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做之工吗?

2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在你们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

3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

4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

5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彷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

6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做工吗?

7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

8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

9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 神所挂念的是牛吗?

10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

11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

12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

13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

14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

15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16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17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18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

19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20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21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 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22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23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24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25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26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提要:1 保罗说明自己的自由,7以及传福音的应当靠福音养生:15 但他自愿放弃了这个权利,18 免得成为他们的负担,22 或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得罪人。24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赛跑。


1 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作之工吗?

【本会注释】

我不是自由的吗?这两个问题在有的文本中顺序是颠倒的。但把 “我不是自由的吗”放在前面,与前面第8章的联系就更加明确了。保罗似乎在说:“我要求你们放弃自己的自由,不要随便使用。我要你们考虑你们软弱弟兄的属灵状况,相应地控制自己的自由。我自己不是也这样做的吗?我作为使徒拥有一定的权利,而我没有利用,免得妨碍人在基督徒的道路上取得进步。本节疑问句的结构表明他们都期待肯定的回答。

使徒。本章从表面上看,似乎偏离了前一章的思路,但它确是前一章,特别是13节主题的继续。保罗说他没有满足自己作为使徒的合法要求,从而表示他愿意为别人的缘故放弃自己的权利。此外他使徒的身份受到了质疑(第3节)。于是他着手阐明他使徒身份的证据。保罗这段为自己使徒的权利所作的辩护,成为他关于福音使者克己美德和行为动机的最优美,最精彩的论述。被基督的精神所充满的人,为了增进上帝国度的利益,愿意做任何事情,接受任何命分。

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反对保罗使徒身份的理由之一就是说基督在世时他没有与祂在一起。耶稣曾呼召众使徒为祂作见证(见徒1:8)。保罗确实不是耶稣离世前的伴侣,但他在祂复活以后见过祂,就这样加入使徒的行列(见徒9:3-5;见林前15:8注释)。值得注意的是,保罗经常提到他见主的异象,作为他使徒身份的证据(见徒22:14,15;26:16;林前15:8,9)。

在主里面。保罗承认,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靠着上帝所赐的能力来完成的。他知道自己一无所能(参约15:5)。他所有的能力和智慧都来自那召他担任使徒的主(罗1:1;林前1:1;提前2:7;提后1:1;多1:1)。成功的福音使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理智地承认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做任何事情。

所作之工。保罗指出,那些对他使徒身份提出异议的人乃是在他的引导下悔改归主的。他以此证明耶稣承认他为使徒并祝福他的工作。没有理由认为上帝会如此赐福给一个冒充的人;因此在保罗的努力下哥林多教会的建立,就是他使徒身份的证明。一个传道人完全可以指着伴随着他传福音工作的福气,来以证明他是上帝所呼召从事传道工作的(见太7:16,20)。


2 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在你们,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

【本会注释】

在别人。就是其他不在哥林多,不是因保罗的工作而悔改的人。他们可能怀疑保罗是不是蒙上帝所差派传福音的,但他哥林多的弟兄不应该有这种疑问。他曾长期在他们中间工作。他们有很多机会熟悉他,看见他工作的成就。他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是奉差遣为上帝作大工的。

印证。即真实性的证明。保罗强调,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尽管质疑他的使徒身份,他们的存在就绝对证实了他对于自己使徒身份的主张。他们的悔改不可能是人造成的,而是上帝的工作,证明上帝与祂的仆人同在,并确实差遣了他。

上帝使用祂的仆人如熟练的工匠使用他的工具。祂的仆人是祂手中用来完成祂在人间计划的工具。如同一个木匠使用各种工具制作一件精美的家具,从完成的作品上可以认出他的手迹。照样,上帝用祂在地上的工人把沦丧在罪中的男女塑造成祂恩典的战利品。木匠熟悉自己的工具并能熟练地使用它们。上帝也熟悉祂的仆人。他们在祂的领导下获得能力,争取人进入天国。这种救人归主的成功表明上帝悦纳他们的服务,并确立他们作为祂见证人的地位。


3 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

【本会注释】

盘问。anakrino,它和apologia一样,是法官用于法庭的司法术语。主持审判的人,对眼前的案件进行调查并作出判决(见路23:14;徒4:9;24:8)。

这样。关于这个代词是指前面(1,2节)还是指后面,解经家们有不同的意见。与前面的两节相比,它可能更适合于指后面几节的详细论述。那一次保罗对那些质疑他使徒权威的人提出辩护。在第4-6节中他摆出了主要的反对理由,在随后的几节中他说明这些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分诉。apologia,“辩护”。这是一个司法术语,指受审人的辩护词(见徒25:16;腓1:7,17;提后4:16)。该词在本节指保罗回答那些查问使徒身份的人。保罗充分认识到他奠定哥林多教会的根基是靠着上帝的能力。保罗以信徒自己作为他使徒身份的印证或严肃凭据,以及给予反对者的答辩。


4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

【本会注释】

权柄。exousia。保罗说自己拥有其他所有使徒的全部权利。

吃喝。人们可能会根据第8章的内容得出结论说,保罗是指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有权利吃祭偶像之物。但是上下文不支持这个观点(见2,3,6,7节)。他说的是他作为使徒,有权接受他所服侍的教会供养这一问题。保罗声明,他和其他所有为上帝的道而献身的福音工人一样,有权接受教会的供养。根据他下面的论述(7-14节),这是具有充分理由的。

保罗回答这个问题的论据似乎是:保罗和他的同工巴拿巴用双手的劳动供养自己(徒18:3,6)。其他传道人和教师则要求他们所服侍的人供养他们。难道保罗和巴拿巴没有这样要求信徒供养,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使徒!保罗回答道:尽管他确实是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的,但作这样的推论是错误的。不是因为他没有权利接受供养,也不是因为他没有作这样的要求,而是因为他知道他不提出这一要求是为了教会的属灵利益。


5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姐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仿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

【本会注释】

姐妹。就是一位女基督徒,教会的信徒(见罗16:1;林前7:15;雅2:15)。

。她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有权接受教会的供养。保罗在这里似乎是说:“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带着信主的妻子出行,由你们支付费用,就像其他使徒那样吗?”有人认为本节的“姐妹”不是指妻子,而是指一个女性随从,可以照顾使徒的需用,就像某些妇女服侍基督那样(见路10:38-42)。但这里既已提到已婚的彼得(见太8:14;可1:30),就表明是指妻子。

仿佛其余的使徒。这表明使徒结婚是很普遍的。使徒带着妻子出行,可能有若干原因。在东方国家,男子对女性听众宣传宗教并不容易。但是使徒的妻子就很容易与女性接触。因此,使徒们在国内出行时有妻子相伴帮助他们,在他们在患病或受逼迫时照顾他们,这是很有好处的。保罗为了自己的工作宁愿不结婚(见林前7:7注释)。有时一个人没有家庭的牵累确实更能作好工作。但是强迫传道人独身,是没有圣经依据的。

主的弟兄。见太12:46注释。基督开始传道时,祂的弟兄们并不相信祂(见约7:3-5注释)。后来他们显然改变了态度,成为传福音的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结了婚并把妻子带在身边的,至少在某些行程中是这样。见徒1:14注释。

矶法。就是彼得(见太4:19;16:18;可3:16;林前1:12注释)。彼得结婚的事实见太8:14;可1:30。既然使徒彼得以他自己的行为赞同传道人结婚,那些自称是他继承人的人却禁止传道人结婚,那就奇怪了!


6 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做工吗?

【本会注释】

巴拿巴。巴拿巴原是塞浦路斯的一个土地拥有者。他加入耶路撒冷的教会,把财产分给穷苦的信徒(徒4:36,37)。后来他被派到安提阿照看那里日益增长的需要(徒11:22)。他觉得需要人支持,于是得到了保罗的帮助(徒11:25,26)。后来他加入保罗的第一次布道行程(徒13:1-4)。那一次行程之后,因为在第二次行程带不带约翰马可问题上的分歧,他们的合作暂时结束(见徒15:36-39)。在写这封《哥林多前书》时,他们已分开数年。这是他们分开以来保罗第一次提到巴拿巴。

有权柄不做工。原文问句的形式,强调保罗和巴拿巴有权不作工自养,如果他们这样选择的话。保罗悔改以后,他的人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为基督作见证,劝人接受祂为他们的救赎主(见林前9:16;林后5:11;腓3:13,14)。他时刻警醒着避免任何妨碍人相信他信息的事(见罗9:1-3;10:1;14:16,19-21;林前8:13;9:22,23)。外邦人对来到他们中间的人持怀疑态度,因此使徒决心不给他们有借口指控他作为宗教教师来到他们中间是为了靠他们养生。

一些人似乎一直尾随着保罗工作的脚踪,不断地设法给他找麻烦,破坏他的权威,拦阻他的工作(见徒13:45,50;14:2,19;17:5;加2:4;3:1;5:12)。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犹太籍的基督教教师。他们认为摩西的律法对于基督徒具有约束力,并试图把他们的教义强加给保罗和巴拿巴所建立的教会,从而引起人对保罗产生怀疑。他们显然找不到指控他的真实依据,就说他拒绝接受哥林多信徒的奉养就表明他不是一个基督的真使徒。见林后11:22注释。

福音的使者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必须时刻警惕不要让自己的言行引起他所服务之人的反感。这就要求他为了别人的益处,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乐意放弃自己合法的权利。


7 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

【本会注释】

当兵。strateuo,在战争或和平时期服役。该词通常指服兵役。士兵为了同胞和国土而投身军旅。他的责任是保卫征他当兵之人的利益,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要献上生命。但士兵有权要求征他当兵的人提供他的一切所需,使他能把精力完全放在受托的职责上。正如世上的士兵有权从那雇佣他的人那里得到工资,福音的执事也有权从他所服侍的人那里得到供养。这是第一个例子。

粮饷。opsōnion,“军队的配给”,“薪水”,“津贴”,“工资”。古时的惯例是分给士兵肉、谷物和水果。士兵不必自己去赚取口粮。这是雇佣他们之人的责任。福音的工人也不必要把光阴和精力用在赚取他们自己的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上。

葡萄园。第二个例子是农业方面的。种植葡萄园的人不必担心他的劳动是徒然的。他指望享受葡萄园的果子。同样,传道人既把光阴,精力和才干用在建立教会,就是上帝的葡萄园上,那么就有权接受供养(见诗80:8,9;赛5:1-4;27:2,3)。

牛羊。第三个例子强调了前两个例子的要点。保罗在选择这个例子时,心中所想到的可能是把上帝的教会比作羊群(约10:7-9,11;来13:20),把传道人比作牧人(弗4:11)的比喻。

上帝这个奉养传道人计划中的重要教训是不容忽视的。人的本性的极端自私的。他不断地努力积蓄物质的财富。教会奉养那些在属灵事务上为她服务的人,有助于信徒克服内心自私的自然倾向,使他们有机会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传道人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的,这是他们感谢上帝藉着祂所派仆人的服务眷爱他们的方式。


8 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

【本会注释】

照人。原文的问句形式要求否定的回答。难道这个奉养工人的计划只是人的看法吗?也许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个计划没有圣经的依据。

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上帝的律法,无论是十条诫命,还是被称为摩西律法的律例和典章,都是犹太人和犹太籍的基督徒所十分尊重的。保罗和犹太人辩论的时候,习惯用《旧约》来支持他的观点。他在第7节中用人的推理来证明教会应当奉养传福音的人。现在他用《旧约》的例子来证明以色列人在古时就已认识和实行这条原则。


9 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他的嘴。”难道上帝所挂念的是牛吗?

【本会注释】

摩西的律法。关于这个律法的定义,见路2:22;24:44;徒15:5注释。

笼住。引自申25:4。笼住牛的嘴,是用带子绕住牛嘴或用篮子套着牛嘴上,并用皮带系角上,这样使牛呼吸通畅但又不能吃东西。律法允许牛在踹谷时吃谷子,显示了上帝对家畜的关爱,一般认为这是对劳役动物人道的待遇,但是这一节还有比善待动物更深的意思。

难道上帝。原文的问句形式要求否定的回答。但我们不要下结论说保罗不赞成按字面来解释这一节经文。上帝确实是眷顾牛的。保罗强调,允许牛踹谷时吃谷子这一人道的规定所包含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工作的人有权享受他辛劳的果实(林前9:7;帖后3:10)。这一智慧公平的安排被撒但所控制的人大肆歪曲了。千百万工人没有得到他们劳动的合理报酬。他们没有公正地享受自己辛劳的果实。上帝看到了这种不公平的现象。祂向祂忠心的子民保证说,在祂永远荣耀的国度里,大家都将享受他们劳苦的果实(见赛65:21,22)。


10 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

【本会注释】

全是。pantos,“肯定”,“确实”,“在任何情况下”,“无疑”。但保罗并不否认按字面理解律法(见第9节注释)。他只是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把它与字面解释的范围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为我们。保罗现在明确地把这条律法运用于那些蒙上帝呼召宣传福音的人。人们或许要问,这条规则是在什么意义上应用于传道人的呢?回答是,上帝计划让所有诚实劳动的人都有得到报酬的合理盼望。报酬并不是福音工人的主要目的。他像保罗一样,是不得不传道的(见16节)。但是主表明了祂对祂工人的关怀。虽然福音的真使者是在深深的感动之下为同胞的得救而辛劳的,但他的辛劳也不可没有报酬的希望,包括物质的支持和将来的喜乐(见耶20:9;林后1:14;帖前2:19,20)。

当存着指望去耕种。应当鼓励耕种土地的人竭尽全力。为了达到这一点,他应当有自己的辛劳获得成功的合理盼望。他在劳动的时候,应当得到明确的保证,那就是他将要享受劳苦的果实。那些被迫工作,没有这鼓舞人心之盼望的人,工作必大打折扣,不会尽最大的努力。一个没有足够报酬保证的人,怎么会在工作中有很大的兴趣呢?怎能指望他无私而不知疲倦地献身于所交托他的任务呢?当他牵挂自己家庭的需要时,他怎能无忧无虑呢?参加属世工作的人既是这种情况,主的葡萄园的工人不也是这样吗?

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在救赎的计划中,上帝用许多工具来完成祂的计划。正如在农业方面,有人耕地,有人收割。同样,在救灵归入上帝之国的大工中,圣灵可以用一个人在寻求真理的人心中撒下福音的种子,而用另一个人引导这人受洗加入教会(见3:6,7)。在引人悔改归主的工作中,一个工人不管做哪一方面的工作,都将与上帝所用引人归主的一切工人共享奖赏(见太20:8-10;约4:36-38;林前3:8,14)。播撒真理种子的工人,与后来有幸建立教会的工人,都有权享受物质的支持。而把福音介绍给这个教会成员的,乃是那些最初的工人(见提后2:6)。


11 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

【本会注释】

属灵的种子。基督的工人所传递的福分远比他所接受的物质支持有价值。他宣讲福音,是带着福音的一切福气和安慰。他使人认认识上帝,认识救赎的计划和天国的盼望。他引导人走在舒适平安的路上。他在圣灵的领导下把人从堕落的偶像与假神崇拜中救拔出来,享受与永生上帝交通的喜乐。总之,他作为基督的使者邀请人接受那带给他们永生的知识(见约17:3;林后5:20)。他把具有永恒价值的财宝放在人面前,与地上所有苍白无意义的财富进行比较(见赛55:2;太13:44-46;启3:17,18;21:3,4,7;22:14)。

。圣经用撒种的比喻来表示福音的传播,以及传递藉着信靠基督而得的崇高盼望与特权(见太13:3,19-23;约4:38)。当我们想到撒种的人把种子撒向整块土地的时候,就会认识到这个比喻是多么合适。福音的工人也是这样把上帝的道传给各式各样的人。他传道给一切来听的人,并不知道谁会愉快地接受,谁会像撒种比喻中的石头地和路旁那样(见太13:4,5)。他的责任就是播种,而把使种子结出果实的工作留给上帝的灵(见传11:6;可4:26-28)。

大事。工人获得供养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他们所得到的,远远比不上他们所传播的。基督教会在“肉身”上供养工人不仅不是一件小事,也是他们愉快的责任。他们可以藉此对主待在他们身上的恩典有所感激(见罗15:27)。


12 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

【本会注释】

别人。无疑指哥林多教会其他的宗教教师。保罗可能想到林前1:10,11;3:3中提到的那些人。教会中各派的领袖可能都主张有权得到教会的供养。他们可能就是那些想证明保罗不是使徒的人,因为他不像他们那样行使接受教会供养的权威。但是他表示,既然别人有这样被供养的权利,他就有更大的权利。他是他们最早的导师;他曾带领他们到主那里并帮助他们建立教会。他在属灵的事上更久更辛劳地指教引导他们。

权柄。exousia,“权利”,“权威”,“特权”。

没有用过。虽然保罗有更大的权利要求教会提供物质的支持,但他没有使用他的权利。他在这件事上选择放弃他的权利,而用作工来维持自己。他非常谨慎,免得给人以口实,指控他到哥林多传福音是为了财利(见徒18:3;林后11:7-9;12:14)。这就证明保罗已完全献身于救灵归向上帝之国的毕生事业(见林前9:22)。他总是首先而且单单考虑到他所服务之人的最高利益。这种无私献身主圣工的精神,乃是一切见过耶稣,体验过靠着耶稣基督向罪死并向上帝而活之意义的人身上所表现的特征。见徒9:6;加2:20;5:24-26)。

忍受。保罗自养的决定使他忍受了各种艰难。只要能推进上帝的国,他甘愿忍受这一切。

阻隔。保罗十分谨慎,不想做出什么事情妨碍传福音的工作;不是因为他对自己得到充分供养的权利有什么怀疑,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放弃这个权利有助于基督的事业,并能避免因他坚持得所当得的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13 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

【本会注释】

。保罗指的是犹太人和了解他们之人中间的常识,即祭司有权从圣殿的物中得到供养。把以色列人的历史记录下来是为了基督教会的益处。古时圣殿崇事中管理教会事务的原则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为圣事劳碌的。在圣殿中工作并照看圣殿神圣器具的,不仅有祭司,还有利未人。他们为圣殿保洁并预备圣所的需用,如油和香。他们还提供圣殿崇祀的乐师(见民1:50-53;3:5-37;4:1-33;8:5-22;林前23:3-6,24,27-32)。

殿中的。上帝曾藉着摩西教导说,祭司和他们的助手不应承受巴勒斯坦的任何土地,而要完全从殿中得到他们的供养(见民18:20-24;26:57,62;申18:1-8)。祭司和利未人基本上没有照看土地和其他财产的责任。这样,他们就能一心一意从事圣殿的重要工作。他们不必担心他们暂时需要的供应。上帝藉着会众的十分之一和祭祀奉献供养他们。

伺候祭坛的。无疑特指祭司,因为他们的责任是在祭坛上献祭。利未人协助预备祭牲和照看祭司所用的器皿与用具。但是在主面前献祭和在幔子前的金炉上献香乃是祭司独有的权利(见出28:1-3;民18:1-7)。

坛上的物。有些祭物的部分祭肉是留给祭司用的。祭司就这样分享坛上的祭肉(见利6:16-18;7:15,16,31-34;民18:8-10;申18:1,2)。


14 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

【本会注释】

命定。diatasso,“安排”,“指定”,“命灵”。上帝命定祂地上的传道人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担负双重的责任,既要传福音,又要供养自己。耶稣差遣祂的门徒到前往巴勒斯坦城乡,吩咐他们不要为自己肉身的需要而操劳。那是他们所服务之人的责任(见太10:9,10;路10:7)。上帝告诉以色列人,他们所有财产的十分之一属于祂的。他们有责任为圣殿的祭司忠心地奉献十分之一(见利27:30,32;民18:21;玛3:10,11;来7:5)。耶稣在地上时也认可了这个计划(见太23:23)。上帝所命定的方法就这样明确地设立了模式,让基督的教会效法,以供养传道人。古代的以色列人在这件事上背离了上帝的明确教导,受到了咒诅(见玛3:8,9)。自称为基督徒者如果不把属于上帝的奉献给祂,就落在那向以色列人宣布的同样咒诅之下。但那有爱心并乐意服从这公平合理之要求的信徒,就可以要求实现赐给遵守什一奉献之人的奇妙应许(见玛3:10-12)。人的本性是非常自私的。他自然是效法真理的大敌撒但的榜样。撒但就是因滋长高抬自己的愿望而丧失天上崇高地位的(见赛14:12-15;耶17:9)。

什一制和供献除了帮助人依靠上帝而不依靠世界的物质之外,还不断地抑制人的私心(见太6:19-21)。用什一制和供献来供养传道人并推进上帝的圣工,显然给奉献者和接受者都带来了福气。它抑制了自私,引发和保持了人们对教会工作的兴趣。同时那些献身传道的人得到了充足的供应,不需要像为属灵的事物那样,为属世的事务而担心忧愁。

靠福音养生。如果所有的信徒都能忠心地交纳什一和供献,就会有充足的资源来推进福音的工作。可以委派更多的工人,使主的再来加快。传道人有责任在这件教会经济的事务上教育信徒,好使他们得到上帝应许赐给在这件事上遵从祂计划之人的福气,并促进在全世界传扬福音的圣工(见林后8:4-8,11,12;9:6-12;《使徒行述》345页)。


15 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本会注释】

全没有用过。见第12节注释。

这样待。哥林多信徒无疑向来是愿意供养保罗的,只要他愿意的话。保罗要确保他现在为自己权利的辩护不会被人误解。

宁可。这句话似乎有些夸张。但我们要认识到,正如后面几节所看显示的,保罗所寻求的,并不是个人的荣耀,而是上帝的荣耀。这一段再次让我们看到保罗为主和主圣工的奇妙献身,强调他奋不顾身地维护拯救他之主的利益。人可以履行他所已经认识的上帝旨意,但如果他不是出于甘心而是出于勉强,他就无法理解保罗的荣耀。而那些在供养的问题上象保罗那样乐意做超过要求之事的人,必得到特殊的回报。


16 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本会注释】

。直译为“虽然”,“如果”。保罗在16,17节中的论据较为难懂,有好几种解释。有人在16节句首加上“像别人那样”,将这句话解读为“如果我像别人那样[向传道的对象收取费用],我就没有什么可夸的”。其他人则认为这句话的意思较为笼统;保罗似乎是说,“我传福音不是为自己的荣耀,而是出于需要”。

没有。保罗在第15节指出他有理由夸口,但在这一节中他说明自己在传福音的事上没有任何夸口的权利,因为他传道是不得已的。

不得已。保罗不能夸耀他不得已而作的事。所有得报赏的盼望必须与他自愿做的,而不是勉强而做的事情相联系的。这将表现出他内心的真实倾向和愿望。“不得已”,无疑指他蒙召担任传道人(见徒9:4-6,17,18;13:2;22:6-15,21;26:15-19)。这不容忽视的,能使他保持平安的心态并得蒙上帝悦纳。

若不传福音。保罗知道沉默的惩罚。他知道自己是蒙上帝委托传脱离罪恶的喜讯的。他如果保持沉默,就没有心灵的平安,没有快乐,无法与基督沟通。保持沉默意味着拒绝主所托付他的责任(见徒22:14,15,21;罗11:13;15:16;弗3:7,8)。

凡蒙上帝宣召担任传道人宣讲福音的人,若从事其他行业的活动,决不能得到快乐或满足。如果一个已存无亏良心和平安心灵的人闭口不传福音,他就决不要参与福音的工作(见《传助良助》437页)。福音工作是世界上最需负责任的工作。只有那些愿意受上帝之灵的引导,怀有神圣责任感的人,才能参与(见《教会证言》卷三第243页)。耶稣基督的真使者不必考虑自己和自己的便利。他不会尽量少干工作,不会把自己的服务局限在每天一定的时间里;他急于做超过表面上所需要做的事情,因为他爱上帝并知道灵魂的价值。他被内心寻找拯救失丧之人的愿望所催促(见耶20:9)。与传道人有关的真理也适用于每一位主的门徒。耶稣已经托付所有相信祂的人为祂作见证(见太28:19,20;徒1:8;《历代愿望》347,348页;《教会证言》卷九第19,20页)。所有爱救主的人都将接受这个使命,让圣灵藉着他们光照一切与他们接触的人(见但12:3;太5:1;腓2:15)。


17 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本会注释】

甘心。hekōn,“热切”,“自愿”。保罗不是说他作工是出于勉强或不甘心,而是说他的使命不是他起初人生事业规划的结果(见第16节注释)。

赏赐。保罗的意思不完全清楚。使徒也许是说,如果在传福音的事上他和其他教师一样,他就会像他们那样接受赏赐了(第14节)。但这不是他想要的赏赐(见第18节注释)。

不甘心。akōn,与hekōn的意思相反(见上面“甘心”注释),根据上下文,这里指不是出于他自己的决心。他蒙召做工时心中正有其他的计划,所以他传福音是没有理由夸口的。

责任。oikonomia,“管家”,“职责”。保罗被委托了管家的职责。在保罗的时代,管家常常是从家奴中挑选出来负责照看家庭财产的(见路12:42,43)。这里并没有把基督的传道人贬低为奴隶工作的意思。该词被用来说明保罗被任命为使徒的方式。

保罗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传福音完全是被迫的,没有其他的理由,因为他已重任在肩,或者说他的行动是违背他心愿的。他一得到上帝的呼召,就很高兴地接受了管家的职责,并决心开展他的工作。他觉得自己还是不接受上帝为传福音的人所安排合法的物质支持为好(见路10:7;林前9:13,14)。这意味着他在传福音时,将得不到本来可以合理享受的安逸和便利,并为了自养而艰苦劳累。这种行为证明他在用心工作,并真正享受和热爱它。


18 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

【本会注释】

赏赐。保罗抱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他早年曾反对基督和祂的门徒,他的奇妙悔改(见徒7:58;8:1,3;9:1-6),和他所受托的崇高使命(见林前15:8-10;弗3:7,8;提前1:15,16)。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迫害耶稣门徒的大罪,即使他当时真心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实行上帝的旨意(见提前1:13)。基督为钉祂的人对天父的恳求(见路23:34),形象地说明了使保罗反对福音的罪孽得到赦免的恩典。真诚地悔改罪行,会使上帝宽恕悔改的罪人(见徒2:37,38;3:19)。

保罗认识到上帝恩待他,特别呼召他担任使徒,委托他以重任,使他领受了他所不配得,且永远无法偿还的恩典(见提前1:11,12,14,16)。他高兴地接受了上帝施恩所托付他的使命,公开承认他欠所有的人福音的债(见罗1:14,15;林前9:16)。保罗对耶稣充满了感激之爱,就欣然献身把救恩的信息传给所有的人,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他由衷地要放弃对于他的合法供养(见13,14节)。他不愿因接受报酬而影响他工作的喜乐。这工作对他来说,乃是爱的服务。他决心不让自己无私服务的特权被剥夺(见第15节)。在保罗看来,最大的赏赐就是上帝认为他配领受崇高福音执事的恩召,可以自费从事救灵工作,表现他对救主无私的爱,而不致成为教会的负担。

不花钱。就是不从他的信徒那里募集资金供养他。

用尽。katachraomai,“用完”,或只是“使用”,这里无疑指保罗没有或接受哪怕是部分的供养。不要从贬义方面理解该词。保罗一再申明他有权得到信徒的供养(见4,5,11,12节),但他不打算运用这个权利。否则就会妨碍福音,使他得不到他所羡慕的赏赐,就是他免费向所有听众传讲救恩的报赏(见12节)。

不要根据保罗在15-18节中的话语,认定福音使者必须亲手从事某种劳动来自养,不能指望教会的供养。使徒谨慎地解释说,他自己的态度只是例外,不能作为规则(见5-7,9节)。上帝已经清楚的教导他的教会关于祂供养祂仆人的计划(见14节;《使徒行述》338-341页)。

传福音的权柄。就是保罗在传福音时从他的信徒那里得到支援的权利。


19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本会注释】

自由。见本章第1节注释。保罗回到8:9-13中的话题。他不想让他的自由成为软弱之人的绊脚石。他进一步树立为别人的缘故放弃权利的榜样。

我甘心作了众人仆人。保罗乐意为别人服务,增进他们的利益,就像一个没有报酬或工资的仆人那样。他愿意在不牺牲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遵从习惯、风俗和别人的意见,就像仆人愿意讨他的主人欢心,或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做。上帝的执事必须随时准备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工作适应于他们服务对象的性质(见《教会证言》卷二673页)。

多得人。保罗一生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服从于他宣讲福音和救灵归向基督的伟大目标。保罗随时愿意牺牲自己,只要能吸引人归向基督(见罗9:3)。使徒的伟大抱负就是被圣灵所用尽多地引领人藉着基督得救脱离罪恶。这是每一个福音真使者的抱负。


20 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本会注释】

作犹太人。保罗在这本节和21,22节更详细地说明他在19节中所提到的做法。保罗在各等人中都是这样做人的。保罗曾多方对犹太人宣传福音。他是作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接近他们的(见徒13:14,17-35;17:1-3;28:17-20)。保罗不仅在传道上适应犹太人,也在不违犯原则的前提下表现出遵从他们的习俗(见徒16:3;18:18;21:21-26;23:1-6)。他原是法利赛人和犹太公会的议员,所以很熟悉犹太人的方式(见徒23:6;26:5;腓3:5;《使徒行述》102页)。保罗在传福音给同胞和为自己辩护时都很好地利用了这种犹太人的知识(见徒23:6-9)。只要他能保持无亏的良心,他就遵从他们的习惯和偏好。他不会无谓地冒犯他们,反而利用了对他们信仰和风俗的熟悉,以便于向他们宣传福音。他尽可能迎合他们人生观的主要目的就是引领他们归向救主。

作律法以下的人。关于这个说法,解经家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保罗在这本节所提到的“犹太人”,是指犹太民族;而“律法以下的人”是指从信仰关系上考虑的犹太人。有人认为“犹太人”是指按着肉身和血统的犹太人,而“律法以下的人”则是指皈依犹太教的外邦人。有人认为“律法以下的人”是指严格的犹太人或法利赛人。也有人解释说这两组人是一样的,保罗采用这样的并列结构是为了强调,为下面“没有律法的人”(第21节)的说法做铺垫。还有一些解经家认为这可能是指那些主张靠守律法得救的人,例如一些归依基督教的犹太人。他们觉得仍需遵守摩西全部的仪文律法,来争取上帝的悦纳(见徒15:1;21:20-26)。关于“律法以下”的意义,见罗6:14注释。

保罗不会无谓地违犯犹太人的律法。只要不违背原则,他就不会指责他们对摩西律法的尊敬,也不会拒绝遵守那些律法。在这件事上,他非常谨慎,以致在他遭到犹太领袖指控的时候,他能说自己已经遵守了犹太人的律法和习俗(见徒25:8;28:17)。

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保罗并不认为基督徒需要遵守仪文律法,但是他千方百计创造一种良好的印象,以便更好地帮助那些“律法以下”的人信从福音的真理(见徒15:24-29),从而“得”着他们。


21 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本会注释】

没有律法。就是那些不知道犹太人法规的人;即外邦人或异教徒(见罗2:14注释)。

得没有律法人。保罗与所有的人接触的目的,就是争取他们归向基督。

在上帝面前。使徒惟恐被人误会或指控为拒绝所有的律法,就补充说明,在他与人的一切接触中,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他始终意识到自己对上帝的责任。

在基督面前。保罗从悔改的时候起,就顺从基督和祂的教训。爱心,感恩和责任的纽带把他与基督紧紧相连。他人生的主要目标就是乐意不断顺从救主的旨意。


22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本会注释】

软弱。指那些对福音的理解有限,会被一些本身完全合法的事所伤害的人(见罗14:1注释)。对于这样的人,保罗不会故意做什么以引起他们的偏见或扰乱他们对真理的有限理解。他不会在服装,饮食,甚至是宗教礼节上违背他们的风俗而冒犯他们(见徒16:1-3;罗14:1-3,13,15,19-21;林前8:13)。这种屈从软弱弟兄的观点在保罗一方也许是示软,但实际上却表明他拥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只要确保能体验耶稣的爱,高举因信基督而得救的伟大真理,保罗完全可以在次要的问题上顺从他们的习俗,如禁忌吃祭偶像之物等(见8:4,7-9),从而让那些软弱的人高兴。

就作什么样的人。保罗多才多艺,所以他会适应各种环境和各样的人,只要不违背正确的原则。但保罗从来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

无论如何,总要。pantōs,“肯定”,“明确”,“至少”。

救些人。保罗做每一件事情,都愿意适应他所处特殊的社会群体,并能容忍所有的人。他唯一的目标就是那些相信他信息之人的得救。他并不说自己打算救所有的人,因为他知道许多人不会相信(罗9:27;11:5)。保罗藉着适应各阶层人的风俗、习惯和观点来救一些人。他紧随救主所树立的榜样,如先知所说“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赛42:1-3)。传道人所能培养最有用的品质之一就是适应性。这种品质能帮助他像耶稣那样工作:在穷苦无知的人家里,在商人和金融家的市场,在富人的宴会和娱乐活动中,在与智慧人的交谈时。他愿意到任何地方并使用最合适的方法,争取人进入上帝荣耀和平的永生国度(见《服务真诠》23-25页;《传道良助》118,119页)。


23 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本会注释】

福音的缘故。这里显示了保罗做每一件事的指导原则。他明白耶稣之爱的真实性,祂复活能力的确切性和上帝怜悯悔改罪人的真理。他在不灭的情感激励之下,不惜一切代价救人。这是所有圣灵所重生并效法耶稣榜样之人的经历(见徒1:8;2:17,18,21;4:13;《喜乐的泉源》72,73页)。自我在爱上救主之人的生命中消失了。他活着只为遵行上帝的旨意(见加2:20)。

同得这福音的好处。这是使徒的最高盼望,就是有幸分享他为之辛劳受难之人的永生赏赐。他这句话中所表达对同胞的爱,就象摩西的爱心一样。摩西为了让以色列人得到宽恕并重蒙悦纳,宁愿自己不得救(出32:31,32)。如果没有耶稣为之舍命的人在场,天庭将失去许多快乐(约14:3;17:24;参《服务真诠》105页)。


24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本会注释】

岂不知。保罗在24-27节中用希腊世界定期举行的著名体育竞赛来说明他的论题,即为了他人的得救,需要训练克己的精神。他在26,27节中将这个教训用在自己身上。保罗所指的,可能是哥林多居民所最熟悉的哥林多地峡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有赛跑,拳击,摔跤和铁饼。保罗提到了两项,赛跑(24,25节)和拳击(26,27节)。

赛跑。stadion,“跑道”。

这样跑。所有参加希腊赛跑会的人都竭尽全力争取奖品。他们运用通过高强度训练所得到的技能和耐力。没有一个人是冷淡,懒散或疏忽的。永生生命的冠冕是给所有人的,但只有那些愿意经受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得到奖赏。这就意味着基督徒在话语、思想和行为上,要时刻接受圣经崇高标准的指导,而不能受他自己内心的意愿所控制。他在路程的每一个步都要问:“耶稣会怎么做?这个行动的方针、工作的计划、娱乐的形式是会增加还是削弱我的属灵力量呢?”凡干扰属灵进步的一切事情都必须拒绝;否则就不可能胜利(见来12:1,2)。

奖赏。在运动会上,只有一个人获得胜利。但所有参赛的人为了增加他们获奖的机会,都愿意经受艰苦严格的训练。给胜利者的奖品是一个由松树、桂树、橄榄树、欧芹或苹果树的叶子编成的冠冕。


25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本会注释】

较力争胜的。agōnizomai,“战斗”,“竞争”,“挣扎”,“力争”。英语单词“agonize(折磨)”就源于agōnizomai。见路13:24注释。要在希腊运动会上获胜,不能靠断断续续的努力,而要靠自始至终的努力,决不可中途放松。

有节制。egkrateuomai,“实行自制”。要想在运动会上有胜利的希望,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食欲。此外他还必须使自己的身体能敏捷地响应大脑的指令;必须克服那常常搅扰人性的懒惰和厌劳的本性;要避免一切如酒那样刺激人最终却削弱人的兴奋,奢华和放荡的生活。他必须在凡事上自制,不仅在那些有害的事物上,在使用本身无害的事物时也要这样。他的饮食必须严格适中,完全拒绝有可能削弱身体的东西。

凡努力争取永生奖赏的基督徒在某些方面必须遵循与参加希腊运动会类似的程序。凡希望最后配站在主面前的人,也需要那些竞争世上暂时荣誉的运动员所具备的勇气、信心、毅力、克己和勤勉(参太24:13;路13:24;腓3:13-15;提前6:12;提后2:4,5;4:7;来12:1-4;雅1:12;启2:10)。在基督徒的竞赛中,每一个符合训练要求的参赛者都可以得到奖励(见启2:10;22:17)。虽然永生完全是上帝的恩赐,但只能给那些寻求并竭力争取的人(见罗2:7;来3:6,14)。

冠冕。stephanos,“环绕的东西”,“包围的东西”,“花环”,或“花冠”,常常由叶子编成,戴着作为胜利或喜乐的标志(见第24节注释)。

不能坏。希腊运动会胜利者的奖赏与基督徒胜利者的奖赏有着天壤之别!为了在同胞眼中显得伟大,人们多么热心地争取暂时的成功,甘愿忍受身体长时间的不适甚至是痛苦!他们为了很快就朽坏的冠冕尚且愿意这样做,信徒为了那不朽的永生冠冕,更当如何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啊!由于罪恶进入世界,人的心思意发生了扭曲。撒但成功地引诱人违犯一切健康的定律,因此他们一般都过着加快他们身体恶化的生活,就藉着他们吃、喝、穿、睡、工作、娱乐和思想的习惯(见《卫生勉言》第18,19页)。

上帝要求祂的子民意识到在这些事上有改革的必要,并在与保健有关的事上积极实行严格的自制。在健康生活方面,人不能自着性子来。他是上帝所买来的,有责任尽力遵循健康的定律,将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见林前6:19,20;10:31)。为爱救主的心所主宰的基督徒将不允许让他的食欲和情欲控制自己,却要在凡事上接受上帝的指导,来过好精神、肉体和属灵的生活。肉体的食欲必须服从更高理智的能力,而理智本身则要接受圣灵的引导(见罗6:12;《教会证言》卷二第380,381页)。酒精和烟草的毒素有着耀眼的外观。撒但引诱人使用这些东西,以削弱他的身体和心灵,阻碍他获得那为愿意在凡事上节制的人所提供的永恒赏赐(见箴23:20,21,29-32;林前6:10;《卫生勉言》第125页)。

一个拒绝放弃一生错误放纵习惯的人,无论其形式如何,怎能希望得到上帝的祝福,并受到祂荣耀国度的欢迎呢?唯一安全的道路就是记住要始终在凡事上制服自己的身体,直到耶稣再来(见诗51:5;罗7:18,23,24;8:13,23;林前9:27;腓3:20,21;西3:5,6)。圣经把永生的福气比作冠冕(启2:10)。它不可能赐给视今生为放纵食欲和情感的时候,并满足未悔改之本性一切欲望的人。上帝只把永生赐给那些利用今生克服一切妨碍精神,肉体和属灵健康之事物的人。他们以此来表明他们真爱和顺从那为他们忍受如此多苦难的救主(见雅1:12;彼前5:4;启2:10;3:10,11;7:14-17)。


26 所以,我奔跑,不象无定向的;我斗拳,不象打空气的。

【本会注释】

不像无定向的。保罗完全知道自己走向哪里,和自己正在做什么。他的目标是尽快在人生的赛跑中前进。他心中对自己的方向没有丝毫犹疑。他赛跑时有明确的保证能到达目标。他竭尽全力,惟恐失去冠冕。这不是朽坏的叶子所编的冠冕,而是荣耀天国的永恒生命、平安、喜乐和幸福。希腊运动会中的赛跑者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获得奖赏。但保罗知道自己和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一定都能成功。当他接近道路终点的时候,他表达了绝对的把握,就是他能与其他一切胜利者同得冠冕(见提后4:7,8)。

斗拳。pukteuo,“用拳头打架”,“拳击”。斗拳或拳击是古时体育比赛中的一种娱乐形式。保罗在本节将比喻从赛跑运动员转到拳击比赛中的拳击手。

打空气。拳击手如果没有对手,他斗拳就被视为打空气。或者他的对手避开了他的袭击,使他的力气浪费在空气上。保罗这里清楚的表示,他不会放过他的敌人,或允许他逃开自己的攻击。他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不存在的战斗中,因为他的敌人一直存在,必须坚决对付。他的每一拳都有明确的目标。他用他的全部意志和力量来对付它,从而能有效地击中目标。要抑制肉体败坏的情欲。他整个人都应该藉着基督降服上帝(见林后10:3-5)。

许多基督徒都知道要克服违背上帝旨意的意愿和食欲,但他们没有全力以赴地征服自己。他们装出斗拳的样子,却又不想让拳头打在自己的身体上,因为他们害怕这样瞄准的拳头会打痛他们。他们非常爱惜自己的罪性,不愿伤害它,并缺乏意志力,来抵制肉体的求情。保罗却不是这样。他真心希望不要怜恤他有罪的身体,和他属肉体的本性。他为之羞愧并厌恶它,希望它死去;因此他放弃所有同情体贴罪性的思想和情感,并用他的全部力量,技能和意志来挥拳对付它(见西3:5;《卫生勉言》第51页)。不要像诺斯替派那样,把这句话解释为保罗视身体本身是不重要和极度邪恶的。他希望控制而不是伤害他的身体。


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本会注释】

攻克。hupōpiazō,直译是“监管”,“沉重打击”。保罗用古代希腊拳击比赛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所必须参加之战斗的残酷性。拳击手所戴的手套不是现代意义的手套。他们往往是用牛皮制做的,有时还用铜圈加固。Hupōpiazō生动地表达了真正的基督徒对付他们罪性的严酷性和艰难性。它说明为了克服人罪恶本性的一切败坏情感,必须实行严格的训练和克己牺牲。

叫身服我。直译是“奴役”。保罗就这样表达了他彻底战胜一切罪恶倾向和败坏情感的坚定决心。他不想半途而废,而要战斗到底,不论他世俗的本性要遭受多大的痛苦。凡与他属灵的追求为敌的恶事都必须死亡。这是一切希望成为天国合格公民的人所必须学习的功课。本性食欲情欲的冲动和愿望必须摧毁。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将意志降服于基督(见腓4:13;《喜乐的泉源》43,44,60页)。

恐怕。保罗不想让任何东西妨碍他得救。为了得到进入天国的资格,他愿意做任何符合上帝旨意的事。他知道经常有受骗的危险,因为罪恶具有欺骗性。他决心尽到一切努力,以保证自己获得永生的冠冕。

传福音给别人。保罗可能继续他竞赛的比喻。在这里他既是召集选手参赛的传令官,也是一个参赛者。

弃绝。adokimos,“经不起考验”,“考验后弃绝”,“没有批准”。保罗作为传令官要宣布比赛的纪律;同时他作为参赛者要比其他所有的人都更加遵守规则。保罗曾热心向别人宣讲争取永生之比赛的规则。他在这里表达了他严格控制自己罪性的决心,免得在人类的末日被大审判者发现亏欠而蒙受可怕的羞辱。基督的传道人在世人面前高举在永恒救恩的比赛中获胜的规则。他们需要更加留意自己的属灵状况,免得在某些方面显出亏欠,无法得到他们终生劝别人去得的赏赐。如果所有蒙召从事福音事工的人都能像保罗一样为救灵而辛苦,教会所盼望的复兴和改革就必加快,基督也就必早日复临了。

一、卷名

《哥林多前书》这一简短的卷名见诸于现存最早的《哥林多前书》抄本,写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切斯特•比提纸莎草圣经抄本。原信并无此卷名。


二、作者

除了那些对于保罗是否真有其人尚持疑问的趋于极端的解经家以外,一般都认为该卷书系保罗所著。事实上,它与《哥林多后书》、《罗马书》、《加拉太书》一道,被认为是保罗所有的书信中证据最为确凿的。书信的头尾均出现作者的名字(林前1:1,2;林前16:21)。书信是口授给抄写员或秘书的,除了书信的结尾处问候的话。保罗说,这是他的“亲笔问安”(林前16:21)。他为什么聘用秘书代笔的确实原因尚不得而知,但这显然是他的一个习惯(见罗16:22;西4:18;帖后3:17)。有人说使徒的视力不佳(见加6:11)可能是一个原因。


三、历史背景

《哥林多前书》写于以弗所(林前16:8)。保罗曾在以弗所工作了三年(徒20:31),这里是他第三次外出传道主要的活动中心(徒18;20:1)。写这封书信时他将要动身前往希腊和马其顿。他希望在以弗所留到五旬节(林前16:5-8),可是环境促使他提前离开(徒19:21-20:3)。上述资料使我们可以确定该书信写于公元57年春天。

哥林多教会是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时建立起来的。使徒在这里度过了至少十八个月的时间。他的工作虽然辛劳,却取得了成果,一个兴旺的教会建立起来了(徒18:1-11)。

哥林多的古城位于连接伯罗奔尼撒和希腊大陆的地峡上。它位于地峡的南端,阿克罗哥林多北山脚的平原之上。山顶上有一座堡垒和一所庙宇。所以哥林多成了战略要地,伯罗奔尼撒和阿提卡的陆路交通由城中穿行而过。它处于地峡东部的萨洛尼克湾和西部的哥林多湾之间,交通便利,成了欧亚之间贸易的重镇。一些腓尼基人住在城里,经营用附近海域里的骨螺制作紫色染料的生意。他们还引进其他的技术,设立了淫荡的腓尼基神明崇拜。

哥林多作为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上航路的要道,骄奢淫逸成风,以致“哥林多”一词就成了“耽于声色”的代名词。“哥林多化”就用来指“奢侈淫荡”。

了解一下哥林多的宗教有助于明白上帝显示了何等奇妙的恩典战胜了邪恶的势力,在这座邪恶的城市里,建立起一个由新生的圣徒所组成的教会。哥林多就其财富,奢侈,贸易和混杂的人口而言,很配得上巴恩斯给它所起的名字──“古代的巴黎”。该城的主神是爱神阿芙洛忒蒂,其崇拜仪式鄙污而淫乱。不难想象这种把淫乱神化所带来的后果。阿波罗的神庙造在阿克罗哥林多的北坡上。有1000名美女在爱神的坛前依法充当公妓。她们主要由外国人供养,该城从她们的淫行中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福音使者在哥林多古城里所面临的任务可以用以下的话来表达:“如果福音能在哥林多取得胜利,那么在任何环境下也能取得胜利了。”(W.D.钱伯林)

教会建立以后保罗不在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保罗的注意。我们可以从书信中了解到这些问题。首先是教会分了派。亚波罗因其口才和学问而被教会中许多人抬举在保罗之上(见林前1:12;3:4;参徒18:24-19:1)。还有一些人自夸既不跟保罗,也不跟亚波罗,而是跟原来的使徒之一彼得(林前1:12)。另外又有些人声称自己不跟从任何人间的领袖,而跟基督(林前1:12)。

许多已经放弃了罪恶行径的哥林多教友,生活在淫乱的哥林多人中间,现在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林前5章)。教友们在世俗的法庭内彼此争讼,败坏了教会的声誉。圣餐成了宴乐的场合(林前11:17-34),发生了有关婚姻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7章),吃祭偶像之物(林前8章),妇女在公众礼拜中的合宜举止(林前11:2-16),还有对属灵恩赐正确作用的误解(林前12章-14章),一些人还怀疑复活的事实和方式(林前15章)。

亚波罗在教会分裂以后就离开了哥林多(见《使徒行述》280页)。保罗从他那里了解到教会的情况。亚波罗和保罗当时一同在以弗所。保罗劝亚波罗回哥林多去,亚波罗不肯(见林前1:12)。保罗的其他消息来自于“革来氏家里的人”(林前1:11),以及也许是一个由司提反、福徒拿都和亚该亚组成的代表团(林前16:17)。当时的局面引起保罗的严重忧虑。他曾写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见林前5:9),他在以弗所期间也许曾短暂地访问过哥林多(见林后13:1)。他还派提摩太(林前4:17,参林前16:10)和提多前往哥林多(见林后2:13)。此外他写了《哥林多前书》,讲论了教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


四、主题

这封书信的主题有两个。一、责备堕落的行为,这是因在教会中引进败坏福音教训的行为而造成的。二、教导和阐述了信徒们要求澄清的有关信仰和行为的若干问题。保罗对罪恶并没有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他在责备时十分公正,没有以任何方式掩盖罪恶。他严厉而坚决地斥责离开正路的行为。在揭露错误,斥责教会里日益滋长的不法行为的过程中,时时表露出一位基督的真同工所怀的同情、怜悯和温慈。他的一颗爱心始终在设法拯救堕落的人;找回迷路的人;医治受伤的人。保罗知道改变和征服人心的乃是爱,而不是武力和强迫。所以他在给哥林多教会动了属灵的外科手术以后,就敷上了温柔慈爱的油膏。13章中所出色阐述的基督徒之爱,特别表现了这一点。书信从教诲的立场论述了一些实际事物,如婚姻、吃祭偶像之物,教会礼节中的行为,圣餐,属灵恩赐的恰当运用等。

这封书信在保罗所有的书信中是“内容最丰富,最富有教育意义,最有力”的一封(《使徒行述》301页)。


五、纲要

(一)序言 林前1:1-9

1、开头的问候 林前1:1-3

1)提到作者及其同伴 林前1:1

2)致信的对象 林前1:2

3)开头的祝福 林前1:3

2、称赞属灵上的进步 林前1:4-9

(二)斥责罪恶 林前1:10-6:20

1、教会中的分裂现象 林前1:10-4:21

1)斥责分裂的精神 林前1:10-13

2)保罗为自己的传道工作和福音辩护 林前1:14-2:16

3)分派精神的矛盾性 林前3:1-23

4)明确对于属灵领袖的合适态度 林前4:1-21

2、乱伦的事件 林前5:1-13

3、反对在世俗的法庭诉讼 林前6:1-20

(三)对于哥林多信徒所提若干问题的答复 林前7:1-11:1

1、关于婚姻的教训 林前7:1-40

1)互相承认婚姻的权利 林前7:1-6

2)在某种环境下提倡独身 林前7:7-11

3)关于信与不信者婚姻的问题 林前7:12-16

4)接受基督并不改变社会身份 林前7:17-24

5)关于不出嫁的问题 林前7:25-40

2、关于祭偶像之食物的教训 林前8:1-11:1

1)为软弱弟兄的缘故还是不吃为宜 林前8:1-13

2)保罗说明自己如何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9:1-27

3)对于拜偶像的警告 林前10:1-22

4)恰当地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10:23-11:1

(四)基督徒崇拜中的合适行为 林前11:2-14:40

1、妇女和蒙头 林前11:2-16

2、合适地举行圣餐礼 林前11:17-34

3、属灵恩赐的地位和作用 林前12:1-14:40

1)恩赐的来源和多样性 林前12:1-31

2)爱是最大的恩赐 林前13:1-13

3)关于方言和预言的恩赐 林前14:1-40

(五)关于复活的道理 林前15:1-58

1、复活的可靠性 林前15:1-34

2、复活的实在性 林前15:35-50

3、复活的盼望在基督复临时实现 林前15:51-58

(六)结语 林前16:1-24

1、关于为穷人募捐的教训 林前16:1-4

2、透露访问哥林多的计划 林前16:5-9

3、要求接待提摩太 林前16:10,11

4、亚波罗决定留在以弗所 林前16:12

5、结束的勉言 林前16:13-18

6、结束的问候 林前16:19-24

和合本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做之工吗?

拼音版林前9:1 Wǒ bú shì zìyóu de má. wǒ bú shì shǐtú má. wǒ bú shì jiàn guò wǒmen de zhǔ Yēsū má. nǐmen bú shì wǒ zaì zhǔ lǐmiàn suǒ zuò zhī gōng má.

吕振中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么?我不是使徒么?我没有见过我们的主耶稣么?你们不是我在主里的制造物么?

新译本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的工作吗?

现代译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人吗?我不是使徒吗?我没有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为主工作所结的果实吗?

当代译林前9:1 我不是基督的使徒吗?我不是亲眼见过主耶稣吗?难道有人辖管我吗?你们之所以有今日,不就是我在主里劳苦工作的成果吗?

思高本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宗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内所建的工程吗?

文理本林前9:1 我非自由乎、非使徒乎、非曾见我主耶稣乎、尔曹非我宗主之工乎、

修订本林前9:1 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工作的成果吗?

KJV 英林前9:1 Am I not an apostle? am I not free? have I not seen Jesus Christ our Lord? are not ye my work in the Lord?

NIV 英林前9:1 Am I not free? Am I not an apostle? Have I not seen Jesus our Lord? Are you not the result of my work in the Lord?

和合本林前9:2 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在你们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

拼音版林前9:2 Jiǎ ruò zaì biérén wǒ bú shì shǐtú, zaì nǐmen wǒ zǒngshì shǐtú. yīnwei nǐmen zaì zhǔ lǐ zhēng shì wǒ zuò shǐtú de yìnzhèng

吕振中林前9:2 假若对别人我不是使徒,对你们我总是的;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有使徒职分的印记。

新译本林前9:2 对别人来说,我或许不是使徒,但对你们来说,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就是我在主里作使徒的印记。

现代译林前9:2 尽管别人不把我当作使徒,你们总会把我当作使徒!因为你们成为主的信徒这一事实正是我作使徒的证据。

当代译林前9:2 即使别人不当我是使徒,你们总知道我的确是使徒。你们归主的事实,也就足以证实我是使徒了。

思高本林前9:2 纵然我为别人不是宗徒,为你们我总是,因为你们在主内正是我任宗徒职分的印证。

文理本林前9:2 我于他人、设非使徒、于尔曹则诚是、盖尔在主中、即我为使徒之印证也、

修订本林前9:2 假若对别人来说,我不是使徒,对你们来说,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

KJV 英林前9:2 If I be not an apostle unto others, yet doubtless I am to you: for the seal of mine apostleship are ye in the Lord.

NIV 英林前9:2 Even though I may not be an apostle to others, surely I am to you! For you are the seal of my apostleship in the Lord.

和合本林前9:3 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

拼音版林前9:3 Wǒ duì nà pán wèn wǒde rén, jiù shì zhèyàng fēnsù.

吕振中林前9:3 对那些审断我的人呢、我的分诉是这样说∶

新译本林前9:3 对那些盘问我的人,这就是我的答辩。

现代译林前9:3 人家批评我的时候,我就这样辩护:

当代译林前9:3 我不妨坦白答覆那些责难我的人,

思高本林前9:3 这也就是我对那些质问我的人的答辨。

文理本林前9:3 有诘我者、我以此白之、

修订本林前9:3 对那些质问我的人,这就是我的答辩。

KJV 英林前9:3 Mine answer to them that do examine me is this,

NIV 英林前9:3 This is my defense to those who sit in judgment on me.

和合本林前9:4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

拼音版林前9:4 Nándào wǒmen méiyǒu quánbǐng kào fúyin chī hē má.

吕振中林前9:4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靠着福音而吃喝么?

新译本林前9:4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吃喝吗?

现代译林前9:4 难道我没有权利靠传福音吃饭吗?

当代译林前9:4 难道在传道人中,独有我们没有权利接受弟兄姊妹们供应生活的需要吗?

思高本林前9:4 难道我们没有取得饮食的权利吗?

文理本林前9:4 我岂无权式饮式食乎、

修订本林前9:4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靠着传福音吃喝吗?

KJV 英林前9:4 Have we not power to eat and to drink?

NIV 英林前9:4 Don't we have the right to food and drink?

和合本林前9:5 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仿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

拼音版林前9:5 Nándào wǒmen méiyǒu quánbǐng qǔ xìn zhǔ de zǐ meì wéi qī, daì zhe yītóng wǎng lái, fǎngfú qíyú de shǐtú, hé zhǔ de dìxiōng, bìng Jīfǎ yíyàng má.

吕振中林前9:5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带着信主的姊妹为妻、出入往来、像其余的使徒与主的弟兄和矶法一样么?

新译本林前9:5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像其余的使徒、主的弟兄和矶法一样,带着信主的妻子往来吗?

现代译林前9:5 难道我不能像其他的使徒,像主的兄弟,像彼得一样,带着信主的妻子一起旅行吗?

当代译林前9:5 没有权利像主的弟弟们和彼得,并其他的使徒一样,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子,一同出入工作,接受款待吗?

思高本林前9:5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携带一位为姐妹的妇人,如其他的宗徒及主的弟兄并刻法一样吗?

文理本林前9:5 岂无权娶信女、携之同行、如他使徒、及主之兄弟、与矶法乎、

修订本林前9:5 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带着信主的妻子一起出入,如同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兄弟们,和矶法一样吗?

KJV 英林前9:5 Have we not power to lead about a sister, a wife, as well as other apostles, and as the brethren of the Lord, and Cephas?

NIV 英林前9:5 Don't we have the right to take a believing wife along with us, as do the other apostles and the Lord's brothers and Cephas?

和合本林前9:6 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做工吗?

拼音版林前9:6 Dú yǒu wǒ yǔ Bāná bā méiyǒu quánbǐng bú zuò gōng má.

吕振中林前9:6 抑或是说,惟独我和巴拿巴没有权利不作谋生的工么?

新译本林前9:6 难道只有我和巴拿巴没有权利不作工吗?

现代译林前9:6 难道说只有巴拿巴和我非得为自己的衣食工作不可吗?

当代译林前9:6 难道只有我和巴拿巴要自食其力,而其他的使徒就不必吗?

思高本林前9:6 或者,惟有我和巴尔纳伯没有不劳作的权利吗?

文理本林前9:6 抑我及巴拿巴、独无权不操作乎、

修订本林前9:6 只有我和巴拿巴没有权利不做工吗?

KJV 英林前9:6 Or I only and Barnabas, have not we power to forbear working?

NIV 英林前9:6 Or is it only I and Barnabas who must work for a living?

和合本林前9:7 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

拼音版林前9:7 Yǒu shuí dàng bīng, zì beì liáng xiǎng ne. yǒu shuí zāi pútaóyuán, bú chī yuán lǐ de guǒzi ne. yǒu shuí mù yǎng niú yáng, bú chī niú yáng de nǎi ne.

吕振中林前9:7 谁当兵,自备粮饷呢?谁栽葡萄园,不吃它的果子呢?谁牧羊群,不吃羊群的奶子呢?

新译本林前9:7 有谁当兵要自备粮饷呢?有谁栽种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羊群,不喝羊的奶呢?

现代译林前9:7 有谁当兵而自备粮饷呢?有谁栽种葡萄而不吃自己园里出产的葡萄呢?有谁牧养羊群而不喝自己羊群的奶呢?

当代译林前9:7 试问有谁当兵要自备粮饷呢?有谁垦植葡萄园,却不吃园中出产的葡萄呢?有谁牧养牛羊却不喝牛羊的奶呢?

思高本林前9:7 谁当兵而自备粮饷呢?谁种葡萄园而不吃它的出产呢?或者,谁牧放羊群而不吃羊群的奶呢?

文理本林前9:7 谁作军士自备饷乎、谁植葡萄园不食其果乎、谁牧畜不食其乳乎、

修订本林前9:7 有谁当兵而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而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而不喝牛羊的奶呢?

KJV 英林前9:7 Who goeth a warfare any time at his own charges? who planteth a vineyard, and eateth not of the fruit thereof? or who feedeth a flock, and eateth not of the milk of the flock?

NIV 英林前9:7 Who serves as a soldier at his own expense? Who plants a vineyard and does not eat of its grapes? Who tends a flock and does not drink of the milk?

和合本林前9:8 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

拼音版林前9:8 Wǒ shuō zhè huà, qǐ shì zhào rén de yìjiàn. lǜfǎ bú ye shì zhèyàng shuō má.

吕振中林前9:8 这些话、我岂是照人的意见说的呢?律法不也是这样说么?

新译本林前9:8 我说这话,不是照着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

现代译林前9:8 我所说的不必只限於日常的例子;法律不也这样说吗?

当代译林前9:8 你们以为这话是我自己的主张,毫无律法的根据吗?

思高本林前9:8 我说这话, 难道是按人之常情?法律不是也这样说吗?

文理本林前9:8 我岂依人意而言、律非亦如是言乎、

修订本林前9:8 我说这些话岂是照一般人的看法?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

KJV 英林前9:8 Say I these things as a man? or saith not the law the same also?

NIV 英林前9:8 Do I say this merely from a human point of view? Doesn't the Law say the same thing?

和合本林前9:9 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 神所挂念的是牛吗?

拼音版林前9:9 Jiù rú Móxī de lǜfǎ jì zhe shuō, niú zaì chǎng shàng chuaì gǔ de shíhou, bùke lǒng zhù tā de zuǐ. nándào shén suǒ guàniàn de shì niú má.

吕振中林前9:9 在摩西的律法上记着说∶「牛踹谷(与下『打谷』一词同字)时、你别套住它的咀。」难道上帝是关心于牛么?

新译本林前9:9 就在摩西的律法上记着说:“牛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牠的嘴。”难道 神关心的只是牛吗?

现代译林前9:9 摩西的法律规定:「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上帝所关心的难道是牛吗?

当代译林前9:9 摩西的律法书不也是这麽说:“牛在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上帝说这话只是关心牛而不是关心我们吗?

思高本林前9:9 原来梅瑟法律上记载说:『牛在打埸的时候, 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天主所关心的是牛吗?

文理本林前9:9 盖摩西律载云、踏谷之牛、勿笼其口、上帝之意岂在牛乎、

修订本林前9:9 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牛在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上帝所挂念的是牛吗?

KJV 英林前9:9 For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Thou shalt not muzzle the mouth of the ox that treadeth out the corn. Doth God take care for oxen?

NIV 英林前9:9 For it is written in the Law of Moses: "Do not muzzle an ox while it is treading out the grain." Is it about oxen that God is concerned?

和合本林前9:10 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

拼音版林前9:10 Bú quán shì wéi wǒmen shuō de má. fēnmíng shì wéi wǒmen shuō de. yīnwei gēngzhòng de dàng cún zhe zhǐwang qù gēngzhòng. dǎ cháng de ye dàng cún dé liáng de zhǐwang qù dǎ cháng.

吕振中林前9:10 还是特(或译∶全)为我们说的呢?的确是为我们而写的;因为犁田的该存着指望犁;打谷的该存着分享的指望打。

新译本林前9:10 这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当然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应当存着希望去耕种,收割的也应当存着希望去分享收获。

现代译林前9:10 他说这话不就是为着我们说的吗?当然这是为我们写的!因为耕种的跟收割的出去工作,都盼望分到他们所应得的谷物。

当代译林前9:10 他明明是为关心我们说的。又比如说:耕耘的和打谷的农夫,盼望享受收成,这是合情合理的。

思高本林前9:10 岂不是完全为我们说的吗?的确是为我们记载的,因为犁地的当怀着希望去犁,打场的也当怀着有份的希望去打场。

文理本林前9:10 非概为我侪言之乎、固为我侪而书也、因耕者当以所望而耕、打谷者宜有共得之望、

修订本林前9:10 他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的确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要存着指望去耕种;收割的也要存着分享谷物的指望去收割。

KJV 英林前9:10 Or saith he it altogether for our sakes? For our sakes, no doubt, this is written: that he that ploweth should plow in hope; and that he that thresheth in hope should be partaker of his hope.

NIV 英林前9:10 Surely he says this for us, doesn't he? Yes, this was written for us, because when the plowman plows and the thresher threshes, they ought to do so in the hope of sharing in the harvest.

和合本林前9:11 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

拼音版林前9:11 Wǒmen ruò bǎ shǔlíng de zhǒngzǐ sǎ zaì nǐmen zhōngjiān, jiù shì cóng nǐmen shōugē fèng yǎng ròushēn zhī wù, zhè hái suàn dà shì má.

吕振中林前9:11 我们既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若从你们收成属肉身的,是大事么?

新译本林前9:11 我们既然在你们中间撒了属灵的种子,如果要从你们那里收获一些物质的供应,这算是过分吗?

现代译林前9:11 我们在你们当中撒了属灵的种子。就算是从你们得到物质上的供给,这算过份吗?

当代译林前9:11 如果我们在你们中间撒下属灵的种子,又从你们得回一些物质的报酬,这算得过分吗?

思高本林前9:11 若是我们给你们散播神圣的恩惠,而收割你们那属物质的东西,还算什麽大事?

文理本林前9:11 我侪播尔以属乎灵者、则获尔属乎身者、岂为过乎、

修订本林前9:11 我们既然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若从你们收取养生之物,这还算大事吗?

KJV 英林前9:11 If we have sown unto you spiritual things, is it a great thing if we shall reap your carnal things?

NIV 英林前9:11 If we have sown spiritual seed among you, is it too much if we reap a material harvest from you?

和合本林前9:12 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

拼音版林前9:12 Ruò biérén zaì nǐmen shēnshang yǒu zhè quánbǐng, hékuàng wǒmen ne. ránér wǒmen méiyǒu yòng guō zhè quánbǐng, dǎo fán shì renshòu, miǎndé Jīdū de fúyin beì zǔgé.

吕振中林前9:12 别人在你们身上尚且分享权利,何况我们呢?然而这权利、我们总没有用过;我们反倒凡事忍受,免得对基督的福音给与阻碍。

新译本林前9:12 如果别人在你们身上享有这种权利,我们不是更可以享有吗?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种权利,反而凡事容忍,免得我们拦阻了基督的福音。

现代译林前9:12 如果别人有权利这样期待你们,我们不是更有这样的权利吗?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利用过这种权利,反而忍受一切,免得基督的福音受到阻碍。

当代译林前9:12 若别人尚且有权要求你们供应他们,何况我们呢?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这分权利。我们宁愿吃亏,忍耐下去,免得妨碍你们接纳基督的福音。

思高本林前9:12 如果别人在你们身上尚且分享权利,我们岂不更该吗?可是我们没有用过这权利,反倒忍受了一切,免得基督的福音受到妨碍。

文理本林前9:12 他人且操此权、况我侪乎、然我侪不为也、宁凡事容忍、免阻基督福音、

修订本林前9:12 假如别人在你们身上享有这权利,何况我们呢? 然而,我们并没有用过这权利,倒是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受到阻碍。

KJV 英林前9:12 If others be partakers of this power over you, are not we rather? Nevertheless we have not used this power; but suffer all things, lest we should hinder the gospel of Christ.

NIV 英林前9:12 If others have this right of support from you, shouldn't we have it all the more? But we did not use this right. On the contrary, we put up with anything rather than hinder the gospel of Christ.

和合本林前9:13 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

拼音版林前9:13 Nǐmen qǐbù zhī wéi shèng shì laólù de, jiù chī diàn zhōng de wù má. cìhou jìtán de, jiù fēn lǐng tán shǎng de wù má.

吕振中林前9:13 岂不知为圣事作工的、吃殿中之物么?侍候祭坛的、跟坛分物么?

新译本林前9:13 难道你们不知道,在圣殿供职的,就吃殿中的供物;侍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祭物吗?

现代译林前9:13 你们当然知道,在圣殿里供职的人从圣殿得到食物;在祭坛边侍候的人也分到坛上的祭物。

当代译林前9:13 我们也知道,在圣殿里服役的利未人,可以享用人在圣殿里奉献的礼物。负责献祭的祭司,也可以吃在祭坛上奉献的食物。

思高本林前9:13 你们岂不知道为圣事服务的,就靠圣殿生活;供职於祭坛的,就分享祭坛上的物品吗?

文理本林前9:13 岂不知事圣事者食诸殿、侍祭坛者与于坛乎、

修订本林前9:13 你们岂不知在圣殿供职的人吃圣殿中的食物吗?在祭坛伺候的人分享坛上的供物吗?

KJV 英林前9:13 Do ye not know that they which minister about holy things live of the things of the temple? and they which wait at the altar are partakers with the altar?

NIV 英林前9:13 Don't you know that those who work in the temple get their food from the temple, and those who serve at the altar share in what is offered on the altar?

和合本林前9:14 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

拼音版林前9:14 Zhǔ ye zhèyàng méngdéng, jiào chuán fúyin de kào fúyin yǎngshēng.

吕振中林前9:14 主也这样规定、叫传布福音的靠着福音而生活。

新译本林前9:14 主也曾这样吩咐,叫传福音的人靠福音为生。

现代译林前9:14 同样,主也这样吩咐:凡从事传福音的人都应该倚靠传福音维持生活。

当代译林前9:14 主也曾吩咐作传道的,可以靠着传福音的工作得生活的费用。

思高本林前9:14 主也这样规定了,传福音的人,应靠福音而生活。

文理本林前9:14 主命宣福音者以福音而生亦如是、

修订本林前9:14 主也是这样命令,要传福音的人靠着福音养生。

KJV 英林前9:14 Even so hath the Lord ordained that they which preach the gospel should live of the gospel.

NIV 英林前9:14 In the same way, the Lord has commanded that those who preach the gospel should receive their living from the gospel.

和合本林前9:15 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拼音版林前9:15 Dàn zhè quánbǐng wǒ quán méiyǒu yòng guò. wǒ xie zhè huà, bìng fēi yào nǐmen zhèyàng dāi wǒ. yīnwei wǒ néngke sǐ, ye bú jiào rén shǐ wǒ suǒ kuā de luō le kōng.

吕振中林前9:15 至于我呢、这些个、我全没享用过。我写了这些话,并不是要人这样待我。我宁可死,也不愿意人使我的夸耀落了空。

新译本林前9:15 但这种权利,我一点也没有用过。我写这些话,并不是想叫人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让人使我所夸耀的落了空。

现代译林前9:15 但是,我并没有利用过这些权利;我现在写这些也不是为着争取这种权利。我宁死也不愿使我所夸耀的落空!

当代译林前9:15 但是,我完全没有使用这分权利,向你们索取分文。我现今在信上谈这些事,并非暗示要你们这样待我。我宁可饿死,也不肯使我这分光荣成为空谈。

思高本林前9:15 可是,这些权利我一样也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人这样对待我,因为我宁愿死,也不愿让人使我这夸耀落了空。

文理本林前9:15 然此权、我皆未行之、今书此、非欲尔如是待我、盖我宁死、不使我所诩者归于虚也、

修订本林前9:15 但这权利我全然没有用过。我写这些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让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KJV 英林前9:15 But I have used none of these things: neither have I written these things, that it should be so done unto me: for it were better for me to die, than that any man should make my glorying void.

NIV 英林前9:15 But I have not used any of these rights. And I am not writing this in the hope that you will do such things for me. I would rather die than have anyone deprive me of this boast.

和合本林前9:16 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拼音版林前9:16 Wǒ chuán fúyin yuán méiyǒu ke kuā de. yīnwei wǒ shì bùdé Yǐde. ruò bú chuán fúyin, wǒ biàn yǒu huò le.

吕振中林前9:16 我若传福音,于我并无可夸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我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新译本林前9:16 我传福音原是没有可夸的,因我不能不传。如果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现代译林前9:16 我没有理由为着传福音而夸口。我不过是奉命去传的。我不传福音就有祸了!

当代译林前9:16 不过,我传福音,并没有甚麽可以自夸的,因为这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事。如果我不传福音,就有祸了!

思高本林前9:16 我若传福音,原没有什麽可夸耀的,因为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文理本林前9:16 夫我宣福音、无可自诩、不得已耳、若不宣之、则祸矣、

修订本林前9:16 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耀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KJV 英林前9:16 For though I preach the gospel, I have nothing to glory of: for necessity is laid upon me; yea, woe is unto me, if I preach not the gospel!

NIV 英林前9:16 Yet when I preach the gospel, I cannot boast, for I am compelled to preach. Woe to me if I do not preach the gospel!

和合本林前9:17 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拼音版林前9:17 Wǒ ruò gānxīn zuò zhè shì, jiù yǒu shǎngcì. ruò bú gānxīn, zé rén què yǐjing tuōfù wǒ le.

吕振中林前9:17 我若甘心作这事,便有赏报;若不甘心,管家职责也已托付我了。

新译本林前9:17 如果我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即使不甘心,这职责还是托付我了。

现代译林前9:17 如果我传福音是出於自愿,我就可以获得报酬;但是,上帝既然把这任务交给我,我就认为这是一种责任。

当代译林前9:17 我甘心乐意去传福音,就可以获得报酬;若我不甘愿,责任也已经委托给我了。

思高本林前9:17 假使我自愿作这事,便有报酬;若不自愿,可是责任已委托给我。

文理本林前9:17 若我有志为之、则有赏、即非我志、其任已托于我、

修订本林前9:17 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给我了。

KJV 英林前9:17 For if I do this thing willingly, I have a reward: but if against my will, a dispensation of the gospel is committed unto me.

NIV 英林前9:17 If I preach voluntarily, I have a reward; if not voluntarily, I am simply discharging the trust committed to me.

和合本林前9:18 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

拼音版林前9:18 Jì shì zhèyàng, wǒde shǎngcì shì shénme ne. jiù shì wǒ chuán fúyin de shíhou, jiào rén bú huāqián dé fúyin, miǎndé yòng jǐn wǒ chuán fúyin de quánbǐng.

吕振中林前9:18 那么我的赏报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使福音成为免费可得的,免得我在福音上一味享用我的权利。

新译本林前9:18 那么,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时,叫人免费得着福音。这样,我就没有用过传福音可以享有的权利了。

现代译林前9:18 那麽,我所得的报酬是甚麽呢?就是我有传福音而不叫人花钱的荣幸,就是说不享受传福音应得的权利。

当代译林前9:18 到底我传福音可以得到甚麽报酬呢?这报酬也就是放弃自己得利的机会,叫人不花分文,得着福音。那真是无以伦比的喜乐,真是无价的报酬!

思高本林前9:18 这样看来,我的报酬是什麽呢?就是传布福音时白白地去传,不享用我在传福音上所有的权利。

文理本林前9:18 然则我之赏维何、即宣福音、使人不费而得之、免我尽用福音之权也、

修订本林前9:18 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使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我用尽了传福音的权利。

KJV 英林前9:18 What is my reward then? Verily that, when I preach the gospel, I may make the gospel of Christ without charge, that I abuse not my power in the gospel.

NIV 英林前9:18 What then is my reward? Just this: that in preaching the gospel I may offer it free of charge, and so not make use of my rights in preaching it.

和合本林前9:19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拼音版林前9:19 Wǒ suī shì zìyóu de, wú rén xiá guǎn, ránér wǒ gānxīn zuò le zhòngrén de púrén, wéi yào duō dé rén.

吕振中林前9:19 我对众人虽然自由,却让自己做了众人的仆人,为要赢得更多的人。

新译本林前9:19 我虽然自由,不受任何人管辖,但我自愿成为众人的奴仆,为的是要多得一些人。

现代译林前9:19 我是自由的人,不受任何人的奴役;但是我却甘心作大众的仆人,为要争取更多的人。

当代译林前9:19 我虽然是自由之身,不受任何人支配,但为要替基督拯救更多的人,我甘愿成为众人的仆人。

思高本林前9:19 我原是自由的,不属於任何人;但我却使自己成了众人的奴仆,为赢得更多的人。

文理本林前9:19 盖我于众虽为自由、而自役于众、致获人愈多、

修订本林前9:19 我虽然是自由的,不受人管辖,但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赢得更多的人。

KJV 英林前9:19 For though I be free from all men, yet have I made myself servant unto all, that I might gain the more.

NIV 英林前9:19 Though I am free and belong to no man, I make myself a slave to everyone, to win as many as possible.

和合本林前9:20 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拼音版林前9:20 Xiàng Yóutaìrén, wǒ jiù zuò Yóutaìrén, wéi yào dé Yóutaìrén. xiàng lǜfǎ yǐxià de rén, wǒ suī bú zaì lǜfǎ yǐxià, háishì zuò lǜfǎ yǐxià de rén, wéi yào dé lǜfǎ yǐxià de rén.

吕振中林前9:20 向犹太人我就成了犹太人,为要赢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自己虽不在律法之下,还做律法以下的人,为要赢得律法以下的人。

新译本林前9:20 对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了要得着犹太人;对律法以下的人,虽然我自己不在律法之下,还是作了律法以下的人,为了要得着律法以下的人。

现代译林前9:20 跟犹太人一起工作,我就像犹太人,为的要争取犹太人。虽然我不处在摩西法律的控制下,我却像生活在法律下的人,为要争取法律下的人。

当代译林前9:20 我对着犹太人,就作犹太人,目的是要得着他们。对着拘泥於律法的人,我就谨守律法。

思高本林前9:20 对犹太人,我就成为犹太人,为赢得犹太人;对於在法律下的人,我虽不在法律下,仍成为在法律下的人,为赢得那在法律下的人;

文理本林前9:20 于犹太人、我则如犹太人、以获犹太人、于律下人、我虽非在律下、乃如律下人、以获律下人、

修订本林前9:20 对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赢得犹太人;对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赢得律法以下的人。

KJV 英林前9:20 And unto the Jews I became as a Jew, that I might gain the Jews; to them that are under the law, as under the law, that I might gain them that are under the law;

NIV 英林前9:20 To the Jews I became like a Jew, to win the Jews. To those under the law I became like one under the law (though I myself am not under the law), so as to win those under the law.

和合本林前9:21 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 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拼音版林前9:21 Xiàng méiyǒu lǜfǎ de rén, wǒ jiù zuò méiyǒu lǜfǎ de rén, wéi yào dé méiyǒu lǜfǎ de rén. qíshí wǒ zaì shén miànqián, bú shì méiyǒu lǜfǎ, zaì Jīdū miànqián, zhèngzaì lǜfǎ zhī xià.

吕振中林前9:21 向律法以外的人、我对上帝虽在律法以外,对基督却在律法以内,我还做律法以外的人,为要赢得律法以外的人。

新译本林前9:21 对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了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不是在 神的律法以外,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为了要得着没有律法的人。

现代译林前9:21 同样,跟法律外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像法律外的人,不受犹太法律的拘束,为要争取法律外的人。然而,这不是说我不服从上帝的法律;其实我是受基督法律约束的。

当代译林前9:21 对着不知道犹太人律法的外族人,为了要赢得他们归向基督,我也和他们一样,好像是个不受律法束缚的人。当然,我说不受律法束缚,并不是我就可以胡作妄为,不受任何限制,不是不死守外表的、形式的律法,而以服从基督的命令为我个人的律法。

思高本林前9:21 对那些法律以外的人,我就成为法律以外的人,为赢得那些法律以外的人;其实,我并不在天主的法律以外,而是在基督的法律之下。

文理本林前9:21 于律外人、我则如律外人、以获律外人、然我非在上帝律外、乃在基督律下也、

修订本林前9:21 对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赢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

KJV 英林前9:21 To them that are without law, as without law, (being not without law to God, but under the law to Christ,) that I might gain them that are without law.

NIV 英林前9:21 To those not having the law I became like one not having the law (though I am not free from God's law but am under Christ's law), so as to win those not having the law.

和合本林前9:22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拼音版林前9:22 Xiàng ruǎnfuò de rén, wǒ jiù zuò ruǎnfuò de rén, wéi yào dé ruǎnfuò de rén. xiàng shénmeyàng de rén, wǒ jiù zuò shénmeyàng de rén. wúlùn rúhé, zǒng yào jiù xiē rén.

吕振中林前9:22 向软弱的人、我就成了软弱的人,为要赢得软弱的人∶向各种人、我就成了各种人,为要用各种法子拯救些人。

新译本林前9:22 对软弱的人,我就成了软弱的人,为了要得着软弱的人。对怎么样的人,我就作怎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一些人。

现代译林前9:22 在信心软弱的人当中,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争取他们。所以,在甚麽样的人当中,我就作甚麽样的人;无论用甚麽方法,我总要救一些人。

当代译林前9:22 对良心软弱的人,我就步步为营,好像自己的良知也一样软弱。向甚麽人,我就作甚麽人。我这样作,纯粹是为了福音,要尽自己的力量救回一些人,使他们与我一样,得到信福音的好处。

思高本林前9:22 对软弱的人,我就成为软弱的,为赢得那软弱的人;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为的是总要救些人。

文理本林前9:22 于弱者则为弱者、以获弱者、于众则如众、多方以救数人、

修订本林前9:22 对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赢得软弱的人。对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我总要救一些人。

KJV 英林前9:22 To the weak became I as weak, that I might gain the weak: I am made all things to all men, that I might by all means save some.

NIV 英林前9:22 To the weak I became weak, to win the weak. I have become all things to all men so that by all possible means I might save some.

和合本林前9:23 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拼音版林前9:23 Fán wǒ suǒ xíng de, dōu shì wéi fúyin de yuángù, wéi yào yǔ rén tóng de zhè fúyin de hǎo chù.

吕振中林前9:23 我为福音的缘故、行了各样的事,为要在这事上一同有分。

新译本林前9:23 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好让我与别人同享福音的好处。

现代译林前9:23 我为了福音的缘故做这些事,目的在跟别人分享福音的好处。

当代译林前9:23 对良心软弱的人,我就步步为营,好像自己的良知也一样软弱。向甚麽人,我就作甚麽人。我这样作,纯粹是为了福音,要尽自己的力量救回一些人,使他们与我一样,得到信福音的好处。

思高本林前9:23 我所行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为能与人共沾福音的恩许。

文理本林前9:23 我所为者、皆为福音而为、致我与人共与之、

修订本林前9:23 凡我所做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共享这福音的好处。

KJV 英林前9:23 And this I do for the gospel's sake, that I might be partaker thereof with you.

NIV 英林前9:23 I do all this for the sake of the gospel, that I may share in its blessings.

和合本林前9:24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拼音版林前9:24 Qǐbù zhī zaì chǎng shàng saì pǎo de dōu pǎo, dàn dé jiǎngshǎng de zhǐyǒu yī rén. nǐmen ye dàng zhèyàng pǎo, hǎo jiào nǐmen dé zhe jiǎngshǎng.

吕振中林前9:24 岂不知在赛场上跑的、人人都跑,却只有一个得着奖赏么?所以你们要跑到抓得着。

新译本林前9:24 难道你们不知道,在场上赛跑的人,虽然大家都跑,但得奖的只有一个人吗?你们都应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可以得奖。

现代译林前9:24 你们一定知道,在运动场上赛跑的人很多,但是得奖的只有一个。所以,你们要抱着夺标的心来跑。

当代译林前9:24 你们知道吗?在运动场上参加赛跑的健儿,虽然个个都出尽全力,但得冠军奖的,只有一个。你们也应该同样努力奔跑人生的赛程,好使你们获得奖品。

思高本林前9:24 你们岂不知道在运动埸上赛跑的,固然都跑,但只有一个得奖赏吗?你们也应该这样跑,好能得到奖赏。

文理本林前9:24 岂不知驰逐于场者、其人虽众、而得赏者惟一、尔当如是驰逐、如欲得赏者然、

修订本林前9:24 你们不知道在运动场上赛跑的,大家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要这样跑,好使你们得着奖赏。

KJV 英林前9:24 Know ye not that they which run in a race run all, but one receiveth the prize? So run, that ye may obtain.

NIV 英林前9:24 Do you not know that in a race all the runners run, but only one gets the prize? Run in such a way as to get the prize.

和合本林前9:25 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拼音版林前9:25 Fán jiào lì zhēng shēng de, zhū shì dōu yǒu jié zhì. tāmen bú guò shì yào dé néng huaì de guānmiǎn. wǒmen què shì yào dé bùnéng huaì de guānmiǎn.

吕振中林前9:25 凡参加运动竞赛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呢、是要得能朽坏的华冠;我们呢、是要得那不能朽坏的。

新译本林前9:25 凡参加运动比赛的,在一切事上都有节制;他们这样作,不过要得到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朽的冠冕。

现代译林前9:25 每一个运动员接受严格的训练,为要争取那会朽坏的华冠;但是我们所求的却是那不朽的冠冕。

当代译林前9:25 参加各样比赛的运动员,在各方面都必须自制。他们这样努力不懈,只不过为了争夺一些即将凋谢,终必朽坏的花冠华冕一类的奖品,而我们所要赢取的是不会朽坏永远长存的冠冕。

思高本林前9:25 凡比武竞赛的,在一切事上都有节制;他们只是为得到可朽坏的花冠,而我们却是为得到不朽坏的花冠。

文理本林前9:25 凡角胜者、诸事节制、彼第欲得将敝之冠、我乃欲得不敝之冠也、

修订本林前9:25 凡参加竞赛的,在各方面都要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会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会朽坏的冠冕。

KJV 英林前9:25 And every man that striveth for the mastery is temperate in all things. Now they do it to obtain a corruptible crown; but we an incorruptible.

NIV 英林前9:25 Everyone who competes in the games goes into strict training. They do it to get a crown that will not last; but we do it to get a crown that will last forever.

和合本林前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拼音版林前9:26 Suǒyǐ wǒ bēnpǎo, bú xiàng wú déng xiàng de. wǒ dǒu quán, bú xiàng dǎ kōngqì de.

吕振中林前9:26 所以我、我这样奔跑、不是无定向地;我这样斗拳、不是打空气的。

新译本林前9:26 所以我奔跑,不是没有目标的;我斗拳,不是打空气的。

现代译林前9:26 所以,我只向着目标直奔;我又像斗拳的人每一拳都不落空。

当代译林前9:26 因此,我在属灵的竞赛上,不是漫无目标地跑步,也不是向空气挥拳。

思高本林前9:26 所以,我总是这样跑,不是如同无定向的;我这样打拳,不是如同打空气的;

文理本林前9:26 故我驰逐、非如无定、我搏鬬、非如击空、

修订本林前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目标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KJV 英林前9:26 I therefore so run, not as uncertainly; so fight I, not as one that beateth the air:

NIV 英林前9:26 Therefore I do not run like a man running aimlessly; I do not fight like a man beating the air.

和合本林前9: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拼音版林前9:27 Wǒ shì gōng kè jǐ shēn, jiào shēn fú wǒ. kǒngpà wǒ chuán fúyin gei biérén, zìjǐ fǎn beì qìjué le.

吕振中林前9:27 我乃是痛打我的身体,驱使它做奴仆,恐怕我宣传给别人,自己反成了不中用的!

新译本林前9:27 我要克制自己的身体,叫身体服我,免得我传了给别人,自己反而落选了。

现代译林前9:27 我严格地对付自己的身体,为要完全控制它,免得我叫别人去竞赛,自己反而被淘汰了。

当代译林前9:27 我要好像一个决心得奖的健儿一样,严格地过着有纪律的生活,使身体完全受我支配。若非如此,我努力地传福音给别人,使别人能参加这项属灵的赛程,自己却可能被淘汰了。

思高本林前9:27 我痛击我身,使它为奴,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而落选。

文理本林前9:27 乃攻克己身、使之服从、恐我宣诸人、而自见弃焉、

修订本林前9:27 我克制己身,使它完全顺服,免得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而被淘汰了。

KJV 英林前9:27 But I keep under my body, and bring it into subjection: lest that by any means, when I have preached to others, I myself should be a castaway.

NIV 英林前9:27 No, I beat my body and make it my slave so that after I have preached to others, I myself will not be disqualified for the prize.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