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 神的,凡掌权的都是 神所命的。

2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 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3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4因为他是 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 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5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6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 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7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9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10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11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12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13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14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提要:1.当顺服在上有权柄的,并履行其他的义务。8.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11.贪食醉酒和暗昧的行为在福音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


1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

 【本会注释】

“在世上有权柄的”。见彼前2:13;参路12:11;多3:1。本章的“权柄”指“统治权”,与罗1:16,20;林前1:18的“能力”不同。

“人人”。见罗2:9注;参诗16:10注。

“顺服”,即服从。

“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人间所有的权柄都是受上帝所认可和控制的。旧约圣经常讲到上帝废王立王(见但4:17注;参但2:21;4:25,34,35)。

“凡掌权的”,即现有的政权。

“都是上帝所命的”。保罗并没有说上帝认可地上政权的所有举措,也没有说基督徒必须完全顺从。政府的要求有时与上帝的律法相悖,这时基督徒应当顺从上帝而不顺从人(徒4;19;5:29)。保罗所说的是,地上的政权是上帝为人类的福利而设立的。他们掌权或失权都出于上帝。所以基督徒要服从掌权的当局,不要擅自抵制或推翻“凡掌权的”。

这样的教训在保罗的时代特别需要,因为当时犹太人情绪骚动,在罗马帝国各地发动叛乱。如果基督徒显出同样的叛逆精神,就会引起人们对于犹太人那样的反感,从而失去罗马政府的保护。保罗从自己的经验中证实,政府的保护对于早期的基督徒来说,乃是一种福气(见徒22:24-30)。悖逆的精神也会给基督教会和她平安仁爱的信息带来指责。所以保罗在别处还劝信徒为掌权的祷告(提前2:1-2),并服从他们(多3:1)。彼得也要信徒“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前2:13-17)。


2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本会注释】

“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即“起来反对上帝所安排的”。

“刑罚”即“判决”(见罗2:2;5:16;11:33)。保罗这里指当局作为上帝的用人所下的判决(罗13:4)。既然不服从“凡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当局所实施的处罚自然也代表上帝对反叛百姓的判决和怒气了。


3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本会注释】

“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一般说来,只要不作恶,就不要惧怕统治者。但实际情况并非都是这样。许多掌权者会迫害行善的人。如保罗写这封书信时的罗马皇帝尼禄,后来就致使保罗殉道。但一般说来,行善的人不必惧怕当局。这样的政府不会让行善的惧怕。相反,他们的存在是有好处的,服从他们的要求通常对基督徒有利(见提前2:1-2)

“你们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凡不愿意惧怕地上政府的基督徒务要行善。这样,他们的善举就会受到表扬(参彼前2:14,15)


4 因为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本会注释】

“因为”。下面解释上述观点的理由。既然当局是上帝为良好的目的而命定的用人,只要基督徒安分守己,就不必惧怕其权威。保罗再次表述一个普遍的真理,而不是用例外的情况来证实自己的言论。

“他”。指掌权的当局(3节)

“用人”。该词原文也用来指执事(提前3:8,12)

“与你有益的”。地上政权作为上帝的用人和代表,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佩剑”。喻指统治者实施处罚的权威。

“刑罚”。该词还出现在帖前4:6。在希腊古卷中,该词常用来表示“司法代表”。

“那作恶的”。国家作为“上帝的用人”,是要惩处作恶的人(参本章2节,及罗12:19)。


5 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本会注释】

“所以”。指前面四节,保罗已解释了顺从的理由。

“刑罚”。上帝既然设立地上的当局,基督徒就当服从。不是因为刑罚,而是因为理应如此,除非国家的法律与上帝的律法相悖。


6 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上帝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本会注释】

“你们纳粮”。保罗所表述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一条命令。显然早期基督徒把纳税看作原则的问题,也许是听从了基督的教训(路20:20-23),如罗13:7所反映的。基督徒通过纳税支持地上的当局,表明他们服从上帝所命定罚恶赏善的政权(彼前2:14)。

“差役”即“仆人”,“公仆”。与第四节的“用人”不是同一个词。两个词都可指世俗的事务,而“差役”也可指宗教事务(见罗15:16;来8:2)。保罗用这个词给地上政权带来一点作为上帝公仆的神圣色彩,是为了强调服从当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常常特管”。在罗12:12中译为“恒切”。“这事”指为上帝执行罗13:3,4的任务。


7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本会注释】

一些解经家认为本节总结保罗有关基督徒要顺从当局的论述。“凡”指所有掌权的。也有的解经家认为本节指出了适用于上下文的广泛原则。所以“凡”指所有的人。保罗所说的是“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

“纳粮”。原文意为“税”。古卷里还有“租金”的意思。参路20:22。

“上税”。见太17:15注。

“惧怕”。指对当局应有的尊敬,而不是恐惧。参彼前2:18;3:2。

“恭敬”。参彼前2:17。在保罗的时代,罗马政府的工作人员受权收税,受到犹太人普遍的蔑视和仇恨。所以保罗劝勉罗马的信徒不仅要纳税,而且要尊敬长官。这与狂热的犹太人日益滋生的叛逆情绪迥然不同。这种叛逆最终将导致犹太民族的毁灭。(见约瑟夫《战争史》卷二13章4-7页[258-270])


8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本会注释】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基督徒要偿付一切的债务,但有一个债他永远还不清,就是他欠同胞的爱。

“唯有彼此相爱”。彼此相爱是无穷尽的义务。这个债他需要不断偿付,而且只要他还有造福同胞的机会,这个债他永远也还不清。

“爱人”。即“爱别人”,或“爱邻舍”。

“成全了”。爱同胞的人已经实行了律法的宗旨。上帝的全部诫命都是以爱的原则为基础的(太22:34-40;参罗13:9)。所以单从外表上遵守字句是无法完全顺从律法的。真正的顺从是出于内心的(参罗2:28-29)。成全律法靠的是内心的爱,而不是外表的实行(罗13:10)。尽管有摩西明白的教训(见利19:18,34;申6:5;10:12),犹太人仍不愿意相信和实行这基本的真理。他们把对上帝律法的爱变成严厉无情的法律条款。他们连薄荷,茴香和芹菜都献上十分之一,却忽略了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和对上帝的爱(太23:23;路11:42)。所以耶稣设法再次说明祂父之诫命的真正宗旨。祂教导说:爱是一切诫命的总纲(太22:37-40;可12:29-34;路10:27,28)。爱同胞,是听命门徒的重要标志。(约13:34-35)。

“律法”(见罗2:12注)。尽管保罗提到了十诫的条款,表明他想着十诫,他也是泛指律法的原则。既然违背律法就是罪(见约壹3:4注),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


9 象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本会注释】

“象那”。保罗现在引用诫命的条款。爱邻舍的人不会偷窃,杀害他,贪图他的财物,作假见证害他或同他的妻子犯奸淫。

“不可作假见证”。一般文本没有这句话。钦定本加上这一句是为了使第二块石版的诫命更完整一些。但显然保罗并不想说完它,因为他说:“或有别的诫命”。这里诫命的排列与出20:13-15不一样,把第七条放在第六条前面。可10:19;路18:20;雅2:11也是这样排列的。太19:18则按原来顺序。保罗所依据的可能是七十士译本的一个文稿。他的顺序与申5:17的梵帝冈手抄本一致。这份手稿的出20:13-15把第七条诫命放在后五条之首,然后是第八条,再是第六条。

“包在”即“归纳”。

“爱人如己”。引自利19:18,见该节注释。


10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本会注释】

“爱就完全了律法”(见林前13:4-6注,参罗13:8注)


11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本会注释】

“再者”:联系到上面有关爱的劝勉。爱是罗12,13章所述基督徒责任的总结。作为履行这些责任的重要原因,保罗现在提到了基督徒生活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基督快来的信仰(参林前7:29;来10:25:37;彼前4:7)。

“时候”。这不是泛指的时间,而是特定的时间,或重要的时期(见太1:15注;参林前7:29;启1:3)。罗马的信徒务要意识到他们所处的重要时刻。所以保罗规劝他们要摆脱冷淡,懒惰,不再自我放纵,“披戴主耶稣基督”。

“现在就是”。即时候已经到了(参太24:44;25:13)。

“睡醒”。为上帝的大日所作的准备需要警醒。见十个童女的比喻,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太25:5;参帖前5:6)。

“得救……近了”。保罗这里的“得救”显然指基督带着荣耀的能力再来。那时,他所描述的以下事件都会发生:“上帝的众子显现”(罗8:19),“我们的身体得赎”(罗8:23),大自然“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罗8:21)。

“初信的时候”。(参徒19:2;林前3:5;15:2),指刚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时候。基督在祂反复的警告中,一再劝诫我们要不断保持盼望主再来的心态(见太24章)。这种盼望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警告:“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太24:36)。保罗不是不知道这一点(见帖前5:1,2;帖后2:1,2)。但是他对那个伟大日子的期望仍然十分强烈(见帖前4:15,17;林前15:51,52)。其他新约作者也抱有这样的态度(见彼前4:7;彼后3;约壹2:18;启22:12,20;参《布道论》695页;《使徒行述》265页)。

时间比所期待的要久,并不证明上帝的话失了效。基督再来以前,有工作要完成,有条件要满足(见《布道论》694-697)。同时,就信徒个人而言,经常意识到时间的短暂和基督快要复临,是完成必要的工作,满足所需的条件不可缺少的动力。主的日子对于那些沉睡在冷心纵欲的人来说,如夜间的盗贼,“他们绝不能逃脱”(帖前5:3)。


12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本会注释】

“黑夜”。保罗把读者目前的属灵状况比作睡觉。现在他接着用黑夜与白昼之别,来比拟今生与来生之别(参来10:25)。

“脱去”。该词原文在新约中多次用来描述放弃坏习惯(见弗4:22,25;西3:8;来12:1;雅1:21;彼前2:1)。

“暗昧的行为”。在这里比作要脱下的衣服。基督徒要换上真理和公义的盔甲,为基督显现的光明日子作准备。

“光明的兵器”,与“暗昧的行为”相对照。基督徒蒙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前2:9),成为“光明之子”(帖前5:5),用光明的兵器不断从事属灵的战争。

“兵器”一词还出现在约18:3;林后10:4;罗6:13,参弗6:11-18保罗所述基督徒的军装。


13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本会注释】

“行事为人要端正”。直译为“以良好的方式”,故有“优雅”,“适当”,“体面”之意。参林前12:23“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参罗12:17。“众人以为美的事”,意为“体面的好事”,该词还用于林前14:40;帖前4:12译为“规规矩矩地”,“端正”。

“好象行在白昼”。恶人总想把残暴淫乱的行为藏在黑夜之下(帖前5:7;弗5:11,12)。但基督徒做人要象世人都能看到似的。他是白昼之子,不是黑夜之子(帖前5:5),所以行事为人就当象光明的子女(弗5:8)。

“荒宴”。参加5:21;彼前4:3。指“狂宴”,“痛饮”。

“好色”。指“放荡”,“道德败坏”。

“邪荡”,即“淫荡”。(参林后12:21;加5:19)。这里所列举的罪在保罗时代的外邦人中十分流行(罗1:24-31),当然也绝不限于他们(见罗2:3,21-24)。

“争竞”,即“争吵”。

“嫉妒”,即“妒忌”。


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本会注释】

“披戴”。11节劝基督徒要带上“光明的兵器”。现在保罗又提出基督自己就是基督徒的军装。但这种披戴的生活必须每天更新,在圣洁里成长(弗4:24;亚3:12-14)。每前进一步,都可以看作重新披戴基督。凡保持这种变化经验的基督徒将越来越完美地效法基督的生命与品格,向世人反射祂(见林后3:2,3;《天路》69页;参加4:19)。

“肉体”,即堕落的本性(见罗8:13)。肉身的需要是要得到供应的,但是基督徒不要考虑肉体不圣洁欲念的兴奋和满足。奢侈放纵的人生会刺激肉体的欲念,这是基督徒应当克制的(罗6:12,13;8:13)。所以保罗警告信徒不要想这些事情。


罗马书13章的补充注释

一些新约的作者似乎都说到基督很快就要再来了。以下经文经常被引用作为典型的说明:罗13:11-12;林前7:29;腓4:5;帖前4:15,17;来10:25;雅5:8-9;彼前4:7;约壹2:18。

有人匆匆得出结论说:圣经作者肯定是弄错了,至少他们对基督再来的时间一无所知。但这样的话缺乏证据。

圣经在反复讨论有关世界末日和基督再来的问题时披露了一些事实。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为可以得出一个与圣经所启示,有关基督复临的信仰完全一致的结论。这些事实是:

1.圣经作者始终满有把握地讲述基督复临。新旧约的作者都是这样。任何正面理解圣经本义的人,都会得出结论:“主的日子必要来到”(彼后3:10)。

2.论述基督复临的圣经作者似乎十分感佩这个与全人类和一切受造之物有关之大事的威仪,荣耀和辉煌。他们往往把它说成是将来唯一的大事。在先知的眼里和心中,上帝大日的辉煌似乎夺去了其他一切事情的光彩。以至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基督复临以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次要的,是一切受造之物期盼等待之伟大事件的前奏。他会感觉到那大日就要来到了。

最早对基督复临作出生动描述的显然是“亚当的七世孙以诺”。他曾对当时的恶人宣告:“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犹14,15)。以诺并没有说到这是几千年以后的事。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只知道主要来行审判,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3.圣经作者强调主的日子会出人意料地突然来到。基督的话充分说明这一点。祂说:“所以你们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2)。“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21:34-36)。

保罗回应主的话说:“主的日子来到,好象夜间的贼一样”(帖前5:2)。彼得也写过类似的话:“主的日子要象贼来到一样”(彼后3:10)。

正是基督复临的突然和出人意料性,加上这件大事的确定性,使得这件事的传扬显得急迫,至少给人以这样的印象。

鉴于主认为不宜告诉我们祂来的“那日子,那时辰”,而要求他的门徒时时警醒,以免那日子象贼一样来到,新约的作者只能以急迫的语气来描述基督复临。这不影响他们所受的灵感。他们藉着上帝的启示和基督的直接指示,知道祂一定会再来。在祂来之前必有一段混乱的日子。他来是突然而出人意料的,他们和他们所带领的人需要要时时警醒。但是他们并不知道“那日子,那时辰”。正是因为启示的这种局限性,他们不断规劝和警告信徒有关主的日子。

显然,按照上帝的计划,是不让众先知确实地知道基督复临的时间的。我们的主升天以前在回答门徒有关祂下一步行动的时间时,说:“父凭著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徒1:7)。

4.圣经作者的写作不只是针对当时的时代。书信的对象也不只是收信的人。否则,圣经只与上帝的代言人写作的时代有关了。实则不然。他们灵感的笔,常常是无意识地为主复临以前所有的世代写作。他们所写的有些事情,如割礼,确实只与新约作者写作的年代有关,而其他部分,越是接近世界历史的末叶,关系就越是重大。圣经作者规劝,警告,和指教的对象是基督复临以前所有的人。这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新约圣经把基督复临说得那么急迫。从历史上看,这些信息的确是传给当时代的人的,大部分圣经的属灵教训是针对很久以前特定的时代和群体的。

虽然某一训言是针对某些信徒的,但更多地却适用于他们的属灵后代。当基督向祂的门徒描述有关祂来以前的主要事件作为征兆时,祂是跨越了大约二千年的历史。祂先描述耶路撒冷的毁灭,“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太24:15)。这里的“你们”指祂跟前的门徒。但祂继续谈论但以理所预言延续到十八世纪的“大灾难”,然后主说:“若有人对你们说”(23节)。基督再次警告门徒所要面临的欺骗。通观全篇,基督的话更是针对生活在十八世纪和以后的信徒说的。

圣经的话,不单是针对当时代的人,而且更主要的可能是针对后世的人。这就使我们不至就某些将来事件的时间,匆匆作出结论。

基督升天以后,包括使徒在内的众弟兄,可能都以为主会在他们的时代再来,“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约翰)不死”(约21:23),而要活着见主再来(参徒1:6,7)。

但新约中也有证据表明,上帝确已就基督再来以前的时兆,给予祂的代言人一定的亮光。保罗在帖前4:15中讲到“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但保罗是否真的要帖撒罗尼迦信徒以为主会在他们这一代复临?有些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保罗在第二封书信中谈到了这一话题,“弟兄们,论到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和我们到祂那里聚集,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帖前2:1-2)。他接着描述了基督复临以前要发生的事(3-12节)。其中,最大事情就是“离道反教”(3节)。他在别处讲到,离道反教的事主要发生在他去世以后(徒20:28-30;提后4:6-8)保罗在归纳了基督复临以前的大事以后,规劝他们为今后的日子要站得稳(帖后2:15-17)。

保罗在死牢中写信给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说:“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保罗显然告诉提摩太,离基督再来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保罗在帖前4:15中所说的“我们”不包括他自己,而是生活在末日的基督门徒。用“我们”只是表明他是那跨越多世纪的忠心门徒团体的一份子。

彼得写道:“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彼前4:7)。这话单是针对他写信的对象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从《彼得后书》中读到(两封书信相隔多久我们不知道):“叫你们纪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传给你们的。第一要紧的,该知道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这充分证明,彼得预言日后的形势会产生一些好讥诮的人。

特别注意彼得在讨论基督复临的时候,呼吁信徒要“纪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他在彼后1:19中说:“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他的话表明:基督复临是在未来。信徒应当随从预言的亮光,“直等到天发亮”。保罗也对帖撒罗尼迦信徒说了类似的话:“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帖前5:1-4)。

使徒对于先知著作的提述回应了基督所说“先知但以理”论及将来事件的话:“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太24:15)。

5.圣经既劝勉信徒用预言的亮光指导他们的脚步,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圣经中含有某些与主再来有关的特殊预言。这些预言与伟大的历史时期有关。使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基督复临“近了,正在门口了”(太24:33)。我们特别推荐《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上帝凭着祂的智慧在基督教的早期不让人充分明白其中的内容。但以理书的某些预言要“隐藏封闭,直到末时”(但12:9)。这些预言主要是为末时的。

今天,有充足的亮光从《但以理书》及其姐妹篇《启示录》中照耀出来。其中有关时间的预言令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预言的“时候,日期“(帖前5:1)。这两卷书使我们以预言的确据宣告万物的结局近了。今日的复临运动正是依据这些蒙大光照耀的预言篇章,理直气壮地宣扬有关上帝的大日临近的确实信息。

一、卷名

保罗在写这封书信的时候,也许是没有题目的。这只是一封写给罗马信徒的信。最早的文本采用《罗马书》为卷名,后来扩大为《保罗达罗马人书》,一些英语译本仍采用这个卷名。


二、作者

《罗马书》为使徒保罗所著,对于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严重的异议。一些学者认为原来写给罗马信徒的信中可能不包括第16章,该章是保罗写给他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以弗所教会的另一封信。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罗马书16章中长长的名单,以及保罗不大可能认识他从未去过的城市中那么多朋友的假想。然而,由于人们很自然地从帝国的各地前往罗马城,保罗在首都有许多朋友并不是不可能的。此外,所有最早的文本都包括16章。因此,保守的现代学者均一致认为《罗马书》是一封完整的书信。


三、历史背景

《罗马书》显然是保罗第三次外出传道,在哥林多逗留的三个月时间里写的(徒20:1-3)。许多学者认为这次行程是公元57-58年的冬季,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更早一些。

《罗马书》写于哥林多的依据是,他提到了该犹(罗16:23,参林前1:14)和以拉都(罗16:23;参提后4:20),以及他推荐非比,说她在哥林多东部港口坚革哩教会中担任特殊的工作(罗16:1)。保罗写《罗马书》时,快要回巴勒斯坦去了。他携带马其顿和亚该亚教会的捐款,要送给耶路撒冷基督徒中的穷人(罗15:25,26;参徒19:21;徒20:3;徒24:17;林前16:1-5;林后8:1-4;林后9:1,2)。他想此行以后去罗马访问,然后再去西班牙(徒19:21;罗15:24,28)。他虽然一直想去访问罗马帝国首都的基督教会,却未能成行。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在亚洲和希腊的传道工作,就急于往西去加强意大利的工作,并把基督教传到西班牙(罗15:19,23,见《使徒行述》373页)。为了完成后一个任务,保罗希望得到罗马信徒的祝福和合作。他预料到自己的这次访问,就给他们写了这封信,以清楚有力的言辞概述了福音的伟大原则(罗1:15;罗2:16)。


四、主题

《罗马书》的主题是人类都犯了罪,以及上帝普及全人类的恩典。它提供了一种方法,使罪人不仅能得蒙救赎,而且能恢复到完全和圣洁。这种方法就是信靠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曾死而复生,永远活着,从事调停和恢复的工作。

保罗在写《罗马书》的时候,心中所想的都是他与犹太教师所争论的问题。他把基本的问题都一一提了出来,然后广泛地阐述了罪,以及上帝应付罪的计划。对这一整个问题,他先说明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这是无可推诿的,因为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曾接受上帝旨意的启示(罗1:20;罗3:23),所以众人都被定了罪。罪人根本不可能摆脱这个命运,因为他们处在堕落的境况中是没有办法顺从上帝旨意的(罗8:7)。依靠律法的人试图顺从上帝的律法,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会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自以为义的精神,不肯承认人的软弱和需要一位救主。只有上帝能提供救法。祂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已经提供了救法。所求于堕落人类的只是运用信心,凭着信心接受遮盖他过去罪恶的恩惠,凭着信心接受过公义生活的力量。

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前几章所阐述的福音。《罗马书》后面几章谈论于福音实际应用于选民和教会信徒有关的若干问题。


五、纲要

(一)序言 罗1:1-15

1、祝福 罗1:1-7

2、述说自己的景况 罗1:8-15

(二)阐述圣道 罗1:16-11:36

1、因信称义的道理 罗1:16-5:21

1)因信称义 罗1:16,17

2)众人都没有公义 罗1:18-3:20

a.外邦人的罪恶 罗1:18-32

b.犹太人的罪恶 罗2:1-3:20

3)基督里所提供的义 罗3:21-31

4)旧约道理中的因信称义 罗4:1-25

5)因信称义的福气 罗5:1-11

6)称义的效果与亚当堕落的后果相对照 罗5:12-21

2、因信成圣的道理 罗6:1-8:39

1)向罪死,复活得新生命 罗6:1-11

2)摆脱律法和罪的束缚 罗6:12-23

3)律法使人知罪 罗7:1-13

4)灵和肉体的斗争 罗7:14-25

5)圣灵充满的生活 罗8:1-39

3、以色列人被拣选 罗9:1-11:36

1)保罗忧愁以色列人的拒绝真道 罗9:1-5

2)以色列人拒绝的原因 罗9:6-13

3)上帝不容怀疑 罗9:14-29

4)以色列拒绝是因为没有信心 罗9:30-10:21

5)以色列人的最后复兴 罗11:1-36

(三)因信称义道理的具体运用 罗12:1-15:13

1、基督徒的自我牺牲 罗12:1,2

2、基督徒作为教会成员 罗12:3-8

3、基督徒与别人的关系 罗12:9-21

4、基督徒与国家的关系 罗13:1-7

5、基督徒的爱心 罗13:8-10

6、基督复临的临近 罗13:11-14

7、基督徒要彼此宽容 罗14:1-15:13

(四)结语 罗15:14-16:27

1、述说自己的情况 罗15:14-33

2、向各人问安 罗16:1-16

3、警告提防假师傅 罗16:17-20

4、保罗同伴和代笔者的问候 罗16:21-23

5、祝福和赞美 罗16:24-27

和合本罗13:1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 神的,凡掌权的都是 神所命的。

拼音版罗13:1 Zaì shàng yǒu quánbǐng de, rénrén dàng shùnfú tā. yīnwei méiyǒu quánbǐng bú shì chūyú shén de. fán zhǎngquán de dōu shì shén suǒ méng de.

吕振中罗13:1 居上位有政权的、人人都当顺服。因为没有政权不是出于上帝的∶一切政权都由上帝所定。

新译本罗13:1 政府的权柄,人人都应当服从。因为没有一样权柄不是从 神来的;掌权的都是 神设立的。

现代译罗13:1 人人都应该服从国家的权力机构,因为权力的存在是上帝所准许的;当政者的权力是从上帝来的。

当代译罗13:1 要服从政府,因为政府的权柄都是上帝所赐的。

思高本罗13:1 每人要服从上级有权柄的人, 因为没有权柄不是从天主来的,所有的权柄都是由天主规定的。

文理本罗13:1 秉权者、众宜服之、因无权非由于上帝、诸权皆上帝所命也、

修订本罗13:1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要顺服,因为没有权柄不是来自上帝的。掌权的都是上帝所立的。

KJV 英罗13:1 Let every soul be subject unto the higher powers. For there is no power but of God: the powers that be are ordained of God.

NIV 英罗13:1 Everyone must submit himself to the governing authorities, for there is no authority except that which God has established. The authorities that exist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God.

和合本罗13:2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 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拼音版罗13:2 Suǒyǐ kàng jù zhǎngquán de, jiù shì kàng jù shén de méng. kàng jù de bì zì qǔ xíngfá

吕振中罗13:2 故此敌挡政权、就是反对上帝所规定;反对的必自招处刑。

新译本罗13:2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反对 神所设立的;反对的人必自招刑罚。

现代译罗13:2 所以,抗拒当政者就是抗拒上帝的命令;这样的人难免受审判。

当代译罗13:2 所以,不守当地法律的,就是违背上帝的命令,违背的人必难逃法网。

思高本罗13:2 所以谁反抗权柄,就是反抗天主的规定,而反抗的人就是自取处罚。

文理本罗13:2 故与秉权者抗、乃拒上帝命、拒者自取鞫也、

修订本罗13:2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所立的;抗拒的人必自招审判。

KJV 英罗13:2 Whosoever therefore resisteth the power, resisteth the ordinance of God: and they that resist shall receive to themselves damnation.

NIV 英罗13:2 Consequently, he who rebels against the authority is rebelling against what God has instituted, and those who do so will bring judgment on themselves.

和合本罗13:3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拼音版罗13:3 zuò guān de yuán bú shì jiào xíng shàn de jùpà, nǎi shì jiào zuò e de jùpà. nǐ yuànyì bú jùpà zhǎngquán de má. nǐ zhǐyào xíng shàn, jiù kè dé tāde chēngzàn.

吕振中罗13:3 作官的原不是叫有善行的惧怕,乃是叫有恶行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政权么?须要行善,就可以从它得赞许;

新译本罗13:3 执政的不是要使行善的惧怕,而是要使作恶的惧怕。你想不怕掌权的吗?只要行善,就会得到称赞;

现代译罗13:3 统治者不是要使行善的人惧怕,而是要使作恶的人惧怕。你要不怕当政者,就得行善,他就会嘉许你;

当代译罗13:3 执法者只对付违法的人,不做亏心事的,就无须惧怕;你们若做得好,还会得到表扬哩!

思高本罗13:3 因为长官为行善的人,不是可怕的;为行恶的人,才是可怕的。你愿意不怕掌权的吗?你行善罢! 那就可由他得到称赞,

文理本罗13:3 盖有司非行善者所畏、乃行恶者所畏耳、尔欲弗畏权、惟行善则得其褎、

修订本罗13:3 作官的原不是要使行善的惧怕,而是要使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只要行善,你就可得他的称赞;

KJV 英罗13:3 For rulers are not a terror to good works, but to the evil. Wilt thou then not be afraid of the power? do that which is good, and thou shalt have praise of the same:

NIV 英罗13:3 For rulers hold no terror for those who do right, but for those who do wrong. Do you want to be free from fear of the one in authority? Then do what is right and he will commend you.

和合本罗13:4 因为他是 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 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拼音版罗13:4 Yīnwei tā shì shén de yòng rén, shì yǔ nǐ yǒu yì de. nǐ ruò zuò e, què dàng jùpà. yīnwei tā bú shì kòng kòng de peì jiàn. tā shì shén de yòng rén, shì shēnyuān de, xíngfá nà zuò e de.

吕振中罗13:4 因为它是为你的好处而做上帝仆役的。但你若行恶,就该惧怕;因为他并不是徒然佩带刀剑权力;它是上帝的仆役,是刑罚者,使上帝之义怒临到作恶之人的。

新译本罗13:4 因为他是 神的仆役,是对你有益的。但如果你作恶,就应当惧怕;因为他佩剑,不是没有作用的。他是 神的仆役,是向作恶的人施行刑罚的。

现代译罗13:4 因为他是上帝所使用的人,他的工作是对你有益处的。如果你作恶,你就得怕他,因为他的惩罚并非儿戏。他是上帝所使用的人,要执行上帝对那些作恶的人的惩罚。

当代译罗13:4 要知道他们是上帝差派的,对行得正的人有利无害;然而,你若作奸犯科,就该惧怕了,因为他们必将你绳之於法。他们是上帝的差使,代表上帝秉公行义,警恶惩奸。

思高本罗13:4 因为他是天主的仆役,是为相帮你行善;你若作恶,你就该害怕,因为他不是无故带剑;他既是天主的仆役,就负责惩罚作恶的人;

文理本罗13:4 盖彼为上帝之役、于尔有益、尔若行恶则畏之、以其非徒佩剑、乃为上帝之役、以怒加诸行恶者、

修订本罗13:4 因为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就该惧怕,因为他不是徒然佩剑;他是上帝的用人,为上帝的愤怒,报应作恶的。

KJV 英罗13:4 For he is the minister of God to thee for good. But if thou do that which is evil, be afraid; for he beareth not the sword in vain: for he is the minister of God, a revenger to execute wrath upon him that doeth evil.

NIV 英罗13:4 For he is God's servant to do you good. But if you do wrong, be afraid, for he does not bear the sword for nothing. He is God's servant, an agent of wrath to bring punishment on the wrongdoer.

和合本罗13:5 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拼音版罗13:5 Suǒyǐ nǐmen bìxū shùnfú, búdàn shì yīnwei xíngfá, ye shì yīnwei liángxīn.

吕振中罗13:5 所以必须顺服,不但因上帝义怒之缘故,也因良知的缘故。

新译本罗13:5 所以你们必须服从,不但是为了刑罚,也是因为良心的缘故。

现代译罗13:5 所以,你们必须服从当政者,不但是为了怕上帝的惩罚,也是为了良心。

当代译罗13:5 故此,你们必须服从他们,不单因为得免罹法网,也是因为良心告诉你们,守法是自己的本分。

思高本罗13:5 所以必须服从,不只是为怕惩罚,而也是为了良心。

文理本罗13:5 故须服之、不第因怒、亦因良心也、

修订本罗13:5 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上帝的愤怒,也是因着良心。

KJV 英罗13:5 Wherefore ye must needs be subject, not only for wrath, but also for conscience sake.

NIV 英罗13:5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ubmit to the authorities, not only because of possible punishment but also because of conscience.

和合本罗13:6 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 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拼音版罗13:6 Nǐmen nà liáng, ye wéi zhè yuángù. yīn tāmen shì shén de chāiyì, chángcháng tè guǎn zhè shì.

吕振中罗13:6 你们纳贡银、也是为了这个缘故,因为他们是上帝的差役,时常事务的正是这事。

新译本罗13:6 因此,你们也当纳税,因为他们是 神的差役,专责处理这事的。

现代译罗13:6 你们纳税,也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因为当政者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为上帝工作。

当代译罗13:6 你们纳税也是为同样的原因。政府是上帝所派负责管理事务的,所以应该得到报酬。

思高本罗13:6 为此,你们也该完粮,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差役,是专为尽这义务的。

文理本罗13:6 是以尔亦输税、盖彼乃上帝之有司、恒执斯役、

修订本罗13:6 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上帝的仆役,专管这事。

KJV 英罗13:6 For for this cause pay ye tribute also: for they are God's ministers, attending continually upon this very thing.

NIV 英罗13:6 This is also why you pay taxes, for the authorities are God's servants, who give their full time to governing.

和合本罗13:7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拼音版罗13:7 Fán rén suǒ dàng dé de, jiù gei tā. dàng dé liáng de, gei Tānà liáng. dàng dé shuì de, gei tā shàng shuì. dàng jùpà de, jùpà tā. dàng gōng jìng de, gōng jìng tā.

吕振中罗13:7 你们向一切人、总要把债还清;该向谁纳贡银,就向谁纳贡银;该向谁上税,就向谁上税;该敬畏谁;就敬畏谁;该尊敬谁,就尊敬谁。

新译本罗13:7 你们要向各人清还所欠的;应当纳税的,就要给他纳税;应当进贡的,就给他进贡;应当敬畏的,就敬畏他;应当尊敬的,就尊敬他。

现代译罗13:7 所以,要向他们缴纳所该纳的税:该贡献的,要贡献;该缴纳的,要缴纳;该惧怕的,要惧怕;该尊敬的,要尊敬。

当代译罗13:7 无论是甚麽人,他该得的,就要给他。若该得米粮,就纳粮给他;若该得税款,就缴税给他;该服从的,就服从他;该尊敬的,就尊敬他。

思高本罗13:7 凡人应得的,你们要付清;该给谁完粮,就完粮;该给谁纳税,就纳税;该敬畏的,就敬畏;该尊敬的,就尊敬。

文理本罗13:7 所宜与者与之、税则纳之、征则输之、当畏则畏之、当敬则敬之、○

修订本罗13:7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KJV 英罗13:7 Render therefore to all their dues: tribute to whom tribute is due; custom to whom custom; fear to whom fear; honour to whom honour.

NIV 英罗13:7 Give everyone what you owe him: If you owe taxes, pay taxes; if revenue, then revenue; if respect, then respect; if honor, then honor.

和合本罗13:8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拼音版罗13:8 Fán shì dōu bùke kuīqiàn rén, wéiyǒu bǐcǐ xiāng aì, yào cháng yǐwéi kuīqiàn. yīnwei aìren de jiù wánquán le lǜfǎ.

吕振中罗13:8 除了彼此相爱,对任何人都不可欠什么债;因为爱人、便是行尽了律法。

新译本罗13:8 不要欠人的债;但在彼此相爱的事上,要觉得是欠了人的债。爱别人的,就成全了律法。

现代译罗13:8 千万不要负债!只有彼此相爱是你们该负的债。那爱别人的,就是遵守法律。

当代译罗13:8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在爱心方面,却应该常常觉得亏欠。律法的要求不过是“爱”,

思高本罗13:8 除了彼此相爱外,你们不可再欠人什麽,因为谁爱别人,就满全了法律。

文理本罗13:8 勿歉于人、惟以相爱为歉、盖爱人者尽乎律也、

修订本罗13:8 你们除了彼此相爱,对任何人都不可亏欠什么,因为那爱人的就成全了律法。

KJV 英罗13:8 Owe no man any thing, but to love one another: for he that loveth another hath fulfilled the law.

NIV 英罗13:8 Let no debt remain outstanding, except the continuing debt to love one another, for he who loves his fellowman has fulfilled the law.

和合本罗13:9 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拼音版罗13:9 Xiàng nà bùke jiānyín, bùke shārén, bùke tōudào, bùke tānlán, huò yǒu biéde jièméng, dōu bāo zaì aìren rú jǐ zhè yī jù huà zhī neì le.

吕振中罗13:9 因为那说∶『你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窃,不可贪欲』的诫命──以及任何别的诫命──都总归『在爱你的邻舍如同你自己』这一句话之内。

新译本罗13:9 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心”等等的诫命,都包括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里面了。

现代译罗13:9 法律的命令规定:「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盗窃;不可贪心。」这一切以及其他的命令都包括在「爱人如己」这一条命令里面了。

当代译罗13:9 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窃、不可贪婪等等律法条文的总网就是“爱人如己”。

思高本罗13:9 其实『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恋,』以及其他任何诫命,都包含在这句话 :就是『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

文理本罗13:9 如曰勿淫、勿杀、勿窃、勿贪、抑或他诫、皆一言以蔽之、曰爱邻如己、

修订本罗13:9 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别的诫命,都包括在"爱邻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KJV 英罗13:9 For this, 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 Thou shalt not kill, Thou shalt not steal,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Thou shalt not covet; and if there be any other commandment, it is briefly comprehended in this saying, namely,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

NIV 英罗13:9 The commandments, "Do not commit adultery," "Do not murder," "Do not steal," "Do not covet," and whatever other commandment there may be, are summed up in this one rule: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和合本罗13:10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拼音版罗13:10 Aì shì bú jiā haì yǔ rén de, suǒyǐ aì jiù wánquán le lǜfǎ.

吕振中罗13:10 爱、不作恶事害邻舍;所以爱即是行尽了律法。

新译本罗13:10 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是成全律法的。

现代译罗13:10 一个爱别人的人,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所以,爱成全了全部的法律。

当代译罗13:10 因为人若有“爱心”,就不会损害别人,这便是律法最终的意义了。

思高本罗13:10 爱不加害於人,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满全。

文理本罗13:10 夫爱不为害于邻、故爱也者、律之尽也、○

修订本罗13:10 爱是不对邻人作恶,所以爱就成全了律法。

KJV 英罗13:10 Love worketh no ill to his neighbour: therefore love is the fulfilling of the law.

NIV 英罗13:10 Love does no harm to its neighbor. Therefore love is the fulfillment of the law.

和合本罗13:11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拼音版罗13:11 Zaìzhe, nǐmen xiǎodé xiànjīn jiù shì gāi chèn zǎo shuì xǐng de shíhou, yīnwei wǒmen déjiù, xiànjīn bǐ chū xìn de shíhou gēng jìn le.

吕振中罗13:11 还有一点,你们知道这时机已是多么危急了。已时该从睡眠中醒起的钟点了;因为救恩、现今比我们初信时、更接近于我们了。

新译本罗13:11 还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期了,现在正是你们应该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在比初信的时候更加接近了。

现代译罗13:11 你们必须这样做,因为你们知道这是甚麽时候;这是你们该从睡眠中醒过来的时候。现在我们比刚信的时候更接近上帝的拯救。

当代译罗13:11 还有,你们该从迷梦的生活里醒过来,因为主再来的日子,比初信的时候更加接近了。

思高本罗13:11 再者,你们该认清这个时期,现在已经是由睡梦中醒来的时辰了,因为我们的救恩,现今比我们当初信的时候更临近了。

文理本罗13:11 缘此、知时已届、今宜自寐以寤、盖我侪得救、较初信时为尤近、

修订本罗13:11 还有,你们要知道,现在正是该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得救,现在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KJV 英罗13:11 And that, knowing the time, that now it is high time to awake out of sleep: for now is our salvation nearer than when we believed.

NIV 英罗13:11 And do this,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time. The hour has come for you to wake up from your slumber, because our salvation is nearer now than when we first believed.

和合本罗13:12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拼音版罗13:12 Hēi yè yǐ shēn, báizhòu jiāng jìn. wǒmen jiù dàng tuō qù àn meì de xíngwéi, daì shàng guāngmíng de bīngqì.

吕振中罗13:12 黑夜已深,白昼已近;所以我们要脱去黑暗之行为,穿上亮光之军装。

新译本罗13:12 黑夜已深,白昼近了,所以我们要除掉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武器。

现代译罗13:12 黑夜快要过去,白天就要来临。我们不可再做暗昧的事;要拿起武器,准备在日光下作战。

当代译罗13:12 黑夜将尽,天快破晓,我们要除掉暧昧的行为,穿上光明的盔甲;

思高本罗13:12 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们该脱去黑暗的行为,佩戴光明的武器;

文理本罗13:12 夜既央、昼伊迩、我侪宜脱暗昧之行、而服光明之甲、

修订本罗13:12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所以我们该除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KJV 英罗13:12 The night is far spent, the day is at hand: let us therefore cast off the works of darkness, and let us put on the armour of light.

NIV 英罗13:12 The night is nearly over; the day is almost here. So let us put aside the deeds of darkness and put on the armor of light.

和合本罗13:13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拼音版罗13:13 Xíngshì wéirén yào duānzhèng, hǎoxiàng xíng zaì báizhòu. bùke huāngyàn zuìjiǔ. bùke hǎo sè xiédàng. bùke zhēngjing jídù.

吕振中罗13:13 要端端正正而行,像在白昼之中,而不是在荒宴醉酒中,不是在好房事邪荡中,也不是在纷争妒忌中。

新译本罗13:13 行事为人要光明磊落,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放荡纵欲,不可纷争嫉妒。

现代译罗13:13 我们行事为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生活在白昼中的人一样。不可纵欲醉酒,不可邪淫放荡,不可纷争嫉妒。

当代译罗13:13 端正为人,光明磊落。荒宴醉酒,好色邪荡,嫉妒纷争等事都要远离。

思高本罗13:13 行动要端庄,好像在白天一样,不可狂宴豪饮,不可淫乱放荡,不可争斗嫉妒;

文理本罗13:13 行宜庄正、如于白昼、勿荒宴而沈湎、勿冒色而邪侈、勿争鬬而媢嫉、

修订本罗13:13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在白昼行走。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荡;不可纷争嫉妒。

KJV 英罗13:13 Let us walk honestly, as in the day; not in rioting and drunkenness, not in chambering and wantonness, not in strife and envying.

NIV 英罗13:13 Let us behave decently, as in the daytime, not in orgies and drunkenness, not in sexual immorality and debauchery, not in dissension and jealousy.

和合本罗13: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拼音版罗13:14 Zǒng yào pī daì zhǔ Yēsū Jīdū, búyào wéi ròutǐ ānpái, qù fàngzòng sīyù.

吕振中罗13:14 总要穿上主耶稣基督为军装;别为肉体筹谋、去放纵私欲了。

新译本罗13: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现代译罗13:14 但是,你们要以主耶稣基督装备自己;不要只顾满足肉体的情欲!

当代译罗13:14 不要刻意追慕肉欲之乐,乃要在生活上将主耶稣基督的完美彰显出来。

思高本罗13:14 但该穿上主耶稣基督;不应只挂念肉性的事,以满足私欲。

文理本罗13:14 惟主耶稣基督是服、毋为形躯是图、以纵其欲、

修订本罗13: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只顾满足肉体,去放纵私欲。

KJV 英罗13:14 But put ye on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make not provision for the flesh, to fulfil the lusts thereof.

NIV 英罗13:14 Rather, clothe yourselves with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do not think about how to gratify the desires of the sinful nature.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