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5但他们中间多半是 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6这些事都是我们的监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

7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8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9也不要试探主(注:“主”有古卷作“基督”),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10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11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监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12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14我所亲爱的弟兄啊,你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15我好像对明白人说的,你们要审察我的话。

16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

17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18你们看属肉体的以色列人,那吃祭物的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吗?

19我是怎么说呢?岂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什么呢?或说偶像算得什么呢?

20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 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

21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22我们可惹主的愤恨吗?我们比他还有能力吗?

23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24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

25凡市上所卖的,你们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26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

27倘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们赴席,你们若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28若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物”,就要为那告诉你们的人,并为良心的缘故不吃。

29我说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这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论断呢?

30我若谢恩而吃,为什么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31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 神而行。

32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 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

33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

提要:1犹太人的礼节6是给我们作预表的。7他们所受的惩罚,11是我们的鉴戒。14我们必须脱离偶像崇拜。21我们不要把主的宴席变为魔鬼的宴席:24我们要所有的小事上考虑到我们的弟兄。


1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本会注释】

不晓得。使徒已经说明他有可能被弃绝。他强调别人也有被弃绝的危险。虽然以色列人大蒙上帝的眷爱,离开了埃及,却不能得到进入应许之地的奖赏。上帝曾为这些选民施行了许多奇迹。他们竟然失败了。所以哥林多信徒人不应在属灵上骄傲起来,以致不知道他们自己也有遭遇同样命运的危险。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无疑对古代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出来的历史有所了解。保罗希望他们记住这段历史,从以色列人身上引以为戒。

祖宗。哥林多教会是由悔改的拜偶像者和犹太籍的基督徒组成的。所以这里的“祖宗”显然是指摩西领导下的以色列人,说明基督教会是上帝子民的延续,有权称自己是真正崇拜者的属灵后裔,可以上溯到以色列人多世纪历史(见罗2:28,29;加3:28,29)。

。指从埃及到迦南的漂流中,上帝与祂的子民同在的看得见的标志。白天云柱为以色列人引路,晚上云柱在他们面前变成了火柱(参出13:21)。

。指上帝用奇迹为以色列人开路,使他们走过红海(见出14:21,22)。这进一步证明了上帝的保护和悦纳。保罗提醒哥林多信徒上帝赐给古代以色列人的这一切特殊恩典,说明以色列人有抵制背道的许多明确保障,就象哥林多教会所依靠的一样。


2 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本会注释】

受洗。这里把以色列人的经历比作洗礼。他们上有云柱,周围是海水,在过红海的时候被水所环绕。他们在这个意义上受了洗。他们的经历可以被认为是表示脱离过去在埃及为奴的黑暗中对罪的依恋,并保证效忠上帝所任命的代表摩西。

归了摩西。他们在云柱的引导下来到了红海岸边。当摩西命令他们往前走的时候,上帝为他们开辟了道路。他们安全地到达了对岸。通过这个经历,他们奉摩西为他们的领袖(见出14:13-16,21,22)。他们承认他的权威,并服从他的指示。摩西作为以色列人“看得见的领袖”,向他们传达上帝的律法和要求。因此可以说,他们受洗“归了摩西”,就是表示要顺从并侍奉上帝(见《先祖与先知》374页)。以色列人长期在埃及为奴,有所遗忘真神和对祂的崇拜。许多人不熟悉上帝。上帝明确的旨意就是要把他们从为奴之地拯救出来,使他们可以侍奉祂(见出3:13-15,18;5:1;6:6,7;7:16;出8:1,20;9:1,13;《先祖与先知》258页)。上帝指定摩西带领他的子民出埃及,并教导他们有关祂的律法和祂对他们的计划(见出3:10;《先祖与先知》246,252,253页)。以色列人过红海,证明了上帝认可摩西作祂的代表。


3 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本会注释】

灵食。“属灵的粮食”。“食”泛指“粮食”,而不是肉食。“灵”表明这食物并不源于自然。此外保罗可能还想到了吗哪(约6:32,33,35)的属灵含义,就像他把基督比作灵磐石一样(林前10:4)。在旷野里,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以这种神奇的方式供养的。他们的食物是上帝直接供应的。这样,他们所有的人都得到了上帝保护和眷顾的奇妙证据。在那荒芜之地,他们没有其他食物,完全依赖从天上来的粮食(见出16:3)。若有人不肯吃吗哪,他就会死亡。同样,除了天粮所象征的救主之外,基督徒没有其他食物的来源。地上的吗哪提供食物,满足以色列人属世的需要,但它的效果只是暂时性的,吃了以后最终还是死了。但那些领受上帝之道,即耶稣基督的人,则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见约6:48-51,53,54,58,63)。在世界的旷野中,人们竭力用世人的哲学和发明充实他们的思想。但除了基督以外,是没有平安和喜乐之盼望的(见太11:28,29;约10:10;15:6;林前1:21,25,30)。正如吗哪要每天去采集,收取足够一天所需的量,人也必须每天从上帝的道中摄取营养,来维持充满活力的基督徒经验(见出16:16,21;伯23:12;太6:11)。


4 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本会注释】

灵水。和第3节的“灵食”一样,称之为“灵水”是因为它超自然的来源。上帝将灵水供应以色列人(见出17:1,6;民20:2,8),以满足他们在旷野断水时的急需。上帝没有抛弃祂忘恩负义的子民,尽管他们无理抱怨,但上帝藉着祂所拣选的仆人摩西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见《先祖与先知》298,411页)。

灵磐石。有些解经家认为保罗在这里指的是犹太人传说中伴随着以色列人旷野漂流的一口石井。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因此而证明传说的真实性,正如耶稣尽管说了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参路16:19注释),也不能说祂认可人死后有意识的道理。《陀瑟他》(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100页)如此讲述在这个传说:“它像一口井,伴随着以色列人在旷野。它像一块满是孔眼的磐石,如同一个筛子,有水喷流出来,就像从一个瓶口流出来一样。它与他们一同登上山顶,下到山谷;无论以色列人驻扎在哪里,它都放在帐篷的门口”(《住棚节》 3. 11 ,引自斯特拉克和比勒贝克《新约注释》卷三第406页)。参《先祖与先知》411-421页。

就是基督。这里把救主描绘成可靠的磐石;跌倒而悔改的罪人能从中获得振奋人心的赐生命之水,满足他们对上帝真理的焦渴(见诗42:1,2;诗63:1;约7:37)。本节所教导的伟大真理是,耶稣一直与祂的子民同度今生,在他们呼求祂时供给他们所需要的。这个世界是干旱凄凉的荒地,不能为如饥似渴地追求属灵真理的人提供饮食。但如果救主软弱的子民呼吁祂,祂就乐意并能够支持、供养和坚固他们(见诗46:1;91:15)。

基督素来是以色列人的领袖,不仅在旷野漂流的时期,而且在他们民族的全部历史中。上帝为堕落的人类所做的一切,实际上都是藉着耶稣进行的(见《先祖与先知》311,366,373,396页;《历代愿望》52页)。


5 但他们中间多半是上帝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本会注释】

多半。虽然以色列人大蒙上帝恩眷,就是祂权柄的大能显示,但是摩西所率领出离埃及的大群人中只有少数愿意顺从上帝。历史一再纪录了他们的怨言和背叛,甚至在他们以神奇的方式渡过红海之后,也是如此(见出16:2,3,27,28;17:3;32:1,6;民11:1,2,4,10,13;14:2,26-30)。一次又一次悖逆使那些大蒙眷爱的人受到上帝的惩罚,直到最后祂宣布让他们倒毙在旷野之中(参民14:29)。上帝的旨意原是让所有前往迦南的人都能到达那流奶与蜜之地安家(见出3:8,17;13:5)。祂宣布祂将引导、保护、指示,供养他们,但他们拒绝相信和顺从。他们就这样丧失了他们的产业。结果他们的后代获得了继承产业的机会。

倒毙。katastrōnnumi。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本节,也曾出现在七十士译本的民14:16中。悖逆不信的以色列人倒毙在旷野的漂流中,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天父的慈爱和引导,放纵肉欲和情欲的满足(见民11:5,6,32,33;16:31-35,49;25:1-5,9)。

使徒在本节告知哥林多信徒,上帝赐给他们福气和特权,并没有无条件地免去他们的试探。他们需要不住地警醒,以躲避罪恶。上帝赐给祂子民的恩典和福气,决不能免除他们因故意违抗和拒绝他明白的指示而受到的公义惩罚。


6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象他们那样贪恋的;

【本会注释】

都是。直译为“成为”。

我们的鉴戒。或“作我们的鉴戒”。

鉴戒。就是让我们引以为戒。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路上所临到的事,说明了上帝的子民在前往天上迦南的路中虽然享受丰盛的福气和恩典,也有可能犯下与以色列人在旷野同样的错误,并悖逆上帝。惩罚将临到不顺从上帝旨意的基督徒,正如临到悖逆的以色列人一样。比别人更多地认识上帝,不能作为忽视上帝任何要求的理由。反之,认识越多的人,严格遵守上帝所有教诲的责任就越大。他们的悖逆比少有亮光的人显得更为严重(见路12:47,48;雅4:17)。

贪恋。以色列人一贯为情绪所左右。他们不受理智引导,却为不圣洁的情欲和食欲所策动(见出16:3;民11:4,5)。上帝的子民在这方面有重蹈以色列人覆辙的危险。这一点可以从太24:37-39;路17:26-30的警告中看出来。

贪恋的。epithumeō,“渴望”,“多度欲望”“希冀超过合法范围的东西”。


7 也不要拜偶像,象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本会注释】

也不要。这道命令也可译为“停止拜偶像”,表明一些以色列人已经陷入偶像崇拜中。

拜偶像。主要指摩西在山上与上帝同在时他们拜金牛犊的事(见出32:1-5)。这个警告特别适合哥林多信徒,因为他们中有一些人显然觉得参加偶像庙宇里的筵席(见林前8:10注释;参10:20,21)。

吃喝。见出32:6注释。

玩耍。引自出32:6。西奈山边的以色列人没有忘记在以拜偶像为国教的埃及所见过所做过的事情。他们很熟悉伴随着假神崇拜的色情表演,并无疑在崇拜金牛犊时效仿这种做法。他们狂筵滥饮以致意识模糊,再也分不清善恶,成了肉体情欲的奴隶,使自己暴露在仇敌狡猾的试探之中。


8 我们也不要行奸淫,象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本会注释】

我们也不要。这道命令也可译为“让我们停止行奸淫”。当时在哥林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第5章)。本节是指以色列人在什亭的可耻经历。撒但利用摩押女子引诱了以色列营中的许多人,怂恿他们参加摩押人的偶像崇拜(见民25:1-5)。上帝曾向以色列人强调,不要与周围的异教民族交往。祂告诫他们提防使他们离开祂去崇拜假神的危险(见申7:1-5)。他们如果一直遵守这个指示,就可以免去许多的麻烦


9 也不要试探主(有古卷作“基督”),象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本会注释】

试探。ekpeirazō,“尝试越界”,“充分诱惑”,“尽力”。 Ekpeirazo在《新约》别处只出现在太4:7;路4:12;10:25中,都是指基督所受到的试探。保罗援引了民21:4-6所记载的事。百姓在旷野漫长的旅途中疲乏灰心了,就指责摩西带他们出埃及,并且对吗哪表示不满。他们埋怨和厌恶上帝所赐给他们的食物,导致“火蛇”之灾。他们中死了许多人(见民21:6)。

。有文本为“基督”。在旷野中与以色列人同在的是基督。祂最大程度地忍受了他们的悖逆和怨言。基督藉着祂的灵一直与祂的子民同在,教训、保护、引导和拯救他们(见太28:20;约14:16-18;16:13)。信徒务要警惕,不要坚持过去的食欲、习俗和愿望,不放弃未重生的生命所拥有的一切,不接受主因爱而为他们所作的安排,从而愚昧地试探救主的忍耐,


10 你们也不要发怨言,象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本会注释】

你们也不要发怨言。或“不要继续发怨言”。《旧约》记载了两个因发怨言而致死亡的例子。一个涉及十个探子(民13章;民14章),另一个涉及可拉、大坍及亚比兰的叛乱(民16章)。


11 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本会注释】

鉴戒。这个古词原意的“例子”。参本章第6节。以色列人所经历各种各样的许多事情不只是为基督徒提供事例;他们的经历显然也是给教会的鉴戒,免得他们重蹈覆辙。

警戒我们。就是警告历代所有的基督徒不要信靠自己的能力或智慧。以色列人悖逆上帝的愚行导致他们倒毙在旷野里,并且在后来的历史中被掳到比伦(见耶17:23,27;25:4-11)。要基督徒学习以色列人旷野经历之教训的告诫,特别适合于临近基督复临的时候。在以色列人即将到达迦南的时候,他们中有许多人灭亡了(见民25:9)。他们曾是上帝特别恩待的子民,所拥有上帝的律法和有关祂自己的知识,超过了世上任何其他的人。但他们未能保持对祂的忠诚。受托以耶稣基督的福音以和祂快来之预言知识的基督徒应该谨慎,免得罪人本性的诱惑,使他们到不了天上的迦南(见罗11:20;林前10:12;来3:12-14)。

末世。telē tōn aiōnōn,就是上帝过去与人交往伟大时代的结束。来9:26说,基督第一次降临发生在“末世”(sunteleia tōn aiōnōn)。使徒保罗用了代词“我们”,说明他的信息与他的时代有关。这个信息与现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为生活在当代的人积累了神圣历史所有时期的全部记录;上帝旨意的实现将在基督复临之时达到高潮。


12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本会注释】

所以。引出6-11节警告的结论,强调基督徒需要特别关注以色列人经过旷野的漂流到达迦南的历史。他们应当从以色列人依靠自己的不幸后果中吸取教训,不信靠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

站得稳。虽然这里所表达的原理可以广泛应用,但它首先应用于哥林多信徒。他们认为自己在吃祭偶像之物和参加偶像崇拜筵乐方面是立场坚定的(见8:2,4,7,9)。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担心偶像崇拜的影响,但这种自信成为不幸堕落的前兆(见箴16:18)。

跌倒。信靠自己是危险的。彼得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没有什么会动摇他对基督的忠诚(见可14:31,50,67,68,70-72)。所有人都应该注意这个告戒,时刻警惕,免得上当受骗,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属灵力量不致犯罪。除了基督以外,人是完全无力的;我们需要圣灵常住在心中救我们脱离罪恶。惟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有真正的安全(见约14:26;约15:4-7;16:7-11,13;林后12:9,10)。务要不断重复“须要谨慎”的告戒,因为人容易相信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属灵的骄傲是一大骗局。那试探者很容易利用它引诱自信的信徒跌入可悲的罪孽之中(参撒下11:1-4;罗11:20)。时刻警惕属灵骄傲危险的告戒,特别适合于世界历史的这个阶段,因为人们每天遭遇大量放纵肉体欲望的诱惑(见路21:34-36)。


13 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本会注释】

所能受的。anthrōpinos,“人的”,即对人来说是正常的,比人所能忍受的。哥林多信徒不要以为他们想过信心生活的条件是与众不同的,很难满足对的特殊要求。他们所受的试炼和试探与周围的人并有区别。这句话似乎是作为一个鼓励加在上一节的警告上。哥林多人有堕落的危险;他们必须警醒;他们可以振作起来,因为试探不会超过他们的力量所能成功忍受的。

信实。上帝信守自己的承诺,和祂要人服侍祂的呼召。如果祂允许临到祂的子民身上的试探是他们所无法胜过的,祂的应许就显得完全不可靠了(诗34:19;林前1:9;彼后2:9)。上帝的信实是基督徒抵挡仇敌的安全之源。依靠自己是没有保障的;但是信徒如果完全依靠我们守约之上帝的应许,他就是安全的。但他应当记住,他若置身于可能遭遇试探的地方,故意踏入仇敌的境地,上帝就不搭救他(见太7:13,14,24,25;林前9:25,27;10:14;加5:24;提后2:22;《早期著作》124,125页;《福山宝训》118页)。

。就是允许。基督徒所信靠的上帝,不允许仇敌试探祂的儿女超过他们的力量所能忍受的。这是他们鼓励的大源泉。人受试探不是上帝的旨意。上帝不试探人(见雅1:13)。人招惹试探是因为自己的悖逆(见创1:27,31;3:15-19;传7:29;罗6:23)。既是这样,上帝就本着自己的旨意用这些经历培养人的品格(见彼前4:12,13;《服务真诠》470,471,478页)。所以当人受到试探时,应记得试探不是上帝送来的,而是出于上帝的许可。如能正确对待,靠着上帝所赐的力量,试探能成为加速基督徒在恩典中成长的手段。因上帝已保证试探不会超出个人忍受的能力。人要为自己陷入罪孽负完全的责任。

一条出路。说明上帝为每一个试探都预备了出路。这个“出路”不是逃避试探,而是避免被试探所胜而陷入犯罪的悲剧。上帝在允许试炼或试探临到的同时,也准备好让我们获胜和避免犯罪的方法。基督徒正确生活的榜样耶稣,曾在圣经中找到“出路”(见路4:4,8,12)。我们作为跟从祂的人,也能从永生之道耶稣身上(见约1:1-3,14)找到“出路”。 祂随时准备并乐意搭救求告祂的人,并保守他们不犯罪(诗9:9;27:5;41:1;91:15;彼后2:9;启3:10)。


14 我所亲爱的弟兄啊,你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本会注释】

我所亲爱的弟兄啊。鉴于哥林多信徒参加崇拜偶像宴会的危险,以及为每一个主的真信徒所作战胜撒但引诱人犯罪一切努力的安排,保罗告诫他们要完全避免接触所有与偶像有关的事。

逃避。就是养成逃避的习惯。这道命令暗示紧急,迫切,时刻注意尽量避免与偶像接触。不要同任何与偶像有关的事妥协。

拜偶像的事。哥林多信徒争论基督徒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与偶像的庙宇、活动和食物保持接触的问题。保罗对他们的劝勉也是给各地所有时代基督徒的。偶像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贪恋财物,想控制自己的同胞,满足各种肉体的食欲,以及疯狂地追求宴乐(见《使徒行述》317页)。与那些不爱上帝不顺从上帝的人结交是很危险的。上帝呼召祂的子民脱离与这些人的密切交往(见林后6:14-17;参启18:1-4)。没有人坚强到可以故意无谓地与任何形式的“偶像”结交而不受污染。


15 我好象对明白人说的,你们要审察我的话。

【本会注释】

明白。phronimoi,“聪明”,“谨慎”,“明智”,就是那些能够明白所说的话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人。保罗呼吁哥林多信徒要有良好的观察和分辨能力,能自己判断保罗要说之语的是否正确。保罗通过这样的呼吁,证明他对于自己真理的立场有着完全的把握。在参与偶像崇拜的娱乐上,保罗所采取之立场的理由,对于智慧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本章的其余部分说明了这些理由。上帝的所有命令和劝勉都是为明白人而发的。祂邀请我们与祂探讨,以便充分明白祂的立场是始终正确的。

审察。这句话可能带有讽刺意味,含蓄地提醒自命不凡的哥林多人要明白(见1:5;8:1,2,10)。这里告诫每一位信徒要利用自己的智慧仔细审视上帝藉着祂仆人保罗所赐的教导,看看是否完全公平合理。


16 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

【本会注释】

我们所祝福。基督为杯“祝谢了”(太26:27),就像我们在圣餐礼领受葡萄汁之前为耶稣所流的血而献的感恩祷告。基督徒喝这杯时,他们从内心中感谢上帝藉着耶稣的血而给赐给他们的一切福气。他们默默地赞美上帝拯救他们脱离罪的奴役,赐给他们作上帝儿女的光荣自由。

。指圣餐礼中所祝福的杯。耶稣在被捕前与祂的门徒共进最后的逾越节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耶稣拿起杯来“祝谢了”,然后分给门徒,教导他们所有的人都要领受(见太26:27;林前11:25;《历代愿望》149,653页)。保罗现在继续讨论吃祭偶像之物的危险。他论证的依据是信徒藉着参加圣餐礼领受了基督的身体和血,因而与基督成为一体(见太26:26-28;约6:51,53-56;林前11:23-26;《历代愿望》660,661页)。他既已证明他们已以这种方式与基督成为一体,难道他们还可以参与拜偶像的宴席、并与那祭物所献的邪灵相交通呢(林前10:21)?

同领。koinōnia,“分享”,“共享”。

。血代表上帝儿子的死。信徒因着信而在死上有份。同样,参与异教祭祀的人就与那祭物有份。保罗先提杯再提饼,与太26:26,27和林前11:23-25的顺序相反,或许是因为保罗希望把领受饼的题目紧挨着祭偶像之肉的题目。他在这里不是讨论圣餐的意义,也不是列出象征性礼节的顺序。

。正如在圣餐礼中饼递给领受者之前要先掰开,救主的身体也是为全世界的人而掰开的。但只有承认自己的罪并寻求赦免的人,才能受益于基督所作的牺牲(见太26:26;林前11:23,24,26,29;约壹1:9;2:1,2)。


17 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本会注释】

。hoti,在本节意为“既然”,“因为”,引出一个新的句子。这句话可译为:“既然饼是一个,我们许多人也就是一个身体”。

一个饼。含蓄地指圣餐中的饼被掰成多份给信徒吃。正如所有的小份都来自于同一个饼,一切领受圣餐的信徒也在耶稣里面连为一体。掰开的饼就这样象征祂的身体。基督徒藉着共同领受圣餐,公开表明他们合而为一,属于同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头就是基督。

正如属世的饼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基督也是所有的人为维持属灵健康而必须领受的属粮(见约6:50,51,56,57)。饼有许多种,由不同的谷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做成;但是维持属灵生命的灵粮只有一种。上帝和救主不是多位,而是只有一位。人只有领受从天而降的灵粮,就是耶稣基督,才能获得永生(见太24:5,24;约6:33,53,54;徒4:12;提前2:5,6)。


18 你们看属肉体的以色列人,那吃祭物的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吗?

【本会注释】

你们看。保罗呼吁人注意上帝所恩待之子民的行为记录。祂曾直接教导他们如何敬拜祂。

属肉体的。即按着肉体,指作为亚伯拉罕肉身后裔的以色列人。尽管他们没有认识到耶稣是弥赛亚,在有些事上背离了上帝的告戒,但上帝藉着摩西传给驻扎在西奈山犹太人有关圣殿崇祀律例典章的记录,是上帝所要求于他们的崇拜形式的可靠说明。这份记录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真理,既涉及犹太人,也涉及基督徒。上帝希望在祂的子民中所看到的合一的教训,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有份。在祭坛前的共同崇拜中,祭司和百姓合为一。那是他们与上帝交通看得见的方式。他们平等地在上帝面前共享祂家中的友谊。在祭坛前一同献祭崇祀,表明他们作为以色列民族的成员,敬拜那独一的真神耶和华。


19 我是怎么说呢?岂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什么呢?或说偶像算得什么呢?

【本会注释】

我是怎样说呢。即我对你们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我难道是证明偶像真实存在的信念吗?答案是否定的。保罗并不想暗示偶像有任何意义,或祭偶像之物仅仅因此而与任何其他食物有所不同。

强调偶像毫无意义的真理,自然会得出祭偶像之物算不得什么的结论。这种推论是正确的。但保罗将偶像的真正性质告诫他们(第20节),是为了避免信徒以为既然如此,他们就可以与拜偶像的人混杂,参与他们的异教筵席,而不遵守基督教的原则(第20节)。


20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上帝。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

【本会注释】

乃是。那么,有关与偶像和偶像崇拜有任何形式接触的危险所说的话,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保罗反对那种认为偶像既不存在、或祭偶像之物算不得什么的观念,使人毫无忌惮地参加偶像庙宇的娱乐活动。

。daimonia,“魔鬼”。七十士译本的诗96:5 把希伯来语的elilim译为daimonia,直译是“虚无”。 七十士译本的申32:17把希伯来语的shedim(“邪灵”,“魔鬼”)译为daimonia。在《新约》中daimonia总是邪灵的意思(见太7:22;可1:34,39;提前4:1等,参弗6:12)。见可1:23注释;见《马可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

与鬼相交。保罗知道偶像崇拜的真正性质,那就是与撒但和他的恶使者相交。于是他迫切告诫哥林多信徒避开偶像崇拜。基督徒已严肃地献身与主;他们因着主的创造和救赎而归属于祂。他们不可丝毫认同敬拜除了独一真神之外的任何神明(见出20:3-5;太4:9,10)。同样,基督徒也不可以把他们的光阴或情感投放在任何人或事上,超过上帝和对祂的侍奉。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上帝放在首位,首先考虑侍奉祂(见太22:37)。


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本会注释】

不能。信徒既知道偶像崇拜的真正性质,所加于他们的禁令就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献身于真神的人怎么能喝献给撒但和他使者的杯呢?

主的杯。指圣餐礼中的葡萄汁(见太26:27,28)。这杯是属于主的,是献给祂的,是在享用主的宝血;所以它能使领受的人与主相交。

鬼的杯。象征献与异教神明的一切筵席。撒但和他的随从一直试图反对和推翻上帝良善智慧的政权并建立犯罪悖逆的法则。这两种生活方式是不可能交流与联合的。在上帝和撒但、真理和错谬、公义和罪恶之间是不可能妥协的。每个人都蒙召选择他们所要侍奉的。不可能同时与上帝和撒但结交;必须放弃一个(见创35:2-4;书24:14-16;王上18:21;太6:24)。


22 我们可惹主的愤恨吗?我们比祂还有能力吗?

【本会注释】

。基督徒既然承受了福音的全部亮光,看到偶像崇拜的真正性质,他们怎么能冒险参加偶像崇拜的筵席而招惹上帝的愤怒呢?他们岂能放纵偶像崇拜的宴乐,蒙蔽自己的食欲和情欲而公然反抗他们的主呢?第二条诫命中的警告足以说明上帝对偶像崇拜的态度,表明祂视这样的崇拜为对自己的直接侮辱(见出20:5)。我们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不会与其他任何权势分享祂子民的尊敬和顺从(见出20:4,5;出34:12-16;书24:19;太6:24)。出席偶像崇拜的筵席,参与偶像崇拜,就是参加上帝始终特别厌恶的活动,是对祂的最大挑衅(见利19:4;利26:30;申18:10-12;林前6:9;弗5:5;启21:8;启22:15)。

人生中任何使人转移对上帝的感情而专注于其他人或事的东西,都是与哥林多信徒参加偶像筵席和娱乐的罪相似。迷恋朋友、财产、名誉、声望或物质的成功,将光阴或精力倾注于其上,到了忽视崇拜上帝的地步,在本质上就是崇拜偶像,只能招惹上帝的责备和愤怒(见太10:37-39;路14:26)。

愤恨。上帝用婚姻的比喻说明祂对人类的爱(见耶6:2;林后11:2)。先知把离开上帝敬拜偶像的行为比喻为奸淫(见何4:12-15;8:14;9:1,15,17)。教会的丈夫上帝希望祂的新娘单单属于祂。祂嫉恨任何使她的感情离开祂的事物。凡真正爱上帝的基督徒决不会允许任何人或事招惹上帝的愤恨。因此任何基督徒都不会参与偶像崇拜性质的活动。

还有能力吗?原文问句的结构要求否定的回答。没有人能胜过上帝;因此以任何形式违抗祂的诫命而企图逃避祂神圣刑罚的活动都是极其愚蠢的。那爱罪恶并继续犯罪,同时又说自己爱上帝并侍奉祂的人,应当思考这条原则。但我们侍奉上帝的主要动机不应是审判的确定性,而是我们对上帝奇妙之爱和信实的认识(见罗5:8;8:35;林前10:13)。


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本会注释】

可行。见林前6:12注释。

益处。sumphero,直译为“集合”,其非人称用法意为“有利的”,如本节。虽然基督徒有权做任何不违背上帝旨意的事,但有时他做某些事情并没有好处,也不利于在真理的信仰上团结其他观察基督徒行为的人。如果他“可行”的行为在另一方面成为绊脚石,他就不要做令弟兄困惑的事(见太18:7-10;罗14:13,15;林前8:9;约壹2:10)。如果基督徒要做好一切事情,就应该以他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方便为宗旨。

造就。oikodomeo,“建造”。这个词解释了保罗所用“益处”的意义。这里所提出的原则成为基督徒行为的指南;即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荣耀上帝和造福同胞为目的。凡不遵从这条原则,为所欲为,即便本身并不是罪恶的事,也往往会伤害别人。在有些环境下,那本身并不是罪恶的事也会变成错误。

尽管我们可以承认吃祭偶像之物本身并不是罪,但是在某些环境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吃。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造就教会并增进福音的利益。保罗始终设法促进教会的利益,以救灵为宗旨。凡在圣工上合理有益的事都是正确恰当的。任何事情无论多么合法,只要是妨碍圣工的,都当避免。爱上帝的人会热心尽力影响别人转离罪恶侍奉上帝。他们也必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影响始终有益。他们无论是吃喝、穿戴、交谈、装饰房屋和安排生活方式,都尽量为善。他们不会引用某一段经文来谴责某种行为,但是他们会发现不利于他人属灵利益,从而不可行的事(见罗14:21-23;林前6:12)。


24 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

【本会注释】

求自己的益处。信徒不应把满足自己的愿望,爱好和便利放在首位;他应该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他要扪心自问,我满足自己的爱好和愿望是帮助别人还是伤害别人呢?许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但可能给别人带来属灵的伤害;所以基督徒有责任避免这些事。有时某一件事基督徒并不是不可以做,但他的榜样可能对别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他就不要用自己愿望、舒适或方便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要考虑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来。

别人的益处。to tou heterou。真正的基督徒会努力与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徒10:38)的主相像。激励他的不是自私的动机,而是耶稣的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他实行将黄金之律(见太7:12;罗13:10)。


25 凡市上所卖的,你们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本会注释】

市上。makellon,源于拉丁语macellum,“肉市场”。在哥林多发掘出一个大型市场,在铺石的院子周围有柱廊和小商店。在一个商店的人行道上砌着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着拉丁语,说明是鱼市,用macellum表示“市场”。也许这就是本节所提到的“市”。

拜偶像的庙宇里献祭的时候,一部分祭肉往往在市场上出售。由于这些肉和市场出售的其他肉并没有分开,基督徒可能在无意中买了祭过偶像的肉。使徒的建议是:这样的肉基督徒可以自由购买。

为良心。基督徒不必问卖的人这肉是否祭过偶像。见林前8:7注释。


26 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

【本会注释】

属乎主。引自诗24:1。后来犹太人用这句话作为饭前谢恩的常用语(《塔目德》Shabbath119a,宋西诺版第586页)。不知道这个习俗在保罗的时代是否已经确立或哥林多信徒是否已经实行。上帝使万物生长。祂供应祂儿女的需要(见提前4:4注释)。


27 倘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们赴席,你们若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本会注释】

不信的。指未信主的亲友或其他人。

赴席。这两个字是外加的。上下文表明这是指邀请到私人家里用餐,而不是指异教庙宇的献祭庆典。基督徒经常受到非基督徒的款待。基督徒不必拒绝这样的邀请。他们有基督的榜样。祂曾接受不属祂信徒之人的款待(见路11:37)。基督教并不要求信徒成为隐士,杜绝与同胞的一切社交活动(见罗12:13;多1:8;来13:2;《教会证言》卷二第645页)。

愿意去。不接受非信徒的款待可能使许多宝贵的机会丧失。在世界各地,邀请进餐都是友好的表示,表明愿意倾听所邀客人的话。基督徒应当利用这样的机会为上帝作见证,把人的注意力引到上帝的慈爱和祂拯救人类的计划上。耶稣就是抱着这样的宗旨接受非信徒邀请的(见《历代愿望》150,151页)。

凡摆在你们面前的。这个句子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讨论的是吃祭偶像之物是否合适的问题,涉及应邀的客人要放下顾忌欣然领受提供给他的食物。他不应该询问摆在桌子上的肉是否祭过假神,从而使主人尴尬,使自己为难。但这句话并不意味着认可食用在其他场合禁忌的食物。这肉必须是基督徒能安心食用而不违背上帝有关洁净与不洁净肉食的要求(利11章)。如果这肉是符合要求的,就当大方而感恩地领受,不问任何的问题(参罗14:1注释)。有关食用祭偶像之物问题的教导,不是从健康或营养的角度讲论食物的合适性。基督徒应当知道上帝希望他能判别危害他身体健康有食物(见罗12:1,2;林前6:19,20)。


28 若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物”,就要为那告诉你们的人,并为良心的缘故不吃。

【本会注释】

有人。保罗并没有说是什么人。有人认为他是指参加异教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指就餐时“软弱”(见罗14:1注释)的基督徒同道。前一种观点的依据是“献过祭的物”意为“祭过神的物”;这是异教徒的用语。他不会称自己的神为“偶像”。后一种观点的依据是一般不大会考虑异教徒的良心问题(见林前10:29)。

良心。没有必要吃任何有问题的食物,没有必要藉着故意吃这些肉而鼓励拜偶像的人,或诱惑其他基督徒在不明真相,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合法的情况下食用。爱上帝和明白祂律法的基督徒不会故意做任何使他人良心不安的事。

不吃。拒绝的理由是担心影响别人(见第23,24节注释)。基督徒应当避免不必要地得罪任何人,特别是自己的同道。

有文本在本节的最后还有“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与26节重复


29 我说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这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论断呢?

【本会注释】

他的。保罗本节呼吁的依据,乃是基督徒的爱决不会不必要地故意伤害任何人的感情,或制造一个错误的印象去引诱别人犯罪(见13:4-6)。不明真相的软弱弟兄可能要责备和判断别人是故意与拜偶像的人妥协。既然这样,人为什么还要让自己招惹这样的责难呢?不吃这肉、避免引起任何误会或无谓的冒犯岂不更好吗?为了不伤害一个弟兄,应当立即放弃个人的权利(见罗15:1,2;林前10:24,33;13:5;腓2:4)。基督徒不要随便运用自己的自由,把绊脚石放在别人的路上,或让自己招惹指责。

我的自由。29节后半节和30节代表刚强弟兄的呼声。保罗似乎反对限制他的自由。见第30节注释。


30 我若谢恩而吃,为什么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本会注释】

谢恩。指就餐时的祷告。关于30节的背景,见第29节注释。一个人既为他所吃的感谢上帝并且心安理得,为什么还要受到批评呢?

毁谤。blasphēmeo,“抱怨”,“责备”,“诽谤”。


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

【本会注释】

所以。保罗最后提出了一条简单易懂,但又全面,广泛而深刻的准则。基督徒做任何事情,即使是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也要有意识而坚定不移地荣耀上帝而不是人。这就要求他全身心不断地奉献给上帝,每天让自己全然顺服上帝的灵(见箴18:10;林前15:31;林后4:10;西3:17)。

或吃或喝。这条劝勉原先涉及偶像崇拜的饮食问题,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饮食问题。人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基督徒始终应按照上帝的旨意作出选择。品格和健康都要受到保护(见《教会证言》卷二第70页;《教育论》195页)。吃喝对于保护健康关系重大。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致(见《服务真诠》295页;《论饮食》122页)。上帝要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使之适合于作祂圣灵的殿(见林前6:19,20)。因此基督徒应当学会如何选择不伤害身体,而会促进身心健康的饮食(见《论饮食》118,119页)。古代以色列人确信,只要他们愿意遵守上帝的教导,上帝必保守他们健康(见出15:26;申7:12-15;参申28:58-61)。如果现在上帝的子民遵从祂的教导,只将符合祂律法的东西摄入体内,上帝也会向他们这样做的(见创1:29;3:18;利11:2-31;传10:17;林前10:6;《论饮食》121页;《服务真诠》113页;《历代愿望》824页;《卫生勉言》第168页)。基督徒的理想就是创造主在伊甸园最初所提供的饮食(创1:29)。

无论作什么。这条命令扩大到包括生活中一切的行动和计划。基督徒不应随便依从未悔改之肉心的欲望、未重生之身体的冲动。他们有责任使自己的每一思想、言语和行为都符合上帝所显明的旨意(见西3:17;彼前4:11;《使徒行述》482,483页;《教会证言》卷二第590,591页)。基督的宗教涉及人的一切事务,包括灵,智,体的领域。基督所提供的救赎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完全救赎(见罗8:5-9,13,14;林前9:27;加5:16,24;《卫生勉言》第67,68页)。

荣耀。或“尊荣”(见罗3:23注释)。基督徒在生活中遵行上帝律法的首要动机应当是促进上帝的荣耀。这种动机出于他对上帝的爱和讨他创造主喜悦的愿望(见约14:15;约壹5:3)。心灵的所有力量都应当用来推进上帝国度的利益,从而荣耀上帝。


32 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上帝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

【本会注释】

不要使他跌倒。基督徒的行为方式决不可影响别人陷入罪恶(见罗14:13)。这里提到了三等人,是警告不要使他们中的任何人跌倒。这三等人包括任何地方的所有人群——犹太人,基督徒和异教徒。哥林多信徒应当避免与偶像接触,因为犹太人厌恶偶像和偶像崇拜。基督徒不应做使人认为他们原谅或认可偶像崇拜的事;这样做会使他们更加抵触和反对基督教。所以信徒要远离一切拜偶像的娱乐活动。外邦人,即犹太人和基督徒以外的所有人都喜爱偶像崇拜,并千方百计为之辩护。基督徒不应做什么事在这方面鼓励他们。哥林多教会的许多信徒对于偶像的真正性质缺乏应有的认识。保罗告诫刚强的弟兄要小心避免一切扰乱这些人思想的行为。这条原则是永远适用的。基督徒决不要做什么事,无谓地使人跌倒,不论的犹太人,异教徒,还是基督徒同道。要设法引导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明白祂的良善,智慧和慈爱,从而实现他们得救的伟大目的。他们得救是出于上帝的智慧(见赛43:25;结36:22,23;约17:23)。世人寻求心灵的平安。但是只有一种能找到真平安的可靠方法,那就是遵从保罗的劝勉。


33 就好象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

【本会注释】

喜欢。保罗全神贯注于救人的宗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愿意做任何合理的事。因此他决心让别人的利益高过他自己的利益,以便吸引他们归向基督。他设法避免因无谓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而引起偏见或激起反对。基督国度建立的原则是与属世的国度完全不同的。人的思想因着罪的本性,是生来与上帝的旨意为敌的(见诗51:5;罗8:6,7)。人喜欢高抬自己,坚持他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和信念。但基督徒却是克己而高举基督,并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别人(见太16:25;可8:35;《历代愿望》550页)。

众人。直译为“许多人”,指大多数人。保罗对人一视同仁,不会只为迎合他标准的人谋利益。他和所有真正的基督徒一样,关心各社会阶层全体人类的得救。

一、卷名

《哥林多前书》这一简短的卷名见诸于现存最早的《哥林多前书》抄本,写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切斯特•比提纸莎草圣经抄本。原信并无此卷名。


二、作者

除了那些对于保罗是否真有其人尚持疑问的趋于极端的解经家以外,一般都认为该卷书系保罗所著。事实上,它与《哥林多后书》、《罗马书》、《加拉太书》一道,被认为是保罗所有的书信中证据最为确凿的。书信的头尾均出现作者的名字(林前1:1,2;林前16:21)。书信是口授给抄写员或秘书的,除了书信的结尾处问候的话。保罗说,这是他的“亲笔问安”(林前16:21)。他为什么聘用秘书代笔的确实原因尚不得而知,但这显然是他的一个习惯(见罗16:22;西4:18;帖后3:17)。有人说使徒的视力不佳(见加6:11)可能是一个原因。


三、历史背景

《哥林多前书》写于以弗所(林前16:8)。保罗曾在以弗所工作了三年(徒20:31),这里是他第三次外出传道主要的活动中心(徒18;20:1)。写这封书信时他将要动身前往希腊和马其顿。他希望在以弗所留到五旬节(林前16:5-8),可是环境促使他提前离开(徒19:21-20:3)。上述资料使我们可以确定该书信写于公元57年春天。

哥林多教会是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时建立起来的。使徒在这里度过了至少十八个月的时间。他的工作虽然辛劳,却取得了成果,一个兴旺的教会建立起来了(徒18:1-11)。

哥林多的古城位于连接伯罗奔尼撒和希腊大陆的地峡上。它位于地峡的南端,阿克罗哥林多北山脚的平原之上。山顶上有一座堡垒和一所庙宇。所以哥林多成了战略要地,伯罗奔尼撒和阿提卡的陆路交通由城中穿行而过。它处于地峡东部的萨洛尼克湾和西部的哥林多湾之间,交通便利,成了欧亚之间贸易的重镇。一些腓尼基人住在城里,经营用附近海域里的骨螺制作紫色染料的生意。他们还引进其他的技术,设立了淫荡的腓尼基神明崇拜。

哥林多作为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上航路的要道,骄奢淫逸成风,以致“哥林多”一词就成了“耽于声色”的代名词。“哥林多化”就用来指“奢侈淫荡”。

了解一下哥林多的宗教有助于明白上帝显示了何等奇妙的恩典战胜了邪恶的势力,在这座邪恶的城市里,建立起一个由新生的圣徒所组成的教会。哥林多就其财富,奢侈,贸易和混杂的人口而言,很配得上巴恩斯给它所起的名字──“古代的巴黎”。该城的主神是爱神阿芙洛忒蒂,其崇拜仪式鄙污而淫乱。不难想象这种把淫乱神化所带来的后果。阿波罗的神庙造在阿克罗哥林多的北坡上。有1000名美女在爱神的坛前依法充当公妓。她们主要由外国人供养,该城从她们的淫行中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福音使者在哥林多古城里所面临的任务可以用以下的话来表达:“如果福音能在哥林多取得胜利,那么在任何环境下也能取得胜利了。”(W.D.钱伯林)

教会建立以后保罗不在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保罗的注意。我们可以从书信中了解到这些问题。首先是教会分了派。亚波罗因其口才和学问而被教会中许多人抬举在保罗之上(见林前1:12;3:4;参徒18:24-19:1)。还有一些人自夸既不跟保罗,也不跟亚波罗,而是跟原来的使徒之一彼得(林前1:12)。另外又有些人声称自己不跟从任何人间的领袖,而跟基督(林前1:12)。

许多已经放弃了罪恶行径的哥林多教友,生活在淫乱的哥林多人中间,现在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林前5章)。教友们在世俗的法庭内彼此争讼,败坏了教会的声誉。圣餐成了宴乐的场合(林前11:17-34),发生了有关婚姻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7章),吃祭偶像之物(林前8章),妇女在公众礼拜中的合宜举止(林前11:2-16),还有对属灵恩赐正确作用的误解(林前12章-14章),一些人还怀疑复活的事实和方式(林前15章)。

亚波罗在教会分裂以后就离开了哥林多(见《使徒行述》280页)。保罗从他那里了解到教会的情况。亚波罗和保罗当时一同在以弗所。保罗劝亚波罗回哥林多去,亚波罗不肯(见林前1:12)。保罗的其他消息来自于“革来氏家里的人”(林前1:11),以及也许是一个由司提反、福徒拿都和亚该亚组成的代表团(林前16:17)。当时的局面引起保罗的严重忧虑。他曾写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见林前5:9),他在以弗所期间也许曾短暂地访问过哥林多(见林后13:1)。他还派提摩太(林前4:17,参林前16:10)和提多前往哥林多(见林后2:13)。此外他写了《哥林多前书》,讲论了教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


四、主题

这封书信的主题有两个。一、责备堕落的行为,这是因在教会中引进败坏福音教训的行为而造成的。二、教导和阐述了信徒们要求澄清的有关信仰和行为的若干问题。保罗对罪恶并没有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他在责备时十分公正,没有以任何方式掩盖罪恶。他严厉而坚决地斥责离开正路的行为。在揭露错误,斥责教会里日益滋长的不法行为的过程中,时时表露出一位基督的真同工所怀的同情、怜悯和温慈。他的一颗爱心始终在设法拯救堕落的人;找回迷路的人;医治受伤的人。保罗知道改变和征服人心的乃是爱,而不是武力和强迫。所以他在给哥林多教会动了属灵的外科手术以后,就敷上了温柔慈爱的油膏。13章中所出色阐述的基督徒之爱,特别表现了这一点。书信从教诲的立场论述了一些实际事物,如婚姻、吃祭偶像之物,教会礼节中的行为,圣餐,属灵恩赐的恰当运用等。

这封书信在保罗所有的书信中是“内容最丰富,最富有教育意义,最有力”的一封(《使徒行述》301页)。


五、纲要

(一)序言 林前1:1-9

1、开头的问候 林前1:1-3

1)提到作者及其同伴 林前1:1

2)致信的对象 林前1:2

3)开头的祝福 林前1:3

2、称赞属灵上的进步 林前1:4-9

(二)斥责罪恶 林前1:10-6:20

1、教会中的分裂现象 林前1:10-4:21

1)斥责分裂的精神 林前1:10-13

2)保罗为自己的传道工作和福音辩护 林前1:14-2:16

3)分派精神的矛盾性 林前3:1-23

4)明确对于属灵领袖的合适态度 林前4:1-21

2、乱伦的事件 林前5:1-13

3、反对在世俗的法庭诉讼 林前6:1-20

(三)对于哥林多信徒所提若干问题的答复 林前7:1-11:1

1、关于婚姻的教训 林前7:1-40

1)互相承认婚姻的权利 林前7:1-6

2)在某种环境下提倡独身 林前7:7-11

3)关于信与不信者婚姻的问题 林前7:12-16

4)接受基督并不改变社会身份 林前7:17-24

5)关于不出嫁的问题 林前7:25-40

2、关于祭偶像之食物的教训 林前8:1-11:1

1)为软弱弟兄的缘故还是不吃为宜 林前8:1-13

2)保罗说明自己如何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9:1-27

3)对于拜偶像的警告 林前10:1-22

4)恰当地运用基督徒的自由 林前10:23-11:1

(四)基督徒崇拜中的合适行为 林前11:2-14:40

1、妇女和蒙头 林前11:2-16

2、合适地举行圣餐礼 林前11:17-34

3、属灵恩赐的地位和作用 林前12:1-14:40

1)恩赐的来源和多样性 林前12:1-31

2)爱是最大的恩赐 林前13:1-13

3)关于方言和预言的恩赐 林前14:1-40

(五)关于复活的道理 林前15:1-58

1、复活的可靠性 林前15:1-34

2、复活的实在性 林前15:35-50

3、复活的盼望在基督复临时实现 林前15:51-58

(六)结语 林前16:1-24

1、关于为穷人募捐的教训 林前16:1-4

2、透露访问哥林多的计划 林前16:5-9

3、要求接待提摩太 林前16:10,11

4、亚波罗决定留在以弗所 林前16:12

5、结束的勉言 林前16:13-18

6、结束的问候 林前16:19-24

和合本林前10:1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拼音版林前10:1 Dìxiōng men, wǒ bú yuànyì nǐmen bú xiǎodé, wǒmen de zǔzong cóng qián dōu zaì yún xià, dōu cóng hǎi zhōng jīngguò.

吕振中林前10:1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我们祖宗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新译本林前10:1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们的祖宗都曾经在云下,都曾经从海中经过,

现代译林前10:1 弟兄们,我要你们记得,我们的祖宗跟随摩西在旷野所经历的事。他们都在云彩的保护下平安过了红海。

当代译林前10:1 弟兄姊妹,我不愿意你们忘记我们祖先留下的教训:他们离开埃及的时候,以摩西为领袖,在“云柱”护引之下安然走过了红海;

思高本林前10:1 弟兄们,我愿意提醒你们, 我们的祖先都曾在云柱下,都从海中走过,

文理本林前10:1 兄弟乎、我欲尔知、昔我列祖皆在云下、径行海中、

修订本林前10:1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KJV 英林前10:1 Moreover, brethren, I would not that ye should be ignorant, how that all our fathers were under the cloud, and all passed through the sea;

NIV 英林前10:1 For I do not want you to be ignorant of the fact, brothers, that our forefathers were all under the cloud and that they all passed through the sea.

和合本林前10:2 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拼音版林前10:2 Dōu zaì yún lǐ hǎi lǐ shòuxǐ guī le Móxī.

吕振中林前10:2 都在云中海中受了洗、归于摩西,

新译本林前10:2 都曾经在云里在海里受洗归于摩西。

现代译林前10:2 在云中,在海里,他们都受洗归於摩西。

当代译林前10:2 正好像在云下和海里受了洗礼,归附了摩西一样。

思高本林前10:2 都曾在云中和海中受了洗而归於梅瑟,

文理本林前10:2 皆受洗于云海、以归摩西、

修订本林前10:2 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KJV 英林前10:2 And were all baptized unto Moses in the cloud and in the sea;

NIV 英林前10:2 They were all baptized into Moses in the cloud and in the sea.

和合本林前10:3 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拼音版林前10:3 Bìngqie dōu chī le yíyàng de líng shí.

吕振中林前10:3 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新译本林前10:3 他们都吃了一样的灵粮,

现代译林前10:3 他们都吃了一样的灵粮,

当代译林前10:3 他们都吃过上帝用神迹赐给他们的食物。

思高本林前10:3 都吃过同样的神粮,

文理本林前10:3 皆食一灵食、

修订本林前10:3 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粮,

KJV 英林前10:3 And did all eat the same spiritual meat;

NIV 英林前10:3 They all ate the same spiritual food

和合本林前10:4 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拼音版林前10:4 Ye dōu hē le yíyàng de líng shuǐ. suǒ hē de shì chūyú suí zhe tāmende líng pánshí. nà pánshí jiù shì Jīdū.

吕振中林前10:4 也都喝了一样的灵饮,从随行着的属灵磐石上喝的∶那磐石就是上帝所膏立者基督。

新译本林前10:4 都喝了一样的灵水;他们所喝的,是从那随着他们的灵盘石那里来的,这盘石就是基督。

现代译林前10:4 喝了一样的灵泉。这泉是从跟他们同行的属灵磐石上涌流出来的;那磐石就是基督。

当代译林前10:4 他们所喝的水,也是出於那位与他们同在的“属灵磐石”——基督。他曾使水从石头中涌溢出来,供应他们。

思高本林前10:4 都饮过同样的神饮;原来他们所饮的,是来自伴随他们的神磐石:那磐石是基督。

文理本林前10:4 皆饮一灵饮、盖所饮者、出自相随之灵磐、夫磐即基督也、

修订本林前10:4 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跟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KJV 英林前10:4 And did all drink the same spiritual drink: for they drank of that spiritual Rock that followed them: and that Rock was Christ.

NIV 英林前10:4 and drank the same spiritual drink; for they drank from the spiritual rock that accompanied them, and that rock was Christ.

和合本林前10:5 但他们中间多半是 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拼音版林前10:5 Dàn tāmen zhōngjiān, duō bàn shì shén bú xǐhuan de rén. suǒyǐ zaì kuàngye dǎo bì.

吕振中林前10:5 然而他们大多数人、上帝并不喜悦∶他们都在野地覆亡了。

新译本林前10:5 但他们大多数的人,都得不到 神的喜悦,因此他们都死在旷野。

现代译林前10:5 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不为上帝所喜悦,因此都倒毙在荒野间。

当代译林前10:5 虽然如此,他们大多数的人,却仍然犯罪,惹上帝发怒,便招来杀身之祸,陈饥荒野。

思高本林前10:5 可是,他们中多数不是天主所喜悦的,因而倒毙在旷野 了。

文理本林前10:5 然其人多为上帝所不悦、故倾覆于野、

修订本林前10:5 但他们中间多半是上帝不喜欢的人,所以倒毙在旷野里了。

KJV 英林前10:5 But with many of them God was not well pleased: for they were overthrown in the wilderness.

NIV 英林前10:5 Nevertheless, God was not pleased with most of them; their bodies were scattered over the desert.

和合本林前10:6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

拼音版林前10:6 Zhèxie shì dōu shì wǒmen de jiàn jiè, jiào wǒmen búyào tānliàn e shì, xiàng tāmen nàyàng tānliàn de.

吕振中林前10:6 这些事做了我们的鉴戒,是要使我们不做贪婪恶事的人,像他们那样贪婪。

新译本林前10:6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

现代译林前10:6 这一切事都是我们的鉴戒,要警告我们不可像他们那样贪婪邪恶的事,

当代译林前10:6 这些事情正好作为借镜警戒我们。我们既有前车可鉴,就切不可像他们那样贪恋罪恶,得罪上帝了。

思高本林前10:6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 戒,为叫我们不贪恋恶事,就如他们贪恋过一样

文理本林前10:6 此为我鉴、使勿嗜恶如彼焉、

修订本林前10:6 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使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贪恋过的一样。

KJV 英林前10:6 Now these things were our examples, to the intent we should not lust after evil things, as they also lusted.

NIV 英林前10:6 Now these things occurred as examples to keep us from setting our hearts on evil things as they did.

和合本林前10:7 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拼音版林前10:7 Ye búyào baì ǒuxiàng, xiàng tāmen yǒu rén baì de. rú jīng shàng suǒ jì, bǎixìng zuò xià chī hē, qǐlai wánshuǎ.

吕振中林前10:7 你们也不要做拜偶像的,像他们有人、如经上所记「人民坐下吃喝,起来游戏」那样。

新译本林前10:7 你们也不可拜偶像,像他们有些人那样;正如经上所记:“人民坐下吃喝,起来玩乐。”

现代译林前10:7 不可像他们当中一些人那样去拜偶像。正像圣经所说:「这人民坐下吃喝,站起来跳舞。」

当代译林前10:7 也不可学他们转去拜祭假神。旧约圣经曾记载说:“他们终日吃喝玩乐,拜祭假神。”

思高本林前10:7 你们也不可崇拜邪神,就如他们中有些人敬拜过一样,如同经上记载说:『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乐。 』

文理本林前10:7 勿拜像、如彼有拜之者、如经云、民坐而饮食、起而嬉戏、

修订本林前10:7 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拜过。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乐。"

KJV 英林前10:7 Neither be ye idolaters, as were some of them; as it is written, The people sat down to eat and drink, and rose up to play.

NIV 英林前10:7 Do not be idolaters, as some of them were; as it is written: "The people sat down to eat and drink and got up to indulge in pagan revelry."

和合本林前10:8 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拼音版林前10:8 Wǒmen ye búyào xíng jiānyín, xiàng tāmen yǒu rén xíng de, yī tiān jiù dǎo bì le èr wàn sān qiā rén.

吕振中林前10:8 我们也不要淫乱,像他们有人淫乱,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新译本林前10:8 我们也不可淫乱,像他们有些人那样,一天就死了二万三千人。

现代译林前10:8 我们不可像他们当中一些人那样荒淫无耻:他们因犯淫乱的罪,一天之内,有两万叁千人倒毙。

当代译林前10:8 他们还有几件严重的罪行,你们切不可重蹈覆辙,那就是犯奸淫、试探主、发怨言了。他们当中有些人因为行了淫乱,一日之间就死了二万叁千人。

思高本林前10:8 我们也不可淫乱,就如他们中有些人淫乱过,一天内就倒毙了二万叁千人。

文理本林前10:8 勿行淫、如彼有行之者、一日殒二万三千人、

修订本林前10:8 我们也不可犯奸淫,像他们中有些人曾经犯过,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

KJV 英林前10:8 Neither let us commit fornication, as some of them committed, and fell in one day three and twenty thousand.

NIV 英林前10:8 We should not commit sexual immorality, as some of them did--and in one day twenty-three thousand of them died.

和合本林前10:9 也不要试探主(“主”有古卷作“基督”),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拼音版林前10:9 Ye búyào shìtan zhǔ, ( zhǔ yǒu gǔ juǎn zuò Jīdū ) xiàng tāmen yǒu rén shìtan de, jiù beì shé suǒ miè.

吕振中林前10:9 我们也不要故意试探主(有古卷∶基督),像他们有人试探了,就被蛇所灭。

新译本林前10:9 我们也不可试探主,像他们有些人那样,结果就被蛇咬死了。

现代译林前10:9 我们不可像他们当中一些人那样试探基督〔另有古卷作主〕:他们因试探他而被蛇咬死。

当代译林前10:9 还有些人试探主,终於被毒蛇咬死。

思高本林前10:9 我们也不可试探主,就如他们中有些人试探过,为蛇所歼灭。

文理本林前10:9 勿试主、如彼有试之者、而亡于蛇、

修订本林前10:9 也不可试探主,像他们中有些人曾试探主就被蛇咬死。

KJV 英林前10:9 Neither let us tempt Christ, as some of them also tempted, and were destroyed of serpents.

NIV 英林前10:9 We should not test the Lord, as some of them did--and were killed by snakes.

和合本林前10:10 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拼音版林前10:10 Nǐmen ye búyào fā yuànyán, xiàng tāmen yǒu fā yuànyán de, jiù beì miè méng de suǒ miè.

吕振中林前10:10 你们也不要唧唧咕咕地埋怨,像他们有人唧咕埋怨了,就被毁灭者所灭。

新译本林前10:10 你们也不可发怨言,像他们有些人那样,就被那毁灭者所灭。

现代译林前10:10 我们不可像他们某些人口出怨言:他们因口出怨言而被执行毁灭的天使杀了。

当代译林前10:10 有些人终日向主发怨言,上帝就差遣天使毁灭他们。

思高本林前10:10 你们也不可抱怨,就如他们中有些人抱怨过,为毁灭者所消灭。

文理本林前10:10 勿怨尤、如彼有怨尤者、而为灭者所灭、

修订本林前10:10 你们也不可发怨言,像他们中有些人曾经发过,就被毁灭者所灭。

KJV 英林前10:10 Neither murmur ye, as some of them also murmured, and were destroyed of the destroyer.

NIV 英林前10:10 And do not grumble, as some of them did--and were killed by the destroying angel.

和合本林前10:11 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拼音版林前10:11 Tāmen zāoyù zhèxie shì, dōu yào zuòwéi jiàn jiè. bìngqie xie zaì jìng shàng, zhēng shì jǐngjiè wǒmen zhè mòshì de rén.

吕振中林前10:11 他们所遭遇的这些事都有象徵性;记载下来是要警戒我们、我们这些万世之终局所达到的人(或译∶万世的宝藏所遗传到的人)。

新译本林前10:11 这些事发生在他们身上,作为鉴戒,并且记下来,为了要警戒我们这些末世的人。

现代译林前10:11 他们所遭遇的这些事都成为别人的鉴戒,也都记载下来,作为我们的警戒,因为我们正是处在末世的时代。

当代译林前10:11 这些事情警戒了当时的人,又写在旧约圣经上,成为我们活在这末世之人的鉴戒。

思高本林前10:11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一切事,都是为给人作 戒,并记录了下来,为劝戒我们在这些生活在世末的人。

文理本林前10:11 夫彼所遇者、可为鉴戒、载之于经、以警我侪末世之人、

修订本林前10:11 这些事发生在他们身上,要作为鉴戒,而且写下来正是要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KJV 英林前10:11 Now all these things happened unto them for ensamples: and they are written for our admonition, upon whom the ends of the world are come.

NIV 英林前10:11 These things happened to them as examples and were written down as warnings for us, on whom the fulfillment of the ages has come.

和合本林前10:12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拼音版林前10:12 Suǒyǐ zìjǐ yǐwéi zhàn dé wen de, xū yào jǐnshèn, miǎndé diēdǎo.

吕振中林前10:12 所以自以为站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新译本林前10:12 所以,那自以为站得稳的,应当谨慎,免得跌倒。

现代译林前10:12 所以,谁自以为站得稳,谁就该小心,免得跌倒。

当代译林前10:12 所以,你们要警惕自己,不可大意。自己以为是坚定不会失败的,更当小心,免得犯更大的罪。

思高本林前10:12 所以,凡自以为站得稳的,务要小心,免得跌倒。

文理本林前10:12 故自以为立者、慎勿倾也、

修订本林前10:12 所以,自以为站得稳的人必须谨慎,免得跌倒。

KJV 英林前10:12 Wherefore let him that thinketh he standeth take heed lest he fall.

NIV 英林前10:12 So, if you think you are standing firm, be careful that you don't fall!

和合本林前10:13 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拼音版林前10:13 Nǐmen suǒ yùjiàn de shìtan, wúfēi shì rén suǒ néng shòu de. shén shì xìnshí de, bì bú jiào nǐmen shòu shìtan guòyú suǒ néng shòu de. zaì shòu shìtan de shíhou, zǒng yào gei nǐmen kāi yī tiaó chū lù, jiào nǐmen néng renshòu dé zhù.

吕振中林前10:13 那临到了你们的试炼、无非是人类所受得了的。上帝是可信可靠,他必不让你们受试炼、过于你们所能受的;他乃是要连同试炼、开造出路来,使你们能担受得起。

新译本林前10:13 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人受得起的; 神是信实的,他必不容许你们受试探过于你们抵受得住的,而且在受试探的时候,必定给你们开一条出路,使你们能忍受得住。

现代译林前10:13 你们所遭遇的每一个试探无非是一般人所受得了的。上帝是信实的;他绝不让你们遭遇到无力抵抗的试探。当试探来的时候,他会给你们力量,使你们担当得起,替你们打开一条出路。

当代译林前10:13 不过,无论你们遇到甚麽罪恶的试诱和磨炼,都不要以为是空前绝后,不能忍受的事。要知道在你们以前的人,都遇过同样的困难。上帝是诚实可靠的,他断不会让你们落在忍无可忍的试诱和磨炼中。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会为你开辟出路,使你们可以忍受得住。

思高本林前10:13 你们所受的试探,无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试探;天主是忠信的, 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

文理本林前10:13 尔所遇之试、无非人之可忍者、上帝诚信、不容尔遇试过尔所能、必于其中辟途、使能胜之、○

修订本林前10:13 你们所受的考验无非是人所承受得了的。上帝是信实的,他不会让你们遭受无法承受的考验,在受考验的时候,总会给你们开一条出路,让你们能忍受得了。

KJV 英林前10:13 There hath no temptation taken you but such as is common to man: but God is faithful, who will not suffer you to be tempted above that ye are able; but will with the temptation also make a way to escape, that ye may be able to bear it.

NIV 英林前10:13 No temptation has seized you except what is common to man. And God is faithful; he will not let you be tempted beyond what you can bear. But when you are tempted, he will also provide a way out so that you can stand up under it.

和合本林前10:14 我所亲爱的弟兄啊,你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拼音版林前10:14 Wǒ suǒ qīnaì de dìxiōng a, nǐmen yào taóbì baì ǒuxiàng de shì.

吕振中林前10:14 所以我亲爱的,你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新译本林前10:14 所以,我所亲爱的,你们要远避拜偶像的事。

现代译林前10:14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要远避拜偶像的事。

当代译林前10:14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们必须避开一切拜祭假神的事。

思高本林前10:14 为此,我亲爱的诸位你们要逃避崇拜邪神的事。

文理本林前10:14 我所爱者乎、宜避拜像、

修订本林前10:14 所以,我亲爱的,你们要远避拜偶像的事。

KJV 英林前10:14 Wherefore, my dearly beloved, flee from idolatry.

NIV 英林前10:14 Therefore, my dear friends, flee from idolatry.

和合本林前10:15 我好像对明白人说的,你们要审察我的话。

拼音版林前10:15 Wǒ hǎoxiàng duì míngbai rén shuō de, nǐmen yào shen chá wǒde huà.

吕振中林前10:15 我是拿你们当做精明人来说话的;你们要判断我所说的。

新译本林前10:15 我是对明白事理的人说的,我所说的你们要自己判断。

现代译林前10:15 我是向你们这些明白事理的人说话;你们自己可以判断我所说的对不对。

当代译林前10:15 你们都是明理的人,可以判断一下我说得对不对。

思高本林前10:15 我想我是对明白人说话;你们自己审断我所说的罢!

文理本林前10:15 我似与达者言、尔当审之、

修订本林前10:15 我好像对精明人说的;你们要辨别我的话。

KJV 英林前10:15 I speak as to wise men; judge ye what I say.

NIV 英林前10:15 I speak to sensible people; judge for yourselves what I say.

和合本林前10:16 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

拼音版林前10:16 Wǒmen suǒ zhùfú de bēi, qǐbù shì tóng lǐng Jīdū de xuè má. wǒmen suǒ bò kāi de bǐng, qǐbù shì tóng lǐng Jīdū de shēntǐ má.

吕振中林前10:16 我们所祝颂的杯、岂不是让我们一同有分于基督的血么?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让我们一同有分于基督的身体么?

新译本林前10:16 我们为福杯祝祷的时候,难道不是共享基督的血吗?我们擘饼的时候,难道不是共享基督的身体吗?

现代译林前10:16 我们喝祝谢了的杯,不是分享基督的血吗?我们吃掰开了的饼,不是分享基督的身体吗?

当代译林前10:16 我们守圣餐礼的时候,为杯求福,不就是表示我们一同享受基督因流血带来的福气吗?我们擘开的饼,不也是表示我们一同享受他身体擘开后带来的好处吗?

思高本林前10:16 我们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岂不是共结合於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共结合於基督的身体吗?

文理本林前10:16 我所祝之杯、非与基督之血乎、我所擘之饼、非与基督之身乎、

修订本林前10:16 我们所祝谢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

KJV 英林前10:16 The cup of blessing which we bless, is it not the communion of the blood of Christ? The bread which we break, is it not the communion of the body of Christ?

NIV 英林前10:16 Is not the cup of thanksgiving for which we give thanks a participation in the blood of Christ? And is not the bread that we break a participation in the body of Christ?

和合本林前10:17 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拼音版林前10:17 Wǒmen suī duō, réng shì yī gè bǐng, yī gè shēntǐ. yīnwei wǒmen dōu shì fēn shòu zhè yī gè bǐng.

吕振中林前10:17 饼既是一个,我们虽多,还是一个身体;因为我们众人都分享这一个饼。

新译本林前10:17 因为事实上只有一个饼,我们人数虽多,还是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享同一个饼。

现代译林前10:17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饼,也都分享同一个饼;所以,我们人数虽多,仍然是一体。

当代译林前10:17 我们人数虽多,只吃一个饼。这代表我们都是一个身体,是基督的身体。

思高本林前10:17 因为饼只是一个,我们虽多,只是一个身体,因为我们众人都共享这一个饼。

文理本林前10:17 盖我众乃一饼一体、因皆共此一饼也、

修订本林前10:17 因为饼只是一个,我们虽然人多,仍是一体,我们同享一个饼。

KJV 英林前10:17 For we being many are one bread, and one body: for we are all partakers of that one bread.

NIV 英林前10:17 Because there is one loaf, we, who are many, are one body, for we all partake of the one loaf.

和合本林前10:18 你们看属肉体的以色列人,那吃祭物的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吗?

拼音版林前10:18 Nǐmen kàn shǔ ròutǐ de Yǐsèliè rén. nà chī jìwù de, qǐbù shì zaì jìtán shàng yǒu fēn má.

吕振中林前10:18 你们看按肉身做以色列人的。那些吃祭物的、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么?

新译本林前10:18 你们看看以色列人,那些吃祭物的不就是与祭坛有分吗?

现代译林前10:18 请看看以色列人吧,那些吃过祭物的,就跟祭坛有了关系。

当代译林前10:18 看看以色列人吃过献祭给上帝的肉,就表示有分参与祭祀,与上帝的福气有分了。

思高本林前10:18 你们且看按血统做以色列的,那些吃祭物的, 不是与祭坛有分子的人吗?

文理本林前10:18 试观依形躯之以色列人、食祭物者、非与于祭坛乎、

修订本林前10:18 你们看那按肉体是以色列人的,那些吃祭物的人岂不是与祭坛有份吗?

KJV 英林前10:18 Behold Israel after the flesh: are not they which eat of the sacrifices partakers of the altar?

NIV 英林前10:18 Consider the people of Israel: Do not those who eat the sacrifices participate in the altar?

和合本林前10:19 我是怎么说呢?岂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什么呢?或说偶像算得什么呢?

拼音版林前10:19 Wǒ shì zenyàng shuō ne. qǐ shì shuō jì ǒuxiàng zhī wù suàn dé shénme ne. huò shuō ǒuxiàng suàn dé shénme ne.

吕振中林前10:19 那我是说什么呢?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了什么呢?还是说偶像算得了什么呢?

新译本林前10:19 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偶像算得什么,还是祭过偶像的食物算得什么?

现代译林前10:19 我这样说是甚麽意思呢?是真的以为偶像和祭物本身那麽重要吗?

当代译林前10:19 我这话是甚麽意思呢?是说祭祀神像的食物有假神的影响力吗?或是说神像是神吗?

思高本林前10:19 那麽,我说什麽呢?是说祭邪神的肉算得什麽吗?或是说邪神算得什麽吗?

文理本林前10:19 然则我何谓耶、言祭像之物为足称乎、抑像为足称乎、

修订本林前10:19 那么,我怎么说呢?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了什么吗?或说偶像算得了什么吗?

KJV 英林前10:19 What say I then? that the idol is any thing, or that which is offered in sacrifice to idols is any thing?

NIV 英林前10:19 Do I mean then that a sacrifice offered to an idol is anything, or that an idol is anything?

和合本林前10:20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 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

拼音版林前10:20 Wǒ nǎi shì shuō, waìbāngrén suǒ xiàn de jì, shì jì guǐ, bú shì jì shén. wǒ bú yuànyì nǐmen yǔ guǐ xiāngjiāo.

吕振中林前10:20 我乃是说外国人所祭献的、是祭献给鬼,不是献与上帝。我不愿意你们成了有分于鬼的人。

新译本林前10:20 我是说,教外人所祭的是鬼,不是献给 神;我却不愿意你们与鬼来往。

现代译林前10:20 不是的!我是说,那献在异教祭坛上的祭物是献给鬼,不是献给上帝的。我不愿意你们跟鬼同夥。

当代译林前10:20 当然不是。我乃是说,那些不信主的人,是祭鬼而不是拜上帝的。我不主张你们吃他们祭鬼的食物,与鬼魔发生关系。

思高本林前10:20 不是,我说的是:外教人所祭祀的,是祭祀邪魔,而不是祭祀真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邪魔有分子。

文理本林前10:20 乃谓异邦所祭者、祭鬼耳、非祭上帝也、我不欲尔与于鬼也、

修订本林前10:20 不,我是说,他们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上帝;我不愿意你们与鬼来往。

KJV 英林前10:20 But I say, that the things which the Gentiles sacrifice, they sacrifice to devils, and not to God: and I would not that ye should have fellowship with devils.

NIV 英林前10:20 No, but the sacrifices of pagans are offered to demons, not to God, and I do not want you to be participants with demons.

和合本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拼音版林前10:21 Nǐmen bùnéng hē zhǔ de bēi, yòu hē guǐ de bēi. bùnéng chī zhǔ de yánxí, yòu chī guǐ de yánxí.

吕振中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分享主的筵席,又分享鬼的筵席阿。

新译本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你们不能参加主的筵席又参加鬼的筵席。

现代译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参加主的筵席又参加鬼的筵席。

当代译林前10:21 你们不能一面喝主祝福的杯,一面又喝祭鬼的杯,一边吃主的圣餐,一边又吃祭鬼的筵席。

思高本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邪魔的杯;你们不能共享主的筵席,又共享邪魔的筵席。

文理本林前10:21 尔不能饮主杯、兼饮鬼杯、不能与主席、兼与鬼席、

修订本林前10:21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

KJV 英林前10:21 Ye cannot drink the cup of the Lord, and the cup of devils: ye cannot be partakers of the Lord's table, and of the table of devils.

NIV 英林前10:21 You cannot drink the cup of the Lord and the cup of demons too; you cannot have a part in both the Lord's table and the table of demons.

和合本林前10:22 我们可惹主的愤恨吗?我们比他还有能力吗?

拼音版林前10:22 Wǒmen kè re zhǔ de fènhèn má. wǒmen bǐ tā hái yǒu nénglì má.

吕振中林前10:22 或是说我们在激动主的妒爱阿?难道我们比他还强壮么?

新译本林前10:22 难道我们要激起主的忿怒吗?我们比他更强吗?

现代译林前10:22 我们要惹主生气吗?我们比他强吗?

当代译林前10:22 我们若是这样明目张胆地轻视主,难道想惹他发怒吗?难道我们自以为比他更强吗?

思高本林前10:22 难道我们要惹主发怒吗?莫非我们比 还强吗?

文理本林前10:22 我侪可犯主忌乎、抑力胜于主乎、○

修订本林前10:22 我们要惹主的嫉恨吗?我们比他更强吗?

KJV 英林前10:22 Do we provoke the Lord to jealousy? are we stronger than he?

NIV 英林前10:22 Are we trying to arouse the Lord's jealousy? Are we stronger than he?

和合本林前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拼音版林前10:23 Fán shì dōu kexíng. dàn bú dōu yǒu yìchu. fán shì dōu kexíng. dàn bú dōu zào jiù rén

吕振中林前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凡事都可行」,但不都能建立人。

新译本林前10:23 什么事情都可以作,但不是都有益处。什么事情都可以作,但不是都能造就人。

现代译林前10:23 有人说:「我们有自由做任何事。」这话不错。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益处。「我们有自由做任何事。」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会帮助人。

当代译林前10:23 当然,你有自由随意做事,只要不违反上帝的律法;不过你们所做的一切事,不一定使你们得益,也不都使别人得益。

思高本林前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全有益; 「凡事都可行,」但不全助人

文理本林前10:23 物皆相宜、然不尽有益、物皆相宜、然不尽建立、

修订本林前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KJV 英林前10:23 All things are lawful for me, but all things are not expedient: all things are lawful for me, but all things edify not.

NIV 英林前10:23 "Everything is permissible"--but not everything is beneficial. "Everything is permissible"--but not everything is constructive.

和合本林前10:24 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

拼音版林前10:24 Wúlùn hé rén, búyào qiú zìjǐ de yìchu, nǎi yào qiú biérén de yìchu.

吕振中林前10:24 人别寻求自己的益处了,总要寻求别人的益处。

新译本林前10:24 人不要求自己的好处,却要求别人的好处。

现代译林前10:24 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应该关心别人的利益。

当代译林前10:24 我们基督徒不可单顾自己的利益,还要事事替人设想,使别人得益处。

思高本林前10:24 人不要只求自己的利益,也该求别人的利益。

文理本林前10:24 勿求益己、惟求益人、

修订本林前10:24 无论什么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而要求别人的益处。

KJV 英林前10:24 Let no man seek his own, but every man another's wealth.

NIV 英林前10:24 Nobody should seek his own good, but the good of others.

和合本林前10:25 凡市上所卖的,你们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拼音版林前10:25 Fán shì shàng suǒ maì de, nǐmen zhǐguǎn chī, búyào wéi liángxīn de yuángù wèn shénme huà.

吕振中林前10:25 凡肉市上所卖的、你们只管吃;为着良知的缘故、不要问什么;

新译本林前10:25 肉食市场所卖的一切,你们只管吃,不要为了良心的缘故问什么,

现代译林前10:25 肉市场上所卖的,你们都可以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查问甚麽。

当代译林前10:25 所以,床上所卖的肉,你们尽管吃好了,不必查根问底是否拜祭过假神的,免得知道了反而良心不安,

思高本林前10:25 凡在肉市上买来的,为了良心的缘故,不必查问什麽,你们只管吃罢!

文理本林前10:25 凡售于市者食之、毋为良心而询也、

修订本林前10:25 凡市场上所卖的,你们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

KJV 英林前10:25 Whatsoever is sold in the shambles, that eat, asking no question for conscience sake:

NIV 英林前10:25 Eat anything sold in the meat market without raising questions of conscience,

和合本林前10:26 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

拼音版林前10:26 Yīnwei dì hé qízhōng suǒ chōngmǎn de, dōu shǔ hū zhǔ.

吕振中林前10:26 因为「地和满地所有的都属于主」。

新译本林前10:26 因为地和地上所充满的都是属于主的。

现代译林前10:26 因为圣经上说:「地上和其中的万物都属於主。」

当代译林前10:26 因为世界和世上的万物,都是属於主的。

思高本林前10:26 『因为大地和其中的万物,属於上主。 』

文理本林前10:26 盖地与其所有、无不属主、

修订本林前10:26 "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于主"。

KJV 英林前10:26 For the earth is the Lord's, and the fulness thereof.

NIV 英林前10:26 for, "The earth is the Lord's, and everything in it."

和合本林前10:27 倘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们赴席,你们若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

拼音版林前10:27 Tǎng yǒu yī gè bú xìn de qǐng nǐmen fù xí, nǐmen ruò yuànyì qù, fán bǎi zaì nǐmen miànqián de, zhǐguǎn chī, búyào wéi liángxīn de yuángù wèn shénme huà.

吕振中林前10:27 若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们,而你们也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你们只管吃;为着良知的缘故、不要问什么。

新译本林前10:27 如果有不信的人邀请你们吃饭,你们也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都可以吃,不要为了良心的缘故问什么。

现代译林前10:27 如果有不信主的人请你们吃饭,你们也愿意去,那麽,只管吃桌上所摆的食物,不必为着良心的缘故犹豫。

当代译林前10:27 如果有不信主的人邀请你们参加宴会,你们又愿意赴会,那麽,在桌上所摆设的各样食物,只管放心吃好了,不必问甚麽问题,免得良心不安。

思高本林前10:27 若有一个无信仰的人宴请你们,你们也愿意去,凡给你们摆上的,为了良心的缘故,不必查问什麽,你们只管吃罢!

文理本林前10:27 有不信者宴尔、而尔欲往、凡所陈者食之、毋为良心而询也、

修订本林前10:27 倘若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们吃饭,而你们也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

KJV 英林前10:27 If any of them that believe not bid you to a feast, and ye be disposed to go; whatsoever is set before you, eat, asking no question for conscience sake.

NIV 英林前10:27 If some unbeliever invites you to a meal and you want to go, eat whatever is put before you without raising questions of conscience.

和合本林前10:28 若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物”,就要为那告诉你们的人,并为良心的缘故不吃。

拼音版林前10:28 Ruò yǒu rén duì nǐ shuō, zhè shì xiàn guò jì de wù, jiù yào wéi nà gàosu nǐmen de rén, bìng wéi liángxīn de yuángù, bú chī.

吕振中林前10:28 假使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东西」,那么为了那指点的人、并为着良知的缘故、你就别吃了∶

新译本林前10:28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们:“这是献过祭的食物。”那么,为了那告诉你们的人,也为了良心的缘故,就不要吃。

现代译林前10:28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们,说那些食物是祭过偶像的,你们就为了那告诉你们的人,也是为了良心的缘故,不要吃这食物—

当代译林前10:28 不过,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肉是拜祭过假神的,你为那说话的人和他良心的缘故,就应该不吃了。

思高本林前10:28 但若有人向你们说:「这是祭过神的肉,」为了那指点的人,和为了良心的缘故,你们就不可吃。

文理本林前10:28 设有人语尔曰、此乃祭物、则勿食之、为语尔者、且为良心也、

修订本林前10:28 若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物",那么为了那告诉你们的人,并为了良心的缘故就不吃。

KJV 英林前10:28 But if any man say unto you, This is offered in sacrifice unto idols, eat not for his sake that shewed it, and for conscience sake: for the earth is the Lord's, and the fulness thereof:

NIV 英林前10:28 But if anyone says to you, "This has been offered in sacrifice," then do not eat it, both for the sake of the man who told you and for conscience' sake--

和合本林前10:29 我说的良心不是你的,乃是他的。我这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论断呢?

拼音版林前10:29 Wǒ shuō de liángxīn, bú shì nǐde, nǎi shì tāde. wǒ zhè zìyóu, wèishénme beì biérén de liángxīn lùnduàn ne.

吕振中林前10:29 这良知我说、并不是你自己的,乃是那别人的。我的自由为什么被另一个人的良知论断呢?

新译本林前10:29 我说的良心,不是你的,而是他的。为什么我的自由要受别人的良心论断呢?

现代译林前10:29 我不是指你们自己的良心,而是指那个人的良心。也许有人要问:「那麽,为甚麽我的自由要受别人的良心所拘束呢?

当代译林前10:29 你或许会问:“为甚麽让别人的看法限制我的自由呢?如果我为食物诚心感谢上帝,还要怕人家批评吗?”

思高本林前10:29 我说的良心不是自己的,而是他人的良心。那麽,我的自由为什麽要受他人良心的束缚呢?

文理本林前10:29 所谓良心、非尔心、乃彼心也、盖我之自由、胡为被他人之良心拟议乎、

修订本林前10:29 我说的良心不是你自己的,而是他的。我的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评断呢?

KJV 英林前10:29 Conscience, I say, not thine own, but of the other: for why is my liberty judged of another man's conscience?

NIV 英林前10:29 the other man's conscience, I mean, not yours. For why should my freedom be judged by another's conscience?

和合本林前10:30 我若谢恩而吃,为什么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拼音版林前10:30 Wǒ ruò xiè ēn ér chī, wèishénme yīn wǒ xiè ēn de wù beì rén huǐbàng ne.

吕振中林前10:30 我如果存着感恩的心分享着,为什么因我所祝谢的而受毁谤呢?

新译本林前10:30 我若存着感恩的心吃了,为什么我因着我所感恩的食物被人毁谤呢?

现代译林前10:30 如果我存着感恩的心领受了食物,别人怎能批评我吃那祝谢了的食物呢?」

当代译林前10:30 你或许会问:“为甚麽让别人的看法限制我的自由呢?如果我为食物诚心感谢上帝,还要怕人家批评吗?”

思高本林前10:30 我若以谢恩之心参加, 为什麽我要因谢恩之物而受人责骂呢?

文理本林前10:30 若我蒙恩而共食、胡为因我所感谢者受谤乎、

修订本林前10:30 我若谢恩而吃,为什么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KJV 英林前10:30 For if I by grace be a partaker, why am I evil spoken of for that for which I give thanks?

NIV 英林前10:30 If I take part in the meal with thankfulness, why am I denounced because of something I thank God for?

和合本林前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 神而行。

拼音版林前10:31 Suǒyǐ nǐmen huò chī huò hē, wúlùn zuò shénme, dōu yào róngyào shén ér xíng.

吕振中林前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或作什么事,都要为上帝的荣耀而作。

新译本林前10:31 所以,你们或吃喝,或作什么,一切都要为 神的荣耀而行。

现代译林前10:31 那麽,你们无论做甚麽,或吃或喝,都要为荣耀上帝而做。

当代译林前10:31 让我告诉你们:你们无论做甚麽事,或起居或饮食,都要为了荣耀上帝。

思高本林前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作什麽,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

文理本林前10:31 如是、尔或食或饮、凡所为者、皆以荣上帝而为之、

修订本林前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做。

KJV 英林前10:31 Whether therefore ye eat, or drink, or whatsoever ye do, do all to the glory of God.

NIV 英林前10:31 So whether you eat or drink or whatever you do, do it all for the glory of God.

和合本林前10:32 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 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

拼音版林前10:32 Bùjū shì Yóutaìrén, shì Xīlà rén, shì shén de jiàohuì, nǐmen dōu búyào shǐ tā diēdǎo.

吕振中林前10:32 不拘对犹太人、对希利尼人、或对上帝的教会、你们都要不碰倒人才对;

新译本林前10:32 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 神的教会,你们总不可使他们跌倒;

现代译林前10:32 你们无论对犹太人、外邦人,或是对上帝的教会,都不可以使人跌倒。

当代译林前10:32 不论是犹太人、外族人、基督徒,你们都不要连累他们,使他们失足犯罪。

思高本林前10:32 你们不可成为犹太人,或希腊人,或天主教会跌倒的原因,

文理本林前10:32 勿使人窒碍、或犹太人、或希利尼人、或上帝会、

修订本林前10:32 你们不要使犹太人、希腊人,或上帝教会中的人跌倒;

KJV 英林前10:32 Give none offence, neither to the Jews, nor to the Gentiles, nor to the church of God:

NIV 英林前10:32 Do not cause anyone to stumble, whether Jews, Greeks or the church of God--

和合本林前10:33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

拼音版林前10:33 Jiù hǎoxiàng wǒ fán shì dōu jiào zhòngrén xǐhuan, bú qiú zìjǐ de yìchu, zhǐ qiú zhòngrén de yìchu, jiào tāmen déjiù.

吕振中林前10:33 正如我一样∶我凡事都让众人喜欢,不迳求我自己的益处,只求多人的益处,使他们得救。

新译本林前10:33 就好像我所作的一切,都是要使大家喜悦,不是要求自己的好处,而是要求别人的好处,为了要使他们得救。

现代译林前10:33 你们要照我所做的去做;我是要使大家欢喜,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好处着想,而是关心大家的好处,为要使他们得救。

当代译林前10:33 我的生活原则也是这样事事为人设想,不是斤斤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希望藉此影响他们信主,蒙主拯救。

思高本林前10:33 但要如我一样,在一切事上使众人喜欢,不求我自己的利益,只求大众的利益,为使他们得救。

文理本林前10:33 如我凡事悦众、不求益己、乃求益众、使之得救也、

修订本林前10:33 但要像我一样,凡事都使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使他们得救。

KJV 英林前10:33 Even as I please all men in all things, not seeking mine own profit, but the profit of many, that they may be saved.

NIV 英林前10:33 even as I try to please everybody in every way. For I am not seeking my own good but the good of many, so that they may be saved.

 

回目录
切换多版
注释
概论
切换音频
收藏
  • 账号登录