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当那些日子,凯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2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3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4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5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6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7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8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9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10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11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12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13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 神说:

14“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 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注: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15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16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17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18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19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20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与 神,赞美他。

21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22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

23(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24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25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26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27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8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 神说:

29“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30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31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32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33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34-35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36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37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注: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 神。

38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 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39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40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41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42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43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44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

45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46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47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48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49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注: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50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51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52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注:或作:“年纪”),并 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提要:1 亚古士督叫全罗马帝国的人民都报名上册。6 基督的降生。8 一位天使将这件事启示给牧羊人:13 众天军因此赞美上帝。21 基督受割礼。22 马利亚得洁净。28 西面和亚拿关于基督的预言:40 基督智慧的增长,46 在圣殿里与教师们的问答,51 顺从他的父母。


耶稣降生

路2:1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本会注释】

当那些日子。[耶稣的降生,路2:1-7。见耶稣的降生;基督生平要略,基督诞生的提示性年代表,路3:1,2的年代表,希律诸王的统治,基督服务的持续时间,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主耶稣的传道生涯,与逾越节有关的钉十字架,受难周及从复活到升天,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即,施洗约翰出生后不久的那些日子。耶稣大概比约翰小六个月(见路1:26,56,57)。

旨意。这道“旨意”是由罗马帝国发出的(《历》第四章)。由于当时代的非宗教历史学家没有提到这件事,批评派认为路加一定是搞错了。但是最近,蒲纸上的古代文献和碑铭都证明了本章第1-3节所述事件的真实性。从亚古士督的官方记载(Res Gestae Divi Augusti i。8)来看,他至少在他任期之内进行了三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分别在公元前28年,公元前8年,和公元14年。这三个时间似乎没有一个与路加所指的吻合,但以下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的,即,当时巴勒斯坦紧张的政治局势以及犹太人对罗马征税的强硬抵抗导致了皇家的饬令推迟执行。事实上,罗马帝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普查或调查在上面所记的时间里没有如期进行,比如说公元前12年在高卢的普查。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异教的批评者还是犹太的批评者,比如说克理索和坡菲留,他们都不怀疑路加在这一点上的准确性。即便是那些不接受路加是一位受圣灵感动之作者的人都承认他是一位能干的、值得信任的历史学者(见对路1:1-4的注释)。一位如此认真的作者怎么可能误表当时著名的历史事件而让自己陷于批评之中呢?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1,242页;基督生平梗概,基督诞生的提示性年代表,路3:1,2的年代表,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该撒亚古士督。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罗马帝国的皇帝(见本册注释原文第37,38,238页;路3:1,2的年代表,希律诸王的统治,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亚古士督(一个称号;名为屋大维),公元前44年遭暗杀之该撒尤利乌斯的侄孙。在他权下发出的旨意即便不是他亲自颁布的也要有他的批准。

天下。希腊文oikoumenē,“有人居住的世界”,这里的意思可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化的(文明的)世界”,区别于野蛮的或非罗马的世界。不同的罗马作者,比如说波利比斯和蒲鲁他克,都使用oikoumenē的这个意思。

报名上册。希腊文apographō,“写成”,“抄写”,“注册”,或“登记”(见《历》第四章,那里使用的就是名词“登记[上册]”)。Apographō不是用于税收,而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口普查。然而,在古代,一次人口普查除了姓名登记外,通常还包括家产的登记,这种登记经常成为征收财产税的依据。这个术语尽管没有暗示出来,但很明显,它还指征税。


路2:2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本会注释】

头一次。希腊文prōtos,有时用作proteros,“较早的”(见约1:15,30;15:18;约壹4:19;等等)。尽管语法上有一些不同,但prōtos在这里的意思显然是“较早的”。路加用它的副词形式prōton来表示一件事在另一件事“之前”或先于另一件事发生(见路6:42;9:59;21:9;等等)。

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怀疑路加对这次发生在亚古士督统治时全罗马帝国的报名上册或税收之记述的真实性。路加显明自己是一个记述准确的历史学者。国际评经注释关于第2节的注释说,“路加福音的记述是非常准确的,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错误拒绝之前,必须有非常充分的证据才行”。

居里扭。塞提乌斯·萨图宁在公元前9到公元前6年担任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巡抚,他的继任者是昆克提尼鲁斯·瓦鲁斯,他在这一职位上一直到公元前4年4月希律去世之后为止。塞瑞扭(居里扭)于公元6年开始任职(约瑟夫,犹太掌故xviii. 1.1),他之前的一段时期由谁担任叙利亚巡抚不得而知。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1页。


路2:3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本会注释】

众人各归各城。在罗马人中,可能每个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在他们当下所住的地方登记,而不用回到他们的老家。众所周知,罗马每个城市的“登记”并不总是随着各省进行的。例如,高卢人的“登记”就是按照部落进行的。在一部现存的罗马帝国授权在埃及进行普查的谕旨中,要求百姓在他们的出生地进行登记(见游民进入的传记,第265页)。鉴于支派谱系对犹太人来说意义重大,大希律很可能决定按照支派进行“登记”,来作为他境内国民登记的最好方式。无论如何,这一点间接地证明了希律就是那位在犹太地实行罗马谕旨的人,同时也证明了路加叙述的可靠性。


路2:4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本会注释】

约瑟也……去。约瑟和马利亚有没有意识到预言中所说伯利恒要作为弥赛亚出生的地方,圣灵对于这个事实没有指示(见对第5节的注释)。路加只是简单指出对亚古士督旨意的顺从是他们此行的原因。

大卫的城。这样说是因为伯利恒是大卫的老家(见对撒上17:12,58的注释),他是这里最著名的人。

伯利恒。见对创35:19;太2:1的注释。这座城在耶路撒冷以南8公里处,和拿撒勒一样,现在它主要的居民是阿拉伯裔的基督徒。它现代的名字叫作Beit Lahm。

一族一家。尽管这里是专指约瑟,但显然马利亚也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见对太1:16,18;路1:27的注释;参《历》第四章)。


路2:5 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本会注释】

和……马利亚。马利亚陪约瑟同去的原因并没有陈明。罗马和犹太当局都没有要求她前往。根据罗马的法律女性也要纳税,但不需亲自到场。或许是马利亚意识到她的孩子即将出生,并且她了解伯利恒要作为这个孩子出生地的预言(弥5:2),故此有意陪约瑟一同前去。他们也许是有意在伯利恒住下的(见《历》第六章)。此外,她的前往是受圣灵指示的。他们在伯利恒找不到一个落脚之处,这说明他们在那没有产业。在路2:39节中,拿撒勒被称为“(他们)自己的城”。他们两人在伯利恒城中都是异乡人,“没有家”,“不为人所知也不被人尊重”(《历》第四章)。

妻。原文的重要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个字是被遗漏的。如果马利亚和约瑟没有结婚,他们是不会一起旅行的。马太福音暗示说,约瑟在天使指示他如何做之后很快就娶了马利亚(太1:24),这是在前往伯利恒之前所发生的事(见对太2:1的注释)。


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本会注释】

产期到了。这是根据天使对马利亚的应许(路1:31)。此时距约翰的出生大概已有六个月(路1:36,39,56,57;见对路1:39的注释)。基督出生的具体年代和时节不得而知。关于年份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0-242页,关于年份的时间见对路1:57;2:8的注释。


路2:7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本会注释】

头胎的。希腊文prōtotokos(见对太1:18,25的注释;参对路1:35的注释)。虽然耶稣在十字架上将他的母亲托付给约翰照顾,这似乎让人觉得那时候马利亚没有别的孩子在世(见对约19:26的注释),但对于马利亚生下耶稣后,是否还生育了其他的孩子,经上却没有给出直接的证据(见对太1:25的注释)。

布。这里作“缠裹的布”更好一些。希伯来人的孩子出生时要用水洗,用盐擦,用“缠裹的布”包裹(见对结16:4的注释)。这些布条要轻轻地缠裹住婴儿的身体和四肢。根据当时的习俗,孩子要斜对角地放在一块四方的布上,布的两个角对折盖住孩子的身体,一个角盖住他的脚,另一个角遮盖他的头。这样缠裹方便用手抱着出去走动。

马槽。再没有什么地方比放置耶稣的地方更卑微的了;谁也不能说自己的出生比此更为不幸的了。约瑟和马利亚在这个世界的有钱人面前是贫穷的(见对第24节的注释),然而,他们在信心上是富足的。几个世纪后出现了一种传统说法,说耶稣诞生的地方是伯利恒附近的一个山洞。然而,实际上这却是个“粗陋的棚子”,牲畜“栖息”的地方(《历》第四章)。据说,艺术家们受了赛1:3节的启示,常常在耶稣诞生的图画中画上牛和驴。

没有地方。原因很简单,客店已经被旅客们住满了。这里并没有暗示出客店的主人冷淡或不礼貌。可能此时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大多数都是犹大、便雅悯或利未的子孙。因此整个犹太地客店的住宿都非常紧张。

客店。希腊文kataluma,“一个住宿的地方”,或“一家小客栈”。这里可能是指一家简陋的客栈或旅馆──通常中间是一个院子,由一间间正对着有顶的走廊的客房环绕而成。旅客们或者住在一间房子里,或者占用走廊下一小块地方。牲畜和旅客的行李都放置在院子中。


天使报喜信给牧羊的人

路2:8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本会注释】

牧羊的人。[向牧羊人的宣告,路2:8-20。见耶稣的诞生。]这些卑微但敬虔的人在夜晚寂静的时刻,互相谈论应许的弥赛亚,为他的到来而一起祷告(见《历》第四章)。他们显然是属于那群数目虽少,但忠心等候“以色列的安慰者”(第25节),“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路2:38;见对太1:18;路2:25,26,38的注释)的人。上天总是向这样的人显示光明与真理。

只有那些“饥渴慕义的”人才能盼望得“饱足”(太5:6)。只有那些寻找光明与真理的人才能找到它(见太7:7;来9:28)。无论我们在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最重要的事就是在我们的心中保守“所盼望的福”(多2:13)。

以色列的领袖没有忠于他们的责任,所以恩惠越过他们,临到一群卑微但敬虔的牧羊人。即使耶路撒冷城内的祭司和拉比听说了天使向牧羊人显现的事,他们还是不信。他们没有像牧羊人那样去伯利恒调查,就擅下结论说这是一个荒唐的传说(见《历》第六章)。

按着更次。按照往常的习惯,牧羊人要昼夜住在野地里的。这清楚地意味着那段时期是在四月的雨季之后和十一月的雨季之前(见本注释第二册第108,110页),这段时间的羊群都是在野外放养的。犹太山区的冬天寒冷潮湿,如果当时是在冬季,那牧羊人会为自己和他们的羊群寻找地方躲避风雨。考虑到所有关于耶稣出生时间的证据,将他的出生时间定在当年的秋季似乎最符合上下文的年代表。然而,这并没有排除他在其他季节出生的可能性。见对路1:57的注释。

直到公元4世纪,12月25日才被定成基督出生的日子去遵守。这一天在公历中是冬至,从这一天起太阳就开始向北转了。在异教国家(地区)中,这个季节通常会有节日庆祝,比如说罗马著名的农神节,这一天是为了庆祝不同的太阳神的生日。正是在西方的教会中,基督的生日首次与这个异教的节日联合了起来。

看守。直译是,“看守值班的人们”,这里的复数可能表示牧人轮流看守。这些草场便是当年大卫看守他父亲羊群的地方(见《历》第四章)。在伯利恒附近有“以得台”,直译是“羊群的台”(见对创35:21的注释;参弥4:8)。根据传统说法,这是在耶路撒冷圣殿用来献祭之羊群所聚集的地方。或许那些天使向之显现的牧人所“看守”的羊群也是为此目的而分别出来的。


路2: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本会注释】

使者。这里作“一个天使”更好些。这个重要的使命交付给天使长加百列,可能是最为适合的(见《历》第八十一章;见对路1:19的注释)。

站在他们旁边。可能天使是在牧羊人上方稍高一点的空中。牧羊人或许就是在天使忽然出现在他们眼前时才注意到他的到来。

荣光。希腊文词语doxa,这里主要是指“荣耀”,或许可以与后来变像时的荣光相比较(路9:31,32)。见对罗3:23的注释。

牧羊的人就甚惧怕。即,“他们非常惧怕”,这情形只有在一种场合中才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就是当人与不可见世界之间的帘幕被揭开的时候。在旧约时代天使向人显现,人有时会将他们当作死亡的预兆(士6:22,13:21,22)。而这个天使是来宣告解放和喜乐之信息的(见路2:10)。


路2: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本会注释】

不要惧怕。见对路1:13的注释。

报给……大喜的信息。希腊文euaggaelizō,“宣布好消息”或“宣告喜乐的信息”。“传福音者”,“传福音(动词)”,“传扬福音(名词)”这些词都是来源于这个希腊文词语。由这个意义来说,福音书的作者就是“传福音者”。基督教从其一开始就宣扬“好的信息”或“福音”,关于救赎之爱,关于拯救的“好消息”或“福音”。

关乎万民。根据使徒所领受的使命,门徒们要去将救赎的福音传给“万民”(太28:19)。


路2: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本会注释】

大卫的城。见对第4节的注释。基督在正确的时间(见加4:4)、正确的地点(见对弥5:2的注释)降生了。

救主。希腊文词语Sōtēr,这个称号和作为个人名字的“耶稣”所包含的意义是相同的(见对太1:1,21的注释)。

主基督。不再披戴天国的荣耀,而是包在“缠裹的布”(第7,12节)里,马利亚的孩子仍然是“主基督”(参来1:6)。这个称号确定基督和旧约时代的“主”(见《祖知》第三十二章;《历》第五章;见对路1:76的注释)是一体,弥赛亚这个表达和耶和华是同等的(见对太1:1的注释;见本注释第一册第172页)。


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本会注释】

记号。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倾向于作“这个记号”。像用于经文中一样,一个“记号”不一定必然带有神迹的性质(见对赛7:14的注释)。给牧羊人的“记号”是一种识别的方法。伯利恒婴孩的外表将与牧羊人的期望相反,他们所想望的弥赛亚是高贵的。

布。见对第7节的注释。


路2: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上帝说:

【本会注释】

忽然。多得数不清的天使聚集在伯利恒山冈的上空,等待关于救主降生的宣告。

兵。希腊文词语stratia,“军队”,“一大群”或“一伙”,这是一个常用的军事术语,这里指天军的行列(见对诗24:10;书5:14的注释)。


路2: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本会注释】

荣耀归与上帝。救赎计划来源于上帝,人和天使都应该将荣耀和赞美归于他。在天使的这首歌中,“荣耀”与“平安”,“上帝”与“人”,“至高”与“地上”并排。救赎计划使人与上帝相和,把平安带给人,将荣耀归于上帝。只有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时平安才会到来。

平安归与……人。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主张这里作“平安在善意的人中”,即,那些向上帝和他们的同胞心存善意的人(见对弥6:8;太22:36-40的注释)。根据英文KJV版所依据的手稿,这里是指上帝向人所表达的善意;根据其他的手稿,这里是指上帝在人心中所运行的行之有效的“善意”。

基督是上帝道成肉身的“善意”。他是“和平的君”(赛9:6),是那位宣告,“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由于他的到来,我们便有权“得与上帝相和”(罗5:1)。“他是我们的和睦”(弗2:14)。正是“上帝所赐……的平安”,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腓4:7)。


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本会注释】

我们……去。显然,牧羊人对天使加百列所报告的信息深信不疑。他们立即行动。他们的信心与撒迦利亚的怀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对路1:18,20的注释)。


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本会注释】

急忙。这些牧羊人非要亲眼看到可以证实天使话语的“记号”就不能满足。


路2:17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本会注释】

传开了。如果让牧羊人隐藏照射在他们心中的亮光还不如让太阳停止发散它的光辉呢。这个好消息过于美好,他们是不能将其隐藏的。最终,天使向牧人显现的消息传到了耶路撒冷祭司,长老和拉比们的耳中,但他们对此不屑一顾(《历》第六章)。这些领袖觉得上帝一定不会越过他们这些国家的宗教教师,去恩顾一群粗野被人轻视的牧羊人(见对太2:4的注释)!今天所有发现基督在他心中重生的人,就像那些伯利恒的牧人一样,会将这好消息传给人听。


路2:18 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路2: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本会注释】

存。希腊文的意思显示出马利亚将这些事一直放在她的心中,即,她将这些事生动地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然而,与那些牧羊人不同,她没有去四处传扬那些发生在她身上奇异的事。

反复思想。直译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马利亚沉思默想与基督出生有关的各样事情,将每一件事与其他的几件事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所有事情的含义。她不但将加百列的话语清晰地存记在心,还将它们与牧羊人的报告进行比较。


路2:20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与上帝,赞美他。

路2:21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本会注释】

八天。[割礼,路2:21。]即,加上出生的那一天,在第八天(见对路1:59的注释)。

割礼。对于亚伯拉罕来说,“割礼的记号”是他“因信称义”的“印证”(罗4:11)。割礼象征着承认立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顺从的誓言。现在基督,作为这约和它可见之记号──割礼──的创始者(《祖知》第三十二、三十五章),经历了这个仪式,因此也就进入到这个仪式所代表的约中。他生在“律法以下”(加4:4)并顺服它的要求。

起名叫耶稣。见对太1:1的注释。男孩是在受割礼时起名的(见路1:59-66)。天使加百列已经告诉马利亚和约瑟孩子的名字要叫耶稣(太1:21;路1:31)。


在圣殿里献与主

路2:22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

【本会注释】

洁净。[在圣殿里奉献耶稣,路2:22-38。见耶稣的童年与青年时代。]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倾向于这里作“他们的洁净”。“他们”要么指耶稣和马利亚,要么指约瑟和马利亚。如果“他们”包括耶稣,那么很可能他在圣殿中的被献与马利亚的洁净存在很密切的联系。如果“他们”包括约瑟,那么这表明约瑟作为一家之首,要为马利亚完成礼节所涉及的要求而负责。这里最好将代词“他们的”和“他们”(包括约瑟)看作指相同的几个人。利未记的条例规定母亲生男孩“不洁净”的时间是四十天,生女孩是八十天(见对利12章的注释)。在此期间她要待在家里,不去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是母亲,而不是孩子,需要“洁净”。母亲和孩子都要前往圣殿,一个为“洁净”,一个为奉献。因此,约瑟、马利亚和耶稣从五英里外的伯利恒前往耶路撒冷,这是被双重目的引领的。他们前往耶路撒冷显然是在东方博士的拜访之前,因为后来约瑟和马利亚一定不敢再去耶路撒冷了。此外,他们几乎是紧接着东方博士的到访,就离开伯利恒前往埃及(见太2:12-15)。

按……律法。基督生在“律法以下”(加4:4),他遵守了自己在一千五百年前传给摩西的律法(《祖知》第三十二章;见对路2:21的注释)。作为人类的替代,基督必须“在方方面面顺从律法”(《历》第五章)。值得注意的是,“律法”这个词在本章中出现了五次(第22,23,24,27,39节),而在路加福音其余的地方仅出现过四次。

把他献。每一个头生的男孩都要献给耶和华。这样做是要承认上帝应许赐下他头生的儿子来救赎世人并纪念和感谢上帝在出埃及时对以色列中凡头生的之救护(见对出13:2,12;民3:12,13的注释)。头生的要被赎回,或被买回,约定的金额是五舍客勒银子(民18:15,16)。这个金额大致相当于二十罗马第纳里,或等同于一个劳力二十天的工钱(见本册注释原文第49页)。


路2: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本会注释】

正如……所记。见出13:2,12,15节。

凡……男子。见对第22节的注释。


路2: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本会注释】

祭。为马利亚的“洁净”献祭(见对第22节的注释)。

斑鸠。鸽子里的一种。如果约瑟和马利亚的经济条件更好一些他们就会带羊羔来献燔祭(见利12:6)。而现在他们带来的是相应的穷人的祭物,一只为燔祭,一只为赎罪祭(见利12:8;见对利1:14;5:7的注释)。


西面称颂救主

路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西面。一种传统说法认为这个年迈的圣人就是拉比西面,希列的儿子,迦玛列的父亲,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拉比西面在公元13年成为犹太公会的主席,这是在耶稣出生17或18年之后的事。但路加福音第2章中的西面显然已经年纪老迈(第26,29节),他得保证自己会在有生之年看见弥赛亚证实了这一点。

又公义又虔诚。西面是“虔诚”的,或者说,在心里是敬虔的,这是从他对上帝的职责来说的;他是“公义”的,这是从他对他同胞的行为上说的(见对弥6:8;太22:36-40的注释)。

盼望。西面显然属于那群谦卑敬虔殷勤研究经文的人,好像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路1:6,67),约瑟(太1:19),马利亚(路1:28),牧羊人(《历》第四章),亚拿(路2:37),东方的博士(太2:11;《历》第六章),亚利马太的约瑟(可15:43)以及其他一些人(路2:38)。上天正是将弥赛亚显现给这些忠心寻找他的人(参来9:28)。今天我们也有特权寻找那“所盼望的福”,以及“至大的上帝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多2:13)。

以色列的安慰者。这个表达是犹太人祷告常用形式的一部分:“愿我看见以色列的安慰者”,意思是,“愿我活着看见弥赛亚”。“以色列的安慰者”这个短语反映出旧约中各种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这些预言说到有关弥赛亚之希望的“安慰”(见赛12:1;40:1;49:13;51:3;61:2;66:13;等等)。


路2: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本会注释】

未死以前。在每个世代中都有敬虔的人珍藏着活着见到弥赛亚之应许实现的盼望。上帝定意这希望要在他忠心的儿女心中燃烧,再没有什么比这指望更能引导人洁净他们的生活(见约壹3:2,3)。然而,在西面的时候,那些敬虔的人已从预言中得到证据,他们的世代将要看到弥赛亚。

主所立的基督。或“耶和华的受膏者”(见对太1:1的注释),这是基督教以前时代犹太人对弥赛亚的称呼。


路2: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本会注释】

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西面是“公义又虔诚”(第25节)的,他在上天照耀他路途的光明中行走,他的眼得以看见更大的光。而那当时怀抱着婴孩耶稣的祭司是何等的不同啊(见《历》第五章)!就像许多同为祭司的人一样,他研究经文却无所得(见《历》第二章),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靠着那所启示出来的原则而生活(见何4:6)。结果,当他面对面看见生命的光时(见约1:7-11),他属灵的眼睛已经完全瞎了。他不接受已启示的亮光,就不能为更大的亮光做好准备。


路2: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上帝说:

【本会注释】

称颂上帝。或像在路1:64节中那样,作,“称颂上帝”。关于“感谢上帝”在旧约中的意思,见对诗63:4的注释。


路2: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本会注释】

主。希腊文despotēs,意思是“绝对的统治者”。despotēs这个词就其本身的起源来说并没有指出“绝对的统治者”是好是坏。然而,将绝对的权力放在任何一个人的手中都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的品格会在这种权力的使用中迅速暴露出来,他滥用这种权力的程度就显示出他邪恶的程度。人性是这样的,绝对的权力带来的通常是恶,而不是善;因此英文单词“暴君(despot)”,“暴虐的(despotic)”,“专制主义(despotism)”都源于despotēs,这些词都反映出对权力专制而邪恶的使用。但despotēs用来指上帝就呈现出一种不同的概念。上帝,作为“绝对的统治者”,将会在他的政权中反映出他自己品格的完全。Despotēs并不经常用在主(耶和华)的身上(徒4:24;犹第4节;启6:10);它更多用来表示仆人的“主人”(提前6:1,2;提后2:21;多2:9;彼前2:18)。新约中用于主(耶和华)或主人的词是kurios,只是简单地指一个上级,而没有特别指明他优越的程度。通常kurios只是简单地用于表示一种尊敬的头衔,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先生”。

在第29,30节中西面说到弥赛亚对他本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第31,32节中他的思想转向了弥赛亚对于所有的人意味着什么。

释放……去世。西面已经达成了他的心愿。他已经活着见到了那盼望的一位。他心里再没有什么遗憾和要求,他已经准备好从劳苦中得释放,迎接死亡带来的安息。见对第26节的注释。

安然。西面意识到他心中的渴望,凭借信心,他在婴孩耶稣身上看到了旧约中弥赛亚应许的实现。除了耶稣,无人能满足世人心中的空虚和渴望。我们应该像西面一样,不凭借着信心看到我们的“主基督”就决不歇息。


路2: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本会注释】

救恩。希腊文词语sōtērion(见对第11节的注释)。在七十士译本中sōtērion经常用来表示希伯来文词语shelem,“感恩祭”,或“平安祭”(见本注释第一册第700页)。


路2: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本会注释】

预备。或,“准备好”。

万民。直译是,“所有的人”。路加再次注意到了福音信息的普世性(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8-30页)。


路2: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本会注释】

光。见对路1:78,79的注释。

照亮。直译是,“为了一个启示”。“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赛25:7)将要除去(见赛60:1-3)。

外邦人。在很早的时候,希伯来人就被教导说,他们命定要在地上万国面前代表真神上帝。这项重要的事实早在向亚伯拉罕所发的第一个应许中就已清楚表明了(创12:3),后来又向以撒(创26:4)和雅各(创28:14)重申。在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出埃及准备进入应许之地时,这同一项真理更加清晰地向他们宣布(见申4:6-8;28:10;等等)。历世历代先知在百姓面前不断高举他们所被交托之神圣责任的世界性意义(见诗98:3;赛42:6;49:6;53:10;56:6,7;60:1-3;61:9;62:2;亚2:11;8:22;等等)。基督反复指出他的使命不仅包括犹太人也包括外邦人(见太12:18,21;约12:32;等等)。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6-30页。

荣耀。犹太人所被给予的特权远远超过其他民族,为的是要他们在地上万国面前更好地作真神上帝的代表(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8-30页)。上天选择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有智慧或者更好,而是因为上帝乐意让他们作他光明与真理之特别的使者(见申7:7,8)。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就是一位热诚寻求真理的人,并将自己顺服于上帝的引导。主时刻准备去与那些愿意接受他引领的人合作。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特别的优势主要在于他们是真理的领受者,保管者,传扬者(见罗3:1,2;9:4,5)。

民。希腊文laos,新约的作者始终将这个术语用于他们自己的人民,或指犹太人,或指同胞中的基督教信徒。“外邦人”这个词来源于ethnos,“生活在一起的众人”,因此有“国家”的意思。ethnos在新约中总是翻译为“国家”或“外邦人”。


路2:33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本会注释】

父。这种读法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童女生子的否认,这项事实是路加清楚明白陈述的(路1:26-35;参太1:18-25)。在这里,路加是从法律和一般的意义上考虑约瑟的,而不是从字面和肉体的意义上(见对太1:21,24的注释)。某种特定的意义上,约瑟作为马利亚的丈夫,在耶稣出生时就成为了他的父亲。后来,或至少从在圣殿中登记名字开始,按照当时的语言习惯来看,约瑟也被看作是耶稣的父亲(见路3:23;4:22;约6:42)。作为耶稣法律上的父亲,约瑟的第一个责任就是给他起名字(见太1:21)。后来,藉着神圣的指引,约瑟担当了那个角色(见太2:13,19-22)。在这个意义上说约瑟是耶稣的父亲是合适的,因为很显然,马利亚她自己也使用过这个术语(路2:48)。另外,在第27节中,路加将约瑟包括在耶稣的“父母”之中,这肯定不是从字面意义上说的,而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见《历》第八章)。

希奇。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惊讶,因为天使已经将相似的信息告诉约瑟(太1:20)和马利亚(路1:26,27)了。此外,以利沙伯向马利亚说的话显然是受圣灵感动的(路1:41-45)。同时约瑟和马利亚也听到了牧羊人的报告(路2:20)。他们的希奇来自于婴孩耶稣之弥赛亚身份接连不断出现的证据,因为他在天上的父藉圣灵始终显明指示给他的工作。或许他们奇怪一个陌生人竟能识透这样一个伟大的秘密。


路2:34-35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本会注释】

对……马利亚说。西面藉着圣灵的启示似乎明白了童女生子这个事实。他似乎完全忽略了约瑟。

跌倒……兴起。基督说自己是“匠人所弃的石头”(太21:42;见对诗118:22的注释)。“我们在基督里被高举之前必须跌碎在磐石之上”(《历》第五章)。

基督是历代以来最大的磁石,将那些心中谦卑痛悔的人吸引到他这里来。像马太,撒该,抹大拉的马利亚,这些别人眼中的“税吏和罪人”,感到自己奇妙地被吸引到大医师这里来,而他使他们残破的生活得以完全。其他像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上天的医师,因自己灵性的邪僻从救主那里被赶逐出去。

话柄。希腊文sēmeion,“记号”,“标记”或“象征”。作为上天的代表,基督是救赎的象征。对于天父的爱来说,基督是一个活的记号和见证,他对世人的使命为之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见约3:16;《历》第一章)。

刀。希腊文rhomphaia,用来描述一种大刀,比如说像色雷斯人的刀。Rhomphaia和新约中通常用来表示刀的machaira有所区别,后者表示一种短的罗马剑。Rhomphaia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表示歌利亚的刀。可能rhomphaia是一种比machaira更为可怕的武器,用在这里喻指耶稣钉十字架时马利亚心中的痛苦(见约19:25;《历》第七十八章)。按时间发展顺序,这里是新约中第一次暗示基督的受难,反映了赛52:14;53:12节的预言。西面这些神秘的话语像一股寒流掠过马利亚的心头,在她的意识中留下了某种事物要来之不详的预感。此外,西面对马利亚所说的话似乎也暗示了约瑟将不会看到髑髅地的场景。

你自己的心。马利亚肯定像所有的犹太人一样,希望耶稣荣登大卫属世的宝座(参路1:32)。这种期待──甚至基督的门徒也有──只能使十字架的失望更加剧烈而已。但上帝按着他的慈悲给了她这暗示,让她的心里有所准备。

显露出来。直译是,“没有覆盖的”或“揭开的”。


亚拿颂赞上帝

路2: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本会注释】

亚拿。Hanna,来自于希伯来文的Channah,“哈拿”(见对撒上1:2的注释)。这位年迈的圣徒和先知学校的创立者──撒母耳──的母亲同名。根据旁经福音书和后来教会所采纳的一种遗传说法,马利亚在亚拿的护卫和引导下于圣殿中长大,据称亚拿是她的母亲。这只是一个传说。这里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她们从前见过面。亚拿时常在殿中侍奉上帝说明了她对上帝的爱。路加说到一个不著名的圣经人物,比如说亚拿,都提供出她生平的细节,这足见其叙述历史的可靠性。

女先知。预言的恩赐历世历代也降在敬虔的女子身上,正如降在男子身上一样。在这些女先知中有米利暗(出15:20),底波拉(士4:4),以赛亚的妻子(赛8:3),户勒大(王下22:14),以及腓利那四个贞洁的女儿(徒21:9)。

年纪老迈。直译是,“年纪老迈已有多日”。亚拿至少有84岁(见对第37节的注释),很可能已经超过了100岁。


路2:37 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上帝。

【本会注释】

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从希腊文来看,“八十四岁”这个表达到底是指亚拿的年龄还是指她守寡的时间,这一点并不十分明确。解经家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大致相当。有些译本将这段时间用来指她的年纪(像英文RSV版),其他一些译本将其用来指她守寡的时期(像摩法特)。英文KJV版译作,“一个八十四岁的寡妇”,反映出原文措辞上的摸棱两可。已知的细节和所用的措辞似乎表明八十四年最有可能指的是她守寡的时期。如果亚拿早年十五岁结婚,度过了七年的婚姻生活,自己寡居了八十四年,那她当时应该是一百零六岁了。尽管八十四岁的年纪对她来说已经是“年纪老迈”,但一百零六岁也并非不可能。

不离开。一些人认为这里的意思是,亚拿或许和其他寡妇一起,作为圣殿所供养的人,在靠近圣殿区域的地方分得了一间房屋居住,作为回报,她奉献她的时间教导那些来圣殿寻求宗教教诲的年轻女子。基督时代是否有这样的供养还不得而知。其他人认为她“不离开圣殿”和门徒在基督升天之后“常在殿里称颂上帝”(见路24:53;徒2:46)是一个意思。显然,在后一种情况里路加并没有指在圣殿中居住的问题,而是指殿中经常性的宗教侍奉以及在聚集的百姓面前作见证(见徒3:1;5:12,20,21,25,42;等等)。

昼夜。可能是指早晚时辰的敬拜。无论这里与她的居住有什么关系(见前面的注释),很显然,亚拿忠心地参加早晚时辰的崇拜。她的生活完全投入到对上帝的服侍之中;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分散她的注意力。保罗称赞这样的生活对于那些“真为寡妇”(见提前5:5)的人是极为合宜的。


路2:38 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上帝,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本会注释】

正当那时。这里作“时刻”更好一些,即,当西面说话的时刻。听着西面所说关于耶稣之受圣灵感动的见证,亚拿的心也受到圣灵的触动,看出婴孩耶稣就是那应许的弥赛亚(见《历》第五章;参太16:17)。因此在奉献耶稣的时候,两位受圣灵启示的见证人坚定了马利亚和约瑟已经知道的关于那孩子的事。

称谢。用在这里的希腊动词指的是为表达对收到的恩赐或恩典而“返回”的感谢或颂赞。因此,很明显,路加所指亚拿的称谢是一种看到弥赛亚时喜悦的表达。

讲说。根据希腊文的时态,这里是,“不停地讲说”。她以前也一直向人们讲说关于弥赛亚到来的预言,现在她可以从自身经历的事实告诉人们,弥赛亚已经来了。

盼望……的人。这里显示出,有那么一群人,尽管人数少但他们却是热诚研究预言并警醒留意“时候满足”(加4:4;参但9:24-27;《历》第三章;见对路2:25的注释)的。

耶路撒冷。原文引用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支持这里作“耶路撒冷的”(将这里和第25节的“以色列的安慰者”作一比较)。


回拿撒勒

路2:39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本会注释】

办完了一切的事。[重返拿撒勒,路2:39,40=太2:19-23。主要的注释: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见耶稣的童年与青年时代。]耶稣生在“律法以下”(加4:4),是一个犹太人,因此要满足“主的律法”一切的要求,比如这里所要求的利未律法中关于洁净和献呈律例(路2:22-24)。这些律法虽由摩西的手传给以色列人但它们却是起源于上帝(见申5:31-33)。只有十条诫命是上帝直接传给百姓的(见申5:22)。

回。路加没有提东方博士的拜访和逃往埃及,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返回拿撒勒之前(见太2:1-23)。叙述细节上一个类似的省略出现在徒9:26节中,那里路加暗示说保罗从大马色出发后立即回了耶路撒冷。但从加1:17,18节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在保罗回耶路撒冷之前有三年的间隔。东方博士的访问显然是发生在圣殿奉献之后的,因为约瑟不可能在得到躲避希律逃往埃及的警告之后还带着马利亚和耶稣前往耶路撒冷。当这家人回到拿撒勒的时候希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亚基老接了他的位(见太2:19-23)。亚基老的统治时期是,公元前4年至公元6年:因此他们返回拿撒勒一定是发生在这段时期内的,很可能是在亚基老即位后不久。

拿撒勒。见对太2:23的注释。


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孩子渐渐长大。这段话概括了耶稣的童年,直到他十二岁的时候(第42节),第51,52节概括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耶稣基督的人性和性格是按正常速度发展的,他一次也没有向罪屈服。他在家庭范围内过着一种正常的孩童和少年会过的生活。他像人类中的每个分子一样度过这段时光,身体,智力,灵性,社交的发展都是与别人一样的(见对第52节的注释),只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一点瑕疵和玷污。这段成长的过程清楚地见证了耶稣的人性,就像他人性的完全见证了他的神性一样。

强健起来。“长大”和“强健起来”同样也用在施洗约翰身上(路1:80)。约翰和耶稣都是心灵真挚身体强健的,在人格上是匀称发育的。

充满智慧。智力的发育和体格的发育同步进行。这个短语总结了孩子智能、道德和灵性的发展(见对第52节的注释)。

恩。或,“喜爱”,即,上帝的赞许(见对第52节的注释)。比较天父在基督受洗时直接为他作的见证(路3:22)。


耶稣十二岁时在圣殿里

路2: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本会注释】

他父母。[第一次逾越节朝圣,路2:41-50。见耶稣的童年与青年时代,基督诞生的提示性年代表。]这里提到约瑟作为耶稣“父母”里的一位并不是要否认童女生子,这一点路加已经清楚无误地记述过了(路1:31-35)。耶稣在他的童年时代受到了约瑟父亲般的照料和保护(见对太1:24的注释),后来到了少年时期也一直“顺从”他,像每个少年顺从自己的父亲一样(见路2:51)。在第48节中马利亚对耶稣说到约瑟时也说“你父亲”。

上耶路撒冷去。希腊文的时态显示约瑟和马利亚习惯于前往耶路撒冷参加那里举行的年度宗教节期(见对利23:2的注释)。对于约瑟来说参加三大节期是律法的要求(见对出23:14-17;申16:16的注释)。马利亚习惯性地陪同前往证明了她对属灵之事的热诚,因为对于女子来说,尽管鼓励她们参加宗教节期,但并不作要求。

逾越节。逾越节是年度三大节期的第一个,其他两个是五旬节和住棚节(见对出23:14-17;利23:2的注释)。逾越节是为了纪念上帝将希伯来人从埃及人的压迫下拯救出来,并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过程中,所施行的一系列伟大神迹。希伯来人民即使认为其他节日上耶路撒冷去是不可能的,但通常逾越节是必须要前往参加的,这一事实证实了逾越节对他们是很重要的。逾越节是年度宗教活动的顶点,因为若没有这节期所纪念的那些神迹他们将继续留在埃及人的奴役之下。不仅如此,逾越节还预表了弥赛亚(见林前5:7),就是那要来将民族团结起来并世世代代保持下去的盼望。


路2: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本会注释】

十二岁。根据犹太人的计算方法,耶稣在他达到十一岁生日的时候就被认为是十二岁了(见对创5:32;太2:16的注释),并且到他十二岁的生日为止一直都是“十二岁”。犹太男孩要到十二岁才被确定为“律法之子”,(《历》第八章)并开始有义务亲自遵守各种的宗教礼节。十二岁标志着从孩童到青年的转变。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犹太男孩在三岁时就要穿着带繸子(流苏)的衣服(见对民15:38-41;申22:12的注释),在五岁时他们就被要求背诵一部分律法。十二岁即将结束时,尽管并非摩西律法,但根据拉比的遗传,他们祷告时要在手上、额上佩戴经文(见对出13:9的注释)。耶稣从不遵从这些遗传(见《历》第九章;参太23:5)。根据米示孥(Aboth 5. 21,他勒目第75页),希伯来男孩在十三岁时──即,过完了他们人生的第十二年──就有个人义务遵守诫命了。如果耶稣出生在公元前第5年的秋天,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1页),那么根据犹太人的计算方法,他人生的第十二年应该是从公元第7年的秋天到公元第8年的秋天,他过的第一个逾越节应该是下一年的,即,公元第9年。见主耶稣的传道生涯。

他们……上去。见对第41节的注释。在基督的时代,犹太人行走在加利利和犹太地之间,因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的矛盾,就尽可能地不从他们的土地上直接穿过(见《历》第五十三章)。因此,很可能耶稣和他的父母取道约旦河谷,这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替代性的路线。耶稣当时已经“十二岁”了,他要参加他的第一次逾越节。这很可能是他在圣殿中被献之后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因此是他第一次参观圣殿(见《历》第八章)。

按着……规矩。约瑟和马利亚的特点就是忠实地顺从律法的全部要求(见对太1:19;路2:21-24的注释)。


路2: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本会注释】

守满了节期。逾越节的羔羊通常都是在尼散月十四日下午较晚的时候宰杀的,吃这羊羔的肉是在日落之后的同一个夜晚,此时已经是第十五日了(见对马太福音第26章的附注,注1)。第十五日也是除酵节的第一天,除酵节要一直延续到第二十一日,尼散月的第十五日和第二十一日无论是一周中的第几日都要如安息日一般地遵守(见对出12:16;利23:6,7的注释)。第十六日要在耶和华面前献上摇祭。第十四日到十六日的节期仪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第十七日那些上到耶路撒冷来守节的人就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要回去了。路加叙述的一个情况(见对第46节的注释)让许多评论家认为马利亚和约瑟是在这个时候离开的。然而,他们遵守仪文律法的热诚(见对第41,42节的注释)似乎应该使他们守完整个节期,而不是拉比要求的最短期限。见受难周和耶稣的复活到升天。

孩童。希腊文词语pais,“一个男孩子”,或“一个少年”。第40节中“孩子”这个词来源于paidon,它是pais加上表示“小”的后缀之后形成的词。

耶稣仍旧在。基督,即便作为一个孩子,他顺从的精神也给了约瑟和马利亚完全的理由信任他;“那超出他实际年龄的深思熟虑和智慧”标志着他“聪明而又敏于领受的思想”(见《历》第七章),这使得他的顺从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的。耶稣虽然是个孩子,但他总是注意到并照顾他父母的需要(见《历》第八章)。他总是知道该做什么并忠实地去做;这次约瑟和马利亚自然认为耶稣会像过去一样。

耶稣这次访问耶路撒冷第一次意识到在特殊意义上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见《历》第八章),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也开始吸引他的思想。他真诚地想要进一步明白那指定给他的工作的性质,于是就流连在圣殿──他天上的父在地上的居所(见约2:16)──中,与他作更深入的交谈。

上帝命定孩子在少年时期就要学会自己思考和行动,学着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在年纪较小的时候,他们在这些事上大半必须依靠自己的父母;但当少年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必须担当起成熟的角色。从一开始父母就应该寻求发展他们孩子理智选择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责任。一从儿童期进入少年期时,父母就应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引导,使孩子尽快地承担起更加成熟的责任。当孩子们表现出他们能够聪明做事的能力时,他们就应该被允许独立,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一个少年在儿童阶段是完全依靠自己父母的选择和行动,但进入少年期却还如此,就没有什么比这更为可悲的了。没有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承担那随成熟而来的责任。同时,也应教导少年要重视并认真思考父母的建议和监督,并要在一生中从别人的经验和智慧里寻求助益(见对第51节的注释)。


路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

【本会注释】

以为。耶稣没有做什么使他父母忧虑的事。他们以为他会知道与“同行的人”一起返回的计划,但耶稣却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离开。

同行的人。希腊文sunodia,“一队客旅”或“商旅”,来源于sun,“和……在一起”,以及hodos,“一条路”或“一条道”。为了做伴和安全起见,那些参加耶路撒冷年度各种宗教节期的人通常都大群结伴旅行。通常所有那些从乡村和城镇出来的人都会凑在一起结成队伍。在大队人群离开的喧嚷之中约瑟和马利亚很难询问他们所有的亲戚朋友以查看耶稣在哪里。此外,人们习惯女子在队伍中走在男子的前面,因此很可能约瑟和马利亚在他们出发上路之后不久就分开了,或许他们各自想着耶稣在对方那里。

一天的路程。返回拿撒勒的行程对于这样的队伍来说至多也就是几天的时间(见对第42节的注释)。如果他们沿着约旦河谷的路线走,第一天的巡游最远会使他们到达距离耶路撒冷24公里处的耶利哥。

找。他们的寻找既恒切又彻底。我们可以想象约瑟和马利亚在“一天的路程”结束天色将晚的时候,当他们在队伍的宿营地从亲戚朋友中间彻底找寻耶稣之时不断加深的忧虑。这样的寻找必定一直持续到深夜,但他们的努力终究归于徒然,哪里也找不到耶稣!


路2:45 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路2:46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本会注释】

过了三天。即,从他们初次意识到耶稣不在队伍中的时候起。毫无疑问,约瑟和马利亚第二天很早就起身返回耶路撒冷去,他们的心充满了不详的预感,因为他们回想起了当年希律要害他性命的可怕往事。如果他们当时停在耶利哥(见对第44节的注释),现在他们必须开始攀登通向耶路撒冷去的陡峭道路,此处的海拔超过了3,000英尺。他们在“第二”天中花了不少时间沿途找寻他们的儿子,因此延缓了前往耶路撒冷的脚步。但仍是徒然!这一天的找寻和前一天余下时间里的努力一样毫无结果。第三天他们继续努力。今天,当他们在圣殿崇拜的人群中听到耶稣的声音时,他们的忧愁和悲痛即将变为欢喜和快乐。根据犹太人的时间计算方式,他们是“第三”天在圣殿中找到耶稣的(见《历》第八章)。根据这种包括端点在内的时间计算体系,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也包括在所花费的时间之内(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

殿。希腊文hieron,整个圣殿建筑群,包括环绕圣殿、附近神圣区域的院落和厅堂。圣殿建筑本身用希腊文的naos来表示。拉比学校就在圣殿区域内的一间排房或厅堂中一间内举办,特别是在遇到节期的时候会开门授课。

坐。这是一个学习者的姿势。比较徒22:3。

教师。即,在宗教著作和口头遗传方面博学的拉比和文士(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5页)。前一代“教师”中杰出的一位便是长老希列,他是一个有影响的犹太思想学派的创立者。与之不相上下的是煞买,一个更加保守的犹太律法教师。基督时代著名的“教师”有,保罗的老师迦玛列(见徒22:3),希列的儿子和继承人西面,尼哥底母(见对约3:1,10的注释),或许还有亚利马太的约瑟(见对太27:57的注释)。作为当时知名的活跃教师,这些人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就在当时的现场。平时,特别是安息日和宗教节期的日子,经常会发现这些人坐在圣殿院内的凳子上,地上围坐着他们的学生。一些评论家认为这里提到的“教师”暗示着除酵节还没有结束,即,约瑟和马利亚是按照习俗所允许的那样提前离开了(见对路2:43的注释)。

听。即,听他们对经文和遗传的讲解,听他们的问题,听他们对自己问题的回答。拉比教学的通常模式是,问,答,讨论。

问。即,作为一个真诚而又尊敬老师的学习者。马利亚和约瑟希望借着这次访问耶路撒冷,能够让耶稣与那些受人尊敬而又博学的拉比们接触,好使他学会尊敬他们,并顺从他们拉比的要求。然而,耶稣很快就显明他对预言的理解超过了那些拉比。他智慧的问题使他们睁开眼睛注意那些和弥赛亚的使命有关的真理,并使他们注意到当代能够证明弥赛亚的显现即将临近之预言的应验(见《历》第八章;参《历》第二、五、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六章)。

这些事件无疑是指,公元第6年,本地的统治者亚基老王被废黜,犹太国第一次作为一个行省直接被从属于叙利亚巡抚的罗马的行政官治理。犹太在连续的外国皇帝统治之下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一个附属国,但他们却能够实现“自治”,犹太的首领或祭司(所罗巴伯、以斯拉、尼希米、以及后来的大祭司),马加比的祭司-国王,甚至后来在罗马的统治下,还有本地的希律王。现在这新的情况一定使很多犹太人感到,根据预言确实的话语,弥赛亚必定很快就要显现了。一千多年前先知曾经写到,“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见对创49:10的注释;见《历》第三、十章)。


路2:47 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本会注释】

希奇。这些宗教领袖一时无法解释这个孩子为什么充满了智慧,据他们所知耶稣并没有在拉比学校学习过(见《历》第八章;见对约7:15的注释),竟能如此透彻地了解预言。上帝是他的老师,通过马利亚的教导,通过耶稣自己对先知书卷的学习,现在当他在圣殿的院落中沉思默想时真理又直接印刻在他的心上(见《历》第七、八章)。相反,拉比们的教训却是使真理晦暗而不是将其显明,是在鼓励愚昧而不是在传授知识(见《历》第七章)。

他的聪明。即,对经文的了解,特别是对那些指着弥赛亚的到来,以色列对万国的使命,以及弥赛亚国度之建立的预言的了解。他对上帝话语的理解没有被拉比和长老们那些错误的解释所蒙蔽。耶稣不仅熟悉经文的字句,他也熟悉其内在的精神。他不重视拉比的解释,没有什么能混淆他的思想。

应对。这些被人敬重的教师问耶稣问题是为了要知道他对经文掌握的程度,他们很惊讶他那清晰而又符合逻辑的回答,且他的回答全是基于经文。如果作为一个“没有学过”的孩子都能对律法和先知有如此深刻的了解,以色列的领袖们想,耶稣若是在他们的手中经过彻底而又系统的训练之后将会是怎样呢?就像歌唱大师在一个未受训练但却天生优美的声音中识别出潜在的资质一样,这些宗教领袖无疑在耶稣身上看到了以色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师。


路2:48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本会注释】

他父母看见。马利亚和约瑟听见耶稣和那些律法教师的谈话就感到“希奇”。但更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耶稣的面容。“他们看到他脸上的光芒就惊奇。耶稣的神性”第一次“通过人性闪耀出来”(《历》第八章),证明人子不是别人,他正是上帝的儿子(见对太1:1的注释;见对约翰福音第1章的附注)。

你父亲和我。这是整卷福音书的叙述中最后一次提到约瑟是耶稣的“父亲”。既然耶稣已经意识到了他与天父的关系,那么他地上的“父亲”就应该在福音的记忆里引退了(见对第51节的注释)。经文从此刻开始就不再有关于约瑟的记述,这表明约瑟没有活到基督开始公开传道的时候(见《历》第十五章)。有关约瑟是耶稣的“父亲”的论述见对第33节的注释。


路2:49 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本会注释】

为什么找我呢。耶稣的话并不是在埋怨他父母对他的关心,而是天真地惊讶于他们在寻找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焦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如此艰难寻找自己儿子的过程呢?他们在耶路撒冷除了圣殿还能指望在哪找到他呢?他们知道耶稣对宗教事物的兴趣和热爱。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为他“伤心”呢?难道他过去经常使他们操心挂虑吗?他只是在他们离开时留在了圣殿中而已。那是他们丢下他离开的地方(见《历》第八章),也应该是他们期望能够找到他的地方。此外,耶稣并没有从他们的身边跑开,是他们离开时没有带上他。应该受责备的是他的父母,他们不应该责怪他。然而,耶稣虽意识到了他与天父的关系,但这并没有减低他对自己地上父母的责任(见第51节)。

岂不知。你们不知道吗?但是“他们不明白”(第50节)。

我应当在。直译是,“我应当是”或“我有义务是”。耶稣过去不总是忠实于自己的责任吗?他难道不是始终忠诚地对待分派给他的工作吗?作为一个孩童,耶稣已经明白了那呼召他去承担的使命,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乃是出于他天父的旨意(见太7:21;26:39;约4:34)。

我父的事。直译是,“在我父的[事]中”,这个表达既可指他父的“事”又可指他父的“殿”(英文RSV版)。马利亚刚刚提到约瑟是耶稣的“父亲”(第48节)。耶稣没有直接否认这种关系,而是更加明确地声明,天上的上帝是他的父。耶稣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理解并宣布了他圣子的身份。值得注意的是,耶稣第一次有记载的话语就是坚定了他的神性。在耶稣的心中萌生出了对于自己到地上来之使命的理解(见《历》第八章),但“他所说的这话,他们”却“不明白”(第50节)。

在基督来这个世界之前他一生的计划“每一个细节都在他面前显明了”(《历》第十五章)。就像为道成肉身所设立的时间(加4:4;《历》第三章),“他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定时”(《历》第四十九章)。他来到地上,行走在世人中间,每一步都有天父旨意的引导,他的旨意天天向他显明(《历》第十五章)。关于耶稣祷告的生活,上帝的引导在他生活中成为真实的方式,见对可1:35;3:13的注释。

耶稣屡次表达这样的思想,“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7:6,8),但是在最后一个逾越节上他说,“我的时候快到了”(太26:18)。我们也有特权像基督一样使我们的生活顺服于天父,受他的引导,完成我们在他的伟大计划中所被派定的那部分工作(《历》第二十一章;见约15:10)。

主耶稣在永恒的岁月中与父是平等的(见对约1:1-3的注释),但在道成肉身时他接受了一种次于天父的地位(见对约翰福音第1章的附注;见对路1:31,35;约1:14的注释)。现在,当他十二岁的时候,耶稣第一次明白了他作为天父儿子的身份以及他在人间作为一个人的角色。


路2:50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本会注释】

他们不明白。“岂不知”?耶稣问他的父母,但“他们不明白”他话中否认约瑟是他的父并声明上帝是他真正的父。马利亚“知道他否认自己与约瑟有血缘关系,并声明他作为上帝儿子的身份”(《历》第八章),但她没有完全明白他话中的含义,特别是关于他一生的工作。从现在开始耶稣的行动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就是一个谜了(《历》第九章)。这里的“他们”无疑是指马利亚和约瑟。如果连“他们”都不明白,那些律法教师和其他在场的人同样也是不明白的。


路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本会注释】

顺从。[青年及青壮年时期,路2:51,52。见耶稣的童年与青年时代;基督生平梗概。]或,“孝顺”他们。尽管耶稣明白地否认了与约瑟的亲缘关系,但就像一个儿子对自己父亲所做的那样,只要约瑟还活着,他还是尽心地顺从他。从耶稣意识到他是上帝的儿子到他离开家这之间有十八年的时间,但在这十八年中他对自己地上的监护人尽心尽意地履行了作为一个儿子应有的责任。作为上帝的儿子他或许会认为自己可以超脱于人伦的管辖之外,但他对自己人类父母的“顺从”却为所有的青少年做了一个榜样。因此,很明显,耶稣在第49节中的回答并不是对约瑟和马利亚权威的蔑视。

这十八年中耶稣在他乡邻的眼中就是一个拿撒勒的“木匠”(可6:3)和“木匠的儿子”(太13:55)。约瑟在这十八年的某个时间去世了,因为在这段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到那铺子说“那曾是约瑟的木匠铺”(《历》第十一章;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5页)。路2:51节在基督生平的叙述中是最后一处间接提到约瑟的地方(见对第48节的注释)。

存。希腊文diate'reo',“仔细保存”。马利亚注意到这“话”或“事”,并把它们生动地保留在她的记忆中(见对第19节的注释)。


路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纪),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本会注释】

耶稣……增长。耶稣的孩童和少年阶段是他身体,智力和灵性均衡发展的时期(见《教》第一章)。他渴望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完全反映他天父的品格。这里是恢复了上帝形象的完全的人性。在他三年半的传道时期之前是三十年不息不倦的准备。第40节的陈述特别是指耶稣的童年,而第52节主要是指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类似的陈述也曾用在撒母耳(撒上2:26)和施洗约翰(路1:80)身上。

记载在基督教早期旁经福音中有关耶稣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迷信传说与圣经庄严、优美而又具折服人心之能力的记述截然不同。关于这些传说的例子,见旁经作品,耶稣童年福音一书,7:1-35;13:1-13;15:1-7;16:1-16;18:1-19。耶稣在公开传道之前显然没有施行过任何神迹(参《历》第七、九章)。

智慧。希腊文sophia,“宽广而又充足的智力”;即,最高超、最充足意义上的智力(见对路1:17的注释)。Sophia不仅包括知识而且还包括在生活的各种情况和境遇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决断。理解基督在生活中如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使我们认识到他并非生来就有或被超自然地授予知识,悟性和智慧,他的智慧是不断“增长”的。“每个孩童都能像耶稣那样获得知识”(《历》第七章)。

身量。耶稣参与的是最高形式的训练,有益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真实的身体力量并发展完全的机能。如此便能训练他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这对他是有益的,对别人也是一种福惠(《历》第七章)。

上帝……喜爱。从智力发展的开端耶稣就在属灵的恩典和真理的知识上不断长进。他的道德力量和理解力不断增长,他经常在自然界中独处,特别是清晨时分,默想,查经,在祷告中寻求他的父(见《历》第九章)。在拿撒勒这个即便从当时那个弯曲的世代来说也以邪恶著称的地方,耶稣总是要面临试探并不得不时刻保卫他品格的纯洁(《历》第七、十二章)。

在他为传道而准备的时期即将届满之时天父为他作见证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3:22)。耶稣是一个活的榜样,告诉我们什么是“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历》第七章)。

关于耶稣面对并战胜试探进一步的评论见怀爱伦的补充材料中对太4:1-11;26:38-41;路2:40;来2:17的注释;路2:40的注释。

人。耶稣的性格以非凡的可爱而著称(《历》第七、二十六章),没有什么能干扰的忍耐(《历》第七章),无私的礼貌和优雅(《历》第七章),欢快和机智(《历》第七、八章),同情和温柔(《历》第七章),少年人的谦卑和朴实(《历》第八章)。从孩童时起,他生活中的一个目的就是祝福别人(《历》第七、九章),他乐于助人的双手随时准备服侍他们(《历》第九章)。他忠诚地履行着作为一个儿子,弟兄,朋友和公民的责任(《历》第七、八章)。

耶稣整个生活中最令人惊奇的事实或许就是他从婴孩到青年时期完美品格的发展,没有一点罪恶。这使我们的想象感到惊奇。想到耶稣确实从未享有上帝无意提供给我们孩子的特殊待遇(《历》第七章),我们不禁要问,“怎能有这事呢?”(参约3:9)。

首先,“耶稣所接受的竟是经过四千年犯罪堕落之后的人性。像亚当的每个儿女一样,耶稣承受了普遍的遗传规律所造成的后果”。(《历》第四章)。他被允许“冒失败和永远丧亡的风险,经历人间每一个孩童所必须经历的战斗,并与我们一样应付人生的艰险”。(《历》第四章)。其次,作为孩童的耶稣没有获得别的正常孩子之上的超自然智慧。他思想,说话,行动的智慧都是一个孩子的智慧(《历》第七章;《路》第六章)。“但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是完全的,带着一个无罪生命之简单的、自然的优美和恩典”(《路》第六章)。再次,耶稣成长的环境──以邪恶著称的拿撒勒──使他遭受了“一切我们必须面对的斗争”(《历》第七章;参《历》第十二章),但他即便在孩童和少年时期也没有让一件错误的思想或行为污损他的生活(《历》第九章)。

孩童的品格大半是由他们父母的榜样决定的。当孩童有幸见到他们父母的生活返照出上帝的温柔,公义和忍耐时,他们就会开始认识他了(《祖知》第二十七章)。培养孩童敬爱,信任,并顺从他们地上的父母就是在预备他们敬爱,信任,顺从他们在天上的父(见《知君》第二十章;《证》原文第四册第337页;见对太1:16的注释)。如果父母们今天谦卑地来到救主这里,愿意在教养孩童的事上接受他的引导,他们就有应许在塑造他们孩子的品格上要得到充足的恩典,像马利亚教养耶稣那样(见《历》第七章;参《历》第五十六章)。

那些愿意看到他们孩子身上返照耶稣品格的父母,应该利用这个重要教训所带来之属灵劝勉,并殷勤而又忍耐地将其运用到家庭的氛围中去(见《路》第六、二十五章;《历》第七、九章;《服》第二十八—三十三章)。他们要像亚伯拉罕那样用恩慈,忍耐,和智慧(见弗6:4;西3:21)“吩咐”他们的孩童和眷属(见对创18:19的注释),但也要有坚定(见对箴13:24;19:18的注释)。

一、卷名

最早的文本只注明“路加著”,后来的文本才以“路加福音”或“路加圣福音”为卷名。


二、作者

基督教古代的传统说法一致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尤西比乌(卒于约340年)在《教会史》中特别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卷三4.6)。再早100年,德尔图良(卒于约230年)说保罗是路加的“启发者”,鼓励他并向他提供许多资料,让他收入作品之中。公元185年左右,伊里奈乌写道:保罗的学生路加,把保罗传给他的福音写进书中。写于二世纪末的著名的穆拉托里残篇,与伊里奈乌的看法一致,说《路加福音》是保罗的同伴医生路加所著。早年的传统说法一致认为路加是《路加福音》的著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别人所写。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可以被看作一部书的上下集。这部书可以起名为“基督教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使徒行传》的序言清楚地指出两卷书为共同的作者所著。两本书的文体和措辞一致,而且是写给同一个人的──提阿非罗──的。作者在《使徒行传》的一些部分用了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他是保罗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在他传道的后几年。作者似乎从特罗亚起就陪伴保罗开始在希腊传福音(徒16:10-18),他陪保罗最后一次上巴勒斯坦(徒20:5-21:18),陪他前往罗马(徒27:1-28:16)。在罗4:14和门23-24节中,路加作为保罗的同工,向受信人问好。保罗在最后一次被囚罗马快要完毕时,写信给提摩太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提后4:11)使徒的其他同伴都被派出去工作或者抛弃了他。在他乌云密布的最后日子里,有“亲爱的医生”路加的温柔而又称职的服侍,令他深感欣慰。很清楚,这个人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

西4:11-14似乎暗示路加不是犹太人而是外邦人,因为他不列在奉割礼的人中,而列在其他已知的外邦人中。《路加福音》一般被认为是新约中文学性最强的著作之一,在许多方面酷似希腊大作家的风格,尤其是《路加福音》的序言(路1:1-4)。

尤西比乌说路加“是安提阿人,职业是医生”。他被认为是安提阿本地的人,有人认为写作的地点是在安提阿,也有人认为是罗马。路加和保罗是两位著作最多的新约作家。我们不知道路加死的地点和方式,但有传说他是在希腊殉道,被钉死在一棵活的橄榄树上的。

保守的学者一般认为,《路加福音》写作的年代不迟于公元63年,理由如下:《路加福音》显然写在《使徒行传》以前(见徒1:1)。《使徒行传》的突然结束一般认为可以表明该书写于保罗第一次被囚于罗马期间(61-63年),也许是刚到罗马不久。最简单的解释是当时他已经没有更多的事可以写了。如果在写《使徒行传》的时候,保罗已经受审,被释放,再次被捕,被定死罪并被处决,就决不会把这些事件省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原稿中曾记载这些事件,以后又遗失了。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断定《使徒行传》写于公元63年左右,《路加福音》更早一些(见徒1:1)──至于早多少却很难说。


三、历史背景

见《马太福音》。


四、主题

马太把耶稣表现为大教师,神圣真理的倡导者。马可把耶稣表现为活动家,强调祂显示神能的奇迹,以证明祂的弥赛亚身份。路加把耶稣同人类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祂人性的一面,把祂描述为人类的朋友。约翰则表现耶稣为上帝的圣子。

《马太福音》被认为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出身的读者写的,《马可福音》的对象是拉丁背景的人。《路加福音》则被认为特地是为希腊读者写的。他的措词表明他是写给当时有教养的人。他自己显然是一位文化知识颇高的人,熟悉当时的文体。这一点可以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序言中、从他根据不同官员的任期来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从他采用和提到他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上可以看出来。

《马太福音》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所以其中耶稣的家谱从他们国家的奠基人开始。《路加福音》是为全人类写的,所以耶稣的家谱就追溯到全人类的始祖亚当。路加比其他福音书作者更多地记录表明耶稣关心并服事外邦人的事件。他比别人更多提到罗马的百夫长,而且总是以肯定的语气。路加的世界观还可以从他记录保罗对外邦人的恳劝中看出来(见徒14:15-17;徒17:22-31)。在他的著作中没有一丝犹太人的排外倾向,这种倾向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偶然还可以看出。

书中屡屡出现医学术语,进一步证明《路加福音》为路加所著(路4:38;路5:12;路8:43)。这些术语表明作者是一位医生(见西4:14)。


五、纲要

下面的纲要仅概括耶稣生平和传道工作的主要阶段。

(一)婴儿期,童年和青年 路1:1-2:52

(二)为传道工作做准备,公元27年秋天 路3:1-4:13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至公元30年逾越节 路4:14-9:17

1、早期在加利利传道 路4:14-41

2、第一次在加利利的传道的行程 路4:42-5:16

3、在迦百农一带传道 路5:17-6:16

4、福山宝训 路6:17-49

5、第二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7:1-8:56

6、第三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9:1-17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路9:18-50

(五)在毗利亚传道,公元30年秋天至31年春 路9:51-19:27

1、在撒玛利亚和毗利亚传道 路9:51-10:24

2、用比喻讲道 路10:25-18:14

3、最后一次前往耶路撒冷 路18:15-19:27

(六)在耶路撒冷的最后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路19:28-23:5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路19:28-21:4

2、橄榄山上的谈话 路21:5-38

3、耶稣被捕和受审 路22:1-23:25

4、耶稣的被钉和埋葬 路23:26-5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路24:1-53

和合本路2:1 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拼音版路2:1 Dāng nàxiē rìzi, Gāisǎyàgǔshìdū yǒu zhǐ xià lái, jiào tiān xià rénmín dōu bàomíng shàng cè.

吕振中路2:1 当那些日子、有诏谕从该撒亚古士督传出来,叫普天下都受户口的登记。

新译本路2:1 那时,有谕旨从凯撒奥古士督颁发下来,叫普天下的人登记户口。

现代译路2:1 那时候,罗马皇帝奥古斯都颁布命令,要罗马帝国的人民都办理户口登记。

当代译路2:1 凯撒亚古士督统治罗马帝国时,曾颁下一道御旨,要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户口登记。

思高本路2:1 那时,凯撒奥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谕,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记:

文理本路2:1 维时、该撒亚古士督下诏、令天下人咸登籍、

修订本路2:1 在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降旨,叫全国人民都登记户籍。

KJV 英路2:1 And it came to pass in those days, that there went out a decree from Caesar Augustus, that all the world should be taxed.

NIV 英路2:1 In those days Caesar Augustus issued a decree that a census should be taken of the entire Roman world.

和合本路2:2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拼音版路2:2 Zhè shì Jūlǐniǔ zuò Xìlìyà xúnfǔ de shíhou, tóu yī cì xíng bàomíng shàng cè de shì.

吕振中路2:2 这是头一次的户口登记,是居里扭做叙利亚巡总督(原意为『皇省长』)的时候举行的。

新译本路2:2 这是第一次户口登记,是在居里纽作叙利亚总督的时候举行的。

现代译路2:2 这头一次的户口登记是在居里扭任叙利亚总督的时候。

当代译路2:2 像这样的户口登记,是在居里扭任叙利亚总督时开始的。

思高本路2:2 这是在季黎诺作叙利亚总督时,初次行的登记。

文理本路2:2 此乃居里扭为叙利亚方伯时、首次登籍也、

修订本路2:2 这第一次登记户籍是在居里扭作叙利亚总督的时候行的。

KJV 英路2:2 (And this taxing was first made when Cyrenius was governor of Syria.)

NIV 英路2:2 (This was the first census that took place while Quirinius was governor of Syria.)

和合本路2:3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拼音版路2:3 Zhòngrén gè guī gè chéng, bàomíng shàng cè.

吕振中路2:3 众人都去登记户口,各归各城。

新译本路2:3 众人各归各城去登记户口。

现代译路2:3 大家都回本乡去办理登记。

当代译路2:3 当时人人都要回本乡,接受登记。

思高本路2:3 於是,众人各去本城登记。

文理本路2:3 众往登籍、各归其邑、

修订本路2:3 众人各归各城,办理登记。

KJV 英路2:3 And all went to be taxed, every one into his own city.

NIV 英路2:3 And everyone went to his own town to register.

和合本路2:4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

拼音版路2:4 Yūesè ye cóng Jiālìlì de Násǎlè chéng shàng Yóutaì qù, dào le Dàwèi de chéng, míng jiào Bólìhéng, yīn tā ben shì Dàwèi yī zú yī jiā de rén.

吕振中路2:4 约瑟、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也从加利利、由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

新译本路2:4 约瑟本是大卫家族的人,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伯利恒,

现代译路2:4 约瑟也从加利利省的拿撒勒城往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叫伯利恒;因为约瑟属於大卫的宗族,

当代译路2:4 约瑟也带同怀着身孕的未婚妻马利亚,离开加利利省拿撒勒镇,回到他祖先大卫王的故乡,就是犹太省伯利恒城。

思高本路2:4 若瑟因为是达味家族的人,也从加里肋亚纳匝肋城,上犹大名叫白冷的达味城去,

文理本路2:4 约瑟系大卫族系、故自加利利之拿撒勒邑诣犹太、至大卫之邑、名伯利恒、

修订本路2:4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为他是大卫家族的人,

KJV 英路2:4 And Joseph also went up from Galilee, out of the city of Nazareth, into Judaea, unto the city of David, which is called Bethlehem; (because he was of the house and lineage of David:)

NIV 英路2:4 So Joseph also went up from the town of Nazareth in Galilee to Judea, to Bethlehem the town of David, because he belonged to the house and line of David.

和合本路2:5 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拼音版路2:5 Yào hé tā suǒ pìn zhī qī Mǎlìyà, yītóng bàomíng shàng cè. nàshí Mǎlìyà de shēnyùn yǐjing zhòng le.

吕振中路2:5 他跟许配归他、身孕已重的马利亚同行,要登记户口。

新译本路2:5 与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登记户口。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

现代译路2:5 他要跟他订了婚的马利亚一起登记。马利亚已经有了身孕,

当代译路2:5 约瑟也带同怀着身孕的未婚妻马利亚,离开加利利省拿撒勒镇,回到他祖先大卫王的故乡,就是犹太省伯利恒城。

思高本路2:5 好同自己已怀孕的聘妻玛利亚去登记。

文理本路2:5 偕所聘之马利亚登籍、时马利亚已妊、

修订本路2:5 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登记户籍。那时马利亚已经怀孕。

KJV 英路2:5 To be taxed with Mary his espoused wife, being great with child.

NIV 英路2:5 He went there to register with Mary, who was pledged to be married to him and was expecting a child.

和合本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拼音版路2:6 Tāmen zaì nàli de shíhou, Mǎlìyà de chǎnqī dào le.

吕振中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生产的日子到了,

新译本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现代译路2:6 当他们在伯利恒的时候,她的产期到了。

当代译路2:6 抵达目的地时,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思高本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她分娩的日期满了,

文理本路2:6 寓彼时、产期适届、

修订本路2:6 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KJV 英路2:6 And so it was, that, while they were there, the days were accomplished that she should be delivered.

NIV 英路2:6 While they were there, the time came for the baby to be born,

和合本路2:7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拼音版路2:7 Jiù shēng le tóutāi de érzi, yòng bù bāo qǐlai, fàng zaì mǎcaó lǐ, yīnwei kèdiàn lǐ méiyǒu dìfang.

吕振中路2:7 就生了她的头胎儿子,用布包起来,让他躺在秣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容纳他们。

新译本路2:7 生了头胎儿子,用布包着,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现代译路2:7 她生了头胎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栈里没有地方让他们住。

当代译路2:7 於是生下了她头一个孩子。她用布把他裹着,安放在马槽里,因为旅店早已客满了。

思高本路2:7 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 ,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

文理本路2:7 乃生冢子、裹以布、置于槽、客舍无隙地故也、○

修订本路2:7 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KJV 英路2:7 And she brought forth her firstborn son, and wrapped him in swaddling clothes, and laid him in a manger; because there was no room for them in the inn.

NIV 英路2:7 and she gave birth to her firstborn, a son. She wrapped him in cloths and placed him in a manger, because there was no room for them in the inn.

和合本路2:8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拼音版路2:8 Zaì Bólìhéng zhī yedì lǐ yǒu mù yáng rén, yè jiān àn zhe gèng cì kānshǒu yáng qún.

吕振中路2:8 在同一个地区,有牧人露宿在野地里,夜间守更,看顾羊群。

新译本路2:8 在伯利恒的郊外,有一些牧人在夜间看守羊群。

现代译路2:8 在伯利恒的野外有些牧羊人夜间露宿,轮流看守羊群。

当代译路2:8 当晚,在城郊有一夥牧羊人正在轮流看守羊群。

思高本路2:8 在那区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守羊群。

文理本路2:8 其地有牧者、居于原野、夜守群羊、

修订本路2:8 在伯利恒的野外有牧羊人,夜间值班看守羊群。

KJV 英路2:8 And there were in the same country shepherds abiding in the field, keeping watch over their flock by night.

NIV 英路2:8 And there were shepherds living out in the fields nearby, keeping watch over their flocks at night.

和合本路2: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拼音版路2:9 Yǒu zhǔ de shǐzhe zhàn zaì tāmen pángbiān, zhǔ de róngguāng sìmiàn zhào zhe tāmen. mù yáng de rén jiù shèn jùpà.

吕振中路2:9 有主的一个天使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周围照射他们;他们大为惧怕。

新译本路2:9 主的一位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他们就非常害怕。

现代译路2:9 主的天使向他们显现;主的荣光四面照射他们,他们就非常惊惶。

当代译路2:9 忽然,天使向他们显现,荣光闪烁,照耀四方。牧人都给吓呆了。

思高本路2:9 有上主的一个天使站在他们身边,上主的光耀环照着他们,他们便非常害怕。

文理本路2:9 主之使立其旁、主之荣光环照之、牧者大惧、

修订本路2:9 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人就很惧怕。

KJV 英路2:9 And, lo, the angel of the Lord came upon them,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one round about them: and they were sore afraid.

NIV 英路2:9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them,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one around them, and they were terrified.

和合本路2: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拼音版路2:10 Nà tiānshǐ duì tāmen shuō, búyào jùpà, wǒ bào gei nǐmen dà xǐ de xìnxī, shì guān hū wàn mín de.

吕振中路2:10 天使对他们说∶「别伯了;看哪,我把大喜的信息传给你们,就是将要给予万民的。

新译本路2:10 天使说:“不要怕!看哪!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于万民的:

现代译路2:10 可是天使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们;这消息要带给万民极大的喜乐。

当代译路2:10 天使安慰他们说:“不要怕,我要向你们宣布一个和全人类有关的空前大喜讯:

思高本路2:10 天使向他们说:「不要害怕! 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

文理本路2:10 天使谓之曰、勿惧、我报尔大喜之嘉音、将及众民者、

修订本路2: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看哪!因为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KJV 英路2:10 And the angel said unto them, Fear not: for, behold, I bring you good tidings of great joy, which shall be to all people.

NIV 英路2:10 But the angel said to them, "Do not be afraid. I bring you good news of great joy that will be for all the people.

和合本路2: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拼音版路2:11 Yīn jīntiān zaì Dàwèi de chéng lǐ, wèi nǐmen shēng le jiù zhǔ, jiù shì zhǔ Jīdū.

吕振中路2:11 因为在大卫的城里、今天为你们生了一位拯救者,就是主基督(有古卷作∶主的弥赛亚)。

新译本路2:11 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现代译路2:11 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你们的拯救者—主基督已经诞生了!

当代译路2:11 今天在大卫王的城里,有一位救主为你们降生,他就是主基督。

思高本路2:11 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

文理本路2:11 盖今日于大卫之邑、为尔生救者、即主基督也、

修订本路2: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KJV 英路2:11 For unto you is born this day in the city of David a Saviour, which is Christ the Lord.

NIV 英路2:11 Today in the town of David a Savior has been born to you; he is Christ the Lord.

和合本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拼音版路2:12 Nǐmen yào kànjian yī ge yīnghái, bāo zhe bù, wò zaì mǎcaó lǐ, nà jiù shì jìhào le.

吕振中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儿、用布包着、卧在秣槽里∶这就是给予你们的记号。」

新译本路2:12 你们要找到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现代译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儿,用布包着,躺在马槽里;那就是要给你们的记号。」

当代译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这就是记号了。”

思高本路2:12 这是给你们的记号:你们将要看见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 。」

文理本路2:12 尔将见一婴、裹以布、卧于槽、是其号矣、

修订本路2: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给你们的记号。"

KJV 英路2:12 And this shall be a sign unto you; Ye shall find the babe wrapped in swaddling clothes, lying in a manger.

NIV 英路2:12 This will be a sign to you: You will find a baby wrapped in cloths and lying in a manger."

和合本路2: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 神说:

拼音版路2:13 Hūrán yǒu yī dà duì tiān bīng, tóng nà tiānshǐ zànmei shén shuō,

吕振中路2:13 忽然有一大群天兵同那天使颂赞上帝说∶

新译本路2: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一起赞美 神说:

现代译路2: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军跟那天使一起出现,颂赞上帝说:

当代译路2:13 霎时间,有一大队天军出现,和天使一同赞美上帝说:

思高本路2:13 忽有一大队天军,同那天使一起赞颂天主说:

文理本路2:13 忽有众天军、偕天使赞上帝曰、

修订本路2:13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上帝说:

KJV 英路2:13 And suddenly there was with the angel a multitude of the heavenly host praising God, and saying,

NIV 英路2:13 Suddenly a great company of the heavenly host appeared with the angel, praising God and saying,

和合本路2: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 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拼音版路2:14 Zaì zhìgāo zhī chù róngyào guīyǔ shén, zaì dì shang píngān guīyǔ tā suǒ xǐyuè de rén. ( yǒu gǔ juàn zuò xǐyuè guīyǔ rén ).

吕振中路2:14 「在至高地方、荣耀归于上帝;地上和平、(或译∶平安)、在他所喜悦的人中间(有古卷作∶有善意在人中间)」。

新译本路2: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 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现代译路2:14 愿荣耀归於至高之处的上帝;愿和平归给地上他所喜爱的人。

当代译路2:14 “愿荣耀归与至高的上帝,平安临到他所喜悦的人。”

思高本路2:14 「天主受享光荣於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文理本路2:14 在至上则荣归上帝、在地则和平归其所悦之人、○

修订本路2: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 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KJV 英路2:14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good will toward men.

NIV 英路2:14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 to men on whom his favor rests."

和合本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拼音版路2:15 Zhòng tiānshǐ líkāi tāmen shēng tiān qù le, mù yáng de rén bǐcǐ shuō, wǒmen wǎng Bólìhéng qù, kàn kan suǒ chéng de shì, jiù shì zhǔ suǒ zhǐshì wǒmen de.

吕振中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牧人就彼此说∶「我们总要过去、到伯利恒,看看所发生的、主所报给我们知道的、这件事。」

新译本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那些牧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主所指示我们已经成就的事。”

现代译路2:15 天使离开他们回天上去的时候,牧羊人彼此说:「我们进伯利恒城去,看主所告诉我们那已经发生了的事。」

当代译路2:15 天使天军离开了他们,升回天上之后,牧羊人便商议说:“我们马上进伯利恒城去,看看主刚才指示我们的奇事吧!”

思高本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以後,牧人们就彼此说:「我们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报告给我们所发生的事。」

文理本路2:15 诸天使离之升天、牧人相语曰、我侪且往伯利恒、观主示我所成之事、

修订本路2: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告诉我们的。"

KJV 英路2:15 And it came to pass, as the angels were gone away from them into heaven, the shepherds said one to another, Let us now go even unto Bethlehem, and see this thing which is come to pass, which the Lord hath made known unto us.

NIV 英路2:15 When the angels had left them and gone into heaven, the shepherds said to one another, "Let's go to Bethlehem and see this thing that has happened, which the Lord has told us about."

和合本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拼音版路2:16 Tāmen jímáng qù le, jiù xún jiàn Mǎlìyà hé Yūesè, yòu yǒu nà yīnghái wò zaì mǎcaó lǐ.

吕振中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就找到了马利亚和约瑟、同那卧在秣槽的婴儿。

新译本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找到马利亚、约瑟和那卧在马槽里的婴孩。

现代译路2:16 於是他们急忙赶去,找到了马利亚、约瑟,和躺在马槽里的婴儿。

当代译路2:16 他们就连忙进城,找着了马利亚和约瑟以及躺卧在马槽里的婴孩,

思高本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找到了玛利亚和若瑟,并那躺在马在槽中的婴儿。

文理本路2:16 遂亟往、见马利亚约瑟、且见婴卧于槽、

修订本路2:16 他们急忙去了,找到马利亚和约瑟,还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KJV 英路2:16 And they came with haste, and found Mary, and Joseph, and the babe lying in a manger.

NIV 英路2:16 So they hurried off and found Mary and Joseph, and the baby, who was lying in the manger.

和合本路2:17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拼音版路2:17 Jìrán kànjian, jiù bǎ tiānshǐ lùn zhè háizi de huà chuán kāi le.

吕振中路2:17 既已看见,就把天使对他们所说论这孩子的话(或译∶事)都传报给人知道。

新译本路2:17 他们见过以后,就把天使对他们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现代译路2:17 牧羊人看见以后,把天使所说关於婴儿的事告诉大家。

当代译路2:17 看见了之后,就到处向人传述天使告诉他们有关这婴孩的事情。

思高本路2:17 他们看见以後,就把天使对他们论这小孩所说的事,传扬开了,

文理本路2:17 既见之、则以指斯婴报之之言而播扬之、

修订本路2:17 他们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KJV 英路2:17 And when they had seen it, they made known abroad the saying which was told them concerning this child.

NIV 英路2:17 When they had seen him, they spread the word concerning what had been told them about this child,

和合本路2:18 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拼音版路2:18 Fán tīngjian de, jiù chàyì mù yáng rén duì tāmen suǒ shuō de huà.

吕振中路2:18 听见的人都希奇牧人对他们所说的事。

新译本路2:18 听见的人,都希奇牧人所说的事。

现代译路2:18 听见的人对牧羊人的话都很惊讶。

当代译路2:18 凡听见的人,无不惊异万分。

思高本路2:18 凡听见的人都惊讶牧人向他们所说的事。

文理本路2:18 闻者咸奇牧人所语之之事、

修订本路2:18 听见的人都诧异牧羊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KJV 英路2:18 And all they that heard it wondered at those things which were told them by the shepherds.

NIV 英路2:18 and all who heard it were amazed at what the shepherds said to them.

和合本路2: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拼音版路2:19 Mǎlìyà què bǎ zhè yīqiè shì cún zaì xīnli, fǎnfù sīxiǎng.

吕振中路2: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

新译本路2:19 马利亚把这一切放在心里,反复思想。

现代译路2: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事牢记在心里,反覆思想。

当代译路2:19 马利亚很留意这些事,把它们一一藏在心里,反复思量。

思高本路2:19 玛利亚却把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

文理本路2:19 惟马利亚悉存斯言于心、而自度之、

修订本路2:19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覆思考。

KJV 英路2:19 But Mary kept all these things, and pondered them in her heart.

NIV 英路2:19 But Mary treasured up all these things and pondered them in her heart.

和合本路2:20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与 神,赞美他。

拼音版路2:20 Mù yáng de rén huí qù le, yīn suǒ tīngjian suǒ kànjian de yīqiè shì, zhèng rú tiānshǐ xiàng tāmen suǒ shuō de, jiù guī róngyào yǔ shén, zànmei tā.

吕振中路2:20 牧人回去,因所听见所看见的、就是天使向他们所说的一切事、便将荣耀归与上帝,颂赞他。

新译本路2:20 牧人因为听见的和看见的,正像天使对他们所说的一样,就回去了,把荣耀赞美归与 神。

现代译路2:20 牧羊人回去,就为他们所听见所看到的事赞美歌颂上帝,因为所发生的事跟天使所告诉他们的相符。

当代译路2:20 在归途中,牧羊人不断称颂上帝,因为他们耳闻目睹的跟天使向他们所报的一样。

思高本路2:20 牧人们为了他们所听见和看见的一切,正如天使向他们说的一样,就光荣赞美天主回去了。

文理本路2:20 牧者返、以所见所闻尽如所报、而归荣颂赞上帝、○

修订本路2:20 牧羊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上帝,赞美他。

KJV 英路2:20 And the shepherds returned, glorifying and praising God for all the things that they had heard and seen, as it was told unto them.

NIV 英路2:20 The shepherds returned, glorifying and praising God for all the things they had heard and seen, which were just as they had been told.

和合本路2:21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拼音版路2:21 Mǎn le bā tiān, jiù gei háizi xíng gēlǐ, yǔ tā qǐmíng jiào yē sū, zhè jiù shì méiyǒu chéng tāi yǐqián, tiānshǐ suǒ qǐ de míng.

吕振中路2:21 满了八天、给孩子行割礼的时候、孩子的名字就叫耶稣;这是他受孕母腹以前、天使所起的。

新译本路2:21 满了八天,替孩子行割礼的时候,就给他起名叫耶稣,就是他成胎之前,天使所起的。

现代译路2:21 八天后,婴儿行割礼的日子到了,就为他取名叫耶稣;这名字是他未成胎以前天使替他取的。

当代译路2:21 八天后,婴孩便接受了割礼,并且起名叫耶稣。这个名字就是在马利亚怀孕前天使所起的。

思高本路2:21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 起名叫耶稣,这是 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

文理本路2:21 八日既盈、为婴行割、命名耶稣、即未妊时、天使所称者、○

修订本路2:21 满了八天,他们就给孩子行割礼,又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还没有在母腹里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KJV 英路2:21 And when eight days were accomplished for the circumcising of the child, his name was called JESUS, which was so named of the angel before he was conceived in the womb.

NIV 英路2:21 On the eighth day, when it was time to circumcise him, he was named Jesus, the name the angel had given him before he had been conceived.

和合本路2:22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

拼音版路2:22 `An Móxī lǜfǎ mǎn le jiéjìng rìzi, tāmen daì zhe háizi shang Yēlùsǎleng qù, yào bǎ tā xiàn yǔ zhǔ.

吕振中路2:22 他们按摩西的律法守洁净的日子己满,父母就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与主;

新译本路2:22 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就按着摩西的律法,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奉献给主。

现代译路2:22 按照摩西法律的规定,洁净的日期满了以后,约瑟和马利亚带小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奉献给主。

当代译路2:22 他们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头生的男孩,必须献给上帝。”

思高本路2:22 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

文理本路2:22 洁日既满、依摩西律、携婴上耶路撒冷、献之于主、

修订本路2:22 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就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给主。

KJV 英路2:22 And when the days of her pu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Moses were accomplished, they brought him to Jerusalem, to present him to the Lord;

NIV 英路2:22 When the time of their pu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Moses had been completed, Joseph and Mary took him to Jerusalem to present him to the Lord

和合本路2: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

拼音版路2:23 ( zhèng rú zhǔ de lǜfǎ shang suǒ jì, fán tóushēng de nánzǐ, bì chēng shèng guī zhǔ. )

吕振中路2:23 [照主律法上所记的,「头胎男丁都当分别为圣而归主」],

新译本路2:23 正如主的律法所记:“所有头生的男孩,都当称为圣归给主。”

现代译路2:23 这是依照主的法律所写:「头胎的男孩都要奉献给主。」

当代译路2:23 他们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头生的男孩,必须献给上帝。”

思高本路2:23 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於上主。』

文理本路2:23 如主律所载、凡初胎之男、必称圣归主也、

修订本路2: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归主为圣";

KJV 英路2:23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the LORD, Every male that openeth the womb shall be called holy to the Lord;)

NIV 英路2:23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the Lord, "Every firstborn male is to be consecrated to the Lord"),

和合本路2: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拼音版路2:24 Yòu yào zhào zhǔ de lǜfǎ shang suǒ shuō, huò yòng yī duì bān jiū, huò yòng liǎng zhǐ chú gē xiànjì.

吕振中路2:24 也按主律法上所说的献祭物∶就是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

新译本路2:24 又照着主的律法所说的献上祭物,就是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

现代译路2:24 他们也要依照主的法律所规定的,献上一对斑鸠或两只小鸽子作祭品。

当代译路2:24 当洁净期满,就带婴孩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帝,并依法献上斑鸠一对或乳鸽一双。

思高本路2:24 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 鸽。

文理本路2:24 且献祭、如主律所言、以双鸠、或二雏鸽焉、

修订本路2: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KJV 英路2:24 And to offer a sacrifice according to that which is said in the law of the Lord, A pair of turtle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NIV 英路2:24 and to offer a sacrifice in keeping with what is said in the Law of the Lord: "a pair of doves or two young pigeons."

和合本路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拼音版路2:25 Zaì Yēlùsǎleng yǒu yī gèrén míng jiào Xīmiàn, zhè rén yòu gōngyì yòu qiánchéng, sùcháng pànwàng Yǐsèliè de ānwèi zhe lái dào, yòu yǒu Shènglíng zaì tā shēnshang.

吕振中路2:25 当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正义又虔诚,素来期望着以色列之受安慰,且有圣灵在身。

新译本路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公义虔诚,一向期待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现代译路2:25 当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他是敬畏上帝的义人,一向盼望以色列得到拯救。圣灵跟他同在;

当代译路2:25 在耶路撒冷城里,有一位名叫西面的老先生,他是个正直虔诚、被圣灵充满的人,一直期待基督救主降临。

思高本路2:25 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

文理本路2:25 耶路撒冷有西面者、其人义且虔、素望以色列之慰者、而圣神偕之、

修订本路2:25 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

KJV 英路2:25 And, behold, there was a man in Jerusalem, whose name was Simeon; and the same man was just and devout, waiting for the consolation of Israel: and the Holy Ghost was upon him.

NIV 英路2:25 Now there was a man in Jerusalem called Simeon, who was righteous and devout. He was waiting for the consolation of Israel, and the Holy Spirit was upon him.

和合本路2: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拼音版路2:26 Tā dé le Shènglíng de qǐshì, zhīdào zìjǐ wèi sǐ yǐqián, bì kànjian zhǔ suǒ lì de Jīdū.

吕振中路2:26 他得了圣灵的谕示,说他还未见主所膏立的基督以前,必不见死。

新译本路2:26 圣灵启示他,在死前必得见主所应许的基督,

现代译路2:26 他得到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在离世以前会看见主所应许的基督。

当代译路2:26 圣灵曾向他启示:在他去世以前,必能亲眼看见救主基督。

思高本路2:26 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

文理本路2:26 曾得圣神之示、知其未死之先、必见主之基督、

修订本路2: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

KJV 英路2:26 And it was revealed unto him by the Holy Ghost, that he should not see death, before he had seen the Lord's Christ.

NIV 英路2:26 It had been revealed to him by the Holy Spirit that he would not die before he had seen the Lord's Christ.

和合本路2: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拼音版路2:27 Tā shòu le Shènglíng de gǎndòng, jìnrù shèng diàn. zhèng yùjiàn Yēsū de fùmǔ bào zhe háizi jìnlái, yào zhào lǜfǎ de guīju bànlǐ.

吕振中路2:27 他在圣灵感动中进了殿,耶稣的父母正抱着孩子耶稣进来,要照律法的成规办理他的事。

新译本路2:27 他又受圣灵感动进了圣殿。那时,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按着律法的规矩为他行礼。

现代译路2:27 由於圣灵的感动,他来到圣殿。这时候,耶稣的父母刚抱着孩子耶稣进来,要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事。

当代译路2:27 一天,他在圣灵感动之下进入圣殿,看见约瑟和马利亚依照律法将耶稣献给上帝,

思高本路2:27 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 行礼。

文理本路2:27 彼感于圣神进殿、适父母抱婴孩耶稣入、欲为之循律而行、

修订本路2: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而行。

KJV 英路2:27 And he came by the Spirit into the temple: and when the parents brought in the child Jesus, to do for him after the custom of the law,

NIV 英路2:27 Moved by the Spirit, he went into the temple courts. When the parents brought in the child Jesus to do for him what the custom of the Law required,

和合本路2: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 神说:

拼音版路2:28 Xī miàn jiù yòng shǒu jiē guò tā lái, chēngsòng shén shuō,

吕振中路2:28 西面就把孩子接到手臂中、祝颂上帝说∶

新译本路2:28 西面就把他接到手上,称颂 神说:

现代译路2:28 西面把孩子抱在怀里,颂赞上帝说:

当代译路2:28 就把耶稣抱过来,高声称颂上帝:

思高本路2:28 西默盎就双臂接过 来,赞美天主说:

文理本路2:28 则接抱之、颂上帝曰、

修订本路2:28 西面就把他抱过来,称颂上帝说:

KJV 英路2:28 Then took he him up in his arms, and blessed God, and said,

NIV 英路2:28 Simeon took him in his arms and praised God, saying:

和合本路2: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拼音版路2:29 Zhǔ a, rújīn keyǐ zhào nǐde huà, shìfàng púrén ānrán qùshì.

吕振中路2:29 「主宰阿,照你应许的话、如今你释放你奴仆安然而去了;

新译本路2:29 “主啊,现在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平平安安地去吧!

现代译路2:29 主啊,你已实现了你的应许;如今可让你的仆人平安归去。

当代译路2:29 “主啊,现在可以按照你的话,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了,

思高本路2:29 「主啊! 现在可照你的话,放你的仆人平安去了!

文理本路2:29 主欤、今乃如尔言、释尔仆安然而逝、

修订本路2: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 容你的仆人安然去世;

KJV 英路2:29 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 according to thy word:

NIV 英路2:29 "Sovereign Lord, as you have promised, you now dismiss your servant in peace.

和合本路2: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拼音版路2:30 Yīnwei wǒde yǎnjing yǐjing kànjian nǐde jiùēn.

吕振中路2:30 因为我已亲眼看到你的拯救,

新译本路2:30 因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现代译路2:30 我已亲眼看见你的拯救,

当代译路2:30 因为我已亲眼看到这位世人的救主,

思高本路2:30 因为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

文理本路2:30 因我目已见尔之拯救、

修订本路2: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KJV 英路2:30 For mine eyes have seen thy salvation,

NIV 英路2:30 For my eyes have seen your salvation,

和合本路2: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拼音版路2:31 Jiù shì nǐ zaì wàn mín miànqián suǒ yùbeì de.

吕振中路2:31 就是你所豫备在万族之民面前、

新译本路2: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现代译路2:31 就是你为万民所预备的:

当代译路2:31 就是你赐给全人类的救主。

思高本路2:31 即你在万民之前早准备好的:

文理本路2:31 即尔所备于万民前者、

修订本路2: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KJV 英路2:31 Which thou hast prepared before the face of all people;

NIV 英路2:31 which you have prepared in the sight of all people,

和合本路2: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拼音版路2:32 Shì zhàoliàng waìbāngrén de guāng, yòu shì nǐ mín Yǐsèliè de róngyào.

吕振中路2:32 对外国人做启示的光、又做你民以色列之荣耀的。」

新译本路2:32 为要作外族人启示的光,和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现代译路2:32 他要成为启示外邦的亮光,成为你子民以色列的荣耀。

当代译路2:32 他的光辉照耀万国,这真是以色列的殊荣。”

思高本路2:32 为作启示异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荣耀。」

文理本路2:32 为光以照异邦、亦为尔民以色列之荣、

修订本路2:32 是启示外邦人的光, 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KJV 英路2:32 A light to lighten the Gentiles, and the glory of thy people Israel.

NIV 英路2:32 a light for revelation to the Gentiles and for glory to your people Israel."

和合本路2:33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拼音版路2:33 Háizi de fùmǔ, yīn zhè lùn Yēsū de huà jiù xīqí.

吕振中路2:33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对所说关于他的事、正希奇的时候、

新译本路2:33 他父母因论到他的这些话而希奇。

现代译路2:33 孩子的父母对西面所说关於孩子的事觉得惊讶。

当代译路2:33 约瑟和马利亚听见这番话,便非常诧异。

思高本路2:33 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惊异他关於耶稣所说的这些话。

文理本路2:33 父母奇其指婴孩之言、

修订本路2:33 孩子的父母因论耶稣的这些话就惊讶。

KJV 英路2:33 And Joseph and his mother marvelled at those things which were spoken of him.

NIV 英路2:33 The child's father and mother marveled at what was said about him.

和合本路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

拼音版路2:34 Xī miàn gei tāmen zhùfú,

吕振中路2:34 路 2:34

新译本路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对他母亲马利亚说:“看哪!这孩子被立,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成为反对的目标,

现代译路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并且向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上帝拣选,是要使以色列中许多人灭亡,许多人得救。他要成为许多人毁谤的对象,

当代译路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后,就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听着,这孩子是蒙上帝拣选的,他将要使许多以色列人跌倒或兴起,也要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各人的心意就会表露无遗。你却会心如刀割。”

思高本路2:34 西默盎祝福了他们,又向 的母亲玛利亚说:「看,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

文理本路2:34 西面祝之、谓其母马利亚曰、此子之立、致以色列多人兴衰、亦为受诽之兆、

修订本路2: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成为毁谤的对象,

KJV 英路2:34 And Simeon blessed them, and said unto Mary his mother, Behold, this child is set for the fall and rising again of many in Israel; and for a sign which shall be spoken against;

NIV 英路2:34 Then Simeon blessed them and said to Mary, his mother: "This child is destined to cause the falling and rising of many in Israel, and to be a sign that will be spoken against,

和合本路2:35 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拼音版路2:35 Yòu duì háizi de mǔqin Mǎlìyà shuō, zhè háizi beì lì, shì yào jiào Yǐsèliè zhōng xǔduō rén diēdǎo, xǔduō rén xīngqǐ. yòu yào zuò huǐbàng de huàbǐng. jiào xǔduō rén xīnli de yìniàn xiǎnlù chūlai. nǐ zìjǐ de xīn ye yào beì dāo cī tòu.

吕振中路2:35 西面就给他们祝福,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看吧,这孩子被设立、必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复起,也必做辩论的对象,将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揭露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心、刀剑也要扎透。」

新译本路2:35 (你自己的心也会被刀刺透,)这样,许多人心中的意念就要被揭露出来。”

现代译路2:35 并因此揭露了这些人心底的意念。忧伤要像利剑刺透你的心。」

当代译路2:35 西面给他们祝福后,就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听着,这孩子是蒙上帝拣选的,他将要使许多以色列人跌倒或兴起,也要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各人的心意就会表露无遗。你却会心如刀割。”

思高本路2:35 至於 ,要有一把利剑刺透 的心灵──为叫许多人心中的思念显露出来。」

文理本路2:35 且剑将刺尔心、俾多人之意念显著、○

修订本路2:35 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剑刺透。"

KJV 英路2:35 (Yea, a sword shall pierce through thy own soul also,) that the thoughts of many hearts may be revealed.

NIV 英路2:35 so that the thoughts of many hearts will be revealed. And a sword will pierce your own soul too."

和合本路2: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拼音版路2:36 Yòu yǒu nǚ xiānzhī míng jiào Yàná, shì Yàshè zhīpaì Fǎneìlì de nǚér, niánjì yǐjing lǎomaì, cóng zuò tóngnǚ chūjià de shíhou, tóng zhàngfu zhù le qī nián, jiù guǎ jū le.

吕振中路2:36 有一个女的神言人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这个人年纪已经老迈;从她童女时期以后、同丈夫生活了,

新译本路2:36 又有一个女先知,就是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利的女儿。她已经上了年纪,从童女出嫁,和丈夫住了七年,

现代译路2:36 有一个女先知,名叫安娜,是亚设支族法内力的女儿。她已经老了,曾结过婚,跟丈夫一起生活了七年,

当代译路2:36 亚设族中,有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女先知,名叫亚拿,是法内力的女儿。婚后七年便开始守寡,一直住在圣殿里,禁食祷告,日夜事奉上帝。

思高本路2:36 又有一位女先知亚纳,是阿协尔支派法奴耳的女儿,已上了年纪。她出阁後,与丈夫同居了七年,

文理本路2:36 有女先知亚拿者、亚设支法内力之女也、其年已迈、自于归、偕夫七载、

修订本路2:36 又有位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童女出嫁,同丈夫住了七年,

KJV 英路2:36 And there was one Anna, a prophetess, the daughter of Phanuel, of the tribe of Aser: she was of a great age, and had lived with an husband seven years from her virginity;

NIV 英路2:36 There was also a prophetess, Anna, the daughter of Phanuel, of the tribe of Asher. She was very old; she had lived with her husband seven years after her marriage,

和合本路2:37 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 神。

拼音版路2:37 Xiànzaì yǐjing bā shí sì suì, ( huò zuò jiù guǎ jū le bā shí sì nián ) bìng bù líkāi shèng diàn, jìnshí qíqiú, zhòuyè shìfèng shén.

吕振中路2:37 就寡居、直到八十四岁(或译∶寡居了八十四年)。并没有离开过殿;黑夜白日、用禁食和祈求来事奉。

新译本路2:37 就寡居了,直到八十四岁(“就寡居了,直到八十四岁”或译:“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她没有离开过圣殿,以禁食和祷告昼夜事奉主。

现代译路2:37 以后寡居,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译:已经寡居八十四年〕。她没有离开过圣殿,日夜敬拜上帝,禁食、祷告。

当代译路2:37 亚设族中,有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女先知,名叫亚拿,是法内力的女儿。婚后七年便开始守寡,一直住在圣殿里,禁食祷告,日夜事奉上帝。

思高本路2:37 以後就守寡,直到八十四岁。她斋戒祈祷,昼夜事奉天主,总不离开圣殿。

文理本路2:37 为嫠八十有四年、身不离殿、禁食祈祷、日夜事主、

修订本路2:37 就寡居了,现在已经八十四岁。她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上帝。

KJV 英路2:37 And she was a widow of about fourscore and four years, which departed not from the temple, but served God with fastings and prayers night and day.

NIV 英路2:37 and then was a widow until she was eighty-four. She never left the temple but worshiped night and day, fasting and praying.

和合本路2:38 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 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拼音版路2:38 Zhèngdāng nàshí, tā jìnlái chēngxiè shén, jiāng háizi de shì, duì yīqiè pànwàng Yēlùsǎleng déjiù shú de rén jiǎng shuō.

吕振中路2:38 正在那时候、她上前来、称谢上帝,将孩子的事对一切期望耶路撒冷得赎放的人讲论。

新译本路2:38 就在那时候,她前来称谢 神,并且向期待耶路撒冷蒙救赎的众人,讲论孩子的事。

现代译路2:38 正在这时候,她也来了,颂赞上帝,并且向所有期待上帝来救赎耶路撒冷的人宣讲这孩子的事。

当代译路2:38 当西面还在跟约瑟和马利亚交谈,亚拿走进来,感谢了上帝,就去向耶路撒冷城中所有恳切期待救主降临的人,报告那孩子诞生的喜讯。

思高本路2:38 正在那时刻,她也前来称谢天主,并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论这孩子。

文理本路2:38 适于是时、进前称谢上帝、与望耶路撒冷得赎者、论说此婴、

修订本路2:38 正当那时,她进前来感谢上帝,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论这孩子的事。

KJV 英路2:38 And she coming in that instant gave thanks likewise unto the Lord, and spake of him to all them that looked for redemption in Jerusalem.

NIV 英路2:38 Coming up to them at that very moment, she gave thanks to God and spoke about the child to all who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redemption of Jerusalem.

和合本路2:39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拼音版路2:39 Yūesè hé Mǎlìyà, zhào zhǔ de lǜfǎ, bàn wán le yīqiè de shì, jiù huí Jiālìlì, dào zìjǐ de chéng Násǎlè qù le.

吕振中路2:39 约瑟和马利亚(希腊文作∶他们)办完了照主的律法应办的一切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新译本路2:39 他们按着主的律法办完一切,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现代译路2:39 约瑟和马利亚按照主的法律履行了一切所规定的事,就回加利利,到他们的本乡拿撒勒去。

当代译路2:39 耶稣的父母履行了律法的规定之后,就回到加利利省拿撒勒镇。

思高本路2:39 他们按着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使返回了加里肋亚,他们的本城纳匝肋。

文理本路2:39 其父母既遵主律、已毕诸事、乃归加利利、至己邑拿撒勒、○

修订本路2:39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KJV 英路2:39 And when they had performed all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Lord, they returned into Galilee, to their own city Nazareth.

NIV 英路2:39 When Joseph and Mary had done everything required by the Law of the Lord, they returned to Galilee to their own town of Nazareth.

和合本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拼音版路2:40 Háizi jiànjiàn zhǎngdà, qiáng jiàn qǐlai, chōngmǎn zhìhuì. yòu yǒu shén de ēn zaì tā shēnshang.

吕振中路2:40 那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着智慧,上帝的恩在他身上。

新译本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壮起来,充满智慧,有 神的恩典在他身上。

现代译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健壮而有智慧;上帝的恩宠跟他同在。

当代译路2:40 耶稣在那小镇上渐渐长大,身心强健,聪颖过人,蒙上帝赐福。

思高本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 身上。

文理本路2:40 婴孩渐长日健、智慧充实、上帝之恩宠偕之、○

修订本路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典在他身上。

KJV 英路2:40 And the child grew, and waxed strong in spirit, filled with wisdom: and the grace of God was upon him.

NIV 英路2:40 And the child grew and became strong; he was filled with wisdom, and the grace of God was upon him.

和合本路2: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拼音版路2:41 Mei nián dào Yúyuèjié, tā fùmǔ jiù shàng Yēlùsǎleng qù.

吕振中路2:41 每年逾越节期、他父母总是往耶路撒冷去的。

新译本路2:41 每年逾越节,他父母都上耶路撒冷去。

现代译路2:41 耶稣的父母每年都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

当代译路2:41 每年逾越节,约瑟和马利亚都上耶路撒冷去过节。

思高本路2:41 的父母每年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

文理本路2:41 每岁逾越节、其父母诣耶路撒冷、

修订本路2:41 每年逾越节,他父母都上耶路撒冷去。

KJV 英路2:41 Now his parents went to Jerusalem every year at the feast of the passover.

NIV 英路2:41 Every year his parents went to Jerusalem for the Feast of the Passover.

和合本路2: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拼音版路2:42 Dāng tā shí èr suì de shíhou, tāmen àn zhe jiéqī de guīju shang qù.

吕振中路2: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就按节期的规矩上去。

新译本路2:42 当他十二岁时,他们按着节期的惯例,照常上去。

现代译路2:42 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他们照常前往守节。

当代译路2:42 耶稣十二岁那年,跟着父母同上耶路撒冷过节;

思高本路2:42 到了十二岁时,他们又照节日的惯例上去了。

文理本路2:42 耶稣年十有二、遵节例偕往、

修订本路2: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过节的规矩上去。

KJV 英路2:42 And when he was twelve years old, they went up to Jerusalem after the custom of the feast.

NIV 英路2:42 When he was twelve years old, they went up to the Feast,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和合本路2: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拼音版路2:43 Shǒu mǎn le jiéqī, tāmen huí qù, háitóng de Yēsū réngjiù zaì Yēlùsǎleng. tāde fùmǔ bìng bú4 zhīdào.

吕振中路2:43 日子满了、他门回来的时候、孩子耶稣还留顿在耶路撒冷;他父母并不知道;

新译本路2:43 过完了节,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仍留在耶路撒冷,他父母却不知道,

现代译路2:43 节期完了,他们动身回家,孩童耶稣却逗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不知道这事,

当代译路2:43 节期完了,来过节的人都陆续回家,耶稣却仍然留在那里。约瑟和马利亚一直都没有发觉,

思高本路2:43 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 的父母并未发觉。

文理本路2:43 卒期而返、童子耶稣犹留耶路撒冷、其父母不知也、

修订本路2: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KJV 英路2:43 And when they had fulfilled the days, as they returned, the child Jesus tarried behind in Jerusalem; and Joseph and his mother knew not of it.

NIV 英路2:43 After the Feast was over, while his parents were returning home, the boy Jesus stayed behind in Jerusalem, but they were unaware of it.

和合本路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

拼音版路2:44 Yǐwéi tā zaì tóngxíng de rén zhōngjiān, zǒu le yī tiān de lùchéng, jiù zaì qīnzú hé shúshi de rén zhōng zhǎo tā.

吕振中路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才在亲戚和熟识的人中间寻找他。

新译本路2:44 还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就在亲戚和熟人中找他,

现代译路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群中,走了一天的路程才开始在亲友当中寻找他。

当代译路2:44 还以为他跟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才发现不见了耶稣;他们连忙在亲戚朋友中寻找,

思高本路2:44 他们只以为 在同行的人中间,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後就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 。

文理本路2:44 意其在同行者中、行一日程、乃于亲知间访焉、

修订本路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才在亲属和熟悉的人中找他,

KJV 英路2:44 But they, supposing him to have been in the company, went a day's journey; and they sought him among their kinsfolk and acquaintance.

NIV 英路2:44 Thinking he was in their company, they traveled on for a day. Then they began looking for him among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和合本路2:45 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拼音版路2:45 Jì zhǎo bu zhe, jiù huí Yēlùsǎleng qù zhǎo tā.

吕振中路2:45 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寻找他。

新译本路2:45 没有找到,就转回耶路撒冷找他。

现代译路2:45 他们找不到他,就回耶路撒冷去找。

当代译路2:45 结果没有找着,只好折回耶路撒冷。

思高本路2:45 既找不着,便折回耶路撒冷找 。

文理本路2:45 未遇、则返耶路撒冷觅之、

修订本路2:45 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KJV 英路2:45 And when they found him not, they turned back again to Jerusalem, seeking him.

NIV 英路2:45 When they did not find him, they went back to Jerusalem to look for him.

和合本路2:46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拼音版路2:46 Guò le sān tiān, jiù yùjiàn tā zaì diàn lǐ, zuò zaì jiào shī zhōngjiān, yī miàn tīng, yī miàn wèn.

吕振中路2:46 过了三天、就找着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们中间,也听他们,也诘问他们。

新译本路2:46 过了三天,才发现他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现代译路2:46 到第叁天,他们才在圣殿里找到他。他正坐在犹太教师们中间,边听边问;

当代译路2:46 叁天后,才在圣殿里找到耶稣;当时他正和教师们坐在一起,讨论许多深奥的问题。

思高本路2:46 过了叁天,才在圣殿 找到了 。 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

文理本路2:46 三日后、遇之于殿、坐诸师中、且听且问、

修订本路2:46 过了三天,他们发现他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KJV 英路2:46 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after three days they found him in the temple, sitting in the midst of the doctors, both hearing them, and asking them questions.

NIV 英路2:46 After three days they found him in the temple courts, sitting among the teachers, listening to them and asking them questions.

和合本路2:47 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拼音版路2:47 Fán tīngjian tāde, dōu xīqí tāde cōngming, hé tāde yìngduì.

吕振中路2:47 凡听见的都惊奇他的聪明、他的应对。

新译本路2:47 所有听见他的人,都希奇他的聪明和应对。

现代译路2:47 所有听见他的人都惊奇他聪明的对答。

当代译路2:47 大家对他惊人的理解力和答话,都感到诧异。

思高本路2:47 凡听见 的人,对 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

文理本路2:47 闻之者皆奇其颖悟应对、

修订本路2:47 凡听见他的人都对他的聪明和应对感到惊奇。

KJV 英路2:47 And all that heard him were astonished at his understanding and answers.

NIV 英路2:47 Everyone who heard him was amazed at his understanding and his answers.

和合本路2:48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拼音版路2:48 Tā fùmǔ kànjian jiù hen xīqí. tā mǔqin duì tā shuō, wǒ ér, wèishénme xiàng wǒmen zhèyàng xíng ne. kàn nǎ, nǐ fùqin hé wǒ shāngxīn lái zhǎo nǐ.

吕振中路2:48 他父母看见他、就很惊骇;他母亲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你看,你父亲和我直伤心找你呢。」

新译本路2:48 他父母见了,非常惊奇,他母亲说:“孩子,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呢?你看,你父亲和我都很担心地在找你呢!”

现代译路2:48 他的父母看见他,觉得很惊异。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为甚麽你这样待我们?你父亲和我非常焦急,到处找你呢!」

当代译路2:48 他的父母,也大惑不解。马利亚说:“孩子,你为甚麽要这样作弄我们呢?害得我们到处找你!”

思高本路2:48 他们一看见 ,便大为惊异, 的母亲就向 说:「孩子,为什麽你这样对待我们? 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

文理本路2:48 父母见而异之、其母谓之曰、儿、何待我若此乎、尔父与我忧苦觅尔、

修订本路2:48 他父母看见就很惊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啊,为什么对我们这样做呢?看哪,你父亲和我很焦急,到处找你!"

KJV 英路2:48 And when they saw him, they were amazed: and his mother said unto him, Son, why hast thou thus dealt with us? behold, thy father and I have sought thee sorrowing.

NIV 英路2:48 When his parents saw him, they were astonished. His mother said to him, "Son, why have you treated us like this? Your father and I have been anxiously searching for you."

和合本路2:49 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拼音版路2:49 Yēsū shuō, wèishénme zhǎo wǒ ne. qǐbù zhī wǒ yīngdāng yǐ wǒ fù de shì wéi niàn ma. ( huò zuò qǐbù zhī wǒ yīngdāng zaì wǒ fù de jiā lǐ ma )

吕振中路2:49 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找我?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地方么?」

新译本路2:49 他说:“为什么找我呢?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的家里吗?(“在我父的家里吗?”或译:“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现代译路2:49 耶稣回答:「为甚麽找我?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的家里〔或译:关心我父亲的事〕吗?」

当代译路2:49 耶稣反问:“你们为甚麽要找我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是应该在我父家里的吗?”

思高本路2:49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麽找我? 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

文理本路2:49 耶稣曰、奚觅我耶、岂不知我必在我父所乎、(或作岂不知我必念我父之事乎)

修订本路2:49 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找我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KJV 英路2:49 And he said unto them, How is it that ye sought me? wist ye not that I must be about my Father's business?

NIV 英路2:49 "Why were you searching for me?" he asked. "Didn't you know I had to be in my Father's house?"

和合本路2:50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拼音版路2:50 Tā suǒ shuō de zhè huà, tāmen bù míngbai.

吕振中路2:50 他对他们所说的话、他们都不晓悟。

新译本路2:50 但他们不明白他所说的话。

现代译路2:50 可是他们都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当代译路2:50 可是他们却听不明白。

思高本路2:50 但是,他们不明白 对他们所说的话。

文理本路2:50 父母未达、

修订本路2:50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KJV 英路2:50 And they understood not the saying which he spake unto them.

NIV 英路2:50 But they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he was saying to them.

和合本路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拼音版路2:51 Tā jiù tóng tāmen xià qù, huí dào Násǎlè. bìngqie shùncóng tāmen. tā mǔqin bǎ zhè yīqiè de shì dōu cún zaì xīnli.

吕振中路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到拿撒勒、去顺服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事都存在心里。

新译本路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事,都存在心里。

现代译路2:51 於是,耶稣就跟他们回拿撒勒城去,事事都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事都珍惜地记在心里。

当代译路2:51 耶稣随着父母回到拿撒勒镇,事亲至孝。马利亚把各样关於耶稣的事,牢牢地记在心里。

思高本路2:51 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 的母亲把一切默存在心中。

文理本路2:51 耶稣与归拿撒勒、而承顺之、其母以此诸言悉藏于心、

修订本路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KJV 英路2:51 And he went down with them, and came to Nazareth, and was subject unto them: but his mother kept all these sayings in her heart.

NIV 英路2:51 Then he went down to Nazareth with them and was obedient to them. But his mother treasured all these things in her heart.

和合本路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纪”),并 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拼音版路2:52 Yēsū de zhìhuì hé shēnliang, ( shēnliang huò zuò niánjì ) bìng shén hé rén xǐaì tāde xīn, dōu yī qí zēngzhǎng.

吕振中路2:52 耶稣在智慧和身量(或译∶岁数)上、在得上帝和人的恩爱上、渐渐地增进。

新译本路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以及 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增长。

现代译路2:52 耶稣的身体和智慧一齐增长,深得上帝和人的喜爱。

当代译路2:52 耶稣的智慧和体格,以及上帝和人们对他的喜爱,都与日俱增。

思高本路2:52 耶稣在智慧和身量上,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

文理本路2:52 耶稣之智龄日增、上帝与人益爱之、

修订本路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KJV 英路2:52 And Jesus increased in wisdom and stature, and in favour with God and man.

NIV 英路2:52 And Jesus grew in wisdom and stature, and in favor with God and men.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