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哈曼被处死

1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2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3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4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

5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6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

7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8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

9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

10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提要:1 以斯帖招待国王和哈曼,为她自己和本族求情。5 她控诉哈曼。7 国王大怒,知道哈曼为杀末底改制造木架,将哈曼挂在上面。


1 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本会注释】

筵席。即“喝酒”。波斯的宴席很少吃主食。时间主要花在喝酒和吃美味的甜食上。


2 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本会注释】

酒席筵前。即喝酒时。这里暗示国王既然再次提问时,筵席的主要内容已经结束。

王又问。这是亚哈随鲁第三次要以斯帖提出请求。他一直想知道她有什么要求。


3 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本会注释】

将我的性命。在国王看来,杀掉成千的臣民只不过是小事。他不在乎他们的生命。他相信哈曼关于犹太人目无法纪的指控。但如果谕旨牵涉到以斯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的品性,忠诚和贞洁是无可置疑的。他很看重她。王后经过深思熟虑,机智而得体地亲自向国王提出请求:她的生命受到威胁。她作为王后正处在危急关头!


4 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

【本会注释】

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不清楚亚哈随鲁是否接受了哈曼的贿赂(见斯3:9,11;4:7注释),或以斯帖在这里是否用了比喻性语言。

要剪除。这里用了三个同义词,这是第一个,引自谕旨(斯3:13)。

但。以下的文字有不同的解释。以斯帖可能指哈曼所付的钱抵不上国王因犹太臣民的死亡而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指“我们的痛苦不能与国王的损失相比”(英文RSV版),即谕旨的执行给国王带来的损失要比犹太人本身更大;他们的痛苦远比不上对王位所造成的威胁。伤害他们的,终必伤害国王本身


5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6 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

【本会注释】

仇人敌人。以斯帖先用了“仇人”,再用了一个语气更重的词“敌人”。


7 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本会注释】

御园。见斯1:5注释。

定意要加罪。哈曼以他的聪明,从国王的态度里看出他“终必......败落”(斯6:13)。他知道以斯帖对国王的影响,就求她说情。


8 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

【本会注释】

王从御园回。亚哈随鲁从御园回来后,要么把哈曼的姿势误会为非礼王后,要么他在盛怒之下故意解释。

蒙了哈曼的脸。意味着要处死哈曼。希腊和罗马的作家证实了这种惯例。


9 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

【本会注释】

哈波拿。见斯1:10节。可能是早先被派去请哈曼出席筵席的太监(见斯6:14),若是这样,他就会亲眼看见木架(见5:14)。

救王有功。指末底改查出了谋害国王的阴谋(斯2:21-23)。

在哈曼家里。强调哈曼的残忍。这是惩治恶人的最佳方式。他是罪有应得(见诗7:13-16;9:15)。


10 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一、卷名

本卷取名于故事的女主人公。她的希伯来原名叫哈大沙(见斯2:7),也许是她要嫁给玛代波斯帝国的王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时改名为以斯帖(见《先知和君王》598页)。她的希伯来名字哈大沙意思是“爱神木”,而以斯帖也许是一个波斯名字,意思是“星辰”。末底改把他的堂妹哈大沙收养为女儿,他将她改为波斯名字以斯帖,嘱咐她不要公开自己的国籍(见斯2:10)。

《以斯帖记》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帝怎样使用一个美艳绝伦而勇敢的青年女子,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时刻拯救了她的同胞。就象在路得的故事里一样,我们看见在上帝拯救祂子民的大计划中妇女的重要地位。路得是一个外邦人,她决定与以色列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上帝为她的神,而以斯帖则是一个犹太人。在上帝的安排下,她成了当时最强大国家的皇后。她知道她义父对他所说之话的实质和重要性:“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斯4:14)经过祈祷以后,她勇敢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散布在当时世界各地的上帝子民。以斯帖的故事告诉读者们上帝可能把机会赐给最软弱的人。我们也许得了“位分”,“是为现今的机会”。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以斯帖记》为何人所写。从作者在民族危急关头对犹太人存亡的关心程度来看,他可能是一位犹太人。他说末底改是便雅悯人(斯2:5),可能他自己就是这一支派的人。他只提到“散居在王国各省”的犹太人,而没有提到耶路撒冷和犹太人(斯3:8),说明他特别关注前者,自己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书中有许多波斯词语,作者对波斯的风格习惯又十分了解,表明他是波斯本土的居民,而非外省人士。最近从书珊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作者很熟悉王宫和波斯宫廷的规则。根据这些考古发现,一些学者认为作者是当时或稍后的宫廷人员,至少是一位低级官员,或直接从宫廷官员处得到有关资料。

作者可能是以斯拉。他在亚达薛西一世7年率领犹太人回耶路撒冷(公元前457年)。他在犹太人法律方面是有学问的权威(拉7:1-14),可能当过王室的官员和国王的法律顾问(见《先知和君王》607页)。亚达薛西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很信任他(见拉7:25-28)。哈曼之危机可能发生在公元前474年或473年间,比以斯拉前往耶路撒冷早十六、七年。所以他一定十分熟悉故事的细节。作为一名热忱的爱国者(拉7:27,28),忠诚的祭司(拉7:1-5),虔诚的改革家(拉9:1-10:14),“敏捷的文士”(拉7:6)和精明能干的领袖(拉7:6,10,21,25,26),以斯拉一定对这次危机很感兴趣。事情发生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人。他有充分的资格写这卷书。另外作者也有可能是尼希米。

根据本卷书的后记(斯10:1-3),亚哈随鲁(薛西斯)在写书时已死,因为“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如果是这样,以斯帖书写于公元前465年以后。那一年亚哈随鲁被他的大臣阿尔达班暗杀。我们还可能了解到写书时波斯帝国仍在统治着世界。所以《以斯帖记》定写于公元前331年波斯覆灭以前。不过,故事中的许多细节,其中有不少已为考古所证实,表明著作年代就在事情发生以后不久。作者也许认识故事中的一、二个人物。

有人认为作者是末底改。他在提升为帝国的宰相以前曾当过低级的宫廷官员(斯2:11,19,21-23;斯3:2-5;斯4:1,2,6;斯5:13;斯8:1,2,7-10,15;斯9:3,4,20,31;斯10:3)。这一点可以解释《以斯帖记》的作者为什么如此熟悉王宫和宫廷的习惯和规则。此外,末底改是圣经中唯一所提到十分熟悉并接触过有关法令文本的人。所以末底改有可能是《以斯帖记》的作者。

在柏林博物馆保存着一块楔形字板,提到一位名叫末底改的高级官员,于薛西斯的时代在书珊宫廷里担任有影响的顾问。圣经和其他材料没有记载在薛西斯时代的书珊,还有第二个人担任此一职务。

根据亚哈随鲁的命令,以斯帖和末底改把奉王的名所写,并盖有王印章的法令,送往全国各地,解释国王的政策改变的原因,并授权犹太人自卫(斯8:9-14;参斯9:31,32)。有人认为《以斯帖记》可能原来包括在以斯帖和末底改发给犹太人的信函中,这种结论很难证实。不过末底改完全有可能写《以斯帖记》作为其中特别提到之文件的补充。至于书中以第三人称提末底改与他是否作者这一问题并无关系。

综上所述,《以斯帖记》的作者无法确定。只能确定的是:作者是住在书珊城的犹太人,生活在书中所叙事件的时代。


三、历史背景

大利乌一世(希斯塔斯普大帝)死于公元前486年。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统治直到他死于公元前486年,然后由他儿子亚达薛西继位。所以圣经中的亚哈随鲁就是历史上的薛西斯。七十子译本把亚哈随鲁和亚达薛西混淆起来。《以斯拉记》和《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和但9:1中玛代王大利乌的父亲亚哈随鲁不是同一个人。

在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统治的后期和他儿子及继位者薛西斯(亚哈随鲁)统治的前期,波斯帝国达到了鼎盛。据《以斯帖记》1:1载,亚哈随鲁的领土从印度的西北疆向西延伸到埃塞俄比亚的北疆。自东至西3000英里,南北有500-1500英里。面积约2,000,000平方英里。书珊是帝国的首都之一,其他首都还有埃克伯特纳和波斯波利斯。波斯人是印欧民族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这个大民族中第一个统治世界的。关于《以斯帖记》中的事件发生时波斯历史的详情,见本卷59-61页。

从圣经历史的观点来看,(波斯帝国的第一位国王)古列统治时期(公元前553-530年)的重大事件就是他登基那一年,即公元前536年下令让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见本注释96,97页)重建圣殿(拉5:13)。根据他的诏令,所罗巴伯率领五万左右的犹太人回到犹大开始重建圣殿(拉1:5,6;拉3:1-10)。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发生了种种困难和阻碍,工程停了下来(见拉4:1-5,24;参该1:1-4)。就犹太人而言,古列的儿子和继位者冈比斯(530-522)的统治并不重要,因为他似乎对犹太人的利益不大关心。但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登上王位以后不久,就发布了一道诏令重申古列原来的诏令(见拉4:24;拉6:1),结果所罗巴伯的圣殿于公元前515年完工(见拉6:1,15)。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初,雅典人支援住在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腊人争取摆脱波斯人统治的斗争。为了应付对于他权力的挑战,大利乌率军侵入希腊以惩罚雅典人。在马拉松的海滩上雅典人以一支弱小的军队向波斯的大军应战,给予入侵者以决定性的打击,迫使大利乌立即撤回亚洲(公元前490年)。他准备再次入侵希腊,却于公元前486年去世了。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即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年)再次入侵希腊,却在萨拉米斯惨遭大败(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从此永远返回亚洲,留下他的将军马多尼奥斯负责。次年,马多尼奥斯在普拉蒂亚战败,结果波斯军队就撤出欧洲,再也不回来了。

薛西斯第三年举行盛宴似乎就在他离开书珊进行灾难性的远征希腊之前。他下诏“招聚美貌的处女”(斯2:3)无疑是在他出征(公元前482/481)以前。要全面贯彻这个诏书肯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薛西斯(亚哈随鲁)回到书珊以后不久,以斯帖被带到他面前立为皇后。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屡次败在小亚细亚西岸雅典舰队的手下,加上幅员辽阔的帝国别处发生的动乱,可能造成了国王赞同哈曼灭绝犹太人计划的心境。这个计划如果实施,就标志着古列和大利乌统治时期对犹太人友好宽厚的政策完全的改变。由于以斯帖的勇气,犹太人得到了明显的拯救,为他们重得国王恩宠,为若干年后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工作,特别是为薛西斯的儿子和继承者亚达薛西一世在公元前457年发布那重要的诏书预备了道路(亚达薛西一世:公元前465-423年)。

以斯帖记的年代:

事件 章节 公元前(以斯帖记中的年代与帕克和杜伯斯坦的巴比伦年表相结合)
大宴会 1:3 3     483.4.14-482.4.2
征召以斯帖 2.12 6 10 ? 479.1.1-479.1.30
以斯帖为王后 2:16 7 10   479.12.22-478.1.19
哈曼抽签 3:7 12 1   474.4.5-474.5.3
哈曼的法令 3:12 12[注] 1   474.4.17
末底改的法令 8:9 12[注] 3   474.6.25
普耳 3:13 12[注] 12   473.3.6
  8:12        
  9:1,17-19        

注:有人认为这件事发生在薛西斯13年,说哈曼花数月时间抽签决定向国王提出请求的好日子,而不是决定杀犹太人的好日子。不过,哈曼似乎不大可能等那么久时间才实行他的邪恶计划。


四、主题

犹太人的国家生活因被掳巴比伦而中断。在一段时间里犹太人历史的溪流消失了,在地下淌流,到它重新出现时,其整个性质都改变了。犹太人与其说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和教会。如果按照一般人为历史所下的定义,圣经并没有记载被掳期间和被掳以后犹太人的历史,不过这个时代的精神却很好地体现在但以理和以斯帖的记录中。从古以来,《以斯帖记》就是犹太人每年五个节日中在每个会堂中宣读的五卷圣经之一。一年一度这种宣读的顺序,似乎决定了《以斯帖记》在希伯来正典中的位置。五卷圣经的顺序是:《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和《以斯帖记》。《以斯帖记》排在第五,因为这卷书是在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普珥节宣读的(见斯3:7;9:26注)。

从文字上说,《以斯帖记》既是史诗,又是叙事诗。它描述了上帝子民历史中威胁他们生存的一次危机。上帝藉着一位女子施行拯救。她本来与她堂兄兼养父末底改一起过着安静的生活,后来成为世界帝国的王后。《以斯帖记》告诉我们:以斯帖具有明晰的判断力、非凡的自制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末底改的提问:“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4:14)激发了年青的王后采取勇敢的行动。她严肃地下定决心,说出了一句充满勇气,激动人心的话,来回答当前的问题:“我若死就死吧!”在危急的时刻,当王杖向她伸出来时,她没有立即把恶人揭露出来,而是以惊人的克制和心计把国王和哈曼引入最有利于达到她目的的局面之中。就是小说也编不出导致哈曼被暴露出来送了命的一系列惊人而戏剧性的巧合。每当普珥节,即“抽签节”,犹太人总是纪念上帝对哈曼邪恶计划的处置,这个计划按所抽的“签”本来是可能成功的(斯3:7)。

以斯帖记的宗教特色和道德教训可以归纳如下:

1.虽然全书没有出现上帝的名,但是祂的旨意却随处体现出来。不信上帝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书。信的人读了以后信心一定会得到加强。作者把拯救表现为对上帝存活泼信心的结果。

2.《以斯帖记》提供了犹太人重要的节日──普珥节来历的记录。犹太人每年欢庆这个节日。

3.全书体现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教训:哈曼得势的日子很快就过去。这说明属世的权势和繁荣都是暂时的。上帝使骄傲的人降卑,使信靠祂的人提升。

4.上帝的旨意显著地体现出来。上帝的大能是与人的努力相结合的。人只是工具,施行拯救的是上帝。


五、纲要

(一)以斯帖被立为波斯王后斯1:1-2:20

1、180天的官宴 斯1:1-4

2、七天的民宴 斯1:5-9

3、瓦实提拒绝到亚哈随鲁面前斯1:10-12

4、瓦实提被废 斯1:13-22

5、征选新王后 斯2:1-4

6、以斯帖进宫 斯2:5-11

7、被立为王后 斯2:12-20

(二)哈曼阴谋灭绝犹太人 斯2:21-3:15

1、宫廷官员末底改救了亚哈随鲁的命斯2:21-23

2、哈曼被提升,他不喜欢末底改斯3:1-5

3、哈曼密谋惩罚末底改的民族斯3:6-11

4、哈曼所发灭绝犹太人的命令斯3:12-15

(三)以斯帖维护她同胞的利益斯4:1-5:8

1、因哈曼的命令,犹太人惊恐而禁食斯4:1-3

2、末底改向以斯帖求助斯4:4-14

3、以斯帖接受任务 斯4:15-17

4、以斯帖设宴招待国王和哈曼斯5:1-8

(四)哈曼的败落斯5:9-7:10

1、哈曼密谋绞死末底改斯5:9-14

2、亚哈随鲁想起末底改忠心的服务斯6:1-3

3、哈曼被迫抬举末底改斯6:4-11

4、哈曼得到阴谋会失败的警告斯6:12-14

5、以斯帖向亚哈随鲁指控哈曼斯7:1-8

6、哈曼被处死 斯7:9,10

(五)犹太人胜他们的仇敌 斯8:1-10:3

1、取消哈曼的法令 斯8:1-14

2、末底改被提升,犹太人重得恩宠 斯8:15-17

3、犹太人得拯救欢喜快乐 斯9:1-19

4、宣布普珥节 斯9:20-32

5、末底改被任为波斯宰相 斯10:1-3

和合本斯7:1 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拼音版斯7:1 Wáng daì zhe Hāmàn lái fù wáng hòu Yǐsītie de yánxí.

吕振中斯7:1 在这第二天酒席中、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阿,你求什么?我必赐给你;你要什么?就是到国的一半,也必给你作成。」

新译本斯7:1 王带着哈曼去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现代译斯7:1 第二天,王跟哈曼再次去赴以斯帖的宴会。

当代译斯7:1 哈曼陪着国王,再跟以斯帖一起享受美酒。

思高本斯7:1 君王和哈曼同来与艾斯德尔王后宴饮。

文理本斯7:1 王与哈曼、赴后以斯帖之宴、

修订本斯7:1 王带着哈曼来赴以斯帖王后的宴席。

KJV 英斯7:1 So the king and Haman came to banquet with Esther the queen.

NIV 英斯7:1 So the king and Haman went to dine with Queen Esther,

和合本斯7:2 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拼音版斯7:2 Zhè dì èr cì zaì jiǔ xí yán qián, wáng yòu wèn Yǐsītie shuō, wáng hòu Yǐsītie a, nǐ yào shénme, wǒ bì cìgei nǐ. nǐ qiú shénme, jiù shì guó de yī bàn ye bì wèi nǐ chéngjiù.

吕振中斯7:2 王后以斯帖回答说∶「王阿,我若在你面前蒙恩宠,王若以为好,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要的、是要王将我本族之民赐给我。

新译本斯7:2 在这第二次的酒席中,王又问以斯帖:“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一半江山,也必给你成全。”

现代译斯7:2 喝酒的时候,王又问以斯帖:「王后以斯帖啊!现在告诉我,你想求甚麽,我都会给你。我要给你,就是王国的一半,我也愿意。」

当代译斯7:2 他们正开怀畅饮之际,国王再重复对以斯帖的诺言说:“王后,把你的请求提出来吧,朕一定如你所愿的。就是半壁江山,我也照样给你。”

思高本斯7:2 在这第二天的酒兴之馀,王又对艾斯德尔说:「艾斯德尔后!你要求什麽,我必给你;不论你要求什麽,即便是半壁江山,也必照办。」

文理本斯7:2 是日宴时、王复问以斯帖曰、后以斯帖、尔何所求、我必予尔、尔何所欲、即国之半、亦必为之、

修订本斯7:2 第二天在宴席喝酒的时候,王又对以斯帖说:"以斯帖王后啊,你要什么,必赐给你;无论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你。"

KJV 英斯7:2 And the king said again unto Esther on the second day at the banquet of wine, What is thy petition, queen Esther? and it shall be granted thee: and what is thy request? and it shall be performed, even to the half of the kingdom.

NIV 英斯7:2 and as they were drinking wine on that second day, the king again asked, "Queen Esther, what is your petition? It will be given you. What is your request? Even up to half the kingdom, it will be granted."

和合本斯7:3 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拼音版斯7:3 Wáng hòu Yǐsītie huídá shuō, wǒ ruò zaì wáng yǎnqián méng ēn, wáng ruò yǐwéi mei, wǒ suǒ yuàn de, shì yuàn wáng jiāng wǒde xìngméng cìgei wǒ. wǒ suǒ qiú de, shì qiú wáng jiāng wǒde ben zú cìgei wǒ.

吕振中斯7:3 因为我和我本族之民、我们都被出卖、快要被消灭,被屠杀,被灭尽了。我们若只是被卖为奴隶为婢女,我也就闭不作声,但敌人是不会以王的这种损失为满足的(或译∶『但我们的灾难是比下上王所要受的损失的』。此下半节意难确定)。」

新译本斯7:3 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是在你眼前蒙恩,王若是喜欢,我所要的,是要王把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把我的族人赐给我。

现代译斯7:3 以斯帖回答:「我若蒙陛下的恩宠,请答应我一个请求。我求你饶我的性命,也饶了我同胞的性命。

当代译斯7:3 以斯帖回答说:“我如果能得到陛下的恩宠,求陛下饶了我的命,也放过我全族的人,

思高本斯7:3 艾斯德尔后答说:「大王!如果我获得你垂青宠爱,如果大王欢喜,请饶我一命,这是我的恳请;也饶我民族一命,这是我的要求,

文理本斯7:3 后以斯帖对曰、我若沾恩于王前、且王悦之、则请依我所求、赐我生命、依我所欲、保我民族、

修订本斯7:3 以斯帖王后回答说:"王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王若以为好,我所要的,是王把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我的本族。

KJV 英斯7:3 Then Esther the queen answered and said, If I have found favour in thy sight, O king, and if it please the king, let my life be given me at my petition, and my people at my request:

NIV 英斯7:3 Then Queen Esther answered, "If I have found favor with you, O king, and if it pleases your majesty, grant me my life--this is my petition. And spare my people--this is my request.

和合本斯7:4 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

拼音版斯7:4 Yīn wǒ hé wǒde ben zú beì maì le, yào jiǎnchú shā lù mièjué wǒmen. wǒmen ruò beì maì wèi nú wèi bì, wǒ ye bì kǒu bù yán. dàn wáng de sún shī, dírén wàn bùnéng bǔzú.

吕振中斯7:4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本句多出一个『说』字来;今略之)∶「那敢存心这样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新译本斯7:4 因为我和我的族人被人出卖,快要毁灭,被杀尽、灭绝了。我们若是只被卖为奴婢,我也必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是敌人不能补偿的。”

现代译斯7:4 我和我的同胞都被出卖在刽子手的手中。如果我们只是被卖去作奴隶,我一定会缄默,绝不会开口为这事烦扰陛下;可是,我们要被灭绝,要遭灭种之祸了!」

当代译斯7:4 因为我们都被出卖了,即将受到屠杀及毁灭。如果只是卖我们为奴,我也绝不敢向陛下提说;可是我们受苦事小,但陛下却会因此事受到极大的损失。”

思高本斯7:4 因为我和我的民族,已被人出卖,快要遭受蹂躏、屠杀、毁灭。若是我们只被人卖奴婢,那麽我必不开口;但这仇人毫不顾及君王所受的灾害。」

文理本斯7:4 我与我民见鬻、欲加杀戮翦灭、俾归陨亡、我侪若被鬻为奴为婢、我则缄默不言、盖以我侪遇祸、较王受损、不足数也、

修订本斯7:4 因为我和我的本族被出卖了,要被剪除,杀戮,灭绝。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就闭口不言;但我们的痛苦比起王的损失,算不得什么。"

KJV 英斯7:4 For we are sold, I and my people, to be destroyed, to be slain, and to perish. But if we had been sold for bondmen and bondwomen, I had held my tongue, although the enemy could not countervail the king's damage.

NIV 英斯7:4 For I and my people have been sold for destruction and slaughter and annihilation. If we had merely been sold as male and female slaves, I would have kept quiet, because no such distress would justify disturbing the king."

和合本斯7:5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拼音版斯7:5 Yàhāsuílǔ wáng wèn wáng hòu Yǐsītie shuō, shàn gǎn qǐ yì rúcǐ xíng de shì shuí. zhè rén zaì nǎli ne.

吕振中斯7:5 以斯帖说∶「敌人、仇敌、就是哈曼这个坏人!」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立即惊惶失措。

新译本斯7:5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存心这样行的人是谁?他在哪里?”

现代译斯7:5 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谁敢做这种事?这个人在哪里?」

当代译斯7:5 国王问她说:“那人是谁?竟敢有这样存心,他在哪里?”

思高本斯7:5 薛西斯王问艾斯德尔后说:「这人是谁?那心内打算作这事的人在那?」

文理本斯7:5 王谓后以斯帖曰、敢起意为此者、谁乎、其人何在、

修订本斯7:5 亚哈随鲁王问以斯帖王后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KJV 英斯7:5 Then the king Ahasuer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Esther the queen, Who is he, and where is he, that durst presume in his heart to do so?

NIV 英斯7:5 King Xerxes asked Queen Esther, "Who is he? Where is the man who has dared to do such a thing?"

和合本斯7:6 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

拼音版斯7:6 Yǐsītie shuō, chóurén dírén jiù shì zhè è rén Hāmàn. Hāmàn zaì wáng hé wáng hòumian qián jiù shén jīng huáng.

吕振中斯7:6 王怒气上冲,就从酒席间起来,往王宫花园去;哈曼见王己经决定要加罪于他,就仍呆着,求王后以斯帖救他的命。

新译本斯7:6 以斯帖回答:“这敌人和仇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立刻惊惶万分。

现代译斯7:6 以斯帖回答:「迫害我们的敌人就是这个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顿时惊惶失措。

当代译斯7:6 她回答国王说:“那个死敌就是这个阴险恶毒的哈曼。”哈曼一听见,顿时惊得面如死灰。

思高本斯7:6 艾斯德尔答说:「这仇人和死敌,就是这败类哈曼。」哈曼立时在君王及王后前,惊惶万分。

文理本斯7:6 以斯帖曰、厥仇厥敌、即此恶人哈曼也、于是哈曼惊惧、在王与后前、

修订本斯7:6 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非常惊惶。

KJV 英斯7:6 And Esther said, The adversary and enemy is this wicked Haman. Then Haman was afraid before the king and the queen.

NIV 英斯7:6 Esther said, "The adversary and enemy is this vile Haman." Then Haman was terrified before the king and queen.

和合本斯7:7 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拼音版斯7:7 Wáng biàn dà nù, qǐlai líkāi jiǔ xí wǎng yù yuán qù le. Hǎmàn jiàn wáng déng yì yào jiā zuì yǔ tā, jiù qǐlai, qiú wáng hòu Yǐsītie jiù méng.

吕振中斯7:7 王从王宫花园回到酒席大厅;这时哈曼早已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于是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污辱王后么?」这话一出王口,人就把哈曼的脸蒙上。

新译本斯7:7 于是王带着盛怒,从酒席间起来,到御园里去;哈曼却留下来求王后以斯帖救他一命,因为哈曼看出王已经决意要加罪与他。

现代译斯7:7 王愤怒地站起来,离开酒席到外面花园去。哈曼看出王决心要为这事惩罚他,就留在室内求王后以斯帖饶他的命。

当代译斯7:7 国王在盛怒之下,立刻离席到御园去。哈曼见势不妙,知道性命难保,便起来向以斯帖王后求饶。

思高本斯7:7 於是君王勃然大怒,即刻退席,走进了御苑;哈曼遂起来恳求艾斯德尔后饶他一命,因为他看出了君王已决意要将他置於死地。

文理本斯7:7 王忿然而起、离席往于御苑、哈曼知王必罪己、则起立、求后以斯帖救其生命、

修订本斯7:7 王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花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于他,就留下来求以斯帖王后救他的命。

KJV 英斯7:7 And the king arising from the banquet of wine in his wrath went into the palace garden: and Haman stood up to make request for his life to Esther the queen; for he saw that there was evil determined against him by the king.

NIV 英斯7:7 The king got up in a rage, left his wine and went out into the palace garden. But Haman, realizing that the king had already decided his fate, stayed behind to beg Queen Esther for his life.

和合本斯7:8 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

拼音版斯7:8 Wáng cóng yù yuán huí dào jiǔ xí zhī chù, jiàn Hāmàn fú zaì Yǐsītie suǒ kào de tà shang. wáng shuō, tā jìnggǎn zaì gōng neì, zaì wǒ miànqián língrǔ wáng hòu ma. zhè huà yī chū wáng kǒu, rén jiù méng le Hāmàn de liǎn.

吕振中斯7:8 在王面前的太监中有一个叫哈波拿的说∶「阿,哈曼为那说忠义话来救王的末底改所立那五十肘(一肘约等于一呎半)高的示众木架现在正立在哈曼家里呢。」王说∶「把哈曼挂在那上头。」

新译本斯7:8 王从御园回到酒席那里;那时哈曼正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于是王说:“他竟敢在宫里,当着我的面污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把哈曼的脸蒙住了。

现代译斯7:8 当王从花园回到室内时,哈曼正伏在以斯帖躺坐的椅子上求怜悯。王看到这情景,就大发雷霆,说:「这个人竟敢在王宫里当着我的面非礼王后吗?」王一说出这话,太监们立刻蒙住哈曼的脸。

当代译斯7:8 正当他俯伏在以斯帖所靠的长椅时,国王从御园回来,看见哈曼这个样子便大声咆哮:“你竟敢在王宫之内,当着朕的面前侮辱王后?”话一出口,便有人把“死囚面纱”蒙在哈曼的头上。

思高本斯7:8 王由御苑回到餐厅,哈曼正俯伏在艾斯德尔所坐着的榻旁,王恶声吒叱说:「在王宫内,当着我的面,居然胆敢存心侮辱王后!」王的话一出口,仆人就蒙起哈曼的脸。

文理本斯7:8 王自御苑复返宴所、见哈曼伏于以斯帖所在之榻、则曰、在宫中、在我前、彼乃强迫后耶、王出斯言、左右遂蒙哈曼面、

修订本斯7:8 王从御花园回到酒席厅,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哈曼的脸就被蒙住了。

KJV 英斯7:8 Then the king returned out of the palace garden into the place of the banquet of wine; and Haman was fallen upon the bed whereon Esther was. Then said the king, Will he force the queen also before me in the house? As the word went out of the king's mouth, they covered Haman's face.

NIV 英斯7:8 Just as the king returned from the palace garden to the banquet hall, Haman was falling on the couch where Esther was reclining. The king exclaimed, "Will he even molest the queen while she is with me in the house?" As soon as the word left the king's mouth, they covered Haman's face.

和合本斯7:9 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

拼音版斯7:9 Cìhou wáng de yī gè taì jiān míng jiào Hābōná, shuō, Hāmàn wèi nà jiù wáng yǒu gōng de Mòdǐgǎi zuò le wǔ zhàng gāo de mù jià, xiànjīn lì zaì Hāmàn jiā lǐ. wáng shuō, bǎ Hāmàn guà zaì qí shang.

吕振中斯7:9 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豫备的示众木架上;」王的烈怒这才消熄。

新译本斯7:9 在王面前有一个太监哈波拿说:“还有,哈曼为那曾经说好话救王有功的末底改,立了一个二十二公尺高的木架,现在正立在哈曼的家里呢。”王说:“把哈曼挂在上面吧!”

现代译斯7:9 其中有一个太监叫哈波拿,上前说:「哈曼还在他家里造了一座二十二公尺高的绞刑架,要用来吊死救了陛下性命的末底改呢!」王下令:「把哈曼吊在那上面!」

当代译斯7:9 一个常在国王左右的内侍哈波拿说:“哈曼刚为那救驾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一个二十叁公尺高的刑架,现在还立在哈曼家中。”国王便命令说:“把哈曼挂上去。”

思高本斯7:9 君王座前的一个太监哈波纳说:「正巧,在哈曼家,有他给那位曾一言造福大王的摩尔德开,竖立的一个五十尺高的刑架。」王说:「将他悬在上面!」

文理本斯7:9 侍王之内竖哈波拿曰、末底改昔有救王之功、哈曼为之备木、高五丈、今立于己家、王曰、悬之其上、

修订本斯7:9 有一个伺候王名叫哈波拿的太监说:"看哪,哈曼还为那报告给王、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一个五十肘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的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木架上。"

KJV 英斯7:9 And Harbonah, one of the chamberlains, said before the king, Behold also, the gallows fifty cubits high, which Haman had made for Mordecai, who had spoken good for the king, standeth in the house of Haman. Then the king said, Hang him thereon.

NIV 英斯7:9 Then Harbona, one of the eunuchs attending the king, said, "A gallows seventy-five feet high stands by Haman's house. He had it made for Mordecai, who spoke up to help the king." The king said, "Hang him on it!"

和合本斯7:10 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拼音版斯7:10 Yúshì rén jiāng Hāmàn guà zaì tā wèi Mòdǐgǎi suǒ yùbeì de mù jià shang. wáng de fèn nù zhè cái zhǐxī.

吕振中斯7:10 那一天亚哈随鲁王把犹大人的敌人哈曼的家产赐给以斯帖。末底改也来到王面前,因为以斯帖已经把末底改是她的什么亲人告诉了王。

新译本斯7:10 于是他们把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才渐渐止息。

现代译斯7:10 於是,哈曼被吊在他要吊死末底改的绞刑架上;王的怒气这才止息。

当代译斯7:10 於是,哈曼被处决了,国王的怒气才平息下来。

思高本斯7:10 人们遂把哈曼悬在他自己为摩尔德开所做的刑架上;王的忿怒这才平息。

文理本斯7:10 遂以哈曼、悬于为末底改所备之木、王怒乃息、

修订本斯7:10 于是哈曼被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愤怒才平息了。

KJV 英斯7:10 So they hanged Haman on the gallows that he had prepared for Mordecai. Then was the king's wrath pacified.

NIV 英斯7:10 So they hanged Haman on the gallows he had prepared for Mordecai. Then the king's fury subside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