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你到 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注:或作“胜过献愚昧人的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2你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3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4你向 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悦愚昧人,所以你许的愿应当偿还。

5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6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注:原文作“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 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

7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 神。

8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

9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10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11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12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13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

14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

15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16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17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18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 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19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 神的恩赐。

20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 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提要:1 神圣侍奉中的愚妄,8 指责欺压之愚妄,9 财富之虚空。18 在财富喜乐乃是上帝的恩赐。


1 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或作:胜过献愚昧人的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本会注释】

要谨慎脚步。在希伯来语圣经,七十士译本和拉丁语武加大译本中,本节为《传道书》第4章第17节。“要谨防脚步”的意思与创17:1和诗119:101相同。

上帝的殿。古代的帐幕被称呼为“耶和华的殿”(撒上1:7;撒下12:20)。后来上帝的殿指耶路撒冷的圣殿(见王上3:1)。

愚昧人献祭。这里的“愚昧人”进入“耶和华的殿”时“行恶”,不谨慎“脚步”,不“近前听”,不觉得自己是站在上帝的面前(第2节)。他们想的是属世的事情,所以说话粗鲁急噪而罗嗦。进入教会的人不感觉是在上帝面前,思念谈论的都是俗事。智慧人把他们列为“愚昧人”。他们的敬拜只是一种形式。

所做的是恶。他们不知道上帝属灵的要求,没有诚实而出于理智地敬拜祂(见约4:24)。他们在自愿的无知中犯罪。他们随随便便地敬拜和献祭,是上帝所不能接受的。


2 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本会注释】

冒失。或“急噪”,与传7:9和8:3相同。急噪,轻率,卤莽的话语无论是在交谈,恳求,或是祈祷时,都是危险的。舌头就像一匹马,需要小心控制。请注意基督关于祷告的劝勉(太6:7)。

在上帝面前。对上帝说话应有敬畏的态度(见王上8:43)。接近上帝不像接近普通人。

言语要寡少。参巴力先知的求告(王上18:26)。上帝不是不知道我们的需要。不必过细地描述我们的要求(太6:7,8;参路18:9-14)。


3 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本会注释】

梦。希伯来语是chalom,指所有的梦,包括真先知和假先知的梦。这里也许指世俗之人混乱的心态,思虑重重,没有体验在上帝里面的平安。

显出。该词在希伯来文中没有,最好删掉。正如梦是过劳和神经紧张的证明,话太多也证明说话者是愚昧人。


4 你向上帝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悦愚昧人,所以你许的愿应当偿还。

【本会注释】

向上帝许愿。见申23:21。有见诗50:14;箴20:25。

不喜悦愚昧人。希伯来文直译是“愚昧人没有喜乐”。换一句话说,所罗门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人,都不喜欢一个随便承诺却又做不到的人。参徒5:1-10中亚拿尼亚和他的妻子撒非喇的故事。


5 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本会注释】

有人因为得到明显的福气,受到感动而承诺向上帝的圣工作出奉献。这样的承诺必须履行。


6 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原文作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上帝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

【本会注释】

肉体犯罪。不履行承诺是疏忽之罪。

祭司(原文作使者)。在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语文本中,该词译为“上帝”。有人认为这里的“使者”指上帝,是为了避免提到祂的圣名。犹太教有不同的名称表示上帝的圣名。

上帝因你的声音发怒。关于上帝“发怒”,见士2:20;王下13:3;17:11注释。人为什么要平白地招惹上帝发怒呢?


7 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上帝。

【本会注释】

敬畏上帝乃是人生的主导力量(见传7:18;8:12;12:13;哈2:20;见申4:10;6:2注释)。


8 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

【本会注释】

欺压。官场腐败剥削人是司空见惯的。政治的规划很少为穷人谋利。所罗门自己就曾犯剥削人的罪,为了推进自己的宏伟计划(王上12:4)。

省。译自阿拉姆,指一个帝国的行省(见斯1:1;但8:2)。

不要因此诧异。即不要因欺压的现象吃惊和烦恼。因为这只是意料之中的事。

高过。可能指东方政府体系中官员的级别。各级官员都要检查和汇报下级官员的工作。上帝则监视最高级别的官员(见诗33:13-15;诗50:21;番1:12)。


9 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本会注释】

地的益处。本节原文含义不明。前半句译为“地的益处回报所有(诚实劳动)的人”可能更好。

君王。乌西雅王十分关注农业(代下26:10)。农业国家的执政者往往与百姓很接近,中间没有贪婪官员的阻隔。


10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本会注释】

贪爱银子。一心追求财富的人生很难以满足于所积攒的。所罗门可能指东方政权中专谋私利的大小贪官污吏。

得利益。无论自己的财富有多少,他都不知足,还想得更多。


11 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本会注释】

吃的人也增添。随着财富的增长,就要扩大自己的影响。人们要他设丰宴请客。侍从,仆人和依附的人增加了。亲属也嚷着要接济。

得什么?或“有什么好处”?离了今生,财富就毫无价值。财富的增加、投资和保护是很令人焦虑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今生的财富买不到永生的通行证。

眼看。拥有财富的人最后发现自己在临终时带不走财富(伯1:21;路12:19,20)。他不应为自己积累财富的能力而骄傲,也不要炫耀它,而当用财富来荣耀上帝(提前6:10,17-19)。


12 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本会注释】

劳碌的人。主要指出事耕作的农民。该词还可以泛指仆人和侍奉上帝的人。白天的体力劳动会使晚上睡得很香。

不容他睡觉。打理财富是很烦恼的事,会剥夺一个人的安宁,使他身体患病,精神崩溃。


13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

【本会注释】

一宗大祸患。即一个严重的错误。

财主积存。错在囤积财富,而不加以利用。人拥有财富,就有责任用来为公众谋利(见太19:20,21)。参见保罗的劝勉(提前6:9,10)。

害自己。因投资理财的忧虑而造成的失眠,常常折磨财富的拥有者(见第12节)。一些犯罪团伙认定他们是可以敲诈的对象。他们还担心他们的后代会不会浪费他们的劳动果实。但积攒财富所造成的最严重损害是对于一个人的品格(见箴11:24;路12:16-21)。


14 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

【本会注释】

遭遇祸患。译为“错误的投资”更好,即导致严重损失的错误投资或生意。不智的投资可能使一人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经商的人如果要保住自己的资产,并获得利润,就要时时谨慎。

生了。儿子被认为是父亲财产的继承人。

手里一无所有。如果是指父亲,那就是在他死的时候,没有什么留给自己的儿子。如果是指儿子,那就是指父亲死后,结完了帐,儿子发现遗产已所剩无几。前一种解释更好一些。


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本会注释】

赤身。参约伯(伯1:21)和大卫的表白(诗49:16,17)。这些话使我们想起上帝对亚当所说的话(创3:19)。

分毫不能带去。一个人只能将自己今生所积累的属灵“财富”带到天上去(见约3:36;参启22:14)。品格是他可以从今生带到来生的唯一财产(《天路》332页)。所以基督徒要设法把财富存在天上(见路12:33,34)。


16 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本会注释】

他来的情形。在各世代中,人们一直苦于人生的空虚。作家问道,辛劳一生之后,到死亡的时候其成果全部丧失,这有什么意思呢?

什么益处?当然没有。

为风劳碌。喻指完全空虚(见伯15:2;箴11:29)。风是看不见,摸不着,控制不住的。世界的财富也是如此。


17 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本会注释】

在黑暗中吃喝。喻指人专为积攒财富而活,从未想到从中获得满足。对照一下盼望永恒事物之人的看法(弥7:8)。他们忍受眼下物质上的不适,只关注凭信心眼睛能看到的事(来11:27)。

多有烦恼。本节剩余部分,进一步剖析了 “在黑暗中吃喝”之人的状况。


18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本会注释】

我所见。所罗门在12-17节中生动地描述了为自己囤积财富的愚蠢。现在他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财富的价值乃在于使用,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和快乐。

为美的。即“恰当的”。

上帝赐他。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安来自与上帝的正常关系,并认识到祂伸手都是为了人的益处(见罗8:28)。所以安静地接受人生的命份,乃是通向满足和平安的途径。这是保罗的劝告(提前6:7,8)。


19 上帝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上帝的恩赐。

【本会注释】

吃用。寓指使用资财,而不是囤积财富(见第13节)。

上帝的恩赐。获得财富的能力来自上帝(申8:18;雅1:16,17)。我们的一切能力都是上帝的恩赐。这些能力不论使我们得到什么,我们都应该因此而感谢上帝。


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上帝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本会注释】

不多思念。与上帝合作的人生不会遭遇上帝所解决不了的事(太6:34)。他的将来是有保障的。他的今生的平安的。

上帝应他的心。这里的“应”字还有“证实”的意思。

一、卷名

该卷名希伯来原文意为“传道者”。作者在传1:12中用到自己身上。该词可以指会议的召集人或正式发言人。希伯来文圣经中该词采用阴性,并在7:27中与阴性动词搭配,这表明在《传道书》中,这词不仅指所罗门,而且指通过他说话的上帝智慧。在寓意上,智慧对人说话。所以“传道者”既表示传递上帝智慧的代言人,又表示人格化了的智慧。

“智慧人的言语,好象刺棍;会中之师的言语,又象钉稳的钉子”(传12:11)。在传12:9中说:“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在王上4:32,33中,“讲论”词用了三次。这不但是指书面的文字,而且指在专门召集的大会上所发表的演辞。圣灵要人知道所罗门的训诲是赐给“大会”的,也就是各时代各处上帝的教会(见诗22:25;诗49:1-4)。

本卷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卷名,可以断定是译自原文,意思也相近:希伯来原文来自动词“召集大会”,其名词形式意为“集会”。希腊语“集会”的动词词根意为“召集”,名词形式意为“教会”。英语中“教士”(ecclesiastic),“教士的”(ecclesiastical)等词均由希腊语“教会”(ekkle-sia)派生而来。


二、作者

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普遍认为所罗门王是《传道书》的作者(见《先知与君王》85页)。希伯来圣经中所说“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已足以证明所罗门的作者身份(传1:1)。马丁路德在他的《桌边谈话》中第一个对所罗门的作者身份表示怀疑。

从古到马丁路德,所有讲论过《传道书》的作者,均认为《箴言》、《传道书》和《雅歌》是一位作者所写。但是我们已经指出,它们的文体有差异。不过《传道书》和《箴言》,《雅歌》在文体上的差异,我们很容易看出是由于题材不同,以及所罗门在晚年人生观更趋成熟。《雅歌》可能写于所罗门早年爱主的时代,《箴言》迟一些,《传道书》写于晚年。

如果象大多数现代作家那样,放弃对所罗门作者身份的信念,就完全弄不清楚《传道书》系何人所写了。要确定任何其他的人作为作者都是没有理由的。如果那样想,传1:1中的传道者必是一位有着所罗门王的“心志能力”的文学人物了(见路1:17)。

要确定《传道书》准确的写作时间是不可能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作品。可是,所罗门王死于公元前931/930年。如果说他是作者,那么写《传道书》一定是稍早于那一年。

《传道书》在希伯来正典中的位置可能帮助我们大致弄清楚该卷列入正典的年代。首先,《传道书》包括在五卷“杂卷”之内──即《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其次,《传道书》位于希伯来正典的最后五卷之中──即《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尼希米记》和《历代志》。按这两种排列,《传道书》均列于《以斯帖记》之前,由此可见这两卷书大约在同一时候列入正典之中(见本注释卷一36-38页)。这卷《传道书》在列入正典之前完全有可能已流行了数百年。


三、历史背景

本卷圣经里已清楚说明其历史背景。在头十一节的序言之后,所罗门扼要地说“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传1:12)。希伯来文中“我在”是完成时,说明这是所罗门在年老时召集的大会上所说的话。他仍为一国之君,所说的是他个人的经验,其中历史谈得不多,因为听众对此肯定是很熟悉的,他主要谈了自己对幸福的追求。


四、主题

虽然所罗门在希伯来的列王中,无论从智慧还是从属世的荣华上说,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他说这一切优越性都不能带来真正持久的幸福。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只有同创造主合作,认识上帝创造他的旨意。

传道者回顾了人世幸福的漂浮不定之后,转而探究世界上所充满的不幸。“智慧人”并没有为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设想一个“福利国家”,作为解决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的办法。最后作为总结,传道者提出了一系列实际的建议。就个人而论,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帮助贫穷和受苦的人。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的心和情感献给上帝,顺服祂,为最后的审判作好准备。传道者就这样提供了有关人生,人存在的目的及其责任和命运的正确哲理。

所罗门设法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别人走上信靠上帝的道路。他述说了世界上的暴行,不公正以及种种动摇人对创造主信心的事情,但是报应的日子一定会按时来到。不公正的事虽然猖獗一时,但往往有惩戒性的措施予以应付,所以人类的责任和最后幸福在于有决心去面对生活,抓住机会予以充分的利用。上帝会照管着我们的明天。

在《传道书》中,上帝的子民不是作为一个被造的民族,而是在传道者召集之下的一次个人集会。在大会上所讲论的是个人作为一个团体成员,要直接亲自对上帝负责的种种问题。,《传道书》就这样适时地把对象从肉身的以色列人转到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以色列王所罗门的名字是“平安”的意思,可是他一直到晚年都还没有得到这种平安。犹太人很适宜地把他的讲章编排在旧约的最后部分。上帝在古时与祂子民交往所体现的哲理,在此达到了高潮。

当所罗门忘记了上帝所惠赐与他的智慧,荣耀和能力的泉源时,天然的倾向就占了理智的上风。对上帝和祂引导的信靠,不知不觉地让位给日益增长的自信和追随自己所选择的道路。随着理智逐渐屈服于天然的倾向,他的道德观念迟纯了,良心麻木了,见解扭曲了。对上帝的疑惑和不信压在他的心头,削弱了他道德的原则,败坏了他的生活,最后使他完全地背道了。多年以来,他一直担心自己摆脱不了愚忘的行为,至终完全灭亡(见《先知与君王》51-77页)。

但他到了人生快要结束的时候,良心终于醒悟,开始认识到愚行的真面目,象上帝看他那样看待自己是一个“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传4:13)。他必死的时候快要到了。他反省自己浪费了的人生,发现并没有什么快乐(12:1)。他的身体和心灵均因放纵而衰弱(传12:2-5;《先知与君王》77页)。他怀着真诚的悔意,设法从原路返回。他深深自责,又倦又渴,从地上的破池塘转向生命的泉源取饮。

他虽然已经重得上帝的悦纳,但他往年所耗费了的精力和体力却无法奇迹般地恢复了(见《服务真诠》169页)。“因着罪,整个人体组织扰乱了,心智败坏了,思维能力腐化了”(《服务真诠》451页)。所罗门的悔改“无法阻止他播撒的罪恶所带来的后果”(《教育论》49页)。他绝没有希望躲避罪恶毁灭性的后果(《先知与君王》78页)。但所罗门多少还是恢复了一点他在追求愚妄时漠然抛弃的智慧。他通过痛苦的经历“领略到从属世的事物中寻求最高的乐趣,这样的人生实在是空虚”(《先知与君王》76页)。他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恶,设法发出警告的声音,挽救别人避开他自己所走过的痛苦经历,从而尽可能地抵制他的愚妄所带来的有害影响(《先知与君王》80-82,85页)。

于是在圣灵的感动下,所罗门为后代的人记录了他浪费光阴的历史,以及其中的警戒(《先知与君王》79页)。《传道书》是“他愚妄和悔改的记录”,描述了“那些导致他白白浪费天国最宝贵礼物的错误”(《先知与君王》80页),里面“充满了警告”(《先知与君王》82页)和许多被圣灵用来作为后世警戒,而不是作为仿效榜样的事例。它生动地描写了他如何追求享乐,名望,财富和权力;但是贯穿于他不幸故事的一条线索乃是他对自己败坏的思维过程所属作坦率的剖析。他曾以这种思维过程认定自己违命的行径是有理的。《传道书》中叙述和推论他早年背道行为的部分并不代表圣灵的意思。但是这些部分也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记述了那段时期他的真实思想和行为(见《先知与君王》79页),从而对邪恶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警告的效应。例如在传2:17;传4:2;传7:1,28等处所表现出来玩世不恭的态度,决不能作为基督徒的楷模(见传1:17;传2:1,3,12)。决不能对这些段落断章取义去发挥圣灵从来没有意思让它们去发挥的所谓真理。

故在研究《传道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把所罗门原来所采用复杂而又扭曲了的思维方式,同他悔改后比较清晰的见地区别开来。所罗门究竟是指早年错误的思维方式,还是指悔改以后冷静的反思,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得出来。他往往用“我见”,“我心里议论说”,“我说”等词语来描述他以前扭曲了的思维和态度(见传1:13-2:26),而用“我知道”,“我所见”等来引出他由经验而得的冷静的结论(传3:10-14;传5:13,18)。此外,玩世不恭,游移不定的语气一般指的是以前的思想(见传1:18;传2:11,14-20;传4:23;传6:12;传7:1-3,27,28;传9:11),而反映他以后生活中深思熟虑之判断的结论性话语,则是带着肯定的语气(见传5:1,10;传9:11;传11:1;传12:1),其中所阐明的原则(见传6:7;传8:11;传11:9;传12:7,13,14)在圣经其他地方可以得到证实。

必须注意,所罗门有时用“智慧”指属世的智慧(传1:18;传7:12等),有时指真智慧(传7:19;传8:1;传10:1等)。他追求享乐和愚行,原是想享受一切罪中之乐,同时又保持自己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清晰的判断力(传2:3)。他在愚妄之中自以为聪明(传2:9),可是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他那致命的自欺。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后来他象浪子一样(路15:17)醒悟过来,变得更为忧伤但也更聪明了(传7:23)。罪的欺骗性就是这样,就象夏娃在后悔和痛苦的失望中所发现的那样(见创3:5-7)。


五、纲要

(一)前言: 人生的空虚 传1:1-11

1、一代一代过去,似乎都是徒然传1:1-4

2、自然的循环似乎没有止境也没有目的 传1:5-8

3、有没有“新”的事物, 有没有生存的大目标传1:9-11

(二)所罗门追求幸福 传1:12-2:26

1、知识越多,失望忧伤也就越多 传1:12-18

2、娱乐,享受和物质财富都是空虚 传2:1-11

3、智慧人死亡,愚昧人无异 传2:12-17

4、智慧人不满足于他劳碌的成果 传2:18-23

5、满足只有从上帝而来 传2:24-26

(三)万事的定时 传3:1-4:8

1、各种人类活动的定时 传3:1-15

2、上帝审判的定时 传3:16-22

3、人间不公正事情的定时 传4:1-8

(四)四个理想 传4:9-5:9

1、友谊的价值 传4:9-12

2、智慧的价值 传4:13-16

3、敬畏的价值 传5:1-7

4、公义的价值 传5:8,9

(五)人生之愚妄 传5:10-6:12

1、追求物质之愚妄 传5:10-12

2、痛苦难以始料 传5:13-17

3、徒然的劳碌 传5:18-6:12

(六)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传7:1-22

1、声誉和品格的形成 传7:1-10

2、理解上帝作为的智慧 传7:11-14

3、对人生中肯的看法 传7:15-18

4、没有人是完全的 传7:19-22

(七)寻求智慧 传7:23-12:7

1、追求之失望 传7:23-29

2、解决其矛盾 传8:1-15

3、上帝不可思议的作为 传8:16-9:6

4、人生变迁之中的满足 传9:7-10:6

5、一切行为都会有报应 传10:7-11:10

6、人生的结束 传12:1-7

(八)结语:上帝对人类的期望 传12:8-14

和合本传5:1 你到 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或作“胜过献愚昧人的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

拼音版传5:1 Nǐ dào shén de diàn, yào jǐnshèn jiǎobù. yīnwei jìn qián tīng, shèng guo yúmeì rén xiànjì, ( huò zuò shèng guo xiàn yúmeì rén de zhaì ) tāmen ben bù zhīdào suǒ zuò de shì è.

吕振中传5:1 (希伯来经卷作传4∶7)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走近前去听、胜过愚顽人的献祭;因为他们不知别的,只知作坏事。

新译本传5:1 你到 神的殿,脚步要谨慎;近前聆听,胜于愚昧人献祭,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作的是恶的。(本节在《马索拉抄本》为4:17)

现代译传5:1 你到上帝的圣殿去,要小心。你安静地学习,胜过那些不明是非的愚蠢人去献祭。

当代译传5:1 进入上帝的殿时不要像愚昧人一般忙於献祭,要靠近主前,留心倾听;愚昧人不知道这样做是冒犯了上帝。

思高本传5:1 你不要在天主前冒然开口,你的心也不要急於发言应许,因为天主在天上,你在地下,为此你说话应当简单。

文理本传5:1 诣上帝室、慎尔步履、盖前而听、愈于愚人献祭、以其不知所行乃恶也、

修订本传5:1 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你的脚步;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作恶。

KJV 英传5:1 Keep thy foot when thou goest to the house of God, and be more ready to hear, than to give the sacrifice of fools: for they consider not that they do evil.

NIV 英传5:1 Guard your steps when you go to the house of God. Go near to listen rather than to offer the sacrifice of fools, who do not know that they do wrong.

和合本传5:2 你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拼音版传5:2 Nǐ zaì shén miànqián bùke mào shī kāikǒu, ye bùke xīn jí fā yán. yīnwei shén zaì tiān shang, nǐ zaì dì xià, suǒyǐ nǐde yányǔ yào guǎ shǎo.

吕振中传5:2 (希伯来经卷作传5∶1)你在上帝面前不可随随便便开口,你的心也不可急于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而你在下地,故此你的话总要少。

新译本传5:2 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心急发言,因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上,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本节在《马索拉抄本》为5:1)

现代译传5:2 你开口以前要先想一想,不要轻率地向上帝许愿。他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用不着喋喋不休。

当代译传5:2 在上帝面前不要冒失发言,也不要轻率许诺;因为他高高在上,你只不过是渺小的人。所以,你说话总不要喋喋不休。

思高本传5:2 因为夜梦由於事务繁杂,乱语出於多言。

文理本传5:2 尔于上帝前、勿造次启口、勿心急出言、缘上帝在天、尔在地、故宜寡言、

修订本传5:2 在上帝面前你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上,所以你的话语要少。

KJV 英传5:2 Be not rash with thy mouth, and let not thine heart be hasty to utter any thing before God: for God is in heaven, and thou upon earth: therefore let thy words be few.

NIV 英传5:2 Do not be quick with your mouth, do not be hasty in your heart to utter anything before God. God is in heaven and you are on earth, so let your words be few.

和合本传5:3 事务多,就令人做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拼音版传5:3 Shì wù duō, jiù líng rén zuòmèng, yányǔ duō, jiù xiǎn chū yúmeì.

吕振中传5:3 事务多能令人作梦;话语多、愚顽人的声音就发出。

新译本传5:3 挂虑多就令人作梦,言语多就显出愚昧。

现代译传5:3 思虑多,恶梦也多;言语多,就容易显出愚蠢。

当代译传5:3 因为工作多,夜来必多梦;言语多,就容易显出愚昧。

思高本传5:3 你一向天主许愿,就不可拖延偿还,因为他不喜欢人怠慢;你许了愿,就应速还;

文理本传5:3 多事致梦、多言致愚、

修订本传5:3 事务多,令人做梦;话语多,显出愚昧。

KJV 英传5:3 For a dream cometh through the multitude of business; and a fool's voice is known by multitude of words.

NIV 英传5:3 As a dream comes when there are many cares, so the speech of a fool when there are many words.

和合本传5:4 你向 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悦愚昧人,所以你许的愿应当偿还。

拼音版传5:4 Nǐ xiàng shén xǔyuàn, chánghuán bùke chíyán. yīn tā bù xǐyuè yúmeì rén. suǒyǐ nǐ xǔ de yuàn yīngdāng chánghuán.

吕振中传5:4 你向上帝许了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为他不喜悦愚顽人;所以你许的愿、你总要还。

新译本传5:4 你向 神许了愿,就不可迟迟不还,因为他不喜悦愚昧人;所许的愿必须偿还。

现代译传5:4 你向上帝许愿,就得尽速还愿。他不喜欢愚蠢人。你许愿就得还愿。

当代译传5:4 你向上帝许愿,不可迟迟仍不还愿,总要从速偿还,因他不喜欢这样的愚昧人。

思高本传5:4 不许愿好过许而不还。

文理本传5:4 许愿于上帝、宜偿之勿缓、盖彼不悦愚者、所许者必偿之、

修订本传5:4 你向上帝许愿,还愿不可迟延,因他不喜欢愚昧人,你许的愿应当偿还。

KJV 英传5:4 When thou vowest a vow unto God, defer not to pay it; for he hath no pleasure in fools: pay that which thou hast vowed.

NIV 英传5:4 When you make a vow to God, do not delay in fulfilling it. He has no pleasure in fools; fulfill your vow.

和合本传5:5 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拼音版传5:5 Nǐ xǔyuàn bù huán, bù rú bù xǔ.

吕振中传5:5 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新译本传5:5 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现代译传5:5 许愿而不还,不如不许愿。

当代译传5:5 与其许了愿而不偿还,倒不如不许愿。

思高本传5:5 不要放任你的口,使你陷於罪过,免得你在使者前说是「错许了。」为何要天主因你这句话而发怒,破坏你手中的工作?

文理本传5:5 许愿不偿、宁不许愿、

修订本传5:5 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

KJV 英传5:5 Better is it that thou shouldest not vow, than that thou shouldest vow and not pay.

NIV 英传5:5 It is better not to vow than to make a vow and not fulfill it.

和合本传5:6 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原文作“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 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

拼音版传5:6 Bùke rén nǐde kǒu shǐ ròutǐ fàn zuì. ye bùke zaì jìsī ( yuánwén zuò shǐzhe ) miànqián shuō shì cuò xǔ le. wèihé shǐ shén yīn nǐde shēngyīn fānù, baìhuaì nǐ shǒu suǒ zuò de ne.

吕振中传5:6 不可任你的口使你(希伯来文∶你的肉体)受定罪(或译∶使你犯罪);也不可在祭司(原文∶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什么上帝因你的声音而发怒,以玫他败坏你的手所作的工呢?

新译本传5:6 不可任你的口把自己陷于罪恶,也不可在使者前面说是许错了。何必使 神因你的声音发怒,破坏你手中的工作呢?

现代译传5:6 不要让你自己的话使你犯罪,以致要向上帝的祭司说明你说错了话。为甚麽招惹上帝的忿怒呢?为什麽让他破坏你的工作呢?

当代译传5:6 不要让你的口使自己犯罪;然后才在祭司面前辩说是错许了。为甚麽使上帝因你的言语而大发雷霆,以致毁灭你的成就呢?

思高本传5:6 多梦多虚幻,多言多糊涂;你要敬畏天主。

文理本传5:6 勿纵尔口陷身于罪、勿于使者前曰、乃错误也、曷使上帝闻尔声而怒、败尔手之所为、

修订本传5:6 不可放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上帝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做的呢?

KJV 英传5:6 Suffer not thy mouth to cause thy flesh to sin; neither say thou before the angel, that it was an error: wherefore should God be angry at thy voice, and destroy the work of thine hands?

NIV 英传5:6 Do not let your mouth lead you into sin. And do not protest to the temple messenger, "My vow was a mistake." Why should God be angry at what you say and destroy the work of your hands?

和合本传5:7 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 神。

拼音版传5:7 Duō mèng hé duō yán, qízhōng duō yǒu xū huàn. nǐ zhǐyào jìngwèi shén.

吕振中传5:7 由于事情多、梦就多了;就有许多虚虚幻幻的事(本行词语有位置颠倒之处。今点窜译之)∶但你呢、只要敬畏上帝。

新译本传5:7 多梦和多话,都是虚空的,你只要敬畏 神。

现代译传5:7 不管你作了多少梦,做了多少空虚的事,说了多少话,你仍然必须敬畏上帝。

当代译传5:7 太多的梦幻,太多的言语,只会带来更大的虚空,倒不如敬畏上帝吧!

思高本传5:7 你若在某省看见欺压穷人,违犯公道和正义的事,不必对此惊奇,因为高者之上还有更高者在上鉴察,而他们之上还有更高者。

文理本传5:7 梦多词繁、内有虚空、惟当寅畏上帝、○

修订本传5:7 多梦多言,其中多有虚空,你只要敬畏上帝。

KJV 英传5:7 For in the multitude of dreams and many words there are also divers vanities: but fear thou God.

NIV 英传5:7 Much dreaming and many words are meaningless. Therefore stand in awe of God.

和合本传5:8 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

拼音版传5:8 Nǐ ruò zaì yī sheng zhī zhōng jiàn qióngrén shòu rén qīyē, bìng duó qù gōngyì gōngping de shì, búyào yīncǐ chàyì. yīn yǒu yī wèi gāo guo jū gāo wèi de jiàn chá. zaì tāmen yǐshàng hái yǒu gèng gāo de.

吕振中传5:8 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乏人受欺压、而公平公义的权利被剥夺,你不要因这事而诧异;因为有一位高于居高位者在鉴察着,而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

新译本传5:8 如果你在一省之中,看到穷人遭受欺压,公正和公义被夺去,也不必因此惊讶,因为高位者之上有较高的照应,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的。

现代译传5:8 你看见政府压迫穷人,不以公道对待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权利,你用不着惊奇。每一个官员都有比他地位高的在保护他,而他们都受更高级官员的保护。

当代译传5:8 即使你在省内看见穷人受压迫,公平与正义被埋没,也不用震惊,因为官上有官,在他们之上也有更高的。

思高本传5:8 国家全面的利益,在乎有一位关心农业的君王。

文理本传5:8 若在州中见贫者受虐、或见强者夺公义、勿以为异、盖有居位较高者鉴之、又有更高者在焉、

修订本传5:8 你若在一个地区看见穷人受欺压,公义公平被掠夺,不要因此惊奇;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在鉴察,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的。

KJV 英传5:8 If thou seest the oppression of the poor, and violent perverting of judgment and justice in a province, marvel not at the matter: for he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highest regardeth; and there be higher than they.

NIV 英传5:8 If you see the poor oppressed in a district, and justice and rights denied, do not be surprised at such things; for one official is eyed by a higher one, and over them both are others higher still.

和合本传5:9 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拼音版传5:9 Kuàngqie dì de yìchu guī zhòngrén. jiù shì jūnwáng ye shòu tiándì de gōng yìng.

吕振中传5:9 但君王对国家、对有耕种之田地的、大体说来,总是有益处的。

新译本传5:9 各人都从土地得着利益,就是君王也得到田地的供应。

现代译传5:9 甚至君王也倚靠田地的出产来供应。

当代译传5:9 总括来说,有君王管治的地方,总是好的。

思高本传5:9 爱钱的,钱不能使他满足;爱财的,进益不能使他满足:这也是空虚。

文理本传5:9 且地利属众庶、即王亦受田畴之供、○

修订本传5:9 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KJV 英传5:9 Moreover the profit of the earth is for all: the king himself is served by the field.

NIV 英传5:9 The increase from the land is taken by all; the king himself profits from the fields.

和合本传5:10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拼音版传5:10 Tān aì yínzi de, bù yīn dé yínzi zhīzú. tān aì fēngfù de, ye bù yīn dé lì yì zhīzú. zhè ye shì xū kōng.

吕振中传5:10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而知足;贪爱财富的、不因得收入而知足;这也是虚空。

新译本传5:10 贪爱银子的,不因有银子满足;贪爱财富的,也不因得利知足。这也是虚空。

现代译传5:10 贪爱钱财的人总不知足;羡慕财富的人总得不到所要的一切。这也是空虚。

当代译传5:10 恋慕钱财的,金银不能使他满足;贪图富裕的,一切收益也不能叫他称心;这也是虚空!

思高本传5:10 钱财增多,消费的人也随之增多;财主除饱享眼福外,能有什麽益处?

文理本传5:10 好金者、得金而不知足、好富者、获利而不知餍、斯亦虚空、

修订本传5:10 喜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满足;喜爱财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KJV 英传5:10 He that loveth silver shall not be satisfied with silver; nor he that loveth abundance with increase: this is also vanity.

NIV 英传5:10 Whoever loves money never has money enough; whoever loves wealth is never satisfied with his income. This too is meaningless.

和合本传5:11 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拼音版传5:11 Huò wù zēngtiān, chī de rén ye zēngtiān. wù zhǔ dé shénme ne, bú guo yǎn kàn ér yǐ.

吕振中传5:11 财物加多,吃的人也加多;物主得了什么益处呢?不过是眼看着罢了。

新译本传5:11 财物增加,吃用的人也增加,物主除了眼看以外,还有什么益处呢?

现代译传5:11 你越富有,靠你吃饭的人越多。你的收益不过是知道自己富有罢了。

当代译传5:11 拥有愈多,消费也就愈大,那对拥有这一切的人有甚麽益处呢?不外是过眼云烟罢了!

思高本传5:11 工人不论吃多吃少,总睡得甘甜;饱食的富人,却难於安眠。

文理本传5:11 货财增、食之者亦增、其主有何益哉、惟目睹之而已、

修订本传5:11 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KJV 英传5:11 When goods increase, they are increased that eat them: and what good is there to the owners thereof, saving the beholding of them with their eyes?

NIV 英传5:11 As goods increase, so do those who consume them. And what benefit are they to the owner except to feast his eyes on them?

和合本传5:12 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

拼音版传5:12 Laólù de rén, bùjū chī duō chī shǎo, shuì dé xiāng tián. fùzú de fēngmǎn, què bùróng tā shuìjiào.

吕振中传5:12 劳力的人不拘吃少吃多,其睡眠总是香甜;但富人的饱饫却不容他安睡。

新译本传5:12 劳力的人无论吃多吃少,都睡得甜;财主的丰足,却不容他安睡。

现代译传5:12 劳工不管吃饱吃不饱,总是睡得香甜。有钱人的财产使他不能成眠。

当代译传5:12 勤劳工作的人,不管他们吃的是多少,总可得享憩息;但那些肚满肠肥的富人却不能安寝。

思高本传5:12 我看见在太阳下有一件惨痛的事:财主积蓄财富,反而害了自己。

文理本传5:12 工人食无多寡、俱得安眠、富者以其丰裕、不得寝睡、○

修订本传5:12 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人的丰足却不容他睡觉。

KJV 英传5:12 The sleep of a labouring man is sweet, whether he eat little or much: but the abundance of the rich will not suffer him to sleep.

NIV 英传5:12 The sleep of a laborer is sweet, whether he eats little or much, but the abundance of a rich man permits him no sleep.

和合本传5:13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

拼音版传5:13 Wǒ jiàn rì guāng zhī xià, yǒu yī zōng dà huòhuàn, jiù shì cáizhǔ jīcún zī cái, fǎn haì zìjǐ.

吕振中传5:13 我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富积守着、反而害到财主;

新译本传5:13 我看见日光之下有一令人痛心的憾事,就是财主积聚财富,反受其害。

现代译传5:13 在这世上我看见一件可悲的事:有人累积财富,反而害了自己。

当代译传5:13 论到财富,还有更悲惨的事情:视财如命的反会因财自误。

思高本传5:13 生意一次失败,财产尽失:生了个儿子,手中一无所有。

文理本传5:13 我于日下见有大患、乃人存积货财、反自害也、

修订本传5:13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令人忧伤的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财富,反害自己。

KJV 英传5:13 There is a sore evil which I have seen under the sun, namely, riches kept for the owners thereof to their hurt.

NIV 英传5:13 I have seen a grievous evil under the sun: wealth hoarded to the harm of its owner,

和合本传5:14 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

拼音版传5:14 Yīn zāoyù huòhuàn, zhèxie zī cái jiù xiāomiè. nà rén ruò shēng le érzi, shǒu lǐ ye yī wú suǒ yǒu.

吕振中传5:14 因事业之不景气,财富都失掉;人生了儿子,手里却一无所有。

新译本传5:14 遭遇祸患,财富就尽失;他即使生了儿子,也没有什么留给他。

现代译传5:14 经营不善使他丧失一切,结果他没有遗产可留给子孙。

当代译传5:14 他们把钱财投资在不正当的事情上,以致一旦金银化作流水,那时就连儿子也养活不起了。

思高本传5:14 他赤身出离母胎,也照样赤身归去;他劳力之所得,丝毫不能带去。

文理本传5:14 猝遭祸患、货财俱亡、如其生子、手无所有、

修订本传5:14 他因遭遇不幸,财产尽失;他生了儿子,手里却一无所有。

KJV 英传5:14 But those riches perish by evil travail: and he begetteth a son, and there is nothing in his hand.

NIV 英传5:14 or wealth lost through some misfortune, so that when he has a son there is nothing left for him.

和合本传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拼音版传5:15 Tā zenyàng cóng mǔ tāi chì shēn ér lái, ye bì zhàoyàng chì shēn ér qù. tā suǒ laólù dé lái de. shǒu zhōng fèn haó bùnéng daì qù.

吕振中传5:15 他怎样出母腹,也必怎样去世,赤裸裸地去;他劳碌得来的,手什么也不能带去。

新译本传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怎样赤身而去;在劳碌中得来的,他的手也带不走什么。

现代译传5:15 他空手到世上来,也得空手回去。不管在世怎样劳碌,他什麽都不能带走。

当代译传5:15 他从母腹赤裸裸而来,劳碌一生,却两手空空而去,甚麽也不能带走。

思高本传5:15 这也是一件惨痛的事: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操劳追风,究有什麽益处;

文理本传5:15 其出母胎、裸体而来、亦必如是而逝、劳而得者、手无可携、

修订本传5: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

KJV 英传5:15 As he came forth of his mother's womb, naked shall he return to go as he came, and shall take nothing of his labour, which he may carry away in his hand.

NIV 英传5:15 Naked a man comes from his mother's womb, and as he comes, so he departs. He takes nothing from his labor that he can carry in his hand.

和合本传5:16 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拼音版传5:16 Tā lái de qíng xíng zenyàng, tā qù de qíng xíng ye zenyàng. zhè ye shì yī zōng dà huòhuàn. tā wèi fēng laólù yǒu shénme yìchu ne.

吕振中传5:16 传 5:16

新译本传5:16 他怎样来,也要怎样去,这也是令人痛心的憾事;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现代译传5:16 这是很可悲的事。来的时候怎样,去的时候也怎样。操心劳苦去捕风,究竟得到什麽呢?

当代译传5:16 这是何等悲哀啊!人怎样来,也要怎样去;人劳碌所得来的,若只是一片虚空,这对他有甚麽益处呢?

思高本传5:16 况且他一生在黑暗中生活,遭受许多烦恼、疾病和悲愤的事。

文理本传5:16 若何而来、亦若何而去、斯为大患、劳而捕风、有何益哉、

修订本传5:16 这是一件令人忧伤的祸患。他来的时候怎样,去的时候也必怎样。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KJV 英传5:16 And this also is a sore evil, that in all points as he came, so shall he go: and what profit hath he that hath laboured for the wind?

NIV 英传5:16 This too is a grievous evil: As a man comes, so he departs, and what does he gain, since he toils for the wind?

和合本传5:17 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

拼音版传5:17 Bìngqie tā zhōng shēn zaì hēiàn zhōng chī hē, duō yǒu fán nǎo, yòu yǒu bìng huàn ǒu qì.

吕振中传5:17 他怎样来,他也准备怎样地去∶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了风而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又尽他一生的日子都在黑暗和悲哀中(传统∶在黑暗中吃),多有烦恼,又有病症呕气,有什么益处呢?

新译本传5:17 他终生在黑暗中吃喝,多有愁烦、疾病与愤怨。

现代译传5:17 况且,他天天生活在黑暗、悲愁、焦虑、病痛,和怨恨中。

当代译传5:17 他一生在黑暗中过活,饱受烦恼、病痛和愤怒的困扰。

思高本传5:17 我所认为幸福美满的事,是人在天主所赏的少数岁月内,有吃有喝,且享受他在太阳下一切劳碌所得的福乐,这原是他应得的一分。

文理本传5:17 毕生饮食于暗、且多烦恼、遘疾逢怒、○

修订本传5:17 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病痛和怒气。

KJV 英传5:17 All his days also he eateth in darkness, and he hath much sorrow and wrath with his sickness.

NIV 英传5:17 All his days he eats in darkness, with great frustration, affliction and anger.

和合本传5:18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 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拼音版传5:18 Wǒ suǒ jiàn wèi shàn wèi mei de, jiù shì rén zaì shén cì tā yìshēng de rìzi chī hē, xiǎngshòu rì guāng zhī xià laólù dé lái de hǎo chù. yīnwei zhè shì tāde fēn.

吕振中传5:18 我所看为美为善之事的、就是人在上帝赐给他一生小小数目的日子里吃喝,经验享受他在日光之下劳劳碌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

新译本传5:18 我认为既善又美的,就是人在 神所赐给他一生有限的年日中吃喝,享受他在日光之下劳碌所得的一切,因为这是他的分。

现代译传5:18 我的看法是:美好的人生不如在上帝所赐短暂的一生中吃喝,享受在太阳底下辛劳得来的成果;这是人的命运。

当代译传5:18 我认为人生最美最善的,就是在上帝所赐给人短短的岁月中,尽情地吃喝,享受自己在日光之下劳苦得来的成果。这就是他的报酬。

思高本传5:18 的确,天主赏赐人财产和富裕,叫他能享用;能取得应有的一分,能享受劳碌所得的快乐,实是天主的恩赐。

文理本传5:18 我所见为善为美者、人在上帝所赐有生之期、饮食而享于日下劳而得者、此乃其值也、

修订本传5:18 看哪,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偿。

KJV 英传5:18 Behold that which I have seen: it is good and comely for one to eat and to drink, and to enjoy the good of all his labour that he taketh under the sun all the days of his life, which God giveth him: for it is his portion.

NIV 英传5:18 Then I realized that it is good and proper for a man to eat and drink, and to find satisfaction in his toilsome labor under the sun during the few days of life God has given him--for this is his lot.

和合本传5:19 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 神的恩赐。

拼音版传5:19 Shén cì rén zī cái fēngfù, shǐ tā néng yǐ chī yòng, néng qǔ zìjǐ de fēn, zaì tā laólù zhōng xǐlè. zhè nǎi shì shén de ēncì.

吕振中传5:19 并且每一个人、上帝既赐给他财富资产,上帝也使他能力可以吃用,能取得自己的分,能在他的劳碌中欢喜抉乐∶这正是上帝的恩赐。

新译本传5:19 蒙 神赐予财富与资产的人, 神都使他能够享用,并取自己的分,在劳碌中自得其乐,这是 神的恩赐。

现代译传5:19 如果上帝赐给人产业财富,让他享受,他就应当接受并享受劳碌的成果。这是上帝的恩赐。

当代译传5:19 上帝不单给每一个人财富,也叫他能吃能喝,享用自己所应得的,并在工作中得着喜乐,这都是上帝的恩赐。

思高本传5:19 那麽,人就不甚顾虑人生岁月的短促,因为天主以喜乐充满了他的心。

文理本传5:19 凡蒙上帝赐以资财富有、俾能享受、而取其值、乐其所劳、此乃上帝之赐也、

修订本传5:19 而且,一个人蒙上帝赏赐财富与资产,又使他能享用,能获取自己当有的报偿,在他的劳碌中喜乐,这是上帝的赏赐。

KJV 英传5:19 Every man also to whom God hath given riches and wealth, and hath given him power to eat thereof, and to take his portion, and to rejoice in his labour; this is the gift of God.

NIV 英传5:19 Moreover, when God gives any man wealth and possessions, and enables him to enjoy them, to accept his lot and be happy in his work--this is a gift of God.

和合本传5: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 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

拼音版传5:20 Tā bú duō sīniàn zìjǐ yìshēng de nián rì. yīnwei shén yìng tāde xīn shǐ tā xǐlè.

吕振中传5:20 因此人也不必迳萦怀于他一生的年日有多少,只要上帝使他的心忙于亨乐就好啦。

新译本传5: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 神使喜乐充满他的心。

现代译传5:20 既然上帝让他快乐,他不必因为人生的短暂而忧虑。

当代译传5:20 他不用担忧自己寿命的长短,因为上帝使他心里充满快乐。

思高本传5:20

文理本传5:20 彼不多念其在世之日、盖上帝应其中心之乐也、

修订本传5:20 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日子,因为上帝使他的心充满喜乐。

KJV 英传5:20 For he shall not much remember the days of his life; because God answereth him in the joy of his heart.

NIV 英传5:20 He seldom reflects on the days of his life, because God keeps him occupied with gladness of hear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