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注: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2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3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

4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注: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

5我但以理观看,见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6有一个问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

7我听见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应验了。”

8我听见这话,却不明白,就说:“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9他说:“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10必有许多人使自己清净洁白,且被熬炼,但恶人仍必行恶,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

11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12等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便为有福。

13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提要: 1 米迦勒将拯救以色列脱离艰难。5 把时间告诉但以理。



【本会注释】

1 “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那时。希伯来语为ba`eth hahi'。有人认为这是指“到末了”(be`eth qes,但11:40),即以下所描述的事件将发生在那段时期。然而上下文表明“那时”指的是但11章的最后所描绘的势力消失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并没有说明本节所预言的事件是与但11:45的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是紧挨着之前或之后发生的。重要的是但11章最后一节的事件和但12章第一节的事件在时间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米迦勒。见但10:13注释。现在善恶之争中的神圣元帅将采取行动拯救祂的子民。

站起来。希伯来语为`amad。该词在本节后半句话描述米迦勒“保佑”“你本国之民”。显然指基督起来拯救祂的子民(见《善恶之争》第613,633,641,642,657页)。

君。希伯来语为`sar(见但10:13注释)。

保佑。希伯来语为hab`omed `al。“保护”。

有大艰难。当基督中保的工作停止,上帝的灵从人间收回时,所有曾受到抑制的黑暗势力都将带着莫可言喻的愤怒降到世上。那时战争的场面将是笔墨所无法形容的(见《善恶之争》第613,614页)。

拯救。这场大斗争有明确的结果,这是多大的安慰啊!参但7:18,22,27;10:14。

册。就是生命册(见但7:10注释;参腓4:3;启13:8;20:15;21:27;22:19)。

2 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本会注释】

必有多人复醒。基督复临以前有一次特殊的复活。“凡信仰第三位天使的信息而死了的人”那时将要起来。此外,那些嘲笑基督钉十字架的旁观者和残酷迫害上帝子民的人也要从坟墓中出来,看见上帝应许的实现和真理的胜利(见《善恶之争》第637页;启1:7)。

被憎恶。希伯来语为der'on。该词在圣经其他地方只出现在赛66:24。它与阿拉伯词语dara'(“排斥”)有关,意为“厌恶”。宇宙的居民在几千年的善恶之争中目睹了罪恶的可怕。他们将对罪恶产生强烈的厌恶。当大斗争结束,上帝的圣名得到充分的维护以后,整个宇宙将强烈厌恶罪恶及其所污染的一切事物。这种厌恶将保证永远不再有罪恶来破坏宇宙的和谐。


3 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

【本会注释】

智慧人。希伯来语为hammaskilim,源于动词sakal(“精明”)。可以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聪明人”,也可理解为“使人有见识的人”,即“教导他人的人”。那些真正明白上帝之事的人,必然意识到需要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上帝的智慧会引领他把这种智慧教导他人。

在但11:33中,智慧人(Maskilim)是指那些因忠于信仰而遭受迫害的人。本节说他们将获得永恒的荣耀。参第10节。

4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

【本会注释】

隐藏这话。参对于但以理以前异象的类似吩咐(但8:26)。这个吩咐不适于整部《但以理书》,因为有一部分信息已被理解,成为多世纪以来信徒的福气。它只是指但以理预言中有关末日的那个部分(《使徒行述》第585页;《历代愿望》第234页)。到了末时,一个以这些预言的应验为依据的信息将传扬出来(见《善恶之争》第356页)。参启10:1,2中天使拿着“展开的小书卷”(见《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15页)。

来往奔跑。希伯来语为shut。在《旧约》中共出现十三次(民11:8;撒下24:2,8;代下16:9;约伯 1:7;2:2;耶5:1;49:3;结27:8,26;但12:4;摩8:12;亚4:10),多半指走来走去。

许多注释家认为本节的shut 具有比喻的意义,象征从整部圣经中殷勤地寻找,导致有关《但以理书》预言知识的增长(见“知识就必增长”注释;参《历代愿望》第234页;《善恶之争》第356页)。也有人认为但以理在本节是预言这两个世纪里旅行和交通工具的增长。

七十士译本的译法完全不同:“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直到多人发狂,地上充满不义。”迪奥多蒂安的译本比较接近马所拉文本:“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直到多人受教导,知识增长。”

知识就必增长。这句话与前一句有着逻辑的联系:封闭的书在末时打开以后,有关这些预言中的真理知识就会增长(见《先知与君王》第547页;参启10:1,2)。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世界各地广泛对《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产生了新的兴趣。这些预言的研究使人们普遍相信基督快要复临近。英国的许多注释家,中东的约瑟·伍尔夫,南美的曼纽尔·拉昆萨,美国的威廉·米勒耳,以及许多研究预言的人都宣称,根据他们对但以理预言的研究,基督复临已迫在眉睫了。今天,这种信念已成了一场世界性运动的动力。

这句话也可解释为预言科学和一般知识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的巨大进步。这些进步使预言的信息得以广泛地传播。


5 我但以理观看,见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本会注释】

我但以理观看。第5-13节是但10-12章异象的尾声,而且大体上可以视为《但以理书》全书的尾声。

另有两个人。这里出现了另外两位天使,和那位向但以理讲述预言的天使在一起。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但8:13的两个“圣者”。

。就是底格里斯河(见但10:4注释)。


6 有一个问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

【本会注释】

穿细麻衣的。但以理在异象开始的时候曾看见这个天使(见但10:5,6)。

但以理随意提到了“河”(第5节)和“穿细麻衣的”,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提到这两者的但10章与本章属于同一个异象。

到几时?天使说出了但以理心中最关心、却没有说出来的问题。先知所关注的是犹太人能很快得到完全的复兴(见但10:2注释)。居鲁士的谕旨确已颁布(拉1:1;参但10:1),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详细列举了上帝的子民将要遭遇的事情以后,先知自然急于想知道“这奇异的事”要持续多久;“你本国的民……必得拯救” 的应许(但12:1)要在何时应验。但以理没有充分理解所见未来之事的关系。一部分预言要封闭,直到“末时”才会明白(但12:4)。


7 我听见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应验了。”

【本会注释】

左右手。见申32:40。举起双手表示宣言的严肃性和确定性。

活到永远的。无人比这更大的誓言了(见来6:13;参启10:5,6)。

一载、二载、半载。指从公元538年-1798年的一千二百六十年。第一次提到是在但7:25(见该节注释)。其亚兰语是`iddan(“特定的时间”)。本节采用它的希伯来对应词mo`ed,强调天使所说的“定期”(见但11:35注释)。上帝曾发誓要实现祂的诺言。


8 我听见这话,却不明白,就说:“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本会注释】

却不明白。在这个异象的开头一节中(但10:1),但以理说他“明白这异象” 。在见这个异象的过程中,天使向先知保证要让他“明白”(但10:14)。随后的启示是用写实的语言来表述的。在提出一千二百六十年的时间来回答“到几时”的问题以后,但以理承认自己“不明白。”这个异象中但以理所不明白的部分是时间的概念。他正在祈求圣殿迅速得到恢复(见但10:2注释)。这是眼前的问题。他似乎无法使预言中的时间概念适应他希望自己的同胞早得拯救的观念。

结局。虽然年迈的先知奉命封闭这一部分的启示(第4节),他仍希望更多地明白其中的的含义。


9 他说:“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本会注释】

这里没有允许上帝所尊重的先知和仆人明白他所记录之启示的全部含义。只有那些看到预言的历史应验的人,才会完全领会它的意义,因为只有到了那时,世界才会获得一个以这些预言的应验为依据的信息(见《善恶之争》第356页)。

10 必有许多人使自己清净洁白,且被熬炼;但恶人仍必行恶,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

【本会注释】

使自己清净洁白。人虽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洁净自己,但他却可以用他的生活来证明上帝已经洁净了他。这与后面“恶人仍必行恶”形成了对比。

能明白。这是保证那些在末日虔诚而聪明地进行研究的人,将明白上帝为哪个时代所发的信息。

11 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本会注释】

常献的燔祭。见但8:11注释。

除掉。“除掉”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设立那可憎的。其重心可能在“除掉”,而不在“设立”。

本节的话语与但8:11,12和但11:31十分相似(见该处注释),一定是指相一件事。

一千二百九十日。与“一载、二载、半载”(第7节)或一千二百六十日有密切的联系。这两个时期结束时所发生的事大体是相同的。所以可以推定它们大致覆盖了相同的历史时期。一千二百九十日比一千二百六十日多出来的时间,可能理解一千二百九十日的开始阶段,是着重除掉常献的燔祭,为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作准备。

那些认为“常献的”是指异教的人(见但8:11注释)从1798里减去1290,得出了508。他们认为这一年所发生的事件包括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罗马教,战胜哥特人,是罗马教在西方确立至高地位的重要阶段。

那些认为“常献的”是指基督在天上的圣所长期担任祭司的工作,以及在福音时代对基督的真正崇拜的人(见但8:11注释),尚未对本节作出满意的解释。他们认为这是今后的研究需要加以阐明的圣经章节之一。


12 等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便为有福。

【本会注释】

那人便为有福。第7,11和12节的时期延续到第4,9节所提到的“末时”。天使说,那些看世界历史最后几幕重大事件的人是“有福”的(见太5:3注释)。那时《但以理书》的封闭部分将要解开(见但12:4注释)。再过不久,“至高者的圣民”就将“得国享受,直到永永远远”(但7:18)。

。暗示以下的预言时期将延续到一千二百九十日结束以后。如果一千二百九十日和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是同时开始的话,那么后者将延续到1843年。那是美国的复临运动崛起的重要年代。


13 “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本会注释】

但以理预言的应验,要延续到多年以后。但以理将安息在坟墓里。但“到了末期──就是世界历史结束的时候──他必再蒙允许起来,享受他的福分和地位”(《先知与君王》第547页;又见本节怀爱伦注释)。

一、卷名

本卷以它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命名,旧约中还有其他的经卷是以其主要人物名命名的。如《约书亚书》,《撒母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等,这样的卷名不一定说明该人就是作者,但有时作者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如《但以理书》。


二、作者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传统上都认为《但以理书》写于公元前六世纪,作者是但以理。这种传统说法的理由有下面几个:

1,书内的说法:先知但以理在许多段落中是以第一人称说话的(但8:1-7,13-19,27;但9:2-22;但10:2-5等)。他说他亲自奉上帝之命保存该书(但12:4)。有些部分他以第三人称提到自己,这并不奇怪,因为古代的作品是经常有这样的写法(见拉7:28注释)。

2,作者对历史的熟悉。只有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精通巴比伦事务的人,才能提供书中的一些历史事实。这些历史事实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后为人所淡忘,因为没有其他的古代文献将之记录下来。最近的考古又重新发现了这些事实。

3,耶稣基督的见证。耶稣基督曾引用《但以理书》的一段话,指出但以理是作者(太24:5)。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证据。

本卷圣书很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6章)主要叙史,第二部分(7-12章)主要是预言,但全书在文学上是一个整体,其理由如下:

1、书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圣殿的器皿怎样被掳到巴比伦的记载,了解伯沙撒在宴会上使用这些器皿的来历(但5:3;参但1:1,2)。但3:12中重述原先在2:49中描述的尼布甲尼撒的政治措施。在但9:12中提到了原来所见到的一个异象(见但8:15,16)。

2、历史部分有一个预言(第二章)同后半部分预言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第七章中对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作进一步的展开。历史部分和预言部分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历史部分(1-6章)记载了上帝对于巴比伦国家的做法,以及这个国家在上帝计划中所起的作用。这段记载是要说明上帝对于所有国家的做法(见《教育论》175-177页)。象巴比伦一样,本书预言部分所形象展示的一个个世界帝国都得到一个机会,来认识上帝的旨意,并与之配合。每一个国家都要根据其实行上帝旨意的忠实程度来衡量。所以,预言部分所展示列国的兴衰可以根据历史部分所阐述的原则来理解,就象巴比伦的情况一样。这一事实把本书的两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每个相继兴起的世界帝国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3、本卷书充分表现了文字上的统一性。大部分学派的代表均承认这一点。写作方式,总的思路,以及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词语,在全书各个部分都是一致的。因此说本书某些部分是一个作者所写,其他部分是另一个作者所写,这是没有根据的。

在第一个库姆兰洞穴中所发现的数百个文稿残卷中,有三个是《但以理书》的,已由D.巴赛勒米和J.T.米利克发表在《犹大沙漠发现之一:库姆兰一号洞穴》(牛津出版社1955年,150-152页)。残片是由两个抄写人员年写,属于一份或两份书卷。其中1、2章由一人所抄,第三章由另一人所抄。

残片包括以下章节:但1:10-17;但2:2-6;但3:22-30。与马所拉文本相对照,有16处差异,但没有一处影响整段的意思,16处中有9处系拼法上的不同,各只涉及一个字母,其中有2处似乎是拼写错误;其他七处在马所拉文本中亦有不同拼法。增加了4处,二个是连同and(和),一个if(如果)前面的小品词that;有两个词各增加一个三音字母。有一个三音字母马所拉文本中有,而残片中则没有。有两个动词词尾似乎是抄写上的错误。以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无足轻重,在翻译时一般不予理会。这有力地证明了现在所拥有的《但以理书》希伯来文本从实质上来说至少同基督的时代是一样的。

更有趣的是第二章的残片有一段中希伯来文转变为亚兰文,在最后一个希伯来词语和第一个亚兰文词语之间留下一个空白,使两种语言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处。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残片和马所拉文本一样,不含有后典中的《三童歌》。


三、历史背景

《但以理书》包括:

1、记录但以理及其朋友生平的某些历史事件。他们是被掳往巴比伦替政府工作的犹太人。

2、记录经由但以理解释的尼布甲尼撒王所作的一个预言梦,并记录了先知自己所见的几个异象,虽然这卷书是被掳巴比伦期间或稍后写成的,但其宗旨不是提供犹太人被掳的历史,也不是但以理的传记。本卷书叙述了先知兼政治家但以理及其朋友最重要的经验,并按特定的目的编排。

首先,但以理简要介绍了他为巴比伦王但任公职的原因(第一章)。但以理和其他王室成员是公元前605年最早一批被掳往巴比伦的。当时尼布甲尼撒正发动第一次对叙利亚的远征。但以理等人被挑选出来受训担任公职。他在巴比伦的头十九年就是犹大王国属于巴比伦的最后十九年。犹大最后几任国王不智的反巴比伦政策给犹太民族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但以理是在约雅敬在位时被掳的。约雅敬对巴比伦忠实了几年以后,采纳了犹大亲埃及派的策略,发动了叛乱,结果国家遭到了军事入侵,公民失去了自由被囚掳。他的儿子和继位者约雅斤只做了三个月的国王,巴比伦的军队就卷土重来镇压叛乱。约雅斤和成千犹大的上层公民于公元前597年被掳。他的继承者西底家表面上似乎忠于巴比伦。但是他既软弱又优柔寡断,经不起埃及和他主要顾问中反巴比伦势力的长期劝说。结果尼布甲尼撒恼于巴勒斯坦的一再叛乱,决定消灭犹大王国。巴比伦军队蹂躏犹大达二年半之久,占领和摧毁了许多城市,包括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王宫,于公元前586年掳走了大部分犹大的居民。

但以理在这多事之秋留在巴比伦。他一定眼见巴比伦的军队数次出发去进犯他的故乡,看见他们带着犹大的俘虏凯旋归来,其中有年青的约雅斤王和他的家室(王下24:10-16),后来还有盲目的西底家王(王下25:7)。在这些年间,但以理也一定注意到被掳的犹太人中间的政治动乱,导致尼布甲尼撒烧死了一些主要的煽动者。因这次动乱,耶利米写信给被掳的同胞,劝勉他们在巴比伦过平静的生活(耶29章)。

在所有这些年间,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安静并忠诚地尽自己的责任,做国家的忠臣和百姓。他们经过学术训练以后成为迦勒底人精英集团的成员,担任国王的顾问。于是但以理有了极好的机会向尼布甲尼撒解释有关将来这国的梦(但2章)。结果但以理被委以很高的职务,并似乎当了多年。这个职务使他有机会使国王熟悉天上之上帝的能力。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所事奉的就是这一位上帝。但以理担任这个官职究竟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似乎在公元前570年以前就不再担任了。有一份当时代的《宫廷和国家年鉴》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列出了那个时候在尼布甲尼撒政府中任职的主要官员。关于尼布甲尼撒的统治时期,没有其他的宫廷和国家年鉴保存下来。事实上,当时代圣经以外的文献中,但以理的名字根本没有提到。

在上述这些文稿中没有但以理的名字是不奇怪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但以理担任公职有多久时间。《但以理书》记载了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的4件事情:

1、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的头三年,包括他登基那一年在内,犹太的王室贵族接受教育(第一章)。

2、在尼布甲尼撒做王第二年,为他解梦(第二章)。

3、在没有注明的某一年中,杜拉平原上奉献金像,导致但以理三个朋友的一场经历(第三章)。

4、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梦,宣布他将发疯7年。解梦的时间可能在王执政的最后几年(第四章)。

我们无从得知尼布甲尼撒发疯期间但以理的活动。我们也不知道在王恢复正常重登宝座以后但以理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以后的各位王,即阿梅马杜克(圣经里的以未米罗达),尼甲沙鲁苏尔,拉巴什马杜克和拿波尼杜执政期间是否担任公职。不过他得以眼见在那些谋杀了前任登上王位的国王们统治之下,尼布甲尼撒的强大帝国衰弱和腐败下来。他一定怀着异常的兴趣注意到东方波斯的居鲁士王慧星般地兴起,因为在预言中曾经提到一个名叫居鲁士的人将作为以色列的解放者(赛44:28;赛45:1)。在公元前553年(可能在这一年居鲁士成为玛代帝国的主宰),但以理可能看见拿波尼杜任命他的儿子伯沙撒统治巴比伦,拿波尼杜自己则出去征服阿拉伯的特马。在伯沙撒王头三年但以理见了几个伟大的异象(但7,8章)。过去他只是解释异梦而已,现在则成了历史上的大先知之一。

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陷落之夜,巴比伦人再次要求但以理出来工作──解释伯沙撒宴会厅上表示厄运的文字。波斯人成了巴比伦及其帝国的主人以后,新的统治者们利用了过去政治家的才能和经验。但以理再次成为国君的首席顾问。可以推定他把以赛亚的预言给王看(见《先知与君王》557页)。这些预言影响了波斯统治者签署法令结束对犹太人的流放,让他们回家重建圣殿。在但以理担任公职的后一段时间里,邪恶的同事们企图谋害他的性命,但是上帝施行奇迹进行干预,拯救了祂的仆人(但六章)。但以理在晚年,先是在玛代人大流士治下(但9章),后是在居鲁士治下(但10-12章),又见了一些重要异象。

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自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233-约304年)对但以理的历史真实性首次提出重大的疑问以来,《但以理书》一直受到批评家的攻击,起先是偶然性的,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成了持续性的,结果,今天大部分的基督教学者认为《但以理书》是公元前二世纪马加比起义时期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学者提出两条主要的理由来证明《但以理书》是写于以后的年代:

1、他们认为有一些预言指的是安条克四世(约公元前175-163)。在他们看来,大部分的预言,至少是那些已经准确应验了的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写的,故他们声称但以理的预言是在安条克四世统治的时代以后写的。

2、根据他们的观点,《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记录的有些事件与他们所了解的史实有出入。他们据此推定作者无论从时间或地点方面与实际的事件相去甚远,无法准确了解发生在400年以前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的情况。

凡是相信古代受圣灵感动的先知,能准确预言将来史实的人,是不会介意上面第一条理由的。第二条理由需要认真考虑,因为他们声称《但以理书》在史实、年代和观点上有误。为此,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但以理书》的历史可信度。

但以理所描述的某些事件今天的确无法用手头古代的材料来证实。例如尼布甲尼撒的发疯,现有古代的文献中没有一份提到此事。这位新巴比伦帝国最伟大的君王暂时性的失去理智没有被记录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王室挡案只记录一些可嘉的事迹的事(见但4:36注释)。又如谜一般的玛代王大流士。他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没有得到圣经以外任何一份可靠材料的证实。他的身份只是在希腊作家的著作和残存的楔形文字材料中得到暗示。

其他所谓的历史疑难问题在一百年以前曾令保守的《但以理书》注释者为难。但随着考古学提供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这些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现把其中较为重要的罗列如下:

1、所谓但1:1和耶25:1在年代上不符。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耶利米书》是可靠的历史材料。耶利米说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尼布甲尼撒三年,但以理则说尼布甲尼撒王第一次进攻耶路撒冷是在约雅敬第三年,显然暗示尼布甲尼撒三年就是约雅敬三年。在当时代的文献被发现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古代的国王有几种计年的方法,解经家们觉得很难解释这种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他们假定尼布甲尼撒和他父亲尼波布拉色联合执政,或者假定但以理和耶利米计年的方法不同,耶利米用犹太历,但以理用巴比伦历,从而设法解决这个难题。这两种解释都已经过时。

后来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巴比伦王和当时的犹太王一样,是按照“登记年”的体制来计年的。巴比伦王登基的那一年并不算入他在位的年份,而只算是他的“登基年”,而他在位第一年,指的是他执政的完整一年,从第二年元旦起。届时,他在一个宗教仪式中握住巴比伦神彼勒的手。

据约瑟弗斯(引用贝罗索斯)和一份巴比伦史书记载,尼布甲尼撒在父亲去世、登上王位那一年出征巴勒斯坦。这样,但以理和耶利米就完全一致了。耶利米称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但以理则是在尼布甲尼撒登基那一年,即约雅敬第三年被掳的。

2、巴比伦的伟大创建者尼布甲尼撒。据希腊历史学家记载,尼布甲尼撒在古代历史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未提到他是伟大的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凡读过古代希腊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荣誉通常归于塞米拉斯女王。她在巴比伦历史上被赋与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过去一百年里所出土的当时代楔形文字记录完全改变了古典作家的说法,与《但以理书》的记载相符合。《但以理书》称尼布甲尼撒为“这大巴比伦”(但4:30)的创建者或重建者。楔形文字表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布甲尼撒重建了宫殿、庙宇、城市的殿塔,添建了新的建筑和工事,成为新巴比伦的创建者。

这种资料只能出自新巴比伦王国时代的作者。因为在希腊时代,这些情况已完全被人遗忘。《但以理书》提供这样的资料,让那些认为《但以理书》不是写于公元前6世纪,而是公元前2世纪的考据派学者们大惑不解。他们这种困惑的典型的例子是哈佛大学P.H.法伊弗的一段话:“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但以理是怎么才了解到新巴比伦是尼布甲尼撒所创建的……,如出土文物所证实的那样”(《旧约概论》,纽约1941年,758,759页)。

3、巴比伦王伯沙撒。关于现代东方学者发现伯沙撒身份的奇妙故事,见但以理第五章补充注释。圣经以外的其他古代文献没有提到伯沙撒的名字,而总是提到拿波尼度为波斯征服以前最后一个巴比伦王。这件事常被用来作为反对《但以理书》历史可信度的最有力理由之一。可是过去一百年来的发现在这方面驳倒了但以理的一切批评者,非常清楚地证实了但以理关于伯沙撒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第二,《但以理书》的文字像《以斯拉记》一样,一部分是用希伯来文,一部分是用亚兰文写的。有人解释说,《以斯拉记》使用两种文字可能是作者在叙史时直接采用亚兰文献,而其他地方则用他的母语希伯来文写。这种解释不适于《但以理书》。《但以理书》的亚兰文是从但2:4至第7章最后一节。

下面列举学者们关于这个问题所提供的一部分解释。在有些解释后面的括号里说明这种解释的不合理处:

1、作者为讲亚兰文的人写历史,讲希伯来语的学者写预言。(但是第二章和第七章的亚兰文就是两个大预言,说明这种看法不对)

2、两种文字说明有两位作者。(这种观点不可能正确,因为全书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即使是许多激进的批评家也这样认为)

3、原来是用一种文字写的,或全用亚兰文,或者用希伯来文,后来有一部分译成其他文字。(这种观点没有解释为什么只翻译部分而不翻译全文的问题)

4、原书有两种文本,一个用希伯来文写,另一个用亚兰文写,以便让各等人阅读。在马加比时代的逼迫中,有一部分内容损失,于是就把两种文本不加任何改动地拼凑起来。(这种看法缺乏事实证据,推测性较强)

5、作者到了叙述迦勒底人“用亚兰的言语对王说”时改用亚兰文(但2:4),接着一直用亚兰文写。当他再次提笔时(但8:1),就恢复使用希伯来文。

最后一种看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但以理书》的各个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写的。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政府官员,但以理能用不同的语言讲和写。他可能用希伯来语记叙一些史实和异象,另一些则用亚兰文写。根据这种推测,第一章是用希伯来语写,时间可能是居鲁士元年。3-6章的叙史是用亚兰文,写于不同的时间。预言大部分用希伯来语写(但8-12章)。但第七章的异象是用亚兰文写的。记述将来国度的尼布甲尼撒之梦,先是用希伯来语写,到了引用迦勒底人的话时开始用亚兰文写(但2:4),一直到这段叙述结束。

到了晚年,但以理把他的著作集成一书。他可能认为没有必要翻译某些部分以求全书在文字上的统一。他知道读者一般都懂两种文字。当时的其他著作也有这种情况。

必须进一步指出,《但以理书》中有两种文字,不能证明该书写于较晚的时候。那些把《但以理书》的写作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人,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马加比时代的希伯来作者怎么能让书的一部分用希伯来语写,而另一部分用亚兰文写呢?

的确,《但以理书》亚兰语部分的拼写特点与公元前3-4世纪西亚的亚兰语十分接近。这似乎是由于语言的现代化之故,大部分希伯来圣经经卷均有这个特点。拼写不能证明写作的时期,正如最新版本的英文圣经不能证明其写作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一样。拼写方面的特点最多只能说明最新版本问世的年代。

在死海古卷中有几份抄写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但以理书》残片,其中至少有两份保存了但以理二章中从希伯来语转为亚兰文的部分,清楚地说明但以理在当时就是双语的。


四、主题

《但以理书》可以被称为历史和预言手册。预言就是历史的预见。历史是预言的应验。预言部分能使上帝的子民用永恒的眼光看待暂时的事物,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行动,为最后的危机作好准备,为相信预言的应验提供坚实的基础。

纲要中所体现《但以理书》中四条主要的预言线索,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上帝子民从但以理的时代到世界末日的经历。“幔子业已掀开,使人们从世人的利益、权势和情感所引起之千变万化的冲突的上面、幕后或其中,都可以看到那位大有慈悲之主的许多媒介,正在默然忍耐地实现祂自己旨意的训令”(《先知与君王》500页)。四条预言线索中的每一条都在“天上的上帝”另一个“永不败坏”之国时达到高潮(但2:44)。那时人子将接受永远的权柄(但7:13,14)。“攻击万君之君”的必“非因人手而灭亡。”(但8:25),上帝的子民将从压迫者手中永远得到解放(但12:1)。所以,《但以理书》提供了一座上帝所建造的桥梁,从今世的边缘通往永恒的无边之岸。像但以理那样忠心爱上帝并事奉祂的人,可以凭着信心跨过这座桥梁,从苦难动荡的今生走到平安稳妥的永生。

《但以理书》的历史部分以最动人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哲学(见《教育论》174-184页)。这一部分成为预言部分的序言。《但以理书》提供了上帝如何对待巴比伦国的详细记录,使我们能够明白本书预言部分所讲述其他国家兴衰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明白巴比伦在上帝计划中所起作用,所体现的历史哲学,就无法充分理解在预言异象的屏幕中巴比伦以后其他国家所起的作用。

在《但以理书》的历史部份,我们看见当时的上帝仆人但以理与外邦世界的天才尼布甲尼撒面面相对,使这位国王有机会认识历史的主宰、但以理的上帝并与祂合作。尼布甲尼撒不仅是当时最强国家的君主,也是非常智慧,具有天赋之判断力的人。事实上,他是异教世界最重要的人物,“列国中大有权势的人”(结31:11)。根据上帝的计划,他登上权位发挥特殊的作用。上帝论到他说:“现在我将这些地都交给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耶27:6)。当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以后,他们是处在一只强有力但是不残忍的手下(按照当时的标准)。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宫廷的任务就是保证让王的意志服从上帝的旨意,以便实现上帝的目的。在戏剧性的历史关头,上帝让这两个人物碰到一起。见《SDA圣经注释》本卷569页,《以西结书》序言。

《但以理书》的前4章叙述了上帝怎样使尼布甲尼撒效忠于祂。首先,上帝需要一个人在巴比伦的宫廷中适当地阐明上天的原则和政策。于是祂拣选但以理作为自己的使者派给尼布甲尼撒。上帝怎样使当俘虏的但以理得蒙尼布甲尼撒的嘉纳,使尼布甲尼撒先是信任但以理,然后信任但以理的上帝,今日祂照样利用人来实现祂在地上的旨意。上帝能够使用但以理,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有优秀品格的人,把为上帝而活作为人生主要目的的人。

但以理“立志”(但1:8)在生活上符合上帝所表显的一切旨意。首先,上帝使他在巴比伦的官员眼前“蒙恩惠,受怜悯”(但1:9)。这就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那就是证明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身体特别好(但1:12-15)。接着他表显出超人的智慧。“上帝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聪明知识”(但1:17节),结果与他们最接近的竞争者相比,“胜过十倍”(但1:20节)。就这样,但以理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他的同伴,赢得了尼布甲尼撒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事情为尼布甲尼撒认识但以理的上帝预备了道路。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第二章的梦,从火窖中奇异地得救(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梦──向王充分表现了但以理之上帝的知识,权能和权威。第二章的故事证明人类知识的有限,导致尼布甲尼撒向但以理承认:“你们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2:47)。他由衷地承认上帝的智慧不仅超过人的智慧,而且超过他自己诸神的智慧。金像和火窖的事件使尼布甲尼撒承认天上的上帝“救护依靠祂的仆人”(但3:28)。他的结论是,在他的国家里任何人都不得“谤渎”希伯来的上帝,“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但3:29)。尼布甲尼撒现在认识到天上的上帝不仅智慧而且有能力,不仅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能。第三件事──他所矜夸的智慧和能力被暂时地剥夺──使王深刻认识到,“至高者”不仅有智慧有能力,而且运用这种智慧和能力管理人间的事务(但4:32)。祂有智慧,有能力又有权威。值得注意的是,尼布甲尼撒恢复理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赞美尊崇敬拜天上的王”,承认象他那样多年“行动骄傲的,祂能降为卑。”(但4:37)

可是尼布甲尼撒个人通过多年时间所获得的教训基本上没有给他的继位者们带来好处。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伯沙撒虽然明知尼布甲尼撒的事(但5:22),仍公然侮辱天上的上帝(但5:23)。巴比伦非但没有配合上帝的计划,反而“成为傲慢而残暴的压迫者”(《教育论》176页),拒绝接受上天的原则,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灭亡(《教育论》177页)。这个国家被放在天平上显示了亏久(但5:25-28),于是世界的统治权转到了波斯人手里。

上帝通过把但以理从狮子坑中救出来,向波斯帝国的统治者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权威(但6:20-23;《先知与君王》557页),象过去对巴比伦的统治者一样。玛代人大流士在一份敕令中承认“活上帝”的权柄“永存无极”(但6:26),甚至“决不更改”的“玛代和波斯人的例”,也不得不服从“在人国中掌权”的“至高者”的旨意(但4:32)。但以理蒙救脱离狮坑所表现出来上帝能力奇妙的见证,给居鲁士留下良好的印象(《先知与君王》557页)。有关他在恢复耶路撒冷和圣殿中所起作用的预言(赛44:26;赛45:13)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心就大受感动,立志要完成上天所交派与他的使命”(《先知与君王》557页)。

《但以理书》就是这样体现出一些原则。按照这些原则,上帝的智慧、能力和权威通过各国的历史表显出来,以最后实现祂的旨意。“上帝高举巴比伦,为要使它能成全祂的旨意”(《教育论》175页)。它有一段考验的时期,可是它“失败了,于是它的荣耀消失了,权势离去了,领土被别人所占领”(《教育论》177页)。

《但以理书》的四个异象都同从但以理的时代起直到上帝建立永恒的国度,地上善与恶的斗争有关系。由于撒但要利用地上的大国尽力阻碍上帝的计划,毁灭上帝的子民,这些异象就介绍了那些撒但活动最猖獗的国家。

第一个异象主要涉及政治上的变动(第二章),其主要目的是告诉尼布甲尼撒,他作为巴比伦的统治者所起的作用,以及“将来必有的事”(但2:29)。

第二个异象是第一个异象的补充(第七章),侧重上帝的子民在第一个异象所提到的势力统治之下的经历,预报了圣徒最后的胜利和上帝对圣徒之仇敌的审判(但7:14,18,26,27)。

第三个异象(第八、九章)补充了第二个异象,主要讲撒但消灭宗教和上帝子民的企图。

第四个异象(但10-12章)总结了前面的异象,更加详细地叙述异象的内容。它扩大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异象的主题,侧重在“本国之民日后必遭遇的事,因为这异象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但10:14),“是指着大争战”(但10:1)。但11:2-39所述的史纲要延续到“后来的日子”(但10:14)和“末了”(但11:40)。

《但以理书》的预言与《启示录》的预言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启示录》阐述了与但以理一样的题目,不过侧重于作为上帝选民的基督教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在《但以理书》中不太清楚的细节往往通过与《启示录》对照就明朗了。但以理奉命封闭关于末日的预言直到末时(《善恶的斗争》356页)。但通过殷勤的研究,其中含义的“知识就必增长”(但12:4)。虽然《但以理书》中有关末日的那一部分预言是封闭的(但12:4;《使徒行述》585页),约翰却奉命“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启22:10)。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但以理书》中不大易解的部分,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启示录》,以求驱散阴影。


五、纲要

(一)历史部分 但1:1-6:28

A、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受教育 但1:1-21

1、第一批从犹大带往巴比伦的俘虏 但1:1-2

2、但以理和他的朋友被挑选出来接受训练为国王服务 但1:3-7

3、但以理获准遵守自己的律法 但1:8-16

4、教育的成功,被接受为王服务 但1:17-21

B、尼布甲尼撒的大像之梦 但2:1-49

1、尼布甲尼撒因梦而烦乱 但2:1-11

2、下令处死哲士,后又撤消命令 但2:12-16

3、但以理得到启示,表示感恩 但2:17-23

4、但以理向国王述梦 但2:24-35

5、但以理解梦 但2:36-45

6、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伟大 但2:46-49

C、但以理的朋友们在火窖中得救 但3:1-30

1、尼布甲尼撒立金象,要人敬拜 但3:1-7

2、三位忠心的希伯来人拒绝敬拜 但3:8-18

3、上帝在火窖里施行拯救 但3:19-25

4、尼布甲尼撒的承认和敕令,三位希伯来人得到提升 但3:26-30

D、尼布甲尼撒的第二个梦,降卑和恢复 但4:1-37

1、尼布甲尼撒承认上帝的知识和能力 但4:1-9

2、述梦 但4:10-18

3、但以理解释梦 但4:19-27

4、尼布甲尼撒的降卑和恢复 但4:28-36

5、尼布甲尼撒赞美天上的上帝 但4:37

E、伯沙撒的宴会和王国的灭亡 但5:1-31

1、伯沙撒亵渎圣殿的器皿 但5:1-4

2、墙上神秘的字 但5:5-12

3、但以理解释这些字 但5:13-18

4、但以理接受荣誉,巴比伦亡国 但5:29-31

F、但以理从狮坑中得救 但6:1-28

1、但以理的提升和受到同事妒忌 但6:1-5

2、大利乌下令限制祷告 但6:6-9

3、但以理违令被判罪 但6:10-17

4、但以理得救,控告者受惩罚 但6:18-24

5、公开承认但以理之上帝的伟大 但6:25-28

(二)预言部分 但7:1─12:13

A、但以理的第二个预言信息 但7:1-28

1、4个兽和小角 但7:1-8

2、人子的审判和永远作王 但7:9-14

3、天使解释异象 但7:15-27

4、但以理的感受 但7:28

B、但以理第三个预言信息 但8:1─9:27

1、公绵羊,公山羊和角 但8:1-8

2、小角及其恶行 但8:9-12

3、有关圣所洁净的定时性预言 但8:13-14

4、加百列解释异象的第一部分 但8:15-26

5、但以理见异象后生病 但8:27

6、但以理祈求复兴,承认他百姓的罪 但9:1-19

7、加百列解释异象的剩下部分 但9:20-27

C、但以理第四个预言信息 但10:1-12:13

1、但以理禁食 但10:1-3

2、“有一人”的出现,以及对但以理的影响 但10:4-10

3、那个“人”对但以理开头的谈话 但10:11-11:1

4、有关将来事件的异象 但11:2-12:3

5、“奇异的事”应验的时间,对但以理个人的应许 但12:4-13

和合本但12:1 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拼音版但12:1 Nàshí, bǎoyòu nǐ ben guó zhī mín de tiānshi zhǎng ( yuánwén zuò dà jūn ) Mǐjiā lēi bì zhàn qǐlai, bìngqie yǒu dà jiān nán, cóng yǒu guó yǐlái zhídào cǐ shí, méiyǒu zhèyàng de. nǐ ben guó de mín zhōng, fán míng lù zaì cè shang de, bì dé zhengjiù.

吕振中但12:1 「那时负责护卫你本国子民的大天使长米迦勒必站立起来。必有一个遭难时期,从有国以来直到那时、未曾有过的。但那时你本国的子民中、凡查到被记录在册上的、必蒙搭救。

新译本但12:1 “那时保护你同胞的伟大护卫天使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必有患难的时期,是立国以来直到那时未曾有过的。那时你的同胞中名字记录在册上的,都必得拯救。

现代译但12:1 那位穿细麻纱衣服的天使说:「那时,守护你同胞的天使长米迦勒要出现。然后将有一段灾难时期,是立国以来最大的灾难。在那时期,你同胞中名字登记在生命册上的,都会得到拯救。

当代译但12:1 “那时,护佑你本国人民的大能的天军长米迦勒,在你们遭遇大难的时刻必站起来,这灾难的惨重,是建国以来所未曾有的。那日,人民中凡名字记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思高本但12:1 那时保佑你国家子民的伟大护守天使弥额尔必要起来;那将是一个灾难的时期,是自开国以来,直到那时从未有过的;那时,你的人民,凡是名录在那书上的,都必得救。

文理本但12:1 斯时也、护卫尔民之大君米迦勒将兴、亦有大难、自有国以来、迄于是日、未之有也、其时尔民之中、凡名录于册者、必蒙拯救、

修订本但12:1 "那时,保佑你百姓的天使长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自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未曾有过这样的事。那时,你的百姓凡记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KJV 英但12:1 And at that time shall Michael stand up, the great prince which standeth for the children of thy people: and there shall be a time of trouble, such as never was since there was a nation even to that same time: and at that time thy people shall be delivered, every one that shall be found written in the book.

NIV 英但12:1 "At that time Michael, the great prince who protects your people, will arise. There will be a time of distress such as has not happen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nations until then. But at that time your people--everyone whose name is found written in the book--will be delivered.

和合本但12:2 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拼音版但12:2 Shuì zaì chén āi zhōng de, bì yǒu duō rén fù xǐng. qízhōng yòu dé yǒngshēng de, yǒu shòu xiūrǔ yǒngyuǎn beì zēngwù de.

吕振中但12:2 长眠在尘土之地里的必有很多人复醒过来;其中有的必得永生,有的必受羞辱、永被憎恶。

新译本但12:2 必有许多睡在尘土中的人醒过来,有的要得永生,有的要受羞辱,永远被憎恶。

现代译但12:2 已故的人有许多会复活。有的要享受永恒的生命;有的要受永远的羞辱。

当代译但12:2 许多埋葬在尘土中的尸体要醒过来,其中有些得着永生,有些却羞愧无颜,永被憎恶。

思高本但12:2 许多长眠於尘土中的人,要醒起来:有的要入於永生,有的要永远蒙羞受辱。

文理本但12:2 长眠于尘土者、多有复醒、得永生者有之、蒙羞而受永辱者有之、

修订本但12:2 睡在地里尘埃中的必有多人醒过来;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KJV 英但12:2 And many of them that sleep in the dust of the earth shall awake, some to everlasting life, and some to shame and everlasting contempt.

NIV 英但12:2 Multitudes who sleep in the dust of the earth will awake: some to everlasting life, others to shame and everlasting contempt.

和合本但12:3 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

拼音版但12:3 Zhìhuì rén bì fāguāng rútóng tiān shang de guāng. nà shǐ duō rén guī yì de, bì fāguāng rú xīng, zhídào yǒng yǒngyuǎn yuǎn.

吕振中但12:3 通达人必闪耀着,像穹苍那么闪耀;那使大众归义的必如星辰、直到永永远远。

新译本但12:3 那些使人有智慧的必发光,好像天上的光体;那些使许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同星星,直到永永远远。

现代译但12:3 明智的领袖们将跟天上的光体一同照耀。那些教导多人秉公行义的,将像星星一样永远发光。」

当代译但12:3 那些智者,就是上帝的子民,必如太阳的光芒照耀;那使多人归向义的,必如星宿闪烁,直到永远。

思高本但12:3 贤明之士要发光有如穹苍的光辉;那些引导多人归於正义的人,要永远发光如同星辰。

文理本但12:3 智者辉煌、若穹苍之光耀、使多人归义者、若星宿之明朗、永久弗替、

修订本但12:3 智慧人要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领许多人归于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

KJV 英但12:3 And they that be wise shall shine as the brightness of the firmament; and they that turn many to righteousness as the stars for ever and ever.

NIV 英但12:3 Those who are wise will shine like the brightness of the heavens, and those who lead many to righteousness, like the stars for ever and ever.

和合本但12:4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

拼音版但12:4 Dànyǐlǐ a, nǐ yào yǐncáng zhè huà, fēng bì zhè shū, zhídào mò shí. bì yǒu duō rén láiwǎng bēnpǎo ( huò zuò qiē xīn yánjiū ), zhīshi jiù bì zēngzhǎng.

吕振中但12:4 但你呢、但以理阿,你要把这些话封闭着,把这卷书密封着、到末了时期。而大众们却要跑来跑去追求、使知识增长。」

新译本但12:4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些话,把这书密封,直到末期,必有许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增多。”

现代译但12:4 他对我说:「但以理呀,你现在要把这本书合起来,加上封印,一直到世界的末日。有许多人白费心血,想探究要发生的事。」

当代译但12:4 可是,但以理啊,你不可泄漏这些话,要把这些话隐藏起来,直到末后的日子。当许多人努力去钻研上帝的话时,他们就会有更多的认识。”

思高本但12:4 至於你,达尼尔!你要隐藏这些话,密封这部书,直到末期;将有许多人要探讨,因而智识必要增长。

文理本但12:4 但以理欤、尔其封此言、钤此书、以待末期、将有多人往来、世人增其识见、○

修订本但12:4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许多人往来奔跑,知识就必增长。"

KJV 英但12:4 But thou, O Daniel, shut up the words, and seal the book, even to the time of the end: many shall run to and fro, and knowledge shall be increased.

NIV 英但12:4 But you, Daniel, close up and seal the words of the scroll until the time of the end. Many will go here and there to increase knowledge."

和合本但12:5 我但以理观看,见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拼音版但12:5 Wǒ Dànyǐlǐ guānkàn, jiàn Lìng yǒu liǎng gèrén zhàn lì, yī gè zaì hé zhèbiān, yī gè zaì hé nàbiān.

吕振中但12:5 我但以理在观看着,便见另有两个站立着,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新译本但12:5 我但以理观看,看见另有两个天使,一个站在河岸的这边,一个站在河岸的那边。

现代译但12:5 接着,我看见两个人,一个站在河的这边,另一个在河的那边。

当代译但12:5 於是我继续看下去,见有两人分别站在河的两岸。

思高本但12:5 那时我达尼尔观望:看见另有两位天使,一位站在河岸这边,一位站在河岸那边。

文理本但12:5 我但以理视之、见又有二使、一立河之此岸、一立河之彼岸、

修订本但12:5 我-但以理观看,看哪,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KJV 英但12:5 Then I Daniel looked, and, behold, there stood other two, the one on this side of the bank of the river, and the other on that side of the bank of the river.

NIV 英但12:5 Then I, Daniel, looked, and there before me stood two others, one on this bank of the river and one on the opposite bank.

和合本但12:6 有一个问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

拼音版但12:6 Yǒu yī gè wèn nà zhàn zaì hé shuǐ yǐshàng, chuān xì má Yǐde shuō, zhè qí yì de shì dào jǐshí cái yìngyàn ne.

吕振中但12:6 我(传统∶他)问身穿细麻服装、站在河水以上的那人说∶「这些奇事的结局、要等几时才到呢?」

新译本但12:6 有一个问那身穿细麻衣、站在河水以上的人,说:“这些奇异的事的结局几时才到呢?”

现代译但12:6 其中一个问上游那穿着细麻衣的天使:「这些奇异的事要等多久才结束呢?」

当代译但12:6 其中一人问站在对岸、穿着细麻衣的人,说:“还有多久这奇异而可怕的事才发生呢?”

思高本但12:6 我就问那身穿细麻衣,站在河水上的人说:「几时这些奇事 会实现呢?」

文理本但12:6 其一问河上衣枲衣者曰、此奇异之事、何时始毕、

修订本但12:6 其中一个对那在河水之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要到几时才应验呢?"

KJV 英但12:6 And one said to the man clothed in linen, which was upon the waters of the river, How long shall it be to the end of these wonders?

NIV 英但12:6 One of them said to the man clothed in linen, who was above the waters of the river, "How long will it be before these astonishing things are fulfilled?"

和合本但12:7 我听见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应验了。”

拼音版但12:7 Wǒ tīngjian nà zhàn zaì hé shuǐ yǐshàng, chuān xì má Yǐde, xiàng tiān jǔqǐ zuǒyòu shǒu, zhǐ zhe huó dào yǒngyuǎn de zhǔ qǐshì shuō, yào dào yī zǎi, èr zǎi, bàn zǎi, dǎpò shèng mín quán lì de shíhou, zhè yīqiè shì jiù dōu yìngyàn le.

吕振中但12:7 我听见身穿细麻服装、站在河水以上、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那永远活着的主来起誓的那人说∶「要经过一个定期,两个定期,半个定期,到打破圣民权力的事都作完了时,这一切事就都完了。

新译本但12:7 我听见那身穿细麻衣、站在河水以上的人,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经过一载、二载、半载(“一载、二载、半载”或译:“一个时期、多个时期、半个时期”);在他们完全粉碎圣民的势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要完成。”

现代译但12:7 那天使举起双手,指向天空,奉永生上帝的名发誓。我听见他说:「要叁年半。当上帝子民所受的迫害结束时,这些事都要过去。」

当代译但12:7 对方便向天举起双手,藉着永恒者起誓说:“再过叁年半,等到上帝圣民的权能被制服之后,这一切事就要成就。”

思高本但12:7 我听见那身穿细麻衣,站在河水上的人向天举起左手及右手,指着永生者起誓说:「的确,这事必须经过一段时期,另两段时期和半段时期:直到摧残圣民的势力终止时,这一切事 要实现。」

文理本但12:7 我闻河上衣枲衣者、向天举左右手、指永生者而誓曰、必历一载二载半载、迨摧圣民之权已尽、则诸事毕焉、

修订本但12:7 我听见那在河水之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着那活到永远的起誓说:"要到一年、两年,又半年,粉碎圣民力量结束的时候,这一切的事就要应验。"

KJV 英但12:7 And I heard the man clothed in linen, which was upon the waters of the river, when he held up his right hand and his left hand unto heaven, and sware by him that liveth for ever that it shall be for a time, times, and an half; and when he shall have accomplished to scatter the power of the holy people, all these things shall be finished.

NIV 英但12:7 The man clothed in linen, who was above the waters of the river, lifted his right hand and his left hand toward heaven, and I heard him swear by him who lives forever, saying, "It will be for a time, times and half a time. When the power of the holy people has been finally broken, all these things will be completed."

和合本但12:8 我听见这话,却不明白,就说:“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拼音版但12:8 Wǒ tīngjian zhè huà, què bù míngbai, jiù shuō, wǒ zhǔ a, zhèxie shì de jiéjú shì zenyàng ne.

吕振中但12:8 我听见了,却不明白;我就说∶「我主阿,这些事的结局怎么样呢?」

新译本但12:8 我听见,却不明白,我就问:“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现代译但12:8 我听见他说的话,却不明白是甚麽意思。因此我问:「先生,这些事的结局怎样呢?」

当代译但12:8 我听见他的话,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问他说:“主啊,这些事究竟会怎样发生呢?”

思高本但12:8 我听了以後,仍不明白,便问说:「我主!这些事的结局究竟怎样?」

文理本但12:8 我闻而不悟、则曰、我主欤、此事之终局若何、

修订本但12:8 我听了却不明白,就说:"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KJV 英但12:8 And I heard, but I understood not: then said I, O my Lord, what shall be the end of these things?

NIV 英但12:8 I heard, but I did not understand. So I asked, "My lord, what will the outcome of all this be?"

和合本但12:9 他说:“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拼音版但12:9 Tā shuō, Dànyǐlǐ a, nǐ zhǐguǎn qù. yīnwei zhè huà yǐjing yǐncáng fēng bì, zhídào mò shí.

吕振中但12:9 他说∶「但以理阿,去你的吧!因为这些话是已封闭又密封着、到末了时期的。

新译本但12:9 他回答:“但以理啊!你只管去吧,因为这些话已经隐藏密封,直到末期。

现代译但12:9 他说:「但以理呀,你走吧,因为这些话要保密到末日。

当代译但12:9 他回答我说:“但以理,你走吧,因为这些话都要封闭起来,直到末后的日子。

思高本但12:9 他回答说:「达尼尔,你去罢!因为这些事隐藏密封,直到末期。

文理本但12:9 曰、但以理欤、尔其往哉、因斯言封而钤之、以俟末期、

修订本但12:9 他说:"但以理,去吧!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KJV 英但12:9 And he said, Go thy way, Daniel: for the words are closed up and sealed till the time of the end.

NIV 英但12:9 He replied, "Go your way, Daniel, because the words are closed up and sealed until the time of the end.

和合本但12:10 必有许多人使自己清净洁白,且被熬炼,但恶人仍必行恶,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

拼音版但12:10 Bì yǒu xǔduō rén shǐ zìjǐ qīngjìng jiébái, qie beì aó liàn. dàn è rén réng bìxíng è, yīqiè è rén dōu bù míngbai, wéidú zhìhuì rén néng míngbai.

吕振中但12:10 必有许多人下工夫使自己清洁、自己洁白、成了熬炼透的;但是恶人必仍然作恶。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通达人能明白。

新译本但12:10 许多人必洁净自己,使自己洁白,并且被熬炼。可是恶人仍然作恶。所有恶人都不明白,只有那些使人有智慧的才能明白。

现代译但12:10 许多人将变成清白纯洁。邪恶的人将继续作恶;他们不会领悟,只有聪明的人才会领悟。

当代译但12:10 很多人都在极大的试炼和迫害中得到炼净,但行邪恶的人依旧无恶不作,他们没有一个能明白这些话,只有智慧的人才能够明白。

思高本但12:10 将有许多人要使自己纯洁清白,并受锻 ,而恶人却要更加作恶;凡作恶的人不能明白,惟有贤明之士 能明白。

文理本但12:10 将有多人自洁而白、以得试链、惟恶人仍行恶、恶者不悟此、智者则悟焉、

修订本但12:10 必有许多人使自己洁净、洁白,且受熬炼;但恶人仍必行恶,没有一个恶人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

KJV 英但12:10 Many shall be purified, and made white, and tried; but the wicked shall do wickedly: and none of the wicked shall understand; but the wise shall understand.

NIV 英但12:10 Many will be purified, made spotless and refined, but the wicked will continue to be wicked. None of the wicked will understand, but those who are wise will understand.

和合本但12:11 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拼音版但12:11 Cóng chúdiào cháng xiàn de Fánjì, bìng shèlì nà xíng huǐhuaì ke zēng zhī wù de shíhou, bì yǒu yī qiā èr bǎi jiǔ shí rì.

吕振中但12:11 从除掉不断献的燔祭、并设立那使地荒凉的可憎之像、那时候起、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新译本但12:11 从废除常献祭,并设立那使地荒凉的可憎的像的时候起,必有一千二百九十天。

现代译但12:11 「自从每日的献祭被禁止那一天,也就是从安置那『毁灭性的可憎之物』时开始,要经过一千两百九十天。

当代译但12:11 从废掉常献的祭和设立敬拜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日子起,共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思高本但12:11 自从废弃日常祭,设立那招致荒凉的可憎之物的时候起,必要经历一千二百九十天。

文理本但12:11 自去日献之祭、置残贼可恶之物时、必历一千二百九十日、

修订本但12:11 从除掉经常献的祭,设立那施行毁灭的可憎之物的时候起,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KJV 英但12:11 And from the time that the daily sacrifice shall be taken away, and the abomination that maketh desolate set up, there shall be a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ninety days.

NIV 英但12:11 "From the time that the daily sacrifice is abolished and the abomination that causes desolation is set up, there will be 1,290 days.

和合本但12:12 等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便为有福。

拼音版但12:12 Deng dào yī qiā sān bǎi sān shí wǔ rì de, nà rén biàn wèi yǒu fú.

吕振中但12:12 凡等候着、而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有福阿!

新译本但12:12 等候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是有福的。

现代译但12:12 那些忠心到底、过了一千叁百叁十五天的人多麽有福啊!

当代译但12:12 凡是等到一千叁百叁十五日仍能生存的人就有福了。

思高本但12:12 凡能守候直到一千叁百叁十五天的,是有福的。

文理本但12:12 凡待至一千三百三十五日者、其人福矣、

修订本但12:12 那等候,直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有福了。

KJV 英但12:12 Blessed is he that waiteth, and cometh to th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five and thirty days.

NIV 英但12:12 Blessed is the one who waits for and reaches the end of the 1,335 days.

和合本但12:13 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拼音版但12:13 Nǐ qie qù denghòu jiéjú, yīnwei nǐ bì ānxiē. dào le mòqī, nǐ bì qǐlai, xiǎngshòu nǐde fú fēn.

吕振中但12:13 去你的吧、直到末了;你必得安顿∶到了日期的末了、你就得以站立起来、享受你的业分。」

新译本但12:13 你应去等待结局!你必安歇;到了末日,你必起来,承受你的分。”

现代译但12:13 「但以理呀,你要忠心到底。以后你要安息;但是在末日你将复活,接受奖赏。」

当代译但12:13 现在你可以继续安享晚年,因为你必得到安歇。到了末后的日子,你要起来得到你所应得的。”

思高本但12:13 你应去等候末期,好好安息罢!到末日,你要起来接受你的福分。」

文理本但12:13 尔其往哉、以待终期、尔将安息、末日既届、立于尔业、

修订本但12:13 "至于你,你要去等候结局。你必安息,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KJV 英但12:13 But go thou thy way till the end be: for thou shalt rest, and stand in thy lot at the end of the days.

NIV 英但12:13 "As for you, go your way till the end. You will rest, and then at the end of the days you will rise to receive your allotted inheritance."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