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

2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3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4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5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6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7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 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8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

9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

10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11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12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13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

14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注:“丈夫”原文作“弟兄”)。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15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16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17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 神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

18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

19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 神的诫命就是了。

20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

21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

22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

23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24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 神面前守住这身分。

25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26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

27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

28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29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

30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

31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32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

33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

34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35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

36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37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

38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

39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40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我也想自己是被 神的灵感动了。

提要:2 论婚姻,4 说婚姻是防止淫乱的一个办法:10 已经结婚的人不要随便离婚。18,20 每个人都要守住自己蒙召时的身份。25 关于守童身的问题。35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结婚或不结婚。


1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

【本会注释】

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本节开始了书信中一个新的部分,讨论哥林多教会询问保罗的一些问题。记载这些问题的信函已经失传。我们只能的猜测他们咨询的范围。例如,了解涉及哪些具体的婚姻问题的很有帮助的。本章的解释部分取决于给保罗的信函中所提问题的性质。鉴于保罗对淫乱的严厉警告,他的答复首先讨论婚姻问题似乎是很合适的(第5,6章)。哥林多信徒可能想知道,约束所有的人,至少是男人的严格的犹太婚姻条例(见《米示那》Yebamoth 6. 6,《塔木德》宋西诺版卷一第411页),是否也适用于基督徒。教会里可能有一些人不是很想结婚。他们可能问保罗是否可以保持单身。如果这个问题是保罗7:1答复的背景,那么保罗所提出的并不是结婚是否合适的普遍建议,而只是对这一群人说,保持单身是非常合适的。有些基督徒显然认为婚姻是一种罪恶,应该予以避免,如有可能就解除婚姻。鉴于当时哥林多普遍存在的淫乱,这样的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热心避免任何淫乱性质的事,结果可能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禁止婚姻。

近女。性交的委婉说法(见创20:4,6;26:11;箴6:29)。这里可能与“婚姻”同义。这条教训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不能解释为禁止婚姻。

。kalos,“合适的”。该词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合适”(见28,36节),因此不能用来证明单身在道德上的优越性(见太19:4-6;罗7:2-4;弗5:22-32;提前4:1-3;来13:4)。保罗如果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结婚都不好,那就与他在其他书信中用婚姻来说明基督与祂的教会之间的亲密结合相矛盾了(见弗5:22-27)。见上面“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注释。


2 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本会注释】

。虽然不一定要结婚,婚姻却是完全合适的。

免。dia,“因为”,“由于”。可以这样翻译。鉴于哥林多社会普遍的道德败坏,基督徒最好都结婚。在婚姻遭到轻视的地方,道德败坏已成普遍,而且继续蔓延。纯洁和贞操是与维持婚约密切相关的。保罗把结婚作为防止淫乱的措施,这个建议被一些人认为是贬低婚姻。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鉴于哥林多的特殊情况,保罗只是谈到事件的负面。他并没有说这是结婚的唯一理由。他不否认婚姻的积极因素和福气(见太19:12注释)。尼安德说:“我们不可忽视,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讨论婚姻的普遍问题,而只是与哥林多的背景相关的事情。他担心对独身抱有道德偏见的后果”(兰格)。

淫乱。原文的复数无疑指哥林多性犯罪的多种形式。

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这个教训强调基督徒的一夫一妻制。


3 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本会注释】

合宜之分。直译为“责任”,“当行之事”。本节说明夫妻在婚姻事宜上彼此的责任,特别是性行为。他们既彼此终生结合,就要千方百计表现出仁慈,为对方着想。这样的劝勉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基督徒显然认为夫妻分居有特别的好处,这就立刻否定了婚姻的合法权利,置身于不道德的试探之中。


4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本会提要】

没有权柄。这里清楚地说明夫妻平等的权利。双方都无权利否认对方在婚姻关系中的亲密要求。这并不是认可任何形式的虐待或过分行为。反之,基督徒必须认识到要在凡事上节制(见林前9:25;《教会证言》卷一第618页;《教会证言》卷二第380,381,474页)。已婚人士应视自己系于最亲密最温柔的纽带。因此,当不贞的试探临到时,各人都会马上想起与他伴侣奥秘而神圣的结合,并主动拒绝对这种结合的破坏。克里索斯托曾这样说:“因此当你看到一个妓女诱惑你时,你就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而是我妻子的’。同样,女人也当对那破坏她贞洁的人说:‘我的身体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我丈夫的’”(《讲章》19:2;林前7:3;《前尼西亚时期的教父》系列一,卷十二,105页)。

不要忘记,这里有关已婚人士在婚姻亲密关系中责任和特权的讨论,源于哥林多教会所提出的问题(见第1节)。如上所述,有些持禁欲观点的人可能认为,即使结了婚,也要禁止性行为。本节说明,就婚姻的本质而言,婚姻生活的特权不是单属于一方,或者从一方剥夺的。彼此都有要求亲密的权利,但要有神圣的意识,就是在凡事上尊荣上帝(见10:31)。信徒既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圣灵的殿(见6:19,20),就不应让婚姻的特权成为借口,违背将身体毫无玷污地献给上帝的命令(见罗12:1;参《教会证言》卷二第380页)。要让身体必须处于成圣理智的约束之下。


5 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本会注释】

亏负。apostereo,“抢劫”,“剥夺”。该词曾出现在七十士译本的出21:10中,告戒男人不得减轻对第一位妻子衣、食和婚姻生活的责任。本节劝勉基督徒不得彼此剥夺婚姻亲密生活的权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双方同意在一定的时间内分房。接着说明一个共同安排暂时分房的理由,就是不妨碍参加特殊的宗教活动,但没有任何提倡婚姻生活禁欲的暗示。从这句勉言中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参加日常的祈祷活动,就必须禁止行使婚姻生活的特权,而只是说当一个人感觉需要一段时间特别献身祈祷,如这里所说的“专心祷告”时,方可采用这个计划(参出19:14,15)。

专心。有文本为“禁食”。关于犹太人中的禁食,见可2:18注释。

同房。双方约定的禁欲时间结束以后,夫妻就应恢复正常的婚姻生活。劝勉恢复正常关系的理由已经说清楚了,是为了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婚姻保护了人类的纯洁;所以任何在夫妻间实行长期禁欲的企图都会撤除婚姻所确立的预防淫乱的保障(见《先祖与先知》46页)。


6 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本会注释】

。无法确定“这”只是指第5节的建议,还是1-5节整段的教训。

准。suggnōme,“同意”,“同识”,“允许”。保罗并不想给人以印象,说已婚的人有义务达成共识,要实行几段时间的禁欲。他只是说,如果他们有这种愿望的话,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安排,但没有命令他们这样做。也不能凭这句话得出结论说,保罗在第5节中的建议不是出于圣灵的感动。如果这里指的是1-5节,那么保罗是在进一步说明,他不把是否结婚的问题作为一条命令。这是个人决定的事。


7 我愿意众人象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上帝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本会注释】

像我一样。就是有不必结婚的恩赐(见太19:10-12)。不能证明保罗以前是否结过婚。据徒26:10,保罗曾逼迫过圣徒;有人解释说,这表明他是犹太公会的议员(参《使徒行述》112页)。这个机构的成员是要求结婚的(见《塔木德》Sanhedrin 36页b,宋西诺版卷一第229页;参《历代愿望》133页)。此外,保罗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利赛人,自然不会疏忽犹太人所视为神圣的结婚义务(见《米示拿》Yebamoth 6. 6,《塔木德》宋西诺版卷一第411页)。他本章的详细勉言,表明他熟悉婚姻的问题。因此保罗在写《哥林多前书》之前的某个时期有过婚史,似乎是无可怀疑的。

各人领受上帝的恩赐。这里承认结婚或不结婚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保持独身,不结婚就能过称心的生活。也有人喜欢实行世上正常的人生计划而结婚。这两种情况只要与主的指教和谐,都是蒙主悦纳的。


8 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象我就好。

【本会注释】

没有嫁娶的。原文是阳性形式,可能保罗在这里只是指单身汉或鳏夫。25节提到未婚的女子

寡妇。失去丈夫的女人。

。kalos(见第1节注释)。

常像我。见第7节注释。


9 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

【本会注释】

禁止不住。保罗强调节欲的重要性,但是他也意识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象他一样(见第7节注释)。此外,过惯婚姻生活的人可能会发现很难完全节欲(见提前5:11,14)。

欲火攻心。保罗建议那些控制不住性欲的人结婚,免得常受欲望无法满足之苦。这里的教训十分清楚,并前面几节的宗旨一致,就是对婚姻抱纯洁和最佳的态度(见第2,3,5节注释)。即使考虑到逼迫和艰难时期婚姻生活的一切困难(见26节),还是结婚为好,免得因欲望无法满足受精神,情感和肉体的煎熬。


10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本会注释】

那已经嫁娶的。指已婚的基督徒。

主吩咐。保罗提到基督自己的清楚教训,来强调他出于灵感的吩咐。由于耶稣曾经特别讲到这个话题,使徒才能作这样的引述。在耶稣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使徒就提出新的灵感勉言(见第12节注释)。救主说,婚约是神圣而不可改变的(见太5:31,32;可10:2-12;路16:18)。耶稣的吩咐没有给今日世俗法庭所认可合法离婚的许多理由留下余地,如性格不合,精神折磨和其他更琐细的理由。希腊和罗马律法允许夫妻因小事而离婚。犹太人也是如此(见太5:32注释)。这种社会状况无疑影响了基督徒,使他们提出了信徒离婚是合适的问题。答案很清楚;离婚不符合上帝对于人类的完美计划。允许离婚的唯一理由就是淫乱(见太19:9注释)。

妻子不可离开。这里强调的是妻子,可能因为妻子更容易提出离婚的问题。作为弱势的一方,妻子往往在不信的群体中遭受压迫。也可能在哥林多教会的咨询函中(见第1节注释),问到了女子考虑离开她丈夫特殊问题。


11 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本会注释】

若是离开了。说明前一节的吩咐在教会不健全的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完全遵守。有时婚姻上的矛盾未能被爱情和基督徒的忍耐所克服,就导致了离婚。在这种情况下,离异的妻子不宜再嫁,而应设法与丈夫和好。

离弃。aphiemi,“解除”,“放弃”,“离婚”。语气比前面的“离开”要强,但意思可能是一样的。aphiemi在13节中用于妻子。犹太律法承认妻子在某些情况下有权与丈夫离婚。


12 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本会注释】

其余。上面讨论了教会中未婚者的责任,特别是他们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见1-9节),并清楚地说明了主对已婚信徒的吩咐,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分居和离婚的问题(见10,11节)。现在要讨论一方是基督徒、另一方不是的情况。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愿离婚是否合适?信主的丈夫或妻子可能不愿意与不信的伴侣继续亲密的联系。于是保罗于就这种情况发出勉言。

不是主说。基督曾教训说,婚姻的结合具有神圣而不可破坏的性质(见太19:4-6,9)。关于保罗在这里所处理的情况,耶稣并没有明确的指示,所以他说,“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保罗下面的劝勉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但他并没有以先前所记录任何耶稣的话语为依据(参10节注释)。

不要离弃妻子。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非基督徒的妻子极其反对福音,态度强硬,不愿意与她的基督徒丈夫继续共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丈夫阻止不了离婚。反之,如果不信的妻子愿意仍然和她信主的丈夫在一起,他就不可以谋求离婚。婚姻的誓言是神圣的,不能因任何一方宗教信仰的改变而放弃。一方悔改的唯一效果,就是使他或她比以前更加温柔,善良,有爱心和忠诚。只要不信主的一方不主动离开信主的伴侣和再婚,那么在婚姻上对待他或她就要与信主的人一视同仁。


13 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

【本会注释】

不要离弃丈夫。本节的劝勉与12节的相似,但适用于婚姻的另一方。正如基督徒丈夫不能以信仰的差别为由而与不信的妻子离婚,同样,基督徒妻子也不能因此而与不信的丈夫离婚。


14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原文作“弟兄”)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本会注释】

成了圣洁。hagiazo。这句话的背景无疑是一些信徒因伴侣不是基督徒而担心,与不信者婚姻的亲密关系是否会带来污染。保罗的意思不是说,仅仅因为与基督徒继续婚姻的生活,不信的丈夫或妻子就能成为圣洁或悔改成为基督徒,或者说不信的人因注意到伴侣的影响,而逐渐倾向于基督教。这一点保罗在后面会讨论(见第16节注释)。他这里所说的是婚姻的一方一旦成为基督徒以后的情况,而不是将来的情况。所以“成了圣洁”只是指不受污染而已。不信的一方成为圣洁,指的是基督徒和不信者在婚姻中共同生活的合法性问题。婚姻既是合法的,并为教会所认可,二人就因婚姻而结为一体,不可分离(见创2:24;太19:5,6;弗5:31)。既是这样,他们一起生活就是合适的,没有必要离婚。

儿女就不洁净。就是因不圣洁的婚姻而出生的,在某一定的意义上属于私生。如果因一方不信而提出离婚,那就暗示这样的婚姻是不合适的。哥林多信徒自己并不认为这种混合婚姻的子女是私生的;因此即使按照他们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婚姻也是合适的。

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就象不信主的丈夫因信主的妻子而成为圣洁一样。他们成圣是就他们出生于神圣的结合而论。


15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上帝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本会注释】

那不信的人。这里的阳性形式代表双方,就象本节的后半部分一样。

离去。或“离开”。

拘束。douloo,“奴役”,“束缚”。如果非基督徒的一方不愿意与基督徒继续生活,想要离开,基督徒就无须不惜代价维持这段婚姻。不要阻止不信之伴侣的离开。基督徒没有义务违背不信伴侣的意愿而勉强与其生活。

和睦。基督徒应当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作出认真的努力,与不信的伴侣和睦相处(见罗12:18;来12:14)。基督教是和平的宗教,努力防止或避免纷争与混乱(见约14:27;罗14:19;林后13:11;腓4:7)。如果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合法的婚姻生活不和睦,不信主的一方坚持要分开,那就要协商和平分手。


16 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本会注释】

。信主的一方之所以不能离开或不想离开不信主的一方,是因为信主之人的影响和榜样可能会引导非基督徒接受基督为他的救主。不信者的悔改将给整个家庭带来极大的快乐和幸福,特别是不信者本人。这个目标非常重要,基督徒应当有忍耐之心予以促成。他一刻也不可停止过真正基督徒的生活,不要受任何刺激所影响。要藉着祷告不断地与主交通,争取不信的伴侣摆脱不信,过一种和睦,和谐和幸福的生活,为进入天家作准备。


17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上帝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

【本会注释】

主所分给。见第7节注释。

。接受基督教并不意味着必须改变信徒的经济,社会或职业地位。福音使者所传扬的喜讯有时会在犹太和外邦信徒中产生极大的兴奋。一些人既感受福音更高尚,更幸福,更圣洁的经验,就不再关心世界和世务。他们只愿过属灵的生活,想要放弃日常的职业(见帖后3:6-12)。福音并不是要马上推翻现存的秩序,而是逐渐渗入我们生活的一切事务中,造成缓慢而有秩序的改变。尼安德十分恰当的表述了本节的教训:“我们在这里所了解的基本事实是,基督教并不破坏现有的关系,只要这些关系不是罪恶的;它只是在其中注入新的精神”(兰格)。


18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

【本会注释】

不要废割礼。受了割礼的犹太人成为基督徒以后,不必隐瞒他们受过割礼的事实,象一些放弃犹太教而成为异教徒的犹太人那样(见约瑟弗斯《古代史》十二章. 5. 1 [241];《马加比上》1:15)。

受割礼。犹太人所实行的割礼原是遵照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吩咐;对于接受基督教的外邦人,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徒15:24-29)。


19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上帝的诫命就是了。

【本会注释】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无论受不受犹太人的割礼,都不影响个人藉着相信耶稣而与上帝所建立的关系。这里强调的真理是,如果不信基督,遵守外表的礼节就毫无价值(见加5:6;6:15)。上帝接纳祂新生的孩子,不是因着他的行为,而是因为他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他所成就的的大工(见约3:16;罗4:5;弗2:8,9)。亚伯拉罕的信心成为所有相信基督之人的榜样,被称为所有同样相信耶稣之人的父,不论他们有没有受割礼(见罗4:9,11,12)。

只要守。参考加5:6;6:15。意思是说,重要的是守上帝的诫命。上帝评估人的信仰不是凭着他对礼仪的遵守,而是凭着他与上帝律法原则的关系(见传12:13;约14:15,21,23;15:10;约壹2:4-6)。一个人无论他有没有受割礼都能遵守诫命。


20 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

【本会注释】

见第24节注释。保罗劝人守住他们蒙耶稣恩召服侍祂之时的生活境遇和身份。接受基督和祂的生活方式并不授人权柄违抗现有的秩序,设法躲避自己的环境或职责,除非这与真理的原则相矛盾。保罗在第21节中解释了他的观点。


21 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

【本会注释】

奴隶。doulos(见罗1:1注释)。接受救主的奴隶并不因此而解除属世的主人对他们的奴役。

不要因此忧虑。不要因此而忧愁烦恼,不要以此为耻辱。不要因在耶稣里新发现的属灵自由而轻视你奴隶的身份,而要学会满足于你找到救主时的处境(见腓4:11;提前6:6,8;来13:5)。保罗教导奴隶要尽自己对属世主人的职责,从而为福音改变人心的大能作见证(见弗6:5-8;西3:22-24;提前6:1;多2:9,10;彼前2:18,19)。上帝眷顾祂所有的儿女,不论他们的生活地位如何。祂要根据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情况赐下恩典和力量(见腓4:19)。

就求自由更好。解经家对本节后半节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劝悔改的奴隶们不要计较自己的社会地位。即使他们能合法地获得自由,也不要操之过急,而要守住奴隶的身份,知道自由人和奴隶在基督均为一体(见林前12:13加3:27,28;西3:11)。此外,目前的罪恶状况很快就会因耶稣的复临而结束(见林前7:26,29),那时所有现为奴隶的信徒在肉体和心灵上都要获得自由。另一种解释是劝信主的奴隶利用获得自由的机会。后一种解释与保罗有关混合婚姻的劝勉是一致的(见第15节)。无法对保罗的意思下明确的结论。


22 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

【本会注释】

释放的人。信主的奴隶因悔改获得自由,就是藉着主耶稣基督脱离罪的捆绑。这句话似乎是为了安慰奴隶,劝他们乐天知命。以前牢牢控制他们的罪的奴役,要比身体受属世主人的奴役糟糕得多。他已经从罪的奴役中得到释放。尽管他依然为奴,比以前已经好得多了。现在他真是一个主所释放的自由人。那些没有悔改的人,即使是奴隶主,所受的奴役要比奴隶更甚。奴隶从大罪中得拯救,应该欢喜快乐。人所能得到的最大福气就是从罪中得释放。既然这样,他就不应该为今生的外部环境而过分忧虑(见太6:25-31,33,34;约8:32,34,36;罗7:14-20,23,24;8:2;加5:1)。

奴仆。doulos,“奴隶”,如21节和本节的前半部分。那些接受基督邀请而跟随祂,毫无保留将自己的心献给主的自由民,因此就成了耶稣的“奴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人要么做罪恶的悲惨奴隶,要么是做他创造主和救主快乐甘心的奴仆。所有文明的社会都是由法律统治的。遵守人所生活之社会公认的法律并非降格,只要这些律法与圣经相符。但以理的三个朋友愿意遵守迦勒底国王的命令到杜拉平原去,就是大金像所立的地方,但是他们拒绝下拜,因为这违背上帝明显的命令(但3:14,16-18;参出20:4,5)。无论是奴隶还是自由民,遵守上帝的律法表达了他们最高的敬意,是门徒身份的试石,也是理智与良心的最高指示(见林前7:19;《基督教育之研究》第111页;《喜乐的泉源》60页;《福山宝训》146,147页;《使徒行述》506页)。使徒说明基督徒奴隶和自由民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要在生活上顺从上帝的律法。


23 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本会注释】

买来。代价就是无限宝贵的耶稣宝血(见约3:16;罗5:18,19;彼前1:18,19;彼前3:18)。接受福音的奴隶,虽然仍受制于人间的主人,被剥夺了公民的自由,人民在上帝的眼里却是无比宝贵的。他们是耶稣基督的奴仆,藉着不断顺从地上的主人而服侍主,因为如果他们忠心地作出这样的服务,基督就会视之为替祂做的(见弗6:5-8;西3:22-24)。

不要作人的奴仆。这句话意义不很清楚。有人认为这是劝自由民或已经获得自由的人不要作奴仆。也有人认为这是劝勉所有的基督徒,不论是自由民,还是为奴的,都要接受真理原则的指导,在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职责。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违犯上帝的律法来迎合人的要求(见徒5:29)。他们将认识到那为拯救他们付出重价的上帝要求他们完全的奉献和专一的忠诚(见路10:27)。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干扰他们按自己的良心指示敬拜上帝的权利和责任。圣灵是基督徒的向导和教师(见约16:13;罗8:14)。他们的良心是属于上帝的,受上帝引导,不是受任何人或团体所控制。他们的生命是属于上帝的,按照上帝的旨意管理和使用。基督徒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上帝的财产(参《天路》312页)。这种交易在上帝一方乃是购买,在信徒一方乃是自愿乐意的奉献。上帝藉着基督对于信徒的所有权,就这样保证了他们在一切关系到意志和良心的事上能脱离人的奴役,而侍奉基督这一事实的证据就是完全的自由(见约8:32,36;罗6:14,18,22)。


24 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上帝面前守住这身分。

【本会注释】

在上帝面前。耶稣基督宗教的光荣在于信徒不是独自行路的。他在世上为上帝的家所接纳,与天使和主自己相伴(见太28:20;约14:16-18,21;15:7)。不论他蒙召要遭遇什么样的经历,他都有一个安慰的信息,就是他不会孤单;有一位主知道和体谅他一切的问题和苦难。一切爱祂相信祂的人都得到保证: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他们也不会孤立无援(见赛43:2;来13:5)。当信徒认识到这一点时,他就会乐天知命。信徒因与耶稣交往而学会以遵行上帝的旨意为他的主要工作;他的一切都要用来更有效地为上帝服务。他将享受内心的平安和满足,这是不信的人所无法体验的(见赛26:3;约14:27)。

守住这身分。本节重复20节的劝勉。为什么呢?无疑是为了强调基督教并不企图推翻或废除任何现有的社会秩序。永生上帝的教会在地上并不是要瓦解人类的社会,而是要使其团结。基督徒视奴隶制为弊端,不应存在于文明的社会里,这是对的。但是上帝在祂赐给古代以色列人的律法中允许奴隶制存在(见利25:44-46;见申14:26注释)。上帝的允许并不一定表示祂赞同。允许离婚就是典型的例子:“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太19:8)。在异邦的基督教传道士看到违背耶稣教训的事时,不要设法以激进的手段推翻既定的习俗和惯例。他知道这样做不能推进真理的事业,却会关闭进一步传道的门路。忠心地传扬福音,伴随着圣灵的能力,将会在接受福音的人生活中产生变化,然后就会有社会制度的改变,与真理相和谐。

不要把本节中的教训理解为禁止基督徒在合法的前提下设法摆脱奴役。它只是建议他满足于等待主在这件事上的引导。如果主认为不宜敞开自由的门路,信主的奴隶就要满足于按原来的身份侍奉上帝。他要记住,在他服侍地上主人的时候,他也能有效地服侍上帝(见林前7:22)。他不要在不信的人中造成影响,使他们以为基督教的精神就是违命反抗,从而给教会蒙羞。所有的人都能在任何时候实践耶稣的信仰,在他们所接触的人面前为祂作见证,以这种方式传播真理的知识(见《喜乐的泉源》81,82页)。


25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本会注释】

论到童身的人。保罗现在探讨哥林多信徒显然请教他的另一个问题(见第1节注释)。

没有主的命令。关于使徒要说的童身问题,他没有圣经的明文或耶稣的教训作为权威,他对“已经结婚”之人的劝勉,引用了基督自己的吩咐(见第10节注释)但这并不会削弱或排除下面有关童身问题的教训的灵感性质。

忠心的。保罗就这样表达了他以下见解的权威。他的悔改和献身已经被主接纳;主也赐给他特别的亮光。他已经献上自己的生命为荣耀上帝和遵行祂的旨意。他不断设法在基督里达到完全(见腓3:13,14)。因此他肯定不会提出任何自私或世俗的建议。他所写的话应该被接受为上帝在这个问题上的旨意。


26 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

【本会注释】

现今。或“现在”。该词在帖后2:2表示基督的复临不是“现在”。

艰难。anagke,指“需要”(林前7:37译为“不得已”)或“患难”(帖前3:7等)。在路21:23中,anagke指随着耶路撒冷的毁灭而临到地上的患难。保罗无疑指基督教所面临的大逼迫和患难时期。

据我看来。或“我认为”。

。anthrōpos,泛指男人和女人。

守素安常。该词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劝人保持自己的身份。参考对接受基督后想改变身份的想法的劝戒(见17,18,20,24节)。二,指下面的话语,即信徒在童身的问题上应接受27-38节的指导。鉴于所面临的苦难,信徒最好避免进入增加他们痛苦和患难的境地。

才好。kalos(见第1节注释)。在学习有关婚姻的勉言时,信徒不要忘记,在考虑自己行动的时候,不仅要想到合法,也要想到有益处(见6:12;10:33)。


27 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

【本会注释】

缠着。deo。今日人们常说婚姻是绳索或契约,强调两人结婚永久性质的结合。

脱离。藉着离婚。使徒教导说,即使在危险或紧急时刻,也不可疏忽对婚姻伴侣的责任。他们要继续婚姻的关系,尽婚姻的责任。虽然他们在逼迫和试炼的时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但他们不可为避免不便和痛苦而想解除婚姻的责任。他们应当履行职责,相信上帝会眷顾他们。

你没妻子缠着呢。你是不受婚姻约束的吗?指单身汉和鳏夫。

就不要求妻子。这里劝鳏夫或单身汉不要急于结婚(参第1节注释)。本节并不是说保罗不赞成婚姻,或认为婚姻是不合法的,像某些哥林多信徒认为的那样(见第28节注释)。他只是设法避免让基督徒在危急时期卷入不必要的麻烦(见第26节注释)。未婚人士在艰难时期确实比较轻松。


28 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本会注释】

并不是犯罪。婚姻是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决定的事。保罗在本章中劝勉是所有面临婚姻问题的人安全的向导,特别是处在逆境中的人。虽然如此,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知道结婚或单身都是上帝所认可的。在有些情况下结婚似乎并不明智,但决没有劝任何人单身。这完全是个人决定的事。

肉身必受苦难。在逼迫和患难时期,照顾丈夫、妻子、儿女和履行其他婚姻责任特别困难(见太24:19;参路23:28-30)。“肉身”指地上的生活及其相关是一切事宜,尤其是家庭的生活,有关衣食和照看所有家庭财产等事。在即将临到教会的逼迫时期,有些信徒要坐牢,受折磨,甚至被处死。因为信仰的缘故,家庭被拆散,家庭成员被逐流亡。保罗说,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单身更好一些。

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解经家对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我不愿夸大这些苦难,免得你们听见难过”。二,“我给你们这些教训,是为了让你们免受这些苦难”。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有可能。


29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象没有妻子;

【本会注释】

时候。kairos,特定的时候或时期(见罗13:11注释)。主自己曾鼓励信徒在生活中盼望祂的复临和世界末日(见太24:42,44;25:13;可13:32-37)。耶稣和祂使徒的教训说明,人生的大事就是为进入上帝永远荣耀国度的家乡作准备(见太6:19-21,33;10:38,39;可10:21)。圣经总是说这段准备的时期是短暂的(见罗13:11注释)。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查案审判很快就要结束了。当它结束的时候,再想获得进入天国的资格就为时太晚了。因此大家都应该确保自己被接纳为荣耀国度的公民(见赛55:6,7;但8:14;9:24-27;罗9:28;林后6:2;来3:13;彼后1:10;启22:10-12)。人人都应该在生活上与上天亲密交通,以致无论什么时候要他们放下今生的挂虑,他们都不会感到意外(见可13:35-37;路18:1;21:34-36;帖前5:1-6,17,22,23)。凡认识到这件大事,时刻为迎见上帝作准备的人,不会把情感倾注在属世的事上。他会不断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莫测,在生活上随时为主的来临作准备(见西3:1,2)。

从此以后。鉴于世人为永恒作准备的时间非常短暂,充其量不过是人的一生基督徒不应过于把自己束缚在属世的纽带和财产上。他们不要让任何事物,甚至是家庭的关系,来扰乱他们为天国准备的决心。

要像没有。前面的论述所得出的结论是,那些有妻子的人已经别无选择,但是他们不要因婚姻而忘记了时刻与上天保持接触的本分。换一句话说,婚姻的牵挂,责任和快乐应当从属于人生的伟大目标,就是不断地与主交通,并积极为祂的再来作准备。本节强调的真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爱上帝和顺从祂的要求应置于信徒的生活的首要位置(见申6:5;10:12;传12:13;太22:37,38)。不要把这一节理解为教导说在婚姻的关系中无需感情和爱心,或与保罗在本章开头的教导相矛盾。


30 哀哭的,要象不哀哭;快乐的,要象不快乐;置买的,要象无有所得;

【本会注释】

要像不哀哭的。凡心中被圣灵充满的人,不会过分地受地上的生活经历所影响。经受磨难的人将因来生荣耀的确实盼望而克制悲伤。相信上帝和祂的应许会平息痛苦的心(见赛26:3)。

要像不快乐的。这里警告那些因自己属世的财富和福气而高兴的人,不要把主要的快乐集中在这方面。不要为人类命运中属世的成功和名誉而过分快乐。人要认识到地上的万物都是靠不住的。他们的永久喜乐决不能从关注任何属世的成就中获得(见雅4:14;彼前4:2-4;约壹2:15-17)。但我们完全应该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感恩,为我们慈爱的父所赐给我们的恩典而高兴。

要像无有所得。获得财富和进行交易并无不妥,但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是不经久的,很快就会过去。人死之后,他的一切都要留给别人(见路12:20,21)。况且主快要来接祂的一切子民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还要专注于物质的财富呢(见路12:15;西3:2;帖前4:16,17;约壹2:15,17)?既然不久的将来地上的万物都要过去,信徒就应该专注于积攒财宝在天上(见太6:19-21)。


31 用世物的,要象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本会注释】

。chraomai,“使用”,“处理”。只要人还在这堕落的世界里,就需要用世上的东西来供生活所需,如衣食和住所。这样“用世物”是完全合理的,因它们被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见创1:26-31;赛45:18)。

。katachraomai,“充分利用”,“滥用”。但有时katachraomai和chraomai(见上面注释)的意思没有什么区别,或很少有区别,所以译为“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的”。基督徒要合理利用世上的事物,不要随意用上帝的东西来满足自私的欲望或荣耀人。要警惕他们对世上事物的兴趣排斥了对上帝国度事物的兴趣。要接受成圣理智的引导,内心本性的自私愿望,要服从他们属灵利益的更高要求(见太6:31-34;13:22;路21:34)。

样子。schēma,“外表”,“形式”,这里是目前状况下的世界。

过去了。目前的世界很快就要结束(见彼后3:10;约壹2:17;启21:1),所以将心思专注于生活中暂时的事物是愚蠢的。父母尤其要警惕,避免上了撒但的圈套,把光阴和精力都化在获取财富上,同时忽视了培养儿女的智力和品德。


32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

【本会注释】

无所挂虑。amerimnoi,(参太6:25注释)。这里的勉言特别针对危险和紧急时期,如罗马帝国在一世纪对基督教的逼迫。在这样的时期中,基督徒不应做什么事情来增加他们所必须面对的苦难与忧愁。对于他们来说,放弃结婚的权利可能更好。已婚人士也许比单身者负有更多物质方面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能象单身的人那样完全献身与主。夫妻双方若都完全献身与上帝,结果当然会是对上帝更多的奉献。

主的。指信仰属灵方面的事,相对于今生的事务。“童身”的人不担负家庭的责任。他不必花费光阴和精力预备家庭的物质需要,特别是在试炼逼迫的日子。他可以一心一意推进上帝的国度。保罗自己就是这样选择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愿意,他尽可以保持单身,献身于上帝的圣工。但是保罗已经说明(2-9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结婚是更好的(见太19:10-12注释)。独身生活本身并不比结婚更加纯洁或体面。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以免在学习本章时得出错误的结论。保罗在本章有些地方似乎夸奖独身,但在其他地方则称赞婚姻和基督徒家庭的价值和好处(见弗5:21-32;参来13:4)。


33 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

【本会注释】

叫妻子喜悦。这是合适的。但已婚的男子很可能为竭力讨妻子欢心而未能对明显的宗教职责予以应有的履行(见《教会证言》卷一第436页;《教会证言》卷五第362页)。


34 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本会注释】

又有分别。有文本把这句话与33节连起来,解读为:“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他的兴趣分散了。未婚的女子或姑娘则为主的事忧虑,如何在身体灵里圣洁。”无论怎样理解,总的教训是一样的,那就是未婚的男人或女人有较少受“现今的艰难”(26节)影响的好处。

没有出嫁的。在危险时期单身的好处,对于未婚女子来说,和单身男人是一样的。

圣洁。不要以为已婚的女人不及单身的女子圣洁(见第32节注释)。不是说未婚的女子比已婚的女子纯洁和属灵,而是说她们不因婚姻生活的责任而分心。

身体。见罗12:1注释。

已经出嫁的。参第33节。


35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

【本会注释】

益处。保罗现在向信徒保证,他迄今有关婚姻的论述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益处。他并没有意思动员他们独身,尽管他自己认为独身更有利于为主作圣工。这件事不要勉强。要让各人仔细考虑他的劝勉,然后自己作出决定。基督徒应当选择最少妨碍他完全献身侍奉主的途径。

牢笼。brochos,“圈套”,“活结”。不要束缚人的良心。保罗并不想限制他们在正常时期做合法和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他没有阻止他们去追随那增进他们真正幸福的道路。他只是设法在“艰难”(26节)和逼迫时期帮助他们。

合宜的。euschēmōn。保罗是指合乎礼节的事。

没有分心的事。见第32节注释。


36 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本会注释】

若有人。解经家对36-38节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指父亲与未出嫁的女儿,或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也有人认为是指小伙子与他的未婚妻。

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一,“他的女儿”不大可能指未婚妻;二,“叫二人成亲”(ekgamizo;有文本为gamizo)通常指“嫁出去”,是父亲而不是小伙子的行动。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解释说,希腊人和东方人一样,认为父亲对未出嫁的女儿拥有绝对的威权,由他来决定女儿的终生大事。现在许多东方国家依然有这样的风俗。如果一个姑娘到了婚龄仍不出嫁,就认为是她和她父亲的羞辱。所以东方的父亲急于要在女儿超过婚龄之前为她们寻找合适的伴侣。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指一个小伙子与他的未婚妻,理由如下:一,如果本节前半部分的主语是父亲和他的女儿,动词“叫二人成亲” 就没有表达出来的主语;二,“没有不得已的事”,“由得自己作主”(37节)似乎描写一场更加剧烈的斗争,与父亲嫁女儿的性质不同。

有人认为gamizo只是“使…..结婚”的意思,而不是“结婚”。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希腊语中,以-izo结尾的动词往往失去了明显的使役意义。Gamizo的情况就是这样。然而它在《新约》其他地方显然是指“使……结婚”(可12:25;在太22:30;24:38;路17:27为ekgamizo,但有文本是gamizo)。

有些认为本段是指小伙子与他未婚妻的解经家推测说,保罗在这里用“他的女儿”代表属灵的婚姻,指虔诚的青年人娶处女为妻共同生活,立誓禁欲,保持属灵的结合。历史上这种习俗的例子见《赫马牧人书》卷九第11页,异像一;伊里奈乌斯《驳异端》之一,6. 3;德尔图良《论禁食》17页;《论处女的面纱》14页。我们不要接受这种解释,因为那就等于说保罗默许这种完全非属灵的习俗了。第二种观点只是指一对已经订婚的夫妻而已。

女儿也过了年岁。原文可译为“如果她过了青春时期”或 “如果他过了青春时期”。如果36节和37节是严格平行的,那就应译为“如果他过了青春时期”,与平行句“没有不得已的事”(37节)吻合。

事又当行。根据第一种观点,这是对父亲的劝勉,因为他再以上述的理由或其他理由反对女儿的婚事显然是不明智的。根据第二种观点,这是针对感情强烈的小伙子的劝勉(参第9节注释)。

随意。父亲的意思或年轻人的意思(见上面注释)。

不算有罪。见第9,28节注释。

叫二人成亲就是了。如果本节的主语是小伙子与和他的未婚妻,这句话就显得很自然;如果是指父亲和他未嫁的女儿,那么这句话的主语只能是暗指的了(见上述解释)。


37 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

【本会注释】

倘若。本节提出了与36节相反的建议,可参考该节来解释。36节的劝勉“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见第6节)。根据36节或37节,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并予以实施,上帝都不会视其是违反祂的律法。

也好。kalōs,是kalos的副词形式,意思相同(见第1节注释)。


38 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

【本会注释】

这样看来。本节归纳了36,37节的论述。叫女儿结婚,或让一个小伙子娶他的未婚妻没有错,保持单身也没有罪。

更是好。鉴于“现今的艰难”(见第26节注释)。


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本会注释】

约束。deo,如在27节中(见该节注释)。

丈夫活着的时候。上帝的意思是只有死亡才能将夫妻分开(见太19:5-9注释;参《福山宝训》63-65页)。

就可以自由。女人第二次结婚并没有罪,只要她是遵照主的教导选择伴侣(见创2:24;太19:6;罗7:1-3;弗5:31)。

嫁这在主里面的人。即使女人的丈夫死了,她也不能随便嫁给不信的人。她必须首先考虑对上帝的责任。不荣耀上帝的计划就不要采纳(见林后6:14-16;《教会证言》卷五第110页;《给青年人的信息》456,462页)。基督徒为什么不要与不信主之人结合呢?理由如下:一,与不信的人,无论是外邦人还是名义上的基督徒结交,都将大大影响人实行“分别”,作“属上帝的子民”和“不要效法这个世界”(见林后6:17;彼前2:9;罗12:2)的教诲。二,与那些在人生观,特别是在许多重要事情上直接违背真宗教的人结交,不可能有真正的同情和友谊。三,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尊重、不赏识耶稣基督真福音的人一起生活,会使女子丧失敬虔的心,放弃对上帝给祂子民的信息与标准的单纯信靠(见《给青年人的信息》453,454页)。撒但知道信与不信的人结合最能成功地摧毁人的幸福和用途,就竭力劝人离开安全的忠告,随从不洁之心的欲望,造成抱憾终生和永远沦丧的局面(见《教会证言》卷二第248页;《教会证言》卷五第363-365页)。


40 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我也想自己是被上帝的灵感动了。

【本会注释】

更有福气。makarios(见太5:注释)。根据当时的局势(见26节注释),寡妇如果能与信徒再婚,要比保持单身聪明。

我的意见。见第10,12节注释。

被上帝的灵感动了。这里似乎提到哥林多教会一些自以为受了圣灵感动的领袖。使徒声明自己也是受圣灵感动的。所以这句话是宣称应该接受他的书信,因为这不是人的观点,而是永生上帝所显示的智慧。保罗必须指出他的教训是出于上帝的启示,这样他才能驳斥哥林多的假教师的教训,为哥林多信徒的管理制定规章,保障他们不落入当时环境的特殊诱惑。

一、卷名

《哥林多前书》这一简短的卷名见诸于现存最早的《哥林多前书》抄本,写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切斯特•比提纸莎草圣经抄本。原信并无此卷名。


二、作者

除了那些对于保罗是否真有其人尚持疑问的趋于极端的解经家以外,一般都认为该卷书系保罗所著。事实上,它与《哥林多后书》、《罗马书》、《加拉太书》一道,被认为是保罗所有的书信中证据最为确凿的。书信的头尾均出现作者的名字(林前1:1,2;林前16:21)。书信是口授给抄写员或秘书的,除了书信的结尾处问候的话。保罗说,这是他的“亲笔问安”(林前16:21)。他为什么聘用秘书代笔的确实原因尚不得而知,但这显然是他的一个习惯(见罗16:22;西4:18;帖后3:17)。有人说使徒的视力不佳(见加6:11)可能是一个原因。


三、历史背景

《哥林多前书》写于以弗所(林前16:8)。保罗曾在以弗所工作了三年(徒20:31),这里是他第三次外出传道主要的活动中心(徒18;20:1)。写这封书信时他将要动身前往希腊和马其顿。他希望在以弗所留到五旬节(林前16:5-8),可是环境促使他提前离开(徒19:21-20:3)。上述资料使我们可以确定该书信写于公元57年春天。

哥林多教会是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时建立起来的。使徒在这里度过了至少十八个月的时间。他的工作虽然辛劳,却取得了成果,一个兴旺的教会建立起来了(徒18:1-11)。

哥林多的古城位于连接伯罗奔尼撒和希腊大陆的地峡上。它位于地峡的南端,阿克罗哥林多北山脚的平原之上。山顶上有一座堡垒和一所庙宇。所以哥林多成了战略要地,伯罗奔尼撒和阿提卡的陆路交通由城中穿行而过。它处于地峡东部的萨洛尼克湾和西部的哥林多湾之间,交通便利,成了欧亚之间贸易的重镇。一些腓尼基人住在城里,经营用附近海域里的骨螺制作紫色染料的生意。他们还引进其他的技术,设立了淫荡的腓尼基神明崇拜。

哥林多作为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上航路的要道,骄奢淫逸成风,以致“哥林多”一词就成了“耽于声色”的代名词。“哥林多化”就用来指“奢侈淫荡”。

了解一下哥林多的宗教有助于明白上帝显示了何等奇妙的恩典战胜了邪恶的势力,在这座邪恶的城市里,建立起一个由新生的圣徒所组成的教会。哥林多就其财富,奢侈,贸易和混杂的人口而言,很配得上巴恩斯给它所起的名字──“古代的巴黎”。该城的主神是爱神阿芙洛忒蒂,其崇拜仪式鄙污而淫乱。不难想象这种把淫乱神化所带来的后果。阿波罗的神庙造在阿克罗哥林多的北坡上。有1000名美女在爱神的坛前依法充当公妓。她们主要由外国人供养,该城从她们的淫行中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福音使者在哥林多古城里所面临的任务可以用以下的话来表达:“如果福音能在哥林多取得胜利,那么在任何环境下也能取得胜利了。”(W.D.钱伯林)

教会建立以后保罗不在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保罗的注意。我们可以从书信中了解到这些问题。首先是教会分了派。亚波罗因其口才和学问而被教会中许多人抬举在保罗之上(见林前1:12;3:4;参徒18:24-19:1)。还有一些人自夸既不跟保罗,也不跟亚波罗,而是跟原来的使徒之一彼得(林前1:12)。另外又有些人声称自己不跟从任何人间的领袖,而跟基督(林前1:12)。

许多已经放弃了罪恶行径的哥林多教友,生活在淫乱的哥林多人中间,现在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林前5章)。教友们在世俗的法庭内彼此争讼,败坏了教会的声誉。圣餐成了宴乐的场合(林前11:17-34),发生了有关婚姻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7章),吃祭偶像之物(林前8章),妇女在公众礼拜中的合宜举止(林前11:2-16),还有对属灵恩赐正确作用的误解(林前12章-14章),一些人还怀疑复活的事实和方式(林前15章)。

亚波罗在教会分裂以后就离开了哥林多(见《使徒行述》280页)。保罗从他那里了解到教会的情况。亚波罗和保罗当时一同在以弗所。保罗劝亚波罗回哥林多去,亚波罗不肯(见林前1:12)。保罗的其他消息来自于“革来氏家里的人”(林前1:11),以及也许是一个由司提反、福徒拿都和亚该亚组成的代表团(林前16:17)。当时的局面引起保罗的严重忧虑。他曾写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见林前5:9),他在以弗所期间也许曾短暂地访问过哥林多(见林后13:1)。他还派提摩太(林前4:17,参林前16:10)和提多前往哥林多(见林后2:13)。此外他写了《哥林多前书》,讲论了教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


四、主题

这封书信的主题有两个。一、责备堕落的行为,这是因在教会中引进败坏福音教训的行为而造成的。二、教导和阐述了信徒们要求澄清的有关信仰和行为的若干问题。保罗对罪恶并没有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他在责备时十分公正,没有以任何方式掩盖罪恶。他严厉而坚决地斥责离开正路的行为。在揭露错误,斥责教会里日益滋长的不法行为的过程中,时时表露出一位基督的真同工所怀的同情、怜悯和温慈。他的一颗爱心始终在设法拯救堕落的人;找回迷路的人;医治受伤的人。保罗知道改变和征服人心的乃是爱,而不是武力和强迫。所以他在给哥林多教会动了属灵的外科手术以后,就敷上了温柔慈爱的油膏。13章中所出色阐述的基督徒之爱,特别表现了这一点。书信从教诲的立场论述了一些实际事物,如婚姻、吃祭偶像之物,教会礼节中的行为,圣餐,属灵恩赐的恰当运用等。

这封书信在保罗所有的书信中是“内容最丰富,最富有教育意义,最有力”的一封(《使徒行述》301页)。


五、纲要

(一)序言 林前1:1-9

1、开头的问候 林前1:1-3

1)提到作者及其同伴 林前1:1

2)致信的对象 林前1:2

3)开头的祝福 林前1:3

2、称赞属灵上的进步 林前1:4-9

(二)斥责罪恶 林前1:10-6:20

1、教会中的分裂现象 林前1:10-4:21

1)斥责分裂的精神 林前1:10-13

2)保罗为自己的传道工作和福音辩护 林前1:14-2:16

3)分派精神的矛盾性 林前3:1-23

4)明确对于属灵领袖的合适态度 林前4:1-21

2、乱伦的事件 林前5:1-13

3、反对在世俗的法庭诉讼 林前6:1-20

(三)对于哥林多信徒所提若干问题的答复 林前7:1-11:1

1、关于婚姻的教训 林前7:1-40

1)互相承认婚姻的权利 林前7:1-6

2)在某种环境下提倡独身 林前7:7-11

3)关于信与不信者婚姻的问题 林前7:12-16

4)接受基督并不改变社会身份 林前7:17-24

5)关于不出嫁的问题 林前7:25-40

2、关于祭偶像之食物的教训 林前8:1-11:1

1)为软弱弟兄的缘故还是不吃为宜 林前8:1-13

2)保罗说明自己如何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9:1-27

3)对于拜偶像的警告 林前10:1-22

4)恰当地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10:23-11:1

(四)基督徒崇拜中的合适行为 林前11:2-14:40

1、妇女和蒙头 林前11:2-16

2、合适地举行圣餐礼 林前11:17-34

3、属灵恩赐的地位和作用 林前12:1-14:40

1)恩赐的来源和多样性 林前12:1-31

2)爱是最大的恩赐 林前13:1-13

3)关于方言和预言的恩赐 林前14:1-40

(五)关于复活的道理 林前15:1-58

1、复活的可靠性 林前15:1-34

2、复活的实在性 林前15:35-50

3、复活的盼望在基督复临时实现 林前15:51-58

(六)结语 林前16:1-24

1、关于为穷人募捐的教训 林前16:1-4

2、透露访问哥林多的计划 林前16:5-9

3、要求接待提摩太 林前16:10,11

4、亚波罗决定留在以弗所 林前16:12

5、结束的勉言 林前16:13-18

6、结束的问候 林前16:19-24

和合本林前7:1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

拼音版林前7:1 Lún dào nǐmen xìn shàng suǒ tí de shì, wǒ shuō nán bú jìn nǚ dǎo hào.

吕振中林前7:1 论到你们信上所写的问题,我以为男人与女人没有性接触的好;

新译本林前7:1 关于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认为男人不亲近女人倒好。

现代译林前7:1 现在来讨论你们信中所提的事。我想,一个男人能够不结婚倒是好的。

当代译林前7:1 现在该谈谈你们来信问我的事了。照我的意见,男人不接近女人是最好的。

思高本林前7:1 论到你们信上所写的事,我认为男人不亲近女人倒好。

文理本林前7:1 论及尔所书者、则男不近女为善、

修订本林前7:1 关于你们信上所提的事,男人不亲近女人倒好。

KJV 英林前7:1 Now concerning the things whereof ye wrote unto me: It is good for a man not to touch a woman.

NIV 英林前7:1 Now for the matters you wrote about: It is good for a man not to marry.

和合本林前7:2 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拼音版林前7:2 Dàn yào miǎn yínluàn de shì, nánrén dàng gè yǒu

吕振中林前7:2 但是为了避免淫乱的缘故,各人最好要有他自己的妻子,各人也最好要有自己的丈夫。

新译本林前7:2 但为了避免淫乱的事,男人应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人也应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现代译林前7:2 不过,既然有那麽多淫乱的事发生,每一个男人应该有自己的妻子;每一个女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丈夫。

当代译林前7:2 不过,为了避免有淫乱的事情,男婚女嫁也是合情合理的。

思高本林前7:2 可是,为了避免淫乱,男人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人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文理本林前7:2 然为淫故、夫各有其妇、妇各有其夫、

修订本林前7:2 但为了避免淫乱的事,男人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人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KJV 英林前7:2 Nevertheless, to avoid fornication, let every man have his own wife, and let every woman have her own husband.

NIV 英林前7:2 But since there is so much immorality, each man should have his own wife, and each woman her own husband.

和合本林前7:3 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拼音版林前7:3 Zhàngfu dàng yòng hé yí zhī fèn dāi qīzi, qīzi dāi zhàngfu ye yào rúcǐ.

吕振中林前7:3 丈夫该以应尽的房事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这样。

新译本林前7:3 丈夫对妻子应该尽他的本分,妻子对丈夫也应当这样。

现代译林前7:3 丈夫要对妻子尽夫妻间的责任;妻子也要对丈夫尽夫妻间的责任。

当代译林前7:3 人结婚之后,夫妻之间就应当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思高本林前7:3 丈夫对妻子该尽他应尽的义务,妻子对丈夫也是如此。

文理本林前7:3 夫当予妇以所宜、妇于夫亦然、

修订本林前7:3 丈夫对妻子要尽本分;妻子对丈夫也要如此。

KJV 英林前7:3 Let the husband render unto the wife due benevolence: and likewise also the wife unto the husband.

NIV 英林前7:3 The husband should fulfill his marital duty to his wife, and likewise the wife to her husband.

和合本林前7:4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拼音版林前7:4 Qīzi méiyǒu quánbǐng zhǔ zhāng zìjǐ de shēnzi, nǎi zaì zhàngfu. zhàngfu ye méiyǒu quánbǐng zhǔ zhāng zìjǐ de shēnzi, nǎi zaì qīzi.

吕振中林前7:4 妻子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主权,丈夫才有主权;同样的,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妻子才有。

新译本林前7:4 妻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主权,权在丈夫;照样,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权在妻子。

现代译林前7:4 妻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主权,主权在丈夫;同样,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主权在妻子。

当代译林前7:4 妻子不再独自占有自己的身体,因为这身体也属於丈夫。同样,丈夫也不能独自占有自己的身体,因为它也属於妻子。

思高本林前7:4 妻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主权,而是丈夫有;同样,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而是妻子有。

文理本林前7:4 妇不得自主其身、惟夫主之、夫亦不得自主其身、惟妇主之、

修订本林前7:4 妻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主张的权柄,权柄在丈夫;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张的权柄,权柄在妻子。

KJV 英林前7:4 The wife hath not power of her own body, but the husband: and likewise also the husband hath not power of his own body, but the wife.

NIV 英林前7:4 The wife's body does not belong to her alone but also to her husband. In the same way, the husband's body does not belong to him alone but also to his wife.

和合本林前7:5 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拼音版林前7:5 Fūqī bùke bǐcǐ kuīfù, chúfēi liǎng xiāng qíngyuàn, zànshí fèn fáng, wéi yào zhuān xīn dǎogào fāng kè, yǐhòu réng yào tóngfáng, miǎndé Sādàn chèn zhe nǐmen qíng bú zì jīn, yǐnyòu nǐmen.

吕振中林前7:5 除了出于同意、或者暂时分房、以便专务祷告、之外,总不要相亏负,仍然还要同在一处,免得撒但(即∶『魔鬼』的别名)因你们不能节制、而试诱你们。

新译本林前7:5 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为了要专心祷告,双方才可以同意暂时分房。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的时候诱惑你们。

现代译林前7:5 夫妻不要忽略对方的需求,除非为了要专心祷告,彼此同意暂时分房;但以后还是要恢复正常的关系,免得你们因节制不了而受撒但的诱惑。

当代译林前7:5 因此,夫妻彼此不可拒绝对方的权利,除非双方同意,才可以暂时分房,以便专心祈祷,以后,二人仍要恢复正常的夫妻关系,免得魔鬼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就引诱你们做不道德的事。

思高本林前7:5 你们切不要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专务祈祷;但事後仍要归到一处,免得撒殚因你们不能节制,而诱惑你们。

文理本林前7:5 勿相负、惟彼此契合、暂务祈祷、乃可相离、后仍相聚、以免情不自禁、撒但因之试尔、

修订本林前7:5 夫妻不可忽略对方的需求,除非为了要专心祷告,在两相情愿下暂时分房;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而引诱你们。

KJV 英林前7:5 Defraud ye not one the other, except it be with consent for a time, that ye may give yourselves to fasting and prayer; and come together again, that Satan tempt you not for your incontinency.

NIV 英林前7:5 Do not deprive each other except by mutual consent and for a time, so that you may devote yourselves to prayer. Then come together again so that Satan will not tempt you because of your lack of self-control.

和合本林前7:6 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拼音版林前7:6 Wǒ shuō zhè huà, yuán shì zhún nǐmen de, bú shì méng nǐmen de.

吕振中林前7:6 我说这话、是按让步特许的办法,不是凭诏命说的。

新译本林前7:6 我说这话是容许你们,并不是命令。

现代译林前7:6 我这样说不是对你们下命令,而是勉强同意罢了。

当代译林前7:6 我这番话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要强迫你们结婚。

思高本林前7:6 我说这话,原是出於宽容,并不是出於命令。

文理本林前7:6 我言此、许也、非命也、

修订本林前7:6 我说这话是出于容忍,不是命令。

KJV 英林前7:6 But I speak this by permission, and not of commandment.

NIV 英林前7:6 I say this as a concession, not as a command.

和合本林前7:7 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 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拼音版林前7:7 Wǒ yuànyì zhòngrén xiàng wǒ yíyàng. zhǐshì gèrén lǐngshòu shén de ēncì, yī ge shì zhèyàng, yī ge shì nàyàng.

吕振中林前7:7 我愿意众人也都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都有自己从上帝来的恩赐,有人这样,有人那样。

新译本林前7:7 我愿人人都像我一样;只是各人有各人从 神得来的恩赐,有人是这样,有人是那样。

现代译林前7:7 事实上,我愿意大家都像我一样不结婚。但是,每一个人都从上帝领受了不同的恩赐,有人是这样,有人是那样。

当代译林前7:7 当然我是希望人人都像我一样,独身不娶;但因为上帝赋予人的恩赐,各有不同,所以也不必勉强。

思高本林前7:7 我本来愿意众人都如同我一样,可是,每人都有他各自得自天主的恩宠:有人这样,有人那样。

文理本林前7:7 我愿众皆如我、但各得其赐于上帝、一如此、一如彼、○

修订本林前7:7 我愿众人像我一样;但是各人都有来自上帝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KJV 英林前7:7 For I would that all men were even as I myself. But every man hath his proper gift of God, one after this manner, and another after that.

NIV 英林前7:7 I wish that all men were as I am. But each man has his own gift from God; one has this gift, another has that.

和合本林前7:8 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

拼音版林前7:8 Wǒ duì zhe méiyǒu jiàqǔ de hé guǎfu shuō, ruò tāmen cháng xiàng wǒ jiù hǎo.

吕振中林前7:8 对没有结婚的和寡妇呢、我是说,他们若像我安于素常,这对于他们倒好。

新译本林前7:8 我现在要对未婚的人和寡妇说,他们若保持像我这样就好了;

现代译林前7:8 现在,我要向没有结婚的人和寡妇说:能够像我一样过独身生活倒是不错的。

当代译林前7:8 至於那些未婚的和寡居的人,若能学我一样,继续过独身的生活,那就再好不过了。

思高本林前7:8 我对那些尚未结婚的人,特别对寡妇说:如果她们能止於现状,像我一样,为她们倒好。

文理本林前7:8 我谓未嫁娶者与嫠妇、若恒如我则善、

修订本林前7:8 我对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他们若能维持独身像我一样就好。

KJV 英林前7:8 I say therefore to the unmarried and widows, It is good for them if they abide even as I.

NIV 英林前7:8 Now to the unmarried and the widows I say: It is good for them to stay unmarried, as I am.

和合本林前7:9 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

拼音版林前7:9 Tǎngruò zìjǐ jìnzhǐ bú zhù, jiù keyǐ jiàqǔ. yǔ qí yù huǒ gōng xīn, dǎo bú rú jiàqǔ wéi miào.

吕振中林前7:9 但若不能自制,就让他们结婚。因为与其欲火中烧,不如结婚嫁娶。

新译本林前7:9 但如果不能自制,就应当结婚,因为结婚总比欲火焚身好。

现代译林前7:9 如果你们不能抑制欲念,那就结婚好啦。与其欲火中烧,不如有嫁有娶。

当代译林前7:9 如果他们不能自制,就应该结婚,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结婚为妙了。

思高本林前7:9 但若她们节制不住,就让她们婚嫁,因为与其欲火中烧,倒不如结婚为妙。

文理本林前7:9 倘不能自制、嫁娶可也、盖嫁娶愈于欲烁也、

修订本林前7:9 但他们若不能自制,就应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结婚为妙。

KJV 英林前7:9 But if they cannot contain, let them marry: for it is better to marry than to burn.

NIV 英林前7:9 But if they cannot control themselves, they should marry, for it is better to marry than to burn with passion.

和合本林前7:10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拼音版林前7:10 Zhìyú nà yǐjing jiàqǔ de, wǒ fēnfu tāmen, qíshí bú shì wǒ fēnfu, nǎi shì zhǔ fēnfu, shuō, qīzi bùke líkāi zhàngfu.

吕振中林前7:10 对已结婚的、我也有所嘱咐[其实不是我,乃是主],妻子不要离开丈夫;

新译本林前7:10 我要吩咐已婚的人(其实不是我,而是主吩咐的),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现代译林前7:10 对於已经结婚的人,我也有所吩咐;其实不是我的意思,而是主的命令: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当代译林前7:10 我又要照主的命令,吩咐那些已婚的人,不可离婚。

思高本林前7:10 至於那些已经结婚的,我命令──其实不是我,而是主命令: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文理本林前7:10 若已嫁娶者、我则命之、然非我也、乃主也、曰、妇勿去夫、

修订本林前7:10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而是主吩咐的:妻子不可离开丈夫,

KJV 英林前7:10 And unto the married I command, yet not I, but the Lord, Let not the wife depart from her husband:

NIV 英林前7:10 To the married I give this command (not I, but the Lord): A wife must not separate from her husband.

和合本林前7:11 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拼音版林前7:11 Ruò shì líkāi le, bùke zaì jià. huò shì tóng zhàngfu héhǎo. zhàngfu ye bùke lí qì qīzi.

吕振中林前7:11 纵使已经离开了,就该安于不嫁,否则要跟丈夫复和;丈夫呢、也不要离弃妻子。

新译本林前7:11 如果离开了,就不可再嫁,不然,就要跟丈夫复合。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现代译林前7:11 要是离开了,就不可再嫁;不然,她必须再跟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当代译林前7:11 若是已经离了婚,妻子就不可再嫁别人,只能与丈夫复合。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思高本林前7:11 若是离开了,就应该持身不嫁,或是仍与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文理本林前7:11 若去之、则无他适、或仍与夫和、夫亦勿弃妇、

修订本林前7:11 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不然要跟丈夫复和;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

KJV 英林前7:11 But and if she depart, let her remain unmarried, or be reconciled to her husband: and let not the husband put away his wife.

NIV 英林前7:11 But if she does, she must remain unmarried or else be reconciled to her husband. And a husband must not divorce his wife.

和合本林前7:12 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拼音版林前7:12 Wǒ duì qíyú de rén shuō, bú shì zhǔ shuō, tǎngruò mǒu dìxiōng yǒu bú xìn de qīzi, qīzi ye qíngyuàn hé tā zhù, tā jiù búyào lí qì qīzi.

吕振中林前7:12 对其余的人呢、是我说,不是主说的∶若有弟兄有不信主的妻子,而妻子又赞同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新译本林前7:12 我要对其余的人说(是我说的,不是主说的),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而她也情愿和他住在一起,他就不要离弃她。

现代译林前7:12 对其他的人我自己也有话要说(不是主说的):如果一个基督徒已经娶了非信徒作妻子,而妻子愿意继续跟他在一起生活,他就不可以离弃妻子。

当代译林前7:12 虽然主没有清楚的指示,我仍要表示一点意见:如果有弟兄的妻子尚未信主,妻子又乐意和他共同生活,他就不应离开妻子。

思高本林前7:12 对其馀的人,是我说,而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主的妻子,妻子也同意与他同居,就不应该离弃她;

文理本林前7:12 语其余、我也、非主也、如兄弟有妇不信、彼愿同居、则勿弃之、

修订本林前7:12 我对其余的人说-是我,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一起生活,他就不可离弃妻子。

KJV 英林前7:12 But to the rest speak I, not the Lord: If any brother hath a wife that believeth not, and she be pleased to dwell with him, let him not put her away.

NIV 英林前7:12 To the rest I say this (I, not the Lord): If any brother has a wife who is not a believer and she is willing to live with him, he must not divorce her.

和合本林前7:13 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

拼音版林前7:13 Qīzi yǒu bú xìn de zhàngfu, zhàngfu ye qíngyuàn hé tā tóng zhù, tā jiù búyào lí qì zhàngfu.

吕振中林前7:13 一个妇人有不信主之丈夫的,这人又赞同和他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

新译本林前7:13 如果妻子有不信的丈夫,而他也情愿和她住在一起,她也不要离弃丈夫。

现代译林前7:13 如果有一个女信徒已经跟非信徒结了婚,而丈夫愿意继续跟她在一起生活,她也不可以离弃丈夫。

当代译林前7:13 同样,有姊妹的丈夫未信主,丈夫又想和她共同生活,她也不要离开丈夫。

思高本林前7:13 倘若某妇人有不信主的丈夫,丈夫也同意与她同居,就不应该离弃丈夫,

文理本林前7:13 妇有夫不信、彼愿同居、则勿弃之、

修订本林前7:13 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一起生活,她就不可离弃丈夫。

KJV 英林前7:13 And the woman which hath an husband that believeth not, and if he be pleased to dwell with her, let her not leave him.

NIV 英林前7:13 And if a woman has a husband who is not a believer and he is willing to live with her, she must not divorce him.

和合本林前7:14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丈夫”原文作“弟兄”)。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拼音版林前7:14 Yīnwei bú xìn de zhàngfu, jiù yīn zhe qīzi chéng le shèngjié. bìngqie bú xìn de qīzi, jiù yīn zhe zhàngfu chéng le shèngjié. ( zhàngfu yuánwén zuò dìxiōng ) bú rán, nǐmen de érnǚ jiù bú jiéjìng. dàn rújīn tāmen shì shèngjié de le.

吕振中林前7:14 因为不信主的男人因着妻子就圣别了;不信主的妇人因着弟兄也圣别了。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了;其实却是圣洁的。

新译本林前7:14 因为不信的丈夫因着妻子成为圣洁,不信的妻子也因着那个弟兄成为圣洁了。不然,你们的儿女就是不洁净的,但现在他们都是圣洁的了。

现代译林前7:14 因为那没有信主的丈夫是因信了主的妻子而蒙上帝悦纳的;同样,那没有信主的妻子也是因信主的丈夫而为上帝所悦纳的。要不是这样,他们的儿女就算不蒙悦纳了;事实上,他们是上帝所悦纳的。

当代译林前7:14 因为未信主的丈夫,或者可以因信主的妻子的帮助而成为基督徒。同样,未信主的妻子,也可能因为有信主的丈夫而成为基督徒。这样,他们所生的子女,因有和谐的家庭生活,也会照着上帝的安排,得着救恩。要不然,家庭破裂,子女也许永远不能认识主了。

思高本林前7:14 因为不信主的丈夫因妻子而成了圣洁的,不信主的妻子也因弟兄而成了圣洁的; 不然,你们的儿女就是不洁的,其实他们却是圣洁的。

文理本林前7:14 盖不信之夫以妇圣、不信之妇以夫圣、不然、则子女不洁、而今俱圣矣、

修订本林前7:14 因为不信的丈夫会因着妻子成了圣洁;不信的妻子也会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了,但现在他们是圣洁的。

KJV 英林前7:14 For the unbelieving husband is sanctified by the wife, and the unbelieving wife is sanctified by the husband: else were your children unclean; but now are they holy.

NIV 英林前7:14 For the unbelieving husband has been sanctified through his wife, and the unbelieving wife has been sanctified through her believing husband. Otherwise your children would be unclean, but as it is, they are holy.

和合本林前7:15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拼音版林前7:15 Tǎngruò nà bú xìn de rén yào lí qù, jiù yóu tā lí qù bā. wúlùn shì dìxiōng, shì jiemeì, yù zhe zhèyàng de shì, dōu bú bì jū shù. shén zhào wǒmen yuán shì yào wǒmen hémù.

吕振中林前7:15 但不信主的人如果离开了,就由他离开。弟兄或姊妹、在这种情形之下、都不必受奴辖;上帝召了你们、是召你们于和平中的。

新译本林前7:15 如果那不信的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在这种情形之下,信主的弟兄或姊妹都不必勉强。 神呼召你们,是要你们和睦。

现代译林前7:15 然而,如果没有信主的一方要离开信主的伴侣,就由他去吧。在这种情形下,那信主的,无论是丈夫或是妻子,都可以自由了。上帝呼召了你们,要你们和睦相处。

当代译林前7:15 然而,那未信主的丈夫和妻子若是坚持要离婚的话,就让对方离开好了。上帝选召我们,是要我们过和谐宁静的生活,既然对方无法和平相处,就不必勉强挽留,自己也不再受约束了。

思高本林前7:15 但若不信主的一方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在这种情形之下,兄弟或姐妹不必受拘束,天主召叫了我们原是为平安。

文理本林前7:15 若不信者欲去、则听之、兄弟姊妹、于此俱无束缚、盖上帝召我以和也、

修订本林前7:15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开,就由他离开吧!无论是弟兄是姊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上帝召你们原是要你们和睦。

KJV 英林前7:15 But if the unbelieving depart, let him depart. A brother or a sister is not under bondage in such cases: but God hath called us to peace.

NIV 英林前7:15 But if the unbeliever leaves, let him do so. A believing man or woman is not bound in such circumstances; God has called us to live in peace.

和合本林前7:16 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拼音版林前7:16 Nǐ zhè zuò qīzi de, zenme zhīdào bùnéng jiù nǐde zhàngfu ne. nǐ zhè zuò zhàngfu de, zenme zhīdào bùnéng jiù nǐde qīzi ne.

吕振中林前7:16 做妻子的,你怎么知道你能救丈夫不能呢?做丈夫的,你怎么知道你能救妻子不能呢?

新译本林前7:16 你这作妻子的,你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你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现代译林前7:16 信主的妻子啊,你怎麽能肯定救不了自己的丈夫呢?信主的丈夫啊,你怎麽能肯定救不了自己的妻子呢?

当代译林前7:16 作妻子的,你怎知道不能使丈夫得救呢?作丈夫的,又怎知道妻子不会因你信主呢?

思高本林前7:16 因为 这为妻子的,怎麽知道 能救丈夫呢?或者,你这为丈夫的,怎麽知道你能救妻子呢?

文理本林前7:16 为妇者焉知能救尔夫否乎、为夫者焉知能救尔妇否乎、

修订本林前7:16 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KJV 英林前7:16 For what knowest thou, O wife, whether thou shalt save thy husband? or how knowest thou, O man, whether thou shalt save thy wife?

NIV 英林前7:16 How do you know, wife, whether you will save your husband? Or, how do you know, husband, whether you will save your wife?

和合本林前7:17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 神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

拼音版林前7:17 Zhǐyào zhào zhǔ suǒ fèn gei gèrén de, hé shén suǒ zhào gèrén de ér xíng. wǒ fēnfu ge jiàohuì dōu shì zhèyàng.

吕振中林前7:17 不过,照主所分给各人的,照上帝所呼召各人的是怎样,他就该怎样行。在众教会里、我所规定的、都是这样。

新译本林前7:17 不过,主怎样分给各人, 神怎样呼召各人,各人就要照着去行事为人。我也这样吩咐各教会。

现代译林前7:17 每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按照主的恩赐,并且符合上帝呼召他的目的。这是我教导各教会的原则。

当代译林前7:17 我在各教会的教训都是这样,各人应当依照上帝的选召和安排,安分守己。

思高本林前7:17 此外,主怎样分给了各人,天主怎样召选了各人,各人就该怎样生活下去:这原是我在各教会内所训示的。

文理本林前7:17 惟当各依主之颁赐、并如上帝所召而行、我命诸会亦如是、

修订本林前7:17 无论如何,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恩赐和上帝所召各人的情况生活。我在各教会里都是这样规定的。

KJV 英林前7:17 But as God hath distributed to every man, as the Lord hath called every one, so let him walk. And so ordain I in all churches.

NIV 英林前7:17 Nevertheless, each one should retain the place in life that the Lord assigned to him and to which God has called him. This is the rule I lay down in all the churches.

和合本林前7:18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

拼音版林前7:18 Yǒu rén yǐ shòu gēlǐ meng zhào ne, jiù búyào feì gēlǐ. yǒu rén wèi shòu gēlǐ meng zhào ne, jiù búyào shòu gēlǐ.

吕振中林前7:18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么?别回复原状了;有人在没受割礼时蒙召么?别受割礼了。

新译本林前7:18 有人受了割礼而蒙召的吗?他就不要遮掩割礼的记号。有人未受割礼而蒙召的吗?他就不要受割礼。

现代译林前7:18 那受割礼后接受呼召的人不必除掉割礼的印记;那接受呼召时未受割礼的人也用不着受割礼。

当代译林前7:18 谁在信主的时候已经受了割礼的,不必设法去掩饰割礼的记号;那些在信主的时候没有接受割礼的,也不必去再受割礼。

思高本林前7:18 有人受割损後蒙召的吗?他就不该掩盖割损的记号;有人是未受割损蒙召的吗?他就不该受割损。

文理本林前7:18 人既受割而见召、则勿废割、人未受割而见召、则勿受割、

修订本林前7:18 有人受割礼后才蒙召,他就不必除去割礼的记号。有人未受割礼前蒙召,他就不必受割礼。

KJV 英林前7:18 Is any man called being circumcised? let him not become uncircumcised. Is any called in uncircumcision? let him not be circumcised.

NIV 英林前7:18 Was a man already circumcised when he was called? He should not become uncircumcised. Was a man uncircumcised when he was called? He should not be circumcised.

和合本林前7:19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 神的诫命就是了。

拼音版林前7:19 Shòu gēlǐ suàn bùdé shénme, bú shòu gēlǐ ye suàn bùdé shénme. zhǐyào shǒu shén de jièméng jiù shì le.

吕振中林前7:19 受割礼算不了什么,没受割礼也算不了什么,只有遵守上帝的诫命最要紧。

新译本林前7:19 割礼算不得什么,没有割礼也算不得什么,要紧的是遵守 神的命令。

现代译林前7:19 因为受不受割礼都算不了甚麽;重要的是服从上帝的命令。

当代译林前7:19 受割礼与否根本无关重要,算不得甚麽一回事,最要紧是遵行上帝的诫命。

思高本林前7:19 受割损算不得什麽,不受割损也算不得什麽,只该遵守天主的诫命。

文理本林前7:19 割与不割、皆无足重、惟守上帝诫而已、

修订本林前7:19 受割礼算不了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了什么,只要谨守上帝的诫命就是了。

KJV 英林前7:19 Circumcision is nothing, and uncircumcision is nothing, but the keeping of the commandments of God.

NIV 英林前7:19 Circumcision is nothing and uncircumcision is nothing. Keeping God's commands is what counts.

和合本林前7:20 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

拼音版林前7:20 Gèrén meng zhào de shíhou shì shénme shēn fèn, réng yào shǒu zhù zhè shēn fèn.

吕振中林前7:20 各人在什么召业(与『蒙召』一词同字根)中蒙召,就让他安于这个好啦。

新译本林前7:20 各人蒙召的时候怎样,他就应当保持原来的情况。

现代译林前7:20 每一个人应该保持蒙召时的身份。

当代译林前7:20 各人信主的时候是甚麽身分,就应当安分守己。

思高本林前7:20 各人在什麽身份上蒙召,就该安於这身份。

文理本林前7:20 各宜止于见召时之分、

修订本林前7:20 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要守住这身份。

KJV 英林前7:20 Let every man abide in the same calling wherein he was called.

NIV 英林前7:20 Each one should remain in the situation which he was in when God called him.

和合本林前7:21 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

拼音版林前7:21 Nǐ shì zuò nú lì meng zhào de má, búyào yīncǐ yōulǜ. ruò néng yǐ zìyóu, jiù qiú zìyóu gēng hǎo.

吕振中林前7:21 你是做奴仆蒙召的么?别在意了;但你若能得自主,还是利用着机会好。

新译本林前7:21 你蒙召的时候是作奴仆的吗?不要为此烦恼。但如果你能够得到自由,就要把握这机会。

现代译林前7:21 要是你蒙召时是奴隶的身份,那也没有关系;可是一有获得自由的机会,你就争取自由。

当代译林前7:21 你信主的时候是奴隶的身分吗?不必因此烦恼;如果你可以重得自由,也不要放过机会。

思高本林前7:21 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你不要介意,而且即使你能成为自由人,你也宁要守住你原有的身份,

文理本林前7:21 尔为奴而见召、勿以为虑、若能得释、宁安之、

修订本林前7:21 你是作奴隶时蒙召的吗?不要介意;若能获得自由,就争取自由更好。

KJV 英林前7:21 Art thou called being a servant? care not for it: but if thou mayest be made free, use it rather.

NIV 英林前7:21 Were you a slave when you were called? Don't let it trouble you--although if you can gain your freedom, do so.

和合本林前7:22 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

拼音版林前7:22 Yīnwei zuò núpú meng zhào yú zhǔ de, jiù shì zhǔ suǒ shìfàng de rén. zuò zìyóu zhī rén meng zhào de, jiù shì Jīdū de núpú.

吕振中林前7:22 做奴仆而在主里蒙召的、就是主的释放奴;同样的,自主人蒙召的、也是基督的奴仆。

新译本林前7:22 因为作奴仆的蒙了主的呼召,就是属于主的自由人了;照样,自由的人蒙了呼召,他就是基督的奴仆了。

现代译林前7:22 一个奴隶蒙主呼召便是主所释放的人;一个自由的人蒙召就成为基督的奴隶。

当代译林前7:22 身为奴隶的人信了主,主就将他从罪中释放,他就成为自由人了。自由身的人信主,就要听从主的命令,作基督的奴仆。

思高本林前7:22 因为作奴隶而在主内蒙召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同样,那有自由而蒙召的人,就是基督的奴隶。

文理本林前7:22 盖为奴而见召于主、则为主所释、自由而见召、则为基督之奴、

修订本林前7:22 因为,蒙主呼召的奴仆是主所释放的人;蒙主呼召的自由之人是基督的奴仆。

KJV 英林前7:22 For he that is called in the Lord, being a servant, is the Lord's freeman: likewise also he that is called, being free, is Christ's servant.

NIV 英林前7:22 For he who was a slave when he was called by the Lord is the Lord's freedman; similarly, he who was a free man when he was called is Christ's slave.

和合本林前7:23 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拼音版林前7:23 Nǐmen shì zhòngjià mǎi lái de. búyào zuò rén de núpú.

吕振中林前7:23 你们乃是重价买来的;别做人的奴仆了。

新译本林前7:23 你们是用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现代译林前7:23 你们是上帝用重价买来的,所以不要作人的奴隶。

当代译林前7:23 你们既然是主用高价买来的,就不要卖身给其他人作奴隶了。

思高本林前7:23 你们是用高价买来的,切不要做人的奴隶。

文理本林前7:23 尔乃以值见购、勿为人奴、

修订本林前7:23 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

KJV 英林前7:23 Ye are bought with a price; be not ye the servants of men.

NIV 英林前7:23 You were bought at a price; do not become slaves of men.

和合本林前7:24 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 神面前守住这身分。

拼音版林前7:24 Dìxiōng men, nǐmen gèrén meng zhào de shíhou shì shénme shēn fēn, réng yào zaì shén miànqián shǒu zhù zhè shēn fèn.

吕振中林前7:24 弟兄们,各人在什么召业中蒙召,就让他安于这个好啦。

新译本林前7:24 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怎样,就应当在 神面前保持这原来的情况。

现代译林前7:24 弟兄们,你们每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要保持蒙召时的身份。

当代译林前7:24 弟兄姊妹们,你们要照着蒙召信主时的身分,倚靠上帝,安分守己地生活。

思高本林前7:24 弟兄们,各人在什麽身份上蒙召,就在天主前安於这身份罢!

文理本林前7:24 兄弟乎、各宜与上帝偕而止于见召时之分焉、○

修订本林前7:24 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要在上帝面前守住这身份。

KJV 英林前7:24 Brethren, let every man, wherein he is called, therein abide with God.

NIV 英林前7:24 Brothers, each man, as responsible to God, should remain in the situation God called him to.

和合本林前7:25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拼音版林前7:25 Lún dào tóng shēn de rén, wǒ méiyǒu zhǔ de mìnglìng, dàn wǒ jì meng zhǔ liánxù, néng zuò zhōngxīn de rén, jiù bǎ zìjǐ de yìjiàn gàosu nǐmen

吕振中林前7:25 论到童身人、我却没有主的诏命;但作为蒙主怜恤、而可信靠的人、我就发表意见。

新译本林前7:25 关于守独身的女子,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然蒙了主的怜悯,成为可信靠的人,就把我的意见提出来。

现代译林前7:25 关於独身的问题,我没有从主那里得到甚麽指示。但是我蒙上帝怜悯,成为可信托的人。我就以这样的身份向各位提供我的意见。

当代译林前7:25 关於独身的问题,主并没有给我任何命令,但我既然深受主恩,成为他忠实可靠的仆人,就向你们提供一些意见。

思高本林前7:25 诠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只就我蒙主的仁慈,作为一个忠信的人,说出我的意见:

文理本林前7:25 论及处女、我未奉主命、惟蒙主矜恤以为忠、则以己意示之、

修订本林前7:25 关于未婚女子,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悯、作为一个可信靠的人,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KJV 英林前7:25 Now concerning virgins I have no commandment of the Lord: yet I give my judgment, as one that hath obtained mercy of the Lord to be faithful.

NIV 英林前7:25 Now about virgins: I have no command from the Lord, but I give a judgment as one who by the Lord's mercy is trustworthy.

和合本林前7:26 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

拼音版林前7:26 Yīn xiànjīn de jiān nán, jū wǒ kān lái, rén bú rú shǒu sù ān cháng cái hǎo.

吕振中林前7:26 我以为最好是∶为了现在艰难的缘故、一个人还是守素安常的好。

新译本林前7:26 为了目前的困难,我认为人最好能保持现状。

现代译林前7:26 想到目前处境的艰难,我认为人最好能够安於现状。

当代译林前7:26 鉴於目前时势艰难,我认为各人最好是照着现状,随遇而安。

思高本林前7:26 为了现时的急难,依我看来,为人这样倒好。

文理本林前7:26 我意因今时之艰、守其素者为善、

修订本林前7:26 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安于现状。

KJV 英林前7:26 I suppose therefore that this is good for the present distress, I say, that it is good for a man so to be.

NIV 英林前7:26 Because of the present crisis, I think that it is good for you to remain as you are.

和合本林前7:27 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

拼音版林前7:27 Nǐ yǒu qīzi chán zhe ne, jiù búyào qiú tuōlí. nǐ méiyǒu qīzi chán zhe ne, jiù búyào qiú qīzi.

吕振中林前7:27 你有妻子束缚着么?别求解脱了;你得解脱离开妻子了么?别求得妻子了。

新译本林前7:27 你已经有了妻子吗?就不要想摆脱。你还没有妻子吗?就不要去找妻子。

现代译林前7:27 如果你已经有了妻子,不要想摆脱;如果你还没有结婚,也无需追求家室。

当代译林前7:27 有了妻子的,就不要设法摆脱她;还没有结婚的,就不要急着想结婚。

思高本林前7:27 你有妻子的束 吗?不要寻求解脱;你没有妻子的束 吗?不要寻求妻室。

文理本林前7:27 既系于妇、勿求释、未系于妇、勿求娶、

修订本林前7:27 你已经有了妻子,就不要求摆脱;你还没有妻子,就不要想娶妻。

KJV 英林前7:27 Art thou bound unto a wife? seek not to be loosed. Art thou loosed from a wife? seek not a wife.

NIV 英林前7:27 Are you married? Do not seek a divorce. Are you unmarried? Do not look for a wife.

和合本林前7:28 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

拼音版林前7:28 Nǐ ruò qǔ qī, bìng bú shì fàn zuì. chǔnǚ ruò chūjià, ye bú shì fàn zuì. ránér zhè deng rén ròushēn bì shòu kǔnàn. wǒ què yuànyì nǐmen miǎn zhè kǔnàn.

吕振中林前7:28 然而你若结婚,并不是犯罪;处女若结婚,也不是犯罪;不过苦难是会临到这种人肉身上的;我却顾惜你们。

新译本林前7:28 如果你娶妻子,这不是犯罪;如果处女出嫁,也不是犯罪。不过,这样的人要受肉体上的苦难,我却不愿你们受这苦难。

现代译林前7:28 你要是结婚,不算犯罪;未婚的女子结婚,也没有甚麽不对。可是,我宁愿你们不必像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上遭受种种的拖累。

当代译林前7:28 嫁娶并不算是犯罪,只是有家室的人总免不了许多人生的苦恼,我是盼望你们能够免去这些苦恼。

思高本林前7:28 但是你若娶妻,你并没有犯罪,童女若出嫁,也没有犯罪;不过这等人要遭受肉身上的痛苦,我却愿意你们免受这些痛苦。

文理本林前7:28 尔娶非罪、处女嫁亦非罪、但若辈形躯必遭难、愿尔免之、

修订本林前7:28 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未婚女子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会遭受肉身上的苦难,我宁愿你们免受这苦难。

KJV 英林前7:28 But and if thou marry, thou hast not sinned; and if a virgin marry, she hath not sinned. Nevertheless such shall have trouble in the flesh: but I spare you.

NIV 英林前7:28 But if you do marry, you have not sinned; and if a virgin marries, she has not sinned. But those who marry will face many troubles in this life, and I want to spare you this.

和合本林前7:29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

拼音版林前7:29 Dìxiōng men, wǒ duì nǐmen shuō, shíhou jiǎnshǎo le. cóngcǐ yǐhòu, nà yǒu qīzi de, yào xiàng méiyǒu qīzi.

吕振中林前7:29 这一点、弟兄们、我却要说∶时候缩短了。今后有妻子的、要像没有一样;

新译本林前7:29 弟兄们,我是说时候不多了。从今以后,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的,

现代译林前7:29 弟兄们,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时候不多了,从今以后,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

当代译林前7:29 弟兄们,时日无多了,你们要抱着这种态度,赶紧为主做工。有妻子的,要学像没有妻子的那样事奉主;

思高本林前7:29 弟兄们,我给你们说:时限是短促的,今後有妻子的,要像没有一样;

文理本林前7:29 兄弟乎、我姑言之、时日促矣、今而后有妻者当如无妻、

修订本林前7:29 弟兄们,我是说:时候不多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一样;

KJV 英林前7:29 But this I say, brethren, the time is short: it remaineth, that both they that have wives be as though they had none;

NIV 英林前7:29 What I mean, brothers, is that the time is short. From now on those who have wives should live as if they had none;

和合本林前7:30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

拼音版林前7:30 Aikū de, yào xiàng bú āikū. kuaìlè de, yào xiàng bú kuaìlè. zhì mǎi de, yào xiàng wú yǒu suǒ dé.

吕振中林前7:30 哭泣的要像不哭泣;喜乐的要像不喜乐;置买的要像没拥有什么;

新译本林前7:30 哀哭的要像不哀哭的,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的,买了东西的要像一无所得的,

现代译林前7:30 哭泣的,像不哭泣;欢笑的,像不欢笑;购置的,像未拥有甚麽;

当代译林前7:30 伤心的,要学习无忧无虑;高兴的,要学习没有欢乐;有产业的,要学像一无所有;

思高本林前7:30 哭泣的,要像不哭泣的;欢乐的,要像不欢乐的;购买的,要像一无所得的;

文理本林前7:30 哭者如无哭、喜者如无喜、购者如无有、

修订本林前7:30 哀哭的,不像在哀哭;快乐的,不像在快乐;购买的,像一无所得;

KJV 英林前7:30 And they that weep, as though they wept not; and they that rejoice, as though they rejoiced not; and they that buy, as though they possessed not;

NIV 英林前7:30 those who mourn, as if they did not; those who are happy, as if they were not; those who buy something, as if it were not theirs to keep;

和合本林前7:31 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拼音版林前7:31 Yòng shì wù de, yào xiàng búyòng shì wù. yīnwei zhè shìjiè de yàngzi jiāngyào guō qù le.

吕振中林前7:31 享用世界的、要像不一味享用。因为这世界的形态正在过去。

新译本林前7:31 享用世上百物的要像没有享用的一样,因为这世上的情况都要过去。

现代译林前7:31 享受世上财富的,像没有尽情享受。因为现有的这个世界快要过去了。

当代译林前7:31 在世上有享受的,要学习对世界毫无留恋,因为我们眼所见的世界,很快就要过去了。

思高本林前7:31 享用这世界的,要像不享用的,因为这世界的局面正在逝去。

文理本林前7:31 用此世者当如不妄用、盖斯世之情状逝矣、

修订本林前7:31 享受这世界的,不像在享受这世界;因为这世界的局面将要过去了。

KJV 英林前7:31 And they that use this world, as not abusing it: for the fashion of this world passeth away.

NIV 英林前7:31 those who use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as if not engrossed in them. For this world in its present form is passing away.

和合本林前7:32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

拼音版林前7:32 Wǒ yuàn nǐmen wú suǒ guàlǜ. méiyǒu qǔ qī de, shì wéi zhǔ de shì guàlǜ, xiǎng zenyàng jiào zhǔ xǐyuè.

吕振中林前7:32 我愿你们一无才虑。没有结婚的、才虑主的事、要怎样给主喜欢;

新译本林前7:32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子的人,挂念的是主的事,想怎样去得主喜悦;

现代译林前7:32 我希望你们无所挂虑。没有结婚的人是专心以主的事为念,因为他想讨主的喜悦。

当代译林前7:32 我这样说,是希望你们对世事无牵无挂。一个独身的男子,可将全副心思放在主的工作上,一心一意讨主喜悦;

思高本林前7:32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妻子的,所挂虑的是主的事,想怎样悦乐主;

文理本林前7:32 我欲尔无所虑、无妻者虑主之事、如何悦主、

修订本林前7:32 我愿你们一无挂虑。没有结婚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令主喜悦;

KJV 英林前7:32 But I would have you without carefulness. He that is unmarried careth for the things that belong to the Lord, how he may please the Lord:

NIV 英林前7:32 I would like you to be free from concern. An unmarried ma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Lord's affairs--how he can please the Lord.

和合本林前7:33 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

拼音版林前7:33 Qǔ le qī de, shì wéi shìshang de shì guàlǜ, xiǎng zenyàng jiào qīzi xǐyuè.

吕振中林前7:33 结婚的才虑世界的事、要怎样给妻子喜欢,

新译本林前7:33 但娶了妻子的人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去讨妻子的欢心,

现代译林前7:33 结了婚的人所关心的是世上的事;因为他要取悦自己的妻子,

当代译林前7:33 已婚的男子,就会被世事分心,只顾如何讨好妻子。

思高本林前7:33 娶了妻子的,所挂虑的是世俗的事,想怎样悦乐妻子:这样他的心就分散了。

文理本林前7:33 有妻者虑世之事、如何悦妻、

修订本林前7:33 结了婚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让妻子喜悦,

KJV 英林前7:33 But he that is married careth for the things that are of the world, how he may please his wife.

NIV 英林前7:33 But a married ma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affairs of this world--how he can please his wife--

和合本林前7:34 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拼音版林前7:34 Fùrén hé chǔnǚ ye yǒu fēnbié. méiyǒu chūjià de, shì wéi zhǔ de shì guàlǜ, yào shēntǐ línghún dōu shèngjié. yǐjing chūjià de, shì wéi shìshang de shì guàlǜ, xiǎng yào zenyàng jiào zhàngfu xǐyuè.

吕振中林前7:34 心就分了。没有结婚的妇人和处女、才虑主的事(以上两节点句和经文,古卷多有出入,可有数种译法。或作∶『要怎样给妻子喜欢。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结婚的妇人才虑主的事。或作∶『心就分了。结婚的和处女也是如此∶没有结婚的妇人才虑主的事』』)、要在身体和心灵上奉献为圣;已经结婚的、才虑世界的事、要怎样给丈夫喜欢。

新译本林前7:34 这样他就分心了。没有结婚的妇女和守独身的女子,挂念的是主的事,好让身体和心灵都成为圣洁;但结了婚的妇女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去讨丈夫的欢心。

现代译林前7:34 难免分心。没有丈夫和守独身的女人所关心的是主的工作,因为她愿意奉献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结了婚的女人所关心的是世上的事,因为她要取悦自己的丈夫。

当代译林前7:34 妇女的情形也是一样,独身的女子可以全心全意地关心主的事,身体和灵魂都专属於主,但已婚的妇女就有家务缠身,又要讨丈夫的欢心。

思高本林前7:34 没有丈夫的妇女和童女,所挂虑的是主的事,一心使身心圣洁;至於已出嫁的,所挂虑的是世俗的事,想怎样悦乐丈夫。

文理本林前7:34 妇与处女亦有别、无夫者虑主之事、欲身与灵皆圣、有夫者虑世之事、如何悦夫、

修订本林前7:34 于是,他就分心了。没有结婚的和未婚的女子是为主的事挂虑,为要身体和心灵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让丈夫喜悦。

KJV 英林前7:34 There is difference also between a wife and a virgin. The unmarried woman careth for the things of the Lord, that she may be holy both in body and in spirit: but she that is married careth for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how she may please her husband.

NIV 英林前7:34 and his interests are divided. An unmarried woman or virgi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Lord's affairs: Her aim is to be devoted to the Lord in both body and spirit. But a married woma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affairs of this world--how she can please her husband.

和合本林前7:35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

拼音版林前7:35 Wǒ shuō zhè huà, shì wéi nǐmen de yìchu. bú shì yào laó lǒng nǐmen, nǎi shì yào jiào nǐmen xíng hé yí de shì, déyǐ yīnqín fúshì zhǔ, méiyǒu fèn xīn de shì.

吕振中林前7:35 我说这话、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益处,不是要设圈套笼络你们,乃是要你们温雅端正、殷勤服事主、而不分心。

新译本林前7:35 我说这话,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益处;我不是要限制你们,而是要你们作合宜的事,一心一意地对主忠诚。

现代译林前7:35 我这样说是要帮助你们,不是要限制你们。我要你们做得对,做得合适,并且为主的工作完全奉献自己,毫无保留。

当代译林前7:35 我这样说,不是要束缚你们,是为了你们的好处,鼓励你们选择合适的事而行,好让你们专心地服事主。

思高本林前7:35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并不是要设下圈套陷害你们, 而只是为叫你们更齐全, 得以不断地专心事主。

文理本林前7:35 我言此、为益尔、非缚尔、乃所宜然、俾尔专于事主、心无纷扰、

修订本林前7:35 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限制你们,而是要你们做合宜的事,得以不分心地对主忠诚。

KJV 英林前7:35 And this I speak for your own profit; not that I may cast a snare upon you, but for that which is comely, and that ye may attend upon the Lord without distraction.

NIV 英林前7:35 I am saying this for your own good, not to restrict you, but that you may live in a right way in undivided devotion to the Lord.

和合本林前7:36 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拼音版林前7:36 Ruò yǒu rén yǐwéi zìjǐ dāi tāde nǚér bú hé yí, nǚér ye guō le niánsuì, shì yòu dàng xíng, tā jiù ke suíyì bànlǐ, bú suàn yǒu zuì, jiào èr rén chéng qéng jiù shì le.

吕振中林前7:36 若有人以为待自己的处女朋友不合宜;他若性欲旺盛(或译∶她若过了青春)、又该这样成事,便可以如愿而行,并不是犯罪;他们可以结婚。

新译本林前7:36 如果有人认为是亏待了自己的女朋友,她也过了结婚的年龄,而他觉得应当结婚,他就可以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作,这不是犯罪;他们应该结婚。

现代译林前7:36 至於那已经订了婚却决定不结婚的人,如果男的觉得对女的有不适当的行为,自己又有旺盛的性欲,觉得应该结婚,他们就结婚好啦〔或译:至於一个跟他守独身女儿的关系,如果他觉得待自己的女儿不合宜,女儿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他就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做,叫她结婚〕;这样做不算有罪。

当代译林前7:36 若有人与他的女朋友情投意合,怕不能自禁,想及早结婚的话,他就可以早日成婚,这并不算是犯罪。

思高本林前7:36 若有人以为对自己的童女待的不合宜,怕她过了韶华年龄,而事又在必行,他就可以随意办理,让她们成亲,不算犯罪。

文理本林前7:36 或虑待其处女非宜、妙龄已过、事有当行、随所欲亦无罪、婚嫁可也、

修订本林前7:36 若有人认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适婚年龄,他可以随意处理,不算有罪,让两人结婚就是了。

KJV 英林前7:36 But if any man think that he behaveth himself uncomely toward his virgin, if she pass the flower of her age, and need so require, let him do what he will, he sinneth not: let them marry.

NIV 英林前7:36 If anyone thinks he is acting improperly toward the virgin he is engaged to, and if she is getting along in years and he feels he ought to marry, he should do as he wants. He is not sinning. They should get married.

和合本林前7:37 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

拼音版林前7:37 Tǎngruò rén xīnli jiāndéng, méiyǒu bùdé jǐ de shì, bìngqie yóu dé zìjǐ zuò zhǔ, xīnli yòu juédéng le liú xià nǚér bú chūjià, rúcǐ xíng ye hǎo.

吕振中林前7:37 但若有人心里已经立定,既没有不得已的事,对自己的意思又有主权,自己心里也已决定要保守自己的处女朋友∶这样行也好。

新译本林前7:37 但如果他心里坚决,没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又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决心让女朋友持守独身;这样作也是好的。

现代译林前7:37 可是,一个人若有坚定的意志不结婚〔或译:不让守独身的女儿结婚〕,(不是由於外来的压力,而是出於自己的决心),并且能够自制,那麽,不跟未婚妻结婚〔或译:不让女儿结婚〕是好的。

当代译林前7:37 如果有人不打算结婚,立定主意要过独身生活,又觉得这是合适的,那就保持独身好了。

思高本林前7:37 但是谁若心意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而又能随自己的意愿处置,这样心 决定了要保存自己的童女,的确做的好;

文理本林前7:37 人若坚心而无所迫、自行其志、定意留其处女、亦为善也、

修订本林前7:37 倘若有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不让女儿结婚,这样做也好。

KJV 英林前7:37 Nevertheless he that standeth stedfast in his heart, having no necessity, but hath power over his own will, and hath so decreed in his heart that he will keep his virgin, doeth well.

NIV 英林前7:37 But the man who has settled the matter in his own mind, who is under no compulsion but has control over his own will, and who has made up his mind not to marry the virgin--this man also does the right thing.

和合本林前7:38 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

拼音版林前7:38 Zhèyàng kàn lái, jiào zìjǐ de nǚér chūjià shì hǎo. bú jiào tā chūjià gēng hǎo.

吕振中林前7:38 所以同(希腊文作『让』字;或谓当系『同』字的意思之误)自己的处女朋友结婚的固然好,不同(希腊文作『让』字;或谓当系『同』字的意思之误)她结婚的更好。

新译本林前7:38 所以,那跟自己的女朋友结婚的,作得好,那不结婚的,作得更好。(或译:“36如果有人认为待自己的女儿不合适,她也过了结婚的年龄,而且应当这样行,他就可以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作,让她们结婚,这不是犯罪。37但如果他心里坚定,没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又有权作主,决心留下自己的女儿,这样作也是好的。38所以,那让自己女儿出嫁的,作得好,那不让女儿出嫁的,作得更好。”)

现代译林前7:38 这样说来,那跟未婚妻结婚的固然好,不结婚更好。〔或译:这样说来,那让女儿结婚的固然好,不让女儿结婚的更好〕

当代译林前7:38 所以,和女朋友结婚是对的,但能保持童身则更好。

思高本林前7:38 所以谁若嫁叫自己的童女出嫁,作得好;谁若不叫她出嫁,作得更好。

文理本林前7:38 如是、嫁之者善、不嫁之者尤善、

修订本林前7:38 这样看来,让自己的女儿结婚固然是好,不让她结婚更好。

KJV 英林前7:38 So then he that giveth her in marriage doeth well; but he that giveth her not in marriage doeth better.

NIV 英林前7:38 So then, he who marries the virgin does right, but he who does not marry her does even better.

和合本林前7: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

拼音版林前7:39 Zhàngfu huó zhe de shíhou, qīzi shì beì yuē shù de. zhàngfu ruò sǐ le, qīzi jiù keyǐ zìyóu, suíyì zaì jià. zhǐshì yào jià zhè zaì zhǔ lǐmiàn de rén.

吕振中林前7:39 妻子被束缚着、是尽在她丈夫活着的时候;丈夫若长眠下去,妻子便自由、可以和她所随意的人结婚了,主要在主里面为是。

新译本林前7: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受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她就可以自由地嫁给她愿意嫁的人,只是要嫁给主里的人。

现代译林前7:39 一个已婚的女人在丈夫活着的时候是受约束的;要是丈夫死了,她有自由跟她所喜欢的男人结婚,只是应该以信徒为对象。

当代译林前7:39 丈夫在生,妻子必须忠於丈夫。假如丈夫去世了,她大可以再婚,只是要嫁给信主的弟兄;

思高本林前7: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束 的;但如果丈夫死了,她便自由了,可以随意嫁人,只要是在主内的人。

文理本林前7:39 夫在妇系、夫死妇脱、任所欲嫁、惟宗主者乃可、

修订本林前7:39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受约束的;丈夫若长眠了,妻子就自由了,可以随意再嫁,只是要嫁给主里面的人。

KJV 英林前7:39 The wife is bound by the law as long as her husband liveth; but if her husband be dead, she is at liberty to be married to whom she will; only in the Lord.

NIV 英林前7:39 A woman is bound to her husband as long as he lives. But if her husband dies, she is free to marry anyone she wishes, but he must belong to the Lord.

和合本林前7:40 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我也想自己是被 神的灵感动了。

拼音版林前7:40 Ránér àn wǒde yìjiàn, ruò cháng shǒu jié gēng yǒu fúqi. wǒ ye xiǎng zìjǐ shì beì shén de líng gǎndòng le.

吕振中林前7:40 然而按我的意见,她若安于这样、更为有福∶我想我有上帝的灵指引着。

新译本林前7:40 然而照我的意见,倘若她能守节,就更有福了。我想我这话也是 神的灵感动的。

现代译林前7:40 但是,她若不再嫁就更有福气。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可是我想,有上帝的灵在指引我。

当代译林前7:40 然而,照我的意见,她若能终生守节,就更有福了。我想自己是受了上帝的灵感动,才说这番话的。

思高本林前7:40 可是按我的意见,如果她仍能这样守下去,她更为有福:我想我也有天主的圣神。

文理本林前7:40 我意不嫁更为有福、且思我有上帝之神也、

修订本林前7:40 然而,按我的意见,她若能守节就更有福气。我想我自己也有上帝的灵的感动。

KJV 英林前7:40 But she is happier if she so abide, after my judgment: and I think also that I have the Spirit of God.

NIV 英林前7:40 In my judgment, she is happier if she stays as she is--and I think that I too have the Spirit of Go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