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流士立为迦勒底国的王元年,

2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论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

3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 神祈祷恳求。

4我向耶和华我的 神祈祷、认罪说:“主啊,大而可畏的 神,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5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

6没有听从你仆人众先知奉你名向我们君王、首领、列祖和国中一切百姓所说的话。

7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是脸上蒙羞的;因我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以色列众人,或在近处,或在远处,被你赶到各国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样。

8主啊,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首领、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脸上蒙羞。

9主,我们的 神是怜悯饶恕人的,我们却违背了他,

10也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 神的话,没有遵行他藉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陈明的律法。

11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 神。

12他使大灾祸临到我们,成就了警戒我们和审判我们官长的话;原来在普天之下未曾行过像在耶路撒冷所行的。

13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 神的恩典,使我们回头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14所以耶和华留意使这灾祸临到我们身上,因为耶和华我们的 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我们并没有听从他的话。

15主,我们的 神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领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正如今日一样。我们犯了罪,作了恶。

16主啊,求你按你的大仁大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因我们的罪恶和我们列祖的罪孽,被四围的人羞辱。

17我们的 神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

18我的 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

19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 神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

20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 神的圣山在耶和华我 神面前恳求。

21我正祷告的时候,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飞来,约在献晚祭的时候,按手在我身上。

22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23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

24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注: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注:“者”或作“所”)。

25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

26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注:“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至终必如洪水冲没。必有争战,一直到底,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27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那行毁坏可憎的(注:或作“使地荒凉的”)如飞而来,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注:或作“倾在那荒凉之地”),直到所定的结局。”

提要: 1 但以理想到被掳的年数,3 就认罪,16 并为耶路撒冷的复兴祈祷。20 加百列告诉他七十个七的预言。


1 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立为迦勒底国的王元年,

【本会注释】

关于玛代人大利乌的身份和年代,见第六章补充注释。一个被征服国家的首相被征服者任命为高官是很罕见的。但以理却是这样的例外。由于他的能力和正直,波斯人非但没有处死他,反而让他身居高位。


2 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论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

【本会注释】

从书上得知。尽管国务繁忙,先知并没有停止研究上帝的圣言。但以理显然不知道如何把他在但8章所见的异象与不久后将要发生的事,就是犹太人在七十年结束时的回归联系起来(耶29:10)。见但9:21注释。

七十年。关于这个年份的确定,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96,97页。这个时期快要满了。难怪但以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时间的预言上。他担心耶和华会推迟解放祂被掳的子民。


3 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上帝祈祷恳求。

【本会注释】

虽然耶和华已应许到了指定的时候会解救祂的子民,可是但以理知道上帝的许多应许都是有条件的(见耶18:7-10)。他可能担心他同胞的不悔改会推迟应许的应验(见《成圣的人生》第48页)。另外,上一章的异象预言了圣所和圣城进一步遭到毁坏。他对“二千三百日的异象”(第26节)的不解一定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4 我向耶和华我的上帝祈祷、认罪,说:“主啊,大而可畏的上帝,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本会注释】

我向耶和华我的上帝祈祷。第4-19节记录了《旧约》最出色的祈祷之一。着是一个真诚的祈祷者为上帝的子民恳求。

大而可畏的上帝。参尼1:5;9:32。“可畏的”的希伯来语是nora'。见诗111:9注释。

守约。但以理在祈祷的一开始承认上帝的信实。上帝从来不失约。祂是一位守约的上帝,会履行自己在约中的义务。如果约没有实现,责任乃在于人(见来8:8)。

爱主。爱上帝和守祂的诫命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圣经劝爱上帝的人要用遵守祂的诫命来证明他们爱(约14:15)。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对上帝的爱会导致甘心乐意的顺从。末日的真教会将藉着其遵守诫命而被识别出来(启12:17)。


5 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

【本会注释】

参王上8:47;诗106:6。但以理把自己与他的同胞埘为一体。他的祈祷中没有自以为义。


6 没有听从你仆人众先知奉你名向我们君王、首领、列祖,和国中一切百姓所说的话。

【本会注释】

众先知的责任就是提醒百姓对上帝训言的疏忽,并在当前的危机中给予指导。但这种出于仁爱的指导几乎被完全忽视了。百姓的罪不是因为无知,而是故意的悖逆。


7 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是脸上蒙羞的;因我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以色列众人,或在近处,或在远处,被你赶到各国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样。

【本会注释】

但以理将上帝的公义与以色列人的不义进行对比。上帝在对待全人类,特别是以色列人的事上,始终表现出公义。

8 主啊,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首领、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脸上蒙羞。

9 主我们的上帝是怜悯饶恕人的,我们却违背了他,

【本会注释】

虽然以色列人叛逆堕落,但以理仍坚信耶和华愿意凭着祂的大怜悯宽恕那些怀着痛悔的心来到祂面前的人。出于这种信念,但以理为以色列民向上帝恳求。他提出了上帝的怜悯,与百姓的罪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0 也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没有遵行他藉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陈明的律法。

11 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上帝。

【本会注释】

倾在。摩西曾预言将有咒诅临到故意悖逆上帝律法的人身上(利26:14-41;申28:15-68)。这是他们罪有应得的。

你仆人。摩西在申34:5和书1:13中有这样的称呼。


12 他使大灾祸临到我们,成就了警戒我们和审判我们官长的话;原来在普天之下未曾行过象在耶路撒冷所行的。

13 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恩典,使我们回头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本会注释】

见申29:21,27。


14 所以耶和华留意使这灾祸临到我们身上,因为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我们并没有听从他的话。

【本会注释】

留意。希伯来语是shaqad,意思是“警惕”,“警觉”。


15 主我们的上帝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领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正如今日一样。我们犯了罪,作了恶。

【本会注释】

但以理提到古时以色列人摆脱埃及奴役的伟大拯救,并以耶和华在他们出埃及时所施行的伟大怜悯作为他恳求的理由。


16 主啊,求你按你的大仁大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因我们的罪恶和我们列祖的罪孽被四围的人羞辱。

【本会注释】

大仁大义。该词的原文是复数形式,无疑暗示上帝为祂子民所行的许多公义作为。但以理并没有提出同胞的任何善行作为恳求的理由。他只提耶和华过去对待以色列人的多次仁慈之举作为依据。

你的圣山。以色列人本应成为照亮全世界的光(见撒下22:44,50;王上8:43;王下23:27注释),但由于顽固地悖逆,耶路撒冷和以色列人现在成为列国的笑柄和耻辱。


17 我们的上帝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

【本会注释】

使脸光照。表示“赞赏”(见民6:25)。

圣所。但以理的思想集中在耶路撒冷的圣所。在被掳的漫长岁月中,圣城和圣所一直荒废着,现在很快就要重建了。


18 我的上帝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

19 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上帝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

【本会注释】

迟延。希伯来语为'achar。但以理渴望所应许的拯救不再拖延。耶和华喜欢我们这样向祂恳求,请祂加快祂所应许的救赎。


20 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上帝的圣山,在耶和华我上帝面前恳求。

21 我正祷告的时候,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飞来,约在献晚祭的时候,按手在我身上。

【本会注释】

加百列。见但8:15,16。就是这位天使曾解释了《但以理书》第8章异象的前三部分。现在他回来完成分配给他的任务。

有些注释家没有注意到《但以理书》第8章和第9章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忽视了《但以理书》第8章的“二千三百日”与《但以理书》第9章的“七十个七”之间的关系。然而上下文却明确要求把它们联系起来,正如以下事实所证明的:

一.但8:2-14异象的所有表号都已在第15-26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只有第13和14节的“二千三百日”除外(见《善恶之争》第325页)。事实上,第24和25节已从整体上对第13和14节进行了解释,除了所涉及的时间因素以外。在第26节中,加百列提到了时间因素,但还没有作进一步解释就中断了(见以下的第3点)。

二.但以理知道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的七十年被掳时期将要结束了(但9:2;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90-92,94-97页;见耶25:11注释)。

三.但以理没有理解二千三百日的含义。这是异象中唯一尚未解释的部分(但8:27;见以上第1点)。他显然担心这是指延长被掳的时间,致使圣所继续荒凉(见但9:19)。他知道复兴的应许是以以色列人的真心悔改为条件的(《成圣的人生》第48页;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4页)。

四.年迈的但以理受不了“二千三百日”中可怕逼迫的画面(但8:10-13,23-25),以致 “昏迷不醒,病了数日”(但8:27 《善恶之争》第325页)。所以天使中断了对异象的解释。

五.在天使回来以前的这段时间里(但9:21),但以理研究耶利米的预言,以求更清楚地理解上帝在以色列人被掳中的旨意(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1页),特别是有关七十年的预言(但9:2)。

六.但以理认为七十年时间的延长显然是因为以色列民族的罪过(见以上第3点),于是他恳求上帝赦罪,使被掳的人回归,荒凉的耶路撒冷圣所得到复兴(见但9:3-19)。他在祈祷的最后再次求上帝“赦免”百姓的罪,“不要迟延”复兴应许的的实现(第19节)。

七.特别注意《但以理书》第8章异象中未被解释的部分曾预言到“圣所与军旅”将被“践踏”(第13,14,24节)“二千三百日”。但以理恳求上帝不要延长被掳的时间(见第16-19节)。仔细对照对《但以理书》第9章的祈祷和《但以理书》第8章的问题(但8:13),就可以看出但以理在祷告的时候心里所想的。他以为圣所毁坏和上帝的子民遭受迫害的“二千三百日”的异象,暗示了上帝会“迟延”复兴(但9:19)。

八.为了答复但以理的祈祷,起先奉命解释第8章异象(但8:15-19),但没有解完(见以上第4点)的加百列对他说:“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但9:22)。

九.但9:24-27的解释显然是上天对但以理祈祷的答复(第23节),也是对他疑问的解答(见以上第6,7点)。请把最初要加百列向但以理解释异象的命令(但8:16),与但以理祷告时加百列所奉新的命令进行对比(但9:23),并将加百列要但以理“明白”和对他的“指示”(但8:17,19)与但9:23的“明白”进行比较。

十.特别注意要但以理“思想明白这事和异象”(但9:23),就是指他“先前”所见的异象(第21节)。这只能指但8:2-14的异象,因为从那以后没有赐下任何其他的异象。请将“明白这异象”(但8:16)与“思想明白这事和异象”(但9:23)加以比较。

十一.所以,上下文清楚地说明但9:24-27是对但8:15-26所开始之解释的继续和完成。但9:24-27的解释主要针对异象尚中未解释的部分,就是但8:13,14所提到的“二千三百日”。两次出现的天使都是加百列(但8:16;9:21)。主题也相同。上下文也表明,这段解释的最后部分是从《但以理书》第8章的中止之处接续讲述的。

迅速。得知天离地是那么的近,是多么令人安慰啊。不论何时,只要我们需要帮助并祈求帮助,主就马上会派圣天使来帮助我们。

按手。希伯来语为naga',意为“到达”或“就近”。无法确定这里是指何种含义。

祭。希伯来语为minchah。在摩西的律法中,该词通常是指“素祭”。一份特定的素祭要与早晚的燔祭同献(见民28:3-8)。但以理显然是在过去圣殿中献晚祭的时候祈祷的。


22 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本会注释】

这肯定是指但8:26,27所提到“无人能明白”(但8:27)的异象。但以理不理解耶利米所预言七十年的被掳(耶29:10)与二千三百日(年)过后洁净圣所的关系。他在天使告诉他该异象是“关乎许多的日子”时昏过去了(但8:26)。


23 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

【本会注释】

思想明白这事和异象。指“二千三百日的异象”(但8:26)。加百列上次来访时最后对但以理说,二千三百日的异象是“真的”。所以这位神圣的指示者在但9:24是从但8:26他中止的地方继续讲解。


24 “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者:或作所)。

【本会注释】

七十个七。这句话似乎来得很突然。但天使来的目的就是专门向但以理解释异象的。他是直奔主题。

“七”的原文shabua`,是指连续的七天(见创29:27;申16:9;但10:2)。在伪经《禧年书》和《密西拿》中,shabua` 是指七年。根据一日顶一年的原则,七十个七显然就是490年(见但7:25注释)。

已经定了。希伯来语为chathak,该词在圣经中只出现在本节。它在圣经时代后的希伯来语中表示“扣除”,“剪除”,“断定”或“下令”。七十士译本译为krinō(“决定”,“裁定”)。迪奥多蒂翁译本为suntemnō(“缩短”,“简略”等)。武加大拉丁文译本据此译为abbreviare 。该词在本节中的准确含义须依据上下文来决定。鉴于第9章是解释第8章异象中尚未解释的部分(见但9:3,21-23注释),而尚未解释的部分涉及二千三百日,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把七十个七或四百九十年从较长的时期中扣除。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可以推定七十个七应从那个时期的开头部分扣除的。考虑到上述因素,把chathak 译为“扣除”似乎比较合适。就四百九十年分给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人而言,译为“断定”和“下令”也是符合上下文的。

你本国之民。四百九十年时间是特别属于犹太民族的。

要止住。希伯来语为lekalle',源于词根kela'(“抑制”)。本段可能是指上帝在指定给犹太人的时期中将对邪恶的势力进行抑制。但在四十多份希伯来语文稿中该词均为lekalleh,显然源于kalah(“完成”之意)。如果kalah 是词根的话,那么本段显然就是在这段时期里犹太人将恶贯满盈。上帝长期忍耐了以色列人。他们却继续让祂失望(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32,33页)。

除净罪恶。与上一句“止住罪过”相对应。有些解经家注意到这里“罪恶”一词的原文(据一些抄本和马所拉文本,为chatta'oth,或chatta'th)既可指“罪恶”,也可指“赎罪祭”。该词在《旧约》中使用了290次,有155次表示“罪恶”,有135次表示“赎罪祭”。本节如果是指“赎罪祭”的话,就可以解释为当基督在髑髅地应验了圣所崇祀的预表时,罪人就不再需要献赎罪祭了(见约1:29)。然而复数形式chatta'oth 几乎都是指“罪恶”,只有一次例外,表示赎罪祭(尼10:33)。

赎尽。希伯来语是kaphar,通常被译为“赎罪”(见出30:10;利4:20等)。基督借着祂在髑髅地的受死为所有接受祂牺牲的人提供救赎。

永义。基督来到世上不仅仅是为了消除罪恶。祂来是要使人与上帝和好。祂要把祂的义赐给悔改的罪人。当人接受祂的时候,祂就把祂的义袍赐给他们,使他们站在上帝面前就像从未犯过罪一样(见《喜乐的泉源》第62页)。上帝爱悔改相信的人,就如祂爱祂的独生子一样,并因基督的缘故把他们接进祂的家。基督藉着祂的生、死与复活,使亚当的每个儿女只要凭着信心都能接受永义。

封住。显然不是指“封闭”,而是指“确认”或“批准”。与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有关的部分,在预言指定的时辰应验,保证了预言的其他内容,特别是二千三百日的预言,也将准确地应验。

至圣者。希伯来语为qodesh qodashim。“至圣之物”或“至圣之人”。这个词曾用来指祭坛(出29:37;40:10),帐幕的其他器皿和器具(出30:29),圣香(出30:36),特定的素祭(利2:3,10;6:17;10:12),赎愆祭(利7:1,6),陈设饼(利24:5-9),永献之物(利27:28),神圣的区域(民18:10;结43:12)和至圣所(出26:33,34)。没有用来指人,除了有人认为在本节和代上23:13中。代上23:13也可译为:“亚伦分出来,好膏他为至圣者。”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许多注释家认为本节的至圣者是指弥赛亚。

鉴于这个希伯来词语未能证实是指其他的人,又鉴于异象是从广义上论及天上的圣所(见但8:14注释),我们有理由认为但以理在这里所说的是基督就任大祭司之前在天上圣所的受膏。


25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

【本会注释】

出令。但以理见这个异象的时候,耶路撒冷和圣殿仍然是一片废墟。上天宣称将有重建和复兴的命令颁布。从那时起到久已盼望的弥赛亚来到,将有明确的年数。

《以斯拉记》记载了三道与犹太人回国有关的法令。第一道是在居鲁士元年,约于公元前537年(拉1:1-4)。第二道是在大利乌一世在位期间,公元前520年之后不久(拉6:1-12)。第三道是在亚达薛西第七年,即公元前458或457年(拉7:1-26)。另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97-104页。

虽然但以理的预言承诺了宗教和民事政权的复兴,居鲁士和大利乌的法令都没有就民事政权的恢复作出具体的规定。亚达薛西第七年的法令是波斯帝国治下第一个让犹太民族获得完全自治权的法令。

最近发表的一份迦勒底吾珥的楔形文献,提到了薛西斯去世的年份。还有一份在埃利潘蒂尼发现的草纸文献,称亚达薛西即位是在公元前465年12月。根据犹太人的算法,他的“即位年”(见《SDA圣经注释》本卷二第138,139页)是从公元前465年的12月起,到下一个犹太历的新年,即公元前464年的秋天。因此他的“元年”,即他第一个完整的在位年度,将是从公元前464年秋天到公元前463年秋天。所以亚达薛西第七年是从公元前458年秋到公元前457年秋。这条法令的具体内容是在以斯拉从巴比伦回来之后才得到执行的。那是在公元前457年的夏末或秋初。关于《以斯拉书》第7章和公元前457年作为亚达薛西第七年的历史正确性,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100-104页。关于这个题目,详见S·H·霍恩和L·H·伍德,《以斯拉第七章的年代》。

受膏君。希伯来语为mashiach,源于动词mashach(“膏”)。意为“受膏者”,如大祭司(利4:3,5,16),以色列国王(撒上24:6,10;撒下19:21),居鲁士(赛45:1)等。迪奥多蒂安的希腊语译本把mashiach 直译为christos。该词源于动词chriō(“膏”),故意为“受膏者”。Christos 的音译是“基督”。在犹太人后来的历史中,mashiach 指所盼望要来的拯救者(见约1:41;4:25,26)。

但以理预言久已盼望的大君弥赛亚将在特定的时刻出现。耶稣所宣布“日期满了”,就是指这个时候(可1:15;《历代愿望》第233页)。耶稣在公元27年秋受洗时被膏(见路3:21,22;徒10:38;参路4:18)。

君。见但11:22注释。

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这两段时间是连在一起的。即六十二个七是在七个七结束时开始的。这些时期是第24节七十个七的组成部分,因此7+62+1=70。关于“一七”,见第27节注释。

从法令生效的公元前457年秋开始,经过六十九个预言周,即四百八十三年,就到了公元27年耶稣受洗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四百八十三年是从公元前457年初开始计算的话,就会延续到公元26年末,因为四百八十三年包括公元前四百五十七个整年和公元二十六个整年。由于这段时期是从公元前457年初经过好多月才开始的,所以要到公元26年底过后好多月才结束。那就到了27年。这是因为历史学家不象天文学家。他们从不计算零年(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78页)。有人对基督在公元27年开始工作感到困惑。因为圣经说祂开始公开传道时约三十岁(路3:23)。这是因为第一次计算基督教年代时,发生了大约四年的误差。基督不是公元元年出生的。因为祂降生的时候大希律还活着。希律死于公元前4年(见太2:13-20)。

一些现代解经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他们把受膏君分别解释为居鲁士,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见拉3:2;3:1,3;6:11-13)。他们说“出令重新建造”是指藉着耶利米所发布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见耶29:10)。他们认为这个“令”是在公元前586年,就是耶路撒冷毁灭的那一年生效的,而“七个七”即四十九年则大体上延伸到居鲁士的法令。这些解经家还认为六十二个七即四百三十四年延伸到马加比的时代。他们把第七十个七的盟约解释为安条克与背教的犹太人结交。他们把“一七之半”(见但9:27注释)解释为安条克公元前168年至165年对圣殿的亵渎(见《马加比上》1:54;4:52,53)。这样解释的翻译家是用另一种方法为但9:25标点,以适应他们的观点(见英文RSV版;RV版;ASV版旁注)。

如上所述,这些解经家只有歪曲年代的数据,才能使他们所推定的事件符合预言的要求。但如果把这些年份用在基督,祂的传道与受死,以及向犹太人传福音上,就十分合理了。另见但8:25注释。

艰难的时候。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简介,见《SAD圣经注释》卷三册第73-79页。

街。希伯来语为rechob(“宽阔处”)。

濠。希伯来语为charus。在《旧约》中只有这里表示该义。在密西拿希伯来语中,它的意思也是“濠”。在亚喀德语中,该词意为“护城河”。迪奥多蒂安的希腊语译本,武加大拉丁文译本和英文KJV版均译为“墙”。

都必重新建造。有些注释者强调“七个七”即四十九年是指建造街濠所化的时间。但关于这段历史时期的信息极少。我们不了解从亚达薛西到亚历山大时期耶路撒冷的状况。圣经和历史文献所提供的都是零星的资料。


26 过了六十二个七,那(或作:有)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至终必如洪水冲没。必有争战,一直到底,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本会注释】

过了六十二个七。剪除弥赛亚不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而是这段时期结束以后。本话并不是要说明弥赛亚受死的悲剧发生的准确时间。那件事是发生在第27节中的 “一七之中”。

剪除。根据这句预言,弥赛亚不会像犹太人所预期的那样,作为荣耀的征服者和解放者来临。祂将遭遇惨死,被“剪除”。关于“剪除”表示死亡,见创9:11。

一无所有。这句话含义不明。有人译为 “他不会如此”,“无人帮助他”等。英文KJV版译为“不是为他自己”。

。有些版本译为“他们(犹太人)将不再是他的子民”是没有原文依据的。

这城和圣所。本句预言圣殿和耶路撒冷的毁灭。这是公元70年罗马人所干的。罗马士兵故意把点着的火把投入圣殿建筑的木结构中,使圣殿很快就烧尽了。七十士译本把“必有一王的民来”译为“列国的王”。

如洪水。指势不可挡(见赛8:7,8)。

荒凉的事已经定了。可直译为“最后(必有)争战,决定荒凉”。


27 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那行毁坏可憎的(或作:使地荒凉的)如飞而来,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或作:倾在那荒凉之地),直到所定的结局。”

【本会注释】

一七之内。这第七十个七是从公元27年基督受洗后公开传道的时候开始的。它经过“一七之半”,即公元31年春基督钉十字架,延续到犹太人作为立约之民在公元34年秋被弃绝为止(公元前457年经过四百九十年是公元34年。计算的方法见第25节注释)。届时“葡萄园”被“另租给”别的“园户”了(太21:41;参赛5:1-7;《善恶之争》第328,410页)。耶路撒冷当局容忍了使徒传道约三年半时间。他们的仇恨最后演变为坚决的行动,用石头打死了基督教的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于是教会遭到了大逼迫。在此之前,使徒和其他基督教工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一带(见徒1:8;8:1)。

由于七十个七即四百九十年是时间较长的二千三百年的一部分,由于预言的头四百九十年延续到公元34年秋天,我们可以据此算出二千三百年结束的时间。公元34年加上二千三百年剩余的一千八百一十年就到了1844年秋。那是天上圣所“洁净”的时候(见但8:14注释)。

还要注意的是,有关七十个七预言的应验是为了“封住异象”(第24节),就是二千三百日这个时间较长的异象(见第21节注释)。第七十个七预言的准确应验,涉及我们主的传道和被钉。它提供了不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二千三百日结束时的事件必然发生。

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这的“他”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受膏君弥赛亚。如此解释就把所预言的七十个七即四百九十年统一起来了。这句话只能应验在弥赛亚的时代。“坚定盟约”可以理解为在这段时期里犹太人继续作为上帝的选民。另一方面,“坚定”也是针对永约而言(见但11:28注释)。

一七之半。希伯来语为chasi,既可以指“半”(出24:6;25:10,17等),也可以指“中”(出27:5;38:4等),具体含义依据上下文来决定。一些现代的译者认为这是指公元前168-165年安条克四世中止耶路撒冷圣殿的崇事大约三年之久。但安条克并不符合预言的年代。他不可能是这个预言的主题。如上所述,预言的时期要延伸到了弥赛亚的时代。其应验也是在祂的日子里。

一七之半应该是公元31年的逾越节期间,即基督公元27年秋受洗的三年半后。关于基督公开传道时间的证据,见太4:12注释。关于“半”和“中”,见《圣经翻译问题》第184-187页。

止息。基督自愿的牺牲使祭祀的预表遇到了实体。圣殿的幔子在基督死去的那一刻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撕开,说明上天已宣布祭祀和供献不再有意义。

那行毁坏可憎的如飞而来。原文直译是“翅膀”。这里形象地描写那行毁坏的乘着“可憎之事”的翅膀飞来。这至少是部分是指罗马人于公元70年给犹太民族所带来的恐怖和暴行。

结局。就是即将临到犹太民族的结局。那些拒绝救赎盼望之人的命运是很悲惨的。

那行毁坏的身上(或作:倾在那荒凉之地)。毁灭者自己最后也遭到了毁灭(见太23:38注释)。

一、卷名

本卷以它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命名,旧约中还有其他的经卷是以其主要人物名命名的。如《约书亚书》,《撒母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等,这样的卷名不一定说明该人就是作者,但有时作者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如《但以理书》。


二、作者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传统上都认为《但以理书》写于公元前六世纪,作者是但以理。这种传统说法的理由有下面几个:

1,书内的说法:先知但以理在许多段落中是以第一人称说话的(但8:1-7,13-19,27;但9:2-22;但10:2-5等)。他说他亲自奉上帝之命保存该书(但12:4)。有些部分他以第三人称提到自己,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的作品是经常有这样的写法(见拉7:28注释)。

2,作者对历史的熟悉。只有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精通巴比伦事务的人,才能提供书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这些历史事实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后为人所淡忘,因为没有其他的古代文献将之记录下来。最近的考古又重新发现了这些事实。

3,耶稣基督的见证。耶稣基督曾引用《但以理书》的一段话,指出但以理是作者(太24:5)。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证据。

本卷圣书很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6章)主要叙史,第二部分(7-12章)主要是预言,但全书在文学上是一个整体,其理由如下:

1、书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圣殿的器皿怎样被掳到巴比伦的记载,了解伯沙撒在宴会上使用这些器皿的来历(但5:3;参但1:1,2)。但3:12中重述原先在2:49中描述的尼布甲尼撒的政治措施。在但9:12中提到了原来所见到的一个异象(见但8:15,16)。

2、历史部分有一个预言(第二章)同后半部分预言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第七章中对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作进一步的展开。历史部分和预言部分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历史部分(1-6章)记载了上帝对于巴比伦国家的做法,以及这个国家在上帝计划中所起的作用。这段记载是要说明上帝对于所有国家的做法(见《教育论》175-177页)。象巴比伦一样,本书预言部分所形象展示的一个个世界帝国都得到一个机会,来认识上帝的旨意,并与之配合。每一个国家都要根据其实行上帝旨意的忠实程度来衡量。所以,预言部分所展示列国的兴衰可以根据历史部分所阐述的原则来理解,就象巴比伦的情况一样。这一事实把本书的两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每个相继兴起的世界帝国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3、本卷书充分表现了文字上的统一性。大部分学派的代表均承认这一点。写作方式,总的思路,以及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词语,在全书各个部分都是一致的。因此说本书某些部分是一个作者所写,其他部分是另一个作者所写,这是没有根据的。

在第一个库姆兰洞穴中所发现的数百个文稿残卷中,有三个是《但以理书》的,已由D.巴赛勒米和J.T.米利克发表在《犹大沙漠发现之一:库姆兰一号洞穴》(牛津出版社1955年,150-152页)。残片是由两个抄写人员年写,属于一份或两份书卷。其中1、2章由一人所抄,第三章由另一人所抄。

残片包括以下章节:但1:10-17;但2:2-6;但3:22-30。与马所拉文本相对照,有16处差异,但没有一处影响整段的意思,16处中有9处系拼法上的不同,各只涉及一个字母,其中有2处似乎是拼写错误;其他七处在马所拉文本中亦有不同拼法。增加了4处,二个是连同and(和),一个if(如果)前面的小品词that;有两个词各增加一个三音字母。有一个三音字母马所拉文本中有,而残片中则没有。有两个动词词尾似乎是抄写上的错误。以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无足轻重,在翻译时一般不予理会。这有力地证明了现在所拥有的《但以理书》希伯来文本从实质上来说至少同基督的时代是一样的。

更有趣的是第二章的残片有一段中希伯来文转变为亚兰文,在最后一个希伯来词语和第一个亚兰文词语之间留下一个空白,使两种语言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处。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残片和马所拉文本一样,不含有后典中的《三童歌》。


三、历史背景

《但以理书》包括:

1、记录但以理及其朋友生平的某些历史事件。他们是被掳往巴比伦替政府工作的犹太人。

2、记录经由但以理解释的尼布甲尼撒王所作的一个预言梦,并记录了先知自己所见的几个异象,虽然这卷书是被掳巴比伦期间或稍后写成的,但其宗旨不是提供犹太人被掳的历史,也不是但以理的传记。本卷书叙述了先知兼政治家但以理及其朋友最重要的经验,并按特定的目的编排。

首先,但以理简要介绍了他为巴比伦王但任公职的原因(第一章)。但以理和其他王室成员是公元前605年最早一批被掳往巴比伦的。当时尼布甲尼撒正发动第一次对叙利亚的远征。但以理等人被挑选出来受训担任公职。他在巴比伦的头十九年就是犹大王国属于巴比伦的最后十九年。犹大最后几任国王不智的反巴比伦政策给犹太民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但以理是在约雅敬在位时被掳的。约雅敬对巴比伦忠实了几年以后,采纳了犹大亲埃及派的策略,发动了叛乱,结果国家遭到了军事入侵,公民失去了自由被囚掳。他的儿子和继位者约雅斤只做了三个月的国王,巴比伦的军队就卷土重来镇压叛乱。约雅斤和成千犹大的上层公民于公元前597年被掳。他的继承者西底家表面上似乎忠于巴比伦。但是他既软弱又优柔寡断,经不起埃及和他主要顾问中反巴比伦势力的长期劝说。结果尼布甲尼撒恼于巴勒斯坦的一再叛乱,决定消灭犹大王国。巴比伦军队蹂躏犹大达二年半之久,占领和摧毁了许多城市,包括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王宫,于公元前586年掳走了大部分犹大的居民。

但以理在这多事之秋留在巴比伦。他一定眼见巴比伦的军队数次出发去进犯他的故乡,看见他们带着犹大的俘虏凯旋归来,其中有年青的约雅斤王和他的家室(王下24:10-16),后来还有盲目的西底家王(王下25:7)。在这些年间,但以理也一定注意到被掳的犹太人中间的政治动乱,导致尼布甲尼撒烧死了一些主要的煽动者。因这次动乱,耶利米写信给被掳的同胞,劝勉他们在巴比伦过平静的生活(耶29章)。

在所有这些年间,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安静并忠诚地尽自己的责任,做国家的忠臣和百姓。他们经过学术训练以后成为迦勒底人精英集团的成员,担任国王的顾问。于是但以理有了极好的机会向尼布甲尼撒解释有关将来这国的梦(但2章)。结果但以理被委以很高的职务,并似乎当了多年。这个职务使他有机会使国王熟悉天上之上帝的能力。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所事奉的就是这一位上帝。但以理担任这个官职究竟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似乎在公元前570年以前就不再担任了。有一份当时代的《宫廷和国家年鉴》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列出了那个时候在尼布甲尼撒政府中任职的主要官员。关于尼布甲尼撒的统治时期,没有其他的宫廷和国家年鉴保存下来。事实上,当时代圣经以外的文献中,但以理的名字根本没有提到。

在上述这些文稿中没有但以理的名字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但以理担任公职有多久时间。《但以理书》记载了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的4件事情:

1、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的头三年,包括他登基那一年在内,犹太的王室贵族接受教育(第一章)。

2、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第二年,为他解梦(第二章)。

3、在没有注明的某一年中,杜拉平原上奉献金像,导致但以理三个朋友的一场经历(第三章)。

4、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梦,宣布他将发疯7年。解梦的时间可能在王执政的最后几年(第四章)。

我们无从得知尼布甲尼撒发疯期间但以理的活动。我们也不知道在王恢复正常重登宝座以后但以理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以后的各位王,即阿梅马杜克(圣经里的以未米罗达),尼甲沙鲁苏尔,拉巴什马杜克和拿波尼杜执政期间是否担任公职。不过他得以眼见在那些谋杀了前任登上王位的国王们统治之下,尼布甲尼撒的强大帝国衰弱和腐败下来。他一定怀着异常的兴趣注意到东方波斯的居鲁士王慧星般地兴起,因为在预言中曾经提到一个名叫居鲁士的人将作为以色列的解放者(赛44:28;赛45:1)。在公元前553年(可能在这一年居鲁士成为玛代帝国的主宰),但以理可能看见拿波尼杜任命他的儿子伯沙撒统治巴比伦,拿波尼杜自己则出去征服阿拉伯的特马。在伯沙撒王头三年但以理见了几个伟大的异象(但7,8章)。过去他只是解释异梦而已,现在则成了历史上的大先知之一。

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落之夜,巴比伦人再次要求但以理出来工作──解释伯沙撒宴会厅上表示厄运的文字。波斯人成了巴比伦及其帝国的主人以后,新的统治者们利用了过去政治家的才能和经验。但以理再次成为国君的首席顾问。可以推定他把以赛亚的预言给王看(见《先知与君王》557页)。这些预言影响了波斯统治者签署法令结束对犹太人的流放,让他们回家重建圣殿。在但以理担任公职的后一段时间里,邪恶的同事们企图谋害他的性命,但是上帝施行奇迹进行干预,拯救了祂的仆人(但六章)。但以理在晚年,先是在玛代人大流士治下(但9章),后是在居鲁士治下(但10-12章),又见了一些重要异象。

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自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233-约304年)对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首次提出重大的疑问以来,《但以理书》一直受到批评家的攻击,起先是偶然性的,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成了持续性的,结果,今天大部分的基督教学者认为《但以理书》是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起义时期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学者提出两条主要的理由来证明《但以理书》是写于以后的年代:

1、他们认为有一些预言指的是安条克四世(约公元前175-163)。在他们看来,大部分的预言,至少是那些已经准确应验了的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写的,故他们声称但以理的预言是在安条克四世统治的时代以后写的。

2、根据他们的观点,《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记录的有些事件与他们所了解的史实有出入。他们据此推定作者无论从时间或地点方面与实际的事件相去甚远,无法准确了解发生在400年以前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的情况。

凡是相信古代受圣灵感动的先知,能准确预言将来史实的人,是不会介意上面第一条理由的。第二条理由需要认真考虑,因为他们声称《但以理书》在史实、年代和观点上有误。为此,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但以理书》的历史可信度。

但以理所描述的某些事件今天的确无法用手头古代的材料来证实。例如尼布甲尼撒的发疯,现有古代的文献中没有一份提到此事。这位新巴比伦帝国最伟大的君王暂时性的失去理智没有被记录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王室挡案只记录一些可嘉的事迹的事(见但4:36注释)。又如谜一般的玛代王大流士。他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没有得到圣经以外任何一份可靠材料的证实。他的身份只是在希腊作家的著作和残存的楔形文字材料中得到暗示。

其他所谓的历史疑难问题在一百年以前曾令保守的《但以理书》注释者为难。但随着考古学提供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这些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现把其中较为重要的罗列如下:

1、所谓但1:1和耶25:1在年代上不符。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利米书》是可靠的历史材料。耶利米说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尼布甲尼撒三年,但以理则说尼布甲尼撒王第一次进攻耶路撒冷是在约雅敬第三年,显然暗示尼布甲尼撒三年就是约雅敬三年。在当时代的文献被发现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古代的国王有几种计年的方法,解经家们觉得很难解释这种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他们假定尼布甲尼撒和他父亲尼波布拉色联合执政,或者假定但以理和耶利米计年的方法不同,耶利米用犹太历,但以理用巴比伦历,从而设法解决这个难题。这两种解释都已经过时。

后来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巴比伦王和当时的犹太王一样,是按照“登记年”的体制来计年的。巴比伦王登基的那一年并不算入他在位的年份,而只算是他的“登基年”,而他在位第一年,指的是他执政的完整一年,从第二年元旦起。届时,他在一个宗教仪式中握住巴比伦神彼勒的手。

据约瑟弗斯(引用贝罗索斯)和一份巴比伦史书记载,尼布甲尼撒在父亲去世、登上王位那一年出征巴勒斯坦。这样,但以理和耶利米就完全一致了。耶利米称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但以理则是在尼布甲尼撒登基那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被掳的。

2、巴比伦的伟大创建者尼布甲尼撒。据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尼布甲尼撒在古代历史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未提到他是伟大的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凡读过古代希腊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荣誉通常归于塞米拉斯女王。她在巴比伦历史上被赋与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过去一百年里所出土的当时代楔形文字记录完全改变了古典作家的说法,与《但以理书》的记载相符合。《但以理书》称尼布甲尼撒为“这大巴比伦”(但4:30)的创建者或重建者。楔形文字表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布甲尼撒重建了宫殿、庙宇、城市的殿塔,添建了新的建筑和工事,成为新巴比伦的创建者。

这种资料只能出自新巴比伦王国时代的作者。因为在希腊时代,这些情况已完全被人遗忘。《但以理书》提供这样的资料,让那些认为《但以理书》不是写于公元前6世纪,而是公元前2世纪的考据派学者们大惑不解。他们这种困惑的典型的例子是哈佛大学P.H.法伊弗的一段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但以理是怎么才了解到新巴比伦是尼布甲尼撒所创建的……,如出土文物所证实的那样”(《旧约概论》,纽约1941年,758,759页)。

3、巴比伦王伯沙撒。关于现代东方学者发现伯沙撒身份的奇妙故事,见但以理第五章补充注释。圣经以外的其他古代文献没有提到伯沙撒的名字,而总是提到拿波尼度为波斯征服以前最后一个巴比伦王。这件事常被用来作为反对《但以理书》历史可信度的最有力理由之一。可是过去一百年来的发现在这方面驳倒了但以理的一切批评者,非常清楚地证实了但以理关于伯沙撒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第二,《但以理书》的文字像《以斯拉记》一样,一部分是用希伯来文,一部分是用亚兰文写的。有人解释说,《以斯拉记》使用两种文字可能是作者在叙史时直接采用亚兰文献,而其他地方则用他的母语希伯来文写。这种解释不适于《但以理书》。《但以理书》的亚兰文是从但2:4至第7章最后一节。

下面列举学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所提供的一部分解释。在有些解释后面的括号里说明这种解释的不合理处:

1、作者为讲亚兰文的人写历史,讲希伯来语的学者写预言。(但是第二章和第七章的亚兰文就是两个大预言,说明这种看法不对)

2、两种文字说明有两位作者。(这种观点不可能正确,因为全书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即使是许多激进的批评家也这样认为)

3、原来是用一种文字写的,或全用亚兰文,或者用希伯来文,后来有一部分译成其他文字。(这种观点没有解释为什么只翻译部分而不翻译全文的问题)

4、原书有两种文本,一个用希伯来文写,另一个用亚兰文写,以便让各等人阅读。在马加比时代的逼迫中,有一部分内容损失,于是就把两种文本不加任何改动地拼凑起来。(这种看法缺乏事实证据,推测性较强)

5、作者到了叙述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时改用亚兰文(但2:4),接着一直用亚兰文写。当他再次提笔时(但8:1),就恢复使用希伯来文。

最后一种看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但以理书》的各个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写的。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政府官员,但以理能用不同的语言讲和写。他可能用希伯来语记叙一些史实和异象,另一些则用亚兰文写。根据这种推测,第一章是用希伯来语写,时间可能是居鲁士元年。3-6章的叙史是用亚兰文,写于不同的时间。预言大部分用希伯来语写(但8-12章)。但第七章的异象是用亚兰文写的。记述将来国度的尼布甲尼撒之梦,先是用希伯来语写,到了引用迦勒底人的话时开始用亚兰文写(但2:4),一直到这段叙述结束。

到了晚年,但以理把他的著作集成一书。他可能认为没有必要翻译某些部分以求全书在文字上的统一。他知道读者一般都懂两种文字。当时的其他著作也有这种情况。

必须进一步指出,《但以理书》中有两种文字,不能证明该书写于较晚的时候。那些把《但以理书》的写作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人,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马加比时代的希伯来作者怎么能让书的一部分用希伯来语写,而另一部分用亚兰文写呢?

的确,《但以理书》亚兰语部分的拼写特点与公元前3-4世纪西亚的亚兰语十分接近。这似乎是由于语言的现代化之故,大部分希伯来圣经经卷均有这个特点。拼写不能证明写作的时期,正如最新版本的英文圣经不能证明其写作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一样。拼写方面的特点最多只能说明最新版本问世的年代。

在死海古卷中有几份抄写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但以理书》残片,其中至少有两份保存了但以理二章中从希伯来语转为亚兰文的部分,清楚地说明但以理在当时就是双语的。


四、主题

《但以理书》可以被称为历史和预言手册。预言就是历史的预见。历史是预言的应验。预言部分能使上帝的子民用永恒的眼光看待暂时的事物,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行动,为最后的危机作好准备,为相信预言的应验提供坚实的基础。

纲要中所体现《但以理书》中四条主要的预言线索,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上帝子民从但以理的时代到世界末日的经历。“幔子业已掀开,使人们从世人的利益、权势和情感所引起之千变万化的冲突的上面、幕后或其中,都可以看到那位大有慈悲之主的许多媒介,正在默然忍耐地实现祂自己旨意的训令”(《先知与君王》500页)。四条预言线索中的每一条都在“天上的上帝”另一个“永不败坏”之国时达到高潮(但2:44)。那时人子将接受永远的权柄(但7:13,14)。“攻击万君之君”的必“非因人手而灭亡。”(但8:25),上帝的子民将从压迫者手中永远得到解放(但12:1)。所以,《但以理书》提供了一座上帝所建造的桥梁,从今世的边缘通往永恒的无边之岸。像但以理那样忠心爱上帝并事奉祂的人,可以凭着信心跨过这座桥梁,从苦难动荡的今生走到平安稳妥的永生。

《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以最动人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哲学(见《教育论》174-184页)。这一部分成为预言部分的序言。《但以理书》提供了上帝如何对待巴比伦国的详细记录,使我们能够明白本书预言部分所讲述其他国家兴衰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明白巴比伦在上帝计划中所起作用,所体现的历史哲学,就无法充分理解在预言异象的屏幕中巴比伦以后其他国家所起的作用。

在《但以理书》的历史部份,我们看见当时的上帝仆人但以理与外邦世界的天才尼布甲尼撒面面相对,使这位国王有机会认识历史的主宰、但以理的上帝并与祂合作。尼布甲尼撒不仅是当时最强国家的君主,也是非常智慧,具有天赋之判断力的人。事实上,他是异教世界最重要的人物,“列国中大有权势的人”(结31:11)。根据上帝的计划,他登上权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上帝论到他说:“现在我将这些地都交给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耶27:6)。当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以后,他们是处在一只强有力但是不残忍的手下(按照当时的标准)。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任务就是保证让王的意志服从上帝的旨意,以便实现上帝的目的。在戏剧性的历史关头,上帝让这两个人物碰到一起。见《SDA圣经注释》本卷569页,《以西结书》序言。

《但以理书》的前4章叙述了上帝怎样使尼布甲尼撒效忠于祂。首先,上帝需要一个人在巴比伦的宫廷中适当地阐明上天的原则和政策。于是祂拣选但以理作为自己的使者派给尼布甲尼撒。上帝怎样使当俘虏的但以理得蒙尼布甲尼撒的嘉纳,使尼布甲尼撒先是信任但以理,然后信任但以理的上帝,今日祂照样利用人来实现祂在地上的旨意。上帝能够使用但以理,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有优秀品格的人,把为上帝而活作为人生主要目的的人。

但以理“立志”(但1:8)在生活上符合上帝所表显的一切旨意。首先,上帝使他在巴比伦的官员眼前“蒙恩惠,受怜悯”(但1:9)。这就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那就是证明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身体特别好(但1:12-15)。接着他表显出超人的智慧。“上帝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聪明知识”(但1:17节),结果与他们最接近的竞争者相比,“胜过十倍”(但1:20节)。就这样,但以理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他的同伴,赢得了尼布甲尼撒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事情为尼布甲尼撒认识但以理的上帝预备了道路。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第二章的梦,从火窖中奇异地得救(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梦──向王充分表现了但以理之上帝的知识,权能和权威。第二章的故事证明人类知识的有限,导致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承认:“你们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2:47)。他由衷地承认上帝的智慧不仅超过人的智慧,而且超过他自己诸神的智慧。金像和火窖的事件使尼布甲尼撒承认天上的上帝“救护依靠祂的仆人”(但3:28)。他的结论是,在他的国家里任何人都不得“谤渎”希伯来的上帝,“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但3:29)。尼布甲尼撒现在认识到天上的上帝不仅智慧而且有能力,不仅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能。第三件事──他所矜夸的智慧和能力被暂时地剥夺──使王深刻认识到,“至高者”不仅有智慧有能力,而且运用这种智慧和能力管理人间的事务(但4:32)。祂有智慧,有能力又有权威。值得注意的是,尼布甲尼撒恢复理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赞美尊崇敬拜天上的王”,承认象他那样多年“行动骄傲的,祂能降为卑。”(但4:37)

可是尼布甲尼撒个人通过多年时间所获得的教训基本上没有给他的继位者们带来好处。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伯沙撒虽然明知尼布甲尼撒的事(但5:22),仍公然侮辱天上的上帝(但5:23)。巴比伦非但没有配合上帝的计划,反而“成为傲慢而残暴的压迫者”(《教育论》176页),拒绝接受上天的原则,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灭亡(《教育论》177页)。这个国家被放在天平上显示了亏久(但5:25-28),于是世界的统治权转到了波斯人手里。

上帝通过把但以理从狮子坑中救出来,向波斯帝国的统治者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权威(但6:20-23;《先知与君王》557页),象过去对巴比伦的统治者一样。玛代人大流士在一份敕令中承认“活上帝”的权柄“永存无极”(但6:26),甚至“决不更改”的“玛代和波斯人的例”,也不得不服从“在人国中掌权”的“至高者”的旨意(但4:32)。但以理蒙救脱离狮坑所表现出来上帝能力奇妙的见证,给居鲁士留下良好的印象(《先知与君王》557页)。有关他在恢复耶路撒冷和圣殿中所起作用的预言(赛44:26;赛45:13)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心就大受感动,立志要完成上天所交派与他的使命”(《先知与君王》557页)。

《但以理书》就是这样体现出一些原则。按照这些原则,上帝的智慧、能力和权威通过各国的历史表显出来,以最后实现祂的旨意。“上帝高举巴比伦,为要使它能成全祂的旨意”(《教育论》175页)。它有一段考验的时期,可是它“失败了,于是它的荣耀消失了,权势离去了,领土被别人所占领”(《教育论》177页)。

《但以理书》的四个异象都同从但以理的时代起直到上帝建立永恒的国度,地上善与恶的斗争有关系。由于撒但要利用地上的大国尽力阻碍上帝的计划,毁灭上帝的子民,这些异象就介绍了那些撒但活动最猖獗的国家。

第一个异象主要涉及政治上的变动(第二章),其主要目的是告诉尼布甲尼撒,他作为巴比伦的统治者所起的作用,以及“将来必有的事”(但2:29)。

第二个异象是第一个异象的补充(第七章),侧重上帝的子民在第一个异象所提到的势力统治之下的经历,预报了圣徒最后的胜利和上帝对圣徒之仇敌的审判(但7:14,18,26,27)。

第三个异象(第八、九章)补充了第二个异象,主要讲撒但消灭宗教和上帝子民的企图。

第四个异象(但10-12章)总结了前面的异象,更加详细地叙述异象的内容。它扩大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异象的主题,侧重在“本国之民日后必遭遇的事,因为这异象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但10:14),“是指着大争战”(但10:1)。但11:2-39所述的史纲要延续到“后来的日子”(但10:14)和“末了”(但11:40)。

《但以理书》的预言与《启示录》的预言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启示录》阐述了与但以理一样的题目,不过侧重于作为上帝选民的基督教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在《但以理书》中不太清楚的细节往往通过与《启示录》对照就明朗了。但以理奉命封闭关于末日的预言直到末时(《善恶的斗争》356页)。但通过殷勤的研究,其中含义的“知识就必增长”(但12:4)。虽然《但以理书》中有关末日的那一部分预言是封闭的(但12:4;《使徒行述》585页),约翰却奉命“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启22:10)。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但以理书》中不大易解的部分,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启示录》,以求驱散阴影。


五、纲要

(一)历史部分 但1:1-6:28

A、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受教育 但1:1-21

1、第一批从犹大带往巴比伦的俘虏 但1:1-2

2、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被挑选出来接受训练为国王服务 但1:3-7

3、但以理获准遵守自己的律法 但1:8-16

4、教育的成功,被接受为王服务 但1:17-21

B、尼布甲尼撒的大像之梦 但2:1-49

1、尼布甲尼撒因梦而烦乱 但2:1-11

2、下令处死哲士,后又撤消命令 但2:12-16

3、但以理得到启示,表示感恩 但2:17-23

4、但以理向国王述梦 但2:24-35

5、但以理解梦 但2:36-45

6、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伟大 但2:46-49

C、但以理的朋友们在火窖中得救 但3:1-30

1、尼布甲尼撒立金象,要人敬拜 但3:1-7

2、三位忠心的希伯来人拒绝敬拜 但3:8-18

3、上帝在火窖里施行拯救 但3:19-25

4、尼布甲尼撒的承认和敕令,三位希伯来人得到提升 但3:26-30

D、尼布甲尼撒的第二个梦,降卑和恢复 但4:1-37

1、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知识和能力 但4:1-9

2、述梦 但4:10-18

3、但以理解释梦 但4:19-27

4、尼布甲尼撒的降卑和恢复 但4:28-36

5、尼布甲尼撒赞美天上的上帝 但4:37

E、伯沙撒的宴会和王国的灭亡 但5:1-31

1、伯沙撒亵渎圣殿的器皿 但5:1-4

2、墙上神秘的字 但5:5-12

3、但以理解释这些字 但5:13-18

4、但以理接受荣誉,巴比伦亡国 但5:29-31

F、但以理从狮坑中得救 但6:1-28

1、但以理的提升和受到同事妒忌 但6:1-5

2、大利乌下令限制祷告 但6:6-9

3、但以理违令被判罪 但6:10-17

4、但以理得救,控告者受惩罚 但6:18-24

5、公开承认但以理之上帝的伟大 但6:25-28

(二)预言部分 但7:1─12:13

A、但以理的第二个预言信息 但7:1-28

1、4个兽和小角 但7:1-8

2、人子的审判和永远作王 但7:9-14

3、天使解释异象 但7:15-27

4、但以理的感受 但7:28

B、但以理第三个预言信息 但8:1─9:27

1、公绵羊,公山羊和角 但8:1-8

2、小角及其恶行 但8:9-12

3、有关圣所洁净的定时性预言 但8:13-14

4、加百列解释异象的第一部分 但8:15-26

5、但以理见异象后生病 但8:27

6、但以理祈求复兴,承认他百姓的罪 但9:1-19

7、加百列解释异象的剩下部分 但9:20-27

C、但以理第四个预言信息 但10:1-12:13

1、但以理禁食 但10:1-3

2、“有一人”的出现,以及对但以理的影响 但10:4-10

3、那个“人”对但以理开头的谈话 但10:11-11:1

4、有关将来事件的异象 但11:2-12:3

5、“奇异的事”应验的时间,对但以理个人的应许 但12:4-13

和合本但9:1 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立为迦勒底国的王元年,

拼音版但9:1 Mǎdaì zú Yàhǎsuílǔ de érzi Dàlìwū Lìwèi Jiālèdǐ guó de wáng yuán nián,

吕振中但9:1 玛代人的种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被立为王管理迦勒底国的元年∶──

新译本但9:1 玛代人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被立为王,统治迦勒底国的第一年,

现代译但9:1 米底亚人亚哈随鲁的儿子大流士统治巴比伦国。

当代译但9:1 大利乌王元年(大利乌是玛代人,被立为迦勒底王,他父亲是亚哈随鲁),

思高本但9:1 玛待族的薛西斯的儿子达理阿作加塞色丁国的君王第一年,

文理本但9:1 玛代族、亚哈随鲁子大利乌立为王、治迦勒底人之国、

修订本但9:1 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流士被立为王,统治迦勒底国元年,

KJV 英但9:1 In the first year of Darius the son of Ahasuerus, of the seed of the Medes, which was made king over the realm of the Chaldeans;

NIV 英但9:1 In the first year of Darius son of Xerxes (a Mede by descent), who was made ruler over the Babylonian kingdom--

和合本但9:2 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论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

拼音版但9:2 Jiù shì tā zaì wèi dì yī nián, wǒ Dànyǐlǐ cóng shū shang dé zhī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xiānzhī Yēlìmǐ, lún Yēlùsǎleng huāngliáng de nián shǔ, qī shí nián wèi mǎn.

吕振中但9:2 他执政之第一年、我但以理就注意到经书上永恒主的话传与神言人耶利米论到耶路撒冷荒废的事必须足满七十年。

新译本但9:2 就是他作王的第一年,我但以理从经书上留意到耶和华临到耶利米先知的话,指出耶路撒冷荒废的年数必满七十年。

现代译但9:2 他在位的第一年,我在研读圣经,默想上主告诉先知耶利米有关耶路撒冷将荒废七十年的话。

当代译但9:2 我但以理从先知耶利米的书上知道耶路撒冷必有七十年荒凉的日子。

思高本但9:2 在他为王元年,我达尼尔注意了经书中上主对耶肋米亚先知有关年数所说的话,即关於耶路撒冷的荒芜应满七十年的事。

文理本但9:2 元年、我但以理阅书所载、知耶和华谕先知耶利米之言、耶路撒冷荒芜、历七十年乃满、

修订本但9:2 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先知,论耶路撒冷荒凉期满的年数为七十年。

KJV 英但9:2 In the first year of his reign I Daniel understood by books the number of the years, whereof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Jeremiah the prophet, that he would accomplish seventy years in the desolations of Jerusalem.

NIV 英但9:2 in the first year of his reign, I, Daniel, understood from the Scriptures, according to the word of the LORD given to Jeremiah the prophet, that the desolation of Jerusalem would last seventy years.

和合本但9:3 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 神祈祷恳求。

拼音版但9:3 Wǒ biān jìnshí, pī má ménghuī, déng yì xiàng zhǔ shén qídǎo kenqiú.

吕振中但9:3 我便以禁食麻布炉灰咬紧牙根(原文∶坚定脸面)而向主上帝寻求、祷告、恳求。

新译本但9:3 于是我转向主 神,禁食,披麻蒙灰,藉祈祷和恳求寻求他。

现代译但9:3 我禁食,穿上麻衣,坐在灰尘里,面向主上帝恳切地向他祈祷。

当代译但9:3 於是,我披上麻衣,将灰撒在身上,禁食祷告。

思高本但9:3 我面向吾主天主,以祈祷、恳求、禁食、穿苦衣,顶灰尘,求问他。

文理本但9:3 我决意以祷告祈求、禁食衣麻蒙灰、寻主上帝、

修订本但9:3 我面向主上帝,禁食,披麻蒙灰,恳切祷告祈求。

KJV 英但9:3 And I set my face unto the Lord God, to seek by prayer and supplications, with fasting, and sackcloth, and ashes:

NIV 英但9:3 So I turned to the Lord God and pleaded with him in prayer and petition, in fasting, and in sackcloth and ashes.

和合本但9:4 我向耶和华我的 神祈祷、认罪说:“主啊,大而可畏的 神,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拼音版但9:4 Wǒ xiàng Yēhéhuá wǒde shén qídǎo, rèn zuì, shuō, Zhǔ a, dà ér ke wèi de shén, xiàng aì zhǔ, shǒu zhǔ jièmìng de rén shǒu yuē shī cíaì.

吕振中但9:4 我向永恒主我的上帝祈祷认罪,说∶「哦,主阿,至大、至可畏惧的上帝阿(或译∶哦,主阿,至有权势、至大、至可畏惧的阿),向爱你(原文∶他)、守你(原文∶他)诫命的人守约守坚爱的阿,

新译本但9:4 我向耶和华我的 神祷告、认罪,说:“主啊!伟大可畏的 神,你向那些爱你,遵守你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现代译但9:4 我向上主—我的上帝祷告,为我的同胞认罪。我说:「主啊,你是至大的上帝;我们尊崇你。你信守你的约,向那些爱你、遵守你命令的人显示永恒不变的爱。

当代译但9:4 恳切向主上帝认罪、祈求说:“主啊,你是大而可畏的上帝,你对那些爱你、听你命令的人,守约施慈爱。

思高本但9:4 我哀求上主我的天主而认罪说:「哎!吾主,伟大可敬畏的天主!你对那些爱你和遵守你诫命的人,必守约施恩。

文理本但9:4 遂祷我上帝耶和华、认罪曰、主欤、尊大可畏之上帝、爱主而遵主命者、为之践约施恩、

修订本但9:4 我向耶和华-我的上帝祈祷、认罪,说:"主啊,你是大而可畏的上帝,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KJV 英但9:4 And I prayed unto the LORD my God, and made my confession, and said, O Lord, the great and dreadful God, keeping the covenant and mercy to them that love him, and to them that keep his commandments;

NIV 英但9:4 I prayed to the LORD my God and confessed: "O Lord, the great and awesome God, who keeps his covenant of love with all who love him and obey his commands,

和合本但9:5 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

拼音版但9:5 Wǒmen fàn zuì zuò niè, xíng è pàn nì, piānlí nǐde jièmìng diǎnzhāng,

吕振中但9:5 我们犯罪作孽,行恶背叛,偏离了你的诫命典章;

新译本但9:5 我们犯了罪,行了不义,作了恶,背叛了你,偏离了你的诫命典章;

现代译但9:5 「我们犯罪作恶,过犯重重,违背了你的诫命律例。

当代译但9:5 但我们犯罪、作恶、反叛、不遵行你的诫命和法则,

思高本但9:5 我们犯了罪,行了不义,作恶反叛,离弃了你的诫命和法令。

文理本但9:5 我侪犯罪乖戾、行恶悖逆、离尔训词律例、

修订本但9:5 我们犯罪作恶,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

KJV 英但9:5 We have sinned, and have committed iniquity, and have done wickedly, and have rebelled, even by departing from thy precepts and from thy judgments:

NIV 英但9:5 we have sinned and done wrong. We have been wicked and have rebelled; we have turned away from your commands and laws.

和合本但9:6 没有听从你仆人众先知奉你名向我们君王、首领、列祖和国中一切百姓所说的话。

拼音版但9:6 Méiyǒu tīng cóng nǐ púrén zhòng xiānzhī fèng nǐ míng xiàng wǒmen jūnwáng, shǒulǐng, lièzǔ, hé guó zhōng yīqiè bǎixìng suǒ shuō de huà.

吕振中但9:6 我们也没有听从你仆人、众神言人们、那些奉你名向我们的王和首领跟父老及国中众民说了话的人。

新译本但9:6 没有听从你的仆人众先知,他们奉你的名向我们的君王、领袖、列祖和国中所有的人民说话。

现代译但9:6 你的仆人,就是先知们,曾经奉你的名向我们的君王、统治者、祖先,和整个国家说话;我们却没有听从他们。

当代译但9:6 又拒绝听从你所差来的先知以你的名义向我们众人所讲的话。

思高本但9:6 我们没有听从你的众仆人先知,因你的名向我们的君王,我们的首长,我们的祖先,和全国人民所说的话。

文理本但9:6 未听尔仆诸先知、奉尔之名告我君王、牧伯列祖、及国中庶民之言、

修订本但9:6 没有听从你仆人众先知奉你的名向我们君王、官长、祖先和这地所有百姓所说的话。

KJV 英但9:6 Neither have we hearkened unto thy servants the prophets, which spake in thy name to our kings, our princes, and our fathers, and to all the people of the land.

NIV 英但9:6 We have not listened to your servants the prophets, who spoke in your name to our kings, our princes and our fathers, and to all the people of the land.

和合本但9:7 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是脸上蒙羞的;因我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以色列众人,或在近处,或在远处,被你赶到各国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样。

拼音版但9:7 Zhǔ a, nǐ shì gōngyì de, wǒmen shì liǎn shang méng xiū de. yīn wǒmen Yóudà rén hé Yēlùsǎleng de jūmín, bìng Yǐsèliè zhòngrén, huò zaì jìn chù, huò zaì yuǎn chù, beì nǐ gǎn dào gè guó de rén, dōu dé zuì le nǐ, zhēng rújīn rì yíyàng.

吕振中但9:7 主阿,你是对的,是我们满面蒙羞,正如今日一样;惭愧的是犹大人,是耶路撒冷居民,是以色列众人、无论近处或远处、在你赶逐他们到之各地的,都因他们对你表现了不忠实。

新译本但9:7 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满面羞愧,正如今日的光景;我们犹大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被你赶逐到远近各地的以色列众人,都因对你不忠而满面羞愧。

现代译但9:7 主啊,你的作为始终公正,我们却不断地自取羞辱。是的,我们这些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及那些背叛你、被你流放到远近各国的以色列人,都因对你不忠,自取羞辱。

当代译但9:7 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却沉沦在羞愧之中,我们犹太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及被赶散到各地的以色列人都一直在犯罪。

思高本但9:7 吾主,正义归於你!而满面羞愧归於我们,就如今日归於犹大人民,归於耶路撒冷的居民,归於所有不忠於你而被你驱至各地或远或近的以色列人一样。

文理本但9:7 主欤、惟尔为义、我则蒙羞、有如今日、犹大人、耶路撒冷居民、及以色列众、因其获罪于尔、或远或近、被驱至于诸国、

修订本但9:7 主啊,你是公义的,但我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你所赶到各国的以色列众人,不论远近,因为背叛了你,脸上蒙羞,正如今日一样。

KJV 英但9:7 O LORD, righteousness belongeth unto thee, but unto us confusion of faces, as at this day; to the men of Judah, and to the inhabitants of Jerusalem, and unto all Israel, that are near, and that are far off, through all the countries whither thou hast driven them, because of their trespass that they have trespassed against thee.

NIV 英但9:7 "Lord, you are righteous, but this day we are covered with shame--the men of Judah and people of Jerusalem and all Israel, both near and far, in all the countries where you have scattered us because of our unfaithfulness to you.

和合本但9:8 主啊,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首领、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脸上蒙羞。

拼音版但9:8 Zhǔ a, wǒmen hé wǒmen de jūnwáng, shǒulǐng, lièzǔ yīn dé zuì le nǐ, jiù dōu liǎn shang méng xiū.

吕振中但9:8 永恒主阿,是我们满脸蒙羞∶惭愧的是我们的王、和首领跟父老,因为我们犯了罪得罪了你。

新译本但9:8 耶和华啊!我们和我们的君王、领袖、列祖,都满面羞愧,因为我们得罪了你。

现代译但9:8 上主啊,我们、我们的君王、统治者,和祖先都得罪了你,招惹羞辱。

当代译但9:8 主啊,我们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你,以致满脸羞愧,无地自容。

思高本但9:8 吾主,满面羞愧归於我们,归於我们的君王,归於我们的首长以及我们的祖先,因为我们犯罪得罪了你,

文理本但9:8 主欤、我与我之君王、牧伯列祖、因获罪于尔、俱蒙羞耻、

修订本但9:8 耶和华啊,我们和我们的君王、官长、祖先因得罪了你,脸上就都蒙羞。

KJV 英但9:8 O Lord, to us belongeth confusion of face, to our kings, to our princes, and to our fathers, because we have sinned against thee.

NIV 英但9:8 O LORD, we and our kings, our princes and our fathers are covered with shame because we have sinned against you.

和合本但9:9 主,我们的 神是怜悯饶恕人的,我们却违背了他,

拼音版但9:9 Zhǔ wǒmen de shén shì liánmǐn raóshù rén de, wǒmen què wéibeì le tā,

吕振中但9:9 但是怜悯人赦免人的乃是主我们的上帝;因为我们背叛了他;

新译本但9:9 虽然我们背叛了主我们的 神,他仍是满有怜悯和饶恕。

现代译但9:9 主—我们的上帝啊,虽然我们背叛了你,你仍然怜悯我们,宽恕我们。

当代译但9:9 我们的主上帝是有怜悯的!但我们都背弃、顶撞你,

思高本但9:9 然而慈悲和宽宥应归於上主我们的天主,因为我们实在都背叛了他,

文理本但9:9 我主我上帝、恒怀矜悯赦宥、而我侪悖逆之、

修订本但9:9 主-我们的上帝是怜悯饶恕人的,我们却违背了他,

KJV 英但9:9 To the Lord our God belong mercies and forgivenesses, though we have rebelled against him;

NIV 英但9:9 The Lord our God is merciful and forgiving, even though we have rebelled against him;

和合本但9:10 也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 神的话,没有遵行他借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陈明的律法。

拼音版但9:10 Ye méiyǒu tīng cóng Yēhéhuá wǒmen shén de huà, méiyǒu zūnxíng tā jiè púrén zhòng xiānzhī xiàng wǒmen suǒ chén míng de lǜfǎ.

吕振中但9:10 我们没有听永恒主我们的上帝的声音,而遵行他的指示,就是他由他仆人神言人们经手所摆在我们面前的。

新译本但9:10 我们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 神的话,没有遵行他借着他的仆人众先知向我们颁布的律法。

现代译但9:10 上主—我们的上帝啊,你藉着你的仆人,就是先知们,向我们颁布法律,要我们遵守;我们却不听从。

当代译但9:10 没有听从你的话,也不遵行你藉先知所教给我们的律法。

思高本但9:10 没有听从上主我们天主的劝告,也没有遵行他藉自己的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宣示的训令。

文理本但9:10 不听我上帝耶和华之言、不行尔藉尔仆诸先知所示我之法律、

修订本但9:10 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没有遵行他藉仆人众先知向我们颁布的律法。

KJV 英但9:10 Neither have we obeyed the voice of the LORD our God, to walk in his laws, which he set before us by his servants the prophets.

NIV 英但9:10 we have not obeyed the LORD our God or kept the laws he gave us through his servants the prophets.

和合本但9:11 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 神。

拼音版但9:11 Yǐsèliè zhòngrén dōu fàn le nǐde lǜfǎ, piān xíng, bù tīng cóng nǐde huà. yīncǐ, zaì nǐ púrén Móxī lǜfǎ shang suǒ xie de zhòuzǔ hé shì yán dōu qīng zaì wǒmen shēnshang, yīn wǒmen dé zuì le shén.

吕振中但9:11 以色列众人都越犯了你的律法而偏行,不听你的声音,以致在上帝仆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倒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犯罪得罪了上帝(原文∶他)。

新译本但9:11 以色列众人都违背了你的律法,偏离了你,不听从你的话,因此, 神的仆人摩西的律法书上所记载的咒诅和审判,都倾倒在我们身上;我们实在得罪了 神。

现代译但9:11 所有以色列人都违背了你的法律,没有听从你。我们得罪了你;因此,那记载在你仆人摩西法律书上的咒诅都落在我们身上。

当代译但9:11 主啊,全以色列都背弃你,离开你,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的律法书上所记载的咒诅都临到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得罪了你。

思高本但9:11 以色列人实在全都违犯离弃了你的法律,没有听从你的声音;因此,在天主的仆人梅瑟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咒骂和诅咒,都倾注在我们身上了,因为我们犯罪得罪了他,

文理本但9:11 以色列全族干犯尔律、转而离尔、不听尔言、故上帝仆摩西律中、所载之咒诅誓词、临于我躬、以我获罪于上帝也、

修订本但9:11 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离、不听从你的话;因此,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诅咒和誓言倾倒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上帝。

KJV 英但9:11 Yea, all Israel have transgressed thy law, even by departing, that they might not obey thy voice; therefore the curse is poured upon us, and the oath tha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the servant of God, because we have sinned against him.

NIV 英但9:11 All Israel has transgressed your law and turned away, refusing to obey you. "Therefore the curses and sworn judgment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the servant of God, have been poured out on us, because we have sinned against you.

和合本但9:12 他使大灾祸临到我们,成就了警戒我们和审判我们官长的话;原来在普天之下未曾行过像在耶路撒冷所行的。

拼音版但9:12 Tā shǐ dà zāihuò líndào wǒmen, chéngjiù le jǐngjiè wǒmen hé shenpàn wǒmen guān zhǎng de huà. yuánlái zaì pǔ tiān zhī xià wèicéng xíng guō xiàng zaì Yēlùsǎleng suǒ xíng de.

吕振中但9:12 他以降大灾祸于我们身上而实行了他的话、就是他所说来警戒我们,也警戒那些管理我们的官长∶他所施的大灾祸是在普天之下未曾行过、像在耶路撒冷所行过的那样。

新译本但9:12 他实现了他的预言,按着他向我们和那些治理我们的官长所说过的话,使大灾祸临到我们身上;耶路撒冷所遇的灾祸是在普天之下从未发生过的。

现代译但9:12 你在我们和我们的统治者身上实现了你说过的话。你惩罚耶路撒冷比惩罚天下任何城市更严厉;

当代译但9:12 这律法又说明:在耶路撒冷要有空前的灾祸,目的是要警戒我们。

思高本但9:12 所以他履行了他对我们和管理我们的官长所说的话:使我们遭受了普天下从未遭受过像耶路撒冷所遭受的这样大的灾难,

文理本但9:12 彼对我侪、及鞫我之士师所言者、今则成之、而降大灾于我、耶路撒冷所遘之灾、天下未尝遭焉、

修订本但9:12 上帝使大灾祸临到我们,实现了警戒我们和审判我们官长的话;原来耶路撒冷所遭遇的灾祸是普天之下未曾有过的。

KJV 英但9:12 And he hath confirmed his words, which he spake against us, and against our judges that judged us, by bringing upon us a great evil: for under the whole heaven hath not been done as hath been done upon Jerusalem.

NIV 英但9:12 You have fulfilled the words spoken against us and against our rulers by bringing upon us great disaster. Under the whole heaven nothing has ever been done like what has been done to Jerusalem.

和合本但9:13 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 神的恩典,使我们回头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拼音版但9:13 Zhè yīqiè zāihuò líndào wǒmen shēnshang shì zhào Móxī lǜfǎ shang suǒ xie de, wǒmen què méiyǒu qiú Yēhéhuá wǒmen shén de ēndiǎn, shǐ wǒmen huí tóu líkāi zuìniè, míngbai nǐde zhēnlǐ.

吕振中但9:13 这一切灾祸都照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临到我们身上了,而我们却没有求永恒主我们的上帝的情面,而使我们回头离开我们的罪孽,而留心于你的真理。

新译本但9:13 这一切灾祸是按着摩西的律法书上所记载的,临到了我们身上,但我们仍没有恳求耶和华我们的 神施恩,使我们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现代译但9:13 你把摩西法律书上所写的一切惩罚都降在我们身上。可是,上主—我们的上帝啊,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离弃罪恶,没有遵守你的真理,好使你喜悦。

当代译但9:13 摩西的律法书上所写的一切惩罚咒诅,都降临在我们身上了,虽然如此,我们仍不寻求主上帝的恩典,也不离开恶行、归回正路、寻求真理。

思高本但9:13 全如梅瑟法律上所记载的。这一切灾祸都降在我们身上,而我们仍不想平息上主我们天主的义怒,远离我们的罪恶,明白你的真理;

文理本但9:13 斯灾临我、乃依摩西律中所载、而我犹不求恩于我上帝耶和华、弃离我之罪愆、洞悉尔之真道、

修订本但9:13 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恩惠,使我们回转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KJV 英但9:13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all this evil is come upon us: yet made we not our prayer before the LORD our God, that we might turn from our iniquities, and understand thy truth.

NIV 英但9:13 Just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all this disaster has come upon us, yet we have not sought the favor of the LORD our God by turning from our sins and giving attention to your truth.

和合本但9:14 所以耶和华留意使这灾祸临到我们身上,因为耶和华我们的 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我们并没有听从他的话。

拼音版但9:14 Suǒyǐ Yēhéhuá liúyì shǐ zhè zāihuò líndào wǒmen shēnshang, yīnwei Yēhéhuá wǒmen de shén zaì tā suǒ xíng de shì shang dōu shì gōngyì. wǒmen bìng méiyǒu tīng cóng tāde huà.

吕振中但9:14 因此永恒主时刻准备着把这灾祸、降到我们身上来,因为永恒主我们的上帝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对的,而我们却没有听他的声音。

新译本但9:14 所以耶和华留意使这灾祸临到我们身上,因为耶和华我们的 神在他所行的一切事上都是公义的,我们却没有听从他的话。

现代译但9:14 上主—我们的上帝啊,你曾准备要处罚我们;事实上,你已经惩罚我们;因为你的作为始终公正,而我们没有听从你。

当代译但9:14 所以你便决意向我们降灾,因为你是公平的,我们却不肯顺服你。

思高本但9:14 因此上主注视着灾祸,好把它降在我们身上,因为上主我们的天主,在所行的一切作为上是正义的,只是我们仍未听他的声音。

文理本但9:14 故耶和华顾视、而降此灾于我、盖我上帝耶和华所行、无不公义、惟我不听其言、

修订本但9:14 所以耶和华特意使这灾祸临到我们,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的;我们并没有听从他的话。

KJV 英但9:14 Therefore hath the LORD watched upon the evil, and brought it upon us: for the LORD our God is righteous in all his works which he doeth: for we obeyed not his voice.

NIV 英但9:14 The LORD did not hesitate to bring the disaster upon us, for the LORD our God is righteous in everything he does; yet we have not obeyed him.

和合本但9:15 主,我们的 神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领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正如今日一样。我们犯了罪,作了恶。

拼音版但9:15 Zhǔ wǒmen de shén a, nǐ céng yòng dà néng de shǒu lǐng nǐde zǐmín chū Aijí dì, shǐ zìjǐ dé le míng, zhēng rújīn rì yíyàng. wǒmen fàn le zuì, zuò le è.

吕振中但9:15 如今主我们的上帝阿,你曾用大力的手把你的子民从埃及地领出来,而为你自己立了名,正如今日一样;唉,我们犯了罪;我们是邪恶的。

新译本但9:15 主我们的 神啊!你曾用强而有力的手把你的子民从埃及地领出来,使你自己得了名,好像今天一样。现在,我们犯了罪,作了恶。

现代译但9:15 「主—我们的上帝啊,你曾显示大能,领你的子民出埃及;你的名声至今流传。我们作恶犯罪!

当代译但9:15 主啊,你曾用大能的手带领你的子民出了埃及,建立你自己的名,直到现在。虽然我们都犯罪,做了坏事,

思高本但9:15 吾主,我们的天主!你曾以你强有力的手,领你的人民出了埃及地,而彰显了你的名声,有如今日;我们现今却仍然犯罪作恶。

文理本但9:15 主我之上帝欤、昔以巨能之手、导尔民出埃及、而得声誉、有如今日、惟我犯罪行恶、

修订本但9:15 主-我们的上帝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领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声,正如今日一样,现在,我们犯了罪,作了恶。

KJV 英但9:15 And now, O Lord our God, that hast brought thy people forth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with a mighty hand, and hast gotten thee renown, as at this day; we have sinned, we have done wickedly.

NIV 英但9:15 "Now, O Lord our God, who brought your people out of Egypt with a mighty hand and who made for yourself a name that endures to this day, we have sinned, we have done wrong.

和合本但9:16 主啊,求你按你的大仁大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因我们的罪恶和我们列祖的罪孽,被四围的人羞辱。

拼音版但9:16 Zhǔ a, qiú nǐ àn nǐde dà rén dà yì, shǐ nǐde nùqì hé fèn nù zhuǎn lí nǐde chéng Yēlùsǎleng, jiù shì nǐde shèng shān. Yēlùsǎleng hé nǐde zǐmín, yīn wǒmen de zuìè hé wǒmen lièzǔ de zuìniè beì sìwéi de rén xiūrǔ.

吕振中但9:16 主阿,求你按你所显的义气使你的怒气烈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你的圣山;因为为了我们的罪和我们列祖的罪孽之缘故、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已成了我们四围众人所羞辱的了。

新译本但9:16 主啊!求你按着你的一切公义,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因我们的罪和我们列祖的罪孽的缘故,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成了在我们四围的人羞辱的对象。

现代译但9:16 你从前拯救我们,现在请不要向你的圣山耶路撒冷城发怒。由於我们所犯的罪和祖先所作的恶,邻国的人都轻视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

当代译但9:16 但是主啊,你一向是公义慈爱的,求你不要向耶路撒冷、你的城、你的圣山发怒,其实,因着我们的罪行,加上祖先的悖逆,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已成了四围外族人所嘲弄的对象。

思高本但9:16 吾主,求你照你所有的仁义,使你的忿怒和愤恨离开你的城耶路撒冷,即你的圣山;因为,由於我们的罪过和我们祖先的罪恶,耶路撒冷和你的人民已成了我们四邻的笑柄。

文理本但9:16 主欤、愿依尔仁义、使尔忿怒、转离尔邑耶路撒冷、即尔圣山、今因我侪之罪、及我列祖之愆、耶路撒冷与尔民、为四周之人所辱、

修订本但9:16 主啊,求你按你丰盛的公义,使你的怒气和愤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因我们的罪恶和我们祖先的罪孽,耶路撒冷和你的子民被四围的人羞辱。

KJV 英但9:16 O LORD, according to all thy righteousness, I beseech thee, let thine anger and thy fury be turned away from thy city Jerusalem, thy holy mountain: because for our sins, and for the iniquities of our fathers, Jerusalem and thy people are become a reproach to all that are about us.

NIV 英但9:16 O Lord, in keeping with all your righteous acts, turn away your anger and your wrath from Jerusalem, your city, your holy hill. Our sins and the iniquities of our fathers have made Jerusalem and your people an object of scorn to all those around us.

和合本但9:17 我们的 神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

拼音版但9:17 Wǒmen de shén a, xiànzaì qiú nǐ chuí tīng púrén de qídǎo kenqiú, wèi zìjǐ shǐ liǎn guāng zhào nǐ huāngliáng de shèng suǒ.

吕振中但9:17 如今我们的上帝阿,听你仆人的祷告和恳求哦!主阿,为了你自己的缘故(传统∶为了主的缘故)使你的脸光照你这荒凉的圣地吧!

新译本但9:17 现在,我们的 神啊!求你垂听你仆人的祷告和恳求;主啊!为了你自己的缘故,使你的脸光照你这荒凉了的圣所。

现代译但9:17 所以,上帝啊,求你垂听你仆人的祈祷和哀求;求你光照,再看顾你那被毁坏的圣殿,使人都知道你是上帝。

当代译但9:17 我们的上帝啊,求你垂听你仆人的祷告和呼求,为你自己的缘故,用你的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

思高本但9:17 所以,现在,我们的天主!愿你俯听你仆人的祈祷和哀求!吾主,为了你自己的缘故,再以你的慈颜光照你现已荒凉的圣所。

文理本但9:17 我上帝欤、请听尔仆之祷告祈求、为尔之故、以尔容光、照尔荒寂之圣所、

修订本但9:17 我们的上帝啊,现在求你垂听你仆人的祈祷恳求,为你自己的缘故使你的脸向荒凉的圣所发光。

KJV 英但9:17 Now therefore, O our God, hear the prayer of thy servant, and his supplications, and cause thy face to shine upon thy sanctuary that is desolate, for the Lord's sake.

NIV 英但9:17 "Now, our God, hear the prayers and petitions of your servant. For your sake, O Lord, look with favor on your desolate sanctuary.

和合本但9:18 我的 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

拼音版但9:18 Wǒde shén a, qiú nǐ zhāi er ér tīng, zhēng yǎn ér kàn, juàngù wǒmen huāngliáng zhī dì hé chēngwèi nǐ míng xià de chéng. wǒmen zaì nǐ miànqián kenqiú, yuán bú shì yīn zìjǐ de yì, nǎi yīn nǐde dà liánmǐn.

吕振中但9:18 我的上帝阿,倾耳以听,睁眼而看我们荒凉之地和这称为你名下的城哦;因为我们把恳求的话呈到你面前、并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义,乃是靠着你的大怜悯。

新译本但9:18 我的 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垂顾我们的荒凉,和那称为你名下的城;因为我们向你恳求,并不是因着自己的义,而是因着你的大怜悯。

现代译但9:18 上帝啊,求你垂听我们的祈求!求你关怀我们以及属你名下的城所受的灾难!我们向你恳求不是凭自己的义行,而是凭你的大怜悯。

当代译但9:18 上帝啊,求你侧耳倾听我们的恳求,张眼察看我们的苦况,垂顾称为你名下的城邑;我们向你倾心吐意,并不是我们有甚麽义行,乃是因为你有无限的宽容和怜悯。

思高本但9:18 我的天主!求你侧耳俯听,睁眼垂视我们的废墟,和属你名下的城市!我们将我们的哀祷呈於你前,不是因我们的正义,而只是依赖你的大慈大悲。

文理本但9:18 我上帝欤、求尔倾耳而听、启目视我荒芜之区、及以尔名而称之邑、我陈所祈于尔前、非因己义、乃因尔之鸿慈也、

修订本但9:18 我的上帝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那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不是因自己的义,而是因你丰富的怜悯。

KJV 英但9:18 O my God, incline thine ear, and hear; open thine eyes, and behold our desolations, and the city which is called by thy name: for we do not present our supplications before thee for our righteousnesses, but for thy great mercies.

NIV 英但9:18 Give ear, O God, and hear; open your eyes and see the desolation of the city that bears your Name. We do not make requests of you because we are righteous, but because of your great mercy.

和合本但9:19 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 神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

拼音版但9:19 Qiú zhǔ chuí tīng, qiú zhǔ shèmiǎn, qiú zhǔ yīngyún er xíng, wèi nǐ zìjǐ búyào chíyán. wǒde shén a, yīn zhè chéng hé zhè mín dōu shì chēngwèi nǐ míng xià de.

吕振中但9:19 主阿,听哦!主阿,赦免哦!主阿,留心听而实行哦!为了你自己的缘故、别拖延哦,我的上帝阿!因为这城和这人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阿。」

新译本但9:19 主啊!求你垂听。主啊!求你赦免。主啊!求你应允而行。我的 神啊!为了你自己的缘故,求你不要耽延。因为你的城和你的子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

现代译但9:19 主啊,求你垂听!主啊,求你宽恕!求你垂听并施行拯救!求你不耽延,好使人人都知道你是上帝;因为这座城是你的城,这些人是你的子民。」

当代译但9:19 主啊,求你垂听、赦免,为你名的缘故不再耽延,拯救你名下的城和城中的人吧。”

思高本但9:19 吾主,求你俯听!吾主,求你宽宥!吾主,求你垂听,迅速实行!为了你自己的缘故,我的天主,你不要再迟延,因为你的城和你的人民,是属你名下的。」

文理本但9:19 主欤、听之、主欤、宥之、主欤、俯听而施行之、我上帝欤、为尔之故、勿延缓、盖斯邑斯民、俱以尔名而称也、○

修订本但9:19 主啊,求你垂听!主啊,求你赦免!主啊,求你侧耳,求你实行!为你自己的缘故不要迟延。我的上帝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

KJV 英但9:19 O Lord, hear; O Lord, forgive; O Lord, hearken and do; defer not, for thine own sake, O my God: for thy city and thy people are called by thy name.

NIV 英但9:19 O Lord, listen! O Lord, forgive! O Lord, hear and act! For your sake, O my God, do not delay, because your city and your people bear your Name."

和合本但9:20 我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本国之民以色列的罪,为我 神的圣山在耶和华我 神面前恳求。

拼音版但9:20 Wǒ shuōhuà, dǎogào, chéngrèn wǒde zuì hé ben guó zhī mín Yǐsèliè de zuì, wèi wǒ shén de shèng shān, zaì Yēhéhuá wǒ shén miànqián kenqiú.

吕振中但9:20 我还在说话、还在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我本国人民以色列的罪;我还在为我的上帝的圣山恳求的话呈到我的上帝面前;

新译本但9:20 我还在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我同胞以色列人的罪,为我 神的圣山,向耶和华我的 神恳求的时候;

现代译但9:20 我继续祷告,承认我和我同胞以色列的罪,并且为上帝的圣山向上主—我的上帝恳求。

当代译但9:20 当我正在上帝面前承认我们以色列人的罪过,为耶路撒冷圣山祈求的时候,

思高本但9:20 我还在陈诉、祈祷和承认我罪及我人民以色列的罪,并为天主的圣山,将我的哀祷陈於上主我的天主面前时,

文理本但9:20 我尚出言祈祷、自认己罪、及我民以色列之罪、为我上帝圣山、陈所祈于我上帝耶和华前、

修订本但9:20 我正说话、祷告,承认我的罪和我百姓以色列的罪,为我上帝的圣山,在耶和华-我的上帝面前恳求;

KJV 英但9:20 And whiles I was speaking, and praying, and confessing my sin and the sin of my people Israel, and presenting my supplication before the LORD my God for the holy mountain of my God;

NIV 英但9:20 While I was speaking and praying, confessing my sin and the sin of my people Israel and making my request to the LORD my God for his holy hill--

和合本但9:21 我正祷告的时候,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飞来,约在献晚祭的时候,按手在我身上。

拼音版但9:21 Wǒ zhēng dǎogào de shíhou, xiānqián zaì yìxiàng zhōng suǒ jiàn de nà wèi jiā bǎi liè, fèng méng xùn sù fēi lái, yuē zaì xiàn wǎn jì de shíhou, àn shǒu zaì wǒ shēnshang.

吕振中但9:21 我还在祷告中说话的时候,我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人加百列奉命迅速地飞(意难确定)来,大约在献晚祭时候接近着我。

新译本但9:21 我还在祷告说话的时候,我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样貌像人的加百列,约在献晚祭的时候,快速地飞(“快速地飞”原文意思难确定,或译:“在精疲力竭时”)到我面前来。

现代译但9:21 我正在祷告的时候,先前出现在我异象中的加百列迅速飞到我这里来;那是献晚祭的时间。

当代译但9:21 先前在异象中出现过的加百列奉命疾飞而来,那时正是献晚祭的时候。

思高本但9:21 即我还在祈祷倾诉之际,约在晚祭时,先前我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似人的加俾额尔,急速再向我飞来;

文理本但9:21 祈祷之际、献晚祭时、我前于异象中、所见之加百列、疾飞诣我、

修订本但9:21 我正在祷告中说话,先前在异象中所见的那位加百列,约在献晚祭的时候迅速飞到我这里来。

KJV 英但9:21 Yea, whiles I was speaking in prayer, even the man Gabriel, whom I had seen in the vision at the beginning, being caused to fly swiftly, touched me about the time of the evening oblation.

NIV 英但9:21 while I was still in prayer, Gabriel, the man I had seen in the earlier vision, came to me in swift flight about the time of the evening sacrifice.

和合本但9:22 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出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拼音版但9:22 Tā zhǐjiào wǒ shuō, Dànyǐlǐ a, xiànzaì wǒ chūlai yào shǐ nǐ yǒu zhìhuì, yǒu cōngming.

吕振中但9:22 他来(传统∶使明白)同我讲话说∶「但以理阿,现在我出来、是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新译本但9:22 他向我解释,说:“但以理啊!现在我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现代译但9:22 加百列很清楚地告诉我:「但以理,我来向你解释,让你有智慧能明白。

当代译但9:22 他对我说:“但以理啊,我来是要帮助你,使你有智慧,能明白上帝的计划。

思高本但9:22 他一来到,就对我说:「达尼尔!我现在显现出来,是为叫你完全明白,

文理本但9:22 与我言而诲我曰、但以理欤、今我出而至此、锡尔聪明智慧、

修订本但9:22 他指教我说:"但以理啊,现在我来要使你有智慧,有聪明。

KJV 英但9:22 And he informed me, and talked with me, and said, O Daniel, I am now come forth to give thee skill and understanding.

NIV 英但9:22 He instructed me and said to me, "Daniel, I have now come to give you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和合本但9:23 你初恳求的时候,就发出命令,我来告诉你,因你大蒙眷爱,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

拼音版但9:23 Nǐ chū kenqiú de shíhou, jiù fāchū mìnglìng, wǒ lái gàosu nǐ, yīn nǐ dà méng juàn aì. suǒyǐ nǐ yào sīxiǎng míngbai zhè yǐxià de shì hé yìxiàng.

吕振中但9:23 你初恳求的时候、就有神言发出,故此我来告诉你,因为你是大蒙眷爱的;所以你要思想这事,要注意所见的景象。

新译本但9:23 你开始恳求的时候,就有命令发出。因为你是大蒙眷爱的,所以我来告诉你;你要留意这信息,明白这异象。

现代译但9:23 你开始向上帝恳求的时候,他就答应你了。他喜爱你,所以我来向你传达他的话。现在请留心听我解释那异象。

当代译但9:23 你一开始祷告恳求的时候,我就接到命令奉差遣来告诉你这些事。你蒙上帝极大的宠爱,所以你要留心去了解你所见的异象的含义。

思高本但9:23 当你开始哀求时,便有话传出,要我前来通知你,因为你是个极可爱的人;所以你应该注意这话,理解这异象!」

文理本但9:23 尔始祈时、有命出、我则来示尔、盖尔大蒙眷爱、当思维斯事、而明其异象、

修订本但9:23 你刚开始恳求的时候,就有命令发出。现在我来告诉你,因你是蒙爱的;所以你要思想这事,明白这异象。

KJV 英但9:23 At the beginning of thy supplications the commandment came forth, and I am come to shew thee; for thou art greatly beloved: therefore understand the matter, and consider the vision.

NIV 英但9:23 As soon as you began to pray, an answer was given, which I have come to tell you, for you are highly esteemed. Therefore, consider the message and understand the vision:

和合本但9:24 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者”或作“所”)。

拼音版但9:24 Wèi nǐ ben guó zhī mín hé nǐ shèng chéng, yǐjing déng le qī shí gè qī. yào zhǐ zhù zuì guō, chú jìng zuìè, shú jǐn zuìniè, yǐnjìn ( huò zuò zhāng xiǎn ) yǒng yì, fēng zhù yìxiàng hé yùyán, bìng gāo zhì shèng zhe ( zhe huò zuò suǒ ).

吕振中但9:24 「关于你本国人民和你的圣城、已经截定了七十个七,为要结束罪过,了结罪恶,除尽罪孽,引进永久的义,印证(或译∶封住)异象和神言人的话,膏抹至圣之地(或译∶至圣之坛)。

新译本但9:24 “为你的同胞和你的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结束过犯,终止罪恶,遮盖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且膏抹至圣所(“至圣所”或译:“至圣者”)。

现代译但9:24 「七个七十年是上帝所定要解救你同胞和圣城脱离罪恶的时间。那时,他要赦免罪恶,确立永久的正义,使异象和预言实现,圣殿〔或译:祭坛〕得以重新奉献。

当代译但9:24 七十个七的日子已经定下来,要惩罚耶路撒冷和你的同胞,使他们脱离罪孽,停止作恶,洗净罪污,以带来永恒的公义;又膏抹至圣所,正如先知所宣告的一样。

思高本但9:24 「关於你的人民,和你的圣城已注定了七十个星期,为终止过犯,为结束罪恶,为赔补不义,为带来永远的正义,为应验神视和预言,为给至圣者傅油。

文理本但9:24 为尔民与尔圣邑、已定以七日为期、以七十相乘、用是遏过犯、除罪戾、涤愆尤、彰永义、证异象及预言、膏至圣者、

修订本但9:24 "为你百姓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恒的公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所。

KJV 英但9:24 Seventy weeks are determined upon thy people and upon thy holy city, to finish the transgression, and to make an end of sins, and to make reconciliation for iniquity, and to bring in everlasting righteousness, and to seal up the vision and prophecy, and to anoint the most Holy.

NIV 英但9:24 "Seventy 'sevens' are decreed for your people and your holy city to finish transgression, to put an end to sin, to atone for wickedness, to bring in everlasting righteousness, to seal up vision and prophecy and to anoint the most holy.

和合本但9:25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

拼音版但9:25 Nǐ dāng zhīdào, dāng míngbai, cóng chū líng chóngxīn jiànzào Yēlùsǎleng, zhídào yǒu shòu gāo jūn de shíhou, bì yǒu qī gè qī hé liù shí èr gè qī. zhèngzaì jiān nán de shíhou, Yēlùsǎleng chéng lián jiē daì haó dōu bì chóngxīn jiànzào.

吕振中但9:25 你要知道,要明白,从神谕之发出∶『恢复并重新建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之人君的时候、必有七十个七。经历了六十二个七,耶路撒冷必得恢复、重新建造,有广场有濠沟,这又是在困苦时候造的。

新译本但9:25 你要知道,也要明白,从发出命令恢复和重建耶路撒冷,直到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又有六十二个七(“必有七个七;又有六十二个七”或译:“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耶路撒冷连广场和濠沟,都必重新建造起来;那是一段困苦的时期。

现代译但9:25 你要知道,要了解:从颁布复兴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到上帝选定的领袖出现,其间必须经过七个七年。耶路撒冷城将重建,有街道和巩固的防御;它将坚立七个六十二年,但那是一段困苦的时期。

当代译但9:25 你要记着:由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发出,直到受膏者弥赛亚的来临,其间有七个七再加上六十二个七的日子。头七个七的日子会异常艰难,然而,耶路撒冷的城墙和街道都要重建。

思高本但9:25 你应该知道,也应该明白:自从颁发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直到受傅的君王,共是七个星期;再经六十二个星期,城邑的广场和沟渠,要重新建起来,且是在困难之时;

文理本但9:25 尔当知觉、自初命复建耶路撒冷、至有受膏之君、必历七日、相乘以七、又历七日、乘以六十二、其邑必复建、且有街有濠、斯时必际困难、

修订本但9:25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发出命令恢复并重建耶路撒冷,直到受膏的君出现,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在艰难中恢复并重建。

KJV 英但9:25 Know therefore and understand, that from the going forth of the commandment to restore and to build Jerusalem unto the Messiah the Prince shall be seven weeks, and threescore and two weeks: the street shall be built again, and the wall, even in troublous times.

NIV 英但9:25 "Know and understand this: From the issuing of the decree to restore and rebuild Jerusalem until the Anointed One, the ruler, comes, there will be seven 'sevens,' and sixty-two 'sevens.' It will be rebuilt with streets and a trench, but in times of trouble.

和合本但9:26 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至终必如洪水冲没。必有争战,一直到底,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拼音版但9:26 Guō le liù shí èr gè qī, nà ( huò zuò yǒu ) shòu gāo zhe bì beì jiǎnchú, yī wú suǒ yǒu. bì yǒu yī wáng de mín lái huǐmiè zhè chéng hé shèng suǒ, zhì zhōng bì rú hóngshuǐ chōng mò. bì yǒu zhēng zhàn, yīzhí dàodǐ, huāngliáng de shì yǐjing déng le.

吕振中但9:26 六十二个七之后,必有一位受膏者要被剪除,而一无所有(意难确定);必有一王将来的人君的兵众来毁灭这城和这圣所。其结局必在横流淹没中;必有争战直到末了;荒凉的事乃是鉄定了的。

新译本但9:26 六十二个七以后,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一无所有”或译:“不再存在”);那将要来的领袖的人民必毁灭这城和圣所。结局必像洪水而来;必有争战直到末了;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现代译但9:26 过了这时期,上帝选定的领袖将被枉杀;这城和圣殿将被一个王侯的入侵军队所摧毁。这结局将像洪水冲来,把上帝所准备的战争和毁灭带来。

当代译但9:26 六十二个七过去之后,受膏者弥赛亚虽然没有犯罪,却要被杀。另有一王要兴起,毁灭这城和圣所,像洪水般将一切淹没。战争和苦难有增无减,直到最后的日子。

思高本但9:26 六十二个星期之後,一位受傅者虽然无罪,却要被杀害,且那将要来临的首领的民族要破坏这城和圣所,但他的结局是在洪流中;直到末期要有战争,及决定了的毁灭。

文理本但9:26 七日乘以六十二后、受膏者必见绝、空诸所有、且有一君之民将至、毁城及圣所、其终若为洪水所淹、战鬬至终、荒芜已定、

修订本但9:26 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百姓来毁灭这城和圣所,它的结局必如洪水冲没。必有战争,一直到末了,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KJV 英但9:26 And after threescore and two weeks shall Messiah be cut off, but not for himself: and the people of the prince that shall come shall destroy the city and the sanctuary; and the end thereof shall be with a flood, and unto the end of the war desolations are determined.

NIV 英但9:26 After the sixty-two 'sevens,' the Anointed One will be cut off and will have nothing. The people of the ruler who will come will destroy the city and the sanctuary. The end will come like a flood: War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end, and desolations have been decreed.

和合本但9:27 一七之内,他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那行毁坏可憎的(或作“使地荒凉的”)如飞而来,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或作“倾在那荒凉之地”),直到所定的结局。”

拼音版但9:27 Yī qī zhī neì, tā bì yǔ xǔduō rén jiāndéng míng yuē. yī qī zhī bàn, tā bì shǐ jìsì yǔ gōng xiàn zhǐxī. nà xíng huǐhuaì ke zēng de ( huò zuò shǐ dì huāngliáng de ) rú fēi ér lái, bìngqie yǒu fèn nù qīng zaì nà xíng huǐhuaì de shēnshang ( huò zuò qīng zaì nà huāngliáng zhī dì ), zhídào suǒ déng de jiéjú.

吕振中但9:27 一个七之内、他必跟许多人坚定盟约;一个七之一半、他必使宰祭和素祭止息;代替这祭献的(传统∶在翅膀上)必是个可憎者、使圣地荒凉者,直到毁灭之事、鉄定之事、倾倒在那使圣地荒凉者身上为止。」

新译本但9:27 一七之内,他必和许多人坚立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献祭和供物终止;他必在殿里(“殿里”原文作“翼上”);设立那使地荒凉的可憎的像(“可憎的像”原文是复数),直到指定的结局倾倒在那造成荒凉的人身上。”

现代译但9:27 那王侯要跟人缔结盟约七年,但是过了叁年半,他就要禁止人献牲祭或供物。那时,那『毁灭性的可憎之物』要被放置在圣殿的最高处,留在那里,一直到那把它放置在那里的人遭遇上帝为他定下的灾难。」

当代译但9:27 这兴起的王会跟多人订立七年的盟约;但叁年后半,他便会背约,并且禁止犹太人一切献祭和供奉。最可怕的还是那破坏者的出现,他要毁坏这地,使它荒凉;但在上帝的时间和计划中,最后必有愤怒的审判和刑罚倾在这恶者的身上。”

思高本但9:27 在一个星期内,他要使祭祀和供物停止,在圣所内要设立所招致荒凉的可憎之物,直到决定了的毁灭倾注在破坏者的身上。」

文理本但9:27 彼与多人将立坚约、历至七日、一七之间、使祭祀与祭品俱息、残贼者藉可憎之翼而来、且有忿怒、倾于行毁灭者、至于所定之末期、

修订本但9:27 在一七之期,他必与许多人坚立盟约;一七之半,他必使献祭与供献止息。那施行毁灭的可憎之物必立在圣殿里,直到所定的结局倾倒在那行毁灭者的身上。"

KJV 英但9:27 And he shall confirm the covenant with many for one week: and in the midst of the week he shall cause the sacrifice and the oblation to cease, and for the overspreading of abominations he shall make it desolate, even until the consummation, and that determined shall be poured upon the desolate.

NIV 英但9:27 He will confirm a covenant with many for one 's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seven' he will put an end to sacrifice and offering. And on a wing of the temple he will set up an abomination that causes desolation, until the end that is decreed is poured out on him."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