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

2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3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4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5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 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

6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7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注: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

8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

9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注: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 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11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12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你。”

13又说:“我要倚赖他。”又说:“看哪,我与 神所给我的儿女。”

14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15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16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

17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 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18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提要:1 我们应该顺服基督耶稣,5 因为祂屈身取了我们人性;14 这是必要的。


1 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

【本会注释】

所以。因为第一章圣子远超过天使的主题,从而也因为圣子“在这末世”所赐信息的重要性(见来1:2注释)。

越发郑重。或“更加重视。”说话的是圣子上帝自己。

所听见的道理。第3节描述了这信息传达他们的方式。

恐怕我们随流失去。可译为:“免得我们漂离它们。”作者担心读者不认识基督所说之事的非常重要性。犹太籍的基督徒对《旧约》的启示怀有很大的热心,但有看不到所赐新启示重要性的危险。

漂流是最方便最舒服的移动方式,但也是最危险的。漂流不需要努力。一个人随流下滑是必死无疑的,但他却带着幸福和满足感,甚至是昏昏入睡。下滑几乎是察觉不到的,因为当船只随流下行时,它似乎是保持不动的。水与船一起移动,所以外表是具有欺骗性的。


2 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本会注释】

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指在西奈山所设立的律法体系(见加3:19注释)。

确定的。bebaios,“坚定的,”“可靠的”。律法完全有效,忽视必受惩罚。

干犯。parabasis,直译是“走偏”,故有“越界,”“违犯”之意。该词暗示故意越界,而不是偶然的过失。一个人可能在黑暗中被他所看不见也不知道的绳子绊倒;这与在光天化日之下来到同一条界绳,明明看见禁止越界的标志,依然跨越过去是不同的。这种故意的越界就是干犯。

悖逆。parakoē(见罗5:19注释)。

该受的报应。摩西的律法规定了各种罪行的惩罚。律法虽然是“藉着天使传”的,却来自上帝,所以像它的作者一样,其所有的刑罚和要求都是公义的。


3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本会注释】

忽略。ameleō,“疏忽,”“不在意”。许多犹太籍基督徒墨守陈旧的犹太制度,看不起福音。这封书信的目的是说明旧制度已经结束,救恩只能来自基督和福音。

这个警告适用于任何时代。那些忽略福音呼吁的人是无可推托的。有人可能不是公然拒绝基督,而只是拖延和疏忽。这样作非常危险,如果坚持不改,将会导致永远的沦丧。

这么大的救恩。救恩伟大是因为其作者是上帝,其代价是上帝儿子的生命,其成就是灵、魂、体的更新,并把人类提高到天上。

我们怎能逃罪呢。这个反问句要求回答说:“我们不能逃罪”。原文的“我们”是强调的。“我们”与旧约时代干犯摩西律法的人(第2节)形成对比。他们忽略了“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我们则有忽略基督所说话语的危险。

主亲自讲的。与“藉着天使所传的话”形成对比(第2节)。“上帝……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指基督在地上服务时所传的信息。关于“主”的称号用于基督的意义,见约13:13;20:28注释。

给我们。作者在这里把自己列入那些从直接受教于耶稣的门徒那里领受福音的人中。这就排除了《希伯来书》的作者的十二使徒中一位的可能性。许多人认为这也排除了保罗的可能性,因为他曾说自己的福音不是从人领受的,而是来自耶稣基督的启示(加1:12)。但这个推测并无决定意义,因为作者可以笼统地把自己包括在读者中。而且有许多事情无疑是耶稣的目击证人向保罗证实的。当然福音的奥秘是他直接从耶稣基督那里领受的。作者身份的确定还需要根据其它方面的因素(见本册注释第387-389页)。

证实。bebaioō,“确认,”“确立。”福音不只是传给他们,而且带着感服人心的能力。


4 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本会注释】

上帝又。上帝也作见证,确认福音信息的真实性。有关福音信息的见证,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按自己的旨意。见林前12:11注释。

神迹。关于神迹,奇事和异能的定义,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208页。见罗15:19注释。

恩赐。直译为“所赐之物。”有关具体的恩赐,见林前12:8-10,28;参弗4:11,12。


5 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上帝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

【本会注释】

将来的世界。无疑指基督复临时开始的荣耀之国(参太4:17;5:3)。参弗1:21;来6:5。

交给天使。这里进一步论述基督与天使在地位上的区别(参第1章)。接下来说明积极的一面——将来的世界已经交给圣子。


6 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本会注释】

某处。不一定指找不到这段引文的出处。这只是引用一段文字而觉得不必指明出处时的一种措辞。

人算什么。6-8节引自七十士译本的诗8:4-6。关于这段文字原来的背景,见诗8:4-6注释。《希伯来书》的作者因灵感而扩拓展了这段话的意义,将之用在基督身上(来2:9)。关于这种引用的原则,见申18:15注释。


7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

【本会注释】

微小一点。或“暂时微小。”原文可以有两种理解,两者都对。后一种意思用在基督身上特别合适(第9节),因为祂只是在道成肉身期间暂时小一点。

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指创1:28所记载(见该节注释)亚当和夏娃的经历。上帝造人不是让他作仆人或奴隶。祂要使他成为君王,并将荣耀和尊贵赐给他。

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有文本无此句。它可能原于某些文稿,为完整地引用诗8:4-6。


8 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

【本会注释】

。上帝造了亚当和夏娃以后,“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这就使人无可争议地拥有地球,并管理地上的一切生物。

没有剩下一样。关于最初的统治范围,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它包括控制自然和自然力,就象基督在地上时所行使的那样;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指人比兽类高级,并有权管辖它们。

现在人类在很大的程度上已学会了驾御自然力。人类能飞上高天;海洋深处的奥秘向他展示。人利用强大的瀑布,使唤电能。他说话,连地极都能听见他的声音。他掘开陆地,从地的深处挖出财富。他分裂原子,释放出无法估量的能力。

还不见。人类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见上面“没有剩下一样”的注释),但面对某些力量,人还是无奈的。人类已经学会了推迟死亡,但不能最终逃避死亡。人在很大程度上尚处在撒但的权势下,远未达到起初所赋予他的地位。


9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祂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本会注释】

唯独见……耶稣。本节的“唯独”表示对比。“还不见”人类拥有统治权(见第8节注释),“唯独见……耶稣”拥有统治权。祂已获得荣耀与尊贵,拥有一切权威(太28:18)。

比天使小一点。或“暂时比天使小”(见第7节注释)。这里说基督是真正的人,正如第一章说祂是真正的神一样。祂的人性使祂成为人类所需要的大祭司(17,18节)。基督在天上的地位当然要远远高过天使。祂成为人时,自愿来到人间,没有要求特别的优惠。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祂也没有放弃祂的神性。祂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约13:3);祂知道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太9:6);祂知道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求得上头来的帮助(太26:53)。但祂虽然有这个权柄,却从来没有用它来救自己,除非接到上帝的指示。否则祂的工作就会失效。关于基督的降卑,见腓2:5-8注释。

因为受死的苦。于是“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这句话不是说道成肉身的目的,而是说基督受死的结果,乃是高升。

得了荣耀为冠冕。在祂升天的时候(见来1:3注释;参腓2:9注释)。

因着上帝的恩。有文本为“没有上帝”,暗示基督在舍命时独自受苦,没有上帝同在的支持。古代和现代都有学者认为这是最初的文字。但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因着上帝的恩”的读法。这两种读法在事实上都是正确的:基督在舍命时独自受苦(见太27:46);祂为人类受苦也证明了上帝的恩典。

为人人。基督为所有的人而牺牲(见罗5:15注释)。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获得基督受死的好处(见启22:17)。

。geuomai,或“吃”,“体验。”这句话不像一些人所理解的,说基督只是稍微尝了一下死味,并没有充分的体验死亡。但客西马尼表明祂喝尽了苦杯,尝到了从来没有人尝过的死味。


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本会注释】

。就是天父,如本节下面所示。

所属。或“因为祂。”“万物”因为上帝的旨意而存在(参林前8:6注释)。

所本。或“藉着祂。”“万物” 藉着上帝而存在。参罗11:36。圣经还说万物是藉着基督而造的(西1:16;参来1:2)。天父“藉着耶稣基督创造了万物”(弗3:9)。

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基督怎样在屈辱之后得了荣耀(见约17:5),照样,祂牺牲受死也导致许多人进入荣耀。关于进入荣耀的意义,见罗8:30注释。关于“儿子”这个称号的意义,见罗8:14注释。选用这个称号是要表明圣子基督与赎民的关系。他们是祂的弟兄(见来2:11-18)。

元帅。archēgos,“领袖,”“首领,”“创始人,”“君王。”archēgos在《新约》中出现四次,两次译为“君王”(徒3:15;5:31),一次译为“创始成终者”(来12:2),一次译为“元帅”(来2:10)。

Archēgos在古典希腊语中表示希腊部族的首领或祖先,表示英雄,甚至表示阿波罗的神圣名字。有人认为该词在《希伯来书》的这节经文中表示“先驱”,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受死使人类得以进入荣耀。祂的确是开路者。但祂不止是开路者。祂是救主。跟从祂的乃是得赎之民。

受苦难。基督经过苦难的道路才达到祂崇高的地位。祂“受死的苦”(第9节),使祂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能搭救被试探的人”(见第17,18节注释)。如果基督到世上来,平安满足地度过规定给祂的时间,接受天使的保卫,免受人类所经常遭遇的危险和试探,祂就不能胜任祂的职责,没有机会证明祂在压力之下会作什么。如果祂没有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人们就不知道祂在饥饿,疲惫和病患时会怎么作;如果人们辱骂祂,咒骂祂,向祂吐唾沫,鞭打祂,并最终把祂钉在十字架,祂会怎么作。祂会保持镇静并为祂的仇敌祷告吗?如果那些祂所信任的人离开祂,否认祂,出卖祂,并在最关键的时刻抛弃祂,祂会毫无沮丧地将自己交托上帝吗?如果到了最后的时刻上帝也似乎离弃了祂,可怕的黑暗包围了祂,几乎将祂压垮,祂是喝下那苦杯呢?还是望而却步?如果祂没有经受试探和苦难,人们就会问这样的问题。

完全。teleioō,“完成,”“成功。”其形容词形式teleios见太5:48注释。作者并不是说基督以前不完全。基督作为上帝是完全的。祂道成肉身时作人也是完全的。但祂作为救主,需要藉着苦难而得以完全(见徒5:31)。teleioō在这里指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结束一场比赛,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基督在降世之前,已经清楚地看到前面的每一步道路。要达到目标,祂必须走完这条路,不能在接近终点时停止,而要坚持到底。本节指的是走完这条路,而不是指道德上的完善。

合宜的。prepō,“合适的,”“恰当的。”


11 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本会注释】

那使人成圣的。在这里指基督(参来9:13,14)。

那些得以成圣的。指被领进荣耀里去的“许多的儿子”(第10节)。

出于一。就是出于父上帝。圣子基督和那“许多的儿子”有一位共同的父。

弟兄。见太12:49,50注释;参约20:17。

不以为耻。尽管祂比天使远为高贵(来1:4;参路9:26)。


12 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你;

【本会注释】

我要将你的名传于。引自诗22:22。《诗篇》22篇是弥赛亚之诗(见该诗篇序言)。保罗用这节经文证明他的观点,即成圣的人(第11节)是基督的弟兄。

弟兄。这是一个意义重要的词,为此而引用了经文(见第11节)。


13 又说:我要倚赖祂;又说:看哪,我与上帝所给我的儿女。

【本会注释】

又说。引出一段新的经文。

我要倚赖祂。引自撒下22:3或赛8:17,更有可能是赛8:17,因为接下来的引文来自赛8:18。这段引文是要证明基督的人性,描绘祂与我们完全一致。祂自己也运用了祂所要求于我们的信赖之心。

我与上帝所给我的儿女。关于这段引文原来的意思,见赛8:18注释。《希伯来书》的作者把它用在弥赛亚身上,视以赛亚为基督的预表,用他的儿女代表基督属灵的儿女。引文把“弟兄”改为“儿女”,但强调同样的基本观念——用父亲与他的儿女有同样的本性,来说明基督与我们有一样的人性。

上帝所给我的。基督在进入客西马尼园之前的祷告中,曾八次提到门徒是上帝赐给祂的(约17:2,6,9,11,12,24)。祂没有将尊荣归给自己,而是为祂一生工作的结果而归荣耀于上帝。


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本会注释】

儿女。就是第13节所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祂也。就是基督。

亲自成了。原文动词的形式暗示获得了原来所没有的东西。耶稣确实是如此。祂是上帝,却取了人性,神奇地将这神人两性结合在一起(见约1:14注释)。基督为了分享人类的一切经验而成为人。

藉着死。就是祂牺牲在十字架上(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在表面上取得了胜利;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有外的目的。

败坏。katargeō,“使无效,”“毁灭”(见罗3:3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肉身的死亡虽然仍在掌权,但复活已经确定(见林前15:20-22,51-57)。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最后都必灭绝(见启20:10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恶的创始者,死是由罪而生的(见罗5:12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里面掌权。因为罪统治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死亡和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进入壮士的家中(可3:27),捆绑了仇敌,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就是撒但的堡垒,从撒但手中夺取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他的权下时,当坟墓把基督被封在里面时,撒但是非常高兴的。但是基督挣脱了死亡的捆绑,从坟墓中出来,因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所以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就是基督。祂进入死亡的领域,藉着死战胜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劫掠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死亡对于信徒来说不过是睡觉;他们平静地安息直到上帝叫呼唤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眠(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祂“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diabolos(见太4:1注释)。


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本会注释】

释放。apallassō,基督来把人从罪和死亡的奴役下释放出来。

一生。人生在罪中,继续受奴役直到基督释放了他。

怕死。这是尚未得蒙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为罪所奴役,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惧怕现在,也惧怕将来;惧怕生,也惧怕死。有没有盼望,安慰或拯救呢?回答是基督已经摧毁了撒但的权势,消灭了死亡,已经并将继续拯救他们摆脱恐惧。

奴仆。关于罪的奴役,见罗8:15注释。


16 祂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

【本会注释】

并不。dēpou,“当然。”

救拔。epilambanomai,“握住,”“抓住,”“牵挂,”“关心,”“帮助。”这里采用什么意思呢?原文动词是现在时态,故不大可能用“握住,”“抓住”的意思来指基督成肉身。况且第17节既用了“所以”,16节自然就不可能指道成肉身。

“帮助”的意思很适合于上下文和原文结构,可理解为“基督所帮助的不是天使,而是人类家庭的成员。”“牵挂”的意思也很适合,可理解为“祂所牵挂的不是天使,而是亚伯担罕的后裔。”人类需要救赎,有恢复的可能性;就救赎计划而论,基督所牵挂的乃是人类。“关心”的意思也合适。

亚伯拉罕的后裔。在这里也许是“人类”的同义词,并没有排斥外邦人的意思,也可能指属灵的后裔(加3:29)。


17 所以,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本会注释】

所以。因为祂牵挂着人类(见第16节注释)。

凡事。基督必须完全彻底地成为人,以致别人不会说祂不了解人类所必经的一切试探,悲伤或考验。

。opheilō,“有义务,”“必须,”“应当。”参太18:30,34;23-16;路16:6,7;约13:14;林前5:10;帖后2:13中该动词和相关名词的用法。

相同。因为祂要获得担任大祭司的资格。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祂必须在各方面有与我们完全一样的经验——这样的话活一千次也不够——但它意味着试炼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原则上包括人类所必经的一切考验,其强度必须完全达到人类所必须遭受的程度。

上帝的事上。就是侍奉上帝的事。该词还出现在七十士译本的出4:16中,指亚伦的事上摩西与上帝的关系。

成为。或“可以成为。”

慈悲忠信。这两个特征是公正的服务所必需的。单有慈悲可能太宽松了,会忽略公义。忠信为慈悲提供了平衡,因为它考虑到犯罪的人和被得罪的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大祭司,基督必须是仁慈的,能体谅犯罪的人,但祂也必须忠于公义,不可忽视律法。忠信会在无条件的慈悲和不宽恕的公义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大祭司必须体谅犯罪的人,也必须体谅被得罪的人。他既要慈悲地对待犯罪的人,也必须忠于职守。

大祭司。这里引出了基督为大祭司的话题,下面再加以诠释(见来3;5;7-10)。

献上挽回祭。hilaskomai。关于该动词及其相关名词的含义,见罗3:25注释。该动词只出现在这里和路18:13,那里译为“开恩可怜”。


18 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本会注释】

被试探。peirazō,“考验,”“证明”(见太4:1注释)。基督的人性充分体验了试探的力量。否则基督就不会体谅经受强烈试探的可怜罪人所进行的可怕挣扎了。基督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祂真实地忍受了试探。

旷野,客西马尼和髑髅地证明基督在抵挡试探时受了多大的苦。在头两种情况下,试探非常强烈,要不是有一位天使奉差遣来坚固祂,在这样的冲击之下祂可能会死去(太4:11;路22:43)。虽然祂祷告了,那杯却没有撤去。祂必须喝下。作者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显然是指这些经验(来12:4)。基督确实抵挡到流血的地步。

能搭救。或“能帮助。”基督藉着成功地抵挡试探并忍受苦难,战胜了那试探者。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被打败的敌人。基督的胜利是我们得胜的保障。见太4:1注释。

对于基督徒来说,知道基督理解我们的悲伤和困惑并同情我们,会给我们带来不断的安慰。如果基督没有成为人,就很可能引发以下问题:上帝既然从来没有经历过我们所受的考验,没有遭遇过贫穷或被抛弃,不知道什么是孤独和渺茫的前途,我们怎么知道祂爱我们并关心我们呢?祂要求我们至死忠心,但祂面对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吗?如果祂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与我们同在,就会知道应付某些考验是多么艰难的了。但如果祂从未作过人,祂真的能知道我们的一切悲伤吗?当我们迷路时,祂能同情我们吗?

回答是上帝完全知道。祂成为贫穷,不是为祂自己的缘故,而是为了我们;祂受难和受死,不是为祂自己,而是为了我们。我们需要基督来给我们作出证明,否则我们不知道上帝深爱受苦的人类,不知道罪给上帝的心所带来的痛苦。

一、卷名

在最早的希腊文抄本中,卷名即为《希伯来书》。由于这卷圣经是向基督徒解释圣所及其崇祀的意义,而这些见解对于早期的希伯来籍即犹太籍基督徒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这个卷名是特别合适的。

二、作者

自古以来,关于《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是保罗所著,其他的人则强烈地反对。古代教父之一奥利金细阅了该书后下结论说:“谁写了这封书信,实际上只有上帝知道。”(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25,14章;Loeb 版卷二79页)。其他教父则认为巴拿巴,亚波罗,克乐门特或路加是作者。

正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不明确,罗马帝国西部的许多早期基督徒对该书的正典地位持保留态度。事实上直到四世纪后半叶《希伯来书》才在西部得到普遍的接受。在以后的世纪里,人们不再为《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而争论,大多数基督徒接受它为保罗的著作,直到近代学者们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讨论。到1885年,修订版圣经还注明《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现代很少有解经家持这种看法了。

不同意保罗为《希伯来书》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以该书的文体和内容为依据的。一个作者所采用的词汇和文体虽然可能因题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差异主要是与所写题材有关的专门术语方面的。而他的一般用语,尤其是他不知不觉为表达自己的意见所选用的措辞,比如说介词,副词,特别是作者用的连接语,在大多数学者看来,要比技术性的用语更能表现出他的风格。

与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相对比,《希伯来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用来连接分句的短连词。另一显著的差异就是对《旧约》引文的处理。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在引用旧约圣经时采用一套多少有点标准化的词语,而希伯来书采用的则是另一套。在一般书信中,使徒引用《旧约》的材料是比较自由的。有时他引用七十士译本,有时他自己译自希伯来文本,有时则比较笼统地引用《旧约》经句的意思。相比之下,《希伯来书》的《旧约》引文几乎是完全采用七十士译本。

从更加广泛的观点来看,《希伯来书》的总的文体也与其他保罗书信显著地不同。其他书信的篇章段落往往充满热情和生气,表明作者思潮澎湃,甚至不考虑到对文字进行仔细推敲,而《希伯来书》则体现出组织严密的论据,在新约圣经中达到修辞上最高的水平。早期教会的作者已经注意到这种文体上的显著差异。这些作者是以古希腊共同语为母语的。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死于约公元215年,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14章2-3)认为《希伯来书》原先是保罗用希伯来语所写的,后来路加把它译成希腊语。在《希伯来书》中有一些希腊文的用语是不可能从其他文字翻译过来的。从这点来看,克莱门特的说法应予以排除。但他的见解中有意义的一点是认识到《希伯来书》的希腊语与保罗所用的希腊语似乎是不一样的。早期教会杰出的学者之一奥利金(死于约公元254年)同样认为《希伯来书》的文体与保罗的文体难以协调。他下结论说:“见解是使徒的,文体和文字则是另一位人的,他追忆了使徒的教训或者说记录了他老师的话。”(尤西比乌《教会史》卷二十五,十三;Loeb版卷二77,79页)。

属于三世纪的切斯特比提圣经抄本的发现,提供了一些推定证据,有利于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抄本中有保罗的书信。《希伯来书》列在《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之间。虽然这还不足以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是它却有力地暗示,在教会历史的初期许多人认为《希伯来书》是保罗著作的一部分。

本注释认为,否认《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尽管有许多理由,但这些理由还不足以推翻认为保罗是作者的传统看法。关于《希伯来书》和其他已知的保罗书信在语气和文体上的差异,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其他的书信是写给特别的教会团体或个人的,为要应付特别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解释还不充分的话,我们还可以推定保罗曾讲过几次有关基督担任祭司之题目的道理,这些讲道被速记了下来,最后的文字形式带有抄录者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常有的事。可以看出,保罗可能从来没有机会编集这些讲章──他不停地奔波,他的旅程不久以后因殉身而中止。

一般认为《希伯来书》写于耶路撒冷陷落以前。公元70年以前,教会领袖人数不多。在这些领袖中谁能发表象《希伯来书》中这样深刻的见地?最有可能的就是保罗。如果说这是早期教会另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所著,那就会引起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拥有如此的神学见解和逻辑能力,写出《希伯来书》这样著作的基督徒,在教会领袖人数不多,有关工人的记录如此充分的时代,怎么会默默无闻呢?

三、历史背景

在使徒时代的教会中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仪文律法以及基督徒是否需要遵守它的问题。耶路撒冷会议解除了外邦基督徒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可是巴勒斯坦广大的犹太籍基督徒还没有在心理上为进入这种自由作好准备。他们无疑觉得自己身为犹太人必须遵守仪文律法。他们没有认识到对于全人类来说,遵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已因着耶稣基督而结束了。这种局面在教会内部造成不健康的紧张状况,因为一大批人遵从的宗教生活的周密制度,另一批人则不予重视。

保罗和他的同工对摩西的法律和仪式有必要的认识,故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救恩的计划中将之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保罗知道仪文律法是暂时的,已经废除了(见西2:16,17)。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籍基督教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将要大难临头了。犹太籍的基督徒仍然守节期献祭象以前一样,仍然热心于仪文律法(徒15:)。他们对于基督在天上圣所的工作只有一点模糊认识,不大了解祂的职任,不知道自己所献的祭在髑髅地的伟大牺牲面前是毫无用处的。成千上万“为律法热心”(徒21:20)的犹太籍基督徒将要面临城市和圣殿被毁灭的危机。这件事看来在《希伯来书》写作以后不久就发生了。

现在是让犹太籍的基督徒张开眼睛看见天上现实的时候了。地上的圣殿快要被毁灭了,他们信心的锚应当抛在坚不可摧的地方。如果他们的思想转向天上的大祭司和圣所,转向比公牛和山羊更美好的祭物,地上的圣殿被摧毁以后,他们就不会灰心。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盼望,看不见天上的圣所,在他们看见自己所信赖的东西毁灭以后,就会困惑不解。犹太籍的基督徒必须明白这些真理,不但为了他们自己,而且为了各省外邦的教会,因为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之后,耶路撒冷的信徒将会散到各地信徒中间去。

《希伯来书》似乎就是在这危险的时刻面世的。它含有所需要的帮助,有关圣所问题的亮光;有关基督作大祭司的工作;有关“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的血(来12:24);有关为上帝的子民所存留的安息(来4:9);有关那美好的盼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6:19)。

四、主题

《希伯来书》主要是把上帝在旧约时代用来向祂选民启示救恩计划的表号同基督钉十字架以后为罪人服务的实际进行比较和对照。古代以色列人在表号性制度下的经历,被提出来作为基督徒的教训和鉴戒。保罗设法通过表号性的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以色列人的经历,让人更加充分地理解基督在天上的工作。下面这份分析材料说明保罗对地上和天上的圣所和祭司工作所作的比较和对照,概括了使徒阐述这个主题的方式。

地上和天上圣所和祭司工作的比较

地上的

天上的

一、摩西与基督作为上帝选民之领袖的比较

1.“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谕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2.“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来3:2)

“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来3:1,2)

3.“比摩西

更配多得荣耀”(来3:3)

4.“比房屋……”

更尊荣”(来3:3)

5.“摩西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上帝的家”(来3:5,6)

二、旧约与新约

6.“前约”,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我的约”来(来8:7,9)

“新约,不象”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约”,“更美之约”“永约”(来8:8,9,6;来13:20)

7.“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指责祂的百姓,”“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8:9,8,13)

“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另立新约,……这是主说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之约”(来8:8,10)

8.“那前约若没有瑕疵,

就无处寻求后约了。”(来8:7)

三、地上的圣所与天上的圣所

9.“前约有…属世界的圣幕,因因为有预备的帐幕”,“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来9:1,2;来8:5)

“圣所,就是真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来8:2)

10.“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象)

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来9:24)

四、地上的祭司职任和天上的祭司的职任

11.“祂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他们所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来8:4,5;来7:23)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耶稣既照看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祂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来7:12;来6:20;来8:6)

12.“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来5:1)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祂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来(5:5)

13.“至于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他们生来就是)

只有耶稣是起誓立的,……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1,22)

14.“律法本是立软弱的人为祭司

但在律法以后起誓的话,是立儿子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远的。”(来7:28)

15.“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

这位既是永远长存的,祂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来7:23,24)

16.“在这里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

但在那里收十分之一的”(来7:8)

17.“倘若藉着这职任能得完全

又何用另外兴起一位祭司,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亚伦的等次呢?”(来7:19)

18.“律法本是立…伪祭司”,“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来7:28;来8:4;来10:1)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须更改。 ……生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来7:12-18)

19.“律法原来一事无成,

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来7:19)

五、地上和天上所举行的仪式

20.“凡大祭司,都是为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

所以这位大祭司也必须有所献的。” 来(8:3)

21.“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照着天上样式的物件,必须用这些祭物去洁净。

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当用更美的祭物去洁净。” 来(9:22,23)

22.“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尚且叫成圣,身体洁净,

何况基督……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的心,除去你们的死刑,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的上帝吗?” 来9:13,14)

23.“众祭司就常进头一层的帐幕,行拜上帝的礼,至于第二层帐幕,唯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圣灵用此指明: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世的一个表样,…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来9:6-10)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属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是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1,12)

24.“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象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屡献上一样的祭物。”(来7:27;来9:25;来10:11)

“祂不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来7:27;来9:26;来10:12)

25.“原来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带入圣所作赎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烧在营外。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1-13)

26.“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总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这祭物永不能除罪”“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来10:1-4,11;来9:9)

“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4)

27.“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来10:6)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来10:5-7)

28.“祂是除去在先的

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着这旨意,就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10:14)

六、我们的特权和责任

29.“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措摸的山,此山有火焰,……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12:18-25)

30.“祂的声音震动了地

但如今祂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来12:26,27)

31.“上帝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喻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32.“象传给他们一样”

“有福音传给我们。”(来4:2)

33.“你们的祖宗试探我,……所以我厌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3:9,10)

“不可硬着心,……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来3:8-12)

34.“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上帝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来3:11-19;来4:6-8)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个安息日的安息为上帝的子民存留。”“有必进安息的人”。“我们……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主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4:9,6,1,11)

35.“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来2:2,3)

36.“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

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来12:25)

37.”人干犯摩西律法,凭二三个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

何况人践踏上帝的儿子,…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来10:28,29)

38.“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11:2,39,40)

39.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

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耶稣。”“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就当持定所承认的道。…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12:1,2;来4:14,16)


五、纲要

(一)耶稣基督的崇高地位和权威 来1:1-2:18

1. 祂与天父同等 来1:1-3

2. 祂比天使地位更高 来1:4-14

3. 接受基督里所提供之救恩的重要性来2:1-4

4. 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 来2:5-14

1)要改变人类的命运 来2:5-8

2)因道成肉身而成就救恩 来2:9-18

(二)为上帝子民所存留的“安息” 来3:1-4:16

1. 我们的使者和大祭司基督的忠心来3:1-6

2. 古以色列人不能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3:7-19

1)劝我们要忠心 来3:7-15

2)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是不信 来3:16-19

3. 劝我们藉着信靠基督而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4:1-16

1)“安息”的应许仍然有效的证据来4:1-11

2)劝诫人就近基督去得到这“安息” 来4:12-16

(三)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崇高地位 来5:1-8:13

1. 天父任命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0

1)大祭司的作用 来5:1-3

2)基督的任命 来5:4-6

3)基督准备担任大祭司 来5:7-10

2. 劝人接受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6:20

1)许多人难以明白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工作来5:11-14

2)作者相信会逐步明白的 来6:1-12

3)基督徒盼望的可靠性 来6:13-20

3. 基督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担任大祭司来7:1-28

1)麦基洗德的崇高地位 来7:1-4

2)麦基洗德的祭司职务先于且高于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5-11

3)基督的祭司职务代替了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12-24

4)基督祭司职务的功效和永久性来7:25-28

4. 基督担任天上圣所的大祭司 来8:1-5

5. 新约,基督担任新约的大祭司 来8:6-13

(四)基督大祭司的工作 来9:1-10:22

1. 描述地上的圣所及其崇祀 来9:1-7

2. 地上圣所的预表意义 来9:8-14

3. 基督担任新约的中保 来9:15-28

1)旧约的生效和圣所的奉献都是藉着血来9:15-22

2)基督的血使新约生效 来9:23-28

4. 基督的牺牲比牛羊的祭牲更美好来10:1-22

1)献牛羊的无效性 来10:1-4

2)基督牺牲的有效性和永久性 来10:5-18

3)劝人接受基督作祭司的工作 来10:19-22

(五)劝人忠心,过敬虔的生活 来10:23-13:17

1. 展望审判和基督再来 来10:23-34

2. 回顾古代圣徒的忠心榜样 来11:1-12:2

3. 不顾试炼和迫害 来12:3-13

4. 不顾试探 来12:14-29

5. 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 来13:1-17

(六)使徒的祝福和个人的问候 来13:18-25

和合本来2:1 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

拼音版来2:1 Suǒyǐ wǒmen dāng yuèfā zhèng zhōng suǒ tīngjian de dàolǐ, kǒngpà wǒmen suí liú shīqù.

吕振中来2:1 故此我们必须越发注意到所听的,恐怕我们被潮流所冲走。

新译本来2:1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密切注意所听过的道理,免得我们随流失去。

现代译来2:1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坚守所听到的真理,免得被潮流冲走。

当代译来2:1 因此,我们对所听到的真理,必须加倍留心,不然就会大意地失去。

思高本来2:1 为此,我们必须更应注重所听的道理,免得为潮流所冲去。

文理本来2:1 故我侪当益慎所闻者、恐或遗之、

修订本来2:1 所以,我们必须越发注意所听见的道,免得我们随流失去。

KJV 英来2:1 Therefore we ought to give the more earnest heed to the things which we have heard, lest at any time we should let them slip.

NIV 英来2:1 We must pay more careful attention, therefore, to what we have heard, so that we do not drift away.

和合本来2:2 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拼音版来2:2 Nà jiè zhe tiānshǐ suǒ chuán de huà, jì shì quèdéng de, fán gānfàn beìnì de, dōu shòu le gāi shòu de bàoyìng.

吕振中来2:2 因为那由天使宣讲之道既这么确定,以致一切犯法和不听从的事都当受该受的报应,

新译本来2:2 那透过天使所传讲的信息既然是确定的,所有干犯和不听从的,都受了应得的报应。

现代译来2:2 天使所传给我们的信息已经证实是可靠的;所有不遵从这信息的人已经受到应得的惩罚。

当代译来2:2 如果那藉天使传下来的话全是正确无误,而那些干犯违背的人,都受到了该得的报应。

思高本来2:2 如果藉着天使所传示的话,发生了效力,凡违犯抗命的,都得了公平的报复;

文理本来2:2 盖由天使所言若果巩固、凡干犯不顺者、皆受义报、

修订本来2:2 既然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是确定的,凡违背不听从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KJV 英来2:2 For if the word spoken by angels was stedfast, and every transgression and disobedience received a just recompence of reward;

NIV 英来2:2 For if the message spoken by angels was binding, and every violation and disobedience received its just punishment,

和合本来2:3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拼音版来2:3 Wǒmen ruò hūlǜe zhème dà de jiùēn, zen néng taó zuì ne. zhè jiùēn qǐxiān zhǔ qīnzì jiǎng de, hòulái shì tīngjian de rén gei wǒmen zhèngshí le.

吕振中来2:3 那么我们若轻忽了这么大的拯救,怎能逃罪呢?因为这拯救是起初由主亲自宣讲,而被听见的人向我们证为确定,

新译本来2:3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么大的救恩,怎么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初是由主亲自宣讲的,后来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现代译来2:3 既然这样,如果我们忽略这麽大的拯救,怎能逃避惩罚呢?主本身首先宣告了这拯救;那些听见的人也已经向我们证实。

当代译来2:3 那麽,起初由主耶稣亲口讲的、后来由亲耳听见的人向我们证实,是上帝按自己旨意用神迹、奇事、异能、圣灵的恩赐和他们一同作证的那救恩,如果我们置若罔闻,漫不经心,怎能逃避惩罚、不被定罪呢?

思高本来2:3 那麽,我们这些忽视这样伟大救恩的人,怎能逃脱惩罚呢?这救恩原是主亲自开始宣讲的,是那些听讲的人给我们证实的,

文理本来2:3 拯救如此之大、我若忽之、胡能逭乎、此乃主始言之、而闻者证于我侪、

修订本来2:3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避呢?这拯救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

KJV 英来2:3 How shall we escape, if we neglect so great salvation; which at the first began to be spoken by the Lord, and was confirmed unto us by them that heard him;

NIV 英来2:3 how shall we escape if we ignore such a great salvation? This salvation, which was first announced by the Lord, was confirmed to us by those who heard him.

和合本来2:4 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

拼音版来2:4 Shén yòu àn zìjǐ de zhǐyì, yòng shénjī qí shì, hé bǎibān de yìnéng, bìng Shènglíng de ēncì, tóng tāmen zuò jiànzhèng.

吕振中来2:4 又是上帝、用神迹奇事和各种异能、以及随他主意而分给人的圣灵之恩赐、所一同证实的。

新译本来2:4 神又照着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各样异能,以及圣灵的恩赐,与他们一同作见证。

现代译来2:4 同时,上帝自己用异能、奇事,和各样的神迹来加强他们的见证。他又按照自己的旨意,把圣灵的恩赐分给我们。

当代译来2:4 那麽,起初由主耶稣亲口讲的、后来由亲耳听见的人向我们证实,是上帝按自己旨意用神迹、奇事、异能、圣灵的恩赐和他们一同作证的那救恩,如果我们置若罔闻,漫不经心,怎能逃避惩罚、不被定罪呢?

思高本来2:4 又是天主以神迹、奇事和各种异能,以及照 的旨意所分配的圣神的奇恩,所一同证实的。

文理本来2:4 且上帝依己旨、以异兆奇迹、及万殊之能、并圣神之颁赐、亦共证之、○

修订本来2:4 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更用神迹奇事、百般的异能,和圣灵所给的恩赐,与他们一同作见证。

KJV 英来2:4 God also bearing them witness, both with signs and wonders, and with divers miracles, and gifts of the Holy Ghost, according to his own will?

NIV 英来2:4 God also testified to it by signs, wonders and various miracles, and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his will.

和合本来2:5 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 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

拼音版来2:5 Wǒmen suǒ shuō jiānglái de shìjiè, shén yuán méiyǒu jiāo gei tiānshǐ guǎnxiá.

吕振中来2:5 上帝并没有叫我们所说的将来天下顺服于天使呀。

新译本来2:5 神并没有把我们所说的“将来的世界”,交给天使管辖;

现代译来2:5 上帝并没有把他将要创造的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世界,置於天使的管辖下。

当代译来2:5 我们所谈论的将来的世界,上帝并没有交给天使掌管;

思高本来2:5 的确,天主没有把我们所讨论的未来的世界,隶属於天使之下,

文理本来2:5 夫我所言将来之世、上帝未令服于天使、

修订本来2:5 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上帝没有交给天使管辖。

KJV 英来2:5 For unto the angels hath he not put in subjection the world to come, whereof we speak.

NIV 英来2:5 It is not to angels that he has subjected the world to come, about which we are speaking.

和合本来2:6 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拼音版来2:6 Dàn yǒu rén zaì jīng shǎng mǒu chù zhèngmíng shuō, rén suàn shénme, nǐ jìng gùniàn tā, shìrén suàn shénme, nǐ jìng juàngù tā.

吕振中来2:6 乃是有人在某处郑重地明证说∶「人是什么,你竟顾念他?人类是什么,你竟眷顾他?

新译本来2:6 但是有人在圣经上某一处证实说:“人算什么,你竟记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现代译来2:6 相反地,正如圣经上某处所说的:上帝啊!人算甚麽,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麽,你竟关怀他。

当代译来2:6 而另一方面,大卫王曾在旧约圣经作证:“人算甚麽,竟蒙你眷顾?人算甚麽,竟蒙你关心?

思高本来2:6 但有一个人在圣经某处曾证明说:『人算什麽,你竟顾念 ; 人子算什麽,你竟看顾 ?

文理本来2:6 但有证者云、世人为谁、尔垂念之、人子为谁、尔眷顾之、

修订本来2:6 但有人在某处证明说: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KJV 英来2:6 But one in a certain place testified, saying, What is man, that thou art mindful of him? or the son of man, that thou visitest him?

NIV 英来2:6 But there is a place where someone has testified: "What is man that you are mindful of him, the son of man that you care for him?

和合本来2:7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

拼音版来2:7 Nǐ jiào tā bǐ tiānshǐ wēi xiǎo yídiǎn, ( huò zuò nǐ jiào tā zànshí bǐ tiānshǐ xiǎo ) cì tā róngyào zūnguì wéi guānmiǎn, bìng jiāng nǐ shǒu suǒ zào de dōu paì tā guǎnlǐ.

吕振中来2:7 你叫他比暂时比天使小(或译∶比天使稍微小点儿),就用荣耀尊贵给他做华冠,

新译本来2:7 你使他比天使稍低微一点,却赐给他荣耀尊贵作冠冕,(有些古卷在此有“并立他统管你手所造的一切”一句)

现代译来2:7 你造了他,使他一时比天使低微;你用荣耀、尊贵作他的华冠;

当代译来2:7 你虽暂时使人比天使稍为低微,却赐他尊贵荣耀为华冕;又授权给他——管理一切受造之物,

思高本来2:7 你使 稍微逊於天使赐给 尊崇和光荣当冠冕〔令 统治你手的造化〕,

文理本来2:7 尔使之少逊于天使、冠之以尊荣、立之于尔手所造者之上、

修订本来2:7 你使他暂时比天使微小, 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

KJV 英来2:7 Thou madest him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angels; thou crownedst him with glory and honour, and didst set him over the works of thy hands:

NIV 英来2:7 You made him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angels; you crowned him with glory and honor

和合本来2:8 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

拼音版来2:8 Jiào wànwù dōu fú zaì tāde jiǎo xià. jì jiào wànwù dōu fú tā, jiù méiyǒu shèngxia yíyàng bù fú tāde. zhǐshì rújīn wǒmen hái bú jiàn wànwù dōu fú tā.

吕振中来2:8 叫万有都顺服在他脚下。」既说『叫万有都顺服于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顺服于他了。其实呢、我们还没有见着万有都顺服于人呢。

新译本来2:8 使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然万有都服了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了。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看见万有都服他。

现代译来2:8 你使他统辖万有。这里说,上帝使人「统辖万有」,这明显地是包括一切。可是,我们现在并没有看见人统辖万有。

当代译来2:8 叫万有服在他权力之下。”既然说万物都服在人的管理之下,就没有一样是例外的了。不过,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万物都服在人的管理之下;

思高本来2:8 将一切放在 的脚下。』「将一切放在 的脚下」一句,是说天主没有留下一样,不隶属於 权下的;但是现今我们还没有看见一切全隶属於 权下。

文理本来2:8 使万物服其足下、既使万物服之、则不遗一物不服之矣、第迄于今、我侪未见万物服之、

修订本来2:8 使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 既然使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了。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

KJV 英来2:8 Thou hast put all things in subjection under his feet. For in that he put all in subjection under him, he left nothing that is not put under him. But now we see not yet all things put under him.

NIV 英来2:8 and put everything under his feet." In putting everything under him, God left nothing that is not subject to him. Yet at present we do not see everything subject to him.

和合本来2:9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 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拼音版来2:9 Wéidú jiàn nà chéngwéi bǐ tiānshǐ xiǎo yídiǎn de Yēsū, ( huò zuò wéidú jiàn Yēsū zànshí bǐ tiānshǐ xiǎo ) yīnwei shòu sǐ de kǔ, jiù de le zūnguì róngyào wéi guānmiǎn, jiào tā yīn zhe shén de ēn, wéirén rén cháng le sǐ wèi.

吕振中来2:9 我们只看见那被派为暂时比天使小(或译∶比天使稍微小点儿)的耶稣;因受了死的苦,就接受荣耀尊贵做华冠给戴上,好叫他、因着上帝的恩(有古卷作∶上帝除外。全句或译∶『好叫他替万人──上帝除外──尝了尝死』)、替万人尝了尝死。

新译本来2:9 不过,我们看见那位暂时成了比天使卑微的耶稣,因为受了死的痛苦,就得了荣耀尊贵作冠冕,好叫他因着 神的恩典,为万人尝了死味。

现代译来2:9 我们倒是看见耶稣,他一时被置於比天使低微的地位上,好藉着上帝的恩典,为万人死。如今,我们看见他经过了死的痛苦而获得荣耀、尊贵的华冠。

当代译来2:9 只看到那位暂时降卑,成为比天使微小的耶稣,他靠着上帝的恩典,为全人类亲自尝受了死亡的滋味,忍受了死亡的痛苦,得到了尊贵和荣耀的冠冕。

思高本来2:9 我们却看见了那位「稍微逊於天使」的耶稣,因所受的死亡之苦,接受了尊崇和光荣的冠冕;这原是出於天主的恩宠,使 为每个人尝到死味。

文理本来2:9 惟见少逊于天使之耶稣、缘死之苦、冠以尊荣、致由上帝之恩、为万人死也、

修订本来2:9 惟独见那成为暂时比天使微小的耶稣,因为受了死的痛苦,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好使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经历了死亡。

KJV 英来2:9 But we see Jesus, who was made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angels for the suffering of death, crowned with glory and honour; that he by the grace of God should taste death for every man.

NIV 英来2:9 But we see Jesus, who was made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angels, now crowned with glory and honor because he suffered death, so that by the grace of God he might taste death for everyone.

和合本来2: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拼音版来2:10 Yuánlái nà wéi wànwù suǒ shǔ, wéi wànwù suǒ ben de, yào lǐng xǔduō de érzi jìn róngyào lǐ qù, shǐ jiù tāmende yuán shuaì, yīn shòu kǔnàn déyǐ wánquán, ben shì hé yí de.

吕振中来2:10 因为万有所为、万有所藉而存在的上帝,在领着许多儿子进入荣耀,使拯救他们的开创者(或译∶领袖)藉着受苦而得完全,本是适当的。

新译本来2:10 万有因他而有、藉他而造的那位,为了要带领许多儿子进入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首借着受苦而得到成全,本是合适的。

现代译来2:10 那位创造和维持万有的上帝使耶稣经历苦难,成为完全,为要使许多儿子一起享受他的荣耀;上帝这样做是适当的。因为耶稣原是带领他们进入拯救的先锋。

当代译来2:10 这位是万物的归宿,又是万有之根源的上帝,他叫耶稣经历了人世间的苦难,使他因而成为一位完美的领袖,带领更多的儿女,进到荣耀里去,他这样的安排是极为恰当的。

思高本来2:10 其实,那为万物的终向和万物根源的天 主,既领导众子进入光荣,藉苦难来成全拯救众子的首领,也是适当的,

文理本来2:10 盖万物所本所归者、欲引众子得荣、使救之之君、以苦难而完全、宜也、

修订本来2: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为要领许多儿子进入荣耀,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而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KJV 英来2:10 For it became him, for whom are all things, and by whom are all things, in bringing many sons unto glory, to make the captain of their salvation perfect through sufferings.

NIV 英来2:10 In bringing many sons to glory, it was fitting that God, for whom and through whom everything exists, should make the author of their salvation perfect through suffering.

和合本来2:11 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拼音版来2:11 Yīn nà shǐ rén chéng shèng de, hé nàxiē déyǐ chéng shèng de, dōu shì chūyú yī. suǒyǐ tā chēng tāmen wéi dìxiōng, ye bù yǐwéi chǐ,

吕振中来2:11 因为那使人圣别的祭司、和那些蒙圣别的人、都出于一原;因这缘故,他不以为耻地称他们为弟兄,

新译本来2:11 因为那位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到成圣的,同是出于一个源头;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现代译来2:11 他洗净人的罪;他和那些得到洁净的人有同一位父亲。所以,耶稣不以认他们作弟兄为耻。

当代译来2:11 因为那使人成圣的基督和那些得以成圣的人,都是从同一位父亲而出的,所以耶稣虽然称呼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羞耻。

思高本来2:11 因为,祝圣者与被祝圣者都是出於一源;为这个原故,耶稣称 们为弟兄,并不以为耻,说:

文理本来2:11 夫圣之者与圣者、皆出于一、故称之为兄弟而不耻、

修订本来2:11 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为这缘故,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KJV 英来2:11 For both he that sanctifieth and they who are sanctified are all of one: for which cause he is not ashamed to call them brethren,

NIV 英来2:11 Both the one who makes men holy and those who are made holy are of the same family. So Jesus is not ashamed to call them brothers.

和合本来2:12 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你。”

拼音版来2:12 Shuō, wǒ yào jiāng nǐde míng chuán yǔ wǒde dìxiōng, zaì huì zhōng wǒ yào sòng yáng nǐ.

吕振中来2:12 说∶「我要向我的弟兄传报你的名,我要在公会(与『教会』一词同字)中歌颂你」。

新译本来2:12 他说:“我要向我的弟兄宣扬你的名,我要在聚会中歌颂你。”

现代译来2:12 他说:上帝啊,我要向我的弟兄传扬你的名;我要在全会众面前歌颂你。

当代译来2:12 基督说:“我要向弟兄宣扬你名,在圣会中歌唱颂赞你。”

思高本来2:12 『我要向我的弟兄,宣扬你的 圣名;在集会中,我要赞扬你。』又说:『我要依靠天主。』

文理本来2:12 曰、我将宣尔名于我兄弟、颂尔于会中、

修订本来2:12 说: "我要将你的名传给我的弟兄, 在会众中我要颂扬你。"

KJV 英来2:12 Saying, I will declare thy name unto my brethren, in the midst of the church will I sing praise unto thee.

NIV 英来2:12 He says, "I will declare your name to my brother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ongregation I will sing your praises."

和合本来2:13 又说:“我要倚赖他。”又说:“看哪,我与 神所给我的儿女。”

拼音版来2:13 Yòu shuō, wǒ yào yǐ laì tā. yòu shuō, kàn nǎ, wǒ yǔ shén suǒ gei wǒde érnǚ.

吕振中来2:13 又说∶「我要信靠他」。又说∶「看哪,我和上帝所赐给我的孩子们都在这里呢。

新译本来2:13 又说:“我要信靠他。”又说:“看哪,我和 神所赐给我的孩子们。”

现代译来2:13 他也说:我要信靠上帝;又说:看哪!我和上帝所赐给我的儿女都在这里!

当代译来2:13 又说:“我要倚靠天父。”更说:“看啊,我和上帝赐给我的儿女都在这里!”

思高本来2:13 又说:『看,我和天主所赏给我的孩子。』

文理本来2:13 又曰、我将赖之、又曰、试观我及上帝所赐我之众子、

修订本来2:13 他又说: "我要依赖他。" 他又说: "看哪!我与上帝所给我的儿女都在这里。"

KJV 英来2:13 And again, I will put my trust in him. And again, Behold I and the children which God hath given me.

NIV 英来2:13 And again, "I will put my trust in him." And again he says, "Here am I, and the children God has given me."

和合本来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拼音版来2:14 'Ernǚ jì tóng yǒu xuèròu zhī tǐ, tā ye zhàoyàng qīnzì chéng le xuèròu zhī tǐ. tè yào jiè zhe sǐ, baìhuaì nà zhǎng sǐ quán de, jiù shì móguǐ.

吕振中来2:14 这样,孩子们既有分于血与肉,他自己也同样与分于血与肉,这是要让他藉着死叫那掌有死权的──就是魔鬼──无能为力,

新译本来2:14 孩子们既然同有血肉之体,他自己也照样成为血肉之体,为要借着死,消灭那掌握死权的魔鬼,

现代译来2:14 既然这些儿女都是有血肉的人,耶稣本身也同样有了人性。这样,由於他的死,他能够毁灭那掌握死亡权势的魔鬼,

当代译来2:14 因为众儿女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也同样取了血肉之躯,为要亲身经历死亡,藉此摧毁那掌握死权的魔鬼;

思高本来2:14 那麽,孩子既然都有同样的血肉, 照样也取了一样的血肉,为能藉着死亡,毁灭那握有 死亡的权势者--魔鬼,

文理本来2:14 夫众子既属血气、彼亦同之、致得由死而灭秉死权者、即魔也、

修订本来2:14 既然儿女同有血肉之躯,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躯,为能藉着死败坏那掌管死权的,就是魔鬼,

KJV 英来2:14 Forasmuch then as the children are partakers of flesh and blood, he also himself likewise took part of the same; that through death he might destroy him that had the power of death, that is, the devil;

NIV 英来2:14 Since the children have flesh and blood, he too shared in their humanity so that by his death he might destroy him who holds the power of death--that is, the devil--

和合本来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拼音版来2:15 Bìng yào shìfàng nàxiē yìshēng yīn pà sǐ ér wéi núpú de rén.

吕振中来2:15 并解放那些因怕死而一生受制于奴辖中的人。

新译本来2:15 并且要释放那些因为怕死而终身作奴仆的人。

现代译来2:15 并释放了那些因为怕死而一生处在奴役下的人。

当代译来2:15 并解放那些惧怕死亡、一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像奴隶一样过活的人。

思高本来2:15 并解救那些因死亡的恐怖,一生当奴隶的人。

文理本来2:15 且释夫因畏死而终身屈服者、

修订本来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隶的人。

KJV 英来2:15 And deliver them who through fear of death were all their lifetime subject to bondage.

NIV 英来2:15 and free those who all their lives were held in slavery by their fear of death.

和合本来2:16 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

拼音版来2:16 Tā bìng bú jiù bá tiānshǐ, nǎi shì jiù bá Yàbólāhǎn de hòuyì.

吕振中来2:16 当然?,他并不是救拔天使阿,他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

新译本来2:16 其实,他并没有救援天使,只救援亚伯拉罕的后裔。

现代译来2:16 很明显地,他不是帮助天使,而是帮助亚伯拉罕的子孙。

当代译来2:16 很明显的,基督是要拯救亚伯拉罕的后裔,而不是拯救天使。

思高本来2:16 其实都知道, 没有援助天使,而援助了亚巴郎的後裔 。

文理本来2:16 彼不援天使、援亚伯拉罕之裔、

修订本来2:16 诚然,他并没有帮助天使,而是帮助了亚伯拉罕的后裔。

KJV 英来2:16 For verily he took not on him the nature of angels; but he took on him the seed of Abraham.

NIV 英来2:16 For surely it is not angels he helps, but Abraham's descendants.

和合本来2:17 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 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拼音版来2:17 Suǒyǐ tā fán shì gāi yǔ tāde dìxiōng xiāngtóng, wèi yào zaì shén de shì shang, chéngwéi cíbēi zhōng xìn de Dàjìsī, wèi bǎixìng de zuì xiànshang wǎnhuí jì.

吕振中来2:17 所以他应该在各方面被形成为和弟兄们一样,好在关于上帝的事做能怜恤人而可信可靠的大祭司,永为人民的罪做除罪祭。

新译本来2:17 所以,他必须在各方面和他的弟兄们相同,为了要在 神的事上,成为仁慈忠信的大祭司,好为人民赎罪。

现代译来2:17 所以,他必须在各方面跟他的弟兄们相同,在上帝面前作他们仁慈而可靠的祭司,好使人的罪得到赦免。

当代译来2:17 所以他必须在每一方面都与他的弟兄相同,使他在与上帝有关的事上,成为一位仁慈忠信的大祭司,替众人献上赎罪的祭。

思高本来2:17 因此, 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好能在关於天主的事上, 成为一个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补赎人民的罪恶。

文理本来2:17 故凡事宜如兄弟、得于上帝之事、为矜恤忠信之大祭司、为民罪作挽回之祭、

修订本来2:17 所以,他凡事应当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赎罪祭。

KJV 英来2:17 Wherefore in all things it behoved him to be made like unto his brethren, that he might be a merciful and faithful high priest in things pertaining to God, to make reconciliation for the sins of the people.

NIV 英来2:17 For this reason he had to be made like his brothers in every way, in order that he might become a merciful and faithful high priest in service to God, and that he might make atonement for the sins of the people.

和合本来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拼音版来2:18 Tā zìjǐ jìrán beì shìtan ér shòu kǔ, jiù néng dājiù beì shìtan de rén.

吕振中来2:18 因为他自己既受了被试诱之苦,就能援助被试诱的人。

新译本来2:18 因为他自己既然经过试探,受了苦,就能够帮助那些被试探的人。

现代译来2:18 因为他亲自经历过被考验、受折磨的痛苦;他现在能够帮助那些被考验的人。

当代译来2:18 他既然受过被试探和磨炼的痛苦,就能救那些正陷在试探中的人了。

思高本来2:18 既然亲自经过试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试探的人。

文理本来2:18 盖己曾见试而受难、则能助凡见试者也、

修订本来2:18 既然他自己被试探而受苦,他能帮助被试探的人。

KJV 英来2:18 For in that he himself hath suffered being tempted, he is able to succour them that are tempted.

NIV 英来2:18 Because he himself suffered when he was tempted, he is able to help those who are being tempte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