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2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3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4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

5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

6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

7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8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

9凿开(注:或作“挪移”)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10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

11未行法术以先,蛇若咬人,后行法术也是无益。

12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13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

14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15凡愚昧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16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

17邦国啊,你的王若是贵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

18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19设摆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

20你不可咒诅君王,也不可心怀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

提要:1 对智慧和愚昧的观察:16 关于狂宴,18 懒惰,19 和钱财。20 想到国王应当敬重。


1 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本会注释】

死苍蝇。即快死的苍蝇。在东方各国,苍蝇和其他昆虫泛滥成灾。如果一只死苍蝇掉到香料师的香液里腐烂,整个香料就会被糟蹋。

作香的。即“香料制造师”,直译是“搅拌者”,“混合者”。

发出臭气。或“发酵”,“冒泡”。

一点愚昧。直译是“一点愚昧比智慧和尊荣更重”。一次愚昧之举可能毁掉良好的名声。一生谨慎可能毁于一次愚行。


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本会注释】

智慧人的心。即 “智慧人的心(心思)在他的右侧”。右侧被认为是喜欢,荣誉和成功的一面(见诗16:8,11;110:5;太25:31-34;见创35:18;路1:11注释)。

居左。左侧被认是邪恶和不幸的一面。在一些东方国家,左手被视为不洁。这里喻指愚昧人的意念和计划是不稳定,不实际,不周到的,从而会导致不幸和失望。


3 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本会注释】

行路。即经营和与人交往时。

显出无知。表现出缺乏常识和理智。

对众人说。他的言行缺乏判断力,说明他是一个愚昧人,但他却认为别人是愚昧人。


4 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

【本会注释】

(ruach)。 见民5:14注释。指人的脾气或心情。ruach在士8:3节中译为“怒气”。

不要离开你的本位。不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出于报复心理的急噪行为反映了情绪的不稳定,和缺乏可靠的判断力。这样做往往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还是忍受上级暂时的怒气为佳。

柔和能免大过。即温柔能预防统治者表现更大的怒气。


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

【本会注释】

不智,独裁的掌权者、专制的管理者,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权力越大,他所犯错误的不幸后果就越严重。当一个统治者被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所包围时,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是溜须拍马,他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就会加多。


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

【本会注释】

高位。在属世的事务中,愚蠢人的愚昧有时被抬举为智慧,从而造成民族的灾难。

低位。有些人生来就具有领导者的气质。他们出于高尚的动机,愿意为国家效劳,但这样的人人常常被忽视和搁置。


7 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本会注释】

仆人骑马。在所罗门的年代,只有特权阶级才可以骑马和骡(撒下18:9;王上1:38;代下25:28;帖6:8;耶17:25);身份较低的人则骑驴。在古以色列,甚至国王和王子也骑驴或骡(士5:10;10:4;参王上1:33)。

王子步行。即身份高的人受到亏待。


8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

【本会注释】

挖陷坑。见诗7:15;57:6;箴26:27。可能指阴谋反对政府,或坑害同伴。

墙垣。有文本为“树篱”(见民22:24;拉9:9;赛5:5;结42:7;何2:6;弥7:11)。

蛇。在东方国家,墙上有裂缝,因为在建造时不用灰泥,所以给蛇或蝎子等提供了良好的藏身处(见摩5:19)。


9 凿开(或作:挪移)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本会注释】

凿开(挪移)。原文动词形式意为“挖出”,“凿出”,即把石材从石矿中凿出来。用原始的方法进行这项工作是很危险的。在王上5:17中,“人就凿出”的动词形式与此相同。有些注释家根据申19:14把它解释为挪移界石。

擘开木头。见申19:5。与前面的凿石头平行。所罗门似乎不是指砍柴,这并不危险,而是指砍伐木材。


10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

【本会注释】

铁器。即斧头(见王下6:5)。

磨。直译是“快速移动”,如磨斧刃。该词在耶4:24中译为“摇来摇去”。

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任何事情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少化力气而完成得更好。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好好准备。基督徒应该寻找和使用最好的属灵工具,来完成建造品格的任务。单靠努力是不够的。有热心还要有知识(见罗10:2)。


11 未行法术以先,蛇若咬人,后行法术也是无益。

【本会注释】

未行法术以先。或“在耍蛇以先”。意思是如果耍蛇人在耍蛇以先被蛇咬了,他本事再大也无济于事。

后行法术无益。直译是“舌头的主人无益”。“舌头的主人”这里特指耍蛇人。耍蛇是藉着发出咝咝声而进行的。


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本会注释】

恩言。即让听的人能接受的话(见诗45:2;箴22:11;路4:22)。美言总是受欢迎的。

吞灭自己。即自取灭亡,使自己蒙羞(见箴10:8,21;18:7;29:9)。


13 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

【本会注释】

愚昧。愚昧人说话不加考虑,所以说出来的都是愚昧(见箴15:2;17:12;赛32:6)。

末尾。愚昧人说到最后,全都是胡言乱语。


14 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本会注释】

多有言语。意即东拉西扯,没有主题(见提前1:7)。

人。即听愚昧人说话的人。很难理解愚昧人说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一个人越蠢,就越想谈论高深的话题。


15 凡愚昧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本会注释】

使自己困乏。即每一个愚昧人都使自己困乏。

不知道。愚昧人十分愚蠢。如果派他到城里办事,他会坐在路边上,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迷了路(见箴10:26;26:6;传4:5)。通往城市的路肯定有明显的标记,只有愚昧人才会找不到(见赛35:8)。


16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

【本会注释】

你的王。直译为“年轻人”。这里是强调年轻,是缺乏思考和良好判断的年龄(见赛3:4)。

早晨宴乐。“群臣”本应负起国家的重任,却在狂欢和放荡中度过时光(见赛5:11;耶21:12)。


17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贵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

【本会注释】

贵胄。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出身和教养,就可以有优秀的品格和行为。该词可译为“自由民”或者“贵族”。

按时吃喝。在合适的时间,即一日的职责得当履行以后。

为要补力。指根据身体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放纵食欲或纯为社交。

酒醉。自我放纵会导致道德和身体的败坏。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有高尚的行为准则,并为别人树立典范。


18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本会注释】

懒惰。原文采用强调形式。该词词根也出现在箴6:6;10:26;20:4;24:30;26:13中。

滴漏。直译是“渗漏”。东方房屋的屋顶是平面的,需要时常关照。屋顶常有渗水现象(见箴19:13;27:15)。同样,人若玩忽职守,就会造成国家的败亡。


19 设摆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

【本会注释】

筵席。直译是“面包”或者“食物”。

使人快活。直译是“使生活快活”(见诗104:15)。

钱。钱几乎能使人得到物质世界的一切。


20 你不可咒诅君王,也不可心怀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

【本会注释】

不可咒诅。告诫人不要在思想和言语上咒诅。对他人措辞强硬,特别是对掌权者,通常是有危险的(见出22:28)。

鸟。大多数语言都以鸟为喻,只是方式各有不同。

有翅膀的。即“翅膀的拥有者”。

一、卷名

该卷名希伯来原文意为“传道者”。作者在传1:12中用到自己身上。该词可以指会议的召集人或正式发言人。希伯来文圣经中该词采用阴性,并在7:27中与阴性动词搭配,这表明在《传道书》中,这词不仅指所罗门,而且指通过他说话的上帝智慧。在寓意上,智慧对人说话。所以“传道者”既表示传递上帝智慧的代言人,又表示人格化了的智慧。

“智慧人的言语,好象刺棍;会中之师的言语,又象钉稳的钉子”(传12:11)。在传12:9中说:“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在王上4:32,33中,“讲论”词用了三次。这不但是指书面的文字,而且指在专门召集的大会上所发表的演辞。圣灵要人知道所罗门的训诲是赐给“大会”的,也就是各时代各处上帝的教会(见诗22:25;诗49:1-4)。

本卷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卷名,可以断定是译自原文,意思也相近:希伯来原文来自动词“召集大会”,其名词形式意为“集会”。希腊语“集会”的动词词根意为“召集”,名词形式意为“教会”。英语中“教士”(ecclesiastic),“教士的”(ecclesiastical)等词均由希腊语“教会”(ekkle-sia)派生而来。


二、作者

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普遍认为所罗门王是《传道书》的作者(见《先知与君王》85页)。希伯来圣经中所说“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已足以证明所罗门的作者身份(传1:1)。马丁路德在他的《桌边谈话》中第一个对所罗门的作者身份表示怀疑。

从古到马丁路德,所有讲论过《传道书》的作者,均认为《箴言》、《传道书》和《雅歌》是一位作者所写。但是我们已经指出,它们的文体有差异。不过《传道书》和《箴言》,《雅歌》在文体上的差异,我们很容易看出是由于题材不同,以及所罗门在晚年人生观更趋成熟。《雅歌》可能写于所罗门早年爱主的时代,《箴言》迟一些,《传道书》写于晚年。

如果象大多数现代作家那样,放弃对所罗门作者身份的信念,就完全弄不清楚《传道书》系何人所写了。要确定任何其他的人作为作者都是没有理由的。如果那样想,传1:1中的传道者必是一位有着所罗门王的“心志能力”的文学人物了(见路1:17)。

要确定《传道书》准确的写作时间是不可能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作品。可是,所罗门王死于公元前931/930年。如果说他是作者,那么写《传道书》一定是稍早于那一年。

《传道书》在希伯来正典中的位置可能帮助我们大致弄清楚该卷列入正典的年代。首先,《传道书》包括在五卷“杂卷”之内──即《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其次,《传道书》位于希伯来正典的最后五卷之中──即《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尼希米记》和《历代志》。按这两种排列,《传道书》均列于《以斯帖记》之前,由此可见这两卷书大约在同一时候列入正典之中(见本注释卷一36-38页)。这卷《传道书》在列入正典之前完全有可能已流行了数百年。


三、历史背景

本卷圣经里已清楚说明其历史背景。在头十一节的序言之后,所罗门扼要地说“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传1:12)。希伯来文中“我在”是完成时,说明这是所罗门在年老时召集的大会上所说的话。他仍为一国之君,所说的是他个人的经验,其中历史谈得不多,因为听众对此肯定是很熟悉的,他主要谈了自己对幸福的追求。


四、主题

虽然所罗门在希伯来的列王中,无论从智慧还是从属世的荣华上说,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他说这一切优越性都不能带来真正持久的幸福。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只有同创造主合作,认识上帝创造他的旨意。

传道者回顾了人世幸福的漂浮不定之后,转而探究世界上所充满的不幸。“智慧人”并没有为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设想一个“福利国家”,作为解决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的办法。最后作为总结,传道者提出了一系列实际的建议。就个人而论,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帮助贫穷和受苦的人。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的心和情感献给上帝,顺服祂,为最后的审判作好准备。传道者就这样提供了有关人生,人存在的目的及其责任和命运的正确哲理。

所罗门设法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别人走上信靠上帝的道路。他述说了世界上的暴行,不公正以及种种动摇人对创造主信心的事情,但是报应的日子一定会按时来到。不公正的事虽然猖獗一时,但往往有惩戒性的措施予以应付,所以人类的责任和最后幸福在于有决心去面对生活,抓住机会予以充分的利用。上帝会照管着我们的明天。

在《传道书》中,上帝的子民不是作为一个被造的民族,而是在传道者召集之下的一次个人集会。在大会上所讲论的是个人作为一个团体成员,要直接亲自对上帝负责的种种问题。,《传道书》就这样适时地把对象从肉身的以色列人转到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以色列王所罗门的名字是“平安”的意思,可是他一直到晚年都还没有得到这种平安。犹太人很适宜地把他的讲章编排在旧约的最后部分。上帝在古时与祂子民交往所体现的哲理,在此达到了高潮。

当所罗门忘记了上帝所惠赐与他的智慧,荣耀和能力的泉源时,天然的倾向就占了理智的上风。对上帝和祂引导的信靠,不知不觉地让位给日益增长的自信和追随自己所选择的道路。随着理智逐渐屈服于天然的倾向,他的道德观念迟纯了,良心麻木了,见解扭曲了。对上帝的疑惑和不信压在他的心头,削弱了他道德的原则,败坏了他的生活,最后使他完全地背道了。多年以来,他一直担心自己摆脱不了愚忘的行为,至终完全灭亡(见《先知与君王》51-77页)。

但他到了人生快要结束的时候,良心终于醒悟,开始认识到愚行的真面目,象上帝看他那样看待自己是一个“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传4:13)。他必死的时候快要到了。他反省自己浪费了的人生,发现并没有什么快乐(12:1)。他的身体和心灵均因放纵而衰弱(传12:2-5;《先知与君王》77页)。他怀着真诚的悔意,设法从原路返回。他深深自责,又倦又渴,从地上的破池塘转向生命的泉源取饮。

他虽然已经重得上帝的悦纳,但他往年所耗费了的精力和体力却无法奇迹般地恢复了(见《服务真诠》169页)。“因着罪,整个人体组织扰乱了,心智败坏了,思维能力腐化了”(《服务真诠》451页)。所罗门的悔改“无法阻止他播撒的罪恶所带来的后果”(《教育论》49页)。他绝没有希望躲避罪恶毁灭性的后果(《先知与君王》78页)。但所罗门多少还是恢复了一点他在追求愚妄时漠然抛弃的智慧。他通过痛苦的经历“领略到从属世的事物中寻求最高的乐趣,这样的人生实在是空虚”(《先知与君王》76页)。他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恶,设法发出警告的声音,挽救别人避开他自己所走过的痛苦经历,从而尽可能地抵制他的愚妄所带来的有害影响(《先知与君王》80-82,85页)。

于是在圣灵的感动下,所罗门为后代的人记录了他浪费光阴的历史,以及其中的警戒(《先知与君王》79页)。《传道书》是“他愚妄和悔改的记录”,描述了“那些导致他白白浪费天国最宝贵礼物的错误”(《先知与君王》80页),里面“充满了警告”(《先知与君王》82页)和许多被圣灵用来作为后世警戒,而不是作为仿效榜样的事例。它生动地描写了他如何追求享乐,名望,财富和权力;但是贯穿于他不幸故事的一条线索乃是他对自己败坏的思维过程所属作坦率的剖析。他曾以这种思维过程认定自己违命的行径是有理的。《传道书》中叙述和推论他早年背道行为的部分并不代表圣灵的意思。但是这些部分也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记述了那段时期他的真实思想和行为(见《先知与君王》79页),从而对邪恶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警告的效应。例如在传2:17;传4:2;传7:1,28等处所表现出来玩世不恭的态度,决不能作为基督徒的楷模(见传1:17;传2:1,3,12)。决不能对这些段落断章取义去发挥圣灵从来没有意思让它们去发挥的所谓真理。

故在研究《传道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把所罗门原来所采用复杂而又扭曲了的思维方式,同他悔改后比较清晰的见地区别开来。所罗门究竟是指早年错误的思维方式,还是指悔改以后冷静的反思,可以从上下文中看得出来。他往往用“我见”,“我心里议论说”,“我说”等词语来描述他以前扭曲了的思维和态度(见传1:13-2:26),而用“我知道”,“我所见”等来引出他由经验而得的冷静的结论(传3:10-14;传5:13,18)。此外,玩世不恭,游移不定的语气一般指的是以前的思想(见传1:18;传2:11,14-20;传4:23;传6:12;传7:1-3,27,28;传9:11),而反映他以后生活中深思熟虑之判断的结论性话语,则是带着肯定的语气(见传5:1,10;传9:11;传11:1;传12:1),其中所阐明的原则(见传6:7;传8:11;传11:9;传12:7,13,14)在圣经其他地方可以得到证实。

必须注意,所罗门有时用“智慧”指属世的智慧(传1:18;传7:12等),有时指真智慧(传7:19;传8:1;传10:1等)。他追求享乐和愚行,原是想享受一切罪中之乐,同时又保持自己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清晰的判断力(传2:3)。他在愚妄之中自以为聪明(传2:9),可是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他那致命的自欺。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后来他象浪子一样(路15:17)醒悟过来,变得更为忧伤但也更聪明了(传7:23)。罪的欺骗性就是这样,就象夏娃在后悔和痛苦的失望中所发现的那样(见创3:5-7)。


五、纲要

(一)前言: 人生的空虚 传1:1-11

1、一代一代过去,似乎都是徒然传1:1-4

2、自然的循环似乎没有止境也没有目的 传1:5-8

3、有没有“新”的事物, 有没有生存的大目标传1:9-11

(二)所罗门追求幸福 传1:12-2:26

1、知识越多,失望忧伤也就越多 传1:12-18

2、娱乐,享受和物质财富都是空虚 传2:1-11

3、智慧人死亡,愚昧人无异 传2:12-17

4、智慧人不满足于他劳碌的成果 传2:18-23

5、满足只有从上帝而来 传2:24-26

(三)万事的定时 传3:1-4:8

1、各种人类活动的定时 传3:1-15

2、上帝审判的定时 传3:16-22

3、人间不公正事情的定时 传4:1-8

(四)四个理想 传4:9-5:9

1、友谊的价值 传4:9-12

2、智慧的价值 传4:13-16

3、敬畏的价值 传5:1-7

4、公义的价值 传5:8,9

(五)人生之愚妄 传5:10-6:12

1、追求物质之愚妄 传5:10-12

2、痛苦难以始料 传5:13-17

3、徒然的劳碌 传5:18-6:12

(六)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传7:1-22

1、声誉和品格的形成 传7:1-10

2、理解上帝作为的智慧 传7:11-14

3、对人生中肯的看法 传7:15-18

4、没有人是完全的 传7:19-22

(七)寻求智慧 传7:23-12:7

1、追求之失望 传7:23-29

2、解决其矛盾 传8:1-15

3、上帝不可思议的作为 传8:16-9:6

4、人生变迁之中的满足 传9:7-10:6

5、一切行为都会有报应 传10:7-11:10

6、人生的结束 传12:1-7

(八)结语:上帝对人类的期望 传12:8-14

和合本传10:1 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拼音版传10:1 Sǐ cāngying, shǐ zuò xiāng de gāo yóu fāchū chòu qì. zhèyàng, yídiǎn yúmeì, ye néng baìhuaì zhìhuì hé zūnróng.

吕振中传10:1 死苍蝇使作香物的膏油发出臭气;一点点愚昧比智慧和尊荣更有势力。

新译本传10:1 几只死苍蝇能使做香料者的膏油发霉变臭,一点点愚昧比智慧和荣誉的影响更大。

现代译传10:1 死苍蝇使整瓶香水发臭;一点点愚妄把大智慧也破坏了。

当代译传10:1 一只死苍蝇会使芬芳的膏油发臭,一点点愚蠢却比智慧和尊荣更能影响他人。

思高本传10:1 一个死苍蝇能败坏一碗制香膏者的香膏;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文理本传10:1 死蝇使制香者之膏、发其恶臭、人之愚妄虽小、足败智慧尊荣、

修订本传10:1 死苍蝇使做香的膏油散发臭气; 同样,一点愚昧也能压倒智慧和尊荣。

KJV 英传10:1 Dead flies cause the ointment of the apothecary to send forth a stinking savour: so doth a little folly him that is in reputation for wisdom and honour.

NIV 英传10:1 As dead flies give perfume a bad smell, so a little folly outweighs wisdom and honor.

和合本传10: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拼音版传10:2 Zhìhuì rén de xīn jū yòu. yúmeì rén de xīn jū zuǒ.

吕振中传10:2 智慧人的心向右;愚顽人的心向左。

新译本传10:2 智慧人的心向右,愚昧人的心偏左。

现代译传10:2 明智人行为正直;愚蠢人行为偏差。

当代译传10:2 聪明人的心思引导他走向正路,愚昧人的心却使他步入歧途。

思高本传10:2 智慧人的心倾向右,愚人的心偏向左。

文理本传10:2 智者之心在右、愚者之心在左、

修订本传10:2 智慧人的心居右; 愚昧人的心居左。

KJV 英传10:2 A wise man's heart is at his right hand; but a fool's heart at his left.

NIV 英传10:2 The heart of the wise inclines to the right, but the heart of the fool to the left.

和合本传10:3 并且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拼音版传10:3 Bìngqie yúmeì rén xíng lù, xiǎn chū wúzhī. duì zhòngrén shuō, tā shì yúmeì rén.

吕振中传10:3 愚昧人连行路时心思也全失了;论到每一个人他都说∶『那是个愚昧人』。

新译本传10:3 愚昧人连走路的时候,也显出无知;他对每一个人表现出他是个愚昧人(“他对每一个人表现出他是个愚昧人”或译:“他称每一个人都是愚昧的”)。

现代译传10:3 愚蠢人的无知连过路人也看得出来;他让大家知道他的愚蠢。

当代译传10:3 即使愚昧人在路上行走,他那心不在焉的神情,也足以向众人显示他的愚昧。

思高本传10:3 愚人连在走路时,也是无知,并称众人皆糊涂。

文理本传10:3 愚者行于途、适形其无智、乃谓众曰、尔愚人也、

修订本传10:3 愚昧人的行径显出无知, 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

KJV 英传10:3 Yea also, when he that is a fool walketh by the way, his wisdom faileth him, and he saith to every one that he is a fool.

NIV 英传10:3 Even as he walks along the road, the fool lacks sense and shows everyone how stupid he is.

和合本传10:4 掌权者的心若向你发怒,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免大过。

拼音版传10:4 Zhǎngquán zhe de xīn, ruò xiàng nǐ fānù, búyào líkāi nǐde ben wèi, yīnwei róu hé néng miǎn dà guo.

吕振中传10:4 掌管者的怒气若向你发作,你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顺能和缓大过错。

新译本传10:4 如果掌权者向你发怒,你不要离开原位,因为柔顺能免大过。

现代译传10:4 如果当权者生你的气,你不必离开岗位;你若心平气和〔或译:你若服从他〕,严重的过错也能够蒙宽恕。

当代译传10:4 假如当权的人向你大发雷霆,你不可立刻因此离职,因为平心静气能止息怒火。

思高本传10:4 若当权者向你生气,你不可离弃岗位,因为心平气和能避免大错。

文理本传10:4 执政者怒尔、勿去位、盖柔顺可免大过、

修订本传10:4 掌权者的怒气若向你发作, 不要离开你的本位, 因为镇定能平息大过。

KJV 英传10:4 If the spirit of the ruler rise up against thee, leave not thy place; for yielding pacifieth great offences.

NIV 英传10:4 If a ruler's anger rises against you, do not leave your post; calmness can lay great errors to rest.

和合本传10: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出于掌权的错误,

拼音版传10:5 Wǒ jiàn rì guāng zhī xià, yǒu yī jiàn huòhuàn, sìhu chūyú zhǎngquán de cuòwù,

吕振中传10: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似乎是出于执政者不知不觉的错误∶

新译本传10:5 在日光之下我看见一件憾事,好像是出于官长无意的错误,

现代译传10:5 我又看见世上一件不公道的事,是统治者造成的错误:

当代译传10:5 我发现在日光之下有一件不幸的事情,就像掌权者作出错误的决定那麽可悲!

思高本传10:5 我在太阳下见了一件不幸的事,似乎是出於掌权者的错误:

文理本传10:5 我于日下、见有一患、似出于执政者之错误、

修订本传10:5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件祸患, 似乎出于统治者的错误,

KJV 英传10:5 There is an evil which I have seen under the sun, as an error which proceedeth from the ruler:

NIV 英传10:5 There is an evil I have seen under the sun, the sort of error that arises from a ruler:

和合本传10: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

拼音版传10:6 Jiù shì yúmeì rén lì zaì gāo wèi. fùzú rén zuò zaì dī wèi.

吕振中传10:6 就是愚昧人得立在许多高位上;富足人倒坐于低位。

新译本传10:6 就是愚昧人得居众多高位,富有的人却处卑位。

现代译传10:6 愚蠢人居高位、掌大权;富足的人被轻视。

当代译传10:6 我看见愚昧的人被提升至高位,但显贵的人反屈居次席。

思高本传10:6 愚人占居高位,贵人屈居下位。

文理本传10:6 即置愚者于高位、坐富者于下座也、

修订本传10:6 就是愚昧人立在高位; 有钱人却坐在低位。

KJV 英传10:6 Folly is set in great dignity, and the rich sit in low place.

NIV 英传10:6 Fools are put in many high positions, while the rich occupy the low ones.

和合本传10:7 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拼音版传10:7 Wǒ jiàn guo púrén qí mǎ, wáng zǐ xiàng púrén zaì dì shang bùxíng.

吕振中传10:7 我见过仆人骑着马,王子却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新译本传10:7 我见过奴仆骑马,贵族却像奴仆一样在地上步行。

现代译传10:7 我看见奴仆骑马,王子却像奴仆步行。

当代译传10:7 我曾看见奴仆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王子却要像奴仆一样在路上徒步行走。

思高本传10:7 我看见仆人骑马,而王侯反像仆人一样步行。

文理本传10:7 又见奴仆乘马、牧伯徒行如仆、

修订本传10:7 我见仆人骑马, 王子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KJV 英传10:7 I have seen servants upon horses, and princes walking as servants upon the earth.

NIV 英传10:7 I have seen slaves on horseback, while princes go on foot like slaves.

和合本传10:8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为蛇所咬。

拼音版传10:8 Wā xiàn kēng de, zìjǐ bì diào zaì qízhōng. cā/chāi qiáng yuán de, bì beì shé suǒ yǎo.

吕振中传10:8 挖陷阱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坏围墙的有蛇会咬他。

新译本传10:8 挖陷阱的,自己掉进去;拆墙垣的,有蛇来咬他。

现代译传10:8 挖陷阱的,自己掉进去;拆围墙的,被蛇咬了。

当代译传10:8 挖掘陷阱的,自己必掉在其中;穿墙偷盗的,必被蛇所咬;

思高本传10:8 挖掘陷阱的必自陷其中,拆毁墙壁的必被蛇咬伤;

文理本传10:8 掘阱者、必自陷其中、穴墙者、必为蛇所啮、

修订本传10:8 挖陷坑的,自己必陷在其中; 拆城墙的,自己必被蛇咬。

KJV 英传10:8 He that diggeth a pit shall fall into it; and whoso breaketh an hedge, a serpent shall bite him.

NIV 英传10:8 Whoever digs a pit may fall into it; whoever breaks through a wall may be bitten by a snake.

和合本传10:9 凿开(或作“挪移”)石头的,必受损伤;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拼音版传10:9 Zaó kāi ( huò zuò nuó yí ) shítou de, bì shòu sún shāng. bāi kāi mùtou de, bì zāo wēixiǎn.

吕振中传10:9 开凿(或译∶挪移)石头的、必因此而受损伤;劈砍木头的、必因此而遭危险。

新译本传10:9 采石的,被石打伤;劈柴的,被柴损害。

现代译传10:9 开凿石头的,被石头压伤;砍伐木柴的,被木头碰伤。

当代译传10:9 开凿石矿的,必被石所损;砍伐木材的,必为木所伤。

思高本传10:9 开凿石头的必为石压伤,砍伐树木的必遭遇危险。

文理本传10:9 移石者必受伤、劈木者必遭险、

修订本传10:9 开凿石头的,会受损伤; 劈开木头的,必遭危险。

KJV 英传10:9 Whoso removeth stones shall be hurt therewith; and he that cleaveth wood shall be endangered thereby.

NIV 英传10:9 Whoever quarries stones may be injured by them; whoever splits logs may be endangered by them.

和合本传10:10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气力,但得智慧指教,便有益处。

拼音版传10:10 Tie qì dùn le, ruò bù jiāng rèn mó kuaì, jiù bì duō feì qì lì. dàn dé zhìhuì zhǐjiào, biàn yǒu yìchu.

吕振中传10:10 鉄器若钝了,人又不将刀刃磨快,那么他就多费力气;但智慧的长处是能给人成功。

新译本传10:10 斧头若钝了,还不把斧刃磨快,就必多费力气;智慧的好处在于助人成功。

现代译传10:10 斧子钝了不磨,就得费更大的力气。事前筹划的,是聪明人。

当代译传10:10 钝了的斧头若不加以磨利,在砍伐时必要使出更大的气力;因此,行事要有智慧,使我们容易达到成功。

思高本传10:10 铁器钝了,如不将刃磨快,必费许多气力;成功是智慧的效能。

文理本传10:10 斧钝不砺其锋、则费力尤多、惟智慧使人获益、

修订本传10:10 铁器钝了,若不将刃磨快,就必多费力气; 但智慧的益处在于使人成功。

KJV 英传10:10 If the iron be blunt, and he do not whet the edge, then must he put to more strength: but wisdom is profitable to direct.

NIV 英传10:10 If the ax is dull and its edge unsharpened, more strength is needed but skill will bring success.

和合本传10:11 未行法术以先,蛇若咬人,后行法术也是无益。

拼音版传10:11 Wèi xíng fǎshù yǐ xiān, shé ruò yǎo rén, hòu xíng fǎshù ye shì wúyì.

吕振中传10:11 人未念咒语,蛇若先咬人,那么能念咒语的人就无用了。

新译本传10:11 未行法术先被蛇咬,那么,法术对行法术的人就毫无用处。

现代译传10:11 弄蛇的,先被蛇咬了,还弄什麽蛇呢?

当代译传10:11 人被蛇咬伤后才去聘请巫师来念咒治病,已於事无补。

思高本传10:11 行法术之前,就已被蛇咬伤,法术於行法术的人,就没有好处。

文理本传10:11 未施术而蛇啮人、则术士无所裨、

修订本传10:11 尚未行法术,蛇若咬人, 行法术的人就得不到什么好处了。

KJV 英传10:11 Surely the serpent will bite without enchantment; and a babbler is no better.

NIV 英传10:11 If a snake bites before it is charmed, there is no profit for the charmer.

和合本传10: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拼音版传10:12 Zhìhuì rén de kǒu, shuō chū ēn yán. yúmeì rén de zuǐ, tūn miè zìjǐ.

吕振中传10:12 智慧人口中的话使他得人的恩悦;愚顽人的咀吞灭自己。

新译本传10: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却吞灭自己。

现代译传10:12 聪明人的话带来荣誉;愚蠢人的话自招祸患。

当代译传10:12 智慧人的言语恩及他人;但愚昧人的口舌却毁灭自己。

思高本传10:12 智者口中的语言,为人有益;愚人的口舌却自招灭亡:

文理本传10:12 智者之口出惠言、愚者之口吞乎己、

修订本传10:12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 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

KJV 英传10:12 The words of a wise man's mouth are gracious; but the lips of a fool will swallow up himself.

NIV 英传10:12 Words from a wise man's mouth are gracious, but a fool is consumed by his own lips.

和合本传10:13 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

拼音版传10:13 Tā kǒu zhōng de yányǔ, qǐtóu shì yúmeì. tā huà de mò yǐ, shì jiān è de kuáng wàng.

吕振中传10:13 他口中的话起头就愚昧;他口中说的、末尾是恶性的狂妄。

新译本传10:13 愚昧人的话开头是愚昧,结尾是邪恶狂妄。

现代译传10:13 愚蠢人以无知的话开始,以狂妄的话结束。

当代译传10:13 他的话没有一句不是愚昧的,口里所出的都是邪恶的狂言。

思高本传10:13 他口中的语言,开始是愚昧,最後却是残忍的狂语。

文理本传10:13 其口所言、始则愚昧、终则狂妄、

修订本传10:13 他口中的话语起头是愚昧, 终局是邪恶的狂妄。

KJV 英传10:13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ds of his mouth is foolishness: and the end of his talk is mischievous madness.

NIV 英传10:13 At the beginning his words are folly; at the end they are wicked madness--

和合本传10:14 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拼音版传10:14 Yúmeì rén duō yǒu yányǔ, rén què bù zhī jiānglái yǒu shénme shì. tā shēn hòu de shì, shuí néng gàosu tā ne.

吕振中传10:14 愚昧人话越说越多∶人实在不知道将来要怎样;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新译本传10:14 愚昧人多言多语。人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事,谁能告诉他死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现代译传10:14 他总是喋喋不休。没有人知道将来的事,也没有人能预言死后会发生的事。

当代译传10:14 然而,愚昧的人喜爱把未知的事说得天花乱坠。其实,没有人能预知将来的事,也没有人能告诉他将有甚麽事情发生。

思高本传10:14 愚人只知多言:「将来的事怎样,人不知道,人身後的事,有谁来告诉他?」

文理本传10:14 愚者多言、将来之事、人所不知、身后之事、孰能预告、

修订本传10:14 愚昧人多有话语。 人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KJV 英传10:14 A fool also is full of words: a man cannot tell what shall be; and what shall be after him, who can tell him?

NIV 英传10:14 and the fool multiplies words. No one knows what is coming--who can tell him what will happen after him?

和合本传10:15 凡愚昧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拼音版传10:15 Fán yúmeì rén, tāde laólù shǐ zìjǐ kùnfá. yīnwei lián jìn chéng de lù tā ye bù zhīdào.

吕振中传10:15 愚顽人的劳碌使他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新译本传10:15 愚昧人的劳碌徒使自己困乏,他连怎样进城也不知道。

现代译传10:15 只有愚笨到连回家的路也弄不清楚的人才会拼着死命工作。

当代译传10:15 愚昧人因小小的劳碌而筋疲力尽,累得连进城的道路也认不出来。

思高本传10:15 愚人以劳碌为烦恼,因为连怎样进城,他也不知道。

文理本传10:15 愚者之劳致惫、不识入邑何由、○

修订本传10:15 愚昧人的劳碌使自己困乏, 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KJV 英传10:15 The labour of the foolish wearieth every one of them, because he knoweth not how to go to the city.

NIV 英传10:15 A fool's work wearies him; he does not know the way to town.

和合本传10:16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

拼音版传10:16 Bāng guó a, nǐde wáng ruò shì háitóng, nǐde qún chén zǎochen yàn lè, nǐ jiù yǒu huò le.

吕振中传10:16 国家呀,你的王若是个孩童(或译∶僮仆出身的),你的大臣若早晨吃喝宴乐,你就有祸了!

新译本传10:16 邦国啊,如果你的王是个孩童,而你的大臣又一早吃喝宴乐,你就有祸了。

现代译传10:16 君王年幼,而群臣通宵宴乐,那是国家的大不幸。

当代译传10:16 一国之君若是无知的小伙子,连他的臣宰也是一起床便只顾宴乐,那国就有祸了!

思高本传10:16 邦国,你的君王若是一个幼童,你的长官若清晨宴饮,你就有祸了!

文理本传10:16 王为幼稚、牧伯晨宴、斯邦祸矣、

修订本传10:16 邦国啊,你的君王若年少, 你的群臣早晨宴乐, 你就有祸了!

KJV 英传10:16 Woe to thee, O land, when thy king is a child, and thy princes eat in the morning!

NIV 英传10:16 Woe to you, O land whose king was a servant and whose princes feast in the morning.

和合本传10:17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贵胄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力,不为酒醉,你就有福了!

拼音版传10:17 Bāng guó a, nǐde wáng ruò shì guìzhòu zhī zǐ, nǐde qún chén ànshí chī hē, wèi yào bǔ lì, bù wèi jiǔ zuì, nǐ jiù yǒu fú le.

吕振中传10:17 国家呀,你的王若是个贵族之子,你的大臣若按时吃喝,为补力,不是为了喝醉,你就有福了!

新译本传10:17 邦国啊,如果你的王是贵冑之子,而你的大臣又按时吃喝,为要得力,不为醉酒,你就有福了。

现代译传10:17 君王办事果断,臣仆按时进食,能节制,不酗酒,那是国家的大幸。

当代译传10:17 一国之君若出身於名门,他的侍臣也能在饮宴的事情上善於节制,明白饮宴不是为了醉酒求乐,乃是为了强健身体,那国就有福了。

思高本传10:17 邦国,你的君王若出身显贵,你的长官若宴饮有时,只求养身,不为快乐,那你就有福了。

文理本传10:17 王出世胄、牧伯饮食以时、以补精力、不致沉湎、斯邦福矣、

修订本传10:17 邦国啊,你的君王若是贵族之子, 你的群臣按时吃喝, 是为强身,不为酒醉, 你就有福了!

KJV 英传10:17 Blessed art thou, O land, when thy king is the son of nobles, and thy princes eat in due season, for strength, and not for drunkenness!

NIV 英传10:17 Blessed are you, O land whose king is of noble birth and whose princes eat at a proper time--for strength and not for drunkenness.

和合本传10:18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拼音版传10:18 Yīn rén lǎnduò, fáng dǐng tā xià. yīn rén shǒu lǎn, fángwū dī lòu.

吕振中传10:18 由于懒惰,房顶(或译∶桷椽)就塌下;由于手懒,房屋就滴漏。

新译本传10:18 房顶塌下是因为懒惰,房屋滴漏是因为懒得动手。

现代译传10:18 懒惰人屋漏不修,以致房顶裂缝,屋子倒塌。

当代译传10:18 懒人建屋,偷工减料,以致屋顶塌下,瓦间滴漏。

思高本传10:18 屋顶坍塌,由於怠惰;房屋滴漏,由於手懒。

文理本传10:18 人惰则榱陷、手懈则屋漏、

修订本传10:18 因人懒惰,房顶塌下; 因人手懒,房屋滴漏。

KJV 英传10:18 By much slothfulness the building decayeth; and through idleness of the hands the house droppeth through.

NIV 英传10:18 If a man is lazy, the rafters sag; if his hands are idle, the house leaks.

和合本传10:19 设摆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快活,钱能叫万事应心。

拼音版传10:19 Shè bǎi yánxí, shì wèi xǐ xiào. jiǔ néng shǐ rén kuaì huó, qián néng jiào wàn shì yīng xīn.

吕振中传10:19 摆设筵席、是为喜笑;酒能使『人生』快乐;银钱能应各事的需要。

新译本传10:19 设宴是为欢笑,酒能使人生快活,金钱能解决万事。

现代译传10:19 盛宴使人欢笑,美酒使人快活,但两者都需要花钱。

当代译传10:19 人大排筵席是为要享受,喝酒能使人开怀,有金钱能无往不利。

思高本传10:19 设宴是为欢乐,酒可使生活愉快;钱能应付一切。

文理本传10:19 人为欢乐而设宴、酒可娱其生、金可应诸用、

修订本传10:19 摆设宴席是为欢乐。 酒能使人快活, 钱能叫万事应心。

KJV 英传10:19 A feast is made for laughter, and wine maketh merry: but money answereth all things.

NIV 英传10:19 A feast is made for laughter, and wine makes life merry, but money is the answer for everything.

和合本传10:20 你不可咒诅君王,也不可心怀此念,在你卧房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鸟必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必述说这事。

拼音版传10:20 Nǐ bùke zhòuzǔ jūnwáng, ye bùke xīnhuái cǐ niàn. zaì nǐ wòfáng ye bùke zhòuzǔ fù hù. yīnwei kòng zhōng de niǎo, bì chuányáng zhè shēngyīn. yǒu chìbǎng de, ye bì shùshuō zhè shì.

吕振中传10:20 就是在你心思中你都不可咒诅君王;在你卧房里你也不可咒诅富户;因为空中的飞鸟能把这声音带去;有翅膀的会传说话语(或译∶这事)。

新译本传10:20 不要在意念中咒骂君王,也不要在卧房中咒骂财主,因为空中的飞鸟会传声,有翅膀的会述说这事。

现代译传10:20 不可批评君王,连心里埋怨也不可。不可批评有钱人,即使在嶫室里也不可。空中的飞鸟可能把你的话传播出去。

当代译传10:20 还有,你在自己的卧室里不可咒诅君王,在睡房里也不可咒诅富有的人;因为天空的飞鸟可能将你的言语散播出去,有翅膀的也会把事情四处传开。

思高本传10:20 在床塌上,不要诅咒君王;在卧室内,不要咒骂长官,因为空中的飞鸟能传音,有翅翼的能传话。

文理本传10:20 毋于内心诅君王、毋于卧室诅富人、盖飞鸟必扬尔声、羽族必述其事也、

修订本传10:20 不可诅咒君王, 连起意也不可, 在卧室里也不可诅咒富人; 因为空中的飞鸟必传扬这声音, 有翅膀的必述说这事。

KJV 英传10:20 Curse not the king, no not in thy thought; and curse not the rich in thy bedchamber: for a bird of the air shall carry the voice, and that which hath wings shall tell the matter.

NIV 英传10:20 Do not revile the king even in your thoughts, or curse the rich in your bedroom, because a bird of the air may carry your words, and a bird on the wing may report what you say.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