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

2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

3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4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

5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 神。阿们!

6这不是说 神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7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8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 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9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10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

11(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12 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13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14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 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

15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16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

17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18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19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

20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 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

21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22倘若 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23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24这器皿就是我们被 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25就像 神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

26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 神的儿子’。”

27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

28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

29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

30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31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

32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

33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提要:1.保罗为犹太人感到难过。7并非所有亚伯拉罕的子孙都是应许所生的。18.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21窑匠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器皿。25.有关外邦人被召和犹太人被弃的预言。32.为什么这么少犹太人因信称义的原因。


1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

 【本会注释】

“我在基督里”。保罗以自己与基督的联合,来证明自己话语的真实性。

“说真话。”保罗的话题从第八章胜利和欢乐的高潮转向“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的(罗9:2)问题。为什么上帝的选民犹太人,大部分拒绝福音?既然福音会给上帝的选民带来救恩,为什么以色列人未能成为救恩的后嗣?既然救恩的福音实现了赐给以色列民的应许,理应得到他们的欢迎,可是为什么却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保罗开始讨论这个微妙的难题。他强调说,福音尽管既是赐给犹太人,也是赐给外邦人的,但首先是给犹太人的(罗1:16;2:10)。他说,上帝不偏待人(罗2:11)。犹太人犯下了罪(罗2:11-24)。他用了一章的篇幅证明因信得救的福音在旧约圣经中有充分的依据(罗4)。在罗3:1中,他甚至开始直接考虑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的充分展开,还是在罗9.10和11章。

保罗首先肯定了自己对于同胞的爱和忧愁,然后宣称他们拒绝的原因不是上帝没有向他们应许(罗9:6-13),也非上帝在这件事上有什么不公平之处(罗9:14-29)。错在他们拒绝了“出于信心的义”(罗9:30-10,21),但是保罗并没有说他们是无可救药的。他接着讲到“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11:1-10)以及外邦人被接纳(罗11:11-22)。这一切都证明了上帝的智慧和荣耀(罗11:33-36)

“并不谎言”:见林后11:31;加1:20;提前2:7。保罗十分了解他的许多同胞把他当作叛徒(徒21:28;22:22;25:24)。他经常与犹太人和犹太教徒冲突,自然令人怀疑他对于本民族的爱心。所以他用这些强调的话语表达自己真心关怀自己的同胞。

“我良心”:见罗2:5注;参徒23:1;24:16。

“被圣灵感动”,即在圣灵里(见罗5:5注)。保罗已讲到信徒与上帝之灵的结合(罗8:9,11,16)。圣灵是“真理的灵”(约14:17;15:26;16:13)。受祂启迪之下良心的见证,以及在祂影响之下的行动,乃是真实可靠的向导。


2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时常”意为“不停”。该词仅在提后1:3中使用。“伤痛”一词仅在提前6:10中使用。“心里”见罗1:21注。

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本会注释】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指犹太人,他们在血缘上是保罗的弟兄。从属灵上讲,保罗是属灵以色列人的一员,他的亲人是基督教会的弟兄(参可3:33-35)。本节没有解释他的忧愁,而是证明自己的真诚。

“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愿意”在原文中表达主观的愿望,但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保罗这句话的意思,众说纭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保罗的愿望和摩西的祈祷对照一下“或祢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祢从祢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2)。上帝的回答表明祂不同意这样的祈祷“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出32:33)。


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

 【本会注释】

“他们是以色列人”:保罗没有称他们希伯来人,因为有些以色列人不讲希伯来语。他也不称他们为犹太人,以局限于种族。他对他们的称谓表明他们作为上帝选民的地位。雅各从上帝领受了“以色列”这个名字。作为他的后代,他们继承了向列祖所发的应许(弗2:12)。在新约中,这个名称转给了基督教会。保罗说他们是“以色列民”(加6:15)。

“儿子的名份”:见罗8:15注。该词暗示了出4:22所宣布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关系:“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参申14:1;32:6;耶31:9;何11:1)。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蒙召作上帝特选子民,标志着“儿子的名份的”的开始。(见《本会圣经注释》卷四25-27页)。

“荣耀”,见罗3:23注。指上帝同在可见的证据,如云柱火柱,西乃山上帝的荣耀,会幕和第一圣殿中上帝的荣光(见出16:10;24:16;40:34,35;撒上4:22;王上8:10,11;来9:6)。在万国中只有以色列人有权获得上帝同在的这种显示。(见约1:14注)。

“诸约”:在这“诸约”上,外邦人是“局外人”(弗2:12,13;又见创17:2,7,9;出2:24)。以色列人似乎以为,有了这些约,上帝就得保护和赐福与他们。同时他们忽视自己的责任,没有履行诸约所依据的条件。

“律法”:无疑指西乃山颁布律法。与其他所有民族相比,以色列人得到了上帝旨意特别的启示(申4:8,尼9:13,14)。保罗曾指责犹太人自以为拥有律法,而不顺从,就能得福气(见罗2:17-29)。

“礼仪”:该词在来9:1中译为“礼拜的条例”,无疑指圣所的崇事(见来9:6,该词译为“拜上帝的礼”)。仪文体制的宗旨是培养一班圣洁的百姓,教导他们因信靠将来之救赎主而称义的有关条例,所以他们接受“礼仪”是很光荣的事情,可是这个特权还是被滥用了(见太21:13;约2:14-16)。

“应许”:特指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祂的国,以及以色列光荣未来的应许(又见徒26:6,加3:16,21;来7:6)。


5 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阿们!

 【本会注释】

“列祖”:特指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徒3:13;7:32)。犹太人以自己为这些高贵列祖的子孙深感自豪(见太3:9注;参约8:39,53;林后11:22)。在罗11:28中,保罗讲到上帝爱以色列人是“为列祖的缘故”。

“按肉体说,基督也从他们出来的。”保罗说,就人性而言,耶稣是犹太人。弥赛亚从他们出来,这是给予以色列人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特权。其他所有的福分都是为这个特权服务的。

“祂是在万有之上”。由于希腊原文的新约圣经没有标点符号,不同版本的圣经译本因为标点的问题而导致本节的各种解读。基本的问题是本节是否应理解为基督神性的声明。如果这样,就符合本节语法结构最自然的解读。同时与上下文也最为符合。保罗历数了上帝赐给祂选民以色列人的许多福惠和特权。其中最大的福分就是弥赛亚从他们民族出来。但这只是就祂的人性而言。弥赛亚除了人性以外还有神性,保罗对基督作了进一步的描述:“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保罗对于基督神性的描述是与对祂人性的描述相对照的(参罗1:3,4)。新约许多地方都说基督是万有之上的上帝。(见约1:1-3;弗1:20-22;腓2:10,11;西1:16,17;2:9;约1附注)。有关本节的解释,详见《传道》1954年9月号19-21页;《圣经翻译问题》218-222。

“万有之上”:参罗11:36。这位从肉身方面来自以色列之主拥有至高的权力和尊严。这更说明犹大民族有何等的特权。还有什么更大福分和机会能超过上帝在这两节中所赐给人的呢?

在历数了这些特权之后,保罗解释了他“时常伤痛”的原因。上述每一项特权都令他想起上帝原先对于以色列人的旨意,以及应许给他们的光荣命份(见本注释卷四25-38页)。这与他们现在被弃绝的景况真有天壤之别。


6 这不是说上帝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这不是说”,保罗的意思是,他为同胞伤心,不应被理解为上帝对以色列所发的应许落空了。

“上帝的话”,就是上帝所宣布的旨意。

“落了空”,即失效了。

“因为从以色列生的”:指雅各肉身的后代。上帝的应许确实是赐给以色列人的,但这应许并非毫无限制地包括一切自称为雅各子孙的人。保罗已经解释,那些有信心的人是亚伯拉罕的真子孙(罗4,加3:7-9,参罗2:28,29)。

“不都是以色列人”:保罗的意思是,并非所有以色列肉身的子孙都是属灵意义上的以色列人。他这样说的目的是解释上帝对以色列所说的话并没有落空。上帝的应许要实现在那些满足契约条件的人。上帝的话对于忠心顺从的余民来说,是不会落空的。


7 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本会注释】

“后裔”。参加3:29

“儿女”,这是最充分意义上的儿女,如罗8:17“既是儿女,便是后嗣”。亚伯拉罕的后裔不能单凭血缘关系拥有继承权。

“从以撒生的”,这句话引自创21:12七十士译本(参来11:18)

“称为”:从肉身来说,以撒和以实玛利都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是应许是向以撒及其后代发出的,并不包括以实玛利,这并不是说以实玛利和他的后代被排斥在救恩的范围之外,而只是说上帝拣选以撒的后代担任这个世界的布道士,他们要在各国面前表显祂国度的原则,使世人能被吸引归向祂(见本书卷四26-30页,见结25:1注释)。上帝有权把不同的责任交给众人和各国(见但4:17注释)。


8 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上帝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本会注释】

“肉身所生的儿女”,如以实玛利,但属灵的福气不是藉着血缘的关系承受的。

“上帝的儿女”:过去指亚伯拉罕藉以撒延续下来的后代。他们与上帝立约,继承应许,接受选民的种种特权。根据以撒和以实玛利的区别,保罗立下了一条原则,做亚伯拉罕的真子孙,上帝的真儿女,不是单信靠血缘关系。这一点犹太人很难接受。因为他们坚信,只要是犹太人,就一定是上帝的儿女。但这条信息给外邦人带来多大的鼓舞!

“应许的儿女”。这无疑是指以撒。以撒出生时,亚伯拉罕和撒拉早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但上帝的应许以及他们凭着信心接受,使他们成了以撒的父母(见罗4:18-21注)。同样,正如保罗在加4:21-31所解释的,是超自然的再生之能使外邦人成为亚伯拉罕的子孙,应许的儿女(加4:28)。


9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本会注释】

“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上帝发出了一个应许。以撒的出生有赖于应许,而不是应许依赖出生。若没有上帝的应许和干预,以撒就不会出来。保罗据此继续推断,单“按着肉体”与犹太民族有关系,不一定能承受应许,正如以撒和以实玛利的时代一样。

本节引用的是创18:10,14。


10 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

 【本会注释】

“不但如此”:保罗要进一步说明这一条原则。有人可能提出,拣选以撒而不选以实玛利,这可以理解,因为撒拉是亚伯拉罕的妻子,而夏甲是使女(创16:1)。但选雅各不选以扫就不能这样解释,因为他们的出身是一样的。

“还有利百加”。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清楚。提利百加不提以撒是因为本章12节的预言是对她而发的。

“既从一个人”,这句话强调,只有一个父亲。虽然雅各和以扫同父同母,他们在人生中所处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祖宗以撒”:选民的先祖以撒是双胞胎共同的父亲,但是雅各被拣选担任传承上帝旨意之民族的祖先。

11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只因要显明上帝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告诉利百加,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见罗9:12注)。

“拣选”(见徒9:15;罗11:5,7,28;帖前1:4;彼后1:10及罗8:33注)。关于拣选与救恩的关系,见罗8:29注;《先祖与先知》207,208页;《传证》453,454。

“显明”,即“存留”或“继续”。是“落了空”(6节)的反义词。

“不在乎人的行为”,即不是因为任何的功劳。

“乃在乎召人的主”,上帝有权赋予各人和国家不同的责任(见罗9:7注)。人可以“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林前12:31),但唯有上帝藉着圣灵“随己意”将恩赐分给各人(林前12:7-11)。雅各被拣选为传播上帝旨意之国家的祖先,并不意味着他的哥哥就得沦丧。这种推论是没有根据的。有人以本段经文为据,认为上帝预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永远定罪,而不管其品格如何。但这种教义是与圣经的整个宗旨相违的(见罗8:29注),因而并不反映保罗在这一节中的原意。保罗是要通过引述众所周知的以撒与以实玛利,雅各与以撒的故事,向犹太人强调,单凭行为和与选民的血缘关系,不能保证让上帝赐予福惠和特权。保罗强调这一点的原因是犹太人误解和滥用了与上帝的立约关系。


12 上帝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本会注释】

“上帝对利百加说”,保罗引用上帝对亚伯拉罕的预言描写以撒的被选。同样,他藉着重述上帝对利百加的预言来描写雅各的被选。这句话引自创25:23。

“大的要服侍小的。”这个预言没有应验在雅各和以扫本人,而是在他们后代的历史上(见创25:23注)。针对雅各和以扫的预言也包括他们的子孙所形成的民族。


13 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本会注释】

“正如经上所记”:这句话引自玛12,3。

“雅各是我所爱的”:这节经文不是解释上帝特选雅各,抛弃以扫的原因,而是讲述这两个儿子以及由他们衍生之民族的历史。就是以色列和以东。根据玛1:2,3的上下文,这里显然既包括两位先祖,也包括他们的后代。

“以扫是我所恶的”,这个“恶”不是刻意的仇恨,而是上帝在选择选民祖先的事上,优先考虑雅各而不是以扫(见罗9:10,11注)。在圣经写作的年代,“恶”字似乎都用于这种含义。如雅各喜欢拉结胜似爱(原文为“恶”)利亚(创29:30,31)。同样,耶稣也讲到“胜过爱”(原文为“恨”)自己的父母(路14:26)。“恨恶自己的生命”(约12:25),见太6:24;玛1:3注。

保罗讲述先祖的历史,藉以表明:鉴于犹太人未能实现上帝的旨意,在选择属灵以色列人的事上(见太21:33-43),上帝的做法是与过去一样的。他没有失信。上帝宣召基督教会成就祂对世界的旨意,所遵循的原则与祂当时选择以色列人,放弃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时是一样的。现在保罗是要证明这种放弃不能说明上帝是不公正的。


14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上帝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

 【本会注释】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这句话引出犹太人反对保罗论点的两条理由中的第一条,另一条在19节中。选择以色列人而放弃以实玛利和以扫,这是出于上帝的决定。犹太人对此无异议。但保罗指出,这些事件涉及一条原则,据此得抛弃不信的犹太民族。对于这样的结论,保罗知道马上会有人反对。

“难道上帝有什么不公平吗?”希腊文的结构蕴含着否定的回答。保罗引用了犹太人所无法挑战的权威。上帝是不可能不公平的,因为在旧约圣经中,上帝声明自己有权按自己的旨意处理人间事务。

“断乎没有”:见罗3:4注。


15 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本会注释】

“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这句话引自出33:19。这是祂对摩西要求见上帝荣耀的答复。这不是有关个人得救的问题,而只有关上帝有权随己意恩待人。上帝没有象对摩西那样,以显著的方式显示自己的荣耀,这并不证明祂不公正。“上帝非常智慧,不会犯错,非常善良,不会向行善的人偏 留任何美好的东西。”(《喜乐的泉源》)96页,见诗84:11)。保罗引用出33:19是要说明上帝有权决定谁接受哪些恩惠,而不该由人来对祂指示


16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

 【本会注释】

“据此看来”:上帝对摩西所说的话证明,上帝赐于某些特权不在于人的意愿和努力,而在于祂的智慧。祂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祂“默默而耐心地实施自己的考虑”(《教育论》173页)

“那奔跑的”:指竭尽全力。保罗十分喜欢以赛跑作为比喻(林前9:24,26,加2:2;5:7;腓2:16)。

“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上帝希望人人都得救(提前2:4)。任何人都不必担心自己被排斥在救恩的范围之处。但是上帝凭着自己的旨意拣选有些人成就祂的旨意。如果祂所选择履行某项工作的人失败了,祂就选别人来代替。人务要与上天的计划配合,而不要在主没有宣召他们的时候擅自行动。(见耶23:21)。


17 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本会注释】

“经上有话向法老说”(参加3:8,22)。在罗9:15中,保罗引述了上帝对摩西的吩咐。

“特要”:圣经引自出9:16稍作调整,是雹灾以后上帝藉摩西对法老所说的话。

“将你兴起”:该动词还出现在林前6:14,描述死人复活。有人依据上下文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将你从病中兴起”,即法老没有在以前的灾难中灭亡。虽然他的叛逆性格足以让他灭亡,上帝仍保留了他的性命,并藉着他实行自己的旨意。有人则认为这是指上帝让法老登上历史舞台(参来1:6;亚11:16),藉着他成就自己的特殊旨意(见但4:17注)。

本节绝不是说,上帝预定了法老的叛逆和最后的灭亡。这样的解释完全有悖于圣经其他的内容(见罗8:29注;见《先祖与先知》267页)。现在的问题不是有关法老个人的得救,而是他作为世界当时最大国家领袖的地位。上帝藉着列国及其领袖实施祂在地上的旨意(见但4:17注)。

“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也可直译为“向你彰显我的权能”。法老顽冥不化,导致上帝权能更大的彰显,直到最后这位傲慢的君主被迫承认上帝的至高权能。(出9:27)。只要《出埃及记》有人阅读,上帝的这个旨意将继续实现。


18 如此看来,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本会注释】

“如此看来”,如16节一样,保罗从事实得出结论。

“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见罗9:15注。

“叫谁刚硬”。该词在新约中还用于徒19:9;来3:8,13,15;4:7。在《出埃及记》中,法老的刚硬心肠有时出于自己(出8:15,32等),有时出于上帝(出4:21;7:3等)。圣经中常把上帝所没有阻止的事情,说成是祂做的事情(见代下18:18注)。人心肠刚硬,是因为他背叛上帝的启示,拒绝圣灵的结果。保罗在罗马书1:24,26,28讲到上帝如何任凭人自食其顽固叛逆之必然后果的。有关法老的硬心,见出4:21注释。


19 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

 【本会注释】

“你必对我说”,这里引出了第二条反对保罗论点的理由(见罗9:14)。

“祂为什么指责人呢?”上帝既然使人硬心,又怎能指责他呢?既然罪人的行为是在祂的旨意之下,且是祂不可抗拒之旨意的结果,为什么还要责怪他们呢?这种反对的理由令人回想起上帝对法老的斥责:“你还向我的百姓自高,不容他们去吗?”(出9:17)?“你在我面前不肯自卑到几时呢?(出10:3)。关于法老,反对的人可能会说:“既然上帝选择让法老硬心,为什么还指责他?见出9:15,16注。

保罗不想全面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在这里强调:在祂对世界的治理中,祂为自己留有充分的自由,按自己的条件而不是按人的条件来对待人。当然,祂并不干预他们个人得救的机会。

有些神学家没有认识保罗的这种强调,把这几节经文解读出保罗所没有的意思来。喀尔文认为这几节经文是讲上帝任意创造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灭亡。对于上帝旨意这样的理解,不符合他在《罗马书》别处的讲解:上帝不偏待人(罗2:11),要按各人的行为审判他(罗2:6-10;参罗3:22,23);凡求告祂的人,祂必拯救(罗10:12,13)。

“抗拒”:意指无人能抗拒。

“祂的旨意”,该词不是罗2:18;12:2;15:32中的“旨意”,而是徒27:43;彼前4:3中的“心意”,特指有意识的,故意的意愿。


20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上帝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

 【本会注释】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这里把人与上帝进行对比。保罗指醒人,他们与上帝的关系是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人有什么权利抱怨和质疑上帝的行为?保罗没有回答前节的问题,而把注意力放到他们的精神。

“强嘴”:该动词只在路14:6中出现,表示法利赛人不能“答对”耶稣。同样,本节表示与上帝所已经给出的答案“强嘴”。

“受造之物”,其动词原意为用泥或蜡塑造。在旧约中也有把上帝的大能力比作窑匠对泥土的控制。保罗引用的是赛29:16;45:9(参赛64:8;耶18:6)。保罗引用以赛亚的话是特别恰当的,因为他们所考虑的是同一个问题:上帝使以色列形成一个国家,祂无疑有权以祂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们。

“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抱怨上帝是何等冒昧。上帝是创造主,有权按自己的旨意分配礼物。(见罗9:11注)。


21 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

 【本会注释】

“权柄”,否认上帝有权处置人类就相当于否认窖匠有权处置泥土一样,是十分荒谬的。保罗在这里可能引用了耶18:6。耶利米宣布了上帝应许的有条件性(耶18:7-10)。上帝在为各人和各国谋利益。他们若顽固悖逆,只能自取败亡。

“一团泥”,窖匠能够用一团泥斟酌决定拿出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同样,上帝对全人类拥有管理权,祂能按自己仁慈的旨意处置人类。为了促成人类的得救,上帝认为需要容许人或国家品尝一些他们悖逆的后果。而这种容许表达为上帝的直接干预。(代下18:18注)。


22 倘若上帝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本会注释】

“倘若上帝”:这种不完整的句子结构在圣经中常见到(见路19:41,42;约6:61,62)。保罗的意思是,“尽管上帝无疑有权按祂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处置人类。实际上,祂却表显出长期的忍耐,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质疑祂的公正性呢?

“要”,一此解经家把这句解读为“因为上帝要”。还有解经家解读为“虽然上帝要”。按前一种说法,保罗是在说,上帝忍耐可怒的器皿是因为祂要在最后更可怕的审判中显示自己的忿怒和能力。上帝曾这样饶了法老的命(17节),容忍这个顽梗的君王,以便祂彰显更大的能力和惩处残暴压迫的决断(见《先祖与先知》268页)。如果按后一种说法,保罗的意思是,虽然上帝希望显示祂的能力和对罪的憎恨,祂仍耐心地抑制自己的忿怒,容忍那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后一种解释似乎与上下文和本书的主题较为一致(如见罗2:4,说到上帝宽容忍耐是要引罪人悔改)。上帝的忍耐的确可能受人藐视,导致人心地则硬,招惹上帝更恶厉的惩处,如法老的情况那样。但是上帝忍耐的初衷是给人悔改的机会。

“忿怒”:见罗1:18注。

“权能”:直译为“祂所能做的”(参罗9:17)

“忍耐宽容”:见罗2:4注

“器皿”:保罗继续上节窑匠和泥土的比喻。

“可怒的”:即应当遭致忿怒的,或正在遭受忿怒的,如弗2:3中“可怒之子。”

“预备遭毁灭的”:保罗的意思并不是上帝预备可怒的器皿灭亡而是这些器皿自己准备好毁灭。


23 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本会注释】

“丰盛的荣耀”:见弗1:18;3:16;西1:27。并于“上帝的荣耀“的完整意义,见罗3:23注。

“彰显”:上帝忍耐宽容预备遭毁灭的器皿,也是为了向那些愿意接受祂计划的人显示怜悯。虽然犹太人该受上帝的忿怒,祂仍忍耐宽容他们,一方面为了他们,一方面为了祂整个教会的最终利益。

“蒙怜悯,是预备得荣耀的器皿。”就是正在接受怜悯的器皿。“预备”:该动词只出现在弗2:10中。保罗清楚地说明,是上帝预备蒙怜悯的器皿得荣耀,但祂没有说上帝故意让可忿怒的器皿毁灭(见罗9:22注)。保罗在罗8:28-30中描述了上帝早已预备祂的子民得荣耀(参提后1:9)。


24 这器皿就是我们被上帝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本会注释】

“就是我们”:就是获得了原先赐给以色列之权利的基督教会。“上帝原先要藉着选民以色列人向世界所作的工作,祂最终要藉着祂今日在地上的教会来完成(《先知与君王》713,714页,见本书卷四35,36页)。

“不但是从犹太人中”:基督教会是由犹太人和外邦人组成的。保罗再次强调了上帝恩典普及性的主题(参罗3:29,30)。人蒙召得救,不是单凭祂是犹太人。救恩既赐给犹太人,也赐给外邦人,条件是一样的(罗3:22;10:12,13)。

“也是从外邦人中”,保罗在这里提到外邦人,引出了罗11章最后的主题。


25 就象上帝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

【本会注释】

“就象”:保罗总是设法用旧约圣经来证实自己的结论,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他说明先知已经预言外邦人被召和以色列中的余民得救。

“我要称为我的子民。”这节经文引自何2:23。与希伯来原文和七十士译本结构上略有出入。可参考何2:23注释,参罗1:6,9注释。


26 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上帝的儿子”。

 【本会注释】

“从前”:本节引自何1:10,预言分散的以色列支派被重新召集。保罗所说的是,这节经文将应验在基督教会。(见何1:10注)。

“在什么地方”:即在这些支派或以后的外邦人所在的地方,他们被指责为不属上帝的子民,现在却要被称为上帝的儿女。


27 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

 【本会注释】

“以赛亚”,保罗从外邦人被召的预言转向有关以色列民被放弃,只有余民得救的预言上。

“喊着说”:意为了强烈的呼吁(见约1:15;7:28,37;12:44;徒23:6)。

“虽多如海沙”,引自赛10:22,2,与希伯来原文及七十士译本略有差异,但意义不变。以赛亚的话回应了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创22:17)。

“剩下的余数”:关于余民的教义是以赛亚教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向以色列人传达信息的重要内容(赛6:13),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这一点(赛1:9;10:20-22;11:11-16;37:4,31,32;46:3)。上帝甚至指示祂给祂一个孩子起了意为“余民将要回归”的名字。旧约其他先知也多次提到“余民”的概念(见耶6:9;23:3;31:7;结6:8;14:22;珥2:32;摩5:15;弥2:12;4:7;5:7,8;7:18;西2:7,9;3:13;哈1:12,14;亚8:6,12)。

“得救”:原文为“回归”从流放之地“归回全能的上帝”(赛10:21),希腊文译为“得救”也准确地表达了先知的原意。


28 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的完结。”

 【本会注释】

“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祂的话”。希伯来文原义见赛10:22注。“话”字的希腊原文(LOGOS)在新约中有多种含义。如译为“事”(可1:45),“问”(可11:29),“一句话”(路20:3)“帐”(来13:17)。该词在新约中出现三百多次,在本文中有几种含义。按钦定本罗14:12的译法“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说明。”按标准修订版的译法为“主要在地上严格迅速地执行祂的判决。”还有把LOGOS译为上帝对于以色列的应许,在余民身上只得到程度有限的应验。

“速速地”也有认为是指以色列在筛选余民的过程中人数的减少。


29 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象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

 【本会注释】

“先前说过”:有人认为这是指预言(参太24:25;徒1:16),还有些人认为仅指先前说过(参林后7:3;加1:9)。关键在于以赛亚的话究竟是预言还是对现状的描述。若是后者,保罗只是采用以赛亚的话来描述当时以色列的状况。这两种解释都适合保罗的论点。第三种解释说“先前”指上文的话语,即以赛亚书前面部分。(赛1:9)的话。

“若不是万军之主”,引自赛1:9。至于“万军之主”的意思,见耶7:3注。

“余种”:即“子孙”,“后代”。即27节中的“余数”。赛1:9中希伯来原文亦为“余种”,七十士译本也一样,指可以让一个国家重新崛起的“余种”(参赛6:13;何2:23)。引文的要点是,若没有存留余种,以色列就会象所多玛、娥摩拉那样完全被弃绝了。但多世纪以来,总有一班余民保持他们的忠贞。尽管普遍的背道和不信,这些延绵不断的见证人仍忠于上帝,忠实履行上帝赐给亚伯拉罕应许的条件(罗11:4,5;参诗22:30,31;赛6:12,13)。

“象所多玛”:旧约圣经经常提到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作为毁灭的实例(又见申29:23;赛13:19;耶49:18;50:40;哀4:6;摩4:11;番2:9)。耶稣也说过这些城市受到上帝的制裁(太11:23,24;可6:11;路10:12)。


30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本会注释】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保罗在强调了上帝在抛弃犹太人、宣召外邦人的事上的权威和公正性以后,转而强调人的责任。

“外邦人”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外邦人得到了公义。保罗至此的结论是:上帝的应许没有落空。外邦人得了义,犹太人却没有得到,因为他们寻求的方法错了。有人自然会问:为什么?(32节)。这就引出了保罗的下一个话题——犹太人的失败和过错。从这里到罗10:21,保罗所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追求”“得了”。原文均与赛跑有关(见罗9:16注;参林前9:25,腓3:12)。保罗说,外邦人虽没有刻意追求公义,却得到了。他没有说外邦人不想望公义,而是与依靠律法的犹太人对比,他们表面上没有追求。但是救恩藉着福音向他们提供时,他们十分欢迎。见保罗在前面所述外邦人满足了解律法的要求,尽管他们没有犹太人所引以为豪的成文法典。(见罗2:14注)。

“因信而得”:给外邦人所得之义所下的定义解释了表面上矛盾的现象;他们没有刻意追求,却得到了义。


31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

 【本会注释】

“律法的义”:即“义的律法”,产生义的律法。外邦人没有刻意追求却得到的,就是“义”。犹太人刻意追求却没有得到的是“义的律法。”该词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是专指旧约中的律法。有人认为是犹太人追求一种道德和宗教生活的法则,以使他们成义(参“信心之律”中“律法”的用法;见罗3:27注,该处“信心之律”中译本为“信主之法”;又见罗7:23)。犹太人认为自己在他们道德和宗教的法律体系中已经找到这条原则。但既然他们无法实行律法的要求,义的原则也就不能产生他们所追求的义。这就使得他们把宗教法律更加复杂化,以追求律法之义作为人生准则,好在上帝面前显为义。

还有一种解释与上下文较吻合,就是把“义的律法”理解为“因律法而来的义”。保罗在这里强调,以色列人追求的公义是以律法为本的。

“反而得不着律法的义”。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却得不到,因为律法的义要求完全地履行律法的要求,人靠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律法的义,就无法顺从,达到律法的理想,得到所追求的义。


32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

 【本会注释】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即“不是出于信心,而是靠行律法”。

“只凭着行为求”,保罗指出,犹太人认为可以靠行为可以得到义。他们自以为能靠行为成义,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见罗2:25至3:20)。只有因信才能得到义(罗3:21,22)。

“他们跌在”(参彼前2:8)。基督来把公义带给一切凭信心追求的人。犹太人却自行其是,“跌在”祂和祂的信息上。他们靠行为称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致公开反对救主,最后杀害了祂。保罗用这个词描述了犹太人热心追求公义,却跌在那来帮助他们获得公义的主身上。

“绊脚石”,过错不在石头,而在绊倒之人的态度。“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蒙召的人则是上帝的“能力”和“智慧”。对于不信悖逆的人,祂是绊脚石,对于信的人却十分宝贵(彼前2:7,8)。


33 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本会注释】

“就如经上所记”。经文引自赛28:16和8:14,但在结构上与原文及七十士译本不完全一致。彼得用这两节经文指基督(彼前2:6-8)。经文表达了保罗所说的两种人;以基督为绊脚石的人和以基督为信心房角石的人(见诗118:22;太21:42;可12:10;路20:7;徒4:11)。

“信靠祂的人”:该词组在赛28:16的原文及七十士译本中没有。保罗用在这里是强调个人与基督的关系。

“必不至于羞愧”:这是七十士译本的译法,希伯来原文意为“不会匆忙”或“不会不知所措”。这种解读与上面说法并无实质差别。这里强调的是信靠基督,努力体现上帝崇高恩召之人的真实信心。

一、卷名

保罗在写这封书信的时候,也许是没有题目的。这只是一封写给罗马信徒的信。最早的文本采用《罗马书》为卷名,后来扩大为《保罗达罗马人书》,一些英语译本仍采用这个卷名。


二、作者

《罗马书》为使徒保罗所著,对于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严重的异议。一些学者认为原来写给罗马信徒的信中可能不包括第16章,该章是保罗写给他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以弗所教会的另一封信。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罗马书16章中长长的名单,以及保罗不大可能认识他从未去过的城市中那么多朋友的假想。然而,由于人们很自然地从帝国的各地前往罗马城,保罗在首都有许多朋友并不是不可能的。此外,所有最早的文本都包括16章。因此,保守的现代学者均一致认为《罗马书》是一封完整的书信。


三、历史背景

《罗马书》显然是保罗第三次外出传道,在哥林多逗留的三个月时间里写的(徒20:1-3)。许多学者认为这次行程是公元57-58年的冬季,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更早一些。

《罗马书》写于哥林多的依据是,他提到了该犹(罗16:23,参林前1:14)和以拉都(罗16:23;参提后4:20),以及他推荐非比,说她在哥林多东部港口坚革哩教会中担任特殊的工作(罗16:1)。保罗写《罗马书》时,快要回巴勒斯坦去了。他携带马其顿和亚该亚教会的捐款,要送给耶路撒冷基督徒中的穷人(罗15:25,26;参徒19:21;徒20:3;徒24:17;林前16:1-5;林后8:1-4;林后9:1,2)。他想此行以后去罗马访问,然后再去西班牙(徒19:21;罗15:24,28)。他虽然一直想去访问罗马帝国首都的基督教会,却未能成行。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在亚洲和希腊的传道工作,就急于往西去加强意大利的工作,并把基督教传到西班牙(罗15:19,23,见《使徒行述》373页)。为了完成后一个任务,保罗希望得到罗马信徒的祝福和合作。他预料到自己的这次访问,就给他们写了这封信,以清楚有力的言辞概述了福音的伟大原则(罗1:15;罗2:16)。


四、主题

《罗马书》的主题是人类都犯了罪,以及上帝普及全人类的恩典。它提供了一种方法,使罪人不仅能得蒙救赎,而且能恢复到完全和圣洁。这种方法就是信靠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曾死而复生,永远活着,从事调停和恢复的工作。

保罗在写《罗马书》的时候,心中所想的都是他与犹太教师所争论的问题。他把基本的问题都一一提了出来,然后广泛地阐述了罪,以及上帝应付罪的计划。对这一整个问题,他先说明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这是无可推诿的,因为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曾接受上帝旨意的启示(罗1:20;罗3:23),所以众人都被定了罪。罪人根本不可能摆脱这个命运,因为他们处在堕落的境况中是没有办法顺从上帝旨意的(罗8:7)。依靠律法的人试图顺从上帝的律法,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会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自以为义的精神,不肯承认人的软弱和需要一位救主。只有上帝能提供救法。祂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已经提供了救法。所求于堕落人类的只是运用信心,凭着信心接受遮盖他过去罪恶的恩惠,凭着信心接受过公义生活的力量。

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前几章所阐述的福音。《罗马书》后面几章谈论于福音实际应用于选民和教会信徒有关的若干问题。


五、纲要

(一)序言 罗1:1-15

1、祝福 罗1:1-7

2、述说自己的景况 罗1:8-15

(二)阐述圣道 罗1:16-11:36

1、因信称义的道理 罗1:16-5:21

1)因信称义 罗1:16,17

2)众人都没有公义 罗1:18-3:20

a.外邦人的罪恶 罗1:18-32

b.犹太人的罪恶 罗2:1-3:20

3)基督里所提供的义 罗3:21-31

4)旧约道理中的因信称义 罗4:1-25

5)因信称义的福气 罗5:1-11

6)称义的效果与亚当堕落的后果相对照 罗5:12-21

2、因信成圣的道理 罗6:1-8:39

1)向罪死,复活得新生命 罗6:1-11

2)摆脱律法和罪的束缚 罗6:12-23

3)律法使人知罪 罗7:1-13

4)灵和肉体的斗争 罗7:14-25

5)圣灵充满的生活 罗8:1-39

3、以色列人被拣选 罗9:1-11:36

1)保罗忧愁以色列人的拒绝真道 罗9:1-5

2)以色列人拒绝的原因 罗9:6-13

3)上帝不容怀疑 罗9:14-29

4)以色列拒绝是因为没有信心 罗9:30-10:21

5)以色列人的最后复兴 罗11:1-36

(三)因信称义道理的具体运用 罗12:1-15:13

1、基督徒的自我牺牲 罗12:1,2

2、基督徒作为教会成员 罗12:3-8

3、基督徒与别人的关系 罗12:9-21

4、基督徒与国家的关系 罗13:1-7

5、基督徒的爱心 罗13:8-10

6、基督复临的临近 罗13:11-14

7、基督徒要彼此宽容 罗14:1-15:13

(四)结语 罗15:14-16:27

1、述说自己的情况 罗15:14-33

2、向各人问安 罗16:1-16

3、警告提防假师傅 罗16:17-20

4、保罗同伴和代笔者的问候 罗16:21-23

5、祝福和赞美 罗16:24-27

和合本罗9:1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

拼音版罗9:1 Wǒ zaì Jīdū lǐ shuō zhēn huà, bìng bú huǎng yán, yǒu wǒ liángxīn beì Shènglíng gǎndòng, gei wǒ zuò jiànzhèng.

吕振中罗9:1 我在基督里说实话,并不撒谎;我的良知在圣灵之感动里给我作证、

新译本罗9:1 我在基督里说的是实话,并没有撒谎,因为我的良心在圣灵里一同为我作证;

现代译罗9:1 我说真实的话;我属於基督,我不撒谎。我的良心在圣灵的光照下也证实我没有撒谎:

当代译罗9:1 我要在基督里说真话,绝无谎言,有我被圣灵感动的良心为此作证,

思高本罗9:1 我在基督内说实话,并不说谎, 有我的良心在圣神内与我一同作证:

文理本罗9:1 我宗基督、言真无诳、我是非之良、感于圣神、同为之证、

修订本罗9:1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不说谎话;我的良心被圣灵感动为我作证。

KJV 英罗9:1 I say the truth in Christ, I lie not, my conscience also bearing me witness in the Holy Ghost,

NIV 英罗9:1 I speak the truth in Christ--I am not lying, my conscience confirms it in the Holy Spirit--

和合本罗9:2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

拼音版罗9:2 Wǒ shì dà yǒu yōuchóu, xīnli shícháng shāng tòng.

吕振中罗9:2 我怎样地大有忧愁、心里不住的伤痛。

新译本罗9:2 我大大忧愁,心里常常伤痛。

现代译罗9:2 我的忧愁多麽沉重,我心里无限伤痛!

当代译罗9:2 我为了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心里忧愁,日夕哀伤!

思高本罗9:2 我的忧愁极大,我心中不断的痛苦;

文理本罗9:2 我有大忧、痛心不已、

修订本罗9:2 我非常忧愁,心里时常伤痛。

KJV 英罗9:2 That I have great heaviness and continual sorrow in my heart.

NIV 英罗9:2 I have great sorrow and unceasing anguish in my heart.

和合本罗9: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拼音版罗9:3 Wéi wǒ dìxiōng, wǒ gǔròu zhī qéng, jiù shì zìjǐ beì zhòuzǔ, yǔ Jīdū fēnlí, wǒ ye yuànyì.

吕振中罗9: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我巴不得被革除、和基督隔绝呢!

新译本罗9:3 为我的同胞,就是我骨肉之亲,就算自己受咒诅,与基督隔绝,我也甘心。

现代译罗9:3 为了我的同胞,我骨肉之亲,纵使我自己被上帝咒诅,跟基督隔绝,我也愿意。

当代译罗9:3 我的弟兄,我的骨肉呀!为了你们,即使我要被咒诅、与基督隔绝,我也愿意!

思高本罗9:3 为救我的弟兄,我血统的同胞,就是被诅咒,与基督隔绝,我也甘心情愿。

文理本罗9:3 为我兄弟骨肉之亲、即见绝于基督、亦所愿也、

修订本罗9:3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诅咒,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KJV 英罗9:3 For I could wish that myself were accursed from Christ for my brethren, my kinsmen according to the flesh:

NIV 英罗9:3 For I could wish that I myself were cursed and cut off from Christ for the sake of my brothers, those of my own race,

和合本罗9: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

拼音版罗9:4 Tāmen shì Yǐsèliè rén. nàr zǐ de míngfèn, róngyào, zhū yuē, lǜfǎ, lǐyí, yīngxǔ, dōu shì tāmende.

吕振中罗9:4 他们是以列人,有被立为子的名分,有上帝之荣现,有诸约,有律法之制定,有事奉的圣礼,有诸应许∶都是他们的;

新译本罗9:4 他们是以色列人:嗣子的名分、荣耀、众约、律法、敬拜的礼仪和各样的应许,都是他们的。

现代译罗9:4 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使他们有儿女的名份,分享他的荣耀。上帝跟他们立约,赐给他们法律;他们知道怎样敬拜上帝,也接受了他的应许。

当代译罗9:4 你们以色列人本来是天之骄子,只有你们才有上帝的儿子的名分,荣耀和契约已经赐给你们,律法跟礼仪也是你们独有的,就连应许也是向你们许下的。

思高本罗9:4 他们是以色列人:义子的名份、光荣、盟约、法律、礼仪以及恩许,都是他们的;

文理本罗9:4 彼固以色列人、得为上帝子、有荣耀、诸约、律例、礼仪、及应许、

修订本罗9: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的颁布、敬拜的礼仪、应许都是给他们的。

KJV 英罗9:4 Who are Israelites; to whom pertaineth the adoption, and the glory, and the covenants, and the giving of the law, and the service of God, and the promises;

NIV 英罗9:4 the people of Israel. Theirs is the adoption as sons; theirs the divine glory, the covenants, the receiving of the law, the temple worship and the promises.

和合本罗9:5 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 神。阿们!

拼音版罗9:5 Lièzǔ jiù shì tāmende zǔzong, àn ròutǐ shuō, Jīdū ye shì cóng tāmen chūlai de, tā shì zaì wàn yǒu zhī shàng, yǒngyuǎn kè chēngsòng de shén. āmén.

吕振中罗9:5 列祖是他们的;上帝所膏立者基督肉身上也是由他们而出的∶那在万有之上的(有数译法,今再取其一;『他在万有之上』)上帝是当被祝颂、万世无穷的。阿们(即∶『诚心所愿』的意思)。

新译本罗9:5 蒙拣选的列祖也是他们的祖宗;按肉身来说,基督也是出自他们这一族。其实,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受称颂的 神。阿们。

现代译罗9:5 他们是族长们的子孙,按照身世说,基督跟他们是同一族的。愿那统治万有的上帝〔或译:愿基督,就是那统治万有的上帝〕永远得到颂赞,阿们!

当代译罗9:5 特别蒙神器重的伟人,也是以色列人;甚至连基督降世为人也是作以色列人。他是至大至尊,永远称颂的上帝,诚心所愿。

思高本罗9:5 圣祖也是他们的,并且基督按血统说,也是从他们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世世代代应受赞美的天主! 阿们。

文理本罗9:5 列祖其祖也、依形躯言、基督由之而出、即在万有之上、永世当颂之上帝、阿们、

修订本罗9:5 列祖是他们的,基督按肉体说也是从他们出来的。愿在万有之上的上帝被称颂,直到永远。阿们!

KJV 英罗9:5 Whose are the fathers, and of whom as concerning the flesh Christ came, who is over all, God blessed for ever. Amen.

NIV 英罗9:5 Theirs are the patriarchs, and from them is traced the human ancestry of Christ, who is God over all, forever praised! Amen.

和合本罗9:6 这不是说 神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拼音版罗9:6 Zhè bú shì shuō shén de huà luō le kòng. yīnwei cóng Yǐsèliè shēng de, bú dōu shì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罗9:6 但这并不是说、上帝的话似乎废堕了。原来从以色列而出的、并不都是『以色列人』。

新译本罗9:6 当然,这不是说 神的话落了空,因为出自以色列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现代译罗9:6 我并不是说上帝的应许已经落空。因为,以色列人不都是上帝的选民;

当代译罗9:6 当然,这些事没有实现并不是上帝言而无信,原因是从以色列生的,不一定都作真的“以色列人”;

思高本罗9:6 这并不是说天主的话落了空,因为不是凡从以色列生的,都是真以色列人;

文理本罗9:6 非谓上帝之言废也、盖出于以色列者、非尽以色列人、

修订本罗9:6 这不是说上帝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KJV 英罗9:6 Not as though the word of God hath taken none effect. For they are not all Israel, which are of Israel:

NIV 英罗9:6 It is not as though God's word had failed. For not all who are descended from Israel are Israel.

和合本罗9:7 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拼音版罗9:7 Ye bú yīnwei shì Yàbólāhǎn de hòuyì, jiù dōu zuò tāde érnǚ. wéidú cóng Yǐsā shēng de, cái yào chēngwèi nǐde hòuyì.

吕振中罗9:7 也不是因他们做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是真『儿女』,乃是「本于以撒的、才要叫做你的后裔」。

新译本罗9:7 也不因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成为他的儿女,只有“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

现代译罗9:7 亚伯拉罕的子孙也不都是上帝的儿女。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惟有从以撒生的才算是你的子孙。」

当代译罗9:7 也不是所有亚伯拉罕的后人,都作真的“亚伯拉罕的儿女”!反之,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说:“只有从以撒生的,才算是你的后裔。”

思高本罗9:7 也不是凡是亚巴郎的後裔, 就都是他的真子女,而是『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称为你的後裔,』

文理本罗9:7 亦非因其为亚伯拉罕之裔、遂尽为子、经云、由于以撒者、乃谓为尔裔也、

修订本罗9:7 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是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KJV 英罗9:7 Neither, because they are the seed of Abraham, are they all children: but, In Isaac shall thy seed be called.

NIV 英罗9:7 Nor because they are his descendants are they all Abraham's children.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rough Isaac that your offspring will be reckoned."

和合本罗9:8 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 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拼音版罗9:8 Zhè jiù shì shuō, ròushēn suǒ shēng de érnǚ, bú shì shén de érnǚ. wéidú nà yīngxǔ de érnǚ, cái suàn shì hòuyì.

吕振中罗9:8 这就是说,不是这些肉身的儿女、就可以做上帝的儿女,乃是应许的儿女才算为后裔。

新译本罗9:8 这就是说,肉身生的儿女并不是 神的儿女,只有凭着应许生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现代译罗9:8 这就是说,从自然的生育过程所生的,不就是上帝的儿女;惟有从上帝的应许所生的才算是上帝的儿女。

当代译罗9:8 这话的意思是,亚伯拉罕自己所生的儿女,并不是上帝的儿女;只有由上帝应允他所生的,才是他真正的后裔。

思高本罗9:8 即是说:不是血统上的子女,算是天主的子女,而是藉恩许所生的子女,才算为真後裔。

文理本罗9:8 是则形躯之子、非上帝子、惟应许之子称为裔也、

修订本罗9:8 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上帝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

KJV 英罗9:8 That is, They which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flesh, these are not the children of God: but the children of the promise are counted for the seed.

NIV 英罗9:8 In other words, it is not the natural children who are God's children, but it is the children of the promise who are regarded as Abraham's offspring.

和合本罗9:9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拼音版罗9:9 Yīnwei suǒ yīngxǔ de huà shì zhèyàng shuō, dào míngnián zhè shíhou wǒ yào lái, Sǎlā bì shēng yī gè érzi.

吕振中罗9:9 因为上帝所说的∶「明年大约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个儿子」这句话、就是一句应许的话。

新译本罗9:9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明年这个时候我要来,撒拉必定生一个儿子。”

现代译罗9:9 因为上帝的应许是这样说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要回来,莎拉要生一个儿子。」

当代译罗9:9 以撒正是上帝应允亚伯拉罕生的儿子。因为上帝曾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会再来,你妻子撒拉将要生下一个儿子。”

思高本罗9:9 原来恩许是这样说的:『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 撒辣必有一个儿子。 』

文理本罗9:9 其所许之言云、届期我必至、撒拉将生子、

修订本罗9:9 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会生一个儿子。"

KJV 英罗9:9 For this is the word of promise, At this time will I come, and Sarah shall have a son.

NIV 英罗9:9 For this was how the promise was stated: "At the appointed time I will return, and Sarah will have a son."

和合本罗9:10 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

拼音版罗9:10 Búdàn rúcǐ, hái yǒu Lìbǎijiā, jì cóng yī gèrén, jiù shì cóng wǒmen de zǔzong Yǐsā huái le yùn.

吕振中罗9:10 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呢;她从我们的先祖以撒一个人而有了孕;

新译本罗9:10 不但如此,利百加也是这样:既然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

现代译罗9:10 不但这样,丽百加的两个儿子都是从同一个父亲,就是我们的先祖以撒生的。

当代译罗9:10 后来,这个儿子以撒又和利百加结婚,利百加就怀了双胞胎。

思高本罗9:10 并且关於黎贝加也有相似的事。她从我们的先祖依撒格一人怀了孕;

文理本罗9:10 不第此也、利百加由我祖以撒而妊、

修订本罗9:10 不但如此,利百加也是这样。她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

KJV 英罗9:10 And not only this; but when Rebecca also had conceived by one, even by our father Isaac;

NIV 英罗9:10 Not only that, but Rebekah's children had one and the same father, our father Isaac.

和合本罗9:11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 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拼音版罗9:11 ( shuāng zǐ hái méi shēng xià lái, shàn e hái méiyǒu zuò chūlai, zhǐ yīn yào xiǎnmíng shén jiǎnxuǎn rén de zhǐyì, bú zaìhu rén de xíngwéi, nǎi zaìhu zhào rén de zhǔ ).

吕振中罗9:11 在双子还没生下来、好坏还没作出来时[为要使上帝按拣选的旨意得以坚立,不是由于人的行为,乃是由于上帝的呼召],

新译本罗9:11 双生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也没有行出来(为要坚定 神拣选人的旨意,

现代译罗9:11 然而,为了要表示他确实根据自己的旨意拣选了其中的一个儿子,上帝对丽百加说:「那大儿子要服事小儿子。」他说这话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出生,还没有行善或作恶;可见上帝的拣选是出於自己的旨意,跟他们的行为没有关系。

当代译罗9:11 然而,这对孩子还未出生,还没有显出谁善谁恶,上帝便对利百加说:“将来大儿子要服事小儿子。”此外,旧约圣经又说:“我爱小儿子雅各,厌恶大儿子以扫。”这都是显明上帝拣选人,并不按着人的行为,乃是按着他自己的意思。

思高本罗9:11 当时双胎还没有出生,也没有行善或作恶;但为使天主预简的计画坚定不移,

文理本罗9:11 二子未生、善恶未形、俾上帝选人之旨不移、非由乎行、乃由乎召之者、

修订本罗9:11 双胞胎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行出来,为要贯彻上帝拣选人的旨意,

KJV 英罗9:11 (For the children being not yet born, neither having done any good or evil, that the purpose of God according to election might stand, not of works, but of him that calleth;)

NIV 英罗9:11 Yet, before the twins were born or had done anything good or bad--in order that God's purpose in election might stand:

和合本罗9:12 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拼音版罗9:12 Shén jiù duì Lìbǎijiā shuō, jiānglái dà de yào fúshì xiǎo de.

吕振中罗9:12 上帝就对利百加说∶「大的必服事小的」;

新译本罗9:12 不是由于行为,而是由于那呼召者), 神就对她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现代译罗9:12 然而,为了要表示他确实根据自己的旨意拣选了其中的一个儿子,上帝对丽百加说:「那大儿子要服事小儿子。」他说这话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出生,还没有行善或作恶;可见上帝的拣选是出於自己的旨意,跟他们的行为没有关系。

当代译罗9:12 然而,这对孩子还未出生,还没有显出谁善谁恶,上帝便对利百加说:“将来大儿子要服事小儿子。”此外,旧约圣经又说:“我爱小儿子雅各,厌恶大儿子以扫。”这都是显明上帝拣选人,并不按着人的行为,乃是按着他自己的意思。

思高本罗9:12 且为显示这计画并不凭人的行为,而只凭天主的召选,遂有话给她说:『年长的要服事年幼的。 』

文理本罗9:12 遂谕利百加曰、长子必事幼子、

修订本罗9:12 不是凭着人的行为,而是凭着那呼召人的,上帝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

KJV 英罗9:12 It was said unto her, The elder shall serve the younger.

NIV 英罗9:12 not by works but by him who calls--she was told, "The older will serve the younger."

和合本罗9:13 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拼音版罗9:13 Zhēng rú jìng shàng suǒ jì, Yǎgè shì wǒ suǒ aì de, Yǐsǎo shì wǒ suǒ e de.

吕振中罗9:13 正如经上所记∶「我爱了雅各,少爱以扫。」

新译本罗9:13 正如经上所记的:“我爱雅各,却恶以扫。”

现代译罗9:13 正像圣经所说:「我爱雅各,胜过爱以扫。」

当代译罗9:13 然而,这对孩子还未出生,还没有显出谁善谁恶,上帝便对利百加说:“将来大儿子要服事小儿子。”此外,旧约圣经又说:“我爱小儿子雅各,厌恶大儿子以扫。”这都是显明上帝拣选人,并不按着人的行为,乃是按着他自己的意思。

思高本罗9:13 正如经上记载:『我爱了雅各伯而恨了厄撒乌。 』

文理本罗9:13 如经云、我爱雅各、而恶以扫、○

修订本罗9:13 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KJV 英罗9:13 As it is written, Jacob have I loved, but Esau have I hated.

NIV 英罗9:13 Just as it is written: "Jacob I loved, but Esau I hated."

和合本罗9:14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 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

拼音版罗9:14 Zhèyàng, wǒmen kè shuō shénme ne. nándào shén yǒu shénme bú gōngping má. duànhū méiyǒu.

吕振中罗9:14 这样,我们怎么说呢?难道在上帝还有不公平么?断乎没有。

新译本罗9:14 既是这样,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神不公平吗?绝对不会!

现代译罗9:14 那麽,我们可以说上帝不公平吗?当然不可以。

当代译罗9:14 这样看来,我们该怎麽下结论呢?难道上帝不公平吗?当然不是。

思高本罗9:14 那麽,我们可说什麽呢?难道天主不公道吗?绝对不是!

文理本罗9:14 然则将何言耶、上帝有不义乎、非也、

修订本罗9:14 这样,我们要怎么说呢?难道上帝有什么不义吗?绝对没有!

KJV 英罗9:14 What shall we say then? Is there unrighteousness with God? God forbid.

NIV 英罗9:14 What then shall we say? Is God unjust? Not at all!

和合本罗9:15 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拼音版罗9:15 Yīn tā duì Móxī shuō, wǒ yào liánmǐn shuí, jiù liánmǐn shuí, yào ēn dāi shuí, jiù ēn dāi shuí.

吕振中罗9:15 因为他对摩西说∶「我要体恤(通译∶怜恤)谁,就体恤(通译∶怜恤)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新译本罗9:15 因为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现代译罗9:15 因为他对摩西说过:「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体恤谁就体恤谁!」

当代译罗9:15 他曾向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思高本罗9:15 因为他对梅瑟说过:『我要恩待的,就恩待;我要怜悯的,就怜悯。 』

文理本罗9:15 盖谕摩西云、我所欲矜恤者矜恤之、欲怜悯者怜悯之、

修订本罗9:15 因他对摩西说: "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 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KJV 英罗9:15 For he saith to Moses, I will have mercy on whom I will have mercy, and I will have compassion on whom I will have compassion.

NIV 英罗9:15 For he says to Moses, "I will have mercy on whom I have mercy, and I will have compassion on whom I have compassion."

和合本罗9:16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 神。

拼音版罗9:16 Jū cǐ kàn lái, zhè bú zaìhu nà déng yì de, ye bú zaìhu nà bēnpǎo de, zhǐ zaìhu fā liánmǐn de shén.

吕振中罗9:16 这便不是在乎那意愿的,也不是在乎那奔跑的,乃是在乎发怜恤人的上帝了。

新译本罗9:16 这样看来,既不是出于人意,也不是由于人为,只在于那怜悯人的 神。

现代译罗9:16 可见上帝的拣选不是根据人的意志或努力,而是出於他的怜悯。

当代译罗9:16 可见上帝的选召和赐福,并不在乎人的意志和努力,而是在於上帝的怜悯。

思高本罗9:16 这样看来,蒙召并不在乎人愿意, 也不在乎人努力,而是由於天主的仁慈,

文理本罗9:16 是则非由志意、非由驰驱、乃由矜恤之上帝也、

修订本罗9:16 由此看来,这不靠人的意愿,也不靠人的努力,只靠上帝的怜悯。

KJV 英罗9:16 So then it is not of him that willeth, nor of him that runneth, but of God that sheweth mercy.

NIV 英罗9:16 It does not, therefore, depend on man's desire or effort, but on God's mercy.

和合本罗9:17 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拼音版罗9:17 Yīnwei jìng shàng yǒu huà xiàng fǎlǎo shuō, wǒ jiāng nǐ xīngqǐ lái, tè yào zaì nǐ shēnshang zhāng xiǎn wǒde quánnéng, bìng yào shǐ wǒde míng chuán biàn tiān xià.

吕振中罗9:17 因为经上有话对法老说∶「我将你举起来,正是要证显我的权能在你身上,并在全地上遍传我的名。」

新译本罗9:17 经上有话对法老说:“我把你兴起来,是要借着你显出我的大能,并且使我的名传遍全地。”

现代译罗9:17 圣经中,上帝对法老说:「我立你作王,为要用你来彰显我的权能,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当代译罗9:17 当时的埃及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帝对他说:“我令你兴盛,目的是要显出我的权能,使我扬名天下!”

思高本罗9:17 因为经上有话对法郎说:『我特兴起了你,是为在你身上彰显我的大能,并为使我的名传遍全世界。 』

文理本罗9:17 盖经谕法老云、我之兴尔、特彰我能于尔、扬我名于天下、

修订本罗9:17 因为经上有话对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为要使我的名传遍全地。"

KJV 英罗9:17 For the scripture saith unto Pharaoh, Even for this same purpose have I raised thee up, that I might shew my power in thee, and that my name might be declared throughout all the earth.

NIV 英罗9:17 For the Scripture says to Pharaoh: "I raised you up for this very purpose, that I might display my power in you and that my name might be proclaimed in all the earth."

和合本罗9:18 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拼音版罗9:18 Rúcǐ kàn lái, shén yào liánmǐn shuí, jiù liánmǐn shuí, yào jiào shuí gāng yìng, jiù jiào shuí gāng yìng.

吕振中罗9:18 这便是他不但愿意怜恤谁,就怜恤谁、而且愿意叫谁刚愎、就叫谁刚愎了。

新译本罗9:18 这样看来,他愿意怜悯谁就怜悯谁,愿意谁刚硬就使谁刚硬。

现代译罗9:18 这样说来,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使谁顽固就使谁顽固。

当代译罗9:18 总之,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谁顽固,谁就顽固。

思高本罗9:18 这样看来,他愿意恩待谁,就恩待谁;他愿意使谁心硬,就使谁心硬。

文理本罗9:18 是上帝随所欲矜恤之、亦随所欲刚愎之、○

修订本罗9:18 由此看来,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使谁刚硬就使谁刚硬。

KJV 英罗9:18 Therefore hath he mercy on whom he will have mercy, and whom he will he hardeneth.

NIV 英罗9:18 Therefore God has mercy on whom he wants to have mercy, and he hardens whom he wants to harden.

和合本罗9:19 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

拼音版罗9:19 Zhèyàng, nǐ bì duì wǒ shuō, tā wèishénme hái zhǐzé rén ne. yǒu shuí kàng jù tāde zhǐyì ne.

吕振中罗9:19 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摘人呢?谁反对过他的主意呢?」

新译本罗9:19 这样,你会对我说:“那么他为什么责怪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

现代译罗9:19 或许你会对我说:「既然这样,上帝怎麽能责怪人?谁能抗拒他的旨意呢?」

当代译罗9:19 也许你会对我说:“既然这是上帝的旨意,谁也不能抗拒,那麽,为甚麽上帝还指责人的错处?”

思高本罗9:19 或者,你要问我说:既是这样, 为什麽他还要责怪人呢?有谁能抗拒他的意志呢?

文理本罗9:19 如是、尔必语我云、上帝何为尚责人乎、孰既逆其旨乎、

修订本罗9:19 这样,你会对我说:"那么,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能抗拒他的旨意呢?"

KJV 英罗9:19 Thou wilt say then unto me, Why doth he yet find fault? For who hath resisted his will?

NIV 英罗9:19 One of you will say to me: "Then why does God still blame us? For who resists his will?"

和合本罗9:20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 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

拼音版罗9:20 Nǐ zhège rén nǎ, nǐ shì shuí, jìnggǎn xiàng shén jiàng zuǐne. shòu zào zhī wù qǐnéng duì zào tāde shuō, nǐ wèishénme zhèyàng zào wǒ ne.

吕振中罗9:20 但是人哪,你到底是谁,你这跟上帝顶咀的?被塑造的哪能对塑造他的说∶『你为什么造我像这样呢?』

新译本罗9:20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跟 神顶嘴呢?被造的怎么可以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把我做成这个样子呢?”

现代译罗9:20 可是朋友啊,你是谁,竟敢跟上帝顶嘴呢?一个瓦器怎麽能对造它的人说:「为甚麽把我造成这样子呢?」

当代译罗9:20 你这个人是谁啊?竟敢批评上帝!受造之物,怎能对造物主说:“你为甚麽这样造我呢?”

思高本罗9:20 人呀!你是谁,竟敢向天主抗辩?制造品岂能对制造者说:你为什麽这样制造了我?

文理本罗9:20 人乎、尔为谁、反诘上帝耶、受造之物、岂谓造之者云、尔何为若是造我乎、

修订本罗9:20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上帝顶嘴呢?受造之物岂会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把我造成这样呢?"

KJV 英罗9:20 Nay but, O man, who art thou that repliest against God? Shall the thing formed say to him that formed it, Why hast thou made me thus?

NIV 英罗9:20 But who are you, O man, to talk back to God? "Shall what is formed say to him who formed it, 'Why did you make me like this?'"

和合本罗9:21 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拼音版罗9:21 Yáo jiàng nándào méiyǒu quánbǐng, cóng yī tuán ní lǐ ná yī kuaì zuò chéng guìzhòng de qìmǐn, yòu ná yī kuaì zuò chéng bēijiàn de qìmǐn má.

吕振中罗9:21 窑匠对泥土难道没有权柄从同一团泥作器皿,有的作成贵重的,有的作成下贱的么?

新译本罗9:21 陶匠难道没有权用同一团的泥,又做贵重的、又做卑贱的器皿吗?

现代译罗9:21 陶匠毕竟有权拿泥土来造他所要造的;他可以用同一团泥土制造两个器皿,一个贵重的,一个普通的。

当代译罗9:21 请问,陶匠不可以从一团泥中拿一部分造名贵的陶器,又拿一部分造平凡的用具吗?

思高本罗9:21 难道陶工不能随意用一团泥, 把这一个作成贵重的器皿, 把那一个作成卑贱的器皿吗?

文理本罗9:21 陶人岂无权于泥、由一团而造器、一为尊、一为卑乎、

修订本罗9:21 难道陶匠没有权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KJV 英罗9:21 Hath not the potter power over the clay, of the same lump to make one vessel unto honour, and another unto dishonour?

NIV 英罗9:21 Does not the potter have the right to make out of the same lump of clay some pottery for noble purposes and some for common use?

和合本罗9:22 倘若 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拼音版罗9:22 Tǎngruò shén yào xiǎnmíng tāde fèn nù, zhāng xiǎn tāde quánnéng, jiù duō duō rennaì kuānróng nà kè nù yùbeì zāo huǐmiè de qìmǐn.

吕振中罗9:22 倘若上帝虽有意要证显他的义怒,播知他的能力,却用大恒忍宽容那应受义怒的、准备进入灭亡的、器皿,

新译本罗9:22 如果 神有意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大能,而多多容忍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现代译罗9:22 上帝所做的也是这样。他要显示他的义愤,彰显他的权能。因此他以耐心宽容他发怒的对象,就是那些本来应该被击碎的器皿。

当代译罗9:22 上帝本可以向那些惹他发怒,应该毁坏的器皿显示他的烈怒和权威,但他却极力容忍,这有甚麽不可以?

思高本罗9:22 如果天主愿意显示自己的义怒,并彰显自己的威能,曾以宽宏大量,容忍了那些惹他发怒而应受毁灭的器皿;

文理本罗9:22 若上帝欲彰其怒、示其能、则以恒忍、包容可怒之器、备以毁败者、

修订本罗9:22 倘若上帝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难道不可多多忍耐宽容那应受愤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吗?

KJV 英罗9:22 What if God, willing to shew his wrath, and to make his power known, endured with much longsuffering the vessels of wrath fitted to destruction:

NIV 英罗9:22 What if God, choosing to show his wrath and make his power known, bore with great patience the objects of his wrath--prepared for destruction?

和合本罗9:23 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拼音版罗9:23 Yòu yào jiāng tā fēngshèng de róngyào, zhāng xiǎn zaì nà meng liánmǐn zǎo yùbeì dé róngyào de qìmǐn shàng.

吕振中罗9:23 为要播知他荣耀之丰富是赐给那蒙怜悯的、那早豫备好了、可进入『荣耀』的、器皿,就怎么样呢?他所宽容的

新译本罗9:23 为了要使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恩、早已预备要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又有什么不可呢?

现代译罗9:23 他也要把他丰富的荣耀向我们显明出来。我们是他怜悯的对象,而且是他所预备来接受他的荣耀的人。

当代译罗9:23 上帝又要在那些蒙爱和早已预备得荣耀的器具上,彰显丰盛的荣耀,又有甚麽不可以呢?

思高本罗9:23 他如此作,是为把他那丰富的光荣,在那些他早已准备好,为进入光荣而蒙怜悯的器册身上彰显出来,又有什麽不可呢?

文理本罗9:23 且欲其丰富之荣、示于矜恤之器、备以获荣者、

修订本罗9:23 这是为了要把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KJV 英罗9:23 And that he might make known the riches of his glory on the vessels of mercy, which he had afore prepared unto glory,

NIV 英罗9:23 What if he did this to make the riches of his glory known to the objects of his mercy, whom he prepared in advance for glory--

和合本罗9:24 这器皿就是我们被 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拼音版罗9:24 Zhè qìmǐn jiù shì wǒmen beì shén suǒ zhào de, búdàn shì cóng Yóutaìrén zhòng, ye shì cóng waìbāngrén zhòng, zhè yǒu shénme bùke ne.

吕振中罗9:24 这些器皿居然又是我们这些、不但从犹太中间、也从外国人中间、蒙上帝呼召的人,那有什么话可说呢?

新译本罗9:24 这器皿就是我们这些不但从犹太人中,也从外族人中蒙召的人。

现代译罗9:24 因为我们不但是他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呼召出来的。

当代译罗9:24 (这蒙爱的器具就是被上帝从犹太人和外族人中召出来的我们这群人。)

思高本罗9:24 这些器皿就是我们这些不但从犹太人中, 而且也从外邦人中被天主所宠召的人。

文理本罗9:24 即我侪蒙召之人、不第自犹太、亦自异邦、如是、尚何言哉、

修订本罗9:24 这器皿也就是我们这些蒙上帝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召来的。

KJV 英罗9:24 Even us, whom he hath called, not of the Jews only, but also of the Gentiles?

NIV 英罗9:24 even us, whom he also called, not only from the Jews but also from the Gentiles?

和合本罗9:25 就像 神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

拼音版罗9:25 Jiù xiàng shén zaì héxīāshū shàng shuō, nà benlái bú shì wǒ zǐmín de, wǒ yào chēngwèi wǒde zǐmín. benlái bú shì meng aì de, wǒ yào chēngwèi meng aì de.

吕振中罗9:25 就像上帝也在何西阿书上说了∶「我要称(与上『呼召』一词同字)非我民、为我民;称非蒙爱者为蒙爱的。」

新译本罗9:25 就如 神在何西阿书上说的:“我要称那不是我子民的为我的子民,那不蒙爱的为蒙爱的;

现代译罗9:25 这就是他在何西阿书上所说: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他们为「我的子民」,本来我所不爱的邦国,我要称它为「我所爱的」。

当代译罗9:25 上帝在何西阿书上说:“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他们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我所爱的,我要称他们为‘我所爱的’。

思高本罗9:25 这正如天主在欧瑟亚书中所说的:『我要叫「非我人民」为「我的人民」,又叫「不蒙爱怜者」为「蒙爱怜者」;

文理本罗9:25 何西阿书载上帝言云、我将称非我民者为我民、非蒙爱者为蒙爱、

修订本罗9:25 正如上帝在《何西阿书》上说: "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 我要称为'我的子民'; 本来不是蒙爱的, 我要称为'蒙爱的'。

KJV 英罗9:25 As he saith also in Osee, I will call them my people, which were not my people; and her beloved, which was not beloved.

NIV 英罗9:25 As he says in Hosea: "I will call them 'my people' who are not my people; and I will call her 'my loved one' who is not my loved one,"

和合本罗9:26 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 神的儿子’。”

拼音版罗9:26 Cóng qián zaì shénme dìfang duì tāmen shuō, nǐmen bú shì wǒde zǐmín, jiānglái jiù zaì nàli chēng tāmen wéi yǒngshēng shén de érzi.

吕振中罗9:26 「将来必这样∶从前在什么地方有话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就在那地方,他们就必称为永活上帝的儿子。」。

新译本罗9:26 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活 神的儿子。”

现代译罗9:26 从前我曾经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但是,现在他们要被称为:永生上帝的儿女!

当代译罗9:26 我从前在甚麽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再对他们说:‘你们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思高本罗9:26 人在那里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人民,在同样的地方,他们要被称为永生天主的子女。 』

文理本罗9:26 昔于某地语人曰、尔非我民、将于斯地、称为维生上帝子、

修订本罗9:26 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 你们不是我的子民, 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上帝的儿子'。"

KJV 英罗9:26 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that in the place where it was said unto them, Ye are not my people; there shall they be called the children of the living God.

NIV 英罗9:26 and, "It will happen that in the very place where it was said to them, 'You are not my people,' they will be called 'sons of the living God.'"

和合本罗9:27 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

拼音版罗9:27 Yǐsaìyà zhǐ zhe Yǐsèliè rén hǎn zhe shuō, Yǐsèliè rén suī duō rú hǎi shà, déjiù de bú guō shì shèngxia de yú shǔ.

吕振中罗9:27 以赛亚也指着以色列喊着说∶「以色列子孙的数目虽如海沙,将要得救的还只是剩下之余数;

新译本罗9:27 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大声说:“以色列子孙的数目虽然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

现代译罗9:27 关於以色列人,以赛亚曾经呼喊:「虽然以色列人像海沙那麽多,但只有少数人得救,

当代译罗9:27 以赛亚先知也指着以色列人大声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但得救的只是剩下的一小群。

思高本罗9:27 论到以色列,依撒意亚却呼喊说:『以色列子民的数目虽然多如海沙,唯有残存者要蒙受救恩,

文理本罗9:27 以赛亚指以色列呼曰、以色列众子、其数虽如海沙、而得救者其遗余耳、

修订本罗9:27 关于以色列人,以赛亚喊着:"虽然以色列人多如海沙,得救的将是剩下的余数,

KJV 英罗9:27 Esaias also crieth concerning Israel, Though the number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be as the sand of the sea, a remnant shall be saved:

NIV 英罗9:27 Isaiah cries out concerning Israel: "Though the number of the Israelites be like the sand by the sea, only the remnant will be saved.

和合本罗9:28 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

拼音版罗9:28 Yīnwei zhǔ yào zaì shìshang shīxíng tāde huà, jiào tāde huà dōu chéngquán, sù sù de wán jié.

吕振中罗9:28 因为主必彻底而简截地行尽审判的话于地上。」

新译本罗9:28 因为主必在地上迅速而彻底地成就他的话。”

现代译罗9:28 因为主将迅速而彻底地审判全人类。」

当代译罗9:28 因为上帝要迅速、彻底的审判这世界。”

思高本罗9:28 因为上主在大地上,要彻底迅速完成他的判决。 』

文理本罗9:28 盖主将践其言于世、且果决而成之、

修订本罗9:28 因为主要在地上施行他的话,彻底而又迅速。"

KJV 英罗9:28 For he will finish the work, and cut it short in righteousness: because a short work will the Lord make upon the earth.

NIV 英罗9:28 For the Lord will carry out his sentence on earth with speed and finality."

和合本罗9:29 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

拼音版罗9:29 Yòu rú Yǐsaìyà xiānqián shuō guō, ruò bú shì wàn jūn zhī zhǔ gei wǒmen cún liú yú zhòng, wǒmen zǎo yǐ xiàng Suǒduōmǎ, Gémólā de yàngzi le.

吕振中罗9:29 又如以赛亚先前也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遗留了后裔,我们早就成了所多玛,变像蛾摩拉的样子了。」

新译本罗9:29 又如以赛亚早已说过的:“如果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后裔,我们早就像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了。”

现代译罗9:29 正如以赛亚从前说过:「要是主万军的统帅不为我们留下一些后代,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那样了。」

当代译罗9:29 他又说:“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留下生还的人,我们早已像所多玛和蛾摩拉二城一样,毁灭净尽了!”

思高本罗9:29 依撒意亚又预言过:『若非万军的上主给我们留下 裔,我们早已如同索多玛,相似哈摩辣了。 』

文理本罗9:29 如以赛亚曾言、若万军之主、未留余种于我、则我侪必如所多玛、犹蛾摩拉矣、○

修订本罗9:29 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 "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 我们早已变成所多玛,像蛾摩拉一样了。"

KJV 英罗9:29 And as Esaias said before, Except the Lord of Sabaoth had left us a seed, we had been as Sodoma, and been made like unto Gomorrha.

NIV 英罗9:29 It is just as Isaiah said previously: "Unless the Lord Almighty had left us descendants, we would have become like Sodom, we would have been like Gomorrah."

和合本罗9:30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拼音版罗9:30 Zhèyàng, wǒmen kè shuō shénme ne. nà benlái bú zhuīqiú yì de waìbāngrén, fǎn dé le yì, jiù shì yīn xìn ér dé de yì.

吕振中罗9:30 这样,我们可怎么说呢?那不追求义的外国人倒追着了义、那本着信的义;

新译本罗9:30 既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那不追求义的外族人却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现代译罗9:30 那麽,我们该怎麽说呢?那些本来不寻求上帝的义的外邦人,却因信而得以成为义人;

当代译罗9:30 这样说来,我们该怎样说呢?本来不追求义的外族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思高本罗9:30 那麽,我们可说什麽呢?外邦人没有追求正义,却获得了正义,即由信仰而得的正义;

文理本罗9:30 然则将何言耶、异邦人未趋义而得义、即由信之义也、

修订本罗9:30 这样,我们要怎么说呢?那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却获得了义,就是因信而获得的义。

KJV 英罗9:30 What shall we say then? That the Gentiles, which followed not after righteousness, have attained to righteousness, even the righteousness which is of faith.

NIV 英罗9:30 What then shall we say? That the Gentiles, who did not pursue righteousness, have obtained it, a righteousness that is by faith;

和合本罗9:31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

拼音版罗9:31 Dàn Yǐsèliè rén zhuīqiú lǜfǎ de yì, fǎn dé bú zhe lǜfǎ de yì.

吕振中罗9:31 而以色列追求着称义的律法,反而达不到律法。

新译本罗9:31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律法的义”原文作“义的律法”),却达不到律法的要求。

现代译罗9:31 而那些寻求藉着法律得以成为义人的选民,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当代译罗9:31 以色列人遵行律法去追求义,却徒劳无功,得不到律法的义。

思高本罗9:31 以色列人追求使人成义的法律, 却没有得到这种法律,

文理本罗9:31 惟以色列人趋律之义而不及、

修订本罗9:31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而达不到律法的义。

KJV 英罗9:31 But Israel, which followed after the law of righteousness, hath not attained to the law of righteousness.

NIV 英罗9:31 but Israel, who pursued a law of righteousness, has not attained it.

和合本罗9:32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

拼音版罗9:32 Zhè shì shénme yuángù ne. shì yīnwei tāmen bú píng zhe xìnxīn qiú, zhǐ píng zhe xíngwéi qiú. tāmen zhēng diē zaì nà bàn jiǎo shí shàng.

吕振中罗9:32 为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本着信心而求,反而为可本着行为而求∶他们正碰倒在那碰脚的石头上阿!

新译本罗9:32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不凭信心,只靠行为。他们绊倒在那绊脚石上,

现代译罗9:32 为甚麽呢?因为他们不倚靠信心,而倚靠行为,结果正跌在那「绊脚石」上面。

当代译罗9:32 为甚麽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只靠自已的行为去追求义,结果就在那块“绊脚的石头”上跌倒了。

思高本罗9:32 这是为什麽呢?是因为他们不凭信仰,只凭着行为追求。他们正碰在那块绊脚石上,

文理本罗9:32 此何故耶、曰、不由于信、而由于行、乃蹶于踬人之石、

修订本罗9:32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而是凭着行为,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

KJV 英罗9:32 Wherefore? Because they sought it not by faith, but as it were by the works of the law. For they stumbled at that stumblingstone;

NIV 英罗9:32 Why not? Because they pursued it not by faith but as if it were by works. They stumbled over the "stumbling stone."

和合本罗9:33 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拼音版罗9:33 Jiù rú jìng shàng suǒ jì, wǒ zaì Xī 'ān fàng yī kuaì bàn jiǎo de shítou, diē rén de pánshí. xìn kào tāde rén bì búzhìyú xiūkuì.

吕振中罗9:33 正如经上所记∶「你看,我把一块碰脚的石头、令人绊跌的磐石放在锡安,信靠他的必不至于失望。」

新译本罗9:33 正如经上所记:“看哪,我在锡安放了一块绊脚石,是绊倒人的盘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致失望。”

现代译罗9:33 正像圣经所说:瞧!我在锡安放着一块绊脚的石头,是绊倒他们的石块!然而,信靠他的人不至於失望。

当代译罗9:33 正如旧约圣经说:“看啊!我在锡安放了一块绊脚的石头,是使人失足的磐石;然而,信靠他的人,必定不会失望。”

思高本罗9:33 正如经上所载:『看,我在熙雍按放了一块绊脚石,一块使人绊跌的磐石;相信他的人,不致蒙羞。』

文理本罗9:33 如经云、我以踬人之石、碍人之磐、置于锡安、信之者、必不启羞也、

修订本罗9:33 就如经上所记: "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使人跌倒的磐石; 信靠他的人必不蒙羞。"

KJV 英罗9:33 As it is written, Behold, I lay in Sion a stumblingstone and rock of offence: and whosoever believeth on him shall not be ashamed.

NIV 英罗9:33 As it is written: "See, I lay in Zion a stone that causes men to stumble and a rock that makes them fall, and the one who trusts in him will never be put to shame."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