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2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3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4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5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6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7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8“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9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0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2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13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15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 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16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17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18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19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20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22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23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24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25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26“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27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28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29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

30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31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32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33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34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35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提要:2 耶稣在安息日医好患水臌病的人: 7 教导谦卑: 12 招待穷人:15 用大筵席的比喻说明那些蔑视上帝之道的人将要被关在天国之外。25 那些要作他门徒,去背起十字架的人,必须事先做好考虑,免得因背叛他而羞愧,34 彻底徒劳无功,像盐失了它的味道。


治好患水臌的女人

路14: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本会注释】

耶稣到……家里去。[和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一起吃饭,路14:1-15。主耶稣的神迹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8-213页;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对于这件事的时间和地点,除了路加福音中上下文所暗示的,它可能是发生在比哩亚,公元30-31年冬天的修殿节和接下来春天的逾越节之间,我们没有其他什么线索。

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将这里和前一次耶稣接受一个法利赛人宴请的场合(路11:37-54)作一比较。当前的叙述暗示着这次宴请耶稣的人是一个有影响并且富有的拉比。经文上没有记载说耶稣曾拒绝过任何一次邀请,无论它是来自法利赛人的还是来自税吏的(见对可2:15-17的注释)。

吃饭。这是犹太人一个常用的习语,意思是“进餐”。

安息日。在基督时代的犹太人中,安息日宴请客人似乎是件相当常见的事。当然,食物是提前一天预备好并保持温热的,或者可能就是凉着吃的。安息日生火被认为是不合法的(见对出16:23;35:3的注释);因此安息日所有的食物都是在它前一天准备好的(见对出16:23的注释)。邀请朋友参加筵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永生的福分(见对路14:15的注释;参《路》第十八章)。

他们就窥探他。这个场合上显然也是有间谍的(见对路11:54的注释),他们怀着恶意窥探他(见对路6:7的注释)。这些奸细是否就是为那患“水臌”病的人特别安排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们过去数次观察到耶稣在安息日曾毫不迟疑地──违背他们律法的遗传──医治病人,因此他们推断他这次也要这样做。福音叙述中共记录了七次个人在安息日得医治的事,这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见路4:33-36,39;6:6-10;13:10-17;14:2-4;约5:5-10;9:1-14)。


路14: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本会注释】

水臌。希腊文hudrōpikos,这是一个常见的医学术语,来自希腊文的hudōr,“水”,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组织中含有多余水分的状况。这个词在圣经的希腊文中只在这里出现过。这也是唯一一次记录水臌这种病症得到耶稣注意的例子。这个病人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过来希望得到医治,尽管记载没有说他亲自向耶稣提出医治的请求。像有些人认为的,或许还有一种情况,即,在场的某些法利赛人安排这个病人过来,为的是要让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他,从而陷害耶稣。医治这个病人,很显然,发生在那些被邀请之人实际就座之前(见第7节)。


路14: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本会注释】

耶稣……说。耶稣的“说”并不是在答复向他所提的任何问题。他是在“说”法利赛人心中所思想的,就是那些窥视着他将要如何做的人。“说”的这种用法在希伯来文中很常见(见对路13:14的注释)。

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这两个词在希腊文中只有一个定冠词。这表明它们在这里被当成了一类人,而不是两类(参路7:30,那里的定冠词在希腊文中出现了两次)。关于“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52,55页。


路14: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本会注释】

他们却不言语。即,“他们保持沉默”。交谈停止了;他们拒绝回答。很显然,他们意识到多说无益,于是就选择用沉默来逃避,一时间,寂静笼罩了整个屋子。他们不敢说“可以(合法)”,因为他们自己拉比的规条似乎禁止这种情况的医治,但同时,他们也不敢说不可以。路加似乎特别喜爱记录这种类型的场合,就是当福音的仇敌“不言语”,或被迫保持沉默的时候(路20:26;徒15:12;22:2)。

叫……走了。希腊文apoluō,“使得以自由”,“释放”,“叫……走”,或“打发走”。这似乎是在吃饭开始(第7节)之前发生的。耶稣或许是想救那人脱离现场的尴尬和窘境,就像犹太人领袖最近带给另一个在安息日得医治之人的(见约第9章)。


路14: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本会注释】

驴。原文的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在这里到底是作“驴”还是作“儿子(孩子)”上存在分歧。

井。希腊文词语phrear,“一口井”,或“井道或坑道”。


路14: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本会注释】

他们不能对答。那些批评耶稣的人现在是绝望地处于防守的地位上。他们决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待牛驴比对待人更上心。


对客人和主人的教导

路14: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本会注释】

比喻。一个“比喻”不需要有叙述,它可以只是一个简短的谚语(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4页)。耶稣这里给出的“比喻”可能就是基于他刚刚观察到的宾客们落座时的情形。他“指出”宾客们是如何“拣择”尊贵的座位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时似乎也发生了类似的争执(见对路22:24的注释)。

位。这里作“斜靠的地方”更好一些。关于犹太人筵席上的习惯见可2:15-17的注释。根据他勒目,尊贵的地方(首位)是那些挨着主人的座位。后来的一个场合,在其他的事上,耶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寻求筵席上的高位(见太23:6)。


路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本会注释】

婚姻。即,像上下文所表明的,“婚姻的筵席”。


路14: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的退到末位上去了。

【本会注释】

那请你们的人。或,“主人”。

这一位。尊贵的客人。

末位。即,最低的斜靠的地方。所有中间的座位或许都已被占了,除了末位再不剩下什么位置了。


路14: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本会注释】

坐。这里翻译为“斜倚”更好一些。

光彩。即,“荣耀”,它是“尊严”的一个古体的意思。

人。原文引用的重要证据(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显示这里应该作“他们所有的人”。


路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本会注释】

凡自高的。耶稣这里重复了一个他经常用一种或另一种形式讲述的格言(见太18:4;23:12;路18:14;等等)。这个原则打击了骄傲的根本──想在别人的意见中使自己得到尊荣的欲望;骄傲伴随着自私,是所有罪恶的根源。耶稣亲自设立了谦卑的最高典范(见赛52:13,14;腓2:6-10)。

卑。即,“被羞辱的”。当一个人生活的主要目标成为只顾促进自己的利益时,他就会发现别人经常迫使他的地位降得更低,这是人生的一条公理。

高。相反,当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利益并尽己所能地去鼓励和帮助别人时,他的同胞也乐意去尊荣他。更加确定地讲,在天国中谦卑是走向尊荣的通行证,而自高的欲望却是阻碍人进入天国的拦路虎(参赛14:12-15;腓2:5-8)。


路14: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本会注释】

午饭。希腊文词语ariston,最初是指第一顿饭,或早餐,但后来就用来指午餐了。

晚饭。希腊文词语deipnon,通常指晚餐。

不要请你的朋友。根据希腊文,这里的思想可以被总结为,“不要习惯于总是只请你的朋友”。耶稣并不排斥招待朋友,他是在警告一种自私的动机──致使许多人只去宴请那些也会给予他们类似殷勤款待的人。耶稣鼓励那些基于真实关怀我们同胞需要的殷勤和好客,或许是食物的需要,或许是友谊的需要。他指出,这种好客即使不会在今生获得回报,它总会在来生获得报赏。

也。即,为了前次的宴请而回请。


路14: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本会注释】

请那贫穷的。根据摩西的律法,这是一种责任(见对申14:29的注释)。那些有需要的人不应该被忘记。


路14: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本会注释】

报答。直译是,“回报”。

义人……的。提到“义人的复活”,这暗示还有一个类似的“恶人”的复活(见约5:29;徒24:15)。


大筵席的比喻

路14: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本会注释】

一人。关于第15节中所陈述之事的情况见对第1节的注释。

有福了。或,“幸福的”(见对太5:3的注释)。耶稣在第12-14节中列出了使人难以接受的责任,这就使得人们想将谈话引入一个更加取悦人心的方向(见《路》第十八章)。耶稣提到的复活(第14节)可能使这个法利赛人想到了他现在所说之貌似敬虔的陈词滥调。这个说话的人喜欢思想好行为的报赏,但他却发现做好事本身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思想。他热切地盼望享受天国的特权但却不愿承担天国的责任。他不愿使自己符合进入天国的条件,但却好像丝毫不怀疑自己将在福音的大筵席上占有尊贵的一席之地。

吃饭。即,“用餐”(见对第1节的注释)。关于“上帝(的)国”这个短语的意义见对太5:2,3;可3:14;路4:19的注释。在犹太人的习惯语用法中,“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意思是享受天国的福气(参对赛25:6;路13:29的注释)。当然,这个法利赛人的话就其本身来说是正确的,但其内在的精神和促使这句话说出的动机却是完全错误的。说话者自以为他一定是被邀之人。


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本会注释】

大筵席。[大筵席,路14:16-24。参对太22:1-14的注释。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耶稣这里是用大筵席的象征来指天国慷慨的福分,这个比喻他的听众是很熟悉的(见对第15节的注释)。耶稣并没有直接反驳那个法利赛人的话(第15节),而是置疑了说这话之人的真诚。实际上,法利赛人就列在那些此时此刻拒绝福音邀请的人中(见对第18,24的注释)。

这个比喻和那个国王儿子婚筵的比喻(见太22:1-14)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两个比喻发出时所处的境况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路第14章的背景是在一个法利赛人的家里,而太第22章是与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逮捕耶稣的企图联系起来的(见太21:46)。

请了许多客。这代表了福音筵席的第一次邀请,整个旧约时代给予犹太人的邀请(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6-32页)。它特别是指上帝通过古代众先知对以色列屡次发出的恳求(参对第21-23的注释)。


路14: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本会注释】

打发仆人。在一个特殊的意义上,耶稣他自己可以被当成是奉差遣去宣扬“样样都齐备了”的“仆人”。东方国家里,即便今天,筵席实际开始之前一小段时间里打发一个送信的去提醒宾客,仍是一种习俗。也许客人忘了,或不知道该几时赴筵,这可以留给他一点时间作准备并赶到宴会指定的场所。东方不如西方那样注意日历和时间,这样一种提醒有其实际的价值,可以使主宾双方都避免尴尬。


路14:18 众人一口同音的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本会注释】

一口同音地。看起来,被请的客人几乎是串通起来羞辱他们尊贵的邀请人(主人)。当然,受邀赴筵的不止三人(见第16节)。显然,耶稣列举的三个具有代表性,仆人不论往哪里去,听到的理由总不外乎如此。关于另外一个类似的事件所涉及超过三人的例子见路19:16-21。

每个受邀的客人都各找托词,但没有一个人的理由是能站住脚的。其实,所有人真正的理由是,受邀的宾客发现自己有更加利益攸关的事情,如果参加筵席就不得不暂时将其放下。这些借口还暗示了他们对设筵之人的好客和友谊缺乏赏识。那些拒绝福音邀请的人看世俗的利益重于永恒的事情(见太6:33)。

在东方国家,除非是那种明显不能接受的,否则,拒绝邀请通常会被看作是拒绝友谊。某些阿拉伯人中,接受了原来的邀请,而又在主家提醒时(见对第17节的注释)拒绝前往,会被当成是敌意的表示。另一方面,接受邀请并参加筵席会被认为是表示友谊。

买了一块地。即便真如他所说,这理由也是很苍白的,因为他的地已经买下了,买地的人在完成交易之前显然已经仔细检查过这块地了。


路14: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本会注释】

五对牛。同样,交易的行为已经完成了。买牛的人只是想确保自己做的是不是一个好的买卖,但他若真想参加筵席,这件事是很容易推迟进行的。


路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本会注释】

不能去。这第三个找借口的显得比其他人更加无礼。前两个无论怎样还有点客气的表示,请求主人的原谅,而他却直接告诉仆人,“我不能去”。有人认为,这个人的拒绝可能是基于一个事实,即,一个人结婚的头一年可以豁免国家军事和民事的普通职责(见对申24:5的注释)。所以他说,“我不能去”。但这条律法并没有免除他履行正常社会关系的责任,为此任何杜撰的企图都不过是虚伪的托词。这个人的借口真的比前两个人更加差强人意。


路14: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本会注释】

动怒。当仆人细数这些苍白无力的借口时,那仁慈慷慨的主人被激怒了。原先这些人都接受了他的邀请,他按照他们的情况提前为筵席做了准备。现在一切都已就绪,食物也预备好了,而他们却好像在合谋使他难堪(见对第18节的注释)。此外,为了这次筵席,他的花费不菲。

其实,那准备天国筵席的上帝并不像人那样“动怒”。虽然如此,考虑到他所做的一切──他为丧亡人类所预备之救赎的福分,人轻视他恩慈的邀请,不来赴神圣公义恩典的筵席,的确是深深伤了他的心。天庭所有的资源都已投入到救赎的工作中,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赏识并接受上帝所提供的。

快出去。很显然,主人不想让他耗资不菲的食物浪费掉。如果他最好的朋友不接受他善意的邀请,他将欣然邀请陌生人来赴他的筵席。另外要注意到,主人的行为与耶稣在这比喻之前所给的建议是一致的(见第12-14节),耶稣现在所在的筵席上的宾客似乎不喜欢这个建议,所以他们之中的一个就改换了话题(见对第15节的注释)。

大街小巷。即,宽阔的街道和狭窄的巷子。福音的邀请首先是给犹太人的,这“城”里的居民就代表犹太人。城里重要的市民,那些拒绝邀请的,是犹太人的领袖,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正与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坐席(见对第1节的注释)。那些拒绝邀请的客人代表以色列的宗教贵族。现在,恩慈慷慨的主人去选那“城”里的陌生人作他的朋友,就是社会中被忽略、甚至有时受藐视的人。他们和那些被请的客人都是一个“城”里的居民,因此也是犹太人。但他们中间有些是税吏和罪人,无论男女,都是国家的宗教贵族认为被遗弃了的。然而,他们对福音却是饥渴的(见对太5:6的注释)。

贫穷的、残废的。犹太人普遍认为,那些遭受经济贫乏或肉体痛苦的人,都是被上帝所惩罚的,因此,这些人经常被他们的同胞轻视、忽略(见对可1:40;2:10的注释)。人们推测上帝已经将这些人遗弃了,因此社会也看这些人为被抛弃的。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否定了上帝已将这些人抛弃,并宣称这些人的同胞也不应该藐视他们,即便他们的痛苦是由于自己的错行或不明智的举动造成的。这里所提到的受贫穷所困和身体上的缺陷似乎主要代表了那些道德和灵性腐败的人。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好的行为来和上帝交换救赎的福分。


路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本会注释】

还有空座。显然,这个仆人认识到,他恩慈慷慨的主人一定愿意让筵席的位子都坐满。在福音的大筵席中也是这样。上帝创造世界并非使其“荒凉”(见对赛45:18的注释)成为一片混沌的废墟,而是定意要使它成为一个有幸福人类永居其中的家乡。尽管罪使这一计划暂时推迟实现,但它最终必要完成(见《祖知》第四章)。每一个生在世上的人都有机会参加福音的筵席并永远居住在新造的世界中。这个比喻清楚地表明,被一个人拒绝了的同样的机会,却会被另一个人热切地接受(参启3:11)。


路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本会注释】

路上和篱笆。那些起初受邀请参加福音筵席的是犹太人(见对第16,21节的注释)。上帝首先呼召他们,不是因为他爱他们超过世上其他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配得,而是为了让他们与别人分享这交托与他们的特权(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5-38页)。

耶稣经常与税吏和罪人交往,他们被社会所厌弃,尤其受犹太人领袖们的藐视(见对可2:15-17的注释)。耶稣在他加利利传道过程中热切为这些人劳力,就是加利利“大街小巷”中那些属灵上“贫穷的”和“残废的”人(见对路14:21的注释)。但加利利人在公元30年的春天拒绝耶稣的时候(见对太15:21;约6:66的注释),耶稣像对待犹太人那样多次服侍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见对太15:21的注释)。然而,随着犹太人作为一个拒绝福音──这种拒绝在他们用石头打死司提反达到了顶峰──邀请的民族(见本注释第四册第33-36页;徒1:8),福音的邀请就给予那些在“路上和篱笆”之处的人,这些人主要是指给外邦人。比喻中的“路上和篱笆”是在“城”外,因此恰当地代表了非犹太人,换句话说,代表了异教徒(见对路14:21的注释)。使徒要将福音传遍世界,当他们遭遇到自己同胞的反对时,就转向外邦去了(徒13:46-48;参罗1:16;2:9)。

勉强。希腊文anagkazō,“强迫”,或“迫使”,或是靠暴力,或是靠话语的劝说。有些人认为这段陈述证明了用暴力迫使人归向基督是合理的。但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实,耶稣从未采取暴力强迫人相信他,他也没有教导他的门徒这样做,并且使徒时期的教会也没有这样做过,这些事实都证明耶稣决不想让人这样解释自己的话语。事实上,主反复通过教训和实例忠告他的门徒──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福音的传扬者(见对太10:14;15:21;16:13;26:51,52;路9:55的注释)──要避免争论,也不要因冤屈而报复(见对太5:43-47;6:14,15;7:1-5,12;等的注释)。门徒们不仅没有逼迫别人(路9:54-56),他们还温柔地忍受着逼迫(见对太5:10-12;10:18-24,28的注释)。

“勉强人进来”,耶稣用这句话只是单纯地强调了邀请的紧迫以及神圣恩典令人震撼的力量。爱的恩慈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见《路》第十八章)。同样意思的Anagkazō还用在另一次耶稣“催”他的门徒上船之事中(太14:22)。耶稣心中执着的恳求与诉诸野蛮(肉体)的暴力实为天壤之别,后者是历代以来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所认为合理的手段,并且现今有些称呼基督之名的人如果有机会还要依赖这种手段呢。

这个比喻本身也表明,主人并没有使用野蛮的暴力也确保客人们来参加筵席。主人若存心使用暴力,那他在邀请第一拨客人的时候就会使用了。福音筵席的邀请总是带着以下这几个字,“愿意的”(启22:17)。把宗教逼迫当作带人归向基督的手段,这个比喻没有对这一理论给予任何认可。任何以宗教之名使用的暴力或逼迫都是出于撒但激动的政策,而不是出于基督。

坐满我的屋子。见对第22节的注释。主人邀请了“许多”客人(见第16节)。此外,当仆人第一次出去到城中的大街小巷中时,他没能找到足够的人来坐满主人的筵席(见第22节)。


路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本会注释】

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这个对原先所请客人措辞强硬的排斥就是比喻中的主人所发出的声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天独断专横地排斥任何人。故事中这位恩慈慷慨的主人只是取消了那被粗暴拒绝的第一次邀请而已。很显然,他的屋子现在已经“坐满”(第23节)没有多余的位子了。但天国对于任何愿意进去的人都有足够的地方(见对第22节的注释)。

耶稣在他的比喻中并不是教导说,人在世上所拥有的和天国就一定是两不相容的,而是说,对地上事物过度投入感情就会剥夺一个人进入天国的资格,事实上,那会使一个人对天上的事物丧失渴望。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见对太6:19-24的注释)。那些将地上的事放在第一位并把自己最大的努力都用来积攒地上财物的人以及那些沉迷于世上宴乐的人将被关在天国的门外,因为他们的心爱属世的事过于爱天上的事(参太6:25-34)。对地上事物的渴望最终将打消人对属天事物的羡慕(见对路12:15-21的注释),并且当这些贪婪的人被呼召去分散他们所积聚的财物时他们便“忧忧愁愁地”走了(见对太19:21,22的注释)。一个“财主”进天国之所以“难”(太19:23),原因很简单,他们通常都不是很渴望进入天国。

尝我的筵席。即,或许他们后来要改变他们的主意。救赎是由上帝发出的邀请和人的接受所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经文中反复作出这样的警告,当那些轻看上帝恩典的人似乎要改变他们的主意时,却已经太晚了,再也听不到福音了(见耶8:20;太25:11,12;路13:25)。那呼召最终撤回,并不是因为一时超出了上帝怜悯的界限,而是因为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已经做出了他们最后的决定。如果他们后来改变了自己的主意,这种改变也仅限于认识到了自己所做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恶劣结果而已,并不代表他们突然有种真诚的渴望去过顺从上帝的生活。


做门徒的代价

路14: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本会注释】

有极多的人……同行。[作门徒的代价,路14:25-35。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与这部分劝告相关的时间、地点或境况等并没有确切的记录。时间可能是公元31年的年初,地点是比哩亚(见对第1节的注释)。当耶稣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时候,众人再次拥挤到他身边(见太5:1;可1:28,37,44,45;2:2,4;3:6-10;等的注释)。现在,将近他传道结束的时候,许多人似乎更加确信耶稣马上就要宣布自己是以色列的领袖并要带领他们反抗罗马人(见对太19:1,2;21:5,9-11的注释)。尽管许多人都是出于真诚的动机跟随他,但大多数人这样做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自私的动机。

他转过来。百姓似乎已经跟着耶稣一天的时间了,他停下来,转过身来正面对着他们,向他们发出了记载在第26-35节中的原则。那些跟随主的人中,有好些对于他的工作不是帮助,反而是阻碍。耶稣约请他们人人都要彻底想想他们正在做的是什么。


路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本会注释】

人……来。耶稣发出了以下四条原则:(1)作门徒要背起十字架,第26,27节;(2)要仔细衡量作门徒的代价,第28-32节;(3)一切个人的野心和世上的所有都要放在牺牲的坛上,第33节;(4)必须永远保持牺牲的精神,第34,35节。

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经文的用法显明这里的“恨”并不是用它平时的意思。在圣经中,“恨”通常被理解为一种东方典型的夸张手法,意思是,“少爱一些”(见申21:15-17)。这个事实在其他福音书同步(平行)的段落中表现的更为明显,那里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这个引人注意的夸张手法,用在这里显然是要使基督的跟随者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事实,他必须时刻都把天国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另外,关于物质上所拥有的东西,其主导的原则是,我们将什么放在生活中第一的位置(见对太6:19-34的注释)。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无论是谁,凡他将个人利益放在对基督的忠诚以及服侍以上的,他会发现自己是不可能满足基督这一要求的。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天国的呼召必须占据优先的位置。对耶稣的侍奉要求全部并永久的否定自我。关于第26,27节的注释见对太10:37,38的注释。


路14: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本会注释】

背着自己十字架。这里作“背着他自己的十字架”更好一些(见对太10:38,39的注释)。钉十字架这种死刑可能是由安提阿哥四世伊皮法尼带到巴勒斯坦来的(约瑟夫犹太掌故xii.5.4 [256])。


路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本会注释】

你们哪一个。第28-32节的两个比喻对那些轻率地承担门徒资格责任的人是一个警告。那些先前受邀赴筵的人一见有其他利益就轻易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在刚接到筵席邀请的时候没有给予它严肃的重视。下面两个比喻都是针对这等人的。

一座楼。一座“楼”或许是高大昂贵的建筑(参路13:4),或许只是一个用枝条搭建起来的棚子(参太21:33)。这里显然指的是前者。也许现在耶稣发表教训的城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其情况和比喻中的人和事相类似。

算计花费。虎头蛇尾的事是没有意义的。这样一个工程需要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相应的回报。门徒资格的“花费”是彻底、永久的对个人野心和属世利益的否定。那没有决心走完全程的人还不如不开始。


路14: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

【本会注释】

笑话他。他缺乏远见招致的不仅是失败,还有个人的尴尬。


路14:30 ‘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本会注释】

这个人。在说到一个人时,有时用“这个”来表示轻蔑或讽刺(见对路15:2的注释)。


路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本会注释】

一个王。关于这个比喻的意义以及它和整个演讲之间的关系,见对第28节的注释。前一个例子来自商业领域,这个例子来自政治领域,都说明了同一个真理。

二万。对这个王不利的差额是一万,但或许其他因素将会抵消敌军数目上的优势并使他的胜利成为可能。


路14: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本会注释】

和息的条款。或,“和平的条约”。


路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本会注释】

这样。耶稣像往常一样,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比喻旨在传授的教训。门徒的身份是要求一个人将他生命中的一切,凡是妨碍为天国服务的任何的、所有的东西,包括计划,雄心,朋友,亲戚,家产,财富等,都放在祭坛之上(参路9:61,62)。这正是使徒保罗的经验(见腓3:8-10)。


失味的盐

路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本会注释】

盐本是好的。关于第34,35节的评论见对太5:13的注释;参可9:50节。这里,“盐”的味代表了奉献的精神。耶稣声明,门徒的资格中若没有这种奉献的精神,就毫无意义。


路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有耳……的。关于评论见对太11:15的注释。

一、卷名

最早的文本只注明“路加著”,后来的文本才以“路加福音”或“路加圣福音”为卷名。


二、作者

基督教古代的传统说法一致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尤西比乌(卒于约340年)在《教会史》中特别指出路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卷三4.6)。再早100年,德尔图良(卒于约230年)说保罗是路加的“启发者”,鼓励他并向他提供许多资料,让他收入作品之中。公元185年左右,伊里奈乌写道:保罗的学生路加,把保罗传给他的福音写进书中。写于二世纪末的著名的穆拉托里残篇,与伊里奈乌的看法一致,说《路加福音》是保罗的同伴医生路加所著。早年的传统说法一致认为路加是《路加福音》的著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别人所写。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可以被看作一部书的上下集。这部书可以起名为“基督教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使徒行传》的序言清楚地指出两卷书为共同的作者所著。两本书的文体和措辞一致,而且是写给同一个人的──提阿非罗──的。作者在《使徒行传》的一些部分用了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他是保罗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在他传道的后几年。作者似乎从特罗亚起就陪伴保罗开始在希腊传福音(徒16:10-18),他陪保罗最后一次上巴勒斯坦(徒20:5-21:18),陪他前往罗马(徒27:1-28:16)。在罗4:14和门23-24节中,路加作为保罗的同工,向受信人问好。保罗在最后一次被囚罗马快要完毕时,写信给提摩太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提后4:11)使徒的其他同伴都被派出去工作或者抛弃了他。在他乌云密布的最后日子里,有“亲爱的医生”路加的温柔而又称职的服侍,令他深感欣慰。很清楚,这个人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

西4:11-14似乎暗示路加不是犹太人而是外邦人,因为他不列在奉割礼的人中,而列在其他已知的外邦人中。《路加福音》一般被认为是新约中文学性最强的著作之一,在许多方面酷似希腊大作家的风格,尤其是《路加福音》的序言(路1:1-4)。

尤西比乌说路加“是安提阿人,职业是医生”。他被认为是安提阿本地的人,有人认为写作的地点是在安提阿,也有人认为是罗马。路加和保罗是两位著作最多的新约作家。我们不知道路加死的地点和方式,但有传说他是在希腊殉道,被钉死在一棵活的橄榄树上的。

保守的学者一般认为,《路加福音》写作的年代不迟于公元63年,理由如下:《路加福音》显然写在《使徒行传》以前(见徒1:1)。《使徒行传》的突然结束一般认为可以表明该书写于保罗第一次被囚于罗马期间(61-63年),也许是刚到罗马不久。最简单的解释是当时他已经没有更多的事可以写了。如果在写《使徒行传》的时候,保罗已经受审,被释放,再次被捕,被定死罪并被处决,就决不会把这些事件省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原稿中曾记载这些事件,以后又遗失了。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断定《使徒行传》写于公元63年左右,《路加福音》更早一些(见徒1:1)──至于早多少却很难说。


三、历史背景

见《马太福音》。


四、主题

马太把耶稣表现为大教师,神圣真理的倡导者。马可把耶稣表现为活动家,强调祂显示神能的奇迹,以证明祂的弥赛亚身份。路加把耶稣同人类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祂人性的一面,把祂描述为人类的朋友。约翰则表现耶稣为上帝的圣子。

《马太福音》被认为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出身的读者写的,《马可福音》的对象是拉丁背景的人。《路加福音》则被认为特地是为希腊读者写的。他的措词表明他是写给当时有教养的人。他自己显然是一位文化知识颇高的人,熟悉当时的文体。这一点可以从《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序言中、从他根据不同官员的任期来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从他采用和提到他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上可以看出来。

《马太福音》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所以其中耶稣的家谱从他们国家的奠基人开始。《路加福音》是为全人类写的,所以耶稣的家谱就追溯到全人类的始祖亚当。路加比其他福音书作者更多地记录表明耶稣关心并服事外邦人的事件。他比别人更多提到罗马的百夫长,而且总是以肯定的语气。路加的世界观还可以从他记录保罗对外邦人的恳劝中看出来(见徒14:15-17;徒17:22-31)。在他的著作中没有一丝犹太人的排外倾向,这种倾向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偶然还可以看出。

书中屡屡出现医学术语,进一步证明《路加福音》为路加所著(路4:38;路5:12;路8:43)。这些术语表明作者是一位医生(见西4:14)。


五、纲要

下面的纲要仅概括耶稣生平和传道工作的主要阶段。

(一)婴儿期,童年和青年 路1:1-2:52

(二)为传道工作做准备,公元27年秋天 路3:1-4:13

(三)在加利利传道,从公元29年逾越节至公元30年逾越节 路4:14-9:17

1、早期在加利利传道 路4:14-41

2、第一次在加利利的传道的行程 路4:42-5:16

3、在迦百农一带传道 路5:17-6:16

4、福山宝训 路6:17-49

5、第二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7:1-8:56

6、第三次在加利利的传道行程 路9:1-17

(四)不再公开传道,公元30年春天到秋天 路9:18-50

(五)在毗利亚传道,公元30年秋天至31年春 路9:51-19:27

1、在撒玛利亚和毗利亚传道 路9:51-10:24

2、用比喻讲道 路10:25-18:14

3、最后一次前往耶路撒冷 路18:15-19:27

(六)在耶路撒冷的最后工作,公元31年逾越节 路19:28-23:56

1、与文士和法利赛人冲突 路19:28-21:4

2、橄榄山上的谈话 路21:5-38

3、耶稣被捕和受审 路22:1-23:25

4、耶稣的被钉和埋葬 路23:26-56

(七)复活,复活后的显现 路24:1-53

和合本路14: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拼音版路14:1 Anxīrì, Yēsū dào yī gè Fǎlìsaìrén de shǒulǐng jia lǐ qù chī fàn, tāmen jiù kuītàn tā.

吕振中路14:1 安息日耶稣到进了一个做议员的法利赛人家里要吃饭;人们直窥探着他。

新译本路14:1 在安息日,耶稣进了一个法利赛人领袖的家里吃饭,众人都在窥探他。

现代译路14:1 有一个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领袖的家里吃饭;有些人窥伺着他。

当代译路14:1 有一个安息日,耶稣到一位法利赛人的领袖家里做客,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密切注意。

思高本路14:1 安息日,耶稣进了一个法利塞人首领的家中吃饭;他们就留心观察他。

文理本路14:1 安息日、耶稣入法利赛宰者之家食焉、众窥之、

修订本路14: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领袖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KJV 英路14:1 And it came to pass, as he went into the house of one of the chief Pharisees to eat bread on the sabbath day, that they watched him.

NIV 英路14:1 One Sabbath, when Jesus went to eat in the house of a prominent Pharisee, he was being carefully watched.

和合本路14: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拼音版路14:2 Zaì tā miànqián yǒu yī gè huànshuǐgǔ de rén.

吕振中路14:2 刚巧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病的人。

新译本路14:2 正好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病的人;

现代译路14:2 刚好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肿病的人,

当代译路14:2 当时有一个患水肿病的人在他面前;

思高本路14: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症的人。

文理本路14:2 当前有一病臌者、

修订本路14:2 这时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肿病的人。

KJV 英路14:2 And, behold, there was a certain man before him which had the dropsy.

NIV 英路14:2 There in front of him was a man suffering from dropsy.

和合本路14: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拼音版路14:3 Yēsū duì lǜfǎshī hé Fǎlìsaìrén shuō, ānxīrì zhì bìng, keyǐ bùke yǐ.

吕振中路14:3 耶稣应时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新译本路14: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在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呢?”

现代译路14:3 耶稣就问那些法律教师和法利赛人说:「我们的法律准不准许在安息日治病呢?」

当代译路14:3 耶稣就问法利赛人和律法教师:“在安息日医病合法吗?”他们缄口不言。

思高本路14:3 耶稣对法学士及法利塞人说道:「安息日许不许治病?」

文理本路14:3 耶稣谓律师与法利赛人曰、安息日施医宜否、

修订本路14:3 耶稣回答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合不合法?"

KJV 英路14:3 And Jesus answering spake unto the lawyers and Pharisees, saying, Is it lawful to heal on the sabbath day?

NIV 英路14:3 Jesus asked the Pharisees and experts in the law, "Is it lawful to heal on the Sabbath or not?"

和合本路14: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拼音版路14:4 Tāmen què bù yányǔ. Yēsū jiù zhì hǎo nà rén, jiào tā zǒu le.

吕振中路14:4 他们都不言语。耶稣就拉着那人,医治他,给打发走了。

新译本路14:4 他们却不出声。耶稣扶着病人,治好他,叫他走了,

现代译路14:4 他们都闭口不言。耶稣就扶着那个人,治好他,打发他走。

当代译路14:4 耶稣随即医好了那个人,并且打发他走。

思高本路14:4 他们都默然不语。耶稣遂扶着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

文理本路14:4 众默然、耶稣援其人、医而遣之、

修订本路14:4 他们却不说话。耶稣扶着那人,治好了他,叫他走了。

KJV 英路14:4 And they held their peace. And he took him, and healed him, and let him go;

NIV 英路14:4 But they remained silent. So taking hold of the man, he healed him and sent him away.

和合本路14: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拼音版路14:5 Biàn duì tāmen shuō, nǐmen zhōngjiān shuí yǒu lü huò yǒu niú, zaì ānxīrì diào zaì jǐng lǐ, bú lìshí lā tā shàng lái ne.

吕振中路14: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有古卷作∶『儿子』或『小羊』)或牛跌在井(或译∶坑)里,在安息之日不立刻把他拉上来呢?」

新译本路14:5 就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的儿子或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刻把他拉上来呢?”

现代译路14:5 於是他对大家说:「你们当中谁有儿子或牛在安息日掉进井里去,而不立刻把他拉出来?」

当代译路14:5 然后,他又问:“如果你们的驴子或牛在安息日掉进坑里,难道你们不立刻把它拉上来吗?”

思高本路14:5 然後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的儿子或牛掉在井 ,在安息日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来呢?」

文理本路14:5 谓众曰、尔中孰有牛驴、安息日陷于坎、不即曳之出乎、

修订本路14: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刻拉他上来呢?"

KJV 英路14:5 And answered them, saying, Which of you shall have an ass or an ox fallen into a pit, and will not straightway pull him out on the sabbath day?

NIV 英路14:5 Then he asked them, "If one of you has a son or an ox that falls into a well on the Sabbath day, will you not immediately pull him out?"

和合本路14: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拼音版路14:6 Tāmen bùnéng duìdá zhè huà.

吕振中路14:6 他们不能回答这些话。

新译本路14:6 他们不能回答这些话。

现代译路14:6 他们对耶稣所问的话都答不出来。

当代译路14:6 他们哑口无言。

思高本路14:6 他们对这话不能答辩。

文理本路14:6 众无以对、○

修订本路14:6 他们对这些事不能反驳。

KJV 英路14:6 And they could not answer him again to these things.

NIV 英路14:6 And they had nothing to say.

和合本路14: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拼音版路14:7 Yēsū jiàn suǒ qǐng de kè jiǎn zé shǒuwèi, jiù yòng bǐyù duì tāmen shuō,

吕振中路14:7 耶稣注意看被请的人怎样拣着首位,就对他们讲一个比喻说∶

新译本路14:7 耶稣看见被邀请的客人选择高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现代译路14:7 耶稣注意到有些客人替自己挑选筵席上的首位,就用比喻对大家说:

当代译路14:7 耶稣在宴会中看见宾客们都争坐首位,就劝告他们:

思高本路14:7 耶稣注意到被邀请的人,如何争选首席,便对他们讲了一个比喻说:

文理本路14:7 耶稣见所请者、首位是择、遂设喻语之曰、

修订本路14:7 耶稣见所请的客人选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KJV 英路14:7 And he put forth a parable to those which were bidden, when he marked how they chose out the chief rooms; saying unto them,

NIV 英路14:7 When he noticed how the guests picked the places of honor at the table, he told them this parable:

和合本路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拼音版路14:8 Nǐ beì rén qǐng qù fù hūnyīn de yánxí, búyào zuò zaì shǒuwèi shàng. kǒngpà yǒu bǐ nǐ zūnguì de kè, beì tā qǐng lái.

吕振中路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被他请来;

新译本路14:8 “你被邀请参加婚筵的时候,不要自己坐在高位上,恐怕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人也被请来;

现代译路14:8 「你被请去参加婚宴的时候,不要坐在首座上,恐怕有比你更受尊重的客人也在被邀请之列。

当代译路14:8 “不要争坐筵席上的首位,因为或许有更尊贵的嘉宾会来赴宴;

思高本路14:8 「几时你被人请去赴婚筵,不要坐在首席上,怕有比你更尊贵的客也被他请来,

文理本路14:8 尔见请赴婚筵、毋居首位、恐所请有尊于尔者、

修订本路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宴,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主人请了比你尊贵的客人,

KJV 英路14:8 When thou art bidden of any man to a wedding, sit not down in the highest room; lest a more honourable man than thou be bidden of him;

NIV 英路14:8 "When someone invites you to a wedding feast, do not take the place of honor, for a person more distinguished than you may have been invited.

和合本路14: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拼音版路14:9 Nà qǐng nǐmen de rén qián lái duì nǐ shuō, ràng zuò jì zhè yī wèi ba. nǐ jiù xiū xiūcán cán de tuì dào mò wèi shàng qù le.

吕振中路14:9 那请你也请他的会来对你说∶『请把位子让给这一位吧』;那时你就会羞惭惭地去取末位了。

新译本路14:9 那请你又请他的人过来对你说:‘请你让位给这个人。’那时你就惭愧地退居末位了。

现代译路14:9 那个邀请你的主人要上来对你说:『请让座给这一位吧!』那时候,你会觉得很难为情,不得不退到末座。

当代译路14:9 等到主人把他带过来,请你把首位让给他时,你就要羞惭满面地退到末席去了。

思高本路14:9 那请你而又请他的人要来向你说:请让座给这个人! 那时,你就要含羞地去坐末席了。

文理本路14:9 则请尔与彼之人、前语尔曰、以位让于斯人、尔必惭怍而就末位、

修订本路14:9 请了你和他的那人前来,对你说:'请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去了。

KJV 英路14:9 And he that bade thee and him come and say to thee, Give this man place; and thou begin with shame to take the lowest room.

NIV 英路14:9 If so, the host who invited both of you will come and say to you, 'Give this man your seat.' Then, humiliated, you will have to take the least important place.

和合本路14: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拼音版路14:10 Nǐ beì qǐng de shíhou, jiù qù zuò zaì mò wèi shàng, hǎo jiào nà qǐng nǐde rén lái, duì nǐ shuō, péngyou, qǐng shàng zuò, nàshí nǐ zaì tóng xí de rén miànqián, jiù yǒu le guāngcǎi le.

吕振中路14:10 不,你被请的时候、要去坐末位;这样,那请你的人来的时候、好对说∶『朋友,请上头坐吧』。那时你在一同坐席的众人面前就有光荣了。

新译本路14:10 你被邀请的时候,要坐在末位上,等请你的人过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才有光彩。

现代译路14: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座,让主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这样,你在宾客面前就有光彩。

当代译路14:10 你去赴宴时,应该先坐末席;当主人看见这情形,就会对你说:‘朋友,请上坐吧!’那时,你在宾客面前,便大有光彩了。

思高本路14:10 你几时被请,应去坐末席,等那请你的人走来给你说: 朋友,请上坐罢! 那时,在你同席的众人面前,你才有光彩。

文理本路14:10 惟见请时、往居末位、则请尔者来语尔曰、友、上坐、则尔于同席者前有荣矣、

修订本路14:10 你被请的时候,去坐在末位上,好让主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KJV 英路14:10 But when thou art bidden, go and sit down in the lowest room; that when he that bade thee cometh, he may say unto thee, Friend, go up higher: then shalt thou have worship in the presence of them that sit at meat with thee.

NIV 英路14:10 But when you are invited, take the lowest place, so that when your host comes, he will say to you, 'Friend, move up to a better place.' Then you will be honored in the presence of all your fellow guests.

和合本路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拼音版路14:11 Yīnwei fán zì gāo de bì jiàng wéi bēi. zìbēi de bì shēng wéi gāo.

吕振中路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被降卑;自己谦卑的必被升高。」

新译本路14:11 因为凡高抬自己的,必要降卑;自己谦卑的,必要升高。”

现代译路14:11 因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为卑微,又高举自甘卑微的人。」

当代译路14:11 自高自大的人,必降为卑;谦卑的人,必升为高。”

思高本路14:11 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

文理本路14:11 盖凡自高者、将卑之、自卑者、将高之也、○

修订本路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甘卑微的,必升为高。"

KJV 英路14:11 For whosoever exalteth himself shall be abased; and he that humbleth himself shall be exalted.

NIV 英路14:11 For everyone who exalts himself will be humbled, and he who humbles himself will be exalted."

和合本路14: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拼音版路14:12 Yēsū yòu duì qǐng tāde rén shuō, nǐ bǎishè wǔfàn, huò wǎnfàn, búyào qǐng nǐde péngyou, dìxiōng, qīnshǔ, hé fùzú de línshè. kǒngpà tāmen ye qǐng nǐ, nǐ jiù dé le bàodá.

吕振中路14:12 耶稣也对那请他的人说∶「你办午饭或晚饭的时候,不要邀请你的朋友、或弟兄、或亲戚、或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回请你,报答你。

新译本路14:12 耶稣又对邀请他的人说:“你设午餐或晚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戚或富裕的邻舍,恐怕他又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现代译路14:12 耶稣又对宴请他的主人说:「你招待午餐或晚餐的时候,不要邀请你的朋友、弟兄、亲戚,或是富有的邻居,恐怕他们要回请你,还了你的人情。

当代译路14:12 耶稣对主人说:“摆设宴会,不要请你的亲戚朋友或是达官贵人,因为这些人都有能力设宴回敬你,你便得了报答。

思高本路14:12 耶稣也向请他的人说:「几时你设午宴或晚宴,不要请你的朋友、兄弟、亲戚及富有的邻人,怕他们也要回请而还报你。

文理本路14:12 又谓请之者曰、尔设午餐、或晚餐、毋招尔朋友、兄弟、亲戚、富邻、恐彼复招尔、而受其报也、

修订本路14: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准备午饭或晚餐,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免得他们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KJV 英路14:12 Then said he also to him that bade him, When thou makest a dinner or a supper, call not thy friends, nor thy brethren, neither thy kinsmen, nor thy rich neighbours; lest they also bid thee again, and a recompence be made thee.

NIV 英路14:12 Then Jesus said to his host, "When you give a luncheon or dinner, do not invite your friends, your brothers or relatives, or your rich neighbors; if you do, they may invite you back and so you will be repaid.

和合本路14: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拼音版路14:13 Nǐ bǎishè yánxí, dào yào qǐng nà pínqióng de, cánfeì de, quètuǐ de, xiāyǎn de, nǐ jiù yǒu fú le.

吕振中路14:13 不,你办迎宾的时候,要请讨饭的、残废的、瘸腿的、眼瞎的,你就有福了。

新译本路14:13 你摆筵席的时候,总要邀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

现代译路14:13 你要请客,就请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

当代译路14:13 反之,要邀请穷人、跛子、残废的和瞎眼的,因为他们都没有能力回报你。

思高本路14:13 但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

文理本路14:13 惟设筵请贫者、残者、跛者、瞽者、则尔福矣、

修订本路14:13 你摆设宴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疾的、瘸腿的、失明的,

KJV 英路14:13 But when thou makest a feast, call the poor, the maimed, the lame, the blind:

NIV 英路14:13 But when you give a banquet, invite the poor, the crippled, the lame, the blind,

和合本路14: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拼音版路14:14 Yīnwei tāmen méiyǒu shénme ke bàodá nǐ. dào yì rén fùhuó de shíhou, nǐ yào dé zhaó bàodá.

吕振中路14: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在义人的复活生活中,你就会得着报答了。」

新译本路14:14 那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定得着报答。”

现代译路14:14 这样,你就有福了,因为那些人无力报答你。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上帝要亲自报答你。」

当代译路14:14 到了复活那天,上帝一定会因他们赏赐你。”

思高本路14:14 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

文理本路14:14 盖彼无以报尔、而于义人复起时、尔将得报也、○

修订本路14:14 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到报答。"

KJV 英路14:14 And thou shalt be blessed; for they cannot recompense thee: for thou shalt be recompensed at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just.

NIV 英路14:14 and you will be blessed. Although they cannot repay you, you will be repaid at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righteous."

和合本路14: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 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拼音版路14:15 Tóng xí de yǒu yī rén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duì Yēsū shuō, zaì shén guó lǐ chī fàn de yǒu fú le.

吕振中路14:15 一同坐席的有一个人听了这些话,就对耶稣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阿!」

新译本路14:15 一起吃饭的人中有一个,听了这些话,就对耶稣说:“在 神的国里吃饭的人有福了。”

现代译路14:15 同席有一个人听见了这些话,就对耶稣说:「能够在上帝的国里享受筵席的人多麽有福啊!」

当代译路14:15 一个和耶稣同席的客人,听了这番话,不禁赞叹说:“在上帝国的宴会里,身为座上客该是多麽的有福啊!”

思高本路14:15 有一个同席的人听了这些话,就向耶稣说:「将来能在天上的国 吃饭的,才是有福的!」

文理本路14:15 同席一人闻之曰、食于上帝国者福矣、

修订本路14: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些话,就对耶稣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KJV 英路14:15 And when one of them that sat at meat with him heard these things, he said unto him, Blessed is he that shall eat bread in the kingdom of God.

NIV 英路14:15 When one of those at the table with him heard this, he said to Jesus, "Blessed is the man who will eat at the feast in the kingdom of God."

和合本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拼音版路14:16 Yēsū duì tā shuō, yǒu yī rén bǎishè dà yánxí, qǐng le xǔduō kè.

吕振中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个人办大筵席,请了许多人。

新译本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个人大摆筵席,请了许多客人。

现代译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人大开宴会,邀请了许多客人。

当代译路14:16 耶稣立刻借他这句话作个比喻:“有一个人大摆筵席,请了许多客人。

思高本路14:16 耶稣给他说:「有一个人设了盛宴,邀请了许多人。

文理本路14:16 耶稣曰、或设大筵、所请者众、

修订本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人摆设大宴席,请了许多客人。

KJV 英路14:16 Then said he unto him, A certain man made a great supper, and bade many:

NIV 英路14:16 Jesus replied: "A certain man was preparing a great banquet and invited many guests.

和合本路14: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拼音版路14:17 Dào le zuòxí de shíhou, dǎfa púrén qù duì suǒ qǐng de rén shuō, qǐng lái ba. yàngyàng dōu qíbeì le.

吕振中路14:17 到了筵席的钟点,就差遣他的仆人去对被请的人说∶『请来吧,已齐备了』。

新译本路14:17 到了开席的时候,他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准备好了。’

现代译路14:17 入席的时候,他差派仆人去向被请的客人说:『请来吧,一切都准备好了!』

当代译路14:17 一切都预备妥当,主人就派仆人去催促客人来赴宴。

思高本路14:17 到了宴会的时刻,他便打发仆人去给被请的人说: 请来罢! 已经齐备了。

文理本路14:17 筵时、遣仆告所请者曰、来、百物备矣、

修订本路14:17 到了坐席的时候,他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已齐备了。'

KJV 英路14:17 And sent his servant at supper time to say to them that were bidden, Come; for all things are now ready.

NIV 英路14:17 At the time of the banquet he sent his servant to tell those who had been invited, 'Come, for everything is now ready.'

和合本路14:18 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拼音版路14:18 Zhòngrén yīkǒu tóng yīn de tuīcí. tóu yī gè shuō, wǒ mǎi le yī kuaì dì, bìxū qù kàn kàn. qǐng nǐ zhún wǒ cí le.

吕振中路14:18 大家就一样地推辞。头一个对他说∶『我买了一块田地,必须出去看看;求你准我辞。』

新译本路14:18 众人一致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不得不去看一看,请原谅我。’

现代译路14:18 可是他们开始一个一个地推辞。头一个说:『我刚买了一块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请原谅我,我不能来。』

当代译路14:18 可是,他们都一个一个地藉词推搪。‘我刚买了田,必须亲自视察一番,请恕我不能来了!’

思高本路14:18 众人开始一致推辞。第一个给他说:我买了一块田地,必须前去看一看,请你原谅我。

文理本路14:18 众辞之、如出一心、一人曰、我适购田、须往视之、请辞、

修订本路14:18 众人异口同声地推辞。头一个对他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KJV 英路14:18 And they all with one consent began to make excuse. The first said unto him, I have bought a piece of ground, and I must needs go and see it: I pray thee have me excused.

NIV 英路14:18 "But they all alike began to make excuses. The first said, 'I have just bought a field, and I must go and see it. Please excuse me.'

和合本路14: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拼音版路14:19 Yòu yǒu yī gè shuō, wǒ mǎi le wǔ duì niú, yào qù shì yī shì. qǐng nǐ zhún wǒ cí le.

吕振中路14:19 另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试;求你准我辞。』

新译本路14:19 另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原谅我。’

现代译路14:19 另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刚要去试一试;请原谅我,我不能奉陪。』

当代译路14:19 ‘真对不起,我要去试试新买的五对牛。’

思高本路14:19 另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试它们,请你原谅我。

文理本路14:19 又一人曰、我适购牛五耦、将往试之、请辞、

修订本路14:19 另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KJV 英路14:19 And another said, I have bought five yoke of oxen, and I go to prove them: I pray thee have me excused.

NIV 英路14:19 "Another said, 'I have just bought five yoke of oxen, and I'm on my way to try them out. Please excuse me.'

和合本路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拼音版路14:20 Yòu yǒu yī gè shuō, wǒ cái qǔ le qī, suǒyǐ bùnéng qù.

吕振中路14:20 又另一个说∶『我刚娶了妻,故此不能去』。

新译本路14:20 又一个说:‘我刚结了婚,不能去。’

现代译路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结婚,实在无法分身。』

当代译路14:20 ‘我结婚不久,不能赴宴。’

思高本路14:20 别的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文理本路14:20 又一人曰、我方娶妻、故不能往、

修订本路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子,所以不能去。'

KJV 英路14:20 And another said, I have married a wife, and therefore I cannot come.

NIV 英路14:20 "Still another said, 'I just got married, so I can't come.'

和合本路14: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拼音版路14:21 Nà púrén huí lái, bǎ zhè shì dōu gàosu le zhǔrén. jiā zhǔ jiù dòngnù, duì púrén shuō, kuaì chū qù dào chéng lǐ dà jiē xiǎo xiàng, lǐng nà pínqióng de, cánfeì de, xiāyǎn de, quètuǐ de lái.

吕振中路14:21 那仆人上来,把这些事报告他的主人。于是家主就发怒,对仆人说∶『赶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里,带那些讨饭的、残废的、眼瞎的、瘸腿的、进这里来。』

新译本路14:21 仆人回来把这些事告诉他主人,家主就发怒,对仆人说:‘快到城里大街小巷去,把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都领到这里来。’

现代译路14:21 那仆人回去把这情形都报告给主人。主人非常恼怒,就对仆人说:『赶快出去,到城里的大街小巷,把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都带进来。』

当代译路14:21 仆人将这些话回报主人,主人非常生气,就立刻叫仆人出去,到大街小巷里把乞丐、跛子、残废的、瞎眼的都请来;

思高本路14:21 仆人回来把这事告诉了主人。家主就生了气,给仆人说:你快出去,到城中的大街小巷,把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都领到这 来。

文理本路14:21 仆归、悉告其主、主怒曰、速往邑之衢巷、引诸贫者、残者、跛者、瞽者来、

修订本路14: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些事都告诉了主人。这家的主人就发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疾的、失明的、瘸腿的来。'

KJV 英路14:21 So that servant came, and shewed his lord these things. Then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being angry said to his servant, Go out quickly into the streets and lanes of the city, and bring in hither the poor, and the maimed, and the halt, and the blind.

NIV 英路14:21 "The servant came back and reported this to his master. Then the owner of the house became angry and ordered his servant, 'Go out quickly into the streets and alleys of the town and bring in the poor, the crippled, the blind and the lame.'

和合本路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拼音版路14:22 Púrén shuō, Zhǔ a, nǐ suǒ fēnfu de yǐjing bàn le, hái yǒu kòng zuò.

吕振中路14:22 那仆人说∶『主阿,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位子呢。』

新译本路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位。’

现代译路14:22 不久,仆人来回话说:『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经办好了,可是还有许多空位呢!』

当代译路14:22 可是还有许多空位。

思高本路14:22 仆人说:主,已经照你的吩咐办了,可是还有空位子。

文理本路14:22 仆曰、主、既如所命行矣、尚有座焉、

修订本路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位。'

KJV 英路14:22 And the servant said, Lord, it is done as thou hast commanded, and yet there is room.

NIV 英路14:22 "'Sir,' the servant said, 'what you ordered has been done,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和合本路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拼音版路14:23 Zhǔrén duì púrén shuō, nǐ chū qù dào lù shàng hé líba nàli, miǎnqiǎng rén jìnlái, zuò mǎn wǒde wūzi.

吕振中路14:23 主人就对那仆人说∶『你出去到大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使我的屋子都满了人。

新译本路14:23 主人就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边篱畔,勉强人进来,好把我的屋子坐满。

现代译路14:23 主人就对仆人说:『到马路上和陋巷里去,劝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当代译路14:23 主人又说:‘到路旁和街上去强请人来,务使座无虚席。’

思高本路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大道以及篱笆边,勉强人进来,好坐满我的屋子。

文理本路14:23 主曰、出往道路藩篱间、而强人入、俾满我室、

修订本路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大街小巷强拉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KJV 英路14:23 And the lord said unto the servant, Go out into the highways and hedges, and compel them to come in, that my house may be filled.

NIV 英路14:23 "Then the master told his servant, 'Go out to the roads and country lanes and make them come in, so that my house will be full.

和合本路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拼音版路14:24 Wǒ gàosu nǐmen, xiānqián suǒ qǐng de rén, méiyǒu yī gè dé cháng wǒde yánxí.

吕振中路14:24 我告诉你们,刚才被请的人必没有一个得以尝到我的筵席。』」

新译本路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请的那些人,一个也不得尝我的筵席。’”

现代译路14:24 我告诉你们,那些先前所邀请的人绝不能尝到我的筵席!」

当代译路14:24 我告诉你们,我原来邀请的那些人,没有一个尝到我的珍馐百味!”

思高本路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被请的那些人,没有一个能尝我这宴席的。」

文理本路14:24 我语汝、先所请者、无一得尝我筵也、○

修订本路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尝到我的宴席。'"

KJV 英路14:24 For I say unto you, That none of those men which were bidden shall taste of my supper.

NIV 英路14:24 I tell you, not one of those men who were invited will get a taste of my banquet.'"

和合本路14: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拼音版路14:25 Yǒu jí duō de rén hé Yēsū tóngxíng. tā zhuǎn guò lái duì tāmen shuō,

吕振中路14:25 有许多群众和耶稣同行;耶稣转过来对他们说∶

新译本路14:25 有许多人与耶稣同行,他转身对他们说:

现代译路14:25 有许许多多的人跟耶稣一起走。耶稣转过身来对他们说:

当代译路14:25 有一群人跟着耶稣,他转身对他们说:

思高本路14:25 有许多群众与耶稣同行,耶稣转身向他们说:

文理本路14:25 有群众偕行、耶稣顾之曰、

修订本路14:25 有一大群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KJV 英路14:25 And there went great multitudes with him: and he turned, and said unto them,

NIV 英路14:25 Large crowds were traveling with Jesus, and turning to them he said:

和合本路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拼音版路14:26 Rén dào wǒ zhèlǐ lái, ruò bú aì wǒ shèng guò aì zìjǐ de fùmǔ, qīzi, érnǚ, dìxiōng, jiemeì, hé zìjǐ de xìngméng, jiù bùnéng zuò wǒde méntǔ. aì wǒ shèng guò aì yuánwén zuò hèn

吕振中路14:26 「人来找我,除非少爱(同词∶恨恶)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弟兄、姐妹、甚至于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

新译本路14:26 “如果有人到我这里来,爱我不超过爱(“爱我不超过爱”原文作“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现代译路14:26 「到我这里来的人要不是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於他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当代译路14:26 “如果你们要跟随我,就要爱我比爱你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自己更多,要不然,就不配作我的门徒。

思高本路14:26 「如果谁来就我,而不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门徒。

文理本路14:26 人就我、而不憎其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与己生命者、不得为我徒、

修订本路14:26 "无论什么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KJV 英路14:26 If any man come to me, and hate not his father, and mother, and wife, and children, and brethren, and sisters, yea, and his own life also, he cannot be my disciple.

NIV 英路14:26 "If anyone comes to me and does not hate his father and mother, his wife and children, his brothers and sisters--yes, even his own life--he cannot be my disciple.

和合本路14: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拼音版路14:27 Fán bù bēi zhe zìjǐ shízìjià gēn cóng wǒde, ye bùnéng zuò wǒde méntǔ.

吕振中路14:27 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着我的,不能做我的门徒。

新译本路14:27 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现代译路14:27 不愿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当代译路14:27 不背起十字架来跟随我的,就不配作我的门徒。

思高本路14:27 不论谁,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门徒。

文理本路14:27 不负己之十架而从我者、亦不得为我徒、

修订本路14:27 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KJV 英路14:27 And whosoever doth not bear his cross, and come after me, cannot be my disciple.

NIV 英路14:27 And anyone who does not carry his cross and follow me cannot be my disciple.

和合本路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拼音版路14:28 Nǐmen nà yī gè yào gaì yī zuò lóu, bù xiān zuò xià suànji huāfeì, néng gaì chéng bùnéng ne.

吕振中路14:28 你们中间谁想要建造守望楼,不先坐下,计算费用,有没有作完竣的把握呢?

新译本路14:28 你们当中有谁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计算费用,能不能盖成呢?

现代译路14:28 你们当中有谁想盖一座高楼,不先坐下来精打细算一番,看看有没有完成全部工程的费用?

当代译路14:28 若有人想建筑楼房,哪有不事先坐下来计算成本,看是否有足够金钱去完成?

思高本路14:28 你们中间谁愿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筹算费用,是否有力完成呢?

文理本路14:28 尔曹孰欲建台、不先坐而计其赀、足以竣事否乎、

修订本路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来计算费用,看能不能盖成?

KJV 英路14:28 For which of you, intending to build a tower, sitteth not down first, and counteth the cost, whether he have sufficient to finish it?

NIV 英路14:28 "Suppose one of you wants to build a tower. Will he not first sit down and estimate the cost to see if he has enough money to complete it?

和合本路14: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

拼音版路14:29 Kǒngpà ān le dìjī, bùnéng chénggōng, kànjian de rén dōu xiàohua tā,

吕振中路14:29 恐怕他立好了根基,竟不能造成,看的人就会讥诮起来,

新译本路14:29 恐怕安了地基,而不能完成,所有看见的人都讥笑他,

现代译路14:29 否则,恐怕地基奠好以后,楼房无法完成,看见的人都会笑话他,

当代译路14:29 否则,当地基打好了,却因为经济拮据而不能完成工程,徒惹别人嘲笑:

思高本路14:29 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见的人都要讥诮他说:

文理本路14:29 恐或置基而不克成、见者皆哂之、

修订本路14:29 免得安了地基,不能盖成,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

KJV 英路14:29 Lest haply, after he hath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is not able to finish it, all that behold it begin to mock him,

NIV 英路14:29 For if he lays the foundation and is not able to finish it, everyone who sees it will ridicule him,

和合本路14:30 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拼音版路14:30 Shuō, zhège rén kāi le gōng, què bùnéng wángōng.

吕振中路14:30 说∶『这个人开始建造,却不能造成!』

新译本路14:30 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现代译路14:30 说:『这个人开工建造,却不能完工!』

当代译路14:30 '这个人真是虎头蛇尾,楼筑了一半就没有下文了!'

思高本路14:30 这个人开始建造,而不能完工。

文理本路14:30 曰、此人建于始、而不克成于终也、

修订本路14:30 '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KJV 英路14:30 Saying, This man began to build, and was not able to finish.

NIV 英路14:30 saying, 'This fellow began to build and was not able to finish.'

和合本路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拼音版路14:31 Huò shì yī gè wáng, chū qù hé biéde wáng dǎzhàng, qǐbù xiān zuò xià zhuóliàng, néng yòng yī wàn bīng, qù dí nà lǐng èr wàn bīng lái gōngdǎ tāde ma.

吕振中路14:31 就是哪一个王要去同别的王交战,岂不先坐下计议,能不能用一万人去敌那领二万来攻打他的呢?

新译本路14:31 或者一个王去和别的王打仗,哪有不先坐下想想,能否用一万兵去抵抗那领两万来攻打他的呢?

现代译路14:31 假使有一个国王领着一支一万人的队伍,要去跟另一个拥有两万人军队的国王打仗,他一定先坐下来估量自己的实力,看看能不能对抗敌军;

当代译路14:31 一个国王要跟另一个王打仗时,哪有不先从长计议酌量自己的一万军兵是否敌得过对方的二万人?

思高本路14:31 或者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交战,那有不先坐下运筹一下,能否以一万人,去抵抗那领着两万来攻打他的呢?

文理本路14:31 或有王出与他王战、孰不先坐而运筹、能以一万御彼以二万来攻者乎、

修订本路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来酌量,他能不能用一万兵去抵抗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KJV 英路14:31 Or what king, going to make war against another king, sitteth not down first, and consulteth whether he be able with ten thousand to meet him that cometh against him with twenty thousand?

NIV 英路14:31 "Or suppose a king is about to go to war against another king. Will he not first sit down and consider whether he is able with ten thousand men to oppose the one coming against him with twenty thousand?

和合本路14: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拼音版路14:32 Ruò shì bùnéng, jiù chèn dírén hái yuǎn de shíhou, paì shǐzhe qù qiú hé xī de tiaókuǎn.

吕振中路14:32 若是不能,就该趁他还离得远的时候,差遣公使去求和平的条款。

新译本路14:32 如果不能,就该趁对方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谈判和平的条件。

现代译路14:32 如果不能,他就得趁着敌军还在远方的时候,派遣使者去跟对方谈判和平的条件。

当代译路14:32 如果自知不敌,便该趁敌人还远的时候,差使者去求和。

思高本路14:32 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国王离得尚远的时候,派遣使节去求和平的条款。

文理本路14:32 不然、当敌尚远、则遣使求和矣、

修订本路14:32 若是不能,他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谈和平的条件。

KJV 英路14:32 Or else, while the other is yet a great way off, he sendeth an ambassage, and desireth conditions of peace.

NIV 英路14:32 If he is not able, he will send a delegation while the other is still a long way off and will ask for terms of peace.

和合本路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拼音版路14:33 Zhèyàng, nǐmen wúlùn shénme rén, ruò bù piē xià yīqiè suǒyǒude, jiù bùnéng zuò wǒde méntǔ.

吕振中路14:33 所以这样∶你们各人、凡不跟自己的一切资财诀绝的,都不能做我的门徒。

新译本路14:33 这样,你们中间不论谁,如果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现代译路14:33 同样,你们无论谁,除非放弃所有的一切,不能作我的门徒。」

当代译路14:33 你们也是一样,若不撇下一切,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思高本路14:33 同样,你们中不论是谁,如不舍弃他的有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门徒。

文理本路14:33 如是、凡尔中不尽舍所有者、不得为我徒也、

修订本路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KJV 英路14:33 So likewise, whosoever he be of you that forsaketh not all that he hath, he cannot be my disciple.

NIV 英路14:33 In the same way, any of you who does not give up everything he has cannot be my disciple.

和合本路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拼音版路14:34 Yán ben shì hǎo de, yán ruò shī le wèi, ke yòng shénme jiào tā zaì xián ne.

吕振中路14:34 「盐是好的;但假使连盐也失了味,要用什么来调味呢?

新译本路14:34 “盐本来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怎能使它再咸呢?

现代译路14:34 「盐原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怎能使它再咸呢?

当代译路14:34 盐的用途很多,但如果盐变了质,失去咸味,还有甚麽用呢?

思高本路14:34 盐原是好的,但如果连盐也失了味道,要用什麽来调和它呢?

文理本路14:34 夫盐善矣、第盐失其味、将何以调之、

修订本路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KJV 英路14:34 Salt is good: but if the salt have lost his savour, wherewith shall it be seasoned?

NIV 英路14:34 "Salt is good, but if it loses its saltiness, how can it be made salty again?

和合本路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拼音版路14:35 Huò yòng zaì tián lǐ, huò duī zaì fèn lǐ, dōu bù hé shì. zhǐhǎo diū zaì waìmiàn. yǒu er ke tīng de, jiù yīngdāng tīng.

吕振中路14:35 或在田地里,或在粪堆里,都不合用了;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应当听。」

新译本路14:35 或用在田里,或放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扔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现代译路14:35 把它当土壤或肥料也不适宜,只好丢弃。有耳朵可听的,都听吧!」

当代译路14:35 没有味的盐,既不利於土壤,也不适宜作肥,人只好把它丢掉。有耳可听的,就要留心。”

思高本路14:35 既不利於土壤,又不适於粪料,惟有把它丢在外面。有耳听的,听罢!」

文理本路14:35 不宜于田、不宜于粪、惟弃于外耳、有耳以听者、宜听焉、

修订本路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KJV 英路14:35 It is neither fit for the land, nor yet for the dunghill; but men cast it out. He that hath ears to hear, let him hear.

NIV 英路14:35 It is fit neither for the soil nor for the manure pile; it is thrown out. "He who has ears to hear, let him hear."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