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4亚伯因着信,献祭与 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5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

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7挪亚因着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8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12所以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13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

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17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19他以为 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彷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 神。

22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23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25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26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27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28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注:“守”或作“立”),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

29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乾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31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32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33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34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35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注:“释放”原文作“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36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37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38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39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40因为 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提要:1 信是什么。6 我们若没有信心,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7 古时列祖因信而结的善果。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本会注释】

。pistis,“信任,”“信靠,”“信心,”以及“信实,”“可靠。”pistis可以指思想态度或行为方式。信心的行为是信心态度的结果。这两层意思始终紧密地交织在本章中,因为每一个信心的例子都引证了导致信心行为的信心态度。这里强调的是信心的行为。

第11章充分说明了第10章,特别第35-39节所简述的原则,因为信心和信实是等候主降临的人所非常需要的。一些人有丢弃勇敢之心的危险,因主的降临在表面上耽搁了。这样的人都“需要忍耐”,以便“因信得生”。本章所列的信心英雄作为凡人“仍未得着所应许的”(来11:39),而只是“从远处”望见(第13节)。但“这些人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现在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来10:37)。这些古代的英雄“在远处”瞻仰,尚且对应许存着充分的“信心”(来11:13),我们既然“还有一点点时候”就能看到应许的实现,难道不也应该忍耐而充满信心吗?

所望之事。就是应许圣徒在基督降临时所要承受的产业。

实底。hupostasis,“实质,”“本质,”“实际,”“现实,”在本节为引申义:“信心的把握。”参arrabōn(“凭据”,见林后1:22注释)。信心决不是盲目的。真正的信心总是以充足证据的坚固“实底”为依据的,以保证相信未见之事。Hupostasis用在古代纸莎草的法律文书中,证明一个人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文书本身不是财产,而是用来证明财产的存在和权属。所以hupostasis在本节可译为“所有权证书”——“信就是所有权证书……”

基督徒因着信视自己已经拥有所应许给他的产业。他绝对相信发出应许的主,丝毫不怀疑到了时候应许必定实现。信就是这样使基督徒不仅要求所应许的福气,而且现在就领受和享受它们。所应许的产业变成了现实的产业。将来的美事不再是一个以后实现的梦想,而活生生的现实。在信心的眼中,看不见的事变成看得见的了。

未见之事。即“所望之事”,就是所应许的产业。

确据。elegchos,这里指“证据,”“确信。”信并不是凭空相信证据的存在,而是一种稳定的保证,其依据是相信上帝必定实现祂的应许。我们可能从未见过发出我们家用之电的发电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电的存在来证明发电机的存在。我们同样认为我们的体力,智力和灵力,证明了一个超自然生命和能力之源的存在。在另一方面,不要把信与轻信混淆起来,因为信是藉着确据而增强的(见来12:1注释)。


2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本会注释】

古人。presbuteroi,本节指“古代的人”,不一定指老年人。

得了美好的证据。直译是“见证,”“证实,”“证明。”“古人”的信导致信心的行为;这行为反过来又证明他们信心的真实性。他们的信使他们获得上帝的悦纳。我们可能想知道本章所提到的一些人物如何得到“美好的证据。”但如果本节只列出没有瑕疵的英雄人物,这个记录带给一般人的鼓励就很少。既然“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5:17)能得到“美好的证据”,那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今日上帝最软弱的儿女也能行同样的事情。


3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本会注释】

因着信。或“藉着信,”与本章其他地方一样。

诸世界。aiōnes,直译是“各世代”。这里的“世界”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的,不一定是指天外的诸世界。

藉上帝的话。见创1:3注释;参诗33:6,9。关于赞成创造论,反对进化论,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46-63页。

所看见的。就是包括海陆空的自然界,连同其中的各种生物。

并不是……造出来的。上帝是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创始者。祂藉着祂的大能创造了物质,又藉着这能力赐生命给受造之物。在所谓的原子时代开始之前,物质不灭论是科学是主要原则之一。但现在科学家们宣布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全能的上帝从虚无之中创造出物质来感到奇怪呢?

显然之物。世界和其中的万物都是藉着无限能力的施展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


4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上帝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本会注释】

亚伯。这里所提到的事,记录在创4:3-10。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得了……见证。“证实。”这句可译为:“他藉此被认定为公义的”(见第2节注释)。亚伯因着信抓住了救赎主的应许。他的祭物本身并没有赎罪的价值。然而对于应许的信心使他带来了上帝所规定的祭物。上帝悦纳了他的“礼物”,作为他信心的证据。

上帝……作的见证。上帝悦纳了亚伯的“礼物”,拒绝了该隐的礼物。其差别不单在于礼物本身的性质,也在于奉献者反映在礼物上的品格和态度(见《先祖与先知》71,72页)。

仍旧说话。历代以来,亚伯的信成了活的见证。亚伯的信中有能力,使他采取上帝所规定的行动。他的信至今仍发挥强大的影响——“仍旧说话。”


5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上帝喜悦他的明证。

【本会注释】

以诺。见创5:22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被接去。作者并不是说以诺拥有让上帝接走他的信心,而是说他被接去是他信心和忠实的结果——“他已经得了上帝喜悦。”圣经只说到以诺和以利亚没有经过死亡而被接升天。

如果《创世记》第5章希伯来原文的家谱是完整的话,以诺就是在亚当去世几年之后被接升天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85页)。亚当的死一定在这个忠心的人身上投下了阴影,因为亚当虽然悔改了,过敬虔的生活,但还是像每一个罪人一样死了。

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合理地推定:为了给亚当虔诚的后裔信心的生活必得报赏的保证,上帝接走了亚当的七世孙以诺。上帝用亚当来说明“罪的工价就是死,”用以诺来说明“上帝的恩赐乃是永生”(罗6:23)。以诺的被接证明,虽然罪使人与上帝分离,但有一条道路已经开辟,以结束这种分离的状态,使人回归上帝。那就是信心之路。

以诺是末世代活着的圣徒被接升天的预表。以诺成了上帝的朋友,与祂同行,最后与祂一同回家。所以每一个人都要鼓足勇气。凡充满信心,在不断变化的人生经验中天天与祂同行的人,完全可以进入上帝的乐园。

不至于见死。就是没有经历死亡。

找不着。暗示以诺消失以后,人们试图寻找他。后来以利亚被接升天,人们也曾寻找他(见王下2:16-18)。

他被接去以先。以诺敬虔的生活方式在同时代人中是众所周知的。

他已经得了……明证。上帝藉着以诺赐给世界一个见证,说明了祂所悦纳的品格。如此虔诚的圣徒被接之后,人们就不会问“上帝怎么会接纳这样的人呢?”

上帝喜悦。以诺对上帝的信心和忠诚得到了祂的悦纳。他的生活和品格证明了上帝对全人类的理想。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本会注释】

非有信。(见第1节注释)。虽然创造主是无限的,但祂所造之物却必然是有限的,因此有些事情他们需要凭着信心接受。按照上帝的话语接受上帝乃是人心心灵的最高操练。如果人要在完美的宇宙充分胜任所规定给他的位置,就必须按照上帝的话接受祂,因为认识上帝的爱是信心的最高表现。在救主的神人二性中,上帝的爱和人的信心第一次结合在一起。

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就是不能满足祂的要求。在完美的宇宙中,受造的生灵绝不可对宇宙的统治者缺乏信心。不信靠上帝就会惧怕,怨恨,最终是绝望。

到上帝面前来。就是承认效忠于祂。

信祂。相信上帝真正存在乃是基督教信仰的最终根基。上帝藉着自然界,祂的话语和祂天意的引导,向人提供了祂存在的全部证据,是有理智的生灵所需要并能利用的(参罗1:20)。作者在这里排除了泛神论者对上帝的错误观念。

赏赐。作者在这里排除了自然神论和宇宙神论的上帝观。人有没有回应上帝的爱并服从祂所启示的旨意是有很大区别的。“祂已经定了日子,要……审判天下”(徒17:31)。有朝一日,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2:6)。想到有一天要站在宇宙大审判者面前的威严场面,无疑是过公义生活的强大动力。当然,对地狱之火的巨大恐惧救不了任何人,但它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因素,使他摆脱冷淡的状态。基督耶稣所表显上帝无限的爱,为人提供了最终唯一有效的得救动力。

寻求祂。“寻求”上帝就是努力更充分地认识祂无限的品格和祂对于人类的旨意。作者并不是说上帝故意使人们难以找到祂,而是强调需要有恳切的愿望认识上帝,并在心灵和品格上变得象祂。


7 挪亚因着信,既蒙上帝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本会注释】

挪亚。这里的经验见创6:13-22。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未见的事。当时并没有证据表明会发生洪水这样的灾难。为洪水作准备乃是挪亚的信心之举。

动了敬畏的心。上帝定意用洪水毁灭世界的启示深深感动了挪亚。他听从了所赐给他的指示。但挪亚造方舟并不是因为恐惧将要来临的洪水,而是因为相信上帝就那场灾难所给他的启示。

定了那世代的罪。挪亚造方舟的决定与“那世代”相违;“那世代”指的是恶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挪亚放弃“那世代”,证明他相信上帝。

从信而来的义。挪亚的义,表现在与他的信心相称的忠诚行为上,藉着上帝的恩典,使他被称为义。关于因信而来的义,见罗1:17注释。


8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本会注释】

亚伯拉罕。这里的经验见创12:1-5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遵命。他相信上帝对他所说的话,并且遵行了。他的信表现在忠实的顺从上。

还不知往哪里去。创12:5说,亚伯拉罕和他的家人“往迦南地去”。这不一定意味着他在动身时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他只是最后来到了“迦南地”。上帝显然指示了他前进的方向和行走的路线。


9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象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本会注释】

应许之地。就是上帝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土地。

作客。约215年(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84页)。亚伯拉罕“在所应许之地”作客期间所发生的事记载在《创世记》12至25章。

异地。或“外国。”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曾侨居在上帝应许赐给他们的土地上。上帝没有在迦南地给亚伯拉罕任何产业,“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给他”(徒7:5)。

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最初的应许也包括了亚伯拉罕的后裔,但上帝向以撒,后来又向雅各重申了圣约的应许。


10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

【本会注释】

根基。根基暗示永久性。帐棚(第9节)是没有根基的。

。这里显然不是指迦南地的任何一座城。亚伯拉罕的最终目标是上帝赐给爱并侍奉祂之人的永久产业。参来12:22;13:14。


11 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撒拉。这里的经验见创17:15-21;18:9-15;21:1-5。

还能。撒拉生以撒时已经90岁了。她原来一直没有生育,所以她的怀孕成了最显著的神迹。

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在人看来,相信上帝让她要生育的应许是没有根据的。接受那应许的唯一办法就是因着信。撒拉接受了那应许,只是因为她信上帝。她接受应许,证明了她的信心。


12 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本会注释】

仿佛已死的人。亚伯拉罕生以撒时已经100岁了。阅读过以撒出生相关时间记录的人,都会记得亚伯拉罕(创15:2-4;16:1-3;17:16,17)和撒拉(创18:9-15)都曾有过缺乏信心的表现。但他们最终都克服了天然的疑虑。就亚伯拉罕和撒拉双方而言,以撒都是信心之子。

生出。关于以撒的出生,见创21:1-5。

如同天上的星。见创15:5;22:17。


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本会注释】

这些人。就是从亚伯(第4节)到亚伯拉罕(第8-12节)的有信心之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无疑还有许多其他的人是蒙上帝悦纳的。但这里所列举的光辉范例,是要说明信心是度敬虔生活决定性因素的原则。

存着信心死的。他们凭信心遥望那应许。他们相信所应许之产业的真实性。他们依据这些应许放弃了现世,完全为将来而活。他们从未享受过那产业,无论是所应许的地上迦南,还是永恒的国度。有文本在这里还加上“使自己相信”。他们显然相信所应许之产业的真实性,否则他们就不会“欢喜迎接”那应许了。

欢喜迎接。或“问候,”“致意,”“欢迎。”参约8:56。

承认。或“自认。”

在世上是客旅。他们虽然在世界上,却认识到他们不属于世界。他们心目中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他们意识到今生事物的短暂性,凭着信心“从远处望见”将来事物的永久性。他们为将而生活,不为眼前而生活。


14 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

【本会注释】

说这样话的人。就是说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人。

家乡。古代的模范们说自己“在地上是客旅”,表明他们并不视这个世界为他们的家。他们认识到有比今世所提供的事物更为远大的目标值得为之而生活。


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本会注释】

想念。直译是“记住,”“思念。”

回去的机会。亚伯拉罕在哈兰无疑有一个很好的家,就象从以前在迦勒底的吾珥一样。当迦南地遭遇饥荒时(见创12:10),他完全可以考虑回到哈兰去,因为在那里他有朋友和近亲。但是亚伯拉罕没有回到上帝指示他离开的地方去。


16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本会注释】

羡慕。oregomai,“想望,”“争取,”“愿望。”有信心的人在生活中将目光注视比今世所能提供更加美好的事物上。他们认为只有永恒的事物才值得争取。他们以真实的眼光看待今生和永恒的事物(见太6:24-34注释)。

上帝并不以为耻。上帝并不以被称为他们的上帝“为耻”,因为他们反映了祂的品格。基督曾警告说,到了最后的大日,祂必以每一个试图以获得世界所提供的东西来“救自己的生命”的人“为耻”(见可8:34-38)。在另一方面,凡愿意为基督“丧掉”自己生命的人,实际上必救了自己的生命。

祂已经预备了。参约14:1-3;启21:2。

一座城。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见来12:22;13:14)。


17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本会注释】

亚伯拉罕。这里提到的经验见创22:1-9。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被试验。《创世记》记录这段经历的第一句话是:“上帝要试验亚伯拉罕”(创22:1)。上帝确实预知亚伯拉罕会采取什么行动。就上帝对亚伯拉罕的了解而言,这个试验似乎是不必要的。但是亚伯拉罕需要经受这场考验,以便他的信心达到成熟。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经验。

把以撒献上。见创22:1-19。

独生的。monogenēs,直译是“独一的,”“唯一的”(见约1:14注释)。就数字而言,以撒并不是亚伯拉罕“独生的,”甚至不是他头生的。说以撒是亚伯拉罕“独生的”,是因为在亚伯拉罕的儿子中,只有他才有资格成为圣约的后嗣(见第18节注释)。


18 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本会注释】

从以撒生的。鉴于上帝曾多次强调唯有通过以撒,圣约的应许才得实现,亚伯拉罕愿意遵照上帝的指示献以撒为祭,实在是信心的非凡表现。在亚伯拉罕看来,上帝似乎使祂的应许完全无法实现。

在作者评述亚伯拉罕信心的时候,插入了创21:12的引文,是要解释他在来11:17所说以撒是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的意义。以撒是亚伯拉罕唯一有资格继承上帝所给他圣约应许的儿子。


19 他以为上帝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本会注释】

以为。亚伯拉罕相信上帝能使以撒复活,所以他有勇气着手奉献自己的儿子。只有这样相信,年迈的先祖才能将上帝要以撒成为他后裔的应许,和祂要夺走以撒性命的命令协调起来。完美的信心最终表现在相信发出表面上相互矛盾的应许和命令之主的真诚。亚伯拉罕一定认识到上帝是在试验他,并认定若有必要,上帝会使以撒从死里复活。鉴于当时还没有人从死里复活,这样的信心实在是最高等级的了。

仿佛。或“好象。”

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亚伯拉罕来以为他的儿子以撒必死无疑。当上帝中止试验将以撒归还父亲时,以撒仿佛是从死里回来。


20 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将来的事。当以撒意识到自己受了骗时,他家庭的前途似乎一片黑暗。他对以扫的计划破灭了。他的肉眼已经失明。但他挣开了信心的眼目,看到“将来的事”,以及上帝无限的旨意成就的方式。

给雅各、以扫祝福。这件事记载在创27:1-40中。


21 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上帝。

【本会注释】

雅各。这里的事件记录在创48:1-22。雅各过着寄居的生活,最终客死他乡。他在给儿子们宣布福气时,这样表达了他对上帝应许的信心。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22 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本会注释】

约瑟。相关的事件记录在创50:24,25;参出13:19。约瑟指望以色列家回到迦南并占领那地,并没有具体的证据。他要求在以色列家回到应许之地定居的时候,将他埋葬在那里,乃是基于对上帝应许的信心。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23 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本会注释】

摩西。这里的事件记录在出2:1-10。摩西作婴孩的时候,他父母的信心克服了“王命”。暗兰和约基别敢于违背王命,乃是因为他们对于比在埃及为奴更高命份的信心。摩西长大成人以后,显示了同样的信心,像《希伯来书》下面所说(见来11:24-29)。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24 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本会注释】

摩西。第24-29节所提到的事件,记录在出2:11-25;12:18-36;14:10-31。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不肯。摩西拒绝了眼前的尊荣,地位和权柄,因为他相信上帝为他和他的同胞所定的更高命份。从表面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盼望更加空洞的了,因为希伯来人当时正受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奴役。只有对上帝应许的信心才能使他拒绝埃及的王位。

法老女儿之子。见出2:5,10,15注释;参《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92页。


25 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本会注释】

宁可。他要在世界最强大帝国的王位和与奴隶的民族同命运之间作出选择。

受苦害。即使作为希伯来人的领袖,他也要受“苦害”。因为他们不可救药地硬着颈项悖逆,经常发怨言。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他所选择的命运都不会给他带来属世的权柄和名声。

罪中之乐。按理如果摩西成为埃及的国王,就更容易解放他的同胞。但是埃及的国王同时也是其偶像崇拜宗教制度的祭司。而且他会经常遭遇宫庭生活的腐败影响。见出2:11注释。


26 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本会注释】

为基督受的凌辱。摩西知道弥赛亚的应许,对于希伯来人从埃及得解放,他比当时的希伯来人和埃及人有更多的认识。他信心的眼睛遥望应许给亚伯拉罕的那将要来的后裔;万国都要因祂得福(见创22:18;参加3:8,16)。

埃及的财物。包括埃及的国土和财富,它所有百姓的侍奉,宫庭的荣华,其宝座和军队的权柄。

想望。他的眼目注视圣约的应许和特权。就象15个世纪以后的保罗一样(见腓3:7,8),摩西自愿用今世眩目华丽的荣耀权柄来交换不显眼,甚至看不见的圣约的应许和特权。

所要得的赏赐。misthapodosia。只能用信心的眼睛看到的更为遥远的赏赐,对于摩西来说,要比伴随着埃及宝座的更为直接的物质奖赏更有吸引力。


27 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离开埃及。见出2:15。

不怕。有人注意到摩西40岁逃离埃及时的背景,把他在第27节中的离开认定为他在80岁时的出埃及。“离开”(kataleipō)一词确实只是指“离开,”不涉及更多的意义。摩西也确实在十灾期间始终大胆面对一位忿怒的国王,而且就27节本身而言,可以被认定为指出埃及。但是在这段表现摩西信心的生平概述中,似乎只有第28,29节才是专指出埃及的事件。第27节重复“因着信”似乎暗示作者认为这件事与有关摩西信心的其他事件有所不同(参第23,24,28,29节)。参《教育论》63,64页。

从出2:11-15(参出4:19)的叙述来看,摩西决定逃离埃及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出于对个人安全的担心。但他心中最关心还是他同胞的命运,以及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中所预定他们的角色。事实上他曾试图发动一系列的事件,盼望解放他的同胞。他的失败迫使他逃亡(见徒7:25)。虽然他犯了错误,他显然仍相信上帝会用他完成对同胞的拯救。所以他找到了一个临时的避难所,等候形势的进一步的发展。

即使在埃及工头的事件之前,在当时的环境中相信圣约应许的实现,仍需很大的信心。由于一个错误的判断迫使摩西离开了埃及,他就需要更大的信心来相信应许的实现。一个被国王定了死罪,在米甸流亡的人,怎能指望从寻索其性命的国王手下解放奴隶呢?没有什么比这事更难实现呢!这正是运用信心的机会!


28 他因着信,就守(或作“立”)逾越节,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守逾越节。本节所提的事件记录在出12:1-36。在第九灾之后,法老威胁说,如果摩西再出现在他面,就必死无疑(见出10:28)。摩西发出第十灾,逾越节和出埃及的指示,必然需要很大的信心。因为在头九灾期间,法老顽固地不让以色列人离开。没有任何属于人的理由可以相信他会在第十灾时让以色列人离开。


29 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过红海。这里所提到的事件记录在出14:10-31中。在《旧约》中,上帝的选民在红海得救的故事比他们历史中上帝为他们所作的任何其他事情要提得更多。那一场大拯救反映了当时危机的重大,而危机的重大则反映了上帝所指定的代表摩西所需要的重大信心。


30 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耶利哥的城墙。这里所提到的事件记录在书6:1-24中。从军事角度来看,约书亚征服耶利哥所采取的行动是非常愚蠢的,但他所发布的命令是遵照上帝给他的指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完全可以采取看上去更好的计划。但约书亚既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是大有信心的人。他愿意更信靠上帝的启示,而不是他自己的作战经验。他忠心执行了上帝所指示他的作战计划,雄辩地证明了他这个大有信心之人的杰出才能。


31 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本会注释】

喇合。这里所提到的事件记录在书2:1-24;6:23-25中。乍一看来,把喇合的名字列在信心的英雄中似乎不合适,因为她是一个外邦人,又是一名妓女。但这更表明了她信心之举的伟大。关于她的心理活动,见书2:8-13。她的名字也列在《马太福音》的家谱中,作为基督光荣的先祖之一(见太1:5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


32 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本会注释】

我又何必再说呢。这份名单可以无限延伸,但已提供了足够的例子,证明信心和忠诚是敬虔生活的要素这一原则。

基甸。见《士师记》第6章和第7章。

巴拉。见《士师记》第4章和第5章。

参孙。见《士师记》第13章至16章。

耶弗他。见《士师记》第11章。

大卫。大卫的英雄事迹占了史书《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的大部分,以及其他经卷的一部分。

撒母耳。撒母耳作为祭司,先知和士师的工作,记录在《撒母耳记上》2至25章。

众先知。众先知几乎都曾因他们忠心为上帝作见证而受苦(见徒7:52)。

时候就不够了。作者目的不是要列出历史上所有忠于上帝的人,而只是要证明他的论点,那就是信心和忠诚对于忍耐等候主降临以及祂应许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这段感人的描述可能在篇幅这已经超过他原来的打算。他意识到篇幅不允许他举更多的事例来说明本书的中心主题。他开始证明我们有一位大祭司在天上的圣所中作我们的代表,并且呼吁所有的基督徒都凭信心进到祂面前(见来4:14,16)。他在第11章中说明古圣先贤仿佛生活在上帝面前。他们既能享受这种特权并能保持忠心,我们也能如此。


33 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本会注释】

因着信。见第1,3节注释。作者不厌其烦地提到信心是战胜一切障碍的要素。要把33-37节所列每一种成就都编集起来,英雄人物的名单可能会很长,但只需说每一个事例都是因信得胜的光辉典范就足够了。

制伏了敌国。像约书亚和大卫。

行了公义。像撒母耳和以利亚。许多的士师和君王都可以包括在这一类人中。

得了应许。像亚伯拉罕,约书亚和但以理。

堵了狮子的口。像参孙,大卫和但以理。


34 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本会注释】

灭了烈火。像在巴比伦的三位希伯来英雄。

脱了刀剑。像潜入耶利哥的两位探子,和大卫在扫罗面前。

软弱变为刚强。像希西家王和约沙法王。

争战显出勇敢。像参孙。

打退外邦的全军。像约书亚,底波拉和巴拉,以及基甸。


35 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原文作“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本会注释】

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像书念的妇人和撒勒法的寡妇。

严刑。像先知耶利米。

不肯苟且得赎。就是以放弃原则为代价来逃避严刑。

为要得着。这些古圣先贤全都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证明出勇敢和忠诚,因为他们从心里相信上帝必实现祂的一切应许。他们相信义人将来要得的产业是值得付出一切牺牲,忍受今生可能遭遇或经历的一切苦难的。


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本会注释】

约瑟,耶利米和保罗等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37 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本会注释】

被石头打死。像耶斯列人拿伯和司提反。

被锯锯死。据传这是以赛亚的命运。

受试探。或“经受考验。”可以列出一大批在生活中成功地经受了大考验的高尚男女。

被刀杀。像基大利,挪伯的祭司和约翰的哥哥雅各。

各处奔逃。像以利亚和大卫。


38 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本会注释】

漂流无定。见第37节注释。

世界不配有的人。世界并没有认识到它亏负这些先贤有多么多。他们实际上是“世上的盐”(见太5:13注释)。现今,世人也不赏识那些设法用基督教的原则来解决世上问题的人对于人类的福利所作贡献。


39 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本会注释】

因信。见第1,3节注释。

得了美好的证据。或“虽然经受了很好的考验”。见第1,4节注释。

仍未得着所应许的。他们在危急之时的忠诚往往带来显著的援助或拯救,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应许给亚伯拉罕和列祖的产业。见第13节注释。


40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本会注释】

预备了。problepō,“预见。”英语中的“provide”(“提供”)直译也是“预见”,来自拉丁词pro(“在……之前”)和videre(“看见”)。上帝从起初就预见到末后。祂知道将来的世代会有其他无数忠心的男女老少。祂凭着自己无穷的智慧,命定历代忠心的人都将一起得到永恒的产业(见林前15:51,52;帖前4:16,17;提后4:7,8注释)。关于永生的伟大恩赐,任何人也不比别人有更优先的特权。

更美的事。不是说比祂要赐给过去忠心之人的赏赐更好,而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上帝让我们有机会与他们同列乃是更美的事。

若不与我们同得。上帝凭着自己的天意,赐给我们发展品格的时间,准备获得圣徒的永恒产业。我们和他们都有机会。在第12章开头,作者下结论说:“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完全。teleioō,原文是被动语态,“得以完全。”其相关的形容词teleios,见太5:48注释。这里的“完全”是指得到应许给亚伯拉罕和列祖的永恒产业(见来10:35-38注释)。

一、卷名

在最早的希腊文抄本中,卷名即为《希伯来书》。由于这卷圣经是向基督徒解释圣所及其崇祀的意义,而这些见解对于早期的希伯来籍即犹太籍基督徒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这个卷名是特别合适的。

二、作者

自古以来,关于《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是保罗所著,其他的人则强烈地反对。古代教父之一奥利金细阅了该书后下结论说:“谁写了这封书信,实际上只有上帝知道。”(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25,14章;Loeb 版卷二79页)。其他教父则认为巴拿巴,亚波罗,克乐门特或路加是作者。

正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不明确,罗马帝国西部的许多早期基督徒对该书的正典地位持保留态度。事实上直到四世纪后半叶《希伯来书》才在西部得到普遍的接受。在以后的世纪里,人们不再为《希伯来书》的作者问题而争论,大多数基督徒接受它为保罗的著作,直到近代学者们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讨论。到1885年,修订版圣经还注明《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现代很少有解经家持这种看法了。

不同意保罗为《希伯来书》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以该书的文体和内容为依据的。一个作者所采用的词汇和文体虽然可能因题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差异主要是与所写题材有关的专门术语方面的。而他的一般用语,尤其是他不知不觉为表达自己的意见所选用的措辞,比如说介词,副词,特别是作者用的连接语,在大多数学者看来,要比技术性的用语更能表现出他的风格。

与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相对比,《希伯来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用来连接分句的短连词。另一显著的差异就是对《旧约》引文的处理。一般所公认的保罗书信在引用旧约圣经时采用一套多少有点标准化的词语,而希伯来书采用的则是另一套。在一般书信中,使徒引用《旧约》的材料是比较自由的。有时他引用七十士译本,有时他自己译自希伯来文本,有时则比较笼统地引用《旧约》经句的意思。相比之下,《希伯来书》的《旧约》引文几乎是完全采用七十士译本。

从更加广泛的观点来看,《希伯来书》的总的文体也与其他保罗书信显著地不同。其他书信的篇章段落往往充满热情和生气,表明作者思潮澎湃,甚至不考虑到对文字进行仔细推敲,而《希伯来书》则体现出组织严密的论据,在新约圣经中达到修辞上最高的水平。早期教会的作者已经注意到这种文体上的显著差异。这些作者是以古希腊共同语为母语的。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死于约公元215年,尤西比乌《教会史》卷六14章2-3)认为《希伯来书》原先是保罗用希伯来语所写的,后来路加把它译成希腊语。在《希伯来书》中有一些希腊文的用语是不可能从其他文字翻译过来的。从这点来看,克莱门特的说法应予以排除。但他的见解中有意义的一点是认识到《希伯来书》的希腊语与保罗所用的希腊语似乎是不一样的。早期教会杰出的学者之一奥利金(死于约公元254年)同样认为《希伯来书》的文体与保罗的文体难以协调。他下结论说:“见解是使徒的,文体和文字则是另一位人的,他追忆了使徒的教训或者说记录了他老师的话。”(尤西比乌《教会史》卷二十五,十三;Loeb版卷二77,79页)。

属于三世纪的切斯特比提圣经抄本的发现,提供了一些推定证据,有利于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抄本中有保罗的书信。《希伯来书》列在《罗马书》和《哥林多前书》之间。虽然这还不足以证实《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但是它却有力地暗示,在教会历史的初期许多人认为《希伯来书》是保罗著作的一部分。

本注释认为,否认《希伯来书》为保罗所著尽管有许多理由,但这些理由还不足以推翻认为保罗是作者的传统看法。关于《希伯来书》和其他已知的保罗书信在语气和文体上的差异,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其他的书信是写给特别的教会团体或个人的,为要应付特别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解释还不充分的话,我们还可以推定保罗曾讲过几次有关基督担任祭司之题目的道理,这些讲道被速记了下来,最后的文字形式带有抄录者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常有的事。可以看出,保罗可能从来没有机会编集这些讲章──他不停地奔波,他的旅程不久以后因殉身而中止。

一般认为《希伯来书》写于耶路撒冷陷落以前。公元70年以前,教会领袖人数不多。在这些领袖中谁能发表象《希伯来书》中这样深刻的见地?最有可能的就是保罗。如果说这是早期教会另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所著,那就会引起一个新的问题:一个拥有如此的神学见解和逻辑能力,写出《希伯来书》这样著作的基督徒,在教会领袖人数不多,有关工人的记录如此充分的时代,怎么会默默无闻呢?

三、历史背景

在使徒时代的教会中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仪文律法以及基督徒是否需要遵守它的问题。耶路撒冷会议解除了外邦基督徒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可是巴勒斯坦广大的犹太籍基督徒还没有在心理上为进入这种自由作好准备。他们无疑觉得自己身为犹太人必须遵守仪文律法。他们没有认识到对于全人类来说,遵守仪文律法的义务已因着耶稣基督而结束了。这种局面在教会内部造成不健康的紧张状况,因为一大批人遵从的宗教生活的周密制度,另一批人则不予重视。

保罗和他的同工对摩西的法律和仪式有必要的认识,故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救恩的计划中将之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保罗知道仪文律法是暂时的,已经废除了(见西2:16,17)。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籍基督教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将要大难临头了。犹太籍的基督徒仍然守节期献祭象以前一样,仍然热心于仪文律法(徒15:)。他们对于基督在天上圣所的工作只有一点模糊认识,不大了解祂的职任,不知道自己所献的祭在髑髅地的伟大牺牲面前是毫无用处的。成千上万“为律法热心”(徒21:20)的犹太籍基督徒将要面临城市和圣殿被毁灭的危机。这件事看来在《希伯来书》写作以后不久就发生了。

现在是让犹太籍的基督徒张开眼睛看见天上现实的时候了。地上的圣殿快要被毁灭了,他们信心的锚应当抛在坚不可摧的地方。如果他们的思想转向天上的大祭司和圣所,转向比公牛和山羊更美好的祭物,地上的圣殿被摧毁以后,他们就不会灰心。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盼望,看不见天上的圣所,在他们看见自己所信赖的东西毁灭以后,就会困惑不解。犹太籍的基督徒必须明白这些真理,不但为了他们自己,而且为了各省外邦的教会,因为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之后,耶路撒冷的信徒将会散到各地信徒中间去。

《希伯来书》似乎就是在这危险的时刻面世的。它含有所需要的帮助,有关圣所问题的亮光;有关基督作大祭司的工作;有关“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的血(来12:24);有关为上帝的子民所存留的安息(来4:9);有关那美好的盼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6:19)。

四、主题

《希伯来书》主要是把上帝在旧约时代用来向祂选民启示救恩计划的表号同基督钉十字架以后为罪人服务的实际进行比较和对照。古代以色列人在表号性制度下的经历,被提出来作为基督徒的教训和鉴戒。保罗设法通过表号性的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以色列人的经历,让人更加充分地理解基督在天上的工作。下面这份分析材料说明保罗对地上和天上的圣所和祭司工作所作的比较和对照,概括了使徒阐述这个主题的方式。

地上和天上圣所和祭司工作的比较

地上的

天上的

一、摩西与基督作为上帝选民之领袖的比较

1.“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谕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2.“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来3:2)

“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来3:1,2)

3.“比摩西

更配多得荣耀”(来3:3)

4.“比房屋……”

更尊荣”(来3:3)

5.“摩西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上帝的家”(来3:5,6)

二、旧约与新约

6.“前约”,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我的约”来(来8:7,9)

“新约,不象”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约”,“更美之约”“永约”(来8:8,9,6;来13:20)

7.“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指责祂的百姓,”“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8:9,8,13)

“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另立新约,……这是主说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之约”(来8:8,10)

8.“那前约若没有瑕疵,

就无处寻求后约了。”(来8:7)

三、地上的圣所与天上的圣所

9.“前约有…属世界的圣幕,因因为有预备的帐幕”,“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来9:1,2;来8:5)

“圣所,就是真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来8:2)

10.“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象)

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来9:24)

四、地上的祭司职任和天上的祭司的职任

11.“祂若在地上,必不得为祭司,因为已经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他们所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来8:4,5;来7:23)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耶稣既照看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祂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来7:12;来6:20;来8:6)

12.“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来5:1)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祂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来(5:5)

13.“至于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他们生来就是)

只有耶稣是起誓立的,……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1,22)

14.“律法本是立软弱的人为祭司

但在律法以后起誓的话,是立儿子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远的。”(来7:28)

15.“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

这位既是永远长存的,祂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来7:23,24)

16.“在这里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

但在那里收十分之一的”(来7:8)

17.“倘若藉着这职任能得完全

又何用另外兴起一位祭司,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亚伦的等次呢?”(来7:19)

18.“律法本是立…伪祭司”,“有照律法献礼物的祭司”,“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来7:28;来8:4;来10:1)

“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须更改。 ……生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来7:12-18)

19.“律法原来一事无成,

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来7:19)

五、地上和天上所举行的仪式

20.“凡大祭司,都是为献礼物和祭物设立的

所以这位大祭司也必须有所献的。” 来(8:3)

21.“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照着天上样式的物件,必须用这些祭物去洁净。

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当用更美的祭物去洁净。” 来(9:22,23)

22.“若山羊和公牛的血……尚且叫成圣,身体洁净,

何况基督……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的心,除去你们的死刑,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的上帝吗?” 来9:13,14)

23.“众祭司就常进头一层的帐幕,行拜上帝的礼,至于第二层帐幕,唯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圣灵用此指明: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世的一个表样,…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来9:6-10)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属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是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1,12)

24.“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象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屡献上一样的祭物。”(来7:27;来9:25;来10:11)

“祂不象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献祭,因为祂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来7:27;来9:26;来10:12)

25.“原来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带入圣所作赎罪祭,牲畜的身子,被烧在营外。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1-13)

26.“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象,总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这祭物永不能除罪”“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来10:1-4,11;来9:9)

“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4)

27.“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来10:6)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来10:5-7)

28.“祂是除去在先的

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着这旨意,就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10:14)

六、我们的特权和责任

29.“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措摸的山,此山有火焰,……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12:18-25)

30.“祂的声音震动了地

但如今祂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来12:26,27)

31.“上帝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喻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来1:1,2)

32.“象传给他们一样”

“有福音传给我们。”(来4:2)

33.“你们的祖宗试探我,……所以我厌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3:9,10)

“不可硬着心,……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来3:8-12)

34.“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上帝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来3:11-19;来4:6-8)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个安息日的安息为上帝的子民存留。”“有必进安息的人”。“我们……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主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4:9,6,1,11)

35.“那藉着天使所传的话既是确定的,凡干犯悖逆的都受了该受的报应。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来2:2,3)

36.“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

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来12:25)

37.”人干犯摩西律法,凭二三个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

何况人践踏上帝的儿子,…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来10:28,29)

38.“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11:2,39,40)

39.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

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耶稣。”“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就当持定所承认的道。…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12:1,2;来4:14,16)


五、纲要

(一)耶稣基督的崇高地位和权威 来1:1-2:18

1. 祂与天父同等 来1:1-3

2. 祂比天使地位更高 来1:4-14

3. 接受基督里所提供之救恩的重要性来2:1-4

4. 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 来2:5-14

1)要改变人类的命运 来2:5-8

2)因道成肉身而成就救恩 来2:9-18

(二)为上帝子民所存留的“安息” 来3:1-4:16

1. 我们的使者和大祭司基督的忠心来3:1-6

2. 古以色列人不能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3:7-19

1)劝我们要忠心 来3:7-15

2)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是不信 来3:16-19

3. 劝我们藉着信靠基督而进入上帝的“安息” 来4:1-16

1)“安息”的应许仍然有效的证据来4:1-11

2)劝诫人就近基督去得到这“安息” 来4:12-16

(三)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崇高地位 来5:1-8:13

1. 天父任命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0

1)大祭司的作用 来5:1-3

2)基督的任命 来5:4-6

3)基督准备担任大祭司 来5:7-10

2. 劝人接受基督为大祭司 来5:11-6:20

1)许多人难以明白基督担任大祭司的工作来5:11-14

2)作者相信会逐步明白的 来6:1-12

3)基督徒盼望的可靠性 来6:13-20

3. 基督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担任大祭司来7:1-28

1)麦基洗德的崇高地位 来7:1-4

2)麦基洗德的祭司职务先于且高于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5-11

3)基督的祭司职务代替了亚伦的祭司职务来7:12-24

4)基督祭司职务的功效和永久性来7:25-28

4. 基督担任天上圣所的大祭司 来8:1-5

5. 新约,基督担任新约的大祭司 来8:6-13

(四)基督大祭司的工作 来9:1-10:22

1. 描述地上的圣所及其崇祀 来9:1-7

2. 地上圣所的预表意义 来9:8-14

3. 基督担任新约的中保 来9:15-28

1)旧约的生效和圣所的奉献都是藉着血来9:15-22

2)基督的血使新约生效 来9:23-28

4. 基督的牺牲比牛羊的祭牲更美好来10:1-22

1)献牛羊的无效性 来10:1-4

2)基督牺牲的有效性和永久性 来10:5-18

3)劝人接受基督作祭司的工作 来10:19-22

(五)劝人忠心,过敬虔的生活 来10:23-13:17

1. 展望审判和基督再来 来10:23-34

2. 回顾古代圣徒的忠心榜样 来11:1-12:2

3. 不顾试炼和迫害 来12:3-13

4. 不顾试探 来12:14-29

5. 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 来13:1-17

(六)使徒的祝福和个人的问候 来13:18-25

和合本来11: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拼音版来11:1 Xìn jiù shì suǒ wàng zhī shì de shí dǐ, shì wèi jiàn zhī shì de quèjù.

吕振中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对没有看见的事物能确断。

新译本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还没有看见的事的明证。

现代译来11:1 那麽,信心是甚麽呢?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

当代译来11:1 信心是我们所盼望之事的保证和未见之事的凭据。

思高本来11:1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

文理本来11:1 夫信为所望者之基、未见者之据、

修订本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

KJV 英来11:1 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NIV 英来11:1 Now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hope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

和合本来11:2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拼音版来11:2 Gǔrén zaì zhè xìn shǎng dé le meihǎo de zhèngjù.

吕振中来11:2 因这缘故、前人就得了赞许的证言。

新译本来11:2 因着这信心,古人得到了称许。

现代译来11:2 古人能够赢得上帝的赞许就是由於他们相信上帝。

当代译来11:2 古时的人因有这样的信心而得到了美誉。

思高本来11:2 因这信德,先人们都曾得了褒扬。

文理本来11:2 古人以之而得美称、

修订本来11:2 古人因着这信获得了赞许。

KJV 英来11:2 For by it the elders obtained a good report.

NIV 英来11:2 This is what the ancients were commended for.

和合本来11:3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 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拼音版来11:3 Wǒmen yīn zhe xìn, jiù zhīdào zhū shìjiè shì jiè shén huà zàochéng de. zhèyàng, suǒ kànjian de, bìng bú shì cóng xiǎnrán zhī wù zào chūlai de.

吕振中来11:3 因着信、我们了悟今世乃由上帝的话设备成的,进而领会看得见的东西从不显露之物造出来。

新译本来11:3 因着信,我们就明白宇宙(“宇宙”或译:“诸世界”或“众世代”)是因着 神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就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现代译来11:3 由於信心,我们知道宇宙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当代译来11:3 我们凭着信心,就知道所看见的宇宙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并不是由看得见的物质造出来的。

思高本来11:3 因着信德,我们知道普世是藉天主的话形成的,看得见的是由看不见的化成的。

文理本来11:3 我侪以信、知诸世界乃由上帝之言而造、致所见者、非由可见者而成也、

修订本来11:3 因着信,我们知道这宇宙是藉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看得见的是从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KJV 英来11:3 Through faith we understand that the worlds were framed by the word of God, so that things which are seen were not made of things which do appear.

NIV 英来11:3 By faith we understand that the universe was formed at God's command, so that what is seen was not made out of what was visible.

和合本来11:4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 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拼音版来11:4 Yàbó yīn zhe xiànjì yǔ shén, bǐ Gāiyǐn suǒ xiàn de gèng mei, yīncǐ biàn dé le chēng yì de jiànzhèng, jiù shì shén zhǐ tā lǐwù zuò de jiànzhèng. tā suīrán sǐ le, què yīn zhè xìn réngjiù shuōhuà.

吕振中来11:4 因着信、亚伯供献了祭物与上帝、比该隐所供献的美好,就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称他为义;上帝对他的礼物作证了(此未句有异文,意难确定),因此他死了、还藉着信而说话。

新译本来11:4 因着信,埃布尔比该隐献上更美的祭品给 神;借着这信心,他被 神称许为义人,这是 神指着他的礼物所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借着信仍然说话。

现代译来11:4 由於信心,亚伯比该隐献了更好的祭物给上帝。他藉着信心,赢得上帝的赞许,被称为义人,因为上帝亲自悦纳他的礼物。他虽然死了,仍旧藉着这信心说话。

当代译来11:4 亚伯因着有信心,他奉献给上帝的祭物,就比该隐所奉献的更美好;於是上帝就悦纳了他的祭物,称他为义人。后来亚伯虽然死了,但他因着信心而有的行动,今天仍然在向我们说话。

思高本来11:4 因着信德,亚伯尔向天主奉献了比加音更高贵的祭品;因这信德,亚伯尔被褒扬为义人,因为有天主为 的供品作证;因这信德, 虽死了,却仍发言。

文理本来11:4 亚伯以信、而献祭于上帝、较该隐尤善、由是得证为义、即上帝因其礼而证之、且由此信虽死犹言、

修订本来11:4 因着信,亚伯献祭给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获得了赞许为义人,上帝亲自悦纳了他的礼物。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在说话。

KJV 英来11:4 By faith Abel offered unto God a more excellent sacrifice than Cain, by which he obtained witness that he was righteous, God testifying of his gifts: and by it he being dead yet speaketh.

NIV 英来11:4 By faith Abel offered God a better sacrifice than Cain did. By faith he was commended as a righteous man, when God spoke well of his offerings. And by faith he still speaks, even though he is dead.

和合本来11:5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

拼音版来11:5 Yǐnuò yīn zhe xìn beì jiē qù, búzhìyú jiàn sǐ. rén ye zhǎo bu zhaó tā, yīnwei shén yǐjing bǎ tā jiē qù le. zhǐshì tā beì jiē qù yǐ xiān, yǐjing dé le shén xǐyuè tāde míngzhèng.

吕振中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迁移而不见死;人找不着他,因为上帝把他迁移了。在迁移之前、他已经得了赞许的证言、称为上帝所喜欢的了。

新译本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迁去了,使他不至于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把他迁去了。原来在迁去以前,他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

现代译来11:5 由於信心,以诺得以不死。他被提升到上帝那里去,没有人能找到他,因为上帝接了他去。圣经上说,他被提升以前已经得到了上帝的欢心。

当代译来11:5 以诺因着有信心,不经死亡便被上帝接到天上去,世上的人再也找不到他。其实,在上帝将他接去之前,他已经得到上帝的喜悦。

思高本来11:5 因着信德,哈诺客被接去了,叫他不见死亡,世人也找不着他了,因为天主已将他接去;原来被接去之前,已有了中悦天主的明证。

文理本来11:5 以诺以信而被徙、使之不死、人不复遇焉、上帝徙之故也、盖其未徙之先、已得上帝悦之之证、

修订本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接去,得以不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前,已讨得上帝的喜悦而蒙赞许。

KJV 英来11:5 By faith Enoch was translated that he should not see death; and was not found, because God had translated him: for before his translation he had this testimony, that he pleased God.

NIV 英来11:5 By faith Enoch was taken from this life, so that he did not experience death; he could not be found, because God had taken him away. For before he was taken, he was commended as one who pleased God.

和合本来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拼音版来11:6 Rén fēi yǒu xìn jiù bùnéng dé shén de xǐyuè. yīnwei dào shén miànqián lái de rén, bìxū xìn yǒu shén, qie xìn tā shǎngcì nà xúnqiú tāde rén.

吕振中来11:6 没有信、要让上帝喜欢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上帝面前去的人必须信他存在,能真地赏报寻求他的人。

新译本来11:6 没有信,就不能得到 神的喜悦;因为来到 神面前的人,必须信 神存在,并且信他会赏赐那些寻求他的人。

现代译来11:6 人没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欢心。凡是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都必须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信他要报赏寻求他的人。

当代译来11:6 人没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因为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须相信上帝存在,也相信他会赏赐一切寻求他的人。

思高本来11:6 没有信德,是不可能中悦天主的,因为凡接近天主的人,应该信他存在,且信他对寻求他的人是赏报者。

文理本来11:6 外乎信则不见悦、就上帝者、必信其有、且信其赏赉求之者也、

修订本来11:6 没有信,就不能讨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并且信他会赏赐寻求他的人。

KJV 英来11:6 But without faith it is impossible to please him: for he that cometh to God must believe that he is, and that he is a rewarder of them that diligently seek him.

NIV 英来11:6 And without faith it is impossible to please God, because anyone who comes to him must believe that he exists and that he rewards those who earnestly seek him.

和合本来11:7 挪亚因着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拼音版来11:7 Nuóyà yīn zhe xìn, jì méng shén zhǐshì tā wèi jiàn de shì, dòng le jìngwèi de xīn, yùbeì le yī zhǐ fāngzhōu, shǐ tā quán jiā déjiù. yīncǐ jiù déng le nà shìdaì de zuì, zìjǐ ye chéngshòu le nà cóng xìn ér lái de yì.

吕振中来11:7 因着信、挪亚得了神谕关于还未看到的事,就动了虔敬的心而建备楼船、来救他的家,便藉着信而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依信而称的义。

新译本来11:7 因着信,挪亚在还没有看见的事上,得了 神的警告,就动了敬畏的心,做了一艘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借着这信心,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因信而来的义。

现代译来11:7 由於信心,挪亚在还没有见到的事情上面,听从上帝的警告,造了一条方舟,使他和全家得到安全。这样,他定了那世代的罪,而他自己从上帝领受了因信而有的义。

当代译来11:7 挪亚有信心,上帝就把未来的事情指示给他。他因为敬畏上帝,就预备了一只方舟,使全家得救。这信心便无形中判定了当代人不信的罪;他自己也承受了因信心而得到的义。

思高本来11:7 因着信德,诺厄对尚未见的事得了启示,怀着敬畏制造了方舟,为救自己的家庭;因着信德, 定了世界的罪,且成了由信德得正义的承继者。

文理本来11:7 挪亚以信、而得示以未见之事、寅畏而备方舟、以救其家、由此而罪世、且得依信之义也、

修订本来11:7 因着信,挪亚既蒙上帝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造了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他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KJV 英来11:7 By faith Noah, being warned of God of things not seen as yet, moved with fear, prepared an ark to the saving of his house; by the which he condemned the world, and became heir of the righteousness which is by faith.

NIV 英来11:7 By faith Noah, when warned about things not yet seen, in holy fear built an ark to save his family. By his faith he condemned the world and became heir of the righteousness that comes by faith.

和合本来11:8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拼音版来11:8 Yàbólāhǎn yīn zhe xìn, méng zhào de shíhou, jiù zūnméng chū qù, wǎng jiānglái yào dé wéi yè de dìfang qù. chū qù de shíhou, hái bù zhī wàng nàli qù.

吕振中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蒙了召,就听从而出去,到他将要受为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新译本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在蒙召的时候,就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现代译来11:8 由於信心,亚伯拉罕顺服上帝的召唤,去到上帝应许要赐给他的地方。他离开本国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当代译来11:8 亚伯拉罕听到上帝的呼召,虽然未知去向,但因为有信心,就遵命出去了。

思高本来11:8 因着信德,亚巴郎一蒙召选,就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产业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时,还不知道要到那里去。

文理本来11:8 亚伯拉罕有信、蒙召承顺、往于将受为业之地、既出、不知所往、

修订本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承受为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KJV 英来11:8 By faith Abraham, when he was called to go out into a place which he should after receive for an inheritance, obeyed; and he went out, not knowing whither he went.

NIV 英来11:8 By faith Abraham, when called to go to a place he would later receive as his inheritance, obeyed and went, even though he did not know where he was going.

和合本来11:9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拼音版来11:9 Tā yīn zhe xìn, jiù zaì suǒ yīngxǔ zhī dì zuò kè, hǎoxiàng zaì yì dì jūzhù zhàngpéng, yǔ nà tóng méng yī ge yīngxǔ de Yǐsā, Yǎgè yíyàng.

吕振中来11:9 因着信、他侨居在应许之地做外人,在帐棚里居住;跟同做后嗣而承受这同一应许的以撒雅各在一起;

新译本来11:9 因着信,他在应许之地寄居,好像是在异乡,与承受同样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住在帐棚里。

现代译来11:9 藉着信心,他居住在上帝所应许的地方,异地作客,跟领受上帝同样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一起住在帐棚。

当代译来11:9 他又因着有信心,便好像旅客一样,侨居在上帝所应许给他的那个陌生的地方。他住在帐棚里,正好像和他一样得到上帝应许的以撒和雅各。

思高本来11:9 因着信德,他旅居在所应许的地域,好像是在外邦,与有同样恩许的承继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帐幕内,

文理本来11:9 以信而旅于所许之地、如在异地、与共承一许之以撒雅各居幕无殊焉、

修订本来11:9 因着信,他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乡,居住在帐棚里,与蒙同一个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一样。

KJV 英来11:9 By faith he sojourned in the land of promise, as in a strange country, dwelling in tabernacles with Isaac and Jacob, the heirs with him of the same promise:

NIV 英来11:9 By faith he made his home in the promised land like a stranger in a foreign country; he lived in tents, as did Isaac and Jacob, who were heirs with him of the same promise.

和合本来11:10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拼音版来11:10 Yīnwei tā denghòu nà zuò yǒu gēnjī de chéng, jiù shì shén suǒ jīng yíng suǒ jiànzào de.

吕振中来11:10 因为他期待着那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做其设计者和建造者的。

新译本来11:10 因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设计所建造的。

现代译来11:10 因为亚伯拉罕盼望着那座上帝所设计建造、根基永固的城。

当代译来11:10 而他所热切盼望的,是一座由上帝亲自建造,根基牢固的城邑。

思高本来11:10 因为他期待着那有坚固基础的城,此城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是天主。

文理本来11:10 盖望有基之邑、其营之造之者、上帝也、

修订本来11:10 因为他等候着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设计和建造的。

KJV 英来11:10 For he looked for a city which hath foundations, whose builder and maker is God.

NIV 英来11:10 For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ity with foundations, whose architect and builder is God.

和合本来11:11 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拼音版来11:11 Yīn zhe xìn, lián Sǎlā zìjǐ, suīrán guò le shēngyù de suìshù, hái néng huáiyùn. yīn tā yǐwéi nà yīngxǔ tāde shì ke xìn de.

吕振中来11:11 因着信、连撒拉虽过了生育岁数的时期,还能获得能力而孕怀后裔,因为她以那应许的为可信可靠;

新译本来11:11 因着信,甚至撒拉,她虽然过了生育的年龄,还是能够怀孕,因为她认为那应许她的是信实的。

现代译来11:11 由於信心,虽然莎拉不孕,也过了生育的年龄,她仍然得到生育的能力,因为她〔或译:虽然莎拉不孕,亚伯拉罕也过了生育的年龄,他仍能作父亲,因为他〕相信上帝会持守他的应许。

当代译来11:11 撒拉虽然过了生育的年龄,仍能怀孕,也完全是因为她有信心,认为那位应允她的上帝言出必行。

思高本来11:11 因着信德,连石女撒辣虽然过了适当的年龄,也蒙受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因为她相信那应许者是忠信的。

文理本来11:11 撒拉有信、虽逾生育之年、尚能怀妊、以许之者诚信也、

修订本来11:11 因着信,撒拉自己已过了生育的年龄还能怀孕,因为她认为应许她的那位是可信的;

KJV 英来11:11 Through faith also Sara herself received strength to conceive seed, and was delivered of a child when she was past age, because she judged him faithful who had promised.

NIV 英来11:11 By faith Abraham, even though he was past age--and Sarah herself was barren--was enabled to become a father because he considered him faithful who had made the promise.

和合本来11:12 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拼音版来11:12 Suǒyǐ cóng yī ge fǎngfú yǐ sǐ de rén jiù shēng chū zǐsūn, rútóng tiān shang de xīng nàyàng zhòngduō, hǎi biān de shā nàyàng wú shǔ.

吕振中来11:12 故此竟从一个人、又是仿佛死了的、生出子孙来,像天上的星辰那么众多,像海滨的沙那么无数。

新译本来11:12 所以从一个好像已死的人,竟然生出许多子孙来,仿佛天上的星那么众多,海边的沙那么无数。

现代译来11:12 虽然亚伯拉罕似乎已经死了,从他一个人所传下来的子孙却像天上的星星和海边无数的沙粒那麽多。

当代译来11:12 所以,她丈夫亚伯拉罕虽然也已经无法生育,却和她生了孩子。他们的后裔,就好像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麽多。

思高本来11:12 为此由一个人,且是由一个已近於死的人,生了子孙,有如天上的星辰那麽多,又如海岸上的沙粒那麽不可胜数。

文理本来11:12 故自一人犹已死者、生育如天星之繁多、如海沙之无数、○

修订本来11:12 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竟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KJV 英来11:12 Therefore sprang there even of one, and him as good as dead, so many as the stars of the sky in multitude, and as the sand which is by the sea shore innumerable.

NIV 英来11:12 And so from this one man, and he as good as dead, came descendants as numerous as the stars in the sky and as countless as the sand on the seashore.

和合本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拼音版来11:13 Zhèxie rén dōu shì cún zhe xìnxīn sǐ de, bìng méiyǒu dé zhaó suǒ yīngxǔ de, què cóng yuǎn chù wàng jiàn, qie huānxǐ yíngjiē, yòu chéngrèn zìjǐ zaì shìshang shì kèlǚ, shì jìjū de.

吕振中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而死,没有领受所应许的,乃是远远望见而致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旅客是寄居的。

新译本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了的,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只不过是从远处看见,就表示欢迎,又承认他们在世上是异乡人,是客旅。

现代译来11:13 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们并没有领受到上帝所应许的;可是从远处观望,心里喜欢,又承认他们在世上不过是异乡人和流浪的旅客。

当代译来11:13 这些人死的时候,虽然尚未得到上帝应允给他们的,却是满怀希望。他们好像从远处看见这些应许实现,就欢然上前接受;而且又认定自己在世界上,不过是寄居的旅客。

思高本来11:13 这些人都怀着信德死了,没有获得所恩许的,只由远处观望,表示欢迎明认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

文理本来11:13 此皆有信而死、未得所许、惟遥望而迎之、自谓在世为宾旅、为寄居者、

修订本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观望,且欢喜迎接。他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KJV 英来11:13 These all died in faith, not having received the promises, but having seen them afar off, and were persuaded of them, and embraced them, and confessed that they were strangers and pilgrims on the earth.

NIV 英来11:13 All these people were still living by faith when they died. They did not receive the things promised; they only saw them and welcomed them from a distance. And they admitted that they were aliens and strangers on earth.

和合本来11:14 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

拼音版来11:14 Shuō zhèyàng huà de rén, shì biǎomíng zìjǐ yào zhǎo yī ge jiāxiāng.

吕振中来11:14 说这样话的人是显出自己在切求着一个家乡。

新译本来11:14 因为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他们在寻求一个家乡。

现代译来11:14 说这话的人显然地表示他们在替自己寻求一个家乡。

当代译来11:14 像他们采取这种态度的人。是表明自己正在向往一个家乡。

思高本来11:14 的确,那些说这样话的人,表示自己是在寻求一个家乡。

文理本来11:14 夫如是言者、明表其寻求家乡也、

修订本来11:14 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寻找一个家乡。

KJV 英来11:14 For they that say such things declare plainly that they seek a country.

NIV 英来11:14 People who say such things show t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a country of their own.

和合本来11: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拼音版来11:15 Tāmen ruò xiǎngniàn suǒ líkāi de jiāxiāng, hái yǒu keyǐ huí qù de jīhuì.

吕振中来11:15 假使他们是想念着所离开的家乡,总还有机会可以折回去的。

新译本来11:15 如果他们怀念已经离开了的地方,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现代译来11:15 他们并不怀念已经离开了的地方,否则,他们还有回去的机会。

当代译来11:15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缅怀在地上的故乡,因为如果是的话,他们还有回去的机会。

思高本来11:15 如果他们是怀念所离开的家乡,他们还有返回的机会;

文理本来11:15 若念所出之地、必有机可归、

修订本来11: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回去的机会。

KJV 英来11:15 And truly, if they had been mindful of that country from whence they came out, they might have had opportunity to have returned.

NIV 英来11:15 If they had been thinking of the country they had left, they would have had opportunity to return.

和合本来11:16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拼音版来11:16 Tāmen què xiànmù yī ge gèng mei de jiāxiāng, jiù shì zaì tiān shang de. suǒyǐ shén beì chēngwèi tāmende shén, bìng bù yǐwéi chǐ. yīnwei tā yǐjing gei tāmen yùbeì le yī zuò chéng.

吕振中来11:16 其实呢、他们是希求一个较好的、就是天上的。故此上帝称为他们的上帝、也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了。

新译本来11:16 但是现在他们所向往的,是一个更美的、在天上的家乡。所以, 神不以他们称他为 神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现代译来11:16 他们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乡;所以,上帝并不因他们称他为上帝而觉得耻辱,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当代译来11:16 他们所渴慕的,乃是在天上更美丽的家乡。所以,上帝称为他们的上帝,也不以为耻;原来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思高本来11:16 其实他们如今所渴望的,实是一个更美丽的家乡,即天上的家乡。为此,天主自称为他们的天主,不以他们为羞耻,因为 已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文理本来11:16 惟其所慕者尤善、即在天者、故上帝不耻称为彼之上帝、盖已为之备邑焉、○

修订本来11:16 其实他们所羡慕的是一个更美的,就是在天上的家乡。所以,上帝并不因他们称他为上帝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KJV 英来11:16 But now they desire a better country, that is, an heavenly: wherefore God is not ashamed to be called their God: for he hath prepared for them a city.

NIV 英来11:16 Instead, they were longing for a better country--a heavenly one. Therefore God is not ashamed to be called their God, for he has prepared a city for them.

和合本来11:17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拼音版来11:17 Yàbólāhǎn yīn zhe xìn, beì shìyàn de shíhou, jiù bǎ Yǐsā xiànshang. zhè biàn shì nà huānxǐ lǐngshòu yīngxǔ de, jiāng zìjǐ dú shēng de érzi xiànshang.

吕振中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供献了;并且那领受了应许的是想要供献个独生子呢;

新译本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在受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人,献上了自己的独生子;

现代译来11:17 由於信心,亚伯拉罕在上帝考验他的时候,把儿子以撒献上,当作祭物。亚伯拉罕乃是领受上帝应许的人,可是他情愿把独子作为祭物献上。

当代译来11:17 上帝又曾经对亚伯拉罕说:“从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亚伯拉罕就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应许。后来当他的信心被考验时,仍然凭着信心献上独子。

思高本来11:17 因着信德,亚巴郎在受试探的时候,献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许的人,献上了自己的独生子;

文理本来11:17 亚伯拉罕有信、见试时献以撒、即欣承诸许者、献其独生之子、

修订本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考验的时候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领受了应许的人甘心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KJV 英来11:17 By faith Abraham, when he was tried, offered up Isaac: and he that had received the promises offered up his only begotten son,

NIV 英来11:17 By faith Abraham, when God tested him, offered Isaac as a sacrifice. He who had received the promises was about to sacrifice his one and only son,

和合本来11:18 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拼音版来11:18 Lùn dào zhèr zǐ céng yǒu huà shuō, cóng Yǐsā shēng de cái yào chēngwèi nǐde hòuyì.

吕振中来11:18 而关于这儿子并且有话说∶「是本于以撒生的、才得以称为你的后裔」的。

新译本来11:18 论到这个儿子,曾经有话说:“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

现代译来11:18 上帝曾对他说:「你要从以撒得到我所应许的子孙。」

当代译来11:18 上帝又曾经对亚伯拉罕说:“从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亚伯拉罕就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应许。后来当他的信心被考验时,仍然凭着信心献上独子。

思高本来11:18 原来天主曾向他说过:『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称为你的後裔。』

文理本来11:18 主曾语之曰、尔裔将由以撒而称、

修订本来11:18 论到这儿子,上帝曾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KJV 英来11:18 Of whom it was said, That in Isaac shall thy seed be called:

NIV 英来11:18 even though God had said to him, "It is through Isaac that your offspring will be reckoned."

和合本来11:19 他以为 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拼音版来11:19 Tā yǐwéi shén hái néng jiào rén cóng sǐ lǐ fùhuó. tā ye fǎngfú cóng sǐ zhōng dé huí tāde érzi lái.

吕振中来11:19 亚伯拉罕心里想,就是从死人中、上帝也能叫人才活起来;因此在表样的意义上说、他也真地得回了以撒呀。

新译本来11:19 亚伯拉罕认定, 神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因此,就喻意说,他的确从死里得回他的儿子。

现代译来11:19 他认为上帝能够使以撒从死里复活。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亚伯拉罕的确曾经把以撒从死里领了回来。

当代译来11:19 他深信上帝能使死人复活;而对於亚伯拉罕来说,以撒在形式上已经死了,然后又活过来。

思高本来11:19 他想天主也有使人从死者中复活的能力,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来以作预像。

文理本来11:19 彼以为上帝能使人自死而起、亦如自死中而反受其子也、

修订本来11:19 他认为上帝甚至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意味着他得回了他的儿子。

KJV 英来11:19 Accounting that God was able to raise him up, even from the dead; from whence also he received him in a figure.

NIV 英来11:19 Abraham reasoned that God could raise the dead, and figuratively speaking, he did receive Isaac back from death.

和合本来11:20 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拼音版来11:20 Yǐsā yīn zhe xìn, jiù zhǐ zhe jiānglái de shì, gei Yǎgè Yǐsǎo zhùfú.

吕振中来11:20 因着信、以撒给雅各以扫祝福、论到将来的事。

新译本来11:20 因着信,以撒给雅各和以扫祝福,论到将来的事。

现代译来11:20 由於信心,以撒为了将来的事给雅各和以扫祝福。

当代译来11:20 以撒因为有信心,就给雅各和以扫祝福,论到后来必定发生的事。

思高本来11:20 因着信德,依撒格也关於未来的事祝福了雅各伯和厄撒乌。

文理本来11:20 以撒有信、于将来之事、祝雅各以扫、

修订本来11:20 因着信,以撒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KJV 英来11:20 By faith Isaac blessed Jacob and Esau concerning things to come.

NIV 英来11:20 By faith Isaac blessed Jacob and Esau in regard to their future.

和合本来11:21 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 神。

拼音版来11:21 Yǎgè yīn zhe xìn, línsǐ de shíhou, gei Yūesè de liǎng ge érzi gèzì zhùfú, fú zhe zhàng tóu jìngbaì shén.

吕振中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分别给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倚着自己的杖头而敬拜。

新译本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分别为约瑟的儿子祝福,又倚着杖头敬拜 神。

现代译来11:21 由於信心,雅各在临终的时候分别为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他扶着自己的嶺杖敬拜上帝。

当代译来11:21 雅各也因为有信心,在临终之时为约瑟两个儿子个别祝福,而且扶着杖头敬拜上帝。

思高本来11:21 因着信德,临死的雅各伯祝福了若瑟的每一个儿子,也扶着若瑟的 头朝拜了天主。

文理本来11:21 雅各有信、濒死时、祝约瑟二子、扶杖而拜、

修订本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个别祝福,扶着拐杖敬拜上帝。

KJV 英来11:21 By faith Jacob, when he was a dying, blessed both the sons of Joseph; and worshipped, leaning upon the top of his staff.

NIV 英来11:21 By faith Jacob, when he was dying, blessed each of Joseph's sons, and worshiped as he leaned on the top of his staff.

和合本来11:22 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拼音版来11:22 Yūesè yīn zhe xìn, línzhōng de shíhou, tí dào Yǐsèliè zú jiānglái yào chū Aijí, bìng wèi zìjǐ de háigǔ liú xià yí méng.

吕振中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死的时候、提起以色列子孙出埃及的事,并为自己的骸骨有所嘱咐。

新译本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子民出埃及的事,并且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

现代译来11:22 由於信心,约瑟在临终的时候提起以色列族将来要离开埃及的事,并对自己遗体的埋葬有所嘱咐。

当代译来11:22 约瑟将要离世时,也凭着信心预言以色列族将来要离开埃及,并且嘱咐子孙要如何处理他的骸骨。

思高本来11:22 因着信德,临终的若瑟提及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并对他自己的骨骸有所吩咐。

文理本来11:22 约瑟有信、临终时、言及以色列裔之将去此、且以己之骸骨嘱之、

修订本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人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

KJV 英来11:22 By faith Joseph, when he died, made mention of the departing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gave commandment concerning his bones.

NIV 英来11:22 By faith Joseph, when his end was near, spoke about the exodus of the Israelites from Egypt and gave instructions about his bones.

和合本来11:23 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拼音版来11:23 Móxī shēng xià lái, tāde fùmǔ jiàn tā shì ge jùnmei de háizi, jiù yīn zhe xìn bǎ tā cáng le sān ge yuè, bìng bú pà wáng méng.

吕振中来11:23 因着信、摩西生下来时被父母藏了三个月,因为他们见那孩子俊美;他们不怕王的谕旨。

新译本来11:23 因着信,摩西的父母在摩西生下来以后,因为看见孩子俊美,就把他藏了三个月,不怕王的命令。

现代译来11:23 由於信心,摩西出生后,他的父母看见婴儿俊美,把他隐藏了叁个月;他们不怕王的命令。

当代译来11:23 摩西的父母也有信心。他们见摩西生下来时十分可爱,就不怕违抗埃及王的命令,把他藏了叁个月。

思高本来11:23 因着信德,梅瑟一诞生就被他的父母隐藏了叁个月,因为他们见婴孩俊美,便不怕君王的谕令。

文理本来11:23 摩西生时、其父母有信、见子美都、匿之三月、不畏王命、

修订本来11:23 因着信,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的命令。

KJV 英来11:23 By faith Moses, when he was born, was hid three months of his parents, because they saw he was a proper child; and they were not afraid of the king's commandment.

NIV 英来11:23 By faith Moses' parents hid him for three months after he was born, because they saw he was no ordinary child, and they were not afraid of the king's edict.

和合本来11:24 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拼音版来11:24 Móxī yīn zhe xìn, zhǎngdà le jiù bù ken chēngwèi fǎlǎo nǚér zhī zǐ.

吕振中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的时候、拒绝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新译本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以后,就拒绝被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现代译来11:24 由於信心,摩西长大后,拒绝被称为埃及公主的儿子。

当代译来11:24 摩西长大成人之后,也凭着信心拒绝作埃及公主的儿子;

思高本来11:24 因着信德,梅瑟长大以後,拒绝被称为法郎公主的儿子,

文理本来11:24 摩西有信、既长、不愿称为法老女之子、

修订本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KJV 英来11:24 By faith Moses, when he was come to years, refused to be called the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NIV 英来11:24 By faith Moses, when he had grown up, refused to be known as the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和合本来11:25 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拼音版来11:25 Tā néngke hé shén de bǎixìng tóng shòu kǔhaì, ye bú yuàn zànshí xiǎngshòu zuì zhōng zhī lè.

吕振中来11:25 宁可选择跟上帝的子民同受虐待,也不愿意有罪恶中暂时的享受。

新译本来11:25 他宁愿选择和 神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享受罪恶中暂时的快乐。

现代译来11:25 他宁愿跟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不愿在罪恶中享受片刻的欢乐。

当代译来11:25 且宁愿与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享受一时的罪中之乐。

思高本来11:25 他宁愿同天主的百姓一起受苦,也不愿有犯罪的暂时享受,

文理本来11:25 宁与上帝民共受艰辛、不欲暂享罪恶之乐、

修订本来11:25 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一同受苦,也不愿在罪中享受片刻的欢乐。

KJV 英来11:25 Choosing rather to suffer affliction with the people of God, than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sin for a season;

NIV 英来11:25 He chose to be mistreated along with the people of God rather than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sin for a short time.

和合本来11:26 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拼音版来11:26 Tā kàn wèi Jīdū shòu de língrǔ, bǐ Aijí de cáiwù gèng bǎoguì. yīn tā xiǎngwàng suǒ yào dé de shǎngcì.

吕振中来11:26 因为他看被膏者所要受的辱骂、比埃及的宝藏为更大的财富∶他转脸注视着那赏报。

新译本来11:26 在他看来,为着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注视将来的赏赐。

现代译来11:26 在他的眼中,为基督受凌辱,比埃及所有的财宝更可贵,因为他盼望着将来的奖赏。

当代译来11:26 在他看来,为基督受凌辱远比埃及的财富宝贵,因为他所渴望的是将来的赏赐。

思高本来11:26 因为他以默西亚的耻辱比埃及的宝藏更为宝贵,因为他所注目的是天主的赏报。

文理本来11:26 以为缘基督受辱、富于埃及所有之财货、望赏赉故也、

修订本来11:26 他把为弥赛亚受凌辱看得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KJV 英来11:26 Esteeming the reproach of Christ greater riches than the treasures in Egypt: for he had respect unto the recompence of the reward.

NIV 英来11:26 He regarded disgrace for the sake of Christ as of greater value than the treasures of Egypt, because he was looking ahead to his reward.

和合本来11:27 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拼音版来11:27 Tā yīn zhe xìn jiù líkāi Aijí, bù pà wáng nù. yīnwei tā héngxīn rennaì, rútóng kànjian nà bùnéng kànjian de zhǔ.

吕振中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弃了埃及,不怕王的暴怒;因为他坚心持守,如同看见了人目所不能见的。

新译本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开了埃及,不怕王的忿怒;因为他坚定不移,就像看见了人不能看见的 神。

现代译来11:27 由於信心,摩西离开了埃及,不怕王的震怒;,因为他似乎看见了眼睛所看不见的上帝,坚忍到底,不肯回去。

当代译来11:27 於是,他不怕埃及王的愤怒,凭着信心离开了埃及。他是那样坚忍不拔,好像看见了那位肉眼不能看见的主一样。

思高本来11:27 因着信德,他不害怕君王的愤怒,而离开了埃及,因为他好像看见了那看不见的一位,而坚定不移。

文理本来11:27 彼以信而去埃及、不畏王怒、因其坚忍、如见莫能见者、

修订本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开埃及,不怕王的愤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上帝。

KJV 英来11:27 By faith he forsook Egypt, not fearing the wrath of the king: for he endured, as seeing him who is invisible.

NIV 英来11:27 By faith he left Egypt, not fearing the king's anger; he persevered because he saw him who is invisible.

和合本来11:28 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守”或作“立”),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

拼音版来11:28 Tā yīn zhe xìn, jiù shǒu Yúyuèjié, ( shǒu huò zuò lì ) xíng sǎ xuè de lǐ, miǎndé nà miè zhǎngzǐ de línjìn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来11:28 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行洒血礼,免得那毁灭者触害着他们的首生者。

新译本来11:28 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命的侵犯以色列人的长子。

现代译来11:28 由於信心,他设立逾越节,并吩咐将血洒在门上,使那执行毁灭的天使不至於杀了以色列人的长子。

当代译来11:28 他因着信心,又守逾越节,行洒血的礼,使那些杀长子的天使不会伤害以色列人。

思高本来11:28 因着信德,他举行了逾越节,行了 血礼,免得那消灭首生者触犯以色列子民的首生者。

文理本来11:28 以信而立逾越节、及洒血礼、免灭长子者及于民众、

修订本来11:28 因着信,他设立逾越节,在门上洒血,免得那毁灭者加害以色列人的长子。

KJV 英来11:28 Through faith he kept the passover, and the sprinkling of blood, lest he that destroyed the firstborn should touch them.

NIV 英来11:28 By faith he kept the Passover and the sprinkling of blood, so that the destroyer of the firstborn would not touch the firstborn of Israel.

和合本来11:29 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拼音版来11:29 Tāmen yīn zhe xìn, guò Hónghǎi rú xíng gān dì. Aijí rén shì zhe yào guò qù, jiù beì tūn miè le.

吕振中来11:29 因着信、以色列人过芦苇海,像过旱地;埃及人一试,就被吞灭了。

新译本来11:29 因着信,他们走过了红海,好像走过旱地一样;埃及人也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

现代译来11:29 由於信心,以色列人得以渡过红海,好像走在乾地上;埃及人一试,水就把他们淹没了。

当代译来11:29 以色列人也因为有信心,渡过红海,如履乾地。当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却被海水淹没了。

思高本来11:29 因着信德,他们渡过了红海,如过旱地;埃及人一尝试,就被淹没了。

文理本来11:29 民众以信而涉红海、如履陆地、埃及人试行之而沈溺、

修订本来11:29 因着信,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

KJV 英来11:29 By faith they passed through the Red sea as by dry land: which the Egyptians assaying to do were drowned.

NIV 英来11:29 By faith the people passed through the Red Sea as on dry land; but when the Egyptians tried to do so, they were drowned.

和合本来11:30 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拼音版来11:30 Yǐsèliè rén yīn zhe xìn, wéirǎo Yēlìgē chéng qī rì, chéngqiáng jiù dǎotā le.

吕振中来11:30 因着信、耶利哥的墙被围了七天,城就陷了。

新译本来11:30 因着信,耶利哥的城墙被围绕了七天,就倒塌了。

现代译来11:30 由於信心,以色列人绕着耶利哥城走了七天以后,城墙倒塌了。

当代译来11:30 以色列人又凭着信心,绕着耶利哥城走了七天,直到城墙倒塌。

思高本来11:30 因着信德,耶利哥城墙,被绕行七天之後,就倒塌了。

文理本来11:30 且以信而环绕耶利哥城、历七日而倾圮、

修订本来11:30 因着信,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KJV 英来11:30 By faith the walls of Jericho fell down, after they were compassed about seven days.

NIV 英来11:30 By faith the walls of Jericho fell, after the people had marched around them for seven days.

和合本来11:31 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拼音版来11:31 Jìnǚ Lǎhé yīn zhe xìn, céng hé hépíng píng de jiēdaì tànzǐ, jiù bù yǔ nàxiē bú shùncóng de rén yītóng mièwáng.

吕振中来11:31 因着信、庙妓喇合以和平的风度接待探子,就没有跟硬不信的人一同灭亡。

新译本来11:31 因着信,妓女喇合和和平平接待了侦察的人,就没有和那些不顺从的人一起灭亡。

现代译来11:31 由於信心,妓女喇合不至於跟那些不服从上帝的人一起被杀,因为她友善地接待了探子。

当代译来11:31 作妓女的喇合,也因着信心善待以色列的探子,而不至於与那些不服从上帝的人一同灭亡。

思高本来11:31 因着信德,妓女辣哈布平安地接待了侦探,没有同抗命的人一起灭亡。

文理本来11:31 娼妓喇合以信、而和平接纳侦者、故不与不顺者偕亡、

修订本来11:31 因着信,妓女喇合曾友善地接待探子,就没有跟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KJV 英来11:31 By faith the harlot Rahab perished not with them that believed not, when she had received the spies with peace.

NIV 英来11:31 By faith the prostitute Rahab, because she welcomed the spies, was not killed with those who were disobedient.

和合本来11:32 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拼音版来11:32 Wǒ yòu hébì zaì shuō ne. ruò yī yī xì shuō, Jīdiàn, Bālā, Sānsūn, Yēfútā, Dàwèi, Sǎmǔer, hé zhòng xiānzhī de shì, shíhou jiù bú gòu le.

吕振中来11:32 我还要说什么呢?要叙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和撒母耳、以及众神言人的事,时间就不彀了。

新译本来11:32 我还要再说什么呢?如果再要述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现代译来11:32 我还得说下去吗?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先知们的事迹呢。

当代译来11:32 我还要再多费唇舌吗?若要一一细说,时间就不够了。例如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

思高本来11:32 此外,我还要说什麽呢?我的确没有足够的时间再论述基德红、巴辣克、叁松、依弗大、达味和撒慕尔以及众先知的事:

文理本来11:32 我又何言哉、如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与诸先知、若言之、时则不足矣、

修订本来11:32 我还要说什么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KJV 英来11:32 And what shall I more say? for the time would fail me to tell of Gedeon, and of Barak, and of Samson, and of Jephthae; of David also, and Samuel, and of the prophets:

NIV 英来11:32 And what more shall I say? I do not have time to tell about Gideon, Barak, Samson, Jephthah, David, Samuel and the prophets,

和合本来11:33 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拼音版来11:33 Tāmen yīn zhe xìn, zhìfú le dí guó, xíng le gōngyì, dé le yīngxǔ, dǔ le shīzi de kǒu.

吕振中来11:33 因着信、他们制胜了列国,执行了公义政治,得了所应许的,堵住了狮子的口,

新译本来11:33 他们借着信,就战胜了敌国,伸张了正义,得到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

现代译来11:33 他们藉着信心,战胜了周围的国家。他们施行正义,领受上帝的应许。他们堵住狮子的口,

当代译来11:33 他们都是有信心,以致能征服敌国,秉行公义,使应许得以实现;并且能堵塞狮子的口,

思高本来11:33 他们藉着信德征服列国,执行正义,得到恩许,杜住狮子的口,

文理本来11:33 其人以信而服诸国、行公义、得应许、箝狮口、

修订本来11:33 他们藉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

KJV 英来11:33 Who through faith subdued kingdoms, wrought righteousness, obtained promises, stopped the mouths of lions,

NIV 英来11:33 who through faith conquered kingdoms, administered justice, and gained what was promised; who shut the mouths of lions,

和合本来11:34 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拼音版来11:34 Miè le lièhuǒ de meng shì, tuō le dāo jiàn de fēng rèn, ruǎnfuò biàn wéi gāngqiáng, zhēng zhàn xiǎn chū yǒnggǎn, dǎ tuì waì bāng de quán jūn.

吕振中来11:34 扑灭了烈火之威力,躲脱了刀剑的锋刃,从软弱中得了能力,在战争中显为勇猛,使外国的队伍掉头逃窜。

新译本来11:34 消灭了烈火的威力,逃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成刚强,在战争中显出大能,把外国的军队击退。

现代译来11:34 扑灭了烈火,逃脱了刀剑的杀戮。他们变软弱为刚强,在战阵上发挥威力,击败了外国的军队。

当代译来11:34 熄灭猛烈的火焰,刀下逃生,由软弱变为刚强,在作战时显出威武,击退外敌的军队。

思高本来11:34 熄灭烈火的威力,逃脱利剑,转弱为强,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击溃外国的军队。

文理本来11:34 灭火势、避锋刃、弱而强、战而勇、破异邦军、

修订本来11:34 灭了烈火的威力,在锋利的刀剑下逃生,从软弱变为刚强,争战中显出勇猛,打退外邦的全军。

KJV 英来11:34 Quenched the violence of fire, escaped the edge of the sword, out of weakness were made strong, waxed valiant in fight, turned to flight the armies of the aliens.

NIV 英来11:34 quenched the fury of the flames, and escaped the edge of the sword; whose weakness was turned to strength; and who became powerful in battle and routed foreign armies.

和合本来11:35 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释放”原文作“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拼音版来11:35 Yǒu fùrén dé zìjǐ de sǐ rén fùhuó, yòu yǒu rén renshòu yánxíng, bù ken gǒuqie dé shìfàng, ( shìfàng yuánwén zuò shú ) wèi yào dé zhaó gèng mei de fùhuó.

吕振中来11:35 有妇人得了他们死去的亲人复活过来。另有人被张如鼓、受重击而死,不接受赎放,为要得复活到较好的生活。

新译本来11:35 有些妇女得回从死里复活的亲人;但也有些人忍受了酷刑,不肯接受释放,为的是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现代译来11:35 藉着信心,有些妇女接纳那些从死里活过来的亲人。另有些人拒绝被释放,宁愿死在酷刑下,为要得到更美好的新生命。

当代译来11:35 又有些妇女因着信心,使自己的亲人得以从死里复活;有些人虽然受尽严刑的折磨,仍不肯苟且偷生,接受释放,因为他们渴望获得一个更美好的复活;

思高本来11:35 有些女人得了她们的死者复活,有些人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为获得更好的复活;

文理本来11:35 有妇得其死者复生、亦有遭酷刑而不愿赎、欲得尤善之复起、

修订本来11:35 有些妇人得回从死人中复活的亲人。又有人忍受严刑,拒绝被释放,为要得着更美好的复活。

KJV 英来11:35 Women received their dead raised to life again: and others were tortured, not accepting deliverance; that they might obtain a better resurrection:

NIV 英来11:35 Women received back their dead, raised to life again. Others were tortured and refused to be released, so that they might gain a better resurrection.

和合本来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拼音版来11:36 Yòu yǒu rén renshòu xìnòng, biāndǎ, kúnsuǒ, jiānjìn, gè deng de móliàn.

吕振中来11:36 又另有人受了戏弄和鞭打、甚至捆锁和监禁的经验。

新译本来11:36 又有些人遭受了戏弄、鞭打,甚至捆锁、监禁;

现代译来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也有人被捆绑,囚禁狱中。

当代译来11:36 又有些人遭受戏弄、鞭打、捆锁、囚禁和各种磨炼。

思高本来11:36 另有些人遭受了凌辱和鞭打,甚至锁押和监禁,

文理本来11:36 又有受戏玩、鞭扑、缧绁、囹圄之试、

修订本来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KJV 英来11:36 And others had trial of cruel mockings and scourgings, yea, moreover of bonds and imprisonment:

NIV 英来11:36 Some faced jeers and flogging, while still others were chained and put in prison.

和合本来11:37 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拼音版来11:37 Beì shítou dǎ sǐ, beì jù jù sǐ, shòu shìtan, beì dāo shā. pī zhe miányáng shānyáng de pí gè chù bēnpǎo, shòu qióngfá, huànnàn, kǔhaì.

吕振中来11:37 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在『被锯锯死』前后有古卷加『受着试炼』一词。按此二词形状甚相似)死在凶杀刀下,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受苦难,受虐待;

新译本来11:37 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后期抄本在此加上“受试探”)被刀杀死。他们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受穷乏、遭患难、被虐待;

现代译来11:37 还有人被石头击毙,被锯子锯断,被刀剑杀死。再有人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忍受穷困,迫害,和虐待。

当代译来11:37 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成两截,受威逼利诱,丧生刀剑之下;更有些要披着绵羊和山羊的皮,四处奔跑,受尽贫乏、痛苦和虐待;

思高本来11:37 被石头砸死,被锯死,被拷问,被利剑杀死,披着山羊皮到处流浪,受贫乏,受磨难,受虐待。

文理本来11:37 受石击、锯解、磨炼、死于锋刃、衣绵羊山羊之皮而流离、受穷乏、患难、暴虐、

修订本来11:37 他们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贫穷、患难、虐待。

KJV 英来11:37 They were stoned, they were sawn asunder, were tempted, were slain with the sword: they wandered about in sheepskins and goatskins; being destitute, afflicted, tormented;

NIV 英来11:37 They were stoned; they were sawed in two; they were put to death by the sword. They went about in sheepskins and goatskins, destitute, persecuted and mistreated--

和合本来11:38 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拼音版来11:38 Zaì kuàngye, shānlǐng, shāndòng, dì xué, piāoliú wú déng. ben shì shìjiè bú peì yǒude rén.

吕振中来11:38 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在山岭、在洞窘、在地穴、飘流无定。

新译本来11:38 原是这世界不配有的人。他们飘流无定,在旷野、山岭、石洞和地穴栖身。

现代译来11:38 这世界不值得他们居留!他们像难民一样,在荒野和山岭间流浪,在山洞和地穴里栖身。

当代译来11:38 他们在荒漠崇山之间,巨穴小洞之内,漂流无定......唉!这世界怎麽配有这样的人呢!

思高本来11:38 世界原配不上他们,他们遂在旷野、山岭、山洞和地穴中漂流无定。

文理本来11:38 于荒野、山岭、洞穴、地窟、转徙无常、若此之人、乃斯世不堪有者也、

修订本来11:38 这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

KJV 英来11:38 (Of whom the world was not worthy:) they wandered in deserts, and in mountains, and in dens and caves of the earth.

NIV 英来11:38 the world was not worthy of them. They wandered in deserts and mountains, and in caves and holes in the ground.

和合本来11:39 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拼音版来11:39 Zhèxie rén dōu shì yīn xìn dé le meihǎo de zhèngjù, què réng wèi dé zhaó suǒ yīngxǔ de.

吕振中来11:39 这些人虽然都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却没有领受所应许的;

新译本来11:39 所有这些人都借着信得了称许,却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

现代译来11:39 这些人的信心都有着很不平凡的记录;可是他们并没有领受到上帝所应许的,

当代译来11:39 这些人的信心都得了上帝的赞许,只是未曾得着所应许他们的。

思高本来11:39 这一切人虽然因着信德获得了褒扬,但是没有获得恩许的,

文理本来11:39 是皆以信得美证、而未获所许、

修订本来11:39 这些人都是因信获得了赞许,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KJV 英来11:39 And these all, having obtained a good report through faith, received not the promise:

NIV 英来11:39 These were all commended for their faith, yet none of them received what had been promised.

和合本来11:40 因为 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拼音版来11:40 Yīnwei shén gei wǒmen yùbeì le gèng mei de shì, jiào tāmen ruò bù yǔ wǒmen tóng dé, jiù bùnéng wánquán.

吕振中来11:40 因为上帝已经为了们豫先供备更美好的事,要使他们、没有我们、就不能得完全。

新译本来11:40 因为 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使他们若不跟我们在一起,就不能完全。

现代译来11:40 因为上帝决定给我们作更美好的安排。他的旨意是:他们必须跟我们一道才能达到完全。

当代译来11:40 原来上帝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要与我们一同得着,才能完全。

思高本来11:40 因为天主为我们早已预备了一种更好的事,以致若没有我们,他们决得不到成全。

文理本来11:40 盖上帝为我侪所备尤善、使彼外乎我侪者、不得完全也、

修订本来11:40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若没有我们,他们就不能达到完全。

KJV 英来11:40 God having provided some better thing for us, that they without us should not be made perfect.

NIV 英来11:40 God had planned something better for us so that only together with us would they be made perfect.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