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以斯帖为王和哈曼设筵

1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

2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

3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

4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

5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

6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7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

8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哈曼谋图杀末底改

9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

10哈曼暂且忍耐回家,叫人请他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

11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

12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

13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虽有这一切荣耀,也与我无益。”

14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日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哈曼以这话为美,就叫人做了木架。

提要:1 以斯帖冒险去见国王,得到金杖的恩宠。她邀请国王和哈曼赴宴。6 她的请求得到国王的鼓励,就邀请他们第二天再来赴宴。9 哈曼因自己的提升而骄傲。他怨恨末底改的轻视。14 听了细利斯的话,做了一付木架。


1 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

【本会注释】

第三日。即禁食的第三天(斯4:16)。以斯帖和她的宫女们(可能也是犹太人)从第一天的某个时候起什么都没有吃,第二天也没有吃,直到第三天的上午(见斯4:16注释)。

穿上朝服。禁食时以斯帖可能穿上麻衣,蒙了灰尘,但这时她换上了显赫的朝服。以斯帖离开宫殿的女宅,经过皇室大殿周围的御园,进入面对敞开的王座大厅的庭院(见斯1:5注释)。以斯帖站在王座对面,与王座保持一段距离,以引起国王的注意,等待国王的悦纳。她知道她来的时候国王正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一定能看见她。

对着殿门。即大殿入口的对面。王座朝着大门,可能设在一个平台上。国王坐在宝座上可以透过立柱看到大门和外面的庭院(见斯1:5注释)。


2 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

【本会注释】

伸出金杖表示国王悦纳。模杖头表示接受国王的悦纳。以斯帖擅入庭院是违法的(斯4:11;参斯6:4)。亚哈随鲁一定意识到以斯帖有要紧的事才未经召唤就来到御座。


3 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

【本会注释】

你要什么。未经请求就已准许,这是东方君主表达善意的习惯做法。据希罗多德记载,国王在一年中有一天,要答应酒席上一位客人的任何请求。以斯帖的来到说明她有要紧的请求要提。

国的一半。证明国王高兴的又一个证据(见可6:23)。


4 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

【本会注释】

这个邀请有点不寻常。国王和王后通常是分开用餐的。王后除了邀请国王,还邀请另一个男士,这就更不寻常了。这对于受邀请者似乎是的很大善意。亚哈随鲁可能还记得瓦实提拒绝出席他宴席的事。以斯帖这种不寻常的邀请,加上由她亲自提出,一定令国王感到惊奇。国王可能胡乱猜测了好几个小时,越发好奇。


5 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

6 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本会注释】

以斯帖冒着生命的危险,未经召唤就来到王座,亚哈随鲁当然知道这绝不是单为了宴请他和他的首相。


7 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

8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本会注释】

把陈述请求推迟一天,对以斯帖是很有好处的。最主要的是亚哈随鲁无疑会对她的请求更加重视。她早一天不情而来,说明她的请求不仅涉及到她本人的生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拖延还会增强国王的好奇心(见第4节注释),使他对意外的情况不会过于吃惊。对于以斯帖来说,推迟使她有时间祈祷和仔细考虑表达请求的方式。天意在以斯帖不知情的情况下引导了这次推延,使国王的思想做好了准备(斯6:1-11)。


9 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

【本会注释】

或“不站起来,也不颤抖”(英文RSV版)。被哈曼的敕令判处死刑的末底改勇敢地藐视始作俑者。他站在朝门,证明他不再像两天前那样穿着麻衣(斯4:2)。他无疑已知道以斯帖蒙王悦纳,相信她的计划会取得成功。


10 哈曼暂且忍耐回家,叫人请他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

【本会注释】

哈曼尽管对末底改很生气,但不屑于理他。


11 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

【本会注释】

富厚。见斯3:9注释。

儿女。直译为“儿子们”。据9:7-10,哈曼有十个儿子。儿子多在波斯人和其他东方人中是很体面的。


12 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

13 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虽有这一切荣耀,也与我无益。”

【本会注释】

哈曼没有学会以喜乐克制痛苦,以高兴克制悲伤,以满足克制烦恼,也不明白人生的苦恼和磨练乃是化装的福气。虽然他在表面上有自制力,担任强大的波斯帝国的首相,但他的本性与野蛮人无异。属世的伟大并不能证明心灵的伟大或良善。


14 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早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哈曼以这话为美,就叫人做了木架。

【本会注释】

木架。波斯人不采用绞刑,而是把人钉死(见斯2:23注释)。

五丈高。约73英尺(22.3米,见本书卷一165页)。该词还出现在斯7:9里,说这个木架立在哈曼的家里。波斯的住宅有内院,就像西班牙的房屋。把木架做高可能是为了让全城的人都可以看到处死末底改。

明早求王。哈曼的朋友们认为,只要首相请求,一定会批准马上处死一个犹太人。

一、卷名

本卷取名于故事的女主人公。她的希伯来原名叫哈大沙(见斯2:7),也许是她要嫁给玛代波斯帝国的王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时改名为以斯帖(见《先知和君王》598页)。她的希伯来名字哈大沙意思是“爱神木”,而以斯帖也许是一个波斯名字,意思是“星辰”。末底改把他的堂妹哈大沙收养为女儿,他将她改为波斯名字以斯帖,嘱咐她不要公开自己的国籍(见斯2:10)。

《以斯帖记》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帝怎样使用一个美艳绝伦而勇敢的青年女子,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时刻拯救了她的同胞。就象在路得的故事里一样,我们看见在上帝拯救祂子民的大计划中妇女的重要地位。路得是一个外邦人,她决定与以色列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上帝为她的神,而以斯帖则是一个犹太人。在上帝的安排下,她成了当时最强大国家的皇后。她知道她义父对他所说之话的实质和重要性:“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斯4:14)经过祈祷以后,她勇敢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散布在当时世界各地的上帝子民。以斯帖的故事告诉读者们上帝可能把机会赐给最软弱的人。我们也许得了“位分”,“是为现今的机会”。


二、作者

我们不知道《以斯帖记》为何人所写。从作者在民族危急关头对犹太人存亡的关心程度来看,他可能是一位犹太人。他说末底改是便雅悯人(斯2:5),可能他自己就是这一支派的人。他只提到“散居在王国各省”的犹太人,而没有提到耶路撒冷和犹太人(斯3:8),说明他特别关注前者,自己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书中有许多波斯词语,作者对波斯的风格习惯又十分了解,表明他是波斯本土的居民,而非外省人士。最近从书珊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作者很熟悉王宫和波斯宫廷的规则。根据这些考古发现,一些学者认为作者是当时或稍后的宫廷人员,至少是一位低级官员,或直接从宫廷官员处得到有关资料。

作者可能是以斯拉。他在亚达薛西一世7年率领犹太人回耶路撒冷(公元前457年)。他在犹太人法律方面是有学问的权威(拉7:1-14),可能当过王室的官员和国王的法律顾问(见《先知和君王》607页)。亚达薛西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很信任他(见拉7:25-28)。哈曼之危机可能发生在公元前474年或473年间,比以斯拉前往耶路撒冷早十六、七年。所以他一定十分熟悉故事的细节。作为一名热忱的爱国者(拉7:27,28),忠诚的祭司(拉7:1-5),虔诚的改革家(拉9:1-10:14),“敏捷的文士”(拉7:6)和精明能干的领袖(拉7:6,10,21,25,26),以斯拉一定对这次危机很感兴趣。事情发生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人。他有充分的资格写这卷书。另外作者也有可能是尼希米。

根据本卷书的后记(斯10:1-3),亚哈随鲁(薛西斯)在写书时已死,因为“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如果是这样,以斯帖书写于公元前465年以后。那一年亚哈随鲁被他的大臣阿尔达班暗杀。我们还可能了解到写书时波斯帝国仍在统治着世界。所以《以斯帖记》定写于公元前331年波斯覆灭以前。不过,故事中的许多细节,其中有不少已为考古所证实,表明著作年代就在事情发生以后不久。作者也许认识故事中的一、二个人物。

有人认为作者是末底改。他在提升为帝国的宰相以前曾当过低级的宫廷官员(斯2:11,19,21-23;斯3:2-5;斯4:1,2,6;斯5:13;斯8:1,2,7-10,15;斯9:3,4,20,31;斯10:3)。这一点可以解释《以斯帖记》的作者为什么如此熟悉王宫和宫廷的习惯和规则。此外,末底改是圣经中唯一所提到十分熟悉并接触过有关法令文本的人。所以末底改有可能是《以斯帖记》的作者。

在柏林博物馆保存着一块楔形字板,提到一位名叫末底改的高级官员,于薛西斯的时代在书珊宫廷里担任有影响的顾问。圣经和其他材料没有记载在薛西斯时代的书珊,还有第二个人担任此一职务。

根据亚哈随鲁的命令,以斯帖和末底改把奉王的名所写,并盖有王印章的法令,送往全国各地,解释国王的政策改变的原因,并授权犹太人自卫(斯8:9-14;参斯9:31,32)。有人认为《以斯帖记》可能原来包括在以斯帖和末底改发给犹太人的信函中,这种结论很难证实。不过末底改完全有可能写《以斯帖记》作为其中特别提到之文件的补充。至于书中以第三人称提末底改与他是否作者这一问题并无关系。

综上所述,《以斯帖记》的作者无法确定。只能确定的是:作者是住在书珊城的犹太人,生活在书中所叙事件的时代。


三、历史背景

大利乌一世(希斯塔斯普大帝)死于公元前486年。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统治直到他死于公元前486年,然后由他儿子亚达薛西继位。所以圣经中的亚哈随鲁就是历史上的薛西斯。七十子译本把亚哈随鲁和亚达薛西混淆起来。《以斯拉记》和《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和但9:1中玛代王大利乌的父亲亚哈随鲁不是同一个人。

在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统治的后期和他儿子及继位者薛西斯(亚哈随鲁)统治的前期,波斯帝国达到了鼎盛。据《以斯帖记》1:1载,亚哈随鲁的领土从印度的西北疆向西延伸到埃塞俄比亚的北疆。自东至西3000英里,南北有500-1500英里。面积约2,000,000平方英里。书珊是帝国的首都之一,其他首都还有埃克伯特纳和波斯波利斯。波斯人是印欧民族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这个大民族中第一个统治世界的。关于《以斯帖记》中的事件发生时波斯历史的详情,见本卷59-61页。

从圣经历史的观点来看,(波斯帝国的第一位国王)古列统治时期(公元前553-530年)的重大事件就是他登基那一年,即公元前536年下令让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见本注释96,97页)重建圣殿(拉5:13)。根据他的诏令,所罗巴伯率领五万左右的犹太人回到犹大开始重建圣殿(拉1:5,6;拉3:1-10)。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发生了种种困难和阻碍,工程停了下来(见拉4:1-5,24;参该1:1-4)。就犹太人而言,古列的儿子和继位者冈比斯(530-522)的统治并不重要,因为他似乎对犹太人的利益不大关心。但大利乌希斯塔斯普登上王位以后不久,就发布了一道诏令重申古列原来的诏令(见拉4:24;拉6:1),结果所罗巴伯的圣殿于公元前515年完工(见拉6:1,15)。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初,雅典人支援住在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腊人争取摆脱波斯人统治的斗争。为了应付对于他权力的挑战,大利乌率军侵入希腊以惩罚雅典人。在马拉松的海滩上雅典人以一支弱小的军队向波斯的大军应战,给予入侵者以决定性的打击,迫使大利乌立即撤回亚洲(公元前490年)。他准备再次入侵希腊,却于公元前486年去世了。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即亚哈随鲁(公元前486-465年)再次入侵希腊,却在萨拉米斯惨遭大败(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从此永远返回亚洲,留下他的将军马多尼奥斯负责。次年,马多尼奥斯在普拉蒂亚战败,结果波斯军队就撤出欧洲,再也不回来了。

薛西斯第三年举行盛宴似乎就在他离开书珊进行灾难性的远征希腊之前。他下诏“招聚美貌的处女”(斯2:3)无疑是在他出征(公元前482/481)以前。要全面贯彻这个诏书肯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薛西斯(亚哈随鲁)回到书珊以后不久,以斯帖被带到他面前立为皇后。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屡次败在小亚细亚西岸雅典舰队的手下,加上幅员辽阔的帝国别处发生的动乱,可能造成了国王赞同哈曼灭绝犹太人计划的心境。这个计划如果实施,就标志着古列和大利乌统治时期对犹太人友好宽厚的政策完全的改变。由于以斯帖的勇气,犹太人得到了明显的拯救,为他们重得国王恩宠,为若干年后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工作,特别是为薛西斯的儿子和继承者亚达薛西一世在公元前457年发布那重要的诏书预备了道路(亚达薛西一世:公元前465-423年)。

以斯帖记的年代:

事件 章节 公元前(以斯帖记中的年代与帕克和杜伯斯坦的巴比伦年表相结合)
大宴会 1:3 3     483.4.14-482.4.2
征召以斯帖 2.12 6 10 ? 479.1.1-479.1.30
以斯帖为王后 2:16 7 10   479.12.22-478.1.19
哈曼抽签 3:7 12 1   474.4.5-474.5.3
哈曼的法令 3:12 12[注] 1   474.4.17
末底改的法令 8:9 12[注] 3   474.6.25
普耳 3:13 12[注] 12   473.3.6
  8:12        
  9:1,17-19        

注:有人认为这件事发生在薛西斯13年,说哈曼花数月时间抽签决定向国王提出请求的好日子,而不是决定杀犹太人的好日子。不过,哈曼似乎不大可能等那么久时间才实行他的邪恶计划。


四、主题

犹太人的国家生活因被掳巴比伦而中断。在一段时间里犹太人历史的溪流消失了,在地下淌流,到它重新出现时,其整个性质都改变了。犹太人与其说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和教会。如果按照一般人为历史所下的定义,圣经并没有记载被掳期间和被掳以后犹太人的历史,不过这个时代的精神却很好地体现在但以理和以斯帖的记录中。从古以来,《以斯帖记》就是犹太人每年五个节日中在每个会堂中宣读的五卷圣经之一。一年一度这种宣读的顺序,似乎决定了《以斯帖记》在希伯来正典中的位置。五卷圣经的顺序是:《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和《以斯帖记》。《以斯帖记》排在第五,因为这卷书是在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普珥节宣读的(见斯3:7;9:26注)。

从文字上说,《以斯帖记》既是史诗,又是叙事诗。它描述了上帝子民历史中威胁他们生存的一次危机。上帝藉着一位女子施行拯救。她本来与她堂兄兼养父末底改一起过着安静的生活,后来成为世界帝国的王后。《以斯帖记》告诉我们:以斯帖具有明晰的判断力、非凡的自制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末底改的提问:“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4:14)激发了年青的王后采取勇敢的行动。她严肃地下定决心,说出了一句充满勇气,激动人心的话,来回答当前的问题:“我若死就死吧!”在危急的时刻,当王杖向她伸出来时,她没有立即把恶人揭露出来,而是以惊人的克制和心计把国王和哈曼引入最有利于达到她目的的局面之中。就是小说也编不出导致哈曼被暴露出来送了命的一系列惊人而戏剧性的巧合。每当普珥节,即“抽签节”,犹太人总是纪念上帝对哈曼邪恶计划的处置,这个计划按所抽的“签”本来是可能成功的(斯3:7)。

以斯帖记的宗教特色和道德教训可以归纳如下:

1.虽然全书没有出现上帝的名,但是祂的旨意却随处体现出来。不信上帝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书。信的人读了以后信心一定会得到加强。作者把拯救表现为对上帝存活泼信心的结果。

2.《以斯帖记》提供了犹太人重要的节日──普珥节来历的记录。犹太人每年欢庆这个节日。

3.全书体现了一个重要的道德教训:哈曼得势的日子很快就过去。这说明属世的权势和繁荣都是暂时的。上帝使骄傲的人降卑,使信靠祂的人提升。

4.上帝的旨意显著地体现出来。上帝的大能是与人的努力相结合的。人只是工具,施行拯救的是上帝。


五、纲要

(一)以斯帖被立为波斯王后斯1:1-2:20

1、180天的官宴 斯1:1-4

2、七天的民宴 斯1:5-9

3、瓦实提拒绝到亚哈随鲁面前斯1:10-12

4、瓦实提被废 斯1:13-22

5、征选新王后 斯2:1-4

6、以斯帖进宫 斯2:5-11

7、被立为王后 斯2:12-20

(二)哈曼阴谋灭绝犹太人 斯2:21-3:15

1、宫廷官员末底改救了亚哈随鲁的命斯2:21-23

2、哈曼被提升,他不喜欢末底改斯3:1-5

3、哈曼密谋惩罚末底改的民族斯3:6-11

4、哈曼所发灭绝犹太人的命令斯3:12-15

(三)以斯帖维护她同胞的利益斯4:1-5:8

1、因哈曼的命令,犹太人惊恐而禁食斯4:1-3

2、末底改向以斯帖求助斯4:4-14

3、以斯帖接受任务 斯4:15-17

4、以斯帖设宴招待国王和哈曼斯5:1-8

(四)哈曼的败落斯5:9-7:10

1、哈曼密谋绞死末底改斯5:9-14

2、亚哈随鲁想起末底改忠心的服务斯6:1-3

3、哈曼被迫抬举末底改斯6:4-11

4、哈曼得到阴谋会失败的警告斯6:12-14

5、以斯帖向亚哈随鲁指控哈曼斯7:1-8

6、哈曼被处死 斯7:9,10

(五)犹太人胜他们的仇敌 斯8:1-10:3

1、取消哈曼的法令 斯8:1-14

2、末底改被提升,犹太人重得恩宠 斯8:15-17

3、犹太人得拯救欢喜快乐 斯9:1-19

4、宣布普珥节 斯9:20-32

5、末底改被任为波斯宰相 斯10:1-3

和合本斯5:1 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

拼音版斯5:1 Dì sān rì, Yǐsītie chuān shang zhāo fù, jìn wánggōng de neì yuàn, duì diàn zhàn lì. wáng zaì diàn lǐ zuò zaì bǎozuò shang, duì zhe diàn mén.

吕振中斯5:1 王见王后以斯帖在院内站着,以斯帖在王面前蒙恩宠,王就向以斯帖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走近前去摸杖头。

新译本斯5:1 第三天,以斯帖穿上朝服,站在王宫的内院,对着王殿;王在殿里坐在王位上,对着殿门。

现代译斯5:1 在以斯帖禁食的第叁天,她穿上王后的礼服进王宫,站在王宫的内院,面对着王宝座的殿。王正坐在宝座上,面朝殿门。

当代译斯5:1 叁天后,以斯帖穿上朝服,进入内院,对着殿前而立。那时,国王正坐在宝座上,面向殿门。

思高本斯5:1 第二天,艾斯德尔身穿王后的华服,站在王宫的内院,面向宫殿;那时君王正坐在宫殿的宝座上,面向宫门。

文理本斯5:1 越至三日、以斯帖衣朝服、立于王宫内院、在王宫相对之所、王在宫中坐其位、对于门、

修订本斯5:1 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站立在王宫的内院,对着王宫。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的门。

KJV 英斯5:1 Now it came to pass on the third day, that Esther put on her royal apparel, and stood in the inner court of the king's house, over against the king's house: and the king sat upon his royal throne in the royal house, over against the gate of the house.

NIV 英斯5:1 On the third day Esther put on her royal robes and stood in the inner court of the palace, in front of the king's hall. The king was sitting on his royal throne in the hall, facing the entrance.

和合本斯5:2 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

拼音版斯5:2 Wáng jiàn wáng hòu Yǐsītie zhàn zaì yuàn neì, jiù shī ēn yú tā, xiàng tā shēn chū shǒu zhōng de jīn zhàng, Yǐsītie biàn xiàng qián mó zhàng tóu.

吕振中斯5:2 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阿,你求什么?你要什么?就是到国的一半,也赐给你。」

新译本斯5:2 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对她施恩,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就上前摸杖头。

现代译斯5:2 王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外面,就心生爱怜,伸出了金杖。於是以斯帖走向前去,摸了杖头。

当代译斯5:2 一见王后站在内院,就施恩给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上前摸着金杖的顶端。

思高本斯5:2 君王一见艾斯德尔王后在庭院内,就对她起了宠幸的心,于是向艾斯德尔伸出手中的金杖,艾斯德尔遂上前来,摸了金杖的顶端。

文理本斯5:2 见后以斯帖立于院中、则加恩、向之举金杖、以斯帖乃前、扪其杖端、

修订本斯5:2 王见以斯帖王后站在院内,她在王的眼中得恩宠,王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往前去摸杖头。

KJV 英斯5:2 And it was so, when the king saw Esther the queen standing in the court, that she obtained favour in his sight: and the king held out to Esther the golden sceptre that was in his hand. So Esther drew near, and touched the top of the sceptre.

NIV 英斯5:2 When he saw Queen Esther standing in the court, he was pleased with her and held out to her the gold scepter that was in his hand. So Esther approached and touched the tip of the scepter.

和合本斯5:3 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

拼音版斯5:3 Wáng duì tā shuō, wáng hòu Yǐsītie a, nǐ yào shénme. nǐ qiú shénme, jiù shì guó de yī bàn ye bì cìgei nǐ.

吕振中斯5:3 以斯帖说∶「王若以为好,就请王和哈曼今天来赴我为王所豫备的筵席。」

新译本斯5:3 王问她:“王后以斯帖啊,你有什么事吗?你求什么?就是一半江山,也必赐给你。”

现代译斯5:3 王问她:「王后以斯帖啊!有甚麽事吗?你想求甚麽,我都会给你,就是要我王国的一半,我也会赐给你。」

当代译斯5:3 国王问她说:“以斯帖王后,有甚麽事吗?你想要甚麽呢?就是半壁江山,我也会给你!”

思高本斯5:3 君王问她说:「艾斯德尔后,你有什么事?你要求什么?即使要求一半江山我也必赐给你!」

文理本斯5:3 王谕之曰、后以斯帖、尔何所欲、尔何所求、即国之半、亦必予尔、

修订本斯5:3 王对她说:"以斯帖王后啊,你要什么?无论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

KJV 英斯5:3 Then said the king unto her, What wilt thou, queen Esther? and what is thy request? it shall be even given thee to the half of the kingdom.

NIV 英斯5:3 Then the king asked, "What is it, Queen Esther? What is your request? Even up to half the kingdom, it will be given you."

和合本斯5:4 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

拼音版斯5:4 Yǐsītie shuō, wáng ruò yǐwéi mei, jiù qǐng wáng daì zhe Hǎmàn, jīnrì fù wǒ suǒ yùbeì de yánxí.

吕振中斯5:4 王说∶「快将哈曼召来,好实行以斯帖的话。」于是王和哈曼就去赴以斯帖所豫备的筵席。

新译本斯5:4 以斯帖回答:“王若是欢喜,就请王今天带着哈曼来赴我为王预备的筵席。”

现代译斯5:4 以斯帖回答:「我若蒙陛下的恩宠,就请陛下跟哈曼今晚光临我特意准备的筵席。」

当代译斯5:4 “要是陛下肯施恩,就请今天跟哈曼一起来赴我为陛下所设的筵席。”以斯帖回答说。

思高本斯5:4 艾斯德尔答说:「若大王开恩,请大王令日与哈曼同去饮妾为陛下所预备的酒宴。」

文理本斯5:4 以斯帖曰、我为王设宴、如王悦之、请与哈曼、今日赴宴、

修订本斯5:4 以斯帖说:"王若以为好,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为王预备的宴席。"

KJV 英斯5:4 And Esther answered, If it seem good unto the king, let the king and Haman come this day unto the banquet that I have prepared for him.

NIV 英斯5:4 "If it pleases the king," replied Esther, "let the king, together with Haman, come today to a banquet I have prepared for him."

和合本斯5:5 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

拼音版斯5:5 Wáng shuō, jiào Hǎmàn sù sù zhào Yǐsītie de huà qù xíng. yúshì wáng daì zhe Hǎmàn fù Yǐsītie suǒ yùbeì de yánxí.

吕振中斯5:5 在酒席中王又问以斯帖说∶「你求什么?我必赐给你;你要什么?就是到国的一半,也必给你作成。」

新译本斯5:5 王说:“快把哈曼召来,好照着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去赴以斯帖预备的筵席。

现代译斯5:5 王吩咐人召哈曼立刻来,好一起赴以斯帖的筵席。於是王跟哈曼一起赴宴。

当代译斯5:5 国王命令左右说:“快传哈曼来,照王后的话去做。”於是国王就与哈曼一起去赴以斯帖的筵席。

思高本斯5:5 王遂说:「快叫哈曼来,以满足艾斯德尔的心愿!」于是王和哈曼一同去赴艾斯德尔预备的酒宴。

文理本斯5:5 王命曰、使哈曼速行、如以斯帖所言、于是王及哈曼、赴以斯帖所备之宴、

修订本斯5:5 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做。"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宴席。

KJV 英斯5:5 Then the king said, Cause Haman to make haste, that he may do as Esther hath said. So the king and Haman came to the banquet that Esther had prepared.

NIV 英斯5:5 "Bring Haman at once," the king said, "so that we may do what Esther asks." So the king and Haman went to the banquet Esther had prepared.

和合本斯5:6 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拼音版斯5:6 Zaì jiǔ xí yán qián, wáng yòu wèn Yǐsītie shuō, nǐ yào shénme, wǒ bì cìgei nǐ. nǐ qiú shénme, jiù shì guó de yī bàn ye bì wèi nǐ chéngjiù.

吕振中斯5:6 以斯帖回答说∶「我所求要的就是∶

新译本斯5:6 在酒席中,王问以斯帖:“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一半江山,也必为你成全。”

现代译斯5:6 喝酒的时候,王又问以斯帖:「你想求甚麽,我都会给你。我要给你,就是王国的一半,我也愿意。」

当代译斯5:6 席间,国王又向以斯帖说:“坦白地告诉我,你有甚麽请求,我一定会赐给你的;就是半壁江山我也必照样给你。”

思高本斯5:6 酒兴之余,王对艾斯德尔说:「你要求什么,我必给你;不管你求什么,那怕是半壁江山,也必照办。」

文理本斯5:6 宴饮之时、王谓以斯帖曰、尔何所求、我必予尔、尔何所欲、即国之半、亦必为之、

修订本斯5:6 在宴席喝酒的时候,王又对以斯帖说:"你要什么,必赐给你;无论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你。"

KJV 英斯5:6 And the king said unto Esther at the banquet of wine, What is thy petition? and it shall be granted thee: and what is thy request? even to the half of the kingdom it shall be performed.

NIV 英斯5:6 As they were drinking wine, the king again asked Esther, "Now what is your petition? It will be given you. And what is your request? Even up to half the kingdom, it will be granted."

和合本斯5:7 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

拼音版斯5:7 Yǐsītie huídá shuō, wǒ yǒu suǒ yào, wǒ yǒu suǒ qiú.

吕振中斯5:7 我若在王面前蒙恩宠,王若喜欢赐给我所求的,实行我所要的,就请王和哈曼明天来赴我为王所要豫备的筵席;明天我就要照王所说的话来明。」

新译本斯5:7 以斯帖回答说:“我所要我所求的就是:

现代译斯5:7 以斯帖说:

当代译斯5:7 以斯帖便回答说:“陛下,我的请求是:如果我能得到陛下的恩宠,赐我所求的,就请陛下和哈曼明天再来赴我的筵席。明天,我一定把所要求的向陛下禀明。”

思高本斯5:7 艾斯德尔答说:「这即是我的恳请和要求:

文理本斯5:7 以斯帖曰、我之所求所欲、

修订本斯5:7 以斯帖回答说:"我所要的、我所求的,嗯......。

KJV 英斯5:7 Then answered Esther, and said, My petition and my request is;

NIV 英斯5:7 Esther replied, "My petition and my request is this:

和合本斯5:8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拼音版斯5:8 Wǒ ruò zaì wáng yǎnqián méng ēn, wáng ruò yuànyì cì wǒ suǒ yào de, zhún wǒ suǒ qiú de, jiù qǐng wáng daì zhe Hǎmàn, zaì fù wǒ suǒ yào yùbeì de yánxí. míngrì wǒ bì zhào wáng suǒ wèn de shuō míng.

吕振中斯5:8 那一天哈曼出来,心里欢喜高兴;但哈曼一见末底改在御门那里也不站起来,也不因他而颤动一下,哈曼就怒火填胸怒恨末底改。

新译本斯5:8 我若是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是愿意赐给我所要的,成全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明天再来赴我为你们预备的筵席;明天我必照着王的命令行。”

现代译斯5:8 「要是我得到陛下的恩宠,准我的请求,请王和哈曼明天再光临我特意准备的筵席。那时候,我就告诉王我有甚麽请求。」

当代译斯5:8 以斯帖便回答说:“陛下,我的请求是:如果我能得到陛下的恩宠,赐我所求的,就请陛下和哈曼明天再来赴我的筵席。明天,我一定把所要求的向陛下禀明。”

思高本斯5:8 如果我见宠于大王,如果大王乐意俯允我的恳请,实践我的要求,就请大王明天与哈曼,再来饮妾所设的酒宴;明天我必依照君王的命答复陛下。」

文理本斯5:8 我若沾恩于王前、且王悦之、允我所求、成我所欲、请与哈曼、赴我所设之宴、明日必依王言而行、

修订本斯5:8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和哈曼再赴我为你们预备的宴席。明日我必照王的话去做。"

KJV 英斯5:8 If I have found favour in the sight of the king, and if it please the king to grant my petition, and to perform my request, let the king and Haman come to the banquet that I shall prepare for them, and I will do to morrow as the king hath said.

NIV 英斯5:8 If the king regards me with favor and if it pleases the king to grant my petition and fulfill my request, let the king and Haman come tomorrow to the banquet I will prepare for them. Then I will answer the king's question."

和合本斯5:9 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

拼音版斯5:9 Nà rì Hǎmàn xīn zhōng kuaìlè, huān huānxǐ xǐ dì chūlai. dàn jiàn Mòdǐgǎi zaì zhāo mén bú zhàn qǐlai, lián shēn ye bù dòng, jiù mǎn xīn nǎonù Mòdǐgǎi.

吕振中斯5:9 哈曼勉强忍住,回家去,就打发人去请他几个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

新译本斯5:9 那天哈曼心里快乐,高高兴兴地出来;但是哈曼见了末底改在御门那里不站起来,也不因哈曼的缘故而退避,哈曼心里就对末底改充满忿怒。

现代译斯5:9 哈曼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宴会。但是当他经过王宫门口,看见末底改坐在那里不站起来,连一点尊敬的表示都没有,就气愤极了。

当代译斯5:9 宴罢出来,哈曼正在洋洋自得,心花怒放之际,忽然看见末底改在宫门前,既不向他行礼,也不回避。哈曼心中很是恼怒。

思高本斯5:9 那一天,哈曼出去,非常高兴,满心喜乐;但是哈曼一见在御门前的犹太人摩尔德开既不起立,也不退避,就对他满怀愤恨,

文理本斯5:9 是日哈曼中心欢悦、欣然而出、然见末底改在御门、不起立、不动身、则怒甚、

修订本斯5:9 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是当他看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也不因他动一下,就满心恼怒末底改。

KJV 英斯5:9 Then went Haman forth that day joyful and with a glad heart: but when Haman saw Mordecai in the king's gate, that he stood not up, nor moved for him, he was full of indignation against Mordecai.

NIV 英斯5:9 Haman went out that day happy and in high spirits. But when he saw Mordecai at the king's gate and observed that he neither rose nor showed fear in his presence, he was filled with rage against Mordecai.

和合本斯5:10 哈曼暂且忍耐回家,叫人请他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

拼音版斯5:10 Hǎmàn zànqie rennaì huí jiā, jiào rén qǐng tā péngyou hé tā qīzi Xìlìsī lái.

吕振中斯5:10 哈曼将他财富之丰厚(同词∶荣耀。或译『豪华』)、他儿女之众多、以及王怎样使他尊大、怎样高升了他超过众官长和王的臣仆们、都叙说给他们听。

新译本斯5:10 哈曼忍住怒气,回家去了,就派人去请他的朋友和妻子细利斯来。

现代译斯5:10 但是他压住自己的怒气,回到家里,然后请朋友们到他家来,也要他妻子细利斯出来。

当代译斯5:10 但他暂且忍着怒气,回到家中,把他的朋友和妻子细利斯都叫了来,

思高本斯5:10 却仍忍气回了家,且打发人叫他的朋友和爱妻则勒士,

文理本斯5:10 强涊而归、招其友及妻细利斯至、

修订本斯5:10 哈曼忍着气回家,叫人请他的一些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

KJV 英斯5:10 Nevertheless Haman refrained himself: and when he came home, he sent and called for his friends, and Zeresh his wife.

NIV 英斯5:10 Nevertheless, Haman restrained himself and went home. Calling together his friends and Zeresh, his wife,

和合本斯5:11 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

拼音版斯5:11 Hǎmàn jiāng tā fù hòu de róngyào, zhòngduō de érnǚ, hé wáng táijǔ tā shǐ tā chāo hū shǒulǐng chénpú zhī shang, dōu shùshuō gei tāmen tīng.

吕振中斯5:11 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没有请别人同王赴她所豫备筵席,只请了我;明天也只有我蒙她召请跟王一同去赴宴。

新译本斯5:11 哈曼把他的富贵荣华、儿女的众多,以及王怎样使他尊大,怎样抬举他在王的众领袖和众臣仆之上的一切事,都数说给他们听。

现代译斯5:11 哈曼向他们炫耀自己的富有和众多的儿女,又提到王怎样提升他的地位,使他高过所有的大臣和官员。

当代译斯5:11 向他们夸耀自己家财丰富,子孙满堂,国王又是那麽赏识他,甚至擢升他到位极人臣等等得意的事情。

思高本斯5:11 来向他们夸耀自己如何富贵荣华,子女如何众多,君王如何尊崇他,如何高举他在众公卿和朝臣之上。

文理本斯5:11 以其财货之富、子女之繁、及王擢而升之、超于诸伯王臣诸事、悉告之、

修订本斯5:11 哈曼将他的荣华富贵、众多的儿女,和王使他尊大、提升他高过官长和臣仆的事,都述说给他们听。

KJV 英斯5:11 And Haman told them of the glory of his riches, and the multitude of his children, and all the things wherein the king had promoted him, and how he had advanced him above the princes and servants of the king.

NIV 英斯5:11 Haman boasted to them about his vast wealth, his many sons, and all the ways the king had honored him and how he had elevated him above the other nobles and officials.

和合本斯5:12 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

拼音版斯5:12 Hǎmàn yòu shuō, wáng hòu Yǐsītie yùbeì yánxí, chúle wǒ zhī waì bù xǔ biérén suí wáng fù xí. míngrì wáng hòu yòu qǐng wǒ suí wáng fù xí.

吕振中斯5:12 但我每逢看见那犹大人末底改坐在御门那里,总觉得这一切富贵对于我全都无用。」

新译本斯5:12 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除我以外,没有邀请别人与王一同去赴她预备的筵席;明天又邀请我与王一同到她那里去赴席。

现代译斯5:12 哈曼又说:「不但这样,王后以斯帖还专为王跟我开了一个宴会,而且请我们明天再去呢!

当代译斯5:12 他还这样说:“连以斯帖王后也都看重我。她没请别人,只请了我陪国王去赴她的筵席。明天,她还要请我去呢。

思高本斯5:12 他又说:「甚至艾斯德尔王后,除我以外,没有请任何人与君王一同赴她设的盛宴;明天又请我再同君王到她那里去。

文理本斯5:12 且曰、后以斯帖设宴、予而外、不许人偕王赴之、明日设宴、我与王又见请、

修订本斯5:12 哈曼又说:"以斯帖王后预备宴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

KJV 英斯5:12 Haman said moreover, Yea, Esther the queen did let no man come in with the king unto the banquet that she had prepared but myself; and to morrow am I invited unto her also with the king.

NIV 英斯5:12 "And that's not all," Haman added. "I'm the only person Queen Esther invited to accompany the king to the banquet she gave. And she has invited me along with the king tomorrow.

和合本斯5:13 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虽有这一切荣耀,也与我无益。”

拼音版斯5:13 Zhǐshì wǒ jiàn Yóudà rén Mòdǐgǎi zuò zaì zhāo mén, suī yǒu zhè yīqiè róngyào, ye yǔ wǒ wúyì.

吕振中斯5:13 他妻子细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都对他说∶「请叫人立一个五十肘(一肘约等于一呎半)高的示众木架,明天早晨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上头,你就可以欢欢喜喜地同王去赴筵席了。」这提议哈曼认为满意,就立了那样的示众木架。

新译本斯5:13 只是每逢我看见坐在朝门那里的犹大人末底改的时候,这一切对我都没有多大的意思。”

现代译斯5:13 可是,每当我看见那个犹太人末底改坐在王宫门口,我就觉得这一切富贵荣华对我毫无意义。」

当代译斯5:13 最扫兴的就是末底改,我一见到这个犹太人坐在宫门口,纵使有这一切荣华富贵,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了。”

思高本斯5:13 但每当我一见坐在御门前的犹太人摩尔德开时,这一切于我都乏味了!

文理本斯5:13 惟见犹大人末底改坐于御门、则此一切、不足为意、

修订本斯5:13 只是每当我看见犹太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这一切对我就都毫无意义了。"

KJV 英斯5:13 Yet all this availeth me nothing, so long as I see Mordecai the Jew sitting at the king's gate.

NIV 英斯5:13 But all this gives me no satisfaction as long as I see that Jew Mordecai sitting at the king's gate."

和合本斯5:14 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日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哈曼以这话为美,就叫人做了木架。

拼音版斯5:14 Tāde qī Xìlìsī hé tā yīqiè de péngyou duì tā shuō, bù rú lì yī gè wǔ zhàng gāo de mù jià, míng zǎo qiú wáng jiāng Mòdǐgǎi guà zaì qí shang, ránhòu nǐ keyǐ huān huānxǐ xǐ dì suí wáng fù xí. Hǎmàn yǐ zhè huà wèi mei, jiù jiào rén zuò le mù jià.

吕振中斯5:14 那一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拿备忘录来;便有人在王面前一直地唸。

新译本斯5:14 他的妻子细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都对他说:“叫人立一个二十二公尺高的木架,明早求王,把末底改挂在上面,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与王一同赴筵席了。”这话使哈曼很满意,就叫人做了木架。

现代译斯5:14 他的妻子跟所有朋友向他建议说:「你为甚麽不下令建一座二十二公尺高的绞刑架呢?明天早上,你可以请求王把末底改吊在上面。这样,你就可以快快乐乐地去赴宴了。」哈曼认为这是好主意,就叫人造了绞刑架。

当代译斯5:14 他的妻子细利斯和所有的朋友都提议说:“你可以准备一个二十叁公尺高的刑架,明早求国王将末底改吊在上面;你不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去陪国王赴筵席吗?”哈曼认为这个提议很好,便派人去准备刑架。

思高本斯5:14 他的爱妻则勒士和他的朋友便对他说:该做一个高五十尺的刑架,天一亮就对君王说:把摩尔德开悬在上面!这样你可欣然与君王同赴盛筵了。」哈曼看这主意不错,就叫人做了一个刑架。

文理本斯5:14 其妻细利斯与诸友谓之曰、当具木高五丈、明日求王、悬末底改于上、然后欣然与王赴宴、哈曼悦其言、使具木焉、

修订本斯5:14 他的妻子细利斯和他所有的朋友对他说:"叫人做一个五十肘高的木架,早晨求王把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随王赴席。"哈曼认为这话很好,就叫人做了木架。

KJV 英斯5:14 Then said Zeresh his wife and all his friends unto him, Let a gallows be made of fifty cubits high, and to morrow speak thou unto the king that Mordecai may be hanged thereon: then go thou in merrily with the king unto the banquet. And the thing pleased Haman; and he caused the gallows to be made.

NIV 英斯5:14 His wife Zeresh and all his friends said to him, "Have a gallows built, seventy-five feet high, and ask the king in the morning to have Mordecai hanged on it. Then go with the king to the dinner and be happy." This suggestion delighted Haman, and he had the gallows buil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