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

2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注:“父”或作“祖”。下同)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

3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 神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

4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5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6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7大声吩咐将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进来,对巴比伦的哲士说:“谁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8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讲解告诉王。

9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惊奇。

10太后(注:或作“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11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12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13但以理就被领到王前。王问但以理说:“你是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吗?就是我父王从犹大掳来的吗?

14我听说你里头有神的灵,心中光明,又有聪明和美好的智慧。

15现在哲士和用法术的都领到我面前,为叫他们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无奈他们都不能把讲解说出来。

16我听说你善于讲解,能解疑惑;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就必身穿紫袍,项戴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17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赠品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王。

18王啊,至高的 神曾将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与你父尼布甲尼撒,

19因 神所赐他的大权,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可以随意生杀,随意升降。

20但他心高气傲,灵也刚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夺去荣耀。

21他被赶出离开世人,他的心变如兽心,与野驴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等他知道至高的 神在人的国中掌权,凭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国。

22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儿子(注:或作“孙子”),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23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将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你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 神。

24因此,从 神那里显出指头来写这文字。

25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26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 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27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28毗勒斯(注:与“乌法珥新”同义),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29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链给他戴在颈项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30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

31玛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提要: 1 伯沙撒的狂宴。5 令国王惊惶,术士又不认识的字迹。10 在太后的推荐下,但以理被请到宫里。17 他责被王的骄傲和拜偶像,25 他宣读和解释那文字。30 王位转给了玛代人。


1 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

【本会注释】

伯沙撒。这个巴比伦名字Bêl-shar-usur 意为“彼勒,保护国王!”伯沙撒是拿波尼杜的长子,新巴比伦帝国的最后一位国王。见本章补充注释。

王。拿波尼杜在黎巴嫩从一场疾病中开始康复,准备出征阿拉伯西部的提玛之前,召来了他的长子伯沙撒,“将王权交托给他”(见本章补充注释)。这是在“第三年”。如果是执政的第三年,那就是公元前553/552年的冬季。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在建成哈兰庙宇以后的第三年。若是这样,伯沙撒被任命为共同执政则是在两、三年之后,拿波尼杜在位的第七年之前。拿波尼杜的第七年在提玛。从那时起,伯沙撒就和他的父亲共同管理巴比伦的事务。拿波尼杜则在提玛住了多年。根据《拿波尼杜的韵文记事》,伯沙撒执掌了“王权”。所以但以理称伯沙撒为“王”是对的,尽管以前有评论家称但以理说错了。

盛筵。从本章第28和30节可以看出,这次盛筵是在居鲁士的军队攻陷巴比伦的那个夜晚举行的。色诺芬采纳了传统的说法,即巴比伦沦陷时,“正在举行一场盛筵。所有的巴比伦人都彻夜饮酒狂欢”(《居鲁士的教育》vii.5.15)。令人费解的是伯沙撒居然在西巴尔刚刚沦陷,俄庇斯战役失败才几天就举行这场盛筵(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49页)。显然他觉得自己的首都十分安全,四周有坚固的城墙和水道,在危险时可以淹没周围的地区,使侵略者难以进犯(见《先知与君王》第523页)。

众所周知,古代的君主经常为他们的侍臣摆设筵席。在一个近来在宁录,即古代的卡拉发现的石柱上,提到了亚述纳西拔二世在新王宫揭幕时曾举行盛大的宴会,向69,574人提供食物、酒和住宿达十天之久。希腊历史学家克特西亚斯记载波斯国王每天供应15,000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婚宴曾邀请一万名宾客。斯1:3-12也描述了类似的宴会。

与这一千人对面。提到伯沙撒在宾客面前饮酒,似乎暗示巴比伦的宫廷习俗与波斯一样。国王通常在另一个大厅里就餐。只有在特别场合才与宾客一同进餐。伯沙撒的筵席似乎就是这样的场合。关于可能举行筵席的大厅,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798页。


2 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或作:祖;下同)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

【本会注释】

饮酒。有人认为这句话暗示伯沙撒在下令把从耶路撒冷所掠的圣器拿来时已经喝醉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说明命令是在餐后开始喝酒时发布的。他们说,古典时期的希腊文献曾宣称波斯人习惯在餐后饮酒。但东方人一般不会亵渎其他宗教的圣物。因此伯沙撒在清醒的情况下不太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见《先知与君王》第523页)。

器皿。圣殿的器皿曾三次从耶路撒冷掠走:一,一部分是在尼布甲尼撒于公元前605年从耶路撒冷带走俘虏时掠走的(但1:1,2);二,大多数剩下的金银器皿是在公元前597年约雅斤王被掳时带走的(王下24:12,13);三,其余的大多数是铜器,于公元前586年圣殿被毁时掠走(王下25:13-17)。

他父。伯沙撒似乎是尼布甲尼撒的孙子(见《先知与君王》第522页)。他的母亲可能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儿(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806页)。“父”必须理解为“祖父”或“祖先”,如在圣经的许多其他章节一样(见代上2:7注释)。关于从尼布甲尼撒到伯沙撒的家系,见本章的补充注释。在一份亚述的碑文中,发现了把“他父”理解为“他祖先”的实例。那里称以色列王耶户为“暗利之子”,尽管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实际上是耶户杀了暗利全家(王下9、10章)。

妃嫔。“妃”和“嫔”在亚兰语中是同义词,都是“妾”的意思。她们可能地位有高低之分。有人认为一种可能出身名门,甚至是贵族家庭,而另一种则是买来或战争中俘虏的。虽然这些女子出席了宴会,但我们从本章中得知,“太后”似乎没有在这班滥饮的人中间。墙上出现字迹以后,她才进入宴会大厅(第10节)。七十士译本没有提到妇女出席这次亵渎的场合。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按照希腊人的习惯,妻妾是不能进入这种筵会的。


3 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上帝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

4 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本会注释】

喝醉了的异教徒所唱的歌是赞美他们的巴比伦神明。城里的各神庙中均有他们的神像。


5 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本会注释】

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如果这次筵会是在科勒得威于尼布甲尼撒之巴比伦城的南宫中所发掘的宝座大殿(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798页)里举行的话,就不难想象本段描写的重大时刻所发生的事。大厅有57英尺宽、173英尺长。在一个长边的中央,正对着入口,是一个壁龛,里面安放着宝座。墙壁上涂着帕里斯白色的细灰泥。我们可以想象灯台放置在宝座附近。当时所用的是带有多盏灯头的灯台。在灯台的对面,有一只神秘的手显现,并在墙上写字,让伯沙撒看见。没有说字是涂在墙上还是刻在墙上。

指头。没有说可以看见手的多大部位。亚兰语pas意为“一部分”,有时可译为“手掌”,有时则用来指手腕以下的部位,与前臂相对应。


6 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象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本会注释】

参赛21:3。因自发的良心谴责而加剧的恐惧,使国王觉得前途凶多吉少。当他想到因为过去的政治失策,自己的荒淫生活和行为,他军队最近的惨败,以及他现在的亵渎之举而使帝国陷入致命的危险时,不由得更为忧郁了。难怪他“心意惊惶”!


7 大声吩咐将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进来,对巴比伦的哲士说,谁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本会注释】

用法术的。见但1:20注释。

迦勒底人。见但1:4注释。

观兆的。见但2:27注释。

紫袍。亚兰语为'argewan。古代王室的紫色是深紫红色,更接近深红色。波斯时代(斯8:15;色诺芬《远征记》I.5.8),玛代时代(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I.3.2;ii.4.6)和后来的文献证实了紫色是古代王室的颜色。但以理证明这一习俗在波斯之前的新巴比伦时期就已存在。

金链。授予国王所宠爱的臣仆以金链、装饰品或项圈的习俗在多世纪以前的埃及就已存在了(见创41:42注释)。这种习俗在古代国家中十分普遍。

位列第三。当人们还不完全了解伯沙撒在王国中的地位,以及他与拿波尼杜的关系时(见本章补充注释),注释家只能猜测谁是国中位列“第二”的人。既然应许解读墙上神秘文字的人“国中位列第三,”就暗示着“第二”位的存在。有人认为这是指伯沙撒的母后,妻子或儿子。当然,人们一直认为伯沙撒是帝国的第一统治者。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伯沙撒只是与他父亲共同执政,他在国中是位列第二的,所以只能授予“位列第三”作为更高的地位了。


8 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讲解告诉王。

【本会注释】

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有人认为这句话与上一节国王对哲士所说的话有矛盾。最合理的解释是:第7节国王的话,是对字迹出现在墙上时已经在宴会上的哲士说的。第8节则是指“王的一切哲士”,包括那些奉伯沙撒之命来到宴会厅的哲士。

却不能读。没有说明其原因,只能凭猜测。这些文字显然是亚兰语(见第26-28节注释)。但是词汇太少,含义不明,即使知道单词的意义,也无法揭开其中所隐藏的信息。没有说明是国王本人因为饮酒过度而无法阅读,还是因为文字太亮而无法识别(见第5-9节怀爱伦注释),还是手迹异常,只能借着上帝的光照才能被解读。有人认为这些文字是古希伯来语,所以巴比伦人无法识别。这种推测似乎是没有依据的。巴比伦的哲士不可能看不懂古代闪族的文字。因为这些文字不仅希伯来人使用,腓尼基人和西亚的其他民族也在使用。


9 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惊奇。

10 太后(或作: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本会注释】

太后。从约瑟弗斯的时代起(《上古史》x.11.2),注释家们通常认为这个“太后”是国王的母亲或祖母(见《先知与君王》第527页)。根据东方人的习俗,只有在位国王的母亲敢在未被召见的情况下进到王的面前。即使是王后这样做也有生命的危险(见斯4:11,16)。巴比伦国王们写给他们母亲的楔形文字书信语气极为恭敬,表明国王非常尊重他们母后的地位。从以下的史实中也可以看出母后的崇高地位:当拿波尼杜的母亲,也就是伯沙撒的祖母于公元前547年在西巴尔以北,幼发拉底河边的杜尔卡拉舒逝世的时候,曾为她举行过隆重的大型宫廷葬礼。那些将“太后”认定为伯沙撒祖母的注释家,不知道她在本章的事件发生以前就已去世的事实。

愿王万岁。关于这个常用的问候语,见但2:4注释。


11 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象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本会注释】

有一人。但以理没有在王所召见的哲士之列并不奇怪。他无疑已经退休了。他的公职也许在尼布甲尼撒去世时或更早的时候就已结束了(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746页)。但上一代的人十分了解他,如国王的母亲。关于他退休的原因,参第13节注释。

圣神的灵。参尼布甲尼撒的话语(但4:8,9)。语言的相似性加上其他的证据,表明太后与尼布甲尼撒很亲,很可能是他的女儿(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806页)。她所提供有关但以理过去卓越服务的信息,以及先知在尼布甲尼撒治下的崇高地位,显然是伯沙撒所不知道的。这说明但以理此前已很久没有担任公职了。在与国王同时代的随从人员中,几乎没有什么人了解但以理。

你父尼布甲尼撒。见第2节注释。

术士。见但1:20注释;参但2:2,27。


12 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本会注释】

疑惑。亚兰语为qitrin。该词后来在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中成为一个巫术用语。在本节中似乎指“艰难的任务”或“问题”。


13 但以理就被领到王前。王问但以理说:“你是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吗?就是我父王从犹大掳来的吗?

【本会注释】

伯沙撒的问话说明他了解但以理的出身,只是没有与他进行过正式的交往。可以肯定的是,但以理已不再担任宫中术士的总管(但2:48,49)。

随着尼布甲尼撒的逝世,但以理的政见在巴比伦的宫廷中似乎失宠。结果他退出了公共的服务。伯沙撒和他的先辈显然知道上帝对待尼布甲尼撒的一切作为(但5:22),但他们不接受先王承认真神并与祂的旨意合作的政策(但4:28-37;5:23)。但以理后来担任波斯的公职(但6:1-3),说明他在巴比伦帝国末年的隐退不是因为疾病或年迈。他对伯沙撒的严厉谴责(但5:22,23),说明国王敌视但以理所坚持的原则和国策。但以理反对巴比伦官方的政策,可能是波斯帝国初期的统治者对他好感的原因之一。


14 我听说你里头有神的灵,心中光明,又有聪明和美好的智慧。

【本会注释】

神的灵。与太后(第11节)和尼布甲尼撒(但4:8)的话相比,伯沙撒少了“神”前面的“圣”字。


15 现在哲士和用法术的都领到我面前,为叫他们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无奈他们都不能把讲解说出来。

16 我听说你善于讲解,能解疑惑;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就必身穿紫袍,项戴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17 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赠品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王。

【本会注释】

有人认为,但以理作为蒙上帝所启示的先知,拒绝国王应许赐给解释者的殊荣和高位,是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在这样的国王面前为自己牟利。这种理解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但以理知道伯沙撒的统治行将结束。他对于当夜以言行亵渎天地主宰的人所给予的赏赐不感兴趣。但以理虽已年迈,但在原则上并没有反对接受政府的高位。这一点可以从他不久以后再度担任高级职位的事实上得到证明(但6:21)。但以理接受这个职位,无疑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对国王施加积极的影响,并成为上帝手中的工具,帮助他的同胞解除囚掳。然而但以理可能认为接受伯沙撒的荣誉不仅无益,而且是有害和危险的。


18 王啊,至高的上帝曾将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与你父尼布甲尼撒;

【本会注释】

但以理在阅读和解释文字以前提醒国王,尼布甲尼撒曾因拒绝实行上帝对他和他国家的旨意而有的遭遇。况且尼布甲尼撒要比败坏的伯沙撒强大和聪明得多。先知告诉伯沙撒,他身为尼布甲尼撒的(孙)子,在他的生命之主上帝面前行恶,丝毫没有从祖父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19 因上帝所赐他的大权,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可以随意生杀,随意升降。

20 但他心高气傲,灵也刚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夺去荣耀。

21 他被赶出离开世人,他的心变如兽心,与野驴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等他知道至高的上帝在人的国中掌权,凭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国。

22 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儿子(或作:孙子),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23 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将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你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上帝。

24 因此从上帝那里显出指头来写这文字。

【本会注释】

因此。指伯沙撒刚才在醉酒狂欢时赞美他的神明,并用从耶路撒冷圣殿掳来的圣器饮酒,如第23节所描述的。

指头。见第5节注释。

这文字。文字仍然显现在墙上。


25 “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本会注释】

但以理开始阅读墙上的文字。这显然是四个亚兰语词汇。猜测这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其他已知文字的关系是无用的(见第8节注释)。即使读出来了,如果没有上帝的启发,还是无法理解。每个关键词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真理。所以需要予以解释。


26 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上帝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本会注释】

弥尼。亚兰语mene',是动词“统计”或“计算”的一个被动语态的分词,单独使用时指“被统计”或“被计算”。但以理在上帝的启发下把这个词解释为“上帝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本会注释】

提客勒。犹太的马所拉学者在大约公元七到九世纪给圣经抄本加上了元音标点(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4,35页)。他们把亚兰语teqel 标成了一个名词。其实它和mene'一样(见第26节注释),显然应标为被动语态的分词(teqil)。马所拉学者选择teqel,可能是因为它的发音与mene'比较接近。Teqil 源于动词“称”。但以理马上告诉国王这一神圣称量的后果。伯沙撒被发现缺乏道德的价值。

显出你的亏欠。对于放荡的巴比伦国王所下的可怕判决,也是针对所有象伯沙撒那样忽视上帝所赐机会的人。现在正在进行查案审判(见但7:10注释)。人要放在圣所的天平里称,看看他们的品德和属灵状况是否与上帝赐给他们的恩典和福气相称。所下的判决是不能上诉的。鉴于所处时辰的严肃性,所有的人都必须警醒,免得在永远决定每个人命运的时刻,他们没有作好准备并显出“亏欠”。参林后5:10;启22:11,12。


28 毗勒斯(与乌法珥新同义),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本会注释】

毗勒斯。和弥尼mene' 和提客勒teqil 不同,毗勒斯(peres)不是被动语态的分词,尽管马所拉学者视它为动词,实际上它是单数形式的名词。墙上所写的则是其复数(第25节),并用连词we(“和”)与前面的词接。连词we 在upharsin(乌法珥新)表现为u。所以就有了upharsin 和peres 的差别。毗勒斯(Peres) 意为“份额”或“部分”。如果采用复数形式的upharsin(第25节),就可译为“碎片”。但以理所说的“你的国分裂”,不一定是指国家分裂为两个相等的部分,一半给玛代人,一半给波斯人。国家分裂,摧毁,消失了。这将由玛代人和波斯人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亚兰语peres 含有表示波斯和波斯人的亚兰词汇中的辅音(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5,26页)。此时他们已兵临巴比伦城下了。


29 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链给他戴在颈项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本会注释】

国王履行了他对但以理所作的承诺,尽管但以理曾明确表示他对所赐的尊荣不感兴趣。由于伯沙撒处在醉酒的状态中,人们可能根本制止他的行为。有人认为不可能授予但以理国中位列第三的荣誉。因为根据第30节的记载,伯沙撒当夜就被杀了。反对的理由是基于这种宣告是在城市的大街上公开作出的。但情况不一定是这样。国王可能只是对聚集在宫中的贵族宣布。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使之无法实现。


30 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

【本会注释】

楔形文献在描写巴比伦沦陷时没有提到伯沙撒。但色诺芬曾宣称巴比伦的“不敬虔之王”(没有提他的名字),在居鲁士军队的统帅古巴鲁进入王宫时被杀(《居鲁士的教育》vii.5.30)。虽然我们必须承认色诺芬所描写的历史,并非在所有的细节上都是可靠的,但他的许多话语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据楔形文献记载,巴比伦沦陷时拿波尼杜不在巴比伦。拿波尼杜投降以后,居鲁士把他发配到遥远的迦玛尼亚去。因此巴比伦沦陷时被杀的国王只能是伯沙撒。关于伯沙撒的简介,见本章补充注释。


31 玛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本会注释】

玛代人大流士。本节和第六章所提到的国王在世俗的历史上仍然不很清楚。第六章的补充注释简述了注释家所作的各种推定,以及对历史相关问题的的解答。

本节原文句首的连词说明本书的作者把上一节伯沙撒的死与“玛代人大流士”的登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印刷版的希伯来语圣经中,本节为第六章的第一节。但大多数现代版本都依照七十士译本,把本节放在第五章。这是对的。

这里所提到的大流士和拉4:24(见该节注释)等处的“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在亚兰语和希伯来语中的拼法是一样的。

年六十二岁。大流士年纪老迈可能是他在位短暂的原因。《但以理书》只提到大流士元年(但9:1,2;11:1)。国王“约在巴比伦倾覆后二年”(《先知与君王》第556页)去世。

《但以理书》第五章补充注释

圣经的注释者多世纪以来一直难以确定伯沙撒的身份。以前发现的古代文献都没有提到这个国王。人们只是从《但以理书》和引用《但以理书》的著作,如次经《巴录书》和约瑟弗斯的著作中得知伯沙撒的名字。人们千方百计要把世俗的历史与圣经的记载协调起来。若干古代文献所列巴比伦国王的名单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这些名单均称拿波尼杜为首任波斯国王居鲁士之前的最后一位巴比伦国王,尽管名字的拼法有所不同。由于居鲁士征服了巴比伦,并接续了其最后一任国王,在王室家系似乎就找不到伯沙撒的位置。然而《但以理书》却把巴比伦覆灭前夕所发生的事件放在尼布甲尼撒之“子”(见但5:2注释)伯沙撒在位的时候。说伯沙撒死于玛代人和波斯人攻占巴比伦的那个夜晚(但5:30)。

下面依据雷蒙德·P·多尔蒂《拿波尼杜和伯沙撒》第13,14页,列举了对于圣经记录和其他古代文献明显差异的一些解释:

一、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以未米罗达的另一个名字。二、伯沙撒是以未米罗达的兄弟。三、伯沙撒是以未米罗达的儿子,也就是尼布甲尼撒的孙子。四、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尼甲沙鲁苏尔的另一个名字。五、伯沙撒是尼甲沙鲁苏尔的儿子拉巴什马杜克的另一个名字。六、伯沙撒是拿波尼杜的另一个名字。七、伯沙撒拿波尼杜和尼布甲尼撒的女儿所生的儿子。

在伯沙撒的名字于十九世纪末在楔形文献中被发现以前,大多数评论家认为伯沙撒的名字是《但以理书》的作者杜撰的。他们主张《但以理书》的作者生活在公元前二世纪的马加比时代。

以上的不同观点说明《但以理书》的解释者所面临历史问题的性质和难度。其中问题要比任何一部篇幅相仿的旧约经卷更多。伯沙撒的身份和地位现已被当时代的文献所完全确认,从而维护了《但以理书》的可靠性。这是十九世纪圣经考古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故需要进行简单的回顾。

1861年,H·F·塔尔博特在《皇家亚细亚学会期刊》中(第19册,第195页)发表了在吾珥的月亮神庙中发现的一些文献。其中有拿波尼杜为他的长子Bêl-shar-usur 所献的祈祷。许多作家,包括著名的楔形文字破译者的兄弟乔治·罗林森,都认为这个Bêl-shar-usur 就是圣经中的伯沙撒。也有人反对这种看法,包括塔尔博特本人。他在1875年列举了他的论据,并重新翻译了提到伯沙撒的段落(《过去的记录》,第5卷,第143-148页)。七年后(1882),西奥菲勒斯·G·平奇斯出版了上一年发现的一份文献。这部文献现在被称为《拿波尼杜编年史》,其中描写了居鲁士攻占巴比伦,也提到拿波尼杜在提玛住了多年,他的儿子则留在巴比伦。尽管平奇斯当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文献,弄错了阿拉伯西部的提玛的位置,但他却就伯沙撒却作出了几个正确的推断。例如他说伯沙撒“似乎是军队的统帅,在国中的影响可能超过他的父亲,故被视为国王”(《圣经考古学会学报》,第7卷,1882年,第150页)。

接下去几年发现了更多的文献,证明了拿波尼杜的儿子伯沙撒在他父亲执政之前和期间所持有重要地位和职务。但这些文献中没有一个象圣经那样称伯沙撒为王。然而许多学者综合了各种证据,提出了一种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观点,认为父子两人是共同摄政。1916年,平奇斯发表了一个文献,提到拿波尼杜和伯沙撒一同宣誓。他宣称象这样的文献说明伯沙撒拥有“统治地位”,但他说“我们还需进一步了解伯沙撒在巴比伦的准确地位”(《圣经考古学会事项》,第38册,1916年,,第30页)。

到了1924年,终于确认了拿波尼杜和伯沙撒的共同摄政关系。那一年,悉尼·史密斯发表了大英博物馆的所谓《拿波尼杜韵文记事》,其中清楚地说明拿波尼杜授予他长子以“王权”(《巴比伦历史文献》,伦敦,1924年,第88页;奥本海姆新译,见普里特查德主编的《古代近东文献》,普林斯顿,1950年,,第313页)。这个文献消除了有关伯沙撒王权的一切疑问,对高级考证学派的学者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曾宣称《但以理书》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作品。哈佛大学R·H·法伊弗的话反映了他们的困惑。他说:

“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的作者是如何了解到……只在巴比伦文献中,在《但以理书》中,以及在根据但以理而写成的《巴录书》1:11中所提到的伯沙撒,在居鲁士攻占巴比伦的时候正担任国王”(《旧约概论》,纽约,1941年,第758,759页)。

这么多披露拿波尼杜和伯沙撒统治的楔形文献发现,促使耶鲁大学的雷蒙德·P·多尔蒂把所有楔形文献和古典资料集成一部专著,于1929年出版,命名为《拿波尼杜和伯沙撒》的(纽黑文,1929年,共216页)。

楔形文献表明拿波尼杜是哈兰王纳布巴拉祖伊克比(Nab?-balatsu-iqbi)与哈兰月亮神庙的女祭司所生之子。当玛代人和巴比伦人于公元前610年攻占哈兰以后,拿波尼杜的母亲可能作为一名重要的战俘被带进尼布甲尼撒的宫廷。于是拿波尼杜就在尼布甲尼撒的王宫里长大。他很可能就是希罗多德笔下的拉比尼图斯(I.74)。他曾于公元前585年作为吕底亚人和波斯人之间的调解人。这一点可以从一下得更为清楚:希罗多德称公元前546年萨迪斯陷落时在位的巴比伦国王为拉比尼图斯(I.77)。后来他还称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落时统治者的父亲为拉比尼图斯(I.188)。我们知道公元前546年拿波尼杜为巴比伦国王,也知道他是伯沙撒的父亲。公元前585年,拿波尼杜被任命为尼布甲尼撒的外交使节。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表明国王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正如多尔蒂所认为的,他的妻子尼托克里斯很可能是尼布甲尼撒和一个埃及公主所生的女儿。希罗多德称她为智慧的女人(I.185,188)。

但是拿波尼杜的儿子伯沙撒与尼布甲尼撒的家族联系尚未得到当时代文献的确证。

由于缺少更加详细的信息,目前还无法确定为什么但5章数次提到尼布甲尼撒是伯沙撒的父亲。在圣经里,“父”也可以指“祖父”或“祖先”(见代上2:7注释)。有三种解释:一,拿波尼杜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孙。二,拿波尼杜被称为儿子是因为他的母亲被纳入尼布甲尼撒的后宫,所以是他的继子。三,伯沙撒被称为儿子,类似于当时的亚述碑文称以色列王耶户为“暗利之子”。耶户与暗利家族并没有血缘关系。耶户消灭了暗利所建立的王朝,继任以色列国王。

楔形文献充分说明了伯沙撒在与父亲共同摄政期间的职务和活动。拿波尼杜在公元前553/552年或此后不久,授予伯沙撒王权(见但5:1注释),接着向阿拉伯的提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远征,后来又住在那里多年。在此期间由伯沙撒代理巴比伦国王,并担任军队的统帅。尽管官方文件继续按拿波尼杜在位之年来计日,但宣誓时使用父子两人的名字,而在其他国王统治时只用一个名字,说明拿波尼杜和伯沙撒在共同执政。

上面简单引述的世俗资料,充分证明了但5章的历史真实性。多尔蒂在他有关伯沙撒和拿波尼杜的专著结尾,强烈表达了这一信念:

“在描写新巴比伦帝国结束时局面的所有非巴比伦文献中,就重大事件而论,《但以理书》第五章的准确性不亚于楔形文献。圣经的记录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它提到了伯沙撒的名字,提到伯沙撒拥有王权,暗示王国中双重统治的存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巴比伦楔形文献证明了圣经有关巴比伦覆灭时这三个基本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公元前六世纪在波斯势力的影响下所写的楔形文献没有保留伯沙撒的名字,但却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拿波尼杜在阿拉伯期间任命了一位王储。公元前第五和第四世纪的两位著名希腊历史学家没有提到伯沙撒的名字,而只是隐约地暗示了拿波尼杜时代的政治局面。公元前三世纪初到公元前一世纪的希腊语编年史根本没有提到伯沙撒及其在新巴比伦帝国末年的重要作用。从公元前六世纪的楔形文献以后到公元一世纪的约瑟弗斯著作之间,所有可以确定年代的文史资料都没有提供《但以理书》第五章所需的历史背景”(同上,第199,200页)。

一、卷名

本卷以它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命名,旧约中还有其他的经卷是以其主要人物名命名的。如《约书亚书》,《撒母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等,这样的卷名不一定说明该人就是作者,但有时作者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如《但以理书》。


二、作者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传统上都认为《但以理书》写于公元前六世纪,作者是但以理。这种传统说法的理由有下面几个:

1,书内的说法:先知但以理在许多段落中是以第一人称说话的(但8:1-7,13-19,27;但9:2-22;但10:2-5等)。他说他亲自奉上帝之命保存该书(但12:4)。有些部分他以第三人称提到自己,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的作品是经常有这样的写法(见拉7:28注释)。

2,作者对历史的熟悉。只有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精通巴比伦事务的人,才能提供书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这些历史事实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后为人所淡忘,因为没有其他的古代文献将之记录下来。最近的考古又重新发现了这些事实。

3,耶稣基督的见证。耶稣基督曾引用《但以理书》的一段话,指出但以理是作者(太24:5)。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证据。

本卷圣书很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6章)主要叙史,第二部分(7-12章)主要是预言,但全书在文学上是一个整体,其理由如下:

1、书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圣殿的器皿怎样被掳到巴比伦的记载,了解伯沙撒在宴会上使用这些器皿的来历(但5:3;参但1:1,2)。但3:12中重述原先在2:49中描述的尼布甲尼撒的政治措施。在但9:12中提到了原来所见到的一个异象(见但8:15,16)。

2、历史部分有一个预言(第二章)同后半部分预言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第七章中对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作进一步的展开。历史部分和预言部分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历史部分(1-6章)记载了上帝对于巴比伦国家的做法,以及这个国家在上帝计划中所起的作用。这段记载是要说明上帝对于所有国家的做法(见《教育论》175-177页)。象巴比伦一样,本书预言部分所形象展示的一个个世界帝国都得到一个机会,来认识上帝的旨意,并与之配合。每一个国家都要根据其实行上帝旨意的忠实程度来衡量。所以,预言部分所展示列国的兴衰可以根据历史部分所阐述的原则来理解,就象巴比伦的情况一样。这一事实把本书的两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每个相继兴起的世界帝国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3、本卷书充分表现了文字上的统一性。大部分学派的代表均承认这一点。写作方式,总的思路,以及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词语,在全书各个部分都是一致的。因此说本书某些部分是一个作者所写,其他部分是另一个作者所写,这是没有根据的。

在第一个库姆兰洞穴中所发现的数百个文稿残卷中,有三个是《但以理书》的,已由D.巴赛勒米和J.T.米利克发表在《犹大沙漠发现之一:库姆兰一号洞穴》(牛津出版社1955年,150-152页)。残片是由两个抄写人员年写,属于一份或两份书卷。其中1、2章由一人所抄,第三章由另一人所抄。

残片包括以下章节:但1:10-17;但2:2-6;但3:22-30。与马所拉文本相对照,有16处差异,但没有一处影响整段的意思,16处中有9处系拼法上的不同,各只涉及一个字母,其中有2处似乎是拼写错误;其他七处在马所拉文本中亦有不同拼法。增加了4处,二个是连同and(和),一个if(如果)前面的小品词that;有两个词各增加一个三音字母。有一个三音字母马所拉文本中有,而残片中则没有。有两个动词词尾似乎是抄写上的错误。以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无足轻重,在翻译时一般不予理会。这有力地证明了现在所拥有的《但以理书》希伯来文本从实质上来说至少同基督的时代是一样的。

更有趣的是第二章的残片有一段中希伯来文转变为亚兰文,在最后一个希伯来词语和第一个亚兰文词语之间留下一个空白,使两种语言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处。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残片和马所拉文本一样,不含有后典中的《三童歌》。


三、历史背景

《但以理书》包括:

1、记录但以理及其朋友生平的某些历史事件。他们是被掳往巴比伦替政府工作的犹太人。

2、记录经由但以理解释的尼布甲尼撒王所作的一个预言梦,并记录了先知自己所见的几个异象,虽然这卷书是被掳巴比伦期间或稍后写成的,但其宗旨不是提供犹太人被掳的历史,也不是但以理的传记。本卷书叙述了先知兼政治家但以理及其朋友最重要的经验,并按特定的目的编排。

首先,但以理简要介绍了他为巴比伦王但任公职的原因(第一章)。但以理和其他王室成员是公元前605年最早一批被掳往巴比伦的。当时尼布甲尼撒正发动第一次对叙利亚的远征。但以理等人被挑选出来受训担任公职。他在巴比伦的头十九年就是犹大王国属于巴比伦的最后十九年。犹大最后几任国王不智的反巴比伦政策给犹太民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但以理是在约雅敬在位时被掳的。约雅敬对巴比伦忠实了几年以后,采纳了犹大亲埃及派的策略,发动了叛乱,结果国家遭到了军事入侵,公民失去了自由被囚掳。他的儿子和继位者约雅斤只做了三个月的国王,巴比伦的军队就卷土重来镇压叛乱。约雅斤和成千犹大的上层公民于公元前597年被掳。他的继承者西底家表面上似乎忠于巴比伦。但是他既软弱又优柔寡断,经不起埃及和他主要顾问中反巴比伦势力的长期劝说。结果尼布甲尼撒恼于巴勒斯坦的一再叛乱,决定消灭犹大王国。巴比伦军队蹂躏犹大达二年半之久,占领和摧毁了许多城市,包括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王宫,于公元前586年掳走了大部分犹大的居民。

但以理在这多事之秋留在巴比伦。他一定眼见巴比伦的军队数次出发去进犯他的故乡,看见他们带着犹大的俘虏凯旋归来,其中有年青的约雅斤王和他的家室(王下24:10-16),后来还有盲目的西底家王(王下25:7)。在这些年间,但以理也一定注意到被掳的犹太人中间的政治动乱,导致尼布甲尼撒烧死了一些主要的煽动者。因这次动乱,耶利米写信给被掳的同胞,劝勉他们在巴比伦过平静的生活(耶29章)。

在所有这些年间,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安静并忠诚地尽自己的责任,做国家的忠臣和百姓。他们经过学术训练以后成为迦勒底人精英集团的成员,担任国王的顾问。于是但以理有了极好的机会向尼布甲尼撒解释有关将来这国的梦(但2章)。结果但以理被委以很高的职务,并似乎当了多年。这个职务使他有机会使国王熟悉天上之上帝的能力。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所事奉的就是这一位上帝。但以理担任这个官职究竟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似乎在公元前570年以前就不再担任了。有一份当时代的《宫廷和国家年鉴》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列出了那个时候在尼布甲尼撒政府中任职的主要官员。关于尼布甲尼撒的统治时期,没有其他的宫廷和国家年鉴保存下来。事实上,当时代圣经以外的文献中,但以理的名字根本没有提到。

在上述这些文稿中没有但以理的名字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但以理担任公职有多久时间。《但以理书》记载了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的4件事情:

1、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的头三年,包括他登基那一年在内,犹太的王室贵族接受教育(第一章)。

2、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第二年,为他解梦(第二章)。

3、在没有注明的某一年中,杜拉平原上奉献金像,导致但以理三个朋友的一场经历(第三章)。

4、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梦,宣布他将发疯7年。解梦的时间可能在王执政的最后几年(第四章)。

我们无从得知尼布甲尼撒发疯期间但以理的活动。我们也不知道在王恢复正常重登宝座以后但以理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以后的各位王,即阿梅马杜克(圣经里的以未米罗达),尼甲沙鲁苏尔,拉巴什马杜克和拿波尼杜执政期间是否担任公职。不过他得以眼见在那些谋杀了前任登上王位的国王们统治之下,尼布甲尼撒的强大帝国衰弱和腐败下来。他一定怀着异常的兴趣注意到东方波斯的居鲁士王慧星般地兴起,因为在预言中曾经提到一个名叫居鲁士的人将作为以色列的解放者(赛44:28;赛45:1)。在公元前553年(可能在这一年居鲁士成为玛代帝国的主宰),但以理可能看见拿波尼杜任命他的儿子伯沙撒统治巴比伦,拿波尼杜自己则出去征服阿拉伯的特马。在伯沙撒王头三年但以理见了几个伟大的异象(但7,8章)。过去他只是解释异梦而已,现在则成了历史上的大先知之一。

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落之夜,巴比伦人再次要求但以理出来工作──解释伯沙撒宴会厅上表示厄运的文字。波斯人成了巴比伦及其帝国的主人以后,新的统治者们利用了过去政治家的才能和经验。但以理再次成为国君的首席顾问。可以推定他把以赛亚的预言给王看(见《先知与君王》557页)。这些预言影响了波斯统治者签署法令结束对犹太人的流放,让他们回家重建圣殿。在但以理担任公职的后一段时间里,邪恶的同事们企图谋害他的性命,但是上帝施行奇迹进行干预,拯救了祂的仆人(但六章)。但以理在晚年,先是在玛代人大流士治下(但9章),后是在居鲁士治下(但10-12章),又见了一些重要异象。

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自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233-约304年)对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首次提出重大的疑问以来,《但以理书》一直受到批评家的攻击,起先是偶然性的,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成了持续性的,结果,今天大部分的基督教学者认为《但以理书》是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起义时期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学者提出两条主要的理由来证明《但以理书》是写于以后的年代:

1、他们认为有一些预言指的是安条克四世(约公元前175-163)。在他们看来,大部分的预言,至少是那些已经准确应验了的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写的,故他们声称但以理的预言是在安条克四世统治的时代以后写的。

2、根据他们的观点,《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记录的有些事件与他们所了解的史实有出入。他们据此推定作者无论从时间或地点方面与实际的事件相去甚远,无法准确了解发生在400年以前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的情况。

凡是相信古代受圣灵感动的先知,能准确预言将来史实的人,是不会介意上面第一条理由的。第二条理由需要认真考虑,因为他们声称《但以理书》在史实、年代和观点上有误。为此,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但以理书》的历史可信度。

但以理所描述的某些事件今天的确无法用手头古代的材料来证实。例如尼布甲尼撒的发疯,现有古代的文献中没有一份提到此事。这位新巴比伦帝国最伟大的君王暂时性的失去理智没有被记录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王室挡案只记录一些可嘉的事迹的事(见但4:36注释)。又如谜一般的玛代王大流士。他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没有得到圣经以外任何一份可靠材料的证实。他的身份只是在希腊作家的著作和残存的楔形文字材料中得到暗示。

其他所谓的历史疑难问题在一百年以前曾令保守的《但以理书》注释者为难。但随着考古学提供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这些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现把其中较为重要的罗列如下:

1、所谓但1:1和耶25:1在年代上不符。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利米书》是可靠的历史材料。耶利米说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尼布甲尼撒三年,但以理则说尼布甲尼撒王第一次进攻耶路撒冷是在约雅敬第三年,显然暗示尼布甲尼撒三年就是约雅敬三年。在当时代的文献被发现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古代的国王有几种计年的方法,解经家们觉得很难解释这种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他们假定尼布甲尼撒和他父亲尼波布拉色联合执政,或者假定但以理和耶利米计年的方法不同,耶利米用犹太历,但以理用巴比伦历,从而设法解决这个难题。这两种解释都已经过时。

后来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巴比伦王和当时的犹太王一样,是按照“登记年”的体制来计年的。巴比伦王登基的那一年并不算入他在位的年份,而只算是他的“登基年”,而他在位第一年,指的是他执政的完整一年,从第二年元旦起。届时,他在一个宗教仪式中握住巴比伦神彼勒的手。

据约瑟弗斯(引用贝罗索斯)和一份巴比伦史书记载,尼布甲尼撒在父亲去世、登上王位那一年出征巴勒斯坦。这样,但以理和耶利米就完全一致了。耶利米称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但以理则是在尼布甲尼撒登基那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被掳的。

2、巴比伦的伟大创建者尼布甲尼撒。据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尼布甲尼撒在古代历史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未提到他是伟大的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凡读过古代希腊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荣誉通常归于塞米拉斯女王。她在巴比伦历史上被赋与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过去一百年里所出土的当时代楔形文字记录完全改变了古典作家的说法,与《但以理书》的记载相符合。《但以理书》称尼布甲尼撒为“这大巴比伦”(但4:30)的创建者或重建者。楔形文字表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布甲尼撒重建了宫殿、庙宇、城市的殿塔,添建了新的建筑和工事,成为新巴比伦的创建者。

这种资料只能出自新巴比伦王国时代的作者。因为在希腊时代,这些情况已完全被人遗忘。《但以理书》提供这样的资料,让那些认为《但以理书》不是写于公元前6世纪,而是公元前2世纪的考据派学者们大惑不解。他们这种困惑的典型的例子是哈佛大学P.H.法伊弗的一段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但以理是怎么才了解到新巴比伦是尼布甲尼撒所创建的……,如出土文物所证实的那样”(《旧约概论》,纽约1941年,758,759页)。

3、巴比伦王伯沙撒。关于现代东方学者发现伯沙撒身份的奇妙故事,见但以理第五章补充注释。圣经以外的其他古代文献没有提到伯沙撒的名字,而总是提到拿波尼度为波斯征服以前最后一个巴比伦王。这件事常被用来作为反对《但以理书》历史可信度的最有力理由之一。可是过去一百年来的发现在这方面驳倒了但以理的一切批评者,非常清楚地证实了但以理关于伯沙撒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第二,《但以理书》的文字像《以斯拉记》一样,一部分是用希伯来文,一部分是用亚兰文写的。有人解释说,《以斯拉记》使用两种文字可能是作者在叙史时直接采用亚兰文献,而其他地方则用他的母语希伯来文写。这种解释不适于《但以理书》。《但以理书》的亚兰文是从但2:4至第7章最后一节。

下面列举学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所提供的一部分解释。在有些解释后面的括号里说明这种解释的不合理处:

1、作者为讲亚兰文的人写历史,讲希伯来语的学者写预言。(但是第二章和第七章的亚兰文就是两个大预言,说明这种看法不对)

2、两种文字说明有两位作者。(这种观点不可能正确,因为全书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即使是许多激进的批评家也这样认为)

3、原来是用一种文字写的,或全用亚兰文,或者用希伯来文,后来有一部分译成其他文字。(这种观点没有解释为什么只翻译部分而不翻译全文的问题)

4、原书有两种文本,一个用希伯来文写,另一个用亚兰文写,以便让各等人阅读。在马加比时代的逼迫中,有一部分内容损失,于是就把两种文本不加任何改动地拼凑起来。(这种看法缺乏事实证据,推测性较强)

5、作者到了叙述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时改用亚兰文(但2:4),接着一直用亚兰文写。当他再次提笔时(但8:1),就恢复使用希伯来文。

最后一种看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但以理书》的各个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写的。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政府官员,但以理能用不同的语言讲和写。他可能用希伯来语记叙一些史实和异象,另一些则用亚兰文写。根据这种推测,第一章是用希伯来语写,时间可能是居鲁士元年。3-6章的叙史是用亚兰文,写于不同的时间。预言大部分用希伯来语写(但8-12章)。但第七章的异象是用亚兰文写的。记述将来国度的尼布甲尼撒之梦,先是用希伯来语写,到了引用迦勒底人的话时开始用亚兰文写(但2:4),一直到这段叙述结束。

到了晚年,但以理把他的著作集成一书。他可能认为没有必要翻译某些部分以求全书在文字上的统一。他知道读者一般都懂两种文字。当时的其他著作也有这种情况。

必须进一步指出,《但以理书》中有两种文字,不能证明该书写于较晚的时候。那些把《但以理书》的写作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人,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马加比时代的希伯来作者怎么能让书的一部分用希伯来语写,而另一部分用亚兰文写呢?

的确,《但以理书》亚兰语部分的拼写特点与公元前3-4世纪西亚的亚兰语十分接近。这似乎是由于语言的现代化之故,大部分希伯来圣经经卷均有这个特点。拼写不能证明写作的时期,正如最新版本的英文圣经不能证明其写作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一样。拼写方面的特点最多只能说明最新版本问世的年代。

在死海古卷中有几份抄写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但以理书》残片,其中至少有两份保存了但以理二章中从希伯来语转为亚兰文的部分,清楚地说明但以理在当时就是双语的。


四、主题

《但以理书》可以被称为历史和预言手册。预言就是历史的预见。历史是预言的应验。预言部分能使上帝的子民用永恒的眼光看待暂时的事物,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行动,为最后的危机作好准备,为相信预言的应验提供坚实的基础。

纲要中所体现《但以理书》中四条主要的预言线索,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上帝子民从但以理的时代到世界末日的经历。“幔子业已掀开,使人们从世人的利益、权势和情感所引起之千变万化的冲突的上面、幕后或其中,都可以看到那位大有慈悲之主的许多媒介,正在默然忍耐地实现祂自己旨意的训令”(《先知与君王》500页)。四条预言线索中的每一条都在“天上的上帝”另一个“永不败坏”之国时达到高潮(但2:44)。那时人子将接受永远的权柄(但7:13,14)。“攻击万君之君”的必“非因人手而灭亡。”(但8:25),上帝的子民将从压迫者手中永远得到解放(但12:1)。所以,《但以理书》提供了一座上帝所建造的桥梁,从今世的边缘通往永恒的无边之岸。像但以理那样忠心爱上帝并事奉祂的人,可以凭着信心跨过这座桥梁,从苦难动荡的今生走到平安稳妥的永生。

《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以最动人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哲学(见《教育论》174-184页)。这一部分成为预言部分的序言。《但以理书》提供了上帝如何对待巴比伦国的详细记录,使我们能够明白本书预言部分所讲述其他国家兴衰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明白巴比伦在上帝计划中所起作用,所体现的历史哲学,就无法充分理解在预言异象的屏幕中巴比伦以后其他国家所起的作用。

在《但以理书》的历史部份,我们看见当时的上帝仆人但以理与外邦世界的天才尼布甲尼撒面面相对,使这位国王有机会认识历史的主宰、但以理的上帝并与祂合作。尼布甲尼撒不仅是当时最强国家的君主,也是非常智慧,具有天赋之判断力的人。事实上,他是异教世界最重要的人物,“列国中大有权势的人”(结31:11)。根据上帝的计划,他登上权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上帝论到他说:“现在我将这些地都交给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耶27:6)。当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以后,他们是处在一只强有力但是不残忍的手下(按照当时的标准)。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任务就是保证让王的意志服从上帝的旨意,以便实现上帝的目的。在戏剧性的历史关头,上帝让这两个人物碰到一起。见《SDA圣经注释》本卷569页,《以西结书》序言。

《但以理书》的前4章叙述了上帝怎样使尼布甲尼撒效忠于祂。首先,上帝需要一个人在巴比伦的宫廷中适当地阐明上天的原则和政策。于是祂拣选但以理作为自己的使者派给尼布甲尼撒。上帝怎样使当俘虏的但以理得蒙尼布甲尼撒的嘉纳,使尼布甲尼撒先是信任但以理,然后信任但以理的上帝,今日祂照样利用人来实现祂在地上的旨意。上帝能够使用但以理,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有优秀品格的人,把为上帝而活作为人生主要目的的人。

但以理“立志”(但1:8)在生活上符合上帝所表显的一切旨意。首先,上帝使他在巴比伦的官员眼前“蒙恩惠,受怜悯”(但1:9)。这就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那就是证明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身体特别好(但1:12-15)。接着他表显出超人的智慧。“上帝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聪明知识”(但1:17节),结果与他们最接近的竞争者相比,“胜过十倍”(但1:20节)。就这样,但以理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他的同伴,赢得了尼布甲尼撒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事情为尼布甲尼撒认识但以理的上帝预备了道路。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第二章的梦,从火窖中奇异地得救(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梦──向王充分表现了但以理之上帝的知识,权能和权威。第二章的故事证明人类知识的有限,导致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承认:“你们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2:47)。他由衷地承认上帝的智慧不仅超过人的智慧,而且超过他自己诸神的智慧。金像和火窖的事件使尼布甲尼撒承认天上的上帝“救护依靠祂的仆人”(但3:28)。他的结论是,在他的国家里任何人都不得“谤渎”希伯来的上帝,“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但3:29)。尼布甲尼撒现在认识到天上的上帝不仅智慧而且有能力,不仅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能。第三件事──他所矜夸的智慧和能力被暂时地剥夺──使王深刻认识到,“至高者”不仅有智慧有能力,而且运用这种智慧和能力管理人间的事务(但4:32)。祂有智慧,有能力又有权威。值得注意的是,尼布甲尼撒恢复理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赞美尊崇敬拜天上的王”,承认象他那样多年“行动骄傲的,祂能降为卑。”(但4:37)

可是尼布甲尼撒个人通过多年时间所获得的教训基本上没有给他的继位者们带来好处。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伯沙撒虽然明知尼布甲尼撒的事(但5:22),仍公然侮辱天上的上帝(但5:23)。巴比伦非但没有配合上帝的计划,反而“成为傲慢而残暴的压迫者”(《教育论》176页),拒绝接受上天的原则,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灭亡(《教育论》177页)。这个国家被放在天平上显示了亏久(但5:25-28),于是世界的统治权转到了波斯人手里。

上帝通过把但以理从狮子坑中救出来,向波斯帝国的统治者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权威(但6:20-23;《先知与君王》557页),象过去对巴比伦的统治者一样。玛代人大流士在一份敕令中承认“活上帝”的权柄“永存无极”(但6:26),甚至“决不更改”的“玛代和波斯人的例”,也不得不服从“在人国中掌权”的“至高者”的旨意(但4:32)。但以理蒙救脱离狮坑所表现出来上帝能力奇妙的见证,给居鲁士留下良好的印象(《先知与君王》557页)。有关他在恢复耶路撒冷和圣殿中所起作用的预言(赛44:26;赛45:13)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心就大受感动,立志要完成上天所交派与他的使命”(《先知与君王》557页)。

《但以理书》就是这样体现出一些原则。按照这些原则,上帝的智慧、能力和权威通过各国的历史表显出来,以最后实现祂的旨意。“上帝高举巴比伦,为要使它能成全祂的旨意”(《教育论》175页)。它有一段考验的时期,可是它“失败了,于是它的荣耀消失了,权势离去了,领土被别人所占领”(《教育论》177页)。

《但以理书》的四个异象都同从但以理的时代起直到上帝建立永恒的国度,地上善与恶的斗争有关系。由于撒但要利用地上的大国尽力阻碍上帝的计划,毁灭上帝的子民,这些异象就介绍了那些撒但活动最猖獗的国家。

第一个异象主要涉及政治上的变动(第二章),其主要目的是告诉尼布甲尼撒,他作为巴比伦的统治者所起的作用,以及“将来必有的事”(但2:29)。

第二个异象是第一个异象的补充(第七章),侧重上帝的子民在第一个异象所提到的势力统治之下的经历,预报了圣徒最后的胜利和上帝对圣徒之仇敌的审判(但7:14,18,26,27)。

第三个异象(第八、九章)补充了第二个异象,主要讲撒但消灭宗教和上帝子民的企图。

第四个异象(但10-12章)总结了前面的异象,更加详细地叙述异象的内容。它扩大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异象的主题,侧重在“本国之民日后必遭遇的事,因为这异象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但10:14),“是指着大争战”(但10:1)。但11:2-39所述的史纲要延续到“后来的日子”(但10:14)和“末了”(但11:40)。

《但以理书》的预言与《启示录》的预言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启示录》阐述了与但以理一样的题目,不过侧重于作为上帝选民的基督教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在《但以理书》中不太清楚的细节往往通过与《启示录》对照就明朗了。但以理奉命封闭关于末日的预言直到末时(《善恶的斗争》356页)。但通过殷勤的研究,其中含义的“知识就必增长”(但12:4)。虽然《但以理书》中有关末日的那一部分预言是封闭的(但12:4;《使徒行述》585页),约翰却奉命“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启22:10)。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但以理书》中不大易解的部分,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启示录》,以求驱散阴影。


五、纲要

(一)历史部分 但1:1-6:28

A、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受教育 但1:1-21

1、第一批从犹大带往巴比伦的俘虏 但1:1-2

2、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被挑选出来接受训练为国王服务 但1:3-7

3、但以理获准遵守自己的律法 但1:8-16

4、教育的成功,被接受为王服务 但1:17-21

B、尼布甲尼撒的大像之梦 但2:1-49

1、尼布甲尼撒因梦而烦乱 但2:1-11

2、下令处死哲士,后又撤消命令 但2:12-16

3、但以理得到启示,表示感恩 但2:17-23

4、但以理向国王述梦 但2:24-35

5、但以理解梦 但2:36-45

6、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伟大 但2:46-49

C、但以理的朋友们在火窖中得救 但3:1-30

1、尼布甲尼撒立金象,要人敬拜 但3:1-7

2、三位忠心的希伯来人拒绝敬拜 但3:8-18

3、上帝在火窖里施行拯救 但3:19-25

4、尼布甲尼撒的承认和敕令,三位希伯来人得到提升 但3:26-30

D、尼布甲尼撒的第二个梦,降卑和恢复 但4:1-37

1、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知识和能力 但4:1-9

2、述梦 但4:10-18

3、但以理解释梦 但4:19-27

4、尼布甲尼撒的降卑和恢复 但4:28-36

5、尼布甲尼撒赞美天上的上帝 但4:37

E、伯沙撒的宴会和王国的灭亡 但5:1-31

1、伯沙撒亵渎圣殿的器皿 但5:1-4

2、墙上神秘的字 但5:5-12

3、但以理解释这些字 但5:13-18

4、但以理接受荣誉,巴比伦亡国 但5:29-31

F、但以理从狮坑中得救 但6:1-28

1、但以理的提升和受到同事妒忌 但6:1-5

2、大利乌下令限制祷告 但6:6-9

3、但以理违令被判罪 但6:10-17

4、但以理得救,控告者受惩罚 但6:18-24

5、公开承认但以理之上帝的伟大 但6:25-28

(二)预言部分 但7:1─12:13

A、但以理的第二个预言信息 但7:1-28

1、4个兽和小角 但7:1-8

2、人子的审判和永远作王 但7:9-14

3、天使解释异象 但7:15-27

4、但以理的感受 但7:28

B、但以理第三个预言信息 但8:1─9:27

1、公绵羊,公山羊和角 但8:1-8

2、小角及其恶行 但8:9-12

3、有关圣所洁净的定时性预言 但8:13-14

4、加百列解释异象的第一部分 但8:15-26

5、但以理见异象后生病 但8:27

6、但以理祈求复兴,承认他百姓的罪 但9:1-19

7、加百列解释异象的剩下部分 但9:20-27

C、但以理第四个预言信息 但10:1-12:13

1、但以理禁食 但10:1-3

2、“有一人”的出现,以及对但以理的影响 但10:4-10

3、那个“人”对但以理开头的谈话 但10:11-11:1

4、有关将来事件的异象 但11:2-12:3

5、“奇异的事”应验的时间,对但以理个人的应许 但12:4-13

和合本但5:1 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

拼音版但5:1 Bǎi shā sǎ wáng wèi tāde yī qiā dàchén shè bǎi shèng yán, yǔ zhè yī qiā rén duìmiàn yǐn jiǔ.

吕振中但5:1 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摆设了盛筵,跟这一千人对面喝酒。

新译本但5:1 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大摆筵席,他和他们一同喝酒。

现代译但5:1 有一天晚上,伯沙撒王邀请一千名大臣来参加盛大的宴会,饮酒作乐。

当代译但5:1 伯沙撒王大排筵席,请了一千位大臣与他们纵饮狂欢。

思高本但5:1 贝耳沙匝王为大员千人摆设了盛筵,并与千人宴饮。

文理本但5:1 伯沙撒王为其大臣千人、设具盛筵、对之饮酒、

修订本但5:1 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摆设盛筵,与这一千人饮酒。

KJV 英但5:1 Belshazzar the king made a great feast to a thousand of his lords, and drank wine before the thousand.

NIV 英但5:1 King Belshazzar gave a great banquet for a thousand of his nobles and drank wine with them.

和合本但5:2 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父”或作“祖”。下同)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

拼音版但5:2 Bǎi shā sǎ huān yǐn zhī jiān, fēnfu rén jiāng tā fù ( huò zuò zǔ xià tóng ) Níbùjiǎnísǎ cóng Yēlùsǎleng diàn zhōng suǒ lüè de jīn yínqì mǐn ná lái, wáng yǔ dàchén, huáng hòu, fēi pín hǎo yòng zhè qìmǐn yǐn jiǔ.

吕振中但5:2 当伯沙撒喝酒欢畅的时候,他吩咐人将他父亲(或译∶祖父)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里面殿堂中所掠取的金银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王后妃嫔好用这些器皿来喝酒。

新译本但5:2 伯沙撒喝酒欢畅的时候,下令把他先祖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里掠取的金银器皿拿来,好让他和他的大臣、妻妾、妃嫔用这些器皿来喝酒。

现代译但5:2 正当大家畅饮的时候,伯沙撒下令把他父亲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抢来的金杯银碗搬出来,好让他和他的大臣、妻妾、妃嫔用来喝酒。

当代译但5:2 席间,伯沙撒想起他先王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里掠的金银器皿,便传旨取来。

思高本但5:2 贝耳沙匝乘着酒兴,命人将他父亲拿步高从耶路撒冷殿中劫掠的金银器皿取来,给君王和他的大员并自己的妻妾用来饮酒。

文理本但5:2 伯沙撒畅饮之际、命取其父尼布甲尼撒自耶路撒冷殿中、所取之金银器皿、王及大臣后妃、以之而饮、

修订本但5:2 伯沙撒在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所掳掠的金银器皿拿来,好使王与大臣、王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

KJV 英但5:2 Belshazzar, whiles he tasted the wine, commanded to bring the golden and silver vessels which his father Nebuchadnezzar had taken out of the temple which was in Jerusalem; that the king, and his princes, his wives, and his concubines, might drink therein.

NIV 英但5:2 While Belshazzar was drinking his wine, he gave orders to bring in the gold and silver goblets that Nebuchadnezzar his father had taken from the temple in Jerusalem, so that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his wives and his concubines might drink from them.

和合本但5:3 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神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

拼音版但5:3 Yúshì tāmen bǎ Yēlùsǎleng shén diàn kù fáng zhōng suǒ lüè de jīnqì mǐn ná lái, wáng hé dàchén, huáng hòu, fēi pín jiù yòng zhè qìmǐn yǐn jiǔ.

吕振中但5:3 于是人就把从耶路撒冷里面上帝殿中、就是殿堂中、所掠取的金银器皿拿了来;王和大臣王后妃嫔就用这些器皿来喝酒。

新译本但5:3 于是人把从耶路撒冷圣殿里,就是 神的殿里,掠来的金银器皿拿来;王和他的大臣、妻妾、妃嫔就用这些器皿来喝酒。

现代译但5:3 侍从立刻把那些金银的杯碗搬出来,让他们用来喝酒。

当代译但5:3 不多时各样器皿都已一一送到,王便与皇后、王子、妃嫔等用来盛酒。

思高本但5:3 於是人把从耶路撒冷天主殿宇圣所内劫掠的金银器皿取来,给君王和他的大员并妻妾用来饮酒;

文理本但5:3 遂取自耶路撒冷上帝殿中、所取之金器至、王及大臣后妃、以之而饮、

修订本但5:3 于是他们把圣殿,就是耶路撒冷上帝殿中所掳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王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

KJV 英但5:3 Then they brought the golden vessels that were taken out of the temple of the house of God which was at Jerusalem; and the king, and his princes, his wives, and his concubines, drank in them.

NIV 英但5:3 So they brought in the gold goblets that had been taken from the temple of God in Jerusalem, and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his wives and his concubines drank from them.

和合本但5:4 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 神。

拼音版但5:4 Tāmen yǐn jiǔ, zànmei jīn, yín, tóng, tie, mù, shí suǒ zào de shén.

吕振中但5:4 他们喝酒,称颂了金银铜鉄木头石头的神。

新译本但5:4 他们喝酒,赞美那些用金、银、铜、铁、木、石所做的神。

现代译但5:4 他们一面喝,一面歌颂那些用金、银、铜、铁、木、石头制造的神明。

当代译但5:4 他们一面畅饮,一面颂赞金、银、铜、铁、木和石头所造的神像。

思高本但5:4 大家一面饮酒,一面赞扬自己用金、银、铜、铁、木、石制的神像。

文理本但5:4 彼众饮酒、颂赞金银铜铁木石之神、

修订本但5:4 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造的神明。

KJV 英但5:4 They drank wine, and praised the gods of gold, and of silver, of brass, of iron, of wood, and of stone.

NIV 英但5:4 As they drank the wine, they praised the gods of gold and silver, of bronze, iron, wood and stone.

和合本但5:5 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拼音版但5:5 Dāngshí, hū yǒu rén de zhítou xiǎn chū, zaì wánggōng yǔ dēngtái xiāngduì de fen qiáng shang xie zì. wáng kànjian xie zì de zhítou,

吕振中但5:5 立刻有人手的指头伸出来(同词∶拿来),在王家宫殿的粉墙上、灯台相对的地方、写字;王见了写字的手掌。

新译本但5:5 当时,忽然有人手的指头出现,在王宫里灯台对面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了那只正在写字的手掌,

现代译但5:5 忽然间,有一只人手出现,用指头在王宫的粉墙上那灯光照得最亮的地方写字。王看见那只在写字的手,

当代译但5:5 正在狂欢之际,突现有一只人手出现,手指在灯台对面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了,

思高本但5:5 正在此时,忽然出现了一个人的手指,在灯台後面王宫的粉墙上写字,君王也看见了那写字的手掌。

文理本但5:5 维时、有人手之指显见、书文于王宫粉壁、灯台相对之处、王见书文之手、

修订本但5:5 当时,忽然有人的指头出现,在灯台对面王宫粉刷的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KJV 英但5:5 In the same hour came forth fingers of a man's hand, and wrote over against the candlestick upon the plaister of the wall of the king's palace: and the king saw the part of the hand that wrote.

NIV 英但5:5 Suddenly the fingers of a human hand appeared and wrote on the plaster of the wall, near the lampstand in the royal palace. The king watched the hand as it wrote.

和合本但5:6 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拼音版但5:6 Jiù biàn le liǎnsè, xīnyì jīng huáng, yào gú hǎoxiàng tuō jié, shuāng xī bǐcǐ xiāng pèng,

吕振中但5:6 王就变了气色,他的思想使他惊惶;他的腰骨好像脱了节,双膝直彼此相碰。

新译本但5:6 就脸色大变,心意惊惶,两脚无力,双膝彼此相碰。

现代译但5:6 立刻脸色变白,双膝颤抖。

当代译但5:6 脸色遽变,心里突然惶恐起来,骨节好像松了似的,双膝也在乱抖。

思高本但5:6 当时君王的面色立即改变,心意烦乱,两腰关节松弛,两膝互相碰击,

文理本但5:6 王变乎色、中心烦扰、腰骨脱节、两膝相触、

修订本但5:6 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KJV 英但5:6 Then the king's countenance was changed, and his thoughts troubled him, so that the joints of his loins were loosed, and his knees smote one against another.

NIV 英但5:6 His face turned pale and he was so frightened that his knees knocked together and his legs gave way.

和合本但5:7 大声吩咐将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进来,对巴比伦的哲士说:“谁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拼音版但5:7 Dàshēng fēnfu jiāng yòng fǎshù de hé Jiālèdǐ rén bìng guān zhào de lǐng jìnlái, duì Bābǐlún de zhé shì shuō, shuí néng dòu zhè wén zì, bǎ jiǎngjie gàosu wǒ, tā bì shēn chuān zǐ paó, xiàng daì jīn liàn, zaì wǒ guó zhōng wèi liè dì sān.

吕振中但5:7 王使劲地喊着,吩咐人将那些用法术的、那些迦勒底博学的人、和占卜的、领进来。王应时对巴比伦的博士说∶「什么人能读这文字,把它的解析向我讲明白的、他就可以穿紫红色袍,脖子上带金链,在国中掌权、居第三位。」

新译本但5:7 王大声呼叫,吩咐人把那些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以及占星家都领进来;王对巴比伦的智慧人说:“谁能读这文字,又能向我解释它的意思,他必身穿紫袍,颈戴金炼,在国中掌权,位列第三。”

现代译但5:7 他大声呼叫,命令人把巫师、术士、占星家召来。他们一到,王对他们说:「谁会读墙上的字,解释它的意思,我就赐他穿王的紫袍,带荣誉的金项链,在王国中居第叁高位。

当代译但5:7 他大声喊叫说:“把所有的术士、占星家、迦勒底的智者都召来,任何人能读出墙上的字,并把意思告诉我,就必身穿紫袍,颈佩金链,在国中居第叁位。”

思高本但5:7 君王遂大声喊叫,命召术士、占星者和占卜者来;君王就向巴比伦的智者说:不论谁,如能阅读这些字,给我解说其中的意义,就必身被绛袍,带上金项链,位居全国第叁。

文理本但5:7 乃大声而呼、命召术士、迦勒底人、卜筮咸入、王告巴比伦哲士曰、读斯文为我解之者、必身衣绛袍、项垂金索、治国职居其三、

修订本但5:7 大声吩咐将巫师、迦勒底人和观兆的领进来。王对巴比伦的智慧人说:"谁能读这文字,并且向我讲解它的意思,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KJV 英但5:7 The king cried aloud to bring in the astrologers, the Chaldeans, and the soothsayers. And the king spake, and said to the wise men of Babylon, Whosoever shall read this writing, and shew me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of, shall be clothed with scarlet, and have a chain of gold about his neck, and shall be the third ruler in the kingdom.

NIV 英但5:7 The king called out for the enchanters, astrologers and diviners to be brought and said to these wise men of Babylon, "Whoever reads this writing and tells me what it means will be clothed in purple and have a gold chain placed around his neck, and he will be made the third highest ruler in the kingdom."

和合本但5:8 于是王的一切哲士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讲解告诉王。

拼音版但5:8 Yúshì wáng de yīqiè zhé shì dōu jìnlái, què bùnéng dòu nà wén zì, ye bùnéng bǎ jiǎngjie gàosu wáng.

吕振中但5:8 于是王所有的博士都进了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解析告诉王。

新译本但5:8 于是王所有的智慧人都进来,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把意思向王说明。

现代译但5:8 王室顾问都走上前去;但没有人会读那些字,也没有人能解释它的意思。

当代译但5:8 可是王的智者进来后,竟没有一人能够看得懂,更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思高本但5:8 巴比伦所有的智者都来了,却没有一个人能阅读那些文字,也不能给君王说明所含有的意义。

文理本但5:8 王之哲士咸入、而莫能读其文、为王解之、

修订本但5:8 于是王所有的智慧人都进前来,他们却不能读那文字,也不能为王讲解它的意思。

KJV 英但5:8 Then came in all the king's wise men: but they could not read the writing, nor make known to the king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of.

NIV 英但5:8 Then all the king's wise men came in, but they could not read the writing or tell the king what it meant.

和合本但5:9 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惊奇。

拼音版但5:9 Bǎi shā sǎ wáng jiù shén jīng huáng, liǎnsè gǎibiàn, tāde dàchén ye dōu jīngqí.

吕振中但5:9 伯沙撒王就很惊惶,气色突变,他的大臣也都惊愕失措。

新译本但5:9 伯沙撒王就非常惊惶,脸色大变;他的大臣也都不知所措。

现代译但5:9 伯沙撒王非常失望,脸色变得更苍白;众大臣都不知道该怎麽办。

当代译但5:9 伯沙撒王便愈发恐惧,各大臣也颤栗不已。

思高本但5:9 因此贝耳沙匝王极其惊慌,面色大变,他的大臣也都不知所措。

文理本但5:9 伯沙撒王忧甚而色变、大臣犹豫、

修订本但5:9 伯沙撒王就甚惊惶,脸色改变,他的大臣也都困惑。

KJV 英但5:9 Then was king Belshazzar greatly troubled, and his countenance was changed in him, and his lords were astonied.

NIV 英但5:9 So King Belshazzar became even more terrified and his face grew more pale. His nobles were baffled.

和合本但5:10 太后(或作“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拼音版但5:10 Taì hòu ( huò zuò huáng hòu xià tóng ) yīn wáng hé tā dàchén suǒ shuō de huà, jiù jìnrù yàn gōng, shuō, yuàn wáng wàn suì. nǐ xīnyì búyào jīng huáng, liǎnmiàn búyào biàn shǎi.

吕振中但5:10 太后因王和他的大臣所说的话,就进了宴宫;太后应时说∶「愿王万岁!你的思想可别使你惊惶哦;气面可不要变哦!

新译本但5:10 太后因王和他的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会的大厅,对王说:“愿王万岁!你的心意不要惊惶,也不要脸色大变。

现代译但5:10 太后听见王和大臣呼喊的声音,就进入宴会大厅,对王说:「陛下万岁!请不要惊惶失色。

当代译但5:10 皇太后闻讯赶来,对伯沙撒说:“镇定一点,不必惊慌,

思高本但5:10 太后听到了君王和大臣们的喧哗声,遂进入坐席的大厅,启奏说:「大王万岁!你不要心慌意乱,面容也不必改变;

文理本但5:10 太后因王与大臣所言、乃入宴室曰、愿王万岁、勿中怀烦扰、而变乎色、

修订本但5:10 太后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会厅,说:"愿王万岁!你的心不要惊惶,脸不要变色。

KJV 英但5:10 Now the queen by reason of the words of the king and his lords came into the banquet house: and the queen spake and said, O king, live for ever: let not thy thoughts trouble thee, nor let thy countenance be changed:

NIV 英但5:10 The queen, hearing the voices of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came into the banquet hall. "O king, live forever!" she said. "Don't be alarmed! Don't look so pale!

和合本但5:11 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 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 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拼音版但5:11 Zaì nǐ guó zhōng yǒu yī rén, tā lǐtou yǒu shèng shén de líng, nǐ fù zaì shì de rìzi, zhè rén xīn zhōng guāngmíng, yòu yǒu cōngming zhìhuì, hǎoxiàng shén de zhìhuì. nǐ fù Níbùjiǎnísǎ wáng, jiù shì wáng de fù, lì tā wèi shùshì, yòng fǎshù de, hé Jiālèdǐ rén, bìng guān zhào de lǐng xiù.

吕振中但5:11 在你国中有一个人,他里头有圣神明之灵。你父在世的日子,发现这人心中有亮光、有通达,有智慧,好像神明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此处原有∶王你的父)曾经立了他为术士及用法术的、跟迦勒底博学的人和占卜者、的领袖;

新译本但5:11 在你国中有一个人,他里面有圣神的灵;你先祖在世的日子,发现这人有灼见,有聪明,有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一样。你先祖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先祖,曾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以及迦勒底人和占星家的领袖。

现代译但5:11 在你国内有一个人,有至圣神明〔或译:上帝〕的灵跟他同在。你父亲在位时,这个人曾经表现超人的才智和神明一般的智慧。你父亲尼布甲尼撒王委派他作所有占卜家、巫师、术士,和占星家的首领。

当代译但5:11 在你国中有一个人,他有着神的灵,使他像神明一样智慧卓绝。你父尼布甲尼撒在位时,他是巴比伦一切术士、占星家、迦勒底智者和观兆者的领袖。

思高本但5:11 你国内现有一个人,具有至圣神明的精神,你父亲在日,已发见他具有真知灼见,智慧如神。你父亲拿步高王,曾立他为所有巫师、术士、占星者和占卜者的首领,

文理本但5:11 尔国中有一人焉、圣神之灵寓于其中、尔父之时、见其通明、聪睿、智慧、若神之智、尔父尼布甲尼撒王、立之为巫人术士、迦勒底人、卜筮之长、

修订本但5:11 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神圣神明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明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曾立他为术士、巫师、迦勒底人和观兆者的领袖,

KJV 英但5:11 There is a man in thy kingdom, in whom is the spirit of the holy gods; and in the days of thy father light and understanding and wisdom, like the wisdom of the gods, was found in him; whom the king Nebuchadnezzar thy father, the king, I say, thy father, made master of the magicians, astrologers, Chaldeans, and soothsayers;

NIV 英但5:11 There is a man in your kingdom who has the spirit of the holy gods in him. In the time of your father he was found to have insight and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like that of the gods. King Nebuchadnezzar your father--your father the king, I say--appointed him chief of the magicians, enchanters, astrologers and diviners.

和合本但5:12 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拼音版但5:12 Zaì tā lǐtou yǒu meihǎo de língxìng, yòu yǒu zhīshi cōngming, néng yuán mèng, shì míyǔ, jie yíhuò. zhè rén míng jiào Dànyǐlǐ, Níbùjiǎnísǎ wáng yòu chēng tā wèi bǎi tí shā sǎ, xiànzaì keyǐ zhào tā lái, tā bì jie míng zhè yìsi.

吕振中但5:12 都因为在他里头、在但以理心里、有非常高超之灵,有知识,有通达,能讲明梦的解析,能释谜语,能解难题的结──这但以理、王又给他起名叫伯提沙撒∶现在可以把但以理召来;他一定能把解析讲明白。」

新译本但5:12 这都因为在这但以理里面有美好的灵性,有知识,有聪明,能解梦,释谜语,能解答难题;这人尼布甲尼撒王曾给他起名叫伯提沙撒。现在可以把但以理召来,他必能解释墙上文字的意思。”

现代译但5:12 他有异常的能力,有智慧和特殊的才能,会解梦、解谜、解释奥秘的事。所以,请派人召他来。他名叫但以理;王又给他起名叫伯提沙撒。他会为你解释这些字的意思。」

当代译但5:12 他有属天的知识、灵敏的头脑,能解梦、释谜,又能解决任何难题。他的名字叫但以理,御赐的名字叫伯提沙撒,你快召他来吧,他一定能够告诉你这些字的意思。”

思高本但5:12 就因为在他身上具有一种卓越的精神、学识和聪敏,能详解梦境,释谜破惑;君王就将他达尼尔的名字改作贝耳特沙匝。现在就召达尼尔前来,他必能说出其中的意义。」

文理本但5:12 其名但以理、王称之为伯提沙撒、心性佳妙、有智慧聪睿、且能解梦兆、明隐语、释秘奥、今召之至、彼必解之、○

修订本但5:12 都因他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解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KJV 英但5:12 Forasmuch as an excellent spirit, an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terpreting of dreams, and shewing of hard sentences, and dissolving of doubts, were found in the same Daniel, whom the king named Belteshazzar: now let Daniel be called, and he will shew the interpretation.

NIV 英但5:12 This man Daniel, whom the king called Belteshazzar, was found to have a keen mind an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also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dreams, explain riddles and solve difficult problems. Call for Daniel, and he will tell you what the writing means."

和合本但5:13 但以理就被领到王前。王问但以理说:“你是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吗?就是我父王从犹大掳来的吗?

拼音版但5:13 Dànyǐlǐ jiù beì lǐng dào wáng qián. wáng wèn Dànyǐlǐ shuō, nǐ shì beìlǔ zhī Yóudà rén zhōng de Dànyǐlǐ ma. jiù shì wǒ fù wáng cóng Yóudà lǔ lái de ma.

吕振中但5:13 于是但以理就被领进到王面前。王应时问但以理说∶「你就是但以理么,就是在犹大被掳的人之中、我王我父从犹大掳来的那位么?

新译本但5:13 于是但以理被带到王面前,王问但以理说:“你就是我先王从犹大掳来的犹大人但以理吗?

现代译但5:13 但以理立刻被带到王面前。王问他:「你是但以理,是我父王从犹大掳来的犹太人吗?

当代译但5:13 於是,但以理被召晋见王。王问他说:“你就是我父王从犹大带来的俘虏但以理吗?

思高本但5:13 於是达尼尔被引到王前,问达尼尔说:「你就是我父王昔日由犹大掳来的犹大俘虏中的达尼尔吗?

文理本但5:13 但以理被引诣王、王谓之曰、昔我王父自犹大所虏之犹大俘囚、尔即其中之但以理乎、

修订本但5:13 于是但以理被领到王面前。王问但以理说:"你就是我父王从犹大带来、被掳的犹大人但以理吗?

KJV 英但5:13 Then was Daniel brought in before the king. And the king spake and said unto Daniel, Art thou that Daniel, which art of the children of the captivity of Judah, whom the king my father brought out of Jewry?

NIV 英但5:13 So Daniel was brought before the king, and the king said to him, "Are you Daniel, one of the exiles my father the king brought from Judah?

和合本但5:14 我听说你里头有 神的灵,心中光明,又有聪明和美好的智慧。

拼音版但5:14 Wǒ tīngshuō nǐ lǐtou yǒu shén de líng, xīn zhōng guāngmíng, yòu yǒu cōngming hé meihǎo de zhìhuì.

吕振中但5:14 我听到你的事了,听说你有圣神之灵(或译∶至圣上帝之灵),说你里面有亮光,有通达,有非常高超的智慧。

新译本但5:14 我听说你里面有神的灵,有灼见,有聪明,有高超的智慧。

现代译但5:14 我听说有至圣神明的灵跟你同在;你有才能、知识,和智慧。

当代译但5:14 听说你里头有神的灵使你满有聪颖和智慧。

思高本但5:14 我听说你有神的精神,具有真知灼见,和卓越的智慧。

文理本但5:14 我闻神明之灵寓于尔中、具有通明聪睿、美妙之智慧、

修订本但5:14 我听说你里头有神明的灵,心中有光,又有聪明和高超的智慧。

KJV 英但5:14 I have even heard of thee, that the spirit of the gods is in thee, and that light and understanding and excellent wisdom is found in thee.

NIV 英但5:14 I have heard that the spirit of the gods is in you and that you have insight, intelligence and outstanding wisdom.

和合本但5:15 现在哲士和用法术的都领到我面前,为叫他们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无奈他们都不能把讲解说出来。

拼音版但5:15 Xiànzaì zhé shì hé yòng fǎshù de dōu lǐng dào wǒ miànqián, wèi jiào tāmen dòu zhè wén zì, bǎ jiǎngjie gàosu wǒ, wúnaì tāmen dōu bùnéng bǎ jiǎngjie shuō chūlai.

吕振中但5:15 现在博士跟用法术的都被领到我面前,为要叫他们读这文字,把它的解析告诉我,无奈他们都不能把这话的解析讲出来。

新译本但5:15 现在智慧人和用法术的都被带到我面前了,我要他们读这文字,把文字的意思向我说明,可是他们都不能解释这文字的意思。

现代译但5:15 我召这些顾问和巫师来,要他们读这墙上的字,为我解释字的意思;可是他们都不会。

当代译但5:15 我所有的智者都曾试读这墙上的字,希望了解其中的意思,但都不行。

思高本但5:15 方 智者和术士被引至我前,要他们念这些文字,给我说明其中的意义,但是他们却都不能给我解释这些文字的意义。

文理本但5:15 今诸哲士术士、引至我前、使读斯文、为我解之、而不能解、

修订本但5:15 现在智慧人和巫师都被带到我面前,要叫他们读这文字,为我讲解它的意思;无奈他们都不能讲解它的意思。

KJV 英但5:15 And now the wise men, the astrologers, have been brought in before me, that they should read this writing, and make known unto me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of: but they could not shew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ng:

NIV 英但5:15 The wise men and enchanters were brought before me to read this writing and tell me what it means, but they could not explain it.

和合本但5:16 我听说你善于讲解,能解疑惑;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我,就必身穿紫袍,项戴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拼音版但5:16 Wǒ tīngshuō nǐ shàn yú jiǎngjie, néng jie yíhuò. xiànzaì nǐ ruò néng dòu zhè wén zì, bǎ jiǎngjie gàosu wǒ, jiù bì shēn chuān zǐ paó, xiàng daì jīn liàn, zaì wǒ guó zhōng wèi liè dì sān.

吕振中但5:16 但是我听到了你的事了,听说你善于解析,能解难题的结。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解析告诉我,就可以穿上紫红色袍,脖子上戴金链,在国中掌权、居第三位。」

新译本但5:16 我听说你能解释异梦,也能解答难题。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把它的意思向我说明,就必身穿紫袍,颈戴金炼,在国中掌权,位列第三。”

现代译但5:16 我听说你善於解释奥秘,也会解答疑难。如果你能读这些字,为我解释字的意思,你就可得奖赏,穿王的紫袍,带荣誉的金项链,在王国内居第叁高位。」

当代译但5:16 听说你能解释奥秘,倘若你能读出墙上的字,又能把意思告诉我,我就赐你身穿紫袍、颈佩金链,在我的国中居第叁位。”

思高本但5:16 我听说你能解释疑难,现在你若能念这些文字,给我说明其中的意义,你就要身披绛袍,带上金项链,位居全国第叁。」

文理本但5:16 我闻尔善解、而释秘奥、尔果能读斯文、为我解之、必身衣绛袍、项垂金索、治国职居其三、

修订本但5:16 我听说你能讲解,能解疑惑;现在你若能读这文字,为我讲解它的意思,就必身穿紫袍,项戴金链,在我国中位列第三。"

KJV 英但5:16 And I have heard of thee, that thou canst make interpretations, and dissolve doubts: now if thou canst read the writing, and make known to me the interpretation thereof, thou shalt be clothed with scarlet, and have a chain of gold about thy neck, and shalt be the third ruler in the kingdom.

NIV 英但5:16 Now I have heard that you are able to give interpretations and to solve difficult problems. If you can read this writing and tell me what it means, you will be clothed in purple and have a gold chain placed around your neck, and you will be made the third highest ruler in the kingdom."

和合本但5:17 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赠品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把讲解告诉王。

拼音版但5:17 Dànyǐlǐ zaì wáng miànqián huídá shuō, nǐde zèng pǐn keyǐ guī nǐ zìjǐ, nǐde shǎngcì keyǐ guī gei biérén. wǒ què yào wèi wáng dòu zhè wén zì, bǎ jiǎngjie gàosu wáng.

吕振中但5:17 但以理就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赠品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报可以给予别人;然而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把解析告诉王。

新译本但5:17 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你的礼物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也要把意思向王说明。

现代译但5:17 但以理回答:「请陛下保留奖赏,或者把它赐给别人。我要为陛下读这些字,并解释字的意思。

当代译但5:17 但以理回答说:“陛下无须赏赐微臣礼物,你可以留给自己或是赐给别人,微臣一定会为陛下解说的。

思高本但5:17 达尼尔回答君王说:「你的礼物仍归你所有,你的酬报可赏给他人,至於我,我仍要给大王念这些文字,使大王得知其中的含义。

文理本但5:17 但以理对曰、尔馈可反于己、尔赉可锡他人、虽然、我必为王读斯文而解之、

修订本但5:17 但以理回答王说:"你的礼物可以归你自己,你的赏赐可以归给别人;我却要为王读这文字,讲解它的意思。

KJV 英但5:17 Then Daniel answered and said before the king, Let thy gifts be to thyself, and give thy rewards to another; yet I will read the writing unto the king, and make known to him the interpretation.

NIV 英但5:17 Then Daniel answered the king, "You may keep your gifts for yourself and give your rewards to someone else. Nevertheless, I will read the writing for the king and tell him what it means.

和合本但5:18 王啊,至高的 神曾将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与你父尼布甲尼撒,

拼音版但5:18 Wáng a, zhìgāo de shén céng jiāng guó wèi, dà quán, róngyào, wēiyán cì yǔ nǐ fù Níbùjiǎnísǎ .

吕振中但5:18 王阿,至高的上帝曾将国位、大权、尊荣、威严、赐给你父尼布甲尼撒;

新译本但5:18 王啊!至高的 神曾把国位、权势、光荣和威严赐给你先祖尼布甲尼撒。

现代译但5:18 「至尊的上帝使你父亲尼布甲尼撒成为伟大的君王,赐给他光荣威严;

当代译但5:18 陛下,至高的上帝曾将王国、权力、尊荣、威严赐给你父王尼布甲尼撒,

思高本但5:18 大王!至高者天主曾将国家、威权、光荣和尊严赏赐了你的父亲拿步高;

文理本但5:18 王欤、至上上帝以国位大权、尊荣威严、锡尔父尼布甲尼撒、

修订本但5:18 你,王啊,至高的上帝曾将国度、大权、荣耀、威严赐给你父尼布甲尼撒;

KJV 英但5:18 O thou king, the most high God gave Nebuchadnezzar thy father a kingdom, and majesty, and glory, and honour:

NIV 英但5:18 "O king, the Most High God gave your father Nebuchadnezzar sovereignty and greatness and glory and splendor.

和合本但5:19 因 神所赐他的大权,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可以随意生杀,随意升降。

拼音版但5:19 Yīn shén suǒ cì tāde dà quán, gè fāng, gè guó, gè zú de rén dōu zaì tā miànqián shān jīng kǒngjù. tā keyǐ suíyì shēng shā, suíyì shēng jiàng.

吕振中但5:19 因于上帝所赐给他的大权、各族之民、列国之民、各种方言的人就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喜欢杀谁、就杀谁,喜欢让谁活着、就让谁活着,他喜欢让谁升高、就让谁升高,喜欢让谁降低、就让谁降低。

新译本但5:19 因 神所赐给他的权势,各国、各族和说各种语言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他要杀谁,就杀谁;要谁活着,谁就可以活着;要提升谁,就提升谁;要贬低谁,就贬低谁。

现代译但5:19 因此,各国、各族、说各种语言的人都畏惧他。他操生杀大权,也可随意提升或贬低人的地位。

当代译但5:19 他尊荣盖世,在他前面各民族都惊惶不已。他操生杀大权,又随己意褒贬。

思高本但5:19 由於天主赏赐了他这样大的威权,各民族,各邦国,各异语人民,在他面前无不震惊害怕;他愿意杀的就杀,他愿意活的就活,他愿意升的就升,他愿意贬的就贬。

文理本但5:19 因上帝所赐之大权、诸民诸国、诸方言者、咸战栗畏惧于其前、生杀升降、随其所欲、

修订本但5:19 因上帝所赐给他的大权,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恐惧战兢,因他要杀就杀,要人活就活,要升就升,要降就降。

KJV 英但5:19 And for the majesty that he gave him, all people, nations, and languages, trembled and feared before him: whom he would he slew; and whom he would he kept alive; and whom he would he set up; and whom he would he put down.

NIV 英但5:19 Because of the high position he gave him, all the peoples and nations and men of every language dreaded and feared him. Those the king wanted to put to death, he put to death; those he wanted to spare, he spared; those he wanted to promote, he promoted; and those he wanted to humble, he humbled.

和合本但5:20 但他心高气傲,灵也刚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夺去荣耀。

拼音版但5:20 Dàn tā xīn gāo qì ào, líng ye gāng bì, shènzhì xíngshì kuángào, jiù beì gé qù wáng wèi, duó qù róngyào.

吕振中但5:20 但他心高气傲,刚愎自用,就从他的国位上黜落下来,他的尊荣就被褫夺。

新译本但5:20 但他心高气傲、妄自尊大的时候,就从国位上被赶下来,他的尊荣也被夺去。

现代译但5:20 但是,当他骄傲、顽梗、残酷的时候,他被革除王位,失去了光荣。

当代译但5:20 可是,他竟因此变得心高气傲,顽梗刚愎,盛气凌人,上帝便收回他的王位,取去他的尊荣,

思高本但5:20 但在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时候,便从王位上被推下来,丧失了自己的光荣,

文理本但5:20 惟其心骄傲、其性刚愎、泰然而行、乃黜其王位、夺其尊荣、

修订本但5:20 但他的心高傲,灵也刚愎,以致行事狂傲,就被革去国度的王位,夺走荣耀。

KJV 英但5:20 But when his heart was lifted up, and his mind hardened in pride, he was deposed from his kingly throne, and they took his glory from him:

NIV 英但5:20 But when his heart became arrogant and hardened with pride, he was deposed from his royal throne and stripped of his glory.

和合本但5:21 他被赶出离开世人,他的心变如兽心,与野驴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等他知道至高的 神在人的国中掌权,凭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国。

拼音版但5:21 Tā beì gǎn chū líkāi shìrén, tāde xīn biàn rú shòu xīn, yǔ ye lü tóngjū, chī cǎo rú niú, shēn beì tiān lòu dī shī, deng tā zhīdào zhìgāo de shén zaì rén de guó zhōng zhǎngquán, píng zìjǐ de yìzhǐ lì rén zhì guó.

吕振中但5:21 他被赶逐离开人类;他的心变如走兽的心;他的住处同野驴在一起;他受迫而吃草如牛;他的身体被天露滴湿,等到他承认至高上帝在人国中掌权,都随着自己的意旨立人来管理。

新译本但5:21 他被赶逐,离开人群,他的心变如兽心,他和野驴同住,像牛一样吃草,身体被天露滴湿;等到他承认至高的 神在世人的国中掌权,他喜欢谁,就立谁执掌国权。

现代译但5:21 他从人群中被赶出去,不再有人的心志,只像野兽。他跟野驴一起生活,像牛一样吃草,睡在野外,受露水浸湿。最后,他承认至尊上帝有权掌管人的国度,有权把国权赐给他所选择的人。

当代译但5:21 并且把他赶出宫门,放逐到野地,与野驴一同生活,以野草作为食物,性情变得像野兽一样,身体被雨露湿透,直至他明白管辖万国、按着自己的意思立人来管理的是至高者上帝。

思高本但5:21 由人间被驱逐,他的心相似兽心,与野驴为为伍,吃草如同牛一样;他的身体为露水浸湿,直到他承认至高者天主统治世人的国度,他愿意给谁统治,就给谁。

文理本但5:21 被逐离乎人群、心变如兽、与野驴同居、啮草如牛、身为天露所濡、迨知至上上帝治世人之国、随意立人主之、

修订本但5:21 他被赶出离开世人,他的心变为兽心,与野驴同住,吃草如牛,身体被天上的露水滴湿,直到他知道,至高的上帝在人的国中掌权,凭自己的旨意立人治国。

KJV 英但5:21 And he was driven from the sons of men; and his heart was made like the beasts, and his dwelling was with the wild asses: they fed him with grass like oxen, and his body was wet with the dew of heaven; till he knew that the most high God ruled in the kingdom of men, and that he appointeth over it whomsoever he will.

NIV 英但5:21 He was driven away from people and given the mind of an animal; he lived with the wild donkeys and ate grass like cattle; and his body was drenched with the dew of heaven, until he acknowledged that the Most High God is sovereign over the kingdoms of men and sets over them anyone he wishes.

和合本但5:22 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儿子(或作“孙子”),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拼音版但5:22 Bǎi shā sǎ a, nǐ shì tāde érzi ( huò zuò sūnzi ), nǐ suī zhīdào zhè yīqiè, nǐ xīn réng bù zìbēi,

吕振中但5:22 而你呢,伯沙撒阿,你是他的儿子,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己谦卑,

新译本但5:22 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子孙,你虽然知道这一切,你的心仍不谦卑,

现代译但5:22 「伯沙撒王啊,你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你虽然知道这一切,却不知道谦卑,

当代译但5:22 “陛下是他王位的继承人,应该知道这一切的事,可是陛下并没因此谦卑,

思高本但5:22 贝耳沙匝!你是他的儿子,虽然你知道这一切,但是你仍不低首下心,

文理本但5:22 伯沙撒欤、尔乃其子、虽知此事、而心不自卑、

修订本但5:22 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儿子,你虽知道这一切,却不谦卑自己,

KJV 英但5:22 And thou his son, O Belshazzar, hast not humbled thine heart, though thou knewest all this;

NIV 英但5:22 "But you his son, O Belshazzar, have not humbled yourself, though you knew all this.

和合本但5:23 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将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你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 神,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 神。

拼音版但5:23 Jìng xiàng tiān shang de zhǔ zì gāo, shǐ rén jiāng tā diàn zhōng de qìmǐn ná dào nǐ miànqián, nǐ hé dàchén, huáng hòu, fēi pín yòng zhè qìmǐn yǐn jiǔ. nǐ yòu zànmei nà bùnéng kàn, bùnéng tīng, wúzhī wú shí, jīn, yín, tóng, tie, mù, shí suǒ zào de shén, què méiyǒu jiāng róngyào guīyú nà shǒu zhōng yǒu nǐ qìxī, guǎnlǐ nǐ yīqiè xíngdòng de shén.

吕振中但5:23 竟对着天上的主高抬自己,叫人把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你大臣、王后、妃嫔竟用这些器皿来喝酒;你又称颂那些金银铜鉄、木头石头的神,就是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知道的;至于你手中执掌你气息、那管理你一生行程的上帝、你却不将尊荣归与他。

新译本但5:23 竟高抬自己,敌对天上的主,使人把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来,你和你的大臣、妻妾、妃嫔用这些器皿喝酒;你又赞美那些不能看见、不能听见、什么都不能知道,用金、银、铜、铁、木、石所做的神,却没有把荣耀归给那手中有你的气息,和那掌管你一切命途的 神。

现代译但5:23 反而骄傲,敌对天上的主。你把从他圣殿抢来的杯碗搬出来,给你自己和你的大臣、妻妾、妃嫔饮用,并且歌颂那些用金、银、铜、铁、木、石头制造的神明,就是那些不能看,不能听,甚麽都不懂的偶像。你没有尊崇那位决定你的生死,掌握你的行动的上帝,

当代译但5:23 反而在天上的王面前自大,又拿圣殿的器皿盛酒,和皇后、妃嫔、大臣等饮宴,并赞美那不能听、不能看、毫无感觉,用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像,却不赞美那赐生命气息、掌管人行动的上帝。

思高本但5:23 反而自高自大,抵抗上天的大主,命人将他殿宇的器皿给你拿来,供你和你的大臣并你的妻妾用来饮酒,并且你赞美那些不能看,不能听,不能知的金、银、铜、铁、木、石制的神像,却不知尊崇那掌握你的气息,注定你一切命途的天主。

文理本但5:23 惟自高而抗天上之主、取其室中之器、至于尔前、尔与大臣后妃、用以饮酒、颂美金银铜铁木石之神、即无见无闻无知者、至于掌尔气息、定尔道途之上帝、则不尊荣之、

修订本但5:23 竟向天上的主自高,差人将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王后、妃嫔用这器皿饮酒。你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用金、银、铜、铁、木、石造的神明,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掌管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上帝。

KJV 英但5:23 But hast lifted up thyself against the Lord of heaven; and they have brought the vessels of his house before thee, and thou, and thy lords, thy wives, and thy concubines, have drunk wine in them; and thou hast praised the gods of silver, and gold, of brass, iron, wood, and stone, which see not, nor hear, nor know: and the God in whose hand thy breath is, and whose are all thy ways, hast thou not glorified:

NIV 英但5:23 Instead, you have set yourself up against the Lord of heaven. You had the goblets from his temple brought to you, and you and your nobles, your wives and your concubines drank wine from them. You praised the gods of silver and gold, of bronze, iron, wood and stone, which cannot see or hear or understand. But you did not honor the God who holds in his hand your life and all your ways.

和合本但5:24 因此,从 神那里显出指头来写这文字。

拼音版但5:24 Yīncǐ cóng shén nàli xiǎn chū zhítou lái xie zhè wén zì.

吕振中但5:24 「于是从『神在』那里就有手掌伸出,这文字便题签出来。

新译本但5:24 因此,有手从 神那里伸出来,写了这文字。

现代译但5:24 所以,上帝打发一只手来写这些字。

当代译但5:24 所以上帝便派遣指头来,写出这些字。

思高本但5:24 为此,他使一只手掌出现,写了这些字。

文理本但5:24 故上帝使手出于其前、而书此文、

修订本但5:24 于是从他那里显出指头写这文字。

KJV 英但5:24 Then was the part of the hand sent from him; and this writing was written.

NIV 英但5:24 Therefore he sent the hand that wrote the inscription.

和合本但5:25 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拼音版但5:25 Suǒ xie de wén zì shì, mí ní, mí ní, tí kè lēi, wū fǎ Er xīn.

吕振中但5:25 以下这句就是所题签的文字∶『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新译本但5:25 “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现代译但5:25 「这些字是:『数算,数算,称一称,分裂,』

当代译但5:25 所写的字就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思高本但5:25 写出来的这些字是:「默乃,默乃,特刻耳,培勒斯。」

文理本但5:25 其文曰、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修订本但5:25 "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KJV 英但5:25 And this is the writing that was written, MENE, MENE, TEKEL, UPHARSIN.

NIV 英但5:25 "This is the inscription that was written: MENE, MENE, TEKEL, PARSIN

和合本但5:26 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 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拼音版但5:26 Jiǎngjie shì zhèyàng, mí ní, jiù shì shén yǐjing shǔ suàn nǐ guó de nián rì dào cǐ wánbì.

吕振中但5:26 这话的解析是这样∶『弥尼』即是∶『上帝已经数算了你执掌国政的年日,使它终止』;

新译本但5:26 这文字的意思是这样:‘弥尼’就是 神已数算了你国度的年日,使国终止;

现代译但5:26 『数算』,意思是:上帝已经数算你国度的年日,使国运终止。

当代译但5:26 ‘弥尼’是计算的意思,就是上帝计算陛下统治的年日,到此为止。

思高本但5:26 这些字的含义是:「默乃:」天主数了你的国祚,使它完结;「

文理本但5:26 其解曰、弥尼者、上帝数尔国祚、使之永终也、

修订本但5:26 解释是这样:弥尼就是上帝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KJV 英但5:26 This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ng: MENE; God hath numbered thy kingdom, and finished it.

NIV 英但5:26 "This is what these words mean: Mene : God has numbered the days of your reign and brought it to an end.

和合本但5: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拼音版但5:27 Tí kè lēi, jiù shì nǐ beì chēng zaì tiān píng lǐ, xiǎn chū nǐde kuīqiàn.

吕振中但5:27 『提客勒』即是∶『你被称在天平里,被发现为亏欠的』;

新译本但5: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上,显出你的缺欠;

现代译但5:27 『称一称』,意思是:你被放在秤上称了,称出你分量不够。

当代译但5:27 ‘提客勒’是‘秤’的意思,就是陛下在上帝的天平内不足秤。

思高本但5:27 特刻耳:」你在天秤上被衡量了,不够分量;「

文理本但5:27 提客勒者、尔衡于权、而见亏缺也、

修订本但5: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秤在天平上,秤出你的亏欠来。

KJV 英但5:27 TEKEL; Thou art weighed in the balances, and art found wanting.

NIV 英但5:27 Tekel : You have been weighed on the scales and found wanting.

和合本但5:28 毗勒斯(与“乌法珥新”同义),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拼音版但5:28 Pí lēi sī ( yǔ wū fǎ Er xīn tóng yì ), jiù shì nǐde guó fēnliè, guīyǔ Mǎdaì rén hé Bōsī rén.

吕振中但5:28 『才勒斯』(此为『法珥新』一词之单数式;亦与『波斯』一词同字母)即是∶『你的国崩裂了、归与玛代和波斯人。」

新译本但5:28 ‘毗勒斯’(“毗勒斯”即“乌法珥新”的单数式)就是你的国要分裂,归给玛代人和波斯人。”

现代译但5:28 『分裂』,意思是:你的国要分裂,归给米底亚人和波斯人〔跟亚兰语分裂发音相近〕。」

当代译但5:28 ‘乌法珥新’是‘分裂’的意思,就是陛下的王国必要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思高本但5:28 培勒斯:」你的国被瓜分了,给了玛待人和波斯人。」

文理本但5:28 毗勒斯者、尔国分裂、畀于玛代波斯人也、

修订本但5:28 毗勒斯就是你的国要分裂,归给玛代人和波斯人。"

KJV 英但5:28 PERES; Thy kingdom is divided, and given to the Medes and Persians.

NIV 英但5:28 Peres : Your kingdom is divided and given to the Medes and Persians."

和合本但5:29 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链给他戴在颈项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拼音版但5:29 Bǎi shā sǎ xià líng, rén jiù bǎ zǐ paó gei Dànyǐlǐ chuān shang, bǎ jīn liàn gei tā daì zaì jǐngxiàng shang, yòu zhuàn líng shǐ tā zaì guó zhōng wèi liè dì sān.

吕振中但5:29 于是伯沙撒下了令,人就把紫红色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链给他带在脖子上;又传出有关于他的公布∶使他在国中掌权、居第三位。

新译本但5:29 于是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炼戴在他的颈上,又宣告他在国中掌权,位列第三。

现代译但5:29 於是,伯沙撒立刻命令侍从给但以理穿上王的紫袍,带上荣誉的项链,又宣布任命他在王国内居第叁高位。

当代译但5:29 於是,伯沙撒下旨御赐但以理紫袍、金链、又宣告他在国中居第叁位。

思高本但5:29 於是贝耳沙匝下令,给达尼尔披上绛袍,带上金项链,并宣布他位居全国第叁。

文理本但5:29 伯沙撒遂命以绛袍衣但以理、以金索垂其项、颁诏使之治国、职居其三、

修订本但5:29 于是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把金链给他戴在颈项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KJV 英但5:29 Then commanded Belshazzar, and they clothed Daniel with scarlet, and put a chain of gold about his neck, and made a proclamation concerning him, that he should be the third ruler in the kingdom.

NIV 英但5:29 Then at Belshazzar's command, Daniel was clothed in purple, a gold chain was placed around his neck, and he was proclaimed the third highest ruler in the kingdom.

和合本但5:30 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

拼音版但5:30 Dāng yè, Jiālèdǐ wáng bǎi shā sǎ beì shā.

吕振中但5:30 就在那一夜、迦勒底王伯沙撒就被弑杀了。

新译本但5:30 当夜,迦勒底人的王伯沙撒被杀。

现代译但5:30 当晚,巴比伦王伯沙撒被暗杀。

当代译但5:30 就在当夜,巴比伦王伯沙撒被杀。

思高本但5:30 当夜加色丁王贝耳沙匝即为人所杀。

文理本但5:30 是夕迦勒底王伯沙撒见杀、

修订本但5:30 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

KJV 英但5:30 In that night was Belshazzar the king of the Chaldeans slain.

NIV 英但5:30 That very night Belshazzar, king of the Babylonians, was slain,

和合本但5:31 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拼音版但5:31 Mǎdaì rén Dàlìwū nián liù shí èr suì, qǔ le Jiālèdǐ guó.

吕振中但5:31 (亚兰文作但6∶1)玛代人大利乌就取了迦勒底国;那时大利乌约六十二岁。

新译本但5:31 玛代人大利乌夺取了迦勒底国;那时他六十二岁。(本节在《马索拉抄本》为6:1)

现代译但5:31 六十二岁的米底亚人大流士夺取了政权。

当代译但5:31 玛代人大利乌夺得城邑,登上王位,那年他六十二岁。

思高本但5:31

文理本但5:31 玛代人大利乌得其国、时年六十有二、

修订本但5:31 玛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KJV 英但5:31 And Darius the Median took the kingdom, being about threescore and two years old.

NIV 英但5:31 and Darius the Mede took over the kingdom, at the age of sixty-two.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