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又说:“当玛代王大流士元年,我曾起来扶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2现在我将真事指示你,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

3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

4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破裂,向天的四方(注:“方”原文作“风”)分开,却不归他的后裔,治国的权势也都不及他,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与他后裔之外的人。

5南方的王必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执掌权柄,他的权柄甚大。

6过些年后,他们必互相连合,南方王的女儿必就了北方王来立约,但这女子帮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这女子和引导她来的,并生她的,以及当时扶助她的,都必交与死地。

7但这女子的本家(注:原文作“根”)必另生一子(注:原文作“枝”)继续王位,他必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攻击他们,而且得胜;

8并将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的宝器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9北方的王(注:原文作“他”)必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

10北方王(注:原文作“他”)的二子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这军兵前去,如洪水泛滥,又必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保障。

11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交付他手。

12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

13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所定的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军装来。

14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本国的强暴人必兴起,要应验那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15北方王必来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选择的精兵(注:原文作“民”)也无力站住。

16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注:原文作“他”)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17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而来,立公正的约,照约而行,将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想要败坏他(注:或作“埃及”),这计却不得成就,与自己毫无益处。

18其后,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大帅,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并且使这羞辱归他本身。

19他就必转向本地的保障,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20那时,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使横征暴敛的人通行国中的荣美地。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却不因忿怒,也不因争战。

21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

22必有无数的军兵势如洪水,在他面前冲没败坏,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23与那君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诈,因为他必上来以微小的军(注:原文作“民”)成为强盛。

24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他必来到国中极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将掳物、掠物和财宝散给众人,又要设计攻打保障,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25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兵与他争战,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26吃王膳的,必败坏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且被杀的甚多。

27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计谋却不成就,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28北方王(注: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

29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30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31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32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 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33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多人,然而他们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烧,或被掳掠抢夺。

34他们仆倒的时候,稍得扶助,却有许多人用谄媚的话亲近他们。

35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为要熬炼其余的人,使他们清净洁白,直到末了,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36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用奇异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

37他必不顾他列祖的神,也不顾妇女所羡慕的神,无论何神他都不顾,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38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银、宝石和可爱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

39他必靠外邦 神的帮助,攻破最坚固的保障。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为贿赂分地与他们。

40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也必进入列国如洪水泛滥。

41又必进入那荣美之地,有许多国就被倾覆,但以东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亚扪人必脱离他的手。

42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得脱离。

43他必把持埃及的金银财宝和各样的宝物,利比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跟从他。

44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扰乱他,他就大发烈怒出去,要将多人杀灭净尽。

45他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中间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

提要: 1 波斯被希腊国王推翻。5 南方王与北方王的结盟与冲突。30 罗马人的入侵和暴政。


1 又说:“当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曾起来扶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本会注释】

本节是但10:21天使话语的继续。在这里分章并不合适,会让人误会本节开始了一个新的部分。其实叙述显然仍在延续。加百列告诉但以理,玛代人大利乌曾受到上天的尊重(见《先知与君王》第556页)。本异象是在居鲁士第三年赐下的(但10:1)。天使告诉但以理发生在大利乌元年的事。玛代人大利乌那年有幸得到天使加百列的造访,“使他坚强”(《先知与君王》第556页)。


2 现在我将真事指示你:“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

【本会注释】

真事。《但以理书》第四个伟大启示的主要内容是从本节开始的。前面从但10:1到11:1都是背景和引言。

波斯还有三王。本异象是在居鲁士第三年赐给但以理的(但10:1),所以这里无疑指居鲁士以后登上波斯宝座的三个国王:冈比西斯(公元前530-522年),篡位的伪王斯默狄斯(高墨塔,其巴比伦名字叫巴狄雅;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348,349页,公元前522年),大利乌一世(公元前522-486年)。

第四王。注释家普遍认为,根据上下文这里的“第四王”是指薛西斯,但对于其他几个王的身份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第四王”实际上是将来所“兴起”三王中的最后一位。他们把居鲁士当作四王中的第一位,并排除了伪王斯默狄斯,因为他不是合法的王系,在位仅几个月时间。也有人不把居鲁士列为四王中的第一位,而把伪王斯默狄斯作为居鲁士之后三王中的一位。这两种看法都视薛西斯为“第四王”。其中第二种看法似乎更符合上下文的思路。

富足远胜。薛西斯应被认定为《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459页;另见斯1:1注释)。圣经说他特别以“他荣耀之国的丰富”而自豪(见斯1:4,6,7)。希罗多德曾生动而详细地记录了薛西斯的军事力量(vii.20,21,40,41,61-80)。

激动大众。有两种译法。一种译法是薛西发动世界各国攻击希腊。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在薛西斯的时代以前,希腊半岛是地中海东部唯一不受波斯控制的重要地区。公元前490年薛西斯的前任大利乌大帝曾想征服希腊人,却在马拉松受阻。薛西斯登基之后,制订了征服希腊的庞大新计划。希罗多德(vii。61-80)列举了四十多个为薛西斯提供军队的国家。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有来自分布遥远的国度,如印度,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士兵。连迦太基人似乎也受到引诱,藉着攻击希腊在西西里的殖民地锡拉丘兹而加入了这场进军。

希腊人于公元前480年遭到了庞大的波斯帝国的进攻。经常彼此争斗的希腊各城邦为了挽救自己的自由而联合起来。起先他们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他们在温泉关被打败。雅典被波斯人攻占并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局势发生了变化。泰米斯托克利所率的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湾,即离雅典不远的阿提卡沿岸被占优势的波斯舰队所包围。战斗开始后不久,就显露出波斯的战舰队形过于密集而无法进行机动的调遣。在希腊海军连续猛攻下,许多战舰被击沉,只有一小部分逃脱。希腊的这一次胜利使波斯的海军再也无法进攻希腊。次年,即公元前479年,希腊人在普拉塔亚彻底打败了波斯军队,把他们永远赶出了希腊的国土。

这种译法特别适合薛西斯“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的史实。但这句有些含糊希伯来文还有其他的译法。问题在于把“攻击”一词的希伯来原文'eth作为介词呢,还是作为动词直接宾语的标记。'eth 在与某些表示“斗争”或“战争”的动词连用时有作为直接宾语标记的(见创14:2)。本节译为“激动”的动词与'eth 在《旧约》另外十二处也后接'eth。 'eth 均为直接宾语的标记。如果本节的'eth 也如此理解的话,那么这句话就要译为“他将搅动希腊的全境。”

如果采用后一种译法,就可以作出以下的解释:从世界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希波战争构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如果萨拉米斯和普拉塔亚战役的胜负是反过来的话,那么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就是截然不同的了。当时几乎完全局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成功地摆脱了东方专制政治的吞并。希腊各城邦开始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感。萨拉米斯的胜利向雅典人证明了海军的重要性。雅典很快就确立为一个海上帝国的首都。由此可见,但11:2的最后一句话成了但11:3合适的背景。

希腊。希伯来语为Yawan,在创10:2中译为“雅完”(见该节注释)。希腊人或爱奥尼亚人是雅完的后代。见但2:39注释。


3 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

【本会注释】

一个勇敢的王。希伯来语为melek gibbor。英文KJV版为“一个大能的王”。显然指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6-323年)。

大权。亚历山大的领土从马其顿和希腊到印度的西北部,从埃及到里海以东的锡尔河,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见但2:39;7:6注释)。


4 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破裂,向天的四方(方:原文作风)分开,却不归他的后裔,治国的权势也都不及他;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与他后裔之外的人。

【本会注释】

他兴起的时候。亚历山大还远未达到其权力的颠峰,就被砍倒了。公元前323年,这个统治从亚得里亚海到印度河的国王突然病倒,十一天后就去世(见但7:6注释)。

必破裂。亚历山大的近亲中没有一个人能把他所征服的土地统一起来。在一段时间里,一些主要的将军试图以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兄弟和他遗腹子的名义(均受摄政者的控制)保持帝国的完整。但在亚历山大死后不到二十五年,四位将领联合起来打败了最后一位有控制整个帝国野心的安提柯。亚历山大的领土被分为四个王国(后来减为三个)。关于这次分裂,见但7:7;8:22注释;另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824,825页地图。

四风。代表地的四方。豹的四个头(见但7:6注释)和公山羊的四个角(见但8:8,22注释)也象征这样的分裂。

不归他的后裔。亚历山大的遗腹子虽然被称为王,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在将军们争夺帝国的实际统治权时被杀死了。所以亚历山大没有后代掌权。


5 “南方的王必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执掌权柄,他的权柄甚大。

【本会注释】

南方的王。从本节开始,本章的大部分预言都集中在与上帝的子民犹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从亚历山大帝国中崛起的两个王国。这就是塞琉古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和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就巴勒斯坦的地理角度而言,前者是在北边,后者是在南边。最早的希腊语译本把“南方的王”译为“埃及王”。第8节也指出埃及就是南方王。类似的称呼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得到证明。一份著名的南阿拉伯碑文(格拉泽第1155号)提到了波斯和埃及之间的一场战争,分别称双方的王为北方的主和南方的主。

在本节中所指的历史时期中,埃及国王是托勒密一世(又称为拉各斯之子,公元前305-283年)。他是亚历山大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创建了历史最长的希腊王国。

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显然指塞琉古一世(公元前305-281年)。他也是亚历山大的一员将领。他成为帝国亚洲部分大多数地区的统治者。他在这里被称为“他(托勒密)将帅(“sarim,”见但10:13注释)中必有一个”可以从他与托勒密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公元前316年,塞琉古被他的对手安提柯从他自公元前321年起就控制的巴比伦驱逐出去(见但7:6注释)。从此塞琉古就听从托勒密的指挥。托勒密帮助他于公元前312年在加沙打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不久以后,塞琉古又重新获得了他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领土。

比他更强盛。即塞琉古。他曾被视为托勒密的“将帅”之一,后来变得比埃及国王更加强大。当塞琉古于公元前281年去世时,他的领土从赫勒斯滂海峡一直延伸到了印度北部。研究这个时期的主要古代历史学家阿利安说,塞琉古是“继亚历山大之后最伟大的国王,最具有国王的头脑,统治着仅次于亚历山大的最广大的领土”(《亚历山大远征记》vii.22)。


6 过些年后,他们必互相连合,南方王的女儿必就了北方王来立约;但这女子帮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这女子和引导他来的,并生他的,以及当时扶助他的,都必交与死地。

【本会注释】

过些年后。预言的视线接着集中在塞琉古一世去世约三十五年后的一场危机。

他们必互相连合。为了巩固两国之间经过漫长而代价惨重的战争后而建立的和平,塞琉古一世的孙子安条克二世(公元前261-246年)娶了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的女儿贝勒纳斯为妻。安条克还取消了他原先的妻子兼妹妹劳底斯的优先地位,并禁止她的儿女继承王位。

北方王。该词在这段预言中第一次使用。在上下文中,该词指塞琉古国王,其领土位于巴勒斯坦以北。现在的“北方王”是安条克二世和劳底斯所生的儿子塞琉古二世(公元前246-226年)。关于“北方王”和“南方王”,见第5节和赛41:25注释。

力存立不住。安条克新婚生一个儿子以后,与劳底斯和解了。

也不能存立。安条克突然被毒死。据说是被劳底斯毒死的。

他所依靠之力。七十士译本和KJV版为“他的膀臂”。的读法。若干古版藉着改动希伯来原文的元音(迪奥多蒂安译本,辛马库译本,武加大拉丁文译本)译为“他的后裔”。若是这样,那就是指被劳底斯所杀害的安条克和贝勒纳斯的儿子。

交与死地。贝勒纳斯和她的幼子一同被劳底斯的党羽所杀害。

引导她来的。贝勒纳斯的许多埃及侍女与她一同被杀。

生她的。希伯来语为yoledah,根据马所拉的传统,是“她的生父”,当然指贝勒纳斯的父亲托勒密二世。他不久前死于埃及。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提到他的死,因为这与劳底斯的报复毫不相干。一些古代译本为yaldah(“使女”),无疑指贝勒纳斯的随从人员。稍微改动元音标点就成了“她的孩子”(见英文RSV版),当然是指劳底斯所下令杀害的她的儿子。

扶助她的。可能指贝勒纳斯的丈夫安条克。


7 但这女子的本家(原文作根)必另生一子(子:原文作枝)继续王位,他必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攻击他们,而且得胜;

【本会注释】

这女子的根必另生一枝。托勒密二世的儿子托勒密三世,即贝勒纳斯的兄弟于公元前246年继承王位。他入侵叙利亚为妹妹的被杀报仇。

得胜。托勒密三世讨伐塞琉古二世似乎大获全胜。他向内地进军,至少远达美索不达米亚。但他自夸说已经深入大夏国。他确立了埃及在地中海的海上势力。


8 并将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的宝器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本会注释】

埃及。这是第42节以前唯一一次提到“南方王”的真实国名,无疑证实了该国的位置。

他们的神像。《卡诺帕斯谕旨》(公元前239/238年)赞美托勒密三世说:“国王发动远征,把被波斯人从国中掠走的圣像带回埃及,放在原来的神庙里”(译文引自J·P·马哈菲,《托勒密王朝下的埃及史》,纽约:查尔斯·施克里布纳众子出版社,1899年版第113页)。杰罗姆(《但以理书注释》第十一章,引自J·P·米格尼《拉丁教父著作集》第25册第561页)说,托勒密三世把大量的战利品带回埃及。

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这是希伯来语的直译。英文KJV版为“他必比北方王多延续几年”。托勒密三世在塞琉古三世死后不到两年就于公元前222年去世了,故KJV版的译法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托勒密在晚年并没有发动任何重要的战争,所以希伯来文的直译似乎更加合理。


9 北方的王(原文作他)必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

【本会注释】

南方王。希伯来原文既可象英文KJV版,武加大拉丁文译本和叙利亚译本那样把“南方王”理解为句子的主语,译成“南方王必进入他的国”,也可以象七十士译本,迪奥多蒂安译本,英文ASV版和英文RSV版那样将“南方王”当作“国”的定语,译为:“他必入南方王的国”。这种译法似乎更好一些,因为它更符合希伯来原文的自然语序。在“国”不必加上“他的”,使本节显得更有意义、更加简洁。如果采用这种译法,本节无疑就是指托勒密三世回埃及以后,塞琉古重整旗鼓进军埃及,想夺回财富和名誉。

仍回本地。塞琉古被打败后只好空手返回叙利亚(约于公元前240年)。


10 “北方王(原文作他)的二子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这军兵前去,如洪水汜滥,又必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保障。

【本会注释】

他的二子。即塞琉古二世的两个儿子:在位不久就被谋杀的塞琉古三世(公元前226/225-223/222年)和安条克三世大帝(公元前223/222-188/187年)。

如洪水泛滥。公元前219年,安条克三世藉着夺回安条克的港口塞琉西亚而出征叙利亚南部和巴勒斯坦。接着他发动了一系列战役要从他的对手托勒密四世手里(公元前222-204年)夺取巴勒斯坦。在此期间,他深入到了外约旦。


11 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交付他手。

【本会注释】

发烈怒。关于这句话的意思,见但8:7注释。公元前217年,托勒密四世在靠近巴勒斯坦与埃及边境的拉菲亚与安条克遭遇。

摆列大军。本节原文所采用的是逆向对偶,第一和第四个成分,第二和第三个成分是平行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27页。

大军。古代记录这段时期的主要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说,安条克的军队有步兵62,000人,骑兵6,000人,大象102头(《历史》V,第79节)。托勒密的兵力似乎差不多。参第12节的“万人”。

交付他手。安条克三世与托勒密四世之间的拉菲亚战役(公元前217年)致使安条克三世惨败,据说他损失了一万名步兵和三百骑兵,另外四千人被俘。


12 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

他。即托勒密四世。

却不得常胜。懒惰放荡的托勒密未能充分利用他在拉菲亚的胜利。公元前212-204年,安条克转而收复了其东部的领土,一直打到了印度边境。托勒密四世和他的王后神秘地死去。年仅四五岁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王位,即托勒密五世(公元前204-180年)。


13 “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所定的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军装来。

必回来。安条克三世乘幼王托勒密五世即位之机对埃及人进行报复。公元前201年,他再次入侵巴勒斯坦。

满了所定的年数。可能指约从拉菲亚战役(见第11节注释)到安条克第二次南征的十六年时间(公元前217-201年)。


14 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本国的强暴人必兴起,要应验那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那时。从这一节起,本章剩余部分的解释存在很大的分歧。一些注释家认为第14-45节是继续讲述塞琉古和托勒密国王的历史。另一些注释家认为从第14节开始,下一个大帝国,即罗马帝国登上了舞台;第14-35节概述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的历史。

许多注释家认为本节或稍后是指从公元前175到公元前164或163年执政的安条克四世,以及他的希腊化政策给犹太人带来的民族危机。安条克强迫犹太人放弃自己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接受希腊的宗教、文化和语言。这是犹太人在整个两约之间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不可否认的史实。

安条克四世所带来的威胁使犹太人面临的危机与法老,西拿基立,尼布甲尼撒,哈曼和提多所带来的相似。在短短的十二年统治时间里,安条克几乎灭绝了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他掠走了圣殿的一切财宝,洗劫了耶路撒冷,使城市和城墙成为废墟,杀害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把另一些犹太人掳到异乡为奴。他下诏命令他们放弃自己的一切宗教礼仪,像异教徒那样生活,强迫他们在每一座犹大城镇中设立异教的祭坛,在上面献猪肉,交出他们的圣经撕毁焚烧。安条克在耶路撒冷圣殿的祭坛里设立的一座异教的偶像,并在上面献猪。

在实施这项政策的年间,犹太的宗教和犹太民族似乎无法继续生存。

最后犹太人发动了起义,把安条克的军队赶出了犹大。 他们甚至成功地击退了安条克专门派来消灭犹太民族的军队。他们从安条克压迫的手中获得自由以后,就修复了圣殿,建立了一座新的祭坛,重新献祭(《马加比上》4:36-54)。几年以后(公元前161年),犹太人与罗马人结盟,在罗马的保护下享受了近一个世纪相对的独立和繁荣,直到公元前63年犹大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那些认为第14,15节是指安条克四世的人,主张 “你本国的强暴人”是那些帮助安提阿哥实施其残暴亵渎的谕旨和政策的犹太叛徒。关于犹太人在这段不幸时期的痛苦经历,见《马加比上》第1和第2章;约瑟弗斯《上古史》xii.6,7;《战争史》I.1。

但11章很可能是指安条克四世的政策所引发的危机,尽管人们对于预言的哪一部分是指他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承认但11章所指的是安条克四世,不一定把他视为第7和第8章预言的主题,正如提到其他塞琉古的国王不一定视他们为那几章预言的主题一样。

你本国的强暴人。可能指犹太人中那些视当时的国际争端为促进民族利益的机会,为了实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这句话也可理解为 “对你的百姓实施暴力的人”。那就是罗马人。他们最终(公元前63年)剥夺了犹太人的独立,后来(公元70和135年)又摧毁了圣殿和耶路撒冷。事实上在安条克三世统治时期(见第10-13节注释),罗马人就曾出面保护其盟友别迦摩,罗得,雅典和埃及的利益,在叙利亚和埃及的事务中斩露头角。


15 北方王必来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选择的精兵(原文作民)也无力站住。

北方王。在第14节的插话以后,本节继续13节所开始的安条克第二次出征巴勒斯坦。

。希伯来语为solelah。“土墩”,即“攻城工事”。

坚固城。希伯来语为`ir mibsaroth,可能是加沙。该城于公元前201年,经过一番艰难的围攻之后,最终落入安条克三世的手中。有些注释家认为本节是指西顿。安条克曾在这场战争中包围了西顿的埃及军队,最后迫使埃及人投降。

军兵。英文KJV版为“膀臂”。象征力量(见第22,31节)。


16 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原文作他)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荣美之地。即巴勒斯坦(见但8:9注释)。按照第14节是指罗马人的观点,这里所描写入侵巴勒斯坦的,据认为是庞培。他在公元前63年出面解决希尔卡纳斯与阿里斯托布鲁斯两兄弟的犹大王位之争。守城的人躲在圣殿的防御工事后面,抵抗罗马人长达三个月之久。据约瑟弗斯记载(《上古史》xiv.4.4),庞培曾掀开幔子窥视至圣所,里面当然是空的,因为约柜从被掳巴比伦的时代起就被藏起来了(见耶37:10注释)。


17 “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而来,立公正的约,照约而行,将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想要败坏他(或作:埃及),这计却不得成就,与自己毫无益处。

【本会注释】

公正的约。希伯来原文为yesharim。含义不明。直译为“正直的(人)必与他同在,他必进行”(英文KJV版)。有些版本将yesharim 作为mesharim(“正直”或“公正”)的同义词。Mesharim 在第6节指北方王与南方王的和约。如果是mesharim 的话,那就可能是指托勒密十一世于公元前51年去世时,让他的两个儿女克娄巴特拉和托勒密十二世接受罗马的监护。

自己的女儿。英文KJV版为“妇人的女儿。”这是一种不寻常的说法,可能是为了强调女性特征。有人认为这是指托勒密十一世的女儿克娄巴特拉。她于公元前51年受罗马的监护,三年后成了入侵埃及的尤里乌斯·凯撒的情妇。当尤里乌斯·凯撒被刺以后,克里奥帕特拉移情于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对手马可·安东尼。屋大维(后称奥古斯都)在阿克兴角打败了克娄巴特拉和安东尼联军(公元前31年)。次年安东尼的自杀(有人说是克里奥帕特拉策划的)为新的胜利者铺平了道路。当克娄巴特拉发现自己无法讨好屋大维时,也自杀了。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随着克里奥帕特拉的死亡而告终。从公元前30年起,埃及成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克娄巴特拉的曲折生涯十分符合本节后半句的描述,因为克娄巴特拉并不支持凯撒。她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


18 其后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大帅,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并且使这羞辱归他本身。

【本会注释】

海岛。希伯来原语为'iyyim。或“海岸”。帝国其他地方的战争使尤里乌斯·凯撒撤离埃及。庞培的军团很快就在非洲沿海被打败。在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凯撒打败了辛梅里安人的博斯普罗斯国王法纳西斯。

一大帅。希伯来语为qasin,泛指掌权者,如赛1:10,或特指军事统帅,如书10:24。

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含义不明。以下的译文可能表达了原意:“他确实把他的羞辱归到自己身上。”


19 他就必转向本地的保障,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绊跌仆倒。公元前44年,尤里乌斯·凯撒在罗马遇刺身亡。


20 “那时,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使横征暴敛的人通行国中的荣美地。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却不因忿怒,也不因争战。”

【本会注释】

横征暴敛的人。希伯来语为ma`abir noges,直译为“使一个压迫者经过的人”。分词noges源于动词nagas(“压迫”,“强征”),用来指的以色列在埃及的督工(出3:7)和外国压迫者(赛9:4)。所以本段是指在国中派遣压迫者或强征者的国王。大多数注释家认为这是指税吏。古代一般人都认为税吏是国王压迫的代表。路2:1记载说,“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报名上册(见对路2:1注释)。”尤里乌斯·凯撒的继承者奥古斯都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创建者。他在位四十多年后于公元14年善终。


21 “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

【本会注释】

一个卑鄙的人。也就是被人藐视的人。奥古斯都的继承人是提比略(公元14-37年)。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主张苏埃托尼乌斯,塞内加和塔西图故意丑化了提比略的人格。他们的描写无疑是有些过分,但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提比略是一个乖僻,不可思议和不讨人喜欢的人。

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可能指提比略原来不属继承王位的家系。他是奥古斯都的继子,到了中年才被确定为帝国的继承人。

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奥古斯都去世后,提比略顺利地继承了王位。他只是奥古斯都的继子,登上王位主要靠他母亲利维娅的策划。


22 必有无数的军兵势如洪水,在他面前冲没败坏;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本会注释】

军兵势如洪水。英文KJV版“洪水的膀臂”。“膀臂”象征力量,特别军事力量(见第6,15节)。这里显然指象洪水一样的军兵(见但9:26)。提比略的许多军事行动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论在日耳曼还是在东方亚美尼亚和帕提亚的边境。

同盟的君。就是但9:25-27中坚定盟约的君(见但8:11)。但9章的预言说明祂就是弥赛亚耶稣基督。公元31年提比略在位的时候(公元14-37年),犹大巡抚本丢彼拉多下令将耶稣钉十字架。


23 与那君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诈,因为他必上来以微小的军(原文作民)成为强盛

【本会注释】

有些注释家认为,但以理在这里是指犹太人与罗马人在公元前161年所结成的互助友好同盟(见约瑟弗斯《上古史》xii.10.6)。这种看法假定第24节的“暂时”是预言的“载”,即360年(见但7:25;11:24注释)。其他主张但11章预言时间连续性的人认为,这是指罗马策划友好互助协定的谋略,例如与犹太人的互助友好同盟。在这些条约中,罗马人承认缔约国为“盟国”,以保护和促进相互的利益。罗马就这样以朋友和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实际上是“行诡诈”,使这些条约为自己服务。罗马经常将征战的重担加在“盟国”身上,却往往将胜利的成果留给自己。这些“盟国”最后都被罗马帝国吞并。


24 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他必来到国中极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将掳物、掠物,和财宝散给众人,又要设计攻打保障,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暂时的。希伯来语为`ad-`eth(“到了一个时候”)。指这里所提到之权势的策略破除之时。`eth(“时”)在本节可能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也不是指一段预言的时间。但4:16;7:25“载”的亚兰语原文是`iddanin。但12:7“载”的希伯来语原文为mo`adim。`Ad-`eth似乎是指今后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邪恶的势力要一直活动到上帝所规定的期限满足之时(见但11:27;参但12:1)。

那些相信这是指预言时间的人,认为本段所记述的事件发生在罗马作为帝国首都的时期:始于进行阿克兴角战役公元前31年。那一年,奥古斯都战胜了马可·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从公元前31年起加上360年,就到了公元330年。那一年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了君士坦丁堡。

有人认为本节的话语预言了罗马对待帝国中被征服地区的策略。历史记载贵族和军官分到了大量的战利品,就连普通士兵也往往分到一块被征服地区的土地。“暂时的”实际上时间相当长。没有任何“保障”能顶得住罗马军团战无不胜的强大攻势。


25 “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兵与他争战,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本会注释】

奋勇向前。根据前面的一种解释(见第24节注释),本节是指奥古斯都与安东尼之间的斗争,结果导致阿克兴角战役和安东尼的失败。


26 吃王膳的,必败坏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且被杀的甚多。

【本会注释】

吃王膳的。有人认为这是指国王所宠爱的人。从帝国的初期起,罗马皇帝的兴衰一直交织着宫廷的阴谋。特别是到了后来,一个又一个的军官登上了凯撒的王位,往往以其前任的性命为代价的,应验了国王所宠爱的人将起来“败坏”善待他们的人,“被杀的甚多”的预言。在古代东方,人应该效忠于提供他食物的人。

他的军队必被冲没。根据上文的一种解释(第24节),本节是描写安东尼的命运。克里奥帕特拉被战场的喧嚣所吓倒,带着埃及海军的六十只战舰撤离了阿克兴角。安东尼随之逃跑。奥古斯都获得了胜利。安东尼的支持者都投向了奥古斯都。安东尼最后自尽身亡。而那些主张本章年代延续性的人(见第23节注释),认为本节是预言从尼禄至戴克里先帝国不稳定的政治局面。


27 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计谋却不成就;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本会注释】\

心怀恶计。有人认为这是指屋大维(后来的奥古斯都)和安东尼的阴谋。他们都有统治全世界的野心。也有人认为是指戴克理先(284-305年)在位最后几年和从戴克理先去世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306-337年)年间的权力斗争。君士坦丁大帝最终把帝国重新统一了起来(323年或324年)。

定期。恶人和他们的阴谋只能延续到上帝容忍他们的时候。整部《但以理书》显示了历史的真哲学。“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军民中”,上帝“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手”(但4:35)。


28 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

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有些注释家认为这是预言公元70年提多围困和毁灭耶路撒冷。而那些主张预言年代延续性的人(见第23节注释),则认为这是进一步描述君士坦丁大帝的工作。

反对圣约。基督被称为“同盟的君”(第22节)。祂要在一七之内“与许多人坚定盟约”(但9:27)。这约就是救恩的计划,是从亘古就制定,并因基督受死的历史之举而得以确立的。所以这里所指的,自然是从心里反对救恩计划的势力。该势力反对救恩的计划在人心中和生命里运作。有人认为这里所指的是公元70年罗马人入侵略犹大,攻占和毁灭耶路撒冷。也有人认为这段预言的主题是君士坦丁。他们说,虽然君士坦丁自称皈依了基督教,实际上却是“反对圣约”的。他的目的是要利用基督教作为统一帝国和巩固其统治的工具。他给予了教会很大的优惠,希望教会也能支持他的政策。


29 “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本会注释】

却不如。有人认为这里是描写君士坦丁的活动:他虽然尽力想恢复罗马帝国先前的荣耀和权柄,却只能取得部分的成功。

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有人认为这是指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这次迁移标志着帝国的衰落。


30 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本会注释】

基提。《旧约》和后来的犹太古籍曾多次提到基提。在创10:4中(见该节注释;参代上1:7),基提是雅弗的孙子、雅完的儿子。基提的后代所占据的可能就是塞浦路斯。塞浦路斯的主要腓尼基城市位于其东南沿海,在腓尼基语中是Kt,在希腊语中是Kition,在拉丁语中是Citium。巴兰曾在预言中(民24:24)提到“必有人乘船从基提界而来,苦害亚述”。有人认为这段预言是指美索不达米亚的波斯被来自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大帝所推翻(见民24:24注释)。耶2:10和结27:6的“基提海岛”显然也是指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圣经》以后的犹太文献中,基提出现在《马加比上》1:1中,指马其顿。此外有两份死海古卷也提到基提。Ktyy 'shwr(“亚述的基提”)和hktyym bmsrym(“埃及的基提”)出现在《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战争》中,可能指塞琉古国王和托勒密国王,即南方王和北方王。基提与地中海沿岸的地理联系似乎已完全消失。基提成为犹太人敌人的统称。死海古卷中的《哈巴谷书注释》也提到了基提。该著作的作者认为《哈巴谷书》的预言是指当时(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犹太人的苦难。他把哈1:6-11先知对迦勒底人的描写,解释为当时正在劫掠犹太人的基提人。按照那部著作的历史背景,基提可能指罗马人。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34页。

有趣的是,可能译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七十士译本的但11:30,用“罗马人”来代替“基提”。由此可见,虽然Kittim(基提)原来是指塞浦路斯及其中的居民,但后来扩大到指巴勒斯坦以西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再后来就用来泛指来自南方(埃及),北方(叙利亚)和西方(马其顿和罗马)的外国压迫者。

与《圣经》以后的文献相比,《但以理书》的写作年代更接近于提到“基提”的耶利米和以西结年代。这些《圣经》后的文献很可能是对于圣经用法的一种引申。本节的基提显然是民24:24的回应。那里是指西方的征服者(见该节注释)。虽然研究圣经在本节“基提”的准确历史背景方面没有一致的意见,但在解释本节时务要记住两点:第一,在但以理的时代,该词在地理上是指西方的国土和民族;第二,基提一词的重心已从地理含义转到来自任何方向的入侵者和毁灭者。

有人认为“基提战船”是指入侵并瓜分西罗马帝国的蛮族部落。

约。见第28节注释。有人认为这里所描写的恼恨是指罗马借着抵制圣经和逼迫相信圣经的人来诋毁圣约。


31 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他必。希伯来语为mimmennu。即属于这个势力的军兵(见“圣地”注释)将起来实施亵渎的工作。

兴起。即“站起来”。

亵渎。希伯来语为chalal。指把圣物变成俗物。该词曾用来表示在石坛在上头动工具而亵渎它(出20:25),也用来表示干犯安息日(出31:14)。该词还指献儿女给异教之神,从而亵渎上帝圣名的行为(利20:3)。关于这种恶心的习俗,见利18:21注释。

圣地。还有“避难之所”的意思。英文KJV版为“力量的圣所”。有人认为这是指古代世界权力的中心罗马。它是“力量的圣所”。因此他们认为本节是预言蛮族势力的毁灭性攻击。

也有人认为本段的议题是天上的圣所。“力量”的原文是ma`oz,源于动词`azaz,(“坚强”),在本章中经常出现(第7,10,19,38,39节,译为“保障”)。

耶路撒冷地上圣所的周围都是防御的工事。天上的圣所则是最可靠的避难所。基督在那里用祂的血为罪人辩护。因此本段应理解为基督教历史上大背道势力的活动。他们用虚假的祭祀和崇事来冒充基督的真牺牲和祂在天上的圣所担任大祭司的工作。

常献的。见但8:11注释。

行毁坏可憎的。指罗马教的活动。《但以理书》9:27中有类似的说法:“那行毁坏可憎的”(或作“使地荒凉的”)。七十士译本为“在圣殿中毁坏可憎”。基督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太24:15),可以视为引用但9:27,而不是但11:31。在论到公元70年耶路撒冷即将来临的毁灭时,耶稣称包围圣城的罗马军队为“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太24:15;参路21:20)。

但9:27是天使解释但8:11-13的一部分,所以但8:11-13自然就是一个混合的预言(与太24章的预言相似;见《历代愿望》第628页),既是指圣殿和耶路撒冷被罗马人的毁灭,也是指基督教的时代罗马教的活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耶稣把“那行毁坏可憎的”视为将来的事,充分说明安条克四世不符合预言的细节。另见但8:25注释。


32 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上帝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约。见第28节注释。

他。指罗马教。

巧言。希伯来语为chalaqqoth(“圆滑的东西”,见但8:25)。撒但一贯的策略就是使自己的方法显得比上帝的方法更加容易。在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中,上帝的子民一直坚持走基督所指引的道路:“引到永生……路是小的”(太7:14)。

行事。希伯来语为`asah。参第28节。本节无疑指那些在罗马管辖的领域内外抵制罗马教的侵蚀、保持明确信仰的人,如瓦典西人,亚尔比派等。

真教会不仅体现在上帝的子民抵制试探、反对罪恶,更体现在他们积极为祂而采取行动。基督教不是消极的。上帝的每一个儿女都有任务要执行。


33 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多人;然而他们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烧,或被掳掠抢夺。

【本会注释】

必训诲多人。基督的托付:“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8:19),不论是在逼迫的时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必须执行,而且往往在逼迫的时代更有成效。

倒。在上帝的真子民遭受最残酷逼迫的世代,那些勇敢地站出来为信仰作见证的人成了被杀的主要对象。

多日。希伯来原文,七十士译本和迪奥多蒂安译本都只是“日”。但有些希伯来语抄本确实含有rabbim(“多”)。这里显然是指但7:25;12:7和启12:6,14;13:5所说的一千二百六十日。在这段时间里,离道叛教的势力嚣张地亵渎上帝,运用所篡夺的权柄,逼迫那些不赞同其权威的人(见但7:25注释)。


34 他们仆倒的时候,稍得扶助,却有许多人用谄媚的话亲近他们。

【本会注释】

虽然上帝凭着祂的智慧不一定都拯救祂的圣民脱离死亡,但每一位殉道者都有机会知道,他的生命是“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西3:3)的。

在但11:33所描写背道和逼迫的苦难岁月里,上帝不断地借着那些在黑暗中敢于伸张正义,要求恢复圣经原则的领袖人物,使祂饱受压迫的子民“稍得扶助”,其中包括十二世纪以来的瓦典西派的传道人,英国十四世纪的约翰·威克里夫,十五世纪在布拉格的约翰·胡斯和耶罗。十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生活方面的剧变,在属灵方面酿成了宗教改革,为更多的人加入以前世代忠心者的队伍开辟了道路。


35 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为要熬炼其余的人,使他们清净洁白,直到末了;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本会注释】

使他们清净洁白。上帝有时允许祂的儿女受苦,甚至受死,为了使他们的品格得到净化,以适应天上的生活。连基督也曾“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5:8)。参启6:11。

末了(参但8:17;11:40;12:4,9)。希伯来语为`eth qes。本节的eth qes似乎与一千二百六十年有关,指这段时期的结束。把这些章节与《历代愿望》第234页;《证言》卷五第9,10页;《善恶之争》第356页相对照,就可以知道公元1798年标志着“末时”的开始。

定期。希伯来语为mo`ed,源于动词ya`ad(“指定”)。Mo`ed是希伯来语的常用词,指以色列人与上帝定期的相会(出23:15;见利23:2注释)。该词既表示会面的时间(何12:9)也表示会面的地方(诗74:8)。在本节中是指时间。“定期”二字更为重要。“末时”在上帝大事的计划中有一个指定的时间。

36 “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用奇异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

王。复临派解释第36-39节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里所描写的势力是1789年前后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另一种认为这里和上文一样,是指背道逼迫的势力。

那些认为“王”是指大革命时期法国的人强调说,这里所提到的一定是一种新的势力,因为它紧跟在“末了”之后,肯定表现出上文的势力所没有提到的特征。它的刚愎自用主要表现在无神论上。法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反宗教的,也是无神论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常识。这种哲学对十九,甚至二十世纪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况且法国大革命及其结果标志着一千二百六十年预言时期的结束。

那些认为本节的“王”是第32节所描写之势力的人指出,在希伯来原文中,“王”前面有定冠词,似乎暗示本节所说的统治者是前面所提到过的。他们主张第35节“末了”可能是指以后的事情。第36-39节的事不一定马上发生在1798年所开始的时期(见第35节注释),特别是因为直到第40节才提到发生在“末了”的事。他们认为第36-39节所描写的势力不是指无神论,而是指一种想取代所有其他宗教势力的尝试。持有此观点的人还提出但2;7;8-9章之间的平行关系。他们的结论是,但11章与前面的章节也有平行的关系,涉及《但以理书》其他预言中所描写的背道势力活动的高潮。

自大。按照那种相信本段是描写法国革命的观点,这句话是指一些激进的革命领袖过火的无神论行为。例如在1793年11月26日,巴黎当局正式废除法国首都的所有宗教。尽管这个决议在几天后被国家议会所推翻,但也充分说明了无神论在当时的影响。

按照那种相信本段为描写基督教历史上大背道势力的观点,这句话是与但8:11,25;帖后2:4和启13:2,6;18:7平行的。他们认为本节的预言应验在罗马教宣称教皇是基督在地上的代理,教阶制的权势,以及他们自称掌握着为人开启和关闭天国的钥匙上。

用奇异的话。按照那种相信本段为描写法国革命的观点,这代表革命党人自负的话语。他们废除所有的宗教,设立理性女神的崇拜。后来引进至高神崇拜的时候,反对的认为这不应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

按照那种认为本段是指罗马教的观点,这里预言的应验,可参阅但7:11,25注释;和帖后2:4;启13:5,6。


37 他必不顾他列祖的神,也不顾妇女所羡慕的神,无论何神他都不顾;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妇女所羡慕的神。那些相信本段所描写的势力是指法国的人,认为这句话应验在革命党人所鼓吹的婚姻只是一种民事合同,不需要任何正式手续就可以一方任意终止。

那些相信本段是描写罗马教的人认为,这可能是指该势力倡导的独身和童贞。

无论何神他们都不顾。有人认为这是指法国革命时的无神论势力,试图废除国内所有的宗教(见第36节注释)。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应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理解;即所描写的势力不是指无神论,而是指自命为上帝的代言人,不给予上帝应有尊敬的势力。它狂妄地想要代替上帝(见帖后2:4)。


38 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银、宝石和可爱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

【本会注释】

倒要。希伯来语为`al-kanno。“代替他”,即代替真神。

保障的神。希伯来语为'eloah ma`uzzim。注释家对这个词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视之为专有名词(“玛乌兹神”)。但圣经其他地方从未提到这样的神。ma`uzzim(玛乌兹)显然是希伯来词ma`oz(“避难所”,“保障”)的复数,而ma`oz 在本章又不断出现(第7,10,19,31节),所以该词最好应理解为“保障的神”或“避难所的神”。

有人认为本节是指1793年在巴黎设立理性女神的崇拜。巴黎的领袖们认为,要使法国保持强大,达到把革命推广到整个欧洲的伟大目标,就需要有宗教。他们试图创立一种新的宗教,用一个女神作为理性的象征。后来又引进“至高神”(把大自然神化)的崇拜。这个神可视为“力量之神”。

也有人认为这是指向圣徒和圣母玛利亚祈祷。更有人认为这是指罗马教与世俗的势力联合,处心积虑地让各国服从其命令。

可爱之物。希伯来语为chamudoth,“理想宝贵的东西”。一个来自同一词根的类似词语在赛44:9中指异教徒偶像的贵重饰物。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圣母和圣徒像上的贵重装饰(见启17:4;18:16)。


39 他必靠外邦神的帮助,攻破最坚固的保障。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为贿赂分地与他们。

攻破最坚固的保障。这句话含义模糊,有好几种译法。本节“攻破”的原文是`asah,意为“工作”,没有直接宾语,而是带两个介词:le(“对”或“为”)和`im(“同”)。在创30:30;撒上14:6和结29:20中,`asah不带宾语而象在这里一样带介词le,意为“为(某人)工作”。撒上14:45`Asah 带介词`im,意为“一同工作”。鉴于上述用法,我们似乎可以把这句话译为“他必与一个外邦神一同为最坚固的避难所(ma`uzzim)工作”。“保障的神”('eloah ma`uzzim,第38节)似乎与“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平行,所以它们在这里都可能是指“外邦神”。

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大革命时期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在法国领袖心中的战略地位。也有人认为这是指罗马教会支持对“保护神”,也就是“圣徒”的崇拜,支持世界各城市中为纪念弥撒和圣母玛利亚而举行的庆典。

分地。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法国贵族大片地产被瓜分,以及这些地产被政府卖给小地主。据估计,法国有三分之二的地产在大革命时期被政府没收。

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教皇控制世俗的统治者,经常接受他们的纳贡。有人提出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新大陆,可以视为这段预言应验的实例。

关于复临信徒解释但11:36-39的历史和他们现在的立场,见《传道》杂志1954年三月号第22-27页。


40 “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也必进入列国,如洪水汜滥。

【本会注释】

在第14,15节以后,这里首次提到北方王和南方王。那些主张第36-39的主题是大革命时期之法国的安息日复临派注释家认为,第40-45节的北方王是指土耳其。而那些主张第36-39节是指罗马教的人则认为本节是预言画面的高潮。后一派中的有些人认为北方王是罗马教,其他的人则认为不是。有些人认为第40-45节应验在奥托曼帝国1922年的瓦解。见第45节注释。


41 又必进入那荣美之地,有许多国就被倾覆,但以东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亚扪人必脱离他的手。

42 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得脱离。

43 他必把持埃及的金银财宝和各样的宝物。吕彼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跟从他。

44 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扰乱他,他就大发烈怒出去,要将多人杀灭净尽。

45 他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中间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

【本会注释】

参但2章(第34,35,44,45节),但7章(第11,26节),但8和9章(8:19,25;9:27)和圣经其他地方(赛14:6;47:11-15;耶50:32;帖前5:3;启18:6-8,19,21)的类似预言。

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都认为第45节的应验还在将来。复临运动的先驱怀雅各1877年在谈到慎重解释未应验之预言的问题时所说精辟的话语至今仍很有意义:

“在解释尚未应验的预言时,因历史还没有记录下来,研究人员不应过分肯定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免得他不知不觉地迷路在幻想之中。

“有些人考虑将来的真理超过考虑现在的真理。他们在路上只看到少量的光,却认为自己已看见了大光。

“关于东方问题的立场,是依据一些尚未应验的预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小心翼翼,谨慎行动,免得挪移了在复临运动中所确立的界标。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看法。大家都把眼睛盯在土耳其与俄罗斯的战争上,认为是应验了预言。而这一部分预言的应验,会大大坚定我们对即将发出的大呼喊和信息的结束所抱的信心。但是如果事情的发生不象人们所满心期盼的那样,对于未应验之预言的这种肯定的态度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怀雅各,《评论与通讯》1877年11月29日刊)。

一、卷名

本卷以它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命名,旧约中还有其他的经卷是以其主要人物名命名的。如《约书亚书》,《撒母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等,这样的卷名不一定说明该人就是作者,但有时作者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如《但以理书》。


二、作者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传统上都认为《但以理书》写于公元前六世纪,作者是但以理。这种传统说法的理由有下面几个:

1,书内的说法:先知但以理在许多段落中是以第一人称说话的(但8:1-7,13-19,27;但9:2-22;但10:2-5等)。他说他亲自奉上帝之命保存该书(但12:4)。有些部分他以第三人称提到自己,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的作品是经常有这样的写法(见拉7:28注释)。

2,作者对历史的熟悉。只有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精通巴比伦事务的人,才能提供书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这些历史事实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后为人所淡忘,因为没有其他的古代文献将之记录下来。最近的考古又重新发现了这些事实。

3,耶稣基督的见证。耶稣基督曾引用《但以理书》的一段话,指出但以理是作者(太24:5)。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证据。

本卷圣书很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6章)主要叙史,第二部分(7-12章)主要是预言,但全书在文学上是一个整体,其理由如下:

1、书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圣殿的器皿怎样被掳到巴比伦的记载,了解伯沙撒在宴会上使用这些器皿的来历(但5:3;参但1:1,2)。但3:12中重述原先在2:49中描述的尼布甲尼撒的政治措施。在但9:12中提到了原来所见到的一个异象(见但8:15,16)。

2、历史部分有一个预言(第二章)同后半部分预言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第七章中对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作进一步的展开。历史部分和预言部分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历史部分(1-6章)记载了上帝对于巴比伦国家的做法,以及这个国家在上帝计划中所起的作用。这段记载是要说明上帝对于所有国家的做法(见《教育论》175-177页)。象巴比伦一样,本书预言部分所形象展示的一个个世界帝国都得到一个机会,来认识上帝的旨意,并与之配合。每一个国家都要根据其实行上帝旨意的忠实程度来衡量。所以,预言部分所展示列国的兴衰可以根据历史部分所阐述的原则来理解,就象巴比伦的情况一样。这一事实把本书的两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每个相继兴起的世界帝国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3、本卷书充分表现了文字上的统一性。大部分学派的代表均承认这一点。写作方式,总的思路,以及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词语,在全书各个部分都是一致的。因此说本书某些部分是一个作者所写,其他部分是另一个作者所写,这是没有根据的。

在第一个库姆兰洞穴中所发现的数百个文稿残卷中,有三个是《但以理书》的,已由D.巴赛勒米和J.T.米利克发表在《犹大沙漠发现之一:库姆兰一号洞穴》(牛津出版社1955年,150-152页)。残片是由两个抄写人员年写,属于一份或两份书卷。其中1、2章由一人所抄,第三章由另一人所抄。

残片包括以下章节:但1:10-17;但2:2-6;但3:22-30。与马所拉文本相对照,有16处差异,但没有一处影响整段的意思,16处中有9处系拼法上的不同,各只涉及一个字母,其中有2处似乎是拼写错误;其他七处在马所拉文本中亦有不同拼法。增加了4处,二个是连同and(和),一个if(如果)前面的小品词that;有两个词各增加一个三音字母。有一个三音字母马所拉文本中有,而残片中则没有。有两个动词词尾似乎是抄写上的错误。以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无足轻重,在翻译时一般不予理会。这有力地证明了现在所拥有的《但以理书》希伯来文本从实质上来说至少同基督的时代是一样的。

更有趣的是第二章的残片有一段中希伯来文转变为亚兰文,在最后一个希伯来词语和第一个亚兰文词语之间留下一个空白,使两种语言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处。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残片和马所拉文本一样,不含有后典中的《三童歌》。


三、历史背景

《但以理书》包括:

1、记录但以理及其朋友生平的某些历史事件。他们是被掳往巴比伦替政府工作的犹太人。

2、记录经由但以理解释的尼布甲尼撒王所作的一个预言梦,并记录了先知自己所见的几个异象,虽然这卷书是被掳巴比伦期间或稍后写成的,但其宗旨不是提供犹太人被掳的历史,也不是但以理的传记。本卷书叙述了先知兼政治家但以理及其朋友最重要的经验,并按特定的目的编排。

首先,但以理简要介绍了他为巴比伦王但任公职的原因(第一章)。但以理和其他王室成员是公元前605年最早一批被掳往巴比伦的。当时尼布甲尼撒正发动第一次对叙利亚的远征。但以理等人被挑选出来受训担任公职。他在巴比伦的头十九年就是犹大王国属于巴比伦的最后十九年。犹大最后几任国王不智的反巴比伦政策给犹太民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但以理是在约雅敬在位时被掳的。约雅敬对巴比伦忠实了几年以后,采纳了犹大亲埃及派的策略,发动了叛乱,结果国家遭到了军事入侵,公民失去了自由被囚掳。他的儿子和继位者约雅斤只做了三个月的国王,巴比伦的军队就卷土重来镇压叛乱。约雅斤和成千犹大的上层公民于公元前597年被掳。他的继承者西底家表面上似乎忠于巴比伦。但是他既软弱又优柔寡断,经不起埃及和他主要顾问中反巴比伦势力的长期劝说。结果尼布甲尼撒恼于巴勒斯坦的一再叛乱,决定消灭犹大王国。巴比伦军队蹂躏犹大达二年半之久,占领和摧毁了许多城市,包括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王宫,于公元前586年掳走了大部分犹大的居民。

但以理在这多事之秋留在巴比伦。他一定眼见巴比伦的军队数次出发去进犯他的故乡,看见他们带着犹大的俘虏凯旋归来,其中有年青的约雅斤王和他的家室(王下24:10-16),后来还有盲目的西底家王(王下25:7)。在这些年间,但以理也一定注意到被掳的犹太人中间的政治动乱,导致尼布甲尼撒烧死了一些主要的煽动者。因这次动乱,耶利米写信给被掳的同胞,劝勉他们在巴比伦过平静的生活(耶29章)。

在所有这些年间,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安静并忠诚地尽自己的责任,做国家的忠臣和百姓。他们经过学术训练以后成为迦勒底人精英集团的成员,担任国王的顾问。于是但以理有了极好的机会向尼布甲尼撒解释有关将来这国的梦(但2章)。结果但以理被委以很高的职务,并似乎当了多年。这个职务使他有机会使国王熟悉天上之上帝的能力。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所事奉的就是这一位上帝。但以理担任这个官职究竟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似乎在公元前570年以前就不再担任了。有一份当时代的《宫廷和国家年鉴》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列出了那个时候在尼布甲尼撒政府中任职的主要官员。关于尼布甲尼撒的统治时期,没有其他的宫廷和国家年鉴保存下来。事实上,当时代圣经以外的文献中,但以理的名字根本没有提到。

在上述这些文稿中没有但以理的名字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但以理担任公职有多久时间。《但以理书》记载了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的4件事情:

1、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的头三年,包括他登基那一年在内,犹太的王室贵族接受教育(第一章)。

2、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第二年,为他解梦(第二章)。

3、在没有注明的某一年中,杜拉平原上奉献金像,导致但以理三个朋友的一场经历(第三章)。

4、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梦,宣布他将发疯7年。解梦的时间可能在王执政的最后几年(第四章)。

我们无从得知尼布甲尼撒发疯期间但以理的活动。我们也不知道在王恢复正常重登宝座以后但以理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以后的各位王,即阿梅马杜克(圣经里的以未米罗达),尼甲沙鲁苏尔,拉巴什马杜克和拿波尼杜执政期间是否担任公职。不过他得以眼见在那些谋杀了前任登上王位的国王们统治之下,尼布甲尼撒的强大帝国衰弱和腐败下来。他一定怀着异常的兴趣注意到东方波斯的居鲁士王慧星般地兴起,因为在预言中曾经提到一个名叫居鲁士的人将作为以色列的解放者(赛44:28;赛45:1)。在公元前553年(可能在这一年居鲁士成为玛代帝国的主宰),但以理可能看见拿波尼杜任命他的儿子伯沙撒统治巴比伦,拿波尼杜自己则出去征服阿拉伯的特马。在伯沙撒王头三年但以理见了几个伟大的异象(但7,8章)。过去他只是解释异梦而已,现在则成了历史上的大先知之一。

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落之夜,巴比伦人再次要求但以理出来工作──解释伯沙撒宴会厅上表示厄运的文字。波斯人成了巴比伦及其帝国的主人以后,新的统治者们利用了过去政治家的才能和经验。但以理再次成为国君的首席顾问。可以推定他把以赛亚的预言给王看(见《先知与君王》557页)。这些预言影响了波斯统治者签署法令结束对犹太人的流放,让他们回家重建圣殿。在但以理担任公职的后一段时间里,邪恶的同事们企图谋害他的性命,但是上帝施行奇迹进行干预,拯救了祂的仆人(但六章)。但以理在晚年,先是在玛代人大流士治下(但9章),后是在居鲁士治下(但10-12章),又见了一些重要异象。

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自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233-约304年)对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首次提出重大的疑问以来,《但以理书》一直受到批评家的攻击,起先是偶然性的,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成了持续性的,结果,今天大部分的基督教学者认为《但以理书》是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起义时期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学者提出两条主要的理由来证明《但以理书》是写于以后的年代:

1、他们认为有一些预言指的是安条克四世(约公元前175-163)。在他们看来,大部分的预言,至少是那些已经准确应验了的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写的,故他们声称但以理的预言是在安条克四世统治的时代以后写的。

2、根据他们的观点,《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记录的有些事件与他们所了解的史实有出入。他们据此推定作者无论从时间或地点方面与实际的事件相去甚远,无法准确了解发生在400年以前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的情况。

凡是相信古代受圣灵感动的先知,能准确预言将来史实的人,是不会介意上面第一条理由的。第二条理由需要认真考虑,因为他们声称《但以理书》在史实、年代和观点上有误。为此,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但以理书》的历史可信度。

但以理所描述的某些事件今天的确无法用手头古代的材料来证实。例如尼布甲尼撒的发疯,现有古代的文献中没有一份提到此事。这位新巴比伦帝国最伟大的君王暂时性的失去理智没有被记录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王室挡案只记录一些可嘉的事迹的事(见但4:36注释)。又如谜一般的玛代王大流士。他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没有得到圣经以外任何一份可靠材料的证实。他的身份只是在希腊作家的著作和残存的楔形文字材料中得到暗示。

其他所谓的历史疑难问题在一百年以前曾令保守的《但以理书》注释者为难。但随着考古学提供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这些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现把其中较为重要的罗列如下:

1、所谓但1:1和耶25:1在年代上不符。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利米书》是可靠的历史材料。耶利米说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尼布甲尼撒三年,但以理则说尼布甲尼撒王第一次进攻耶路撒冷是在约雅敬第三年,显然暗示尼布甲尼撒三年就是约雅敬三年。在当时代的文献被发现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古代的国王有几种计年的方法,解经家们觉得很难解释这种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他们假定尼布甲尼撒和他父亲尼波布拉色联合执政,或者假定但以理和耶利米计年的方法不同,耶利米用犹太历,但以理用巴比伦历,从而设法解决这个难题。这两种解释都已经过时。

后来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巴比伦王和当时的犹太王一样,是按照“登记年”的体制来计年的。巴比伦王登基的那一年并不算入他在位的年份,而只算是他的“登基年”,而他在位第一年,指的是他执政的完整一年,从第二年元旦起。届时,他在一个宗教仪式中握住巴比伦神彼勒的手。

据约瑟弗斯(引用贝罗索斯)和一份巴比伦史书记载,尼布甲尼撒在父亲去世、登上王位那一年出征巴勒斯坦。这样,但以理和耶利米就完全一致了。耶利米称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但以理则是在尼布甲尼撒登基那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被掳的。

2、巴比伦的伟大创建者尼布甲尼撒。据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尼布甲尼撒在古代历史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未提到他是伟大的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凡读过古代希腊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荣誉通常归于塞米拉斯女王。她在巴比伦历史上被赋与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过去一百年里所出土的当时代楔形文字记录完全改变了古典作家的说法,与《但以理书》的记载相符合。《但以理书》称尼布甲尼撒为“这大巴比伦”(但4:30)的创建者或重建者。楔形文字表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布甲尼撒重建了宫殿、庙宇、城市的殿塔,添建了新的建筑和工事,成为新巴比伦的创建者。

这种资料只能出自新巴比伦王国时代的作者。因为在希腊时代,这些情况已完全被人遗忘。《但以理书》提供这样的资料,让那些认为《但以理书》不是写于公元前6世纪,而是公元前2世纪的考据派学者们大惑不解。他们这种困惑的典型的例子是哈佛大学P.H.法伊弗的一段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但以理是怎么才了解到新巴比伦是尼布甲尼撒所创建的……,如出土文物所证实的那样”(《旧约概论》,纽约1941年,758,759页)。

3、巴比伦王伯沙撒。关于现代东方学者发现伯沙撒身份的奇妙故事,见但以理第五章补充注释。圣经以外的其他古代文献没有提到伯沙撒的名字,而总是提到拿波尼度为波斯征服以前最后一个巴比伦王。这件事常被用来作为反对《但以理书》历史可信度的最有力理由之一。可是过去一百年来的发现在这方面驳倒了但以理的一切批评者,非常清楚地证实了但以理关于伯沙撒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第二,《但以理书》的文字像《以斯拉记》一样,一部分是用希伯来文,一部分是用亚兰文写的。有人解释说,《以斯拉记》使用两种文字可能是作者在叙史时直接采用亚兰文献,而其他地方则用他的母语希伯来文写。这种解释不适于《但以理书》。《但以理书》的亚兰文是从但2:4至第7章最后一节。

下面列举学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所提供的一部分解释。在有些解释后面的括号里说明这种解释的不合理处:

1、作者为讲亚兰文的人写历史,讲希伯来语的学者写预言。(但是第二章和第七章的亚兰文就是两个大预言,说明这种看法不对)

2、两种文字说明有两位作者。(这种观点不可能正确,因为全书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即使是许多激进的批评家也这样认为)

3、原来是用一种文字写的,或全用亚兰文,或者用希伯来文,后来有一部分译成其他文字。(这种观点没有解释为什么只翻译部分而不翻译全文的问题)

4、原书有两种文本,一个用希伯来文写,另一个用亚兰文写,以便让各等人阅读。在马加比时代的逼迫中,有一部分内容损失,于是就把两种文本不加任何改动地拼凑起来。(这种看法缺乏事实证据,推测性较强)

5、作者到了叙述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时改用亚兰文(但2:4),接着一直用亚兰文写。当他再次提笔时(但8:1),就恢复使用希伯来文。

最后一种看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但以理书》的各个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写的。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政府官员,但以理能用不同的语言讲和写。他可能用希伯来语记叙一些史实和异象,另一些则用亚兰文写。根据这种推测,第一章是用希伯来语写,时间可能是居鲁士元年。3-6章的叙史是用亚兰文,写于不同的时间。预言大部分用希伯来语写(但8-12章)。但第七章的异象是用亚兰文写的。记述将来国度的尼布甲尼撒之梦,先是用希伯来语写,到了引用迦勒底人的话时开始用亚兰文写(但2:4),一直到这段叙述结束。

到了晚年,但以理把他的著作集成一书。他可能认为没有必要翻译某些部分以求全书在文字上的统一。他知道读者一般都懂两种文字。当时的其他著作也有这种情况。

必须进一步指出,《但以理书》中有两种文字,不能证明该书写于较晚的时候。那些把《但以理书》的写作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人,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马加比时代的希伯来作者怎么能让书的一部分用希伯来语写,而另一部分用亚兰文写呢?

的确,《但以理书》亚兰语部分的拼写特点与公元前3-4世纪西亚的亚兰语十分接近。这似乎是由于语言的现代化之故,大部分希伯来圣经经卷均有这个特点。拼写不能证明写作的时期,正如最新版本的英文圣经不能证明其写作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一样。拼写方面的特点最多只能说明最新版本问世的年代。

在死海古卷中有几份抄写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但以理书》残片,其中至少有两份保存了但以理二章中从希伯来语转为亚兰文的部分,清楚地说明但以理在当时就是双语的。


四、主题

《但以理书》可以被称为历史和预言手册。预言就是历史的预见。历史是预言的应验。预言部分能使上帝的子民用永恒的眼光看待暂时的事物,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行动,为最后的危机作好准备,为相信预言的应验提供坚实的基础。

纲要中所体现《但以理书》中四条主要的预言线索,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上帝子民从但以理的时代到世界末日的经历。“幔子业已掀开,使人们从世人的利益、权势和情感所引起之千变万化的冲突的上面、幕后或其中,都可以看到那位大有慈悲之主的许多媒介,正在默然忍耐地实现祂自己旨意的训令”(《先知与君王》500页)。四条预言线索中的每一条都在“天上的上帝”另一个“永不败坏”之国时达到高潮(但2:44)。那时人子将接受永远的权柄(但7:13,14)。“攻击万君之君”的必“非因人手而灭亡。”(但8:25),上帝的子民将从压迫者手中永远得到解放(但12:1)。所以,《但以理书》提供了一座上帝所建造的桥梁,从今世的边缘通往永恒的无边之岸。像但以理那样忠心爱上帝并事奉祂的人,可以凭着信心跨过这座桥梁,从苦难动荡的今生走到平安稳妥的永生。

《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以最动人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哲学(见《教育论》174-184页)。这一部分成为预言部分的序言。《但以理书》提供了上帝如何对待巴比伦国的详细记录,使我们能够明白本书预言部分所讲述其他国家兴衰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明白巴比伦在上帝计划中所起作用,所体现的历史哲学,就无法充分理解在预言异象的屏幕中巴比伦以后其他国家所起的作用。

在《但以理书》的历史部份,我们看见当时的上帝仆人但以理与外邦世界的天才尼布甲尼撒面面相对,使这位国王有机会认识历史的主宰、但以理的上帝并与祂合作。尼布甲尼撒不仅是当时最强国家的君主,也是非常智慧,具有天赋之判断力的人。事实上,他是异教世界最重要的人物,“列国中大有权势的人”(结31:11)。根据上帝的计划,他登上权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上帝论到他说:“现在我将这些地都交给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耶27:6)。当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以后,他们是处在一只强有力但是不残忍的手下(按照当时的标准)。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任务就是保证让王的意志服从上帝的旨意,以便实现上帝的目的。在戏剧性的历史关头,上帝让这两个人物碰到一起。见《SDA圣经注释》本卷569页,《以西结书》序言。

《但以理书》的前4章叙述了上帝怎样使尼布甲尼撒效忠于祂。首先,上帝需要一个人在巴比伦的宫廷中适当地阐明上天的原则和政策。于是祂拣选但以理作为自己的使者派给尼布甲尼撒。上帝怎样使当俘虏的但以理得蒙尼布甲尼撒的嘉纳,使尼布甲尼撒先是信任但以理,然后信任但以理的上帝,今日祂照样利用人来实现祂在地上的旨意。上帝能够使用但以理,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有优秀品格的人,把为上帝而活作为人生主要目的的人。

但以理“立志”(但1:8)在生活上符合上帝所表显的一切旨意。首先,上帝使他在巴比伦的官员眼前“蒙恩惠,受怜悯”(但1:9)。这就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那就是证明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身体特别好(但1:12-15)。接着他表显出超人的智慧。“上帝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聪明知识”(但1:17节),结果与他们最接近的竞争者相比,“胜过十倍”(但1:20节)。就这样,但以理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他的同伴,赢得了尼布甲尼撒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事情为尼布甲尼撒认识但以理的上帝预备了道路。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第二章的梦,从火窖中奇异地得救(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梦──向王充分表现了但以理之上帝的知识,权能和权威。第二章的故事证明人类知识的有限,导致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承认:“你们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2:47)。他由衷地承认上帝的智慧不仅超过人的智慧,而且超过他自己诸神的智慧。金像和火窖的事件使尼布甲尼撒承认天上的上帝“救护依靠祂的仆人”(但3:28)。他的结论是,在他的国家里任何人都不得“谤渎”希伯来的上帝,“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但3:29)。尼布甲尼撒现在认识到天上的上帝不仅智慧而且有能力,不仅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能。第三件事──他所矜夸的智慧和能力被暂时地剥夺──使王深刻认识到,“至高者”不仅有智慧有能力,而且运用这种智慧和能力管理人间的事务(但4:32)。祂有智慧,有能力又有权威。值得注意的是,尼布甲尼撒恢复理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赞美尊崇敬拜天上的王”,承认象他那样多年“行动骄傲的,祂能降为卑。”(但4:37)

可是尼布甲尼撒个人通过多年时间所获得的教训基本上没有给他的继位者们带来好处。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伯沙撒虽然明知尼布甲尼撒的事(但5:22),仍公然侮辱天上的上帝(但5:23)。巴比伦非但没有配合上帝的计划,反而“成为傲慢而残暴的压迫者”(《教育论》176页),拒绝接受上天的原则,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灭亡(《教育论》177页)。这个国家被放在天平上显示了亏久(但5:25-28),于是世界的统治权转到了波斯人手里。

上帝通过把但以理从狮子坑中救出来,向波斯帝国的统治者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权威(但6:20-23;《先知与君王》557页),象过去对巴比伦的统治者一样。玛代人大流士在一份敕令中承认“活上帝”的权柄“永存无极”(但6:26),甚至“决不更改”的“玛代和波斯人的例”,也不得不服从“在人国中掌权”的“至高者”的旨意(但4:32)。但以理蒙救脱离狮坑所表现出来上帝能力奇妙的见证,给居鲁士留下良好的印象(《先知与君王》557页)。有关他在恢复耶路撒冷和圣殿中所起作用的预言(赛44:26;赛45:13)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心就大受感动,立志要完成上天所交派与他的使命”(《先知与君王》557页)。

《但以理书》就是这样体现出一些原则。按照这些原则,上帝的智慧、能力和权威通过各国的历史表显出来,以最后实现祂的旨意。“上帝高举巴比伦,为要使它能成全祂的旨意”(《教育论》175页)。它有一段考验的时期,可是它“失败了,于是它的荣耀消失了,权势离去了,领土被别人所占领”(《教育论》177页)。

《但以理书》的四个异象都同从但以理的时代起直到上帝建立永恒的国度,地上善与恶的斗争有关系。由于撒但要利用地上的大国尽力阻碍上帝的计划,毁灭上帝的子民,这些异象就介绍了那些撒但活动最猖獗的国家。

第一个异象主要涉及政治上的变动(第二章),其主要目的是告诉尼布甲尼撒,他作为巴比伦的统治者所起的作用,以及“将来必有的事”(但2:29)。

第二个异象是第一个异象的补充(第七章),侧重上帝的子民在第一个异象所提到的势力统治之下的经历,预报了圣徒最后的胜利和上帝对圣徒之仇敌的审判(但7:14,18,26,27)。

第三个异象(第八、九章)补充了第二个异象,主要讲撒但消灭宗教和上帝子民的企图。

第四个异象(但10-12章)总结了前面的异象,更加详细地叙述异象的内容。它扩大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异象的主题,侧重在“本国之民日后必遭遇的事,因为这异象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但10:14),“是指着大争战”(但10:1)。但11:2-39所述的史纲要延续到“后来的日子”(但10:14)和“末了”(但11:40)。

《但以理书》的预言与《启示录》的预言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启示录》阐述了与但以理一样的题目,不过侧重于作为上帝选民的基督教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在《但以理书》中不太清楚的细节往往通过与《启示录》对照就明朗了。但以理奉命封闭关于末日的预言直到末时(《善恶的斗争》356页)。但通过殷勤的研究,其中含义的“知识就必增长”(但12:4)。虽然《但以理书》中有关末日的那一部分预言是封闭的(但12:4;《使徒行述》585页),约翰却奉命“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启22:10)。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但以理书》中不大易解的部分,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启示录》,以求驱散阴影。


五、纲要

(一)历史部分 但1:1-6:28

A、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受教育 但1:1-21

1、第一批从犹大带往巴比伦的俘虏 但1:1-2

2、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被挑选出来接受训练为国王服务 但1:3-7

3、但以理获准遵守自己的律法 但1:8-16

4、教育的成功,被接受为王服务 但1:17-21

B、尼布甲尼撒的大像之梦 但2:1-49

1、尼布甲尼撒因梦而烦乱 但2:1-11

2、下令处死哲士,后又撤消命令 但2:12-16

3、但以理得到启示,表示感恩 但2:17-23

4、但以理向国王述梦 但2:24-35

5、但以理解梦 但2:36-45

6、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伟大 但2:46-49

C、但以理的朋友们在火窖中得救 但3:1-30

1、尼布甲尼撒立金象,要人敬拜 但3:1-7

2、三位忠心的希伯来人拒绝敬拜 但3:8-18

3、上帝在火窖里施行拯救 但3:19-25

4、尼布甲尼撒的承认和敕令,三位希伯来人得到提升 但3:26-30

D、尼布甲尼撒的第二个梦,降卑和恢复 但4:1-37

1、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知识和能力 但4:1-9

2、述梦 但4:10-18

3、但以理解释梦 但4:19-27

4、尼布甲尼撒的降卑和恢复 但4:28-36

5、尼布甲尼撒赞美天上的上帝 但4:37

E、伯沙撒的宴会和王国的灭亡 但5:1-31

1、伯沙撒亵渎圣殿的器皿 但5:1-4

2、墙上神秘的字 但5:5-12

3、但以理解释这些字 但5:13-18

4、但以理接受荣誉,巴比伦亡国 但5:29-31

F、但以理从狮坑中得救 但6:1-28

1、但以理的提升和受到同事妒忌 但6:1-5

2、大利乌下令限制祷告 但6:6-9

3、但以理违令被判罪 但6:10-17

4、但以理得救,控告者受惩罚 但6:18-24

5、公开承认但以理之上帝的伟大 但6:25-28

(二)预言部分 但7:1─12:13

A、但以理的第二个预言信息 但7:1-28

1、4个兽和小角 但7:1-8

2、人子的审判和永远作王 但7:9-14

3、天使解释异象 但7:15-27

4、但以理的感受 但7:28

B、但以理第三个预言信息 但8:1─9:27

1、公绵羊,公山羊和角 但8:1-8

2、小角及其恶行 但8:9-12

3、有关圣所洁净的定时性预言 但8:13-14

4、加百列解释异象的第一部分 但8:15-26

5、但以理见异象后生病 但8:27

6、但以理祈求复兴,承认他百姓的罪 但9:1-19

7、加百列解释异象的剩下部分 但9:20-27

C、但以理第四个预言信息 但10:1-12:13

1、但以理禁食 但10:1-3

2、“有一人”的出现,以及对但以理的影响 但10:4-10

3、那个“人”对但以理开头的谈话 但10:11-11:1

4、有关将来事件的异象 但11:2-12:3

5、“奇异的事”应验的时间,对但以理个人的应许 但12:4-13

和合本但11:1 又说:“当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曾起来扶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拼音版但11:1 Yòu shuō, dāng Mǎdaì wáng Dàlìwū yuán nián, wǒ céng qǐlai fúzhù Mǐjiā lēi, shǐ tā jiān qiáng.

吕振中但11:1 我、我在玛代人大利乌(七十子作∶古列)元年,米迦勒(传统∶我)就站立起来,以加强我(传统∶他)的力气,以帮助我(传统∶他)了。

新译本但11:1 “玛代人大利乌王第一年,我曾经起来帮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现代译但11:1 他〔希伯来文作:我〕担负了帮助我,护卫我的责任。

当代译但11:1 他继续说:“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奉派去帮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思高本但11:1 玛待人达理阿王元年,他前来坚固我,协助我。

文理本但11:1 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尝兴起、助而壮之、

修订本但11:1 "至于我,当玛代的大流士元年,我曾起来扶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KJV 英但11:1 Also I in the first year of Darius the Mede, even I, stood to confirm and to strengthen him.

NIV 英但11:1 And in the first year of Darius the Mede, I took my stand to support and protect him.)

和合本但11:2 现在我将真事指示你,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

拼音版但11:2 Xiànzaì wǒ jiāng zhēn shì zhǐshì nǐ, Bōsī hái yǒu sān wáng xīngqǐ, dì sì wáng bì fùzú yuǎn shēng zhū wáng. tā yīn fùzú chéngwéi qiángshèng, jiù bì jīdòng dà zhòng gōngjī xī là guó.

吕振中但11:2 「现在我把真确的事告诉你。波斯还有三个王要立起来;第四个必取得财富,富裕大过诸王;他既因富足而强盛,就必全面激动希腊国。

新译本但11:2 现在我要把真理告诉你。看哪!在波斯还有三个王要兴起;第四个王必非常富有,远超过所有的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以后,就必煽动众民攻击希腊国。

现代译但11:2 我现在要告诉你的话是真实的。」那天使说:「还有叁个王要统治波斯,以后有第四个王。这第四个王比其他的王更富有。在他最有权势、最富强的时候,他要向希腊国挑战。

当代译但11:2 现在我要告诉你有关将来的事:波斯将再有叁王兴起,但接下来第四位王的财富必远胜前叁王。当他财富鼎盛的时候便施计去攻打希腊。

思高本但11:2 现在我要把真事告诉你:看,在波斯还要兴起叁位君王,第四位要拥有大量的财富,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君王;他因财富而强盛,於是煽动万国对抗雅汪国。

文理本但11:2 今我以真实示尔、波斯国犹有三王崛兴、其四者较为富饶、迨其因富而强、则怂恿群众、以攻希腊国、

修订本但11:2 现在我要指示你确实的事。"看哪,波斯还有三个王要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煽动各国攻击希腊国。"

KJV 英但11:2 And now will I shew thee the truth. Behold, there shall stand up yet three kings in Persia; and the fourth shall be far richer than they all: and by his strength through his riches he shall stir up all against the realm of Grecia.

NIV 英但11:2 "Now then, I tell you the truth: Three more kings will appear in Persia, and then a fourth, who will be far richer than all the others. When he has gained power by his wealth, he will stir up everyone against the kingdom of Greece.

和合本但11:3 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

拼音版但11:3 Bì yǒu yī gè yǒnggǎn de wáng xīngqǐ, zhí zhǎng dà quán, suíyì ér xíng.

吕振中但11:3 必有一个英勇的王要立起来,执掌大权而统治,任意而行。

新译本但11:3 后来必有一个英勇的王兴起,他必执掌大权,任意而行。

现代译但11:3 「然后有一个勇猛的王要出现;他将随心所欲地统治庞大的帝国。

当代译但11:3 但希腊也有一位勇武的王兴起,他要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度,他所计划的一切都必成功。

思高本但11:3 以後要兴起一位英勇的君王,他独掌大权,统治一切,为所欲为。

文理本但11:3 将有英勇之王崛兴、以大权施治、随意而行、

修订本但11:3 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

KJV 英但11:3 And a mighty king shall stand up, that shall rule with great dominion, and do according to his will.

NIV 英但11:3 Then a mighty king will appear, who will rule with great power and do as he pleases.

和合本但11:4 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破裂,向天的四方(“方”原文作“风”)分开,却不归他的后裔,治国的权势也都不及他,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与他后裔之外的人。

拼音版但11:4 Tā xīngqǐ de shíhou, tāde guó bì pòliè, xiàng tiān de sìfāng ( fāng yuánwén zuò fēng ) fēnkāi, què bú guī tāde hòuyì, zhì guó de ye dōu bú jí tā. yīnwei tāde guó bì beì bá chū, guīyǔ tā hòuyì zhī waì de rén.

吕振中但11:4 他一立起来,他的国就破裂,向天的四方而分裂,却不归于他的后代;分裂的也比不上他所执掌的统治权;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与他后代以外的人。

新译本但11:4 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就破裂,向天的四方(“四方”原文作“四风”)分开,却不归给他的后代,国势也不及他掌权的时候;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给他后代以外的人。

现代译但11:4 但是,当他的权势到达最高峰的时候,他的帝国就要瓦解,分裂成四部份。他的后代不能继承他的王位,他的王国将由别人统治,但是不如他统治时那样强盛。

当代译但11:4 不过,正当他的国力达到颠峰的时候,却要分裂成为四个弱小的国家,它们既不由他的后代统治,也不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这是因为他的国注定要四分五裂,归外人管理。”

思高本但11:4 但当他极盛的时候,他的国必要瓦解,他的天下必要四分五裂,而不归於他的後裔;也没有相似他所有的统治权,他的国必要灭亡,归属不是他後裔的外人。

文理本但11:4 彼既兴起、其国乃裂、依天之四风而分之、不传其裔、其权不如昔日、盖其国必见拔、归于外人、

修订本但11:4 他正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瓦解,向天的四方t裂开,却不归他的后裔,也不如他当年统治的权威;他的国必被拔出,归给他后裔之外的人。

KJV 英但11:4 And when he shall stand up, his kingdom shall be broken, and shall be divided toward the four winds of heaven; and not to his posterity, nor according to his dominion which he ruled: for his kingdom shall be plucked up, even for others beside those.

NIV 英但11:4 After he has appeared, his empire will be broken up and parceled out toward the four winds of heaven. It will not go to his descendants, nor will it have the power he exercised, because his empire will be uprooted and given to others.

和合本但11:5 南方的王必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执掌权柄,他的权柄甚大。

拼音版但11:5 Nánfāng de wáng bì qiángshèng, tā jiāng shuaì zhōng bì yǒu yī gè bǐ tā gēng qiángshèng, zhí zhǎngquán bǐng, tāde quánbǐng shén dà.

吕振中但11:5 「南方的王必然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强盛过他,并要施行统治∶他的统治权的确是大的统治权。

新译本但11:5 “南方的王必强盛,他的将领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的,这人必掌权,他的权势很大。

现代译但11:5 「埃及王将强大,可是他的将领中有一个比他更强大的要出现,他将统治更大的王国。

当代译但11:5 南方的王势力强盛;可是,却被手下一名将领篡了位,但国势比他更强。

思高本但11:5 南方的君王要强盛起来,但他的将领中,有一个比他更强的要获得政权;他王国的势力非常强大。

文理本但11:5 南方之王、与其军长之一俱强、惟此军长、较之尤强、而秉国钧、其权甚大、

修订本但11:5 "南方的王必强盛,他的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执掌权柄,权柄甚大。

KJV 英但11:5 And the king of the south shall be strong, and one of his princes; and he shall be strong above him, and have dominion; his dominion shall be a great dominion.

NIV 英但11:5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become strong, but one of his commanders will become even stronger than he and will rule his own kingdom with great power.

和合本但11:6 过些年后,他们必互相连合,南方王的女儿必就了北方王来立约,但这女子帮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这女子和引导她来的,并生她的,以及当时扶助她的,都必交与死地。

拼音版但11:6 Guō xiē nián hòu, tāmen bì hùxiāng lián hé, nánfāng wáng de nǚér bì jiù le bei fāng wáng lái lì yuē. dàn zhè nǚzi bāngzhu zhī lì cún lì bù zhù, wáng hé tā suǒ yǐkào zhī lì ye bùnéng cún lì. zhè nǚzi hé yǐndǎo tā lái de, bìng shēng tāde, yǐjí dāngshí fúzhù tāde, dōu Bìjiāo yú sǐdì.

吕振中但11:6 过了几年,他们必彼此联盟;南方王的女儿必于归于北方王、以完成妥当的合约;但这女子手臂之力都持不住了;她的后裔(传统∶她的手臂)也站立不住;她和陪伴她来的、跟她的孩子(传统∶跟生她的)和她的丈夫(传统∶和那拥有她的)都必被交出于死地。

新译本但11:6 过了多年,南方王的女儿必到北方王那里去修好,他们必互相结盟。但这女子的势力必存留不住;王和他的势力也站立不住;她连同那些带她来的、那生她的,和那帮助她的,都被交出处死。

现代译但11:6 许多年后,埃及王要跟叙利亚王结盟,把女儿嫁给他。但这联盟不会维持长久。她和她丈夫、孩子〔希伯来文是:父亲〕,以及跟她一起去的仆人都要被杀。

当代译但11:6 几年之后,南方的王与北方的王联盟。南方王的女儿下嫁北方王,作为和平条件;可是,她非但不能影响北方王,反而失宠,连她的大使、儿子和父王,都遭受歧视。

思高本但11:6 几年以後他们要缔结同盟,南方君王的公主要嫁给北方的君王,以求修好;但是她得不到势力,她和她所生的也不能久存;她和她的侍从,她的儿子以及辅助她的都要被杀害。到那时,

文理本但11:6 越数年、彼此结盟、南方之公主、将归于北方之王、以图敦睦、而公主之力必不久、北王之权亦不存、公主及其侍从、与生之者、暨当时助之者俱被陷焉、

修订本但11:6 过了几年,他们必结盟,南方王的女儿必来到北方王那里,使约生效;但这女子不能保留实力,王的力量也未能存留。这女子、带她来的、生她的和当时扶助她的必被杀害。

KJV 英但11:6 And in the end of years they shall join themselves together; for the king's daughter of the south shall come to the king of the north to make an agreement: but she shall not retain the power of the arm; neither shall he stand, nor his arm: but she shall be given up, and they that brought her, and he that begat her, and he that strengthened her in these times.

NIV 英但11:6 After some years, they will become allies. The daughter of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go to the king of the North to make an alliance, but she will not retain her power, and he and his power will not last. In those days she will be handed over, together with her royal escort and her father and the one who supported her.

和合本但11:7 但这女子的本家(本家原文作根)必另生一子(子原文作枝)继续王位,他必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攻击他们,而且得胜。

拼音版但11:7 Dàn zhè nǚzi de ben jiā ( yuánwén zuò gēn ) bì Lìng shēng yī zǐ ( zǐ yuánwén zuò zhī ) jìxù wáng wèi, tā bì shuaìlǐng jūnduì jìnrù bei fāng wáng de bǎo zhàng, gōngjī tāmen, érqie déshèng.

吕振中但11:7 「当那些时候(此短句原在第六节之末)、这女子的根儿上必有一根枝子要立起来、接替他的位子;他必来到外郭(传统∶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同他们周旋,而强过他们。

新译本但11:7 但这女子的本家(“本家”原文作“根”)必另有一个儿子(“儿子”原文作“枝子”)兴起,继承父位;他必来攻击北方王的军队,进入北方王的堡垒,攻打他们,而且得胜。

现代译但11:7 不久,她的一个亲戚要作王,并攻击叙利亚王的军队,侵入他们的堡垒,击败他们。

当代译但11:7 后来,她的弟弟继任南方王,就发动战争攻击北方王,

思高本但11:7 必从她根上出生一个嫩枝,继承父位;他必兴师出征,进入北方君王的保垒,将他们击败,获得胜利;

文理本但11:7 惟自公主本族、将挺生一人、以嗣其位、统率军旅、入北王之保障、攻而胜之、

修订本但11:7 但从这女子的本家必另有一子接续王位,他要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堡垒,攻击他们,而且得胜,

KJV 英但11:7 But out of a branch of her roots shall one stand up in his estate, which shall come with an army, and shall enter into the fortress of the king of the north, and shall deal against them, and shall prevail:

NIV 英但11:7 "One from her family line will arise to take her place. He will attack the forces of the king of the North and enter his fortress; he will fight against them and be victorious.

和合本但11:8 并将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的宝器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拼音版但11:8 Bìng jiāng tāmende shénxiàng hé zhù chéng de ǒuxiàng, yǔ jīn yín de bǎo qì lüè dào Aijí qù. shǔ nián zhī neì, tā bú qù gōngjī bei fāng de wáng.

吕振中但11:8 连他们的神像、同铸像、同宝器、不拘是银的、是金的、都掳掠到埃及去;于是他几年以内也站着不动、不去攻击北方之王。

新译本但11:8 他又把他们的神像、铸成的偶像,连同金银的宝器,都一起掳掠到了埃及去。此后数年之久,他不再去攻击北方王。

现代译但11:8 他要把他们的神像和神殿里的金器、银器都带回埃及。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后,

当代译但11:8 掠走北方王的神像和贵重的金器、银碟等。以后数年内,南方王不再去攻击北方王。

思高本但11:8 并将他们的神像、铸像和金银宝器劫往埃及,从此数年之久与北方的君王对峙;

文理本但11:8 掠其神像铸像、金银宝器、携至埃及、数年之间、不攻北王、

修订本但11:8 把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宝器都掳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KJV 英但11:8 And shall also carry captives into Egypt their gods, with their princes, and with their precious vessels of silver and of gold; and he shall continue more years than the king of the north.

NIV 英但11:8 He will also seize their gods, their metal images and their valuable articles of silver and gold and carry them off to Egypt. For some years he will leave the king of the North alone.

和合本但11:9 北方的王(原文作“他”)必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

拼音版但11:9 Bei fāng de wáng ( yuán wén zuò tā ) bì rù nánfāng wáng de guó, què yào réng huí ben dì.

吕振中但11:9 北方的王(原文∶他)必进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

新译本但11:9 后来北方王必侵入南方王的国土,然后撤退归回本国。

现代译但11:9 叙利亚王将入侵埃及,但终於要被迫撤退。

当代译但11:9 北方王却乘机反攻南方王,但很快便要退回本国。

思高本但11:9 但北方的君王终要侵入南方君王的国土,事後仍返回本国。

文理本但11:9 厥后、北王必侵南王之境、而返故土、

修订本但11:9 北方的王必侵入南方王的国土,但却要撤回本地。

KJV 英但11:9 So the king of the south shall come into his kingdom, and shall return into his own land.

NIV 英但11:9 Then the king of the North will invade the realm of the king of the South but will retreat to his own country.

和合本但11:10 北方王(原文作“他”)的二子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这军兵前去,如洪水泛滥,又必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保障。

拼音版但11:10 Bei fāng wáng ( yuánwén zuò tā ) de èr zǐ bì dòng gān gē, zhāo jù xǔduō jūn bīng. zhè jūn bīng qián qù, rú hóngshuǐ fànlàn, yòu bì zaì qù zhēng zhàn, zhídào nánfāng wáng de bǎo zhàng.

吕振中但11:10 「北方王(原文∶他)的两个儿子必动起武,聚集大队蜂拥军兵;这军兵必前进直往、如大水泛滥,棋流漫过,重复动武,直到对方的保障。

新译本但11:10 “北方王的众子必备战,招集大军;这大军前进,如洪水泛滥,横扫南方王的国土;之后他又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堡垒。

现代译但11:10 「叙利亚的王子们将备战,召集庞大的军队。其中的一个王子要像洪水一样冲击敌人的堡垒。

当代译但11:10 之后,北方王的儿子们蠢蠢欲动,召集猛将组织军队发动战争,排山倒海般直捣南方王的堡垒。

思高本但11:10 他的儿子必要备战,招募强大的劲旅,亲自出征;冲过时,相似洪水 滥;他必猛攻,直逼敌军的保垒。

文理本但11:10 其子备战、大集军旅而来、势若洪水泛滥、以攻南王之保障、

修订本但11:10 "北方王的儿子们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他要前进,如洪水泛滥;要再度争战,直捣南方王的堡垒。

KJV 英但11:10 But his sons shall be stirred up, and shall assemble a multitude of great forces: and one shall certainly come, and overflow, and pass through: then shall he return, and be stirred up, even to his fortress.

NIV 英但11:10 His sons will prepare for war and assemble a great army, which will sweep on like an irresistible flood and carry the battle as far as his fortress.

和合本但11:11 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交付他手。

拼音版但11:11 Nánfāng wáng bì fā liè nù, chūlai yǔ bei fāng wáng zhēng zhàn, bǎi liè dà jūn. bei fāng wáng de jūn bīng Bìjiāofù tā shǒu.

吕振中但11:11 南方王必愤激恼怒,出来同北方王争战;北方王(原文∶他)必兴举大军,但这大军必被交付于南方王(原文∶他)手中。

新译本但11:11 南方王必发大怒,出来和北方王交战;北方王必摆列大军,但这大军必交在南方王的手里。

现代译但11:11 埃及王将在盛怒下领军作战,攻打叙利亚王,俘掳他庞大的军队。

当代译但11:11 南方王大怒,於是整顿兵马出来迎战。他的军队实力强大,终於击败北方王和他的全军。

思高本但11:11 南方的君王必然大怒,出师与北方的君王交战,北方的君王也必调集大军,但这支大军必被交在敌方手中。

文理本但11:11 南王震怒而出、陈列大军、与北王战、北军付于其手、

修订本但11:11 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败在南方王的手下。

KJV 英但11:11 And the king of the south shall be moved with choler, and shall come forth and fight with him, even with the king of the north: and he shall set forth a great multitude; but the multitude shall be given into his hand.

NIV 英但11:11 "Then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march out in a rage and fight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North, who will raise a large army, but it will be defeated.

和合本但11:12 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

拼音版但11:12 Tāde zhòng jūn gāo ào, tāde xīn ye bì zì gāo. tā suī shǐ shǔ wàn rén pú dǎo, què bùdé cháng shēng.

吕振中但11:12 大军既被扫荡,南方王(原文∶他)心就高傲;他虽使几万人仆倒,却不显出太强猛。

新译本但11:12 这大军被扫除以后,南方王就心高气傲;他虽然使千万人倒毙,他的胜利却不能持久。

现代译但11:12 埃及王将因歼灭敌军获胜而非常骄傲,可是他的胜利不能持久。

当代译但11:12 南方王因这场战争获胜,杀敌众多,就骄傲狂妄;其实他的胜利只不过是很短暂罢了。

思高本但11:12 这支大军被掳去以後,南方的君王便心高气傲,不过他虽击毙千万大军,仍不能强盛,

文理本但11:12 既集其众、心则骄侈、仆敌数万、而不终强、

修订本但11:12 这大军既被扫荡,南方王的心就自高;他虽使万人仆倒,却不能保持胜利。

KJV 英但11:12 And when he hath taken away the multitude, his heart shall be lifted up; and he shall cast down many ten thousands: but he shall not be strengthened by it.

NIV 英但11:12 When the army is carried off,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be filled with pride and will slaughter many thousands, yet he will not remain triumphant.

和合本但11:13 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所定的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军装来。

拼音版但11:13 Bei fāng wáng bì huí lái bǎi liè dà jūn, bǐ xiānqián de gèng duō. mǎn le suǒ déng de nián shǔ, tā bì shuaìlǐng dà jūn, daì jí duō de jūn zhuāng lái.

吕振中但11:13 北方王必再兴举大军,比先前的更多;过了几年(传统∶过了时候年数),他必率领大军队,带着许多军队装备前进直往。

新译本但11:13 北方王必再招聚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时机成熟的时候,他就率领装备好了的大军而来。

现代译但11:13 「叙利亚王将回国结集比以前更多更强大的军队;时机一到,他要率领装备良好的强大军队回来。

当代译但11:13 数年后,北方王要卷土重来,阵容比前更鼎盛,实力也更加强。

思高本但11:13 因为北方君王必再调集大军,比以前更为庞大,数年以後,再率领大军,带着大量的辎重,出征南下。

文理本但11:13 北王还、复集军旅、较前尤众、越数年、率大军及辎重甚多而至、

修订本但11:13 "北方王要再度摆列大军,比先前更多。过了几年,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装备而来。

KJV 英但11:13 For the king of the north shall return, and shall set forth a multitude greater than the former, and shall certainly come after certain years with a great army and with much riches.

NIV 英但11:13 For the king of the North will muster another army, larger than the first; and after several years, he will advance with a huge army fully equipped.

和合本但11:14 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本国的强暴人必兴起,要应验那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拼音版但11:14 Nàshí, bì yǒu xǔduō rén qǐlai gōngjī nánfāng wáng, bìngqie nǐ ben guó de qiángbào rén bì xīngqǐ, yào yìngyàn nà yìxiàng, tāmen què yào baì wáng.

吕振中但11:14 「那时必有许多人站立起来攻击南方王,你本国人民中的暴徒也必挺身而起,要使那异象得实现;然而他们却必败倒。

新译本但11:14 “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同胞中的强暴人必挺身而起,要使那异象应验,但他们必失败。

现代译但11:14 那时,将有许多人背叛埃及王。但以理呀,你同胞中有些暴徒也会背叛,使异象实现;但他们将被击败。

当代译但11:14 另有一国会和他联盟,合攻南方王。你本国的民中有些暴徒也参与,这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但他们必不会成功。

思高本但11:14 那时,将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君王,你百姓中的匪徒也要起来,为应验异象,但他们终必失败。

文理本但11:14 其时将有多人、起攻南王、民中强暴者亦起、欲使异象得应、然必陨亡、

修订本但11:14 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百姓中的残暴人要兴起,应验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KJV 英但11:14 And in those times there shall many stand up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south: also the robbers of thy people shall exalt themselves to establish the vision; but they shall fall.

NIV 英但11:14 "In those times many will rise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South. The violent men among your own people will rebel in fulfillment of the vision, but without success.

和合本但11:15 北方王必来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选择的精兵(精兵原文作民)也无力站住。

拼音版但11:15 Bei fāng wáng bì lái zhú lei gōng qǔ jiāngù chéng. nánfāng de jūn bīng bì zhàn lì bù zhù, jiù shì xuǎnzé de jīng bīng ( jīng bīng yuánwén zuò mín ) ye wúlì zhàn zhù.

吕振中但11:15 北方王必来,倒土堆攻取堡垒城。南方的兵力必站立不住;就是精选的兵众也无力站住。

新译本但11:15 北方王必来,堆土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力必抵挡不住,甚至精锐的部队也无力抵抗。

现代译但11:15 叙利亚王要围攻并占领设防的城镇;埃及最精锐的军队也不能抵抗。

当代译但11:15 北方王和他的盟国一同围攻南方王坚固的堡垒,将它们攻陷。

思高本但11:15 北方的君王就前来,兴建壁垒,攻取坚城,南方的军队不能抵抗,连精锐的部队也无力抵御。

文理本但11:15 于是北王必至、筑营垒、取坚城、南方之军、不能御之、其选兵亦无力以御焉、

修订本但11:15 北方王必来建土堆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抵挡不住,就是精选的部队也无力抵挡;

KJV 英但11:15 So the king of the north shall come, and cast up a mount, and take the most fenced cities: and the arms of the south shall not withstand, neither his chosen people, neither shall there be any strength to withstand.

NIV 英但11:15 Then the king of the North will come and build up siege ramps and will capture a fortified city. The forces of the South will be powerless to resist; even their best troops will not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nd.

和合本但11:16 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原文作“他”)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拼音版但11:16 Lái gōngjī tāde, bì rènyì ér xíng, wú rén zaì bei fāng wáng ( yuánwén zuò tā ) miànqián shān lì dé zhù. tā bì zhàn zaì nà róng mei zhī dì, yòng shǒu shīxíng huǐmiè.

吕振中但11:16 那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没有人在北方王(原文∶他)面前站立得住;北方王(原文∶他)必站在那华美之地∶其全部(传统∶毁灭)都在他手中。

新译本但11:16 那来攻击南方王的,必任意而行;没有人能在他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手握毁坏之权。

现代译但11:16 从叙利亚来的侵略者将横行无忌,没有人能反抗。他将占据那应许之地,完全控制了它。

当代译但11:16 北方王乘势进攻,所向无敌,甚至侵占‘荣美之地’以色列,大肆抢掠。

思高本但11:16 来攻南方君王的,必任意而行,没有人能抵抗;他还要立足在华丽之地,破坏之权操在他手中。

文理本但11:16 来攻之者、随意而行、无能御之、彼必立于荣美之地、手操毁灭之权、

修订本但11:16 前来攻击南方王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面前站立得住。他要站在那佳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KJV 英但11:16 But he that cometh against him shall do according to his own will, and none shall stand before him: and he shall stand in the glorious land, which by his hand shall be consumed.

NIV 英但11:16 The invader will do as he pleases; no one will be able to stand against him. He will establish himself in the Beautiful Land and will have the power to destroy it.

和合本但11:17 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而来,立公正的约,照约而行,将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想要败坏他(或作“埃及”),这计却不得成就,与自己毫无益处。

拼音版但11:17 Tā bìdéng yì yòng quán guó zhī lì ér lái, lì gōng zhēng de yuē, zhào yuē ér xíng, jiāng zìjǐ de nǚér gei nánfāng wáng wèi qī, xiǎng yào baìhuaì tā ( huò zuò Aijí ), zhè jì què bùdé chéngjiù, yǔ zìjǐ haó wúyì chù.

吕振中但11:17 他必硬着头皮用他全国之力而来;(系经点窜翻译的)同南方王(原文∶他)立妥当的合约,加以实行,(系经点窜翻译的)将自己的女儿(传统∶将妇人们的女儿。叙利亚作∶男人们┅┅七十子作∶男人┅┅)给南方王(原文∶他)为妻,要使南国(原文∶她)败坏;但这计谋(原文∶她)却不能树立功效,也对自己毫无益处。

新译本但11:17 他决意倾全国的力量而来,但他先和南方王修好,把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好毁灭南国;可是他的计划没有成功,他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现代译但11:17 「叙利亚王将计划出动全军远征埃及。为了要消灭埃及,他想先跟埃及结盟,把自己的女儿〔或译:少女〕嫁过去;可是他的计划不会成功。

当代译但11:17 他的计谋就是先征服南方王,然后和他订立盟约,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作为内应;但这计划必然失败。

思高本但11:17 他企图征服整个南国,遂与南方君王立约通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好倾覆他的国,但是他的企图没有成功,也没有见效。

文理本但11:17 决志以其全国之力而至、与之修好、以女妻之、欲倾其国、然其计不成、无所裨益、

修订本但11:17 "他必定意倾全国之力而来,与南方王订约,把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企图败坏他的国度。这计谋却未得逞,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KJV 英但11:17 He shall also set his face to enter with the strength of his whole kingdom, and upright ones with him; thus shall he do: and he shall give him the daughter of women, corrupting her: but she shall not stand on his side, neither be for him.

NIV 英但11:17 He will determine to come with the might of his entire kingdom and will make an alliance with the king of the South. And he will give him a daughter in marriage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kingdom, but his plans will not succeed or help him.

和合本但11:18 其后,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大帅,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并且使这羞辱归他本身。

拼音版但11:18 Qí hòu tā bì zhuǎn huí duó qǔ le xǔduō hǎidǎo. dàn yǒu yī dà shuaì, chúdiào tā líng rén shòu de xiūrǔ, bìngqie shǐ zhè xiūrǔ guī tā ben shēn.

吕振中但11:18 后来他必转向沿海岛屿,并且夺取了许多∶但必有一个将军阻止北方王(原文∶他)所施的这种凌辱,而北方王(原文∶他)却不能将其凌辱还施于将军(原文∶他)。

新译本但11:18 后来他必转向沿海的岛屿,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个将领要制止他的骄横,并且使他的骄横归回他身上。

现代译但11:18 后来,他要攻打沿海各国,并征服许多国家。但有一个外国将领将击败他,制止他的蛮横,使他的蛮横成为自己的损害。

当代译但11:18 后来他转移目标,攻取沿海的一些城市,却被一位将领所挫败,使他蒙羞败退。

思高本但11:18 此後,他要转向各岛屿,占据了许多岛屿;但有一个将官要阻止他的蛮横,使他的蛮横害了自己。

文理本但11:18 厥后、转向洲岛、而多取之、第有军长、必洒其所施之辱、以之加于其身、

修订本但11:18 其后北方王必转头,夺取许多海岛。但有一将帅除掉北方王对人的羞辱,并且使羞辱归到他自己身上。

KJV 英但11:18 After this shall he turn his face unto the isles, and shall take many: but a prince for his own behalf shall cause the reproach offered by him to cease; without his own reproach he shall cause it to turn upon him.

NIV 英但11:18 Then he will turn his attention to the coastlands and will take many of them, but a commander will put an end to his insolence and will turn his insolence back upon him.

和合本但11:19 他就必转向本地的保障,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拼音版但11:19 Tā jiù bì zhuǎn xiàng ben dì de bǎo zhàng, què yào bàn diē pú dǎo, guīyú wú yǒu.

吕振中但11:19 于是他必转向他本地的保障,却要倾覆仆倒,无人找得着他。

新译本但11:19 于是他转向自己国中的堡垒,终于绊跌仆倒,不再存在了。

现代译但11:19 他将撤回本土,进自己的堡垒,终於被人击败;这就是他的结局。

当代译但11:19 他折返本国,但途中遭遇险阻重重,便从此消失了。

思高本但11:19 他遂转身回到他国内的保垒 ,终於一蹶不振,从此消失不见。

文理本但11:19 遂转向故土之保障、惟必颠仆、杳然不见、

修订本但11:19 他必转头回到本地的堡垒,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KJV 英但11:19 Then he shall turn his face toward the fort of his own land: but he shall stumble and fall, and not be found.

NIV 英但11:19 After this, he will turn back toward the fortresses of his own country but will stumble and fall, to be seen no more.

和合本但11:20 那时,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使横征暴敛的人通行国中的荣美地。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却不因忿怒,也不因争战。

拼音版但11:20 Nàshí, bì yǒu yī rén xīngqǐ jiēxù tā wèi wáng, shǐ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de rén tōng xíng guó zhōng de róng mei dì. zhè wáng bú duō rì jiù bì mièwáng, què bú yīn fèn nù, ye bú yīn zhēng zhàn.

吕振中但11:20 「那时必有一个立起来的人接替他的位子,打发横徵暴敛的人为了君王的荣华而遍行国内;但不多几日这王就必破败,却不是因面对面的打斗,也不是因争战。

新译本但11:20 “那时,必有一个人兴起来代替他;这人要派一个横征暴敛的人,为了王国的荣华,走遍全地;可是不多几日,这人就必被毁灭,不是因为忿怒,也不是因为战争。

现代译但11:20 「他以后将有另一个王继位;这王欺压人民,横征暴敛,为要增加王国的财富。但不久他就会被暗杀,而不是死於战争。」

当代译但11:20 他的继承者登位后,即派遣税吏到以色列徵税,但他在位不久便会身亡,他并不是死於战争和暴乱,乃是神秘地死去。

思高本但11:20 以後另有一人代他兴起,他要派横徵暴 的人遍行国内华丽之地,但他没有过几天,就丧了命,不是由於叛变,也不是由於作战。

文理本但11:20 嗣其位者、使虐索者、遍行国内美地、惟彼无怒无战、不日陨亡、

修订本但11:20 "那时,有一人兴起接续他的王位,他为了王国的荣华,差官员横征暴敛。这王过不多时就死了,不是因怒气,也不是因战役。"

KJV 英但11:20 Then shall stand up in his estate a raiser of taxes in the glory of the kingdom: but within few days he shall be destroyed, neither in anger, nor in battle.

NIV 英但11:20 "His successor will send out a tax collector to maintain the royal splendor. In a few years, however, he will be destroyed, yet not in anger or in battle.

和合本但11:21 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

拼音版但11:21 Bì yǒu yī gè bēi bǐ de rén xīngqǐ jiēxù wèi wáng, rén wèicéng jiāng guó de zūnróng gei tā, tā què chèn rén tǎnrán wú beì de shíhou, yòng chǎnmeì de huà dé guó.

吕振中但11:21 「必有一个卑鄙的人立起来接替他的位子;君王的威荣未曾给了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时用圆滑手段取得了国。

新译本但11:21 必另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来代替他;虽然人未曾把王国的尊荣给这人,这人却乘人不备的时候来到,用奉承的话夺得了王国。

现代译但11:21 那天使继续解释说:「这以后,有一个邪恶的人要夺取叙利亚的王位。他无权继位,却乘人不备,以诡诈的手段夺取政权。

当代译但11:21 接着登基的是一个卑鄙的人,他本来不是王室的继承人,却趁国家多难之际用奸诈狡猾的手段将政权夺了过来。

思高本但11:21 这以後将有一个下贱的人代他兴起;原来人没有将治国的权力授给他,他却乘人不备,以阴谋篡夺了王位。

文理本但11:21 嗣其位者、为卑陋之夫、国位之荣、原不宜得、乃乘宴安之际、以谄谀而得国、

修订本但11:21 "后来,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他的王位,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无备的时候前来,用诡诈夺取政权。

KJV 英但11:21 And in his estate shall stand up a vile person, to whom they shall not give the honour of the kingdom: but he shall come in peaceably, and obtain the kingdom by flatteries.

NIV 英但11:21 "He will be succeeded by a contemptible person who has not been given the honor of royalty. He will invade the kingdom when its people feel secure, and he will seize it through intrigue.

和合本但11:22 必有无数的军兵势如洪水,在他面前冲没败坏,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拼音版但11:22 Bì yǒu wú shu de jūn bīng shì rú hóngshuǐ, zaì tā miànqián chōng mò baìhuaì. tóngméng de jūn ye bì rúcǐ.

吕振中但11:22 军兵在他面前必完完全全被冲没(传统∶势如洪水的军兵在他面前必被冲没)而破败;盟约的人君也必如此。

新译本但11:22 必有无数的军兵在他面前像洪水冲没,并且溃败;立约的君也必这样。

现代译但11:22 他要彻底消灭所有反对的势力,连上帝的大祭司在内。

当代译但11:22 於是,一切与他对立的势力,甚至包括盟国的国君,都被他铲除。

思高本但11:22 来进攻他的大军要被他完全击溃,同盟之君也要被击败。

文理本但11:22 军旅弥漫、破于其前、同盟之君亦然、

修订本但11:22 势如洪水般的军兵在他面前被冲没,遭击溃;立约的领袖也是如此。

KJV 英但11:22 And with the arms of a flood shall they be overflown from before him, and shall be broken; yea, also the prince of the covenant.

NIV 英但11:22 Then an overwhelming army will be swept away before him; both it and a prince of the covenant will be destroyed.

和合本但11:23 与那君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诈,因为他必上来以微小的军(原文作“民”)成为强盛。

拼音版但11:23 Yǔ nà jūn jié míng zhī hòu, tā bì xíng guǐzhà, yīnwei tā bì shang lái yǐ wēi xiǎo de jūn ( yuánwén zuò mín ) chéngwéi qiángshèng.

吕振中但11:23 由于人跟他联盟的缘故、他必行诡诈;抖起来,以小小的国成为强盛。

新译本但11:23 他结盟以后,就必行诡诈;他虽然只有少数的国民,却渐渐强盛起来。

现代译但11:23 他以缔结条约欺骗别国;他统治的虽然是一个小国,却越来越强大。

当代译但11:23 他用尽欺诈的手段与盟国订立盟约,因此得以由一小撮的随从者发展成为庞大的力量。

思高本但11:23 有人与他联合,他即施行骗术;他借助少数的人民,就渐渐强大起来。

文理本但11:23 立约之后、彼必行诈、率军而来、其民虽寡、亦为强盛、

修订本但11:23 他与人结盟之后,却行诡诈。跟随他的人虽不多,他却日渐强盛。

KJV 英但11:23 And after the league made with him he shall work deceitfully: for he shall come up, and shall become strong with a small people.

NIV 英但11:23 After coming to an agreement with him, he will act deceitfully, and with only a few people he will rise to power.

和合本但11:24 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他必来到国中极肥美之地,行他列祖和他列祖之祖所未曾行的,将掳物、掠物和财宝散给众人,又要设计攻打保障,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拼音版但11:24 Chèn rén tǎnrán wú beì de shíhou, tā bì lái dào guó zhōng jí féimei zhī dì, xíng tā lièzǔ hé tā lièzǔ zhī zǔ suǒ wèicéng xíng de, jiāng lǔ wù, lüè wù, hé cáibǎo sǎn gei zhòngrén, yòu yào shèjì gōngdǎ bǎo zhàng, ránér zhè dōu shì zànshí de.

吕振中但11:24 趁人坦然无备时,来到省内极肥的地区,行他列祖和他列祖的祖所没有行过的,将掳物掠物和财物散给众人;并且设计谋以攻打堡垒城;不过也只是到已定的时期罢了。

新译本但11:24 他必乘人不备的时候,侵入省内最富庶的地区,行他列祖和他列祖的祖先所未曾行过的;他把掳掠之物和财物分给自己的部属;又必设下计谋攻打堡垒,只是这都是暂时的。

现代译但11:24 他要乘人不备进侵富庶的省份,做他祖先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他把战利品分给部属。他要策划攻打堡垒,可是他的日子并不会长久。

当代译但11:24 乘邻国毫无戒备的时候,他便入侵最富庶的地区,肆意蹂躏毁灭。他干出连他祖先也未做过的坏事:抢掠金银财物,分给军队,并乘胜攻陷邻国的要塞;但他的威风不过是短暂的。

思高本但11:24 他又乘人不备,侵入省内肥沃之区,实行他祖先及他祖先的祖先所未行过的事,将战利品、掠夺物和财产分给自己的党羽;又策划阴谋进攻保垒,但只到某一限期。

文理本但11:24 乘宴安之际、侵州内腴壤、行其祖父、及其列祖所未行者、以所劫所夺之货财、颁其从者、设谋攻取保障、迨其期届、

修订本但11:24 他趁人无备的时候,来到国中极肥沃之地,做他祖宗和祖宗的祖宗未曾做过的事,瓜分掳物、掠物和财宝,又策划进攻堡垒;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KJV 英但11:24 He shall enter peaceably even upon the fattest places of the province; and he shall do that which his fathers have not done, nor his fathers' fathers; he shall scatter among them the prey, and spoil, and riches: yea, and he shall forecast his devices against the strong holds, even for a time.

NIV 英但11:24 When the richest provinces feel secure, he will invade them and will achieve what neither his fathers nor his forefathers did. He will distribute plunder, loot and wealth among his followers. He will plot the overthrow of fortresses--but only for a time.

和合本但11:25 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兵与他争战,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拼音版但11:25 Tā bì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shuaìlǐng dà jūn gōngjī nánfāng wáng. nánfāng wáng ye bì yǐ jí dà jí qiáng de jūn bīng yǔ tā zhēng zhàn, què zhàn lì bù zhù, yīnwei yǒu rén shèjì móu haì nánfāng wáng.

吕振中但11:25 他必奋力鼓勇率领大军队去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率领又大又很强的军队去作战,然而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新译本但11:25 他必竭尽己力,鼓起勇气,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带领极强大的军队奋起还击,却抵挡不住,因为有人设下计谋陷害南方王。

现代译但11:25 「他将奋勇地率领大军攻打埃及王;埃及王也要以强大的军队应战,可是不能成功,因为他将被叛徒谋害。

当代译但11:25 他一鼓作气,挥军进攻南方王。南方王也派遣大军出来迎战,但却敌不过他,因为有人设下阴谋要倾覆南方王。

思高本但11:25 他要竭尽自己的精力,鼓起勇气,率领大军进攻南方君王;南方君王亦率领极强大的劲旅奋起迎战,但无法抵御,因为有人筹划阴谋陷害他;

文理本但11:25 奋其力、壮其胆、率大军以攻南王、南王亦率至大至强之军迎战、而不能抵御、因有设谋以敌之者、

修订本但11:25 "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以极强的大军迎战,却抵挡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KJV 英但11:25 And he shall stir up his power and his courage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th a great army; and the king of the south shall be stirred up to battle with a very great and mighty army; but he shall not stand: for they shall forecast devices against him.

NIV 英但11:25 "With a large army he will stir up his strength and courage against the king of the South.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wage war with a large and very powerful army, but he will not be able to stand because of the plots devised against him.

和合本但11:26 吃王膳的,必败坏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且被杀的甚多。

拼音版但11:26 Chī wáng shàn de, bì baìhuaì tā. tāde jūnduì bì beì chòng mò, érqie beì shā de shén duō.

吕振中但11:26 吃王大餐的必使他破败;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被刺死倒毙的很多。

新译本但11:26 那些吃王膳的必毁灭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受重伤而倒毙的很多。

现代译但11:26 他最亲信的人要毁灭他;他的军队将被歼灭,全军覆没。

当代译但11:26 原来是南方王自己的亲信把他出卖了,使他的军队溃败,很多兵士都遭受惨杀。

思高本但11:26 那些破坏他的,正是吃他饭的人;他的劲旅将溃不成军,伤亡的极多。

文理本但11:26 食其珍馐者败坏之、军旅弥漫、见杀而仆者甚众、

修订本但11:26 吃王饷的使王败坏,王的军队必被冲没,仆倒被杀的甚多。

KJV 英但11:26 Yea, they that feed of the portion of his meat shall destroy him, and his army shall overflow: and many shall fall down slain.

NIV 英但11:26 Those who eat from the king's provisions will try to destroy him; his army will be swept away, and many will fall in battle.

和合本但11:27 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计谋却不成就,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拼音版但11:27 Zhìyú zhè èr wáng, tāmen xīnhuái è jì, tóng xí shuōhuǎng, jì móu què bú chéngjiù. yīnwei dào le déng qī, shì jiù liǎojié.

吕振中但11:27 这两个王呢、一心专想行坏事;在同一席上也说谎;但那是不能成功的,因为到了定期、结局还是来到。

新译本但11:27 至于那两个王,他们都存心不良;他们同桌吃饭,也彼此说谎;他们的阴谋却不成功,因为要到了指定的时候,结局才会来到。

现代译但11:27 这以后的两个王要同桌进餐,可是他们心中各怀恶意,彼此欺骗。他们不能达成心愿,因为指定的日期还没有到。

当代译但11:27 这两个王将会互相攻打,尔虞我诈。然而,这一切都不会成功,除非到了上帝所定的时候,事情才会了结。

思高本但11:27 两位君王都存心不良,同坐一桌,各说谎话,而毫无成就,因为必须到所定的时期, 有结局。

文理本但11:27 二王居心行恶、同席言诳、然所谋不成、迨及所定之期、其事乃终、

修订本但11:27 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吃饭却彼此说谎,但计谋不成,因为结局要在指定的时期来到。

KJV 英但11:27 And both these kings' hearts shall be to do mischief, and they shall speak lies at one table; but it shall not prosper: for yet the end shall be at the time appointed.

NIV 英但11:27 The two kings, with their hearts bent on evil, will sit at the same table and lie to each other, but to no avail, because an end will still come at the appointed time.

和合本但11:28 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

拼音版但11:28 Bei fāng wáng ( yuánwén zuò tā ) bì daì xǔduō cáibǎo huí wǎng ben guó, tāde xīn fǎnduì shèng yuē, rènyì ér xíng, huí dào ben dì.

吕振中但11:28 北方王(原文是他)必带着大量财物返回他本地;他的心反对圣约,故此他说行就行、返回本地。

新译本但11:28 “北方王必带着大批财物返回自己的国土去;他的心既然反对圣约,必任意而行,然后返回自己的国土去。

现代译但11:28 叙利亚王将满载战利品返国,决意消灭上帝子民的信仰。他要恣意横行,然后返回本土。

当代译但11:28 北方王带着大量的财物回国,但他蔑视圣约,过境时大肆蹂躏以色列。

思高本但11:28 北方的君王却要带着大量的财物返回本国;他既存心与圣约作对,也必采取行动,然後 回国。

文理本但11:28 北王多得货财而归、志废圣约、随意而行、乃返其国、

修订本但11:28 北方王必带许多财宝回本地,但他的心反对圣约;他恣意横行,回到本地。

KJV 英但11:28 Then shall he return into his land with great riches; and his heart shall be against the holy covenant; and he shall do exploits, and return to his own land.

NIV 英但11:28 The king of the North will return to his own country with great wealth, but his heart will be set against the holy covenant. He will take action against it and then return to his own country.

和合本但11:29 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拼音版但11:29 Dào le déng qī, tā bì fǎn huí, lái dào nánfāng. hòu yī cì què bú rú qián yī cì,

吕振中但11:29 「到了定期、他必返回到南方;但这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新译本但11:29 “到了指定的时候,他必回来,再侵入南方的王国,不过这次的情况却不像前一次。

现代译但11:29 「时机成熟,他要再向埃及进军;但这次的情况跟以前的不同。

当代译但11:29 后来,到了预定的时候,他再次领兵攻打南方王,但这一次并不像前次那麽顺利,

思高本但11:29 到了预定的时期,他必再度南征,但是第二次却不如第一次,

文理本但11:29 迨及定期、复反而至南方、然是次之至、不如初次、

修订本但11:29 "到了指定的时期,他必返回,侵入南方。这一次却不像前一次,

KJV 英但11:29 At the time appointed he shall return, and come toward the south; but it shall not be as the former, or as the latter.

NIV 英但11:29 "At the appointed time he will invade the South again, but this time the outcom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at it was before.

和合本但11:30 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拼音版但11:30 Yīnwei Jītí zhàn chuán bì lái gōngjī tā, tā jiù sāng dǎn ér huí, yòu yào nǎohèn shèng yuē, rènyì ér xíng. tā bì huí lái liánluò beìqì shèng yuē de rén.

吕振中但11:30 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他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新译本但11:30 因为基提的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他又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听取那些背弃圣约的人的建议。

现代译但11:30 罗马人的舰队要来攻打他,使他惊惶失措。「巐利亚王将抱恨撤退,并以破坏上帝子民的信仰泄怒。他会听取那些背叛信仰之徒的建议。

当代译但11:30 因为从基提来的战船必将他吓退,他只好撤兵返回本国。北方王因此恼羞成怒,进而掠夺耶路撒冷;他侮慢圣所,禁止每日献祭,又在殿内设立行毁坏可憎之物。他离去后,将政权交给一群放弃他们祖先信仰的犹太人。

思高本但11:30 因为此次基廷的船必来攻击他,他只得惊慌而归。

文理本但11:30 盖基提之舰、至而攻之、彼则怀忧而归、甚怒圣约、随意而行、既归、背圣约者、则重视之、

修订本但11:30 因为基提的战船要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退。他恼恨圣约,恣意横行,要回来善待那些背弃圣约的人。

KJV 英但11:30 For the ships of Chittim shall come against him: therefore he shall be grieved, and return, and have indignation against the holy covenant: so shall he do; he shall even return, and have intelligence with them that forsake the holy covenant.

NIV 英但11:30 Ships of the western coastlands will oppose him, and he will lose heart. Then he will turn back and vent his fury against the holy covenant. He will return and show favor to those who forsake the holy covenant.

和合本但11:31 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拼音版但11:31 Tā bì xīng bīng, zhè bīng bì xièdú shèng dì, jiù shì bǎo zhàng, chúdiào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shèlì nà xíng huǐhuaì ke zēng de.

吕振中但11:31 由他指挥的军兵必立起来,亵渎那做保障的圣地,废除不断献的燔祭,设立使地荒凉的可憎之像。

新译本但11:31 他的军队必起来,亵渎圣殿,就是那堡垒,废除常献祭,又在殿里设立了那使地荒凉的可憎的像。

现代译但11:31 他派来的部队要亵渎圣殿,要禁止每天该献的祭,并且把那『毁灭性的可憎之物』安置在圣殿里面。

当代译但11:31 因为从基提来的战船必将他吓退,他只好撤兵返回本国。北方王因此恼羞成怒,进而掠夺耶路撒冷;他侮慢圣所,禁止每日献祭,又在殿内设立行毁坏可憎之物。他离去后,将政权交给一群放弃他们祖先信仰的犹太人。

思高本但11:31 那些迎合他意思的军队,也去亵渎圣所的保垒,废除日常祭,在那里设立了那招致荒凉的可憎之物。

文理本但11:31 立意募兵、污圣所保障、去日献之祭、置残贼可恶之物于其中、

修订本但11:31 他要兴兵,这兵必亵渎圣所,就是堡垒,除掉经常献的祭,设立那施行毁灭的可憎之物。

KJV 英但11:31 And arms shall stand on his part, and they shall pollute the sanctuary of strength, and shall take away the daily sacrifice, and they shall place the abomination that maketh desolate.

NIV 英但11:31 "His armed forces will rise up to desecrate the temple fortress and will abolish the daily sacrifice. Then they will set up the abomination that causes desolation.

和合本但11:32 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 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拼音版但11:32 Zuò è wéibeì shèng yuē de rén, tā bì yòng qiǎo yán gōuyǐn. wéidú rènshi shén de zǐmín bì gāngqiáng xíngshì.

吕振中但11:32 他必用圆滑手段去使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世俗化;惟独认识他们之上帝的子民必刚强而力行。

新译本但11:32 那些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奉承的话败坏他们;但认识 神的人民,必刚强行事。

现代译但11:32 他会用诡计骗取叛教者的支持;但是那些忠心跟从上帝的人要起来反抗。

当代译但11:32 他必讨好那些憎厌上帝的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爪牙,可是那些认识上帝的人必强大起来的,成就大事。

思高本但11:32 至於那些作恶违犯圣约的人士,他要用诈术使他们更加败坏,但那认识自己天主的人民必也更加坚强有力。

文理本但11:32 以谄谀惑背约行恶之人、惟识上帝之民、终必刚强而行、

修订本但11:32 他必用巧言奉承违背圣约的恶人;惟独认识上帝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KJV 英但11:32 And such as do wickedly against the covenant shall he corrupt by flatteries: but the people that do know their God shall be strong, and do exploits.

NIV 英但11:32 With flattery he will corrupt those who have violated the covenant, but the people who know their God will firmly resist him.

和合本但11:33 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多人,然而他们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烧,或被掳掠抢夺。

拼音版但11:33 Mínjiān de zhìhuì rén bì xùn huì duō rén. ránér tāmen duō rì bì dǎo zaì dāo xià, huò beì huǒshào, huò beìlǔ lüè qiǎngduó.

吕振中但11:33 民间的通达人必教训大众明白,但他们必在几天之间由刀剑跟火焰、因被掳或被抢而仆倒。

新译本但11:33 民中的智慧人必使许多人明白是非;但他们必有很多日子倒在刀剑之下,或被火烧,或被掳去,或被抢掠。

现代译但11:33 民间明智的领袖们要教导平民,使他们明白;可是,还有一段时间,有些人会战死,被火烧死,被抢夺,或被俘。

当代译但11:33 那时,有远见的人会广施教诲,但他们常常遭遇危险,不少人被火烧死,或倒在刀下、或被囚禁抢掠。

思高本但11:33 民间贤明之士必要训诲民众,但他们有很多日子要受刀剑、烈火、充军和劫掠的迫害。

文理本但11:33 民中智者、将诲厥众、第有陨亡于锋刃及火焰、俘虏劫夺、历至多日、

修订本但11:33 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许多人,然而在一段日子里,他们必因刀剑、火烧、掳掠、抢夺而仆倒。

KJV 英但11:33 And they that understand among the people shall instruct many: yet they shall fall by the sword, and by flame, by captivity, and by spoil, many days.

NIV 英但11:33 "Those who are wise will instruct many, though for a time they will fall by the sword or be burned or captured or plundered.

和合本但11:34 他们仆倒的时候,稍得扶助,却有许多人用谄媚的话亲近他们。

拼音版但11:34 Tāmen pú dǎo de shíhou, shāo dé fúzhù, què yǒu xǔduō rén yòng chǎnmeì de huà qīnjìn tāmen.

吕振中但11:34 他们败倒的时候,稍微得到援助,大众却要用圆滑手段依附他们。

新译本但11:34 他们仆倒的时候,必得到一些援助,必有许多人用奉承的话要和他们联盟。

现代译但11:34 当屠杀在进行时,上帝的子民会得到一点点帮助,虽然好些人来参加他们的行列是出於自私的目的。

当代译但11:34 当他们遭遇残害时,有些不信上帝的人会出来装作好意要帮助他们,实际上是想从中得益罢了。

思高本但11:34 在他们受迫害时,稍微得到一些援助,但是有许多人却怀着奸诈的心与他们联合。

文理本但11:34 彼陨亡时、少得扶助、然以谄谀而从之者亦多、

修订本但11:34 他们仆倒的时候,会得到少许援助,却有许多人用诡诈加入他们。

KJV 英但11:34 Now when they shall fall, they shall be holpen with a little help: but many shall cleave to them with flatteries.

NIV 英但11:34 When they fall, they will receive a little help, and many who are not sincere will join them.

和合本但11:35 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为要熬炼其余的人,使他们清净洁白,直到末了,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拼音版但11:35 Zhìhuì rén zhōng yǒu xiē pú dǎo de, wèi yào aó liàn qíyú de rén, shǐ tāmen qīngjìng jiébái, zhídào mòliǎo. yīnwei dào le déng qī, shì jiù liǎojié.

吕振中但11:35 通达人之中有些仆倒的,那是要在其余的人中间施行锻才磨净洗白的工夫,直到末了时期,因为到了定期、结局还是来到。

新译本但11:35 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为要锻炼他们,洁净他们,使他们成为雪白,直到末了,因为要到了指定的时候,结局才会来到。

现代译但11:35 有些明智的领袖将被杀害,但是他们的牺牲将洗涤、锻炼人民,使他们纯洁。这事将要继续,直到上帝所定的终局来到。

当代译但11:35 那时,不少属上帝的智者会被害,但这都是为了锻炼和洁净他们,使他们洁白无瑕,直到上帝所指定末后受试炼的日子。

思高本但11:35 有些贤明之士要受迫害,是为锻 、洗涤和洁净他们,直到时期结束,因为预定的时期尚未来到。

文理本但11:35 智者亦有陨亡、以链乎众、洁之白之、直至末期、盖此事有定期焉、

修订本但11:35 智慧人中有些人仆倒,为要使他们受熬炼,成为洁净、洁白,直到末了;因为还有一段日子才到所定的时期。

KJV 英但11:35 And some of them of understanding shall fall, to try them, and to purge, and to make them white, even to the time of the end: because it is yet for a time appointed.

NIV 英但11:35 Some of the wise will stumble, so that they may be refined, purified and made spotless until the time of the end, for it will still come at the appointed time.

和合本但11:36 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 神,又用奇异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

拼音版但11:36 Wáng bì rènyì ér xíng, zì gāo zì dà, chāo guō suǒyǒude shén, yòu yòng qí yì de huà gōngjī wàn shén zhī shén. tā bì xíngshì hēng tōng, zhídào zhǔ de fèn nù wánbì, yīnwei suǒ déng de shì bìrán chéngjiù.

吕振中但11:36 「那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说了荒谬怪诞的话来攻击万神之神上帝。他倒会亨通顺利,直到上帝的震怒发尽;因为鉄定的事必定作成。

新译本但11:36 “那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说一些怪诞的话攻击万神之 神。他必行事顺利,直到 神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会实现。

现代译但11:36 「叙利亚王要任意妄为,自夸他比任何神明伟大,甚至高过万神之神—上帝。他会继续这样狂妄,直到上帝惩罚他的日子。上帝一定要实现他的计划,绝不改变。

当代译但11:36 这北方王必凭着己意肆意妄行,自称高过一切的神,甚至诋毁万神之神。可是,在愤怒的日子未满之前,他必兴盛繁荣,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计划。

思高本但11:36 这位君王要任意妄为,妄自尊大,高举自己在众神之上,要发出怪谬的言论,反抗万神之神,他暂时行事顺利,直到天主的义怒 尽,因为天主决定的事必要应验。

文理本但11:36 王任意而行、自尊自大、越于诸神、发奇异之言词、侮诸神之上帝、且得亨通、迨及忿怒尽泄、盖所定之事必成也、

修订本但11:36 "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明,又用荒谬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愤怒结束,因为所定的事必然实现。

KJV 英但11:36 And the king shall do according to his will; and he shall exalt himself, and magnify himself above every god, and shall speak marvellous things against the God of gods, and shall prosper till the indignation be accomplished: for that that is determined shall be done.

NIV 英但11:36 "The king will do as he pleases. He will exalt and magnify himself above every god and will say unheard-of things against the God of gods. He will be successful until the time of wrath is completed, for what has been determined must take place.

和合本但11:37 他必不顾他列祖的 神,也不顾妇女所羡慕的 神,无论何神他都不顾,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拼音版但11:37 Tā bì bú gù tā lièzǔ de shén, ye bú gù fùnǚ suǒ xiànmù de shén, wúlùn hé shén tā dōu bú gù. yīnwei tā bì zì dà, gāo guō yīqiè.

吕振中但11:37 他必不顾他列祖的神,也不顾妇女所爱慕的神;无论何神他都不顾,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新译本但11:37 他必不尊重他列祖所拜的神,也不尊重妇女所爱慕的神,无论什么神他都不尊重,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现代译但11:37 这个王不敬重祖先拜的神明,也不尊重妇女们所爱的神明。其实,他不尊敬任何神明,因为他自以为比任何神明伟大。

当代译但11:37 他必漠视他祖先的神、妇女们所心爱的神和其他各神,因为他自认是凌驾他们之上的;

思高本但11:37 他不尊重自己祖先的神,也不尊重妇女们所爱的神,他不尊重任何神明,因为他将自己高举在一切之上;

文理本但11:37 其列祖之神、与妇女所慕者、以及他神、彼皆不顾、而自尊大、越于所有、

修订本但11:37 他不顾他祖宗的神明,也不顾妇女所仰慕的神明,任何神明他都不顾;因为他自大,高过一切,

KJV 英但11:37 Neither shall he regard the God of his fathers, nor the desire of women, nor regard any god: for he shall magnify himself above all.

NIV 英但11:37 He will show no regard for the gods of his fathers or for the one desired by women, nor will he regard any god, but will exalt himself above them all.

和合本但11:38 他倒要敬拜保障的 神,用金、银、宝石和可爱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认识的 神。

拼音版但11:38 Tā dǎo yào jìngbaì bǎo zhàng de shén, yòng jīn, yín, bǎoshí hé keaì zhī wù jìngfèng tā lièzǔ suǒ bú rènshi de shén.

吕振中但11:38 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以代替之;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他倒要用金银宝石和珍宝去敬拜。

新译本但11:38 他倒要敬拜堡垒的神,用金银宝石和各样珍宝去敬拜他列祖所不认识的神。

现代译但11:38 他反倒去拜祖先没有拜过的那守护堡垒的战神。他向这神明献金、银、宝石,和其他贵重的礼物。

当代译但11:38 可是他却敬拜那连他祖先也不认识的堡垒之神,更把金银宝石等贵重的礼物献给它。

思高本但11:38 却去敬拜保垒之神,以金银、宝石和珍品恭奉他祖先所不认识的神。

文理本但11:38 惟在其位、崇事保障之神、且以金银宝石、可悦之物、奉其列祖所不识之神、

修订本但11:38 以敬奉堡垒的神明取而代之,用金、银、宝石和珍宝敬奉他祖宗所不认识的神明。

KJV 英但11:38 But in his estate shall he honour the God of forces: and a god whom his fathers knew not shall he honour with gold, and silver, and with precious stones, and pleasant things.

NIV 英但11:38 Instead of them, he will honor a god of fortresses; a god unknown to his fathers he will honor with gold and silver, with precious stones and costly gifts.

和合本但11:39 他必靠外邦神的帮助,攻破最坚固的保障。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为贿赂分地与他们。

拼音版但11:39 Tā bì kào waì bāng shén de bāngzhu, gōng pò zuì jiāngù de bǎo zhàng. fán chéngrèn tāde, tā bìjiāng róngyào jiā gei tāmen, shǐ tāmen guǎnxiá xǔduō rén, yòu wèi huìlù fēn dì yǔ tāmen.

吕振中但11:39 他必使敬拜外人之神的人民(传统∶和┅┅一同)帮助做守卫保障者(传统∶堡垒);凡承认他的、他就将尊荣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大众,又将土地分给他们做采地。

新译本但11:39 他必得着外族神的帮助,攻破坚固的堡垒;凡承认他的,他必使他们大得尊荣,又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并且把土地分给他们作赏赐。

现代译但11:39 他用信奉异教神明的军队防守他的堡垒。接受他统治的人,他就赐他们高官厚禄,又分封土地,作为报偿。

当代译但11:39 他藉着外族之神的帮助,攻陷坚固的堡垒,将尊荣赐给那些顺从他的人,派他们为官,赐他们土地作为报酬。

思高本但11:39 他要凭藉外神的助佑,攻击坚固的保垒;凡附和他的,他必增加他们的光荣,使他们治理民众,分封土地,做为赏报。

文理本但11:39 亦恃异神之助、取巩固之保障、凡所识者、则加以尊荣、立之治众、受贿而锡分土、

修订本但11:39 他靠外邦神明的帮助,攻破最坚固的堡垒。凡承认他的,他要给他们许多尊荣,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分封土地作为报偿。

KJV 英但11:39 Thus shall he do in the most strong holds with a strange god, whom he shall acknowledge and increase with glory: and he shall cause them to rule over many, and shall divide the land for gain.

NIV 英但11:39 He will attack the mightiest fortresses with the help of a foreign god and will greatly honor those who acknowledge him. He will make them rulers over many people and will distribute the land at a price.

和合本但11:40 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也必进入列国如洪水泛滥。

拼音版但11:40 Dào mòliǎo, nánfāng wáng yào yǔ tā jiāo zhàn. bei fāng wáng bì yòng zhàn chē, mǎ bīng, hé xǔduō zhàn chuán, shì rú bàofēng lái gōngjī tā, ye bì jìnrù liè guó, rú hóngshuǐ fànlàn.

吕振中但11:40 「到了末了时期、南方王必跟他抵触来抵触去;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也必进入列国、如大水泛滥,横流漫过。

新译本但11:40 “到了末期,南方王要和他交战;北方王必带着战车、骑兵和大批战船,像暴风一般来到他那里;他必侵入列国,如洪水泛滥,横扫而过。

现代译但11:40 「叙利亚王的终局快到时,埃及王将出兵攻打他。叙利亚王要动员他所有的军力,以战车、战马,和舰队来反击。他要侵略许多国家,像洪水一般泛滥大地,

当代译但11:40 到了末后的日子,南方王又与他交恶。北方王奋勇征战,有战车、马兵、船队势如旋风,又如洪水般地将列国淹没;

思高本但11:40 到末期,南方的君王将要与他交战;北方的君王也要率领战车、骑兵和许多战舰,像旋风般向他还击,侵入他的国土;所经之地,有如洪水破堤。

文理本但11:40 末期既届、南王将与之战、北王逆之、势若旋风、率车骑及艨艟、侵其诸国、冲而过之、

修订本但11:40 "到末了,南方王要与北方王交战。北方王要用战车、骑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又要侵入列国,如洪水泛滥。

KJV 英但11:40 And at the time of the end shall the king of the south push at him: and the king of the north shall come against him like a whirlwind, with chariots, and with horsemen, and with many ships; and he shall enter into the countries, and shall overflow and pass over.

NIV 英但11:40 "At the time of the end the king of the South will engage him in battle, and the king of the North will storm out against him with chariots and cavalry and a great fleet of ships. He will invade many countries and sweep through them like a flood.

和合本但11:41 又必进入那荣美之地,有许多国就被倾覆,但以东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亚扪人必脱离他的手。

拼音版但11:41 Yòu bì jìnrù nà róng mei zhī dì, yǒu xǔduō guó jiù beì qīngfù, dàn Yǐdōng rén, Móyē rén, hé yī dà bàn Yàmén rén bì tuōlí tāde shǒu.

吕振中但11:41 又必进入那华美之地;成千成万的人(传统∶许多国土)必仆倒;但以下这些国的人∶以东人、摩押人、和大部分的亚扪人∶必被搭救脱离他的手。

新译本但11:41 他也必侵入那荣美之地;必有许多国倾覆;但那些以东人、摩押人和亚扪人的首领,必被拯救脱离他的手。

现代译但11:41 甚至要侵入那应许之地,杀死成千成万的人;但是以东、摩押,和亚扪残馀的人得以逃脱。

当代译但11:41 他侵略各国,又进入‘荣美之地’以色列。他推翻了他们的政府,很多国家就此倾覆。只有摩押、以东和大部分的亚扪人得以避过魔掌。

思高本但11:41 他要侵入华丽之地,千万人要丧亡,但是厄东、摩阿布和大部分阿孟子民,却要逃脱他的手。

文理本但11:41 亦侵荣美之地、倾覆多国、惟以东摩押、及亚扪族之强半、脱于其手、

修订本但11:41 他要侵入那佳美之地,许多国就被倾覆,但以东人、摩押人和大半的亚扪人必逃离他的手。

KJV 英但11:41 He shall enter also into the glorious land, and many countries shall be overthrown: but these shall escape out of his hand, even Edom, and Moab, and the chief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NIV 英但11:41 He will also invade the Beautiful Land. Many countries will fall, but Edom, Moab and the leaders of Ammon will be delivered from his hand.

和合本但11:42 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得脱离。

拼音版但11:42 Tā bì shēnshǒu gōngjī liè guó. Aijí dì ye bùdé tuōlí.

吕振中但11:42 他必伸手攻击列国之地,埃及地也逃脱不了。

新译本但11:42 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能逃脱。

现代译但11:42 他侵犯那些国家时,连埃及也逃脱不了。

当代译但11:42 埃及地和其他国家也无法幸免。

思高本但11:42 他又要伸手攻击各国,埃及地亦不能幸免;

文理本但11:42 又伸厥手、以攻列邦、埃及地不得免焉、

修订本但11:42 他要伸手攻击列国,连埃及地也不得逃脱。

KJV 英但11:42 He shall stretch forth his hand also upon the countries: and the land of Egypt shall not escape.

NIV 英但11:42 He will extend his power over many countries; Egypt will not escape.

和合本但11:43 他必把持埃及的金银财宝和各样的宝物。吕彼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跟从他。

拼音版但11:43 Tā bì bǎ chí Aijí de jīn yín cáibǎo hé gèyàng de bǎowù. lì bǐ yà rén hé Gǔshí rén dōu bì gēn cóng tā.

吕振中但11:43 他必掌管埃及金银的宝藏和各样珍宝;吕彼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跟着他。

新译本但11:43 他必掌管埃及的金银宝藏和一切珍宝;吕彼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追随他。

现代译但11:43 他要掠夺埃及珍藏的金银财宝和其他贵重的东西。他要征服利比亚和苏丹。

当代译但11:43 他必掠夺埃及地所有的财宝,利比亚人和古实人都被迫服从他。

思高本但11:43 他要占有金银府库和埃及的一切宝物。利比亚和雇士人也要来与他联合。

文理本但11:43 埃及之宝藏金银、与所有珍宝、归其掌握、吕彼亚与古实之人、为其侍从、

修订本但11:43 他要掌管埃及的金银财宝和各样珍宝,路比人和古实人都跟从他的脚步。

KJV 英但11:43 But he shall have power over the treasures of gold and of silver, and over all the precious things of Egypt: and the Libyans and the Ethiopians shall be at his steps.

NIV 英但11:43 He will gain control of the treasures of gold and silver and all the riches of Egypt, with the Libyans and Nubians in submission.

和合本但11:44 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扰乱他,他就大发烈怒出去,要将多人杀灭净尽。

拼音版但11:44 Dàn cóng dōngfāng hé bei fāng bì yǒu xiāoxi rǎoluàn tā, tā jiù dà fā liè nù chū qù, yào jiāng duō rén shā miè jìng jǐn.

吕振中但11:44 但从东方和北方来的消息必使他惊惶,他就大发烈怒而出兵、要将大众除灭,杀灭归神。

新译本但11:44 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传来,使他惊惶,他就在烈怒之下出兵,要把许多人杀尽灭绝。

现代译但11:44 后来从东方和北方传来的风声使他惊惶;他要更猛烈地奋战,杀死许多人。

当代译但11:44 可是,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从东方和北方传来,使他加倍横行,在所到之地大肆杀戮。

思高本但11:44 但是来自东方和北方的消息要使他震惊;他遂怀着盛怒去讨伐,要许多人杀尽灭绝。

文理本但11:44 惟有音耗、自东自北而至、使之烦扰、遂盛怒而出、欲戮多人、而翦灭之、

修订本但11:44 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传来扰乱他,他就大发烈怒出去,要将许多人杀灭净尽。

KJV 英但11:44 But tidings out of the east and out of the north shall trouble him: therefore he shall go forth with great fury to destroy, and utterly to make away many.

NIV 英但11:44 But reports from the east and the north will alarm him, and he will set out in a great rage to destroy and annihilate many.

和合本但11:45 他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中间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

拼音版但11:45 Tā bì zaì hǎi hé róng mei de shèng shān zhōngjiān shèlì tā rú gōngdiàn de zhàngmù. ránér dào le tāde jiéjú, bì wú rén néng bāngzhu tā.

吕振中但11:45 他必在海与华美的圣山之间树立他宫殿式的帐幕。后来走到他的结局、也没有人帮助他。

新译本但11:45 他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之间支搭如宫殿一般的帐幕;然而他们的结局来到,必没有人能帮助他。”

现代译但11:45 他要在大海和壮丽的圣山间支搭王家的大帐棚。但是他的死期到了,没有人能救助他。」

当代译但11:45 他又在耶路撒冷荣美的圣山和海之间建立他的宫殿。可是他的终局必忽然来到,没有人能帮助他。”

思高本但11:45 他要在海洋和美丽圣山之间,支搭他堂皇的帐幕,但此时已到了他的末日,已没有任何人能援助他。

文理本但11:45 张其宫帷、于海及荣圣之山间、然必陨亡、无助之者、

修订本但11:45 他要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之间搭起王宫的帐幕;然而他的结局到了,无人能帮助他。"

KJV 英但11:45 And he shall plant the tabernacles of his palace between the seas in the glorious holy mountain; yet he shall come to his end, and none shall help him.

NIV 英但11:45 He will pitch his royal tents between the seas at the beautiful holy mountain. Yet he will come to his end, and no one will help him.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