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4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5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6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7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8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9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10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11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12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13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14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15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16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注:“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

17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注: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20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21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提要:上帝的慈悲是要感动我们讨上帝喜悦 3.不要看自己过与所当看的 6.各人要守住自己的职分 9.我们要有爱心,并负有许多其他责任 19.不可自己伸冤。


1 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本会注释】

“所以”。这里联系到上述上帝包容一切怜恤,也可能联系到以罗11:32—36为高潮的前面的整个论述。信徒既然在基督里因信称义,被接纳为上帝的儿女,恢复了被眷爱和信任的地位,就当过圣洁的生活,与他新的身体相符。保罗在这里表明,因信称义,靠恩得救的道理并不鼓励违背律法,忽视上帝的诫命。反之,称义而追求成圣的信徒会更加乐意顺从,使“律法的义”成就在他身上(罗8:4) 他怀着感激爱主之情,更加热切地理解和实行“上帝的良善,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

“慈悲”。表示最温柔的怜悯(见林后1:3),语气比罗11:31的“怜悯”更强。保罗以主最温柔的怜悯作为顺从祂的理由。上帝已显示这么大的怜恤,让祂儿子为罪人舍命,宽恕他们的悖逆,他们应当献身给祂。

“劝你们”。保罗现在转而论述因信称义道理的实际应用,就是他在罗1---11章所详细解释的。因信称义不单指罪的赦免,而且指过新的生活。它既包括称义,也包括成圣;既包括与上帝和好,也包括生命的改变。上帝的旨意是要使罪人得到完全的恢复,以便适合在祂面前生活。

“将身体献上”。参路2:22;弗5:27;西1:28。保罗首先呼吁基督徒把身体献给上帝,然后呼吁他们奉献心智和属灵方面的机能(2节)。真正的成圣是要奉献整个灵,智和体(帖前5:23)。要在灵,智,体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直到完全恢复原先被造时上帝的形象(西3:10)。

心灵的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与身体的状况,所以要把体力保持在最健康和富有活力的状态。凡是妨碍体力的任何有害的行为和自私的放纵都会妨碍我们心灵和心智的发展。人类的仇敌深知这个道理,就发明种种试探败坏和削弱人的身体。保罗深知其恶行的后果,就设法让弟兄们摆脱败坏的行为(见罗1:24,26,27;6:19;西3:5,7),帮助新悔改的人过圣洁的生活(见林前5:1,9;6:18;11:21;林后12:21)。所以他呼吁他们把“肢体”献给上帝,作“义的器具”(罗6:13,参林前6:15,19;7:34)。基督徒的身体应当服从理智,而理智则要服从上帝的管理。“经上帝的恩典圣化了的理智的力量,务要在生活中作主”(《先知与君王》489页)。只有这样,信徒才适合‘理所当然的’侍奉上帝(见下面的解释)。

“当作活祭”。旧约仪文制度中的祭牲来自宰杀的动物。基督教的祭则来自活人。基督徒要将自己的身心一切献上侍奉上帝。

“是圣洁的”。犹太人是不可以用跛脚,瞎眼或有残疾的动物来献祭的(利1:3,10;3:1;22:20;申15:21;17:1;玛1:8)。一切祭牲均须仔细检查。如有任何缺点,就不得使用。同样,基督徒也要将身体的最佳状况献上。他们的一切机能均须保持圣洁,否则他们的奉献不会被上帝所悦纳。

这样的要求并不武断。上帝对于信徒的旨意是要他们完全的恢复。不单他们的智力和灵力,连他们的体力都须经过洁净和加强。所以凡凭着信心服从上帝救法的人,应当高高兴兴地服从祂有关身体健康的命令,把它当作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就会妨碍上帝的工作。

“是上帝所喜悦的”。(见腓4:18,西3:20;多2:9)。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独生子赐下拯救罪人。当人转离自我毁灭的习惯,完全献身于祂时,祂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样做,他们就能让上帝成全祂救我们的慈爱旨意,使他们恢复到他们被造时的完美状况。

“乃是理所当然的”。意为“合理的”,“属灵的”,“合乎逻辑的”。该词还用在彼前2:2节,意为“属灵的”。

“侍奉”,该词有礼拜的含义,见来9:1;罗9:4。英译本可能被理解为恰当的事奉,合理的敬拜。但在希腊文中,这是指涉及心灵和理智的侍奉,有别于外表形式上的侍奉。基督徒献身过圣洁的生活就是一种属灵的侍奉。他不再献动物为祭,而是把自己献上,作为一种宗教的责任。彼得曾描述信徒为“圣洁的祭司”,“被建造成为灵宫,……藉着耶稣基督奉献上帝所喜悦的灵祭”(彼前2:5;参证三162页)

本节强调了健康生活的原则。信徒从事属灵的侍奉,是要藉着把圣洁健康的身体,连同心灵奉献给上帝。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自己的一切服从上帝的旨意,以便在他身上完全恢复上帝的形象。把我们的身体机能保持在最佳状态,是我们的宗教职责。因为基督徒要在身体上荣耀上帝(林前6;20;参林前10:31),体现上帝救人的恩典,以更多的精力投入传扬福音的工作。巴比伦的宫廷就曾从但以理及其同伴身上看到“上帝的良善和基督之爱的例证”(《先知与君王》489页)。他们纯洁的生活以及他们在灵,智,体方面出色的发展,证明了上帝愿意为那些献身遵行祂旨意的人所能成就的事,见但1:12,18。


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本会注释】

“效法”,既学别人的样子,见彼前2:14节。

“世界”。原文意为“世代”(见太13:39;24:3注)。故“今世之子”(路16:8;20:34)可以译为“这个世代之子”,基督徒不可仿效时尚,如同以前随从肉体的日子(罗8;12)。反之,他必须因心意更新而完全地改变。

“心意更新”。在悔改以前,人的理智,即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受肉体的冲动所支配的。他的心称之为“欲心”(西2:18)。但悔改时,心灵就处在上帝之灵的影响之下。于是我们有了“基督的心”(林前2:13—16)。“我就赐给你们一个新心,意思是我将新的灵赐给你”(怀爱伦,《评论与通风》1913.12.18)。提多书3:5把肉体中旧生命的死亡和圣灵里新生命的开始,描述为“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信徒在悔改重生时,这种更新变化就开始了,并要继续进行,“在知识上”(西3:10)“肉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正如内心藉着圣灵的能力而改变,外表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变化。内心的圣洁会表现在更加圣洁的生活方式上,因为基督的品格越来越完美地再现于信徒身上(见《王路》69页)

“变化”。在太17:2;可9:2中,该词用来描述基督的改变形象。在林后3:18中,该词指信徒变成基督的形象。保罗是在说,基督徒不要效仿转瞬即逝的世俗时尚,而要追求内心深处的改变。成圣既包括在外面摆脱这个世代一切不圣洁的习俗,也包括信徒内心的变化。新约别处把这种变化说成“重生”(约3:3),“复活”(罗6:4,11,13),“新造”(林后5:17;加6:15)。

“察验”。含有考察和接受之意。包括判断什么是上帝的旨意,并予以接受和实行两方面的过程(参罗2:18;弗5:10;腓1:10)。信徒藉着心意更新得以明白上帝要他做的事。他受到启迪能在邪恶世代所呈现缤纷复杂的途径中间进行选择。他不再有肉心,而是有基督的心,所以乐意遵行上帝的旨意,能识别和理解真理(约7:17)。只有圣灵所更新的心才能正确解释上帝的话。只有蒙赐圣经的圣灵所启发,才能明白圣经(见约16:13,14;林前2:10,11;《善恶之争》297页)。

“何为上帝的良善”。第二节后半部分可以译为:“可以考察并接受上帝的旨意,以及何为良善,完美,和蒙悦纳的”。钦定本着重刻划上帝的秉性,其他译本则描述祂旨意的内容。他们在意义上相差不大。


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本会注释】

“我凭着所赐给我的恩”。保罗凭着担任使徒的资格宣讲上帝的旨意(见罗1:5;15:15,16;林前3:10;15:10;加2:9;弗3:2,7,8)。

“对你们各人”:保罗用这句话强调他是对罗马教会每一个成员说话,不论职务多高,影响有多大。也许保罗担心罗马的基督徒落入了哥林多很多信徒一样的属灵骄傲的境地(见林前1-5章,林后10:13)。保罗是在哥林多写《罗马书》的。

“说”。保罗现在叙说心灵获得更新和启迪的实际效果。他先讲到献身和信徒所应有的谦虚和清醒。要正确使用属灵的恩赐促进教会统一的建设。

“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保罗警告人不要对自己估计太高。一个人既要了解自己的强处,也要知道自己的弱点,这样他就不会擅自去做上帝没有让他做的事情。(《传道良助》319页,618页)

“按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这是各人衡量自己真正的标准。未经更新而属于肉体的人会用世俗的标准,按照财富,地位和学问来衡量自己。他总是想把自己表现得高过自己的真实状况。但当人有了信心,心灵得到更新以后,信徒就有了识别的能力,了解了自己天赋的实际程度。信心使他有了衡量的新标准,使他据此对自己才能的性质和范围作出准确的判断。他不会估计过高。他认识到自己的信心越大,属灵的影响力就越大。但这不会给他骄傲提供机会。因为他的信心越大,就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完全依靠上帝。

“看得合乎中道”。就是客观,恰如其份的看法。骄傲的心是不可能看得合乎中道的。顺服上帝,心灵更新的直接效果就是谦卑。献身的信徒会认识到,他所拥有的一切属灵恩赐都是出于上帝的恩典,所以他不会对自己作出不恰当的估计。基督徒会以受过启迪的识别力和冷静的判断力评估自己。


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本会注释】

“一个身子”。基督徒为什么要谦卑和具有良好判断力的原因是:教会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功能各异的许多肢体组成的。这些功能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但并非所有的机能都得到同样的光彩。整个团体的健康和进步有赖于仁爱,合作和互相尊重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克尽职守。林前12:12---27充分论述了这个肢体的比喻。

“用处”。即“功能”,“行为方式”。


5 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本会注释】

“在基督里成为一身”。正如人体是由许多肢体构成,众多的基督徒也在基督里成为一体。是基督把整个信徒的团体组织和联合起来的。保罗把基督比作身体的头,所有的肢体都服从祂(弗1:22;4:15,16;西1:18)。基督教会的团结意味着信徒的互相信赖。他们都是属于一个身体,同时他们又彼此相依。保罗就这样要信徒们全力合作,各司其职,共谋教会的福利。


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本会注释】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见罗1:11;5:15,16;6:23;11:29;林前7:7;12:4,9,28)。这些恩赐是圣灵赐给信徒的特殊能力,来为教会服务的。这些看上去与生俱来的才能实为圣灵所赐予,增强和洁净的。这些属灵的恩赐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授予的。领受的人没有理由骄傲。他们力量和影响的增加不在于他们自己。

“各有不同”。保罗按照所得的恩赐,被任命为使徒(见罗12:3)。其他的信徒也按照所得的恩赐被任命为先知,教师,行神迹的,医病的等(林前12;28)。根据上帝的恩典,基督教会的成员被授予各种属灵的能力,以满足弟兄姐妹的不同需要,把福音传给各国各方各民。保罗在林前12章详细论述这个话题(见该处注释)。

“或说预言”。在圣经中指受圣灵感动说话,不限于预言将来的事。先知可以说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见结7:1;路1:76,77;徒15;32;林前14:13,24,25)。

“照着信心的程度”。“程度”一词仅在新约此处出现。在希腊之中,这是一个数学术语。这句话与第三节中“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相对应。一个基督徒心意更新(2节),有了适宜的判断力(三节)以后,就会恰如其份地评估自己的能力,虚心而积极地用这些才能为上帝服务。上帝赐予这些恩赐正是为此用的(见罗12:3注释)。


7 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本会注释】

“执事”。该词在新约中所指基督教会中所有的服务工作(见徒1:17,25;20:24;21:19;罗11:13;林前12:5;林后3:8,9;4:1;5:18;6:3;11:8;弗4:12;提前1:12;提后4:5,11)。有时特指供应物资,照顾肉身需要(徒6:1;11:29译为“供给”;徒12:25;罗15:31;林前16:15;林后8:4;9:1,12,13)。

在本文中保罗讲到各种特别的恩赐,把作执事的同说预言,作教导,作劝化的区别开来,就说明该词特指今世日常事务上的服务,如供应穷人,病人和外人的需要。

“就当”。蒙召作执事的,应当全心投入。不可轻看照料教会物质需要的工作。它同说预言是一样重要的。在使徒的时代,只有“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才能从事“天天的供给”(徒6:1。3)。可见这项工作在属灵上是多么重要。

或作教导的”。在林前12:28中,教师排在使徒和先知之后。他的工作是讲授,教导,宣扬上帝所启示的真理,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之中。他的特长是思维敏捷,擅于讲解。亚波罗就是因这些特长而大有能力(见徒18:24—28)。蒙上帝恩召担任教师的人不可抱怨自己当不上使徒和先知。也不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体面,不够重要。根据上帝对于教会的旨意,上帝的灵安排每一位信徒担任最适合于他的工作。所以,信靠基督领导教会的基督徒教师,要全心投入教学工作。保罗还对提摩太说过(提前5:17),传道教导人的长老,“配受加倍的敬奉”。


8 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本会注释】

“作劝化的”。即“劝勉”,“鼓励”,“安慰”。(参罗15:5;林后8:4;腓2:1)。教导主要针对思维,劝化则主要针对心灵。有些人特别能鼓励人行动,并在人痛苦时安慰他。应当谦卑而认真地运用这一恩赐。见太5:4注。

“施舍的”。指“奉献”,“分享”人的财物(参路3:11;弗4:28)。保罗现在从专职的恩赐转向其他较为普通的恩赐。早期有许多信徒因接受基督教而陷于贫困,需要同道的慷慨支援(见徒2:44,45;罗15:26;林前16:1;加2:10)。

“诚实“。指“真诚”,“单纯”。哟时指“慷慨”(见林后8:2;9:11,13)。施舍财产给别人应当抱着单纯而不是复杂的动机来做(参弗6:5,西3:22)。不可以有炫耀和自私的目的。这种诚实和慷慨也是圣灵的恩赐。正确使用财富,需要有圣灵的引导(见太6:3;19:21)

“治理”。即“排在前面的”。该词在新约中指任何处在有权力有影响的位置上的人,不论是在教会中(帖前5:12;提前5:17),还是在家中(提前3:4,5,12),这是一种“治理事的”恩赐。

“殷勤”。该词在其他地方还译作“急忙”(可6:25;路1:39),“殷勤”(林后7:11;8:16)。担任领导的人需要精力和热情。这些优点是圣灵的恩赐。得到这些优点的基督徒应当全心投入指定给他的工作。

“怜悯的人”。在这一系列的恩赐中间,保罗显然对施舍财物和善举作了区分。他在这里可能特指怜悯人的种种方式,如“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雅1:27),“医好伤心的人”(赛61:1,参路4:18),探访有病和在监狱中的人(太25:36,39,44)。

“甘心”。该词原文新约中仅在此出现。不过其形容词形式出现在林后9:7“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不管他是安慰伤心的人,还是帮助受苦的人,“怜悯人的”人都应该表显出他是甘心乐意这样做的。高兴而做的善行要比勉强而做可贵得多。耶稣经常被受苦软弱的人所包围,但祂总表显出温柔,仁慈和欢快(见《福山宝训》24页)。

务要以正确的精神,抱着服务于全体人类共同利益的宗旨,发扬保罗所列举的各种恩赐。基督徒不可轻看主所分派他的任何职务。应当忠心履行上帝赋予他人生的职责,以此为他的目标和喜乐。


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本会注释】

“爱人”。(见太5:44;林前13:1注)。保罗讨论了正确运用各种特殊恩赐的问题以后,接着指教信徒运用最大的恩赐和一切真基督教的基本原则----爱。正如同在林前12和13章里一样,保罗用爱来总结有关属灵的讨论。

“不可虚假”。即“不虚伪”,“真诚”。只有“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林前13:6)。

“厌恶”。该词原文新约中仅在此出现,意为讨厌某物而离开它。真正的爱决不包庇他人的恶,不管他是多么亲近。爱的目标始终是主持正义,与邪恶作斗争。以利对于悖逆儿子的爱缺乏这种真诚性。如果他的爱是真诚的。就会纠正儿子的罪恶倾向。但是圣经记录了盲目溺爱,而非真爱的不幸后果(见利10:1,2;《先祖与先知》361页;撒上3:13;4:11,18---22;《先祖与先知》575---579)。

“亲近”,即接近(见太19:5;徒8:29)。


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本会注释】

“爱弟兄”。该词表述基督教会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见该词用与帖前4:9;来13:1;彼前1:22;彼后1:7)。保罗的意思是,信徒对弟兄的爱,应有一种亲人之间特别温暖的感情。

“彼此亲热”。该词表达亲人之间非常温暖的爱。正好用来描述基督教会里的弟兄情谊。信徒们应当彼此亲热,就象同胞的兄弟姐妹(参可3:35)。

“推让”。希腊原文意为“走在前面为领导”。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有好几种解释。如“互相争着尊敬别人”,“急于互相尊敬”等。腓2:3有类似的论述,有助于这节经文的正确解释。“要存心歉、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真正爱心的结果是不求自己的荣耀和地位,而是甘心尊重别人。凡以真爱为动机的基督徒必乐意尊重别人,而不是受别人尊重。没有人为自己图得荣誉,人人都乐于对同道表现恭敬。


11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本会注释】

“懒惰”。该词在七十士译本的箴言中经常出现(见箴20:4章)。在主耶稣论才干的比喻中,这个词用来指恶仆人(太25:26)。

“殷勤”。见本章8节。保罗在这里不是指世俗的事务,而是属灵的热情和活力。基督徒不可时冷时热,而当全心全意事奉上帝(西3:23)。这种恒久的热情是基督徒真爱的结果,因为是基督的爱激励着祂的门徒(林后5:13,14)。在上帝的国里,没有懒汉的位置(见《给传道人的证言》183,184页)。他们缺乏热情,表明他们自私和没有爱。他们没有受到基督之爱和牺牲的充分感召,全力以赴地与主一同从罪恶的狂澜中拯救罪人。

“心里”。保罗这里可能指圣灵感动之下的心。勤劳献身的信徒会感到履行基督徒的职责,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使,而是一件令人高兴,充满活力的事情。他心里火热,急于要到任何可以行善的地方去。他效法基督,深爱堕落的人类,从服务同胞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他象主一样,获得别人所“不知道的”供养,因为他的食物就是遵行差他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2---34)。

“火热”。原文意为“煮沸”。徒18:25说亚波罗“心理火热”。热心的基督徒始终对上帝的圣工保持高度的兴趣。他的热心使他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徒18:25,28),并从上帝那里获得力量。使徒约翰是一个“大有能力的传道人,热心而且极其诚恳,……他教训中所表现出的热枕,使他能接近各色各样的人”《使徒行述》546页。

“服侍主”。信徒若认识到,不论他从事什么服务工作,他都使“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24;参弗6:5---8)。他心中自然就产生了热情。


12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本会注释】

“在指望中要喜乐”。本节三条劝戒言简意赅。保罗在本章8节中提出要“甘心”。在罗5:2中他讲到“欢欢喜喜盼望上帝的荣耀”。罗8:20---25解释了作为欢乐理由的基督徒的盼望。这种盼望能使基督徒透过眼前的黑暗和困难看到那看不见的永恒事物(林后4:17,18)。林前13:7指出,盼望象其他许多基督徒的美德一样,来源于爱心这个基本的美德。爱是“凡是盼望”。

“忍耐”(见罗5:3注)。前一节所说的热心不久遭遇反对和困难。但基督徒面前有上帝荣耀的盼望,所以他既不埋怨上帝,也不怨恨迫害他的人。尽管有种种试炼,他仍坚守岗位。基督就是这种忍耐的完美范例。祂在更困难的环境下,忍受的痛苦远超过祂的门徒日后所经受的。在保罗所处的教会困难时期,特别需要忍耐的美德。使徒切身体会到为基督的缘故所要遭遇的苦难是很严厉的(见罗8:35;林后1:4;帖前1:6;3:3—7;帖后1:4---6)。林前13:7也指出了爱心和忍耐的联系。爱是“凡是忍耐”。

“恒切”。即“坚持不懈”。该词在别处译为“伺候”(可3:9;徒10:7)

“特管”。(罗13:6)。基督徒只有不断地与上帝交往,才有力量和勇气忍受他必经的苦难(见徒1:14;6:4;西4:2)。要经常思念上面的事(西3:2)。要以上帝的旨意和荣耀为权衡每一举动和愿望,这样就能在挑衅和反对面前保持忍耐。上帝还会赐圣灵给那些恒切盼望祂同在的人(见约16:23,24;徒1:14;2:4)。圣灵则带来“爱”(参罗12:9),“喜乐”(罗12:12)“忍耐”,和“节制”,即“自制”(加5:22,23)。


13 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的款待。

 【本会注释】

“圣徒”。“信徒一家的人”,应受到特别的关照(加6:10)。

“帮补”,原意为“参予”,“分享”。参该词原文用于罗15:27;腓4:15;提前5:22;来13:16;彼前4:13。保罗的意思是,基督徒应当体谅同道的困难,把他们的缺乏当成自己的缺乏,并乐意帮助不幸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补助,而是爱心原则的具体应用(罗12:9)。保罗曾身体力行,时常筹款帮助困难的信徒(见罗15:25,26;林前16:1;林后8:1---7;9:2—5;加2:10)。

“一味地”。原文意为“追随”。参该词原文用于林前14:1;帖前5:15;来12:14;彼前3:11。该词的含义似乎是:基督徒不仅要款待客人,而且要热情款待。

“款待”。原文意为“爱客人”即“招待客人”。好客素来被认为是基督徒的重要美德之一(见提前3:2;多1:8;来13:2;彼前4:9),当时许多信徒到处流浪,遭受迫害,所以这一点更显重要。许多基督徒被赶离家园,不得不栖身于同道家中(见徒8:1;26:1)。信徒彼此款待主要是由于分布广泛的早期基督徒团结在一起的凝聚力。


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本会注释】

“逼迫”。原文为恶意的“追随”,本章13节译为“一味地”。基督徒要“一味地”款待弟兄,祝福“逼迫”(追逐)他们的恶人。保罗的这个观点在本章17—21节中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基督徒有责任爱他的仇敌,以善胜恶。只有心意经圣灵更新,爱人“没有虚假”的信徒,才能履行这个义务。


15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本会注释】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在任何环境下所表显的同情,乃是真实爱心的确凿证据。本节所提到的两种同情,前者较难理解。同情伤心的人似乎较为容易和自然一些,但是只有高尚的人才会以别人的成功和喜乐为乐。与这些美德相反的是嫉妒别人的幸运,对别人的不幸却幸灾乐祸。这种自私的表现是未悔改之心的自然倾向。在林前12:26,27中保罗把教友之间的同情比作肢体之间的体谅。耶稣曾在拉撒路的墓前哀哭同情(约11:35,《历代愿望》533页)。连最不配的罪人得救,祂也要高兴(见路15:5—7,10,23,24,32;犹24)。


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

 【本会注释】

“要彼此同心”。每一个基督徒都应体谅同道的感情和愿望,与他们同心同德(见罗15:5;林后13:11;腓2:2;4:2)。基督徒之间应始终弥漫着来自共同目标和盼望的和谐气氛。

“不要志气高大”。即“不可自高”(罗11:20)“目中无人”。“不自夸,不张狂”(林前13:4)。只要有人心高气傲,就不可能继续爱的和谐,因为存在个人的野心,骄傲和轻视别人。

“俯就”,该动词还出现在加2:13,和彼后3:17中,指“随波逐流”,“屈从”等。

“卑微的人”。希腊原文既能指卑微的人,也能指卑微的事。表示“卑微”的希腊原文在新约别处均是指人,所以保罗在这里不可能指卑微的责任或任务。不管他指什么,重点在“卑微”。

早期教会的信徒大多是穷人。少数富有的信徒就有可能看不起卑微的弟兄(见雅2:1---9)。信徒若缺乏爱心和同情,就不可能“彼此同心”。所以基督徒要以耶稣的心为心。祂虽是神,却没有“志气高大”,“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以便与有罪卑微的人类交往,帮助他们得救(腓2:5---8)。上帝的儿子既然愿意为爱堕落的人类而屈尊,感恩的基督徒岂不更当谦卑地与同胞交往(见《传道良助》330---336)。见雅1:9,10注。

“不要自以为聪明”(参罗11:25注)。这种骄傲的看法是与基督的爱相违的,因为它看不起别人的意见,甚至蔑视上帝的劝勉。所以以赛亚警告说:“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的人”(赛5:21;参箴3:7)。凡心意更新的基督徒不会自以为有超人的水平和见解,而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相反,他会凭着爱心和谦卑之情尊重同道的见解,敞开心怀,虚心受教。他乐意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而向别人学习。


17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本会注释】

“不要以恶报恶”。这条原则见太5:38---48注。爱心是以德报怨,努力给别人带来福气,而不是毁灭(见罗12:14;林前13:5,6;帖前5:15;彼前3:9)。

“留心去作”意为“事先想到”。

“众人以为美的事”。原文意为“好事”,“高尚的事”,“正确的事”。保罗可能引用了七十士译本的箴3:3。为了消除敌意,基督徒务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行为,使他的坦诚义举不仅在上帝面前无可指责,在众人眼中也看为美。一个未普及之事业的追随者,为了使别人信服他所传信息的真实和优越,必须始终注意自己的行为无可指责。他们决不可给怀疑和攻击有可乘之机。凡希望自己的光照在人前,让别人看见他们的好行为就归荣耀于天父的基督徒,决不可从事会令人起疑心的活动,使自己和整个基督教的名声受损。

在责任和良心的要求面前,保罗从来不怕遭人反对。但他在这里劝戒基督徒要谨慎行事,不可无端引起别人的敌意。这不仅出于爱心,而且出于实用的目的。我们不可能既在劝服人,同时又在别人作对。


18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本会注释】

“尽力”。本节显然与上节联系在一起。就基督而言,祂要尽力维持和睦。但有时坚持原则会引起别人的反对,所以保罗加了一句“若是能行”。保罗自己就经常处在斗争之中。他的人生表明不可能始终维持和平。在撒旦掌权的世界中,基督的战士不要指望凡事平安。但是基督徒要注意:任何时候都不可因他的过错而破坏和睦。


19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本会注释】

“亲爱的弟兄”。(见罗1:7;9:25;11:28;16:12;弗1:6等,及林前10:14;林后7:1;12:19;腓4:1等)。

“不要自己伸冤”。原文语序为:不要复仇,亲爱的。

“听凭主怒”。因为“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听凭”意为让上帝来发怒伸冤。基督徒永远不要设法报复那些亏负他们的人。要把这件事交给上帝。只有全智大爱,完美无暇的上帝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作恶的人进行公正的处罚。保罗在弗4:27中阐述了这个劝戒的用语和理念。他说,如果我们自己伸冤,就会“给魔鬼留地步”。充满报复念头的人使撒但有机会煽起苦毒和怨恨之情,而我们本应培育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和忍耐的(加5:22)。

关于本节,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让时间和空间冷却你的仇恨”。另一种是:“任凭你的对手发怒”。但这两种解释与原文及上下文均不符合。

“经上记着”。经文引自申32:35。参来10:30。在《申命记》中,这是对上帝子民的警告。在希伯来书中,这是针对背道的。但在这里保罗引用这句话安慰遭受不公正迫害的上帝子民。到了一定的时候,上帝就会为他们伸冤,“上帝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路18:7;参申32:40——43:帖后1:6——10,启6:9—11)。

“伸冤”。原文指“报仇”,“惩处”(参徒7:24;林后7:12;彼前2:14)。这里指上帝伸张正义,不含个人复仇的概念,完全公正地对待各方。在上帝伸冤的日子,恶人要承受他们自愿悖逆的必然后果。他们悖逆的生活置自己于不同上帝和谐的位置,上帝的显现对于他们犹如烈火(帖后1:6—10;启6:15—17)。“尽管上度帝是爱,祂的荣光仍必消灭他们”(《历代愿望》746页)。


20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本会注释】

“你的仇敌若饿了”。经文引自箴25:21,22。

“炭火”。见箴25:22注。仁慈是基督徒对付敌人最好的手段。新旧约圣经所说把炭火推在敌人头上指的是爱的举动,而不是怨恨。箴言25:22最后的话,保罗没有引用:“耶和华也必赏赐你”。即报赏你对敌人的善行。以下的话总结了本节的含义:“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21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本会注释】

“你不可为恶所胜”。实施复仇是软弱而不是刚强的表现。凡是发脾气,放弃基督徒仁爱自制原则的人必遭失败。但是凡抑制报复的念头,把所受的委屈变成表显仁慈之机会的人,必能战胜自我和邪恶的势力。这种行为不仅更加高尚而且更有效果,能使敌意消除,还能赢得人心(参箴15:1)。上帝并没有对罪人实施他们早就该受的惩处,而是用仁爱和怜恤征服他们。是上帝的恩慈,宽容和忍耐引人悔改(罗2:4)。正在变成上帝形象的基督徒(罗12:2)。讲通过对仇敌的态度,表显出他的品格一天比一天更象上帝的品格(约壹4:8)。上帝就是爱。

一、卷名

保罗在写这封书信的时候,也许是没有题目的。这只是一封写给罗马信徒的信。最早的文本采用《罗马书》为卷名,后来扩大为《保罗达罗马人书》,一些英语译本仍采用这个卷名。


二、作者

《罗马书》为使徒保罗所著,对于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严重的异议。一些学者认为原来写给罗马信徒的信中可能不包括第16章,该章是保罗写给他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以弗所教会的另一封信。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罗马书16章中长长的名单,以及保罗不大可能认识他从未去过的城市中那么多朋友的假想。然而,由于人们很自然地从帝国的各地前往罗马城,保罗在首都有许多朋友并不是不可能的。此外,所有最早的文本都包括16章。因此,保守的现代学者均一致认为《罗马书》是一封完整的书信。


三、历史背景

《罗马书》显然是保罗第三次外出传道,在哥林多逗留的三个月时间里写的(徒20:1-3)。许多学者认为这次行程是公元57-58年的冬季,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更早一些。

《罗马书》写于哥林多的依据是,他提到了该犹(罗16:23,参林前1:14)和以拉都(罗16:23;参提后4:20),以及他推荐非比,说她在哥林多东部港口坚革哩教会中担任特殊的工作(罗16:1)。保罗写《罗马书》时,快要回巴勒斯坦去了。他携带马其顿和亚该亚教会的捐款,要送给耶路撒冷基督徒中的穷人(罗15:25,26;参徒19:21;徒20:3;徒24:17;林前16:1-5;林后8:1-4;林后9:1,2)。他想此行以后去罗马访问,然后再去西班牙(徒19:21;罗15:24,28)。他虽然一直想去访问罗马帝国首都的基督教会,却未能成行。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在亚洲和希腊的传道工作,就急于往西去加强意大利的工作,并把基督教传到西班牙(罗15:19,23,见《使徒行述》373页)。为了完成后一个任务,保罗希望得到罗马信徒的祝福和合作。他预料到自己的这次访问,就给他们写了这封信,以清楚有力的言辞概述了福音的伟大原则(罗1:15;罗2:16)。


四、主题

《罗马书》的主题是人类都犯了罪,以及上帝普及全人类的恩典。它提供了一种方法,使罪人不仅能得蒙救赎,而且能恢复到完全和圣洁。这种方法就是信靠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曾死而复生,永远活着,从事调停和恢复的工作。

保罗在写《罗马书》的时候,心中所想的都是他与犹太教师所争论的问题。他把基本的问题都一一提了出来,然后广泛地阐述了罪,以及上帝应付罪的计划。对这一整个问题,他先说明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这是无可推诿的,因为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曾接受上帝旨意的启示(罗1:20;罗3:23),所以众人都被定了罪。罪人根本不可能摆脱这个命运,因为他们处在堕落的境况中是没有办法顺从上帝旨意的(罗8:7)。依靠律法的人试图顺从上帝的律法,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会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自以为义的精神,不肯承认人的软弱和需要一位救主。只有上帝能提供救法。祂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已经提供了救法。所求于堕落人类的只是运用信心,凭着信心接受遮盖他过去罪恶的恩惠,凭着信心接受过公义生活的力量。

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前几章所阐述的福音。《罗马书》后面几章谈论于福音实际应用于选民和教会信徒有关的若干问题。


五、纲要

(一)序言 罗1:1-15

1、祝福 罗1:1-7

2、述说自己的景况 罗1:8-15

(二)阐述圣道 罗1:16-11:36

1、因信称义的道理 罗1:16-5:21

1)因信称义 罗1:16,17

2)众人都没有公义 罗1:18-3:20

a.外邦人的罪恶 罗1:18-32

b.犹太人的罪恶 罗2:1-3:20

3)基督里所提供的义 罗3:21-31

4)旧约道理中的因信称义 罗4:1-25

5)因信称义的福气 罗5:1-11

6)称义的效果与亚当堕落的后果相对照 罗5:12-21

2、因信成圣的道理 罗6:1-8:39

1)向罪死,复活得新生命 罗6:1-11

2)摆脱律法和罪的束缚 罗6:12-23

3)律法使人知罪 罗7:1-13

4)灵和肉体的斗争 罗7:14-25

5)圣灵充满的生活 罗8:1-39

3、以色列人被拣选 罗9:1-11:36

1)保罗忧愁以色列人的拒绝真道 罗9:1-5

2)以色列人拒绝的原因 罗9:6-13

3)上帝不容怀疑 罗9:14-29

4)以色列拒绝是因为没有信心 罗9:30-10:21

5)以色列人的最后复兴 罗11:1-36

(三)因信称义道理的具体运用 罗12:1-15:13

1、基督徒的自我牺牲 罗12:1,2

2、基督徒作为教会成员 罗12:3-8

3、基督徒与别人的关系 罗12:9-21

4、基督徒与国家的关系 罗13:1-7

5、基督徒的爱心 罗13:8-10

6、基督复临的临近 罗13:11-14

7、基督徒要彼此宽容 罗14:1-15:13

(四)结语 罗15:14-16:27

1、述说自己的情况 罗15:14-33

2、向各人问安 罗16:1-16

3、警告提防假师傅 罗16:17-20

4、保罗同伴和代笔者的问候 罗16:21-23

5、祝福和赞美 罗16:24-27

和合本罗12:1 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拼音版罗12:1 Suǒyǐ dìxiōng men, wǒ yǐ shén de cíbēi quàn nǐmen, jiang shēntǐ xiànshang, dàng zuò huó jì, shì shèngjié de, shì shén suǒ xǐyuè de. nǐmen rúcǐ shìfèng, nǎi shì lǐ suǒ dāngrán de.

吕振中罗12:1 所以弟兄们,我凭着上帝的怜悯劝你们、将你们的身体献上做祭物,是活的,是圣别的,是上帝所喜欢的,是你们心神的事奉。

新译本罗12:1 所以弟兄们,我凭着 神的仁慈劝你们,要把身体献上,作圣洁而蒙 神悦纳的活祭;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

现代译罗12:1 所以,弟兄们,既然上帝这样怜恤我们,我劝你们把自己当作活活的祭物献给上帝,专心事奉他,得到他的喜欢。这就是你们应该献上的真实的敬拜。

当代译罗12:1 弟兄姊妹,说到这里,我凭着上帝的怜悯劝告各位,你们该把身体当作活的“祭物”献给上帝,这样的奉献是圣洁的、合理的,也是上帝悦纳的。

思高本罗12:1 所以弟兄们! 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 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

文理本罗12:1 兄弟乎、缘此、我以上帝之怜悯劝尔、献身为生祭、圣而见悦于上帝、乃尔当然之崇事也、

修订本罗12:1 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KJV 英罗12:1 I beseech you therefore, brethren, by the mercies of God, that ye present your bodies a living sacrifice, holy, acceptable unto God, which is your reasonable service.

NIV 英罗12:1 Therefore, I urge you, brothers, in view of God's mercy, to offer your bodies as living sacrifices, holy and pleasing to God--this is your spiritual act of worship.

和合本罗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拼音版罗12:2 Búyào xiàofǎ zhè shìjiè. zhǐyào xīnyì gēng xīn ér biànhuà, jiào nǐmen chá yàn hé wéi shén de shànliáng, chún quán kè xǐyuè de zhǐyì.

吕振中罗12:2 别和今世同形状了,乃要以心思之更新而变了形质,使你们能察验什么是上帝的旨意,什么是那美善的、可喜欢的、纯全的事(或译∶什么是上帝美善的、可喜欢的、纯全的旨意)。

新译本罗12:2 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借着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

现代译罗12:2 不要被这世界的造型同化,要让上帝改造你们,更新你们的心思意念,好觉察甚麽是他的旨意,知道甚麽是良善、完全可悦纳的。

当代译罗12:2 你们不可追随世界的潮流,反要思想不断的更新,这样就明白上帝的旨意,知道甚麽是善良、完美、上帝喜悦的事情了。

思高本罗12:2 你们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新的心思变化自己,为使你们能辨别什麽是天主的旨意, 什麽是善事, 什麽是悦乐天主的事,什麽是成全的事。

文理本罗12:2 勿同乎世、惟以心之更新而变化、致验上帝之旨、乃善而可悦、且纯全者也、○

修订本罗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KJV 英罗12:2 And be not conformed to this world: but be ye transformed by the renewing of your mind, that ye may prove what is that good, and acceptable, and perfect, will of God.

NIV 英罗12:2 Do not conform any longer to the pattern of this world, but be transformed by the renewing of your mind. Then you will be able to test and approve what God's will is--his good, pleasing and perfect will.

和合本罗12: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 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拼音版罗12:3 Wǒ píng zhe suǒ cì wǒde ēn, duì nǐmen gèrén shuō, búyào kàn zìjǐ guòyú suǒ dāng kàn de. yào zhào zhe shén suǒ fèn gei gèrén xìnxīn de dà xiǎo, kàn dé héhū zhōng dào.

吕振中罗12:3 我凭着赐给我的恩、对你们中间各人说,不要自高地评估、过于所评估的;所评估的要合乎中道地评估,照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分量而评估。

新译本罗12:3 我凭着所赐给我的恩典,对你们各人说,不可自视太高,高于所当看的,反而应该照着 神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适中。

现代译罗12:3 凭着上帝给我的恩赐,我要对你们各位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倒要谦恭自守,各人按照上帝所赐给他的信心来衡量自己。

当代译罗12:3 我以上帝使者的身分劝告各位不要自视过高,要以中肯的态度,照着信心的程度来衡量自己。

思高本罗12:3 我因所赐给我的圣宠, 告诉你们每一位: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而过了份;但应按照天主所分与各人的信德尺度,估计得适中。

文理本罗12:3 我藉所赐之恩、语于尔曹、自度勿越乎所当度、宜循理而度、依上帝所赋各人之信量、

修订本罗12: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每一位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的信心来衡量,看得合乎中道。

KJV 英罗12:3 For I say, through the grace given unto me, to every man that is among you, not to think of himself more highly than he ought to think; but to think soberly, according as God hath dealt to every man the measure of faith.

NIV 英罗12:3 For by the grace given me I say to every one of you: Do not think of yourself more highly than you ought, but rather think of yourself with sober judg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e of faith God has given you.

和合本罗12: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拼音版罗12:4 Zhēng rú wǒmen yī gè shēnzi shàng yǒu hǎoxiē zhī tǐ, zhī tǐ ye bú dōu shì yíyàng de yòng chù.

吕振中罗12:4 正如我们一个身体上有许多肢体;肢体也不都有同样的功用。

新译本罗12:4 就像一个身体有许多肢体,各肢体都有不同的功用;

现代译罗12:4 一个身体是由好些肢体构成的,而每一个肢体有它不同的功用。

当代译罗12:4 我们好像身体上的各种器官一样,虽然各有不同的功能,

思高本罗12:4 就如我们在一个身体上有许多肢体,但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作用;

文理本罗12:4 如身有百体、其用不一、

修订本罗12:4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有一样的用处。

KJV 英罗12:4 For as we have many members in one body, and all members have not the same office:

NIV 英罗12:4 Just as each of us has one body with many members, and these members do not all have the same function,

和合本罗12:5 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

拼音版罗12:5 Wǒmen zhè xǔduō rén, zaì Jīdū lǐ chéngwéi yī shēn, hùxiāng liánluò zuò zhī tǐ, ye shì rúcǐ.

吕振中罗12:5 我们众人、在基督里是一个身体,个个都互相为肢体,也是这样。

新译本罗12:5 照样,我们大家在基督里成为一个身体,也是互相作肢体。

现代译罗12:5 同样,虽然我们有许多人,我们在基督里成为一体,互相联络,构成身体不同的部份。

当代译罗12:5 都在基督里组成一个身躯,彼此联络,息息相关。

思高本罗12:5 同样,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 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

文理本罗12:5 我众在基督为一身、互相为体亦若是、

修订本罗12:5 这样,我们许多人在基督里是一个身体,互相联络作肢体。

KJV 英罗12:5 So we, being many, are one body in Christ, and every one members one of another.

NIV 英罗12:5 so in Christ we who are many form one body, and each member belongs to all the others.

和合本罗12:6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拼音版罗12:6 `An wǒmen suǒ dé de ēncì, gè yǒu bú tóng. huò shuō yùyán, jiù dàng zhào zhe xìnxīn de chéng dù shuō yùyán

吕振中罗12:6 我们按着所赐给我们的恩得恩赐,各有不同∶或是传讲神言,就该按着信心的程度用那恩赐;

新译本罗12:6 照着所赐给我们的恩典,我们各有不同的恩赐:说预言的,就应当照着信心的程度去说;

现代译罗12:6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运用上帝给我们的不同恩赐,做应该做的事。如果上帝给我们的恩赐是传讲信息,应该照着信心的程度传讲;

当代译罗12:6 既然上帝赐给各人的恩典不同,才干就不同,有讲道恩赐的,就要按着信心的程度讲道;

思高本罗12:6 按我们各人所受的圣宠,各有不同的恩赐:如果是说预言,就应与信德相符合;

文理本罗12:6 既依所赋之恩、受赐有别、或豫言、则依信量、

修订本罗12:6 按着所得的恩典,我们各有不同的恩赐:或说预言,要按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

KJV 英罗12:6 Having then gifts differing according to the grace that is given to us, whether prophecy, let us prophesy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faith;

NIV 英罗12:6 We have different gifts, according to the grace given us. If a man's gift is prophesying, let him use it in proportion to his faith.

和合本罗12:7 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

拼音版罗12:7 Huò zuò zhíshì, jiù dàng zhuān yī zhíshì. huò zuò jiàodǎo de, jiù dàng zhuān yī jiàodǎo.

吕振中罗12:7 或是担任执事,就该用在执事上;或是教导的,就该用在教导上;

新译本罗12:7 服事人的,就应当照着恩赐去服事;教导的,就应当照着恩赐教导;

现代译罗12:7 是服务,应该服务;是教导,应该教导;

当代译罗12:7 有办事能力的,就要忠心办事,长於教导的,就要致力培育后进;

思高本罗12:7 如果是服务,就应用在服务上;如果是教导,就应用在教导上;

文理本罗12:7 或役事、则役事、或教诲、则教诲、

修订本罗12:7 或服事的,要专一服事;或教导的,要专一教导;

KJV 英罗12:7 Or ministry, let us wait on our ministering: or he that teacheth, on teaching;

NIV 英罗12:7 If it is serving, let him serve; if it is teaching, let him teach;

和合本罗12:8 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拼音版罗12:8 Huò zuò quàn huā de, jiù dàng zhuān yī quàn huā. shīshe de jiù dàng chéngshí. zhìlǐ de, jiù dàng yīnqín. liánmǐn rén de, jiù dàng gānxīn.

吕振中罗12:8 或是劝慰的,就该用在劝慰上。分给的呢、要用慷慨的心;督导的呢、要用热切;怜恤人的呢、要欢悦喜乐。

新译本罗12:8 劝慰的,就应当照着恩赐劝慰;把财物分给人的要真诚;领导的要殷勤;行善的要乐意。

现代译罗12:8 是劝勉,应该劝勉;是施与,应该慷慨;作领袖,应该不辞辛劳;是怜悯人,应该高高兴兴。

当代译罗12:8 善於劝勉的,就要诚意劝勉;有施助能力的,就该尽所能的慷慨解囊;有领袖才干的,就应殷勤工作;有怜悯心肠的,就该有乐意的态度。

思高本罗12:8 如果是劝勉,就应用在劝勉上;施与的,应该大方;监督的,应该殷勤;行慈善的,应该和颜悦色。

文理本罗12:8 或劝慰、则劝慰、济者以诚、治者以勤、矜者以乐、

修订本罗12:8 或劝勉的,要专一劝勉;施舍的,要诚实;治理的,要殷勤;怜悯人的,要乐意。

KJV 英罗12:8 Or he that exhorteth, on exhortation: he that giveth, let him do it with simplicity; he that ruleth, with diligence; he that sheweth mercy, with cheerfulness.

NIV 英罗12:8 if it is encouraging, let him encourage; if it is contributing to the needs of others, let him give generously; if it is leadership, let him govern diligently; if it is showing mercy, let him do it cheerfully.

和合本罗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拼音版罗12:9 Aìren bùke xūjiǎ, e yào yànwù, shàn yào qīnjìn.

吕振中罗12:9 爱要不装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新译本罗12:9 爱,不可虚伪;恶,要厌恶;善,要持守。

现代译罗12:9 爱人要真诚。要厌弃邪恶,持守良善。

当代译罗12:9 不可假情假意去爱人。要嫉恶如仇,一心向善。

思高本罗12:9 爱情不可是虚伪的。 你们当厌恶恶事,附和善事。

文理本罗12:9 爱毋伪、恶恶而亲善、

修订本罗12:9 爱,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KJV 英罗12:9 Let love be without dissimulation. Abhor that which is evil; cleave to that which is good.

NIV 英罗12:9 Love must be sincere. Hate what is evil; cling to what is good.

和合本罗12: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拼音版罗12:10 Aì dìxiōng, yào bǐcǐ qéng rè. gōng jìng rén, yào bǐcǐ tuī ràng.

吕振中罗12:10 论弟兄们之相爱、要彼此亲爱;论敬重人、要互相推尊;

新译本罗12:10 要以手足之爱彼此相亲,用恭敬的心互相礼让。

现代译罗12:10 要以手足之情相亲相爱;要竭诚互相敬重。

当代译罗12:10 对弟兄姊妹要情同手足,互相尊重,彼此谦让。

思高本罗12:10 论兄弟之爱,要彼此相亲相爱;论尊敬,要彼此争先。

文理本罗12:10 兄弟相爱宜亲厚、相敬则先施、

修订本罗12:10 爱弟兄,要相亲相爱;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KJV 英罗12:10 Be kindly affectioned one to another with brotherly love; in honour preferring one another;

NIV 英罗12:10 Be devoted to one another in brotherly love. Honor one another above yourselves.

和合本罗12:11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拼音版罗12:11 Yīnqín bùke lǎnduò. yào xīnli huǒ rè. chángcháng fúshì zhǔ.

吕振中罗12:11 论热切、要不因循;心灵要火热;对主要服事;

新译本罗12:11 殷勤不可懒惰,心灵要火热,常常服事主;

现代译罗12:11 不要懒惰,要努力工作,以火热的心事奉主。

当代译罗12:11 不可懒惰,要常常心里火热为上帝工作。

思高本罗12:11 论关怀,不可疏忽;论心神,要热切;对於主,要衷心事奉。

文理本罗12:11 勤而毋怠、热衷事主、

修订本罗12:11 殷勤,不可懒惰。要灵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KJV 英罗12:11 Not slothful in business; fervent in spirit; serving the Lord;

NIV 英罗12:11 Never be lacking in zeal, but keep your spiritual fervor, serving the Lord.

和合本罗12:12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拼音版罗12:12 Zaì zhǐwang zhōng yào xǐlè. zaì huànnàn zhōng yào rennaì. dǎogào yào héng qiē.

吕振中罗12:12 要因指望而喜乐;在苦难中要坚忍;祷告要恒心而专一;

新译本罗12:12 在盼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坚忍,祷告要恒切。

现代译罗12:12 在盼望中要常存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当代译罗12:12 因有盼望,就要喜乐;虽陷患难,仍要坚忍;祷告更要恒切。

思高本罗12:12 论望德,要喜乐;在困苦中,要忍耐; 在祈祷上,要 心;

文理本罗12:12 喜于望、忍于难、恒于祷、

修订本罗12:12 在盼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KJV 英罗12:12 Rejoicing in hope; patient in tribulation; continuing instant in prayer;

NIV 英罗12:12 Be joyful in hope, patient in affliction, faithful in prayer.

和合本罗12:13 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拼音版罗12:13 Shèngtú quē fá yào bāng bǔ. kè yào yī wèi de kuǎn dāi.

吕振中罗12:13 圣徒的缺乏、要用团契的捐输相周济;乐意款待旅客的事要力行(通译∶追求)。

新译本罗12:13 圣徒有缺乏的,就要接济;客旅要热诚地款待。

现代译罗12:13 要让贫穷的弟兄分享你所有的;要接待异乡人。

当代译罗12:13 信徒有缺乏时,便慷慨帮助;旅客过境,要诚意款待。

思高本罗12:13 对圣者的急需,要分担;对客人,要款待。

文理本罗12:13 供应圣徒、厚待宾旅、

修订本罗12:13 圣徒有缺乏,要供给;异乡客,要殷勤款待。

KJV 英罗12:13 Distributing to the necessity of saints; given to hospitality.

NIV 英罗12:13 Share with God's people who are in need. Practice hospitality.

和合本罗12: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拼音版罗12:14 Bīpò nǐmen de, yào gei tāmen zhùfú. zhǐyào zhùfú, bùke zhòuzǔ.

吕振中罗12: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要祝福,别咒诅了;

新译本罗12:14 迫害你们的,要为他们祝福;只可祝福,不可咒诅。

现代译罗12:14 要祝福迫害你的人;是的,要祝福,不要咒诅。

当代译罗12:14 若被人欺侮,切不可咒骂,只要求上帝祝福他们。

思高本罗12:14 迫害你们的,要祝福;只可祝福,示可诅咒。

文理本罗12:14 窘逐尔者祝之、祝而毋诅、

修订本罗12:14 要祝福迫害你们的,要祝福,不可诅咒。

KJV 英罗12:14 Bless them which persecute you: bless, and curse not.

NIV 英罗12:14 Bless those who persecute you; bless and do not curse.

和合本罗12:15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拼音版罗12:15 Yǔ xǐlè de rén yào tóng lè. yǔ āikū de rén yào tóng kū.

吕振中罗12:15 要和喜乐的人同喜乐,和哭泣的人同哭泣;

新译本罗12:15 要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与哀哭的人一同哀哭。

现代译罗12:15 要跟喜乐的人同喜乐,跟哭泣的人同哭泣。

当代译罗12:15 要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

思高本罗12:15 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一同哭泣。

文理本罗12:15 与乐者同乐、与哭者同哭、

修订本罗12:15 要与喜乐的人同乐;要与哀哭的人同哭。

KJV 英罗12:15 Rejoice with them that do rejoice, and weep with them that weep.

NIV 英罗12:15 Rejoice with those who rejoice; mourn with those who mourn.

和合本罗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

拼音版罗12:16 yào bǐcǐ tóngxīn. búyào zhìqi gāo dà, dǎo yào fǔ jiù bēiwēi de rén. ( rén huò zuò shì ) búyào zì yǐwéi cōngming.

吕振中罗12:16 彼此相待、要存着同样的心意;不要意念着高傲的事,要俯就着卑微的事(或译『卑微人』);别自以为精明了。

新译本罗12:16 要彼此同心,不可心高气傲,倒要俯就卑微的。不可自以为聪明。

现代译罗12:16 无论对甚麽人,要同心彼此关怀。不要心骄气傲,倒要俯就卑微;也不要自以为聪明。

当代译罗12:16 又应该同心合意的与人和谐共处,不可趾高气扬,反要心里谦逊,迁就卑微的人,切不可自觉优越,目空一切。

思高本罗12:16 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却要俯就卑微的人。 不可自作聪明。

文理本罗12:16 心相同、志毋高、惟卑是从、勿自为智、

修订本罗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心高气傲,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KJV 英罗12:16 Be of the same mind one toward another. Mind not high things, but condescend to men of low estate. Be not wise in your own conceits.

NIV 英罗12:16 Live in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Do not be proud, but be willing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of low position. Do not be conceited.

和合本罗12:17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拼音版罗12:17 Búyào yǐ e bào e, zhòngrén yǐwéi mei de shì, yào liú xīn qù zuò.

吕振中罗12:17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好的、务要筹谋。

新译本罗12:17 不可以恶报恶。大家以为美的事,要努力去作。

现代译罗12:17 不要以恶报恶;大家看为美好的事,要踊跃去做。

当代译罗12:17 不要以怨报怨。要尊重别人,大家赞成的事,应该尽力而为。

思高本罗12:17 对人不可以恶报恶,对众人要勉励行善;

文理本罗12:17 勿以恶报恶、众所善者则为之、

修订本罗12:17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KJV 英罗12:17 Recompense to no man evil for evil. Provide things honest in the sight of all men.

NIV 英罗12:17 Do not repay anyone evil for evil. Be careful to do what is right in the eyes of everybody.

和合本罗12:18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拼音版罗12:18 Ruò xíng, zǒng yào jìnlì yǔ zhòngrén hémù.

吕振中罗12:18 若是可能,总要尽其在你们的、跟众人和睦。

新译本罗12:18 可能的话,总要尽你们的所能与人和睦。

现代译罗12:18 要尽你的全力跟大家和睦相处。

当代译罗12:18 不要与人争执,尽可能与人和睦相处。

思高本罗12:18 如若可能,应尽力与众人和睦相处。

文理本罗12:18 若或能之、则尽己以和众、

修订本罗12:18 若是可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KJV 英罗12:18 If it be possible, as much as lieth in you, live peaceably with all men.

NIV 英罗12:18 If it is possible, as far as it depends on you, live at peace with everyone.

和合本罗12:19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拼音版罗12:19 Qéng chuàn de dìxiōng, búyào zìjǐ shēnyuān, néngke ràng bù, tīng píng zhǔ nù. ( huò zū ràng rén fānù ) yīnwei jīng shàng jì zhe, zhǔ shuō, shēnyuān zaì wǒ. wǒ bì bàoyìng.

吕振中罗12:19 亲爱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给上帝的义怒留地步;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新译本罗12:19 亲爱的啊,不要为自己伸冤,宁可等候主的忿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现代译罗12:19 朋友们!不要为自己复仇,宁可让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为圣经说:「主说:伸洒在我;我必定报应。」

当代译罗12:19 弟兄姊妹啊,宁可吃亏,你们也不要私自报复,让上帝去裁决吧!旧约圣经记着:“主说,裁决的权在我,我要使各人得到他应得的报应。”

思高本罗12:19 诸位亲爱的,你们不可为自己复仇,但应给天主的忿怒留有馀地,因为经上记载:『上主说:复仇是我的事,我必报复。 』

文理本罗12:19 爱友乎、勿自伸冤、宁待主怒、记有之、主曰、伸冤在我、我将报之、

修订本罗12:19 各位亲爱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给主的愤怒留地步,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KJV 英罗12:19 Dearly beloved, avenge not yourselves, but rather give place unto wrath: for it is written,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 saith the Lord.

NIV 英罗12:19 Do not take revenge, my friends, but leave room for God's wrath, for it is written: "It is mine to avenge; I will repay," says the Lord.

和合本罗12:20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拼音版罗12:20 Suǒyǐ, nǐde chóudí ruò è le, jiù gei tā chī. ruò ke le, jiù gei tā hè. yīnwei péi zhèyàng xíng, jiù shì bǎ tànhuǒ duī zaì tāde tóu shàng.

吕振中罗12:20 不,「你的仇敌若饿了,你要分给他吃;若渴了,你要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烧着的炭堆在他头上。」

新译本罗12:20 相反地,“如果你的仇敌饿了,就给他吃;如果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作,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现代译罗12:20 圣经又说:「如果你的仇敌饿了,就给他吃,渴了,就给他喝;你这样做会使他羞惭交加。」

当代译罗12:20 圣经又说:“你的对头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你若这样的以德报怨,他就会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了。”

思高本罗12:20 所以:『如果你的仇人饿了,你要给他饭吃;渴了,应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做,是将炭火堆在他头上。 』

文理本罗12:20 敌饥则食之、渴则饮之、如是而行、犹以爇炭集厥首、

修订本罗12:20 不但如此,"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KJV 英罗12:20 Therefore if thine enemy hunger, feed him; if he thirst, give him drink: for in so doing thou shalt heap coals of fire on his head.

NIV 英罗12:20 On the contrary: "If your enemy is hungry, feed him; if he is thirsty, give him something to drink. In doing this, you will heap burning coals on his head."

和合本罗12:21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拼音版罗12:21 Nǐ bùke wéi e suǒ shēng, fǎn yào yǐ shàn shēng e.

吕振中罗12:21 别为恶所胜了,总要以善胜恶。

新译本罗12:21 不可被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现代译罗12:21 所以,不要被恶所胜,要以善胜恶。

当代译罗12:21 无论如何,你不可被恶所胜,却要以善胜恶。

思高本罗12:21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应以善胜恶。

文理本罗12:21 毋为恶所胜、宜以善胜恶、

修订本罗12:21 不要被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KJV 英罗12:21 Be not overcome of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NIV 英罗12:21 Do not be overcome by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