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们与 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2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3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4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 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5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

6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7真实的道理、 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8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9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10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11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12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

13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14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15基督和彼列(注:“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 神的殿,就如 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17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18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提要

1他已经证明自己是基督忠实的执事,通过他的劝勉,3和正直的生活,4以及为福音忍受各种患难和耻辱。10在他们中间他更是大胆的向他们讲说,因为他的心是向他们敞开的,13他期望他们能再有同样的感情,14并劝勉他们脱离拜偶像之人的社会及其污染,使自己成为永生上帝居住的殿。


林后6:1 我们与上帝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本会注释】

同工。合作的原则对于个人属灵上的成就和基督徒服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上帝没有免去人自愿的合作(《历》第五十八章)。人行善的能力完全取决于他与上帝合作的程度(参约5:19,30;《历》第三十章)。基督的传道人和工人不要企图靠着他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工作,上帝没有留下他们去依靠他们自己的策略或他们自己的资财。在基督和他的使者之间的这种合作是那么紧密并持续以致“他们能作成全能者的事工”(《历》第八十六章)。基督不只是一个观察员,仅仅是观察;在他们所做的所有工作中,基督都是一个活跃的参与者(腓2:12,13;参来1:14)。

受。希腊语dechomai,这里指“欢喜地接受”,“满意地接受”,“信奉”。在思想上接受上帝的恩典而没有实际受到它的福惠,这是可能的。基督将这一真理在那撒种在石头地和荆棘中的比喻里阐明了(见太13:5-7注释)。尽管哥林多人对保罗先前的劝告有所回应并与上帝和好,但这是不够的。他们个人的得救工作,还没有完成。当人与上帝和好时,基督徒的生活刚刚开始,因此要进入到与上帝之间的新的关系中去。在和好的那一刻他们是在得救的状态上,这是真实的。藉着上帝的恩典他们被称为义。但是,基督的福音不只是赦免过去的罪恶,它也预见品格的改变,其目标是罪恶无法入侵的生命(见罗6:5-16;林后1:22;3:18注释)。一接受上帝的恩典,就带来称义,而成圣则需要随后持续不断的接受恩典。

恩典。见罗3:24注释。

徒受。也就是没有任何有用的目的(参赛55:10,11)。重要的是我们接受恩典的方式,及持续的接受(见太13:23;徒2:41注释)。

徒受上帝的恩典──

1. 当它被忽视时。持续的疏忽可能导致我们的心听不见上帝的声音。一本旅行指南对于不潜心研究指南或不遵照其指示而莽撞前行的游客来说,是毫无价值的。

2. 当它被曲解为用来遮掩罪恶的时候(罗6:1,15)。一些毫无圣经根据的论点认为上帝的恩典废除了他的律法(见罗3:31注释),被一些人提出来作为任意妄为而不遵从上帝的借口(来10:29)。

3. 当它被掺入人的思想和办法时。当人们寻求通过死守律法来在上帝面前赚取功劳时,就徒受了上帝的恩典(罗6:14,15;加2:21;5:4;弗2:8,9)。

4. 当它只是被人从理智上接受,没有付诸于生活实践时;当它没有净化心灵并使人完全而热切地顺从上帝的道时。理解却不应用,就像是一边研究食品的化学性质而一边又不顾一切的盲吃(太7:20-24)。

如果除了当初被称为义之外,没有任何的进步,那么就是徒受上帝的恩典。就没有任何作用。有时候准备启动一个泵以使其运行,是必要的,但是准备启动本身并不是目的。同样,上帝施与恩典使那悔改的罪人称义,但只是为了使其置身于继续接受恩典以便帮助他过无罪生活的位置。因着恩典称义只是基督徒生活的开始。


林后6:2 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本会注释】

我应允了你。这一节是对接受神圣恩典(1节)的附加评论。包含了这样一个强烈的呼求,愿望人能寻求与上帝和好,免得徒受上帝的恩典。这里引用了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赛49:8(见该处注释)的经文。以赛亚遥望那“拯救的日子”,就是弥赛亚时期。保罗在这里承认预言已经在基督身上应验。基督的第一次降临开创了一个有利于得救的时代(见《历》第三章)。只要基督继续为罪人代求,那“拯救的日子”就将持续不断。

拯救。就是指帮助。

悦纳的时候。就是指悔改的罪人被悦纳的时候(见赛49:8注释)。

拯救的日子。是指宽容之灯仍然亮着的时候(见约12:35)。最终,恩典的时期将要结束,当那个时候,弃绝上帝恩典的人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人常常拖延,因为他们认为拯救的日子是无期限的,而那些暂时的事情总是优先考虑,快乐总是要追求的,明天悔改相信总是比今天更容易。他们忘却了这一点,人得救并战胜罪恶的唯一时间就是现在,胜利一拖延就是失败。拖延既是愚蠢的,也是危险的。寿命可能会缩短,心志和体力的衰败会使对属灵事物的关注成为困难甚至不可能。心灵可能永远的刚硬了,对于得救的愿望也可能丧失了,圣灵的感动也停止了。拖延最终就等同于拒绝。


林后6:3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本会注释】

妨碍。直译为“绊脚的机会”。保罗渴望实行他的职分(参第1节),以使世人在他这一方面没有拒绝上帝恩典的借口。因此他自己的生活一定要与他所传讲的福音完全一致。在3-10节保罗例举了他的生活与他所传讲之信息协调一致的证据。作为一个传道人,他使哥林多人没有理由可以责备他。

职分。可以引用原文证据(参第10页)支持读作“我们的职分”。保罗这里所说的是他自己作为基督的一个使者的服务。他曾受过患难、劳苦,钻研、传讲上帝的道,以避免有任何被敌对的机会(林前8:13;10:32,33;腓2:15;帖前2:10;5:22;参10:16)。然而,在哥林多有一批人敌对他。如果没有传道、没有行动,或许没有人来敌对。对于有些人,即使是真理和圣洁也都受到敌对;人听了耶稣的道,就因他生气(约6:60,61,66)。对于其他人,任何对罪恶或错误的警告都会冒犯他们。但是对于真正的基督徒,福音使者显明骄傲、不敬、狂妄、不良习性或行为、无礼或粗俗,都不会冒犯他们。

只要可能,福音的执事总要“与众人和睦”(罗12:18),而耶稣和保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敌意。耶稣来“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10:34),并警告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36节)。没有哪个基督徒比基督遭遇更多的敌人,而他的门徒们被指控为是“搅乱天下的”(徒17:6)。在每一个时代,上帝的仆人总是无可避免的要遭遇冲突。基督徒的品格和上帝公义的标准经常成为罪人享乐的绊脚石,而恶人则倾向于控告那些对他们的恶行发出警告的人。没有哪个传道人可以希望如实的传讲真理而不受到人的敌对,就是那些被证明生活不正当的人。


林后6:4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本会注释】

表明自己。保罗再度提到有关荐信的问题,就如他在这封书信中经常提到的(林后3:1-3;4:2;5:12;10:12,13,17,18)。他试图要清楚的区分正当的荐信和那种假冒的。在林后6:3-10他引荐自己的职分,提到自己个人的操行和劳苦的生活以及为基督受的患难。真荐信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言语。

忍耐。希腊语hupomone,“坚定”,“不屈不挠”,“忍耐”,“耐心等候”(参路8:15;21:19)。

患难。希腊语thlipsis,“压迫”,“穷困”,“艰难”,直译为“挤压在一起”,“压力”(参1:4,8;2:4;4:17等)。

穷乏。希腊语anagkai,“灾难”,直译为“严重的压力”。

困苦。希腊语stenochōriai,“可怕的灾难”,“极度的患难”,直译为“狭隘的空间”。这个词描述了一种极度的状态和紧迫的需要,而人被包围其中,可以说没有移动的空间。保罗这里指的是极度的困难,似乎不可能的情形,就如以色列民面对红海(出14:1-12)。


林后6:5 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

【本会注释】

鞭打。或作“殴打”,“击打”。见太10:17;林后11:24,25注释。

扰乱。希腊语akatastasiai,“无秩序状态”,“骚动”,“混乱”。在路21:9同样的单词被译作“扰乱”(译者注:该希腊词语在本节中英文钦定译为“tumults”,在路21:9译为“commotion”)。保罗和他的同伴们常是这些“扰乱”的对象,并常被控告是始作俑者。在这种情况下,使徒是极其危险的。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徒13:50),在路司得(徒14:8-19),在帖撒罗尼迦(徒17:5),在哥林多(徒18:12),在以弗所(徒19:23-41)以及在耶路撒冷(徒21:28-31;23:7-10)他们都遭遇了这样的经历。

勤劳。可能是指保罗劳苦做帐篷和在他的使命工作中的辛劳(林前3:8;4:12;15:58;帖前2:9;帖后3:8)。

警醒。或作“不入眠的”(徒16:24,25;20:7,31)。

不食。可能包括在饮食上甘心节制(徒9:9;徒13:2;徒14:23)和因为穷困或其他原因忍饥挨饿(林后11:9,27;腓4:10-12)。


林后6:6 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本会注释】

廉洁。至此保罗已经例举了在他行使使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参林后4:8-11;11:23-27)。现在他开始提说那些积极的道德品质和属灵品格,就是作为一个基督教传道人生活中所必须特别具有的特征,并且证实他作为基督使者的权限。这些积极的品格使得他能够恒心坚忍面对环境中所临到他的凌辱,迫害和贫穷。借着上帝的恩典,这些经历使得他的品格更为成熟,高贵和纯净。毫无疑问,保罗在这里即指纯洁的动机,也指纯洁的行为,包括思想和身体的贞洁。作为无可指责的执事,纯洁是首要的要求(参林后11:2;帖前2:10;彼前3:2;约一3:3;见太5:8注释)。

知识。是指关于天国的,包括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神圣真理的整个领域。真正的信仰不是以无知作为丰盛的宴席。每个基督徒所负有的最为严肃的义务之一,就是清楚地、明白地洞察在上帝的圣经中所展示的福音。见路1:77;11:52;林前1:5注释。

恒忍。希腊语makrothumia,“忍耐”,“恒心”,“坚忍”,“忍受”。恒忍的品质使得传道人能够始终忍受错误,失败和愚蠢,就是有时候在那些未来的皈依者身上所碰到的,也常常在那些抵挡真理的人身上碰到。

恩慈。希腊语chrēstotēs,“道德上的美善”,“正值”,“良善”(见罗3:12注释)。知识本身会导致人的骄傲和不容异说(林前8:1-3)。许多声称是基督徒的人宣称明白真理,却发现不能为信仰辩护,除非借着热情激昂的争论。他们不能够心平气和地与那些有异议的人谈论真理。基督的传道人尤其需要防备这种非基督化的倾向。特别是在迫害之中,在被错误指控时,或者在信徒不能按他们所当做的赏识他的时候,他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保守他自己的心灵。

圣灵的。圣灵是培养所有这些美德的积极的力量(加5:22,23)。如果没有圣灵的工作,在某些程度上,至少在表面上,拥有这些美德也是可能的,但是决不是完全的。

爱心。希腊语agape(见太5:43,44注释)。福音传道人最崇高的品格就是这一个最为重要和联络全德的圣灵果子(见林前13注释)。有关“爱人不可虚假”的注释见罗12:9注释。如果没有这一品质,基督的使者就会成为刚硬、冷酷、自我满足和挑剔的人。没有爱就不可能有纯洁和能力。


林后6:7 真实的道理、上帝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本会注释】

真实。见约1:14;8:32注释。对传道人的要求,没有什么比如实宣传真理,既不增添也不缩减这一要求更为严格。作为真理的化身,在生活、言语、行为上,构成了真实性的最终检验。上帝是真理(诗31:5;耶10:10),真理是永恒的,正如上帝是永恒的(诗100:5;146:6)。基督道成肉身就是真理的完美启示(约14:6)。真理必须是要殷勤追求的,必须作为重生(雅1:18)与成圣(约17:17)的途径,以及日常行为的模范(约三3,4)。如果真理只是作为理智的概念来接受,那么就毫无价值(约3:21;约一1:6),全心全意地接受真理就意味着完全遵从上帝所启示全部的旨意。拥有并实践真理是一个真基督徒的标志(见太7:21-27注释)。

大能。希腊语dunamis,“力量”,“能力”,“与生俱来的能力”。真理和大能是相辅相成的。上帝的真理若没有上帝的能力就没有实际价值。只是大能本身,而没有真理,就会导致压迫。真理和大能都来自上帝,二者都必须在爱的掌管之下(见林后5:14注释)。宗教信仰唯一有效的权威就是在上帝的道中阐明真理,借着上帝的大能应用在生活中,并且保持在上帝之爱的控制之下。

仁义的兵器。保罗运用战争的比喻来描述基督徒的命运(弗6:11-17)。披带基督的全副军装就是披带他的义。


林后6:8 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本会注释】

荣耀羞辱。8-10节例举了一系列的对比(参林后4:8-10)。大部分的,如果说不是全部,这些经历保罗都经历过了,连同最近在哥林多教会的危机。保罗对这些时刻变换的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使他值得被荐为福音的执事。他保持忍耐和勇敢,因此就总是有好的结果。

一方面,他已经为人所尊重(加4:14),另一方面,也受侮辱和诋毁(林前4:11-13)。但他总是以基督的精神来回复,并与他的命令相和谐(太5:38-42;路6:22;10:16;加1:10)。在哥林多的假使徒曾恶言攻击他。还有人藐视保罗的讲道和他的职分,并说他是冒名顶替的(林后2:17;4:2;见11:22)。对于保罗,这不过是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能与基督的苦难有份(腓3:10;参太5:11;彼前4:14)。保罗和他的同工既没有藉着表现出怨恨也没有藉着表现出自高冒犯任何人。


林后6:9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本会注释】

似乎不为人所知。就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可能保罗是指缺乏荐信(林后3:2)。相反,犹太化分子(见林后11:22注释)认为他们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同样地,世人不认识我们的主(约1:10)。甚至他的兄弟也没有认出他。他同城的人只是以他为“木匠的儿子”(太13:55)。属灵的盲目使那个世代的人没有认出真实的耶稣。每一个时代的基督徒也是如此(约16:33;约一3:1,13)。世人欢呼出身、财富、大智慧和地位的伟大与能力,却少有人重视基于圣洁和谦卑的伟大。基督徒必须有备于误传、误解、嘲笑和迫害,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原则、抱负和昐望对于世人是无意义的(林前2:14)。

人所共知的。也就是指为诚挚之人所认识和尊重的。

似乎要死。从世人的眼光来看,保罗可能正靠近死亡,而从属灵的眼光看他是拥有了永生(约一5:11,12)。以他仇敌昏昧的视力看来,他的患难所表现的是山穷水尽之景象,是上帝的不悦和惩罚之明证,但是从属灵的角度来洞察,保罗以与基督同受苦难为快乐(腓3:10),并认清是上帝对他的大爱的见证(林前11:32;来12:6;启3:19)。

受责罚。或“惩罚。”见林后4:9注释。


林后6:10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本会注释】

似乎忧愁。保罗似乎只有忧愁的理由。然而,对于他来说忧愁和喜乐并不是互相排斥二者择一的,因他知道如何在患难中喜乐。即使他有忧愁的缘由,因着从天而来的上帝的引导,他就喜乐了。这种态度反应了基督的心意(罗12:12;腓4:4,11;来2:10-18)。基督教的信仰不只在考验的时辰支持人的心灵,而且授之以喜乐夸胜的精神,并使人的心思意念充满确信和盼望。(赛61:3)。

保罗夸胜的精神或许在腓立比书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示,这卷书的中心词就是“喜乐”。尽管在写那卷书信时,他是在监狱中,是被遗弃的,孤独的,而又面临立即被处死的危险。真正的基督徒总是能够喜乐,在他美好的良心中,在纯洁高贵的意念里,在神圣的眷爱中,以及在同胞的得救上(来12:2)。无论他可能蒙召要忍受什么,他都学会了知足(腓4:11)。知足喜乐的人生是基督徒与生俱来、夺之不去的权利。从罪恶的权势和撒但的手中得脱离,“靠着爱我们的主……得胜有余”(罗8:37),被主“拯救到底”(来7:25)──所有这些就足以成为生活欢喜快乐的缘由。

贫穷。是指“虚心”(见太5:3注释)。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保罗确实是贫穷的,但是在属灵的眼光看来,他却是富足的。他遭遇患难失去了所有(林前4:11;腓3:7,8;4:12)。在物质上保持贫穷,这是基督徒通常的选择和命运。耶路撒冷的信徒自愿交出他们世上的财产(徒2:44,45;3:6;5:1-3)。人生不能仅从外表来估量。至于上帝的国,并不是他们所看见的事物。人成为真正的富足,不是由于持守,而是由于给予(见箴11:24注释)。他们因基督神奇的富足而成为富足(赛55:1,2;徒20:35;林后8:9;弗3:8;提前6:18)。他们因着将天国的福分授与人而成为富足(赛58:6-14)。

样样都有。在基督里,信徒变成了万有的继承者和拥有者(太5:5;16:25;19:29;可10:28-30;罗8:17;林前3:21-23;启3:21)。福音以高贵的思想、崇高的目的、卓越的希望、神圣的伙伴关系、纯洁的心灵、人间的和谐以及享受上帝所创造的一切的能力来使人富足。见太6:24-34注释。


林后6: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本会注释】

哥林多人哪。这两封书信中只有在这里保罗以哥林多人的名字来称呼他们。他呼吁他们回报他的爱,像他待他们那样对待他。

我们……口是张开的。保罗对哥林多人毫无保留。当说什么就说什么,以便他们可以了解事实。

我们……心。在与他们的所有相处中,在他的劝勉和责备中,在他们的问题和批评面前,保罗总是大胆地向他们讲说他心中的丰盛。保罗从来没有,即使是此时此刻也没有向他们隐瞒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他一直是公开讲话,毫无保留;他并没有在背后私藏什么(参太12:34;罗10:10)。他的心总是充满对他们的爱,即使现在他也怀念他们,渴望他们爱的回应。他以宽宏的心胸,基督的精神面对了他们所有的批评。


林后6:12 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

【本会注释】

狭窄。或作“受限制的”,“受限于一个狭小的地方”,“被压缩”。保罗对他们的爱决不是狭窄受限的。如果怜悯同情有什么缺乏的,那不会是他。在他的心中,哥林多人占有的地方并不狭窄,但是显然有些哥林多人在感情上对他是狭隘的。

心肠。就是心脏,肺脏,肝脏,上部分肠道等。古人认为身体的这个区域是情感的所在地(腓1:8;2:1)。任何在保罗和哥林多人之间的关系中所发生的不愉快的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在保罗和他同伴们的心中都不存在。


林后6:13 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象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本会注释】

用宽宏的心报答。保罗把哥林多信徒看作是他属灵的孩子(林前4:14,15)。作为他们属灵的父亲,他已经向他们倾注了足量的父爱。作为报答,他渴望他们的爱。难道他们不能扩大胸怀足以为他腾出一点空间吗?如果这样做了,他们之间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所有的反感也就都移除了(参加4:12;帖前2:11)。


永生上帝的殿

林后6: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本会注释】

你们……原不。直译为“不要变得”。林后6:14至7:1是一段引申了的插入语,这种插入语在保罗的书信中经常出现。它包括一个对他们与不信之人任何一种结交的警告,那种结交会使基督徒发现自已处于一种难以避免甚至不能避免在原则上妥协的处境中。这一禁令包括了婚姻的关系(见林后7:1注释),但绝不只是限于这一方面。这段插入的警告可能暗示了保罗在林后6:12,13中的思想,不要有狭隘之心和排外之情。假如这样的话,他的目的就是要使哥林多人没有理由推断说他们应该心胸宽广到与不信之人亲密结交的地步。事实上,14节是以“不要变得”开头的,表明保罗主要是在想将来,而不是过去。

不相配。希腊语heterozuge,“不平等的同负一轭”。前缀hetero-在这里指不同类别的人(参太6:24)。鉴于事实,保罗以哥林多教会的人为基督徒,所指的其他人为非基督徒来说的。这里所阐明的原则与出34:16;申7:1-3;参利19:19;申22:10;腓4:3的内容是相似的。在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信和不信的人之间的观点、行为的不同是如此之大,和他们有任何的联合关系,无论是婚姻、生意或其他的,基督徒都无可避免的会面临着选择坚持原则或是选择忍受由于信仰和行为的不同所引起的意见分歧。步入这样的联合,是要既遵从上帝又与魔鬼成交。圣经中清楚地指出要从罪和罪人中分别出来(利20:24;民6:3;来7:26等)。上帝没有比这更严格的吩咐其他原则。纵观上帝子民的历史,违背这个原则就无可避免导致灵性的灾难。

和不信的。那些不接受基督为他们救主的人,不以他的教训为他们的信仰与行为、思想、原则及基督教实践的标准的人是愚蠢的(林前1:18)。由于他们对生活的观点,不信的人经常发现容忍一种倾向于约束他们的生活方式,或是暗示他们的观念和作法是邪恶或卑劣的行为模式是非常艰难的。保罗没有禁止他们与不信之人的所有结交,只是禁止那种会倾向于减少基督徒对上帝的爱,在纯正的人生观中掺入杂质,或者使基督徒偏离严格的行为模式的交往。基督徒不是要避开他们的亲戚和朋友,而是作为应用基督教的典范与他们结交,因此赢得他们归于基督(林前5:9,10;7:12;10:27)。决定性的问题是,基督徒选择与不信之人结交是因为喜爱世人的方式呢?还是因为诚心要将福分带给不信的人,赢得他们归向基督呢?第二个问题,对于基督徒自身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谁的影响更能占上风,是属基督的还是属那恶者的?然而,当遇到如婚姻这样的结合关系时,即使有要赢得那不信的一方归向基督这种虔诚的要不也是值得表扬的盼望,那真正爱主的基督徒也决不会与不信的人结合。

对于使徒在这里提出的明智劝勉反其道而行之的人,结果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失望。那些选择留意这劝勉的、期望以特别的方式享有上帝的青睐的人,就会发现他已为他们储备了一些远远超过他们可能为自己计划的东西。

有什么相交呢。通过一连五个反问(14-16节),保罗对比了在基督的轭和属世的轭之间不可协调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在每一个结合中,基督徒的品格、信心和兴趣的独特性若有任何损失,就要据此禁止这种结合。基督徒承担不起进入任何需要与世人妥协的关系。在以下几方面中划分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1)义和不义,(2)光明和黑暗,(3)基督和撒但,(4)忠心和不忠,(5)上帝的殿和偶像的殿。


林后6:15 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本会注释】

相和。希腊语sumphōnēsis,“一致”,“同意”。有关其相关的词sumphōnia见路15:25注释。在基督和撒但之间是绝对不相合的。

彼列。希腊语Belial,是希伯来语beliya`al的音译字,“无价值的一方”(见申13:13;士19:22;撒上2:12注释)。但是从上下文证据(参10节)来看倾向于读作Beliar。Beliar的读法似乎只有在后来极少数的手抄本中出现,而且可能是通过拉丁文版圣经引入钦定本圣经的。在这里,这个词是撒但的化身,象征撒但借着毫无价值、虚空的事物企图吸引、诱惑人陷入罪恶。它也被用于撒但的随从(申15:9旁注;撒上25:25;30:22;诗41:8旁注)。在义和不义的善恶大斗争中,基督和彼列是相对立的领袖(启12:7-9;参启20:7-9)。罪恶不是抽象的东西。所有真实、圣洁、和公义的背后都是由基督领导的宇宙的超自然势力。所有邪恶与无价值的背后都是由撒但领导的黑暗的超自然势力。全世界都被列队于一方或另一方之后(彼前5:8-9;启12:11)。

人在这两个世界统治者中的选择必定是清晰而果断的。基督是光明之君(约1:9;8:12),他的信徒被称为光明之子(太5:14;约12:36;弗5:8)。他们行在亮光中,他们的命运就是光明之城,那里全无黑暗(西1:13)。撒但是黑暗之君(西1:13)。他的随从者就是黑暗之子(约3:19;弗5:11)。他们正行在黑暗中,他们的命运是永远的黑暗(太22:13;25:30;彼后2:17;约一1:6;犹13)。


林后6:16 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上帝的殿,就如上帝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本会注释】

相同。或作“赞成”,“附从”(路23:51)。在基督和撒但之间,在真神和假神之间,在基督徒和异教徒之间不可能有联盟。保罗宣称,在信主和不信主的人之间的联盟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你们是……殿。见林前3:16,17;6:19,20注释。

我要在……居住。保罗引用利26:11,12,对比犹太人的圣殿和基督徒的教会。耶路撒冷的圣殿是为耶和华的荣耀而建造的,被在上帝显现的祥云中的上帝临格的荣耀所尊荣,也是上帝的居所(王上6:12,13;参出25:8;29:43-45;来8:1,2)。教会是由那些在基督里重生的人而组成的(来3:6;12:23)。他们组成了基督的身体(西1:24),基督就是头(弗1:22)。他定意要住在他们当中,就像古时住在圣殿中一样(林前3:16,17;6:19,20),但是如果他们与偶像“相同”,他又怎能住在其中呢?

做他们的上帝。“我要做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一惯用语在旧约圣经中普遍出现,包含了立约之关系的一个声明,就是那古时决心住在以色列人中的上帝(见何1:9,10的注释),现在决心住在他今天的子民中。


林后6:17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本会注释】

又说,你们务要……出来。这里保罗联合使用了多处旧约章节,如赛52:11-12;耶51:6,45。历史上指的是被虏的以色列人从古巴比伦中出来,而保罗这里是举例说明上帝的儿女从世界和灵意上的巴比伦中分别出来(见启18:4注释)。犹太人从被虏之地归回时,受命不要带回任何异教偶像崇拜的东西。同样,属灵的以色列人受命“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见赛52:11,12注释)。


林后6:18 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本会注释】

。18节包括了另一个摩西律法的观点,得自旧约圣经中的不同章节(撒下7:8,14;赛43:6;耶31:19)。比较林后6:18;见太6:9注释。

儿女。成为被上帝立为后嗣的儿女,这一特权是上帝给予那些从圣灵所生之人的至高特权(见约1:12-13;3:3,5;约壹3:1,2注释)。这里上帝应许那要成为他子民的人,他要做他们的父亲,作他们的供应者,保护者,安慰者,引导者和拯救者。尽管人成为上帝的儿子是通过收养,但同样的程序也被称为新生(约1:12,13;3:3,5)。

信徒相信基督的结果,就是上帝之灵的超自然运行创造了新的属灵生命,使人成为上帝的儿子。这一父-子关系与用来说明它的人间的关系同样真实而且至关重要。在耶稣作为上帝儿子的生活中,我们拥有了这一关系的完美范例,我们作为天父的儿子,转向他乃是我们的特权(见路2:49;约1:14;4:34;8:29注释)。这个关系的关键就是爱,其结果就是孝顺的信靠。为父的必要品质就是爱的职权,而为子的必要品质就是信靠和顺服。没有这些品质,就没有真父-子关系的体验(罗8:9,10;林后7:1;约一1:1-7)。上帝的目的是让这一关系实现在每个基督徒的生活中。

全能的。这里用了一个频繁出现在启示录中的神圣的称谓(启1:8等)。这一称谓强调了林后6:17,18之应许的确切和伟大。比较希伯来书中的相同之处(见卷一,171页)。7:1完善了保罗在14节中所开始的思路的顺序(见该处注释)。

一、卷名

写于大约公元3世纪,现存最古的抄本中就有“哥林多后书”这一简短的卷名。“保罗达哥林多人后书”这一较长的卷名是以后才有的。至于这封信是不是致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为什么用“后书”这样的称呼,见下文“历史背景”项。原来的书信显然没有卷名。


二、作者

内证和外证都证明保罗是书信的作者。外证可以追溯到使徒以后的那个时代。早期教父常引用和提到这封书信,这充分证明了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距这封书信写作约35年以后(公元95年),罗马的克莱门特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谈到了保罗所述及的同样状况(克莱门特致哥林多前书46章)。哥林多教会显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老的问题依然存在。士每拿主教波利卡普于公元155年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引用了林后8:21(6章)。里昂的主教伊里奈乌于公元180年写的文章《反异端论》中,引用和注释了林后12:2-4保罗关于到第三层天中的欢乐。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公元200年)引用《哥林多后书》不少于20次(《杂记》卷一1.2章,卷二19:20章等)。所谓拉丁神学之父,迦太基的德尔图良曾经多次引用《哥林多后书》(《驳马西昂》5:11,12;《论肉身复活》40,43,44章;Scorpiace 13章)。

内证准确无误地指证保罗为作者。书信的文体符合保罗的风格。书信多次提到保罗自己,提到他在哥林多的经历和他致哥林多的前一封信。许多圣经学者认为这封书信最清楚,最完整地表现了保罗的气质,个性和风格。记在这封书信中的经验非常自然而真实。


三、历史背景

保罗至少去过哥林多三次,写了三封,也许是四封信。第一次访问哥林多是在他的第二次传道行程中,约于公元51年(徒18:11),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半,建立和组织了教会。以后他经常派代表继续与哥林多教会保持联系(林后12:17)。在林前5:9中提到了他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这封信据说已失传。他第三次外出传道时在以弗所工作了两年多快要结束时,写了这封哥林多前书(16:8)。

一般认为,哥林多前书和后书相隔几个星期。前书发自以弗所,后书发自马其顿。保罗原想留在以弗所待到五旬节,再经马其顿前往哥林多(徒19:21)。可是他比原来的打算早一些离开以弗所。这大部分是因为群众的暴乱差点要了他的命(徒19:24-41)。他在以弗所时所遭遇的迫害使他负担极重。他称反对真理的人为“野兽”(林前15:32),说自己“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没有了”(林后1:8)。保罗就是在这种状况下离开以弗所前往马其顿的。

他来到了特罗亚,以便从这个港口出发前往马其顿。他在特罗亚等候提多回来,以便了解哥林多教会对他前一封信的反应。可是提多没有在他预计的时间里回来。保罗心情焦虑,挂念着哥林多教会,以致无法利用敞开的门户在特罗亚传福音(林后2:13)。他赶往马其顿,在腓立比遇见提多,听到了提多带来的的关于哥林多教会的好消息,便放了心,满心高兴。

有人认为保罗曾回到哥林多作第二次的访问。他谈到了前一次令人失望的访问(见林后2:1;林后12:14;1林后3:1,2)。也许是这一次访问进一步了解了哥林多令人难受的消息以后,他写了一封责备和规劝的信(《哥林多前书》),并派提多去为他计划中的下一次访问作准备(林后8:6;林后13:1,2;参《使徒行述》301页)。

在林后2:4中保罗提到写前一封信时“心里难过痛苦”,结果使哥林多信徒“忧愁”(林后7:8)。许多学者认为保罗在这些章节和其他章节所提到的不大可能指《哥林多前书》,因为他们主张上述说法与《哥林多前书》的精神和风格不符。于是他们说在新约的两封致哥林多书信之间一定还有一封信。从这点出发,一些人认为该信已失传,另一些人认为这就是《哥林多后书》10-13章。双方都提出了似乎有理的理由,可是都缺乏客观的证据。本注释认为《哥林多后书》所提到的正是《哥林多前书》(参《使徒行述》324页)。据林后2:13;林后7:5;林后8:1;林后9:2,4,显然保罗是在马其顿写了这第二封书信,时间大约在公元57年。

保罗的书信和访问至少暂时达到了目的。根据罗16:23,保罗得到了该教会一位主要成员的热情接待。在《加拉太书》和《罗马书》中进一步证实了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变化。这两封信是他在哥林多期间写的,透露出他在特罗亚时哥林多的教会曾严重影响他的热心,现在却已从不安,忧虑和焦急中恢复过来(林后2:13;参林后7:6,13,14)。此外,哥林多教会为耶路撒冷圣徒的募捐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结论(罗15:26)。

保罗写了《哥林多后书》,又访问了哥林多以后,关于哥林多教会,我们只有零星的资料。然而,公元95年左右罗马的克莱门特写给哥林多的一封信,透露出至少有一部分旧恶习又死灰复燃了。克莱门特确实赞扬了该教会在许多方面值得效仿的行为,可他也责备了它结党纷争的精神。这是我们手头有关使徒时代哥林多教会最后一点资料。


四、主题

提多从哥林多带来鼓舞人心的消息,促使保罗写这封信。信的前面部分讲到哥林多教会如何接受他的前一封信,回顾了上一次所讨论的若干问题。遵照保罗的指示,教会已经开除了乱伦的人(林前5:1-5;参林后2:6)。现在他指示如何得回犯错的人。

信中强调了马其顿和希腊各教会为穷人募集的捐款。保罗很关心这个计划,因它会使外邦和犹太的基督徒团结在一起。外邦的信徒通过这个计划会看到犹太基督徒为把福音传给他们而作出的牺牲,而犹太信徒也会看到,这些奉献无声而有力的见证了弟兄相爱的精神。然而哥林多教会在这件募捐的工作上疏忽了,远远落后于马其顿的各教会,也许是因为专注于份争和不良行为的结果。在这封信保罗发出最后的呼吁,要求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哥林多教会的大部分信徒,似乎都接受了保罗和他同工的劝告。他们伸开双臂接待了提多。这个教会几乎从开始就分了派。一些人拥护一位领袖,一些人拥护另一位领袖。由这种分派而造成的麻烦已经减轻了,可是,类似于加拉太所存在的那一派主张犹太化的人似乎仍在公开而恶毒地反对。他们的目的就是推翻保罗的工作、权威和使徒的身分。反对派指控保罗反复无常,没有如约前来哥林多。他们说他缺乏使徒的权威。他们说他是胆小鬼,企图在远方用书信来控制教会。他们说他不敢亲自前来。

《哥林多后书》的前九章主要是感谢和称赞,后四章则比较严肃地替自己辩护。有人说前几章是写给接受保罗规劝和责备的多数人,后几章是写给那些反对他在教会中恢复和睦精神的少数人。保罗千方百计地证实自己的权威,为自己在他们中间的做法辩解。为了证实自己的使徒身份,他谈到了自己从主所领受的启示和异象,他为主耶稣所受无比的苦楚,以及盖在他工作成果上上帝悦纳的印章。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讲到某些假使徒,也许就是教会中的少数成员时所用言辞之厉,至今仍有其影响力,这是在他给其他教会的书信中所没有的。

这封信的内容与《哥林多前书》大不一样。前书较为客观和实际。后书则较主观带有个人风格。前书的语气镇定而谨慎,后书则反映了保罗急于盼待哥林多的消息,提多来到后给他带来的宽慰和欢乐,以及他有效地处理教会中问题的坚定宗旨。前书反映了哥林多教会的情况,后书表现了使徒对教会的热情。虽然后书的主要目的不是谈论教义,象《罗马书》和《加拉太书》那样,但它仍阐明了一些重要的教会真理。


五、纲要

(一)序言 林后1:1-11

1、问候 林后1:1,2

2、苦难中的感恩 林后1:3-11

(二)与哥林多教会近来的关系 林后1:12-7:16

1、解释改变行程的原因 林后1:12-2:4

2、劝勉把犯错的人挽回归主 林后2:5-11

3、焦急地盼待哥林多的消息,得到消息后的快乐 林后2:12-17

4、使徒的证书 林后3:1-18

1)保罗作为真使徒的证书 林后3:1-6

2)使徒任务的光荣 林后3:7-18

5、使徒在传道工作中得到上帝大能的支持 林后4:1-5:6

1)忍耐的力量:上帝恩典的明证 林后4:1-18

2)永恒的生死观 林后5:1-10

6、调解的使命 林后5:11-6:10

1)使徒作为基督的使者 林后5:11-21

2)自律对于使徒的重要性 林后6:1-10

7、劝哥林多人与作恶的人分开 林后6:11-7:1

8、保罗因哥林多人的热情反应而高兴 林后7:2-16

(三)为犹大贪困的基督徒募捐 林后8:1-9:15

1、慷慨的典范──马其顿教会 林后8:1-6

2、耶稣基督的榜样 林后8:7-15

3、推荐提多在哥林多收捐款 林后8:16-24

4、呼吁哥林多人尽自己的本分 林后9:1-15

1)呼吁完成捐款的任务 林后9:1-5

2)呼吁慷慨奉献 林后9:6-15

(四)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辩护,对未悔改之人的呼吁 林后10:1-13:10

1、对那些贬低保罗使徒身份之人的答复 林后10:1-12

2、哥林多属于他的工作范围 林后10:13-18

3、真假使徒的识别标志 林后11:1-12:18

1)假使徒的狡猾 林后11:1-6

2)保罗不靠哥林多人供养 林后11:7-15

3)他所遭遇的危险和贪困 林后11:16-33

4)保罗领受上帝的启示 林后12:4-5

5)保罗因“肉中的刺”之自卑 林后12:6-10

6)保罗没有让信徒花销而使自己得利 林后12:11-18

4、对于未悔改之人的最后呼吁 林后12:19-13:10

(五)结语 林后13:11-14

和合本林后6:1 我们与 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拼音版林后6:1 Wǒmen yǔ shén tóng gōng de, ye quàn nǐmen, bùke tú shòu tāde ēndiǎn.

吕振中林后6:1 我们作为上帝同工的、也劝你们不要可空受上帝的恩。

新译本林后6:1 我们这些与 神同工的,也劝你们不要白受 神的恩典。

现代译林后6:1 我们是上帝的同工;我们要劝勉你们:既然已经接受了上帝的恩典,你们不可使这恩典落空。

当代译林后6:1 身为上帝的同工,我们劝你们不要辜负他的恩典。

思高本林后6:1 我们与天主合作的人,也劝你们不要白受天主的恩宠──

文理本林后6:1 我侪与主同劳者、劝尔勿徒受上帝恩、

修订本林后6:1 我们与上帝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白受他的恩典;

KJV 英林后6:1 We then, as workers together with him, beseech you also that ye receive not the grace of God in vain.

NIV 英林后6:1 As God's fellow workers we urge you not to receive God's grace in vain.

和合本林后6:2 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拼音版林后6:2 Yīnwei tā shuō, zaì yuènà de shíhou, wǒ yīngyún le nǐ. zaì zhengjiù de rìzi, wǒ dājiù le nǐ. kàn nǎ, xiànzaì zhèng shì yuènà de shíhou, xiànzaì zhèng shì zhengjiù de rìzi.

吕振中林后6:2 因为他说∶「在接纳的时机我俯听了你;在拯救的子我援助了你」;你看,现在正是悦纳的时机阿;你看,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阿。

新译本林后6:2 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帮助了你。”看哪!现在就是悦纳的时候,现在就是拯救的日子。

现代译林后6:2 因为上帝说:在接纳的时刻,我垂听你;在拯救的日子,我帮助你。听啊!现在就是接纳上帝恩惠的时刻;今天就是上帝拯救的日子!

当代译林后6:2 因为他说过:“在施恩的时候,我垂听你的呼求;在施救的日子,援救了你。”现在正是上帝施恩给人的时候,是施拯救的日子了。

思高本林后6:2 因为经上说:『在悦纳的时候,我俯允了你;在救恩的时日,我帮助了你。』看,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

文理本林后6:2 盖曰、我于见纳之时听尔、于拯救之日佑尔、今乃见纳之时、拯救之日矣、

修订本林后6:2 因为他说: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 在拯救的日子,我帮助了你。" 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看哪,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KJV 英林后6:2 (For he saith, I have heard thee in a time accepted, and in the day of salvation have I succoured thee: behold, now is the accepted time; behold, now is the day of salvation.)

NIV 英林后6:2 For he says, "In the time of my favor I heard you, and in the day of salvation I helped you." I tell you, now is the time of God's favor, now is the day of salvation.

和合本林后6:3 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拼音版林后6:3 Wǒmen fán shì dōu bú jiào rén yǒu fáng aì, miǎndé zhè zhífèn beì rén huǐbàng.

吕振中林后6:3 在任何事上、对任何人、我们都没有引起碰倒人的因由,免得这执事的职分受挑剔。

新译本林后6:3 我们凡事都没有妨碍人,不让这职分受到毁谤,

现代译林后6:3 我们不愿意别人毁谤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也不妨碍任何人。

当代译林后6:3 为着避免有人毁谤我们的职分,我们不单凡事尽量不妨碍别人,惹人非议,

思高本林后6:3 我们在任何事上,为避免这职务受诋毁,不但没有给任何人跌倒的因由,

文理本林后6:3 我概不碍人、免我职受谤、

修订本林后6:3 我们不在任何事上妨碍任何人,免得这使命被人毁谤;

KJV 英林后6:3 Giving no offence in any thing, that the ministry be not blamed:

NIV 英林后6:3 We put no stumbling block in anyone's path, so that our ministry will not be discredited.

和合本林后6:4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 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

拼音版林后6:4 Fǎn dào zaì gèyàng de shì shang, biǎomíng zìjǐ shì shén de yòng rén, jiù rú zaì xǔduō de rennaì, huànnàn, qióngfá, kùnkǔ,

吕振中林后6:4 我们乃是在各样事上证明自己作为上帝的仆役∶用大坚忍、在苦难艰难困迫中、

新译本林后6:4 反而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 神的仆人,就如持久的忍耐、患难、贫乏、困苦、

现代译林后6:4 为了在一切事上表明我们是上帝的仆人,我们忍受各种患难、贫穷、困苦。

当代译林后6:4 并且在一切的事上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仆人:就如在各样的患难、艰苦、贫穷、

思高本林后6:4 反而处处表现我们自己,有如天主的仆役,就是以持久的坚忍,在艰难、贫乏、困苦之中,

文理本林后6:4 惟于诸事、自荐为上帝役、有若恒忍、患难、空乏、厄穷、

修订本林后6:4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就如在持久的忍耐、患难、困苦、灾难、

KJV 英林后6:4 But in all things approving ourselves as the ministers of God, in much patience, in afflictions, in necessities, in distresses,

NIV 英林后6:4 Rather, as servants of God we commend ourselves in every way: in great endurance; in troubles, hardships and distresses;

和合本林后6:5 鞭打,监禁,扰乱,勤劳,儆醒,不食,

拼音版林后6:5 Biāndǎ, jiānjìn, rǎoluàn, qín laó, jǐngxǐng, bù shí,

吕振中林后6:5 在鞭打监禁扰乱中、在劳苦失眠绝粮中、

新译本林后6:5 鞭打、监禁、扰乱、劳苦、不睡觉、禁食、

现代译林后6:5 我们曾遭受鞭打,监禁,暴民的骚扰;我们劳苦,失眠,和捱饿。

当代译林后6:5 挨打、囚禁、暴乱、辛劳、失眠及饥饿的情况下,我们仍旧坚强忍耐下去;

思高本林后6:5 在拷打、监禁、暴乱之中,在劳若、不寝、不食之中,

文理本林后6:5 受杖、系狱、遭乱、勤劳、不寝、不食、

修订本林后6:5 鞭打、监禁、动乱、劳碌、失眠、饥饿、

KJV 英林后6:5 In stripes, in imprisonments, in tumults, in labours, in watchings, in fastings;

NIV 英林后6:5 in beatings, imprisonments and riots; in hard work, sleepless nights and hunger;

和合本林后6:6 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拼音版林后6:6 Lián jié, zhīshi, héng ren, ēncí, Shènglíng de gǎn huà, wú wei de aì xīn,

吕振中林后6:6 用清洁知识恒忍慈惠、用圣灵的恩赐、用无伪的爱、

新译本林后6:6 纯洁、知识、容忍、恩慈、圣灵、无伪的爱心、

现代译林后6:6 我们以纯洁、知识、忍耐、仁慈,更藉着圣灵、真挚的爱、

当代译林后6:6 并且以纯洁、知识、忍耐、仁慈、圣灵的感动、纯真的爱心、

思高本林后6:6 以清廉,以明智,以容忍,以慈惠,以圣神,以无伪的爱情,

文理本林后6:6 廉洁、知识、宽恕、仁慈、圣神之感、无伪之爱、

修订本林后6:6 廉洁、知识、坚忍、恩慈、圣灵的感化、无伪的爱心、

KJV 英林后6:6 By pureness, by knowledge, by longsuffering, by kindness, by the Holy Ghost, by love unfeigned,

NIV 英林后6:6 in purity, understanding, patience and kindness; in the Holy Spirit and in sincere love;

和合本林后6:7 真实的道理, 神的大能。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拼音版林后6:7 Zhēn shí de dàolǐ, shén de dà néng. rényì de bīngqì zaì zuǒ zaì yòu.

吕振中林后6:7 『真实』之道、上帝之大能力;藉着右手左手中义的武器、

新译本林后6:7 真理的道、 神的大能等事上;并且是借着左右两手中公义的武器,

现代译林后6:7 真理的信息,和上帝的大能,来表明我们是上帝的仆人。我们以正义作武器,攻击敌人,也保卫自己。

当代译林后6:7 真实的道理、上帝的大能、双手握着仁义的武器,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仆人。

思高本林后6:7 以真理的言辞,以天主的德能,以左右两手中正义的武器,

文理本林后6:7 真诚之道、上帝之能、义之干戈在于左右、

修订本林后6:7 真实的言语、上帝的大能、藉着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KJV 英林后6:7 By the word of truth, by the power of God, by the armour of righteousness on the right hand and on the left,

NIV 英林后6:7 in truthful speech and in the power of God; with weapons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right hand and in the left;

和合本林后6:8 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拼音版林后6:8 Róngyào xiūrǔ, è míng mei míng. sìhu shì yòuhuò rén de, què shì chéngshí de.

吕振中林后6:8 历经光荣与羞辱、恶名与美名;似乎是迷惑人者,却是真诚的;

新译本林后6:8 借着荣耀和羞辱、坏名声和好名誉。我们好像是骗人的,却是真诚的,

现代译林后6:8 我们受尊敬,也被侮辱;受责巊,也被称赞。人家说我们是骗子,其实我们说的是诚实话;

当代译林后6:8 荣辱毁誉,我们都不在乎。被人指为骗子,却原是诚实无伪的;

思高本林后6:8 历经光荣的 辱,恶名和美名;像是迷惑人的,却是真诚的;

文理本林后6:8 或荣、或辱、或恶名、或令闻、似伪而真、

修订本林后6:8 荣誉或羞辱、恶名或美名。我们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

KJV 英林后6:8 By honour and dishonour, by evil report and good report: as deceivers, and yet true;

NIV 英林后6:8 through glory and dishonor, bad report and good report; genuine, yet regarded as impostors;

和合本林后6:9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拼音版林后6:9 Sìhu bù wéirén suǒ zhī, què shì rén suǒ gòng zhī de. sìhu yào sǐ què shì huó zhe de. sìhu shòu zé fá, què shì bú zhì sàngméng de.

吕振中林后6:9 似乎是人所不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正在死,你看,我们却活着呢;似乎受惩罚管教,却没有被处死;

新译本林后6:9 好像是人所不知的,却是人所共知的;好像是必死的,你看,我们却是活着的;好像是受惩罚的,却没有处死;

现代译林后6:9 说我们寂寂无名,其实是家喻户晓;说我们死了,其实都好好地活着。我们受刑罚,却没有被杀掉;

当代译林后6:9 被人视作无名小子,却为人所共识;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仍能安全无恙;屡次受酷刑拷打,依然不至丧命;

思高本林后6:9 像是人所不知的,却是人所共知的;像是待死的,看,我们却活着;像是受惩罚的,却没有置於死地;

文理本林后6:9 似人不知而见知、似濒死而实生、似受谴而弗亡、

修订本林后6:9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似乎是死了,却是活着;似乎受惩罚,却没有被处死;

KJV 英林后6:9 As unknown, and yet well known; as dying, and, behold, we live; as chastened, and not killed;

NIV 英林后6:9 known, yet regarded as unknown; dying, and yet we live on; beaten, and yet not killed;

和合本林后6:10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拼音版林后6:10 Sìhu yōuchóu, què shì chángcháng kuaìlè de. sìhu pínqióng, què shì jiào xǔduō rén fùzú de. sìhu yī wú suǒ yǒu, què shì yàngyàng dōu yǒude.

吕振中林后6:10 似乎忧愁,却永远喜乐;似乎贫穷,却叫许多人富足;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拥有万物!

新译本林后6:10 好像忧愁,却是常常喜乐的;好像贫穷,却使很多人富足;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却是样样都有。

现代译林后6:10 忧伤,却常有喜乐;贫穷,却使许多人富足;好像一无所有,却样样都有。

当代译林后6:10 似乎落落寡欢,却是时常喜气洋洋的;好像一贫如洗,却使多人丰富;似乎是身无长物,却是拥握万有!

思高本林后6:10 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像是贫困的,却使许多人富足;像是一无所有的,却无所不有。

文理本林后6:10 似忧而常乐、似贫而富众、似无有而无不有、○

修订本林后6:10 似乎忧愁,却常有喜乐;似乎贫穷,却使许多人富足;似乎一无所有,却样样都有。

KJV 英林后6:10 As sorrowful, yet alway rejoicing; as poor, yet making many rich; as having nothing, and yet possessing all things.

NIV 英林后6:10 sorrowful, yet always rejoicing; poor, yet making many rich; having nothing, and yet possessing everything.

和合本林后6: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

拼音版林后6:11 Gē lín duō rén nǎ, wǒmen xiàng nǐmen, kǒu shì zhāng kāi de, xīn shì kuān hóng de.

吕振中林后6: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是口直口快;我们的心乃宽宏大量。

新译本林后6: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对你们,口是坦率的,心是宽宏的。

现代译林后6:11 哥林多的朋友们!我们向你们推心置腹,坦白说话。

当代译林后6:11 哥林多的弟兄姊妹啊!我们口爽心直,毫不隐瞒地把一切都告诉你们了。

思高本林后6:11 格林多人啊! 我们的口向你们张开了,我们的心也敞开了。

文理本林后6:11 哥林多人欤、我侪向尔、口启而心广矣、

修订本林后6:11 哥林多人哪,我们对你们,口是诚实的,心是宽宏的。

KJV 英林后6:11 O ye Corinthians, our mouth is open unto you, our heart is enlarged.

NIV 英林后6:11 We have spoken freely to you, Corinthians, and opened wide our hearts to you.

和合本林后6:12 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

拼音版林后6:12 Nǐmen xiá zhǎi, yuán bú zaìhu wǒmen, shì zaìhu zìjǐ de xīncháng xiá zhǎi.

吕振中林后6:12 你们褊狭不在于我们;是你们心肠褊狭。

新译本林后6:12 并不是我们对你们器量小,而是你们自己心胸狭窄。

现代译林后6:12 不是我们褊狭,而是你们心胸狭窄。

当代译林后6:12 如果在你我之间仍有隔膜的话,绝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恐怕是你们的心胸太窄了。

思高本林后6:12 你们在我们心内并不窄狭,而是你们的心肠窄狭。

文理本林后6:12 尔褊狭、非在我、乃在尔心耳、

修订本林后6:12 你们的狭窄不是由于我们,而是由于你们自己的心肠狭窄。

KJV 英林后6:12 Ye are not straitened in us, but ye are straitened in your own bowels.

NIV 英林后6:12 We are not withholding our affection from you, but you are withholding yours from us.

和合本林后6:13 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拼音版林后6:13 Nǐmen ye yào yòng kuān hóng de xīn bàodá wǒ. wǒ zhè huà shēng xiàng duì zìjǐ de háizi shuō de.

吕振中林后6:13 我好像对儿女说话∶你们用同样态度相报答吧!对我们也宽宏大量哦!

新译本林后6:13 你们也要照样以宽宏的心对待我们,这话正像是我对儿女说的。

现代译林后6:13 我对你们说话,像对自己的儿女说话一样:你们要宽宏大量,用我们待你们的器量来对待我们。

当代译林后6:13 现在我把你们当作亲生的儿女一样,希望你们也打开自己的心,和我们坦诚相见。

思高本林后6:13 为了以报还报,如今我对你们犹如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们也敞开你们的心罢!

文理本林后6:13 我语尔如子、宜广乃心以报我、○

修订本林后6:13 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

KJV 英林后6:13 Now for a recompence in the same, (I speak as unto my children,) be ye also enlarged.

NIV 英林后6:13 As a fair exchange--I speak as to my children--open wide your hearts also.

和合本林后6: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

拼音版林后6:14 Nǐmen hé bú xìn de yuán bú xiāng peì, búyào tóng fù yī è. yì hé bú yì yǒu shénme xiāngjiāo ne. guāngmíng hé hēiàn yǒu shénme xiang tōng ne.

吕振中林后6:14 别跟不信者异类同轭相配偶了∶义和不法怎能合夥呢?光对暗有什么团契呢?

新译本林后6:14 你们和不信的人不可共负一轭,义和不法有什么相同呢?光明和黑暗怎能相通呢?

现代译林后6:14 不要跟不信的人共事;他们跟你们是不能同负一轭的。正和邪怎能合作呢?光明和黑暗怎能共存呢?

当代译林后6:14 你们不可和不信主的人密切连系,共同进退。正义和不义有甚麽合作的可能呢?光明和黑暗怎能共存呢?

思高本林后6:14 你们不要与不信的人共负一轭,因为正义与不法之间,那能有什麽相通?或者,光明之於黑暗,那能有什麽联系?

文理本林后6:14 勿与不信者耦、盖义与不义、何为侣之有、光与暗、何相交之有、

修订本林后6:14 你们不要和不信的人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关?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连?

KJV 英林后6:14 Be ye not unequally yoked together with unbelievers: for what fellowship hath righteousness with unrighteousness? and what communion hath light with darkness?

NIV 英林后6:14 Do not be yoked together with unbelievers. For what do righteousness and wickedness have in common? Or what fellowship can light have with darkness?

和合本林后6:15 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

拼音版林后6:15 Jīdū hé bǐ liè ( bǐ liè jiù shì Sādàn de bié míng ) yǒu shénme xiāng hé ne. xìn zhǔ de hé bú xìn zhǔ de yǒu shénme xiānggān ne.

吕振中林后6:15 基督对彼列(即∶魔鬼的别名)怎能和谐呢?信的同不信主的有什么共同分儿?

新译本林后6:15 基督和彼列(“彼列”是撒但的别名)怎能和谐呢?信的和不信的有什么联系呢?

现代译林后6:15 基督和魔鬼怎能协调呢?信和不信的人有甚麽共同的地方呢?

当代译林后6:15 基督与魔鬼怎能彼此相容呢?信徒和非信徒有甚麽共通之处呢?

思高本林后6:15 基督之於贝里雅耳,那能有什麽协和?或者,信者与不信者,那能有什麽股份?

文理本林后6:15 基督与恶者、何相契之有、信者与不信者、何与之有、

修订本林后6:15 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

KJV 英林后6:15 And what concord hath Christ with Belial? or what part hath he that believeth with an infidel?

NIV 英林后6:15 What harmony is there between Christ and Belial? What does a believer have in common with an unbeliever?

和合本林后6:16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 神的殿。就如 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拼音版林后6:16 Shén de diàn hé ǒuxiàng yǒu shénme xiāngtóng ne. yīnwei wǒmen shì yǒngshēng shén de diàn. jiù rú shén céng shuō, wǒ yào zaì tāmen zhōngjiān jūzhù, zaì tāmen zhōngjiān láiwǎng. wǒ yào zuò tāmende shén, tāmen yào zuò wǒde zǐmín.

吕振中林后6:16 上帝的殿堂同偶像有怎能符合呢?我们呢、就是永活上帝的殿堂。正如上帝所说的∶「我要在他们里面居住;我要在他们中间往来;我要做他们的上帝;他们必做我的子民。」

新译本林后6:16 神的殿和偶像怎能协调呢?我们就是永生 神的殿,正如 神说:“我要住在他们中间,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现代译林后6:16 上帝的圣殿和偶像怎能并立呢?我们是永生上帝的圣殿。正如上帝说:我要跟我的子民同住,在他们当中往来。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当代译林后6:16 上帝的圣殿与假神是绝不相同的,我们的身体正是永生上帝的圣殿。上帝说:“我要住在他们中间,在他们当中往来;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成为我的子民。”

思高本林后6:16 天主的殿与偶像,那能有什麽相合?的确,我们就是生活的天主的殿,正如天主所说的:『我要在他们内居住,我要在他们中徘徊;我要做他们的天主,他们要做我的百姓。』

文理本林后6:16 上帝殿与偶像、何同之有、我侪乃维生上帝殿、如上帝曰、我将居其中、游其间、我为彼之上帝、彼为我民、

修订本林后6:16 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因为我们是永生上帝的殿,就如上帝曾说: "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来往; 我要作他们的上帝, 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KJV 英林后6:16 And what agreement hath the temple of God with idols? for ye are the temple of the living God; as God hath said, I will dwell in them, and walk in them; and I will be their God, and they shall be my people.

NIV 英林后6:16 What agreement is there between the temple of God and idols? For we are the temple of the living God. As God has said: "I will live with them and walk among them, and I will be their God, and they will be my people."

和合本林后6:17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拼音版林后6:17 Yòu shuō, nǐmen wù yào cóng tāmen zhōngjiān chūlai, yǔ tāmen fēnbié, búyào zhān bù jiéjìng de wù, wǒ jiù shōu nà nǐmen.

吕振中林后6:17 所以「主说∶你们要从他们中间出来,自己分别出来;不洁净之物别接触了;我就收纳你们」;

新译本林后6:17 所以,“主说:你们要从他们中间出来,和他们分开,不可触摸不洁净的东西,我就收纳你们。”

现代译林后6:17 因此主说:你们要离开他们,从他们当中分离出来,不要沾染不洁之物,我就接纳你们。

当代译林后6:17 因此,全能的上帝又吩咐说:“要离开他们,与他们有别;不要沾染污秽之物。我就会接纳你们,

思高本林后6:17 为此,『你们应当从他们中间出来,离开他们──这是上主说的──你们不可触摸不洁之物,我要收纳你们,

文理本林后6:17 故曰、尔宜出厥中而自别、勿扪不洁、我则纳尔、

修订本林后6:17 所以主说: "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 跟他们分别; 不要沾不洁净的东西, 我就收纳你们。

KJV 英林后6:17 Wherefore come out from among them, and be ye separate, saith the Lord, and touch not the unclean thing; and I will receive you,

NIV 英林后6:17 "Therefore come out from them and be separate, says the Lord. Touch no unclean thing, and I will receive you."

和合本林后6:18 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拼音版林后6:18 Wǒ yào zuò nǐmen de fù, nǐmen yào zuò wǒde érnǚ. zhè shì quánnéng de zhǔ shuō de.

吕振中林后6:18 「我要做你们的父亲,你们要做我的子女∶全能的主说的。」

新译本林后6:18 “我要作你们的父亲,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现代译林后6:18 我要作你们的父亲;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话是我全能的主说的。

当代译林后6:18 作你们的父亲,你们也要成为我的儿女。”

思高本林后6:18 我要做你们的父亲,你们要做我的子女;这是全能的上主说的。』

文理本林后6:18 我将为尔父、尔为我子、此全能之主所言也、

修订本林后6:18 我要作你们的父, 你们要作我的儿女。 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KJV 英林后6:18 And will be a Father unto you, and ye shall be my sons and daughters, saith the Lord Almighty.

NIV 英林后6:18 "I will be a Father to you, and you will be my sons and daughters, says the Lord Almighty."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