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2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3耶稣就用比喻说:

4“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5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6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7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8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

9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10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11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2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13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14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15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16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17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18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20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21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22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23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24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25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26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27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28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29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30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31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

提要:1 迷羊的比喻: 8 银钱的比喻: 11 浪子的比喻。


迷失的羊

路15:1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本会注释】

挨近。[迷失的羊,路15:1-7。参太18:12-14;约10:1-18的注释。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除了本章比喻在路加福音中这个地方外,关于这件事的时间和地点再没有什么提示了。第9:51节至第19:28节记载了与比哩亚传道有关的事件(见对路9:51;太19:1,2的注释),时间可能是从公元30年的晚秋到公元31年的早春。显而易见,第15章中的头两个比喻,或许还要加上第三个,都是在比哩亚的牧场草地上(《路》第十五章),在同一场合中发出的(《路》第十五章)。现在距钉十字架大概还有两个月(见对太19:1,2;路10:25;11:37;12:1的注释)。耶稣在这些比喻中暗示了这件事。

税吏和罪人都。直译是“所有的税吏和罪人”,这样说是鉴于两个阶层互为有别。他们有时被看成是一类人(见对路5:30的注释)。关于税吏,或收税员,见对路3:12的注释。“罪人”可能包括那些不按照拉比遗传所规定之方式虚情假意地寻求公义的男女,还有妓女,通奸者,以及那些生活中公开违背律法的人。严格的法利赛人还认为普通人,`amme ha'ares(直译是,“土地上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特权享受拉比式教育的人,是“罪人”,是不值得尊重的。法利赛这个名字(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页)就标明了这一团体的人比普通群众高出一等,同时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比一般的人公义。

“众……都”这个词可能是指一个事实,耶稣在他传道的这一阶段,无论往哪里去,这地方的“税吏”和“罪人”都聚集过来听他。这种关注的迹象更加激起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愤怒,因为他们看不起这些阶层的人,所以反过来这些人也就躲着他们。耶稣竟然对这些被人藐视、为社会所厌弃的人以礼相待,这就激怒了宗教界的领袖(见对可2:15-17的注释),他们要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见《路》第十五章)。


路15: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和文士。直译是,“法利赛人和文士都”,这里将他们看作相互区别的两类人,就像第1节中的“税吏”和“罪人”。关于文士和法利赛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52,55页。这个场合中一些非常苛刻的批评者后来都接受了耶稣作为他们的弥赛亚(《路》第十五章)。

私下议论。希腊文diagogguzō,这是gogguzō的一个强调形式,也可翻译为“发怨言”(见对路5:30;太20:11的注释)。有些人无疑是公会差派的奸细,无论耶稣往哪里去,他们都跟踪他,听他说些什么,观察他的行为,并向公会报告(见《历》第二十一章;见对路11:54的注释)。关于他们抱怨的动机见《路》第十五章;见对第1节的注释。那些认为自己又公义又圣洁的人在耶稣面前感到非常不舒服,而那些被公认为无权称义之人反倒被救主所吸引,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路》第十五章)。显然,前者假冒为善,后者没有那么多虚伪做作,正是这点造成了上述的反差(见路18:9-14)。一类人感觉不到他们需要耶稣所提供的福分,另一类人认识到了他们的需要并且也不想掩盖这种需要(见对太5:3;可2:5;路4:26;5:8的注释)。一类人满足于自己的义;另一类人认识到自己不能拿出丝毫的义来。我们可以好好问问自己,我们在耶稣面前的感觉是怎样的。

这个人。这个表达可能是用来蔑视耶稣的(见对路14:30的注释;参太9:3;12:24;26:71;可2:7;路7:39;14:30;18:11;22:56,59;约6:52)。

接待罪人。文士和法利赛人拒绝那些他们认为是罪人的人,但耶稣却欢迎他们。耶稣在先前的一个场合就曾应对过这样的置疑,他声明他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见对可2:17的注释)。文士和法利赛人这里似乎是在暗示,耶稣选择和这些人交往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意气相投。耶稣憎恨罪恶但却爱罪人,法利赛人和文士恰恰相反,他们怀抱着罪恶但却恨恶罪人。很明显,耶稣是“爱”罪人的,但这些吹毛求疵的批评者却试图去使他看起来一定是在爱这些“罪人”所犯的罪(见对路15:1的注释)。耶稣没有表明给予这些遭社会唾弃之人亲切的怜悯会比给予有名望阶层之人的更多。比起宗教领袖他似乎更喜欢和他们交往。对于这些“罪人”耶稣没有别的,只有鼓励的话语,对于自以为义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只有谴责和定罪的话语(见路14:3-6,11;见对可3:4;路14:4的注释)。关于其他地方提到的犹太人领袖对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交往所发的抱怨,见路7:34,37。


路15:3 耶稣就用比喻说:

【本会注释】

比喻。耶稣在另外一个场合因不同的目的说过一个类似的比喻(见太18:12-14)。耶稣在他的比哩亚传道中似乎尤其关注那些社会上贫穷的和被轻视的阶层(见对路14:21的注释),这一时期里他大部分的教训,要么是直接对他们说的,要么是和他们有关的。第15章的比喻强调了上帝对那些人所经常轻视之人的关心,他为赢得他们信任所做的努力,以及当他们对他的请求有所回应时他的喜悦。

有一点很重要需要注意,这里的三个比喻表现出了罪与救赎之问题的不同方面,每一个比喻就其自身来说都是不完全的。在每个比喻中,失丧的都被找到并复原了,因此,在每种情况下,耶稣都宣告了他对罪人的态度以及他为他们所做的努力。头两个比喻是并列的,强调的是焦虑的人着手寻找他们丢失的财产以及成功后的喜悦。第一个比喻强调了牧人对羊的关心,因此强调了一个人在上帝眼中原有的价值。第二个比喻以不同的方式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三个比喻显示并强调了失丧之人找寻路途回到上帝那里的过程。耶稣经常像这次一样用比喻来应对置疑和批评。关于耶稣比喻的教训以及解释比喻的原则,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


路15: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本会注释】

你们……谁。牧羊在比哩亚的山地是一份常见的工作,毫无疑问,此时听众中许多人回忆起了他们屡次出去寻找迷羊的经历。耶稣大多数比喻都是以他听众的个人经历或知识为基础的(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4页)。

一百只羊。在耶稣的日子这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群了。

失去一只。失去一只羊相对来说似乎是件小事,但对于羊群的主人来说,即便一只羊也会引起严重的关切(参约10:11)。东方的牧人往往对每一只羊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并不仅仅把它当作群中的一只,而且是为了它自己的缘故照顾它。不仅如此,失去一只羊也会对他的收入造成相当的影响。比喻中那只羊的走迷显然是因为它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并且一旦走失它似乎完全无法找到回来的路。它知道自己迷失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做。这只走迷的羊既代表一个单独的罪人,也代表整个失丧的世界(《路》第十五章)。这个比喻的教训是,即便只有一个罪人,耶稣也会为他去死(见对约3:16的注释),就像他为一个犯罪的地球牺牲性命一样(见对路15:7的注释)。

旷野。希腊文名词erēmos,“沙漠”,或“旷野”;erēmos作为形容词,意思是“荒凉的”,“偏僻的”,或“孤独的”。这个词强调的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区域(见对路1:80的注释),因此通常是未经开垦或不能垦殖的土地,一片“荒野”。然而,这里指的通常是比哩亚的牧草地,丘陵,山地河谷以及干涸的峡谷。这片“旷野”可能不是很危险,把九十九只羊留在那里并不意味着忽略或不关心。在马太记述的比喻中,从字面上来说,牧人是把九十九只羊留在了“山里”(见对太18:12的注释)。

去找那失去的羊。按照这个比喻的意思,牧人若不去找寻这只羊,它可能就永远回不来了。如果这只羊要归回羊群和羊圈,牧人必须主动采取措施。救赎的果效并不在于我们去寻求上帝,而是在于他寻找我们。如果只靠我们自己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他。任何认为基督教的信仰,只是人试图去寻找上帝的观念,就是完全没有看到上帝在寻找世人的真相(见对约3:16的注释;参太1:21;代下16:9)。


路15:5 找着了,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本会注释】

在肩上。牧人显然是把羊绕背在自己的脖颈后面,用两个肩头承担着它的重量(见赛40:11;49:22;60:4;66:12)。他没有责备,也没有驱赶,他甚至都不是领它回去,而是把它背在肩上。


路15:6 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本会注释】

和我一同欢喜吧。尽管这只可怜的小生命充满了感激,但牧人的喜乐却远远超过了那只迷羊的欢喜。


路15:7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本会注释】

在天上也要……欢喜。犹太人为了尽量避免直呼上帝的圣名,他们就使用一些其他的表达方式(见对路12:20的注释),“天”这个词便是其中一例。拉比教导说,罪人必须在乐意爱他们或为他们付上任何关注的上帝面前悔罪。他们对上帝的概念往往全是撒但希望他们自己所想的上帝。他们认为他是一位将他的爱和福分给予那些顺从他的人,而从那些不顺从之人身上撤回的上帝。在浪子的比喻中(第11-32节)耶稣努力显明上帝之爱的真实性质(见对第12节的注释)。实际上,耶稣到地上来的使命其整个目的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他来是要将天父启示出来(见对太1:23的注释)。比较这个表达,“在……使者面前也是这样……欢喜”(路15:10)。

一个罪人悔改。即便世上只有一个罪人,神圣之爱也会使耶稣为这一个人付上他伟大的牺牲(《路》第十五章;见对约3:16的注释)。注意这里的“罪人”和第1节众“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不是为了获得上帝的爱才悔改的,他的爱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的了(罗5:8)。是上帝显明在他的爱以及长久忍耐中的“恩慈”引领我们悔改(罗2:4;参腓2:13)。

义人。这句陈述从表面上看是正确的。但从实质来说,耶稣这里说的是讽刺的反话。文士和法利赛人自夸比别人更公义(见路18:11,12),并且当耶稣说到“义人”时他们可能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就属于这一等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悔改(见对约3:4的注释)。这里,在他们议论的当口,耶稣如此说,是把他们放在他们自己的话里。这样,如果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公义的,那么,从这个事实来说,他们如此轻视的“罪人”就被证明是需要耶稣给予他们爱与关怀的。如此,文士和法利赛人批评的态度就显出是没有根据的了。关于另一个类似的情况下耶稣给出的回答,见路5:31,32。


失钱的比喻

路15:8 “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的找,直到找着吗?

【本会注释】

或是一个妇人。[失落的钱币,路15:8-10。参太13:44-46。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关于出现这个比喻的背景情况以及它和迷羊的比喻、浪子的比喻之间的关系,见对第3,4节的注释。就像前一个比喻明显是对听众中的男子发出的,这个比喻或许特别是向女性听众说的。耶稣经常使用专门适合女性的说明(参太13:33;路17:35)。

在迷羊的例子中,主人是被对羊的怜悯和他自己的经济利益两个方面所牵动的。这个比喻中,缺少了怜悯的成分。这个妇人丢失银钱只能怪她自己不小心,她想重新找回银钱也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羊可以因它走失而遭到责备;但银钱丢了主人是无话可说的。这个比喻强调了一个灵魂其本身固有的价值,以及一个失丧的罪人在上帝眼中的价值是何等的大,以至于他为了重新拥有而去“细细地找”。

十块钱。希腊文drachmai(名词复数)。在基督的时代,一希腊drachmē等于0.1145金衡盎司(译者注:金衡[troy weight],区别于常衡,英美权衡金、银、珠宝所用的衡量制。1金衡磅[1 pound Troy]=12金衡盎司[12 ounces Troy]=5760金衡格令[5760 grain Troy]=0.3732千克。所以12金衡盎司=373.2克,1金衡盎司=31.1克,1145金衡盎司=35609.5克,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因此,原文明显是在。1145前面少了一个“0”,正确的应该是,0.1145金衡盎司──把35609.5克的小数点往前推4位──等于3.56克),或银子3.56克,大致等于1罗马银币(见本册注释原文第49页),这是一个农业劳动力一天的标准工资(见对太20:2的注释)。

十这个数字并不是特别重要;它经常以一个圆满的数字出现(撒上1:8;传7:19;赛5:10;摩6:9;等等)。耶稣在不同的比喻中都用到了这个数字(见太25:1,28;路19:13,16,17)。这十个钱币可能是那女人嫁妆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她的积蓄,或许这个妇人是在她打扫屋子时移动了这些钱币,或者只是在瞧一瞧它们的时候。

失落一块。正是因为她的大意才导致银钱的失落。银钱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失落了。此外,它是在家中失落的,不像那只羊,迷失在山里,也不像那浪子,流浪在“远方”。

灯。这里作“一盏灯”更好一些。普通的东方家庭大多只有一间屋子,里面除了通过门和矮小的格子窗透进来的一点光外再没有其他的自然光。为了找寻这样一个东西,那妇人即便是在白天几乎也需要一个人工的光源来照明。

打扫屋子。即便在今天,大多数东方家庭的屋子里,特别是乡下和农村,地面还是非常不干净的。屋子里光线幽暗,“地面”又不干净,这样,一枚钱币丢失容易,再找回来却难。如果她想找到它,就不得不殷勤地寻找。


路15:9 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本会注释】

朋友邻舍。按照希腊文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她女性的朋友和邻舍。

和我一同欢喜吧。把自己的喜乐与别人分享自己心中会更加喜乐。谁曾经有过珍贵之物自己害怕永远失去却又失而复得的经历,谁就会体会那妇人的欢喜(参罗12:15)。但是世上所有的欢乐也不足以与找到一个失丧的罪人并把他带回给耶稣而有的欢乐相提并论。


路15:10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本会注释】

也是这样……欢喜。见对第7节的注释。


浪子的比喻

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本会注释】

一个人。[浪子,路15:11-32。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关于这个比喻产生的背景以及它与前两个比喻的关系,见对第3,4,8节的注释。尽管圣灵没有默示这个比喻发出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有理由相信它是和前两个比喻一起发出的,或稍晚一点。

这或许是耶稣所有的比喻中最著名的一个了,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1-24节)强调了父亲对迷失之子的感情,他对小儿子的爱,以及浪子回来时他的喜乐。第二部分(第25-32节)责备了那些像大儿子一样憎恨父亲的爱与喜乐之人。后一部分可能是基督对文士和法利赛人抱怨(见第2节)的回答。迷羊和失钱的比喻强调了上帝在救赎工作中的作用,而浪子的比喻强调了人对上帝之爱的反应以及在行动上与之和谐。犹太人对这种神圣之爱的性质完全是错误的(见对第7节的注释)。比喻中的小儿子代表了税吏和罪人,大儿子代表了文士和法利赛人。


路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本会注释】

小儿子。很显然,小儿子厌倦了父亲的约束,可能他感觉他的自由受到了过度的限制,觉得父亲的心里只有自私的动机,这个年轻人渴望去过一种完全随心所欲的生活。他很清楚他想要的,或者至少他认为他清楚。但显然他不明白,“他醒悟过来”(第17节)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那时他的行动方式完全改变了。但是现在他既不了解自己,也不明白他的父亲。最可悲的是,他不明白或不重视一个事实,他的父亲爱他,他父亲所有的决定和要求最终都是基于对他的益处。

故事的描述显明这位父亲是位智慧聪明的人,他既公正又仁慈,并且非常通情达理。另一方面,少不更事的青年似乎认为,完全占有儿子的一切特权而不承担任何责任,是自己无可置疑的权利。反复思量后,小儿子认定,唯一能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件事的途径,就是离开家,去过他自己满意的生活。他直接以违背第五条诫命开始了他的行动。关于父母和儿女之间相互责任的要素考量见对路2:52的注释。

家业。即,他的那份财产。那个时代的犹太文学作品显示出,一位父亲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把财产给儿子们进行分配是件很不寻常的事,这样的条款──像他所希望制定的那样──会对他的死带来一些促进作用。父亲决没有义务这样做。因此这个年轻人的要求是极不合理的。这似乎就等同于儿子已不再信任自己的父亲并最终彻底拒绝了父亲的权威。

我应得的。即,确实应该归我的那份。这个表达通常用在希腊的蒲纸卷上,指一个人被授予的权利或他应承担的义务。

他父亲。这位父亲拒绝他儿子的无理要求是合理合法的,但他还是同意了。他的这种做法显示出他作为家长的判断,同时也使人认为小儿子的错误选择无疑不是由父亲这一方不智的态度造成的。许多情况下,一个家长能做的最好的事似乎就是允许一个固执的青年去走他自己的道路,去从自己的经历中发现自己决定的结果。

根据摩西的律法,长子能在他父亲的产业中继承双份,而幼子只能继承一份(见对申21:17的注释)。长子多出的那份产业是要给他提供必要的资源去履行作为一家之首的责任。如果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就像这个比喻中的一样(见第11节),那么幼子可以获得父亲三分之一的产业。然而,正常情况下,如果产业的划分是在父亲生前进行的,那么儿子们必须要等到父亲死后才可以继承。但是,这个比喻中的小儿子,不仅要求划分产业,还要求现在就得到他的那份。从叙述中可以看出(见第13节),这个小儿子很可能是把他的那份产业全部变现或者换成其他容易携带的细软之物了。


路15: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本会注释】

小儿子。这个离开父母管束的小儿子代表了税吏和罪人(第1节),他们割断了与他们天父的联系,也不向他表示效忠的承认。

远方。他不愿意住的离家太近,那样父亲或许还要不断地劝告提醒他。他想彻底摆脱家庭的束缚。他显然是想忘记自己的父亲。因此,“远方”代表了一种忘记上帝“远离”上帝的状态。

浪费资财。他把他的财产都消耗在一些无用的事上。这样,他处心积虑“得”来的(见对第12节的注释)很快就花掉了。他的良心已经昏聩了,身在“远方”,忘记了他父亲的忠告和指导,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任意而行胡作非为。根据他自己的生活态度,他现在完全那样生活了。

任意放荡。直译是,“生活放荡嘈杂”。希腊文asōtōs,“浪费地”,“放纵地”,或“荒淫地”,这个副词来自于a,一个否定前缀,和soō或sōzō,“节省”。这个年轻人的“生活”或者是毫无顾及地浪费,或者充满了肉体上的放荡,或两者兼而有之。大儿子关于他弟弟的“生活”所强调的正是第二个方面(见第30节)。然而,第二种生活方式一般也包含着第一种。年轻人如何处理他的钱财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他对生活的观念。根据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索取,而没有任何的奉献。


路15: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本会注释】

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很明显,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财产很多,可以供他任意挥霍。现在,突然之间,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钱财都不见了。雪上加霜的是,当地又起了饥荒。他想方设法地努力增加收入并节约开支,但饥荒还是给他带来了极度的困苦。很显然,他从没有预想过饥荒会伴随着贫困一起到来。

穷苦起来。在困苦的时候,那些浪荡的酒肉朋友都消失了。毫无疑问,他们大多和他的状况一样,正在为自己的口腹而艰难度日。但他是一个陌生人,是个新来者,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他显然比他们更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过去目光短浅的挥霍(见对第13节的注释)并没有给他赢得哪怕一个朋友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依靠。


路15: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本会注释】

投靠。希腊文kollaō,“粘在一起”,因此有“联合”,或“依附”的意思。这个浪子实际上是把自己卖给了一个能给他提供一餐饭的人。

一个人。直译是,“市民中的一个”。这是在“远方”,这个地方的“市民”很可能是外邦人或异教徒。

田。那个人显然是个颇为富有的人。

放猪。猪对于犹太人来说是不洁净的,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卑贱的差事了。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个年轻人的社会地位更低了。他可能也没什么技能去获得更好的工作。显然,他在家时并没有花时间去获得有用的技术,他“任意放荡”(第13节)的生活如今使他变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


路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本会注释】

他恨不得。直译是,“他想[或渴望]”。

充饥。他的所得显然并不足以使他吃饱,他发现自己已经窝囊到似乎连猪都比他吃得好的地步。此时此刻,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比这些猪高多少。事实上,在他任意放荡的日子里,他的志向也并不高,但非到真正挨饿的日子他就意识不到这一点。

豆荚。希腊文keratia,“小角”,keras,“角”,缩小的形式。Keratia用来形容keratea,长豆角,或洋槐树的豆荚,因为它们的角有豆荚的形状。这种树的豆荚还被称作圣-约翰饼,根据遗传,这种豆曾经是施洗约翰食物的一部分(见对马太福音第3章的附注)。人把种子吃掉后,豆荚通常用来作家畜的饲料,这一点当时的犹太文学作品经常提到。巴勒斯坦也种植有角豆树,后来引进到了美国。


路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本会注释】

他醒悟过来。有些人在生活中随波浮沉,没有一点严肃的思想,直到死亡迫在眉睫方才醒悟。这个年轻人的头脑中已经没有任何实际的思想和目的,但逼近的需要却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只注重物质水平的人活着,或说存在着,他们缺乏理解生活中教训的能力,除非到了这些教训以身体上的需要,渴望或痛苦的形式来临时他们才打起精神来。这个年轻人曾经“远离”了他自己,但现在他又回来了。他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经验,很明显,他开始认识到自己过去有多么的愚蠢。

有多少的雇工。注意,浪子父亲手下这些人,他们是“雇工”,而不是“奴隶”。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曾轻视过他父亲的雇工,也许他甚至还虐待过他们。现在,他父亲家中一个“雇工”的命分在他眼中也是如此高不可及。从所有实际的方面来看,他现在是个“奴隶”,并在为此忍饥挨饿。他所夸耀的自由实际上就是最下等的奴隶身份──情况一直都是这样,只不过他从前没有意识到罢了。这就是他按照他自己的处世哲学所塑造出来之生活的顶点!他现在的处境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愚蠢。他父亲生活哲学中的智慧现在才开始对他显出其真正的意义来。


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本会注释】

我要起来。这里或许既指身体上的起来,又指道德上的起来。他生命的天空中满是绝望和阴霾,其中带着致命的灾难和荒凉,他现在要从这种状态中站起来。但他仍旧没有认识到他父慈爱的本性。但他觉得他父亲是公义的,这种感觉让他绝望的心中生出一点希望,或许自己的父亲会像对待一个雇工那样对待他。

我得罪了。他似乎一点都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的行为找些理由,更别说再为这件事指责自己的父亲了。他的现状证明了他父亲一直都是正确的,而他一直都是行在错误之中。他的认罪是诚实且无条件的。

得罪了天。他还没有完全忘记自己在父家所接受的宗教教训。他认识到任何对自己同胞的错行都会被上天认定是向上帝作的一样(见创39:9)。即便没有别的,他也一直在公开违背第五条诫命的原则。


路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本会注释】

从今以后,我不配。他自己的确拿不出什么理由可以在父亲的家中得到一个工作。他不能假装自己有这项权利,因为他已经再也不能向自己的父亲作任何要求了。

当作一个雇工吧。他把一份工作当作恩典而不是当作权利来求的。从前他不肯作为一个儿子顺服家长的管教;现在他准备要去像一个仆人顺从主人那样去顺服他父亲的管束。他曾经为了所有物质利益的缘故与父亲脱离了关系,现在他的父亲在严格的公义中也可能不承认他这个儿子。但或许父亲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仆人来接纳。


路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本会注释】

起来,…去。很明显,这个浪子采取行动并没有迟延。他一作出决定就立即实行了。在比喻中,是这个儿子走出了回到自己父亲那里去的第一步。看起来促成和解的是这个儿子的选择,而不是父亲的慈爱。一些人从此处引申出毫无根据的结论说,耶稣这里是在教导,和好的第一步必须是人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回到上帝那里,而不是上帝的爱首先吸引了他。然而,这样一个结论却违反了不止一条解释基督比喻的基本原则(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此外,在迷羊和失钱的比喻中,耶稣已经清楚地给出了在这里引起疑问的真理,即,实现救赎与和解的起始在于上帝。还有,基于普通人际关系的比喻没有一个能反映出上帝全部的慈爱与怜悯。上帝将他儿子赐给世人的恩典是在人相信这恩典以先的(约3:16),圣经还特别教导说即便是行善的愿望也是上帝根植在人心中的(见腓2:13)。

他父亲看见。耶稣暗示那父亲一直在想望着他儿子回来,甚至在期盼着他回来。父亲似乎特别了解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和脾气,甚至当他将家产分给他以及和他挥手道别时就已清楚,他缺乏那些使他冒险获得成功的基本性格特点。很明显,他寻思着或早或晚这个年轻人会回来(见对第17节的注释)。他认得他的儿子,甚至在一个很远的距离看到他那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就能认出他来。在第20-24节中,耶稣向他的听众显示出那父亲的品格,甚至在第11-19节中他就将他的品格通过小儿子展现了出来。

跑。他本可以在自己原来所站的地方等待他的儿子。但他却跑出去迎接他,就此显明了他心中的热望和喜乐。

抱着他的颈项。即,在一个拥抱中。儿子没有说话,但他在这么狼狈的一种状态中回家来就足以说明问题了。经上也没有记载说父亲对儿子说了什么话,他只是显露出自己作为父亲的爱,加上他对仆人所作的吩咐,这一切也都胜过了千言万语。


路15: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本会注释】

我得罪了。见对第18节的注释。

称为你的儿子。原文重要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引证这里应该加上“把我当作你的一个雇工吧”。他父亲对他没有别的想法,是把他当作儿子,而不是仆人。


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本会注释】

拿出来。原文重要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引证这里应该作“快拿出来”。

袍子。希腊文stolē,男子穿的一种宽松的外衣,向下长及脚面;一般是有地位的人穿的衣服。从一开始这位父亲就是把他当作儿子,而不是把他当作仆人。一见面,父亲就把自己的外衣给他披上,为的是遮盖他那一身的破烂(见《路》第十六章),免得他褴褛的衣衫被家中的仆人看到使他羞愧尴尬。家中的仆人不可能陪着他们的主人一起出来迎接他的儿子,因此“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的命令应该是父亲和儿子快走到家时才发出的。

戒指。这是父亲仍旧看他是儿子的另一证据。这可能是一枚盖印的戒指(见对斯3:10;8:2的注释),如果是,把这样一枚戒指戴在他的指头上无异于恢复他作为家中一员的地位。毫无疑问,这个年轻人早就把他曾经戴过的盖印的戒指变卖或典当了。

鞋。直译是,“凉鞋”(见对太3:11的注释)。仆人们一般都是光着脚的。“鞋”是这位父亲接受这个悔改浪子作为儿子而非仆人的进一步证据。上好的袍子,戒指,鞋,这些都不是必需品,但都是恩典和悦纳的特别象征。这位父亲不仅提供必需品给他的儿子,他还尊荣他,在此就显示出自己心中所充满之喜乐与爱的证据。借这个比喻耶稣就肯定了他所接受的那拥挤在他身旁之罪人的欢迎(见对第1节的注释)并谴责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对他所持批评的态度(见对第2节的注释)。


路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本会注释】

我这个儿子是死。即,所有父亲都明白的“死”,无论是从字面意义上还是从象征的意义上都是这样,这是由他们彼此分离的性质所决定的。关于“死”这个词比喻意义的用法见对路9:60的注释。

就快乐起来。这个年轻人发现自己是作为一个贵宾出现在欢迎他回来的宴会上,而不是像自己先前预期的那样被当成了一个仆人。一场东方的宴会通常要持续数个小时。


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本会注释】

大儿子。后面的比喻中并没有过多的直接提到小儿子。他的复归已经实现了,比喻的教训──天庭给予转回、悔改之罪人充满恩典的欢迎──就小儿子来说,已经显明了。耶稣借此肯定了他对“税吏和罪人”友善的态度(见对第2节的注释)。比喻的后半部分(第25-32节)借大儿子对小儿子的态度论述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对“税吏和罪人”的态度(见对第2节的注释)。那些自以为义的假冒为善者对耶稣对待社会边缘人群的态度“私下议论”(第2节),比喻的这个部分就是对他们这种行为的谴责。

在田里。他像一个尽职的儿子应该做的那样(见太21:28-31)在工作。类似地,文士和法利赛人也在努力工作,期望挣得天父赐给忠心儿子的产业。但他们侍奉上帝并不是出于爱(见对太22:37的注释),而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以及想靠工作得义。他们的祖先在以赛亚(见赛1:11-15)和弥迦(见玛1:12-14)的时候也是这种态度。他们对上帝不是一种真正的顺从,而是过分拘泥于人遗传虚伪的侍奉(见对可7:6-13的注释)。他们完全忽略了撒母耳的话,“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参对太7:21-27的注释)。

乐。希腊文sumphōnia,直译是,“声响的谐音”,英文单词“symphony(交响乐)”就是由此而来。Sumphōnia既可以指数种乐器或声音交响,也可以指一种乐器或几种声音交响,也可以指像苏格兰风笛那样的乐器(见对但3:5的注释)。这场宴席上的器乐可能是由职业的表演者演奏的。很明显,这位父亲为他那长久失散的儿子倾尽全力地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浪子恢复儿子身份的消息一定传遍了全城。


路15: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路15: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路15: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本会注释】

大儿子却生气。大儿子的态度和文士与法利赛人对待耶稣的态度一样(第2节)。大儿子的愤怒和父亲完全的喜乐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见对第20,22节的注释)。

不肯进去。根据希腊原文,即使他的父亲屡次亲自叫他进去,大儿子都执意不肯。


路15: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本会注释】

我服侍你。大儿子的可悲之处在于他是以一种仆人的心情工作,而不是以儿子的心情工作。他用权利来要求他父亲的赏赐,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辛苦挣得的,当他感觉父亲没有承认他作为长子的权利时就变得愤怒了(第28节)。

没有违背过。他准确地理解了负责任的儿子所要承担的一切外在的要求,但对顺从的真正精神却一无所知。他的侍奉只不过是徒具形式的奴隶一样的顺从而已。

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希腊文强调了“我”这个词,他好像是在说,“你从来没有把一只山羊羔给我”。无论这个大儿子承认与否,他是在嫉妒大家给予他兄弟的关注,并且很可能感觉到这些关注都应该是给他的才对。他抱怨说父亲从来没有给过自己哪怕是一只这样的“山羊羔”,更别说是“肥牛犊”了。毫无疑问,他心中潜藏着一种惧怕,害怕他弟弟恢复了儿子的名分就意味着父亲会把一份产业──现在从法律意义上说是属于他的(见对第12节的注释)──给他那浪费资财的兄弟。或许这个大儿子在这里暗示,从法律上说,即便那只肥牛犊也应该是属于他的,没有自己的同意,父亲便没有权利去使用它或把产业中的任何部分给别人。

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这里他似乎是进一步在暗示,他的命分真是暗淡无光,他或多或少在嫉妒他弟弟曾经所有的放荡时光。他在服侍自己父亲的过程中没有“快乐”,实际上,他显然没有认为与父亲在一起是件很快乐的事,反倒更愿意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本会注释】

你这个儿子。这个称呼显示出了大儿子的轻蔑和讽刺(见对路14:30;15:2的注释)。大儿子不肯认小儿子当自己的弟弟,而是带着冷漠用称呼他兄弟为“你这个儿子”来讽刺自己的父亲。或许他心里觉得自己比父亲和兄弟都要更加公义。

吞尽了你的产业。见第12节。

和娼妓。他或是知道关于他弟弟的事实,或是自己想当然,这些经上都没有陈明。


路15: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本会注释】

儿啊。希腊文teknon,“一个孩子”,或“一个儿子”。父亲在这里没有使用通常表示“儿子”的huios,而是用一个更加亲爱的术语来称呼他的大儿子,teknon。他好像是在说,“我亲爱的孩子”。

你常和我同在。小儿子不“常”与他同在,据此就有了一场比较突然的庆祝。将牧人找到迷羊的欢喜和他对那些仍在羊圈中没有走迷之羊的感觉作一比较(见对第4,7节的注释)。然而,这位父亲还是继续向大儿子指明──即便没有一个庆祝的场合来表示──他对他平等的爱。

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当父亲“分”他的“家业”并把小儿子那份给他时,也将双份产业按照大儿子的长子权给了他(见对第12节的注释)。他抱怨他的父亲吝啬(第29节)是毫无道理的。产业现在是大儿子的,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去和他的朋友“一同快乐”。父亲这里也向他保证他的权利不会因为他弟弟的回来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使他担忧的是这一点,他大可以放下他的恐惧和大家一起庆祝了。父亲一个接一个地证明了大儿子提出来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并且邀请他一同欢迎他的弟弟(见对第28节的注释)。


路15: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本会注释】

理当。按理来说,小儿子是不配得到这样的接待的,但是父亲还是坚持应该给他一个充满喜乐的欢迎。这场宴席的基础并不是功绩,而只是父亲心中喜乐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已,大儿子也“理当”参加这场欢乐。耶稣说,这才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对待罪人应有的态度。父亲对他那长久丧失之小儿子的爱并不会削减他对大儿子的爱。他们两个不论有什么明显的失败他都爱他们。幸运的是,我们天父的爱并不是建立在我们是否配得的基础之上的。

你这个兄弟。在回答大儿子讽刺的话,“你这个儿子”(第30节)时,这位父亲用了一个温柔恳求的表达,“你这个弟兄”。在父亲对大儿子的恳求中,耶稣表达了他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恳求。他对他们的爱和他对“税吏和罪人”(第1,2节)的爱一样,是完全的。他们不用因为他对这些社会边缘人群的态度而感到生气。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权利和恩典担心惧怕。他们“理当”改变他们对上帝和自己同胞的态度。将这里同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0:25-37)和那富有的青年官之经历(太19:16-22)作一比较。

经上没有提示说大儿子是否改正了自己的道路,也没有提示说小儿子今后是否从新做人了。这两点和耶稣想要在此比喻中给我们的教训都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个比喻里的情节还在不断上演,结果就在于各位听众了(见《路》第十六章)。

一、卷名

最早的文本只注明“路加著”,后来的文本才以“路加福音”或“路加圣福音”为卷名。


二、作者

基督教古代的传统说法一致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尤西比乌(卒于约340年)在《教会史》中特别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卷三4.6)。再早100年,德尔图良(卒于约230年)说保罗是路加的“启发者”,鼓励他并向他提供许多资料,让他收入作品之中。公元185年左右,伊里奈乌写道:保罗的学生路加,把保罗传给他的福音写进书中。写于二世纪末的著名的穆拉托里残篇,与伊里奈乌的看法一致,说《路加福音》是保罗的同伴医生路加所著。早年的传统说法一致认为路加是《路加福音》的著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别人所写。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可以被看作一部书的上下集。这部书可以起名为“基督教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使徒行传》的序言清楚地指出两卷书为共同的作者所著。两本书的文体和措辞一致,而且是写给同一个人的──提阿非罗──的。作者在《使徒行传》的一些部分用了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他是保罗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在他传道的后几年。作者似乎从特罗亚起就陪伴保罗开始在希腊传福音(徒16:10-18),他陪保罗最后一次上巴勒斯坦(徒20:5-21:18),陪他前往罗马(徒27:1-28:16)。在罗4:14和门23-24节中,路加作为保罗的同工,向受信人问好。保罗在最后一次被囚罗马快要完毕时,写信给提摩太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提后4:11)使徒的其他同伴都被派出去工作或者抛弃了他。在他乌云密布的最后日子里,有“亲爱的医生”路加的温柔而又称职的服侍,令他深感欣慰。很清楚,这个人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

西4:11-14似乎暗示路加不是犹太人而是外邦人,因为他不列在奉割礼的人中,而列在其他已知的外邦人中。《路加福音》一般被认为是新约中文学性最强的著作之一,在许多方面酷似希腊大作家的风格,尤其是《路加福音》的序言(路1:1-4)。

尤西比乌说路加“是安提阿人,职业是医生”。他被认为是安提阿本地的人,有人认为写作的地点是在安提阿,也有人认为是罗马。路加和保罗是两位著作最多的新约作家。我们不知道路加死的地点和方式,但有传说他是在希腊殉道,被钉死在一棵活的橄榄树上的。

保守的学者一般认为,《路加福音》写作的年代不迟于公元63年,理由如下:《路加福音》显然写在《使徒行传》以前(见徒1:1)。《使徒行传》的突然结束一般认为可以表明该书写于保罗第一次被囚于罗马期间(61-63年),也许是刚到罗马不久。最简单的解释是当时他已经没有更多的事可以写了。如果在写《使徒行传》的时候,保罗已经受审,被释放,再次被捕,被定死罪并被处决,就决不会把这些事件省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原稿中曾记载这些事件,以后又遗失了。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断定《使徒行传》写于公元63年左右,《路加福音》更早一些(见徒1:1)──至于早多少却很难说。


三、历史背景

见《马太福音》。


四、主题

马太把耶稣表现为大教师,神圣真理的倡导者。马可把耶稣表现为活动家,强调祂显示神能的奇迹,以证明祂的弥赛亚身份。路加把耶稣同人类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祂人性的一面,把祂描述为人类的朋友。约翰则表现耶稣为上帝的圣子。

《马太福音》被认为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出身的读者写的,《马可福音》的对象是拉丁背景的人。《路加福音》则被认为特地是为希腊读者写的。他的措词表明他是写给当时有教养的人。他自己显然是一位文化知识颇高的人,熟悉当时的文体。这一点可以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序言中、从他根据不同官员的任期来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从他采用和提到他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上可以看出来。

《马太福音》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所以其中耶稣的家谱从他们国家的奠基人开始。《路加福音》是为全人类写的,所以耶稣的家谱就追溯到全人类的始祖亚当。路加比其他福音书作者更多地记录表明耶稣关心并服事外邦人的事件。他比别人更多提到罗马的百夫长,而且总是以肯定的语气。路加的世界观还可以从他记录保罗对外邦人的恳劝中看出来(见徒14:15-17;徒17:22-31)。在他的著作中没有一丝犹太人的排外倾向,这种倾向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偶然还可以看出。

书中屡屡出现医学术语,进一步证明《路加福音》为路加所著(路4:38;路5:12;路8:43)。这些术语表明作者是一位医生(见西4:14)。


五、纲要

下面的纲要仅概括耶稣生平和传道工作的主要阶段。

(一)婴儿期,童年和青年 路1:1-2:52

(二)为传道工作做准备,公元27年秋天 路3:1-4:13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至公元30年逾越节 路4:14-9:17

1、早期在加利利传道 路4:14-41

2、第一次在加利利的传道的行程 路4:42-5:16

3、在迦百农一带传道 路5:17-6:16

4、福山宝训 路6:17-49

5、第二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7:1-8:56

6、第三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9:1-17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路9:18-50

(五)在毗利亚传道,公元30年秋天至31年春 路9:51-19:27

1、在撒玛利亚和毗利亚传道 路9:51-10:24

2、用比喻讲道 路10:25-18:14

3、最后一次前往耶路撒冷 路18:15-19:27

(六)在耶路撒冷的最后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路19:28-23:5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路19:28-21:4

2、橄榄山上的谈话 路21:5-38

3、耶稣被捕和受审 路22:1-23:25

4、耶稣的被钉和埋葬 路23:26-5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路24:1-53

和合本路15:1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拼音版路15:1 Zhòng shuìlì hé zuì rén, dōu āijìn Yēsū yào tīng tā jiǎng dào.

吕振中路15:1 众收税人和『罪人』都走近耶稣那里,要听他。

新译本路15:1 众税吏和罪人,都接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现代译路15:1 有一次,好些税棍和坏人都来听耶稣讲道。

当代译路15:1 耶稣讲道时,听众当中有不少声名狼藉的税官和罪人。

思高本路15:1 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为听他讲道。

文理本路15:1 众税吏与罪人、就听耶稣、

修订本路15:1 许多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KJV 英路15:1 Then drew near unto him all the publicans and sinners for to hear him.

NIV 英路15:1 Now the tax collectors and "sinners" were all gathering around to hear him.

和合本路15: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拼音版路15:2 Fǎlìsaìrén hé Wénshì, sīxià yìlùn shuō, zhège rén jiēdaì zuì rén, yòu tóng tāmen chī fàn.

吕振中路15:2 法利赛人以及经学士、就唧唧咕咕地彼此议论说∶「这个人接待一些『罪人』,又和他们一同吃饭哪。」

新译本路15:2 法利赛人和经学家,纷纷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和他们一起吃饭。”

现代译路15:2 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们埋怨说:「这个人竟接待坏人,并且跟他们一起吃饭!」

当代译路15:2 法利赛人和律法教师们便觉得很碍眼,心里嘀咕道:“这个人竟和罪人交朋结友,还跟他们一起吃饭!”

思高本路15:2 法利塞人及经师们窃窃私议说:「这个人交接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

文理本路15:2 法利赛人与士子訾议曰、彼纳罪人、而共食焉、

修订本路15: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纳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KJV 英路15:2 And the Pharisees and scribes murmured, saying, This man receiveth sinners, and eateth with them.

NIV 英路15:2 But the Pharisees and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muttered, "This man welcomes sinners and eats with them."

和合本路15:3 耶稣就用比喻说:

拼音版路15:3 Yēsū jiù yòng bǐyù, shuō,

吕振中路15:3 耶稣就对他们讲这个比喻说∶

新译本路15:3 耶稣就对他们讲了这个比喻,说:

现代译路15:3 因此,耶稣给他们讲一个比喻:

当代译路15:3 耶稣就讲了一个比喻:

思高本路15:3 耶稣遂对他们设了这个比喻说:

文理本路15:3 耶稣设喻语之曰、

修订本路15:3 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KJV 英路15:3 And he spake this parable unto them, saying,

NIV 英路15:3 Then Jesus told them this parable:

和合本路15: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拼音版路15:4 Nǐmen zhōngjiān shuí yǒu yī bǎi zhī yáng, shīqù yī zhī, bù bǎ zhè jiǔ shí jiǔ zhī piē zaì kuàngye, qù zhǎo nà shīqù de yáng zhídào zhǎo zhaó ne.

吕振中路15:4 「你们中间什么人有一百只羊,失掉其中的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野地,去找那失掉的,直到找着呢?

新译本路15: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九十九只留下在旷野,去寻找那失落的,直到找着呢?

现代译路15:4 「假如你们当中有人有一百只羊,其中的一只迷失了,怎麽办呢?他一定把其他的九十九只撇在草场,去找那只迷失的,直到找着了为止。

当代译路15:4 “比方你有一百只羊,走失了一只,难道你不暂时离开那九十九只,回去找它吗?

思高本路15:4 「你们中间有那个人有一百只羊,遗失了其中的一只,而不把这九十九只丢在荒野,去寻觅那遗失的一只,直到找着呢?

文理本路15:4 尔中孰有百羊、而亡其一、不姑舍九十九羊于野、往觅其亡者、至于获乎、

修订本路15: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其中的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留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KJV 英路15:4 What man of you, having an hundred sheep, if he lose one of them, doth not leave the ninety and nine in the wilderness, and go after that which is lost, until he find it?

NIV 英路15:4 "Suppose one of you has a hundred sheep and loses one of them. Does he not leave the ninety-nine in the open country and go after the lost sheep until he finds it?

和合本路15:5 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拼音版路15:5 Zhǎo zhaó le, jiù huān huānxǐ xǐ de káng zaì jiān shàng, huí dào jiā lǐ.

吕振中路15:5 找着了,就搁在肩膀上,直欢喜。

新译本路15:5 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放在肩上,

现代译路15:5 一旦找着了,他就非常高兴,把羊儿搁在肩膀上,

当代译路15:5 找到之后,你一定会欢天喜地,把它搭在肩头抱回家去;

思高本路15:5 待找着了,就喜欢的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文理本路15:5 获之则喜、负于肩、

修订本路15:5 找到了,他就欢欢喜喜地把羊扛在肩上。

KJV 英路15:5 And when he hath found it, he layeth it on his shoulders, rejoicing.

NIV 英路15:5 And when he finds it, he joyfully puts it on his shoulders

和合本路15:6 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拼音版路15:6 Jiù qǐng péngyou línshè lái, duì tāmen shuō, wǒ shīqù de yáng yǐjing zhǎo zhaó le, nǐmen hé wǒ yìqǐ huānxǐ ba.

吕振中路15:6 来到家里,就招朋友和同乡,对他们说∶『和我一同欢喜吧,因为我那失掉的羊、我已经找着了。

新译本路15:6 回到家里,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请大家和我一同欢乐,因为我失去的羊已经找到了!’

现代译路15:6 带回家去,然后邀请朋友邻居,对他们说:『来跟我一起庆祝吧!我那只迷失的羊儿已经找着了!』

当代译路15:6 还叫朋友和邻人来与你一同高兴快乐。

思高本路15:6 来到家中,请他的友好及邻人来,给他们说:你们与我同乐罢! 因为我那只遗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文理本路15:6 归而集其友邻、谓之曰、与我同乐、我所亡之羊已获矣、

修订本路15:6 他回到家里,请朋友和邻舍来,对他们说:'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失去的羊已经找到了!'

KJV 英路15:6 And when he cometh home, he calleth together his friends and neighbours, saying unto them, Rejoice with me; for I have found my sheep which was lost.

NIV 英路15:6 and goes home. Then he calls his friends and neighbors together and says, 'Rejoice with me; I have found my lost sheep.'

和合本路15:7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拼音版路15:7 Wǒ gàosu nǐmen, yī gè zuì rén huǐgǎi, zaì tiān shàng ye yào zhèyàng wèi tā huānxǐ, jiàobǐ wèi jiǔ shí jiǔ gè búyòng huǐgǎi de yì rén, huānxǐ gèng dà.

吕振中路15:7 『我告诉你们,为了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必有这样的喜乐,比为了九十九个无需乎悔改的义人,喜乐还要大呢。

新译本路15:7 我告诉你们,因为一个罪人悔改,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乐,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乐更大。

现代译路15:7 同样,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的喜乐会比已经有了九十九个无需悔改的义人所有的喜乐还要大呢!」

当代译路15:7 同样,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为他欢喜,而且比那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所带来的喜乐更大。

思高本路15:7 我告诉你们:同样,对於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於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

文理本路15:7 我语汝、罪人有一改悔者、则在天为之乐亦然、较为九十九义人、无须改悔者尤甚也、

修订本路15:7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还大呢!"

KJV 英路15:7 I say unto you, that likewise joy shall be in heaven over one sinner that repenteth, more than over ninety and nine just persons, which need no repentance.

NIV 英路15:7 I tell you that in the same way there will be more rejoicing in heaven over one sinner who repents than over ninety-nine righteous persons who do not need to repent.

和合本路15:8 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

拼音版路15:8 Huò shì yī gè fùrén, yǒu shí kuaì qián, ruò shīluò yī kuaì, qǐbù diǎn shàng dēng, dǎsǎo wūzi, xì xì de zhǎo, zhídào zhǎo zhaó ma.

吕振中路15:8 「或是什么妇人有十个『日工钱』币(希腊文作∶『得拉美』希腊银币∶相当于罗马的『第那流』;约等于一日工钱),若失掉了一个(希腊文作∶『得拉美』希腊银币∶相当于罗马的『第那流』;约等于一日工钱),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呢?

新译本路15:8 “或是一个女人,有十个银币,失去一个,哪能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呢?

现代译路15:8 「假如一个女人有十个银币,失掉了一个,怎麽办呢?她一定点起灯来,打扫房子,到处仔细寻找,直到找着为止。

当代译路15:8 又譬如一个妇人有十块钱,不小心失去了一块,她哪有不亮灯打扫房子,仔细找寻,直到找着为止呢?

思高本路15:8 「或者那个妇女,有十个『达玛』,若遗失了一个『达玛』,而不点上灯,打扫房屋,细心寻找,直到找着呢?

文理本路15:8 或妇有银钱十、而亡其一、岂不燃灯扫室、而勤觅之、至于获乎、

修订本路15:8 "同样,哪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呢?

KJV 英路15:8 Either what woman having ten pieces of silver, if she lose one piece, doth not light a candle, and sweep the house, and seek diligently till she find it?

NIV 英路15:8 "Or suppose a woman has ten silver coins and loses one. Does she not light a lamp, sweep the house and search carefully until she finds it?

和合本路15:9 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拼音版路15:9 Zhǎo zhaó le, jiù qǐng péngyou línshè lái, duì tāmen shuō, wǒ shīluò de nà kuaì qián yǐjing zhǎo zhaó le, nǐmen hé wǒ yītóng huānxǐ ba.

吕振中路15:9 找着了,就招集女朋友和同乡来,说∶『和我一同欢喜吧,因为我失掉『一日工钱』币,我已经找着了。』

新译本路15:9 既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说:‘请大家和我一同欢乐,因为我失去的那个银币,已经找到了。’

现代译路15:9 一旦找着了,她就邀请朋友和邻居来,对她们说:『来跟我一起庆祝吧!我那遗失的银币已经找着了!』

当代译路15:9 当她找到了,她一定招呼朋友和邻人来高兴一番。

思高本路15:9 待找着了,她就请女友及邻人来说:你们与我同乐罢! 因为我失去的那一个『达玛』又找到了。

文理本路15:9 获之、则集其友邻曰、与我同乐、我所亡之钱已获矣、

修订本路15:9 找到了,她就请朋友和邻舍来,对她们说:'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到了!'

KJV 英路15:9 And when she hath found it, she calleth her friends and her neighbours together, saying, Rejoice with me; for I have found the piece which I had lost.

NIV 英路15:9 And when she finds it, she calls her friends and neighbors together and says, 'Rejoice with me; I have found my lost coin.'

和合本路15:10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拼音版路15:10 Wǒ gàosu nǐmen, yī gè zuì rén huǐgǎi, zaì shén de shǐzhe miànqián, ye shì zhèyàng wèi tā huānxǐ.

吕振中路15:10 我告诉你们,为了一个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这样地有喜乐。」

新译本路15:10 我告诉你们,因为一个罪人悔改, 神的使者也必这样为他欢乐。”

现代译路15:10 同样,我告诉你们,上帝的天使也要为了一个罪人的悔改而高兴。」

当代译路15:10 同样有一个罪人悔改,天使也会为他欢喜快乐。

思高本路15:10 我告诉你们:对於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

文理本路15:10 我语汝、罪人有一改悔者、在上帝使者前、为之喜亦然、○

修订本路15:10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上帝的使者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KJV 英路15:10 Likewise, I say unto you, there is jo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ngels of God over one sinner that repenteth.

NIV 英路15:10 In the same way, I tell you, there is rejoicing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ngels of God over one sinner who repents."

和合本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拼音版路15:11 Yēsū yòu shuō, yī gèrén yǒu liǎng gè érzi.

吕振中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新译本路15:11 耶稣又说:“某人有两个儿子。

现代译路15:11 耶稣继续说:「某人有两个儿子。

当代译路15:11 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一天,小儿子对父亲说:

思高本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文理本路15:11 又曰、或有二子、

修订本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KJV 英路15:11 And he said, A certain man had two sons:

NIV 英路15:11 Jesus continued: "There was a man who had two sons.

和合本路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拼音版路15:12 Xiǎoér zǐ duì fùqin shuō, fùqin, qǐng nǐ bǎ wǒ yīngdé de jiāyè fēn gei wǒ. tā fùqin jiù bǎ chǎnyè fēn gei tāmen.

吕振中路15:12 那小的对父亲说∶『父亲,请把归在我分上的资产给我。』他父亲就把养生之资分给他们。

新译本路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请把我应得的家业给我。’父亲就把财产分给他们两兄弟。

现代译路15:12 那小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请你现在就把我应得的产业分给我。』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两个儿子。

当代译路15:12 ‘爸爸,请你把我那分家产给我。’父亲就把财产分给这两个儿子。

思高本路15:12 那小的向父亲说: 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罢! 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

文理本路15:12 其季子谓父曰、父欤、以当归我之业予我、父遂以产分之、

修订本路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财产分给他们。

KJV 英路15:12 And the younger of them said to his father, Father, give me the portion of goods that falleth to me. And he divided unto them his living.

NIV 英路15:12 The younger one said to his father, 'Father, give me my share of the estate.' So he divided his property between them.

和合本路15: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拼音版路15:13 Guò le bù duō jǐ rì, xiǎoér zǐ jiù bǎ tā yīqiè suǒyǒude, dōu shōushi qǐlai, wǎng yuǎnfāng qù le. zaì nàli rènyì fàngdàng, làngfeì zīcái.

吕振中路15:13 过了不多几日,那小儿子就收集一切,出外往辽远地区去了;在那里挥霍资产,浪费地生活。

新译本路15:13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收拾一切,到远方去了,在那里生活放荡,浪费钱财。

现代译路15:13 过几天,小儿子卖掉了分得的产业,带着钱,离家走了。他到了遥远的地方,在那里挥霍无度,过放荡的生活。

当代译路15:13 过不了几天,小儿子就带了他所有的财物,收拾行装,出门远游去了。他在外边终日花天酒地,挥金如土。

思高本路15:13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来,就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饥荒淫度日,耗费他的资财。

文理本路15:13 未几、季子尽挟所有远游异地、在彼放恣、浪费其业、

修订本路15:13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他任意放荡,浪费钱财。

KJV 英路15:13 And not many days after the younger son gathered all together, and took his journey into a far country, and there wasted his substance with riotous living.

NIV 英路15:13 "Not long after that, the younger son got together all he had, set off for a distant country and there squandered his wealth in wild living.

和合本路15: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拼音版路15:14 Jì hàojìn le yīqiè suǒyǒude, yòu yù zhe nà dìfang dà zāo jīhuāng, jiù qióngkǔ qǐlai.

吕振中路15:14 既耗尽了他的一切,沿那地区又发生了很厉害的饥荒,他就穷乏起来。

新译本路15:14 他花尽了一切所有的,那地方又遇上了严重的饥荒,就穷困起来;

现代译路15:14 当他花尽了所有的一切,那地方发生了严重饥荒,他就一贫如洗,

当代译路15:14 到了床头金尽时,恰巧那地方又发生严重的饥荒,他不久就陷入了困境,

思高本路15:14 当他把所有的都挥霍尽了以後,那地方正遇着大荒年,他便开始穷困起来。

文理本路15:14 尽耗一切、适其地大饥、始形困乏、

修订本路15:14 他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恰逢那地方有大饥荒,就穷困起来。

KJV 英路15:14 And when he had spent all, there arose a mighty famine in that land; and he began to be in want.

NIV 英路15:14 After he had spent everything, there was a severe famine in that whole country, and he began to be in need.

和合本路15: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拼音版路15:15 Yúshì qù tóukào nà dìfang de yī gèrén, nà rén dǎfa tā dào tián lǐ qù fàng zhū.

吕振中路15:15 于是他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公民;那人打发他到田地里去才猪。

新译本路15:15 于是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现代译路15:15 只好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农场去看猪。

当代译路15:15 只好投靠当地的一户人家,那家主人派了他去放猪。

思高本路15:15 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庄田去放猪。

文理本路15:15 遂投其地一民、遣之于田牧豕、

修订本路15:15 于是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KJV 英路15:15 And he went and joined himself to a citizen of that country; and he sent him into his fields to feed swine.

NIV 英路15:15 So he went and hired himself out to a citizen of that country, who sent him to his fields to feed pigs.

和合本路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拼音版路15:16 Tā hènbude ná zhū suǒ chī de dòujiá chōngjī. ye méiyǒu rén gei tā.

吕振中路15:16 他巴不得将猪所吃的豆荚来填满了肚子(有古卷作∶以得吃饱);也没有人接续地给他。

新译本路15:16 他恨不得吃猪所吃的豆荚,可是没有人给他。

现代译路15:16 他恨不得拿猪吃的豆荚来充饥;可是,没有人给他任何东西吃。

当代译路15:16 当他饿得发昏的时候,真恨不得能把喂猪的豆荚拿来充饥;

思高本路15:16 他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荚来果腹,可是没有人给他。

文理本路15:16 欲以豕所食之豆荚充腹、而无人予之、

修订本路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什么吃的。

KJV 英路15:16 And he would fain have filled his belly with the husks that the swine did eat: and no man gave unto him.

NIV 英路15:16 He longed to fill his stomach with the pods that the pigs were eating, but no one gave him anything.

和合本路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拼音版路15:17 Tā xǐngwù guò lái, jiù shuō, wǒ fùqin yǒu duōshào de gùgōng, kǒuliáng yǒuyú, wǒ dào zaì zhèlǐ è sǐ ma.

吕振中路15:17 他回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雇工,食物充足有余,我倒在这里因饥饿(同词∶饥荒)而丧命阿?

新译本路15:17 他醒悟过来,说:‘我父亲有那么多雇工,又有丰富的食物,我却要在这里饿死吗?

现代译路15:17 最后,他醒悟过来,说:『我父亲那儿有许多雇工,他们粮食充足有馀,我反倒在这里饿死吗?

当代译路15:17 可是,连这些也没有人给他。最后,他终於醒悟过来,心中想道:‘在家里,我父亲工人的粮食充裕,我现在要在这里饿死吗?

思高本路15:17 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 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 反要饿死!

文理本路15:17 既而悟曰、我父若许佣人、其粮有余、我乃于此饥而死耶、

修订本路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雇工,粮食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KJV 英路15:17 And when he came to himself, he said, How many hired servants of my father's have bread enough and to spare, and I perish with hunger!

NIV 英路15:17 "When he came to his senses, he said, 'How many of my father's hired men have food to spare, and here I am starving to death!

和合本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拼音版路15:18 Wǒ yào qǐlai, dào wǒ fùqin nàli qù, xiàng tā shuō, fùqin, wǒ dé zuì le tiān, yòu dé zuì le nǐ.

吕振中路15:18 我要起来,去见我父亲,对他说∶『父亲,我犯罪违逆了天,也犯罪在你面前;

新译本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现代译路15:18 我要起来,回到父亲那里去,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当代译路15:18 我要回家,回到我父亲身边,求他宽恕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开罪了你;

思高本路15:18 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 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文理本路15:18 我将起而诣父、谓之曰、父欤、我获罪于天及尔、

修订本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对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KJV 英路15:18 I will arise and go to my father, and will say unto him, Father, I have sinned against heaven, and before thee,

NIV 英路15:18 I will set out and go back to my father and say to him: Father, I have sinned against heaven and against you.

和合本路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拼音版路15:19 Cóng jīn yǐhòu, wǒ bú peì chēngwèi nǐde érzi, bǎ wǒ dàng zuò yī gè gùgōng ba.

吕振中路15:19 再也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了;把我当做你的一个雇工吧。』

新译本路15:19 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现代译路15:19 我再也不配作你的儿子;请把我当作你的雇工吧!』

当代译路15:19 今后,我再无面目作你的儿子了,只求你收留我,把我当作工人看待好了。’

思高本路15:19 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 工罢!

文理本路15:19 今而后、不堪称为尔子矣、视我如佣人之一可也、

修订本路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KJV 英路15:19 And am no more worthy to be called thy son: make me as one of thy hired servants.

NIV 英路15:19 I am no longer worthy to be called your son; make me like one of your hired men.'

和合本路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拼音版路15:20 Yúshì qǐlai wǎng tā fùqin nàli qù. xiāng lí hái yuǎn, tā fùqin kànjian, jiù dòng le cí xīn, pǎo qù bào zhe tāde jǐngxiàng, liánlián yǔ tā qīnzuǐ.

吕振中路15:20 就起来,直向他父亲那里走。还离得远的时候,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跑去扑在他的脖子上,热切地和他亲咀。

新译本路15:20 于是他起来往父亲那里去。他还在远处时,他父亲看见了他,就动了慈心,跑过去抱着他,连连与他亲嘴。

现代译路15:20 於是,他动身回父亲那里去。「他离家还远,父亲望见了他,就充满爱怜,奔向前去,紧抱着他,不停地亲吻。

当代译路15:20 於是他便起程回家去了。他父亲远远地看见他,就动了慈心,跑上前去将他拥抱,连连亲他的嘴。

思高本路15:20 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

文理本路15:20 遂起而诣父、相去尚远、父见而悯之、趋抱其颈而吻接之、

修订本路15:20 于是他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拥抱着他,连连亲他。

KJV 英路15:20 And he arose, and came to his father. But when he was yet a great way off, his father saw him, and had compassion, and ran, and fell on his neck, and kissed him.

NIV 英路15:20 So he got up and went to his father. "But while he was still a long way off, his father saw him and was filled with compassion for him; he ran to his son, threw his arms around him and kissed him.

和合本路15: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拼音版路15:21 'Erzi shuō, fùqin, wǒ dé zuì le tiān, yòu dé zuì le nǐ, cóng jīn yǐhòu, wǒ bú peì chēngwèi nǐde érzi.

吕振中路15:21 儿子对父亲说∶『父亲,我犯罪违逆了天,也犯罪在你面前;再也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了。(有古卷加∶把我当做你的一个雇工吧)』

新译本路15:21 儿子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

现代译路15:21 儿子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作你的儿子。』

当代译路15:21 小儿子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开罪了你,今后,我再无面目作你的儿子了。’

思高本路15:21 儿子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

文理本路15:21 子曰、父欤、我获罪于天及尔、今而后、不堪称为尔子矣、

修订本路15:21 儿子对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KJV 英路15:21 And the son said unto him, Father, I have sinned against heaven, and in thy sight, and am no more worthy to be called thy son.

NIV 英路15:21 "The son said to him, 'Father, I have sinned against heaven and against you. I am no longer worthy to be called your son.'

和合本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拼音版路15:22 Fùqin què fēnfu púrén shuō, bǎ nà shàng hǎo de paózi kuaì ná chūlai gei tā chuān. bǎ jièzhi daì zaì tā zhítou shàng. bǎ xié chuān zaì tā jiǎo shàng.

吕振中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他的仆人说∶『快把上好的袍子拿出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新译本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快把那最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现代译路15:22 可是父亲吩咐仆人说:『赶快拿最好的衣服给他穿上,拿戒指给他戴上,拿鞋子替他穿上,

当代译路15:22 父亲已经催促仆人:‘赶快拿最好的袍子来给我的孩子穿,替他戴上戒指,

思高本路15:22 父亲却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

文理本路15:22 父语诸仆曰、速取至美之袍衣之、施环于其指、纳履于其足、

修订本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KJV 英路15:22 But the father said to his servants, Bring forth the best robe, and put it on him; and put a ring on his hand, and shoes on his feet:

NIV 英路15:22 "But the father said to his servants, 'Quick! Bring the best robe and put it on him. Put a ring on his finger and sandals on his feet.

和合本路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拼音版路15:23 Bǎ nà féi niúdú qiā lái zǎi le, wǒmen keyǐ chīhēkuaìlè.

吕振中路15:23 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我们吃喝快乐吧!

新译本路15:23 把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要吃喝快乐,

现代译路15:23 把那头小肥牛牵来宰了。让我们设宴庆祝!

当代译路15:23 穿上鞋,把那只最肥嫩的牛犊宰掉,让我们一同来欢宴庆祝吧!

思高本路15:23 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

文理本路15:23 且牵肥犊宰之、我侪可食而乐焉、

修订本路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来吃喝庆祝;

KJV 英路15:23 And bring hither the fatted calf, and kill it; and let us eat, and be merry:

NIV 英路15:23 Bring the fattened calf and kill it. Let's have a feast and celebrate.

和合本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拼音版路15:24 Yīnwei wǒ zhège érzi, shì sǐ ér fùhuó, shī ér yòu dé de. tāmen jiù kuaìlè qǐlai.

吕振中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死又再活了;失掉又得着了。』他们就欢跃起来。

新译本路15:24 因为我这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欢乐起来。

现代译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於是大家欢宴起来。

当代译路15:24 因我这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於是,他们就大事庆祝。

思高本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他们就欢宴起来,

文理本路15:24 盖我此子、死而复生、亡而复得者也、众遂乐焉、

修订本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他们就开始庆祝。

KJV 英路15:24 For this my son was dead, and is alive again; he was lost, and is found. And they began to be merry.

NIV 英路15:24 For this son of mine was dead and is alive again; he was lost and is found.' So they began to celebrate.

和合本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拼音版路15:25 Nàshí, dà érzi zhèngzaì tián lǐ. tā huí lái lí jiā bù yuǎn, tīngjian zuòlè tiàowǔ de shēngyīn.

吕振中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地里。他来,走近了家的时候,听见音乐和舞蹈的声音;

新译本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的时候,听见音乐跳舞的声音,

现代译路15:25 「那时候,大儿子正在农场。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音乐和跳舞的声音。

当代译路15:25 这时,大儿子刚好从田间工作回来,还未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出跳舞作乐的欢声。

思高本路15:25 那时,他的长子正在田地 ,当他回来快到家的时候,听见有奏乐及歌舞的欢声,

文理本路15:25 适长子自田归、将及室、闻乐舞、

修订本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时,听见奏乐跳舞的声音,

KJV 英路15:25 Now his elder son was in the field: and as he came and drew nigh to the house, he heard musick and dancing.

NIV 英路15:25 "Meanwhile, the older son was in the field. When he came near the house, he heard music and dancing.

和合本路15: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拼音版路15:26 Biàn jiào guò yī gè púrén lái, wèn shì shénme shì.

吕振中路15:26 就叫一个僮仆来,查问是什么事。

新译本路15:26 就叫了一个仆人来,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现代译路15:26 他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怎麽一回事。

当代译路15:26 他叫一个仆人来问:‘家中为甚麽这麽热闹呀?’

思高本路15:26 遂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这是什麽事。

文理本路15:26 呼一仆、问其故、

修订本路15:26 就叫一个僮仆来,问是什么事。

KJV 英路15:26 And he called one of the servants, and asked what these things meant.

NIV 英路15:26 So he called one of the servants and asked him what was going on.

和合本路15: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拼音版路15:27 Púrén shuō, nǐ xiōngdi lái le. nǐ fùqin, yīnwei dé tā wú zāi wú bìng de huí lái, bǎ niúdú zǎi le.

吕振中路15:27 憧仆对他说∶『你弟弟来了;你父亲因接他安健的回来,把那只肥牛犊宰了。』

新译本路15:27 仆人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他平安无恙地回来,就宰了肥牛犊。’

现代译路15:27 仆人回答:『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看见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小肥牛宰了。』

当代译路15:27 仆人回答说:‘你弟弟回来了!主人因他无灾无难的回来,特地宰了那只肥牛犊来庆祝。’

思高本路15:27 仆人向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见他无恙归来,便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文理本路15:27 对曰、尔弟归、尔父宰肥犊、为其无恙而复得之也、

修订本路15:27 僮仆对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KJV 英路15:27 And he said unto him, Thy brother is come; and thy father hath killed the fatted calf, because he hath received him safe and sound.

NIV 英路15:27 'Your brother has come,' he replied, 'and your father has killed the fattened calf because he has him back safe and sound.'

和合本路15: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拼音版路15:28 Dà érzi què shēngqì, bù ken jìn qù. tā fùqin jiù chūlai quàn tā.

吕振中路15:28 大儿子却发怒,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新译本路15:28 大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父亲出来劝他。

现代译路15:28 大儿子非常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出来劝他。

当代译路15:28 他听了之后,大大生气,不肯进屋。父亲就出来劝他。

思高本路15:28 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遂出来劝解他。

文理本路15:28 长子怒、不肯入、父出劝之、

修订本路15:28 大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出来劝他。

KJV 英路15:28 And he was angry, and would not go in: therefore came his father out, and intreated him.

NIV 英路15:28 "The older brother became angry and refused to go in. So his father went out and pleaded with him.

和合本路15: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拼音版路15:29 Tā duì fùqin shuō, wǒ fúshì nǐ zhè duō nián, cónglái méiyǒu wéibeì guò nǐde méng. nǐ bìng méiyǒu gei wǒ yī zhī shānyánggāo, jiào wǒ hé péngyou, yītóng kuaìlè.

吕振中路15:29 他回答他父亲说∶『你看,我服事了你这么多年,从未疏忽过你的命令;你也从未给过我一只山羊羔(有古卷作∶小山羊羔),让我和我的朋友一同快乐。

新译本路15:29 他对父亲说:‘你看,我服事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可是你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欢乐。

现代译路15:29 他却对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像奴隶一样为你工作,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你给过我甚麽呢?连一头小山羊让我跟朋友们热闹一番都没有。

当代译路15:29 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多年来为你勤劳,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可是,你从来没有给我一只羊羔让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思高本路15:29 他回答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欢宴;

文理本路15:29 长子谓父曰、我事尔多年、从无违命、而尔未尝赐我一羔、俾我与友同乐、

修订本路15:29 他对父亲说:'你看,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来没有给我一只小山羊,叫我和朋友们一同快乐。

KJV 英路15:29 And he answering said to his father, Lo, these many years do I serve thee, neither transgressed I at any time thy commandment: and yet thou never gavest me a kid, that I might make merry with my friends:

NIV 英路15:29 But he answered his father, 'Look! All these years I've been slaving for you and never disobeyed your orders. Yet you never gave me even a young goat so I could celebrate with my friends.

和合本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拼音版路15:30 Dàn nǐ zhège érzi, hé chāngjì tūn jìn le nǐde chǎnyè, tā yī lái le, nǐ dào wèi tā zǎi le féi niúdú.

吕振中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这同妓女吃尽了你给的养生之资的、一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新译本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常常跟娼妓在一起,花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杀肥牛犊!’

现代译路15:30 但是你这个儿子,他把你的财产都花在娼妓身上,现在回来,你就为他宰了小肥牛!』

当代译路15:30 但这个在妓女身上倾了全部家财的不肖子一回来,你倒宰了最肥嫩的牛犊,为他设宴!’

思高本路15:30 但你这儿子同娼妓耗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文理本路15:30 惟尔此子、狎妓尽耗尔产、彼至、乃为之宰肥犊也、

修订本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吃光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KJV 英路15:30 But as soon as this thy son was come, which hath devoured thy living with harlots, thou hast killed for him the fatted calf.

NIV 英路15:30 But when this son of yours who has squandered your property with prostitutes comes home, you kill the fattened calf for him!'

和合本路15: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拼音版路15:31 Fùqin duì tā shuō, ér a, nǐ cháng hé wǒ tóng zaì, wǒ yīqiè suǒyǒude, dōu shì nǐde.

吕振中路15:31 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始终跟我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新译本路15:31 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常跟我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现代译路15:31 父亲对他说:『孩子啊,你常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当代译路15:31 父亲慈祥地说:‘孩子啊!你一直在我身边,我所有的一切,根本就是你的了。

思高本路15:31 父亲给他说:孩子! 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文理本路15:31 父曰、子乎、尔常偕我、我所有者、

修订本路15: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KJV 英路15:31 And he said unto him, Son, thou art ever with me, and all that I have is thine.

NIV 英路15:31 "'My son,' the father said, 'you are always with me, and everything I have is yours.

和合本路15: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拼音版路15:32 Zhǐshì nǐ zhège xiōngdi shì sǐ ér fùhuó, shī ér yòu dé de, suǒyǐ wǒmen lǐ dāng huānxǐ kuaìlè.

吕振中路15:32 但你这弟弟、他死又活了;失掉、又得着了;我们理当欢喜快乐阿。』」

新译本路15:32 只是因为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我们应该欢喜快乐。’”

现代译路15:32 可是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我们为他设宴庆祝是应该的。』」

当代译路15:32 我们实在应该为这个回头浪子欢喜快乐,因为你这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

思高本路15:32 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文理本路15:32 皆为尔有、惟尔弟死而复生、亡而复得、我侪喜乐宜也、

修订本路15:32 可是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庆祝。'"

KJV 英路15:32 It was meet that we should make merry, and be glad: for this thy brother was dead, and is alive again; and was lost, and is found.

NIV 英路15:32 But we had to celebrate and be glad, because this brother of yours was dead and is alive again; he was lost and is foun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