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2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 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 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3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 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5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

8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9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13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

15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 神。

16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提要

1他声明在传福音工作中他是如何尽心尽力、忠于职守,7以及他为着同样的目标每天所要忍受的何等的患难和迫害,这一切更促进他对上帝大能的赞美,12也更有助于教会的益处和使徒自己永远的荣耀。


瓦器里的宝贝

林后4:1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本会注释】

这职分。就是指“新约”的职分,人因这职分得以脱离律法“字句”的捆绑(见林后3:6,17注释),并将这原则刻在心版上(第3节)。这“属灵”的职分(6节),因信“称义”的职分(9节),“新约”的职分(6节),真正“自由”的职分(17节),使得信徒恢复成为基督的样式。这荣耀的职分更支撑着信徒和使者们经历每个试炼和患难,而这些更促进了上帝的荣耀。

丧胆。希腊语egkakeo,“疲倦”,“丧失勇气”,“丧失心志”。保罗对他的信息的完整和价值怀有极高的信心,上帝曾大大祝福他的服务。他自己是完全不配的。他曾经是一个迫害者和亵渎者。他看自己为罪人中的“罪魁”(提前1:15),然而他“蒙了怜悯”。他将自己拥有这一福音的职分全然归功于上帝的恩典(林前7:25;15:9,10;加1:15,16;提前1:12-16)。没有什么像真诚回顾自己的生活那样更能够使人放下骄傲、狂妄和自负。保罗的转变及其服役与福音圣工归因于神圣的恩宠(提前1:13,14)。


林后4:2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上帝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上帝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本会注释】

弃绝。直译为“已经弃绝[一次弃绝,永远弃绝]”。在回转的那一刻,保罗弃绝了每一个与他新建之信心不相协调的作为,在接受作为福音执事的委托的那一刻,他弃绝了有问题的方法,就如那些反对他的人所乐于自由使用的。

可耻的。希腊语aischune,即“可耻的[事]”。基督徒的职分要求生活及品格要光明磊落。领袖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被人怀疑有经不起仔细审查的事,他的工作就结束了。一个真正的执事的首要条件就是他要完全弃绝所有可能给上帝的事业带来羞耻的事。真正的信仰是一条光明之路,而绝不是黑暗之路(见罗13:12;林前4:5;弗5:8;参约一1:5),因为它不只关系每一个行动,更关系到促成行动的动机。

不行诡诈。也就是没有欺骗。保罗立志成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参路20:23)。他的反对者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会诉诸于任何可能的欺诈行为。

谬讲。保罗全然宣讲真理而不掺假。掺杂上帝的道就是:宣讲个人的观点就像是他们有圣经的支持一样,断章取义,以人的传统取代“耶和华如此说”,曲解圣言的本意为罪恶找借口,以某种神秘或象征性的方式解释平实的教训而削弱其效力,或是提出一种真理与谬误相掺杂的理论(见林后11:3;12:16;弗4:14;帖前2:3,4)。

表明。在这封书信中,“表明”这个词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多次出现(2:14;3:3;4:10;5:11;11:6等),是隐蔽或狡猾的对立面。真理所要求的就是简单、明了的陈述。传道人或声称为基督徒的人务必不可使这种公开的表现形式晦涩不明。

把自己荐与。哥林多的反对者已将保罗打上假使徒的印痕(见林后3:1注释)。现在保罗着手为他的使徒身份辩护,通过展示他的生活及职分的某些方面,以向他们举荐自己为一个真实的使徒。

良心。有关保罗喜爱清白良心的重要性见徒23:1注释。保罗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道德判断的能力和天生的对道德律法的认知能力(见罗2:13-15)。保罗所“表现”的真理不只是诉诸人的理智,也诉诸人的良心(参约8:9;罗2:15)。

在上帝面前。上帝知道保罗内心正直,保罗就像是呼求上帝见证他现在所写的真理。


林后4: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本会注释】

蒙蔽。或作“遮掩”,或“仍然隐藏着”。保罗这里暗指第3章中的“帕子”(见13-16节)。保罗时代的情形与摩西时代一样──对许多人来说,真理依然是被蒙蔽的。这种情形并不是由于福音本身不够明了,而是福音的对象的心思意念的态度问题。

灭亡的人。直译为“正在灭亡的人”。毫无疑问,保罗正在思想哥林多中那少数坚持随从他们中间的假教师的人。他们也可能悔改,但是只要福音依然是向他们蒙蔽的,那么他们就仍在灭亡之中。对于他们,只有当“帕子”除去时才有可能得救(见太18:11;路15:4,6,24,31,32;19:10)。

人不能为自己提供光明,但是他若向光明闭上眼睛那就使自己陷于黑暗之中了。尽管太阳很光明,其光亮向瞎眼的人却是被蒙蔽的。保罗讲到那些因为内心的黑暗而拒绝了福音亮光的人,他们自己当为此负责(见何4:6注释)。某些情况可能蒙蔽福音的拯救大能。例如,在哥林多教会,在有些人的生活中的党派精神、敌对、争竞、不道德、骄傲及自私,就使福音向他们蒙蔽了。开明的福音必须要有开明的思想和心灵来领会(约8:47;约一4:6)。对属灵事物的冷漠和非属灵思想的先入为主,这都拉起了帕子(见路21:34;见太6:24-34注释)。地上合法的职业可能会耗尽一个人,直到他既没有时间也不渴望属天的亮光。人们拒绝真理并不是因为缺乏证据。他们可能确实相信千百件证据更少的事情。他们拒绝真理是因为他们受到真理的谴责,真理责备了他们的罪恶,搅扰了他们的良心。


林后4: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上帝的像。

【本会注释】

这世界的神。就是指撒但。保罗在这里解释为什么荣耀的福音向许多人是蒙蔽的。撒但是个有位格的存在(见太4:1注释),当他以任何形式或通过任何媒介出现的时候我们务必要认出他来。“这世界的神”这一称谓暗指撒但企图篡夺上帝对这个世界的主权。魔鬼声称是这个世界的神(太4:8,9;约一5:19)。他是许多伟大国家和属世帝国的看不见的统治者。他被称为“这世界的神”是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要完全控制这个世界及其居民。他是“这世界的神”,因为这世界大部分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掌管了大多数世界居民的心灵(参弗2:1,2)。这世界服从他的命令,屈从与他的诱惑,参与他的邪恶诡计和阴谋。他是所有罪恶的创始者和煽动者,也正是罪恶的化身。任性的罪人据说要被交给撒但(林前5:5;参提前1:20)。他是“这世界的神”,是因为他控制了自然力量和海、陆、空的元素,尽管他的控制是受限的。

说撒但是“这世界的神”并不是意味着上帝已经放弃对世界的主权。撒但的能力和控制是严格受限的。只有在全智上帝允许的范围内,撒但才可以运用他所拥有的能力,并且只有在必须永远而有效地毁灭罪恶时才得到允许(林前15:24-28;启12:12)。

心眼。希腊语noēmata,“洞察力”。基督和撒但之间的争战就是人类心志的争夺战(罗7:23,25;12:2;林后3:14;11:3;腓2:5;4:7,8)。撒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蒙蔽或弄瞎人的心眼。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他就通过叫人不学习上帝的道,通过使人过度消耗体力、精力而使心志混乱,通过利用属世的生活完全占有人的思想,通过对骄傲和自高的追求。

不信。灵性的瞎眼不只是撒但的责任,那选择“不信”的人也有责任。他们已经被带到上帝真理的亮光面前,然而他们的心智和灵性的反应是盲目而且消极的。基督教信仰最伟大根本的教义对于他们似乎毫无价值。但是他们要为自己负责,因为他们故意地转离了真理。他们有眼,但却看不见(赛6:9;太13:14,15;约12:40;罗11:8-10)。他们看不到耶和华的仆人身上有什么值得他们羡慕的佳形美容(赛53:2)。

。希腊语phōtismos,“启迪”,“启发”,源自一个意思是“给予光亮”,“照亮”的动词。请比较phōs,表示“光”的常用词(见约1:7,9注释)。Phōtismos在这里用于福音,它要照亮所有真诚敞开的心扉。然而,尽管有充足的福音亮光照耀那些黑暗的心灵,很多人却依然是瞎眼的。他们就像那些在黑暗的房间里故意关上门将光拒之门外的人。他们阻止福音的光不能像升起的太阳那样在他们生活中越照越明(见箴4:18)。

这是一个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问题。撒但最多只能叫人的心眼瞎了。他不能使福音的亮光变暗,但他可以让人的心眼陷于黑暗。即使福音照亮他们身边所有的人,他也能够使帕子蒙住他们的眼睛。

撒但的国度就是黑暗的国度(见赛60:2;太8:12;路22:53;彼后2:4;犹6;启16:10),正因为这个原因,那恶者恨恶福音的亮光。他乐于使任何能够替代福音的东西发出亮光──知识、文化、道德、教育、财富以及人类智慧的亮光。但是他全部的努力就是阻止福音亮光的传播。只有福音的亮光才能拯救人类(徒4:12)。也只有福音才能揭穿撒但恶毒的计谋和欺骗,人类也只能藉此看到从黑暗转向光明的道路。见约1:4,5,9,14注释。

像。希腊语eikōn,“形象”,“外形”,“相似物”。在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创1:26中使用了这个词语,也在林前11:7;西1:15;3:10;来10:1中使用过。基督是父的形象的表现,在品格、特征和完美上二者都相同。父上帝是与耶稣一样的(约12:45;14:9;腓2:6)。亚当和夏娃起初也是照着那形像造的,在人类身上恢复那形象也是救赎计划的目标。

照着。这里保罗是指福音救恩知识的亮光渗透到人的心灵之中。


林后4:5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本会注释】

我们……传。保罗曾被指控,他的传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他坚决地驳斥了这一控告。当人被自我利益所驱动,当他们寻求人的赞美,当他们有展示自我才华之野心时,当他们宣扬自己的观点和惯例,宣讲人们所乐于听闻的,而却是与上帝的道相反的教训时,当他们为利益所驱使、为生计、为声望名誉而传讲时,他们就会传自己。

基督耶稣为主。见太1:1;约1:38注释。传讲基督就是传讲永远的福音。

仆人。希腊语douloi,“奴仆”,“被捆锁的仆人”。在其他地方保罗说到他自己为基督的仆人(罗1:1;腓1:1;参太20:28),因此他没有权利对上帝财产的继承权做什么限制。


林后4:6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本会注释】

吩咐光。上帝只用一个简单的命令就有了光(见创1:3;诗33:6,9注释)。在只有黑暗的地方,经上记载的他的第一句话就带来了光(创1:2)。上帝不只是创造了自然界的光,他差派他的儿子成为“世界的光”(约8:12)。所有体力、智力、道德和精神的亮光都是从众光之父而来(雅1:17)。他向自己“披上亮光,如披外袍”(诗104:2)。上帝的真实本性就是亮光(雅1:17;参约1:4,5)。见约1:4,5,9,14注释。

。希腊语lampo,“照亮”。正是那创造太阳照亮这个远古黑暗世界的那一位,提供真理的亮光照亮愚昧的心灵(诗119:105)。正如上帝口中的话给黑暗的世界带来亮光;生命之道,就是在成文的道中所阐明的,命令天上的亮光照亮黑暗的心灵。这种亮光远非人的能力、技术和智慧可以产生。

希腊语中的动词形式表明,保罗可能指他过去的特别经历──他自己的转变。那时保罗看到了基督荣耀的形象,基督面上的荣光照耀着他。后来,那鳞片从他的眼睛上掉下来,也从他的思想上掉下去(徒9:3-18)。这是基督第一次以真正的样子──救主和上帝──向他显现,他也成了改换一新的人。他自己心灵和思想中的黑暗都被驱散了(徒9:17,18;26:16-18)。

叫……光。根据这一段的希腊文结构,上帝将光照耀人的心灵是为了给予光明,而光的目的就是要叫人认识神圣荣耀的知识,这神圣荣耀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他们。

在……的面上。那在摩西脸上返照的同样的荣光更加丰富的在基督面上得以看见(见太17:2;路2:48;约1:14;彼后1:17,18注释)。基督是他父荣耀的完美表现,是每一神圣美德的人性化。所有其他的启示都只是部分的或不完美的。在基督的面上,人能够看到上帝全部、纯洁、完美的荣光。

保罗认识上帝在创造和律法中的荣耀,但是现在他觉察到在耶稣基督面上和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完美神圣的荣光。正是这征服了他的心灵并愿意终身事奉。只有借着并在耶稣基督里人才能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因此有神圣的荣耀。


林后4:7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

【本会注释】

这宝贝。就是指“得知上帝荣耀的光现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第6节)。在7-18节中,保罗详细叙述了这个认识所给的能力是如何让他作为上帝的“奴仆”忍受了那几乎无法克服的艰难,也就是在他的福音执事中所遇到的。要不是有这个认识和能力,软弱的人性器皿就要崩溃了(见第1节)。

瓦器。希腊语ostrakinoi,原指用贝壳或烘培过的泥土做成的空的容器。这种器皿是脆弱易碎的,也不美观,只有简单的用途,也没什么价值。这乃是人性器皿与上帝的永恒宝贝相对照。然而这正是上帝的计划,使这软弱的瓦器成为伟大宝贝的容纳者和保持者。传道人和信徒只是被称为土制罐,为崇高之目的容纳上帝伟大的宝贝。也有可能,保罗当时想起了古时为了安全起见储存财宝的大瓦罐。

人仅仅是藏纳珍珠的首饰盒,这珍珠就是基督的义,是要归与并授与每位信徒的(见太13:45,46注释)。人本身却是一贫如洗。在得到丰富的天上财宝之前,他一直处于那种境况。所有被基督救赎的人都拥有这一财宝,根据各人因信对它的接受,有些人更为丰富。对于那些穿越沙漠的人,水是至宝贵的。对于那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光明是无价的。对于那些面临死亡的人,生命最为珍贵。对于必死的人类,所有这些──生命之水、世界之光、永生就是福音的宝贝。

出于上帝。人倾向于用贵重的器皿来储存他们的财宝。但是在上帝的工作计划中,他常常拣选最卑微的人,免得他们归功于自己(林前1:28,29)。对人来说,在拯救自己或别人的工作中归功于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对于传道人或信徒的生命来说,没有什么比骄傲会成为更大的障碍。重要的不是器皿本身,而是器皿中所装载的;对于传道人和他的信息也是如此。上帝原可以将委任与软弱之人类的工作托付给天使去做,但是这样做时,上帝以这样一种方式工作,为要显明他的救赎工作不是出于人,而是出于上帝自己。器皿或工具本身并没有价值(参提后2:19,20);只有上帝的临格和他的能力决定其价值。哪里通过强调人的智慧、能力或雄辩使上帝的工作模糊不明,哪里的福音传播工作就总是受到阻碍。


林后4:8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本会注释】

四面受敌。8-10节包含了四对比较。一方面表明了瓦器的脆弱,另一方面表现了上帝大能的优越性,而无论这种容器如何脆弱。见林后1:4注释。每一个基督徒,尤其是基督教传道人,都会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场大争战中,就是在基督和撒但之间持续很久的战争(弗6:10-17;启12:7-12,17)。因此,他无法逃脱试炼和患难(约16:33;徒14:22;启7:14)。然而在患难苦楚中脆弱之人类所付出努力的成功表明了神能的存在(罗6:35-39)。因此,没有人能够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加6:14)。最明显且最为有效地显示基督的,就是那些靠着上帝的恩典而经历并取得胜利的男女。

却不被困住。保罗不屈不挠的愉快精神鼓舞了无以计数的基督使者,使他们在变幻无常、失望、困苦、迫害和死亡之中成为忠诚、勇敢、无畏的人。环境并不能决定基督徒的内心思潮。他能够忍耐,是因为他看到了那不能看见的主,并被那神圣恩典的亮光所扶持(见来11:27)。

作难。希腊语exaporeo,“陷于怀疑”。用人的眼光来看,保罗常常发现自己处在没有出路的环境之中。但是在这种环境之中,他学会了信靠上帝,耐心等待。

失望。希腊语exaporeo,“使失望”,“使全然困惑(不知如何行)”无论环境如何令人畏缩,保罗在经验中已经学会信靠上帝而得出路。


林后4:9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本会注释】

遭逼迫。见太5:10-12;10:17-23;约15:20注释。随后的每个对比都更充分的显示了患难及个人窘迫的强烈。保罗说被包围、受追逐、被抓获,以及被敌对的势力打倒,似乎没有逃生之路,而死亡好像不可避免。

不被丢弃。在他的所有试炼中,保罗和他的同工们体验了基督应许的实现,就是在生死关头,基督必与他们同在,并提供逃生之路(见林前10:13;帖后1:4;来2:18;13:5)。对于基督徒,在试炼和迫害时期,某些神圣之真理就显得非常明了。无论所遇到的试炼如何艰巨,他们总不至于无法忍受(申33:25;诗46:1)。基督徒不必灰心丧志。即使地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剥夺了,他们最大的财宝依然是安全的──是人和鬼魔们无法夺去的(林后4:16;参诗23:3)。摆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所有患难和试炼,只要正确地忍受,都只会使他在基督的苦难之中与基督有更密切的交往(腓3:10)。或许保罗为基督的缘故受的苦比其他基督徒蒙召要受的苦更多。在所有的新约圣经作者中,没有其他作者写下这么多有关十字架和与基督同死的篇章。对于保罗,即使是迫害、试炼、牺牲和生活本身都成为荣耀的经历,因为它们使保罗与基督的关系在基督的苦难中变得更紧密了。

基督的跟随者要通过苦难达到完美。基督所遭受的患难就好像是提供了一个黑暗的背景,衬托了他的完美品格所发出的辉煌光芒(来2:10)。他的整个人生就是自我死亡的经历。没有什么比对罪人的爱更彰显他自己和天父的爱。相似的,对于基督徒,生活中的试炼、患难和失望衬托了神圣的忍耐和基督化品格的芳香,及安静顺服上帝旨意、坚定信靠上帝的带领。因此上帝的光辉就被返照在基督徒的面容上。基督化的生活始终会遭遇黑暗之君的随从者们的敌意和憎恨。但上帝的计划并不是要基督徒以受苦本身为荣,也不是要他们招致敌意和反对以便使人注意其自我牺牲和勇敢。

打倒了。希腊语kataballo,“打到(在地)”,“打倒使俯伏在地”,就像人在个人格斗中被打倒。

不至死亡。保罗似乎一次又一次的不只是“倒下”,而且几乎“丧命”。他承认他多次被“打倒”,但是他要强调声明的是他从来“不至死亡”。


林后4:10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本会注释】

身上……带着。毫无疑问,保罗身上到处都是伤痕,这是保罗为基督受难的无声的证据。

。对于保罗来说,这是永远的、每天都要经历的死亡,他自己经常暴露于死亡使这一点尤为真实(罗8:36;林前15:31;提后2:11)。保罗用这个修辞表达了在患难中他和基督的亲密关系,这患难正是每天所要他去忍受的。这构成了有关福音能力在这世界彰显的重要证据。传讲毫无生命、法定的福音以逃避迫害的犹太化分子是拿不出这种证据的(见加6:12)。

耶稣的生,也……。正如他身上的伤疤证明了他如何多受死亡,他依然活着的事实便是雄辩的证词,证明了基督的能力拯救他脱离死亡。同样,保罗的生活证明了基督的能力能够救人脱离罪恶并把他们转变成基督的样式(见加2:20)。


林后4:11 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本会注释】

我们这活着的人。保罗在这里进一步的明确他在第10节中已经阐明的。对于当时的福音使者,生与死总是相离不远。

。在希腊语中这一词是处于强调位置。保罗的生活与死亡很近(见林前15:29注释)。

。尽管基督的传道士被永远交付与死亡了,但他却继续活着,因为基督将他自己的生命给与那本来必死朽坏的人(约3:36;14:6;约一5:11,12)。


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本会注释】

死……发动。保罗现在更进一步的对比生与死。虽然死亡曾是福音使者的当前命运,但他的目的却是要将生命带给那因罪必定死亡的人。这里“生命”一词被用于更高的属灵意义。尽管保罗所引领归主的人与他相比很少或没有经历过生死之间的挣扎,然而上帝已经借着他将生命赐予他们。从卑微的瓦器,也就是保罗自己的生命,获取基督的能力将新的生命传给哥林多人。


林后4:13 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本会注释】

信心。与引用的旧约圣经的信心相同,“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保罗给哥林多人写信,深深地相信并诚挚地希望他们会听从他的劝告。

经上记着说。引用的是诗116:10。很明显,这篇诗篇成为他的安慰和定心丸。保罗和大卫都证明,并因此相信上帝的良善和大爱。二者都经历了试炼、患难,和得救,都因信说话。紧挨死亡并不会阻止活泼的信心所表达的喜乐。圣经中所有伟大男女的生活都闪烁着这种胜利的精神,这种轻快的,荣光焕发的情绪。即使是在迫害和损失中他们仍喜乐的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之情。所有经历上帝之爱的基督徒的生活都喜乐地表达其爱与能力。一个人表达他思想中所明白的,内心中所感受的,是非常容易自然的。一个人讲述他所并不相信的,那是伪君子;而一个人不敢讲述他所信奉的,则是懦夫。


林后4:14 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

【本会注释】

叫主耶稣复活的。保罗已经详细的向哥林多人做过解释(见林前15:13-23),耶稣的复活对于所有义人永远的复活是一个绝对的保证。

叫我们……一同复活。复活是保罗所坚信的盼望,并使他能够平静勇敢的面对死亡。他已经同基督经历了属灵的复活(罗6:4),这是他将来得胜死亡的保证。他确信有永生(罗8:11;林前15:12-22;提后4:8)。

与耶稣。保罗是指我们主的复活。他感觉他自己的复活是完全确定的。耶稣复活作为被救赎子民的初熟的果子(启1:5),使徒们所带领的所有信徒都包括在这被救赎的子民中(林前15:20)。此外,在末日使死人复生的正是基督(约5:25-29)。

叫我们一同……站在他面前。那与基督一同得胜的人最快乐的时刻或许就是当他们站在父上帝面前的时候。保罗自豪的预见他所带领的信徒站在基督面前(11:2)。经文中多次提及基督徒被呈现在上帝面前。他们为辩护和称义出现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罗14:10-12;林后5:10)。在羔羊的婚宴上他们将作为羔羊的新妇出席在上帝面前(启19:7-9),并常住在他面前(启21:3)。

在这一节语言文字中同时可以看出,保罗似乎表明他期望在他的主来之前离开世界,并在复活的时候有份。


林后4:15 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上帝。

【本会注释】

凡事。也就是保罗作为基督的使者所遭遇的所有苦难(7-12节)。比较林前3:22,23;提后2:10。

恩惠……加增。也就是上帝的恩典使得罪人的得救和救赎成为可能(约1:14,16,17;徒20:24,32;罗4:16;5:20等)。

感谢格外显多。保罗预见到上帝所将得的荣耀越来越多,因为借着他的职事所归向基督的人越多,上帝圣名所得的荣耀也将越多(参9:11,12)。正如雨水滋润土地,地便结出累累硕果;照样上帝丰富的恩典带给人,人所反馈的感恩也格外显多(参弗2:6-8)。这种反馈是对上帝良善、恩慈、大爱和能力之认识的自发表露。对上帝的感恩赞美之呈现,表明了人与上帝之间正确关系的恢复,这也正是福音的主要目的。


靠信心生活

林后4:16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本会注释】

所以。正是将来的喜乐与荣耀之景象引导保罗安然忍耐在福音执事中所临到的试炼与磨难(参来12:2)。福音的使者能够忍受这世界上的兴衰,因为他们每天活着都好像“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11:27)。他们如此确信将来的荣耀,因而今生所有的经历都只是更加增他们的盼望、喜乐和信心。

外体。就是指身体,人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就是随着岁月流失会渐渐衰残的身体。“内心”从另一个方面指人重生的属灵的本性,就是为上帝的灵所更新的,还要每天更新(罗7:22;弗3:16;4:24;西3:9,10;彼前3:4)。更新的过程使人与上帝的关系保持更加合一。保罗不断提到这种更新(罗12:2;弗4:23;多3:5)。圣灵工作的一方面就是借着属灵生命、力量、胆量和信心的新供应使信徒更新。

正是圣灵每天的更新工作,使上帝的形象得以在人内心完全恢复。因此,尽管人的外体随着年日变老朽坏,但只要有一息尚存,内心就在恩典中不断成长。保罗能够平静的看待生命中的试炼,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痛苦和患难,以及死亡本身。同时圣灵带给他永不朽坏的保证,就是在复活之日将得的福惠(提后4:8)。

基督徒若不愿意使他与上帝的关系变得冷淡并且形式化,那么他每天都需要更新与上帝同在的经历。灵里的更新带来上帝之道的新的亮光,恩典的新经历,为要与他人分享,心思意念的新洁净。相比之下,那从未更新的生命常常为那些只与外体相关的事情而忧虑,就如吃什么,穿什么,享受什么。见太6:24-34注释。


林后4: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本会注释】

至轻的苦楚。这一节用了最高级的反论,是保罗所有书信中最被强调的一段。这里使徒对比了眼前的事和将来的、永恒的事,对比了痛苦与荣耀。

至暂。希腊语parautika,“瞬间的”,“即时的”。与永恒相比,片刻算不得什么。考虑到永恒,基督徒就能很好的忍受短暂时空内的任何患难。

少有人像保罗一样为基督遭受如此患难(林后11:23-30)。患难追随着他到每个地方,每一天。就他的患难本身来说,确是足够重。但是当和永远的喜乐、今后的荣耀相比,这些都是过眼烟云。比较罗8:18;腓1:29;来2:9,10。

无比。保罗觉得“极重的荣耀”一词完全不足表达他所见的患难时期和永恒祝福之间的比较,因此他又加上另外一个最高级的(参约一3:1),他所能想到的希腊成语。比较罗7:13;林前12:31;林后1:8;加1:13中保罗所用的最高级的表达方式。

患难通过炼净、净化并提升品格促成永远的荣耀(诗94:12;赛48:10;来12:5-11;雅1:2-4,12;彼前1:7)。患难培养了对上帝的信心和依靠(诗34:19;赛63:9;何5:15;拿2:2)。患难发挥着征服心灵和思想的影响作用。它使骄傲、征服自我,且常是将信徒的意愿与上帝的意愿达到完全相和谐的手段。它也验证了信徒的信心和公然宣称为基督徒者的诚心(伯23:10;诗66:10)。它为信心的运用和完全提供了机会。信心在运用中更加坚强。患难帮助信徒更清楚的看见,帮助他们把握重要的事。因此患难为基督徒创造了配得荣耀的机会。在患难的训练中除掉属世的目的,基督徒将发现他们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系于属天的事(西3:1,2;提后4:5)。患难将人置身于困境,磨灭了人的智慧,使人感到无以相助,而对上帝的需要变得更为明确(诗107:39),使人的关系得到圣化。没有什么比忧愁、试炼和苦难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同胞并对他们怀有一种仁慈的感情。

荣耀。希腊语doxa(见约1:14;罗3:23注释)。


林后4:18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本会注释】

我们……顾念。保罗现在解释如何能真正看清这生活中的患难,并视其为只是暂时的。他的目光定睛与永远国度的荣耀(参来12:2)。无论得到的是什么,人的思想所专注的,将决定人如何忍受试炼,是带着希望、忍耐还是不满、苦毒。前者来自默想永恒世界不能看见的事(腓4:8),和基督的属灵真实之事;而后者来自对那些看得见的暂时的事情的关注,如财富、快乐和名声(见太6:24-34注释)。藉将心思专注于基督的生活和品格,我们就会变得像他(参来11:10,26,27,39,40;彼前1:11)。

一、卷名

写于大约公元3世纪,现存最古的抄本中就有“哥林多后书”这一简短的卷名。“保罗达哥林多人后书”这一较长的卷名是以后才有的。至于这封信是不是致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为什么用“后书”这样的称呼,见下文“历史背景”项。原来的书信显然没有卷名。


二、作者

内证和外证都证明保罗是书信的作者。外证可以追溯到使徒以后的那个时代。早期教父常引用和提到这封书信,这充分证明了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距这封书信写作约35年以后(公元95年),罗马的克莱门特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谈到了保罗所述及的同样状况(克莱门特致哥林多前书46章)。哥林多教会显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老的问题依然存在。士每拿主教波利卡普于公元155年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引用了林后8:21(6章)。里昂的主教伊里奈乌于公元180年写的文章《反异端论》中,引用和注释了林后12:2-4保罗关于到第三层天中的欢乐。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公元200年)引用《哥林多后书》不少于20次(《杂记》卷一1.2章,卷二19:20章等)。所谓拉丁神学之父,迦太基的德尔图良曾经多次引用《哥林多后书》(《驳马西昂》5:11,12;《论肉身复活》40,43,44章;Scorpiace 13章)。

内证准确无误地指证保罗为作者。书信的文体符合保罗的风格。书信多次提到保罗自己,提到他在哥林多的经历和他致哥林多的前一封信。许多圣经学者认为这封书信最清楚,最完整地表现了保罗的气质,个性和风格。记在这封书信中的经验非常自然而真实。


三、历史背景

保罗至少去过哥林多三次,写了三封,也许是四封信。第一次访问哥林多是在他的第二次传道行程中,约于公元51年(徒18:11),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半,建立和组织了教会。以后他经常派代表继续与哥林多教会保持联系(林后12:17)。在林前5:9中提到了他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这封信据说已失传。他第三次外出传道时在以弗所工作了两年多快要结束时,写了这封哥林多前书(16:8)。

一般认为,哥林多前书和后书相隔几个星期。前书发自以弗所,后书发自马其顿。保罗原想留在以弗所待到五旬节,再经马其顿前往哥林多(徒19:21)。可是他比原来的打算早一些离开以弗所。这大部分是因为群众的暴乱差点要了他的命(徒19:24-41)。他在以弗所时所遭遇的迫害使他负担极重。他称反对真理的人为“野兽”(林前15:32),说自己“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没有了”(林后1:8)。保罗就是在这种状况下离开以弗所前往马其顿的。

他来到了特罗亚,以便从这个港口出发前往马其顿。他在特罗亚等候提多回来,以便了解哥林多教会对他前一封信的反应。可是提多没有在他预计的时间里回来。保罗心情焦虑,挂念着哥林多教会,以致无法利用敞开的门户在特罗亚传福音(林后2:13)。他赶往马其顿,在腓立比遇见提多,听到了提多带来的的关于哥林多教会的好消息,便放了心,满心高兴。

有人认为保罗曾回到哥林多作第二次的访问。他谈到了前一次令人失望的访问(见林后2:1;林后12:14;1林后3:1,2)。也许是这一次访问进一步了解了哥林多令人难受的消息以后,他写了一封责备和规劝的信(《哥林多前书》),并派提多去为他计划中的下一次访问作准备(林后8:6;林后13:1,2;参《使徒行述》301页)。

在林后2:4中保罗提到写前一封信时“心里难过痛苦”,结果使哥林多信徒“忧愁”(林后7:8)。许多学者认为保罗在这些章节和其他章节所提到的不大可能指《哥林多前书》,因为他们主张上述说法与《哥林多前书》的精神和风格不符。于是他们说在新约的两封致哥林多书信之间一定还有一封信。从这点出发,一些人认为该信已失传,另一些人认为这就是《哥林多后书》10-13章。双方都提出了似乎有理的理由,可是都缺乏客观的证据。本注释认为《哥林多后书》所提到的正是《哥林多前书》(参《使徒行述》324页)。据林后2:13;林后7:5;林后8:1;林后9:2,4,显然保罗是在马其顿写了这第二封书信,时间大约在公元57年。

保罗的书信和访问至少暂时达到了目的。根据罗16:23,保罗得到了该教会一位主要成员的热情接待。在《加拉太书》和《罗马书》中进一步证实了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变化。这两封信是他在哥林多期间写的,透露出他在特罗亚时哥林多的教会曾严重影响他的热心,现在却已从不安,忧虑和焦急中恢复过来(林后2:13;参林后7:6,13,14)。此外,哥林多教会为耶路撒冷圣徒的募捐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结论(罗15:26)。

保罗写了《哥林多后书》,又访问了哥林多以后,关于哥林多教会,我们只有零星的资料。然而,公元95年左右罗马的克莱门特写给哥林多的一封信,透露出至少有一部分旧恶习又死灰复燃了。克莱门特确实赞扬了该教会在许多方面值得效仿的行为,可他也责备了它结党纷争的精神。这是我们手头有关使徒时代哥林多教会最后一点资料。


四、主题

提多从哥林多带来鼓舞人心的消息,促使保罗写这封信。信的前面部分讲到哥林多教会如何接受他的前一封信,回顾了上一次所讨论的若干问题。遵照保罗的指示,教会已经开除了乱伦的人(林前5:1-5;参林后2:6)。现在他指示如何得回犯错的人。

信中强调了马其顿和希腊各教会为穷人募集的捐款。保罗很关心这个计划,因它会使外邦和犹太的基督徒团结在一起。外邦的信徒通过这个计划会看到犹太基督徒为把福音传给他们而作出的牺牲,而犹太信徒也会看到,这些奉献无声而有力的见证了弟兄相爱的精神。然而哥林多教会在这件募捐的工作上疏忽了,远远落后于马其顿的各教会,也许是因为专注于份争和不良行为的结果。在这封信保罗发出最后的呼吁,要求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哥林多教会的大部分信徒,似乎都接受了保罗和他同工的劝告。他们伸开双臂接待了提多。这个教会几乎从开始就分了派。一些人拥护一位领袖,一些人拥护另一位领袖。由这种分派而造成的麻烦已经减轻了,可是,类似于加拉太所存在的那一派主张犹太化的人似乎仍在公开而恶毒地反对。他们的目的就是推翻保罗的工作、权威和使徒的身分。反对派指控保罗反复无常,没有如约前来哥林多。他们说他缺乏使徒的权威。他们说他是胆小鬼,企图在远方用书信来控制教会。他们说他不敢亲自前来。

《哥林多后书》的前九章主要是感谢和称赞,后四章则比较严肃地替自己辩护。有人说前几章是写给接受保罗规劝和责备的多数人,后几章是写给那些反对他在教会中恢复和睦精神的少数人。保罗千方百计地证实自己的权威,为自己在他们中间的做法辩解。为了证实自己的使徒身份,他谈到了自己从主所领受的启示和异象,他为主耶稣所受无比的苦楚,以及盖在他工作成果上上帝悦纳的印章。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讲到某些假使徒,也许就是教会中的少数成员时所用言辞之厉,至今仍有其影响力,这是在他给其他教会的书信中所没有的。

这封信的内容与《哥林多前书》大不一样。前书较为客观和实际。后书则较主观带有个人风格。前书的语气镇定而谨慎,后书则反映了保罗急于盼待哥林多的消息,提多来到后给他带来的宽慰和欢乐,以及他有效地处理教会中问题的坚定宗旨。前书反映了哥林多教会的情况,后书表现了使徒对教会的热情。虽然后书的主要目的不是谈论教义,象《罗马书》和《加拉太书》那样,但它仍阐明了一些重要的教会真理。


五、纲要

(一)序言 林后1:1-11

1、问候 林后1:1,2

2、苦难中的感恩 林后1:3-11

(二)与哥林多教会近来的关系 林后1:12-7:16

1、解释改变行程的原因 林后1:12-2:4

2、劝勉把犯错的人挽回归主 林后2:5-11

3、焦急地盼待哥林多的消息,得到消息后的快乐 林后2:12-17

4、使徒的证书 林后3:1-18

1)保罗作为真使徒的证书 林后3:1-6

2)使徒任务的光荣 林后3:7-18

5、使徒在传道工作中得到上帝大能的支持 林后4:1-5:6

1)忍耐的力量:上帝恩典的明证 林后4:1-18

2)永恒的生死观 林后5:1-10

6、调解的使命 林后5:11-6:10

1)使徒作为基督的使者 林后5:11-21

2)自律对于使徒的重要性 林后6:1-10

7、劝哥林多人与作恶的人分开 林后6:11-7:1

8、保罗因哥林多人的热情反应而高兴 林后7:2-16

(三)为犹大贪困的基督徒募捐 林后8:1-9:15

1、慷慨的典范──马其顿教会 林后8:1-6

2、耶稣基督的榜样 林后8:7-15

3、推荐提多在哥林多收捐款 林后8:16-24

4、呼吁哥林多人尽自己的本分 林后9:1-15

1)呼吁完成捐款的任务 林后9:1-5

2)呼吁慷慨奉献 林后9:6-15

(四)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辩护,对未悔改之人的呼吁 林后10:1-13:10

1、对那些贬低保罗使徒身份之人的答复 林后10:1-12

2、哥林多属于他的工作范围 林后10:13-18

3、真假使徒的识别标志 林后11:1-12:18

1)假使徒的狡猾 林后11:1-6

2)保罗不靠哥林多人供养 林后11:7-15

3)他所遭遇的危险和贪困 林后11:16-33

4)保罗领受上帝的启示 林后12:4-5

5)保罗因“肉中的刺”之自卑 林后12:6-10

6)保罗没有让信徒花销而使自己得利 林后12:11-18

4、对于未悔改之人的最后呼吁 林后12:19-13:10

(五)结语 林后13:11-14

和合本林后4:1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拼音版林后4:1 Wǒmen jìrán méng liánmǐn, shòu le zhè zhífèn, jiù bù sàng dǎn.

吕振中林后4:1 故此我们既照所蒙的怜悯有这执事的职分,就不丧志;

新译本林后4:1 所以,我们既然蒙了怜悯,得着这职分,就不沮丧,

现代译林后4:1 既然上帝怜悯我们,把这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不灰心。

当代译林后4:1 我们既蒙上帝怜悯,从他那里接受了这传扬福音的职分,就决不灰心气馁。

思高本林后4:1 为此,我们既蒙垂青,获得了这职务,我们决不胆怯;

文理本林后4:1 故我侪既蒙矜恤、而受此役、则不馁、

修订本林后4:1 所以,既然我们蒙怜悯受了这事奉的责任,就不丧胆,

KJV 英林后4:1 Therefore seeing we have this ministry, as we have received mercy, we faint not;

NIV 英林后4:1 Therefore, since through God's mercy we have this ministry, we do not lose heart.

和合本林后4:2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称 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 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拼音版林后4:2 Nǎi jiāng nàxiē àn meì kechǐ de shì qìjué le, bú xíng guǐzhà, bú miù chēng shén de dàolǐ. zhǐ jiāng zhēnlǐ biǎomíng chūlai, hǎo zaì shén miànqián bǎ zìjǐ jiàn yǔ gèrén de liángxīn.

吕振中林后4:2 却拒绝了可耻的隐密事,不行于狡猾,也不混淆上帝之道,只将真理显扬出来,在上帝面前、把自己推荐与各人的良知。

新译本林后4:2 却把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掺混 神的道,反而借着显扬真理,在 神面前把自己推荐给众人的良心。

现代译林后4:2 我们放弃了一切暗昧可耻的事,不做诡诈的事,也不曲解上帝的话。在上帝面前,我们公开显明真理,以自己的行为来启发每一个人的良心。

当代译林后4:2 我们绝对没有可耻的行径,不用狡诈的手段,不曲解上帝的道,只把真理公开讲明,当着上帝的面将自己坦白地推荐给各人的良心。

思高本林后4:2 反而戒绝了一切可耻的隐瞒行为,不以狡猾行事,也不变通天主的道理,只是藉着显示真理,在天主前将我们自己举荐於众人的良心。

文理本林后4:2 弃愧耻之隐事、不行诡谲、不混上帝道、惟表彰真理、在上帝前质己于众衷、

修订本林后4:2 反而把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曲解上帝的道,只将真理显扬出来,好在上帝面前把自己推荐给各人的良心。

KJV 英林后4:2 But have renounced the hidden things of dishonesty, not walking in craftiness, nor handling the word of God deceitfully; but by manifestation of the truth commending ourselves to every man's conscience in the sight of God.

NIV 英林后4:2 Rather, we have renounced secret and shameful ways; we do not use deception, nor do we distort the word of God. On the contrary, by setting forth the truth plainly we commend ourselves to every man's conscience in the sight of God.

和合本林后4: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拼音版林后4:3 Rúguǒ wǒmen de fúyin méng bì, jiù shì méng bì zaì mièwáng de rénshēn shang.

吕振中林后4:3 但我们的福音、就说是蒙着帕子罢、也是在灭亡着的人蒙着的。

新译本林后4:3 如果我们的福音被蒙蔽了,那是对灭亡的人才蒙蔽的。

现代译林后4:3 即使我们所传的福音难以明白,那是只有走向灭亡的人才不明白。

当代译林后4:3 那些决心不信福音,自甘沉沦走向灭亡的人,不明白我们所传的福音,便以为是无稽之谈。

思高本林后4:3 但如果说我们的福音也被蒙住了,那只是为丧亡的人蒙着,

文理本林后4:3 傥我福音有蔽、惟蔽于沦亡者、

修订本林后4:3 即使我们的福音被遮蔽,那只是对灭亡的人遮蔽。

KJV 英林后4:3 But if our gospel be hid, it is hid to them that are lost:

NIV 英林后4:3 And even if our gospel is veiled, it is veiled to those who are perishing.

和合本林后4: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拼音版林后4:4 Cǐ deng bú xìn zhī rén, beì zhè shìjiè de shén nòng xiā le xīn yǎn, bú jiào Jīdū róngyào fúyin de guāng zhào zhe tāmen. Jīdū ben shì shén de xiàng.

吕振中林后4:4 在他们、今世的神已把不信之人的心意弄瞎了,以致基督[上帝的像]荣耀之福音之光照着不能发晓于他们心里。

新译本林后4:4 这些不信的人被这世代的神弄瞎了他们的心眼,使他们看不见基督荣耀的福音的光;基督就是 神的形象。

现代译林后4:4 这些人不信,因为这世界的神明把他们的心眼弄瞎了,使他们看不见福音的光辉;这福音是关於基督的荣耀,而基督是上帝的真像。

当代译林后4:4 他们被那“世界的神”(魔鬼)蒙蔽了理智,如同瞎眼的一样。那显示基督圣容荣耀的福音的光辉,虽然照在他们身上,他们也看不见。基督本是上帝的肖像。

思高本林后4:4 因为今世的神已蒙蔽了这些不信者的心意,免得他们看见基督──天主的肖像──光荣福音的光明。

文理本林后4:4 斯世之灵、盲彼不信者之心、使基督有荣之福音、光不之照、夫基督、上帝像也、

修订本林后4:4 这些不信的人被这世界的神明弄瞎了心眼,使他们看不见基督荣耀的福音。基督本是上帝的像。

KJV 英林后4:4 In whom the god of this world hath blinded the minds of them which believe not, lest the light of the glorious gospel of Christ, who is the image of God, should shine unto them.

NIV 英林后4:4 The god of this age has blinded the minds of unbelievers, so that they cannot see the light of the gospel of the glory of Christ, who is the image of God.

和合本林后4:5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拼音版林后4:5 Wǒmen yuán bú shì chuán zìjǐ, nǎi shì chuán Jīdū Yēsū wéi zhǔ, bìngqie zìjǐ yīn Yēsū zuò nǐmen de púrén.

吕振中林后4:5 我们并不是宣传自己,乃是宣传基督耶稣为主,自己又为了耶稣的缘故做你们的仆人。

新译本林后4:5 我们并不是传扬自己,而是传扬耶稣基督是主,并且为了耶稣的缘故成了你们的仆人。

现代译林后4:5 我们所宣扬的不是自己,我们只宣扬「耶稣基督是主」;为了耶稣的缘故,我们作了你们的仆人。

当代译林后4:5 我们不是自我宣传;纯粹是宣扬耶稣基督是主,而自己也因此作了你们的仆人。

思高本林后4:5 因为我们不是宣传我们自己,而是宣传耶稣基督为主,我们只是因耶稣的缘故作了你们的奴仆。

文理本林后4:5 我侪所宣非己、乃基督耶稣为主、己则缘耶稣为尔仆耳、

修订本林后4:5 我们不是传自己,而是传耶稣基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KJV 英林后4:5 For we preach not ourselves, but Christ Jesus the Lord; and ourselves your servants for Jesus' sake.

NIV 英林后4:5 For we do not preach ourselves, but Jesus Christ as Lord, and ourselves as your servants for Jesus' sake.

和合本林后4:6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 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拼音版林后4:6 Nà fēnfu guāng cóng hēiàn lǐ zhào chūlai de shén, yǐjing zhào zaì wǒmen xīnli, jiào wǒmen dé zhī shén róngyào de guāng, xiǎn zaì Yēsū Jīdū de miàn shang.

吕振中林后4:6 因为那吩咐「光当从暗中照出来」的上帝照澈了我们心里,使我们在耶稣基督脸上接受了上帝之荣耀之认识之光照。

新译本林后4:6 因为那说“要有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 神,已经照在我们的心里,要我们把 神的荣光照出去,就是使人可以认识那在基督脸上的荣光。

现代译林后4:6 那位吩咐「要有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也就是用光照亮我们内心的上帝;他使我们认识了他那照耀在耶稣基督脸上的光辉。

当代译林后4:6 那吩咐光“要从黑暗里照射出来”的上帝,已经照明了我们的心思意念,让我们看见基督圣容的荣光,就是上帝荣耀的光辉。

思高本林后4:6 因为那吩咐『光从黑暗中照耀』的天主,曾经照耀;在我们心中,为使我们以那在【耶稣】基督的面貌上,所闪耀的天主的光荣的知识,来光照别人。

文理本林后4:6 盖命光由暗而照之上帝、已照我心、俾知上帝荣耀之光、即显于耶稣基督之面者也、○

修订本林后4:6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使我们知道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脸上。

KJV 英林后4:6 For God, who commanded the light to shine out of darkness, hath shined in our hearts, to give the ligh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glory of God in the face of Jesus Christ.

NIV 英林后4:6 For God, who said, "Let light shine out of darkness," made his light shine in our hearts to give us the ligh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glory of God in the face of Christ.

和合本林后4:7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

拼音版林后4:7 wǒmen yǒu zhè bǎobeì fàng zaì wǎ qì lǐ, yào xiǎnmíng zhè mò dà de lì, shì chūyú shén, bú shì chūyú wǒmen.

吕振中林后4:7 但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是要显明这能力之无量高超是属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

新译本林后4:7 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是要显明这极大的能力是属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

现代译林后4:7 可是,拥有这属灵宝物的我们不过是像普通的瓦器;这是要证明这无上的能力是属於上帝,而不是属於我们的。

当代译林后4:7 我们本来是粗陋的瓦器,但里面却收藏了奇珍的宝贝——基督。他在我们这卑贱的身体上,要发出莫大的能力成就大事,又要显明这能力是来自上帝,而不是我们本来有的。

思高本林后4:7 但我们是在瓦器中存有这宝贝,为彰显那卓着的力量是属於天主,并非出於我们。

文理本林后4:7 我侪有此宝、置于土器、致莫大之能、非由我、乃由上帝、

修订本林后4:7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为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

KJV 英林后4:7 But we have this treasure in earthen vessels, that the excellency of the power may be of God, and not of us.

NIV 英林后4:7 But we have this treasure in jars of clay to show that this all-surpassing power is from God and not from us.

和合本林后4:8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拼音版林后4:8 Wǒmen sìmiàn shòu dí, què bú beì kùn zhù. xīnli zuò nán, què bú zhì shī wàng.

吕振中林后4:8 我们四面受逼。却没有被困住;计谋绝了,却没有绝望;

新译本林后4:8 我们虽然四面受压,却没有压碎;心里作难,却不至绝望,

现代译林后4:8 我们遭遇各样的困难,却没有被压碎;常有疑虑,却未尝绝望;

当代译林后4:8 靠这能力,我们虽然屡遭困境,却不屈服;心里疑惑,却不绝望;

思高本林后4:8 我们在各方面受了磨难,却没有被困住;绝了路,却没有绝望;

文理本林后4:8 我侪随在遇难、而不厄穷、颠连而不失望、

修订本林后4:8 我们处处受困,却不被捆住;内心困扰,却没有绝望;

KJV 英林后4:8 We are troubled on every side, yet not distressed; we are perplexed, but not in despair;

NIV 英林后4:8 We are hard pressed on every side, but not crushed; perplexed, but not in despair;

和合本林后4:9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拼音版林后4:9 Zāo bīpò, què bú beì diūqì. dǎdǎo le, què bú zhì sǐwáng.

吕振中林后4:9 遭逼迫,却没有被撇弃;被打倒,却没打到死去;

新译本林后4:9 受到迫害,却没有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现代译林后4:9 有许多仇敌,但总有朋友;常被打倒,却没有丧亡。

当代译林后4:9 遭受迫害时,上帝仍不遗弃我们;被人殴打,却不至死亡。

思高本林后4:9 被迫害,却没有被弃舍;被打倒,却没有丧亡;

文理本林后4:9 窘逐而不遗、倾仆而不毙、

修订本林后4:9 遭受迫害,却不被撇弃;击倒在地,却不致灭亡。

KJV 英林后4:9 Persecuted, but not forsaken; cast down, but not destroyed;

NIV 英林后4:9 persecuted, but not abandoned; struck down, but not destroyed.

和合本林后4:10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拼音版林后4:10 Shēnshang cháng daì zhe Yēsū de sǐ, shǐ Yēsū de shēng, ye xiǎnmíng zaì wǒmen shēnshang.

吕振中林后4:10 身体上时常带着耶稣的死,好叫耶稣的活也在我们这身体上显明出来。

新译本林后4:10 我们身上常常带着耶稣的死,好让耶稣的生也在我们的身上显明出来。

现代译林后4:10 我们必朽的身体时常带着耶稣的死,为要使耶稣的生命也同时显明在我们身上。

当代译林后4:10 我们身体上常带着耶稣的死的记号,使我们更能在身上表现耶稣的生命。

思高本林后4:10 身上时常带着耶稣的死状,为使耶稣的生活也彰显在我们身上。

文理本林后4:10 身常任耶稣之死、致耶稣之生、亦显于我身、

修订本林后4:10 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在我们身上显明。

KJV 英林后4:10 Always bearing about in the body the dying of the Lord Jesus, that the life also of Jesus might be made manifest in our body.

NIV 英林后4:10 We always carry around in our body the death of Jesus, so that the life of Jesus may also be revealed in our body.

和合本林后4:11 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拼音版林后4:11 Yīnwei wǒmen zhè huó zhe de rén, shì cháng wèi Yēsū beì jiāo yú sǐdì, shǐ Yēsū de shēng, zaì wǒmen zhè bì sǐ de shēnshang xiǎnmíng chūlai,

吕振中林后4:11 因为我们这些人虽然活着,却永远为了耶稣的缘故被送交于死,好叫耶稣的活也在我们这能死的肉身上显明出来。

新译本林后4:11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为耶稣的缘故常常被人置于死地,好让耶稣的生也在我们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现代译林后4:11 我们的一生,常常为了耶稣的缘故冒着死亡的危险,为要使他的生命能够在我们这必朽的身上显明出来。

当代译林后4:11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已经预备好了随时为耶稣的缘故,不惜被人置诸死地;这样好使耶稣的生命,在我们这终有一死的肉身上表现出来。

思高本林后4:11 的确,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时常为耶稣的缘故被交於死亡,为使耶稣的生活也彰显在我们有死的肉身上。

文理本林后4:11 盖我之生也、恒为耶稣冒死、俾耶稣之生、于我必死之体而显、

修订本林后4:11 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常为耶稣被置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命在我们这必死的人身上显明出来。

KJV 英林后4:11 For we which live are alway delivered unto death for Jesus' sake, that the life also of Jesus might be made manifest in our mortal flesh.

NIV 英林后4:11 For we who are alive are always being given over to death for Jesus' sake, so that his life may be revealed in our mortal body.

和合本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拼音版林后4:12 Zhèyàng kàn lái, sǐ shì zaì wǒmen shēnshang fādòng, shēng què zaì nǐmen shēnshang fādòng.

吕振中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是运用动力在我们身上,而活却运用动力在你们身上阿!

新译本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在我们身上运行,生却在你们的身上运行。

现代译林后4:12 这就是说,我们常常面对死亡,你们却因此得生命。

当代译林后4:12 这样看来,我们一直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而生命的能力,却在你们的身上发动。

思高本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亡施展在我们身上,生活却施展在你们身上。

文理本林后4:12 是则死在于我、生在于尔也、

修订本林后4:12 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运作,生却在你们身上运作。

KJV 英林后4:12 So then death worketh in us, but life in you.

NIV 英林后4:12 So then, death is at work in us, but life is at work in you.

和合本林后4:13 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拼音版林后4:13 Dàn wǒmen jì yǒu xìnxīn, zhèng rú jīng shang jì zhe shuō, wǒ yīn xìn, suǒyǐ rúcǐ shuōhuà. wǒmen ye xìn, suǒyǐ ye shuōhuà.

吕振中林后4:13 照经上记着说∶「我信了,所以说话了」;如今我们也这样;我们既有这同一的『信仰之灵』,我们也就信了,所以也就说话了,

新译本林后4:13 经上记着说:“我信,所以我说话。”我们既然有同样的信心(“信心”原文作“信心的灵”),也就信,所以也说话,

现代译林后4:13 圣经上说:「我信,所以我宣扬。」基於同样的信心,我们信,所以我们也宣扬。

当代译林后4:13 旧约圣经说:“因为我相信,才会这样说!”我们是以这种相信的态度传讲福音。

思高本林后4:13 但我们既然具有经上所载的:『我信了,所以我说』那同样的信心,我们也信,所以也说,

文理本林后4:13 如经云、我信故言、我侪既有此信、亦因信而言也、

修订本林后4:13 但我们既然有从同一位灵而来的信心,正如经上记着:"我信,故我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KJV 英林后4:13 We having the same spirit of faith, according as it is written, I believed, and therefore have I spoken; we also believe, and therefore speak;

NIV 英林后4:13 It is written: "I believed; therefore I have spoken." With that same spirit of faith we also believe and therefore speak,

和合本林后4:14 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

拼音版林后4:14 Zìjǐ zhīdào, nà jiào zhǔ Yēsū fùhuó de, ye bì jiào wǒmen yǔ Yēsū yītóng fùhuó, bìngqie jiào wǒmen yǔ nǐmen yītóng zhàn zaì tā miànqián.

吕振中林后4:14 知道那叫主耶稣活起来的、也必叫我们和耶稣一同活起来,并将我们和你们一同引到他自己面前。

新译本林后4:14 因为知道那使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定使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把我们和你们呈献在他的面前。

现代译林后4:14 我们知道,那使主耶稣复活的上帝也必定使我们跟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带我们跟你们一起到他面前。

当代译林后4:14 因我们知道那位使主耶稣复活的上帝,将来必要使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使你们和我们一起站在他面前。

思高本林后4:14 因为我们知道那使主耶稣复活的,也要使我们与耶稣一起复活,并使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 前。

文理本林后4:14 盖知起耶稣者、亦必偕耶稣起我侪、引尔我谒见之、

修订本林后4:14 因为知道,那使主耶稣复活的也必使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使我们与你们一起站在他面前。

KJV 英林后4:14 Knowing that he which raised up the Lord Jesus shall raise up us also by Jesus, and shall present us with you.

NIV 英林后4:14 because we know that the one who raised the Lord Jesus from the dead will also raise us with Jesus and present us with you in his presence.

和合本林后4:15 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 神。

拼音版林后4:15 Fán shì dōu shì wèi nǐmen, hǎo jiào ēnhuì yīn rén duō yuèfā jiā zēng, gǎnxiè géwaì xiǎn duō, yǐzhì róngyào guīyǔ shén.

吕振中林后4:15 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叫恩惠、既藉着更多的人而增多着、便可以使感谢也越发溢流出来、以彰显上帝之荣耀。

新译本林后4:15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使恩惠既然因着许多人而增多,感恩的心也更加增多了,使荣耀归给 神。

现代译林后4:15 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上帝的恩典临到更多的人,就有更多的人献上他们的感谢来彰显上帝的荣耀。

当代译林后4:15 我们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使更多的人蒙恩,又献上感谢,感谢愈加增,归与上帝的荣耀也愈多了。

思高本林后4:15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为使获得恩宠的人越增多,感谢也越增加,好归光荣於天主。

文理本林后4:15 万事皆为尔曹、致恩因众而增、祝谢弥盛、以荣上帝、○

修订本林后4:15 凡事都是为了你们,好使恩惠既藉着更多的人而加增,感恩也格外显多,好归荣耀给上帝。

KJV 英林后4:15 For all things are for your sakes, that the abundant grace might through the thanksgiving of many redound to the glory of God.

NIV 英林后4:15 All this is for your benefit, so that the grace that is reach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may cause thanksgiving to overflow to the glory of God.

和合本林后4:16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拼音版林后4:16 Suǒyǐ wǒmen bú sàng dǎn. waì tǐ suīrán huǐhuaì, neì xīn què yī tiān xīn sì yī tiān.

吕振中林后4:16 所以我们不丧志。我们这外表的人虽渐败坏,我们这内心的人却日日更新。

新译本林后4:16 所以,我们并不沮丧,我们外面的人虽然渐渐朽坏,但里面的人却日日更新,

现代译林后4:16 因此,我们从不灰心。虽然我们外在的身躯渐渐衰败,我们内在的生命却日日更新。

当代译林后4:16 为此,我们更不气馁。身体虽然日渐衰残,里面的属灵生命却日日更新。

思高本林后4:16 为此,我们决不胆怯,纵使我们外在的人日渐损坏,但我们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

文理本林后4:16 故我不馁、外体虽坏、而内心日新、

修订本林后4:16 所以,我们不丧胆。虽然我们外在的人日渐朽坏,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

KJV 英林后4:16 For which cause we faint not; but though our outward man perish, yet the inward man is renewed day by day.

NIV 英林后4:16 Therefore we do not lose heart. Though outwardly we are wasting away, yet inwardly we are being renewed day by day.

和合本林后4:17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拼音版林后4:17 Wǒmen zhè zhì zàn zhì qīng de kǔchǔ, yào wèi wǒmen chéngjiù jí zhòng wú bǐ yǒngyuǎn de róngyào.

吕振中林后4:17 我们这片刻间轻微的苦难、正为我们作成着高超无量极重无比永世之荣耀呢。

新译本林后4:17 因为我们短暂轻微的患难,是要为我们成就极大无比、永远的荣耀。

现代译林后4:17 我们所遭受这短暂的痛苦要为我们带来无可比拟的永久荣耀。

当代译林后4:17 尽管目前的苦难日益加多,我们只当作是至暂至轻的事,反带来给我们无比的永远的荣耀。

思高本林后4:17 因为我们这现时轻微的苦难,正分外无比地给我们造就永远的光荣厚报,

文理本林后4:17 盖我暂而且微之苦、适成我侪隆重悠久之荣、

修订本林后4:17 我们这短暂而轻微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KJV 英林后4:17 For our light affliction, which is but for a moment, worketh for us a far more exceeding and eternal weight of glory;

NIV 英林后4:17 For our light and momentary troubles are achieving for us an eternal glory that far outweighs them all.

和合本林后4:18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拼音版林后4:18 Yuánlái wǒmen bú shì gùniàn suǒ jiàn de, nǎi shì gùniàn suǒ bú jiàn de. yīnwei suǒ jiàn de shì zànshí de, suǒ bú jiàn de shì yǒngyuǎn de.

吕振中林后4:18 我们原不是顾念着所看得见的,乃是顾念着所看不见的;因为所看得见的是暂时的,所看不见的乃是永世的。

新译本林后4:18 我们所顾念的,不是看得见的,而是看不见的;因为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的。

现代译林后4:18 我们并不关心看得见的事物,而是关心看不见的事物。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恒的。

当代译林后4:18 这是因为我们并不注重肉眼可见的事和物质的生活,而是羡慕肉眼不能看见的属灵的事。肉眼所见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肉眼所不能见属灵的事,才是永存不朽的。

思高本林后4:18 因为我们并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那看得见的,原是暂时的;那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

文理本林后4:18 以我侪非顾所见之事、乃不见之事、盖所见者暂、不见者久也、

修订本林后4:18 因为我们不是顾念看得见的,而是顾念看不见的;原来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

KJV 英林后4:18 While we look no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but a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for the things which are seen are temporal; but the things which are not seen are eternal.

NIV 英林后4:18 So we fix our eyes not on what is seen, but on what is unseen. For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but what is unseen is eternal.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