16 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中朝见王。

KJV 英斯2:16 So Esther was taken unto king Ahasuerus into his house royal in the tenth month, which is the month Tebeth, in the seventh year of his reign.

NIV 英斯2:16 She was taken to King Xerxes in the royal residence in the tenth month, the month of Tebeth, in the seventh year of his reign.

和合本斯2:17 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拼音版斯2:17 Wáng aì Yǐsītie guòyú aì zhòng nǚ, tā zaì wáng yǎnqián méng chǒngaì bǐ zhòng chǔnǚ gèng shén. wáng jiù bǎ wáng hòu de guānmiǎn daì zaì tā tóu shang, lì tā wèi wáng hòu, daìtì Wǎshítí.

吕振中斯2:17 王给她的众官长和臣仆摆设了大筵席、就是以斯帖的筵席,又举行安抚各省的事,并照王的大手面颁予赏赐。

新译本斯2:17 王爱以斯帖超过所有其他的女子;在所有的处女中,她在王的面前,最得王的恩宠与喜爱;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现代译斯2:17 王喜爱她胜过其他任何少女;她比其他任何一个女子更赢得了王的恩宠。於是,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后,替代华实蒂。

当代译斯2:17 国王对她另眼相看,她所获的恩宠也超过其他所有的女子。於是,国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的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思高本斯2:17 王爱艾斯德尔超过所有的嫔妃。在所有的处女中,她最得君王的欢心和喜爱。王便将后冠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以代瓦市提。

文理本斯2:17 王爱之、逾于诸女、蒙王恩宠、较众处女尤厚、加冕于其首、立为后、以代瓦实提、

修订本斯2:17 王爱以斯帖过于众女子,她在王面前蒙宠爱胜过众少女。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KJV 英斯2:17 And the king loved Esther above all the women, and she obtained grace and favour in his sight more than all the virgins; so that he set the royal crown upon her head, and made her queen instead of Vashti.

NIV 英斯2:17 Now the king was attracted to Esther more than to any of the other women, and she won his favor and approval more than any of the other virgins. So he set a royal crown on her head and made her queen instead of Vashti.

和合本斯2:18 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拼音版斯2:18 Wáng yīn Yǐsītie de yuángù gei zhòng shǒulǐng hé chénpú shè bǎi dà yánxí, yòu huō miǎn gè sheng de zū shuì, bìng zhào wáng de hòu yì dà bān shǎngcì.

吕振中斯2:18 处女们第二次被招集的时候,末底改正坐在御门那里。

新译本斯2:18 王为他的文武百官大摆筵席,就是以斯帖的婚筵,又向各省颁布休假一天,并且照着王的厚意,颁赐礼物。

现代译斯2:18 接着,王为以斯帖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的贵族和行政官员前来赴宴。那一天,他宣布全帝国休假〔或译:豁免税务〕,并且慷慨地分送礼物。

当代译斯2:18 为了庆祝这项盛事,国王替新王后摆设盛筵招待文武百官,同时,除了豁免各省的赋税之外,还广加犒赏军民,以示王恩浩瀚。

思高本斯2:18 于是,王给众文武官员摆设盛宴,一连七天,号为艾斯德尔宴,又给全国各省颁赐大赦,并按照君王法度敕赠御品。

文理本斯2:18 王缘以斯帖故、大宴牧伯臣仆、免各州之租税、依王厚贶、大颁赏赉、

修订本斯2:18 王为所有的官长和臣仆摆设大宴席,称为以斯帖的宴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

KJV 英斯2:18 Then the king made a great feast unto all his princes and his servants, even Esther's feast; and he made a release to the provinces, and gave gif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the king.

NIV 英斯2:18 And the king gave a great banquet, Esther's banquet, for all his nobles and officials. He proclaimed a holiday throughout the provinces and distributed gifts with royal liberality.

和合本斯2:19 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拼音版斯2:19 Dì èr cì zhāo jù chǔnǚ de shíhou, Mòdǐgǎi zuò zaì zhāo mén.

吕振中斯2:19 以斯帖照末底改所吩咐的没有将她所有的亲属和所属的民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所说的话以斯帖都遵行,如同受他养育的时候一样。

新译本斯2:19 第二次召集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那里。

现代译斯2:19 那时,末底改在朝廷中得到一份官职。

当代译斯2:19 当第二次召集这些少女时,末底改已在御门供职。

思高本斯2:19 当二次召集处女时,摩尔德开仍在御门供职。

文理本斯2:19 众女复集时末底改坐于御门、

修订本斯2:19 第二次招聚少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

KJV 英斯2:19 And when the virgin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the second time, then Mordecai sat in the king's gate.

NIV 英斯2:19 When the virgins were assembled a second time, Mordecai was sitting at the king's gate.

和合本斯2:20 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

拼音版斯2:20 Yǐsītie zhào zhe Mòdǐgǎi suǒ zhǔfu de, hái méiyǒu jiāng jí guàn zōngzú gàosu rén. yīnwei Yǐsītie zūn Mòdǐgǎi de méng, rú fǔ yǎng tāde shíhou yíyàng.

吕振中斯2:20 当那些日子、末底改正坐在御门那里,王的太监中有两个把守门槛的、辟探和提列、正在恼怒,想法子要下手害恨亚哈随鲁王。

新译本斯2:20 以斯帖照着末底改吩咐她的,没有把自己的身世和种族告诉人;末底改所说的话,以斯帖都遵行,就像昔日养育她的时候一样。

现代译斯2:20 以斯帖听从末底改的嘱咐,始终没有把自己的种族和亲属关系告诉人。以斯帖听从末底改,正像小时候由他抚养时听从他一样。

当代译斯2:20 以斯帖从小就很听从养父的话,她一直依照养父的吩咐,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种族和身世。

思高本斯2:20 那时艾斯德尔按着摩尔德开事先给她吩咐了的,还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世和种族:凡摩尔德开吩咐的,艾斯德尔必尽力遵守,如同昔日受他抚养时一样。

文理本斯2:20 以斯帖不以其国其族告人、遵末底改所命、与抚养时无异、

修订本斯2:20 以斯帖遵照末底改所嘱咐的,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以斯帖照末底改的吩咐去做,正如受他抚养的时候一样。

KJV 英斯2:20 Esther had not yet shewed her kindred nor her people; as Mordecai had charged her: for Esther did the commandment of Mordecai, like as when she was brought up with him.

NIV 英斯2:20 But Esther had kept secret h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nationality just as Mordecai had told her to do, for she continued to follow Mordecai's instructions as she had done when he was bringing her up.

和合本斯2:21 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拼音版斯2:21 Dāng nàshíhòu, Mòdǐgǎi zuò zaì zhāo mén, wáng de taì jiān zhōng yǒu liǎng gè shǒu mén de, Pītàn hé Tíliè, nǎohèn Yàhǎsuílǔ wáng, xiǎng yào xià shǒu haì tā.

吕振中斯2:21 这事给末底改知道了,他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便提起末底改的名对王说起这事。

新译本斯2:21 那时,末底改坐在朝门那里,王有两个守门的太监:辟探和提列,一时因为恼怒,正想下手害亚哈随鲁王。

现代译斯2:21 末底改在王宫供职的期间,有两名看守殿门的太监—辟探和提列非常恨亚哈随鲁王,想要谋杀他。

当代译斯2:21 有一天,末底改正在值勤的时候,有两个负责看守御门的内侍辟探和提列,因为憎恨亚哈随鲁王,正在商议如何下毒手谋害国王。

思高本斯2:21 摩尔德开在御门供职的时候,王的两个守门太监,彼革堂和特勒士,因一时忿怒,就设计对薛西斯王下毒手。

文理本斯2:21 末底改坐御门时、有王之二竖、司阍者辟探提列忿怒、谋害亚哈随鲁王、

修订本斯2:21 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有两个守门的太监,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

KJV 英斯2:21 In those days, while Mordecai sat in the king's gate, two of the king's chamberlains, Bigthan and Teresh, of those which kept the door, were wroth, and sought to lay hand on the king Ahasuerus.

NIV 英斯2:21 During the time Mordecai was sitting at the king's gate, Bigthana and Teresh, two of the king's officers who guarded the doorway, became angry and conspired to assassinate King Xerxes.

和合本斯2:22 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

拼音版斯2:22 Mòdǐgǎi zhīdào le, jiù gàosu wáng hòu Yǐsītie. Yǐsītie fèng Mòdǐgǎi de míng, bàogào yú wáng.

吕振中斯2:22 这事一被追究,便查出是实;二人就被挂在示众木上。这事就在王面前写在史记上。

新译本斯2:22 这阴谋给末底改知道了,他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就以末底改的名义对王说起这事。

现代译斯2:22 末底改发现了这阴谋,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把末底改发现的那阴谋转告王。

当代译斯2:22 这阴谋被末底改知道后,他便立刻通知以斯帖王后,由她转告国王,并且说明这消息是末底改提供的。

思高本斯2:22 但摩尔德开一发觉了那阴谋就告知艾斯德尔王后,艾斯德尔便以摩尔德开的名义转告君王。

文理本斯2:22 末底改知之、以告后以斯帖、以斯帖托末底改名、告于王、

修订本斯2:22 末底改知道了这件事,就告诉以斯帖王后。以斯帖以末底改的名向王报告。

KJV 英斯2:22 And the thing was known to Mordecai, who told it unto Esther the queen; and Esther certified the king thereof in Mordecai's name.

NIV 英斯2:22 But Mordecai found out about the plot and told Queen Esther, who in turn reported it to the king, giving credit to Mordecai.

和合本斯2:23 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拼音版斯2:23 Jiū chá zhè shì, guǒrán shì shí, jiù bǎ èr rén guà zaì mùtou shang, jiāng zhè shì zaì wáng miànqián xie yú lìshǐ shang.

吕振中斯2:23 这些事以后、亚哈随鲁王使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甚为尊大;他高升了他,使他的座位高过和他同事的一切大臣。

新译本斯2:23 那阴谋查究起来,就发现真相;于是把二人悬挂在木架上。这事在王面前曾写于史记。

现代译斯2:23 这事经过调查,证实了;这两个人就被吊死在绞刑架上。王命令把这事的始末记录在官方的史录上。

当代译斯2:23 经过调查证实这两人的阴谋后,便把他们吊死在木架上,还把这事情在王的面前,记在王朝的史书中。

思高本斯2:23 那阴谋经过调查证实以后,就将他们二人悬在木架上,处以极刑。此事的原委,当着君王的面,记录在年鉴内。

文理本斯2:23 继察之、得其实、悬二竖于木、在王前录其事于历代志、

修订本斯2:23 这事经过查究后发现是真的,二人就被挂在木头上。这事在王面前记录在史籍上。

KJV 英斯2:23 And when inquisition was made of the matter, it was found out; therefore they were both hanged on a tree: and it was written in the book of the chronicles before the king.

NIV 英斯2:23 And when the report was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o be true, the two officials were hanged on a gallows. All this was recorded in the book of the annal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king.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